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银行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总结范文(18篇)

银行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总结范文(18篇)

时间:2023-12-22 23:24:17 作者:纸韵

月工作总结是对个人工作情况的一种总结和概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工作节奏和效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探索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

【作者简介】张帆,河北银行国际业务部中级经济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在职硕士研究生。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如同世界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银行不仅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而且自身存在着积聚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严重问题,这将会成为引发我国银行金融风险的一个根本原因。

一、防范和化解风险,当前要将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提到议事日程。

1.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看清三个问题:一是新的不良资产产生,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虽然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和不良资产的剥离,使得国有商业银行暂时放下包袱,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来,又出现不良率攀升的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已经剥离掉的不良资产不是商业银行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在未得到根除时,新的继续产生,会加大不良资产比重。二是资本充足率较低,抗打击能力不强。资本充足率是国际银行业衡量银行经营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资本金补充幅度低于贷款增长幅度,有些银行资本充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充足率的低下,一方面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受到影响,防范能力差;另一方面信誉受到影响,在国际上被视为高风险银行,易导致降低信用等级。三是外部经营环境较差,信用制度缺失。首先,除央企外,大批中小型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虽有所改善,但并未走出困境。长期以来企业资本金匮乏、经营效益低下、负债率过高、财务负担沉重、还款能力差的问题,还没从根本上解决。其次,是全社会信用制度的缺位,使得一部分贷款人千方百计逃避银行债务,而整个法治体制对此约束乏力。

2.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认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集中性。大部分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使金融风险及损失最终主要由国家和政府承担。二是隐蔽性和突发性。这次金融危机中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如果经营不善,马上面临破产或被兼并的风险。而国内商业银行破产和兼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各种金融风险以隐蔽的形式潜藏着。由于商业银行体系庞大,其众多的基层银行经营不善,风险和损失会向上级行层层转嫁,最后会聚集到总行。尽管居民的高储蓄率暂时掩盖了金融风险的爆发,但最终后果或者引发某家银行破产倒闭,或者由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进而引发高通货膨胀。这些被掩盖的金融风险不断积累,也会因链条断裂而突发。三是社会性。目前,我们仍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人们的金融意识在增强,但风险意识还很淡薄,很少考虑可能发生的损失和后果。

1.注重成因分析,增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科学有效性。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从社会经济角度看,有以下几种:经济震荡、行政干预、社会冲击、信用畸变、金融投机、治安影响。从银行内部角度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体制连带。原有金融体制还存在着种种弊端,在银行实行真正的商业化经营后,原来潜在的.金融风险变为现实的金融风险。二是经营粗放。由于经营管理思想不当、盲目经营、盲目竞争、高成本、低效益,形成了金融风险。三是工作失误。银行工作人员在业务办理中判断决策不当或操作走形,致使资产呆滞,债权不落实,酿成了金融风险。四是管理失控。制度松弛、管理混乱,存在着工作漏洞和差错事故,致使债权悬空,资金损失。五是道德风险。金融员工利用职务岗位之便贪污盗窃,以权谋私,造成金融资产损失和流失。

2.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责任机制。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宣传金融法规,使全社会认识金融的职能、地位、作用,理解社会信用的普遍性、目的性和严肃性,形成全社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共识。二是定期分析研究。各级政府要经常听取金融运行情况汇报,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研究风险防范的长远规划和措施。三是制定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金融风险,要根据当地的既定条件和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紧急化解预案。四是有效组织应付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挤兑等金融风险,各级政府要迅速有效地组织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果断处置和及时化解。

3.有效防范风险,多管齐下,努力解决根本问题。风险防范就是要预防和制止目前没有实际发生但存在发生可能性的金融风险。要达到这个目的,应从多方面着手。一是从社会方面,要维护金融的独立性、稳定性、安全性。各级政府要让金融业按照国家法律确立的地位和赋予的职责,独立自主地经营和运行,减少和消除对商业性金融的行政干预;坚决打击抢劫诈骗银行资金、伪造贩卖假人民币,恶意制造金融谎言,冲击金融机构的严重违法行为。二是从金融方面,要强化法制,严格管理,完善机制。国家金融监管当局要依法严格履行金融监管职能,加强对金融企业市场准人、资产质量、经营效益、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各金融机构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对每一项工作都实行责任制;健全信贷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办法,严格程序,加强论证,实行审贷分离,搞好贷方跟踪管理,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实行职工激励机制,严格奖惩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健全内控机制,加强相互监督和约束。

4.及时果断化解潜在的风险。对潜在的风险,要抓住“四性”:分析的准确性、责任的明确性、方法的科学性、工作的协同性。要准确找出症结,寻找化解途径,分清风险责任,做到“四能”:能对付、能化小、能收拾、能警后。

1.通过产权制度创新,确立在国家拥有多数控股权前提下的多元所有制产权基础具体途径可学习企业控股公司制,通过对银行进行公司制改革,理顺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之间的关系。

2.在产权结构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务经营商业化管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银行可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二是改善银行治理结构,提高竞争力,加强所有者对银行经营者的监督和激励,促使银行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加强银行债务人的监督。在国有独资银行变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后,随着国家信用逐渐退出,银行自身的企业信用更加增强,银行债权人对其监督的动力加强。四是股权多样化,减少了单一国有股份下股份不能流通的弊端,无形中带来外部监督。

3.通过各种形式增加银行资本金。建立和完善资本金补充机制,畅通资本筹措渠道,增强资本金实力,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当前内部积累有限的情况下可广开外部筹资渠道,具体如在财政增加国有银行资金的同时,可考虑通过实行股份出售,发行长期债券等途径有效增加银行资本金,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

4.努力提高银行经营透明度。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各种矛盾较容易掩盖,但在外资银行的业务份额达到一定比例且会计、报告、统计等制度同国际相统一后,国有商业银行若再不提高透明度,强化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就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苏同华:《银行危机论》.[北京]中国金出版社版。

2.任兆璋:《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

3.聂庆平:《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版。

4.陈琦伟:《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防范金融风险套路心得体会

随着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金融风险也愈发复杂多变。而金融风险套路更是威胁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护个人和机构的利益,我们必须加强对金融风险套路的防范。在我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防范金融风险套路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金融风险套路指的是在金融交易中,通过欺骗、诱导等手段,使他人产生错误的投资决策从而使其蒙受损失的行为。金融风险套路主要分为三类:投资诈骗、金融产品欺诈和交易陷阱。投资诈骗是指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投资者;金融产品欺诈是指通过虚假宣传和不实信息,让投资者误以为某个金融产品有高回报,实际上却是一种骗局;交易陷阱是指通过误导和欺骗,使投资者在金融交易中产生错误判断从而蒙受损失。

