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全(17篇)

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全(17篇)

时间:2023-12-25 19:28:15 作者:雨中梧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全(17篇)

教学反思可以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桥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个人发展和成长的重要内容,希望以下的教学反思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1、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试给本文分段。

2、试分析作者是根据什么线索来组织此篇文章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看一下作者通过描写荷塘,有没有反映出《爱莲说》中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而写出此篇文章。

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1、“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希望反抗,但是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希望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不是家里的矛盾,“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里明显可以看见孩子安详地谁着,妻子在哼眠歌,一切都很安静,很温馨;在“带上门出去”中的“带”,有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假如是有矛盾的话,关门是就不会那么轻,体现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2、第二句可以看到作者希望排泄自己苦闷的心情,使自己心情得以平静。作者想起荷塘,给下文游荷塘埋下了伏笔。

3、“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句从“已经听不见了”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体现了环境的宁静,更反衬出作者的“颇不宁静”,促使作者希望借助宁静的环境,而得到心里的宁静。

【小结】本段中的“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这写叠词,产生一种韵律美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本段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含义:“文眼”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也是组织散文结构的重点线索,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

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一部分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试把它整理出来。

路上(2-3段)——月色下的荷塘(4段)——荷塘上的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1、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的呢?

曲折、幽僻、树多、寂寞是小路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

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寂寞)对比;没有月光(阴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对比。

这是关系到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就会更显得当天晚上的宁静与自己内心的寂寞。后面两句更通过对比,更显现出特殊的环境中的特殊的氛围,特殊的心情,“淡淡的月光”有一种朦胧感,这种氛围把以往阴森森的阴冷气氛打消,更能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3、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淡淡,朦胧的感觉;作者这里没有用上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他的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1、若把“踱”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心里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踱”的这些性质,更能体现下面的“天地好像是我的”,作者在享受这一片自由的世界,在幽闲、超然中,淡淡三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平常的自己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我们从下面可以看到,自己现在是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里作者借助了宁静的小路,宁静的塘岸,开始排除烦闷、彷徨的心情。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作者真是一个“自由人”吗?

作者这里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在现实上作者并自由人。

4、“这是独处的妙处”这一句回应了上面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中的“爱独处”。

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作者的心情开始融进了荷塘中。

【小结】这一段作者的心情开始得以解脱,从淡淡的忧愁到淡淡的喜悦。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

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

3、“层层”——高低有序。

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1、分析5~8段作者感情的变化。

2、分析7~8段作者写江南旧俗的作用。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应加强朗读,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味,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本文的教学,我力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综观全文,《荷塘月色》其实揭示了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文章的普遍意义之所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抛开具体的写作背景分析理解),亦即人类的三个心灵家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但现实世界又是人类心灵无法逃避超脱的逃避只能是暂时的(也许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永久的逃避),现实终须面对《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理想世界则是人类心灵之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其实就是作者的理想世界)而处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那个心灵家园(有的资料把这在文中的体现概括为荷月世界),她常能使我们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得到暂时的排解(比较明显的反映在中学教材中的古有柳宗元、苏轼等)清净、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文章结尾,作者在怀古思乡中背手踱步、踯躅徘徊,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之中,轻轻地推门进去轻轻这一叠词,似乎还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轻松感,推门进屋回到家中,却什么声息也没有,作者从美好自由的追求中又回到了现实世界。

《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1课时。

一、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五、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第2课时。

一、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三、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布置作业:

(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

(二)背诵4―6三节。

第3课时。

一、讨论归纳作品的思想性:

二、概括作品的艺术性:

1.结构特点。

2.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表现手法。

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的运用。

附注:板书。

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荷塘。

荷叶:田田(多)亭亭(美)形态美零星点缀、白(色)。

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袅娜、羞涩(态)。

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正面)月光:如流水―流动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和影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蝉鸣、蛙叫。

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1、掌握作者生平,理解其思想情感和人格魅力。

2、赏析情、荷、塘、月四者交融的境界。

3、积累通感等手法。

重点:对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手法的把握,难点:对本文主题的解读。

第一课时。

一、整体朗读,理清思路:

