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四年级新编语文教案(精选22篇)

四年级新编语文教案(精选22篇)

时间:2023-11-30 06:19:46 作者:文锋四年级新编语文教案(精选22篇)

教师通过四年级教案的制定和使用,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备课。

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新编人教版

(一)课始,以“声”激情诱趣。

好的作品默默地看与朗朗地读又与有音乐烘托伴奏的朗诵,对人的感官的刺激作用,带给人的内心体验都是不同的。文章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来前的风平浪静与潮来时的惊涛浪吼形成鲜明对比,尤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潮水由远推近,有如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为了充分发挥作品的感染力,用雄浑有力的交响乐伴以激情昂然的朗诵,使学生入其境,动其情。

准备一段由缓慢抒情到急促激越再到平缓渐弱的交响曲。以“舒展缓慢”吻合潮来前的平静;以“欢乐抒情”衬托人们观潮的喜悦心情;以“雄壮激昂”,烘托大潮的磅礴气势。

(二)课中以“像”释疑解惑。

学生生活在繁华的城市,许多孩子没有到过海边,更无从目睹这样雄伟壮丽的大潮之景观。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又无类似经历可以借鉴,不仅给理解课文带来障碍,也给展开想象造成困难。因此,需运用电教手段,声像同步,视听结合,创设情境,提供感知,发展情感,促进理解。

根据课文内容,从《神州风采》里的“海宁观潮”一片中截取有关片断,按潮来时开始还是风平浪静到有声无“形”,然后“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渐近,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白浪翻滚,如同一道城墙”;更近,犹如“战马飞奔,坦克轰鸣”的顺序组接。录制两遍。第一遍按由远及近,将潮水的“如线”、“横贯江面”、“如墙”、如“万马奔腾”的四个画面各定格6秒,以便使学生有时间看清楚并将实际景象与课文里的文字描述在头脑中“衔接对号”。第二遍不定格,使学生对大潮由远及近的推进变化、发展有一个连贯、完整的印象,以加深感受。

(三)以“读”促思通文。

朗读是理解内容的基础,也是检查理解的手段,更是以文悟道的途径。《观潮》从声、形、色三方面描绘赞美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形象鲜明,富于感染力。有感情地诵读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又能更好地受到感染。

读,应求形式多样,不同的读法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要根据不同段落的学习内容、训练任务、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读法。默读,利于思考;朗读,助于理解;齐读,训练面大;自由读,灵活主动;个别读,“以点带面”便于指导。读,又不能走形式,明确读的目的,提出读的要求,求得读的成效。要以读引思,以思促读,读思结合。

这堂课的教学,采用下列读法:

课始:教师范读激情;课中:自学时默读,理解中自由读,理解后感情朗读;课尾:个别读、齐读相结合。

(四)优化课堂结构。

教学结构力求体现“教为主导、生为主体、学为基础、思为核心、‘道’贯其中”的整体优化结构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做到“三动”和“三个保证”。

三动:动脑思考;动口读说;动手画批。

三个保证:在学习的中心阶段,即高潮处,关键处,难点、重点处,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思、去议;保证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保证学生自始至终在课堂上过着愉快的精神生活。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教学重点:

潮来时的壮丽景象是教材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好这一段。

突出重点的方法:

(1)理清作者观察和表达的顺序。

懂得作者是按照“极远—渐近—再近—更近”的顺序观察和描述的。

(2)理解作者的表达途径和方法。

懂得作者是从声音、形状、颜色这三方面将大潮雄伟奇特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从中体会作者赞美“天下奇观”的思想感情。

(3)重点理解比喻句。

引导学生分清本体与喻体,即把什么比作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它们的作用,懂得这样比的真正含义。

(4)运用电教手段——录像,创造情境,激发情感。放录像—画批—讨论—朗读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

将看、想、说、读有机结合。做到“图”“文”“视”“听”互补;“听”、“说”、“读”、“思”互促。

四年级语文名师新编教案指南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豌豆给小姑娘带来的力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豌豆给小姑娘带来的力量。

教学准备。

师: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安徒生,收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生字、词语卡片。

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安徒生,收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豌豆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丹麦作家安徒生以豌豆为题写了一篇童话故事,想读读吗?请齐读课文题目。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这是一颗什么样的小豌豆?这颗小豌豆有什么作用?)。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

2认读生字、新词。师生正音。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并在全班交流记字的好方法。

4分段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读了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6学生再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生词,以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主学习1~7段。

(1)自由读1~5段,看看这颗小豌豆的心愿是什么,与其他几颗豌豆有何不同。注意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五颗豌豆不同的理想。

(2)小豌豆长大后安了一个家,它在哪儿安的家?用勾出有关的句子。

(3)读一读句子,说一说这个家怎么样。

(4)自由读第7段,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个小姑娘快要死了。勾出有关的词句。(瘦瘦的、黄黄的、躺了一年、连……也……一点力气也没有。)。

(5)多可怜的小姑娘啊!咱们再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启发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情、体谅、关心、爱。)。

2合作学习8~14段。

(1)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描写小豌豆生长变化的语句和小豌豆生长变化带给小姑娘的变化的语句。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3)讨论:小姑娘为什么会站起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4)你喜欢小豌豆吗?喜欢小姑娘吗?为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可采取小组赛读、男女赛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练习读。

四、拓展延伸。

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可有趣了,你还读过他写的哪些童话故事?其中深受同学们喜欢的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课外去读读吧!