防范金融风险套路对于个人和机构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首先,金融风险套路可能导致巨额损失,对个人和机构的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其次,金融风险套路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然而,防范金融风险套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金融风险套路手法不断翻新,难以及时跟进。其次,金融风险套路多为非法行为,追究难度大。因此,加强防范金融风险套路的能力和手段,对于个人和机构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针对金融风险套路,个人和机构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首先,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对于可疑的投资项目和金融产品要进行仔细甄别和风险评估。其次,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个人和机构对金融产品和交易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再次,加强合规和自律,严格遵守金融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此外,要加强金融监管力度,严打金融风险套路行为,提高违法成本。

第四段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

通过分析已经发生的金融风险套路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首先,保持警惕,警惕过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和金融产品。其次,谨慎选择合作伙伴,选择有信誉和良好业绩的金融机构和专业人士。再次,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于其他投资者的推荐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最后,保持学习和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第五段结语。

防范金融风险套路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通过加强金融知识学习,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加强个人和机构的合规和自律,我们能够有效预防金融风险套路的发生。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加大金融风险套路的打击力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透明的金融市场。

防范金融风险套路心得体会

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所面临的各种投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在投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套路,导致投资亏损甚至被骗。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套路,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金融市场充满诱惑,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性。只有通过学习和积累金融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对各种投资产品有正确的认识。同时,了解金融市场中的套路手法,比如操纵市场、虚假宣传等,可以帮助我们提前识别并避开风险。

其次,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很多人在投资过程中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风险。他们听信他人的炒股经验或者跟风炒作,最终往往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我们要树立风险意识,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不要随意跟风,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理性投资,平衡利益和风险。

第三,保持足够的警惕心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金融市场套路层出不穷,行业内也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一些投资者的脆弱心理进行欺诈。在进行投资时,我们要保持警觉,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承诺,不要贪图一时的利益而失去警惕。同时,可以通过加强信息收集,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识别那些虚假宣传、夸大收益的项目。

第四,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合法的投资渠道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金融市场存在很多非法经营的投资机构,他们以低风险高回报为诱饵,获取投资者的信任,并最终骗取投资。因此,在进行投资时,我们要选择具备良好信誉和稳定经营的金融机构,同时要确保投资渠道及产品的合法合规性。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注册信息、了解金融机构的历史记录等方式评估其可靠性。

最后,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性的心态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在投资过程中,市场行情波动等因素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焦虑和压力,容易做出冲动的决策。因此,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被市场情绪左右,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按部就班地进行投资,避免过度交易和盲目跟风。

总之,防范金融风险是一项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的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总结,我们才能在金融市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意识,减少被套路的风险,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利益。

探索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

(一)潜在的信用风险和不稳定风险。不规范的民间借贷,风险很大,一旦出现行业性和信用风险,借贷资金的安全性就受到很大的威胁,扰乱了金融秩序,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社会风险。民间集资行为带来的社会风险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投资为名行诈骗之实的群体性敛财活动,一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但因投资失误或市场环境不利最终导致集资款难以按期偿还的正当集资活动。

(三)道德风险。由于民间借贷中资金所有者无法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及信息的不对称,高利率容易引发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扰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

(四)民间金融潜藏了次贷危机的风险。

近年来,中国民间金融业发展迅速,为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7月21日发布《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的市场规模是1100亿。但是我们更要看到,大量资金脱离政府监管以及交易过程的信息不对称,势必带来巨大危害,具体有:

(一)在民间金融中,一旦融资方违约,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初目的已无法实现,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损失,降低了交易的效率。

(二)民间金融市场上,以投资为名行诈骗之实的群体性敛财活动,往往以虚假承诺高利回报为诱饵、编造暴利经营项目、蒙蔽参与人员,设计行业领域多、受骗人员广,资金来源复杂,易引发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和社会稳定问题。

(三)大量的资金脱离了政府的监管范围,严重扰乱了市场,使政府的宏观调控得不到落实。

防范金融风险套路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200字)。

近年来,金融风险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稳定造成了许多困扰。在面对各类金融风险的同时,许多人也开始关注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在防范金融风险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套路。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我防范金融风险套路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金融风险的类型及其对我们的影响(200字)。

金融风险的类型繁多,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与我们的个人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例如,信用风险可能导致信贷违约、债务危机等问题;市场风险可能导致股票和房产等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操作风险可能导致银行某个操作环节的错误。这些风险的存在,都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和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是识别和避免各种套路。常见的金融风险套路手段包括虚假宣传、投机炒作、高压销售等。虚假宣传是指某些金融机构或个人刻意制造虚假信息,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投机炒作是指某些投资者通过大幅买入或卖出某些资产,以获取不正当利益。高压销售是指某些销售人员使用欺诈手段,对潜在投资者进行强制性的销售。

为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套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首先,增强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学会辨别真假信息和投资风险,避免被蒙蔽。其次,选择正规、可靠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避免参与非法金融活动。同时,保持冷静的心态,避免投资过度冲动和盲目跟风。此外,与专业人士和投资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以获取更多的投资建议和意见。

第五段:结尾(200字)。

金融风险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不仅对我们个人的利益产生影响,也关乎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稳定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金融风险防范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警惕,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金融风险套路,守护自己的财富和利益。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和稳定的金融环境。

财务监控机制防范金融风险

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们上了极其深刻的一课,促使我们从不同方面来思考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就商业银行内部而言,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注重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而会计管理又是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会计的核算职能,而忽视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尤其不重视对会计本身的管理,因而也就兹生出许多风险。各种风险的累积自然会引发金融危机,当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本文仅就会计管理与金融风险等请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忽视会计管理的后果。

会计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对会计人员的权限和职责、会计凭证、会计过程、会计质量、会计监控等方面的组织和管理。过去,我们把会计管理较多地理解为是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而不太注重对后面若干问题的研究。基于这样的认识与理解,在商业银行内部,自上而下,对会计管理一是认识上有偏差,二是会计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会计管理的氛围没有形成,因而,也就不可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管理,必然产生和加剧会计工作中的以下问题。

