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案(优秀22篇)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案(优秀22篇)

时间:2023-12-05 06:20:24 作者:笔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案(优秀22篇)

合作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共同成长和进步。下面是一些成功合作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1.从大处立志,从细微处努力。

2.细节决定成败,态度成就梦想。

3.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绝境,只有绝望的思维。

4.“荣辱不惊,静如止水”的心态会让你越来越优秀。

5.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6.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7.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8.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9.成功=艰苦奋斗+少说空话+坚强意志+正确方法。

10.今天,你努力了吗?

11.厚积薄发,玉汝于成。

12.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13.夯基础多锤炼出成绩上一流大学,争分秒重实效抢效率方19班特色。

14.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15.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16.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17.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18.静——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醒——不能上课睡,为求母心安。

19.不该做的事不要做,该做的事认真做。

20.刻苦学习,自律高效;牢记目标,勇往直前。

21.早读如歌唱家练嗓,听取琅琅书声一片;

自习如思想家沉思,独留和谐天籁之音。

22.争分夺秒——早来会儿,晚走会儿,抓紧时间多学会儿;

提高效率——少说点儿,多做点儿,成绩提得高一点儿。

23.不思进取者,莫入;喧哗吵闹者,莫入;来学睡觉者,莫入。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案

1、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满堂灌和一本书一支笔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模式。而小组合作课堂讨论探究模式的教学恰恰能够发挥这样的效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的讨论探究互帮互助中既帮别人解决了问题,也被别的同学帮助解决了问题,而在这样的和谐课堂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2、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同组成员之间交流非常频繁,非常和谐,而在自主学习和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展了自己的活动思维空间,而且每一个同学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我觉得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够真正实现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不掉队。

3、教师在小组合作自由探究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师在课前的学案问题设计上必须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设计富有创意的探究,使合作不仅仅是流于形式;其次在课堂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其中,做好宏观调控,并且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反馈、落实;最后教师还要根据问题难度的不同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适时地改变学生小组讨论的具体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文档为doc格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合作学习自主感悟。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短文,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直住在井里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有多大的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根据课文特点及新大纲要求,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感悟。因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明确概念。

一上课,简笔画一口井,讲述故事:一只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着外面的天空,过着清闲的日子,忽然有一天飞来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改变了它的生活。接着请小朋友把小鸟和青蛙的图片贴到黑板上,弄清“井口、井沿、井底”几个概念。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明确了概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学习,自主感悟。

新编低年级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为了增设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无句无束地表达。在本课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1、指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讨论:用一句话概括。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青蛙认为天有多大?(把答案画书上)。

4、讨论:同一片蓝天,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呢?

5、实验:卷纸筒,感受坐井观天。

6、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7、分组讨论后表演。

学生在四人一小组的讨论及表演中,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体验,置身于之中的感受,不但培养了听说能力,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形成互动的口语交际环境,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且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去感悟,体会课文内容。

三、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本文对话较多,适宜进行角色朗读,锻炼学生朗读能力,在读中悟情。因此抓住“青蛙不跳处井口,会看不到无边无际的蓝天”这一点,引导学生,诚恳地把青蛙请出来,激发学生读书欲望后,采用分组读及分角色朗读,体会小鸟与青蛙当时的想法及语气,达到悟情目的。

四、设计练习,鼓励创新。

小学语文是一门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因此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出示投影片:

读句子,说句子。

1、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2、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3、我一进公园就―――――――。

4、―――――就―――――――。

1、2两题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模仿并运用课本上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第3、4题则是开放性练习题,让学生把所思所想不受任何束缚地表达出来。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独立诵读感悟是自主探索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这种方法。

[1][2]。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二、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新课标,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为重点,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科学合理的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主要目标。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实施者,我们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的去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成员都应该有强烈的合作意识。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意识,强烈的竞争意识,自觉的主体意识,协作的团队意识,合理的评价意识。让小组在自己目标的引领下,团结协作,相互督促,共同提高。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本年度各位课题组成员要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和论文,形成重视理论学习的氛围,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要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根据教师不同需求,灵活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认真贯彻落实在实践教学中探究课堂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定期对实验班级与非实验班级的综合素质对比分析。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反思,撰写教育教学工作案例。

(二)切实研究、提高实效。

1、度绝合作“假”与“浮”的现象,课题研究参与人员要认真负责地落实开展课题研究。一方面度绝研究者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要监督好学生切实的开展好课堂合作学习,均衡学生的参与度、协调参与关系。

2、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3、加强各年级课题研究氛围。年级组是数学课题研究的基层组织,加强年级组的学术研究氛围,是进行创新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各年级组的课题研究仍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活动中要求个人钻研与集思广益相结合,积极探讨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背景、教学方法等,探索创新教学的新举措。

4、进行过程管理。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5、课堂教学要落到实处,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及时反思、总结,整理成文,力争每月写出一篇有质量的教学日记。

6、定期组织课题组经验交流。

五、主要措施及做法:

1、建立现代的教学观: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建立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

2、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

3、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反馈,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善于捕捉现状信息,灵活驾驭课堂,积极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4、培养学生课堂交往、表达的能力;主动反思、探索的能力等。

5、加强过程管理,并责任到人。把研究的主要内容落实到每个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6、作好个案跟踪分析:为了提高实验的实效性,在每个年级中选取3——4个典型合作学习小组,作好详细的个案跟踪分析,从中概括出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7、开展好教研组工作例会,集思广益,资料共享,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会,一方面相互沟通学习,另一方面为了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方向,从而使课题向纵深方向发展。

六、研究过程: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xx、9——、2。

本阶段认识学习和搜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文件和资料,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思想和结构流程及操作特点,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做准备。

(二)实施阶段:20xx、3——2011、2。

在本阶段中,自己要根据本校创建理想课堂的特点和自己的授课特长,在每节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意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大容量,快节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总结阶段。20xx、3——2011、7。

在本阶段,对小组展示进行修正、完善、提升、定型、形成自己的特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思想,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实施,我们发现,要真正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做到以下几点: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因此,在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时要坚持“目标导学”的原则,在学习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示学习目标或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教师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导,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学。

