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课题教学设计封面(模板17篇)

课题教学设计封面(模板17篇)

时间:2023-12-25 05:48:21 作者:碧墨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应当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详细规划。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几篇经典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借鉴。

小学数学课题认识数字8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

2、知道8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掌握8的组成。

教学准备:苹果数字卡片,挂图,计数器。

学具准备:圆片或小棒:

教学重点:会读、写8,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会读、写8,掌握8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问:6可以分成几和4?7可以分成2和几?5可以分成3和几?3和4组成几?

2、按顺序填数。

3

5

7

6

4

2

填完后从大到小读数。

三、新课。

1、教学8的认识。

出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提出问题。

﹙2﹚拿出拨好的7颗珠子,请学生数,问:添上1颗一共是多少颗?引导回答。

﹙3﹚小朋友们,我们通过观察和数数,知道天空有8只鸟,图上有8个苹果,计数器上的8颗珠子,都可以用8来表示它们的数量,我们还知道了7添上1就是8,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字宝宝8。

板书:8﹙领读数字8﹚,指名读8。

指名板读。

﹙5﹚请学生拿出8个圆片或8根小棒。

通过回答,数数:从0到8数一遍,再从8到0数一遍。

1、比较大小﹙7和8的大小﹚。

出示点子图,让学生独立数数,比较大小,并填写符号。

指名回答谁大谁小。

齐读:7小于8,8大于7,

2、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数字宝宝8,现在我们来把苹果分在两边盘子里,看有几种分法全班一起来分一种,其余的请学生分,教师集体订正。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比比看谁的分发多。

教师示范分,引导学生得:8可以分成7和1。

教师:“我们大家分了一种,小朋友们拿出圆片来代替苹果分一下,还有几种分法”。

分组讨论,指名回答,教师用苹果数字卡片板书8的组成。﹙卡片贴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得出交换位置的结果。

读8的组成。

4、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字8,知道它可以表示数量是8的物体;学会了读写8,掌握了8的组成,知道了8的组成,知道8比7大,也比1到6几个数都大。

活动延伸:

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是8的物体,并把它分一分。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百余种元素组成”以及“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重点:元素概念的建立。

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以及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学习活。

动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景。

引入。

课题。

学生观看,引起兴趣。

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很想知道食品或药品里的营养元素到底是什么。

元素的概念。

1、复习提问。

(1)相对原子质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2)有碳12,有没有其他的碳原子呢?

2、讲述:几种碳原子的构成情况。

碳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碳12。

6

6

碳13。

6

7

碳14。

6

8

几种氧原子的构成:

氧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氧16。

8

8

氧13。

8

9

氧14。

8

10。

我们把具有6个质子(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称为碳元素。同样把这些凡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一类,称为“氧元素”。

3、设问:那什么叫元素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9页元素概念的有关内容,并画出关键词句。

4、讲述: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包括三个要素:(1)具有相同质子数;(2)同一类原子;(3)总称。

这就说明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原子基础上的宏观的集合概念。

5、讲述:元素的种类划分依据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电子数无关,只要质子数相同,就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就是不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6、讲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世界上已知的物质有3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

1、回忆、思考并热烈讨论。

(1)真实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之比。

(2)猜想。

2、认真听讲、领悟。

3、回答: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领悟教师的补充讲述,识记元素的三要素。

5、领悟理解元素的划分依据。

6、感受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引导学生复习。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巩固元素的特点、定义。

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2、讲解: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

[投影展示]元素与原子之间的比较:

原子元素区别。

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

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适用范围。

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总结并板书;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

(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4、讲述: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构成”,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时一般用“组成”,对应关系如下:

(1)物质由xx元素组成;

(2)物质由xx(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3)分子由xx原子构成。

1、思考,理解,记忆。

2、分析、讨论、回答:

(1)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位。

(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4、理解、记忆。

指导学生学习比较的方法。

趁热打铁,及时巩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元素的应用。

1、设问:教材p59“讨论”——。

2、讲解: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分别由硫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生成物是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分别由水分子和氧分子构成。可见,分子发生了变化。

在第一个反应中,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硫中的氧都属于氧元素,硫和二氧化硫中的硫都属于硫元素。第二个反应中,过氧化氢中的氧和水、氧气中的氧都属于氧元素,过氧化氢中的氢和水中的氢都属于氢元素。

3、小结: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元素也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讨论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而元素不变。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自主获取知识,让学生形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元素不变的观念”

元素的分类。

1、讲述: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物质多达3000多万种,而组成这些物质元素只有100多种元素。这100多种元素也可以分成几大类。

2、引导:阅读教材62页资料卡片,元素可以分成哪几类?

[提示]从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去考虑。

3、小结:

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铁、铜、铝等。

非金属元素:碳、硅、氧等。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等。

1、了解。

2、阅读教材62页资料卡片合作探究。

金属元素;“金”字旁。

非金属元素固态:“石”

非金属元素液态:“氵”

非金属元素气态:“气”头。

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

3、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概括能力。

元素的含量。

1、提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情况如何?记住前4位。介绍记忆方法:氧(养)硅(闺)铝(女)铁(贴),连起来的就是“养闺女贴(心)”

2、设问: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分布情况又怎样呢?