(一)会计权限不明。

在商业银行内部,我们虽然制定了会计岗位的有关职责,但是在许多基层行处,对各个会计岗位的权限和不同权限的职责,并没有按照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要求,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来进行认真地梳理和研究,没有对同一岗位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权限及其职责加以界定和明确,这就会出现一人多岗、临时代岗以及重岗等现象。尤其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办事处和分理处,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还常常被人手少而“合法化”,这就给商业银行内部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或窃取重要空白凭证,或偷盖业务公章,或内外勾结诈骗资金,或偷盗客户资金--,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有时还很难发现,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内部案件(领取、挪用、诈骗资金),都与此有关。

(二)帐外有帐,大搞违规经营。

商业银行素以“三铁”著称,然而,由于缺乏严格的会计管理,很多基层行处都在大帐之外设小帐,搞几套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违规经营,使得违规经营“合法化”是帐外放贷,如前几年,有些基层行绕规模放贷以逃避人民银行和上级行的监控。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的不良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绕规模贷款即帐外放贷。二是帐外吸存,或开出存单不入帐,或以代企业融资而高息吸存,赚了钱通过各种方式分掉,亏了钱就是银行的损失,然而再以这些资金高息放贷出去,或用以非法经营(如炒股票、炒房地产等)。三是存单假挂失,从而从大帐内取出存款,或将系统内借入的资金及其他金融机构存入的资金不按规定入帐,或高息放贷,或以权谋私(挪用资金私下借给熟人)。这些所为,都潜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事情败露,放出去的资金就收不回来。

(三)会计资料严重失实。

商业银行由于缺乏系统、完整、科学的内部会计管理体制和可操作的会计管理规程,会计管理或是不管,或是乱管,或是管理不到位。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现阶段,金钱拜物教的误导,加上各种利益的驱动,因而就会出现许多非正常行为。因此,商业银行的会计过程在缺乏监控的情况下,搞假发票,做假帐,编假会计报表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一些人已见怪不怪,假作真时真也假,其直接后果就是会计报表资料的严重失实,这对于实行统一法人体制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一场灾难。会计报表资料的严重失实,使得商业银行内部自上而下的逐级授信和监控就会流于形式,防范风险自然是一句空话。

(四)会计业务违规失范。

会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或目的,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其会计行为必须规范,符合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这方面比较薄弱,会计中的违规失范现象较为普遍。一是会计工作中的静态违规,即会计业务操作中某些行为失范,如:会计凭证填写要素缺项、会计凭证和单据不签名不盖章;会计凭证未经双人复核、未实行双折角验印;在熟人面前不按章办事,有时碍于面子而网开一面,默认空头支票、不按要求承兑商业汇票、或省略必要的步骤、或以后补课。如:兑付异地系统外银行承兑汇票,往往是先付款、划转资金后再电话查询核实。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多是在熟人引荐的前提下发生的,兑付后不放心再核实的,然而,风险已经生成。

(一)加强会计管理的理论研究。

以期以来,理论界一直冷落着会计管理的'理论研究,笔者曾翻阅了最近几年来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杂志,几乎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也到有关高等院校了解过,在财会、金融等专业中,几乎也没有开设会计管理这方面的课程;出版社近几年也没有出版过这方面的书。有些人常常把管理会计当作会计管理,令人啼笑皆非。针对这种情况,学术理论界应有所重视,组织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对此进行研究。同时建议有关高校尽快开设会计管理方面的相关课程,或举办有关的学术讲座,介绍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当然,这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不成熟到成熟,但重要的是要我们认真地去做。

(二)出台有关规定。

国家财政部在《会计法》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会计、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到银行、工商企业调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即会计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出台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提出加强会计管理的具体措施。此外,人民银行总行制度司,应联合各商业银行总行财会部的有关专家,针对金融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特点,进行专项调查研究,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就银行的会计管理提出具体的措施和要求,将会计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考核性。

(三)加强会计管理意识。

才能在关键时刻动真格的。领导重视会计部门自然就会把会计管理工作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来做。

(四)严格会计工作的检查和考核。

来源:深圳注册会计师协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财务监控机制防范金融风险

近几年,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金融监控,并加大了监管力度,但许多企业仍然收效甚微,金融风险有增无减,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重视了外部环境的制约,而对内控制度的建设抓得不够。笔者认为,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要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内控机制,必须强调发挥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健全财务监控机制。

财务管理作为以价值运动形式为主的、政策性与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对于主要从事资金流通与资本运作业务的金融公司来说,其好坏程度对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财务是企业资金进出的总闸门,通过财务控制可以帮助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金融公司由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财务控制往往显得非常乏力。如在办理资金进出手续时无章可循,法规资料不齐备;拨付资金不按业务的进度和节奏进行,造成损失浪费;以报代管,管贷不管收,资金回收工作抓得不紧,造成大量的呆账、滞账,不良资产越积越多。

此外,财务控制不力还表现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无法统一,上级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地管理下属单位的财务,使得中央的调控措施和政策法规不能认真贯彻下去,资金周转缓慢,财会信息不能及时、准确传递,从而削弱了企业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这无疑对金融风险的产生起了一种“促进”作用。

在真实性原则下,财务会计可以通过有关资料和信息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分析各种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据此制定相应措施,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但如果在财会工作中注入了虚假因素,后果则会相反。

近几年,金融公司财会核算的虚假性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如所有者权益虚置,资本金不真实;搞账外经营,设立账外账;会计科目混淆使用,账账、账款、账实不符;通过人为调账使资产负债比例达标等。财会信息的虚假性使得许多企业长期粉饰太平,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只有等到各种问题越积越多,企业发展难以为继时,才惊慌失措,但这往往为时已晚。财会核算的虚假性实际上是保住了企业的眼前利益,断送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利益。

3.理财技能低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长期以来,许多金融公司的财会工作主要集中在日常的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不重视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使财会人员的理财意识仅仅限于传统的“增收节支”,理财技能贫乏,对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资源配置、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缓解债务负担、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这必然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财务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等原因,以及金融公司个别财会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如贪污挪用公款,利用公章私自划拨资金,搞恶性透支,虚开资信证明等,给单位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也会造成金融风险。

由此可见,金融公司财务的一举一动,都与金融风险有着直接的联系;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重视财会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务的监控职能。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公司的财会部门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增强现代理财意识,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符合国家监控要求与企业发展要求的新的财务管理机制,形成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坚实屏障,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运行和发展。具体来说,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财务机制:

1.积极主动的财务决策机制。

财务决策是金融公司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财务特有的决策手段促进企业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

(1)树立新型的决策意识。包括风险决策意识、综合决策意识和效益决策意识。

(3)直接参予决策。为了把好投资、融资项目关,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避金融风险,金融公司都应成立投资、融资项目审查委员会,各下属业务单位根据需要成立审查小组,制定、实施一整套审查规定。企业的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应牵头组织活动,资深财会、审计人员应成为该委员会成员。

(4)为了明确决策责任,全面掌握业务情况,财会部门要建立投资、融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1)强化制度控制。金融公司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金融企业财务制度》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财会制度,对会计核算、现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利润分配、银行账户管理等各方面作出详尽的规定,下发各部门和职工执行。企业应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对财会基本知识和财会制度的宣传和学习,实行考试合格上岗制度,并制定执行财会制度的奖罚条例,把财会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职工及管理者的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来考核。

(2)把好审核关。财会部门在办理每笔资金进出、资产变动手续前,必须对有关的情况有一定了解,要求有真实、齐备的资料和手续。如若发现疑点,必须马上中止所办的有关手续,待事情弄清楚以后再办理,切不可盲目行事。

(3)实行跟踪控制,并组织有关计划、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人员进行项目评价,提供信息和建议供管理层参考,切实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加强同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发现有违反财会制度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

3.真实、科学的财会信息处理机制。

(1)整顿会计工作秩序。金融公司对现有公司的资产、负债、投资和融资情况要进行全面的核查,调整不实的账务,以达到账款、账账、账实相符,尽快纠正会计核算中不真实、不规范的问题。

(2)实行财会信息责任制。上级部门要改变以往那种查出问题只追查财会人员的责任或只对单位罚款的作法,明确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对财会人员按其工作特点制定责任制,对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予以监督,并进行考核评比。

(3)抓好规范化、标准化会计基础工作。对财会部门内部岗位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范围要进行调整、改进,建立财会工作新秩序。人民银行应举办有关的培训班,对金融公司的财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之全面了解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律制度,提高财会人员的核算与理财能力,为防范金融风险打下基础。

4.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财务制衡机制。

金融风险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财会部门除了自觉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以外,还必须通过特有的核算和监督手段,去调节、制约整个企业的营运过程,使之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

(1)健全和硬化财务预算约束。财会部门每年必须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金融监管的要求,对企业的资产规模、资本扩张、资金借贷、经营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指标进行反复测算和平衡,制定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的财务计划。

(2)加大力度抓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金融公司应当成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协调委员会或协调小组,定期举行例会,通报资产负债情况,编制好资产负债比例考核表,讨论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3)加强财会人员的集中统一管理。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财会部门之间必须保持协调一致,保证统一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企业的财务制度。为此,金融公司对属下单位的财务应实行下管一级的办法,即财会人员尤其是负责人由上级单位委派,定期调换。财会负责人定期回公司总部财会部门述职,建立个人业绩考核档案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公司总部财会部门应更多地了解下属单位财会人员的工作情况,加强指导和督促。

(4)培养财会人员的自律意识,完善内、外部的对账制度,健全企业稽核监控系统,强化检查监督。

5.在现代资本市场上游刃自如的理财机制。

如何防范与及时化解金融风险,财会部门除了增强社会责任感,改善日常工作以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理财技能,尤其是面对日新月异的资本市场,财会人员都必须积极涉足,成为理财能手,以此来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

(1)梳理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关系,互解债务链,使内部资产负债结构趋向合理,减少资金阻滞,加速资金周转。

(2)调整债务结构,进行资产重组。采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下大力气加强资金回收工作。对所有投资、融资项目进行清理整顿,会同法律、审计等方面的人员进行评审,确定项目的取舍,关停一批项目。有选择性地进行产权和股权交易,将部分物业出售,降低债务负担。

探索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

(河北银行国际业务部,河北石家庄050000)。

【内容摘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加防范和抗御金融风险的能力,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都极为重要。本文首先把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与防范看作是一个制度或者制度框架,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描述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应看清的问题、认识特点、主要手段,进而分析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探索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

摘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如同世界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银行不仅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而且自身存在着积聚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严重问题,这将会成为引发我国银行金融风险的一个根本原因。本文分析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现状和成因,保证金融的良性运行对策方略。

金融的全球化成为近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新兴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旧格局,使国际金融市场逐步扩展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机构在全球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全球性业务网络。这种趋势既促进了国际金融的极大发展,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范围,出现债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国际金融组织面对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手段显得特别脆弱。国际金融炒作活动,进一步加剧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建立过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改革开放的进展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和将要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决策风险、管理风险、国家风险、竞争风险、流动性风险、体制性风险等。这些金融风险中,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突出、最集中、最严峻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因信用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其中主要是因债务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总资产的80%以上,贷款的质量决定着银行的命运。尽管《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实施,但银行仍面临着企业不讲信用和丧失信誉、不愿或不能还银行贷款的问题,从而使银行面临贷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围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力度,引入了金融竞争机制。这对新型商业银行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更多的是危机和挑战。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种.种挑战,新型商业银行必须适时调整、完善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体制,以实现在集约经营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必须首先从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风险控制,管理立行观念。这是新型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新型商业银行更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防范、规避风险问题,要从关系自身生存发展、维护股东利益和社会安定的角度,花大力气抓好风险控制工作,并常抓不懈,保证各项业务的良性发展。新型商业银行是法人持股的股份制银行,从其股本实质看,同样是大型国有企业,其资产出现大面积风险带来的社会危害将是深远的。因此,尽快出台保全新型商业银行资产的政策法规,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减轻新型商业银行的风险压力,应当引起有关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

1.实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就是银行根据对资产负债平衡表中的资产和负债每个项目的利率预测,在维持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风险的最小化,收益的最大化。并且通过此来考虑最佳的资产负债的数量和期限的结构。在商业银行进行外部投资中,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可以有效的预测外汇、利率、信用等方面的风险。在国际市场利率,汇率波动的情况下,可以主动性的进行调节。推行资产负债管理,必定使商业银行在平常管理中量力而行,自我平衡,合理经营。对负债促使其致力于筹集资金,自觉控制资产,扭转其超负荷经营状况,削弱其资金依赖性;同时对资产管理有利于其从事投资业务,激发了创造收益的积极性。

