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精选16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精选16篇)

时间:2023-12-24 00:35:05 作者:文轩

范文范本的收集和整理对于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总结范本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提升了总结的文采和形象感。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1、兴安一小的李静老师由刚刚结束的大阅兵引出“角”,并顺理成章引出“角的度量”以及度量的工具—量角器,紧接着“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并把你看到的和同桌说一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了学生观察和交流的习惯。

2、而葛根庙中心小学的孙忠伟老师通过“比较两条线段哪条长?长多少?”让学生用直尺量出,再让学生“比一比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学生一眼便看出角2大,但大多少需要用量角器量出,引出角的度量和度量工具量角器。

3、卫东小学的宁伟迪老师课前先出示课标要求,做到让孩子心中有数,设计的很新颖。之后让孩子们回忆角,并说说你心目中的角,板书“顶点、一条边、另一条边”,为之后的教的度量方法打下伏笔。接着出示很多角,任意拿出两个角“比一比哪个角大?大多少?”“要求同桌合作,用三角尺上的角来量一量、比一比”,学生通过汇报得出角2比角1大,但大多少没有测量出来,从而引出量角器。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了结论,但对角的选择应该慎重,如果孩子选择的三角尺是30度和45度角的,不就一下量出大多少了嘛。

三位老师都是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之后通过学生汇报和课件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介绍量角器,相比之下,我个人比较欣赏宁老师的设计,特别是在教学中“任意找到量角器上的一度角”这个问题,使学生更加自由的理解问题,再汇报时适时地追问“为什么这个角是几度角”,顺理成章的让学生明白“几个小格就是几度”。

三位老师都设计了自学环节,通过“设计目标和要求—学生自学—小组间讨论与交流—小组汇报”这一系列活动,重新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们,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借鉴。

三位老师都用心的设计了量角小儿歌,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量角的方法,其中宁老师的小儿歌和板书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起到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李老师和宁老师课始的比角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学生一定的问题和悬念,而在学完本课内容之后再回顾一下比角的准确方法,首尾相呼应,不仅显得结构完整,更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今天所学的角度的重要性。

总之,听完这三节课之后,反思自己的常规教学,在之后的日子里应该更加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充分的尊重孩子已有的知识,课堂上多给孩子时间和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尝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教给孩子!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xx市第四小学牛晓飞说实话,我比较喜欢听天空有风的课,因为从马军花那儿经常能听到一些非常新的教学方法,开拓我的思路,今天也不例外,收获颇多,我把它记下来,和您一起交流,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上课内容是新学期的第一课时--《方程》,她准备非常充分,没有利用现成的课件,自己精心设计了幻灯片,安排了四个环节,为这节课的成功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她打破课本中为他安排的例题,从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喜欢玩的跷跷板入手,两个学生体重不相等和相等的几种情况,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紧接着引入了书中的例1,如果想知道某个物体的重量就需要用到砝码,在老师的设计下,学生自己总结了算式:205020+30=50.,并独立完成了书中的例1。

x+50200。

50+50=100。

x+50=150。

2x=100。

老师让学生根据上面的算式特点进行分类,得出等式和不等式两类,然后又从等式中找出了方程和非方程,并由学生自己总结了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尝试用集合圈表示出来,运用了迁移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通过练习巩固了今天的所学知识,学生掌握情况还是很不错的。

1、每一个知识点的引入都很巧妙,让两个例题的教学都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2、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己总结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体地位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3、教师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比较到位的,关键时刻主导地位引领的也不错。

4、教师在课上和学生相当平等,“请”字始终挂到嘴上,课堂气氛很融洽。

最后感谢天空有风让我学到这么多,更是赞叹她对教育的执著,我要向她学习。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今天听了史xx老师执教的《最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中,史老师注重学生的读、写、理解、应用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1、新课导入,史老师结合生活实际,客车、摩托车、农用拖拉机、轮船等的速度,为学生呈现了实际的生活例子,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得更为透彻。

2、教学中注重了引导、尝试、发现、归纳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史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了引导,引导学生读出、写出速度这样的复合单位,并在引导中发现,共同总结速度的正确写法、读法,速度、路程的理解,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内容清楚,层次分明,从速度的读、写开始,自然过渡到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熟练掌握了本课内容。

