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高中教资教案题(优质15篇)

高中教资教案题(优质15篇)

时间:2023-12-07 08:51:07 作者:温柔雨

高中教案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过程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编写要点。

高中教师教案

1.以氮循环为例理解掌握物质循环的过程,以及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资料的观察、对比,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观念,热爱大自然。

重点:氮循环的过程。

难点:氮循环的过程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一)联系已有知识基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之前学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功能,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呢?(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是顺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主渠道进行循环流动的。而物质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出现,是循环流动的。那么,生态系统中物质到底是怎样循环的呢?以氮循环为例进行学习。

以雷电发庄稼为例,

(二)新课讲授。

氮循环的过程。

出示根瘤菌的图片,结合课本及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固氮过程,小组讨论发言,教师总结。(有些植物,如大豆、豌豆、花生、苜蓿和三叶草等,它们的根上有根瘤菌形成的根瘤。根瘤菌将处于游离状态的氮气转变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主要是硝酸盐和氨),供给植物直接利用,这一过程称为固氮。)。

2.除了根瘤菌的固氮,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使氮进入到生物体内呢?

教师出示氨化细菌、亚硝酸盐细菌、硝酸盐细菌等的功能图示,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多种细菌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含氮化合物转变成能被植物体直接利用的氨或硝酸盐,进入生物体中的循环。)。

3.以氮循环为例的物质循环说明物质循环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物质循环的特点: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可以反复出现,循环运动。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联系。

之前所学的能量流动与本节课所学的物质循环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键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又是相互伴随进行,相辅相存,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但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

(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氮循环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

作业:氮循环涉及的生物种类很多,还有哪些例子课下查找总结。

高中教学教案

学生在之前没有学习过报告文学这类体裁的文章,同时学生与其中人物所处时代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体验的迥异,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产生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心灵的“介入”。要让学生从现实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残酷这本身就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是否能从中受到感染。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分析课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和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准确评价文本的价值影响。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中运用的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感受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走近包身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们知道奥斯维辛是一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场,在70年代的上海东洋纱厂也有这样一个人间地狱,在这里生存着一群女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包身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夏衍的《包身工》。

二、初读文本,感知包身工。

提问:生活在人间地狱的这一群女工是一群怎样的群体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所感知到的包身工。

(提示:可以从包身工的来源,为什么成为包身工,生活现状等方面来说)。

明确;包身工是一些贫穷困苦、无路可走的农村女孩,包身工是一群被诱骗而签订了包身契,失去自由,劳无所得,沦为赚钱的机器的人。包身工是一群命运极其悲惨,没有基本的人权,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对于工作他们根本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包身工是一群处于社会底层,受尽剥削,受尽压榨,丧失尊严的群体。

包身工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生活猪狗不如,请大家列出他们的作息时间表。

四点过一刻——起床——恶劣的居住条件——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四点半——早餐——恶劣的饮食条件——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五点钟——上工——恶劣的工作环境——包身工制度的膨胀。

下午六点——下工——高强度的工作——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主线:生活场景,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

课文除了关于包身工现实的生活场景的描写,还附带叙述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这些背景材料。

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发展——膨胀——必然灭亡。

副线:背景材料,综述包身工制度各方面的情况,揭露包身工制度必将灭亡的趋势。

三、重点品读,深入包身工。

提问:在描写包身工一天生活的四个场景中,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给予你心灵上的震撼。

示例:结合关键词句,重点分析包身工起床这一个场景。

明确:(1)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四月中旬”天气还比较冷,“才”说明时间很早。

“已经在蠕动了”,包身工已经起床了。

(2)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七尺阔、十二尺深”说明住宿范围十分的狭窄。

“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说明空气如此污浊。

总结:包身工住宿环境恶劣。

高中教案教案

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探索性实验,安排在讲课之前,或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同时,逐项完成还原糖、脂肪、蛋白质3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在实验课上,将3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并作扼要的介绍,以便使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教师的演示实验作比较。

2.实验中学生应分工合作。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当每组两个学生中的一个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另一个学生可以用酒精灯将水煮开,以便缩短实验的等待时间。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一个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时,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调试显微镜。另外,在完成前两个实验时,一个学生洗刷试管、清洗玻片和整理显微镜,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进行后一个实验的操作。

3.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4.做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比,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5.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高中教案检查通报

20xx年8月30日下午,教务处、教科室、年级部对四个年级教师的教案进行了检查。通报如下:

一、主要优点:

1、学习目标明确,教学环节齐全,重难点突出,能体现集体备课。

2、教案书写认真,清晰,重要环节、重点、难点用双色笔书写。

3、设计合理,能体现师生活动,体现生成性课堂。

4、图文并茂,画图美观、科学。

5、练习及作业的设计有层次性。

6、都能完成学校布置的教案个数、有的老师备课超前。

二、主要问题:

1、学生活动设计不足,缺少对教材和学生的细致分析。

2、教案缺乏个性与创新,年轻教师教案随意性较大。

3、缺少方法指导,大都是知识点的罗列。

4、有些教师书写偏少。

5、个别教师缺乏对例题、习题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希望各位教师对照问题进行整改。

三、书写较好的教师:

高一年级:

语文:童小囡、刘静、邓惠兰、刘晓慧、姜翠翠、马秀君。

数学:刘娅丽、雷薇、付维、李可、杨浩、朱德亮。

英语:鲍迎利、马围、张娜、王翠、董丹、姜慧。

物理:崔随堂、季晶。化学:张梦侠、刘菊。生物:杜文雪、刘兆。

政治:汪静静、张克历史:于秀桃、张琳琳地理:马红敬、赵娟。

高二年级:

语文:李梅英、张彩凤、韩侠、史书鹏、贺珍。

数学:张瑞平、赵厚银、杜修远、魏闪闪、娄林、陈培。

外语:朱琼、周婷、徐培、宋荣、李琳。

物理:陈冬梅、郑利芹、王然化学:周静、赵薇生物:董瑞花、赵倩。

政治:闫薇、苏德辉历史:刘金玉、王丹丹地理:王春艳、刘瑜。

高三年级:

语文:胡传纯、鹿飞、陈可、董培东、李怀芝、孟翠、张凤、王蕊。

数学:张全中、高擎、陈园园、许敏、杜燕、朱慧、王鹏。

英语:张雪松、于琼、杨晓平、魏姣姣、李强、张婷、张莉、王艳丽。

物理:刘晓娟、朱永智、闫君君化学:陈仲友生物:王甫平、田贺。

政治:赵艳颖、孔德申历史:耿冬梅、彭修建地理:倪春。

菁华学苑:

语文:甘永、陈洁媛、丁红岩、吴荣华、张侠。

数学:庄后伟、陈厚刚、赵娜、杨学英。

外语:张茜、王静、赵甜、王丽莉、宋丙侠。

物理:李素玲、陈爽化学:孙强、马兰侠生物:李秋颖。

政治:宋永光历史:楚克征地理:耿广鹏。

郑中教务处、教科室。

20xx、8、31。

高中教案教案

分析p16的表格,提出问题,从这个表格中,同学们能对组成生命的元素有什么印象。

分析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组成生命的元素在地壳中也存在,说明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另外细胞中的各种元素与地球组成的比例不一样,也说明了生命物质的特殊性。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概述组成生命的元素。结合p17两个饼形,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大量元素(c、h、o、n、p、s、k、ca、mg)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某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提出问题:在两个统计图中显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最大的?可以简单解释一下碳在生命物质中的地位观察图表,归纳。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指导学生完成讨论题。

分析数据,完成讨论题:1(略)2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最多的无机物是水;3如土豆的块茎的细胞还有糖类多;肌肉细胞含有蛋白质多;皮下组织的细胞还有脂肪多。

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五)练习。

(六)总结幻灯片展示本课的要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c、h、o、n);组成细胞重要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检测糖类等物质的方法(包括试剂、操作、反应结果)。

高中教案教案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高中教师教案

1.说明学科(数学、语言艺术等)和年级(中学、小学、学前等)。

2.简要描述课题来源和所需课时。

3.概述学习内容。

4.概述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如果是其他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