《慈母情深》是一篇关于母爱的略读课文,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学习,授课教师一开课就出示了一个问题:“___”的母亲,“___”的儿子。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自由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看法。接下来,孩子们在问题的引导下很投入地学习课文,而且不时地用笔在书中勾画、批注。15分钟过去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们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在经历自主学习时,已经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认真细致的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学生的发言让人振奋,让人激动。孩子们紧紧抓住文中有关母亲和儿子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细节描写,边读边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他们认为母亲是一位虽瘦弱、贫苦,但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爱儿子胜过爱自己的母亲;是一位值得尊敬、佩服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是一位他们喜欢的母亲。而文中的儿子是一位爱读书、孝敬母亲、懂事、体贴人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们畅所欲言。整节课堂都是学生的,教师只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在老师那有着“一问激起千思量”的问题的引导下,激起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思维的火花,同学精彩的发言感动着同学,也感动着老师。

课堂教学,以人为本,以学而导。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但也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以学而导,学导结合”目标教学模式中“学习交流”、“指导干预”环节再一次诠释了“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两个环节强调:“交流自主学习收获,教师抓关键问题梳理学习内容,在学生的'交流中精心设问,恰当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体现教师“导”的关键环节,所以,这一环节要体现学法的指导。这个学习的程也是学生个性体验、合作分享的过程。由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课堂井然有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在我校“以学而导,学导结合”目标教学模式中,不只一个地方强调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习交流”环节中明确指出:老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基础目标的掌握情况,注重课堂生成,梳理本节课的学点,明确、调整本节课教学中的教点与学点。“指导干预”中也指出:教师还要有敏感的嗅觉去及时发现课堂生成的东西并及时给予引导。课堂教学中,对于生成的东西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或是“合作”学习去进行探究,解决知识盲点。

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导”的功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内学好方法,培养好技能,在课外大环境中去习得更多的知识,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我校试行的“以学而导,学导结合”的目标教学模式不一定科学,但我们在思索,就证明我们在进步。为了获取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我们需要实践。模式故然重要,模式的实施更需要老师们精心的付出。

(作者通联:443600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你发现了什么?是我在课堂上常用的引导语。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1、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在学生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应该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他们都有四条边。”等他刚一说完,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应该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条线段都叫做边。”“他们还都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我一直在一旁微笑的听着,最后说:“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和与我们学习有关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那一段时间这几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当然,不是说乱成一团才为妙,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2、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先复习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a、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变形的方法呢?b、你打算把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c、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d、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把长方形一斜拉就成了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也可以用(长+宽)×2的道理。接下来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3、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手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几分之几表示,这就是分数。然后结合实际讲解分数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数除法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b、还有什么不懂?c、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5、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作交流。

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在难点、重点时让学生讨论讨论,在建立概念、理解算理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等多方面的实践,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如在教《年月日》一课中,在课前,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找一找,看一看,数一数,找出一年里有多少天?一个月各有几日?学生在小组中友好地进行合作交流,将原来要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的不足在小组交流中就消灭了,最后面对老师的同一情况,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保持了自己完善的人格和尊严。课堂上感怀愉悦,各抒己见,提高效率。数学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多一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见,除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外,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同时消除学生学习紧张的情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牢牢掌握知识。

1、创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能被2、5整除的数”的教学中,教师请学生任意列举一个数,教师能快速判断出它是否能被2整除。随着学生列举的数的增多,教师依然十分快速地判断出结果。“秘密何在呢?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热情很高涨,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提供信息的撞击和引导下得以活跃,使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研讨气氛中。

2、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街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例如:在口算训练里,我出了“230+580”一题后,很多学生很快说出了答案,并说出他们的计算方法。有的说“230+400=630,630+50=680”有的说:“200+400=600,30+50=80,80+600=680”,还有的说:“200+450=650,650+30=680”方法多样,课堂活跃。学生们跃跃欲试,都想发言,还有的学生问我:“老师究竟有多少种算法?”于是,我趁机让他们分组展开讨论,说一说还有哪些算法。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生总结了十余种算法。课后教师又激励学生:你们想不想把你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如果有兴趣,放学后就可以到集贸市场去练习…….这样,学生探究的欲望才能不断生成,思维才能不断的发展。

3、开放思维,留足探究的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如:“千米的认识”一课,过去我们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效果好。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学习,我这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1千米大约有多长?大约是从哪儿到哪里的距离?你要走多长时间?作了猜想之后就进行验证:“课桌上放着一些材料(米尺和皮卷尺),我们到运动场上和学校门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你觉得不需要这些材料,当然也可以。”这样的设计不仅给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也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事实上,学生的验证方法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出乎意料,富有创造性的。其中有借助实物来验证长度相等关系的;也有的不用实物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的关系算出数值来验证相等关系的。这样一猜一想,一量一度,走一走便验证了。可见,给学生学习留足探究的空间,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活动真正自主开放。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要注意进行学法交流,对解一道题,学一段内容,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自学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方式,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1、十年寒窗无人闻,一朝成名天下知。

2、习惯改变命运,细节铸就终身。

3、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

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玺。

5、细节决定成功,点滴铸就辉煌。

6、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7、要成就大事,先做好小事。

8、莫放松点,莫轻视微。

9、含泪播种,含笑收获。

10、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1、汗水浇灌希望,奋斗决定命运。

12、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13、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

14、一朝习惯,万事易办。

15、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

1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17、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18、用习惯和智慧创造奇迹,用理想和信心换取动力。

19、没有播种,何来收获。

20、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2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3、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24、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25、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26、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

27、志强智达,言行行果。

28、分数铸就辉煌,汗水凝聚实力。

29、耕耘于分秒,收获于细微。

30、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31、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32、不夺桂冠誓不回,那怕销得人憔悴。

33、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34、生无所息,斗无所止。

35、学在苦中求,勤中练;不怕学问浅,怕志短。

36、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37、求真尚美,砺志笃行。

38、惟理想点亮生命的精彩。

39、志不坚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4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41、“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

