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口算乘法的说课稿(通用24篇)

口算乘法的说课稿(通用24篇)

时间:2023-12-21 21:19:57 作者:碧墨

教案模板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以下是一些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在备课过程中参考和借鉴。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58页的《乘法口算》。

2.教材分析。

《乘法口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拟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中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情感目标: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二、说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明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口算方法。

2、学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所以,一开课我就创设了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的情境。

(一)复习铺垫、激情导入。

通过抢答、开小车的形式进行复习铺垫,让学生在已有的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知识基础上,为学生学习整十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计清、探究新知。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我在教材的主题图中创设了邮递员王叔叔这一角色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新授中,第一个问题“王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算是300×10=3000,60×10=600,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第二个问题“工作一个月,又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300×30=9000,60×30=1800时,由刚才的“扶”到现在的“放”,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并且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是怎么样,怎样才能说明结果是正确地。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练习巩固。

练习内容设计上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联系北京奥运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生的爱国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当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说教学反思。

优点:

(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问题情景的设计中,开始通过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我把本节课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应用,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本节课的主题图联系起来,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把练习的内容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联系2008北京奥运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教学中我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正确进行口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首先自主探究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和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节课中,我力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如从口算速度、动脑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保证了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不足之处:

应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互动的质量,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知水平。

三年级《口算乘法》评课稿

《口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陈老师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如果过多地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摒弃教材中邮递员送信这一学生所不熟知的情境,以邮递员的工作为主线,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在巩固应用的过程中创设了登宝塔、帮小兔回家爱心捐款等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课堂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把枯燥的口算乘法课变得生动,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二、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引导学生探究算理与算法的统一。学生已有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知识和经验,课堂上围绕学生探索、并借助计数器拨珠来理解算理,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整百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探索、尝试、交流中扩展和提升对口算乘法的认识,在获取数学知识中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口算乘法》说课稿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六单元第1节《口算乘法》,首先我先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1、本节内容:《口算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56—57的内容。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着重从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融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社会经验,让学生再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计算数学,使得数学学习生活化。

3、教学目标: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不仅为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理解口算原理。

1、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要由学生自主建构,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互动学习把新知纳入旧知。

2、教法。

(1)情境教学法。

(2)问答法。

(3)练习法。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3、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

(1)自主探究法。

(2)观察发现法。

(3)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想一想,练一练,写一写,看一看的过程中发现整十、整百、整千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规律。

(一)设景激趣,导入新课。

通过抢答的形式进行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了必要的铺垫。本节课重点是学生能说出口算时的算理,这些复习题就是为学习重点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规律。

教学时先出示游乐园的场景图,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后,自己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由问题列出20×3这一新授内容,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动手做一做。学生在计算20×3时有的学生是直接算,有的用加法列式计算,有的口算,有的笔算,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也不同。这时我会结合实例让学生感悟出口算与笔算的联系及各自的特点,从而在鼓励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又注重计算策略的优化选择。

教学完20×3这道题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提出一个新问题200×3和20xx×3让同学们自主探索得出答案,在计算过程中发现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运算规律。

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归纳出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运算规律。

2、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规律。

通过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坐过山车的问题列出算式12×3,提问学生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小组交流后有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规律,学生观察后由老师给出计算方法。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在练习设计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题目训练。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板书设计:

20×3=6012×3=36。

整节课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新课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提高各种能力。这一课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我相信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谢谢!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

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5、46页的口算乘法,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会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和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本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首先通过几种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让学生初步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为以后理解关系式 “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做好铺垫。再以物体的运动为背景,选择两个来自生活实际又具有特殊数值的两道算式16×3、160×3作为引导学生口算的范例,使学生通过对比,自主得出一位数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对比,自主得出一位数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3、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重难点:重点是掌握口算方法,难点是正确进行计算。

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比较中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第一,出示各种交通工具图片,从找数学信息中,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人骑自行车每小时约行16千米,3小时可行多少千米?”列出算式16×3,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对比中优化算法。

第三,创设问题情境“特快列车每小时约行160千米,3小时可行多少千米?”列出算式160×3,让学生通过和16×3的口算方法的比较之下,自主得出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第四,师生一起小结算法揭题,并质疑拓展,使学生举一反三中得到知识的迁移