记住前4位:氧碳氢氮。

1、学生阅读教材60页。

记忆:氧硅铝铁。

2、氧碳氢氮。

培养自学能力。

利用诙谐、幽默语言记忆,激发兴趣,容易记住。

小结。

本节课要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3、化学变化中的元素观。

4、元素的分类。

5、元素在各物质中的含量。

学生回忆,巩固。

知识整理,条理化知识点。

练习。

作业。

附:板书设计。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3、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不改变。

4、元素的分类。

5、元素在各物质中的含量。

以承担责任为课题的教学设计

本单元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第三课《承担责任》,进一步从行为习惯养成角度引导学生关心集体、承担责任、为集体事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课是第一、二课内容的提升,主要由学生自身完成并实践对集体生活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对集体负有责任。承担应有的责任,是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建设集体的最好办法。本课重点讲解了我们是主人和我们的责任两个重点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青少年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不愿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缺乏对集体的关心。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采用情境教学、活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和营造氛围,合作与互动的学习方式,体现新课程观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评价观。结合学校和班级的事例,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深刻体会我们作为集体中的主人,应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通过学生思考、合作讨论等方式,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活动参与中自主体会环环相扣的教学内容,培养概括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们的现实生活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活学活用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人翁精神,参与集体事务,为集体做事,爱护集体的荣誉。培养学生做事的热情,学会基本的为集体做事情的方式方法。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对集体的责任。

能力目标:

懂得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都因社会身份的不同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并用实际行动来承担责任。

知识目标:

明确学生作为学校和班级成员所负有的责任。承担责任的好处与代价,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学会承担责任。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责任,了解承担责任或不承担责任的不同后果,强化其责任意识,解决如何为集体承担责任问题。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深刻体会承担责任对个人和他人、集体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导入新课播放动画片《三个和尚》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

出示本课课题:《我们是主人》激发学习兴趣,突出主题,同时也为后面“承担社会责任”的教学做铺垫。

我思我悟

我学我辨第一层次:我是一颗小水滴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请同学们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饱满的精神迎接知识的挑战。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投影01】)。

二、先学。

(1)人体组成元素主要有哪些?

(2)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主要有哪些?

(3)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5分钟后,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很好的完成检测题。

2.检查复习效果。

检测题p10012。

三、后教。

1.先交换课本后更正。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两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明优生更正)。

2.讨论:(先让优生兵教兵,优生讲的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

评第一题:

拓展: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评第二题:

拓展:必须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必做题1-8选做题9-10。

五、精讲、点拨,更正、小结。

语文课题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自学,初读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读文,互相检查字音,交流读不好的句子,实在有困难请教师帮忙。

三、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把会读和不会读的生字分类摆放。

2、再读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学生练读。

3、认读生字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

四、朗读。

1.(出示多媒体课件1: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一栋小鸭住的房子。)。

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见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你想说什么?

2.(出示多媒体课件2: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一只小兔和小鹿。)。

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兔姑娘、鹿先生,它们会说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3.出示多媒体课件3:啊,多美的小路啊!)。

(1)当时的兔姑娘、鹿先生会怎么说呢?大家练一练,喜欢哪个角色就读哪个角色。

(2)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们觉得小路美吗?

(3)范读,谁再来赞美这条小路。

(生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3.(出示多媒体课件4: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苍蝇飞舞。)。

假如同学们走在这条小路上,最想说什么?

4.(出示多媒体课件5-1: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生:读句子。

5.(出示多媒体课件6:在这条肮脏的小路上,走来了小兔、小鹿、小鸭。)。

师:在这条脏兮兮的小路上,走来了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他们会怎么说?大家自由读五至八自然段,可以边读边演。读完后,分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我们要评选最佳演员。

(学生合作练习表演)。

师:大家觉得谁演得好。

6.(出示多媒体课件5-2: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师:小兔觉得奇怪,大家觉得怎么样?谁再来问。

师:他们都演得不错,哪个小组敢向他们挑战?

(生表演,评选最佳演员。)。

师:看了他们的表演,小鸭为什么会说这都怪我!

师:小鸭感到后悔了,他决心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7(出示多媒体课件5-3: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生齐读。

五、写字。

1、学生观察先、干、赶、起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赶和起都有走字旁,重点指导这个偏旁的写法)。

2、学生练习书写,自己找学习伙伴或老师评价。如果对第一次评价不满意可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读文复习旧知,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1、检查朗读18自然段,重点评议是否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2、师: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我们继续学习912自然段。

二、朗读(抓重点词句感悟读文,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能力)。

1、指名读912自然段,复习出现的生字词。

2、学生轻声读文,结合插图思考:美丽的小路怎样找回来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推、拿、清扫、提等描写动作的词语。

3、体会美丽的小路找回后小动物们的心情,练习分角色朗读。

三、表演。

1、教师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个别地方学生还可以展开想象。

2、学生自愿组合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四、评议。

1、评议重点:人物语气、情感是否恰当;想象是否合理,添加的动作、表情是否能体现小动物的心理。

2、组内先自评,然后各组间交换意见,最后教师总评,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实践:我做校园美容师。

我们的校园美丽吗?

