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一年级语文雨点儿的教学设计(汇总19篇)

一年级语文雨点儿的教学设计(汇总19篇)

时间:2023-12-14 08:05:01 作者:梦幻泡一年级语文雨点儿的教学设计(汇总19篇)

教学计划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下面是一些优秀教师编写的教学计划,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一年级语文《雨点儿》评课稿

《雨点儿》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美丽,雨点儿也美丽,而王老师的整堂课就像童话般的雨点儿,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也润湿了我的心。这堂课中的几大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教学方法设计巧妙。

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根据孩子的识字规律,需反复认读,强化记忆,故采取了字,词,句整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把握教材,将教材功能凸现得最大化,如:数,清,彩,飘,落,这些字都巧妙的穿插在了文本教学中,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思想。

字、词、句整合教学做到无痕。如“数、清”所在句子过渡到下一句“彩、飘、落”所在句子,教师问:“这么多的雨点从哪里来?”生答:“从云彩里来。”然后教“彩”。从“彩、飘、落”到“问、答、说”,师导入:“你们听,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说话呢,它们在说些什么?原来一个在问,一个在答。学“问、答”。词语的每一次呈现强化了孩子对生字的记忆,呈现也非常的自然,又将文本内容用线串联了起来。

(二)课文朗读训练层层深入,循序渐进。

从指导读好课题儿化音到大雨点儿与小雨点儿的对话,老师都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到位,方法也并不单调,采用了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朗读,老师范读等等,如在课题的朗读指导,“雨点儿”这个儿化音是个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更是一个难点,“雨点儿”不能读成三个音节,要在点的后面加一个卷舌动作,为了突破难点,孔老师重点指导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方法,“点”字拼一拼,直接读雨点,加上“儿”字就更好听了,读读这个好听的名字,叫它“雨点儿”,这样的指导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

2、教学评价巧妙。

教师的评价语言的设计是一种潜藏的巧妙的引导,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除了达到激励功能,更旨在使孩子从评价中找到读书的技巧和方法。学会问话是本课的重点。此环节的设计对学生有相当的吸引力,在指导的过程中为突出问话的色彩,老师评价:“问得多有礼貌呀!”“问得多亲切呀!”在随机评价中把问的语气、问的态度都进行了引导。再如:读课题的时候,老师这样评价孩子的朗读:“多有趣!”“多可爱!”评价中凸现了人文性。

3、语言积累上求实。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语言对于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丰富情感等都有重要意义。如学“数不清”一词时进行语言训练:你还知道什么也数不清?(星星、头发、小草等)雨点儿也很多,也数不清。这样,“数不清”一词就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技能训练上求实。

(1)注重学法指导。“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面对一年级的孩子,老师非常对学生学法训练。如在用从造句时,王老师先从课文中入手,在自己表演从门口走进来,请生观察,最后学生再延伸造句。

我再谈一点个人的想法。毛老师很注重朗读,但在朗读的方法上如果多一点适当的指导会更好。

总之,这节课教师教得透,学生学得实,课堂精彩纷呈,让人回味无穷。

一年级语文《雨点儿》评课稿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这一点点雨滴,落在地上,溅起朵朵水花,在我心中激起阵阵涟漪。

这节课,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新课程,紧扣教材、以自主学习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是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从而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这就要求老师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教学伊始,陈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雨的认识水平,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关于雨的信息。又如在理解“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时,教师适时播放视频中的插图,将学生引向生活情境,去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的内容。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接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感悟了语言文字,体验到了情趣。这样带学生走入情境,课堂就紧紧地吸引了学生,富有人性的光彩。

二、识字学词与学文相结合,培养阅读能力。

读这个词语,然后观看视频中雨点飘落的画面,再让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在句子中理解“飘落”的意思。这样做,既避免了逐句地串讲串问,不分主次地进行繁琐的词句分析,又避免了空洞的读,为我们提供了符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方法。

三、读中有悟,学中有导。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这句话既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又可以说是对朗读重在感悟这一内涵的高度概括。老师在教学《雨点儿》时,正是以读代讲,注重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自悟。

1、读中有悟。

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老师正是运用读的手段,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评读等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学会朗读,学会自能读书,自主学习。如:在学生分组赛读课文后,陈教师问学生:“雨点儿为什么笑了?”经过一阵思考后,有一位学生答道:“因为雨点儿想帮助这些花草,心里高兴,所以笑了。”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理解了课文,悟出了道理,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2、学中有导。

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选择学习内容等。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和形式,确实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自主学习不是老师撒手不管的学习,而应当是在老师的引导、暗示、有效监督下的自主性学习。高效的课堂不但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积极表达,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如:在教学开始,在视频老师提出要求后,让学生复述视频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学生的相互补充中,学生明确了视频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书。如果教师能长期坚持做下去,学生肯定能促进倾听、思考的好习惯的养成。

这样的教学方式,它把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显性要求——非常投入地朗读,以自己的情感理解,达到与别人产生共鸣——巧妙地内化成学生自身的需求;同时对学习的隐性要求——认真倾听别人的见解,善于合作,对自己充满学习的信心等,渗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活动中,成为孩子自身的感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两点探讨。

1、评价强调人文性,但不能忽视甄别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机会让给学生,只要学生能自己动口表述或评价的,教师就不应该去替代或包办,即使发生错误,也要相信其他完全有能力帮其找出错误原因并纠正。“课堂就是允许人出错的地方”。作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负有引导的责任,与此同时,在学生忽视或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教师也要积极进行明确评价。如:在读“有花有草的地方”这一部分时,陈老师先让学生自读、齐读,然后播放视频中学习伙伴读书的片断,视频老师说学习伙伴有一个“地方”没读准,然后带着大家重读。这时,我在想,我们身边的小朋友们怎样了呢?读时都读准了吗?又如:在学习“数不清”时,在进入下一个环节前,有一个学生说“北斗星数不清”,或许是教师没听清,就跳过去了。我个人认为,在大力强调转变评价方式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分弱化评价的甄别功能,培养学生语言的正确性、思维的准确性、知识的科学性,是我们语文课应该勇于承担起来的责任。

2、农远资源的利用。

视频是辅助,“课堂”才是我们的主阵地,“课堂”上学生的喜怒哀乐才更是我们的关注点。这节课,视频时间占了课堂的四分之一多,学生在视频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但由此产生了两个问题:

“主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该怎样体现教师的“导”?

