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最美教师调研报告(模板22篇)

最美教师调研报告(模板22篇)

时间:2023-12-24 14:45:04 作者:念青松

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调研报告,以了解问题的现状和解决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教师调研报告范文

通过一整天的时间,我主要聆听了朱红甫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几位名师执教的几节精彩纷呈的课。这次听课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以读会诗,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师们特别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齐读、范读、唱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大声读出节奏,小声品出诗情,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热忱,点燃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引导学生直接与古诗词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声断而气连的古诗词朗读让人回味无穷;声情并茂的情境朗读更是把学生带回了作者的时代;生动有趣的吟诗更是平添了学诗词的乐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读出了诗词的隽永的意境,更读出了作者的感情。

二、驰骋想象,引领学生翱翔于古诗词的天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想象的大门被打开,学生就有了飞翔的翅膀,既能飞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想象,又能飞出文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就像我们沈锡云校长所执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她让孩子们想象每逢佳节,作者王维会看到些什么景象使他特别想家?还让孩子们想象在重阳节的时候,家乡的兄弟们会对远方的王维说些什么……从而启发孩子们的想象,进而理解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以及家乡亲人对王维的思念之情。

三、营造意境,让诗意在音乐和画面中流淌。

以朱红甫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为例,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精美简约的课件,诗意的解读,丰富的想象,更突出了翁媪的幸福,在体会情感上使人耳目一新。他通过不同的方法创设情境营造出浓郁的古诗词氛围。同时,充分挖掘古诗词特有的韵律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启迪,自然而然就对古诗词感兴趣。

四、有目的地写,固化知识,培养学生写话能力。

写也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刘永霞老师所执教的《观书有感》,她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设计了小练笔,即写一写自己眼中的美丽方塘。通过写的过程,教师使学生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如此有效的小练笔,既使教师抛出的知识有了落脚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五、文字迁移,诗词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古诗词教学中,老师们在品诗诵美的同时,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如刘永霞老师在课堂结束之余出示了另一首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这就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课外古诗词。

这次的听课对我的启发和触动很大。在那些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一首首古诗词仿佛回到了它们当时所处的时代,充满灵性而富有诗情画意。真所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其次,通过学习,我更加认识到老师引导的重要性,往往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意识。如果我们也能如此去上古诗词的话,必能把古诗词的枯燥教学局面扭转,使学生乐于学习古诗,乐于背诵古诗词。语文教学正像是这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诗词,教师们的优秀更让我反思自己的不足。

最美家庭调研报告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在弘扬美德、传承文明、助推和谐及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我县妇联认真贯彻党的xx大及系列讲话精神,始终把家庭和家庭建设作为妇联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工作抓手。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家庭建设三个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讲话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作为,建功立业,有效将妇联系统最美家庭评选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突出工作的先进性、群众性和政治性,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围绕家字创最美”系列活动,创新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创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是家庭建设,妇女使命。家庭文明建设,妇联责无旁贷。多次谈到家庭建设,曾在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谈话以及2019年中央春节团拜会多次强调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阵地和优势领域,也是妇女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我县妇联一直重视家庭建设,发挥妇女家庭作用,相继开展了特色家庭、幸福家庭、书香家庭和文明家庭等家庭品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自2019年全国妇联发动寻找“最美家庭”以来,我县妇联积极行动,迅速部署,连续两届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同时注重发现典型、层层推荐,目前已涌现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渠立强家庭、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家庭、**省五好文明家庭家庭、**市最美家庭、等等先进家庭典型。

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妇联是党委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妇联一直坚持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19年12月视察提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战略部署。我们**县委县政府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大力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因此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妇联关于家庭建设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及美丽乡村中的独特优势和核心作用,展现妇女风采,再创巾帼新功,我们决定将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和妇联家庭建设相结合,围绕“家”字做文章,围绕“家”字创最美,拓展最美家庭内涵,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媳妇、最美婆婆、最美邻居以及征集最美家训活动,同时另外确立“美丽乡村·最美庭院”这个主题,并自去年以来在全县广大妇女和家庭中积极开展了创建活动。

三是领导重视,统一部署。家庭建设是妇联工作的重要领域,也是群团组织引导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于我县妇联创新开展围绕家字创最美以及参与全县环境整治系列活动,**市妇联以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充分支持和大力指导。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在全县文明创建及环境整治会议上专门对妇联提出要求,并把妇联组织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评比活动列入。

工作报告。

去年12月份,县妇联、县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第二届寻找“最美家庭”系列活动的通知》(委宣〔2019〕22号),寻找选树一批最美家庭、最美婆婆、最美媳妇、最美邻居等先进典型,以引领全县家庭积极践行社会义义核心价值观1月24日,我县召开“美丽乡村最美庭院”创建工作会议,专题安排部署“美丽乡村最美庭院”创建工作**市妇联领导高度关注,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做法2019年3月6日,**市妇联“中心工作风景线”环市行启动仪式暨“村庄整治——巾帼在行动”推进会在我县召开,市妇联所有主席、部长以及各县区妇联主席、副主席及相关处室部长参加这一活动,现场参观了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典型,并交流了经验做法。

一是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为进一步做好最美家庭系列评选和“美丽乡村·最美庭院”工作,县妇联及时成立了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活动领导小组,有我任组长,分管主席任副组长,宣传发展部长为联络员,各镇(街道)妇联主席为成员。同时,各镇(街道)、村(社区)也建立各级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二是宣传先行,营造氛围。全县各级妇联组织积极作为,把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创建活动和“情义——向日葵关爱困境儿童培养活动”一样作为重点工作去抓,做到了思想上重视、认识上到位、行动上自觉。全县共印发《环境治理进家庭巾帼文明我先行》。

倡议书。

治家。

格言。

家风家训等15000余份,张贴宣传画5000余张,悬挂横幅300多条,动员全县妇女姐妹积极行动,争做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引领者!同时,通过召开工作布置会举办培训班,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在县镇村开展了立体式宣传。

三是多方保障,示范带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是在家庭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创建“最美庭院”是妇联系统适应新形势,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的一项创新实践活动。为确保活动全面开展和卓有成效,我们一方面制定文件,明确标准;另一方面,又拨付资金,全面支持。最美家庭、最美媳妇、最美婆婆、最美邻居等都在文件及宣传中规定一定的评选标准,同时让各个行政村各类型推荐一到两个典型,进行示范带动。最美庭院方面,我们通过深入调研,掌握我县农村基本情况和群众诉求,制定了“美丽乡村·最美庭院”创建标准,要求家庭做到“洁、齐、绿、礼”,全面达标,切实做到庭院“五不”、门内“五净”和“门前三包”。并逐级推进共计分批悬挂了8300多个最美庭院,使最美庭院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同时为了各基层妇联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围绕最美家庭和最美庭院活动各镇分别下拨了3000元和4000元的资金支持。

一是创新载体,多方联动。我们一方面选准突破点,以创学为突破点,使活动辐射到全县各个乡镇、村居社区。让群众通过参观学习培训,对照典型学,比照典型干,掌握方法,提升水平。另一方面抓住关键点,扩大参与面,在各乡镇、村分别组建一支巾帼志愿者队伍,发挥她们排头兵、领头雁作用,带动村里的留守妇女都积极参与到“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创评活动中。同时拓宽思路,多方联动,切实调动好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把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最美庭院”推进活动落到实处。我们联合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将“有情有义**人”与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最美庭院相结合,大力宣传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全县形成了“家家争当最美,个个有情有义”的良好氛围。联合城管、住建、教育、卫计、工会、团委等部门参与妇联最美庭院创建,协助督查庭院整治和环境建设。环境治理进家庭、巾帼文明我先行,农村妇女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每个行政村至少挂牌评出了20户最美庭院,全县共计分批悬挂了8300多个最美庭院,最美庭院成为我县农村环境整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是层层承诺,落实有力。由于最美家庭和最美庭院工作牵涉千家万户,创建范围广,工作量大,我们采取县、镇、村、户层层签订。

承诺书。

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特别是今年结合全县环境整治验收工作我们在最美庭院方面全面落实“门前三包”和“门内五净”责任制从强制到自觉推动妇女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和“妇女儿童活动之家”的作用进村入户加强指导形成家庭配合、社会共建、人人动手、全民行动的声势氛围。我们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领域中的工作优势坚持把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最美庭院工作作为服务和谐幸福美丽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引导妇女和家庭成员培树互爱、诚信、宽容、勤俭、和睦家庭文明新风营造了人人讲美德、家家促和谐、户户重清洁的良好氛围。

三是富活动,扩大效应。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的榜样示范力量,妇联认真贯彻省、市妇联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最美家庭讲好家训”巡讲活动以及“最美庭院”观摩活动。通过“最美家庭”巡讲团走进乡村、社区、企业、机关,将“最美家庭”的真善美和正能量层层传递到千家万户。通过各镇村不同层面的最美庭院观摩,形成了人人参与、家家争创的可喜局面。我们坚持基层评选、层层推荐,层层表彰,不仅评出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同时还开展了最美婆婆、最美媳妇、最美邻居以及最美家训的评比和征集活动,深受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好评!晒家庭幸福、议家风家训、讲最美故事、展美丽庭院、秀未来梦想,各镇(街道)、村(社区)活动精彩纷呈。

三句半。

《幸福**人》等精彩节目从不同角度弘扬美德、传承文明,在全社会真情呼唤构建文明和谐之风,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下一步,我们继续做强“家”字文章,开展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倡导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廉洁守家,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汇聚强大正能量,汇聚更多更美的家庭同心共筑幸福梦!

教师蹲点调研报告

按照县政府“展开群众作风建立年活动施行方案”的相关请求,实在做好“一把手蹲点调研”任务,我于20xx年3月15日到3月30日间保持到***供电所进行蹲点调研任务,盘绕无违章现场的创立,深化展开调研,具体演讲如下:

一、***供电所概况。

***供电所位于***城区南部,现有职工23人,其中正式工9人,全日制乡村电工14人,辖区内有高压线路9条,150.1公里,高压线路63.4公里,承当着20个行政村,14000个高高压用户的用电管理任务。在被河北省电力公司命名为“标准化供电所”,在又经过了省公司的专项验收,成为***首批“标准化供电所”之一。

二、具有的成绩。

***供电所坐落于104国道东侧,地理地位特别,其人员面貌代表着**电力基层员工的全体抽象,是名副其实的“窗口”单位,因而,我对该所的任务向来重视,是我蹲点的首选。在调研周时期经过座谈会、和职工谈心、跟随施工现场、实地检查材料、走访客户等情势,全面查找该所安全任务中的不足之处:

一是个别职工在安全消费中幸运心思严重,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气,使之在任务现场特别是小现场任务的时分,发作习气性违章行为,部分职工的安全认识、安全程度、安全行为有待于进步。二是个别农电工由于多年来构成的一些不良习气,对安全任务的认识欠深化,任务中具有麻痹粗心的景象,甚至有个别人员遇有急迫情况特别是高压任务时不请示、不演讲、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私自处理,安全认识薄弱,标准化、标准化操作程度还有待加强。三是个别职工的安规进修欠深化、结实,安全学问程度离上级请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个别职工总以为各类事故通报的事情与本人还远。另内在实际操作方面还有些欠缺。四是供电所安全消费任务根底仍然不牢,部分员工安全认识薄弱有待进一步进步,标准化、标准化作业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习气性违章仍然具有,还需求加大落实力度,健全安全监视体系,保证安全消费任务。

三、采取的措施。

一是严格施行安全消费日安排例会制度,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施行安全消费安排例会制度。安排会上将每天需求展开的重点任务进行说明,根据具体任务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为了全面掌握基层单位的消费检修方案和施行情况,在局门户网站上发布基层单位的消费检修方案表,标准安全消费消息发布并更新,实在保证农电安全消费的可控、能控、在控。

二是加强职工培训教育,完美安全监视体系。制定全年安全培训方案,经过各种有效道路,抓好对职工、农电工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学问普及任务。活期或不活期对任务票签发人、任务担任人、任务答应人和各类消费人员的安规调考。并针对“三种人”任务本质,施行专项培训,专项考试,确保培训到位。以局正式文件方式重新明白局安委会人员和全局任务票签发人、任务担任人、任务答应人和安全员名单,实在发挥安全网络作用,使安全监视体系愈加完美。

三是建立并完美安全消费事故调查体系。为完成安全消费目标,认真汲取安全事故教训,针对所定目标明年将建立并完美相应的安全消费事故调查体系,根据“按责论处”和“谁主管、谁担任,谁组织、谁担任,谁施行、谁担任”的原则,对发作的安全消费事故经细致致调查、分析,严格进行处分。

四是加强“三票一单一卡”管理。根据《青县电力局“三票一单”管理规则》认真监视,对不合格的“三票一单”要认真分析缘由,制定整改及防备措施,及时提出整改看法。并及时统计汇总本单位“三票一单一卡”的'施行情况,对管理和使用单位提出整改和考核看法。

五是强化现场监视,加大考核力度。加大致消费作业现场的监控力度,对各种现场除了各基层单位安全员现场跟踪监视外,安监人员进行飞行式监视检查,经过监视检查,将违章景象毁灭在萌芽形态。关于各级管理人员和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不及时的行为将根据相关规则做出明白的考核。由安监部担任建立单位、部门和个人违章档案,关于单位、部门出现的反复性成绩以及个人反复性违章提出加大考核力度的看法。

六是加强安全工器具管理。对全局各单位的安全工器具进行全面测试,进一步标准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保管与配置。根绝个人保管安全工器具的景象。施行集合管理,专人担任并按照安全工器具管理办法建立安全工器具台账,进行周期性实验,根绝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使用。在领取安全工器具的同时履行领用登记手续,各单位凭派工单等履行出入库登记手续,做到统一管理。保证安全工器具的配置满意各单位的任务请求,并做到标准化、标准化。