42、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43、志高造就辉煌。

44、明确的目标是前进的动力。

45、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46、锲而不舍,存义精思。

47、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

48、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49、要成就大事,先做好小事。

50、汗水浇灌希望,奋斗决定命运。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思想,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实施,我们发现,要真正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做到以下几点: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因此,在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时要坚持“目标导学”的原则,在学习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示学习目标或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教师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导,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学。

《慈母情深》是一篇关于母爱的略读课文,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学习,授课教师一开课就出示了一个问题:“___”的母亲,“___”的儿子。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自由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看法。接下来,孩子们在问题的引导下很投入地学习课文,而且不时地用笔在书中勾画、批注。15分钟过去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们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在经历自主学习时,已经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认真细致的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学生的发言让人振奋,让人激动。孩子们紧紧抓住文中有关母亲和儿子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细节描写,边读边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他们认为母亲是一位虽瘦弱、贫苦,但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爱儿子胜过爱自己的母亲;是一位值得尊敬、佩服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是一位他们喜欢的母亲。而文中的儿子是一位爱读书、孝敬母亲、懂事、体贴人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们畅所欲言。整节课堂都是学生的,教师只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在老师那有着“一问激起千思量”的问题的引导下,激起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思维的火花,同学精彩的发言感动着同学,也感动着老师。

课堂教学,以人为本,以学而导。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但也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以学而导,学导结合”目标教学模式中“学习交流”、“指导干预”环节再一次诠释了“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两个环节强调:“交流自主学习收获,教师抓关键问题梳理学习内容,在学生的交流中精心设问,恰当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体现教师“导”的关键环节,所以,这一环节要体现学法的指导。这个学习的程也是学生个性体验、合作分享的过程。由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课堂井然有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在我校“以学而导,学导结合”目标教学模式中,不只一个地方强调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习交流”环节中明确指出:老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基础目标的掌握情况,注重课堂生成,梳理本节课的学点,明确、调整本节课教学中的教点与学点。“指导干预”中也指出:教师还要有敏感的嗅觉去及时发现课堂生成的东西并及时给予引导。课堂教学中,对于生成的东西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或是“合作”学习去进行探究,解决知识盲点。

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导”的功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内学好方法,培养好技能,在课外大环境中去习得更多的知识,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我校试行的“以学而导,学导结合”的目标教学模式不一定科学,但我们在思索,就证明我们在进步。为了获取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我们需要实践。模式故然重要,模式的实施更需要老师们精心的付出。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室标语

你争我辨,活力无限。

我参与、我学习、我快乐、我成长。

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

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

课堂小舞台,人生大练场。

课堂答辩,舍我其谁。

快乐学习,快乐心情,快乐成长;

合作学习,合作共赢,合作发展。

领先来自争辩,成功源于合作。

勇于质疑,敢于展示。

乐着学,学着乐。

最有力的回答是行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参与。

参与就有快乐,自信就能成功。

在课堂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要你敢想,敢发言,那你就是最棒的。

因为我的参与,我得到了成长;因为我的成长,我得到了无比的快乐。

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辩,放飞梦想。

善于合作的人,将是进步最快的人,也是实力最强的人。

课堂在于改革,学生在于参与,成功在于实践。

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预习是展示之本,展示是学习之魅。

思考每一天!计划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会还给你一个奇迹。

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审视传统的小语教学,那种面面俱到、串讲串问、惟恐学生学不懂,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显然已不能适应《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笔者认为:小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探究发现为手段,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总之,就是在教学中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形成与发展。

一、“熟读深思子自明”――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就要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读,促使学生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如教学《夕照》一文时,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边读边想,把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划下来,并说说精彩在什么地方。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表达出来,如喜欢画画的就可以把这种景象以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进行读、品、评、赏、画,学习的劲头高涨。他们各抒己见,把认为最精彩的理由说得头头是道;思维活跃,把夕照的迷人景象画得栩栩如生。

实践证明,给学生以学习上的自主选择,能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也能在阅读中得以彰显和发展。

二、“青山正补墙头绿”――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

素质教育旨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谐地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而教师本人则隐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是实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方式。教师只要把握好讨论时机,及时抓住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巧设悬念,精要点拨,就一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个性化的语言中碰撞出闪光的思维火花,从而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或新异的结论。

[1][2]。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谈“自主合作探究”

《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木兰的形象,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刚健特点,又是中国劳动妇女善良勤劳淳朴勇敢的象征,至今仍然有积极的影响。

全文就像连环画一样,笔法简练,画面清晰:木兰代父出征,征战沙场、重试女儿装。在这个故事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刚毅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开篇即写木兰是古代英雄。寥寥几笔活化了人物,为日后成为“将军”打下伏笔。接着又以较多笔墨写了木兰从军的原因,她想到了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年幼”,这是她对亲人的爱。“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则又反映了她对祖国的爱。这些是木兰这个人物身上最为闪光的优秀品质。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有日后战场上的勇武、威猛,屡建战功。而最后一段中的“惊呆了”则急转直下,原来“花将军”却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从而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准生字,认识“病”的偏旁,学习写几个生字。

3理解课文第二节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曾学到过很多有名的人物,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

看图:(一)你们认识他吗?(花木兰)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_________的花木兰。

那她呢?(花木兰)你也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花木兰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了解多少,愿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她的形象还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12课。

出示课题:12木兰从军,  (板书课题)  齐读。

解题:木兰从军的从是参加的意思,谁来说说木兰从军的意思?

花木兰为什么要参加军队,当兵打仗呢?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花木兰的传奇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检查。

战袍   渡   燕山   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同桌互读。

(4)说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5)完成《补充习题》的第一项。

3.检查读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给大家听。读后评议。

4.读了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三、精读课文1—2小节。

1.小朋友,看,这位就是花木兰,看着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威风凛凛 神气英姿飒爽)。

课文中人们称花木兰是一位-------?(板书 女英雄)。

2.小朋友,英雄是了不起的,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指生读句,(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再齐读。

3.默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花木兰为什么从军?