2.建立和完善内控监督机制。

包括:风险防范机制,即贷款的发放实行审贷分离;二是全面实行贷款抵押、担保;实行贷款风险等级管理,建立坏账准备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即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营运状况、财务核算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存入信息库,实行客户经理制,对贷款单位实行单个的动态监测。风险分散机制,可以组织银团贷款,同时实行授权、授信制度。风险补偿机制,要建立贷款风险基金,开展信用保险,提高坏账准备金。

3.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首先,要优化配置信贷资产,提高信贷资金整体效益。要按照效益优先和集约化经营原则,制定分客户、分行业、分地区的信贷投向计划,逐步实现贷款向重点客户、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转移,向大系统、大集团、大企业倾斜,扩大基础行业贷款,支持名优品牌生产,支持优势行业、企业的发展和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合并、租赁劣势企业。其次,要严格执行贷款审批操作程序,强化信贷责任人制度。商业银行应制订严格的信贷审批操作程序,并真正落实信贷责任人制度,切实做到谁决策谁负责,并依法追究问题的责任。第三,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加强贷后管理。国有商业银行制度上制定贷后检查、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结合贷款信息系统确定贷款风险预警指标,及时采取对策,将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制定贷后管理质量奖惩办法,正确处理业务拓展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关系。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金融市场的环境发生了巨变。就整个外部环境来说,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加剧,买方市场的局面已逐步形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争夺市场份额。交行、中信、光大、深发展等全国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机制完全商业化,资产总额不断扩大,招商银行还与四家国有银行一样进入了世界千强银行之列。除了竞争对象的增多,金融竞争的范围和空间也越来越大,不仅存在着业务上的竞争,而且治理上的竞争、资本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人才竞争日趋白炽化。社会大众的金融投资意识,随着银行多元化的服务渠道的拓展而增强,他们开始选择和享用前所未有的金融产品,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加入wto机遇•挑战•对策[m].中国言实出版社,.

[2](美)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第4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

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2017年2月份开始的次贷危机造成美国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也影响到了全世界的经济与金融领域。2017年9月,面对次贷危机的进一步蔓延,美国和其他主要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那么,美国的金融危机因何而起?它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实体经济?我们又该怎样防范金融风险?日前,在天津召开的第五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见仁见智,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美国的困境

20世纪60年代以后,虚拟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国际性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规模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包括各种金融期货、期权等在内的金融创新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工具的创新化使得虚拟资本的交易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使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日益呈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

一定意义上讲,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是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二是有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三是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增加gdp规模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但是,虚拟经济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正如南开大学教授刘骏民所言,金融创新将收入流最大限度的资本化,造成了经济的虚拟化,而经济虚拟化的本质不过是将金融杠杆推向所有可以用金融杠杆创造货币收入的领域,美国在将各类收入流资本化的同时,也将金融杠杆泛化到各个领域,导致各种投机活动盛行,并使得风险遍布于经济的各个领域,经济越来越脆弱。

次贷危机的性质就是美国国内爆发的金融危机,它是美国以银行信用为核心的市场信用系统的危机,是经济虚拟化条件下,杠杆过度运用的必然结果。国内金融危机使得国际上对美国金融资产的信心发生动摇,从而一定程度地引发了国际上对美国国家信用的动摇。

虚拟化加剧了银行的脆弱性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李宝伟认为,随着经济虚拟化发展,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发生了变化,杠杆交易增多,使得金融机构的风险加大。虚拟资本价格波动对金融机构风险和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影响在上升,次级债危机表明这种影响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虚拟资本价格的波动对金融机构稳定和金融市场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银行脆弱性。

美国通过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发达的虚拟经济部门,从全球吸收资金,推动了本国虚拟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但是,不论美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还是欧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都存在这种危险——即一国或区域货币充当世界货币,会刺激该国虚拟经济(主要是债券、股票和房地产,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过度发展。这种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进一步刺激货币过度发行,这一趋势是不可逆的。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存在的内在矛盾成为全球流动性膨胀和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根源。这种货币发行与负债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才能保持稳定,但是发行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发行国的发行冲动必然使这种世界货币的发行不能保持与全球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这种失调是造成全球流动性膨胀的根本原因。

最终是不能退出市场的,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存在。如果全球不均衡货币金融体系没有有效的协调机制,这种危险就始终存在,类似次级债危机的情况就会在未来不断发生。

我们该怎样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在国民经济中一直都扮演着核心的角色,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神经中枢,一国经济运行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金融体系是否稳定。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徐新华认为,一个成熟稳定的金融体系,一定有一个有效合理的融资体系,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有其优缺点,间接融资可以更好地控制单个融资风险,直接融资在系统风险的控制上更具有优势,不过有效合理的融资体系一定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二者合理组合而成的。

目前来看,中国的直接融资比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其差距还很大。从1980年至1984年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企业融资方式结构中看,四国中贷款融资比重最高的法国其比重也没有超过50%。然而2017年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是18比82。这个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改革以来历史上最高的20%。这造成金融风险过分压在银行身上,使银行不堪重负。

同时,这种融资结构实际上是企业在高负债的情况下进行经营的,极易引起和积累融资风险,简而言之,企业把大量的风险都转嫁给了银行,导致银行的脆弱性进一步恶化。在这种典型的融资结构中,银行的融资功能过强,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过弱,银行积聚了大量的脆弱性,一旦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不能及时偿还银行的贷款,银行的流动性将受到极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的巨额呆坏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积累而成的,显然这样的融资结构极易引发银行危机。

《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加强会计管理

近几年,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金融监控,并加大了监管力度,但许多企业仍然收效甚微,金融风险有增无减,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重视了外部环境的制约,而对内控制度的建设抓得不够。笔者认为,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要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内控机制,必须强调发挥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健全财务监控机制。

一、财务管理的松、假、差是导致金融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财务管理作为以价值运动形式为主的、政策性与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对于主要从事资金流通与资本运作业务的金融公司来说,其好坏程度对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财务是企业资金进出的总闸门,通过财务控制可以帮助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金融公司由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财务控制往往显得非常乏力。如在办理资金进出手续时无章可循,法规资料不齐备;拨付资金不按业务的进度和节奏进行,造成损失浪费;以报代管,管贷不管收,资金回收工作抓得不紧,造成大量的呆账、滞账,不良资产越积越多。