七是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进步现场安全管理程度。以管理“行为违章、安装违章、管理违章”为重点,认真施行安全消费的各项管理制度,培养职工盲目按规程办事、按程序作业的优良习气,防止各类人员义务事故,坚定根绝各类违章和误操作。不断完美作业指导书内容,愈加符合现场任务流程,标准作业人员行为。狠抓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施行消费作业现场规章制度,实在落完成场安全措施,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八是加强电网运转、设备管理和专业管理。加强电网安全风险分析,完美电网应急体系,积极展开应急预案演练,加强负荷分析预测。加强配电设备的巡视与检查,进步剩余电活举措保护器的投入率,防止发作负次要义务的严重、特大乡村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九是加强外包工程建立安全管理。严格施行国度法规制度及电力零碎相关规则,禁止层层转包、以包代管。严格电网消费业务承发包管理,标准外包工程项目、业务外包范畴及外包队伍管理,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和作业监护,实在落实安全主体义务。加强工程建立管理,标准投标管理行为,落实各参建方的安全义务。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视管理,展开严重施工机具专项检查,施行电力施工安全性评价,建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管理机制,严防严重安全事故。

十是认真落实各级安全义务。根据20安全消费目标,完美各级人员安全义务状,逐级落实义务制,做到安全压力层层传送到位。

十一是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完成安全消费的战略改变。一方面要处理好“以人为本”和“从严管理”的关系。重视班组建立保持在管事的同时先管人,管人的同时先管思想。局指导不活期的与员工进行谈心和交换,协助职工处理任务及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难题,经过这些活动的展开使全局人员思想统一、举动一致,任务心境酣畅,保持兴旺的任务热情。与此同时,保持标准化管理和准军事化管理,抵消费进程中的习气性违章、事故苗头揪住不放,严防隐瞒包庇,根深蒂固。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思想教育”和“机制建立”的关系。保持做到安全认识与安全义务同时到位,奖罚同时到位,一方面保持认真担任的态度和科学细致的管理,一方面展开结实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全面精确的技艺培训,同时严格落实安全消费义务制的请求,强化安全监视机制和保证机制的作用,严格监视与考核,真正表现以责论处、重奖重罚,完成责权益的相互统一,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完成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战略改变。

***供电所管理根底好、人员争先认识强,新近调整的所常年岁轻、魄力足。我相信经过***供电所职工的不懈努力和局各职能。

教师调研报告

从9月3日至今,我来到南宫实验中学实习已经3个多月了,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怀的一段经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真的收获了太多太多。不仅收获了教育教学经验、班主任管理经验,更收获了对于农村教育认识的深化。这些收获是在大学课堂上永远学习不到的。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针对农村的音乐教学工作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音乐教学状况。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农村的音乐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音乐师资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配备大大优于乡村学校。城市中小学校,大多配备了2―3名以上的专职音乐教师,而且大部分城市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已趋饱和。相比之下,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的音乐师资状况就令人担忧。因为受到教育经费的限制,乡村学校配不起、也养不起专职音乐教师的状况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最多也只有一个专业的音乐教师,其他大多由非本专业的其他学科教师(音乐爱好者)兼音乐课。而部分乡村学校连能兼音乐课的教师都没有,音乐课只能虚设。这样的结果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受乡村经济、生活条件、文化氛围、个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不太愿意去乡村学校任教。

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学校中,对教研活动抓得比较紧,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较好的体现;但新的教学手段,受到教学设备条件的制约以及教师能力的限制,在相当多的学校的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是没有得到应用的。在师资不足与器材缺少的学校里,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随意的现象。他们把音乐课变成了简单的娱乐活动课,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学会唱那首歌,另外就是让他们自己来“玩”,表达学到这首歌的什么。其实这样做不仅有损学科的科学性,也对学生造成了误导和表现出了自己对这门课还有学们的不负责任。

三学生学习状况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调查中反映也很突出,一般的学生都很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原因:有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有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有教学条件的原因;也有来自社会影响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是,在应试教育升学的压力下,来自学校、“主课”教师及家长的阻碍。这些都是造成学生欲喜爱而不能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高年级学生中尤为普遍。

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我想出了以下几个对策:

1.将艺术教育中的组织与领导、师资队伍与教科研、教学硬件与教学环境、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并建立分级督导机制。

2.针对广大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薄弱的现状,应以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为工作重点,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条件上给予扶,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应强化、优化有关政策,鼓励艺术学科的毕业生到乡村学校工作,以加快基层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进程。

第17期宁巨南新支队南宫实验中学音乐陈杨。

教师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通过改革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从单纯的课本知识学习转变为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回到社会生活中去,感受社会生活、感知劳动、生产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因此,社会实践的开展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调研报告旨在掌握当前农村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通过分析中学生实践活动的发展状况,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观念与认识、愿望与评价,倾听他们对于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等的要求,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实践成功的积极有效途径。

前言。

面对现行的中国教育制度的状态,许多人针对“高分低能儿”的现象,提出了“中国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疑问。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潮流,素质教育应运而生。然而,当代的素质教育尚未落到实处,只停留在表面。实行所谓的“课改”、活跃课堂气氛,这些措施往往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

一、瑞安第九中学基本概况。

(一)学校概况。

瑞安市第九中学是陶山片区唯一一所普通高级中学。其前身为瑞安县立第一初级中学,创建于1955年,校址在碧山寺;1958年称碧山中学;1971年改称为陶山区中学;1981年迁址南朝名士陶弘景修身养性之地——陶山寺山背,兼融了原五七学校中学部;1992年更名为瑞安市第九中学,发展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50年来,学校培养了15000名毕业生,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影响深远。

学校现占地52亩,建筑面积14500m2。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文化氛围浓厚,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所。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640余人,教职工102人。历届师生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走“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的教育发展之路。近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先后获得了浙江省a级普通高中、温州市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瑞安市文明单位、温州市重点学校等荣誉称号;美术特色教育更是享誉温州市。

(二)社会实践开展概况。

本次调研在瑞安九中随机抽取125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71人。发放问卷125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问卷回收率为88%。

具体的调研结果为:在你寒暑假有没真正参加过社会实践这个问题上有32人参加过,占总数的29.1%,有78人未参加过,占总数的70.9%。

在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必要性这个问题上,有24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占总数的21.8%;认为有必要参加实践的有70人,占总数的63.6%;有16人认为没有必要,占总数的14.6%。

在实践类型的选择这个问题上,有19人选择劳动技能类,占总数的17.3%,有43人选择志愿服务类,占总数的39.1%,有29人选择社会考察类,占总数的26.4%,有18人选择创造发明类,占总数的16.4%.有1人选择其他,占总数0.8%.

在常去的实践地这个问题上,有37人选择去书店,占总数的33.6%;有29人选择去敬老院,占总数26.4%;有16人选择村委会,占14。5%;有8人幼儿园(福利院),占8.2%;有19人选择其他,占总数的17。3%。

在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这个问题上,有54人次认为实践可以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有27人次认为可以培养组织领导力,有66人次认为可以了解服务社会。

在开展实践最大的困难这个问题上,有44人次认为学校不重视,有42人次认为是无实践基地,有26人认为是无时间,有32人次认为是无经费,有29人次认为是无指导师,有8人次认为是其他(学生不自觉)。

在开展社会实践的途径这个问题上,有31人通过家长朋友介绍,占总数的28.2%;有55人通过学校组织,占总数的50%;有11人次通过老师帮忙介绍,占总数的10%;有15人通过其他(自找)途径,占总数的11.8%。

在社会实践带给你最大收获这个问题学生们认为:可以培养能力、了解社会现状,培养团队精神,体验生活懂得生活道理劳动快乐,为自己进入社会打基础,工作经验,了解民众,开拓眼界、浪费时间,为了学分就,想想容易做做难,有钱,有空调,增加乐趣,服务能力。

二、制约农村中学生社会实践有效开展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看:

1、参与度还不高,重要性还未被有效认识。

社会实践活动虽逐渐得到了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普遍认同,但学生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还是不够的,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且其他形式和途径较少,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实践的空间和时间,许多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被框在一定的模式里,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收到抑制,不符合学生个性的发展。

2、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众所周知,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克服学校德育流于空洞说教、脱离客观实际的弊端,但目前在中学生中开展的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效果等问题,对于排入课表的实践活动,有些是作为任务来完成的,而忘记了中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和意义,而那些没有排进课表的实践活动则更多的是可由可无,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业的压力比较大,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去了,普遍以“升学”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目标,开门几件事,都是围绕着升学这一中心而展开的,对高升学率的追求,在整个教育发展的价值理念系统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一种具有主流性地位的价值理念。部分学校以教学、升学等借口挤占学生的实践活动时间。我认为,目前,学校组织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其实质仍未摆脱行政组织的方式。

3、时间安排不足。

目前,虽然许多学校把一部分社会实践活动排入课表或者作为学分管理的一个项目,作为常规性工作,但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所占的比重来说,还是很小的。再加上挤占现象的存在,中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难以保证。

4、经费保障不力。

我们可以看出,中学生实践活动仍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扶持,尤其在经费管理方面。事实上,中学生实践活动所需的资金并不多,但由于其非营利性质,缺乏造血功能,往往开始时轰轰烈烈,不久便难以为继。

5、监督力度不够。

无真正参加过社会实践32人参加过,没有参加的有78人。从学生参加的情况上来看,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参加程度还是不够的,由于现在学校实行的是填一下表格,盖个印章就行,所以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的参加过实践活动,大都是利用家里或者是亲戚家开厂的,利用那里的印章,盖一下就完成了任务了,所以虽然把那本实践手册填的满满的背后,其实学生根本没有去参加。所以学校或者社会要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要进行查处,否则的话这样的实践对于中学生没有任何用处,只是教会了他们怎么样作弊,这个对于他们的价值观教育是存在很大弊端的。

三、在新课程条件下实现农村中学生社会实践有效开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政策导向和约束、监督机制,推进实践活动课程化。

形成规范的制度,要求我们切实做到“四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通过政策导向机制和多方位的舆论宣传,形成点、线、面的带动局面,使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都能够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二是政策扶持和约束到位:农村基层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制定切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的措施,如落实相应的课程设置,专项安排,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等等,促使社会实践教育任务得到具体落实;三是审定和监督机制到位:对于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款项要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保证资金有效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四是课程安排到位:严格要求各中等学校全面开设实践课程,必须一律开齐、开足,保证社会实践教育不虚不空。

(二)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探索接纳、整合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来关心和支持”。的确,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在大量社会中间组织即“第三域”组织尚未生成之际,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仍需要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作好接纳学生志愿者进行社会实践工作。就长远而言,素质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培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善于应对各种社会挑战的高素质人才,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在肩负起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载体的同时,将来最终获益的仍将是社会。就村委和社区而言,它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基地,对青少年教育和培养所需要的很多指导、帮助和服务,都必须也只适宜在村委和社区中展开,因此我们就更有必要在此意义上探索村委会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接纳、整合学生志愿组织的有效机制课题,达到学校与社区、企业“双赢”的局面。

(三)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先锋引领作用,团教两家紧密结合,优势互补。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学校是青年人集聚的地方,所以广大中学生是我们团组织开展活动重点和主要对象。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共青团开展工作和凝聚青年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共青团指导、组织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依托各种有效的载体与阵地,以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来引导广大中学生自主发展、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先锋引领的作用。同时,为推动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向更深层次领域发展和开拓,展示素质教育的优势,离不开团教两家的紧密协作和配合,我们要充分利用各自的有效资源,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加强合作,努力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四)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把握社会实践的开放度,推进创新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个人对内容的拓展和组织的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更强,希望自己安排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个性,锻炼能力,所以要求社会、学校提供更多这方面的机会,克服学校德育流于空洞说教、脱离客观实际的弊端,把“包办”式的灌输教育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当然,在此基础上,由于学生的把握度、个人素质、能力方面的参差不一,学校更要加强对自主活动的正确引导、扶持,把握好社会实践的开放度,不包办但也不放任,为学生引航掌舵。在全面总体掌握的基础上,及时总结问题,推广经验,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五)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激励体系,形成有力的保障。

任何有效举措的实施应辅之以一套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制度,社会实践活动也要完善双向评价体系,建立合理、客观、系统、积极的评价机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事先提出的要求进行自我评价,给学生有一种自我价值的承认与肯定,确立他们对社会实践的兴趣及信心;其次,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这样既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形成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氛围;第三,根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深入度、广泛度,可信度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情况,教师应按一定比例评定等级,对于优秀的社会实践活动典型在允许的范围内加以表扬和肯定,挖掘一些具有新意、有创意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交流,激发同学们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最后,要加强对实践成果的检验力度,强化社会认同,形成个人——学校——社会评价体系。

结束语。

农村中学要克服困难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我国要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与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有利于教育改革,有利于办学体制由比较封闭的“内向型”转向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与社会息息相通的“开放型”,真正做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师调研报告

优秀作文推荐!近年来,部分中小学校和教师向学生乱收费、乱补课、乱订教辅资料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更是社会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县教育、监察、纠风部门对此类问题非常重视,一直把治理工作作为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问题始终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上述现象时有发生。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群众对教育三乱问题反映强烈,为此,县委、县政府把教育三乱问题列入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给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对治理中小学存在的三乱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从根本上遏制三乱问题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我们通过深入学校了解、向中小学生家长和社会下发征求意见卡、组织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收集学生家长的举办信息等途径的调查,大家一致认为我县中小学和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多数学校适应形势要求把行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不断加大对教育三乱问题的整治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积极奉献,开拓创新,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但是个别学校和教师自律意识不强,乱办班、强制性补课,乱订教辅材料、乱收费的问题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损害政府和教育的形象。具体表现有:

1.强制性补课现象。

个别学校的个别教师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或租赁房屋或在教师自己家中组织学生补课、做作业,甚至有的教师将不参与补课的学生列为不看好的对象,有的还有意将课上讲得部分内容放在补课时讲。

2.乱订教辅材料现象。

过去学生用的教辅资料除了按上级一科一辅要求统一代购的以外,有些教师还要另外选购一些发给学生,后来变成教师在书店选好资料,让学生自己去买。练习和作业多数是用后买的资料,学生不得不买,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3.乱收费现象。

部分学校曾经有过向学生收取招生报名费、水费、资料费、代课教师工资费等,去年以来基本得到纠正。最大的问题是一些学校的教师不定期向学生收取资料费,开始时只有主科教师,后来发展到各科教师,有的甚至收没名号的费,家长对此非常反感。还有个别教师收取择班费、座位费,最让学生和家长不满的是给了座位费就坐靠前,不给的不管个子高低只能坐后排,还有的是学生一犯错就拿坐后排惩罚学生。