总之,这节课老师注意从学生的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生创造各种独立学习的机会,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参与探求新知的过程中,主动探索,自主思考、质疑、评价。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喜悦,在不知不觉中,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最后,我要说,这雨点儿不仅滋润了万物,滋润了学生,它也流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语文《雨点儿》评课稿

杨老师执教的是《雨点》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诗歌。全诗8行、4句,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课文表述由静到动,由小到大,不仅内容丰富且构成了审美的多样性,读来颇有趣味。听了杨老师的课真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课的设计精巧细致又不失清新自然。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在教学中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与创造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中,杨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下雨的情境,让学生转换角色,进入雨点的世界。以童趣为本,朗读为主,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通过对话,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想,“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唤醒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它需要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让文本走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互、情感交互、思想交互,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杨老师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雨点落到小溪里、池塘里、江河里、海洋里的姿态,老师引导学生想象:雨点在小溪里睡觉、在河水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会是什么样?通过动画展示、感情朗读、音乐渲染等手段运用,让学生走进文本。接着,教者追问你最喜欢雨点去哪里?就读好那句话。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边朗读边表演,兴趣盎然,仿佛自己就是雨点。课文学完了,老师又借题发挥:想一想雨点还会落到哪里?会是什么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得非常形象生动:雨点落到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雨点落到喷泉里,在喷泉里洗澡;雨点落在树叶上,在树叶上看球;雨点落到玻璃上,在玻璃上滑滑梯??这是多么富有想象、多么富有情趣的诗哪!(建议:让学生写下就是一首童诗)。最后,欣赏歌曲《小小雨点》,此时学生情绪高涨、身心愉悦,文本、学生、课堂和谐融合。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

本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自由、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将生活与识字有机结合。

一、趣味盎然,让学生爱上语文。

课堂伊始便以谜语开头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创设、游戏活动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更使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

二、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为学生今后自主识字,学好语文打下了基础。

三、注重朗读,读中感悟。

本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朗读,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学生在课上将朗读演绎得十分精彩。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

1.导学:上节课我们和雨点儿做了新朋友。这节课我们再跟它一块儿学习,一块儿做游戏,我们就变成了——(好朋友)。

2.引导学生完成说话训练:现在请我们的好朋友也到教室来,好吗?注意邀请雨点儿,就要把它的名字读准。(强调儿化音)哪位小朋友愿意来邀请它呢?要用上礼貌用语!

3.复习生字。

导学:雨点儿听到这么有礼貌的邀请,准备进教室啦!但是它在进教室前,想请小朋友们来认认这些生字朋友。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4.引导学生轻声喊出“雨点儿”,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你们看,雨点儿来啦!(打开课件,雨点儿纷纷从天空落下来,一边唱着“小雨沙沙”的歌)。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教师的情境导入,又把学生引入到文本之中,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二、深入读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来了这么多好朋友,谁能数得清?

预设:数不清。

2.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比比谁读得让人感觉雨点儿多。

(2)引导学生带动作读。

3.导学:除了课文里的雨点儿数不清,开动脑筋想想: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呢?

4.引导学生用“数不清”说话。

5.导学:雨点儿是从哪儿飘落下来的?(从云彩里)。

6.课件动画演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引导学生仿照“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式说话。

进行句子训练:小松鼠从()跳下来。()从()回来。

7.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自读自悟,在课文的句子中理解词语,又用词语拓展思维,进行说话,做到了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吸收。

(二)品读第2~4自然段。

1.过渡:这数不清的雨点儿里面有大雨点儿,有小雨点儿(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雨点儿,那就是其中的一个可爱的小雨点儿。小雨点儿看见大雨点儿匆匆忙忙地从它身边路过,睁大了眼睛,好奇地问着,大雨点儿笑眯眯地回答着。它们在问什么,答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学生自由朗读,寻找答案。

3.汇报交流。

预设:

(1)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2)小雨点儿这样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4.引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这是谁问谁?问什么?引导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5.分角色朗读它们之间的对话。先同桌练习,再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最后师生合作读。

6.导学:为什么大雨点儿跟小雨点儿去的地方不一样呢?

预设:干旱地区、沙漠地区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儿去了更远的地方,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给学生机会,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过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真开心呀!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不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雨后的景色吧!(播放课件)(教师解说:大雨过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它们都表达着自己无比高兴、愉快的心情。)你能用动听的语言来赞美这些美景吗?(指名答)。

2.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两句)指名美美地朗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价。

3.让学生就这一自然段质疑并自己请小老师解答。

预设:

(1)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课件演示:干旱无水的大地经过雨水的滋润,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4.教师渲染:这就是干旱无水的大地,没有花也没有草。大家盼呀,盼呀,终于下雨了,大地湿润了,不久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5.指导朗读: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全文。

6.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7.学做小诗人。

导学:有位小诗人欣赏了雨后美景后,写了一句诗赞美雨点儿。

(1)出示:(雨点儿是绿色的,小草喝了它,变得更绿了。)。

(2)仿说句子。(出示雨后美景图提示学生说话。)。

8.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大雨点儿,你去哪儿?如果你是小雨点儿,你去哪儿?

9.美美地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在学生看了直观的图片后,给学生创作的时间和机会,尝试让学生仿说,做到学以致用。学生能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在自己的语言中加以运用和再创造,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三、想象说话,总结全文。

1.导读: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了,这些都是谁的功劳呀?(雨点儿)那我们再亲切地叫它一次吧!(生齐:雨点儿)。

2.引导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些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呢?(出示课件,生想象说话)。

预设:

生1:谢谢你,雨点儿。

生2:谢谢你,雨点儿,你让我喝够了水。

生3:谢谢你,有了雨水我们才能生长,我们的生长离不开水。

生4:我会说:“可爱的雨点儿,谢谢你给我水喝。”

生5:你帮助我长高了,妈妈看见了会很开心的。

生6:你不但帮我洗干净身上的灰尘,还给了我营养,你以后要经常来看我,好吗?

生7:雨点儿,我们交个朋友,好吗?

3.引导想象: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到哪里去?为什么?