4.全班交流,师相机板书:国忧经常战争。

家忧父病弟幼。

5.指导朗读,体会木兰的焦急。

6.就在国家危难,全家忧心忡忡之际,木兰想到了自己,她想到自己什么?(相机板书)。

分忧。

7.木兰想到什么办法分忧呢?(女扮男装)。

8.如果你们是木兰的家人会同意她从军吗?(不同意)那木兰会怎样说服家人呢?请大家讨论一下。(小组讨论)。

9.课堂表演:师分别扮演木兰的家人,学生来做木兰说服家人。

10.学到这,你想说什么呢?齐读第二小节。

11.完成《补充习题》的第四项。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3.指导书写,学生临写。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谈“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也努力地贯彻着这一理念,深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发展孩子思维和能力的成效之大。《木兰从军》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我就此文的教学过程谈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收效。

一、“自主”,是教育战略的一次重大转移。

《新课标》谈到的“自主”,是指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战略的一次重大转移,是从教育根本理念上的一项重大变革,是以教材、教师为本转为以人(学生)为本的一次彻底的教育革命。

“自主、合作、探究”三者,“自主”是前提,也是关键。如果学生没有“自主”,那么“合作、探究”也就无从谈起了。

“自主”,就是还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和选择权。

师:大家通过预习《木兰从军》,都了解到了些什么啊?

生1: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生2:因为北方经常发生战胜,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所以花木兰替父从军。

生3:花木兰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

生4:花木兰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

生5:当花木兰换上心爱的女装后,她的战友都惊讶了!

……。

看似自由化的交流恰恰是学生自主学习丰收成果的展示。这些收获和课堂所得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是自觉、主动、积极、独立学习的收获,其含金量是最高的。而且,每次交流预习所得,课堂气氛都是极为热烈的。因为,自主预习的收获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成就感、自豪感。竞相想展示一番,学习的兴趣也就随之高昂了。

倡导自主学习,就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研究学生身心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二、“合作”,学生个体资源共享的过程。

“合作”一定要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合作”是为了追求互助,学生个体资源的共享。没有“自主”为前提,个体的资源就没有积淀和丰厚,“合作”的效应就无法体现。

而且,“合作”仍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延伸,是在群体中自主学习。是借助他人的知识、思维、理解来解决自己尚存在的疑惑。

《木兰从军》教学前,学生都有充分的预习,个体的感受和理解都有了基础。鉴此,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就是合作交流,互相解疑:

师:那大家在预习中是否遇到什么问题呢?

生1:“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北方”是哪里啊?我们和谁打仗啊?

生2:古时候,“北方”就是指长城的北面。那里住着匈奴。匈奴一直打我们。我们就是和匈奴打仗。

生3: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生4:因为古时候女人是不可以从军的,被发现了要杀头的。

生5:“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

生6:“赫赫战功”是指功劳很多!

生7:还指功劳很大!

师:说得真好,功劳又大又多,才能说“赫赫战功”多年征战,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被称为——(女英雄)(进入课文)。

三、“探究”,就低年级孩子来说未必要探远究深 。

“探究”是进一步借助扩散思维、创新思维,以求得对文本更深的理解。“学贵有疑”。有疑,是探究的前提条件,也是探究的根本目的。但是,就低年级而言,我认为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阅读的习惯、愿意质疑、会质疑,要比具体地要求学生去“探究”重要得多。

《木兰从军》的教学过程,经过“自主”、“合作”两个阶段,学生对课文基本内容,对花木兰的形象已经大致了解了。为了进一步强化花木兰女英雄的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于是,便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内涵:

生:“我理应为国为家分忧”也是花木兰决定从军的原因。

生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花木兰就是想从军,保家卫国。

生2:花木兰认为,从军就是为国为家分忧,是理所当然的,应该的!

生齐声:一位女英雄。

师:木兰为了要从军,“说服了家人”,她是如何说服家人的呢?

生1:父亲,您年老多病,怎么打得过凶猛的敌人呢?

生2:我虽然是个女子,但是从小就喜欢习武练功,我可有一身高超的武艺哦!

生3:母亲,你不舍得女儿从军,难道就舍得年老多病的父亲去吗?

生4:弟弟,你快快长大,在家要替姐姐好好孝顺父母。

……。

师:是啊!花木兰为了要替父从军,想出了好多理由去说服家人,真不愧是——。

生齐声:一位女英雄。

师:花木兰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真不愧是——。

生齐声:一位女英雄。

萨特有一句经典名言: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新课标强调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木兰从军》的教学过程,我就是尽可能地履行这一理念的。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谈“自主合作探究”

在上这一课之前,我也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花木兰》。在观看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人物形象上。故事情节学生已经了解,怎样让学生从文字中体会人物呢?因为故事背景的远久,其实孩子们初读课文时是不理解什么是从军的,所以我觉得课题中的"从军"是个切入口!于是读了课题后,我要求他们找出木兰从军的句子时,结果出现了争议。在引导中他们第一次读了木兰在从军中飒爽的英姿,有了个初步印象。接着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孩子们自然产生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木兰怎么能从得了军的呢?"于是就这样的问题孩子们积极自主的学习了文本,在扣住"紧急""为国为家""分忧""焦急万分""理应""赫赫战功""心爱"等词一次又一次深入体会后,在痛快的读中表达了对木兰的忠心赞叹。最后孩子们都发自内心的称木兰为女英雄!