此外,财务控制不力还表现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无法统一,上级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地管理下属单位的财务,使得中央的调控措施和政策法规不能认真贯彻下去,资金周转缓慢,财会信息不能及时、准确传递,从而削弱了企业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这无疑对金融风险的产生起了一种“促进”作用。

在真实性原则下,财务会计可以通过有关资料和信息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分析各种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据此制定相应措施,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但如果在财会工作中注入了虚假因素,后果则会相反。

近几年,金融公司财会核算的虚假性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如所有者权益虚置,资本金不真实;搞账外经营,设立账外账;会计科目混淆使用,账账、账款、账实不符;通过人为调账使资产负债比例达标等。财会信息的虚假性使得许多企业长期粉饰太平,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只有等到各种问题越积越多,企业发展难以为继时,才惊慌失措,但这往往为时已晚。财会核算的虚假性实际上是保住了企业的眼前利益,断送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利益。

3.理财技能低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长期以来,许多金融公司的财会工作主要集中在日常的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不重视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使财会人员的理财意识仅仅限于传统的“增收节支”,理财技能贫乏,对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资源配置、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缓解债务负担、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这必然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4.财会人员的违规操作直接带来金融风险。

财务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等原因,以及金融公司个别财会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如贪污挪用公款,利用公章私自划拨资金,搞恶性透支,虚开资信证明等,给单位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也会造成金融风险。

由此可见,金融公司财务的一举一动,都与金融风险有着直接的联系;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重视财会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务的监控职能。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公司的财会部门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增强现代理财意识,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符合国家监控要求与企业发展要求的新的财务管理机制,形成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坚实屏障,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运行和发展。具体来说,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财务机制:

1.积极主动的财务决策机制。

财务决策是金融公司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财务特有的决策手段促进企业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

(1)树立新型的决策意识。包括风险决策意识、综合决策意识和效益决策意识。

(3)直接参予决策。为了把好投资、融资项目关,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避金融风险,金融公司都应成立投资、融资项目审查委员会,各下属业务单位根据需要成立审查小组,制定、实施一整套审查规定。企业的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应牵头组织活动,资深财会、审计人员应成为该委员会成员。

(4)为了明确决策责任,全面掌握业务情况,财会部门要建立投资、融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2.严格、认真的财务控制机制。

(1)强化制度控制。金融公司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金融企业财务制度》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财会制度,对会计核算、现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利润分配、银行账户管理等各方面作出详尽的规定,下发各部门和职工执行。企业应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对财会基本知识和财会制度的宣传和学习,实行考试合格上岗制度,并制定执行财会制度的奖罚条例,把财会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职工及管理者的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来考核。

(2)把好审核关。财会部门在办理每笔资金进出、资产变动手续前,必须对有关的情况有一定了解,要求有真实、齐备的资料和手续。如若发现疑点,必须马上中止所办的有关手续,待事情弄清楚以后再办理,切不可盲目行事。

(3)实行跟踪控制,并组织有关计划、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人员进行项目评价,提供信息和建议供管理层参考,切实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加强同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发现有违反财会制度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

3.真实、科学的财会信息处理机制。

(1)整顿会计工作秩序。金融公司对现有公司的资产、负债、投资和融资情况要进行全面的核查,调整不实的账务,以达到账款、账账、账实相符,尽快纠正会计核算中不真实、不规范的问题。

(2)实行财会信息责任制。上级部门要改变以往那种查出问题只追查财会人员的责任或只对单位罚款的作法,明确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对财会人员按其工作特点制定责任制,对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予以监督,并进行考核评比。

(3)抓好规范化、标准化会计基础工作。对财会部门内部岗位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范围要进行调整、改进,建立财会工作新秩序。人民银行应举办有关的培训班,对金融公司的财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之全面了解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律制度,提高财会人员的核算与理财能力,为防范金融风险打下基础。

4.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财务制衡机制。

金融风险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财会部门除了自觉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以外,还必须通过特有的核算和监督手段,去调节、制约整个企业的营运过程,使之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

(1)健全和硬化财务预算约束。财会部门每年必须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金融监管的要求,对企业的资产规模、资本扩张、资金借贷、经营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指标进行反复测算和平衡,制定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的财务计划。

(2)加大力度抓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金融公司应当成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协调委员会或协调小组,定期举行例会,通报资产负债情况,编制好资产负债比例考核表,讨论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3)加强财会人员的集中统一管理。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财会部门之间必须保持协调一致,保证统一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企业的财务制度。为此,金融公司对属下单位的财务应实行下管一级的办法,即财会人员尤其是负责人由上级单位委派,定期调换。财会负责人定期回公司总部财会部门述职,建立个人业绩考核档案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公司总部财会部门应更多地了解下属单位财会人员的工作情况,加强指导和督促。

(4)培养财会人员的自律意识,完善内、外部的对账制度,健全企业稽核监控系统,强化检查监督。

5.在现代资本市场上游刃自如的理财机制。

如何防范与及时化解金融风险,财会部门除了增强社会责任感,改善日常工作以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理财技能,尤其是面对日新月异的资本市场,财会人员都必须积极涉足,成为理财能手,以此来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

(1)梳理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关系,互解债务链,使内部资产负债结构趋向合理,减少资金阻滞,加速资金周转。

(2)调整债务结构,进行资产重组。采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下大力气加强资金回收工作。对所有投资、融资项目进行清理整顿,会同法律、审计等方面的人员进行评审,确定项目的取舍,关停一批项目。有选择性地进行产权和股权交易,将部分物业出售,降低债务负担。

文档为doc格式。

防范金融风险学校心得体会

近年来,金融风险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剧,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提高金融风险防范的能力,我校开展了一次关于防范金融风险的专题学习活动。通过参与学校的防范金融风险培训,我深刻理解了金融风险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了金融风险的普遍存在和危险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无法避免的风险,它不仅对金融机构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而我们个人也是金融风险的受益者和承受者。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金融风险的各种形式,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这些风险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利益和生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金融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其次,我学到了防范金融风险的方法和策略。防范金融风险需要我们全面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和风险特点,掌握风险的监测、评估和控制方法,同时也要学会防范金融欺诈和非法行为。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分散投资、制定适当的投资计划和风险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此外,对于金融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我们需要谨慎把握,不盲目追求高利润和高风险,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目标进行慎重考虑。

进一步地,我认识到了金融风险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金融风险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金融制度的不健全有关。一些不良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不规范经营,以及金融监管的失职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增加。因此,为了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我们不仅需要从个人层面上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能力,还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加强监管和规范金融市场。

