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应该具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和目标设定,能够有效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高效的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谈话法和讲授法。
【引入新课】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地球是一个十分接近圆球体的不规则球体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2、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来观察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
(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并回答问题:
(1)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4)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
三、地轴和两极。
【教师演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四、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4)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
(5)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五、经度和纬度。
继续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大?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
【教师讲解】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七年级地理地球自转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
2、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
3、了解地球基本形状。
4、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1、观察地球仪,
2、经线、纬线的意义及其特点。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4、东西半球划分。
难点:1、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2、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判定。
教学准备:
教学地球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小学六年级科学《地球仪》教案设计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教学反思:《使用工具》是本学期的第一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这一课,将对孩子今后科学课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既然教学的内容是“使用工具”,那就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多种工具的过程,在使用中培养兴趣,在使用中掌握技能。
总体而言,本学期的.第一课还是能够较好地实现激发学生学趣,培养技能,达成了为后续的教学活动作好铺垫的教学目标。
第二课杠杆的研究。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还有其他方法吗?
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准备】。
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教师小结。
四、小杆秤的研究。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祥见教参p17~18)。
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难点】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
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作用的研究。
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尝试回答)。
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
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操作: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
4、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挂在轮上。
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5、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
戏。
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请学生进行大胆推测)。
2、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3、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
4、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
四、巩固与应用。
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
地球和地球仪的教案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谈话法和讲授法。
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学生回答)
游戏引课: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是“找朋友”。这和我们小时候的“找朋友”游戏不同,我们要在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下,找到自己想找的朋友。
学生回答:相貌特征、性格爱好、座位等。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座位号很准确的找到某位同学。
活动:教师说出座位号(排列号),请这位同学起立示意。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加深难度,我们把全班分为东西各四组,南北各三组,这样能否找得到想找的`朋友呢?(分东西、南北组数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定)
学生回答:可以。
活动:1.教师说出东西组号和南北组号,如“东二组、北三组”,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起立示意。(学生熟练后,加快速度)
2.教师说出第一位同学的组号,由这位同学说出另一个同学的组号,依次传下去。
3.指出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说出该同学的位置。
教师引导:联系地球的经线与纬线,想想我们刚才分的组号和经纬线及经纬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活动:联系刚才我们找朋友的过程,请你们在地球仪上找到以下几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2001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s、150°w的南太平洋海域,请找出碎片的具体位置;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在哪里?(课本第八页)
教师评价。
学生活动:请完成课本第8页活动1.2.3。
教师提问:请你们说说对全球定位的理解。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经纬网找到某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学会了正确地读出某个地理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七年级地理地球自转的影响
二、认识地球仪:缩小的地球模型。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基础课)。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它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不仅如此,地球仪上还配备了一些特殊的“装置”,方便我们利用它们来学习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等。
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展示地球仪教具,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探究地球仪的兴趣。
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讨论等(略)。
学生:发言、说明自己看到和讨论的结论等等。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确定在地球仪上的这些最明显的点和线:北极点、南极点、地轴、经线和纬线等,如教材p5页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所示。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查找、记录地球仪上特殊的点、线,讨论它们是如何被确定的等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示学生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论等。
学生:发言、回答提问等。
设问: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出经线和纬线,那么,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如何确定上去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看看这个问题。
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表面点和线,讨论、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地轴、北极和南极?
2.什么是经线和纬线?
3.这些点和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分析等。
学生发言:结合自己的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发言(略)。
小结:地球仪上,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地轴北面的是北极,位于南面的是南极。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是经线。
二、认识纬线。
承转:在这些点和线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经纬线了,老师这里有个有小窍门,可以帮助大家区分一下。
学生:听讲、思考,分组继续观察、讨论问题。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提示学生观察、找出经纬线和南北极点的关系,总结自己的结论等等。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领悟“经”对应的是竖的直线。“纬”对应的是横的直线(在平面简图中适用)。
讲述:刚才的小窍门仅适用于我们在平面简图中绘制成直线的经线和纬线,实际的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又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区分呢?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认识一下。
活动:要求学生: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每组分发一根绳子,绳子的长短稍长于地球仪周长,自己准备直尺,量算比较长度。
3.老师要求观察地球仪时才能动,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多媒体展示问题:
1.纬线的定义,用自己的话提炼出要点。
2.纬线的形状?
