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对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范文(15篇)

对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范文(15篇)

时间:2023-12-27 16:56:24 作者:LZ文人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调查报告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式,可以收集大量的实际数据和案例,以支持研究结论。如果你正在写一份调查报告,不妨参考以下范文,或许能给你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参考。

医患关系社会调查报告精选_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衍生了一些不正之风,医疗卫生行业同样无法幸免,特别是近年来医疗服务中滋生的收受药品回扣、收受病人钱物、开单提成等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收受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一些医生开大处方,乱开药、乱检查进而乱收费。这些案例三天两头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如今,打个喷嚏患个感冒开一百元的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典型的乱开药。

收受病人钱物,即所谓的收红包问题,一般发生在手术前。很多医务人员明确表示:的确不应该收,但社会大环境就是如此,办什么事不需要送个礼?更何况做手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患者送了红包心里也会踏实一点。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生敖忠芳说:“不反对患者送红包,在日本,很多病人看完病后,会恭恭敬敬给医生递上一个''红包'',以表谢意,这红包仅表示一个心意。而国内的''红包''已经变味了,患者有花钱买安心的考虑,有些医生甚至会暗示患者送红包,那已经不能叫红包,而应该叫''黑包''了。”直接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在三大顽症以外上述三大顽症虽然是个共性的问题,也是医患关系激化的根本原因所在,但双方很少因此发生直接冲突,医患之间还存在其他很多直接导致冲突的导火线。

医患矛盾却日趋激烈。这与我国的法制建设、老百姓的维权意识增强有很大的关系。以前看病出现纠纷和矛盾,患者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该找谁申诉,现在大多数患者已经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社会的进步。但仍有很多患者不愿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认为官官相互,患者讨不到公平,于是就''闹''。目前很多纠纷是通过''闹''来解决的,有的患者闹起来没完没了,甚至发生危害医护人员安全的事情。这不是个别现象,各家医院都有。”

“最根本的原因,以前看病吃药住院做手术都不要钱,或者说''大钱''并不要患者掏。现在不一样了,患者要全部埋单,最起码也要''埋大单''。计划经济体制下,患者跟医生没有经济利益冲突,反正公家埋单,很多患者希望医生能给他们多检查、多开药,根本不存在什么乱检查、大处方的说法。医改后就不一样了,很多钱甚至全部的钱都要患者自己掏腰包,患者当然开始与医生和医院计较起来,矛盾也就开始越来越突出。

很多医生分析认为,现在患者就医时有明显的恐惧心理,认为医生就是”要钱“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医患属于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不牵涉金钱,共同面对一个”敌人“-疾病;现在这对”亲兄弟“因为要付给一方金钱了,原来几乎等同兄弟的医患双方就”反目"了。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有。

医患关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类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不容乐观,恶心事件层出不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患关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本次的社会调查,我们组是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调查地点,当我们组到达的时候,正好遇上“医闹”,当电视新闻里的场景真实出现在自己眼前,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社会的医患关系已经紧张到了如此地步。我们因此开展了本次调查,希望了解普通人民对现今医患关系的了解情况、看法以及建议等。以对现今的医患关系作出正确的分析及为作出正确解决方案的参考。

医患关系 医患纠纷 医疗服务

(一)调研的背景与概况

1.医患关系紧张是当下不可讳言之事实,而在医患交涉实践中,由于双方往往是直接面对,其高昂的成本更是众所周知:言辞上各执一词,行动上则是各走极端,于是骂战经常有,打横幅、抬尸要挟乃至双方大打出手都不鲜见。

2.近年来,关于医患关系的恶性暴力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给正常的医疗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改善医疗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本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于当前看病难、贵等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医患关系的看法建议,希望能对改善医患关系略尽绵薄之力。

3.这次社会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医务工作者、病患以及病患家属发放问卷共100份,实际回收87份。另外对部分医务人员和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做了采访。

(二)内容和结论

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我限定问卷调查者要在18周岁以上。经统计,年龄层次的人在本次调查中基本均有涉及。被调查者中,年龄介于18至25岁的有8人,约占9.1% ;26~35岁有10人,约占11.5%;而36~45岁有27人,约占31.0%;46~55岁有22人,占25.3%;55岁以上共20人,约占23.0%。

同时,由于这次调查不同于街头派发和网络调查而直接在医院进行的缘故,调查人群都很有针对性在第2题关于职业的问题中,问到有四个选项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行政人员和其他。从问卷反馈的情况来看。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占了大部分(人数有75人,约占86.0%),而还有12人分别有5个是医院行政人员,其余7个为患者。

分析:据调查,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很好的竟然为零,这是让人感到很意外但又好像是在意料之中,这就是对每一个医护人员的一个警钟,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使人们无所适从,甚至当医务人员转换身份变为患者时,都发出看病不易的感慨。同时,很好的另一个极端--很差,认为是这个选项的人却不少,达32人之多其中选此项的据观察大多为医患家属,与选很好的零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这使医护人员改善自身成了迫切的要求。总体上,本调反映出现今医患关系处于中下水平。