最后,我从防范金融风险的学习中得到了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首先,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储蓄和理财习惯,提高自身的金融知识水平。其次,我们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风险分散和优化配置。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来转移风险,确保个人和家庭的安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远离金融骗局和非法行为,守住自己的财务安全。

总之,通过参与学校的防范金融风险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金融风险的影响和危害,并学到了防范金融风险的方法和策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个人层面上提高风险意识和能力,并在制度层面上加强监管和规范,我们一定能够共同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试论我国金融创新风险防范金融论文

中国金融组织创新的发展过程,是在中央政府主导下推动的,主要由中央银行组织实施,为完善中国人民银行职能,为使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设置适应金融发展和金融市场化的要求而逐步推进的。

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涌现代表着中国金融组织创新的重要方面,形成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这一体系为建立向市场转轨的金融制度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证。

1.2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

试论我国金融创新风险防范金融论文

摘要:9月,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从美国不期而至,在极短的时间就波及到世界各地,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209月,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从美国不期而至,在极短的时间就波及到世界各地,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我们在积极应对危机的同时,自然也要痛定思痛,分析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及中国从本轮危机中得到的启示。

为此,本人就国际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学习,研究与思考,提出以下几项具体建议。

建立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

现阶段我国金融创新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以此不断优化实体经济领域的要素配置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一是积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和风险投资(vc)。

发展私募基金投资有利于平滑经济周期,推动经济平稳增长,通过专业运作管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成熟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同时也应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支持有发展前景,但不具备上市资格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国家应建立积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和风险投资(vc)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

二是建立otc市场。

otc是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有益补充,是形成完整资本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otc既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有利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和风险投资(vc)的退出。

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上成熟经验,分层次建设、分步建成,并逐步通过产品创新丰富交易品种。

三是加快债券市场的发展。

在欧美发达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平分秋色。

而在我国两大市场严重失衡,股票市场发展远好于债券市场。

我国应将发展债券市场作为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改革现有企业债券监管模式,推行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放宽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和上市交易限制;推动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中小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或集合债券;培育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逐步放开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企业债券的限制,并建立多层次的债券市场。

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场。

以期货和期权市场为核心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是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并列的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放缓,而我国近几年期货市场的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在此情况下,应积极进行制度、风险管理机制的创新,并适时推出准备已久的股指期货、尝试推出货币期货,完善我国期货市场体系和功能。

科学有效管理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资产。

本着外汇储备资产做到安全性、成长性和流动性三位一体的原则,对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从战略的高度出发,选好用途,讲求绩效。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为可持续发展进行结构变革,我国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外汇储备来建立全方位的要素资源战略储备制度;进口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及产品,促进国内企业机构升级;尝试推进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提高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鼓励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投资境外实体经济的力度。

实行混业经营,开展离岸金融业务。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上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融为一体的态势使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模式面临挑战。

当前,我国要利用金融机构间的相互持股,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储蓄保险、股票抵押等业务市场,通过开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为建立混业经营的金融新体系提供了机遇。

离岸金融业务作为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产物,能够有效促进金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我国首先要健全离岸金融业务的相关法律和监管制度。

其次在有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进行离岸金融业务试点。

为金融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创新可以活跃金融市场,增加资金流量,提高效率。

政策支持是金融创新的重要保障条件。

一是国家制定金融创新战略规划。

包括银行、保险、期货、担保等业务的发展方向;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的建设规划;金融创新风险的评估及防范机制等。

二是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在积极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适时适度对金融创新进行监管和引导,避免监管滞后、监管缺位与监管无效问题的发生。

要完善金融法规建设。

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监管体系。

改进监管手段突出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

建立健全及时、高效的信息共享制度和规范化的社会信用评级体系,提高金融的信息透明度。

三是制订可持续的金融创新激励机制。

建立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战略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高度出发,通过维护金融创新者的权益,推动金融创新不断发展。

对金融创新产品实行底税率或零税率。

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业更多更好的服务。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给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一些金融创新的衍生产品的确给金融危机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带来副作用。

但引发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非金融衍生产品更不是金融创新。

而是世界经济严重失衡和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世界经济和世界金融业的发展仍然需要金融创新。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更加需要金融创新来发展和壮大我国的资本市场,来支持和维系日益庞大的经济体。

银行防范金融诈骗稿件范文

(三)全面摸清“高危、两卡、回流、前科”四类重点人员底数,及时采集信息、建立档案,开展动态管控、全面列管,防止成片、成串偷渡出境,防止在一个地方形成“产业”。

(四)强化境外特别是缅北回流人员审讯拓查,对发现的境外特别是缅北地区涉诈人员开展核案和动态管控。

(一)强化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防范宣传。各成员单位强化防诈宣传举措:

1.对本单位职工开展防诈宣传教育活动;

2.在单位电子屏滚动播放反电诈宣传标语(附件1)、单位内外部张贴防诈骗宣传提示;

3.利用单位掌握微信群、qq群发送防诈提示;

防范金融风险

摘要: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为此金融会计在金融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特别是近年来,金融案件的发案率逐年上升,涉案金额大、牵涉部门多成为一大特点。但对金融案件的分析可看出80%的金融案件离不开会计部门的会计核算和资金清算,所以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在金融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金融内控管理的关键所在。文章主要从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产生风险的原因及防范风险的相应对策等三个方面对金融会计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

风险是指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

2.操作违规,加大结算风险。近年来,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特别是电子化进程的加快,会计结算制度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为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基层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缺乏,不按规程操作越权办理业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人为加大了结算风险。

3.内控不严,会计人员约束不力。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银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操作行为不规范,容易发生会计差错。二是个别会计人员内外勾结,肆意侵害银行利益,从而发生经济案件。三是会计岗位设置缺乏应有的互相制约和牵制。四是金融机构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漏洞,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严密,制度不完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贿,任何一个案件会或多或少涉及经营核算部门,一旦会计部门放松管制,降低核算水平,就会为犯罪分子客观上开了绿灯,加大了经营风险。