三个部分:1——3。

4——6。

7——最后。

情感线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

猛一抬头,已到自己的门前。

二、欣赏品读1——3。

1、情感:不宁静——悄悄——幽静——寂寞——且受用——想排遣不宁静。

2、为什么不宁静?私事?公事?(从第三自然段的感慨看出是公事)。

3、结合作者经历分析背景:路。

三、欣赏品读4——6。

1、月色下的荷塘:叶——花——香——波——水(比喻、拟人、通感)。

影——画——名曲。

3、荷塘四周:树——山——灯——蝉声蛙声。

4、感情:陶醉于荷塘月色之中——淡淡的喜悦。

回到现实——失落。

5、荷花的象征。

6、情景交融意境的分析:情中见景,景中含情。

7、语言:精雕细刻,华丽朦胧。

第三课时。

四、品读7——最后。

1、解读两首古诗,想象采莲情事。解释六朝、双关手法。

2、为什么想起古诗美好的光景?(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脱离现实)。

3、概括主题:(政治、理想、生活、乡愁等角度)不满现实,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逃避,彷徨苦闷。

五、总结:

1、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2、语言赏析:

3、多种手法的运用。

4、多重主题。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披情入境法。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学生在上一节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欣赏作者眼中的月下荷塘薄雾缭绕、朦胧和谐,塘上月色清幽迷蒙、安谧柔和。

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1.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方法教具。

运用多媒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

“问题导学四步走”学习过程设计。

检(抽查)学生预习情况、情境导入。

1.朱自清,原名(),号(),字(),他是著名()。

()()。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写作背景介绍。

1、师生合作,共同探究新知(可采取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示范、学生体验等方式)。

2、教师重点讲解,难点突破。

明确:4、5段。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播放幻灯片,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1.指名一个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1.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

(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一、基础训练。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是在描写荷花的香气,说说这样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拓展训练。

三、创新训练。

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创新。

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布置作业(基础作业、创新作业等)。

1.背诵第4、5段。

2.第五段的景物描写分别从两个方面衬托了月色,请简要分析。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1、体悟本文写景形神兼备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荷与月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见的两种意象,朱自清把这两种意象结合起来,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独特的风景,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赏析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与月色之景。(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景)。

问题:文章的题目是《荷塘月色》,那么全文集中描写荷塘与月色的是哪两段?

明确:第四第五段。

请两位同学来配乐朗诵第四段第五段。

1、问题:荷塘和月色的描写,整体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宁静的、优美的、朦胧的、柔美的。

2、问题:这两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色。

3、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把你的赏析跟大家分享一下。

明确:在点评学生的赏析中,指出景物的特点,用了哪些手法等。赏析不到位的,及时点拨。举例如下:

(1)荷叶写荷叶用了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一种轻盈的、旋转的动态的美感。

(2)荷花在写荷花是用了拟人和博喻。用袅娜、羞涩来形容荷花,让我们联想到它像是美丽的女子那样轻盈和娇羞的神态。就像我们学过的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在写荷花时用了比喻,把荷叶比作明珠突出其明亮、比作是星星,突出其多,比作出浴的美人,表现其纯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3)荷香在写荷香时用了通感,抓住了歌声特点,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特点。这也正是了香味的特点,只有在特别宁静的时候才能闻得到。

(4)流水在写流水时用的是拟人手法。“脉脉”一词,好像饱含深情,实际上是写池水对荷塘的滋养与养护之情。

(5)月光月光本无形,但是把它比作流水,就有了流动的特点,泻下来,把月光从高处照满荷塘的景色写得很传神。

(6)月光借助叶子和花来写月光。叶子和花在月光下像是梦,突出了月光的朦胧和柔和。

(一)以“荷叶”赏析为例,通过三个赏析的示例分析和升格后的优秀示例的分析,总结赏析景物的要领。

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示例一:

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叶子比喻成舞女的裙。

示例二:

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亭亭”的一词表现出了荷叶的风姿秀丽,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

示例三:

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的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既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致、典雅、圣洁、飘逸、灵动、俏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动摇,使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联想到舞女的裙。

优秀示例: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的自然舒展比喻成舞女的旋转的裙,突出了荷叶的飘逸、灵动的特点,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所以作者才会看到叶子舒展的样子,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舞女的裙。作者欣赏这样的美景,表现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明确:示例一:有手法,没有指出景物的具体特点。示例二:有手法,抓住凝练的词语“亭亭”写,缺乏荷叶与裙的相似特点的分析。示例三:有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分析了凝练的语言,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缺乏条理,有的地方用词不准确。

(二)赏景要领。

明确:

1、抓特点。

2、找手法。

3、炼语言。

4、加想象。

5、融感情。

我们在赏景的时候,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看作者用什么手法,怎样运用准确而凝练的语言来突出这种特点。还要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沟通各种感觉,使客观景物变得亲切可感。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品味作者蕴含在景物中微妙的情感。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是赏景的要领,其实也是写景的要领。用这样的要领来指导我们写景,会使你描写的景物更加生动和传神,更加有表现力。

以上是我们对景物的赏析和总结。本文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那么景物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呢?(板书:情)有人认为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中体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你认同吗?结合文本和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淡淡的喜悦无尽的忧愁。

(板书:喜悦忧愁)。

学生可能找到的文本的依据,言之成理即可。

(1)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月光是淡淡的。

(3)月光不能朗照。

(4)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5)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6)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7)惦着江南。

(8)写江南采莲的用意。

(9)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可见,超脱是暂时的,不宁静是长久的,喜悦是淡淡的,忧愁是深远的。这正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正直的进步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内心想暂得解脱,但最终没法解脱的写照。我们学过《雨巷》,这也是大革命失败后进步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的表现。同学们可想象一下,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是戴望舒,背着手在池塘边踱着步子,颇不宁静的是朱自清。

朱自清把他的喜悦和忧愁寄托在荷塘美景中。他的《荷塘月色》像一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清幽、情致清雅。它又像一幅画,浓淡相宜,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你看,荷花和明月,是这样的景物,其实,大到河流江海,山川日月,小到芥豆之微、青萍之末,我们都可以发现它们异乎寻常的美,所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感受美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要锻炼我们传达美的能力。

同学们,在过往的岁月里,一定有一片风景走进了你的内心,在你的内心生根发芽,或让你心旷神怡、或让你哀婉叹息,它可能是一片海滩、一泓清泉、可能是无边花海、金色麦田,也可能是你母校的夕阳朝露、一草一木......请你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的手法,写出你心中的那片风景,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做到学以致用。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一课时。

一、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xx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xx、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五、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来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田田(多)。

荷叶亭亭(美)。

[板书]: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解答]: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

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板书]:(正面)月光。

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七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随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这可以用坐标轴来表示:

感情。

淡淡的喜悦---------------恰是到了好处我什么也没有。

独处的妙处。

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什么声息也没有。

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地点。

八、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九.布置作业:

(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

(二)背诵4-6三节。

板书。

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田田(多)。

二、荷叶亭亭(美)形态美。

零星点缀、白(色)。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荷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月(正面)月光:如流水—流动。

色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和影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蝉鸣、蛙叫。

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2) 体会文中词语如“点缀、袅娜、羞涩、泻、浮、洗、笼、”等在文中的表意作用。

2、 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荷塘月色的“淡雅、朦胧、幽美”是怎样形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教学步骤:

(出示幻灯片(1))

(出示幻灯片(2))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学生讲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4))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学生讲述时代背景)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学生找出描写“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应的段落。)

1、(出示幻灯片(6)(7))

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

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

(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

a、 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

b、 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2)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6、鉴赏

(出示幻灯片(10))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归纳:

(1) 音律美(叠词)

(2) 措辞美

(3) 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4) 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出示幻灯片(11))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 学生朗读该诗

2、 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溪涨清风面,月繁星满天。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采取小组竞争法)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如何表达这种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的。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课文:

1.分析文章第1段:

既然是想家,是否因为在国外不好?作者怎样来描写他在法国的情形?