3.现状分析。

去年,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纠正四风,县委县政府把整顿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教育、纪检监察部门把治理教育乱收费、滥补课作为教师队伍整顿的重要内容之一。山西省教育厅在去年放寒假时和今年开学前就严禁中小学占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两次发文,教育部门及时传达,有效遏制了上述歪风。然而,就在高压形势下,还有部分教师心存侥幸,明知故犯,顶风违规补课、收费,教育和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了一些教师。但目前乱收费、滥补课的土壤依然存在,一旦放松管理,还有反弹的可能。

经过调研,虽然社会各界对实施教育振兴战略以来的教育工作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但个别教师违规有偿补课、乱收费问题,也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人们的价值观扭曲的社会大环境中,个别教师受利益驱动公开组织学生甚至通过个别做工作,利用校外场地对学生进行节假日或放学后有偿补课,从中谋取个人利益,把学生当成资源,作为赚钱的工具,这种现象在多数地方存在,我县受到的负面影响也比较严重。

2.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我国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但新的教育理念在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制度的影响下,不能完全被学校、教师、家长接受。高分数才是硬道理,这句话虽出自普通百姓之口,但含义却很深刻,它是衡量名校、名师的标准,也是名牌大学择生的标准。而高分数从何而来?学校的办法是增加课时量,延长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的是把双休日变成单休或者两个星期过一个双休;教师的办法是办补习班,加大练习量;家长的办法是参加各种补课班,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3.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

乡村教师调研报告

黔西县各级各类学校150余所,70%的学校都在农村,农村教师占全县教师的68%。农村教师作为我县基础教育的主力,在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准确全面地了解农村教师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帮助农村教师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20xx年1月,通过对全县11个乡的部分学校进行专项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486份),对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工作环境、专业发展、身心健康、思想状况等方面作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当前,我县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着诸多困境:学历不低,但是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流失严重,补充困难;待遇偏低,生活困难。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工资待遇,加强教师训练力度等方面寻求教师队伍建设的出路。

(一)黔西县农村教育发展快,势头好,农村教师待遇逐步提高。

本次调查从教师层面和校长层面一致反映,近几年我县农村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二是各级政府对教师的工资都能按时发放,保证到位。农村教师的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三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关注和重视。

(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1、边远乡镇学校教师严重缺乏。

全县大部分农村学校都存在教师缺乏的现状,尤其以协和乡、太来乡、钟山乡等边远乡镇的学校比较严重。有些学校一名教师要代三四门功课,有些学校因没有教师,一些本应开设的课程无法开设,直接造成学生无法接受正常的教学和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农村教师工作负担较重。

小学教师周平均课时22节左右;初中教师为节左右;在校工作时间平均达10个小时以上,还不包括教师备课、批改、查阅资料、参加会议、课外辅导、培训学习、家庭访问、兴趣小组等所需时间。在调查到教师本人对工作量的感觉时,486人中感觉很重的是145人(占30%),较重的是196人(占40%),合适的是136人(占28%),较轻的是9人(占2%)。

3、农村教师日常生活存在诸多困难。

(1)交通方面。农村学校相对分散,比如协和乡、太来乡、钟山乡等乡到县城的距离比较远。大部分农村教师住在学校,家在黔西县县城城的往往只能一周甚至数周回家一次。有些学校分校比较偏远,也没通公共汽车,交通更不便利,老师回一次家只能坐老乡的摩的到乡镇上再换乘汽车,既给农村教师造成经济上的负担,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住房方面。经对486位农村教师调查:享受单位分房的有69人占14%,已拿到一次性住房补贴的63人占13%,没有享受过单位分房和没有得到任何住房补贴的354人占72%,这些教师或住在父母家,或住学校集体宿舍,或在外面租房。由于黔西县房价这几年涨幅较大,很多老师无力购买房子。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边远乡镇学校都建了教师周转房,极大地缓解了住校教师的住宿问题。同时在全县内开展集资建房,解决了部分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住房,这也造成他们不安心工作。

(3)饮食方面。农村生活条件差,购买生活用品、蔬菜等均不方便,水质也差,尤其是分配到此的汉族教师在生活上非常不习惯,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周五从学校回到黔西,买足一周所需的物资后,周日再带去学校。这样无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使他们无法安心工作,都想调离农村,或者至少调到离城近的学校。

4、农村教师心理压力过大。据对486位教师的调查,感到经常身心疲惫的有177人(占36%);感到心理压力较大,有时身心疲惫的262人(占54%);很少感到身心疲惫的只有47人(占10%)。经与农村教师座谈,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工作。即工作负荷重,内容繁杂,工作时间长,问题学生难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却得不到回报等;二是来自环境。农村条件艰苦,信息闭塞,自我发展空间不大;三是来自生活。收入低,物价高,家庭负担重,业余文化生活枯燥,交友空间狭窄,家庭照顾不上,婚恋不尽人意等;四是来自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教师的付出和成绩得不到社会的认同等。

农村教师因心理压力较大,由此产生了一些躯体化症状,如情绪低落、焦虑烦燥、抑郁偏执等。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也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5、部分农村教师思想消极。调查反映,农村教师从整体上看思想状况是健康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和困难,他们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也使一些农村教师对教师职业有不同的态度。据对486位教师调查,表示喜欢教师职业的有252人(占52%),不喜欢的是73人(占15%),认为说不清的是161人(占33%)。绝大部分农村教师觉得在农村当教师太没意思。调查显示,30%以上的农村教师积极想办法往城镇学校调,10%的教师表示想调其他单位,50%以上的教师表示如果有调城镇学校的机会,会选择离开农村学校。还有一些老师,尤其中老年教师,认为自己调城里学校不可能,在当地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因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思想比较消极,缺乏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农村教师这些不稳定的思想因素,势必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后劲。

6、农村教师的收入偏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月工资20xx元左右,扣除养老保险等项后,剩下的就1600元左右,加上物价补贴也才2300元,工作了十年的教师拿到手的也就3000元左右,这在房价及其它各类物资价格飞涨的黔西来说,这点工资只够解决温饱,买房只能成为一种幻想。因此,一些教师对未来心灰意冷,一些教师寄希望于涨工资,可“物价总是比工资涨得快”仍是很多教师的无奈心声。

(一)政府要加大投入。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切实为农村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尤其要加快改善边远乡镇的办学条件,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稳定性。一是要积极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目标,加快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促进乡镇联合办学,扩大办学规模,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规模效应;二是要确保教育经费按时足额到位,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及教师的办公条件;三是要对农村教师适度倾斜政策,实行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制度,分级确定补贴额度。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注入专项资金来解决农村教师待遇低的问题,使他们享受到与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差不多的待遇;四是要特别关注农村困难教师群体,及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统筹规划,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

要制定好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做到统筹安排。对于新课程的培训,除了学习其观念之外,还应该采取各种观摩课、教材培训、集体备课,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应该是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等等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和形式,在原有传统授课培训的基础上,以现代化远程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和方法的更新及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培训质量。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教师队伍。

(三)进一步关心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吸引优秀青年投身农村基础教育,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除了要保证教师必要的物质待遇外,各级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关心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出以教师为本的良好氛围,从而使中小学教师岗位不仅仅是有志青年施展才智的事业平台,而且是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家园,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四)发挥政策优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县直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力度。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去工作,鼓励和引导县直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鼓励引导县直学校的名教师、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讲课指导,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县直学校的部分教师必须到农村学校支教若干年,并以此作为评职评优的先决条件;农村学校也轮流选派部分教师到县直学校从教若干年,在互相交流中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都与原单位教师相同,即“人走关系留”。

(五)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的作用,用工会的臂膀搭起关爱农村教师的桥梁。农村学校工会首先要突出工会维权职能,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农村教师的实际困难,赢得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关注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争取从体制、政策层面得到解决。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的教代会制度,让教师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监督权,积极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教师在精神层面获得满足。其次工会组织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教职工的素质。一方面通过“三育人”等活动,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再次工会组织要增强服务意识,多为农村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特别要关注困难教职工群体,通过送温暖、结对帮扶、爱心互助等形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人间的真情。此外,工会组织还应关注农村教师的思想心理状况,通过谈心、心理咨询热线等形式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随时了解教师真实的内心世界,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困扰,使教师消极的负面情绪向积极乐观的情绪转化,真正能彰显工会组织在提高农村教师全面素质、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中的独特作用。

总之,要使农村学校数量不再萎缩,教育教学质量不再下滑,在政策上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为农村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根本性的措施。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领导应该关注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呼吁当地政府都来支持农村教育、关注农村教师、善待农村教师,制定相应的优待政策,大幅度改善农村教师的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不要以行政手段大幅度调动。学校要营造宽松、民主的工作环境,学校领导必须树立民主平等观念,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能够真心实意的尊重和爱护教师,从教师的心理特点出发,尽可能实行人格化、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尽可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对教师多关心,少冷淡;多表扬,少训斥;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不人道。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宽松和谐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使教师置身其中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最美家庭调研报告

近年来,平邑县妇联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始终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征、符合家庭特点的家庭文明建设新路子,注重发挥妇女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深入开展了家庭文明创建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情况。近年来,我县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任务,立足实际,全面实施了家庭文明创建工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庭文明创建载体活动,倡导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家庭美德,促进了家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家风的形成。

(二)家庭文明建设主要品牌活动及相互关系。为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创建工作,各级妇联精心设计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打造了工作品牌,各项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了全县家庭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1、巩固传统家庭文明创建品牌。多年来,坚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好文明家庭等先进家庭典型评选表彰活动,使传统家庭文明创建品牌不断巩固。同时积极开展“两型家庭创建”和“低碳节约环保家庭”节能宣传活动,引导妇女及家庭自觉践行“两型家庭创建从我做起20件事”、“家庭低碳计划15件事”,树立节能环保科学理念,重塑家庭生活消费新模式,做到消费、生活和行为“两型”化,促进了“两型”家庭建设。

2、做好结合文章。一是借助“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打造“美丽家庭”创建品牌。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妇联共在412个行政村中对32600多名妇女和家庭成员进行了家庭美德、家居美化等方面的“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指导,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质,培树了1000余户美丽家庭。二是借助全县“心防”活动,深化“平安家庭”创建。县妇联积极争取把“平安家庭”创建纳入全县“平安创建”统一规划,与创建“平安乡村”有机结合,层层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总体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考核评估、追踪检查和评选表彰等制度,通过发放《人人安全家家平安倡议书》,举办全县“心防”活动月暨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走进村居(社区)、学校、家庭开展“强化安全意识争创平安家庭”签名活动等,将“平安家庭”创建带到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20190余份,接受各类咨询1000多人次。

3、创新家庭文明建设新模式。一是建立“同心偕老”幸福婚姻家庭引导机制。县妇联联合综治办、法院、司法、民政等部门,建立了“同心偕老”幸福婚姻家庭引导机制,依托婚姻登记、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离婚案件审判三个平台,重点把握“结婚前、结婚时、结婚后、离婚时”四个关键期,开展了婚姻家庭伦理和相关法律知识宣传、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离婚缓冲劝导等,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增强家庭责任意识和法治道德观念,营造幸福美满婚姻,促进了家庭的和谐美满。二是结合“信用平邑”建设活动,联合县文明办、金融等部门,将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参与村集体活动等家庭美德内容纳入“文明信用户”评选体系,对评选出的文明信用户实行动态管理,给予简化贷款程序、免费健康查体等优惠,增强了群众参与争创的积极性和诚信文明意识,极大地促进了乡风文明新风尚的形成。

(三)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宣传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1、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强化宣传。借助在平邑宣传网、平邑妇女网等公众信息网,县电视台、广场电子屏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家庭文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让广大群众经常看到、听到、体会到这些先进典型的高尚品德和正能量,从而带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崇尚正气的浓厚氛围。

2、充分发挥榜样宣传带动作用。近年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挖掘典型、培树典型和推荐典型活动,截至目前共积极推报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等市以上各类先进典型200多个,择优拍摄了电视专题片,大力宣传家风好、家教严、家庭美的典型事迹。同时通过举办表彰会、事迹宣讲会等形式,讲文明故事,扬最美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感召激励妇女和家庭,弘扬家庭美德,推动家庭文明建设。

3、借助多方平台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妇女儿童家园、巾帼志愿者队伍等平台和组织,围绕家庭美德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不断扩大了家庭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家庭成员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为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社会文明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家风家教工作做法和经验。积极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对教子有方、孝老爱亲等方面的“最美家庭”进行事迹展播,倡导最美家风家规家训,弘扬良好家风。邀请省内知名儿童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举办了多期高品质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提升了家长素质,促进了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截至目前,在各村、各单位“妇女之家”开展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已寻找到别具特色的最美家庭232户,征集好家风好家训122条。

(五)家庭文明建设机制保障状况。在家庭文明建设中,不断完善创新了各项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领导机制。各级妇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工作中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做好牵头协调工作,争取部门支持、配合,形成了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创评机制。设立了多种更符合不同家庭特点的单项文明家庭评选内容,如环保健康之家、教子有方之家等,发现、培树了各类特色先进家庭,吸引带动了更多家庭走向文明。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对先进文明家庭的宣传和激励力度,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争做文明家庭的积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内涵、结构、功能、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还会继续变化,因此,家庭文明建设工作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群众参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当前群众生活质量已有大幅提高,但仍有部分家庭仍将发展经济作为首任,家庭文明意识不高,对家庭文明建设意义认识不够,参与家庭文明建设较少,出现了“重经济、轻文明”的现象,影响了家庭文明建设进展。

(二)家庭文明建设载体活动较少。调查发现,有的村居由于受经济紧张、工作忙、人手少、居民流出多等条件制约,开展家庭文明创建活动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流于形式现象,难以引起广大家庭的关注与兴趣。在文明家庭创评标准把握上,往往偏重一些在极其艰难困苦条件下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家庭,而忽视了家庭文明程度,影响了“文明家庭”内在质量。