预设:

生1:我最想到沙漠去,让那里不再干旱,开出红的花,长出绿的草。

生2:我最想到庄稼地去,帮助庄稼生长。

生3:我最想去校园的花坛,让那里的花更红、叶更绿。

4.总结:你们都是最可爱的雨点儿,最可爱的孩子。世界有了你们会变得更美。感谢亲爱的雨点儿们,让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让沙漠也变成了绿洲,雨点儿去过的地方,都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大家都深深陶醉了。让我们轻轻地拿起课本,美美地读一遍课文来欢送雨点儿,好吗?(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给学生机会,提供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有整体感。

四、布置作业。

学完了这篇课文,小朋友们都知道雨点儿落在草地上,小草会更绿;雨点儿落在树林里,树会更高;雨点儿落在花园里,花会更红;雨点儿落在菜园里,菜会更绿……雨点儿除了能帮植物生长,它还能干什么呢?回家可以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

一年级雨点儿教学设计

认识11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动植物的生长与雨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披文入境。

1、出示课件:雨点儿调皮地从天空降落,伴随着沙沙的雨声。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看到这样可爱的小雨点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它?

4、揭示课题,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看课文,听课文配乐朗读。

2、这么美的课文,想自己读读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生自读课文,在课文里圈出生字,不认识的字读拼音或问同桌。

4、cai课件出示生字,老师已经把生字都找到了,黑字是我们要认识的绳子,红色的是老师给它找的朋友组成的词语,你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5、去拼音,打乱顺序读。

6、去朋友,你还认识它吗?

三、细读课文。

1、生字学得好,课文一定会学得更棒。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听,你认为他读得好就拍拍手表扬他。

3、你觉得自己哪一句读得好,读给大家听。

谁认为自己读得更好,向他挑战吧。

喜欢这一段的`小朋友起立一起读一读。

(知道读好问句,并相机理解数不清、飘落)。

4、和自己的小伙伴分角色朗读雨点儿的对话。

5、cai课件演示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动画,看吧,雨停了,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6、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怎么样?带着高兴、喜爱、赞美的语气读读第五自然段。

7、老师也找来了一张图画,仔细看看,还有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美丽的露珠从树叶上()。

()从()。

8、假如老师是雨点儿,你们是小草、小花、小鸟、鱼儿你会对老师说什么?

创设情境,师生对演。感受动植物对雨点儿的感谢,并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9、把自己想象成雨点儿,自由地配上动作,把课文读给小伙伴听。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作业。

一年级语文《雨点儿》评课稿

《雨点儿》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点儿,滋润了大地,使花更红了,草更绿了。高老师整堂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精彩。

一、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内容层层深入。

本节课教学内容多,容量大,有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字教学,教师却能巧妙地将这些容于短短的四十分钟,而且学生学得如此轻松。

首先,高老师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感悟;接着用多种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借助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应用学过的认字方法认读,利用摘苹果的游戏读词语),再由字过渡到词语的理解,进而再到句子,进行说话训练,再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内容,理解大雨点和小雨点的作用。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大雨点儿或小雨点儿,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最后进行写字教学。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目标性极强。

二、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语言对于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丰富感情等都有重要意义,如:在学习“数不清”一词时,教师问:“你还知道什么也数不清?”有的学生说星星,有的说小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雨点儿也很多,也数不清,这样,“数不清”一词就在学生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学习“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一句时,引导学生用“小草从……。“……从……”这一句式,由易到难,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马老师这节课中,多处都合理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这节课一开始,高老师让学生猜谜语,出示的画面很容易让学生猜到谜底是雨,还有雨点飘落的画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飘落”一词的意思。

四、不同形式的朗读,深入感知课文。

下面,我再谈一点个人的`想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作用,可以出示几幅对比鲜明的图片,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明白了前后景象的变化都是因为雨点儿带来的,直观、形象,教师无需过多语言,就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另外,高老师虽然设计了一些不同形式的朗读,但在朗读的方法上是不是还要多一些适当的指导,朗读的时间是否可以安排得充裕一些,比如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可以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再男女生读,师生读。

总之,高老师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老师教得透,学生学得实。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

我们知道上课前要备课,备课要备教材和学生,但怎样来准备呢?今天我班门弄斧,以《画里少了什么》为例,把自己的备课感受做一展示,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在儿童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故事。在美。

术课上,老师让全班同学集体绘画《海洋世界》,同学们在长长的画卷上,画满了大鱼,经老师提示,同学们认识到这不是海洋世界,真正的海洋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通过讨论,同学们还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只有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画好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故事虽然简单,但却蕴涵着一个较深的道理。这是教参中给我们的提示,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文意是文章的灵魂”。当我刚看到文章时,先被它的题目所吸引。题目以问句的形式出现,立刻会勾起读者的好奇心,“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它少什么了?为什么会少这些东西?”并且它还具有前推后延的作用。开始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作画,后面是在明白道理之后互相配合作画。抓住“画里究竟少了什么”这个问题起到了“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表达也很精致。尤其是善于通过前后照应、相映成趣的词语,在对比中显示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读来既感到清晰明快,又生动有味。比如前期画画完了,书中却说是“奇怪”的画,最后才是“真正”的画。理解本文,抓住这些词语,体会作者表现主旨的匠心。另外,这个故事看似简单浅显,但绝不单调平板、一览无余,而是摇曳多姿、引人入胜。故事的发展非常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过程,“要知道梨子的滋味,终要亲口尝一尝”,贴切生活的本质真实。

从结构上来看,这篇课文自然段较多,但从意思上看可分为三个大的段落,1—5自然段主要讲学生自发作画,画出了一幅奇怪的画;6—16自然段主要讲学生们进行了讨论,明白了道理(16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学生们重新画了一幅真正的《海洋世界》。我觉得教师分析把握教材的结构,能够深入理解文章,感受它的起承转合,抓住文章的关键之处。正所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确定了这些,本课以“主体”发展为指导思想,采取“探究式阅读”的教学方法在脑海中渐成雏形。不需多做分析,可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白如何才能画好海洋世界,体会其中的道理。最后,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品悟语言,提高语文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切实有所感受,在实际行动中做好这一点,才会受到真正的教育。这是本文的难点,也是它的美感所在。可能有的文章体现的是情感美,有的是一种智慧美,而本文则是这种情操美,即发现真理、意志美德等,这促使我进一步设想解决方法,努力从这个点进而联系全文进行三个维度的搭设,并确定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会写7个生字,能认读8个生字。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集体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大家分工合作。

4、学生懂得分工、合作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做到分工合作。

本课教学设计,以“探究式”阅读为指导思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环节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导语:课前我从美术老师那知道,很多同学喜欢画画。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篇跟绘画有关的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内容,读有所获。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全文浓缩成一句话,这就是读书的收获。