本文是一篇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通过描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在讲解“从军”这个词时,我首先让学生们找出木兰从军的句子,结果出现了争议。在引导他们第一次读了木兰在从军中飒爽的英姿,有了初步的印象,接着向学生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学生们自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于是就扣住“为国为家”“分忧”“焦急万分”等词语一次又一次地体会。让学生对木兰产生由衷的敬佩。

书后安排了一项想象作业“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所以在教学课文第二段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抓住木兰的话“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找出木兰忧的原因:北方发生战争,朝廷紧急征兵,这是国家的忧;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但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应征,弟弟年龄又小,够不上当兵,这是家庭的忧。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木兰为什么要“理应分忧”:本来应征入伍是男子的事情,但处在特定情况下,女子也该承担责任,为国为家当仁不让。这样一来学生就有情可感,有话可说了。

此时运用“模仿表演”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

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我还设计了“赞一赞,唱一唱,讲一讲”一系列多向互动情境,通过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让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学生们敢于“尽情地读,大胆地说”,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仅说明他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新课程倡导师生共同成长。从这节课里,我看到了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老师同时也大有收获,很受启迪,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花木兰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记忆里,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学生乐于学习字词,敢于想象,通过这节课,我看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慨万千。

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与学的平台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一、识字方法多样,激发兴趣。

在教学“病”字用一个顺口溜让孩子轻松记住了“病”字的字形和字义;教学“男“字时利用字理知识帮助孩子体会决心女扮男装的不易;”“焦急”这两个字虽然不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让孩子抓住下面四点底表示火,和急字的心字底,可帮助孩子理解木兰焦急似火的心情。

二、发挥想象,促进理解。

课文语言精练,同时也留下一些值得学生想象的“空白”。教学时利用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想象,既能更深入地理解木兰的品质,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如在教学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想象、表演木兰是如何说服自己的父亲、母亲、弟弟的,这个拓展性训练让学生深入揣摩花木兰的心理活动,不仅可以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自我牺牲的可贵之处,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阅读,把书读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其次,第三小节的一连串动词短语浓缩了木兰南征北战、奋勇杀敌的艰辛,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木兰奔赴前线路上的情形以及在战场上的表现,再现了这些悲壮的场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再次,让学生想象当将士们看到一身女装的木兰会想些什么,也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木兰女扮男装、屡建战功的不易。

三、抓住中心,爱家爱国。

围绕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结合文本,我主要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体会。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木兰替父从军,是因为她爱家;国家有难紧急征兵,木兰从军为国分忧,说明她爱国;木兰在奔赴前线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依然勇往直前,她驰骋沙场,立下战功,为的是保家卫国。

合作探究

《小镇的早晨》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蚕乡小镇早晨的情景,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2--4自然段都是总分段式。即便于学生运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又可供学生仿写练习。课文不长,但文质兼美,词语丰富,富有感情,教学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使学生领悟课文意韵,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审美体验。

我在本课设计时,将“合作-探究”法引入教学,注意体现以下教学思想:1、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做到敢于补充修正他人的意见,向别人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

注意集体学习与小组合作、个别自学有机组合。4、落实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促进学生素质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

1、运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自然段。

2、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敢于创新的语文能力。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2段。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体会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带、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质疑: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

2、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四人小组交流:a、检查课文读通情况。b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3)、师生交流:你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想弄懂什么问题?

(4)、梳理学生的问题。

二、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1、过渡:被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小镇的早晨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下面就让我们乘上乌蓬船,去感受水乡小镇早晨那独有的恬静。

2课件欣赏。

3、带着归纳整理的问题,默读这一段,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把小镇的早晨的恬静写具体?

4、再轻声读这一段,作者怎样把恬静写具体的?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圈圈划划,写上简单的批注,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5、集体交流重点句。

(1)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2)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的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型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请轻轻飘过。

6、配乐展开想象读这一段,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7、引导背诵。

(1)小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古色古香,呈现出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么美的画面,我们给它配上解说词好吗?那得先背好解说词。

(2)你想用什么办法背诵?

(3)用你喜欢的方法背诵。自由练背,指名看课件解说。

三、合作研读,开拓思维。

1、刚才,我们在河边细细领略了小镇早晨恬静的景象,如果我们到街边去看看,又会见那儿是热闹的,更是紧张的。

2、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探究第三、四自然段。

(1)研读一:作者怎样把小镇早晨的热闹和紧张写具体的?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

(2)研读二:怎样读出小镇早晨的热闹和紧张?

四、组际交流,培养能力。

(1)这段话从人多和沿街摆满各种土特产作买卖的场面来描写小镇早晨的热闹的。

(2)“您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拥挤的人流”已经说明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前面加上“不由自主”,说明拥挤的人群使你走路也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这是热闹情景的写照。

(3)“沿街摆满”以及“……”说明土特产琳琅满目,这也是热闹的写照。

(4)有感情地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五、延伸课外,拓展创新。

1、除了课文所描绘的江南小镇,你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水乡小镇?请收集有关资料。

2、收集的资料可以编写成小报或画水乡风景图等。

作者邮箱:haizhiyunxf@。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谈“自主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这首民歌写的是谁?(花木兰)教师板书:木兰。

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点击放映动画片)而且木兰形象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你们木兰的故事吗?(学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木兰故事的课文,(板书课题)12木兰从军,齐读。

4、解题: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请你选择。

5、跟随2顺从3参加4次要的。

木兰从军的从是参加的意思谁来说说木兰从军的意思。

二、预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出示:

名字 征兵 父亲 年老多病 女扮男装 胜利。

将士 朝廷 年龄 战袍 渡燕山 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a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6)齐读。

(7)你能用这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2接下来请大家观看课文的动画,要求仔细听朗读,认真看画面。即将进行朗读比赛。(点击放映课文动画)。

3接下来,老师来听听小朋友们课文读得怎么样?把语文书翻开,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师生评议。

5读了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谁来说说:(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内容相机点明这是课文的几小节的内容)。

(相机完成句式练习)。花木兰是。

三、精读课文。

1、木兰从军,木兰从军,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呢?请小朋友轻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找出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相机出示第1、2句。

(1)(小黑板)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经常”的近义词是什么?陈老师知道有个词语表示“经常发生战争”的意思,(板书:战事不断)。

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生交流。

(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

过渡:是呀,情况多危急呀!所以朝廷——紧急征兵。谁来读好它?