高中教案模板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等。

问题以“本节聚焦”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

讲述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经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产物。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同点:

(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2)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进行的反应;

(3)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

(4)降低活化能,使速率加快。

不同点:

(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应速率很快;

(2)专一性,任何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几种相关的化合物,这就是酶对底物的专一性;

(3)多样性,指生物体内具有种类繁多的酶;

(4)易变性,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5)反应条件的温和性,酶促反应在常温、常压、生理ph条件下进行;

(6)酶的催化活性受到调节、控制;

(7)有些酶的催化活性与辅因子有关。

板书。

酶具有高效性。

酶具有专一性。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师做实验,学生边观察便得出酶的作用条件。)。

酶的催化活性的强弱以单位时间(每分)内底物减少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

讲述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酶的催化活性的强弱以单位时间(每分)内底物减少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研究某一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独改变研究的因素。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常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ph值、温度、抑制剂、激活剂等。其变化规律有以下特点。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就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几乎不再改变。

(3)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失去活性。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个ph时活力最大,这个ph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时活力最大,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

(5)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激活剂可以提高酶活性,但不是酶活性所必需的。激活剂大致分两类:无机离子和小分子化合物。

(6)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抑制剂使酶活性下降,但不使酶变性。抑制剂作用机制分两种:可逆的抑制作用和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小结。

酶具有高效性。

酶具有专一性。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基础题。

1.b。2.b。

3.这个模型中a代表某类酶,b代表反应底物,c和d代表反应产物。这个模型的含义是:酶a与底物b专一性结合,催化反应的发生,产生了产物c和d。这个模型揭示了酶的专一性。

高中教案模板

教学基本思路。

1、学生基本了解视觉传达中图形符号的意义。

2、学生尝试掌握图形设计的一些基本程序和表现方法。

3、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习惯,建立创新意识。教案课目。

《没有什么不可能——奇妙的图形》。

年级。

高一年级。

执教。

何嘉僖。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情境导入。

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让他过山崖呢?学生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打破常规思维、转变视角进行大胆联想创意。总结:图形设计创造可能!

二、新知传授。

1、作品欣赏。

20世纪70年代,国际设计联盟组织的以“和平”为主题的招贴设计大赛,在几百张来自各国优秀设计师的作品中,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的作品脱颖而出,赢得一致好评。欣赏《和平》招贴画,这幅作品好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设计师用简洁的图形把瞬间定格:一根斜举的黑色炮筒,发出的黑色炮弹却反方向地直奔炮筒而来。这种看似并非真实的图形却传达了历史的真实——发动战争者,必将自取灭亡。

2、图形传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图形传达是平面设计的重要手段,在进行视觉传达时,简洁醒目的图形能在瞬间给人留下完整、深刻、强烈的印象,这是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图形可以超越语言文字的障碍,让不同国家、地域、文化层次和年龄的人们都能读解同一个图形所能传达的基本含义。

3、欣赏“薯条”招贴画,分析其创意思路。

小结:延展思维的深度,沿着某一根因果链,会找到许多表面毫无关系,甚至相隔遥远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4、欣赏一组“爱书”招贴画,尝试表述其中图形的含义。

6、图形创意的过程可以分两个步骤:联想和想象。

7、联想是图形创意的起点,把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形象元素寻找出来,只有找到恰当的元素才有进一步处理元素、塑造形象的可能。

8、提问:这是什么?(一个点)。

小结:同样的形态会让人产生很多联想。

9、游戏。

以几何形为元素,进行相似联想,画出图形,看哪个同学画得最多?

10、联想的一些类型(相似性联想——类似联想、虚实联想连带性联想——接近联想、因果联想、对比联想。)。

11、通过联想获得素材,下一步要通过想象对素材进行深层次的处理,解构与整合。

12、马格利特作品欣赏,启发图形设计的方法。

13、对形体的重新塑造的方法。

改变物理性质,如软与硬、直挺与扭曲、穿透、打结、溶化等等。结构重组,如错位、分割、置换等等。(置换——在保持形态基本特征的基本上,将原物体中一部分换上另一种东西,就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新形象。)小结:既要保持物象的可识别性,又要充分发挥可塑性。

福田繁雄设计的《和平》招贴画。

“薯条”招贴画。

一组“爱书”招贴画。

一个点。

马格利特作品。

运用改变物理性质的处理手法的招贴画铅笔的创意图形。

运用置换手法的招贴画。

铅笔与其它形象组合的创意图形。

三、学习活动。

1、杯子的创造想象。

在对杯子进行解构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变化,图形保留杯子的可识辨性,又创意新颖,设计两个以上图形,要求绘制工整。

2、教师启发并示范。

四、教学总结总结:联想与想象使我们拥有改变世界的魔力!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图形设计的方法,继续领略创意图形的魅力。

课件下载:http:///kejian/bbs/。

第五课。

审美自律。

长沙市第十二中学。

李志明。

教学目标: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规律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了解中国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3.领悟美术创作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

欣赏中国文人画,理解审美自律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同学们平时喜欢游山玩水,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游山玩水”。

二、作品赏析:

1.展示作品《洛神赋图》,学生看图并回答问题:(1)、作品的内容是什么?(2)、你认为这幅画是以表现人物为主,还是以山水为主?(3)、你认为作品的形式是不是很好的表达了作品的内容?(4)、老师小结:展示局部图:画面人与山的大小关系,得出“人大于山”。山水还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没有形成独立的画科。

老师小结: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幅山水画,画面以青绿色为主,表现出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并形成了一种绘画的风格:青绿山水。3.展示王维的《雪溪图》,学生看图回答问题:(1)、作品有一种怎样的意境?(2)、你认为用青绿表现好一些,还是水墨好一些?(3)、你能猜出画家的意图是什么?(4)、老师小结:王维为了表达自己所追求的“空、寂、清、净”的意境,而采用水墨来进行表现,并大力提倡水墨画,成为水墨画的始祖。

三、比较作品: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董源的《潇湘图》,作品分别反映了画家怎样的创作目的?

2、教师小结:山水画发展到五代、两宋时期,出现了“南方派”和“北。

方派”两种风格。“北方派”刚健雄浑,“南方派”典雅含蓄。范宽开创“雨点皴”,董源开创“披麻皴”。

3、董源的《潇湘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进行比较,题材相同,表现技法不同,米有仁创造了以横点为主的“米点皴”,而董源采用的是传统的写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洞庭湖周围山水的特点。

四、分面考查,探讨文人画的特征:

1、欣赏苏东坡的《枯木竹石图》并与吴镇的《枯木竹石图》、赵孟俯的《枯木竹石图》相比较(如作品中的构成元素、形式、组织方式等)。苏东坡首次提出“士人画”。

2、赵孟俯的《鹊华秋色图》(如作品中的构成元素、形式、组织方式等)。

3、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作品的形式“三段式”构图,播放视频,点明画品即人品。

4、董其昌的山水画。他首次提出“文人画”和“南北宗论”。

5、归纳总结,认识文人画的形式及特征:

画面构成了诗、书、画、印四结合的形式,创作手法上强调笔墨趣味,审美情趣上注重个性表现与借物抒情。

6、归纳总结得出审美自律的含义:这种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强调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同时在作品的视觉形式方面也无需屈从于公众的审美品位;以及美术的风格发展和演变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不受外界社会因素的干扰,我们称为“审美自律”。

五、活动:根据图片和你所学的知识及所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中国文人画的认识。

六、学生活动,即兴评述:

七、教学拓展:文人画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及对近现代绘画的影响。

课件下载:http:///kejian/bbs/。

与爱与美同行。

——古希腊雕塑漫谈。

教材来源:湘版普高实验教材《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教学目标:

1.对《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结合其它几件古希腊经典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对其总体风格、形成原因有较深刻的理解。教材分析:古希腊雕塑创造的成就实在太辉煌了,但教材因为编写线索的限制有所回避。我个人认为不必过于强求课题与内容的绝对一致,况且古希腊雕塑本身与希腊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还是单列出这一课,事实证明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导入:1.出示卢浮宫图片,提问这是哪里?2.以藏品众多而著称的卢浮宫却只有三件镇馆之宝——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和维纳斯。3.这三件杰作有两件都来自古希腊,又都是雕塑,这说明什么?古希腊雕塑创造了人类史早期最完美、最崇高的人的形象,超越了同期几乎所以的民族,成就了一段辉煌的诗篇。

二.新授:

1.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

·故意问这个女性是谁,再纠错:

古希腊神话中主管爱与美的女神叫阿芙罗蒂德,后来罗马神话也有一个爱与美的女神叫维纳斯,人们常常混淆了古希腊与罗马神话。

·雕塑与绘画比较的优劣势:

没有衬景、独立的个体,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一眼的感受:

残缺、优美、典雅、性感、娴静„。

·概况:

·小活动:

设想阿芙罗蒂德失去的双臂是何种姿态,并摆出pose,爆笑后总结:借摄取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动态:

对比三种动态,发表见解,哪一种更能表现你心目中的女性美?