(学生在读准课文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文章大意,为下一步的质疑做好准备。)。

(1)学生质疑。

我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读课文时你有什么问题吗?结合学生质疑板书。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奇怪的画?画里少了什么?真正的海洋世界是什么样的?等。(本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文章内容偏差很大,教师也可参与提出问题。有的问题较容易可以请学生当时解决)。

(2)制定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确课文的叙述顺序,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精读领悟,读懂课文。

(一)解决“为什么说这是一幅奇怪的画?”结合52页的句子进行对比练习。深入理解句子含义,并为后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在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课前预习理解了这个问题。同时渗透读书方法。)。

(二)解决“画里少了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后,从语言文字理解到画里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教师相机引导:海洋生物还有什么,你能介绍几种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海洋世界的录像。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课后预习,回答问题。通过观看录像,对海洋世界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课件出示:一幅大鱼图)。教师导语:海洋世界这样美,可同学们为什么却画了一幅大鱼图呢?你们认为问题出在哪呢?请同学们再认认真真读读第16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6自然段)。

(学生在上一环节对海洋世界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自读课文,知道画里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教师出示大鱼图,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学生读书后,教师参与探究。教师导语:老师认为是同学们的绘画水平不高?那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画?学生联系上下文反驳教师的观点。最终悟出画里少了同学们分工合作的精神。

(在解决重难点时,教师适当地参与,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反驳教师的观点,引起进一步的思考:画里到底少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读活课文。

师生分工合作完成一幅《海洋世界》。

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道理完成图画,在实践中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通过课堂练习,落实读写结合。)。

在课堂中,我始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相互作用的对话、活动,努力创设融洽的氛围,与学生交流对“我们和我”之间关系的体会,同时,我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以读促理解,以理解促感悟,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学定教,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敏捷,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丰富情感的过程中,明白分工合作的道理,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去关注集体,关注他人,不断进步。最让我满意的是“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前面提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学习、做事时很少想到别人,此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真正做到分工、合作,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及时积极地评价,特别是评价语言针对性强,评价语言生动、具体,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目标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

重难点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第(1)课时。

1问: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春、冬”。

二学习新词。

1依次出示四幅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

2依次出示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认读。

3出示:吹、落、降、飘,认识3个新偏旁,指导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4词语搭配练习,练习朗读短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吹、落、降、飘。

5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三指导写字。

1认读:风、雪。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2)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卡片。2问: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看图学词。

1出示课文图画,问:看图的方法和顺序有哪些?

2指导看图说话,练习句式:

我看到图上远处有(),近处有(),左面有(),右面有()。

3出示新词语,指导正确认读。

4用上新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5教师朗读短语,想象画面,问:你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1认读:游、池、入,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飞、入。

四布置作业找一些描写四季的词语读一读。

板书设计。

1春夏秋冬。

春冬。

四季美。

课题2、姓氏歌课型新授2课时。

目标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中国姓氏。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了解班里同学的姓氏。

4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1)课时。

1问:谁会背诵《百家姓》?

2谈话:你姓什么?请你写一写。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书写“姓”,辨析:姓、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着重是合一合方法。

师生对答,如:木子李,口天吴等。

4辨析:王、玉、主。

5指导写字:王。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句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教师范读,圈出课文中的姓氏。认读。

4交流: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氏?练习句式说话:

我知道班里的同学有的姓(),有的姓(),还有的姓()。

5师生问答方式朗读课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相机讲解:单姓,复姓。并再举几个例子。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方。组词,造句。2辨析:方、万、放。

3指导书写:方。

五布置作业找一找自己的亲人、朋友都是什么姓氏。

第(2)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

二练习说话。

1朗读课文前两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问:你发现什么?仿照例子说话。

2出示三四两行: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同法练习。

3小结: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三指导背诵。

1采用多种方式练习朗读。2熟读成诵。

四指导写字。

1认读:什、么、双、国。2写字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和家人做有关姓氏的问答游戏。2诵读《百家姓》。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姓什么。

祖国真伟大!

目标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的一些习性。

3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肚皮雪白穿绿衣,叫声呱呱蹦蹦跳,捕捉害虫小能手。(青蛙)。

2问:你对青蛙还有哪些了解呢?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学写“青”。组词,造句。

二看图读文。

1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4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相机认识病字头。

5检查:无音节的词语。选择造句。

6辨析:睛、请、晴、清、情。相机讲授辨析的基本方法。

7指导写字:请、晴、清、情。

三再次读文。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2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四布置作业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讲给家人听。

第(2)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2想一想,填一填。(课后题)。

二读文感知。

1接力朗读,及时正音。

2教师范读,问:你听懂了什么?

3交流自己的感受。

4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青蛙呢?

5再次朗读课文。

6指导写字:生、气。

三拓展训练。

1还有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处?

句式练习:我知道(),它能帮我们人类(),我们应该保护它。

2想一想,填一填。

包——抱、饱、胞、跑、泡、炮、袍。

书(包)拥(抱)吃(饱)同(胞)。

(跑)步水(泡)放(炮)(袍)子。

主——住、注、柱、拄、蛀、往、驻。

(主)人(住)宅(注)意(柱)子。

(拄)着(蛀)虫来(往)(驻)足。

四布置作业。

给你喜欢的小动物写几句赞扬的话。

板书设计。

3、小青蛙。

青——请、晴、清、情爱护益虫。

课题4、猜字谜课型新授2课时。

教学。

目标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3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

重点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猜出字谜。

教学难点了解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字谜。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字谜:一加一。请大家猜一个字。交流猜的方法。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字”,组词,造句。

二初读第一则。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4指导写字:左、右、红、时。

三再读第一则。

1指名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交流讨论: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4小结猜字谜的方法。

四拓展训练。

1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字谜,小组内互相猜一猜。2交流展示小组猜字谜的成果。

五布置作业和家人一起猜字谜。

第(2)课时。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谈话导入。

说一说和家人一起猜了哪些字谜?是怎样猜出来的?