(从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读一读)。

“一幢雅静的别墅”“大”“环境优美”

“家”——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在法国的居住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2.分析文章第2、3、4段:

读2、3、4段,从中找出印象深刻语句进行鉴赏,须注意朗读的节奏,体会作者的感情。

体会重点句子含义:

“这里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周围与你有关的声音有哪些?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中心,所有的声音都为你而起。而在这里,在法国,韩少功异常孤独,因为他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文化,甚至熟悉的母语,一种巨大的孤独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周围的一切与你没有关系,你无法交流,这种孤独寂寞是可以让人发疯的。“法语法语法语,……无处逃遁”

“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无聊至极的举动,六次已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真的可以让人发疯了。

朗读第2、3段,体会作者情感。

(过渡)练习的:就连现在流行的出国热在作者的眼里也不屑一提:“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为什么?

因为“很想念家里”。“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到这里,作品的铺垫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感情的汩汩而出了。

3.分析文章第5、6段:

对这两段选句并进行鉴赏。

(1)这两段写了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具体表现,是对家园之思的正面描写。

(2)那么这一段作者是怎么表现思念亲人的?

作者通过对亲人生活场景的想象,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在异国他乡对亲人的强烈思念。“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表达了想家,思念故乡,家的含义进一步深化。

(3)第六自然段的修辞手法,表现技巧。

对比排比欲扬先抑“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我依然爱它,依然在心底想着它。

(4),想家,想家里的什么?

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

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有大家不熟悉的,可以想象一下:故乡的小径正走来了我最亲近的人;月夜下忘了回家的小羊是否找到了回家的路。

(自由发挥:闹钟的声音,油烟机的声音,爸爸的摩托车的声音,妈妈的敲门声……)。

归纳:想象的事物非常的具体,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想象的东西越具体,想家的感觉就越强烈。而这种感觉往往借助于一定的意象来传达,如《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他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九月九的酒》:“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

(6)难点:带泪的笑二胡:悲凉低沉赛马曲、赶集调:欢快。

4.分析文章第7、8、9段:

到5、6段,作者的感情基本抒发完了,文章完全可以作结,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相对完整了,为何还要加上这三段呢?这三段的内容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快速浏览也是语文阅读的重要技巧之一,把启示性语句找出来,认真体会。

归纳:后三段,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有你的血、泪、汗水。故乡的美中含悲。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作用就是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

5.体会重点语句:

(1)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对故乡的失望可能含有期望更美好的意思,即使是真的失望,也不妨碍对它的真爱。这是浸着心血、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与精神的创造。

“我会对故乡萧索的荒村失望,我会对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失望,我会对麻木愚昧的闰土失望……”

(2)没有故乡的人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

二、课堂小结:

对家园的爱,铭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无论走得多远,依然忍不住回头眺望。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8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厢逯小k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构思。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尽管文中一会儿写“动”,一会儿写“静”,一会儿写“幻觉”,一会儿写“实感”,一会儿描摹眼前,一会儿展开联想,“形”确实很散,但始终没有离开“颇不宁静”这一“文眼”。

三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而《绿》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浓烈。这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写作时代不同。《绿》写于1924年,这时正是北伐战争前夕,五四运动给作者带来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则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的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的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这些看法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各抒己见。对于“反映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喜悦”这种说法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实在不能说笼罩全文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而应该说是一种浓浓的哀愁。我们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悉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些不同看法,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以引起思考。

四.写作特点。

《荷塘月色〉抒写的则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什么这样说呢?从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看,他是一个很擅长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写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虽然自我陶醉了,感觉到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写静谧的环境和自己在这咎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叙述了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喜悦。这淡淡的喜悦和上文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笼罩在下文那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上。