曲线——重心右倾、轮廓起伏有致、胸、臀等女性特征婀娜多姿。

视觉流程——“s”、顾盼生辉。

对比——厚重的裙裾、细腻的肌肤,性感但不轻浮。

·比例:

两图对比,谁看上去更完美?原因何在?

黄金分割:1:0.618,8:5。

找出阿芙罗蒂德身上运用的黄金分割率。

·面部:

何种脸型更符合大众对女性美的定位?

·表情:

微笑、含蓄、矜持、智慧、平静、坦然、不做作„。

·总结:

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创造出古希腊雕塑的理想美——健美的体魄、高尚的心灵。

2.你还知道哪些古希腊雕塑?他们有何共性?

3.为何古希腊雕塑如此注重表现完美的人体?

·城邦制——保卫家园、捍卫利益和尊严,需要强健的体魄;

·地理位置——航海贸易发达,浪漫坚强,勇于冒险、拼搏;

·希腊神话——艺术源泉,神人同形同性,但更理想;

·古奥运会——裸体竞技,对人体美较早的感悟。

三.总结:

古希腊人从歌颂自然到超越自然的过程中,掌握了自然规律衍生出的古典美的原则,使得他们的雕塑作品具备了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而这种艺术风格在大多数时间更符合大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实现了人类共同的理想,成为后世艺术家崇敬的标榜,也对欧洲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仅仅只是了解了其中的九牛一毛,还有更多更美的艺术作品等待我们去了解和认识,让我们在艺术的圣殿里继续与爱与美同行吧!

心灵的慰藉。

——中世纪宗教美术初探。

教材来源:湘版普高实验教材《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三课《心灵的慰藉》执。

教:长沙市长郡中学吴艳萍教学目标:

1.对中世纪盛期的宗教美术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结合其它几件中世纪盛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对其总体风格、形成原因有较深刻的理解。

将神密、神圣的宗教创始人有形化,供人们膜拜;宣传宗教教义、吸引人们信奉宗教„。

二.新授:

1.巴黎圣母院。

·是什么风格的建筑?

第一座成熟的哥特式建筑,开始寻找其建筑特点。

·外形:

尖顶、尖拱、尖券,向上飞升,接近天堂„。

透视门:吸引人走进教堂。

雕塑:门上、廊柱大量的圆雕、浮雕,营造宗教氛围。

背面:巨大的十字,顶部尖塔。

特别的建筑形式:飞扶壁——巩固、稳定外墙,向上飞升的动势。

·内部:

肋拱:分散顶部压力,视线向中心收缩,向天国飞升。

彩色玻璃:不识字人的圣经,斑驳迷离,在天堂的幻觉。

·小结:

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几乎是利用了一切想象力和建筑语言,竭尽全力给人一种接近天堂、接近上帝的幻觉,成为宗教建筑中的经典。

2.卢舍那大佛。

·这尊佛像是谁?

佛光普照,以武则天面相为原型塑造,政治利用宗教巩固统治。

·概述:

17.14米高,脸4米,耳1.9米。

靠山临水,开窟建寺(开发式寺庙)。

瑞典学者喜龙仁“整体平静的和谐”

·感受:

慈祥、亲切、看透内心、可以依赖„。

朗诵一段文字。

·小结:。

对此有同感吗?一尊佛像能在一瞬间感染信徒,她作为佛像的价值便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3.泰姬陵:

·通常陵墓给人的感受,泰姬陵给人的感受·背后凄美的爱情故事。

·宗教因素——让人有精神上的归属感才能更好地弘扬宗教。

三.总结:

中世纪的宗教美术固然创造了普通百姓的精神家园,也具备独特的审美价值,但我们如果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能更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这也是我们进行美术鉴赏的意义所在,今后要做一个勇于表达自己观点,善于倾听别人想法,既有一双慧眼又有一个清醒头脑的人,让我们共同努力!

课件下载:http:///kejian/bbs/。

《材料及质感》教案。

教材:绘画课本(第一单元:绘画中的形)中第三课:形的空间及质感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绘画质感的形成原因,理解绘画中表达质感的方法。

2.了解和感受材料和质感美,让学生从不同材料的使用中获得体验的乐趣,并大胆地去创作和表现。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教材分析。

重点:运用材料表达质感的表现手法。

难点: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表达不同的质感。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教学(目测学生工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

1.以学生的文具盒为例,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材料和感受)2.活动一:教师选取四件物品(玻璃碗、笔筒、紫砂杯和贝壳),请二位学生说明他们给你的感受。

三.讲授新课:1.问题:“你如何理解“质感”一词?”请学生回答。

(1)。

学习质感、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的概念。

2.活动二:四件物品(玻璃碗、笔筒、紫砂杯和贝壳),请一位学生说明哪些属于天然质感,哪些属于人工质感。四.感受质感:

1.不同的材料给人的质感不同。欣赏六组图片(柔软与坚硬)、(透明与浑浊)、(光滑与粗糙)、(干枯与润泽)、(粗壮与细小)、(寒冷与炎热)。

小结:当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给予的美景时,心中可能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想用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留下永恒的记忆。你是否很想知道怎样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表现质感的方法:(结合电脑图片来分析)第一:色彩表现。

超链接到水彩画、水粉画和油画作品欣赏,同时介绍它们的不同特点。第二:明暗、线条。

超链接到素描作品欣赏,体会由明暗和线条带来的真实感。第三:运用材料五:领悟材料美:

1.欣赏布贴画《贝贝》。

2.欣赏易拉罐绘制的作品《脸谱》,石头上绘制的荷花作品。

3.欣赏铁艺作品《一棵树》、《葡萄》---镂空工艺。

(2)。

4.欣赏蛋壳镂雕和纸团造型作品。

5.树叶贴画和树叶拓印作品:

采用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树叶,来创造生动有趣的视觉形象。

由形状各异的树叶涂上不同的色彩,组成有一定主题的作品。

6.欣赏《花公鸡》泡沫板烙烫出背景,露出本色,形成浅浮雕的效果。《毛牛》则是由纸板和线绳组合而成的浮雕,立体感很强。

7.作品《朱雀》色彩鲜艳,构图富于动感。浅色蛋壳为底,各种。

不同色彩的纸张剪帖而成的一幅作品;《龙》同样也是采用蛋壳材料,图形则用深色蛋壳粘贴,通过色彩的对比,呈现出斑驳的效果。

8.《友谊使者》采用白色线绳粘贴在蓝色的纸上,简洁而大方,《孔雀》运用彩色塑料电线,组织成了栩栩如生的孔雀形象。

9.《雄鸡》与《晨唱》作品的对比:

问题:同样的题材,运用不同的材料,质感有什么不同?(学生分析。)。

10.《春之舞》采用积沙法,《少女》运用竹块材料。

11.《狮》运用白色的卡纸表现出狮子的质感,《仨》这副作品,猫头鹰的身体用芦苇穗表现,眼睛则采用竹节,生动有趣。

六.动动脑,动动手:

1.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你们喜欢的材料尝试制作一张表现材料和质感的作品。

2.要求:分工合作,并能体现材料的美感。

3.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张贴在黑板上,由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运用这种材料的想法和追求表达何种质感?)教师评价。