我们校园里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

我为校园做美容计划。

写字。

1、学写明、净两个字,学生先观察描红,教师再重点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写字情况,评选出巧手奖。

加法教学设计课题

幼儿在学习5的加法上,已经知道数字5的分成,但幼儿的灵活反应能力和书写太差了。因此,在接下来组织幼儿学习5的加法时,我把重点放在幼儿观察与动手能力上面,并进一步学习5的加法。使其更深入的了解的组成。同时,我又考虑到学习数字组成的枯燥性,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1、3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号的含义。

4、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如何5的加法。

难点:书写5的加法算式。

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树叶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

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

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老师昨天买回4个苹果,小兰又带来1个苹果,那么班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1=54表示什么?(4表示老师买回的4个苹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来的1个苹果)。

5表示什么?(老师和小兰的苹果合起来)。

(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4=5(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1=5和1+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四棵数,小朋友上黑板按老师的要求给小树贴上树叶,下面小朋友思考,并列出算式。(图片略)。

1+4=54+1=52+3=53+2=5。

(四)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如何运算5的加法,并能灵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动中,幼儿跟老师不够配合,课堂不够活跃,可能是后面的设计有点抽象,难度大点,没有针对这里的幼儿的认知水平设这课。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让小朋友动手摆物体,然后把式子写写出来,这样他们就学会了、动手、眼、脑,也达到了就这结课的目的。

文档为doc格式。

简述课题开题报告封面

我一直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

的一年多时间里,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puzzle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

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如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农村医疗、高等教育体制等,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如公共财政的视角、社会冲突范式等。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例如,西方的理论是否无法解释中国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研究在规定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雄心勃勃的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术论文。如“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含糊的陈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收缩话题:(1)时间:从1980年到2017年;(2)对象:政府的叛乱者和决策行为,而不是市场、企业、治理结构等;(3)视角:政治和政府理论中的精英研究;(4)案例:908工程、909工程、13号文件和《电子振兴》,这是发生在1980-2017年间半导体政策领域的两个重大工程和两个重要文件。通过这样的明确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政策过程”、“精英”、“共识”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literaturereview)”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description)”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review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thinking)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语文课题风筝教学设计

师:喜欢风筝吗?关于“风筝”,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可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说,你说。书上41页资料袋里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风筝的内容,请同学们来读读。(课件出示资料袋)

是啊,在中国,风筝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在纸鸢上装上竹哨,风吹竹哨,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叫“风筝”。每到春暖花开或秋高气爽的季节,人们总会看到蓝天上飞翔的各种各样的风筝。(课件出示)瞧,“飞燕”、“蝴蝶”、“小蜻蜓”……哦,这是长达12米的龙头蜈蚣风筝!难怪大家都喜欢放风筝呢!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板书课题:风筝),与作者一起感受童年的快乐!齐读课题。

2、琅琅的读书声在教室里荡漾着,这么短的时间里,你是否把课文读正确了,老师来考考几位同学。

3、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学习“垂头丧气”、“半圈儿”、“水磨坊”、“不停着转着”。

4、读了课文,你知道了文中写了关于风筝的哪些事?相机板书:做、放、找

5、小结:课文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

1、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2节,一起去体会一下做风筝的快乐!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

4、理解句子

1、指名3生读,怎样地做才叫精心地做?你说。读出感受。

1、指名3生,读着读着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对呀,因为我们做风筝时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们享受的是做风筝的快乐。难怪,------齐读。

4、如果是你,还可能快乐得怎么样?【出示句子:我们依然快活,快活得( )!】

5、把你们的这份快乐送到句子中,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指名读,3生。

茉莉花教学设计茉莉花教学设计封面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2、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三、教学难点:

学习一字多音、切分、附点的唱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茉莉花》。那么大家对茉莉花有多少了解呢?学生回答交流。

2、师:看来大家对茉莉花了解的不多,下面呢老师老给大家介绍一下茉莉花(多媒体显示图片)。

3、师:下面老师给大家播放几段有关茉莉花的歌曲,大家认真聆听那段音乐是来自江南水乡,为什么?(播放东北、河北、江苏民歌《茉莉花》片段)。

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歌曲风格不同。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江苏民歌《茉莉花》,让我们一起来它的魅力吧。听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感受。(优美、抒情、婉转、细腻、柔美)。

(二)学唱歌。

1、学习歌曲简谱。

重难点: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一字多音。

突破方法:图形谱辅助,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音准和节奏。

2、学习歌词。

(1)感受歌曲,通过歌曲的情绪,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演唱声音要柔和,避免喊唱。

(2)通过拼音声调引导学生加歌词之后音准的学习。

(3)情感处理。

a、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

b、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处理?