语文四年级苏教版新编教案

1.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5.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四)课外拓展。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对于课题学习选择方案的教学,我形成了如下的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本节课一开始的创设问题情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恰当的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在教学设计中,基本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去主动探究做的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中间的合作与交流,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归纳能力。

3、书上的例题只有一题“用那种灯省钱”,缺少方案选择问题的恰当设元和规范书写的训练。为此教学时增加补充引例:活动1和活动2,分别以上网收费问题,购买毛笔和书法练习本的不同方案做铺垫,它们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能更好的体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4、始终坚持“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水平不同的学生均可以感受学习数学的的实用性,符合《课标》学习有用的数学的要求。

5、在学生的探究中出现故障时,能够有耐心一步一步的引导,并能做到回归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自主描述,找出根源最终学生可以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二、不足之处:

1、在解决学生困惑时,学生们的交流、合作应加以完善,注意掌握尺度做到收紧有度。并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不满意时,情绪有一次失控,对学生的学习不利,今后一定要杜绝。

2、课堂内容设计过多,不利于学生体会本节课的重、难点,即重点不够突出!

3、在课堂的教学中,学生回答的偏少,教师讲述的过多。

4、课时提前了3节课,学生没有学习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而直接探究课题学习选择方案为时过早,学生没有知识准备,所以理解上有难度。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新编教案简案

教学要求:

能力要求:在学习中展开联想;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一边朗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理解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具准备:中国地图,长城的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请几位同学说说长城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书上的词语)。

3、出示中国地图,找出长城的东西端各在什么地方?长城经过哪些地方?

二、介绍长城。

三、仔细看图,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

四、自学生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段,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2、老师肯定学生发言。这段是作者从远处看长城,是从整体上看长城像一条长龙,突出了长城的长,请同学一块读读这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登长城,站在雄伟的长城上看看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位同学做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吧!读读这段课文。听的同学从文中找一个词来概括长城给你的印象。

2、大家说得真好!下面我们边看图边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小结:本段具体地给我们介绍了长城的结构,从长城的建筑材料,城顶的样子,城墙的外沿的垛子,射口的构造和作用,城台的样子和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说明。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如同实实在在看到了长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站在这样的长城上,作者想到很大,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己读课文,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

三、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你对“伟大的奇迹”如何理解?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补充相关内容,加深对“伟大奇迹”的理解。

四、出示相关图片,把感情融入课文朗读。

五、喜欢哪一段课文?尝试背诵。

新编辑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_第22课。

2、学生朗读课题。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

2、学生交流。

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的牢房)。

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

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

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

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

3、朗读。

4、交流:(亲密接触)读好这句话。

5、是的,作者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_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但是,这一方菜园他得来容易吗?读读课文第三小节,再来说说。

6、学生朗读第三小节,交流(多年来,一直拒绝,但是最终)。

7、你从中又觉得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呢?

8、板书:坚持不懈。

(二)。

1、对这来之不易的菜园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爱护。他为菜园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课文四、五、七按节,边读边做做记号!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谈谈自己的体会,抓住红色的字;朗读体会)。

b)首先选种了---。

(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从产量增长中,你有什么感想)。

c)订阅书籍,学_耕种,了解方法,更加可贵的是作者不怕失败。

3、在曼德拉的辛勤劳作下,作者的菜园一片生机盎然,收获的季节到了,曼德拉来到了他的一方菜园。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图画,学生练_说话)。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这一方菜园,收获的不仅是硕果累累,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读读第八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丝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读第八节。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获的不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获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录象。

4.四人小组讨论,联系实际,说说你们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课文。

1.让我们一起记着这位为了黑人的解放事业,穷尽毕生心血,坚忍不拔的伟大领袖曼德拉,记着在菜园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2.记着他的这段响亮世界的话语:"斗争就是我的生活,我会继续为自由而战,直至我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的发现。

(1)分式的运算错的较多。

分式加减法主要是当分子是多次式时,如果不把分子这个整体用括号括上,容易出现符号和结果的错误。所以我们在教学分式加减法时,应教育学生分子部分不能省略括号。其次,分式概念运算应按照先乘方、再乘除,最后进行加减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先做括号里面的。

1.增根是分式方程的去分母后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但不是原方程的根;

2.增根能使最简公分母等于0;二是解分式方程的步骤不规范,大多数同学缺少“检验”这一重要步骤,不能从解整式方程的模式中跳出来。

(3)列分式方程错误百出。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课堂复习中从基础知识和题型入手,用类比的方法讲解,特别强调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一样,先分析题意,准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问题的相等关系,恰当地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不同之处是,所列方程是分式方程,最后进行检验,既要检验是否为所列分式方程的解,又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二、教学后的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及课后几位专家的点评,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基本达到,不足之处本节课的容量较大,如果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更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1、本课从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百分数。

本课开始,设计了一个网上竞答:李斯同学答25题,对22题;张良同学答20题,对18题;刘清同学答50题,对46题,你觉得那位同学可以参加下一轮的比赛呢?学生开始了积极思考,说出了以下几种结果:“刘清,因为他答对的最多。”“张良,他答错的最少”“我比较正确率”。在学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三位同学汇报的结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较正确率,转化为分母为100的分数的比较,在将这些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

2、通过课前收集百分数信息,课上汇报,主动去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百分数的含义只有一句话,如果老师教给学生只要几分钟,但真正理解它还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给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来理解领悟。学生收集了很多信息,如“羊毛70%”,“橙汁含量〉10%”等等,让他们说出含义之后再问学生,到底什么叫百分数?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反思(九)。

我上了一节“扇形统计图”,课后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举。

1、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标的落实。

如提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你应该怎样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败笔之处。