4、教学中,史老师设计的练习针对性强,有梯度,无论是判断题,还是根据算式说出表示什么,还是表格形式灵活求出路程、速度、时间等,特别是最后一道限速题,解决实际问题,将数量关系有效融合,锻炼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堂练习有梯度,但在安排上应该调整,如把根据算式说问题放到后面,学生通过前面的练习再做这样的题会更容易些。

四年级数学评课稿

今天听了冯老师的《混合运算》一课,下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不足之处还希望各位老师指正。

“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本节课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整理,复习练习设计有层次,整堂课中,师生之间始终保持着宽松,和谐的氛围,交流亲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课堂上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的知识点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这样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有效。通过课件出示各种练习题、例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从而提堂效率。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合实际问题(男女生套圈比赛)哪个队会获胜?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三、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中我结合平均数的特点,先让学生猜一猜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再实际计算,不但找到平均数的范围,也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培养了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的能力。

四、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平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此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深的河水中,小明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这节课总体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一、时间的安排不是很好,练习的时间不够,造成还有的练习没有说完。主要原因是新课的时间较长,如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说说知道些什么,可以少请几位同学回答,这里不是这节课的重点。二、课的开始由于课件突然没有声音,有点紧张,有点浪费时间。其实这并不影响本节课的教学。对于突发事件要灵活面对!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评课稿

今天,我在名师实录里听了《平均数》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看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掌握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我就对这节课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新课导入时,让学生根据踢毽子比赛中两个组的成绩,比一比哪组同学的成绩好,再讨论找出最合适的方法,引出平均数;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平均数的应用,了解男童、女童的平均身高,这些内容都是来自学生身边,与学生生活有紧密联系,学生很感兴趣,同时也结合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渗透了抽样调查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以“移多补少”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对求平均数的方法时,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并通过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发现计算的方法。如,你们还有其他方法来求出第五组的平均数吗?激发了学生的思促使学生探讨出多种方法。

总之,本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丰富,数学的生活味浓,教学效果较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你们平时有零花钱吗?

师:有零花钱的人还真是不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零花钱的人越来越多,零花钱的数目也越来越多。但是如何能用好这些零花钱?如何把这些零花钱用得更有意义和价值?我想思考这个问题的同学不会多。因此,为了从小培养同学们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好习惯,有个班从上个月开始,就开展了这么一项活动——hold住你的钱袋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出示ppt)师:hold是什么意思?——管住、掌握住、把握住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师:随机抽取了4位同学的记录情况。(逐一出示)。

师:要想表示出小雨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应该用多少来表示?为什么要用15来表示?(因为他每周都用了15元)。

师:可以把第3周多出来的1元补到第2周,这样这四周用的零花钱的数目就变得一样多,都是22元。

师:刚才我们从大的数里移了一部分给了小的数,这个过程在数学上就叫做移多补少。师:第三个出场的是小松。他四周使用的零花钱都不相同了,他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应该用多少来表示?(13)说说你的理由。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还有其他方法吗?(可以把4周用的钱数加起来除以4)师:请一位同学来列一下算式。

师:像这样把4周使用的总和算出来,再平均分给4周,我们叫合并平分。同样可以求出小松同学四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

师:不管是我们使用的移多补少,还是合并评分,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不相等的数最后变得相等,也就是同样多。我们把最后的到同样多的这个数就给它起名叫平均数。

师:小云每周使用零花钱的一般水平是22元,22元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逐一:哪个数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

师:请你算一算,小璐前四周每周使用零花钱的平均水平是多少?自己算一算。

师:还有两个挑战性的问题。小璐把她第5周使用的零花钱也做了记录,想一想,小璐第5周花费多少元,她这五周零花钱的平均数会与前四周的一样?(小组交流一下)(20元)师:花费多少元,她这五周零花钱的平均数比前四周的大?(比20元多)师:花费多少元,她这五周零花钱的平均数比前四周的小?(比20元少)。

师:所以人们说平均数是个特别敏感的数,稍微有一个数据发生变化,平均数就会跟着发生变化。这也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关于平均数的知识我们今后还会继续学习。

师:父母的血汗钱来之不易,看似不起眼的零花钱,也可以发挥很大的用途。希望咱们班的同学合理消费自己的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的好习惯!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平均数吗?说说在哪里见到过。师:看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平均数用得真不少!老师也给大家搜集了一些信息。(新闻:财商测试)。

师:财商受到全国关注越来越高。在上海这次首度引入的财商测试中,参与测试的“00后”小朋友财商平均分值高达73分。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博文小朋友就是这200名测试学生中的一位,那么他的成绩就是73分吗?说说你的意见。

师:博文同学的成绩有几种可能性?