3.纬线长度及变化?
4.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纬线?纬线指示的方向?
讲述:请大家停止讨论,就这几个问题来分享讨论结果。
提炼要点:一边听同学们的回答,一边完善附表(板书。)。
定义形状长度及变化指示方向纬线垂地轴,环地球圆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东西难点提示:如何演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呢可以假想我们只沿着地球仪上的赤道,向前(后)某一个方向移动,因为始终在赤道上移动,没有向上(北方),也没有向下(南方),所以,移动的方向只是在东西方向上变化,说明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过渡:同样的学习方法,我们来看看经线的有关特点。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猜测地球仪和绳子的用途。利用手中的地球仪和教材p6,思考讨论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这里纬线长度的比较需要用到老师提供的绳子和自己的直尺。
师生互动:老师可巡视,指导学生如何用绳子和直尺对比量算纬线长度。
学生回答:
1.纬线定义(看书得出的结论):和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
2.纬线是圆的。
3.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变短。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学生:(体会感悟)沿着赤道移动,在往东或者往西走,所以纬线应该指示东西方向。
三、认识纬度。
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实际上,地球仪上的纬线是数不清的,有无数条,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这些不同的纬线呢下面,我们还是通过活动来认识这个问题。
活动:观察地球仪,认识纬度在地球上的划分。?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按老师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仔细阅读地球仪上不同纬线上标注的纬度度数,看看纬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到纬度的标注)。
学生:活动、讨论等。
学生:发言等。
学生:发言等。
归纳总结:0°纬线位于地球仪的中部,就是我们熟悉的赤道线,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由于这一特殊的属性,赤道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些有赤道穿过的国家和地区,常常建一些所谓的“赤道纪念碑”来一起人们的关注,如,教材p6页图1.7“基多赤道纪念碑”。
活动:确定了赤道是0°纬线,那么,其它的纬线度数又是如何标定的?纬度是如何变化的?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等等,让我们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这些规律吧。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得出有关纬度的分布规律:1.纬线的度数范围是0?-90?,赤道为0°,南北极点是90°;2.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最大的纬度分别位于北极和南极点。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赤道以南称为南纬,赤道以北称为北纬,人们还利用英文“南”“北”的单词首字母“n”和“s”作为代号,分别表示北纬(度)和南纬(度)。
练习:
例如,北京大概是北纬40度,用数字和字母该如何表示呢?(40°n或n40°均可以)。
拓展:在黑板上画出最长的纬线——赤道,大家观察地球仪上纬线的分布规律,然后补充几条纬线:南北纬23.5?,南北纬66.5?,标出南北极点的度数90?。
学生:听讲,记录等。
过渡:
三、认识经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地球仪上这些连接南极和北极的大圆弧线吧,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
活动:
要求学生:
地球仪
我家有一个地球仪,它是个球体,中间用轴固定,底下是托盘,可以转动,蓝色是海洋,五颜六色是大陆。
它是我们认识地球的工具。它让我们认识了世界上有四大洋,七大洲。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海洋北冰洋,还有印度洋和大西洋。我在上面还找到了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还有有着可爱企鹅的南极洲。
我们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涂着大红色的大陆,像只大公鸡,让我想起来雄鸡报晓这个。
成语。
在上面,我还看到了好多国家,学到了好多知识。这些都是地球仪给我的,我喜欢这个地球仪。
地球仪
地球是宇宙中最美丽的星球,它拥有山河湖海、草木虫鱼、禽鸟野兽和智慧的人类。就是地球的模型,它将我们这赖以生存的家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能够更加明白、清楚地了解地球。
在上,我们看到蓝色的代表海洋,那些五颜六色的地方就是陆地,地球之所以被称为“蓝色星球”,就是因为它的表面大约有三分之二被海洋覆盖。