二初读第二则。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带音节的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记字方法。4指导写字:动、万。

三再读第二则。

1指名朗读,要求读通顺。2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交流讨论:你能猜出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4小结猜字谜的`方法。

四拓展训练。

1出示本课生字,小组内编字谜。2全班交流猜一猜。

五布置作业以猜字谜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4、猜字谜秋青。

课题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课型新授1课时。

教学。

目标1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时候,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挺清楚。

3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行为习惯和能力。

教学。

重难点1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时候,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

教学准备课文图画。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了解口语交际任务。

二看图了解。

1出示图画,讲讲看图的顺序和方法。2学生自主看图,说一说图画的内容。

3小组内交流。

三听故事,记内容。

1讨论:怎样记住故事的内容?

2提出要求: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3听老师讲故事《老鼠嫁女》,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4按图画逐一交流记住的内容。相机板书关键词语。

5小结:记住故事内容的方法。(看图画,找关键词语。)。

四讲故事,说内容。

1同桌互相讲故事,要求:

讲的同学声音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听的同学认真听,作出评价。

2全班展示,相机评价。

五布置作业。

给家人讲一讲《老鼠嫁女》。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老鼠嫁女》。

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新授3课时。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书写2个生字。

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诗文,并了解大意。

3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正确书写3个生字。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4和大人一起读。能进行亲子阅读,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儿歌的大概意思。

重点。

1趣味识字。了解自然现象,正确认读7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字词句运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通顺地朗读。

诗文,并了解大意。了解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能正确书写5个生字。能正确。

朗读并积累有关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

难点。

1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词语和诗文,并了解大意。

3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课件,田字格。

第(1)课时。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趣味识字。

1出示生字词语,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

2各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4用上这些生字或词语,句式练习:

今天(或昨天、前天)的天气是()。我见过(),当时的情景是()。

5认读生字:带音节的,不带音节的。

6问: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呢?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记一记。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教师范读。

以各种形式练习朗读,逐渐达到熟读成诵。

找一找这些字母形状的异同,曾增强记忆。

2读一读,写一写。出示生字,按照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进行分类。

学生朗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进行组词,造句。

指指导书写:见、长。

三布置作业。

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第(2)课时。

整理与修改。

一字词句运用:读一读。

1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正确。

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二书写提示。

1认读生字:白、回、果,并进行组词、造句。

2讨论这些生字的书写规律,相机讲授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书写,进行评价。

1看图说话,句式练习:这里的景色真美呀!天空中(),地面上()。

2自由朗读词语,要求读正确。

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4交流:你知道哪一个词语的意思?

5再次朗读。

四布置作业找出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短语进行积累。

第(3)课时。

整理与修改。

一和大人一起读。

1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正确。

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交流感受。

5再次朗读,熟读成诵。

6仿照一个小节,自己写几句小诗。

7全班展示,交流评价。

二布置作业跟家人一起朗读,并且把自己写的几句小诗读给他们听。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和大人一起读。

课题快乐读书吧课型新授1课时。

目标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童谣和儿歌,并了解大意。

2初步培养阅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

能正确、通顺地朗读童谣和儿歌,并了解大意。

课件,学生提前搜集一些童谣和儿歌。

教学活动整理与修改。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理解:童谣。

二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2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要求读通顺。

3教师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4全班交流感受。5再次朗读。

三分享拓展。

1同桌互相朗读自己搜集的童谣和儿歌。2在全班展示,集体评议。

3小结:和好书交朋友,快乐读书吧!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认识了生字,多数学生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借助图片内容,概括图片大意。

2、练习用流利的语言把图中的内容表达清楚。

3、培养观察、概括能力,并喜欢用语言交流。

教学重点。

1、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2、根据图意,概括大意。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概括大意。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喜欢照相吗?相信大家都有许多有意思的照片。今天我们要举办一个图片展览。首先,我们要给带来的相片起个名字。老师这里有几幅很有趣的照片给大家看一看。同学们,起“名字”看似小,可是藏着大学问。大家愿不愿意试着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起名字呢?好,我们今天试着给照片起个名。

二、情境渲染,初读图画。

放音乐,出示课本中的图片。

三、选定图画,看图析义。

1、认真地观察这幅图画的哪里最吸引你?

3、让我们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4、把学生写出的内容放在大屏幕下展示,引导学生们评价每一项,从其表达得是否贴切、是否巧妙、是否让人产生相应的联想等,评比。

5、其他三幅画请小组内自由选择一幅大家最喜欢的,由小组长组织一起讨论,商定其名字。把小组讨论的名字一一展示,评价,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记下来。

四、作业。

给自己带来的照片起名字,小组商讨后把照片展出。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设计

1.师出示课外谜语,生竞猜谜底.

2.师读本诗内容,生竞猜谜底.

3.师揭晓谜底,出示诗题.

多样识字.

1.读诗认字。

认真读古诗两次,遇到不会的拼音请拼音宝宝来帮忙.

2.出示生字,全班一起读一读.

1.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将景物圈出来。

2.学习第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1)山有色水无声对比,山是什么颜色的?水有没有声音?

为什么看过去山有色,但是水无声呢?(画中的水)。

(2)这里有几个生字我来考考大家。

色:斜刀头,色彩、白色、景色。

有:有的、有趣、没有。

无:没有就是无的意思,无数(实在太多了,没有数字可以记录下)无声、有无。

(3)这句话中还有一对反义词(远近)。

(4)远:距离很远,远方、远近、永远(一直)。

近:距离近,近处、近来、相近。

远和近有什么相似之处?(走之底)。

请你说一说,在教室哪些同学离周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周老师比较近?

(5)这里还有一个字很神奇,近—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换一换识字法)。

听:听见、听说、打听(向其他人询问)。

3.学习第二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这里有两个景物,花和鸟。

(2)同学们春天到了花朵盛开了,但是现在春天过去了花为什么还盛开着?(画上的花)一般的小鸟在人走进都会飞走,但是为什么我们走进了,这只小鸟动都不动呢?(画上的鸟)。

(3)这里也有一对反义词(来去)。

(4)来:来去、从来、回来。

去:去年、回去、不去。

(5)这里还有最后一个生字,它是还。

4.读了这首诗,你从哪里猜出它的谜底是画的?

1.出示来去,让学生观察笔顺、笔画特点。

2.范写:来(点向里斜,长横在横中线,垂露竖在竖中线,撇捺要写得舒展)。

去(短横在横中线上面,长横在横中线下面略微往上倾斜,撇折要略微往上提)。

雨点儿

教学理念: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自的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制的发展机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节课教学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统一的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化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时间:11月。

教学地点:教室(一年一班)。

教学手段: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悟语言文字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3、板书课题:雨点儿。

师:你知道怎么读题吗?(这一教学过程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知全文。

1、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标出自然段。

2、交流。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充分的自学为合作学习和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巧识字。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1)出示“数”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播放课件:落叶飘落。)“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3、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你哪?”引导学生读大雨点的话,把这句话补充完整:“你要到哪里去?”