3.当前群众所看到的各种现象反射出来的问题

此分析涉及6道问题(第5题--第10题),第5题问“在以往的生活中,有没有跟医生闹矛盾的情况出现”。其中大约有1/3的人是和医护人员出现过矛盾、纠纷的。而6、7题是反映"医德"问题,第6题问“你觉得老师在学校教的“医德”在社会上存在吗”,其中有34.5%的人认为是“存在”的,但有更多的人认为“较少存在”(有63.2%),甚至有2人认为“根本不存在”;第7题问“你认为收红包、回扣的现象常有么”。其中,有62%的医患和家属以及95%的医疗行政人员选择了偶尔,甚至有近30%的医患和家属选择了总是,当然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选择很少。第8题问“就你自身及你亲戚而言,你是不是经常觉得看病难,看病贵”。其中,有调查中有54%的认为总是“看病难,看病贵”,有42.5%的人偶尔会觉得“看病难,看病贵”,对“看病难,看病贵”觉得“很少和没感觉的”仅仅只有3人(占3.3%)。第9题就真真切切反映了现今医疗方面的现状,问“就医经历让你最不满意的有哪些”。其中选择"没有就医经历让你最不满意的"有7人(占8.0%),由于这是多选题,其它大部分选项的比率落在50%左右,但“医护人员态度冷漠,难以沟通”这一项就有67选次(占到了77%)。第10题,如果得了较大的病,有43.7%的.人会选择“颇富声誉的大医院”治疗,分别有9.2%、3.4%和6.9%会选择到“熟悉的小门诊”、“用老人的经验来治疗”和“其他”方式,值得另人注意的是有36.8%的人会到“有亲戚朋友工作的医院”。

分析:第5题显示出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日趋普遍,范围越来越广、事件越来越多。这表示处理好医患关系已是燃眉之急。第6、7题反映普通人民百姓觉得当今医者"医德"世风日下,收取红包现象日益严重;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偷偷采访了一些医护人员和医疗行政人员,据他们所说医生是否收取红包并不会影响手术的质量,在手术台上的医生不会关心这位病人是否给与红包,但是许多的家属会主动塞红包给主刀医生甚至有时连护士都有,他们认为只有给了红包医生才会好好开刀,在医生逐渐沦为工作机器何尝不是某些患者的推波助澜呢?第8题显示,近几年常说的“看病难,看病贵”是广泛存在的,医药改革、民生保障年年在做但是收效甚微,去大医院排练一整天的队只换来医生不耐烦的5分钟看症,好不容易花了上千块买药买仪器病却迟迟不见好转,再去一次医院又是一整天,这样的看病方式亟需完善。第9题真真切切反映了现今医疗方面的现状,选择"没有就医经历让你最不满意的"仅有7人,而选择“医护人员态度冷漠,难以沟通”这一项就有67选次(占到了77%)。明显强烈的对比反映出医护人员方面服务意识、医生的态度也是亟待提高啊,或许你一天内重复看了上百名患者已经很厌烦了,但请你想想那些患者排了将近一天满怀希望终于等到医生了却换来的是不耐烦、无所谓的态度。第10题中,有36.8%的人会到“有亲戚朋友工作的医院”显示出患者(或说群众)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已经大大下降了,医患关系接都远不如朋友关系了。总体上,医护人员的不合格、群众对医生的不信任、政府政策的不完善构成了医患关系恶化的恶性循环,导致医患关系日趋尖锐、医患纠纷层出不穷。

4.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

关于民众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的相关问题有第12、13和15三题。分别是“当您作为病人遇到不耐心诊断您的病情的医生时,您会怎样呢?”、“当您没有得到医生较好的服务时,您会怎样呢?”和“您是否了解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途径程序?”。第12题中遇到不耐烦的医生,会“很生气,甩头就走”的有50人(约占57.5%),会“理解他们的辛苦”的有26人(约占29.9%),会“无所谓”的有11人(约占12.6%)。第13题中,当没有得到医生较好的服务时,有45人会“自认倒霉”(占51.7%),另外有52的人会“向有关部门投诉”(占48.3%)。而15题中遇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时非常清楚的竟然只有1人(占1.1%),知道一些的有30人(月占34.5%),不怎么清楚的有46人(约占52.9%),完全不知道的还有10人,(约占11.5%)。

分析:人民的生命是受到法律的保障的,当人们的生命权利受到破坏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在调查中,我们将这两问题进行交叉分析。当群众作为病人遇到不耐心诊断的医生时,有57.5%的人会选择“甩头就走”,其中又有高达48%的人会“自认倒霉”,同样“自认倒霉”还有“理解他们的辛苦”中的高达46.15%的人,选择“无所谓”中81.82%的比率是理所当然的。也可以知道,当没有得到医生较好的服务时,“自认倒霉”的超过一半。单看15题的统计数据:“非常清楚”的仅仅只有1人,大部分人是处于“知道一些”和“不怎么清楚”的(有76人,占87.4%),甚至有10人是完全不知道的。

这表明两点:

(1)、群众的法律意识低下,我们学生的法律意识还不高,更不用说普通老百姓了。所以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还需提高。

(2)、政府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针对现状,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急需修正。

5.在医院看来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

我把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分为医院认为和患者认为两部分,对于医院这一部分没有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而是采访,以下是我对几位采访者回答的一个总结。

(1)、政府资金不足:医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医院过度市场化。我院定位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但事实上我院部分是自收自支的“半企业化”管理单位,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既然是自收自支单位,那么理所当然地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医院正常运行主要来源于医疗收入,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就过分依赖市场化的医疗利润来维持,导致了我院与全国医院以药养医,以医养院,甚至于以医养防(疫)现象的产生。这样,医院的管理就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医生的待遇就依赖于多开检验、检查单,开大处方来增加收入,因而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产生了看病贵现象。