七.教学拓展:

1.在建筑(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灯具(水晶灯)、家具(沙发)和陶瓷用品(茶具)说明材料和质感知识的运用广泛。

2.从摄影艺术、生活用品和造型设计方面说明。

3.广告设计和服装设计都要运用材料和质感的知识。

4.教师小结。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留心观察、细心地体会,还可以利用其它材料进行研究,为生活创造更多更美的图形,为学习增添更多的乐趣。

长沙市二十六中学。

张卫红。

职业图形名片。

(高中《设计》第三课《我怎么没有想到》拓展课)。

执教者:湘潭市湘机中学。

戴莎。

导:湘潭市教科院。

宏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阶段性目标。

一、情境介入。

1、进入职业图形名片。

2、为律师、医生、珠宝商征求图形建议。

学生回答以新颖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思考如何用图形表现职业。

三、过程与方法。

2、强调图形的意义学生小结图形设计的步骤。

直观体会图形设计的过程,通过小结,强化对图形设计的认同。

四、学习探究。

1、根据学习单中对于律师、医生、珠宝商的性格分析,分组为之设计个性图形名片。

五、评价提升。

1、作品展示。

2、教师小结提升:继续思考并在名片中体现:你将赋予你的职业怎样的意义呢?

1、通过投票的形式选出最合适的三张名片。

2、由三张作品的组员代表陈述名片的设计意图。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湘潭市三中黄志明。

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00六年版新课程)课。

题: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美术与自我.社会。

第二课。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意识,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了解美术家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表现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画面内容来认识、分析和阐释美术作品,初步培养学生对于自我认同的思考。教学重点:美术家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表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美术家自我认同与自我表现之间的联系。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是谈美术家在过去历史上的地位,跟当今年时代的艺术家的地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本课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美术家如何认识“自我”的问题。

教材提供的美术作品可分为三组,反映美术家表现自己的不同方式。第一组作品《拉斯科岩画》和《埃及墓室壁画》,艺术家主要是通过匿名的方式来自我表现,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不允许艺术家有突出的个性表现,艺术家仅仅是定位于“巫师”、“工匠”、“杂役”,甚至是“奴隶”。

第二组作品是十四世纪以来美术家的自画像,此组作品反映出美术家对于自身的认同和身份的定位。从历史角度上看,当时的美术家地位不是很高;从社会角度上看,美术家也被人认为是工匠职业,仅仅是用画画来谋生,而美术家不愿意把自己看成是工匠,更愿意看成是负有文化使命的人。如丢勒像基督,普桑像贵族,金农像隐士,伦勃朗像市民等等。真蒂莱斯基则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自食其力的女性形象,而不是传统中有才艺的淑女形象,以此来提高女性地位。其中有美术家用正面的角度,用构图、形象、神态等和观者交流,而金农像和真蒂莱斯基像则用侧面像,似乎要表明美术家我行我素的观点,更是体现出他们的个性孤僻和鲜明特色。

第三组作品是处于生活场景或创作场景中的美术家形象。作品《宫娥》表现出画家正处于一个宏大的场景中,以此来说明自己所担负的重要使命;作品《画室》是美术家维米尔以背向观众的形象出现,美术家传递的是他个人对生活情趣的关心。在中国历史上“纯粹画家”的社会地位很底,被认为是匠人,所以大多数美术家都把自己表现成“文人艺术家”形象,在作品《听琴图》中宋徽宗赵佶本人把自己画成了一个情趣高雅的道士形象,而美术家李公麟在作品《西园雅集图》中,把自己画在多位文人中间,以不写名字的方式突出自己的核心地位。

教学思考:教材处理的就是美术家如何看待自我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有一定历史透视和具体的美术作品的分析,来理解美术家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表现之间的联系。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把美术家看成是工匠、画师、艺术家,而美术家本人更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人”,他们把美术当作职业,但他们更愿意表现自己的人格和个性。从教材的三组图片来看,第二组图片能更好地体现本课的宗旨。本课为一课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免学生在欣赏众多图片时仍不得要领,教师应紧扣中心环节,在适当的讲评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本课设计为:第一组图片为引入新课的过渡环节,第二组图片为课堂的核心,第三组图片为学生自学部分。第一组图片旨在从历史的角度说明美术家的职业身份—巫师、工匠、杂役、甚至是奴隶,让学生明白这一点,过去的美术家与当今美术家的地位差距甚远。随着历史发展,第二组图片表明美术家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把四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设计成一个表格作为活动一的内容,让学生在欣赏中完成。设计活动二的内容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美术家的自我认同。增加库尔贝、委拉斯贵兹、德拉克洛瓦的绘画作品进一步来说明美术家用自画像的形式来表现作为一个“高尚人”的意念。在学生自我肯定的同时推出自我表现的几种形式,为学生活动提供可能性。教师把自己的自画像作品展示出来,开展第三个活动,鼓励让学生动手创作一张自画像,亲身体会美术家创作自我形象的意图和感想。教学准备:

1、深钻教材,精心备课,课前设计好教学方案;

2、自制多媒体课件;

3、组织好本课所需的各种图片和工具材料;

4、布置学生准备铅笔、自己的相片、镜子等材料。教案设计:

一、组织教学,准备好上课所需的各种材料。

二、讲授新课。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家凡高的作品《向日葵》提问:同学们,这是谁的作品?(凡高)。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家凡高的自画像作品《耳朵上扎绑带叼烟斗的自画像》提问:同学们,在画家本人眼里,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你们觉得怎么样?(酷、难看、丑化了、丑陋)。

导入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凡高用画笔把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画出来了,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可能跟一般人不一样,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示课题:(教材第60页)。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过渡语:同学们,作为一名艺术家在当今社会也许是件荣耀的事,可在过去却不是这样。用多媒体展示作品《拉斯科岩画上的手印》和《埃及工匠正在制作狮身人面像》提问:我们知道原始艺术和巫术有关,那么手印到底会是谁的呢?(巫师)。

在《埃及工匠正在制作狮身人面像》画上,这位工匠(奴隶)会不会就是美术家本人呢?让学生明白早期社会的美术家的身份可能就是巫师、工匠、杂役、画师,甚至是奴隶,身份地位低下。

过渡语:随着历史的发展,美术家们满不满意这种身份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四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看一看美术家是怎样看待自己的。

用多媒体展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丢勒、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十七世纪意大利女画家真蒂莱斯基、我国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等四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

(在展示四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的同时,学生一边欣赏作品一边听教师逐一介绍他们的名字、年代、画面人物形象,让学生能区分清楚各自的造型特点。)教师提示:

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外表英俊潇洒,曾担任法国宫廷首席画家;

十七世纪意大利女画家真蒂莱斯基的自画像采用了侧面工作的形象,不同于一般的淑女画像。

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自画像形象则比较怪异,光头、小辫、长拐、红鞋、侧身孤行。

思考与交流:用多媒体展示设计好的表格,让学生以二人为一组,在阅读教材的同时进行交流思考,把表格内容完成好。发放打印好的表格表格具体如下:

画面形象。

寓意象征。

《自画像》木板油画。

国丢勒。

b

e

《自画像》布面油画。

国普桑。

c

g

《作为绘画之喻的自画像》。

意大利真蒂莱斯基。

h

a

《自画像轴》纸本中国画。

代金农。

f

d

a其食其力的女性b正面基督式形象c贵族绅士形象d性格怪异。

e美术家的尊严f孤身独行g美术家的地位h工作中的形象。

学生活动一:

选出学生代表公布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核对讲评。活动二:思考与交流。

根据以上表格的答案思考:同早期社会的美术家相比,此时期美术家的地位和身份有什么变化?美术家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请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美术家通过自画像形式进行自我认同和肯定。增加库尔贝、委拉斯贵兹、德拉克洛瓦等三位画家的作品进一步来阐明美术家用自画像的形式来表现作为一个“高尚人”的意念。《早安,库尔贝先生》:路人脱帽致礼,表明画家内心的骄傲和虚荣。《宫娥》:画家为国王画像,表明工作的重要和地位的显赫。《自由神引导人民》:把画中人物画成自己的相貌,表明画家的政治观点。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画家给自己画自画像,在描绘自己相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感的“高尚的人”,是美术家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肯定。

过渡语:(设问)在生活当中,你最能肯定自己那一个方面?