4、读“方”。

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地方”这个词中“方”读轻声。

5、桌间相互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借助课件阅读,使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调动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形象感知事物,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四、读中悟。

1、学生自主读第5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教师边范读第5自然段,边演示雨后草长花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3、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让学生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该句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

从。

4、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5自然段。

5、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6、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读给好朋友听。

7、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尊重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差异,不设定统一感受知目标,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做学习主人翁的意识。)。

五、悟中品。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2、全班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读。交流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互相评价。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表化表现,应该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应引领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与体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雨点儿

1.师:过了不久,大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看,这是一片有花有草的地方,下了一场雨……。(课件演示雨前到雨后的情景)。

3.让学生就这一自然段质疑并自己请小老师解答。

生问: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答1:因为雨把花草身上的尘洗干净了。

答2:因为下雨后花草的心情很好,所以更漂亮了。

生问: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会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答1:因为花下面有泥,雨把泥淋松软了,就会长出小草。

答2:因为人喝水就会长高,小花小草喝水也会长高。

4.谁愿意美美地朗读第五自然段?他读得怎样?你能自己找对手比赛读吗?一起加动作表演读读。

5.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

6.有一位作曲家也很喜欢雨点儿,他作了一首曲子赞美雨点儿,我们一起听听。欣赏乐曲《小雨沙沙》。

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

生1:我会说可爱的雨点儿,谢谢你给水我喝。

生2:你帮助我长高了,妈妈看见了会很开心的。

生3:你不但帮我洗干净身上的灰尘,还给了我营养,你以后会经常来看我好吗?

生4:雨点儿,我们交个朋友好吗?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作者运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再现雨前雨后情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用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但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们其实并没有很好地理解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仅凭想象或一些课外知识对这问题有个模糊的认识。尽管它牵涉到科学常识领域,但面对着一年级刚人学的小学生,老师也不能把这问题当做上自然常识课那样讲解。

因此,我觉得,老师在上这堂课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在上课前一周布置学生回家观察花草在浇水前和浇水后的区别,或观察花草在下雨后的变化。在上课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观察所得。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布置学生课后参加实践活动的作业,如到校园的花圃给花草浇水、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雨水的资料(可以是图片、儿歌、诗歌、画画、唱歌、舞蹈等)、在班内举办“我眼中的雨点儿”展览等活动,从而使学生对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改变课程内容的旧、窄、死,使之变得新、宽、活,使语文课程内容向生活开放,成为一泓不断更新、永远流淌的活水。”

(吴巧斐)。

作者邮箱:wqf_97521@。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学生通过互动学习,能读通课文,读懂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4.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能体会和感受语言文字美,发散思维,敢于创新。

1.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认识雨点的动态变化。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1、采用录音机、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以童趣为本,朗读为主,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通过激发想象、自主创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一、导入: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春天。)。

师:是啊,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指生答。)。

师总结: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漫山遍野的红花绿草,和煦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春天除了这些还送给我们另外一个礼物,让我们一起猜猜是什么礼物?(屏幕出现礼物盒)。

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进水里看不见。(学生猜谜)。

揭示谜底——雨。

师:对了,春天不光给我们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春雨。听!滴嗒,滴嗒,雨点落下来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一首诗歌《雨点》。

(板书课题:雨点,学生书空并读题。)。

师:小朋友们,雨点是一群爱旅游、爱冒险的快乐宝贝,想不想知道它们都去了哪些地方旅行?它们到了不同的地方后分别有哪些不同表现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认读生字词:

1、读课文之前,我们要先认识一下课文中的新朋友——我们的生字词宝宝。

出示本课生字词:

池塘江河海洋小溪散步奔跑跳跃落进睡觉。

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住生字宝宝们的名字。再去掉拼音读一读。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排火车读、个别点读)。

2、生字宝宝成为你的朋友了吗?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点的世界吧!

三、初读课文: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读通句子。

四、再读课文,检查初读效果:

1、怎样才能把生字宝宝写得漂亮呢?(学生读帖,老师做适当点拨)。

2、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瞧,雨点们旅行多开心啊!老师突然好想变成快乐的小雨点,落在柳条上,在柳条上荡秋千。如果你们也是可爱的小雨点,你们还想落到哪儿去呢?下课后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

雨点。

池塘。

睡觉。

小溪。

散步。

江河。

奔跑。

海洋。

跳跃。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观察写字表,运用记字方法记住“死、咬、做”三个字。

2、通过自由练读、角色朗读、同学赛读等形式,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

教学重点:运用记字方法学习生字,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待故事中的人物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分“字、词”两个层次复习旧知。)。

二、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字,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3、学习会认字“停、钱、重”。

采取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的方法;采用开火车读、男女赛读、指名读等形式,使学生认读生字。

4、送字回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抓关键语句“一只死狐狸!快下车。”“这张皮能卖不少钱呢!”体会卖鱼人的高兴,感情朗读。

5、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书,检查自学情况。

3、学习会写字“咬、做”。

采取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的方法;采用开火车读、男女赛读、指名读等形式,使学生认读生字。

4、送字回文,指导学生默读并圈画出表示列那动作的词,在理解词语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抓住表示列那动作的词,体会列那当时心理,感情朗读。(学生在上一自然段学习的基础上,已掌握学习方法,本自然段在学习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学习课文四、五自然段,体会列那和卖鱼人的心情。

(四)小结。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五)回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巩固练习。

(一)认识字宝宝。

停钱重咬做。

(二)再认词宝宝。

停下停车金钱重新咬住咬牙咬人。

出生入死你死我活做工做人做事。

(三)生字搬家。

1、做事情不要死板,要灵活机动。

2、小红一口咬定,这事不是她干的。

五、指导写字(死咬做)。

1、指导学生用“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记字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最后再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学生观察字形。

3、指导写字(老师范写,学生仿写。)。

板书设计:

狐狸列那。

卖鱼人停下走摸说扔。

列那咬穿做套跳。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剩余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表演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一、猜谜导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谁能猜猜?(贴雨点图)。

2.师:小雨点很顽皮,今天跑到我们课堂里来了,我们一起书空课题。

雨:两肩开阔,两脚稍合,中坚挺直,点点对齐。

点:四点底像小拱桥,两边点大,中间点小,方向不同。(齐读课题)。

二、深入探究,了解雨点的形态。

过渡:小雨点又跑到哪些地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找出答案。

1.全班齐读课文,说说雨点分别落进了哪里。

学生回答:(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师:我把大家找到的答案,做成了词卡,这些词卡去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吗?谁来读?(做小老师读,开火车读)贴卡片。

2.小雨点在这些地方都做了什么?