海洋被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而陆地被分为五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我们生活的亚洲占世界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根据不同的洲,地球又被分成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则排在世界的第三位。相比之下,有些国家的国土面积非常小,甚至比不上我国的一个城市。
各个国家除了面积不同,形状也是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我们可以从上看到:美国像一只正在奔跑的鸵鸟;中国犹如一只清晨打鸣的公鸡;墨西哥宛如一条凶猛的鲨鱼......这些形状是那样有趣,让人展开无限的遐想。
上还有许多小的标识。在的正中间,有一条线叫赤道,它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而将南北两极相连接的线叫做经线,这样以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南北纬度更加精确地确定各个国家、海域的位置了。除此,还有洲界、运河、沙漠等一些图例,都是为了能够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
虽然不是特别贵重,也不是特别起眼。可是,它里面蕴含的知识却是那样深厚,竟可以让人展开思维,浮想联翩。我觉得,如果把看成一个物体,莫不如把它当做是一名世界地理的导师,因为,我可以在它的“教导”下,迈出探索地球,发现地球奥秘的第一步。
地球仪
在我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台,它是我五岁生日那天,爸爸从西安带来的,它一直陪伴着我度过了六年的时光。
的底座是一个黑色的圆锥台。它的直径是七厘米,用来支撑整个。
在底座的上方有一个白色透明的半圆形托盘,上面还刻着0—90°的纬度,对应着球体上的纬度线,别看托盘小巧精致,但它托起了整个球体。
球体比排球略小,上面用不同的颜色,描绘着七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用大海的颜色描绘着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还有全世界的国家。
我爱我的,它是我学习中的好伙伴。
地球仪
去年六一儿童节宋校长送了我们一个,给我们增长增长知识。
远远望去跟篮球大小差不多,下面有一个圆圆的黑托盘。这个被分成了好几块,蓝色的是海洋,彩色的是陆地。走近,我第一眼就看到了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昂首在太平洋间,这只“雄鸡”穿里一身漂亮的粉色衣服,它身上有许多的小圆圈,每个圆圈都代表着不同的城市,唯独有一个圆圈中间标注着一颗小爱心。这个圆圈就代表着我们的首都北京。这个圆圈旁还有凹凸不平的线,这些线好像跟长城的围墙差不多,我一看底下的图标,这条线还真代表着中国的名胜古迹——长城。我把这转了一圈,发现有许多地方有一群一群的小点,这就是沙漠吧!
咦?我突然发现这个怎么是斜的?原来地球就是斜着自转的,这样才产生了春、夏、秋、冬。我从书上了解到:地球在一个椭圆形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同时又绕着地轴自转。这种不停地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
别太小看这个“大家伙”,它可能帮助我们找到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还能了解到不少知识呢。以后我也要多请教这位有学问的小老师。
地球仪
我家有一个漂亮的,圆圆的,经纬线一圈圈地纵横交叉在圆溜溜的球体上,每个国家都以不同的颜色相区别,显得非常清楚。
我捧起心爱的,轻轻一拨,球体立刻转动起来。我寻找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找到了!找到了!她就像一只昂首的雄鸡挺立在地球的东边。
我捧起心爱的,寻找着雄鸡的“心脏”—北京,找到了!找到了!一颗红色的五角星闪闪发光,北京二字刚劲有力。北京,我的祖国的首都,也是我日夜向往的地方。
我捧起心爱的,寻找雄鸡的两根“动脉”—长江与黄河。找到了!找到了!啊!长江,你波涛汹涌、一泻千里。从唐古拉山到东海之滨,就像一条彩带连接着几十个城市;你用丰富的水资源浇灌着两岸的良田,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两岸的人民。啊!黄河,你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儿,从祖国的青藏高原到华北平原,一路奔腾不息,直到流入渤海;自古到今,你孕育了千千万万个华夏儿女;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从你这儿开始,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我捧起心爱的,寻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找到了!找到了!啊!你高耸入云,征服你是全世界登山者们为之努力的最大愿望。
我捧起心爱的,还在寻找着……我寻找着祖国处处的山水风光,我热爱祖国的每一个村庄与城市。
地球仪
“一个小小球,呆在角落头,没事拨一拨,走遍天涯和海角。”猜猜他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它就摆在我的书桌上。
有一个圆圆的脑袋,头稍稍倾斜,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和罗丹的思想者很像。他有一条又黑又长的辫子,两端正好可以固定住它的头。只要用手轻轻一拨,它的头就疯狂地旋转起来,你从亚洲转到了非洲,从太平洋转到了大西洋,从中国转向全世界,它的腿又大又圆,强壮有力,把它那巨大的头拖住,使它牢牢地立在桌子上。