选出几名学生来谈一谈自己的优点、长处、个性特点等。

过渡语:肯定了自己就要表现自己。美术家自我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写实、有写意,有变形夸张,甚至还有抽象。

多媒体展示二十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按表现方式分成和现代写意。

传统写实手法造型严谨,形象似照相般准确,反映美术家作为“高尚人”的精神面貌。现代写意色彩明亮艳丽,造型夸张变形,绘画走个性化道路,人物旨在反映个人精神世界。教师在此欣赏环节不必每张作品、每个画家都作详细讲解,只作简单扼要讲评。

作品展示完毕之后,选出学生代表谈观后感。同学们谈一谈,我们刚才欣赏的自画像作品中,你比较喜欢那一种表现形式?简单说明一下你的理由。

第三部分:学生动手练习学生活动三:

学生动手画一张自画像,亲身体会一下创作自我形象的快乐和感想。活动设计:

1:多媒体展示美术家齐白石的自画像作品《老当益壮图》和《人骂我我也骂人》,启迪学生。2: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3:选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鼓励学生的个性观点和创作热情。

第四部分:下课前教学总结。

结束语:通过欣赏和理解美术家眼中的自我形象,我们了解了美术家这个人,同时也可以启迪我们怎样去认识自己。

三、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1、阅读教材,加深理解;

2、把课堂中的自画像作品加工完成;

教学后记。

附多媒体课件结构图:

导入。

(一张幻灯片)。

(一张幻灯片)。

美术家的自我认同(八张幻灯片)。

美术家自我认同与表现形式(八张幻灯片)。

学生尝试自画像创作(二张幻灯片)。

附:《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学生活动安排。

画面形象。

寓意象征。

《自画像》木板油画。

国丢勒。

《自画像》布面油画。

国普桑。

《作为绘画之喻的自画像》。

意大利真蒂莱斯基。

《自画像轴》纸本中国画。

代金农。

a其食其力的女性b正面基督式形象c贵族绅士形象d性格怪异。

e美术家的尊严f孤身独行g美术家的地位h工作中的形象。

学生活动二:思考与交流根据以上表格的答案思考:同早期社会的美术家相比,此时期美术家的地位和身份有什么变化?美术家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请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提示:

职业身份————————————地位、尊严———————————性格。

学生活动三:同学们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亲身体会美术家创作自我形象的意图和感想。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

湘潭市一中龙婷。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绘画表达情绪的形式,掌握画面通过形式要素用象征或隐晦的方法表达艺术家自我,学会举一反三。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养成深入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1、思考你是他会具有怎样的性格。

2、尝试通过画面形式要素表达个人情感。

在典型的人物背景入手。初步了解情感与画面表达。

二、新授。

1、1、展示作品同时,介绍画家生平,引导学生根据形式美要素分析画家作品表达。

2、2、小结。

1、思考画面情感寄托的来源。

2、画面所绘物与画家本身有哪些相似处。

五、拓展。

课件展示视觉艺术中的托物寄情。

雕塑、招贴、民间剪纸、编织。

学生欣赏。

托物寄情不局限与绘画,将学生的视野扩大到大的艺术氛围下。

1、导入:。

2、替他作画。

根据所给条件试想你是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怎样用绘画(哪些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呢?1.。

他是明朝皇室后裔,但却要隐姓埋名偷生在清朝。

2.19岁丧国,曾遁入空门,几年里父亲妻儿相继离世。

3、他的称谓又似“哭之笑之”郑板桥对他作品评价:"横涂竖末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揭示人物(自画像)他是谁,介绍生平同时展示他的作品着重传递当时社会环境和身份的特殊性怎样影响到的的画风(八大山人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木竹、山水来抒发对满洲贵族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因此他画的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或是残山剩水、老树枯枝;或是昂首挺胸的兽类,振翅即飞的孤鸟;或是干枯的池塘、挺立的残荷)。

3、提问:。

所画的东西和他本身有相似的地方吗?寄托在画面的情感来自哪里?

他是如何通过画面形式要素来表达个人情感的?引导学生从画面的分析:运用象征的方法,所绘物的形态变化、构图、以及整体氛围的塑造。小结:给动物、植物以人格化寄予情感和思想,表达自我,一种隐晦的表达。

4、分组自主探究:《大树风号图》。

《怒吼吧中国》。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就其作品展开讨论最后每组派一代表陈述本组的最后结论。

提问:

形式色彩社会背景。

寓意。

《大树风号图》。

《怒吼吧,中国》。

5、我们的现状:

(1)。

(2)。

(在原有的图形上修改)。

评价:。

6、拓展:视觉艺术中的托物寄情。

招贴雕塑民间艺术。

课件下载:http:///kejian/bbs/。

字如其人。

(湘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执。

教:常德市第一中学。

文军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时:一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美术家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是受所处社会与时代的影响的,美术家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在不同的时期会发生变迁,学会以历史的眼光正确看待审美风尚的变迁;2方法与过程:

使学生学会利用图像对比与作品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的方法,理解美术家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的产生及其变迁;3情感、态度、价值观:

点:怎样使学生了解美术家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与所处社会及时代的关系难。

点:怎样利用图像对比分析。

怎样把作品结合文化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展示《傣族泼水节》与《爷爷,拜年!》图片)提问:

泼水节是傣族人的最重要的节日————傣历新年,时间是四月中旬。傣族人认为水是代表圣洁,水是代表祝福,被泼水越多的人越受尊重。

汉族人的拜年也是表达祝福的基本形式。但我们可以从这幅漫画中感受到味道的变化。(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小结:

知识传授。

1美术家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受所生活的社会与时代的影响(多媒体展示一组从宋朝到当代的花鸟画作品)提问:

请比较这些作品,你觉得在造型、色彩、运笔和审美观念上有什么变化吗?作品。

类别。

笔《出水芙蓉图》。

细《黄甲图》。

富有变化。

现代。

《荷》。

多种技法综合运用。

《黄甲图》是一幅水墨大写意作品。明代众多的文人参与绘画,强调“聊写胸中逸气”的文人画达到高峰。画家讲究笔墨的表现力,追求自我情绪的宣泄,注重意蕴和内涵,不以肖似为目的。作为书法家、剧作家、画家的徐渭其审美观必受影响;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迅速,艺术家不仅受传统影响,讲究笔墨意趣,追求自身发展与变革,而且还融入西方现代艺术观念,融入现代人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因此作品丰富多彩、富有变化。

(多媒体展示一组古埃及与古希腊的雕塑的图片)提问:

作品。

类别。

外在形象。

动作姿态。

情绪状态古埃及雕塑。

程式化。

呆板。

稳定。

庄重。

单一古希腊雕塑。

追求完美。

变化。

动态。

饱满。

富有变化。

小结:

古埃及的人物雕塑形象呆板、程式化。古埃及人认为法老是神的化身,认为人的生命和宇宙万物都是永恒的。古埃及的美术是为法老与贵族服务的,所以古埃及人在创作中更多的是依赖观念而不是视觉。其雕塑也就呈现出宏伟、稳定与程式化特征;古希腊人认为“神人同形同性”,对神的歌颂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歌颂,并且在战争与体育运动中逐渐认识到健美、匀称、灵巧的身体是最美的,是美术家表现理想的美和寄托人们美好情感的载体。其人物雕塑追求外在形象的完美与内在情感的有机结合。

通过欣赏与分析前面的作品,我们可以理解:

美术家作为创作的主体,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与时代,属于一定民族,其社会生活就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会对社会生活作出判断和评价,其美术作品必然会从主观方面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对美术家本人的影响,(即社会审美标准的影响)同时体现出美术家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学生讨论,请几位同学总结发言:

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评价不同时代、地域的美术作品。小结:

美术作品中所体现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及其变化是受美术家所处社会与时代的影响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美”没有严格的完全一致的标准,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好”或“坏”,“美”或“丑”去评价,而应该联系美术家所处的社会与时代背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去综合分析、理解。每一个时代,每一片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由此也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与美术现象,这都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应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这些作品与现象。

美术家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在不同的时期会发生变迁(多媒体展示一位或几位画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提问:

你觉得这些作品在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上有变化吗?小结:

美术家的审美观受自身认知的影响。(一生中不同时期认知水平不同)美术家的自我意识随文化条件、时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在评价与鉴赏美术作品时要分析、考虑美术家自身的变化。反过来,作为一个鉴赏者,我们的审美观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候我们觉得某些事物是不美的,但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再回头看时却又有新的发现。我们不能以一成不变的、僵化的观念欣赏与评价美术作品,而要以发展的眼光、进步的观念去欣赏与评价美术作品。

三课堂小结。

四思考。

在上学期我们都看过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请大家回忆当时的感觉。今天当我们再一次欣赏这幅作品时你有什么新的感受?请把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我们下次课时再来讨论。

板书与设计。

画如其人。

一人们的观念受所处社会与时代的文化、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影响。

二美术家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受所生活的社会与时代的影响-------文化情境。

宝贵财富。

包容心态。

三美术家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在不同的时期会发生变迁--------自身变化。

发展眼光。

进步观念四思考。

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教材版本:湘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四课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执教者: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何祖军。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知识讲解与美术作品分析、解读,使学生了解中西美术史上审美风尚和艺术家审美情趣(即“自我”)的历史变化,理解社会审美风尚与艺术家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析、比较、讨论的活动,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作适当提示、补充和归纳。

3、情感与价值观:树立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培养开放、包容的审美心态和意识;鼓励学生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教学重点:

中西审美风尚和艺术家审美情趣的历史变化;美术的多元性。教学难点:

社会审美风尚变迁的原因及社会审美风尚与艺术家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教学关键:

通过教师举例分析和学生思考交流来突破难点。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比较与讨论相结合。教学用品:

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唐装、中山装、牛仔服、休闲服。

1、提问:如果让你们来穿,会选择哪一种服装?为什么?

2、教师简述四种服装的流行时期及特点。

唐装流行于唐代,显得富贵典雅;中山装流行于二十世纪初,显得庄重严肃;牛仔服流行于二十世纪末,显得青春健美;休闲服流行于当代,显得轻松随意。

3、提问:从上面四种服装的款式变化和同学们选择的差异,可以看出怎样的现象?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的时代,社会审美风尚不同;不同的人,审美情趣(即“自我”)也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审美变化中的自我二、分析比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中国画的审美变化。

1、展示作品《写生珍禽图》、《果熟来禽图》提问:这两副作品有何异同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相同点:它们同属花鸟画,画得工整写实。不同点:风格特点有细微差异,画法不同。《写生珍禽图》属“宫廷画”(解释“宫廷画”,也称院体画、职业画、行家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职业画家所画,多为统治阶层服务。其特点:工整写实,显富贵。)画面的色彩及描绘的内容显富贵,运用了“勾勒填法”(解释并以树叶为例用粉笔示范);《果熟来禽图》描绘的是硕果累累的树枝上歇着一只欲飞的小鸟,充满生机盎然的意趣,显得秀美写实,开始倾向个性表现,运用了“没骨法”(解释并以树叶为例用粉笔示范)。

2、展示作品《枯木竹石图》、《黄甲图》、《竹石图》、《三千年结实》提问:比较这些作品与前面两幅作品,它们有何区别?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点:前面两幅画得工整写实。而这些作品画得简洁、随意,属“文人画”(解释“文人画”,也称诗意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画。其特点:简洁、随意、富有诗意,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它们运用了“写意”的画法(解释“写意”画法并以树枝为例用粉笔示范)。

简要分析比较五副“文人画”的朝代、作者、风格特点、画法及当时的社会审美风尚。(见下表)。

朝代。

作品。

作者。

风格特点。

画法。

社会审美风尚。

五代。

《写生珍禽图》。

黄筌。

富贵写实。

勾勒填法。

宫廷画占主流。

强调富贵写实。

宋代。

《果熟来禽图》。

林椿。

秀美写实。

没骨法。

文人画形成潮流。

强调即兴创作。

《枯木竹石图》。

苏轼。

孤傲险怪。

写意。

元代。

《枯木竹石图》。

吴镇。

古雅清逸。

写意。

文人画占主流。

强调书画同源。

明代。

《黄甲图》。

徐渭。

苍劲奔放。

写意。

文人画占主流。

强调直抒自我清代。

《竹石图》。

郑板桥。

劲健秀逸。

写意。

文人画占主流。

强调笔墨技法。

近代。

《三千年结实》。

吴昌硕。

浑朴古拙。

世俗倾向。

写意。

文人画占主流。

强调以书入画。

郑板桥《竹石图》的自我表达解读。

这副画描绘的是在悬崖峭壁的岩缝里长出的几根竹子,作者画完后有感而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这副画的意境和内涵,达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完美境界。从这副画可以看出:竹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却毫不动摇,它所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正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历代许多文人画家常常把“梅兰竹菊”比作为“四君子”,并以此来托物言志,表达自我。

吴昌硕《三千年结实》的世俗倾向解读。

吴昌硕在作品中表现的桃子(在民间观念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带有世俗倾向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因为吴昌硕生活在上海一带,商业较为繁荣,收藏他作品的大都是商界的富人,为了迎合他们的心理,所以表现出了世俗倾向。提问: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作者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各不一样?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一是艺术家存在“自我”差异(前面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正是艺术家们自我的体现);二是社会对艺术家“自我”的影响(如吴昌硕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世俗倾向就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提问:为什么元、明、清、近代时期文人画占主流地位?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这与当时的“重武轻文”的政治背景有关。因为当时文人不能受到重用,出现了文人逃世、厌世、过隐居生活的现象,他们便以写诗作画的形式来抒发个人的想法和情感。所以出现了文人画的热潮。

通过上述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的时代,社会的审美风尚和艺术家个人的审美情趣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分组讨论:

领略了中国画的审美变化,继续了解西方的审美变化。

1、将教材6。

雕塑《拉奥孔》是典型的古典风格,注重人物比例、解剖结构;绘画《拉奥孔》是风格主义的作品,注重气氛渲染、主观感受。《拉奥孔》是根据希腊的神话故事创作的,表现的是两条巨蟒将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活活缠死,表现出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与命运抗争的悲壮美。

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文明古国,雕塑艺术非常精湛,如“维纳斯雕像”就出自希腊,它是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人崇尚人体健美、爱好体育运动,是奥运会的发源地,今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圣火就是在希腊的奥林匹亚点燃的。

绘画《拉奥孔》作者格列柯是一位善于打破常规、思想激进的画家,为了突出画面悲剧性气氛,有意识地对人物进行夸张变形的处理。第二组:“静物”

《有桃子的静物》注重画面的空间幻觉;

自画像直接反映:作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感受。

第四组:“阳台”、“餐桌”戈雅的《在阳台上的人》:画面背景空间较强,有一定深度;马奈的《阳台》:是根据戈雅的《在阳台上的人》重组创作的,画面背景空间处理极为平板,但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博纳尔的《餐桌旁》:注重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削弱了画面和物体的空间关系;马蒂斯的《餐后的果物》:画面基本上没有空间关系,富有装饰平面效果。按照时间排列发现:这是一个三维立体逐渐走向平面化的过程。

2、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分析讨论第一组作品和第三组作品。

3、教师提示学生分析每一组作品的内容:如创作年代、风格、造型特征、表现形式等并比较其区别。

4、每一组请一位学生上台对着相关作品进行分析、比较。

5、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归纳。

6、第二组和第四组由教师分析、比较。通过上述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社会的审美风尚和艺术家个人的审美情趣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四、拓展延伸:

1、展示澧县一中不同时期的建筑图片。

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审美风尚和建筑设计师的审美情趣。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建筑风格?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作简要分析比较。