师:参与测试的除了中国小朋友,还有8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国学生,测试结果如何呢?

最低分60分,最高分85分。

问:外国小朋友测试的平均分会在()和()之间。(说说理由)。

测试结果中,中国小朋友的财商水平媲美外国小朋友,平均分非常接近,只是所擅长的方面有较大的不同。

师:刚才我们到解了他们的财商水平,咱们学习的财商水平如何呢?在拍卖会上,三位同学都对这盒普洱茶情有独衷,但是他们三个人带的钱都不够(龙一:120元,马一菲:100元,邓俊彦:80元)。最后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把钱合在一起,终于拍到了这盒普洱茶。问题来了:三人平分这盒茶叶后,()需要给龙一(),方能保证此次合资的公平性。

这种投资的方式在金融领域里叫众筹。(众筹是指聚集感兴趣的小伙伴的资金、智慧和资源,它是一种典型的民间小额资金的的融资模式)。

奥巴马竞选众筹甚至改变了美国政治方向。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帮我解决一下。(aa制)。

四、回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师:这是一节财商课,不过我认为最重要在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我们聪明的大脑,所以老师有这样一句话送给大家,齐读一遍:金钱不是真实的资产,我们唯一的,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我们的头脑。——罗伯特·清崎(富爸爸穷爸爸作者)。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同步训练题

答:这四杯水的`平均高度是厘米。

答: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分。

答:平均每筐梨有千克。

答:平均每人做红花朵。

5、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3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答:平均每层放书本。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感知平均数的范围。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自己的身高

教学过程:

生(预测):比较总分,看看哪个小组的总分高。

生(预测):这样不公平,我们小组三个人,他们小组四个人。

生(预测):应该比较平均成绩。

师:对,应该比较他们两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在我们数学的统计中,平均成绩也有一个名字,它叫做平均数。

平均数教案

课件出示自学小贴士,学生独立完成

1.自己想办法找出这几位同学收集的废旧饮料瓶的平均数,你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2.这个平均数表示什么?它是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

3.平均数与这组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完成后组内做好分工,在组内交流,看谁说得好,看谁听得认真!

1.小组交流

师:已经计算出来的同学,小组可以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你的方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

“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四次课题会上,山西省阳泉市赵才老师承担了人教版“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研究课。结合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的授课情况,现写出几点反思意见,供大家参考。

问题引导学习,揭示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抽象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紧抓概念的核心,通过适当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数学形式体会概念的特征,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核心概念是“加权平均数”,概念的核心是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权即权数或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出示了两幅山西、北京两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在班内学习的情景照片,通过这两幅照片,教师设计了计算这两个班的平均人数和平均成绩的问题,激发学生动手活动的热情,从而引入平均数的学习。当学生在计算两个班级的平均分数的问题上出现不同的解法分歧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讨论,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之后,认为在两个班级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式能更好地反映这两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

四年级平均数学生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入平均数概念及学习目的(150字)。

数学是一门让人们又爱又恨的学科,然而,在我读完四年级的数学课程后,我在学习平均数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收获和体会。平均数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实用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通过学习平均数,我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又可以运用它来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四年级平均数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对平均数的理解及运用(250字)。

在学习平均数时,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我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后练习逐渐掌握了这个概念。在对平均数的理解上,我也学会了如何简化计算,比如,当数据呈等差数列时,我们可以直接将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相加,再除以2,得到的结果便是平均数。此外,在数学课堂之外,平均数的概念也在我的生活中发挥了作用。比如,在班级组织活动时,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平均分或平均时间,以便合理安排每个人的任务。因此,学好平均数不仅对我的数学能力有所提高,也对我的生活有诸多帮助。