(三)家庭文明建设参与群体不平衡。调查发现,由于受时间精力、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在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方面,中老年人参与程度高于年轻人,妇女参与程度高于男性,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家庭参与程度高于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由于参与群体的差别,从而造成了工作开展的不平衡。

当前,家庭文明创建引起了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视,广大群众普遍希望要继续搭建一些接地气、聚人气、有实效的载体活动,如不断深化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使更多的家庭能参与到家庭文明创建中,大力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氛围。同时,广大家庭还希望今后要不断加强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家长答疑解惑,走出家教的迷茫和误区,引导家长更好地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优秀品德、塑造高尚人格,从而提高整个家庭的教育文明素质。

家庭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影响家庭文明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要衡量家庭文明程度就需要一套综合量化的指标体系。目前,我县的评价体系还需不断探索创新,健全完善,细化目标内容:一是对家庭的文明程度,特别是家庭“德、情、意、智”等精神层面进行评估;二是通过制定引导性标准,以评促创,引导全县家庭弘扬家庭美德,树立科学、文明、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家庭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优美文明的生活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有爱的人际环境、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的形成,真正做到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文明。

(一)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反映着整个社会文明的程度。家庭文明创建,是夯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家风、民风、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家庭文明创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生动实践。

(二)家庭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框架。家庭文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为目标。通过继续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不断丰富创建内涵,调整创建标准,提高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引导广大家庭成员讲学习、讲文明、讲诚信、讲团结、树新风,帮助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生育观、教子观,养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努力以家庭的平等、文明、稳定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安定团结。

(三)家庭文明建设的工作内容、方式和载体。要不断拓展家庭文明创建领域,形成一点多面的创建格局,重点抓好工作结合:一是把家庭文明建设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促进文明教子家风的形成;二是把家庭文明建设与创建学习型家庭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家庭成员根据自己的社会角色积极参与争创“学习型机关、社区、楼宇”等活动,使广大家庭成员从关心自我到关心社会,拓展家庭文明建设工作的空间;三是把家庭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发倡议、举办文艺晚会等方式,推进家庭文明工程深入实施;四是把家庭文明建设与加强理论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为家庭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使家庭文明建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四)家庭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组织保障。家庭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在加强机制保障方面,要注重两点:一是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是家庭文明建设机制的重要前提。因为生存意识是一个家庭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决定一个家庭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能不能兴旺发达的思想前提,也是家庭文明建设的机制保障中最基本的基础。而要提高家庭的生存意识和能力,就要发展经济,不断优化家庭的生活环境,稳定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二是道德要素是家庭文明建设机制保障的重要核心。文明和谐社会除依靠法律制裁和威严来维系外,还更多地需要靠道德的力量来维系。因此,在建设文明家庭过程中,要把道德要素放到更高的地位来考虑,要使家庭的每一个成员牢固树立健康、高尚、科学、进步的道德观念,只有这样,家庭成员的道德行为才能有明确的目标,也才能更加有效地建立起家庭道德规范,促进家庭文明气氛的形成。

(五)家庭文明建设评价标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实际,创新载体,通过开展文明家庭十星户评选等活动,将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公德要求、行为规范都纳入评选体系,并附有具体标准和要求,真正把精神文明的教育内容转化成家庭文明创建的具体目标,把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转化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新形式,提升家庭文明。

(六)家庭文明建设激励措施。进一步建立完善舆论导向、物质保障、精神激励、监督约束等机制,积极协调宣传、广电等部门,对各级评选的文明家庭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不断增强家庭参与争创的积极性和诚信文明意识。

(七)在主题教育、创建活动、家风建设、传统美德、新闻宣传、文艺创作、影视出版、公益广告、志愿服务、法规引导等方面,如何体现对家庭文明建设的要求。围绕家庭文明建设,深化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积极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分享会、家庭故事会等,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发家庭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文明宣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加大对家庭美德知识、文明创建知识宣传,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继续拍摄家庭文明先进典型事迹宣传片,在收视率高的县电视台栏目滚动播放,进一步扩大知晓率和宣传面;利用公共场所电子屏、宣传画等,播放“弘扬家庭美德倡扬文明新风”公益宣传广告,提高广大家庭对文明创建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

乡村教师调研报告

针对这次进行关于农村教师问题的调查报告,我认为这是对我们的一种社会锻炼。我和几个老师组成了一个实践团。经过我们几个的商讨分析,最终我们确定了小组的活动名称: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并采取了采访调查方式。我们组大部分成员都是来自农村,也比较了解农村教育的情况,而初中和小学是农村的主角。

通过我们和其他中小学教师的交谈、访问,我们深刻的了解到农村教师的待遇真的比较差,有的情况是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城市里教师的待遇着实有着不小的差距。我们调查农村教师的待遇,实际上也就是探讨农村教育问题,这两者有着很大的联系。

1、教师工资较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90%以上的教师月工资都在20xx~2500元之间,而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教师工资并不是同比增长的,这导致他们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据我们问卷调查所知,有大约60%的老师感到维持生活比较吃力,只有低于8%的教师认为认为他们的月工资足够维持生活。教师工资和教龄是有关系的,调查中教龄在20年以上的老师工资都在2500元左右,对于一些新来的教师,工资就会更低了。由于这个原因,一些教师为了维持生活精打细算生活费,从而使得他们无法将所有精力集中在教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

2、医疗保险落实的不够。

医疗保险对教师很重要,教师这个行业有很多的职业病,一旦生病住院,那昂贵的医药费用是普通的农村教师难以承担的。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大约60%的教师对医保满意,40%的则表示不满意,他们感到生病时仍然承担了比较较多的费用。但他们相信,随着政府医保的不断完善,他们遇到的问题定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3、对教师培训较少。

培训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培训,教师可以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丢掉一些过时的想法,探索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调查中的教师均纷纷表示,相关部门对小学教师培训的周期太长,他们建议一年两次培训是比较合适的,周期太长,不利于教学的创新,太短,教师们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如果教师们能够接受一年两次的培训,这无疑对他们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这也就要求相关部门要给以农村教育足够的重视。

4、课业负担重。

由于对农村教育重视不够,教育部门并没有保证学校足够的师资,特别是缺乏年轻教师,这些都导致出现了教师一兼多职的状况,教师们都普遍感到课业负担较重。“我教三年级的语文、口语、科学等,还教一年级的体育,任务比较重,平时教学比较吃力。”一位教师这样告诉我们。

5、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差。

众所周知,农村学校的设施是比较差的,这会使得教师缺少良好的教学与工作环境,长此以往,将会使他们失去教学的激情,有些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教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这也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师的工资太低,尤其是年轻的老师,他们的家庭负担也很重,导致较好一点的老师都流失了,农村教育也越来越差。所以建议政府适当的调高教师的工资,增多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并改善他们的教学条件,比如在农村中小学中设立中小型的图书馆,以及配置电脑。

对于大多数的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有不错的福利待遇,而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就非常之差,年底没有奖金,平时也没什么另外的收入,医疗保险做的也很差,程序也很繁琐,即使申请到了,补贴也不多。我们建议给农村教师年底发放奖金,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于医疗保险,我们建议提高农村教师的补贴比例,并简化程序,以及提高申请的成功率。并设立农村教育基金,对急需用钱的老师以帮助。

对于农村老师的培训,我们认为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而这一点似乎并没有得到落实,农村学校一年有时都不会有一次机会派遣老师去接受培训,即使有,名额也是非常之少,我们建议相关的市县乡都可以经常举行不同规模的培训活动,这样也可以使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师有更多的机会认识交流经验,相互借鉴,学习。

4.吸引并减少教师流失。

对于师资不够的问题,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鼓励师范学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农村教育,给农村中小学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可以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使年轻教师感到农村同样是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减少他们流向待遇较好的城镇学校。

5.加大教育资金的监督力度。

政府每年下拨给农村学校建设的资金本来就比较少,再加上一部分资金落实不到位,实际到达学校的比较少。因此,一方面国家应该继续加大乡村教育的投资,保障乡村学校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教育资金的监督,严抓贪污现象,确实使这部分资金落实到实处。同时,也可以从社会上寻求帮助,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为乡村基础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如果能够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各方面的待遇他们才会更加努力工作。农村教育是国家最基础的教育,只有抓紧了农村教育才更有机会为国家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教师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20xx年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开展了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根据学校安排,我组(xxx、xx、xxx、xxx)到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调研。所到学校无论硬件建设、师资配备都是所在校区最好的学校。调研期间听课8节,组织召开座谈会4场,发放调研问卷80份。现将我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8节课,语文、数学各四节,授课教师年龄在30—40岁,其中仅一位是男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四位。使用了分组教学模式的两位。8位教师都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通过问题展开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但存在问题也不少,使用演示文稿的老师,制作上仅停留在图片、文字的使用上,音乐和视频的插入都没有。使用多媒体,就忘了板书。大多忽视教学生成,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很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体验中学习新知识。个别教师使用了分组,但是利用程度不高,流于了形式。

综合问卷分析。

1、100%教师参加过不同形式的培训。

2、90%的教师最需要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3、92%的教师认为目前最欠缺的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4、100%的教师赞同对小学生开展学校心理辅导。

教育技术问卷分析。

1、不会操作电脑的教师为0。能简单操作的为30%,掌握的60%,精通的为10%。

2、90%的教师掌握网络上信息及资源的搜索。

3、95%的教师能够使用电子邮件。

4、100%教师能简单使用word。90%的教师能简单操作excel。

5、95%的教师不会对音频处理,85%的教师不会图片处理。

6、90%教师能简单操作多媒体设备。

音乐问卷分析。

1、95%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演唱训练或学习过歌唱的方法,还是自我感觉来唱。

2、90%能简单使用键盘,但仅限于右手但旋律。

3、70%的教师获得新知识的途径是通过网络。

4、90%的教师不具备音乐软件的使用。

5、95%的教师没有指导过课外小组的活动。

6、100%的教师没有见过20xx年新课标。

通过座谈,我们发现:

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兼职教师因专业知识或升学压力多数不上,换成了自己的主课。

新配发的教学设备,因不会使用多闲置。

老师们参加培训的困难主要是工学矛盾。学校的教师教学负担仍很重,特别是远离县城的边远小学,师资短缺。并且现在的培训有时扎堆,再加上主题调研,让老师基本无暇以对。农村教师大多在不能住校,放学后或双休日有一定的家务琐事,因此很难或不愿再抽出时间投入培训。

老师们对新一轮培训的期待主要有:

一是希望培训的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易于内化为实践,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是大多教师非常希望到名校观摩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培训。

三是希望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分层培训,因材施教,不能大一统,一概而论。

四是希望能够送教下乡,让老师在家门口参加培训。

教师队伍调研报告

先从七个方面来说说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

我校在职教职工的平均年龄在44岁左右。30岁以下只有4人,30―39岁18人,40―49岁26人,50岁以上9人,这种情况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是由于生源的减少,教师队伍的饱和,从xx年起,我校再也没有分配一个新老师。二是相当一部分教职工呈现出生物年龄未老,而心理年龄早衰的景象,教职工年龄差距较大,教职工老龄化的趋势已呈现出来。

我校教职工的身体状况令人堪忧。据不完全统计,有明显疾病的教职工就有9人,占全体教职工的15.8%。其中患颈腰椎病的6人,患心血管病的2人,其它各种疾病患者1人。患病者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原民办教师群体。工作的压力,农活的繁重,子女的困扰,使他(她)们劳心劳力,疲惫不堪,以至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另一方面,农村教师条件艰苦,生活负担沉重,舍不得自掏腰包定期查体。在这种状况下,教职工不能提前发现病情,防患于未然。结果积小病为大患,以至于疾病缠身。

如何减少教职工的患病机率,应该引起各级教育组织的高度重视。比较可行的办法是:1、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快乐工作理念。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健康查体,做到早发现,早治愈。3、组织教职工多开展一些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营造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

在我校57名在职教职工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只有4人,全部是xx年以后通过函授取得文凭的年轻教师,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7%;专科学历的36人,占63.2%;中专学历的15人,占26.3%;初中学历的2人,占3.5%。教职工学历偏低的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他们难以应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新课程改革浪潮。

目前全校在职教职工中,取得中级职称的46人,其中聘任23人;取得初级职称的9人,其中聘任9人;另外还有2名工人编制。教师职称偏高,得益于好的政策。在评聘职称赋分项目中,教龄和任上一级职务年限赋分权重较大,有较明显的向老教师倾斜的意向。这一政策得到绝大多数教职工的认同和好评。值得关注的是不同职称的教职工,在教师素养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鉴此,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师职称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不同职称教师的任职责任,使教师职称与教师素养、业务能力等名符其实。

苏仙区是实行教师工资由区财政统一发放的行政县之一,在郴州市范围内,苏仙区教师工资是位居前列的。以10月份教职工工资发放表为依据,在57名在职教职工中,个人最低月工资为1398.7元,最高月工资为2117.7.10元,平均月工资1675.33元,与同月份镇委、镇政府的公务员及机关工作人员的月工资相比,相差不大;与xx年全镇农村人口人均年收入相比,超出更多。据抽样统计,从1988年至20xx年20年间,教师工资增长了30倍左右。由此可见,教职工的工资状况非常乐观,教职工的经济状况已明显改观,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在各行业中尚属富裕群体。据统计,截止目前为止,教职工在城镇购买楼房或自建楼房的共计30家。经济比较困难的集中在一少部分原民师、单职工且年龄较大的教师职工家庭。略呈两极分化趋势。但总体经济状况是良好的。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职工工资待遇还会逐步提高。

我校现有正副校长3人,校长进行了提高培训,都有8年以上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另外中层干部7人,学校班子团结务实,在教育教学方面都能起带头作用。学校实行了教师资格制度,每位教师都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书。我校现语数英专业教师配备齐全,但音乐、体育、美术、电脑、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几乎都是由语数教师兼任,所以急需这方面的教师。同时,学校现教师年龄老化,我校已有八年未分配新教师。学校教师多数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熟悉教育规律,遵守师德规范,关注学生成长,但有个别老教师还很难在短时间内更新观念,仍然采用老教法。年青教师都能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多数老教师在这方面就不如年青教师接受的快。

教师最突出的思想行为表现是不敢管或不愿管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学生增多,部分学生家长对孩子溺爱或放纵,社会不良环境的毒化,加上教育内部诸如“教室是学生犯错误的场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等等所谓教育新理念的出笼,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难管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不再给学生、班级、学校排名次,淡化分数,以至于“无分数评价”,教师管理学生的最后一根枕木也将被撤除,教师不敢管、不愿管学生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学生的“发病”几率也会随之越来越高。这种恶性循环,岂止是误人子弟,简直是误国误民!