(2)指名读,师生评(情况多危急)。

4、(出示第3、4、5)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什么叫“焦急万分”?读好这句话。她为什么“焦急万分”?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点击放映动画片段)。

(1)请小朋友读一读,想一想。

(2)交流,相机板贴:老幼。

6、如果你们是木兰的家人会同意她从军吗?(不同意)。

木兰的爸爸妈妈又会怎么说呢怎样劝阻呢?木兰又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呢?学生自由说。

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那份坚定,那份从容。(点击放映动画片段)。

学习了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们觉得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7小结:正因为木兰懂得了尊老爱幼、为国分忧,于是他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我们的女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份情感。(女同学齐读第二小节)。

8其实课文的第二小节就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的第一节改编的,有没有兴趣跟老师来读一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领读《木兰诗》的第一节。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洛隆县中学)。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就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应该让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要摒弃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使学生在教师构建的“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语文课堂中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从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法入手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自主;合作和探究;激发意识;促使发展。

新课改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前自主学习、课中自主合作、课后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一、“自主”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可见,自主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发展以及步入社会的竞争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模式的价值,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以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我选择了先学后教模式。该模式的最大亮点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对语文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大部分学生都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我组织了先学后教模式。

1.先学环节。

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然后,引导学生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2.后教环节。

我对学生先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点拨,并让学生根据点拨再次进行自主学习。

这样重复三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有针对性的点拨中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当堂练环节。

从整个先学后教的过程可以看出,学生一直都处于积极地自主学习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课堂效率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基本教学法之一,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学习该方法的核心思想,要有效地将其应用到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做好铺垫工作。所以,在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在明确的分工下进行合作学习,以促使学生在小组彼此交流中掌握知识,同时,也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选择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引导学生进行反复阅读文本之后,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了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进行了解读,比如,“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这两句话中所表达的含义进行讨论。而且,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父亲对女儿那份纯朴真挚的爱,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对重点句子的解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同时,在小组解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探究”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探究。

例如,在教学《老王》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探究。问题情境如下:(1)文章中写了我和“老王”的几件事?(2)老王为什么这样善待“我”?(3)“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职业是什么?(4)思考文本的主旨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探究上述问题,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思考探究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有意识地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有效地进行应用,要确保学生在发挥自主能力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张代成。“自主、合作、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02)。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1、学生自我评定: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评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小组评定:以友的态度分平公正地对待其他同学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定。

3、教师评定:教师根据平日的观察和必要的测试,参照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二)运动参与的评价。

1、能经常参加球类运动。

2、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基本技术、战术。

3、奔跑能力、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明显提高。

4、比赛中能主动与同伴配合。

5、能观看和欣赏电视传播的球类比赛。

6、能够参加七人制或十一人制球类比赛。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谈“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分角色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表演《木兰从军》的故事。

3、了解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感受花木兰对父母的孝顺、对国家的热爱。

4、初步了解剧本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9个字,会写8个字。

2、朗读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花木兰》的课件,看完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花木兰是一个女英雄,她代父从军,立下汗马功劳。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花木兰》。板书课题。

3、学生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你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课文有什么不同?

2、教师介绍剧本。

3、请你们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困难的句子多读几遍。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5、分组交流识字方法。

6、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

7、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8、四人小组练习朗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写字,学生读一读。

2、给这个8个字说词。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并说说怎样来写这些字才好看。

4、有哪些字需要帮助。

5、教师范写。

6、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7、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测读句子。

二、学习新课。

2、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当时的社会不允许女的从军的,而花木兰为什么还要去呢?请大家尽情的朗读课文,大胆的说说。学生读课文交流。

3、请小朋友找出花木兰为什么要代父从军的句子,再大声的读几遍。

4、指名读。

敌人侵犯我们的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是啊,情况多么危急,我们应该起来反抗。

5、当木兰知道父亲接到从军的命令,她心情怎样呢?她是怎么想的呢?

请大家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学生交流,板书:为国为家。

6、如果你们是木兰的家人,你们同意木兰从军吗?为什么?

木兰是怎样说服他们的?

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

小组表演。

评价,学生再次表演。

7、小组表演木兰从军这一片段。

8、教师配乐朗诵:木兰终于说服家人,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历尽千心万苦,到了战场。

9、观看战场上的片段,你觉得木兰在战场上怎样?

英勇善战英姿飒爽。

三、总结。

请你们用一句话说说你认识的花木兰。

表演朗读。

作业:

1、课后搜集女英雄的故事。

2、和家人表演。

板书设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

2、体味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重难点分析:

1、诗人的抱负如何含蓄地融合在写景的词句中?

2、体会本诗慷慨激昂的情感和开阔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一定熟悉曹操,你们认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幻灯片1:曹操的照片;文字:“奸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历史上称曹操为“奸雄”,实际上是偏颇之见。说他“奸”是认为他篡夺了汉家的天下,可事实却是,直到他死去,曹操都一直自称“宰相”,从未称帝。他曾在《让县自明本志》中表述了自己的心志,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幻灯片2:文字:“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选自《让县自明本志》)至于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他是这样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幻灯片2:文字:“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选自《让县自明本志》)。

除此之外,曹操擅长诗歌,《步出夏门行》与《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我们一定听说过这样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就是其中的名句。(幻灯片3:文字:如上)。

今天我们要学的《观沧海》就选自于《步出夏门行》组诗。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幻灯片4:音乐:《三国演义》的插曲;文字:《观沧海》全诗;图片背景:大海;画外音:男声朗诵全诗)。

二、写作背景。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阔大胸怀,因为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很特殊。这是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时所作,此时正当夏秋之交,他登临碣石山,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一时诗兴大发,豪情满怀,写下了这壮丽的千古名篇。

三、鉴赏诗句。

1、诗人观察景物时的立足点在哪里?