第五,完成课本第47页1、2、3题

第六,全堂总结,谈收获。

数学《乘法口算》说课稿

1、教学内容:《口算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68~69的内容。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观察、探索、分析的能力,在尝试的过程中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4、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互通之处,并能熟练运用进行计算。

1、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要由学生自主建构,数学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而老师扮演的角色是组织引导学生发现,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互动学习把新知纳入旧知。

2、说教法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活动之中。在教学中着力已有的知识着手,既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在算一算、练一练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引导学生比较、讨论,在尝试、探索、练习过程中能总结出口算乘法的简便方法。我利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内在的求知需要,教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需要,激活他们的内在潜能,唤醒他们的觉悟,发展他们的个性,启迪他们主动思维,才能更好的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说学法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先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认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通过抢答、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了必要的铺垫。本节课重点是学生能说出口算时的算理,这些复习题就是为学习重点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并进性讨论与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学生在试算20乘几时有的直接算,有的用加法列式计算,有的口算,有的笔算,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也随之变化。教师则及时结合实例,展开讨论:怎样使计算正确率更高而且计算又方便呢?让学生感悟出口算与笔算的联系及各自的特点,从而在鼓励学生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又注重计算策略的优化选择。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解决共性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作到引而不牵,放而不纵。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在练习设计中我设计了基本达标练习,推进练习,巩固应用以及拓展思维等层次性的变化,力求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同时溶入趣味性,如抢答,游戏,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做得愉快,练得开心!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0×2=40(元)

2个十×2=4个十就是40

30×3=90(元)

3个十×3=9个十就是90

整节课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新课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提高各种能力。这一课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我相信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谢谢!

《口算乘法》数学评课稿

今天,我听了史老师上的《口算乘法》这一课后,有以下的想法:

1、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史老师让学生自主的从主题图中寻找信息,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史让学生自己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继而让学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然后在多种算法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史老师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

3、口算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口算乘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节课的内容则为以后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它在本单元的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出示例题情境图。

a、学生看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b、指名回答;

c、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出示例题:3筐草莓,每筐15盒,一共有多少盒?

a、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列式?

b、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5×3=。

c、你会口算吗?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3、小组合作,尝试多种方法解答;

5、分析比较哪种算法最合理,相机出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阅读并理解;

6、尝试练习,多媒体课件出示口算习题,计算并说出算理。

7、拓展延伸:口算150×3=。

a、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b、学生汇报计算方法,教师引导;

c、多媒体出示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8、我能行:出示两道同等类型的数学口算算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送小兔子回家把今天所学知识组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口算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本次板书直接板书口算乘法的计算过程。

本节课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

《口算乘法》是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整百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学会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教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口算方法。

主要以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法。

本节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究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开展合作学习和交流,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口算乘法的不同方法。

《口算乘法》数学评课稿

非常有幸能聆听陈建平老师上的《口算乘法》这一课,让我这个新教师感受到了陈老师精湛的课堂功力。“计算教学”是个永恒而又经典的话题,如何上出扎实有效的计算课也就成了我们每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学生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又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由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接下来就结合陈老师上的这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计算教学原本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但如果结合实际情境,有了现实情境的支撑,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有意义了。本课始陈老师首先出示一幅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和价格表,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通过原型,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为课中的探究提供了现实起点。其次通过逐渐增加人数,顺理成章,循序渐进地探究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整个过程由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学生也兴致很高,让他们体验到计算不只是为了计算,还可以解决问题。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并学会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整个学习过程是一气呵成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应该是求联求变的。

计算教学的核心就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本课的算法是很简单的,就是看成几乘几,再在得数末尾添加同样多的0。但是学生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时就不知道怎么表达了,因此理解算理是本课的难点。如何使这算法和看成几个十、百、千乘几再在得数末尾添上相应的0的算理联系沟通呢?从这堂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陈老师在课首是以表内乘法9×2引出10×2、20×2让学生初步感知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没有很快就进行方法优化。而是巧用计数器,逐步引导到看成几个十乘几得几个十。接着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总结出计算方法是看成表内乘法来算,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加几个0,从而优化概括出计算方法,促进新旧知的融合。后用400?5=200的判断题,抓出特别的题目,以免在作业中混淆。这时我想学生的思想水平应该不是课前那种模糊混沌,应该是经历了一定的思考和体验,相信他们不只是会算了,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这样算。

总之,陈老师的课严谨而理性,条理清晰,重视算理与算法的沟通,提倡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最后我想说的是,一节课更像是一桌大餐,现在也许只能做“鲸吞”状,营养的吸收要留待我们以后慢慢消化吸收。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不妥之处,请你们指正,谢谢!