其次,教师职业幸福指数较高。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38名教师,分“幸福”、“不幸福”、“没有明显感觉”三个方面,对教师职业幸福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职业幸福指数高达57.89%,有34.21%的教职工没有明显感觉,感觉不幸福的仅占7.89%。由此可见,多数教职工从思想上对教师职业是满意和喜欢的。

教师实习调研报告

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积累,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我们9月1日来到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新平中学,到10月26日实习结束。我被分到初一(2)班进行实习。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六份,试讲次数为六次,上课节数为六节;批改作业五次;自习辅导十二课时。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爱”的班会;找学生单独谈心、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虽然之前做了许多的准备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所幸的是在指导老师及其他在校老师的帮助下,加之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让我在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上,学会了许多在学校没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种.种缺点和不足,激励着我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一波三折有收获”啊!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

试教工作开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听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写教案——试教——修改——试教,这样反复练习,完善。教案反复修改,再拿给指导老师过目,她马上会指出一堆大大小小的问题来,像这里导入语言太罗嗦,那里要求不明确,这里没讲透彻,那里不连贯等等。不断的改,直至老师说合格。然后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在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教学生知识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你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要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比如有一次我分析基础训练的时候,有一个题目是说“往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此题只要知道了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能得出“可见到有白色晶体析出”的结论。由于事先我觉得此题很简单,也就没有深入地思考。出乎我意料的是,无论我怎么讲,同学们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就会有晶体析出。后来只好向他们的原任课老师请教此处该如何表达。

通过这次的经验,我深感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揣度学生的思维,自己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于刚刚涉及这一知识的学生来说很可能就会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地方,这时候,我们以何种方式将此知识点向他们表达清楚就显得犹为重要了。于是,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我就不在象以前一样只要自己弄清楚了就了事,而是更加侧重于如何将知识的来龙去脉向学生表达清楚。我的这一举措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听完课后普遍都说我讲得较清楚。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在当实习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从他们原班主任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确实让我受益不少。比如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等等。虽然这些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我也没有完全照搬,第一是我觉得我的身份毕竟与他们原班主任不同。第二是我觉得我与学生年纪相仿,不象原班主任一样与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代沟,这是我的优势所在,应当加以利用。所以,在与学生的长期交往中,我渐渐形成了一套既有自己风格,又吸收了原有宝贵经验的行事,而且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说我和我们班上一位同学谈心的时候,她告诉我她小学成绩很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第一名,数学成绩犹为突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时侯学数学简直就是一种乐趣”,但是现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不仅整体成绩直线下降,就连自己的强项数学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当我问及其中的原因时,她告诉我,由于毕业考试的失误,进入初中以后她就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初中的课程本身就比小学的要难,使她的成绩更加后退了,以至于现在对读书失去了信心,想一心从事自己的去学声乐算了。而这些她都没有和原班主任说过,原因是班主任“太凶了”。我听了之后并没有直接反对她的观点,而是从客观条件、学习条件以及以后的前途等方面和她分析了她的这种想法,使她明白了学习和爱好之间谁轻谁重,并引导她自觉得把心思放到了学习上来。

两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咀嚼、去回味、去的探索。这一个多月的里有我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真正站在讲台上、第一次面对学生说了很多话、第一次有人甜甜的叫我老师……。我想这些酸甜苦辣、这些第一次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伟大的经历。将是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一笔财富。在此,对指导老师、原班主任陈老师及其它所有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教师形象调研报告

教师作为一个授业解惑的职业,在很多方面需要掌握许多的知识和见识,同时也需要有很好的品质和素养,在教授学生学习时做好一个好的表率作用。为了更好地投入教师事业,从事历史教学工作,成为同学们满意的历史教师,故特此调查同学们与家长心目中理想的历史教师形象,以此来改进我们的教学课程,此次问卷调研针对福州地区两所中学,我们分别制作了学生和家长两份不同的问卷,旨在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明确新时期对历史教师的形象要求。因此调研数据主要是服务于未来将走上历史老师职位的人员,从一些数据和总结中,给予他们一些意见,希望可以为他们以后从事历史教师时起到一定的帮助。

此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和采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问卷共发出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65份,包括420名学生和45名家长。大学生还和一线历史教师进行了专业技能交流。此次调研活动深入到中学学生和家长当中,广泛听取了同学们与家长最真诚的想法与建议,希望这次调研的数据和结论能为完善课堂教学培训内容,提升在校师范生专业技能提供借鉴。

老师作为一个教授知识的职业,专业知识是相当重要的,同学们对于上课下课许多的疑惑之处,最直接的想法就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答疑。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并不仅仅掌握本身的专业知识,对于许多的课外知识也要有相当的涉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师的知识是无限大的,老师有不懂之处,同学们总是比较喜欢与老师一起进行讨论和解答。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有92.1%的同学是希望老师遇到不知道的问题时,承认自己不会,承认自己有差距并和学生一起探讨解题方法的。因此,老师同样要有谦虚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问题和见解。

与此同时,历史虽然是过去,但是历史教学却要面向未来的,掌握现有的历史的知识远远是不够的,要时刻补充自己的知识储量,学生对于知识渊博的老师总是会多几分尊敬和爱戴,这也是和学生交流的基础之一,这也是老师形象确立的基础之基础。

在选择拥有一定现代多媒体技能的初毕业的历史老师和有一定中学教学经验的历史老师时,很多的学生和家长都是希望两个是合并的,为此每一个师范生都要抓住每一次实习的机会,增加自己的经验,了解更多的有利于教学的方式,这样能更好的增加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现在的许多学校都有配置了多媒体教学,同学们现在也更是喜欢通过多媒体教学来上课,有49.3%的同学喜欢老师用通过幻灯片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为此必要的计算机能力也是老师应该必备的。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同学们也是比较关注的,其中有28.9%的同学还是会比较喜欢老师用粉笔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而值得关注的是,还是会有10.4%的学生认为老师念教材,划重点是有必要的。为此,我认为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课程来选择以哪种方式上课。例如,平常普通的课程可以通过幻灯片和板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上课,在活动课上可以采用较小组讨论,活动的形式,而在学期末复习时可以采用划重点的形式,让学生们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这样多形式的教学方式,同学们会比较容易接受,同时也可以加强同学们对学习上的把握。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6%的人认为教学方法是老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老师上课是否风趣是决定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超过半数的人喜欢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笑后即忘类型的老师,这也充分说明了历史老师的教育风格还是应该以寓教于乐为主,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增强课堂的互动,是教师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最好的途径,因此把握好这个桥梁,对于老师开展更多更加丰富的活动至关重要。

而课堂的活跃程度,最重要的一点无疑就是要把学生这个主体地位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课堂上要积极发挥同学们的主动性,75%的人还是十分赞同老师上课提问的,但是有60.7%的同学只是看情况回答老师的问题,因此,老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和学生群体关注的热点问题。课堂的提问环节无疑是课堂互动的重要环节,因此把握好问题的力度,是调动课堂气氛的重中之重。在课后,68.7%的人很乐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仍然有28.9%的同学只是在应付作业,那么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同样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

老师的形象应该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86%的人认为历史老师最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热爱和尊重学生,因此老师的自身素质培养也相当重要,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形象的升华。通过调查很少有老师会对学生使用强迫、压制甚至体罚等教育方法,这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应该看到老师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在问卷中,认为老师对自己有存在影响的占到了学生总数的91.1%,认为因为对一个老师的印象而影响自己的学习的也有着比较大的一部分。为此,我认为一个老师的个人素质和师德是很重要的,它会影响学生们对老师的印象,同时也会影响同学们对本科目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同学们的做人方式。因此这就需要每一位老师要培养良好的师德,这样便可以更好的教书育人。

同时,调研结果显示,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今教师不仅充当着严师的角色,在课余时间更多地也充当着益友的角色,师生互动的频率进一步增加。

在学生教育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的还有家长,许多的家长都希望知道自己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这就需老师们和家长有一个长期的联络机制。为此,老师们要加强自己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能力和联络能力,拓宽交流渠道,更好的对家长及时反馈学生们的情况,也使家长放心的将孩子放在学校中学习。

老师为人师表,但老师也不是万能的,老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勇敢地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过错,无疑是一个受益终生的教诲。因此,历史老师更应该注重反思和总结,来确保自身形象的确立。注重从学生身上吸取养分,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最终确立的历史教师形象包括语言风趣幽默,生动活泼,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感情丰富,语言简洁;能很好地掌控课堂活跃气氛,并能够很好地和学生交流等。对于尚在学校学习的师范生而言,这些能力都是亟待提升的能力,因此希望每一位师范生要努力朝这些方面努力,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体育教师调研报告

我的体育教学主要从三点来进行总结。

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矗。

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

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_年x月_日的_镇中心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获得二等奖,在_年x月_日的区体育教师评优课中获得一等奖。

二、广播操工作。

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复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艾滨老师、李东瑞老师和其他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

所以,使_中学的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_中学的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认真的做操,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在_镇中心广播操检查中受到了中心领导的好评,这跟学校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三、训练工作。

我能够长期带领学生坚持业余训练,并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带领学生科学系统的进行训练。在训练时间上,为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我每天都是等太阳落山后天都大黑了才能回家。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使学生能够安心训练。在作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中,校长和班主任老师也为我作了不少工作,支持了我的训练工作。因此,我要加倍努力,争取在_年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述职报告。

教师队伍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府xx市长关于“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调研的委托和要求,市政协首先开展了我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方式进行。通过对棋盘、马陵山、窑湾、时集、合沟等8个镇10所小学的调查走访,初步掌握了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小学94所,教学班1244个,在校小学生80568人,在编农村小学教职工3294人,其中专任教师3011人,教辅及工勤人员等283人,师生比为1:24.5(标准师生比应为1:21),今年9月份开学后,师生比将达到约1:30。因年高体弱、患重大疾病或精神病等原因不能担任教学工作的近100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57人。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2.7岁,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1761人,占58.5%,专科以上学历2569人,占85.3%。总的来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总体数量严重不足,年龄、性别、学历及学科等结构均不尽合理。

(一)“缺”,即教师数量不足,缺口较大。近年来,我市学龄儿童数量急剧增长,给全市小学带来沉重的压力。20xx年9月份,小学一年级即将入学新生23000多人,六年级毕业约6000人,小学在校生净增17000多人,其中,农村净增xx000人。20xx年末,全市农村在校学生将达到95000人,按照基本的师资配比1:21计算,小学将缺教师1200余人;预计20xx年在校学生将达111800人,将缺小学教师20xx余人。20xx年,全市退休小学教师180多人,其中,农村退休105人,但今年农村仅招录新教师30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只好聘用大量的临代教师。临代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据统计,20xx年,时集镇小学教师缺口135人,临代71人;高流镇小学教师缺口97人,临代65人。双塘镇小学教师缺口96人,临代70人;合沟镇小学教师缺口55人,临代40人。

(二)“老”,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目前,全市农村学校50岁以上的教师共1042名,占总数的31.6%,3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627名,占总数的19%。村级小学更为严重,在一线教学的多是50岁以上的教师,出现了“爷爷奶奶教小学”的普遍现象。我们走访的八个乡镇中,窑湾、合沟、新店、高流等镇50岁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40%左右。马陵山镇广玉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超过53岁,已经连续7年没有进一位年轻教师。尽管近年来我市也先后招聘了部分年轻教师,但面对激增的小学生源和已经老龄化的教师队伍,无疑是杯水车薪。这些年龄偏大的教师无论从精力、知识构成还是教育思想来说,面对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都显得力不从心,绝大部分老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不会制作课件,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方式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和探究的时期,老龄化的教师很难与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们不愿与他们亲近,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城区教师老龄化现象虽然比乡镇略好,但也不容乐观。新安小学、新华小学等学校10多年来没有招录新教师,教师平均年龄均超过40岁。

(三)“偏”,即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教师偏多。从最近几年我市招收的新教师来看,女性占85%以上。我们走访的农村小学,女教师均达到70%左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处在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来自两种性别的教育和滋养,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甚至大学都在单性的氛围中成长,显然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棋盘镇中心小学的金蒙老师说:“在现代家庭中,因为父亲多数忙于事业,孩子和母亲相处的时间相对多一些;在学校里,又是女教师多,孩子一直在女性多的环境中成长,可能会造成他们‘阴柔有余,刚强不足’。”外地女教师因乡村小学生活不便,许多人想方设法考走,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四)“兼”,即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大多身兼多门课程。据统计,全市农村小学音乐教师55人,美术66人,信息技术31人,劳动技术仅有2人。按照课程设置等相关规定,音乐应为223人,美术应为223人,信息技术应为112人,劳动技术应为112人。教师学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大多数教师并非固定教授某一学科,据统计,在农村小学,专业对口的教师只有46.8%,学非所教、教非所学现象非常普遍。棋盘镇有10所小学,5748名小学生,但是全镇只有一位专业的小学音乐教师,心得体会大多数的音乐课只能由非专业老师兼任,教非所长,质量受影响。王楼小学全校只有一位教师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其余都是经过培训以后转行教英语的,他们的专业素养无法与专业的英语教师相比,存在发音错误、读写、翻译能力欠缺等问题。有的村小一、二年级均长期实行包班教学,包班教师一般要教小学语文、数学、思品、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多门课程,长年累月一副面孔贯穿始终,造成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现象,这不仅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更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弱”,教师初始学历较低,名优教师偏少。按照目前有关要求,小学教师应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但是,全市小学教师初始学历是大专的750人,占总数的19.1%,其中,农村小学教师初始学历为大专的仅为6xx人,占总数的18.6%;大部分教师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招录民办教师转正的,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我市教师进修校培训的,虽然许多教师按要求进修了大专或以上学历,但大部分是短期培训或选学文科等易考专业,学非所教,仅是为了拿个文凭。