1.建立内控制度体系。

有效的内部控制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从决策实施到管理、监督的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其中独立的会计及核算体制是其基本要求之一。会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内控制约机制的充分发挥。金融会计人员业务上只接受会计主管领导,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唯一依据是有效的会计凭证。在加强会计业务制度体系时,要注意其全面性、规范性、适用性和协调性,即这一制度体系在会计业务中覆盖要宽广,操作要规范,不能脱离实际,并能有效与其他部门工作配合。一套完善的会计制度将有利于堵塞漏洞,有利于防止和杜绝银行“三假”的产生,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有效控制人为调表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化解风险。

2.改革会计管理体制。

实践证明,会计工作受同级领导的体制,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目前,较为可行的改革措施是实行金融会计委派制。金融会计委派制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行对各分行和直辖支行实行会计经理委派制度,分行对所辖分支机构实行会计经理委派制度。会计经理的人事关系隶属派出行,工作关系系由派出行财会部和派入行双重管理;二是建立委派会计经理资格制度。委派会计经理必须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德才兼备,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经委派人员管理机构按有关程序考核确认后,报行领导批准其委派资格;三是赋予会计委派经理与履行职责相当的权力。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4.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在会计监督中要强调独立、严格、及时、有效,尤其是重视会计业务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因为事后发现问题往往无济于事。会计业务事前和事中监督,可以力求把风险消除在日常工作处理中,从而减少损失。同时,还要重视会计分析,建立预警机制。报表反映的是过去的经营状况,但了解过去不是报表使用者的最终目的,报表的真正使用价值是通过对报表的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测前景,帮助领导层了解过去、规范未来,才能在充分了解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面对未来的变化做好有针对性的反应,才能帮助银行建立会计风险预警机制,优化控制,提高规范决策能力,发挥会计职能作用。

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心得体会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等方面发生的可能导致金融损失的不确定性。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高度复杂化的环境下,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后,我深刻意识到,提高自身的金融风险意识和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和努力的一项能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信息获取和分析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时刻关注金融市场的动态和政策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通过多途径获取信息,并善于利用信息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尤其注重筛选和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免被虚假信息误导。同时,还应当主动了解和学习相关金融知识,提高自己的金融素养,把握投资风险的本质和规律,从根本上提升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其次,合理规划和分散投资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井井有条的理财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平衡风险和回报,做到有备无患。我在实践中发现,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金融产品和领域是一种有效的分散风险的方法。这样一来,即使某个领域或某个产品出现风险,其他领域或产品的表现可能会弥补损失,降低整体风险。此外,合理规划投资的时间和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市场的大环境和自身的投资目标来决定投资的时机和方式。

第三,保持理性和冷静的投资态度是关键。在金融市场上,情绪往往会成为我们的最大敌人,容易让人做出错误决策。在投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保持理性和冷静的心态,以避免被市场情绪左右。市场上的涨涨跌跌常常让人心潮起伏,但冷静思考和分析市场动态是保持稳定心态的关键。另外,要有耐心并坚定信心,不因短期波动而动摇自己的长期投资计划,遵循规律,追求稳健的投资回报。

第四,定期检查和评估投资情况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通过定期检查资产配置、风险暴露情况和投资收益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问题。我养成了定期检查投资账户的习惯,观察不同投资品种的表现和市场趋势,并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同时,要有正确的预期心态,知道金融投资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盲目追求高额回报,避免过度交易和频繁调整。

最后,保持谨慎和谨慎的态度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金融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投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警惕和谨慎,不轻易相信市场的短期趋势和热点,避免盲目跟风和市场炒作。同时,要有适度的风险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风险收益预期,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和产品。

总之,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和提升的一项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意识到加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和总结相关的心得体会。信息获取与分析、合理规划与分散投资、保持理性和冷静、定期检查和评估、谨慎而冷静的态度,这些都是提高金融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相信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预防和应对金融风险,保持财富安全和稳定。

防范金融风险学校心得体会

金融风险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学校来说,防范金融风险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通过学校的相关实践和学习,我深入理解了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防范金融风险中,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明确的责任分工,以确保风险能够及时被识别、准确定位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控制。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风险管理团队的职责和权力,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其次,要注重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在学校中,很多金融风险存在于学校内部的运营过程中。通过对现有风险的全面分析和评估,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类风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为未来的风险应对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此外,及时获取外部信息、与其他学校交流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与外部和内部各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做好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的工作。

第三,要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防范风险,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性和规范性。学校应当注重推进规章制度的建立,加强财务监管和预算管理,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并通过内部审计来检查和评估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工作机制,形成风险管理的合力。

第四,需要加强金融法律意识和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学校及其相关人员需要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在风险管理中加强对金融法律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学校应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素养。同时,学校还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人员的行为,明确责任和权力的界定,做到依法行事,妥善处理与金融法律风险相关的问题。

最后,要加强学校的风险意识和学习能力。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培训、学习交流,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学习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风险。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金融风险教育,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理性地面对常见的金融风险,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学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强化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加强金融法律意识和法律风险防范以及加强风险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措施,能够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总计:745字)。

相关范文推荐
  • 12-22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设计(优质22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
  • 12-22 书记竞聘演讲稿(通用16篇)
    竞聘是一种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展示自己独特才能的方式,它要求我们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以下是一些精选的竞聘信样本,希望对您的竞聘过程有所启发。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 12-22 深化改革培训心得(实用21篇)
    写培训心得有助于培养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我们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希望能激发大家对学习的热情。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成功的
  • 12-22 美术作品委托创作合同(模板16篇)
    合同协议是各种合作交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合同协议范文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合同的逻辑和思路。甲方(委托人):乙方(受托人):【本合同由
  • 12-22 商务谈判策略的应用论文(实用19篇)
    阅读范文范本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开拓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范文范本9:以下是一篇优秀的范文范本,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12-22 机关财务科工作总结(热门21篇)
    财务工作总结是对财务部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成果进行回顾和评估的重要工作。以下是一些关于财务工作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过去的近一年多
  • 12-22 合作的合同标题大全(21篇)
    在合作中,人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商能力,以及灵活的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作范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参考。1.(中国仪器仪表搜索
  • 12-22 医教融合工作计划(专业17篇)
    工作计划书的编写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和效益。最后,希望大家在编写工作计划书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耐心,相信自
  • 12-22 农药管理制度全文范文(23篇)
    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合法合规。规章制度的落实需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推动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奉献。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
  • 12-22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优秀21篇)
    读后感是对作者的理解和思考的呈现,也是对自己内心感触的表达。如果大家对于读后感的写作还有一些疑惑,可以阅读以下几篇范文来获得一些帮助。希望能对大家的读后感写作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