第三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300字)。

学习平均数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平均数来解决实际问题。平均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比如在统计学中,通过计算平均数可以了解人口的平均寿命,商品的平均售价等。而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也遇到了一些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的场景。比如,在买菜时,我需要考虑家里每个人对于蔬菜的需求量,通过计算每个人需要购买的蔬菜的平均数,就可以合理规划购买数量,避免浪费。学习平均数并不是一味地应用公式或运算,而是要将它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除了个人能力的提升,学习平均数还让我意识到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在一些小组作业或班级活动中,我们需要进行合作来解决与平均数相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合理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增进了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这让我在平均数学习中获得了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第五段:对数学学习的总结(200字)。

通过四年级平均数的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也提高了数学运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在实际生活中将平均数应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数学不再是一个难题,而是一个有趣且实用的学科了。我希望继续学习数学,探索更多数学的奥秘,并将所学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四年级《平均数》数学教案

本节教学内容是安排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之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准确地从条形统计图中去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会作简单的分析、归纳,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在学生掌握、比较多组统计图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我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的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我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

1、基本训练。

2、变式练习。

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同步训练题

2.师徒二人共同加工80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30个,比徒弟多加工10个,问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多少个?10×[800/(30+30-10)]=160(个)。

(1314-8.8×3)/(8.8+8.6)+3=77(天)。

525×40/2(40/2-5)-525=175(米)。

6.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乘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20千米,乙每小时行18千米,两人相遇时距中点3千米。问全路程有多少千米?(20+18)×[3×2/(20-18)]=114(千米)。

7.有一列长260米的火车,以每小时9千米的速度通过610米的大桥需要几分钟?

(610+210)/(9000/60)=5.8(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这节课是在“生本”理念的理论指导下的新型实验课,课程类型:展示课。我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件出发,有浅入深,让学生们在生活实例中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让学生感觉平均数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平均数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感悟“生活处处是数学,数学魅力源生活!”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展现自我,能提出见解,能解决别的同学的疑问,让大部分同学都能体会成功、收获喜悦,使学生自主的学,快乐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概念教学中,主要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从具体的事实上抽象出三个统计量的概念,通过三个统计量的计算与确定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概念;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思考”“小组讨论”“相互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

这节课不足之处在于:课堂上“生本”理念还很不到位。在学法指导上,本节课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指导他们探究概念、交流合作,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总体上还可以,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今后改进的方法: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直观演示,切实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学习过程体现自主,知识构建循序渐进,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

相关范文推荐
  • 12-24 大学生创业实训心得体会(实用18篇)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例句,将会为大家展示一个思维的世界。最近,刚刚结束职业技术学院
  • 12-24 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领导讲话稿(热门14篇)
    领导讲话稿是由领导者在特定场合发表的有关工作、政策、方向等内容的书面材料。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希望大家能够团结一心,携手并进,共同实现我们的目标。
  • 12-24 数学专家讲座主持词(专业19篇)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一个愉快和充实的活动体验。这是我们团队为大家准备的项目总结PPT,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各位家长、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 12-24 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西师大全(24篇)
    制定学期计划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规划时间,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临时抱佛脚。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撰写一份完美的学期计划,那么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范文。我班共有人,大多数学
  • 12-24 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心得体会的分享,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推进立足于教育
  • 12-24 科学教师年度工作述职报告(优质21篇)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到了该进行一次述职报告的时候了。这将是一个良好的机会来回顾自己的工作,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计划。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对大
  • 12-24 技术员工个人年终总结(通用17篇)
    个人总结是一种对自己的负责态度和自我管理的体现,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步伐。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个人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
  • 12-24 司法所工作总结个人大全(17篇)
    司法工作总结是对司法实践经验和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有效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司法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司
  • 12-24 简单离职原因申请报告(实用15篇)
    报告范文的语气应该客观、严谨,避免过多主观评价和个人情感的插入。我们特意收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灵感和思路。尊敬的学校领导:抱着为祖国
  • 12-24 一点的辞职报告(优秀13篇)
    辞职报告是一份需要慎重考虑和准备的文档,它需要关注细节,并确保表达清晰、具体和诚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辞职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