(2)、医院缺乏统一管理制度: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都是摸索着自己学习、自己管理、使医院缺乏一整套的规章制度,这使得在医疗活动中出现问题,发现问题难以解决,制度不健全,或者制度执行不力,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

(3)、服务质量的问题:患者在医院里治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大意也容易出现医疗差错,形成医疗纠纷。虽然收受红包的现象被明令禁止,但是在某一方面,患者和家属不给红包不放心的心里也就产生了部分医生收红包回扣现象,同时也造成了医生在大家心目中唯利是图的偏见,再加上医生工作量较大,往往疲于应付,无暇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和作必要的说明,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4)、对医院过高要求: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有时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水平,患者不能理解病情的变化和疾病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能正确认识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当医疗结果与期望出现偏差时容易情绪激动而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因此,只要在医院里死了人,就被认为是发生医疗事故,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猝死病人和疾病自然死亡的病人只要在医院抢救过或治疗过,就是其家属索取赔偿的理由了,并且一定要赔到钱为止,否则就不罢休。

(5)、处理纠纷的复杂性:保护弱势群体,举证倒置等医改政策,让医疗纠纷把患者与医院的距离加大了,经过权威卫生部门医疗鉴定,法院调解判决,使患者和医院都进入了一个慢性等待期,双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医患纠纷调解过程中患方漫天的要价和医闹的介入,破坏了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有的甚至辱骂院长,推打医生,以致医院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医患纠纷,其方法又给医院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经济又带来多余负担。

6.是什么导致医患冲突事件(患者和家属回答)

从统计出来的数据看:由大到小有“医院事故处理不及时解决程序不完善,患者及家属没有得到正确的对待”(73人,占83.9%);“医院与患者沟通不够”(59人,占67.8%);“患者或家属不了解医疗事故的真相,盲目行事,患者不够理性”(52人,占59.8%);“一些人利用医闹谋取非法利益”(40人,占46%);“正规渠道解决医疗纠纷难,医闹反而能够获得赔偿”(38人,占43.7%);认为“原因复杂,不好说”(28人,占32.2%)。

分析:从数据来看,群众认为造成医患冲突事件的主要原因是:1、医院制度不完善,2、沟通不够(这点在我看来医院的责任更大),3、患者对事情反应过激,4、别有用心的医闹行为(按主要性排序)。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更多的是在医方,医院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在政府和人民的监督下完善医院制度心保障患者权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这个词,本是指医生,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等与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中性词。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两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段话很简明地说清楚了医与患的关系。

可是,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设备及医技水平等改善提高,但医患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沟通理解等,被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列为影响医患关系的负面因素。以至于现在当人们提到“医患关系”这个词,都会划为略带贬义的词。

在我们针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两套不同的调查问卷中,有一道共同题目是共同的,那就是关于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这道调查题上,医者和患者的回答略有不同:

医务工作者工资低、风险高、责任大,导致心理失衡。

医护人员:44.64%。

患者:23.86%。

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的偏差。

医护人员:2716.07%。

患者:44.31%。

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

医护人员:7.14%。

患者:18.18%。

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

医护人员:32.14%。

患者:5.68%。

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的事件发生。

医护人员:0%。

患者:7.97%。

在44.64%的医护人员看来,目前医务工作者工资低而风险较大,需要担的责任也大,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而在44.31%的患者及其家属们看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一部分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慢慢偏差才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

系紧张的原因,而只有7.14%认可这一点。对于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的事件发生的问题,患者有7.97%对此表示认同,而医务工作者则没有人支持这个观点。

就患者而言,我们的医疗保障制度从公费医疗到医药费承包,再到医疗保险,尽管在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但由于医院之间缺乏竞争,个人在承担更多的医疗成本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医院和患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从医院的角度而言,市场经济发展并没有因此改善医院的投入体制。一份统计资料表明,美国医疗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7%,约为1万亿美元,等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的医疗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中国国家卫生投入占世界卫生投入的1%,却服务了占世界总数22%的人口。中国国有医院目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拨款,外加以药养医,医生的技术劳动成本很低。

在医院看来,医生一直是负重前行。在某种程度上,比之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医生得到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是不对等的。

医护篇。

7.5%,认为恶劣的占总参与人数的10.71%,而认为目前医师执业环境很好的只占了总参与人数的1.78%。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4.28%的医务人员都认为应该非常重视患者的投诉,19.64%人认为应该重视,但没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去处理,10.71%的医务人员认为没必要过多理会患者的投诉,认为“好多患者都是无理取闹”,有5.37%的人回避了这个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不好说”。设立投诉部门,是患者与医疗机构进行沟通的最重要的机构,然后在大部门的医疗机构中,这个部门并没有受到重视,甚至形同虚设,有的医务工作人员也不重视这个环节,难怪我们的患者总是觉得“投诉无门”,当他们不能通过正当的手段维护自己权利的时候,或许无可奈何才会通过一些其他的不那么“正规”甚至有伤害性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吧。

对于患者的投诉原因,认为是医疗质量的占28.57%,认为是服务态度的占41.07%,认为患者在无理取闹的占了医护卷总参与人数的28.57%,认为是候诊时间引发患者投诉的只占1.78%。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问题上,有50%认为二者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有23.23%的人认为彼此之间如同朋友,和睦相处,有17.85%的人认觉得说不清楚,而有8.92%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病人影响医务人员的生计。