1、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特别是第七张幻灯片中计算扇形b表示的人数和c表示公顷数时讲的不透彻。

2、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点拖堂。

《百分数的应用》的教学反思(十)。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教师一改往日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

1、改变应用题的表述形式,丰富信息的呈现方式。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习题时,呈现形式应力求多样、活泼,让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本课的教学中,我大胆地改变了教材中的知识例题,重组和创设了“实验活动”这样一个情境,从而引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即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实际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更好地为下一环节的自主探索、主动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2、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例题从学生的游戏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的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例题的教学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设民主氛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前提条件。在本课的“请你选择感兴趣的百分数尝试编一个百分数应用题”中,学生卸下了书本应用题、教师思维的束缚,大胆设想、讨论,从实际效果来看,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学习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培养了学生自己收集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点“关爱”的指导,大胆地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浪中自由搏击,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学习的方法,有头脑、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应运而生。

人教版四年级新编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点。

3、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根据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美丽的原野,美丽的桃花水。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桃花水”。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个词语?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尝试精读感悟情感。

同学们真棒,两次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一)水声如什么?(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2、(学习第4自然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

4、教师引读第3自然段,全班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二)水清如什么?(明镜)。

1、由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2、(学习第6自然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学生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播放音乐)。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竖琴之音,清如春天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3、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新编四年级教科版语文教案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与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媒体资源(ppt、动画)。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有关情况。

师:上次课,我们学习了《观潮》,钱塘潮的奇妙、壮观令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大自然的景观十分丰富。今天我们来一起来看看同样神奇壮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

雅鲁藏布大峡谷。

出示图片,介绍雅鲁藏布江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情况。

我们学地理时,知道了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的藏文意思是“从顶峰上流下来的水”,是世界上海拔的河流。

雅鲁藏布江在青藏高原上冲刷出了一条很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旁。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雅鲁藏布江流到扎曲村后,突然在高原上出一个呈u字形大拐弯的,而且转向南流。峡谷旁的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端峰,此处峡谷深达6000米以上。大拐弯峡谷以雄伟峻险、奇特的转折闻名于世。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长度超过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峡谷,深度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秘鲁科尔多峡谷,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和最深的峡谷。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考察后发现的,以其宽、深、窄成为世界一大奇观。

二、范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或是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动画范读课文。

2、学生将不认识的生字作标记。

三、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把不认识的生字注上拼音。对于标有拼音的字重点掌握。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拼读。重点掌握:

3、学生互相检查拼读,教师巡视。

4、教师抽查学生拼读情况。

5、教师讲解难写的字词,学生练习书写。

重点掌握:穆、堪。

6、掌握以下词语的读写与含义。

咫尺:比喻相距很近。

堪称:堪,能够;可以。堪称即可以称为、可以算作。

皑皑:形容洁白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雪和为雪所覆盖的事物。

美誉:美好的名誉。

四、朗读课文,概括段意。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点名让学生示范读。

2、分组朗读课文。

3、找出课文中最能概括段意的句子,并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

师提示:

(1)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2)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

(3)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答,老师补充并板书:

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高峰与深谷为邻强烈的地形反差。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列数字——长:504千米,平均深:2268,最深处:6009。

作比较——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作者用列数字与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它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还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除了最深最长,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哪些奇异之处。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水:万年冰雪、沸腾温泉、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千姿百态。

山:热带雨林、皑皑白雪——神来之笔。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上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可展示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相关的报道)。

提示: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世界海拔的河流雅鲁藏布江下游,围绕喜乌拉雅山东端峰南迦巴瓦峰作神奇的马蹄形大拐弯。这里自然条件恶劣,环境极为艰险,峡谷核心地段是多处无人区、其内侧的墨脱县因受喜玛拉雅山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包围阻隔,成为高原上有名的孤岛。因为这一切,大峡谷成为地球上为数不多的人类难以涉足的神秘禁地之一,被视为“死亡峡谷”。真正能深入峡谷的人寥寥无几。1998年,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这块人类探险最富神秘感、危险性的地区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科学考察。通过徒步穿越大峡谷,精确测绘大峡谷各地段的深度、宽度,测定大峡谷中瀑布的特征及数据,考察大峡谷环境资源状况,研究建立大峡谷科学实验基地等,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科学数据。1999年,国家测绘局首次公布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精确测量数据,即长504.6千米、最深6009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确立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最长最深的峡谷,改变了人们关于峡谷的世界之最的认识,并为人们初步展现峡谷奇特的景观与突出的科学价值,因此是上世纪最重要的地理发现。

师:作者预测雅鲁藏布大峡谷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为什么他这样说?

首先,雅鲁藏布大峡谷地理风貌与生物具有极大的丰富性,有很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其科学价值不言而喻,必将吸引众多的科学家到此进行科学考察。其次,雅鲁藏布大峡谷资生物资源丰富,潜在的电力资源价值突出,将吸引政府加大这区域的资源开发。第三,雅鲁藏布大峡谷具有独特的魅力,有很高的旅游探险价值,吸引了探险家与旅游爱好者。

四年级语文名师新编教案指南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人教版四年级新编语文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得到的启迪,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2、学习作者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法。

1、从读入手细细品悟,引发思考。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通过理解课文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理解古井高尚品格和对人们的启迪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要抓住一些含义深刻与文章中心密切联系的句子,在组织学生通过读、思、议的过程,透彻的理解它的含义。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古井》这篇课文,古井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表达。

(设计理念:使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突出文章中心,有助于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

1、默读思考:

出示自读提示:(课件展示自读提示)。

(1)从课文哪几部分可以看出古井为人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又从课文的那些地方体会到“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源泉,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画出相关语句。

(2)体会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学生默读思考。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自己读,自己感悟文章的内涵所在。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根据学生汇报随机学习以下几个板块。

1、探究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抓住“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络绎不绝”“叮叮当当、吱悠吱悠”“乡间小曲”“湿漉”“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等词句分析作者从时间、人数、声音、路面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表明了古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很大。

(2)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眼前浮现人们到古井取水时的画面,进行口头描述。

(3)人们到古井取水,每天迎着晨光,踏着暮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古井在人们心目中具有什么精神?(无私奉献)。

(4)指导感情朗读。

2、探究三至五自然段。

(1)引导学生抓住“见老人用水困难”“这个帮挑,那个帮提”“不肯接受报酬”等词句,想象课文所描述的画面,进行理解体会。)。

(2)乡亲们具有什么精神?(乐于助人,不求回报)。

(3)古井和乡亲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可用文中的哪个词来概括?(是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了乡亲们,乡亲们的精神是古井精神的再现,也就是课文最后一句话“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理解“陶冶”一词。)。

(4)“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中的“他们”指的是哪些人?

(“他们”不光指帮助两位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乡亲们,也包括那两位老人。因为从“男的是个老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腿负过伤”可以看出他是个老革命,曾经打过仗,负过伤,是革命的功臣。凭着这一点可以向党、向人民提出要求:让自己惟一的女儿留在身边工作,照顾自己。可老两口没有这样做,他们也是受到了古井精神的陶冶。)。

(5)分角色朗读老两口和乡亲们的话。

(设计理念: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体会古井的作用、体会村民以及老人的淳朴、善良无私奉献的精神。)。

1、齐读最后一段。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1)情境说话:乡亲们懂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改为感叹号读。把“他们”改成“我们”在读这段话。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我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设计理念:以“井”来启迪“人”,这“人”不仅包括“我”和乡亲们,还包括文章的读者,即全体师生。进一步体会学习古井无求于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用心体会这是一口怎样的古井,并填空。

这是一口()的古井。

这是一口()的古井。

这是一口()的古井。

这是一口()的古井。

(设计理念:通过深入理解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感悟内化成自己语言表达出来。)。

2、学生自由表达。

(设计理念:在生活中寻找语文、运用语文,升华情感。)。

七、课外拓展,学会写法。

1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

师:《古井》这篇课文表面上在赞美古井,实际上也在赞美像古井那样无私奉献的人。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借物喻人”。借物喻人要抓住所描写的物体与所象征的人的相通或相似的地方,如把春蚕比做教师。

2、查找借物喻人的文章去读。

教师推荐《白杨礼赞》《荔枝蜜》。

3、围绕某一物品(如:路灯、煤炭、粉笔等)写一个片段。要求写出物品特点,赞扬他的一种精神。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指导学生用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表达方法去读相关的课外书去写类似的文章,做到学以致用。)。

语文四年级教案

1、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的欢乐,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2、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解题:“井”是什么?谁见过井?

(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大多数为砖或石头。)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历史。

第二段(3-7)井水的特点。

第三段(8 )这口井给作者带来的联想。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井的什么特点?

(一、井的外形,地点大小,形状。二、井的历史古老。)

2、从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

(“什么时候修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被井绳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3、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段意。

讨论后,打出幻灯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2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语。

2、讨论回答:井水的特点是:很清,很甜,很凉。

3、自由读第3自然段

四年级语文教案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四年级语文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教育。

2、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能简要口述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理解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1、学生查找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

2、电脑课件。

两课时

1、谈话:小朋友见过骆驼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的?(指名学生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骆驼的,题目是: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板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的字。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及时辅导后进生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第3、4自然段)

4、指名读自学题(2)的词语,注意3个带点字都读轻声,教师领读这3个词语。

5、说一说“自豪、委屈、足够、小溪、陷进、养料、风沙”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生说出意思后,教师要进一步追问是怎么学会的。学生说不出来要引导他们反复读课文、看课文插图来加以理解。

6、小结自学情况,表扬学得好的,鼓励学得不够好的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第1、2自然段写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

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1) 教师范读。

(2)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读。

(3) 指名读,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得怎么样,提醒学生注意通过读体会小骆驼照镜子时候的心情,读准小红马批评小骆驼难看时的语气,并通过读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4) 分组齐读这一部分课文。

1.用钢笔描红。

(1)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鼻”和“陷”的写法。

(2)学生当堂描红,教师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还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轻音乐,以减轻学生课堂疲劳。

(3)及时反馈,指出优缺点,进行强化练习。

(4)欣赏佳作。

2.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每个词语四遍

3.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教时

1.听写词语。

2.说一说妈妈为什么要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

1.默读课文,完成课文后第四题。

2.教师巡视,相机辅导后进生。

3.讨论课文后第四题的答案并板书。学生根据板书检查自己做的答案。

4.指导朗读课文。

(1)学生琢磨这一部分改怎么读。

(2)指名读,引导评判是否读得有感情,提醒学生:通过读突出沙漠的广大和环境恶劣,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体会文章用词造句的精妙。妈妈的话耐人寻味,要反复读,读准妈妈说话时的语气、感情。

(3)学生再练读、齐读。

5、小结。

(1)这一部分课文写了什么?请同学说一说。

(2)指名同学复述这一部分课文。

1、过渡:妈妈的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使小骆驼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引导评判学生是否带了自豪的感情读这一部分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1)思考:小骆驼想到了什么才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讨论。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

4、教师小结。

1.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话训练:同学们,小骆驼以后再听到小红马说它难看会怎么说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贮存着养料——足够路上用

委屈 脚掌——又大又厚——

不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自豪

眼睛——双层眼毛——

风沙过去了,没进一点沙子

四年级语文教案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三疑三探

1课时

一、设疑自探

谈话导入,审题质疑

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自由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第25课(学生齐读课题)——《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给我们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同桌合作读词语,检查读书情况。

锤子钥匙摔跤邮票门牌潘诺夫滑稽地址

3、默读课文,概括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提示引路,自主探究

1、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

(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送错的信?