2、展示同时期的小汽车图片。

让学生感受同时期的社会审美风尚和汽车设计师的不同自我。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小汽车?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作简要分析比较。

五、思考:

1、社会审美风尚变迁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由于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价值和审美取向等各不一样,所以,在不同时期艺术家们创作的题材、形式和“自我”意识也各不相同,所形成的社会审美风尚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如前面提到的文人画产生的背景就与当时“重武轻文”的政治背景有关;清代吴昌硕的作品有世俗倾向就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制约、影响艺术家审美情趣。

更新、调整。

某一时期的社会审美风尚会制约、影响艺术家审美情趣,使这一时期的社会审美风尚相对稳定。但由于艺术家的“自我”意识而产生的求异、求新的观念和作法,反过来会改变、更新社会审美风尚。

以服装为例:如今年流行休闲服的某一款式和颜色,它会制约、影响到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方向,但由于设计师有着“自我”意识和创新的观念,设计出新的款式和颜色,然后推广流行开来,形成新的社会审美风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循环关系。因此,美术创作会不断推陈出新,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对中西审美变化的了解,清楚地看出,社会的审美风尚和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美术作品表现出来的风格、形式和手段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和传承历代的审美风尚和审美情趣,并以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去改变和创造我们的生活,营造一种格调高雅、健康和谐的社会审美风尚和个人的审美情趣。

板书设计。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一、中国画审美变化宫廷画――写实富贵勾勒填法没骨法。

文人画――简洁诗意写意。

二、西方审美变化。

1、拉奥孔――造型变化。

2、静。

物――平面化。

3、自画像――生活化。

4、阳台、餐桌――平面化。

三、社会审美风尚。

制约、影响。

艺术家审美情趣。

更新、调整。

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审美变化与文人画;西方审美变化与自我。中国画方面主要是对比绘画表现方式的历史变化,从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理解审美趣味和“自我”的不同表现方式。结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果熟来禽图》运用的“没骨法”虽然审美标准发生了一点变化,但跟以后的作品相比,还是显得工整写实,没有很好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苏轼、吴镇、徐渭的作品体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性格;金农和吴昌硕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而且出现了世俗的气息(在民间观念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

政治教案高中教学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合阳中学高一年级四个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内容为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求。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着眼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功能。

三、学生的基本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可以适应高中的生活。处于青春成长期的高一学生对新鲜事物极感兴趣,可塑性较大,比较容易引导。但是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也发现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很多不良习惯。如学生背诵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理解力也稍差,而且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及时预习的好习惯,自我学习能力差,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这样不利于高中的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教师在这方面要多下功夫。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有一定的深度,而且政治知识又是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生可能一时难以适应,教师如果不采取措施,就很难达到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四、本学期教学主目标及任务:

1、教学主目标:

与政治经济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政治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方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学任务:

本学期主要进行的是《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这本书。教材共分为四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当代国际社会”。教材首先是教导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然后再是怎么样建设政治文明,最后是让学生懂得嘹望国际政治。教材主要介绍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讲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监督,介绍了政府的职能、责任、权利等。还介绍了我国的各项政治制度,最后引领学生走进国际社会。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国家政治建设的目的和状况。

五、采取的有效措施:

高中教案检查通报

通报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指标精神或情况时使用的公务文书。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

教案。

实验中学教案检查通报(3月份)按学校要求和教务处。

工作计划。

本学期教务处执行新的教案月检查制度对全校三个年级所有任课教师的130份教案进行检查实行单双周分科年级间交叉互查、备课组自查结合。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按照要求认真检查。学期末评审出优秀教案学校将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三月一日完成第一次教案检查。通过检查可以看出本学期教案质量明显改善体现在规范性、可操作性上能遵照书写要求能完成规定数量。年轻教师的教案环节齐全设计合理书写规范部分老教师的教案可为样本此次以卷代案现象已杜绝。一.评比结果1.整体比较语外政地史好于数理化生文科教案更为规范;2.同学科比较语2-1数1-2外2-1理1-2化1-2生2-1政1-2史1-2地1-2高一更具代表性;3.单科比较:高二语文高二英语、高一数学、高一地理高一化学高三语文。4.个人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高一林莉莉付英红薛英贤韩淑芳任立文韩恩平李晓琴陈红鄂秀春高二王淑芹程晓梅姜红艳周顺波牛海英张彩虹梁桂丽杨桂兰于德利评选出的优秀教案具以下特点:环节全内容实符合进度;备课数量合格日期标注清晰书写认真美观设计合理反思具体。所选出18范本教案均具说服力为学期末我校优秀教案的评定提供了可靠依据。二.存在的问题1.要求不达标:环节不全、无授课日期、无课时标注、反思不具体;2.无教案或以卷代案;三.改进措施1.不合格教案限期整改再次不合格者退回重写;2.下发《教案编写标准及检查要求要求》到各教研组、备课组以方便各位同志学习掌握;教务处对检查工作中认真负责的各位备课组长提出表扬。

实验中学教务处。

20xx—3—9。

20xx年8月30日下午,教务处、教科室、年级部对四个年级教师的教案进行了检查。通报如下:

一、主要优点:

1、学习目标明确,教学环节齐全,重难点突出,能体现集体备课。

2、教案书写认真,清晰,重要环节、重点、难点用双色笔书写。

3、设计合理,能体现师生活动,体现生成性课堂。

4、图文并茂,画图美观、科学。

5、练习及作业的设计有层次性。

6、都能完成学校布置的教案个数、有的老师备课超前。

二、主要问题:

1、学生活动设计不足,缺少对教材和学生的细致分析。

2、教案缺乏个性与创新,年轻教师教案随意性较大。

3、缺少方法指导,大都是知识点的罗列。

4、有些教师书写偏少。

5、个别教师缺乏对例题、习题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希望各位教师对照问题进行整改。

三、书写较好的教师:

高一年级:

语文:童小囡、刘静、邓惠兰、刘晓慧、姜翠翠、马秀君。

数学:刘娅丽、雷薇、付维、李可、杨浩、朱德亮。

英语:鲍迎利、马围、张娜、王翠、董丹、姜慧。

物理:崔随堂、季晶。化学:张梦侠、刘菊。生物:杜文雪、刘兆。

政治:汪静静、张克历史:于秀桃、张琳琳地理:马红敬、赵娟。

高二年级:

语文:李梅英、张彩凤、韩侠、史书鹏、贺珍。

数学:张瑞平、赵厚银、杜修远、魏闪闪、娄林、陈培。

外语:朱琼、周婷、徐培、宋荣、李琳。

物理:陈冬梅、郑利芹、王然化学:周静、赵薇生物:董瑞花、赵倩。

政治:闫薇、苏德辉历史:刘金玉、王丹丹地理:王春艳、刘瑜。

高三年级:

语文:胡传纯、鹿飞、陈可、董培东、李怀芝、孟翠、张凤、王蕊。

数学:张全中、高擎、陈园园、许敏、杜燕、朱慧、王鹏。

英语:张雪松、于琼、杨晓平、魏姣姣、李强、张婷、张莉、王艳丽。

物理:刘晓娟、朱永智、闫君君化学:陈仲友生物:王甫平、田贺。

政治:赵艳颖、孔德申历史:耿冬梅、彭修建地理:倪春。

菁华学苑:

语文:甘永、陈洁媛、丁红岩、吴荣华、张侠。

数学:庄后伟、陈厚刚、赵娜、杨学英。

外语:张茜、王静、赵甜、王丽莉、宋丙侠。

物理:李素玲、陈爽化学:孙强、马兰侠生物:李秋颖。

政治:宋永光历史:楚克征地理:耿广鹏。

郑中教务处、教科室。

20xx、8、31。

普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为了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教学管理意识和教学质量意识,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了解各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经验、新做法,县教育局组织局行政干部、教研室教研员和各中学教务主任于5月16-19日分六个组对全县21所中学进行了一次教学常规检查。检查内容涵盖了教学常规的各个方面,检查人员从学校工作、教研组工作、教师工作三大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查。各校对这次检查高度重视,做了大量的迎检工作,各校均能写出本校执行常规要求的汇报材料,校长作工作汇报,检查组成员在反馈会上肯定各校所做出的成绩,指出不足,各校领导就反馈中反映的问题作表态发言,表示要采取措施,对存在的问题不迁就、不护短,坚决整改。此次检查采取互动方式进行,检查人员与接受检查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就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大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碰撞思想,共享成果,达到了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现就检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一)、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正常教学秩序。各校根据《福建省普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浦城县中学教学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制定本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教学的各环节进行了细化,并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官路中学改革听课管理制度,检查教师听课的质和量从三方面入手:查听课本听课节数和评议情况;听随堂课的教师须领取听课表并在课后交到教务处;值日教师查课时登记听随堂课的教师姓名。枫溪中学规范教学行为的制度达十七项之多。万安中学重视教学过程管理,连续多年实行月考制和班主任月考评制度,效果良好。浦一中将教学常规管理规定编成小册子,教师人手一册,该校在抓常规管理时突出三个字,即强化措施,重在一个“实”字;常抓不懈,坚持一个“恒”字;与时俱进,追求一个“新”字。各校领导坚持业务学习,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课改经验、信息技术等,努力寻求知识源泉和精神动力,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领导艺术。所查学校的领导都有写学习体会两到三篇,九牧中学校长写学习体会达十篇。各校高度重视“三表一计划”作为学校总纲的作用,均在每学期第一次校务会上就认真细致的讨论,开学后就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各校严格执行省颁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各校每学期自行组织常规检查两次,设计教学常规检查评估表,根据每位教师的执行情况,评出等级,写出检查意见,对少数教师备课、改作不认真、欠规范等情况,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对策,要求其立即改正,对工作做得好的教师进行表彰,将优秀作业装订成册,举办优秀教案与作业展览。各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培养、培训计划,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请骨干教师给他们讲如何当好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抓好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等,安排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使他们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多数学校每年举办校级“教坛新秀”评选,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为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各校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多数学校按专题召开经验交流会,有研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德育经验交流会;有探讨授课艺术的教学经验交流会;有谈怎样做好班级管理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更有研讨如何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的课改工作经验交流会。浦城一中,浦城二中,浦城三中均能收集发言材料,按类型装订成册,作为教育成果的资料归档。各校经常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浦城一中、石陂中学设计调查问卷表,就教态、教学组织、课堂教学、辅导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向学生征求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农村学校召开全体学生家长开会有困难,就采取家访、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征求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多数学校作好家访反馈记录,并参考家长的意见改进学校工作。

(二)、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保持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各校教务处认真做好学校教学的具体管理、指导工作,严格教学环节管理,对教与学的各个环节(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考核)都有明确的要求,并且加强监控,使教学工作顺畅进行。课堂是学生求知和能力训练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优与差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多数学校的教师对教学计划的制订基本养成了一种习惯,开学前或第一周就拟订好学科教学计划,大部分的教学计划基本具备了规定的五个方面的项目,措施也较为具体,水北等中学对个别项目不全、质量差的教学计划发还教师要求重写,有效规范了教学计划的撰写。各校教师备课前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制定正确、全面、具体、适度的教学目标。富岭中学要求教师备课注意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围绕目标合理组织教材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既备教法,也备学法。一些教师按优化课堂教学的标准备课,提高选取和运用优秀教案的能力,在单元备课的基础上,写出每课时的备课教案。仙阳中学从教案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出发,提出教案详略可因人而异,因科制宜,青年教师必须写出详细教案,经验丰富的教师可写教学简案。浦城二中,浦城三中的教师备课工作都非常认真,教案写得比较详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大部分教师逐步重视教学反思,能按要求认真进行,不仅中青年教师写课后记,老教师也认真撰写,对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很多教师能根据年段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着眼学生发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作业;课外作业注意分量和难度,并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作业批改也较及时,注重面批面改;浦城三中、九牧中学多数教师作业批改给予评定等级,并有激励性。

评语。

濠村中学、石陂中学倡导发挥作业评语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两所学校的部分教师,他们不仅对学生作业、练习册批改认真,而且能够通过批语,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优缺点的同时,更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和厚望,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绝大部份的教师都建立有作业批改记录或错题档案,并做好批改后的反馈和补救忠信中学李华、管厝中学梁秀娟等语文教师有。

作文。

教案,在作文评改中有眉批和总评,重视差生作文兴趣的激发。

高中教案

1、走近老王(投影画像)。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说得也不错。这幅画中的主人公叫老王(板书课题作者),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老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刚刚对他的描述是不是和作家杨绛写的相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王》去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物。

2、简介作者(多媒体展示)。

政治教案高中教学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落实“教好、教会,学好学会”核心工作理念,深化课程改革,打造精品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全力备战201x年高考,扎扎实实搞好一轮复习,为高考冲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措施:

生每一堂课的落实,对学生的每一堂课明确提出目标要求,精心选择针对性训练;处理好练习质与量的关系,要精练、巧练;抓好作业的批改,力求提高指导性;抓好习题的讲评,探讨适合学生的、高效的习题讲评方式;定期汇总学生的易错题、薄弱题,针对薄弱学生进行重复性训练。

6.做好学生的分层管理与辅导,有计划地做好“固强补弱”工作,优等生以扩展提高为主,中等生以补充、转化为主,促进向优等生转化,学困生要做到多关心、多接触、多面批、多鼓励,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7.加强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制作。多媒体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实实在在的用好,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教案范文

(一)基本概念:

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回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3、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4、形变有拉伸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

(二)基本技能:

1、应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等的产生弹力的大小。

2、根据不同接触面或点画出弹力的图示。

高中教案模板

酶的作用和本质。

细胞代谢:细胞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演示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教师边做边让学生完成“讨论”。

提示1.2号试管放出的气泡多。这一现象说明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2.不能。

3.说明fecl3中的fe3+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质量分数为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1滴质量分数为3.5%的。

氯化铁溶液1滴。

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所含酶的相对数量:1无机催化剂:fe3+。

fe3+的相对数量:25万。

4.4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比3号试管快得多。说明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下高效率地进行,只有酶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所以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板书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讲述。

在20℃测得的过氧化氢分解的活化能。

条件活化能/kjmol-1。

没有催化剂催化。

用胶态铂催化。

用过氧化氢酶催化75。

54。

29。

催化效率: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效率更高。

相关范文推荐
  • 12-07 机电工程师应聘简历(汇总14篇)
    个人简历是一份重要的求职材料,能够帮助雇主更好地了解求职者的背景和能力,从而做出更准确的招聘决策。下面是一些在不同行业中得到认可的个人简历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 12-07 夏天结束前(模板16篇)
    优秀的作文需要有独特的创意和鲜明的个性,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引起关注和赞赏。以下是一篇经典的作文范文,不仅有优雅的语言,还有深刻的内涵。放寒假啦!小姨、小姨夫带我和
  • 12-07 统计表六年级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模板18篇)
    在教案中,老师会详细设计每堂课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六年级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
  • 12-07 好家风故事(专业22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良好的结构和精准的措辞展现出作者独特的思考和见解,给读者带来思维的冲击和深入的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阅读
  • 12-07 高校校长开学典礼演讲稿及发言致辞(优秀18篇)
    开学典礼是展示学生才艺的舞台,让他们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个性。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学生们在开学典礼上收获和感悟的经历,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 12-07 工程单位年度工作总结(通用16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一个月的工作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
  • 12-07 高中美术教育调查报告(模板23篇)
    调查报告涉及到收集资料、调查现场、分析数据等一系列步骤。请大家阅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查报告范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调查研究讨论:当前中小学课题研究的两种倾
  • 12-07 论文应用文的重要性范文(21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丰富思想,增加写作的广度和深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帮助。诚信教育是会计教学的重要内容,
  • 12-07 未来的汽车想象参考(精选16篇)
    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逐渐提升,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想了解汽车行业的历史和演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相关文章,希望您能喜欢。2200年的我已
  • 12-07 不违章承诺书(优秀16篇)
    在写作中参考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思路,提高我们的写作效果。请大家在参考这些范文范本时,注意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风格。岗位工作,我在开展反违章活动中作出以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