由于医患关系紧张,打砸医院殴打医生事件时有发生,医生在执业中缺乏安全感,直接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据暨南大学医学院伤害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被调查的31所医院的7228名医务人员,有65%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身体暴力。这也许是大部分医生感觉受到患者的精神压力的原因吧。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40%的医务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医务人员,22.35%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xx.94%的人希望患者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1.76%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8.23%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4.72%选择了其他。由此看来,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依旧是希望社会各界,以及民众们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更多一些理解。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在一篇名为《亟待改善医院执业和发展环境》的文章中列举了导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越来越差的几大因素:

据20xx年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20xx年至20xx年间,每家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事件5.42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81万元。尽管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水平和学历都越来越高,但医患纠纷事故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升级,以至于开始上演一场场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救治。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患者篇:

说起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有45.4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2.95%认为跟医务人员的关系比较好,而非常融洽的占2.27%,有13.63%的人则认为比较差,5.7%则在就医过程中跟医务人员相处得非常糟糕。整体看来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生相处的还算较好,并没有发生过大的纠纷甚至冲突。

在对医院的选择上,有18.7%的人以价格是否公道为优先选择条件,而有37.41%的人选择了医疗技术领先这一项,有10.79%的人选择了交通方便或者离家近,有25.17%则以服务态度佳,口碑良好为先决条件,37.19%选择大型设备完善,资金雄厚,仅仅只有0.74%选择了听信广告宣传。大部分人在就医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医疗技术好,设备完善,资金雄厚的大医院,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大型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吧。

大部分患者依旧比较重视就医时接受的服务,包括医务人员的态度等,当我们患病就医时,希望得到的是一个温暖的环境和体贴的照顾。

当患者遇到医疗纠纷时,有27.27%的人选择面对面投诉医护人员,有17.04%会向医院设立的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有4.54%选择往医院公设的意见箱投信,有xx.5%的人通过第三公正方投诉,有38.63%的人只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而不会采取一般的投诉手段。调查看出,大部分的患者已经学会使用自己掌握的方式,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投诉,但依旧有1/3左右的人面对自己的遭遇而只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不采取投诉手段。

在就医的过程中,有15.9%人曾经受到过医务人员的恶劣服务态度,有35.22%难以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19.31%当遭遇到医患纠纷时苦于无处投诉,9.09%遇到医患纠纷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有20.48%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问题。

在大多数患者心里,依旧把医务人员放在了了彼此不相干,只存在供求关系的地位上,能够真正跟医务人员和睦相处的仅仅是少数不到10%的人。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13.63%希望医务人员能学学心理学,理解患者心理,38.63%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7.57%的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8.18%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19.69%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4.72%选择了其他。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医疗保障不到位等原因,使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们心中充满了怨气。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

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务人员肯付出更得一些,收效就会更好一些。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我做医生的体会是,治病必须将患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看病不仅仅靠药。战胜疾病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活动。它需要情绪、心理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支持。医患之间的协调和信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无疑,医患关系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却是不融乐观。作为未来的医生,我们不希望看到这种紧张的医患关系持续下去,它将损害我们民族的健康和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医患关系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所以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只有合理的处理好医患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医疗纷争。

在我们针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两套不同的调查问卷中,有些题目是共同的,其中我们选取了比较有意义的一道,那就是关于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这道调查题上,医者和患者的回答略有不同:

1、医务工作者工资低、风险高、责任大,导致心理失衡。

医护人员:28%。

患者:9%。

2、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的偏差。

医护人员:28%。

患者:30%。

患者:45%。

4、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

医护人员:48%。

患者:0%。

5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的事件发生。

医护人员:16%。

患者:19%。

有48%的医务工作者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一解。但对一这一点,没有患者认同。然而患者中有45%认为原因是由于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从这点中可以看出医生和患者之间还是缺乏沟通与信任,他们对于事情的出因都只是相互的埋怨和不理解。对于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的事件发生这个原因,有16%的医护人员认同这个观点,同时也有19%的患者认同。从这点中可以看出医院设置的相关投诉机构还是不健全,这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有28%的医护人员和30%的患者认为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的偏差进而引起的。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在医院看来,医生一直是负重前行。他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比之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医生得到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是不对等的。

观的态度。

“你对未来一段时间里医患关系的改善乐观吗?”这个问题有50%的人认为比较悲观,34%的人认为比较乐观,4%的人认为非常乐观,6%的人认为很悲观。由此可以看出医护人员们对现在的医患关系是很不自信的,而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也持有不积极的态度,我们想就医患关系而言,要想其能够和谐的发展医护人员的这种态度是绝对不允许的。

而对于在这种医患关系下工作,84%的医护人员认为压力肯定不小,16%的认为应该会有点压力,而没有人认为没有压力。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打砸医院殴打医生事件时有发生。医生在执业中缺乏安全感,直接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我们谈到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的问题时,我们认为医护人员普遍有“四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四怕丢工作。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还是一个严峻的“工程”,但是在行医时,只要我们的医生多一句问候,多一个微笑,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主动,都一份沟通,而我们的患者朋友们也多一点理解,那么医患关系的缓解也指日可待了。

在调查中发现其实大多数的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还是很期望拥有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对医护人员来说,本身工作上就存在竞争,存在淘汰,每个人都在身体上和心理承受能力着相当大的压力,而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正是影响医护人员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患者而言,看病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在承受病痛的折磨的同时同样要承受现今的医患关系,他们不仅仅希望得到的是身体上的健康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