(2)娃丽为什么能管信箱了?

(3)对于哥什提亚、娃丽的做法,你认为谁更值得学习?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用笔画出相关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的空白处。

3、教师巡视,点拨。

二、解疑合探

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1、指名回答哥哥:将这封信放在台阶上等着邮递员拿走。娃丽:不顾大风雪在黑暗里找门牌号,将信准确的送到主人家里。

3、指名回答

5、讨论

a、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样的话来赞美娃丽?

b、你身边有像娃丽这样的人吗?他们都做了哪些好事?你将怎样向娃丽学习呢?

6、学生代表展示。

7、小结。

娃丽为什么能管信箱了?

生:因为娃丽的做法让爸爸相信她可以管好这个信箱,所以就让她管信箱了。

生:娃丽的做法赢得了爸爸的信任,所以让她和哥哥一起管理信箱。

三、质疑再探

1、想一想,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弄明白了吗?

2、快速阅读课文,看还有没有其它的疑问?预设:爸爸才让娃丽和哥哥轮流管信箱,爸爸的用意何在?(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娃丽继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暗示哥哥要像娃丽一样做个有责任感的人等。)

四、拓展学习

1、根据本节课所学为同桌设计一道测试题。

2、展示。

3、教师补充题:你喜欢娃丽吗,为什么?

4、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天真可爱的娃丽,她有责任心,能为别人着想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5、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年级语文教案

从大地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书上做批注。

怎样理解文中的“你”?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背诵诗歌。

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你”。

1、指名回答。

2、小结:文中的你指读者、指所有人。大自然的一切有生命的精灵。

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2、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3、随机设疑: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板书:……)(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比如:落叶、石子……)。

4、听课文录音,放动画课件,再次欣赏诗歌,感受大地的宽广胸襟。

激发情感,以写续情(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也按耐不止自己的话语,想来说说吗?对你想说的人、物敞开心扉,大胆的说出来吧。

也尝试着用课文中出现的“假如。”“即使。”关联词语,仿照课文的前四段,来抒发你自己的感情吧。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继续使用大地对万物的角色,也可以换位说说万物对大地的话语;也可以离开书本,自己设定说话的对象。

背诵诗歌。

填空。

本诗体现了大地母亲博大的()和()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一切生命()()()的博大情怀。

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知识目标:能说出推和拉的动作要领与方法。

二、技能目标:能做好单人、双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戏活动,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目标:能认真参与,吃苦耐劳,发挥小组合作精神,锻炼身体并注意安全。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组织,以实践活动得出结论。

一、场地:学校操场(草地)。

二、设备器材:墙、大树、篮球架、游戏器材(纸币、圆圈等)

一、本课1课时完成。

二、教学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

第二部分:双人、多人推拉游戏,小组套圈比赛游戏。

一、预备运动

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为后面剧烈运动做好准备,以便拉伤。

二、推拉伸展

1、双手互拉:双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两侧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划脚:运用手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跪撑手猜拳、俯撑手猜拳。

3、双脚屈伸:双脚左右侧拉及前后分腿等。

运用脚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站立脚猜拳、坐姿脚猜拳、躺撑脚猜拳、仰撑脚猜拳、俯撑脚猜拳。

4、用力推墙:运用单手、双手或脚用力推(墙、大树、篮球架等均可)。

三、双人推拉游戏:推拉动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进行,避免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进行。

2、用手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单手或双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骑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动作。

3、双手拔河:两人一组,双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状,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离愈长者为负,对方为胜,可增加不同组別胜者与负者彼此挑战的机会,以增加课堂气氛的有趣性。

4、搬运:背扛、背負走、同心协力。

5、手推车:

6、鼓励学生自创其他双人的推拉游戏:教师从旁协助或指导,并适时让学生发表或表演、示范等。

四、多人推拉游戏

1、用力拉动。(本游戏可一人拉二个人也可反过来变成二个人拉一个人)。

2、团体拔河:本游戏为双人拔河的延伸,人数约四、五人,双方应注意安全,避免松手后跌倒,教师指导时应特别强调合作精神及安全原则的重要性。

3、投圈得分:在远近距离不同的地方分别放有不同分值的纸币,每人五个圈,看谁套的分数最多。

一、教学时宜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才能充分伸展肢体。

二、推拉游戏时,应特别注意课前的场地安全检查。教学活动应兼顾安全为原则。

三、团体拔河,以双方人数各3——5人最能引起学生高昂兴趣又较安全。

四、投圈游戏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体会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一、指导学生自我评量。

二、具体评量标准参考:

1、推拉游戏中,尽全力而有明显用力且流汗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

2、学会互推和互拉的方法,10种以上者为3分,6~9种为2分,5种以下者为1分。

3、投圈游戏中,以圈投中的纸币的分值之和计算。

4、在游戏中能尽全力,肯合作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

三、评出优秀活动小组

把个人得分与小组集体得分总和作为活动小组总分,评出优秀小组并给予奖励。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设计:

一、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

2、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评选速度奖。

2、评选专心奖。

四、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2、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3、发下调查表选填。

(1)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

(2)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

五、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一、导入:

二、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

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交流方法。

四、实践深化。

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二、学习观察静物。

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

(1)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实践运用。

(1)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实践分组。

(1)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

四、总结、作业。

1、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

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选定目标反复看。

四年级语文教案

语言和感情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两根支柱,离开了感情的语言缺乏感染力,离开了语言的感情是空洞乏味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咀嚼课文中关键词、句来领悟人间真情,用个性化的朗读来表达这份情,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滋养人文精神的双重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窘住”“不辞辛苦”和“沉吟”等关键词的意思。

2、在洞察人物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真挚的爱和大胡子老板美好、善良的品质。

幻灯片、音乐

一、听写词语,复述故事——温故知新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圣诞老人的礼物》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强调“诞”字的书写。

2、组织同学们听写词语:橱窗、假发;项链、恳求;不辞辛苦、遗憾;包裹、纯洁。

3、课文中介绍了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你根据上面词语的提示,试着用三、五句话讲一讲这个生动的故事。

(解说:听写的8个词语中包含了所有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提示了故事的主要情节。问题和词语成为学生复述课文的阶梯。引导学生整体回味的同时为近一步理解课文铺垫蓄势。)

二、整体感悟,学做批注——由浅入深

1、指名按照自然段朗读课文。

预设:这是一名非常孝顺的小女孩。

这是一名很坚强的小女孩。

2、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把最能体现小女孩孝顺、坚强的语句画出来。精彩的语句就像茶一样,要反复地品味、玩赏,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希望同学们找到这些语句后,像品茶一样反复品玩,把你品出的滋味变成文字,流淌在书上。

(解说:让学生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交流自己初步的感受,对小女孩又一个朦胧的认识,为下文品词析句打下基础。同时侧重指导学生做批注,让学生能透过文字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从文中来在到文中去的学习过程。)

三、品析词句,洞察心理——一叶知秋

汇报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的感受。

1、体会小女孩看到假发时的欣喜和激动。

从哪些语句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顺?(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

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此时小女孩什么心情?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高兴、激动、欣喜、喜出望外)

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读一读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

(解说:透过语言文字,读懂人物内心的情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融入朗读中。以读抒情,以情促读。)

2、体会小女孩钱不够时的无奈和窘迫。

还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顺?(第三自然段)

查字典理解“窘”在文中的意思。(窘:为难)

小女孩因为什么为难呢?(体会项链的价格与假发的价格相去甚远。)

是呀,项链可能是妈妈曾经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是她全部的家当,是她最宝贵的东西,可还抵不过假发价格的七分之一,如果你是小女孩,此时你心里会怎么想?(无奈、悲伤、失望、羞涩)

把理解融入朗读中,试着读一读。

(解说:关注重点语句中的中心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3、体会小女孩为换回假发付出的辛苦。

读到哪句话时,你的心弦为之一颤,让你为之感动?(第四自然段第四句)

小女孩手臂上的伤口就是无声的语言,看着这一道道伤口,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预设:小女孩抓着藤条、攀越着岩石上山的画面。

她被一群也蜜蜂追赶、叮咬的画面。

她不小心从山上滚落的画面。

是呀,这伤口的背后是默默地付出,这伤口的背后是无法形容的疼痛,面对这些小女孩没有退缩,支持她一路走来的是什么?是她对妈妈深深的爱,是她对妈妈恢复往日的漂亮的强烈渴求,是她那令人感动的一片孝心。

播放音乐,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课文。

(解说:根据文字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教材的空缺,让学生展开想象来补白。在学生有了一定感情积淀的时候,播放音乐,烘托气氛,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4、体会小女孩听了老板的话表现出的坚强和失望。

读到哪句话时,你的心弦再次被触动,让你感到很伤心?(第四自然段第五句)

小女孩因什么而“愤怒”?又因什么而“忧伤”?

是呀,当悲伤和失望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她变得愈发地坚强,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四、联系前文,再次品味——拨云见日

1、读了五、六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圣诞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

2、联系前文,说说从哪里得知圣诞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

预设:只有大胡子叔叔知道小女孩的妈妈急需这顶假发。

大胡子叔叔沉吟了一会儿,遗憾地说……

预设:他被小女孩的一片孝心深深感动了。

对小女孩妈妈的身体和母女贫困的生活非常同情。

已经打定主意,编织一个美丽的谎言。

带着对小女孩境遇的同情,带着对大胡子老板的敬意,我们再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播放音乐,再次品味文字。

(解说:通过对圣诞老人是谁的揭示,再次品味文章的重点段落,充分理解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文中人物在情感上达成共鸣。)

五、布置作业,展开想象——余音缭绕

作业超市,自足选择。

1、给故事续编一个合理的结局。

2、从小女孩、妈妈、大胡子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或两个,把想对她们要说的话写下来。

四年级语文教案

《大海的歌》由两篇清新、活泼,充满情趣的小韵文组成。《大海睡了》采用叙事表达形式,描绘了大海的“静”之美。它采用拟人的手法,使画面有声有色。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淋漓的真情,把大海静谧之美与人类新生之美巧妙地熔在了一起,读来亲切自然,又饱含深情。这首小诗写得好,好就好在诗人能静下心来感受大海,和大海对话。诗人不仅看到了美景,更体验到了风景中的人情。在生活中,也许我们也有过同样的体验,唯有把自己融入自然,把真情融入自然。用心去体会才能感知,才能与这样的景物对话,听到他们对自己的诉说……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海上的风》一诗,采用复沓式的表达形式描绘了大海的“动”之美。作者连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现大海的祥和、温柔,粗犷、豪放。大海时而是纤纤的花仙子,时而是多情的琴师,时而是勤劳的汉子,时而又是粗放的狂飙,这就是变化万千的大海。两篇韵文,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想象丰富,情趣十足。读后使人身临其境,遐想无限。