分析:诗人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所以碣石山即是诗人的立足点。(幻灯片5、图片:曹操立马于山上,面朝大海;文字:立足点:碣石山)。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诗人描写了大海的波涛,海中的山岛、岛上的树木、百草,以及秋风吹过树叶时的萧瑟之声。其写作的顺序如下:先写观海的地点,再写所观之景:一写大海苍茫动荡,山岛坚定牢固;二写岛上草木欣欣向荣;三写海上风浪惊心动魄。(幻灯片6、文字如下:)。

水、岛。

树、草实景。

风、浪。

观沧海。

2、诗人描写的这些景色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分析:这两句紧承“观”字而来,描写大海及海岛景象。大海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海水。“澹澹”一词既能显示海的深邃辽远,又能展示大海的浩瀚汪洋。“澹澹”主要写大海相对静止时微波荡漾的状态。一个“何”字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此壮阔图景而产生的惊叹的感情。在平展的大海上,海中的岛屿高竣挺拔,它的姿态显得格外威武。“竦峙”二字颇能扣住山岛的特点。这两个景物,就绘画的角度看,是一大一高——海大,岛高。二者互相映衬,眼前的景象就更壮观了!(幻灯片7、图片或动态影片:波涛平静的大海中有高耸的山岛;文字:“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分析:这两句中诗人的视线从远处收回,注视岛上的草木了。这是已是初秋之时,岛上的树木尚未凋落,所以诗人看去仍是郁郁葱葱,是“丛生”、“丰茂”的了。这里仍然是在写沧海、山岛,只不过是采取了从大到小,从面到点,从整体到局部的手法来写山岛的青草繁荣。给大海、山岛增添美丽的色彩和蓬勃的生气。(幻灯片8、图片:岛上树木百草丰茂的图片;文字:“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分析:诗人描绘了大海相对静止的状态之后,忽然笔锋一转,开始描绘大海的动态。着两句点出了观沧海的季节,大海由于秋风而出现了洪波。诗人用“涌”来描写大海的劲头,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秋风阵阵,海浪滔天的雄奇画面。(幻灯片9、图片:风起浪涌的大海;文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是进一步写大海。这样,大海平静时的深沉风貌和激动时奔涌怒吼的气势都得到了表现。

3、在全面描绘大海风貌的基础上,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描写想象奇景的句子吧!

4、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幻灯片5、补充如下。)。

虚景。

星、辰。

5、如何理解这两句诗呢?日、月、星辰怎么能够同时出现在天空?

分析:首先,这两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要理解成“日、月、星辰的运行和灿烂都是在大海里出没的。”

其次,这是诗人奇特而丰富的想象,极力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意思是说:“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幻灯片10、卡通动画:日、月、星辰相继从海里升起,又相继落到海里;文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为什么在诗人的笔下,大海是万物的母亲?这里的大海有没有特别的含义?

分析:诗人在这里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其实洋溢着诗人饱满的激情和要平定中原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所以我们知道,诗人其实是以沧海自比,表达了他统一中国的伟大抱负。我们可以从大海的气魄、胸怀触摸到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踌躇满志时豪迈的气魄、饱满的激情。(幻灯片11、图片:背景是大海,曹操的照片叠印在大海上;文字:自比沧海)。

四、情景交融的手法。

这是一首伟人之作,“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统一中国意欲建功立业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幻灯片12、文字:情境交融)。

这种抒情方式在当时是全新的抒情方式,因为古代许多抒情写景的诗歌中景与情是分开的。如荆轲《易水歌》中的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就是侧重写“风、水”,下句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的则是壮士决死的感情。(幻灯片13、文字:“情、景分开”;“风萧萧兮易水寒——写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抒情”)。

而《观沧海》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地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透露出诗人“江山如此多娇,我愿为折腰。”的思想感情。“日月”两句是写景的高潮,以沧海自比,更恰切地表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幻灯片12、文字如下:)。

景:江山壮丽沧海无边的景色。

情景交融。

情:统一天下自比沧海的抱负。

五、总结。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曹操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幻灯片1回现)。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教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集中了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智慧,提出了一些语文教学的新理念,这些理念尤其需要落实在阅读教学中。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随着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阅读教学的策略也在发生变化。除了语文新课程特别强调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值得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就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呢?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趣。又如教学《群鸟学艺》,可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群鸟”是指哪些鸟,他们要学什么“艺”,向谁“学艺”,学会了没有等。教师及时把学生的问题用计算机输入,在大屏幕上显示,再由学生整理、归并,成为共同性的问题。然后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理解了哪些,在解决了的问题上打勾。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又提出新问题,如“哪些鸟仍旧不会搭窝?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教师又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并分析原因。最后,教师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情境:森林里举行“鸟居展”。很多鸟在小燕子的窝前流连忘返,希望小燕子介绍它的窝是怎样搭成的。要求学生当小燕子来介绍一下。在这些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以自主独立思考又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不追求统一标准答案。同时,学会的同学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参与到其中一组,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或评说,适时给予指导。小组学习完之后再进行小组间交流。就是先由一个组派代表发表见解其余小组补充。最后对学生没领悟到没研究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思、议,借助学习工具再发表见解,学生经过反复的学习过程,逐步了解到圆明园美,再到对侵略者破坏美的无比仇恨。接着会认识到,这是由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无能造成的,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同时,学生在合作的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问题在合作中迎刃而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探索能力,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每个学生的潜能。

肯定的同时,鼓励他们大胆设想,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得到保护和发展。

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必须将他们组成一种整体的学习方式。比如单方面强调自主,有可能变成各行其是,所以自主宜与合作互补;而提倡自主和合作,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学习朗读诗歌的方法。

二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三感受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我们从雨果的名言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中国也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有多大的气度,决定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现在,我们来学习曹操的“观沧海”,一起来领略他的胸怀。

2曹操,有人称他为枭雄,有人称他为奸雄,也有人称他为英雄。你所了解的曹操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三言两语,介绍曹操。

师简介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公元2xx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xx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二反复朗读,领略诗歌的意境。

1听录音。

2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要求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抑扬顿挫,更要读出感情来。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感受诗歌的意境。齐读。分散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怎样才能读出诗歌的味道来?要注意节奏、某些词语要重读、要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三分析诗歌,完成目标二、三。

1简单回顾:刚才介绍了,本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写的。

2全诗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观”

3出示图片:这就是作者曾经登临的碣石山。在山上,作者登高望远,看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找出诗中相关语句。

请同学用现代汉语来描述作者登高看到的景象。(从东面登临碣石山,来观赏沧海。水波多么的起伏动荡,海中的岛屿高耸挺立。岛上树木丛生,野草茂密。秋风吹来,树木发出瑟瑟的声响。汹涌的波浪澎湃涌起。太阳和月亮,好象在沧海中运行。灿烂的银河,也好象从沧海中升起。多么庆幸啊,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作了一首诗歌,来表达我自己的志向。

4请你用一个词语来表述这些景色给你的感受。你的依据是什么?