在调查的结果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对改善医患关系持消极的态度造成紧张的原因大多数认为是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而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造成紧张的的原因是医护工作者的价值取向有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医护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真正缺乏的不仅仅是沟通,而是相互的信任和依赖。随着社会越来越快的发展,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聪明”,对事情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了,他们所希望的是自己金钱的付出要有与之相符合甚至超额的收获,然而并不是每一件都能自己达到这样的状态,一旦这样的矛盾得不到解决进而就会引起纷争,引发紧张状态的持续。然而对现如今这样的医疗体制而言,也存在很多看法,对很少的大医院不少人出现看不起病,出现“药比黄金贵”的局面,很多人付不出现今的医疗费用,而很多的捐赠款却不能用在适当的地方。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医疗保险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在医院看病报得少,而在小医院看病却还要报得多一些。试想如果不是因为是大病,有多少人愿意千里迢迢的跑到大医院住院治疗,而国家给予的报销很少,医院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而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却是一个赚钱很多的行当。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在这些方面也真的应该注意。

文档为doc格式。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我做医生的体会是,治病必须将患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看病不仅仅靠药。战胜疾病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活动。它需要情绪、心理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支持。医患之间的协调和信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无疑,医患关系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却是不融乐观。作为未来的医生,我们不希望看到这种紧张的医患关系持续下去,它将损害我们民族的健康和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医患关系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所以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只有合理的处理好医患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医疗纷争。

在我们针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两套不同的调查问卷中,有些题目是共同的,其中我们选取了比较有意义的一道,那就是关于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这道调查题上,医者和患者的回答略有不同:

医护人员:28%。

患者:9%。

医护人员:28%。

患者:30%。

患者:45%。

医护人员:48%。

患者:0%。

5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的事件发生。

医护人员:16%。

患者:19%。

有48%的医务工作者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一解。但对一这一点,没有患者认同。然而患者中有45%认为原因是由于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从这点中可以看出医生和患者之间还是缺乏沟通与信任,他们对于事情的出因都只是相互的埋怨和不理解。对于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的事件发生这个原因,有16%的医护人员认同这个观点,同时也有19%的患者认同。从这点中可以看出医院设置的相关投诉机构还是不健全,这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有28%的医护人员和30%的患者认为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的偏差进而引起的。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在医院看来,医生一直是负重前行。他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比之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医生得到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是不对等的。

观的态度。

“你对未来一段时间里医患关系的改善乐观吗?”这个问题有50%的人认为比较悲观,34%的人认为比较乐观,4%的人认为非常乐观,6%的人认为很悲观。由此可以看出医护人员们对现在的医患关系是很不自信的,而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也持有不积极的态度,我们想就医患关系而言,要想其能够和谐的发展医护人员的这种态度是绝对不允许的。

而对于在这种医患关系下工作,84%的医护人员认为压力肯定不小,16%的认为应该会有点压力,而没有人认为没有压力。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打砸医院殴打医生事件时有发生。医生在执业中缺乏安全感,直接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我们谈到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的问题时,我们认为医护人员普遍有“四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四怕丢工作。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还是一个严峻的“工程”,但是在行医时,只要我们的医生多一句问候,多一个微笑,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主动,都一份沟通,而我们的患者朋友们也多一点理解,那么医患关系的缓解也指日可待了。

在调查中发现其实大多数的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还是很期望拥有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对医护人员来说,本身工作上就存在竞争,存在淘汰,每个人都在身体上和心理承受能力着相当大的压力,而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正是影响医护人员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患者而言,看病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在承受病痛的折磨的同时同样要承受现今的医患关系,他们不仅仅希望得到的是身体上的健康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

在调查的结果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对改善医患关系持消极的态度造成紧张的原因大多数认为是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而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造成紧张的的原因是医护工作者的价值取向有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医护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真正缺乏的不仅仅是沟通,而是相互的信任和依赖。随着社会越来越快的发展,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聪明”,对事情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了,他们所希望的是自己金钱的付出要有与之相符合甚至超额的收获,然而并不是每一件都能自己达到这样的状态,一旦这样的矛盾得不到解决进而就会引起纷争,引发紧张状态的持续。然而对现如今这样的医疗体制而言,也存在很多看法,对很少的大医院不少人出现看不起病,出现“药比黄金贵”的局面,很多人付不出现今的医疗费用,而很多的捐赠款却不能用在适当的地方。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医疗保险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在医院看病报得少,而在小医院看病却还要报得多一些。试想如果不是因为是大病,有多少人愿意千里迢迢的跑到大医院住院治疗,而国家给予的报销很少,医院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而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却是一个赚钱很多的行当。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在这些方面也真的应该注意。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疗卫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统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近3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但和医疗事故并不成比例。这反映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消除医患矛盾的基础,它不但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医疗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更是影响社会和谐公平的问题。

通过对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及其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并通过网络博客问卷方式,针对医患关系现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客观地提出影响医患关系的各种因素。

(一)收受药品回扣、收受病人钱物、开单提成是医患关系激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衍生了一些不正之风,医疗卫生行业同样无法幸免,特别是近年来医疗服务中滋生的收受药品回扣、收受病人钱物、开单提成等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收受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一些医生开大处方,乱开药、乱检查进而乱收费。这些案例三天两头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如今,打个喷嚏患个感冒开上千元的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典型的乱开药。

(二)医疗纠纷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火药桶。

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呈快速上升之势,医疗纠纷投诉已成为投诉热点之一。据中国消协的资料统计,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逾百万起,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数量在40起左右。尤其近两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上升,增长幅度超过100%。而一旦遇到事故或”事故“,医患双方或”刀兵相见“,最后医院”私了“了事;或医疗鉴定,但鉴定不利于患者的,多数患者仍会采取”闹“的形式,少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总而言之,不管是事故还是”事故“,多是患者”伤人“,医者(医院和医生)”伤钱“,很难和平解决。