《口算乘法》说课稿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内容,第一段主要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第二段主要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第一个例题: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奠定基础。教材为同学们提供主题图,运用已有知识将难点转化,以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技能,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算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探索并掌握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思想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获取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迁移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着课程标准,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体验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多种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难点是体会口算算理,正确、灵活、合理地进行相关乘法口算。

1、知识迁移法:在教学活动的导入部分,首先带领学生复习旧的知识,注意以旧引新抓准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运用了知识迁移规律,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2、情景创设法:小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不够稳定,因此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进行直观思考,理解算理。

3、练习巩固法: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及时进行巩固,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算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且体现出做数学的思想,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利用课改的教学模式,其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八环节整合成六环节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2、出示学习目标。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4、精讲点拨、检测自学。

5、巩固训练。

6、归纳小结。

《口算乘法》说课稿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58页的《乘法口算》。

2.教材分析。

《乘法口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拟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中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情感目标: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明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教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口算方法。

2、学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所以,一开课我就创设了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的情境。

(一)复习铺垫、激情导入。

通过抢答、开小车的形式进行复习铺垫,让学生在已有的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知识基础上,为学生学习整十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计清、探究新知。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我在教材的主题图中创设了邮递员王叔叔这一角色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实现教学目标。

新授中,第一个问题“王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算是300×10=3000,60×10=600,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第二个问题“工作一个月,又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300×30=9000,60×30=1800时,由刚才的“扶”到现在的“放”,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并且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是怎么样,怎样才能说明结果是正确地。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练习巩固。

练习内容设计上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联系2008北京奥运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生的爱国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当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问题情景的设计中,开始通过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我把本节课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应用,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本节课的主题图联系起来,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把练习的内容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联系2008北京奥运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教学中我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正确进行口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首先自主探究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和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节课中,我力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如从口算速度、动脑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保证了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应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互动的质量,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知水平。

数学《乘法口算》说课稿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的《乘法口算》。

2.教材分析

《乘法口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拟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中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情感目标: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明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教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口算方法

2、学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所以,一开课我就创设了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的情境。

(一)复习铺垫、激情导入

通过抢答、开小车的形式进行复习铺垫,让学生在已有的一位数乘整十数的知识基础上,为学生学习整十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计清、探究新知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我在教材的主题图中创设了邮递员王叔叔这一角色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实现教学目标

新授中,第一个问题“王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算是300×10=3000,60×10=600,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第二个问题“工作一个月,又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300×30=9000,60×30=1800时,由刚才的“扶”到现在的“放”,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并且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是怎么样,怎样才能说明结果是正确地。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练习巩固

练习内容设计上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生的爱国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当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优点:

(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问题情景的设计中,开始通过聪聪和明明两位小精灵邀请同学们参加思维大本营活动,我把本节课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应用,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本节课的主题图联系起来,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把练习的内容寓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教学中我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正确进行口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首先自主探究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和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这节课中,我力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如从口算速度、动脑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保证了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不足之处:

应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互动的质量,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知水平。

口算乘法评课稿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两位老师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时,吴老师和黎老师让学生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学生就能够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1、大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主生和形成的过程。

2、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

3、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与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4、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与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4、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通过练习,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

口算乘法评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非常有幸能聆听陈建平老师上的《口算乘法》这一课,让我这个新教师感受到了陈老师精湛的课堂功力。“计算教学”是个永恒而又经典的话题,如何上出扎实有效的计算课也就成了我们每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学生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又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由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接下来就结合陈老师上的这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计算教学原本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但如果结合实际情境,有了现实情境的支撑,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有意义了。本课始陈老师首先出示一幅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和价格表,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通过原型,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为课中的探究提供了现实起点。其次通过逐渐增加人数,顺理成章,循序渐进地探究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整个过程由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学生也兴致很高,让他们体验到计算不只是为了计算,还可以解决问题。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并学会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整个学习过程是一气呵成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应该是求联求变的。