穿这一身五颜六色的衣裳,有蓝的、绿的、黄的、红的。蓝色的是无边无际的海洋,绿色的是辽阔无垠的大草原,黄色的是金灿灿的沙漠。它还有一个红色的腰带,那就是炎热的赤道。
小小的可以带我们走遍世界各地。我们可以去埃及,看那里的金字塔;可以去英国看大笨钟;可以去澳大利亚看悉尼的歌剧院;还可以去美国看自由女神像。
通过我还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国—中国。中国的形状是一只雄伟的公鸡,神气十足,昂首挺胸。中国有三条巨龙,有两条是波澜壮阔的黄河和长江,还有一条是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希望那杯一水之隔的宝岛台湾,能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
我对着地默默许下心愿要走遍世界各地,我要去南极看企鹅,去北极看北极熊。
地球仪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让我们观察一下写一篇观察日记。
上画着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它的中间有一条线叫做赤道。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上面画着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我还在上面发现了日本。日本的英雄是奥特曼。我还发现了美国,美国的英雄是美国队长。我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找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还有地球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上还画着好多国家比如韩国、尼日尔、中非、巴西、西班牙、伊朗、苏丹、俄罗斯,各个国家还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着。很容易就能分清。很方便就能找到自己想要找的国家。
通过老师讲解我还了解到我国有许多别的国家的东西,它们都带一个洋字,因为它们都是从不同的洋附近的国家引进来的。从东边引来的叫东洋货,从西边引来的就叫西洋货。名字真的非常有意思。我从上真是学到了好多有用的知识。以后我一定要学会认真地观察,从每次观察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指导老师:李春生。
地球仪
双休日,我和爸爸一起去教育书店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
那上大部分地方都是蓝色的。爸爸说:那是海洋。花花绿绿的的地方是地球上的不同的国家。爸爸还教我认识了地球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它们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
爸爸,我们中国在哪儿?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我们的中国。
爸爸自豪地说:我们中国呀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她在亚洲,形状很像一只大公鸡。你自己去找吧!
我慢慢地转动着,找呀找,不一会儿,一只红色的大公鸡出现在我眼前。我定睛一看,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几个字。哈哈,我找到了,我找到我们的中国了……我开心地大喊大叫着。
我继续仔细地看呀看,哈哈,我又找到我们的首都北京了,他正好在大公鸡的脖子上,那里就是我们中国将要举办奥运会的地方。
地球仪
球形的躯体,淡色的外表,整个世界的轮廓都清晰地印在它的外衣上……如此复杂精妙的物品,却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虽说普通,可还是有它的特别之处。它不像它的同类那般又千篇一律的蓝色“海洋”和色彩斑驳杂乱的国家轮廓,而是有一种复古的、典雅的欧式美感。因为在它上面,能充分体现艺术的美感。一切都是淡淡的——淡淡的褐色在陆地边缘,淡淡的奶黄在海洋上,淡淡的红色、灰色、绿色覆盖着不同的国家,还有古典的花体英文印着各个地方的名字……巧妙的设计,融汇着美感。所以,可以豪不夸张的说,它更像一个工艺品。
都说工艺品好看却没什么实用性,可它不同。不论你想去世界上的哪一个地方,它都能指给你方向。
圆地方,从这一个小小的中,无不体现着人类的智慧。从古时最单纯的猜想,到如今卫星的证实,都凝结在这个小小的球中。它的出世,让无数人为它折服,深深地为它着迷。它的每一次转动,也像是时光的缩影,把真实的地球,呈现在一个巧妙的、美丽的、小巧的上。
此刻,我眼前的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工具或工艺品,而是整个世界。
地球仪
自从我上了幼儿园,我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妈妈为了让我增长地理知识,她特意给我买了一个。
当时,我只知道像一张世界地图,像一个被斜斜挂住的玩具滚球,更像一个真正的地球.直到有一天,爸爸教我在上找到了一只大公鸡,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还有祖国的首都——北京,还有家乡——厦门和漳平,还有一些特别行政区和直辖市......
大的城市是纽约。马来西亚有个城市是新加坡,现在它独立成一个小国家......
地球上的知识太多了,每次转动它都会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