学生回答:(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出示词卡,谁来读?都来做动作。

3.这四个词语都是写小雨点的动作,李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它们也想到黑板上找找它们和朋友,谁来帮帮他们?(师生互动来贴词卡)为小朋友鼓掌。

4.师:都是小雨点,为什么去了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动作呢?让我们和小雨点再来旅行一次吧。

5.课件出示池塘图。

评:小雨点在睡觉,千万不要吵醒它,声音要轻要柔,谁再来读。

6.课件出示小溪图。

师:小雨点睡醒了,它听到小溪哥哥在唱歌,叮咚叮咚,播放,你发现了什么?小溪哥哥在慢慢地流着,小雨点也跟着慢慢地走,好像在散步。(这句谁来读?)。

评:小溪很悠闲,谁在来试试。

7.课件出示江河图。

师:接下来,小雨点跟着小溪哥哥会流到什么地方呢?后来小雨点和小溪哥哥一起来到了江河姐姐这里,(播放)你发现了什么?江河姐姐的水流速度更快了,所以小雨点要奔跑才能赶上江河姐姐的脚步。应该用什么语气读?是不是该稍快点,要有急事的时候,我们才会奔跑。

8.课件出示大海图。

评:跳跃是有力的,都起来要响亮,谁再来试试。

9.师:如果把刚才大家读到的四句话,合奏起来,就是动听的一首儿歌。四人一个小组,小组合作朗诵儿歌。

小组合作朗诵汇报(配乐)。

师:你们读的真好,咱们一(四)班可不可以来个大合奏呢?不仅小组合作,咱要全班合作,老师也来参与。

10.全班表演,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已经坐不住了,还想感受一下美妙的旅行,做上动作,在此跟着小雨点动起来吧!

三、语句表达,升华主题。

过渡:我们不仅儿歌要读好,还要学会表达,你觉得雨点会落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

老师也收集了雨点说要到的场面,你来看。(播放视频:1.图片,2.玻璃;)你看到了雨点落在什么没地方,它在那里干什么?学生大胆想象,回答。

四、“里”字书写。

学会表达,还要学会书写,你才更棒。

日写扁扁占上格,一竖垂直在中线。

两个长横放下格,五横等距最美观。

五、总结全文。

师:其实这节课里,还隐藏着一个科学小常识,你来看黑板,老师画的小箭头,池塘里的水,小溪里的水,江河里的水,最终都会汇入大海,大自然还有很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读熟课文,认会1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认会15个生字。

3、练习看上下文猜字。

4、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电脑绘制的四幅图及词、字等幻灯片。

教学布骤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随文识字,读通课文。

课件展示:五个可爱的小动物伴着音乐走了出来。紧接着题目出现:《珍贵的纪念》。板书课题。

范读全文。

师:哪一组合作的最好,读得最认真,一会儿请他们为大家读。

看图认识主人公。

读课题两遍。

手指字认真听。

手指字轻声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用""圈起来,然后看上下文猜一猜。

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合作认字。小组内解决不了的下座位请教老师或其他组的同学。

1、同桌之间当小老师检查。(1生读,另一生手指字认真听)。

2、读完的学生举手示意;。

3、读得快的学生感情朗读或认绿线格中的字。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渗透性识字。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

3、在朗读上作示范。

1、渗透"猜字"识字办法;。

2、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再次随文识字。

3、引起学生的定向注意。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的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1、继续随文识字;。

2、练习朗读全文;。

3、培养合作精神;。

4、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5、让一部分学生先认会字,便于下面进行合作学习。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请学得快、合作得好的学生先读,相互检查朗读情况。

2、逐段相机出示课件:

a、亭子、台阶及动物们手舞足蹈高兴的样子。

b、动物们留纪念的过程。

c、第二年春天来到时,亭子周围鲜花盛开,蝶飞蜂舞的情景,动物们依次上场,引导理解:小刺猬留下了什么纪念?为什么"这才是最珍贵的纪念"。

两个同学(同桌)读完后,另一桌读,读完后评议。

1、看图认识"台阶"、"亭子";。

2、感受动物们建好亭子后的喜悦心情。齐读第一段。

看图认识"刺猬"。

1、先齐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2、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及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

1、渗透感情朗读。

2、闪动的字由静变动,吸引了学生,集中了注意力,有利于学生识字。

1、培养想象能力;。

2、通过讨论,明确小刺猬留下的纪念是什么,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物的良好习惯,同时感悟这份纪念的珍贵。

三、由词到字,认会15个生字。

1、课件出示11个词。(依次出示)。

2、要求在小组内学生字,请学生谈学习过程。

3、开火车读字。课件展示,读对一个字,送学生一份小礼物留作纪念(课件上的小物品)。

a、认识的学生主动站起来读。

b、开火车读,读对了,全班跟读。

a、小组长检查,把会的字用""标出来,不会的圈出来。

b、生生互教互学。

c、交流学习方法或好的学习习惯。

开火车读,组词读或只读出字音,

1、缩小语境,帮助学生认字。

2、认字过程有层次性,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识字目的性强,提高识字的效果。

2、组与组互动,生与生互动,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3、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影响、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1、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2、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愉悦--为自己的收获,推动学生今后依然在兴趣盎然中自主学习。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通过认识人体的各个器官,认识8个生字,8个生词。

2.通过字词句的运用,知道轻声的几种构词方式,并能读准确。知道带有“点”笔画的独体字的笔顺规则。

3.日积月累,通过诵读《寻隐者不遇》,培养收集古诗词的兴趣。

1.了解轻声词的构词方式,养成课外积累词语的习惯。

2.日积月累,通过诵读《寻隐者不遇》,培养收集古诗词的兴趣。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2.字词卡片。(学生)。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人体基本器官,识字学词。

1.指名说说人体头部器官,师板书:眉毛鼻子嘴巴脖子。

2.认读生字:眉、鼻、嘴、脖,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

3.认读生词:眉毛、鼻子、嘴巴、脖子,一边指着同桌面部这些器官,一边认读这些生词。

4.利用各种形式认读以上生词。

5.同法认读生字:臂、肚、腿、脚生词:手臂、肚子、小腿、脚尖。

6.齐读以上生词,或抽读生字卡。

二、课件出示生词,学习轻声。

1.理解“轻声”,就是要把有些词读得轻而短。

2.课件出示读轻声的`词:眉毛、鼻子、嘴巴、脖子、肚子。

3.以上词语中的“毛、子、巴”等需要读得轻而短,这是汉语中语言表达的需要。

4.师示范读,教读。5.指名读,小组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课件出示以下词语:

胆子粽子镜子爸爸妈妈哥哥故事月亮时候。

1.师范读,让学生倾听。

2.听出了什么吗?你发现了什么吗?