第三部分(第4、5、6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

第4段写荷叶、荷花、荷香和荷波,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第5段写月色,先正面写,后反衬。

第6段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

在作者笔下,这是个宁静而幽美的境地,充满了诗情画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第四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现实,并与开头相呼应。统观全文,内心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和哀悉融为一体,构成了《荷塘月色》的特色。

五语言特色。

这篇散文用词准确生动。

如《荷塘月色》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了和花上”这“泻”字,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达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这篇散文用了许多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正值春季,百花盛开,让人陶醉。朱自清在散文《春》中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啊,春赏桃花、杏花、梨花;秋赏菊,冬赏梅。那么夏天呢?当然是荷花了。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荷的文章或者诗歌。

明确:(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二、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三、整体感知。

1.问: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明确:题目“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下:“月色下的荷”,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2.文中那些段落写了荷塘?

明确:本文第四、五、六自然段写荷塘。

3.在此前后写了什么?学生快速浏览相关段落,画出所提及或描写的事物。

结论:本文写的是作者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想。

具体探究。

明确:交代观赏荷塘月色的缘由。作者被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所烦恼,为了排解苦闷,就想一个人离家出去散心。“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感情基础。正因为心里不宁静,需要求得半刻的宁静和清闲,摆脱心头的烦恼,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所以才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文章这样开头,不仅揭示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而且使文章后面心情变化有源有本,显得脉络清晰,容易为人理解。

2.作者从家里出来,心情发生了那些变化?请画出揭示情绪变化的词语,看看作者的情绪经过了一条怎样的变化轨迹。

明确:

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怕人(苦闷)。

今晚却很好(自由的人,独处的妙处)(喜悦)。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承上启下)(喜悦)。

(月下)荷塘(喜悦)。

(荷塘)四面——(灯光)没精打采。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苦闷)。

(江南)采莲—热闹风流有趣。

可惜无福消受(向往、遗憾)。

(回)家——什么声息也没有(更加寂寞苦闷)。

重点分析。

在分析作者心里变化时,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明确:(1)这段月下内心独白抒发了暂离现实的逍遥之乐和获得短暂的人生的自由和宁静之后的淡淡愉悦。“另一个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的自由世界。

(2)此时的作者超然物外,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心情平和安宁,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3)这一段独白揭示了作者喜爱荷塘月色的真正原因。“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一方面变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第四、五自然段极少见到直抒胸臆的语句,为何能感受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

讨论,明确:文学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景象都在作者的情感观照之下,无不打下作者情感的印记。作者笔下,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显得那样宁静而有诗意之美,让读者和作者一样倾心迷恋,这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微妙展示。

3、为什么想起了“江南采莲”?

讨论,明确:离开荷塘后,作者重新回到寂寞。此时他想起了“江南采莲”,一方面他生于江苏,江南是他的故乡,更重要的是,采莲是一种“热闹”、“浪漫”、“有趣”的景象。作者在现实中无法摆脱苦闷,转而借助想象,沉醉于想象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那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愿望无法满足的遗憾。

4、当作者返回家中,他的心境如何?“不宁静”最终得到解脱了吗?

讨论,明确:回到家中,“什么声息都没有”,与开头的环境相比,此时更加死寂。作者的忧愁不仅没有缓解,反而陷入更深的寂寞与痛苦。一方面在结构上与开头形成呼应,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内心的“不宁静”。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作者因内心的痛苦烦恼而去观赏荷塘月色,当他面对荷塘时也感受到了淡淡的喜悦,但这种喜悦随着他离开荷塘而很快消失。他想通过观赏美景来摆脱现实烦恼的企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使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本文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严酷的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

作业布置。

欣赏歌曲《荷塘月色》,比较分析通过文字和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异同。

教学反思。

写景散文重在情与景的融合,学习此文,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分析景物背后所传达出的情感,再结合写作背景准确把握作者的中心主旨。

附:板书设计。

作者游踪:

情感变化: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8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xx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xx、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提问]: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五、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来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解析]: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田田(多)。