教师可提示:从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4)教师纠正学生唱的不对的'地方,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8、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更能把《茉莉花》的风格演唱的较好。

(三)拓展。

通过欣赏下面的音乐,独唱、欣赏乐器演奏的《茉莉花》、欣赏舞蹈《茉莉花》思考为什么歌唱家、演奏家、舞蹈家们都想演绎《茉莉花》?(独特的曲调风格、优美的乐曲旋律,演唱琅琅上口。)。

作业:课下搜集不同形式演绎的《茉莉花》,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课堂小结:

《茉莉花》是中国有名的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茉莉花》优美婉转的旋律,溢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它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它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

《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上课伊始,我就以耳熟能详的故事《丑小鸭》引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再配上丑小鸭的画面,使得孩子们兴趣浓郁。在教学过程中,仍以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进行贯穿,使孩子们一直沉浸在童话故事情节中,有利于教学的进行。探究新知识时,用生动的动态画面,展示天鹅湖里的天鹅飞来、飞去的过程,清楚地反映天鹅的数量增减变化的过程,生动的课件画面,让孩子们看得入迷,不宜走神。再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叙述看到的情景,理解图意,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体现了学生活动的主体意识。动态的课件画面也直观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为学生后面的正确列式与计算做好充分的铺垫。

二、注重算法、算理的探究。

因为加减混合是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重、难点内容,它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计算的困难。在探究加减混合算式的算法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通过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为学生自觉探索新知创造了条件。为了清楚展示运算顺序,在教学例1时,我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解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帮助学生克服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计算的困难,帮助学生掌握计算顺序。例2中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没有标明,让学生填写,这样让学生从看着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计算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完成第二步计算,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三、注意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

在本课中,准备复习的习题给新授内容打下铺垫。巩固练习题中,讲究层次性和开放性。首先让学生完成“算式大比拼”题目,让学生利用老师总结的“运算歌”快速准确的计算,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再让学生用学具圆片摆一摆、说一说,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加减混合计算过程的理解和巩固,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用加减混合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将课内所学知识向课外延伸,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向生活延伸,将静态的方法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态策略。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以上是比较好的做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自主学习的质量不够高。

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有好表现的心理,喜欢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我有时却没有满足他们这一心理需求,这样他们的“表现”得不到肯定,就会产生一种畏难的心理,这样的心理阻碍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回答问题只是少数的一些同学,大部分同学只是默默地听,感觉不到他们的思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善待每个学生,恰当地把握评价的尺寸,即使错误的,也不能轻易地否定,而是要通过讨论使他们认识到错误之处,给予他们重新思考的机会,直至获得正确的答案,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强化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热情。

2、学生不善于倾听。

课堂上,当某位同学回答问题时,其余的大部分同学没有做到认真倾听,他们认为老师已经让某位同学回答问题了,回答问题这件事就与自己无关了,所以,他就干自己的“事”去了,他不会强烈的去关心同学说了些什么,即说与听分离。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觉得,在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首先要求正确的“听”的姿态,注意力先集中起来。明确听得要求,听同学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完整,如果自己想补充,要等同学说完,同学正在说时不能打断。同学说对了要给与夸赞,向他学习。

3、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应在加强。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相对来说,所学知识内容简单,学生若觉得老师讲的知识他都会,他就会失去兴趣,就游离到自己的“世界”去了。所以,在课堂组织形式我还要再探索一些新方法,当学生对一些组织形式孰知,没有新鲜感时,及时变换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能聚焦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茉莉花教学设计茉莉花教学设计封面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理解“绽开”、“花蕾”等词语。

2.了解茉莉花的特点,能写一句话。

3.体会“我”在养花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并能读出喜爱之情。

4.尝试背诵第4小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茉莉花。

2.学习生字:茉。

3.说说你对茉莉花的了解。

二.整体了解:

1.范读课文,想一想:你对茉莉花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2.交流。

三.学习课文:

(一)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把描写茉莉花的句子用“―――”划出来。

2.交流,出示。

一天,我和妈妈逛花市时买了一盆茉莉花,听摊主介绍说,茉莉花开,满屋飘香。

茉莉花始终是那副老样子,稀疏的叶子,连花的影子也见不着。

初夏的一天早上,我在阳台上惊喜地发现茉莉花长出了好多叶子,整株茉莉花都绿油油的了。枝上还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苞,它们正在贪婪地吮吸着甘甜的露水呢。

茉莉花已长出了一大簇枝丫,枝尖上鼓出了花蕾。过了几天,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开放了。它们洁白无暇,似雪如玉,绽开了张张笑脸,送来了阵阵浓郁的清香。妈妈摘下一朵叫我闻,茉莉花的香味真醉人,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

过了一段时间,妈妈泡了一杯茉莉花茶叫我品尝,那味道真是好极了!