壮观生机勃勃波涛汹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为什么不写凋谢的花草,为什么不写金黄的果实,而写了这些景物呢?作者站在碣石山顶,登高望远,胸怀天下。他的胸怀就像那浩淼的沧海一样,能容纳天地万物。统一天下,是他的梦想;建功立业,是他的抱负。作者所要反映的情感,是与他笔下的景物特征相一致的。句句是写景,句句蕴涵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四总结全文。

作业:

用现代汉语改写《观沧海》,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语言要优美。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谈“自主合作探究”

一、教学目标:

1、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并组词;

2、试用所掌握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

二、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学课型:预习指导课。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猜字激趣导入,复习记字方法。

1、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

“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也)。

2、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已经会用“换偏旁”“数笔画”“加一加”“减一减”“编儿歌”等方法记住生字。是啊,只要你用心记,就可以记住这个字。

二、 揭示学习任务,初步感知内容。

(一)、初步感知内容:

1、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的生字。先请哪位同学把课题读一读?(指名读课题)。

2、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昨晚大家读了课文,谁来用课文中的词语告诉大家:课文写(什么时候)花木兰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指导学生在课题上补充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从军的事。)。

师继续: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为什么”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

师: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怎么样替父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男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事。)。

3、师:请大家看着黑板,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生读两遍句子)。

师:以后大家在预习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用补充课题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这就是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

(二)、揭示学习任务:

1、大家还预习了哪些什么内容?

(学生发言,相机检查预习情况。如:分了几个自然段,认识了哪些生字等。)。

2、小结:我们是按照“读、画、标、练、思”的方法进行课前预习的,而在预习中,“练”——练习书空,练习组词,是识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我们学习用部首查子的方法来预习生字,查字典可以使我们了解字的意思,帮助我们正确组词。

三、 回顾部首查字法,进行预习指导:

1、首先,我们要查这个字,就要先确定这个字的(偏旁部首)。

·如果两个字都是偏旁部首的话怎么办?(指名回答: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

·如果一个字不能拆分开怎么办?(指名回答:按起笔的笔画归入。)。

2、指导查“从”字,并填写表格:

四、 学生查字典练习:

1、请自选其中五个生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再按要求填空;

2、自习时要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3、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附本课生字:

五、 指导填写在生字表上:

1、导:我们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按要求填写在课后的生字表里。(范写“病”,认识“病”字旁,学生书空。)。

2、写:大家把刚才查到字填写在课后生字表上。

六、 布置下课时交流任务。

寻找预习交流点,分享预习快乐。

1、小组里说说:你选了哪五个字?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同学分享。

2、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一、本课设计理念:

2、指导归纳识记生字的方法,在预习中学习和掌握生字,通过查字典,进一步了解字的意思。

二、本课时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识字10个,认识“病”字旁,会写将“病”2个生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

“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也)。

1、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

这个教学环节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由此复习了学习生字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辅助学习和掌握本课生字。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直是个难点。对于低年级阅读教学,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上还是一片空白。如何充分把握这个“空白”的时机?我采取了指导学生逐步把课题补充完整的方法,使学生对概括文章内容有个感性的认识。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概括课文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三)查字典预习生字,用方法识记生字。

2、寻找堂上交流点,分享预习成果。我把“小组里说说:你选了哪五个字?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同学分享。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作为堂上交流点,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通过交流,巩固识字方法,记字效果更好。

五、不足之处:

1、过高估计学生,时间分配不当。在检查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的环节时,因为发现学生读书添字或减字,所以花了一定的时间进行指导朗读,导致在指导查字典时间不足。

2、教学生字方法单一,识字效果不明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这节课的教学容量不饱满。在识字上还应该增设一些学生预习生字效果的检查。

相关范文推荐
  • 12-05 负重的意义(实用18篇)
    优秀作文在用词准确、句式灵活、篇章结构合理的同时,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妨阅读一些优秀作文范文,汲取经验。一颗松子,被鸟
  • 12-05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我的启示范文(21篇)
    优秀作文是在大量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而成的。通过阅读下面的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前些天妈妈给我买了好多
  • 12-05 英文辞职报告申请大全(12篇)
    辞职报告是为了解决离职员工与公司之间的手续问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的交接。以下是一些成功离职的案例,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应对辞职。
  • 12-05 消逝的时间初二(汇总13篇)
    一篇优秀作文需要有独特的观点、丰富的内容和精彩的文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从中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人生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再重现
  • 12-05 弘扬精神演讲稿(优秀21篇)
    演讲稿是一种重要的口头表达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传达信息和触动听众的情感。演讲稿范文中的论据和例证充分有效,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
  • 12-05 福州初二期中(专业19篇)
    优秀作文既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又要与读者产生共鸣,打动人心。在范文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改编,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终于可以有机会
  • 12-05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幼儿园公开课教师评语(汇总14篇)
    幼儿园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细心指导,以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幼儿园教案的实例,可以供大家作为参考。设计意图:《纲要》中提出“要从
  • 12-05 幼儿园马年新年活动策划幼儿园迎新年牛年大全(19篇)
    活动策划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以及创意和执行力。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活动策划范文,深入了解活动策划的要点和技巧。本站发布幼儿园迎新年团日活动策划
  • 12-05 区法制宣传月工作总结法制宣传月总结报告(优秀20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工作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媒体宣传。通过区“
  • 12-05 幼儿园保育员的述职报告(优质17篇)
    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我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写一份述职报告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总结和应用这些经验。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述职报告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经验。个人述职报告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