荷叶亭亭(美)。

[板书]: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解答]: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

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提问]: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解答]:泻、浮、洗。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板书]:(正面)月光。

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七讲读第三段。

[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随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这可以用坐标轴来表示:

感情。

淡淡的喜悦---------------恰是到了好处我什么也没有。

独处的妙处。

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什么声息也没有。

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地点。

八、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九.布置作业:

(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

(二)背诵4-6三节。

附注:板书。

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田田(多)。

二、荷叶亭亭(美)形态美。

零星点缀、白(色)。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荷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月(正面)月光:如流水—流动。

色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和影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蝉鸣、蛙叫。

三、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荷塘月色》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1))。

(出示幻灯片(2))。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二、点明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3))。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三、介绍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写作背景。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学生讲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4))。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学生讲述时代背景)。

四、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线。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学生找出描写“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应的段落。)。

五、重点分析第(4)(5)节。

1、(出示幻灯片(6)(7))。

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

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

(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

a、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

b、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2)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6、鉴赏。

(出示幻灯片(10))。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归纳:

(1)音律美(叠词)。

(2)措辞美。

(3)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4)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出示幻灯片(11))。

六、忆江南。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学生朗读该诗。

2、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七、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出示幻灯片(13))。

小试锋芒:

溪涨清风面,月繁星满天。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采取小组竞争法)。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4.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

1.把握写作脉络,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2.赏析文中的画面美;

3.学习本文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

教学用具录音机朗读带多媒体。

课型诵读鉴赏课。

课时1。

教学流程。

月,引人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月成了情感的载体。月下漫步,情思无限,人生的万千思绪纷涌而来,也会缓缓散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佳作。作者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一人来到清华园的荷塘。静望明月,细嗅荷香,沉浸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了。

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是位有骨气的文人,1948年8月,因贫得病逝,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毛泽东评)。

2.创作背景。

作于1927年,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面对现实的黑暗,却又无法安心于这种“超然”。

整体感知。

听录音,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1、路线:家小路荷塘小路家。

2、情感:不静寻静得静失静。

分析:

开头不宁静,文中贯穿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愁绪难消中又向往着自由美好的生活,最后回到现实:不宁静。

文本赏析。

(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形象直观,引发学生联想)。

一、阅读第一段,思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么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和全文的情感线索来分析。)。

明确:

揭示全文主旨,“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对现实的不满;

2、对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忧虑;

3、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第三段:月下荷塘。

1、一生朗读,体会本段的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作者向我们展示出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朦胧之美。由荷叶到荷花,接着荷香到荷波,最后到流水,写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特别是比喻手法的运用,带领学生重点分析。

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为听觉,把荷香和歌声联系在一起,取其若有若无的相似点,可谓精妙。

一生朗读,其他学生体会荷塘中月色的特点。(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动词“泻”写出了月光的鲜明欲滴的奶白色的实感,“浮”的运用写出了月下荷花缥缈轻柔的姿容,“笼”写出了月光的朦胧轻柔。

“酣睡”喻朗照,“小睡”喻被一层层淡淡云遮住的月光,恰到好处。

本段从不同角度,描写出不同景物上的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四、第五段:荷塘四周。

生齐读,思考:荷塘四周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杨柳、烟雾、灯光,阴暗、低沉。水里的蛙声和树上的蝉声,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淡淡的忧愁。

五、朗读《采莲赋》《西洲曲》。

思考:作者回家的路上,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师点拨、归纳)。

明确:

荷塘的美景引动作者内心的乡思,青年男女美好的情思引发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探究延伸。

这是一篇散文佳作,写出了一位知识分子当时内心无法释然的苦闷之情。学完本文之后,对“我”是怎么认识的?(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评价)。

言之有理皆可,不必苛求同一。

手法鉴赏。

本文的语言朴素典雅,清新自然,蓄满诗意。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学生互动交流,总结文中精彩句子的特点,试做归纳、发言)。

明确:

1.比喻的运用;

2.通感手法的运用;