1)自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生字:逛,副,疏,蕾,绽。

3)正音:绽(开火车读);记字形:逛,蕾;比较:副、幅;理解:稀疏,花蕾,绽开。

4)积累词语:绿油油,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5)在读一读这几句句子,发现了什么?(茉莉花在成长中一直在变化)。

(二)体会心情:

1.茉莉花在变化,作者的心情也在变化,默读全文,看看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有关的词语用小圆圈圈出来。

2.交流:焦急盼望,不再关心,惊喜,喜悦。

3.再读这5句话,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4.教师引读。

5.用喜欢的方式读第四小节,试背。

四.扩展积累:

1.说说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2.茉莉花颜色洁白无暇,似雪如玉,花香又是那么浓郁醉人,茉莉花茶是那么清香可口,种植茉莉花的点点滴滴又那样令人难忘,你喜欢茉莉花吗?你又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这种花呢?用一两句说一说,写一写。

茉莉花教学设计茉莉花教学设计封面

教学内容:

1、歌曲《茉莉花》。

2、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歌唱。

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

教师: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今天请大家欣赏几首民歌。

民歌的题材有几种?(课件)。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放录音或者范唱)。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板书:

民歌的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课件)。

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1)随录音轻声跟唱2—3遍。

(2)划拍唱——难点纠正:

(3)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5、放开声音唱一唱。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课件)。

1、《茉莉花》者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欣赏不同地域的《茉莉花》。

课题松树爷爷的帽子的教学设计

3.能大胆进行故事表演,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

(一) 教师引题

1.教师:啊,我们刚刚从外面进来,你们感觉冷不冷呀?

2. 教师:那你们来想想怎样能让自己变暖和起来。(幼儿自由说)

3. 教师:有一只小鸟它也很冷,因为它的家被北风吹走了,它没有了家真可怜,那你们想想办法来帮帮它。(幼儿自由猜想)

4. 教师:你们帮它想了这么多好办法,那故事里的小鸟想了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的故事吧。

(二) 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教师在优美柔和的背景音乐中结合课件讲述故事

2.教师讲完水杉树后提问:

故事的题目叫什么呀?

小鸟刚刚在找家时遇到了谁呀?

它是怎么请求梧桐树爷爷和水杉树爷爷帮忙的?

梧桐树爷爷和水杉树爷爷是怎么回答他的呀?

哦,他们都说自己的帽子被北风吹走了,那他们的'帽子是指什么呀?

那小鸟接着又会碰到谁呢?你们来猜猜看,你觉得它又会碰到谁?

那我们来听听看,你们猜的对不对。

3.故事讲完,提问:

最后是谁帮助了小鸟呀?

那松树爷爷对小鸟怎么说的?

王老师觉得奇怪了,为什么梧桐树爷爷和水杉树爷爷的树叶都会被北风吹走,松树爷爷的叶子却没有被吹走呢?你们来猜猜看。

那王老师来告诉你们呀,像梧桐树和水杉树这样在春天夏天叶子茂盛,在冬天叶子凋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我们给这些树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都叫他们呀落叶树。我们来看看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也属于落叶树。

那像松树爷爷这样冬天没有掉叶子的,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常青树,常青树在春季、夏季,新的叶子长出来后,老的叶子才慢慢地掉落,所以一年四季枝叶都是很茂盛的。那我们也来看看还有哪些树也属于常青树。

(三) 完整听故事,体验故事角色的情感

1.教师:那刚刚啊王老师把这个故事讲了一次,现在请你们听录音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一次,请你们学一学树爷爷和小鸟的对话。

2.教师:小鸟找不到自己的家,它心里会怎么样呀?

3.教师:梧桐树爷爷和水杉树爷爷都帮不了小鸟,他们心里又会怎么样啊?

4.教师:最后,松树爷爷帮助小鸟找到了家,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5.教师:那如果有人碰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做?

6.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故事当中的树爷爷一样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样我们也会感到很快乐。

(四) 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1.教师:我们现在也来当小鸟和树爷爷,一起来表演一下。

2.幼儿分组进行情境表演

3.延伸活动:小鸟们,我们找到了家开心吗?我们一起谢谢树爷爷吧,那现在跟着妈妈到外面去玩吧。

《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情况汇报

工作站申报的省级课题《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自xx年1月经陕西省教育厅课题组评审立项以来,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进入了研究实施阶段。现将课题研究具体进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课题准备与启动阶段情况。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的研究,自申报课题开始,课题组就开始积极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这一阶段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情况。

(一)做好开题论证、明确研究内容。

2月21日下午,工作站召开了关于《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开题会议。在开题会议上,课题主持人陈述了课题开题报告,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分工和预期研究目标及课题研究保障条件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介绍。学校领导及课题专家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并对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学校领导对课题组课题的研究表示了高度的支持,期望课题组能把课题研究工作搞得扎实有效,并拿出研究成果推进我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二)抓好文献研究,提升理论水平。