目前的医患关系,谈起来很涩,也很痛苦。医生就是''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就是''白衣天使'',就是''神''啊!但最近20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提升很快,与国外的差距从10-20年缩短到2-3年,但医患矛盾却日趋激烈。这与我国的法制建设、老百姓的维权意识增强有很大的关系。以前看病出现纠纷和矛盾,患者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该找谁申诉,现在大多数患者已经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社会的进步。但仍有很多患者不愿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认为官官相互,患者讨不到公平,于是就''闹''。目前很多纠纷是通过''闹''来解决的,有的患者闹起来没完没了,甚至发生危害医护人员安全的事情。这不是个别现象,各家医院都有。

医患矛盾激化离不开社会大气候。近几年来,少部分人的心理发生严重扭曲,感觉医院是块”唐僧肉“,所以有”想要富,告大夫“说法的出现。而医院和医生长期委曲求全,”私了“之风盛行,不管有无过错,都想花钱买平安、买安稳,更助长了这股风气的流行。很多媒体将医院和医生进行”妖魔化“的片面宣传,近几年来,媒体关于医院、医生的负面报道连篇累牍,长期积累下来,已经把医生等同于贪官恶吏,把医生丑化成”披着白大褂的狼“。”非典时期,医生个个成了英雄,怎么非典一过,医生有成了狼了呢?医生还是医生啊!我们还是勤勤恳恳地在工作啊“"。

(三)诚信缺失是对医患关系的致命一击。

出现医患纠纷后,往往是患者责怪医者,医者埋怨患者,医患关系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一些医生反映,现在不少患者就诊时,不愿意提供以前的病历。”可能要考考这些医生,看看医生懂不懂,有没有水平,诊断得对不对。更有甚者,一些患者看病时随身携带录音机,就诊过程中还带着录像机,防范医生的心态可见一斑。从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患者现在是多么不信任医生“!

医生又何尝敢信任患者呢?很多医生表示,”举证倒置“的做法逼迫医生要给患者做更多的检查,以免出现纠纷后医生陷入困境,这也是为什么患者的检查项目越来越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医生对一些有点风险的手术,宁可不做,就怕万一手术失败带来的纠纷。更何况不少医生认为,即使手术成功的,一些并发症也会成为患者闹纠纷的借口。长期从事医患关系研究的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冷明祥说,医患互不信任后,医患关系只会进一步恶化。

由于医患双方正逐渐失去对对方的信任,已经影响到双方的利益。在医患矛盾没有激化前,医生的主观愿望就是为病人看好病,一些疑难杂症也会想方设法去创新、去尝试,会努力去搏一把,现在还有多少医生愿意去搏一把呢?还有哪个医生能放开手脚去诊治呢?其实在医务界,绝大多数医生是值得信任的。如果患者对医务人员越信任,医务工作者会感到责任越大,压力越大,越会想方设法去为患者服务”。

媒体失实报道加剧了双方的猜疑,现在不少媒体和记者,普遍存在“打尽天下抱不平”的侠气。发挥舆论监督、揭示社会阴暗面,本无可厚非,只是在对待医患纠纷、医患矛盾的报道处理上,的确有待商榷。社会上目前对医院工作的评价,并没有考虑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高科技、高风险),而仅当一般的服务来理解,这样一来,所有走进医院的人只能康复不能死亡,这是做不到的。正是这样的大环境,舆论也是“一边倒”,矛头多数指向医院。我们并不反对舆论对医院的监督,但关于医患纠纷的报道一定要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而不能只听一面之词、甚至带着观点来报道,媒体更不能做为法官来评判医患矛盾。很多失实的报道放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舆论导向很不好。

四、医患关系调查分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社会医疗体。

制的不健全和地方主管部门对现行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力。

(一)“以药养医”是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现状,也是医疗机构所背负的最大“罪名”。

南京医科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近30%的医生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报酬不相符。差不多同一时期北京市医师协会对近2000名医生中的调查表明,72%的医生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报酬不相符,57%的医生认为待遇太低。而一项来自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显示,80%多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报酬不相符。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脑体倒挂''!目前我国病人总体医疗费用中,医院所收的医护人员的劳动费用其实很少,在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大约只有5%-10%,而这些费用也并非全部付给医护人员。“就连前任卫生部部长也承认,大多数医疗技术服务项目收费价格较低,无法补偿医疗服务中的成本消耗,医疗机构只能从药品销售、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和开展新特项目中得到补偿,致使医疗行为扭曲。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不正之风的通知,并没有涉及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问题。”目前来看,要想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很难!江苏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已经多年没有改变了,目前收费标准的确很低,对医院也确实不公平。医务人员的劳务不值钱,收费结构扭曲后就引发了一些不正之风。医院的现状就是''以药养医'',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提高服务收费,但很难。国家要考虑尽量避免出现'两头翘'的现象,如果药费还没降下去,诊疗费又上来了,患者更是吃不消“。

医改把医患双方推向了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医院推向市场,实行差额补贴政策,医院必须依靠增加医疗收入来弥补国家财政对医院经济补偿的不足。医院有了经营性质,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强调经济效益,这必然带来医患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望通过改革达到以较低的费用获得较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由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缺乏分析研究,有关部门和文件作出的医、药、保三方联动改革的设想,在具体操作和协调上尚欠完善和周全,显得主次不清,疏堵失当;三方在卫生体制改革上普遍持观望态度,碰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改革难点和关口常常踌躇不前,尚未形成主动实施改革的环境条件和氛围;三方联结点是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医院,医患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是潜埋和爆发在医疗服务过程中。