计算教学的核心就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本课的算法是很简单的,就是看成几乘几,再在得数末尾添加同样多的0。但是学生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时就不知道怎么表达了,因此理解算理是本课的难点。如何使这算法和看成几个十、百、千乘几再在得数末尾添上相应的0的算理联系沟通呢?从这堂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陈老师在课首是以表内乘法9×2引出10×2、20×2让学生初步感知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没有很快就进行方法优化。而是巧用计数器,逐步引导到看成几个十乘几得几个十。接着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总结出计算方法是看成表内乘法来算,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加几个0,从而优化概括出计算方法,促进新旧知的融合。后用400?5=200的判断题,抓出特别的题目,以免在作业中混淆。这时我想学生的思想水平应该不是课前那种模糊混沌,应该是经历了一定的思考和体验,相信他们不只是会算了,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这样算。

总之,陈老师的课严谨而理性,条理清晰,重视算理与算法的沟通,提倡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最后我想说的是,一节课更像是一桌大餐,现在也许只能做“鲸吞”状,营养的吸收要留待我们以后慢慢消化吸收。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不妥之处,请你们指正,谢谢!

口算乘法评课稿

这堂课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中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成功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特色:

特色一:整体结构合理,教学过程流畅,环环相扣。从复习到新授再到练习,无处不见老师安排之精心。李老师在安排复习题时很有针对性,复习题服务于新授知识,通过复习,再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和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规律,为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顺序及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准备了条件。进行这样有效的复习,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特色二:讲练结合,练习题内容全面,题型丰富且有代表性,有计算题、填空题、解决问题。每道题的选择都是精挑细选的。计算题让学生及时多次用竖式计算,经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特色三: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这个特色体现在本节课的例题和应用题中。我相信,通过学习,学生们都能切实体会到计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特色四:正面教学与反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李老师在让同学试做的过程中,列竖式计算24×9时,请同学上黑板计算。首先讲正确的竖式计算,答案为216,然后又特别提了其他两种错误的算法,错误答案分别为:1836和146,并让学生说说他为什么这样做。就在同学分析的过程中,李老师就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加深同学的印象,让他们更好的掌握笔算乘法的规律。

李老师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优点,但我觉得这些地方可以再注意一下:

例如,在呈现例题4解决运动场最多可坐多少人的情境,让学生将要解决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来解决,将自己置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使学习材料包含生气,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算”的问题。此时已经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参与意识,人人的思维都很活跃,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比如,判断纠错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时要注意什么?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梳理,也让学生有了积极健康的体验。将计算题设计成一个游戏,灰姑娘在晚宴上掉了一只鞋子,在大屏上出示6只写有算式的鞋,说明鞋上两个数相乘得数是672的那只鞋就是灰姑娘的,你能帮她找到吗?这样设计练习,既可以增加练习的乐趣,又使学生在计算游戏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李老师设计了竖式计算一环节,我觉得在计算之前可以让学生先估一估再计算,学生笔算后再提醒学生用估算检查一下笔算的结果,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估算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估算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以上是我个人的意见,如有不当之处请老师包涵。

口算乘法评课稿

本堂课是在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基础上的拓展。

1、复习竖式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引导学生说明笔算方法。

2、解决问题,每套14本,买5套会求吗?7套呢?12套呢?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14×12,老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在求14×12时,里老手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然后再求准确结果,用拆分法,师生配合默契。

5、笔算乘法的笔算过程教师讲解详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每一步的来源。

建议:

1、在学生绘制点子图前,李老师提示一下,把12分成几和几最好算呢?可能很多学生可能想到分成2和10。学生在汇报点子图时,我觉得应该把算式写在黑板上,这样利于比较观察。

2、点子图和比算乘法练习起来会更好。

《口算乘法》教案

1.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归纳概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一、复习铺垫:

1、抢答题:出示口算卡片。

12×3=500×7=15×4=60×70=350×2。

2、估算:卡片出示197×5≈,那约等于多少呢?你是如何估算的。(明确方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看来大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板书:乘法)请看大屏幕。

(2)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选择问题:兰州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你能列出算式吗?列完式的同学想一想、比较,这个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3)猜想结果、尝试计算、板演,汇报交流,优化算法。

1)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质疑评价;。

2)比较两种竖式,有何发现?