如果说《大海睡了》是一幅故事化了的画面,那么《海上的风》则是一幅又一幅跳跃的画面;如果说《大海睡了》表现了大海静谧的细腻之美,那么《海上的风》则表现了大海壮阔、雄浑之美;如果说《大海睡了》突出展示了大海的静态美,那么《海上的风》则突出展示了大海的动态美。因此,朗读时要注意突出大海雄浑的气势。另外,还可以把两首诗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各自的特点。

学习这两两篇优美的诗歌,内容没有什么难度,然而要想领略诗歌表现的优美意境,感悟大海的美丽与神奇,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则需要学生自己细细品味。诗歌的优美意境有时是语言所不好表达的。因此,尽量避免拆开始的讲解,而是把大段时间交给学生用心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增加品味的实践机会;通过对大海的更多了解,以丰富学生的形象积累,为想象和情感的升华奠定基础。所以,教学前,师生可以广泛地搜集表现大海美丽风景的图片或音像材料,为师生交流作好准备。

1、学会11个生字,会认“鼾、狮”两个字,会写“闹、浪、觉、潮、绽、渔、吼、掀、滔”。理解“绽开、波浪滔天”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想象大海优美的画面,体会夜色中大海的美丽与静谧,以及大海的万千气象,领略大海的神奇壮观。

3、注意积累好的语句。

通过读、诵、背展开想象,感受大海的动、静之美。

读中感悟,读中想象。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海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你们看见过大海吗?能说说你们心中对大海的印象吗?

那些同学收集到了大海图片,展示给那些没有看见过海的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关于海的诗歌《大海的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

2、出示生词卡片,强调读:鼾声、潮声、绽开、掀起。

3、结合生活理解“鼾声”、绽开、掀起。

4、检查读文情况: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第一首诗歌:

1、读文感知:

1)思考:从哪里看出大海睡觉了?

2)指导朗读:是啊,大海不闹也不笑了,因为它睡觉了,嘘,我们别吵醒它,该怎么读?

3)什么时候,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那白天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启发:白天,风儿什么样的?

风儿吹在衣服上……这是风儿在和人们闹呢!

风儿吹到渔船上……这是风儿在和渔船闹呢!

白天,浪儿怎么样?

浪儿拍打沙滩,哗哗,这是浪儿在笑呢!

4)指导朗读:闹了一天,笑了一天的大海一定很累了,现在他睡着了,你忍心吵醒他吗?想想怎么读好他。

5)睡觉了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6)再读读,说说大海她像谁?为什么?

是啊,大海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多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你喜欢大海妈妈吗?带着你对她的喜爱,深情的读读这句。

7)大海怀抱着自己的儿女,此时此刻,他睡的香吗?从从哪里看出。同学们再读读这句。

2、指导背诵全文。

学习第二首:海上的风。

一、分层体验,突出朗读重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同学间的优势,合作读课文。

2、海上的风是()、()、()、()。

它一来,

就()()()()。

3、每一小节中风都有所不同,那我们如何让听我们读书的人感受到不同呢?

比如风是花神,这一小节怎样读?

教师用缓慢、温柔的声音进行示范性的朗读,学生可以听出老师朗读的有停顿、有重音、有表情,自然由老师温柔的声音,感受到花神的美,海风的柔。

自己选择其他的小节试着读一读。

4、你发现这首诗歌又怎样的特点?

每一小节的结构相同,运用了比喻。

末尾为什么用了一个省略号?

“你想象一下,海上的风还像什么?你能继续续编课文么?”如:“海上的风是梳子,他一来,就___;山上的风是___,他一来,就___”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雀”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可以读一读有关大海风光的优美诗文;教室可推荐教参书中的篇章。

2、让学生试着续写“大海的歌”

《给予是快乐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一、激趣导入,质疑定标:

1、首先我们做个游戏,做“笑”的游戏。(大笑、微笑、笑眯眯等)。

2、与高兴相近的词语有哪些?(板书:快乐)你什么时候会很快乐?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课文,作者得出了这样的感受,板书完整课题:给予是快乐的。

二、出示目标。

三、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1。

1、谁给予了谁什么。

2、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

(1、保罗的哥哥把新轿车给予保罗。

2、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弟弟、保罗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自学指导2。

(1)保罗一共想错了几次,用三角符合标出第一次想错的段落;用叉号标出第二次想错的段落。

(2)学生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一次想错的段落,从哪里看出保罗想错了?他为什么会想错?(因为保罗自己就是认为得到是快乐的)。

(3)自由地大声的读保罗第二次想错的段落,思考交流保罗第二次错在哪里?从小男孩的话里你感受到了什么?(纯洁无瑕、美好无私的心灵和乐观自信的品格)。

(4)想象他们三个人是如何度过这个夜晚的,这个夜晚他们为什么难忘?