可以这么说,”三驾分头拉车“把矛盾全部集中到了医院。而医院至今仍没有摆脱背靠计划经济,面对市场经济,在历史上的福利性和现实中的经营性形成的夹缝中生存的窘境。因此,仅靠医院的努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顽症,无法缓解医患矛盾。

(二)我国公民基本医疗保障权还没有提升到人权保障权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基本医疗首先不是个市场的概念,而是公民个人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医疗不能市场化;一旦将基本医疗市场化后,其保障体系肯定要受到严重冲击。

目前国家对医院的投入,平均只占医院需要的10%,还有90%要靠医院自己来挣,医院和医务人员不得不接受在医疗市场竞争中自己养活自己的事实。在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总投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以药养医“成为无奈的选择,付费就医的压力降临到患者头上,导致医疗费用明显上涨。

政府在卫生经费上的投入不足,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我国政府预算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20.3%,世界平均水平是61.8%,发达国家达到73%。社会法制不健全,目前维护患者和医生权利义务和在医疗事故鉴定和处理办法上长期缺少权威性法律法规社会卫生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和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调节机制相对落后也是政府方面原因一个体现。

来越发达的情况下,个人应该在基本医疗、基本教育和住房的负担越来越轻,而不是越来越重。目前国人在”三条线“上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这是不正常的。

目前,江苏省卫生厅发文有《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不正之风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向这三大顽症”开刀“,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不正之风”,但也只能表明行政部门在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努力使整治效果更好,但无法说能实现江苏近几年做了很多工作,但只能说会“有效遏制”这些情况的蔓延而已,的确离老百姓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不少专家建议,为有效钝化医患矛盾,我国的卫生法学理论界也应扎扎实实做好卫生法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建设一个科学系统的、切实可操作的卫生法律法规提供参照。他们认为,现在不少卫生法律法规总体质量并不高,前后不衔接、左右不均衡,地方主管部门也难操作。尤其是当前的《执业医师法》,”讲得那么高,弄起来乱糟糟",到今天也无法贯彻下去;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实行医疗侵权纠纷举证倒置,更是让医务人员无所适从,无形中也加大了患者的负担,增加了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

专家呼吁,要继续加大卫生立法的力度,逐步完善卫生法律体系,积极探索并初步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卫生立法和执法体制,全面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并以此更好地平衡和调空医患利益关系。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患关系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变、经济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传统的医患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医患关系作为一种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医生角色与患者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新的动向。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与变化。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县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县级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6—8例左右,乡镇级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3—5例左右,而赔偿的数额县级医院一年一般在5—12万元左右。全县有50%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45%的医院发生过因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院长或医务人员;20%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纳住院费用;28%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去世后,其家属不肯运走而陈尸医院。随着医疗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规模的扩展、患者就医人数的增加,发生的医患纠纷案件逐年上升。2007年以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发生医疗纠纷22起,其中2007年发生5起,08年6起,09年1—5月份11起。县中医院一位主治医师曾被患者家属踢伤下身,一乡镇医院院长曾被威胁要从楼上摔下去,县医院一位儿科医生被患者家属围攻,后不得不请来公安干警保护十余小时,今年我县桐林乡一患儿因患“喘息性肺炎”在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停尸于医院抢救室二天,直到公检法三家出动……。令人担忧的是,上述事件已不是偶然发生的个别事件,患方向医务人员施暴的事件在全县各医疗单位时有发生,表明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现阶段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患者对医疗诊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对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二是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增高,医疗费用与期望疗效不相符。三是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四是有些医院确实存在因医务人员工作过错,导致损害患者的事情。五是舆论和媒体的报道有失公允,武断地确定医院存在过错,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六是有些纠纷的产生完全是患者因经济利益的驱动。

(二)、医患关系的变化。

医学高技术的应用,使诊疗方式正在逐步向自动化、信息化、遥控化发展。医生更多的是通过仪器设备获得病人的生理、生化指标等数据或身体部位的图像摄片,并为自己的诊疗提供依据,使医患之间的沟通减少,关系日渐淡化。长此以往,医患关系将日趋失衡和紧张。

2、医患交往的经济化。

医院逐渐成为向社会提供医疗保健和服务的特殊经营者,而广大患者也成为坦然享受医疗服务的特殊消费者。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也渗透到医患关系中,医患关系逐渐成为有偿服务的经济关系,患者对医疗费用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

随着患者及其家属的法律意识增强,广大患者不再对医院的过错保持沉默和谅解,而是采取多种方式甚至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权益,如请医疗专家、法律专家作为自己的代言人,以求一个“说法”

4、医患地位的平等化。

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逐渐被打破。事实上,这几年患者的自主权倍受关注,从“以病人为中心”到“病人自主选择医院、医生、药店”,都是一种人本意识的强化,医患地位的平等化还体现在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上,这打破了以往医疗方式,医疗过程由医生说了算的封闭局面。

二、产生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

医患纠纷的产生,既有医疗体制内的因素,也有医疗体制外的因素;目前学术界认为导致医患纠纷矛盾的主要是社会、医方、患者方三大因素。

(一)社会因素。

1。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国家医疗卫生经济政策和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对医疗投入不足。许多医患矛盾的焦点在“钱”上,患者希望少花钱看好病,而医院为了生存、发展,想方设法增加医疗收入,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医疗服务收费挂钩,各种经济指标的考核压力是扭曲医疗行为、加深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