3)引导学生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列竖式的方法;你觉得哪种竖式好好些,说明理由。

(4)用计算器计算检验。

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是多少?生:1740。师:看来,我们笔算的结果是正确的。(板书得数和单位名称)同学们今后做完题检查时,也可以用计算器来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写答。随学生回答,板书答案。(李叔叔的某城市到北京有1740千米。)。

(5)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

三、比较探究、巧用迁移。

(1)今天我们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的发现?同桌交流……(异相同点)。

(2)什么叫迁移?我们应用原来学的计算方法,就能解决今天的新问题,这种方法在数学上称之为迁移。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3)出示试一试:134×2l,学生独立笔算……。

汇报交流,展示笔算过程。生:他说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她说得很完整,清晰,方法正确。)。

(4)练一练。请大家从做一做中任选1题。(独立计算)师:要注意书写格式和作业姿势,动作快的可以多做题,比一比看谁书写最工整,计算既准又快。

(教师在学生中挑选作业,辅导后进生。)。

汇报检查:挑选四份作业,现在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去完成检查评价。

这几位位同学不但最快速,而且全对,书写也工整,同学们可要向她学习了。

(5)引导学生熟悉计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位数或()位数。

四、数学诊所:

师:小兰、小红、小青在做计算题时,各出现了一道错题,现在请同学们帮她们找出病因,并且帮她们改正。

小青:134小静:152。

×16×23。

804156。

134104。

938()1196()。

小华:246。

×34。

964。

638。

7344()。

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仅帮这几位同学找出了错误,而且改正了错误。通过刚才的改错,请想一想,我们在笔算乘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你想提醒大家什么?1)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对准数位;2)不要忘记乘百位上的数;3)做题时要认真细心,不要忘记进位了。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老师相信你们在做题时一定能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还能用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收获真不少!

六、作业布置:

练习七的第2题。

口算乘法评课稿

今天,我听了王老师上的《口算乘法》这一课后,有以下的想法:

王老师让学生自主的从主题图中寻找信息,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王老师让学生自己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继而让学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然后在多种算法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王老师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

口算乘法评课稿

今天听了邓老师的一节计算教学课,深受启发,邓老师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赋予了生命力。

新课程标准教学新理念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虽然每个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知识背景、数学活动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参与游戏。如何把握这一理念的指导,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不再是定论式的学习数学知识。于是在开课前邓老师首先和学生玩了一个游戏:老师说喜欢干什么,学生接着说我也喜欢干什么。这个游戏的趣味性、层次性引得了学生的热情参与,调动了学生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上课激情。接着老师创设了游乐场的情景,抓住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究新知打下基础。课堂顺着一根主线:创设情境―自主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选择最优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找出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迁移类推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去经历、去感受口算方法的形成,才能记得更深、理解得更透。邓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你还有什么算法?”提倡算法多样化,支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张扬个性。但是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悟出最佳方法。在这节课中,邓老师首先用9人玩旋转木马需要多少元引入课题,这个问题学生可以用表内乘法解决,从而引出要是有10人玩需要多少钱?接着引出20×3等等,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可增强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在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层层深入地进行质疑,乃至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把所要学的新知有效地进行分解、分散重难点,让学生既能够得着,又得跳一跳,最后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整个过程邓老师围绕着数的组成这个中心思想而展开,不仅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让学生明白了口算乘法的算理,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计算方法、在计算方法中感悟口算的规律,深刻感知数的组成。于是学生交流算法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较好的进行算法最优化的渗透。大多数学生都自主的选择先把整十、整百数后面的0不看,转换成表内乘法,再看因数末尾分别有几个0就添写几个0,认为这种方法最简便,而且更适合自己。

通过与同伴的比较,学生自己达到对算法的优化,这一过程是学生自己的优化,最佳方法的得到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在他们与同学的交流中、在自己的探究中感悟出来的,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类推的能力。

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的知识是很容易的事,但在如何体现新理念,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在后面的中奖游戏这个练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开放性、有序性、趣味性。在这个练习中不仅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灵活的进行了巩固,更为部分基础好的同学铺垫了展示的平台。很好的对本节课简单的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进行了延伸。于是在学生学会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渗透了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可以用类推的方法进行口算,这也是数学中的一种学习的迁移方法。

《口算乘法》

今天我在此对黄老师的课作以简单评析,发表一下自己浅陋的见解,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1、 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黄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交通工具,让学生自主的寻找信息,介绍交通工具的速度,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黄老师的课先是以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让学生自己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继而让学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然后在多种算法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3、 口算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如黄老师用直接写得数,视算,听算三种口算方式依次呈现,使枯燥的口算鲜活起来,充分激发了学生口算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口算乘法评课稿

今天上午听了付老师的一节课,每个人的课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付老师的这节课就深深体现出了她优秀的教学风格,整节课如行云流水,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关键处适当点拨,整堂课收放自如,老师引领地到位,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是一节让听者不由赞叹的好课!