四、自学检测。

1、保罗从小男孩的()中觉得小男孩也想(),没想到他竟然(),从中看出小男孩一心想着(),而不是()。

2、保罗面对素不相识的小男孩竟然发出了()的邀请,是因为()。

3、从小男孩的话里,我们感受到了小男孩()的心灵和()的性格。

4、保罗的眼睛湿润了,把小弟弟抱上车是因为()。

五、指导朗读。

1、读出第一部分中小男孩羡慕、惊讶地神情。

2、小男孩第二次的话应读出激动、兴奋的语气。

六、小结过渡。

1、正是由于小男孩的话打动了保罗,所以保罗——(引读第十二小结)。

2、在这美好的夜晚,车里的三个人会各自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

七、课堂训练。

填空题:

保罗因为()而感到难忘,小男孩因为()感到难忘,小男孩的弟弟因为()而感到难忘。

(保罗是由于感受到帮助别人的欢乐而难忘;小男孩是为让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小弟弟是第一次这样乘车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

3、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读读蒋风的《给,永远比拿愉快》,屠格涅夫的《乞丐》,林润翰的《感恩之心》。

四年级语文教案

1、采用逆序式欣赏模式聆听乐曲主题,感受大象悠闲自在的样子和神态。体验乐曲中低沉的音色、诙谐的情绪,表现大象憨厚、可爱的样子。

2、采用衍展式欣赏模式聆听乐曲主题,探究乐曲不同的主题旋律,启发学生感受、表现大象的挤奶动作,体验合作、自主学习的快乐。

3、采用表现式、创造式欣赏模式分组创编动作,体验、表现大象的愉快情绪。

感受、体验、表现大象诙谐、活泼的情绪。

聆听并演唱乐曲的主题旋律。

课件音响图片头饰。

一、导入部分。

阶段目标:采用逆序式欣赏模式导入课题。

大家请看屏幕。

屏幕出示:大提琴的图片。

师:谁知道,这是什么乐器?

师:你们听过这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吗?说说。

播放大提琴的音色。

师:请你来形容一下倍大提琴的音色。

师:如果你是作曲家,你会用这件乐器表现什么样的动物?

播放主题1。

你觉得这段音乐在描写哪种动物?

师:圣桑运用了倍大提琴厚重的音色,形象的表现了大象憨厚、可爱的样子。

我们一起再来听一下刚才的主题。听后告诉老师音乐是几拍子的?

法国的圣桑。

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听后发言。

猜想。

自由发言。

聆听乐曲主题5。

二、新授部分。

阶段目标:采用分析式欣赏模式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主题。

理性欣赏。

1、聆听主题一。

播放乐曲主题。

师:出示乐曲主题,我们再来听。

师:这段音乐好象在描写大象干什么呢?

师:大象怎么走路呢?

师:播放主题一进行模仿。

师:找一部分学生进行模仿。

2聆、听主题二。

师:大象走累了,停在大树边休息啦,请听下面这段音乐,播放主题2。

师:这段音乐给人什么感觉?你能表现一下吗?

师:分组表现。

3、聆听第三部分音乐。

师:经过短暂的休整,大象又恢复的`一开始的神态,我们听,播放第三部分乐曲。

师: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

师:谁注意到作品是怎样结束的?

师:音乐是怎么开始的呢?

播放乐曲的引子。

4、完整聆听作品感受乐曲节拍。

看谱听主题。

走路。

生模仿。

聆听音乐进行模仿。

表现主题。

聆听主题二,进行想象。

自由发言。

自由表现。

几人一起表现。

聆听。

自由发言。

用动作来表示音乐结束。

完整聆听作品15。

创编部分师:我们已经比较了解作曲家创作的意图了,现在,我们帮助还不太了解他意图的人们,用动作来表现作品。

师:分组进行表演集体做动作。

分组展示13。

三、拓展部分。

师:我们一起看看乐队的现场表演好吗?观看乐曲视频材料5。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又欣赏了法国作曲家专门为儿童写的作品《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另一首作品《大象》,《大象》是其中的第5首,以后老师再为大家介绍其他几首作品。

相关范文推荐
  • 11-30 新教育的一年级读后感(实用18篇)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对其中的情节、主题、人物等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文字表达。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几篇读后感,或许能够给我们更多启示。
  • 11-30 自驾游活动策划书(精选18篇)
    通过活动策划,我们可以评估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的活动策划范本,了解一下如何撰写一个精彩的策划文案。我们即将迎来房
  • 11-30 职工个人总结职工的个人总结范文(21篇)
    总结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接下来,请大家共同欣赏以下总结范文,相信其中一定会有适合你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 11-30 我的家庭趣事(通用14篇)
    在写作中要注意用词精准,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或者重复的表达方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它们或许能够给大家带来新的感悟和体验。
  • 11-30 企业安全生产心得大全(17篇)
    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以下是一些有关生产流程优化和供应链管理的实用经验和方法。
  • 11-30 生物实践心得体会感悟生物实践活动心得大全(18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下方,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帮助。
  • 11-30 月度工作总结心得月度工作总结心得和体会(实用17篇)
    一个月即将结束,是时候进行月工作总结了,以便更好地规划下一个月的工作。对于那些不知道如何下手写月工作总结的人来说,这里准备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11-30 以让为话题的初一(通用16篇)
    优秀作文是一份对自己成长历程的见证,也是一份对读者心灵的激荡。以下范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优美,是我们写作的很好的参考。一脸凝重的我,反反复复地打开又关上q
  • 11-30 电子政务系统网络安全的论文(模板23篇)
    政务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经济、教育、环境、卫生等各个方面。在这里,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政务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摘要:有效的网络
  • 11-30 新学期学生会宣传部工作计划(热门15篇)
    学生会工作计划可以帮助学生会成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生会的宗旨和任务。接下来是一些学生会工作计划的示范,希望能给大家展示一个较为完美的范例。宣传部是学生会的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