3.叠词的运用。

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这样的画面: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明月泻银辉,清风送荷香。这清新、神秘、静谧的荷塘就是作者心灵的避难所。暂时的宁静让作者获得了精神升华,引发出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同学们能常走近自然中,用善感的心灵去体会,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发现万物之美。

课后作业。

1.写篇读后感放在周记本上;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得意之笔]。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独到的艺术魅力)。

(用词设喻之妙,需要品味,更需要联想)。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题目,有助于能力的迁移)。

[思想感片]。

朱自清——中国知识分子自画像。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多难。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清高。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爱国。

中国知识分子,可怜!可敬!可爱!

[一孔之见]。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8

一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由两篇散文、一篇杂文和一篇悼词组成。

2、本单元课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的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伟大业绩,有的在貌似纯知识的“东拉西扯“中,含蓄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认真推敲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3、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应该仔细揣摩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味。在阅读中只有注意语言,领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要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要彻底理解语句含义,必须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

3、揣摩语言还要学会抓取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1)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总结概述语句;(2)有称代和特指词语的语句;(3)在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语句;(4)运用各种修辞格的语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语句;(6)运用“虚化迁移”手法或词类活用的语句;(7)语法结构复杂的语句;(8)有特别生动的词语的语句。

本单元前两课为教读课文,后两课为自读课文。教读课文每两课时完成,自读课文每课一课时完成。

进行教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探索性的学习。

进行自读课的教学,更应该体现由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一种形式是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由教师作出结论。这种方式适合于中等以下水平的班级使用。另一种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课文的任务交给几个或几组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拿出分析意见,在课堂上各抒已见展开讨论。教师不要下结论,让学生对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课下继续进行思考,在校刊上发表他们的意见。这种方式适合于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较高的班级。

课文说明。

一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厢逯小k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构思。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尽管文中一会儿写“动”,一会儿写“静”,一会儿写“幻觉”,一会儿写“实感”,一会儿描摹眼前,一会儿展开联想,“形”确实很散,但始终没有离开“颇不宁静”这一“文眼”。

三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而《绿》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浓烈。这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写作时代不同。《绿》写于1924年,这时正是北伐战争前夕,五四运动给作者带来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则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相关范文推荐
  • 12-25 党史自我批评发言稿(专业14篇)
    发言稿的撰写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发言案例,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成功的发言稿,由此可以汲取一些有关论据构建和语言运用的经验。
  • 12-25 财政工作个人工作总结(模板23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本月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的重要步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坚定信念,站得稳脚跟。我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
  • 12-25 景阳冈教学反思课后反思(优质16篇)
    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我们审视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引领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的教育实践。以下是一些教师们的教学反思心得和建议,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景阳冈》是部
  • 12-25 小学生家长通知书家长意见和建议(精选18篇)
    我经过反复思考后,有几点意见可以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关于意见和建议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习惯。学习英语是
  • 12-25 幼儿园安全个人工作计划表(优质17篇)
    在幼儿园工作计划中,会明确规定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这些范文内容完整,覆盖了幼儿园各个方面
  • 12-25 社区创意活动方案设计(实用13篇)
    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流程、时间安排、参与者等多个方面的考虑和设计。在阅读这些范文时,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应用于自己的活动方案制定中。
  • 12-25 适合母亲节演讲稿的文案(汇总14篇)
    通过撰写演讲稿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和沟通技巧。演讲之道博大精深,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大
  • 12-25 国旗下环保演讲稿幼儿园(专业21篇)
    每年升旗仪式上,人们肃立默哀,怀念为祖国捐躯的英烈们。以下是国旗下的重要讲话和演讲,让我们深入思考其中的教益和启示。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 12-25 个人支教心得体会大全(16篇)
    通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和待提高的地方。在写心得体会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些范文,从中获取一些写作的技巧和经验。转眼间我们的支教生活已经将近2个月
  • 12-25 新护士个人总结范文(22篇)
    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让我们更好地向前迈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总结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我虽然说并不是第一次当护士了,我之前也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