教学最大的浪费是不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

(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因此,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中,笔算的顺序以及笔算的算理完全可以通过迁移来学习。付老师这节课在教学例6时让学生试算508×3,就是关注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己利用迁移学习新知,只重点强调“为什么十位上写2”这一新知。

付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强调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二是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伊始,老师引入了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画形象图图,让学生在“7仙女摘仙桃”、“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就是考虑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一原因。并且在练习中也设置了学生熟知的植树的情景、求大象体重的数学问题等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感悟:

付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时,我发现我身边的两个小组都讨论得很热烈,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发言,并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回应,这也说明老师平时注意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口算乘法评课稿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是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法中的内容,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是节课的知识基础。本堂课,胡老师以“复习铺垫——自主探索——巩固练习”为主线展开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突出以下几点:

教学伊始,胡老师就出示有关0的计算,让学生练习,并总结:“这些都是0的计算,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为新知“先不算0”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又让学生回忆起有关0的计算。接着用“填符号”、“列式计算”来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为新知的笔算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胡老师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给了学生多次展示的机会,复习中指名学生说一说;新知学习中,指名学生板演;巩固中,让多个学生板演;反馈中,让学生做小老师集体校对等等。无不体现——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是主线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也及时获取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比如:计算的格式,计算的顺序等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学生的算式不知道怎么写得,这写一道,那写一道,找也找不到。”听了这节课后,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本节课中,胡老师手把手教学生书写计算的格式:先画一个大方框;再让学生把计算写在方框里;然后校对,说说横式与竖式的格式,让学生注意进位的书写格式等等。这些平平常常的做法正是我们青年教师会遗忘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计算格式会如此糟糕,我们的学生计算的有效性会不如人意。

小问题:1500×6=9000,教学时,问一问:因数末尾只有2个0,为什么,积的末尾有3个0?以防学生:“因数末尾有几个0,在积的末尾也添几个0”的错误认识。

口算乘法评课稿

今天我在此对黄老师的课作以简单评析,发表一下自己浅陋的见解,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黄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交通工具,让学生自主的寻找信息,介绍交通工具的速度,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黄老师的课先是以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让学生自己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继而让学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然后在多种算法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如黄老师用直接写得数,视算,听算三种口算方式依次呈现,使枯燥的口算鲜活起来,充分激发了学生口算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口算乘法的说课稿

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12×3=3610×3=302×3=630+6=36。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后再相加。

相关范文推荐
  • 12-21 强国梦教师梦演讲稿(模板22篇)
    演讲稿是教师展现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助于建立教师的良好形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演讲稿的写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表爱国心,就是将爱国教育
  • 12-21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优质20篇)
    初中教案是指教师为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进行系统概括和呈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认
  • 12-21 五育并举高中(汇总15篇)
    优秀作文往往能够引人入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内容充实、观点独到,而且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阅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维,丰富语言,提高写作的
  • 12-21 铁路团员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9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沉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假如你对心得体会还不太熟悉,下面为你推荐几篇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第一段:团员报告是团员个人在团组
  • 12-21 劳动竞赛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汇总14篇)
    活动总结是对某个具体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它能帮助我们反思并提高。以下是一些活动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写出一份完美的活动总结!记得不
  • 12-21 2023年审计心得体会报告(精选17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和体验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重要方式。小编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值得一读。首先,内部审计报告是一个组织系统的重要工具
  • 12-21 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大全(17篇)
    报告范文可以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小编在整理这些报告范文时,注重准确性和权威性,保证内容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为做好20xx年度部门整体
  • 12-21 影片制作合同大全(16篇)
    在合同协议中,双方应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方式。以下是经过法律专业人士审核的合同协议样本,仅供参考,不作为具体交易的法律依据。甲方:乙方:根据《中华人民
  • 12-21 社区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热门21篇)
    通过培训心得体会的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口语交际,让学生
  • 12-21 山行教学设计十分钟(模板19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学校的教学大纲、学生的个体差异、教材的特点等。在编写教学计划时,可以参考这些范文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活动安排。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