目前全市小学教师中,特级教师7人,农村仅有1人;徐州市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共有26人,农村6人;获得新沂市级以上优质课和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有xx8人,农村65人。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热门思想汇报“我们每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要么被市里的学校选拔走了,要么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借调走,留不住人,我们也很无奈。”某镇中心小学负责人告诉我们。城乡师资失衡造成农村教学质量与城区差距越来越大,这不仅带来城区学校生源的爆炸性增长,更严重打击了乡镇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何立足现状,优化我市农村小学师资结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宜、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专业化水准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是百姓十分关心、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针对本次调查情况,结合教师专业化的内容和要求,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尽快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一是及时补充缺编教师。鉴于农村教师总数每年2-3%的自然减员实际和生源暴增的情况,要定期核定编制,实行“定编定员定岗”,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教师队伍,对年老体弱的教师,酌情办理提前退休,保持教师队伍良好的梯次结构,逐步改变老龄化现状。二是适当加大男教师招收比例。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教师招聘时可以探索试行男女生分别划线。比如,南京六城区每年教师招考时,为了平衡男女教师的比例,工作总结女生的合格线要比男生高一些。实践证明,虽然很多男教师笔试成绩低于女教师,但进入教学岗位后,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远远优于女教师,很多人迅速成长为骨干或者教学能手。三是加大薄弱学科教师的招收比例。近几年的教师招考中,主要偏重语、数、外教师的招录,音、体、美等艺术学科教师招录较少,建议根据农村小学实际情况,适当增添补充“小科”专业教师,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同样的教育教学条件,陶冶艺术情操。四是稳定临代教师队伍。目前,全市临代教师已达1100人。有的人已经代课十多年,长期的低待遇,无编制,导致很多代课教师心生怨气,纷纷转岗,存在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学校因长期负担代课教师的工资,往往不堪重负。建议采取切实措施,稳定临代教师队伍,财政承担临代教师工资,切实减轻学校负担。

(二)切实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一是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制定农村小学在岗教师学历提高计划,鼓励、安排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情况下参加函授学习、自学考试等学历提高教育,并给予一定的政策、经济支持;教育部门可将学历达标情况,纳入申报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教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建议教育部门把培训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本着“面向全员,注重农村,按需培训”的原则,依据“全面指导,重点帮扶”的工作思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脱产学习、研讨班、观摩会等多种培训形式,积极探索适应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让他们在学习中开阔视野,交流提高,增强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农村师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教师的差距,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三是注重名优教师培养。成立名师工作室,精心培育一批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含特级教师)等,定期进行名优教师评选活动,形成名优教师培养评选长效机制。适当调整我市名优教师津贴制度,在考核的基础上发放一定金额的政府津贴,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教师全方位的鼓励和支持。逐步形成一支队伍强大、富有活力、多种层次的名优教师队伍。

(三)加快优化现有教师资源。一是借用初中教师资源。目前,各初中大都有富余师资,可以把各镇五、六年级小学生调到就近的初中就学,让初中暂时“闲置”的教学资源“动起来”,缓解小学师资压力。二是安排初中教师回流。将当年小学教师富余时流向初中的小学教师,适当安排调回小学,缓解小学师资不足的压力。三是优化环境。政府、财政、教育等部门要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学校倾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优先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重点解决新招的外地教师居住问题;对因家境、身体等原因出现生活困难的农村教师,应给予应有的关怀和救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一是建议设立农村教师奖励专项资金,奖励长期扎根农村且成绩优秀的教师;定期调整农村班主任津贴,且随工资按月发放。二是评优树先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先进典型、职称评定等,同等条件下,农村教师要优先,比例也要提高。三是建议设立农村教师交通津贴制度。以距离县城远近公里数的班车费用为依据,制定统一的发放额度,切实减轻农村教师负担,提高他们扎根农村教育的热情。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

以上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的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教师、农村、小学、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全市、教学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教师蹲点调研报告

根据省、市、区“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和“树新形象,创[此文源自范文先锋]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我按照“区领导下基层蹲点调研”活动要求和安排,于3月19-23日在新桥镇金大田村蹲点调研。在近一个星期实地调研中,通过暗访、民情恳谈、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对金大田村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普通群众等各个层面人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接触、交流,获益匪浅,感慨良多,并由此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思考。

一、金大田村基本情况。

金大田村位于新桥镇南部,南接平桥村,西南接韩家村,西接东泾河,东接东蓬林村,北接新良居,土地总面积771亩。全村共345户、14个队组、1205人(不包括外来人口380人),其中党员30人、村民代表33人、五保户3户、低保户4户。全村共有耕地735亩,不同队组农民所拥有的承包亩在0.45-0.9亩/人不等。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214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9430元,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本持平。村民收入在八、九十年代主要以承包农村土木工程为来源,曾被誉为“建筑专业村”,后因村级建筑工程队资质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等问题,建筑行业日渐萎缩,村民逐渐转为从事水道配件生产、加工、销售和有色金属经销等二、三产业,单纯依靠农业收入的农民人数为78人,但全村企业很少,仅有1家弹簧厂和1家铸件厂稍具规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相当薄弱,没有固定收入来源,主要靠村里级差排基收入。村基层组织健全,机构精干,村两委领导共5人,其中村支委有一名书记、一名文书,村委有一名村主任、两名委员。此外,该村在农业与人口普查、计划生育、基层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金大田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落实情况。

调研中,我们发现金大田村存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些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可谓是我区新农村建设中困难和问题的一个缩影。

(一)村民建房问题。由于村民调地难及中心村规划与土地性质限制等原因,“农民建房难”成为村民反响最大的问题。据了解,全村345户村民,自至今,全村仅陆续安排24户26间宅基地,目前尚有62户村民要求建房,其中有27户27间建房指标亟待落实。细究“建房难”原因,其一,没有村集体留地,中心村规划只能安排在承包田上。这种现象在我区极为普遍。全区绝大多数村在二轮土地承包时将土地全部承包到户,没有预留专门的农民建房用地。农民要建房,必先办理承包田的“农转用”手续且征地,这为农民“建房难”埋下了伏笔。其二,村里各队组在村民建房用地上难以打破“队界”进行统一调剂。按现有中心村规划,农民建房必然实行集中安置,而不是象原先一样零星分散布局,这就要求中心村规划区内涉及的各队组承包田必须进行统一调剂,但各队组在处置自己承包田时“各自为政”,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队组之间为维持人均耕地水平而致的“调地难”。各队组为了尽量不减少本队组的人均耕地,不愿其他队组村民将建房用地指标安排在本队组的承包田内,“队界”难以打破,跨队组落实建房指标就成为空话。另一种为队组与村民之间因利益补偿问题带来的“调地难”。按该村惯例,假如村里要征用有关队组承包田,则给予各队组相应补偿,再由各队组确定全队组人员与被征地农户的补偿比例。但征地补偿款本来就有限,分摊后更显微不足道,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补偿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不愿也不想将承包田调作他人的建房用地。这样即使办理了“农转用”手续,相关地块调剂不出来,建房问题依旧不能落实。据统计,自以来,全区已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而未实施供地的农民个人建房用地就达1698亩。因此,如何打破“队界”来统一调剂建房用地,是解决农民建房难的要害问题。

(二)集体经济问题。由于没有村级企业等原因,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且收入来源不稳定,基本上靠级差排基形式:每年安排村民宅基地2-4间,并按每间1.8万元(包括农转用费用)标准收取级差排基款。据统计,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2.58万元,而全村农田水利浇灌、垃圾清运、路灯照明、弱势群体补助、党员干部会议误工补贴和村干部工资等开支达25.8万元(其中较大的几方面开支为:村干部报酬3.2万元,党员干部会议误工补贴2.85万元,垃圾清运和治理3.2万元,固废整治费用2.8万元,区镇换届选举2.08万元,村级负担村民农医保款1.68万元,村民巡防1.06万元)。这中间巨大的收支缺口,常令村干部绞尽脑汁,往年通过出租村集体资产给外来人员用作固废拆解或居住场所,收取一定租金加以弥补。去年拆解业规范整治后,此收入来源不再,因此村干部和村民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希望通过建设标准厂房等途径发展集体经济,但由于没有规划答应的土地,难以实施。

(三)基础设施问题。由于集体经济薄弱,该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对村道硬化方面的呼声非凡强烈。目前该村除一纵一横两条道路(总长1680米)已硬化外,尚急需硬化的道路共3150米,按水泥路宽4米、厚18厘米标准计算,约需投资为88.2万元。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建设资金短缺,村道硬化问题难以解决。

(四)环境污染问题。受本村和邻村固废拆解、金属加工等行业影响,约有3000吨拆解垃圾倾倒填埋在全村11个河塘内,一些工业污水和烟尘也影响着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据初步统计,仅新桥镇,就有26000吨拆解填埋垃圾需要清理。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几方面措施加以解决和落实。一是在公共设施方面,促成路桥“首富村”良一村与金大田村签订“友好村”协议,建立起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目前该村3150米道路硬化所需资金,由良一村资助50万元。二是农民建房方面,多次现场踏勘并征求规划、国土部门意见建议,考虑到中心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相符,且目前又无法改变的实际情况,决定在原中心村规划区域内,以“插空建房”形式安排建房指标27间,并要求村里各队组打破“队界”、有关单位对中心村规划作适当调整。三是污染整治方面,由新桥镇对全镇需清淤河塘作全面调查,测定清淤费用,建议区财政拨付相关费用予以支持;此外邻村在金属拉丝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渣乱倾倒问题也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四是村集体经济方面,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非凡是需要村干部和村民的开拓创新,政府将在必要时候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三、对我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加强新农村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抓好我区的新农村建设,是摆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通过这次蹲点调研,我有以下几点粗浅思考:

(一)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

从目前情况看,我区各地农村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经济实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村为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找准特色做文章,抓好强村作示范,主攻薄弱促平衡,非凡是要在“立足优势,彰显特色”上下功夫,而不能机械类比、照搬照抄。各村要从不同的实际出发,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实效和水准,使之充分体现当地的区域特点、产业特色和文化特征,避免千篇一律,防止贪大求洋。在村庄的规划和建设方面,要综合考虑西部城郊与东部农村的不同区域条件和所从事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不同的产业特色以及历史承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因素,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使各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比如路桥街道等城市核心区的“城中村”改造,要按照城镇社区的要求进行,为村民发展商贸服务业创造条件。以水道配件、汽车零配件等特色工业为主的城边村,要按照工业功能区与居住区逐步分离的原则进行建设,进一步把特色工业做精做强。工业不够发达的镇村,要善于“东边不亮西边亮”,积极发展花卉果蔬、畜禽养殖等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园艺农业。有山水资源优势和生态景观优势的村庄,把特色林果业、庭园经济与“农家乐”的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新格局。黄琅等海岛渔村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海岛风光优势,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和“渔家乐”。

(二)新农村建设必须激发内力,增强合力。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党政的主导作用和规划总领作用,但更要发挥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建的强大声势和氛围。

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和建设主体。实践充分表明,哪个地方群众创业意识强、发展思路多,那个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就搞得比较好,农民得到的实惠也就比较多,从而也会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引导,使他们克服“等、要、靠”思想,不断强化开拓创新和自力更生意识,进一步发扬“肯吃苦、敢冒险、善创造、创一流”的路桥人精神,让每一个农民群众都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形成热爱美好家乡、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氛围。另一方面,广大村民要强化发展意识。充分发挥主人翁和主力军作用,“千方百计谋发展,千山万水寻发展,千辛万苦促发展,千难万险争发展”,推动新整个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二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动员农民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前沿指挥者和组织者。从现实情况看,我区农村在组织化程度上相对较弱,非凡是在目前更强调民主、自愿、权益的情况,假如当地“两委”能力较强,公认度较高,事情往往就能办起来,也办得好。假如“两委”能力较弱,又有几个大户顶着,就办不成事。所以,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非凡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作用,带领农民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并籍此提高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农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培养,培养一批擅于创造市场竞争优势、发展壮大村域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要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此外,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方面,组织人事部门要落实好政策,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新鲜力量。

三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合力共建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还需要发挥社会共建的主动作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有效形式。首先,要引导企业家非凡是民营企业家通过村企结对、捐资、投资、担任新农村建设顾问等形式,回报农村、建设家乡,民营企业家大多农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本身就应该有一种反哺情结。当然,也要探索建立对企业家反哺行为的激励机制,如减免税收、税前列支等等,让民营企业家感到反哺农村对企业发展也有好处。其次,要加强与各类大院名校、科研院所结对、联系,利用他们的科研与人才优势,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部门协作,予以重点突破。

不论是我区还是其他地方,农村的规划问题、资金问题、基础设施问题、生产生活环境问题(住房、环卫、生态)及人才问题,均是较为普遍的问题,也是需要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加以重点突破的问题。

譬如农村规划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划体系不完善,规划不统一,规划标准不高,随意性规划和规划落后,并由此经常导致村庄建设不得不进行二次改造、三次改造,既影响规划的严厉性和村庄的美观,又要空耗大量精力、财力并招致村民的反感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在新农村规划中,既要讲究高起点,更要深入调研、结合实际、注重“两规”衔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又譬如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一方面,政府性资金要发挥好导向作用,处理好“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通过贷款贴息和建立风险基金解决好支农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培育集体财源问题。从现实情况看,村级集体经济依旧是新农村建设投入的主体,离开了集体经济的支撑,开展新农村建设便成空中楼阁。据20全省有关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年集体经济投入在村级生产性与生活性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中分别占了61.1%、60.7%,在公共设施建成后运营维护费用中占88.1%。

(四)新农村建设必须狠抓村集体经济发展。

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减负增收、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区许多村的实践表明:假如村级集体经济雄厚,全村各项事业发展基本上走在全区前列,村级组织的向心力强。相反,假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事事都需要村民筹资筹劳,不仅会加重农民负担,而且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会逐渐丧失。