3.有时候,一些词里面含“子”或重叠词,或某些特定的词,由于表达的需要,也要读轻声。(简单讲解即可)。

4.师举例说明。

5.指名试读词语,师相机指导。6.分小组读,全班齐读。

1.课件出示独体字:主、书、门、我。

2.师在田字格字帖上范写,生观察“主”“门”中点的书写顺序与“书”“我”中点的书写顺序的不同。

3.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师讲解“点”在不同的字里,书写顺序是不同的。

5.生描红,同桌互评。

6.作品展示,师生全班交流。

一、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古诗《静夜思》,指导背诵。

二、课件出示古诗《寻隐者不遇》。

1.生看课件,借助拼音读古诗。自由读,小组内互读互评,并圈出不认识的字。

2.汇报交流生字。

3.认读生字卡:寻隐者遇贾药此深。

4.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一句一句读清楚,读通顺。

5.指名逐句逐句朗读古诗,全班交流正音。

三、学习古诗,理解诗句内容。

1.师范读。

2.师带读,生标出每句停顿的地方。

3.全班齐读。

4.结合插图情景,逐句理解诗句意思。

5.感悟朗读古诗,指导背诵。

6.小组背,指名背,全班齐背。

1.抄写本单元课后生词。并把抄写的词语放到“我的词语篓”里。

2.背诵《寻隐者不遇》。

3.回家和大人一起读儿歌:《妞妞赶牛》。

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认识2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是秋天呢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学生观察想象。)。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和小节。

1、整体识字,全体认读生字,小老师带读生字。

2、注意“说”“是”读翘舌音,“圆”是整体认读音节,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生字的字形让学生自主识记,整体感知,注意形义的联系。当堂板书,让学生动态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思考:这一句写的是什么。

(2)看图认识“草芽”。

(3)提问:草芽为什么说他就是春天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春天来了呢。

(4)指导朗读。握好朗读基调。要把描写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句子是重点,读出它们各自的形态,如“草芽尖尖”,“尖尖”要读得轻细,表现出草芽的柔嫩;“荷叶圆圆”,“圆圆”声音微微上扬;“雪人大肚子一挺”,“一挺”要重读,表现出雪人顽皮的样子。教师范读、男女生对读、表演读。

四)词句讲释。

1、“穗”,看图,让学生感知,告诉学生“穗”是谷类植物簇生在一起的花或果实。组词:稻穗、谷穗、麦穗。

2、注意儿歌的四个小节,结构、句式都相同,抓住第一节(只有一句话),引导学生读懂草芽是春天有特征的事物,所以他说自己是春天。联系生活实际,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上看出是春天,让学生认识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

3、其他三小节可让学生用同样方法自己读懂内容。

4、自学交流。

(1)按学习第一句的步骤和方法自学二、三、四句。

(2)小组交流讨论。再推荐一名代表汇报。

5、“——是——”这样的句式在儿歌中出现了三次。把这类句子找出来,再用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二、回顾课文内容,多种形式读课文。

三、说说画画。

你觉得哪个季节最美说说你最喜欢的季节,再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四、实践活动。

以“美丽的四季”为内容,开一个“诵四季”展示会,学生可以用诗歌、歌舞歌颂四季,也可用绘画表现某个季节的美。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对错说话是非菏叶圆形夏天。

秋天雪花肚子就是冬天冬瓜。

六、练习写字。

要掌握的横折勾和竖弯勾两个新笔画。教师师范写,让学生清楚它们都是一笔写成。写字时让学生注意观察、体会两种笔画的转折的角度,运笔用力的大小。

相关范文推荐
  • 12-14 人音版一年级第六课爱劳动教案(热门13篇)
    在编写一年级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接下来为大家提供一些一年级教案的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份好的教案能
  • 12-14 高三学生成人仪式讲话稿(精选17篇)
    通过讲话稿,我们可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讲清楚。通过分析这些讲话稿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成功的演讲技巧和策略,以提高我们的演讲能力。在当下社会,能够利
  • 12-14 学生教案变色龙(专业17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提前预设教学活动,减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处理时间。随后,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编写教学工作计划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早期阅读可以激发
  • 12-14 挫折在挫折中成长(专业22篇)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经常鼓励学生多写作文,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篇章,值得我们仔细钻研和借鉴。不要因为摔过跤而不敢奔跑,不要
  • 12-14 写我爱冬天冬的特色(优质16篇)
    优秀作文是经过反复推敲和精心雕琢的,它展现了作者的用心和勤奋。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通过阅读这些作文,可以了解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套路。冬天插着翅膀飞来了,带
  • 12-14 六年级数学观察的范围教案范文(19篇)
    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六年级教案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首先,从课前游戏开始,让学生感受观察点的
  • 12-14 中班爸爸的大鞋子综合活动教案(热门20篇)
    中班教案的编写需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邀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以下中班教案范文,共同学习和交流教学经验。1、能穿着大鞋子协调的行走,发展平衡能力
  • 12-14 写人的七年级(汇总22篇)
    优秀作文的语言优美流畅,充满韵律感,让人读来如沐春风,心旷神怡。这些优秀作文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考层面展开,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12-14 二年级下雪(通用16篇)
    优秀作文能够体现学生的独特思维和个人观点,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这里有一些精选的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哇!下大雪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从
  • 12-14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妈妈我要亲亲你(专业15篇)
    小班教案的制定应结合教材的要求和学校的教学大纲,保证教学的系统和连贯性。借鉴这些小班教案范文中的优秀教学经验,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1、初步学唱歌曲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