在2月中旬到3月初,课题研究处于文献研读阶段,课题组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作了进一步的学习。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并及时撰写了文献研读心得体会。通过本阶段的学习,我们对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对于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因为,通过学习我们得知传统教学设计存在着弊端。传统教学设计形式过于单一化,机械化,无法适应教学现实的丰富性与动态性,不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商;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便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在教师营造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地“表演”,那也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参与”。

然而,参与式教学设计则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参与式教学设计具有独特的学习观。这种教学设计的`理念提倡学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设计。这个过程本身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动力。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学习过程不再是学生去接受他人提前预设的、选取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其次,参与式教学设计提供了独特的教学设计思路,改变了传统教学设计由教师独自进行设计的观念。它着眼于学生多样化需求的个性化设计,真正实现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师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能有效生成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案,从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参与式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为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种对话与协商能创设出师生相互信任、尊重的氛围。通过参与到教学设计来,学生中对教师的教学构想和意图会更加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加清楚学生的个性需求。这种氛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提升。

本阶段扎实的理论研究提高了课题组教师开展与推进课题研究的信心,也为后期的高中英语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构建及运用研究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三)立足课堂实践,有序推进模式构建。

为了能有序推进高中英语不同课型教学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研究工作,课题组积极开展了基于课堂实践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活动,并进行定期交流以了解研究的动态信息,对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模式作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本阶段,我们开展了高中复习课、听说课、阅读课、语法课和写作课的课题实验课。每次上课前,课题组针对课型特点与学生情况确定具有特色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方案,并认真研讨。上课教师根据集体研讨的方案,进行个性化备课之后,组织学生执行参与教学设计方案,并做出评价与反馈。上完课后,课题组对参与式教学设计模式进行分析、评议与优化。每次活动后,成员都及时撰写了活动感悟和改进意见。

扎实有效的课题实践研究活动逐步提高教师了的教学水平、更新了教学设计理念、优化了教学设计模式,促进了教师成长。目前高中英语不同课型的参与式模式初步成形,但还需在后一阶段的实践运用中继续完善与改进。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繁忙,水平有限,目前尚未达到理想的研究效果。此外,课题组成员虽高度重视研究工作,并能精心设计、实施课题实验课,但在家常课中缺乏大胆尝试与勇于实践的精神与意识,造成了实验课与家常课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组将组织教师更深入的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把研究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力争实现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的研究效果。

《拓展性课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何图形的重心。

2、探究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

3、探究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

教学重点:寻找几何图形的重心,感受直觉意识。

教学难点:实验活动的规范操作,及寻找三角形的重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操作:拿出一块准备好的木板(四边形)找到一点,用一个手指顶住这一点,木板会保持平衡,告诉学生这一点就是这个几何图形的重心。

教师活动:提出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如:线段、三角形、四边形等的重心在哪个位置上呢?大家一起来探讨。

二、活动与思考。

问题1:寻找线段的重心。

学生活动:出示学具,一根均匀的木条,用前面所演示的方法去找这条木条的平衡点(分四人小组讨论)。

小组活动:

(1)用刻度尺量出平衡点的位置,相互比较。

(2)从相互比较中得出线段的重心: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

教师活动:巡视,并和学生共同试验,发现问题,最后归纳。

问题2:寻找平行四边形的重心。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各自的学具探索,相互比较。

小组活动:

(1)用一个手指顶住一块均匀的正方形硬纸片,寻找平衡点;

(2)互相交流后,找到平行四边形重心是对角线的交点o。(如图)。

(3)由于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以发现它们的重心也都在它们对角线的交点上。

归纳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轴线的交点。

问题3:寻找三角形的重心。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各自的学具探索,发现问题。

小组活动:

(1)在一块质地均匀的三角形硬纸板的每一个顶点处钉一个小钉作为悬挂点。

(2)用下端系有小锤的细线缠绕在一个小钉上,然后吊起硬纸片,记录垂线的“痕迹”;

(3)在另一个小钉上重复(2)的活动,找到两条铅垂线的'交点(记为o)。

(4)在第三个小钉上重复(2)的活动,观察第三条铅垂线经过点o,三条铅垂线和对边的交点d、e、f分别在对边中点,点o就是三角形的重心。(如图)。

归纳小结: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问题4:寻找任意多边形的重心。

学生活动:拓展,应用上面的问题3的方法去找任意五边形的重心。

教师活动:对本节课寻找重心的问题进行归纳。

三、拓展思维,继续发现。

问题1:请你画出下面三角形的重心,然后用刻度尺量一量这个重心到顶点与这个顶点对边的中点的关系,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进行探索、得到规律是它们的关系是2:1,(可多画几块三角形探究)。

四、作业:见课堂配套练习。

一、情景引入教师操作:拿出一块准备好的木板(四边形)找到一点,用一个手指顶住这一点,木板会保持平衡。师:支撑着这个点,能够使得这条木条平衡,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这条木条的重心。师:我们看看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如:线段、三角形、四边形等的重心在哪个位置上呢?大家一起来探讨。

二、活动与思考。

师:我们先就刚才的问题,看看线段的重心在什么地方?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木条演示试一试。。学生活动:出示学具,一根均匀的木条,用前面所演示的方法去找这条木条的平衡点(分四人小组讨论)。师:使得线段平衡之后,大家记下那个点,然后测量看看在什么位置上。分组量量,找出结论小组活动:

(1)用刻度尺量出平衡点的位置,相互比较。

(2)从相互比较中得出线段的重心: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点。

教师活动:巡视,并和学生共同试验,发现问题,最后归纳。

师:大家找到的重心在木条的什么地方?