那么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呢?首先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扬长避短,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一是依托资源发展。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壮大村集体经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发挥本地所拥有的区位、交通或产业基础等不同优势,按照巩固发达村、壮大较发达村、减少欠发达村的推进步骤,不断挖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和桐屿、螺洋等地有一定山林资源的村,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山林资源和农业用地相对较多的优势,围绕杨梅、枇杷、香瓜、葡萄等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户或联动企业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打响品牌,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对地处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品经济区域,或其他适于兴建市场的良好区位,以及已自然形成初级交易市场的村,可根据当地实际,搞好规划,兴建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开辟村级集体的收入来源。对地处城郊结合部、集镇边、商贸工业区四周的村,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投资兴建外来民工公寓、工商企业配套储运设施、三产经营用房等,对外租赁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对资源丰富、基础条件相对成熟但自主资金缺乏的村,要发挥我区民资丰厚的优势,鼓励参与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引进企业落户,引进资本投资,引进项目开发,增加集体经营项目,扩大集体经营规模,培育集体经济新增长点。

二是开展资产经营。第一,要盘活存量资产。培育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点,开拓新的发展领域,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集体经济的原有资产积累,并对其进行资产改造,以扩大规模,增加集体收入。要盘活闲置存量资产。对集体原有闲置的办公楼、校舍、大会堂、厂房、设备等集体资产,通过整修或翻建,提高存量资产的利用率,为集体培育稳定、可持续收入来源。要盘活荒废资源。对村集体统管或农户承包的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可由村集体统一牵头,单独或联合农户参股开发,创办农业基地,通过发包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要提高资产经营效益。通过对村集体统一经营或临时发包经营的采石场、茶果园、经济林、滩涂水面等经营性、资源性资产,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推选专业承包,实现收益最大化,提高资产的经营效益。

三是依法经营土地。土地是村级集体资产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保障,具有稀缺性。非凡是我区,人口密度高,人均占地少,再加上建区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异常紧张,依法加强土地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集体土地整理。全面开展村级土地、房屋资产的清查,积极开展宅基地、农用地整理,增加有效用地面积,努力获取集体建设用地折抵指标,拓展集体资源运作空间,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要依法经营土地资产。对有村留地的村,要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专业承包、招标经营等形式,搞活集体土地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可答应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所有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参与兴建园区,建造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开展物业租赁经营等。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低水平扩张的发展模式,建立集约用地机制。村集体发展和引进建设项目,要按照项目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和绿地率指标,确定经济合理的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是完善机制、优化环境。比如在集体经济动作机制方面,要稳步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着力解决当前集体资产治理中存在的产权主体缺位、民主监督失灵等体制性缺陷。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现金治理、开支审批、经济合同治理、固定资产治理和使用、专项资金治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治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治理轨道。同时强化村级财务民主治理机制,积极稳妥地进行清理化解村级债务,严格防范发生新增债务。在政策环境方面,有关部门要把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乡村道路建设等财政性资金,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提高扶持资金使用效益;对一些能明显带动村集体经济增加的项目,可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等等。

教师工作调研报告

1.**校区的常规教研工作正常开展。制定的教研目标主要是:如何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有进步或改变。主要内容是针对中高考、小升初考以及各年级的阶段考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实施方式是:立足我校区实际,每次教研活动都提前确定教研主题、确定时间地点等,通过历次教研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指导了教师的教学实际,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整体进步。

2.除常规教研外,还在校区开展了教师的教学技能竞赛,举办了优质课、示范课、过关课等的评定,促进了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在一定时段内曾掀起过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的热潮,极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

3.没有开展立项的课题研究。

4.没有进行完整的教育资源库建设。目前校区只是收集建立了以教案、网络资源等为中心的教学资料库。

5.开展了中高考的主题研讨和培训活动。效果一般。

6.高中阶段已进入了新课程。借阅过广州市教研室对新课程的培训与研讨的部分内刊。

7.校区教研团队的建设还较粗糙,需不断打磨。

8.校区对每次教研均有文字记载,并以此作为教师考评考核的内容之一。

9.未来的校区教研计划是立足实际挖掘资源搞教研。

1.新教师的岗前培训主要由科组长、教学主任结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习优秀案例等,依次进行培训。

2.在职教师培训主要以成功案例和分公司级的获奖课例为载体对教师进行培训。

3.未来教师培训工作规划:深入贯彻、多角度探究个性化1对1的教学模式,并在其基础之上对教师进行业务等方面的全面培训。

暂没有开展小组、班级规模的课程探索。

教师队伍调研报告

温岭、淳安两地教育工作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温岭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990.4亿元,居全省第9位,但教育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淳安是省重点扶持的加快发展县,是我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市、区),但经济总量和教育资源总量都不大。选择这两个市、县作为调研对象,可以以点带面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推动解决我省教师队伍建设的共性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近年来,温岭市、淳安县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坚持党管教育、党管人才,以党建促师德,积极开展学校党建工作,有效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业绩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强化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学习优秀教师、师德群体创优、争做教育铁军等专题实践活动,组织评选表彰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楷模、师德标兵、十大“感动教育”人物(群体)等。

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把好教师进口关,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实行逢进必考、好中选优。重视教师的专业研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训制度,强化新招录教师的职前培训,选送骨干教师赴海外研修。温岭市规定新招录教师统一参加“4+1”模式培训,培训不合格不予转正。淳安县规定教师出国培训不受“三公”经费指标限制。统筹推进名师名校长等骨干人才梯度培养,引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淳安县每年投入1300万元专项经费,开展名师名校长培养。

教师收入逐年增长。两地在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持续提高教师收入待遇。温岭市从20xx年开始设立48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一线教师的绩效考核奖励;20xx年提高到9600万元,20xx—20xx年全市在编教师年人均收入(含五险一金)分别为11.49万元、12.62万元、14.15万元。淳安县20xx—20xx年在编教师年人均收入(含五险一金)分别为9.85万元、11.97万元、13.52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中发现,两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总体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数量不足。数量不足既有绝对数量的不足,也有结构性的短缺。

首先是绝对数量不足。我省教师配备在数量上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各地小班化教学成为常态,即使在学生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班级增多,配备的教师势必要增加。同时,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城市化的推进,学龄儿童也在逐年增加,而且不断往城市集聚。为此,各地都新建、扩建了一批幼儿园、中小学校,教师数量不足问题随之凸显。如淳安县近2年计划新建、扩建5所学校,但是没有足够的教师可供调配,教师缺口达100多人。温岭市也面临新建公办学校没有足够的教师可供调配的问题。另外,由于我省山区、海岛较多,再加上农村人口大量流出,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小规模中小学校。这些学校由于学生数量少,不能按一般的师生比来配备教师,往往出现既缺教师又“超编”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加剧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其次是结构性短缺。结构性短缺主要表现为性别结构的矛盾。目前全省中小学教师中女教师占72.84%,其中34周岁以下育龄女教师占女教师总数的55.63%。学段越低,女教师比例越高。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女教师生育请假导致的教师临时性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此外,我省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后,不同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物理教师普遍富余,地理、技术等科目教师则出现不足。

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首先是工作积极性问题。受社会价值多元、职业荣誉感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把教书仅仅看作一份谋生的职业,教育理想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缺少长远的目标,从教热情有所下降。其次是专业素养问题。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地区的教学质量。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目前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的能力水平普遍不高。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有些教师还是老观念、老办法,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储备,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专业知识“老化”的现象,影响了改革的成效。从区域差异来看,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明显低于城市教师,水平不高问题更加突出。农村骨干教师不断流失,让农村教师队伍陷入低质徘徊的“怪圈”。20xx年至20xx年,全省从农村学校调到城区学校的教师占调离人数的34.5%。

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既有教师队伍建设内部的原因,又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从内部原因分析,在招生环节,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的主观意愿不强。当然,这也与师范类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有关。在培养环节,主要存在重知识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缺少责任感、使命感。教学实习只有短短8周时间,真正能够站上讲台给学生上课的实践机会很少,教学实践经验明显不足。在准入环节,教师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教师招聘普遍允许非师范生报考,非师范生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并不难,师范生培养与教师招录脱节、错位的现象比较严重。淳安县最近一批招录的160名教师,师范生只有60人,而非师范生为100人。大量师范生最终没有成为教师,造成了师范教育资源的浪费。在使用环节,普遍反映教师的职业并不轻松,除正常教育教学任务之外,额外的工作名目繁多,占用时间和精力很大。据温岭市一所小学的校长反映,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间,上级组织学校开展的示范创建等各类各级达标、评比、检查达20余项,老师们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应付。在培训环节,教师在职培训形式单一、工学矛盾导致学时不足、远程学习监管不严、培训机构敷衍塞责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不能很好满足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从外部环境分析,首先是教师地位待遇偏低导致职业吸引力下降。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文件明文规定“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近年来,各地教师收入逐年有所提高,但由于公务员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情况不同,最终的收入差距仍然在扩大,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职业吸引力和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在弱化。教师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下降。再次是新时代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从而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老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四是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学校的进人难、留人难。城乡二元结构带来城乡不均衡发展,城市生活便利性、人文环境、职业发展机会、子女教育资源明显优于农村,这些因素都在促使农村教师流向城区学校。定向生从教、农村特岗教师等成为大多数人的“临时安顿”,而非真正的“职业终点”。农村师资队伍不稳定又造成农村地区适龄学童流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

这次调研发现的问题,有些由来已久,有些则是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难点问题,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整合教育资源,做好“增量”文章。进一步优化各地学校布局,确保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分布状况、生育水平和城镇化进程等相适应,改变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局面。对偏远农村的极小规模教学班、教学点,也要审慎布局,科学安排教与学,力求在质量和覆盖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结合新时期新特征,综合考虑城市化进程、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区域内现有编制存量,适当向教育系统倾斜。同时,要严肃清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挤占的教师编制,加强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到民办中小学校任职任教管理,清理被非教学岗位挤占的教师编制,为教学岗位腾出更多编制。推动教育系统“员额制”管理改革。鼓励公办学校向民办学校、社会力量购买教学资源或管理服务等,缓解编制压力。

优化管理机制,激发“存量”活力。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试点,盘活现有教师编制存量,突破试点中出现的瓶颈,抓住“管”“聘”关键环节,引导各地公开公平公正地配置每所学校的教师编制和岗位结构比例,解决结构性短缺和区域性矛盾,有序推进教师合理流动。逐步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推进校长任期制、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校长年薪制,加强校长专业化队伍建设。扩大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方面的自主权,将中级及以下职称评审权下放给有条件的学校,在高级职称评审中进一步提高学校对教师评价的话语权,实现使用人与评价人相统一,让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得到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做强师范教育,把好师资“源头”水准。大幅度增加现有师范院校的经费投入,支持师范院校办好师范类专业,提高教师培养水平。适度加大农村学校教师定向培养力度,引导立志扎根教师行业、服务乡村教育的优秀青年进入教师队伍。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设师范专业。选择部分师范学校开展“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的培养试点,适应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需求和高考改革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提升培训质量,拓宽职业发展“空间”。以师德师风建设、知识技能强化和专业素质提升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青年教师入职常规培训、中年教师价值认同、骨干教师转型升级等常规培训,优化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提供开放共享的菜单式培训,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提升基层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水平,打造一支敬业又专业的教师队伍。推动省、市、县优质培训资源重心下移,建立送培训下乡入校制度,对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经常性定期指导,达到科学引领、雪中送炭的效果。完善中职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学校与企业实质性的产学互动,提高中职教师培训的适用性和先进性。鼓励高校、教育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针对一线教师教学需求,研发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专题培训项目与课程。

落实教师待遇,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按照《教师法》和中央文件有关规定,督促各地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明确“不低于”的标准和统计口径,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统筹整合现有的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农村教师特岗津贴、乡镇工作人员补贴等政策,按照越是边远艰苦待遇越高的思路,优化农村教师待遇保障。研究改进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指导学校合理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在绩效工资分配上突出教育教学实绩,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

加强人文关怀,创造教师乐教“环境”。当前,社会对学校教育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群体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诸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要切实为教师“减负”,从物质上、情感上、心理上予以关心、理解和支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避免简单地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尽量减少教师从事与教学无关的超负荷工作量,精简优化各类检查评比达标活动,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要切实关心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鼓励农村学校利用自有土地或校网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建设集体宿舍,解决广大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为他们长期扎根农村教育提供坚实的保障。

教师蹲点调研报告

省少工委《关于在新学期开学后抓紧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关工作部署的通知》(陕少办发〔20xx〕3号)要求,20xx年9月至20xx年11月期间,本人先后在留坝县城关小学、留坝县马道中学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驻校蹲点工作,对驻点学校的教学情况和少先队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少先队员课间活动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少先队工作概况。

城关小学现有640多名学生,设大队1个、中队13个,队员500余名。马道中学现有135名学生,设中队1个,队员15名,两所学校各有大队辅导员1名。大队辅导员由班主任或其他科任老师兼任。两所学校均完成少先队活动课进课表,能够保证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少先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少先队辅导员待遇和从事少先队的精力受限。因受编制等限制,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待遇还不能全面落实,大部分的大队辅导员都是兼职,同时也是学校教学的骨干,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开展活动准备不足,时间不充分,活动过程仓促,疲于应付,达不到活动的目的,活动教育意义存在局限性。

(二)少先队辅导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少先队辅导员缺乏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有的少先队辅导员没有系统地学习少先队工作知识或经过各级团队、教育组织的培训,对少先队工作缺乏理性地、深入地思考,工作中存在活动形式不新颖,内容不丰富,不能满足少年儿童的需要,从而不能充分调动起少年儿童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未能发挥出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三)少先队活动经费不足。少先队基本没有活动经费,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一些常规活动的开展,导致少先队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少先队活动的开展,降低了少先队组织的荣誉感和吸引力。

(四)少先队活动阵地作用发挥不够。除大型活动需要之外,学校活动场所都是封闭管理,图书室、活动中心空置、闲置,不能满足青少年对知识、交流、体育运动等多方面的需求。农村少先队活动阵地建设水平不高,能够开展的少先队活动十分有限。

三、做好少先队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规划。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少先队工作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少先队组织自主开展活动,保证少先队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把对中小学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工作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体系列化中。要把少先队工作成绩作为评价考核中小学校工作和评价学校领导业绩的一项内容。使少先队工作真正发挥其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

(二)促进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称认定)。目前所有从事少先队工作的辅导员都是经过学校直接任命,工作不好或者本人不愿意做了随便换人,这样导致少先队工作非常随意,工作的延续性差。应该尽快成立、完善少先队工作专业评定小组,负责评定少先队工作的技能职称,按照教育评估体系运作。少先队工作专业小组可由教育局和少工委共同管理,设考评组,研究少先队工作,并按照周期检查少先队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评定职称依据。

(三)重视队伍建设,加强岗位培训。各学校注意加强少先队干部队伍建设,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选拔到少先队工作岗位上来,提高整体素质。同时,抓好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理论知识、辅导艺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对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艰苦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在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关心辅导员,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落实好待遇。

(四)丰富校园文化。开放学校图书室、鼓励学生订阅报刊、儿童读物;相互借阅,资源共享。充分发掘校内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灿烂文化,促进学生科学、历史、人文意识的培养。

教师蹲点调研报告

农户进行走访,共与村干部十余人、农民一百余人进行交谈,了解群众疾苦,全面掌握所驻村生产、生活状况,在调研过程中,为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党的“三农”政策,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13个涉农的重点部门,赴小埝村举办“信访直通车”,现场接待群众上访,共接待群众200多人次,协调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矛盾纠纷80件,帮助解决或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近100件。将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及时与村干部探讨,共同研究了小埝村以后的发展方向与思路。协调资金28万元用于重建年久失修、群众日思夜盼的危桥――刘桥,为把实事办好,确保群众满意,先后三次带领村组干部深入群众,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进行新桥的选址,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勘探和施工,并就施工后的相关后勤保障工作进行了部署,在桥施工阶段,群众自发地购买鞭炮燃放。实地察看和协调了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找文章,到]五月份市纪委筹集五万元为村小学建造了围墙,但教学设施仍然比较简陋,教学条件比较困难,拟将为村小学建造操场、食堂、绿化以及购置健身器材等纳入明年市纪委重点扶贫计划。

二、小埝村基本情况。

小埝村2004年由18个村民小组合并为9个村民小组,村组干部15人,其中村干部7人,中共党员78人,全村730户,2760人,其中劳动力1100人,3006亩土地,人均1.01亩,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今年人均实际收入1800元,比2004年下降100元。

(一)经济发展状况。

1、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一麦一稻,以农为主。全村稻麦总产量470万斤,总产值282万元。

2、地势低洼,怕涝不怕旱。今年局部洪涝及龙卷风灾害,农作物大面积受损,使该村粮食减产、减收达20以上。

3、人均占有土地少,全村3006亩土地,人均占用面积只有1.01亩。

4、养殖业零星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生猪、畜禽以家庭养殖为主。

5、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该村在外打工人员达5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8.1%,据对25户调查,家庭收入31万元,收入的主要构成一是劳务收入,二是粮食和经济作物销售收入。劳务输出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苏锡常等地,主要从事保姆、缝纫、建筑等,方式主要自发的、松散的。

(二)村级组织运转情况。

村支部和村委员会运转基本正常,“两委会”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乡村干部作风满意的6户,占24%,基本满意的19户,占76;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对落实农村政策满意的7户,占28%,基本满意的农户为18户,占72%。农村人民来信和上访现象不多,农村基本稳定。据对25户农户调查,对农村社会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分别为14户、11户,占比分别为56%和44%。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村设有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均达100%,电话、自来水均已普及,电话使用率达88%,村里建有两座水厂,正常用上了自来水的户达到100%。近年来,该村社会治安良好,没有大的不安定因素,但也存在小偷小摸现象,主要是偷鸡、偷鸭。村民草改瓦已基本完成,大部分农户都住上了瓦房,部分农户建起了楼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具体措施落实的矛盾。

能。四是经营风险,很难防范。农业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交织,直接经营种植业或水产业、养殖业、畜牧业的农民,对自然风险有不可控性,加上农村保险很不健全,如果遇上特殊灾害,往往损失惨重。由于今年的洪涝及龙卷风灾害,致使农民收入锐减。据调查反映,今年该村粮食比往年正常年份减产达20%多,部分农户连正常的过冬口粮都缺乏,有的农户将发生冬季断粮的可能。另外由于受劳务市场的影响,劳务收入也比正常年份有所下降。

(二)城乡差距拉大与农民负担依然较重的矛盾。

近年来,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减免等措施的实施,农民的负担确实得到减轻,农民得到了实惠。但部分村民对一事一议、以资代劳等费用仍有较大意见,如果完不成上交,村组干部就要自己立据做贷款垫上,也有较大反映。城乡经济差距拉大,农民感到负担重,主要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解的题:一是农民贷款难。应当说,2001年以来,通过实施信用“一证通”,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有许多农户因不符合贷款条件而得不到有效支持;二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难。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着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以及自然灾害风险。这些都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的力度。三是农村保险难。现在商业保险机构越来越多,保险产品的品种不胜枚举,但由于受商业保险的趋利性驱使,对涉及农村种养业等风险较大保险产品,现在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开办。农村保险难,一方面,使人们对农业的投入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投入积极性。四是集体负债化解难。近年来,通过清财化债,农村债务负担得到了有效减轻。从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和清财化债效果三项情凋调查看,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农户分别为25户、25户和18户,占比分别达100%、100%和72%。但对清财化债效果表示不满意有7户,占28%。以小埝村为例,该村为享受上级优惠政策,在铺设乡村水泥路面时集体负债15万元,全部为信用社贷款,村里几乎无集体经济,要偿还这15万元债务还要假以时日。

(三)农村基础设施“隐患”与增加农业收入的矛盾。

每逢洪涝灾害就暴露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生产能力提高和农民最不满意的重要方面。据对25户农户调查,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满意的为8户,达32%,列12项调查事项的最高。一是农田水利弱化、排灌设施劣化。在农村水利建设方面,集体“统”的功能发挥不够,小修小补,难以形成重点,许多活沟变成死沟,清水变成臭水;二是生产条件退化。农业机械多数是“老弱病残”,超期服役,不少“老掉牙”的机器“跑冒滴漏”严重。

(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与基层组织有待加强的矛盾。

一是村组干部素质不高。15名村组干部中,只有2人具有高中文化,其他全部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年轻干部不多,年龄50岁以上的7人,40一50岁的5人,30一40岁的3人;二是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全村78名党员,最年轻的党员也有38岁,40岁以下党员3人,40—50岁的21人,50—60岁的36人,60岁以上的8人,党员年龄普遍偏大,没有形成应有的梯次结构;三是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据村支书反映,全村有三分之一的党员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四是村组干部服务能力不强。村组干部平时主要任务就是催收上交款、计划生育罚款和各类统筹。而对农业市场信息、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心中无数;五是村组干部报酬低、工作压力大。村党支部书记一年的收入为3000元,村长2800元,村里的副职干部为2500元,村民组长为1500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组干部处于干群矛盾的第一线,上级的各种任务都压在村组干部肩上,收入与付出不对称,许多村组干部流露出不愿干的情绪。同时,精神生活匮乏。农民除了看电视,几乎无其他文化生活。每逢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还会出现赌博现象。每逢婚、丧、嫁、娶、生日等,农民之间相互吃请,平均每年每户达2000元,加重了农民负担。

四、几点建议。

(一)宣传农民,营造氛围,鼓励全面建设小康。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通过调查,我感到思想观念落后,仍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对农民的宣传教育,重点解决观念、信心、方向、目标、措施等问题,以真正唤起农民的心声。一是要克服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思想。进一步用好用足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思维,创新思路,鼓励基层干部带头致富。二是要运用身边致富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发动,增强农民想富、会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调整思路,统筹城乡,积极实施倾斜政策。

一是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逐步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素质决定命运。广大农村仍存在着较大的文盲、半文盲阶层,因此,必须把农村教育摆到财政分配的重要位置。

(三)夯实基础,开拓市场,有效解决瓶颈制约。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村级基层组织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党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宣传、党的富民措施要靠他们去组织落实,党群关系、党的温暖要靠他们去体现。首先,要改善村组干部的结构。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知识缺乏,要按照民主、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把那些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群众满意的年轻人选拔到农村最基层岗位上来。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年轻同志入党,防止出现年龄上断层的现象。其次,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带领农民致富。第三,要提高村组干部素质。加强对村组干部培训,组织走出去请进来,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拓宽视野,增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一要是适当提高村组干部的报酬,并与业绩挂钩,调动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要进一步抓好劳务输出。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对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可根据各自情况,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打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广开就业门路创造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化。三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发展。各类人情债是造成农民致穷的的重要因素,要在广大农村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活动,新事新办。

教师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

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的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0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04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一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06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__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村近3年未补充过教师,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06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07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06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05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07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10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15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体育教师调研报告

一个月的实习期就这么过去了,想来时间过去了就快,回想起这期间的点点滴滴,我的感触很多,也学会到了很多大学课本里不曾有的东西。在离家比较近的_职教中心,我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职教中学是我们县一所也是规模很大的职业学校,校内也设立基础部就是普通高中,我实习的内容就是跟着团委朱_老师学习,他也是高二3班和高三9班的历史老师,所以我也就以自己的专业为主学习做历史老师。

实习过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年来,我以做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一个月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所学的理论知识变为社会实习。短短的实习生活,感觉可以说不错,真的很不错。当我漫步在实习的校园里,那出自学生的一声声“李老师好”“李老师好”的感觉真好,我有时觉得自己是不是被叫上瘾了,呵呵。一个月的实习,也令我感慨颇多。

我实习的班级是高二三班,记得我刚到课室的第一天,晚上改作业就有个同学写纸条给我说:老师我不是好学生只是为了叫你高兴才认真做作业的。我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给他回到:看到你认真的作业我很开心,但是我也很难过你否定自己,我觉得你不管出于什么心态但你把该做的事做的那么好就是最棒,也许你以前只是分数不高,但一定是好孩子好学生。听了几节课之后,我开始走上讲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节“处女作”。当然,刚开始心情特别紧张,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讲课顺序不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要求我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并且面对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帮助修改教案,他以前也带过好多历史学的实习老师,不仅经验丰富而且他没有丝毫的架子,有更多的是朋友般的亲切交谈和热心的鼓励帮助。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严格按照学校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认真仔细地备好课,写好教案,积极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学习,多多向人请教,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授课能力。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譬如讲课的是时候老是断断续续,思维跟不上,声音很小,放不开,有学生竟然在下面喊老师你是不是太紧张啦!由于我上课时气氛僵硬使学生也不积极配合,令我痛心疾首。粉笔写不好,写得又丑,手臂还很难受。后来我就多和指导老师交流不断自我完善,终于扭转了这种局面。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教育工作者,不紧紧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

老师就像自编自演的导演加演员,而且要想方设法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不过在我的努力和坚持下我取得的教学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有几个很调皮的学生在上我的课时认真多了,还积极配合回答问题与我交谈,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刚开始常常因为学生在下面开说话不配合,我喊破嗓子都没办法控制,在我的不断说服教育下现在却可以很好地控制课堂,直接向课堂要效益了。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觉得兴趣对于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的体会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在上课时我都采取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式,课堂只要是以学生的朗读和提问为主,我再加以补充、纠正。我告诉他们学习好多知识都应该知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一真理。因为课堂都是以学生自己动脑为主,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中历史而言,批改作业,纠正学生的错误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但我在纠正学生每个错误的时候,写上激励的评语,并在评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加以勉励,开导。对那些在我要求订正之后依然不订正的学生,我在作业上继续写明。我的指导思想是不断给学生纠正错误的机会,直至认识了错误并改正为止。

我觉得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有这样的耐心,才能把学生的缺点纠正过来。因为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从不训斥他们,而是耐心地教育他们,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对症下药。制造机会让他们参加班里的活动,让他们知道,老师是重视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只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方面,不能因为成绩不理想就怀疑学生的能力,因为才能是多方面的。在我的细心努力下,班里的几位后进生成绩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他们不象以前那样,因为在不好的学校里就自报自弃,开始认真努力起来了。从中我深深体会到,对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学生不能只是一味地训斥,嘲讽,而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多沟通,多互动,多鼓励。

实习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月的实习时间很快结束了,曾经让我们忐忑和憧憬的实习就在愉快和充实中度过了,蓦然回首,我发现我收获了自己想要的那份技能和学生的那份情谊,站在讲台上我觉的自己不再那么紧张害怕,更多的是责任,希望给学生传达最多的知识信息;走时学生依依不舍的心情也深深的感染了我,都希望继续留下!同时也真实的感受到教育的进步,作为老师的崇高,同时对那些辛苦学习的学生充满关爱和祝福。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我时刻不忘不断提高自己我觉得到学校了应该再看更多的历史书籍,力求以后做老师的时候讲课能穿插更多有趣的历史细节,把历史课讲的生动有趣。面对即将走上社会工作,我满腔热情。

相关范文推荐
  • 12-24 乡镇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热门18篇)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当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避免过于复杂和冗长,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急预案范文,仅供参考。通过学习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应
  • 12-24 市场分析报告总结(专业24篇)
    通过撰写报告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下面是一些经过评选和推荐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论文写作的指导。实体书店的纸质阅读有其自己
  • 12-24 青春奉献社会演讲稿(汇总15篇)
    青春是年轻人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阶段,他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品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春励志电影,希望能给大家一些鼓舞和启迪。
  • 12-24 项目工作计划与目标(模板18篇)
    结合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实用工作计划书模板,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 12-24 幼儿园交通安全的总结(通用21篇)
    范本作为一种表达的样式,既可以被借鉴,又要避免过于模仿,保持个性和创新。请大家阅读以下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思路。一年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
  • 12-24 法制副校长工作汇报(模板17篇)
    工作汇报是对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所做的事情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展。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展示一些精彩的工作汇报样例,希望能为您的
  • 12-24 办公室发文工作总结(汇总15篇)
    写办公室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并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 12-24 纪律红线心得体会(优秀17篇)
    总结是对过去经验的一个思考和总结,对我而言,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反思过程。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的样例,希望对大家在写作时有所启发。在纪律和规矩面前,
  • 12-24 出版发行个人工作总结报告(通用14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指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
  • 12-24 财务半年个人总结(专业20篇)
    总结是对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个人总结的实用技巧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集团以及股份公司各级领导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