生:重心在木条的中点,也就是说线段的重心是线段的中点。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看看平行四边形的重心在什么地方。大家继续用平衡法在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道具上找找。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各自的学具探索,相互比较。

师:找到了平衡点,那它在这个几何图形的什么地方?

生:是图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师: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轴线的交点。

师:我们用了平衡法找了两个几何图形的重心,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种找重心的方法。同学们,照着课本113页的步骤找找三角形的重心在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拿出各自的学具探索,发现问题。教师指导,提示。

师:大家能找到三角形的重心吗?在哪?

生: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师:用悬挂的方法也可以找到重心,再用悬挂的方法找出自己准备的多边形的重心。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师:寻找重心的方法有两种,悬挂法,平衡法。

三、拓展思维,继续发现。

师:请你画出下面三角形的重心,然后用刻度尺量一量这个重心到顶点与这个顶点对边的中点的关系,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进行探索。

师:大家得到什么规律?

生:得到规律是它们的关系是2:1。

师:大家课后多画几个三角形来试试,看看这个2:1是不是固定的。

师: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生:如何找一些几何图形的重心。

师: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都学到了不少东西,课后要多点感悟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课题初步认识图形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第34,35页。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具准备:投影 实物

教学过程:

(一)感知“体”

教师出示袋子(内装铅笔、苹果、书、魔方等)。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神秘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想)

师:我发现他们都要先摸一摸物体的形状,再判断它是什么,可见物体的形状很值得研究,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物体的形状。

出示课题:认识图形。

生齐读课题。

(二)建立模型

1、分一分

师:同学们的桌上有许多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还要请它们帮助我们学习呢!首先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小组里合作,把这些物品整理一下,分一分类,注意,要把形状相同的'分成一类。(小组合作)

2、反馈分类结果:学生把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汇报分类结果。

师:看来,同学们分得差不多啦,谁愿意说一说你们组的分类结果。

同学们同意他的分类吗?(同意)那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

3、命名:

师:我们已经把它们分类,再给每类形状起个名字好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请小组派一名同学选择一种形状,说出它的名称,教师板书名称。

那么,我们数学上叫这几种图形为立体图形。

4、抽象直观图:教师说名称,再出示相应的立体图形的正视图,贴在名称上面。

1、师:我们知道了每种形状的名称,现在来感受一下每种形状的不同。组长组织组员各选一个物体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玩一玩,等一下老师请你来说一说你的感受。(如:长方体:长长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大小不一样,无法自由滚动。正方体: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无法自由滚动。圆柱: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平平的,在平地躺着能滚动。球:圆圆的,在平地上能自由滚动。)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师:那么立体图形在我们身边非常地常见,你能不能找一找身边的立体图形呢?

师:看来,同学们都学得很好,我们现在一起到立体图形的王国里闯一闯关,有信心吗?(有)

1、师:第一关:分一分。下面这些图形比较凌乱,我们来分一分。

2、师:同学们真棒。接着看第二关:判断一下这几个图形,哪个是正方体,在方框里打 。

3、师:我们的图形朋友失散了,我们来帮一帮它们找朋友吧!

4、师:同学们,机器人也来找我们帮忙啦,请拿出我们的答题卡,帮助机器人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5、师:同学们学得真好,我们来闯最后一关了,请按要求填一填。

6、猜谜语。

课题二:通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洪水的危急、肆虐。在品读课文中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

教学重点:在品读课文中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桥”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孩子们,请静下心来,静静地看老师写,板书《桥》。读读课题。

师:有一个小村庄,曾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陪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这样平静地过了许多年。可是有一天黎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一切都改变了。这究竟是一场什么灾难呢?孩子们,你们都预习了课文,能告诉我吗?(山洪暴发了。)。

二、教学新课:

(一)、朗读课文,感受洪水的危急。

生读课文后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男生读读这个句子,想想:山洪像什么?山洪像怎样的野马?山洪像一匹受惊的野马吗?(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山洪的可怕)。

师:这样一群受惊的野马,它们桀骜不驯,力大无穷。读读这句话,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面?(让学生想象,感受万马奔腾、浩荡而来的场面,从而感受洪水的可怕。)。

(3)、齐读这个句子,理解“势不可当”的意思。

师: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山洪的可怕,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山洪的可怕?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1)、师:一米高有多高?大家比一比,估计在你身体的哪个部位?(生纷纷用手在自已的身上比划后得出结论。)。

(2)、师:“跳舞”这个词多美!但在这里,我们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可怕,恐怖),因为洪水跳得是“死亡之舞”啊!

(3)、指名读这个句子,相机指导朗读。将“一米高”和“跳舞”这两个词略重读。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洪水的可怕?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齐读这个句子,师: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谁在笑?在怎样的笑?(得意、猖狂、)。

课件出示这三个句子,自由读读这三个句子,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应该怎样读?可以讨论。(洪水越来越近,情况越来越危急。在朗读时语气要由轻到重,语速要由慢到快。)学生汇报后,指导朗读。

(二)、品读课文,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

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谁出现了?(老汉)。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孩子们,快速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老汉的句子,把你的感受批在旁边。可以写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短句。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a: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1)、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读出了什么?(镇静、从容)。

(2)、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老汉的从容、镇静?(不说话、盯着)。

(3)、创设情境朗读:

a:师:倾盆大雨中,面对你拥我挤的人群,生接读: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b:师:山洪咆哮,死神一步步逼近,面对疯了似的人群,生接读: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c:师:窄窄的木桥,跌跌撞撞蜂拥而来的人群,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生接读: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

师:此时此刻,我想你们一定明白了这样一位清瘦的老汉为什么像一座山,他是一座什么山?(人们的靠山)。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b: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然后我请你们来说说你读出了什么?生汇报。

(2)、孩子们,看看这句话,短短十几个字用了三个感叹号!老汉的声音虽然是沙哑的,但却是铿锵有力的!想想,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样读?(指导学生读时语速可稍慢一点,语气要有力!)。

生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c: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孩子们,咱们来猜一猜,老汉为什么要单单把小伙子揪出来呢?

生汇报:a:因为他是老汉的儿子。师:你从哪儿知道的?孩子,你可真会读书,你真正读懂了这篇课文。

b:小伙子是个共产党员。师:对,小伙子是个共产党员,他可能排在了什么地方?

(2)、师:小伙子不光是老汉的儿子,他更是一位共产党员。所以老汉把他揪了出来,让他排到了后面!就这样,村子里的其它人都安全地撤离了,只剩下了老汉和小伙子。此时此刻,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大公无私、顾全大局、不徇私情……)。

生汇报:狠心的父亲。

生汇报:不称职的父亲。

……。

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师:是啊,当村子里的其他人都安全了,只有老汉和儿子时,他就是一位普通的、平凡的父亲。他和我们每个人的父亲都一样,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他比谁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活下来。这就是“父爱如山”。

过渡:村民安全地撤离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也在洪水中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三)、感受“桥”的深刻含义。

(1)、音乐响起,孩子配乐读最后几段。

生讨论后汇报。

(2)、这篇课文以《桥》为题,你认为“桥”仅仅是指那座窄窄的小木桥吗?

小结:是啊,桥不仅仅是那座小木桥,它更是老汉用自己的生命为村民搭建的生命桥、希望桥。

三、板书设计:

老汉。

村民               桥              小伙子。

相关范文推荐
  • 12-25 镜子里的我一年级(模板15篇)
    写优秀作文,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语文能力,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下面是一些被评为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优秀作文的特点和风格。
  • 12-25 广告专业自我评价(专业21篇)
    自我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工作能力。最后,自我评价需要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意识到自己在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
  • 12-25 后勤财务工作总结汇报(精选23篇)
    通过财务工作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公司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和原因。最后,希望这些财务工作总结范文可以给大家提供帮助和启示,在写作过程中更加自信和有条理。繁忙而紧张的一
  • 12-25 医务室管理制度汇编(优质21篇)
    医务工作的总结是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以下是一些医务行业的精彩总结,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1、医务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医务人员应穿戴工作
  • 12-25 宾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哪几项(汇总16篇)
    规章制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遵守规则,同时也能够保护个体的权益和利益。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企业成功制定并执行的规章制度案例。为了加强宾馆的消防安全管理,保护
  • 12-25 电子商务营销推广方案(优秀18篇)
    不仅在个人生活中,计划书在工作和学习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各项任务和活动。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一些经过精心编写和修改的计划书范文,供大家
  • 12-25 国家开放大学生自我鉴定(汇总21篇)
    自我鉴定是大学生进行个人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他们明确目标和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自我鉴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时间飞逝,转眼间我的
  • 12-25 我和我的祖国教育心得体会大全(22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某个具体经历或事件的思考和总结,给出个人对于其中所获得的收获和感悟的一种表达方式。心得体会可以是对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某个方面,也可以是针对特
  • 12-25 酒店的活动策划(模板20篇)
    在活动策划中,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情况。活动策划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下面是一些被誉为经典的活动策划案例,希望对
  • 12-25 学生读书节活动主持词(热门17篇)
    感谢各位前来参加今天的活动,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我特地收集了一些主持人的幽默搞笑段子,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欢乐和轻松的氛围。乙:书香墨香飘满校园。甲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