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医疗保险覆盖面太小,参保群众的个人自付比例过大,大病后巨额医疗费用与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存在着过大的差距,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3。药品配售型市场结构不完善,物价政策不到位。药价虚高是配售型市场结构所导致的,也是引起医药领域腐败和加深医患矛盾的又一重要因素。

4。媒体对医患矛盾进行不恰当的渲染。部分媒体对医患矛盾过分渲染炒作,缺乏对医疗工作高风险和局限性的理解,片面地将医患关系理解成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一些负面报道的失实,严重伤害了大多数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积极性,也疏远了医患双方的关系。

5。职业“医闹”的出现,使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尖锐起来了。

6。医疗技术、药物技术的水平与医疗需求有一定差距。

7。宣传、教育的意识形态的反思。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等。

8、社会福利事业的国际差距大,社会财政整体医疗投入的不足等。

(二)医方因素。

1。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部分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少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病历书写及相关医疗文书的记录不重视,自身行为不规范,不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价值以及应该享有的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力。职业道德感不强,医疗服务中的欺诈行为、“红包”、“回扣”问题,也是引起医患矛盾的一个方面。

2。缺乏正确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可增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和依赖性,即使医疗过程中或结果不是很理想,病人也容易理解。反之,就医过程中医生与病人没有进行充分和准确的沟通,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极易引发医患矛盾。

3。举证倒置、过分谨慎行医。为了防范医疗纠纷,部分医生过分谨慎行医,如履薄冰,怕医疗纠纷,从而过分检查、过分用药、过分治疗,加重了病人的负担,最后有的还是出现差错,就更加谨慎、更加小心,如此不良循环,最终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再紧张。

4。医疗技术水平不高,误诊、漏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发生差错事故是导致医患纠纷的直接原因。

5。息事宁人,助长了“医闹”的产生与发展。一但发生医疗纠纷,院方为求平安,政府为保和谐,即便院方无过错,也不得不给予患方适当经济补偿,从而助长了患方“医闹”风气的日盛。

6、医方因素还医院管理科学的不发达,医院管理制度的时代局限性,医院管理者的整体素质的高低不齐等。

(三)患方因素。

1。患者对健康的过高期望与医学常识相对缺乏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和治疗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实际上,就医疗工作而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一个过程。而每个患者的身心健康和个体差异,也会直接影响着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再加上有些疾病是无法预测和治愈的,现代医疗技术还未能达到万无一失的境界。但是患者有时就不能理解,看好病是应该的,看不好就一定是医方的责任。无视医疗工作是高技术、高风险和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一门科学。

2。患方对医方过高的期望值与有限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患者来就医时是怀着对医方很高的期望值,一旦治病效果不理想,就误以为医方没有尽心尽职,就要求医方承担责任。特别是病情恶化或死亡时,患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难以承受这巨大压力,患方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甚至引发暴力事件,使医方蒙受委屈和损失。也有个别的患者素质太差,总想着少花钱看好病,甚至想看完病后再从医院捞一笔,恶意敲诈医方,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3。患者的维权意识、参与意识增强与法治意识淡漠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检查、诊断、治疗、用药、手术方案及收费情况要求医方及时告知,要求参与对病情诊治方案的选择和决定。当患者感到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障时,极易诱发医患矛盾。而当矛盾发生后,患方常认为通过法律途径不能使自己的权利得到足够的维护,继而采取非理性的维权行为。更有甚者,明知无理,也要通过“医闹”来胁迫医方让步。

4、国民素质,整体患者的科学水准、道德水准的提升落后。

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医患沟通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

(一)、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应该看到,当前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该水平医疗服务的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集中的表现就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而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甚至医患冲突,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尽管目前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院,但是相当多医院的正常运行主要靠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医院设备购置、规模扩大靠收费的积累,医疗服务收入由医院自行支配。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是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而忽视群众利益。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研究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

1、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强化质量管理。

在市场经济时代,病人是医院工作的中心,作为医院服务的对象,病人是医院利润的最终来源,拥有病人是医院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病人建立长久而稳定的关系,就需重视病人的利益,了解病人的心理特征、就医行为,给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设法满足其需求。

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和医患关系的改进具有共同的基础: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而医患关系的改进也需以病人为中心,企业需要重视客户利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医患关系的改进也必须重视病人利益,给病人让度价值,千方百计满足病人需求。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快速、周到、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达到企业利润最大,改进医患关系也是为了达到吸引和保持更多病人的目的,实现医院的价值。

改进医患关系的同时,应狠抓医疗质量。要切实把好“三关”,一是人才建设关,大力培养和引进有用人才,负担科技兴院的重任;二是专科建设关,抓重点、扬特色,努力抓好专科建设;三是科研项目关,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新技术开发,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

2、对医疗队伍进行教育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1)、转化医护人员治病观念。

一些医护人员把病人当作“零件损坏的机器”,只注重治病,不注意待人。尤其是随着临床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医者对人体越来越小的局部进行越来越深的研究以及越来越专的诊断与治疗,而对于全部整体的人的注意力却逐渐减少,这就在医者思想上不由自主的积淀了“看病只是对付病人某块组织物”的意识。医护人员的头脑中整天充满着各种影像、图示、波形和数据,而患者那种被疾病所折磨的痛苦形象却逐渐模糊不清,淡忘了对于病人作为人所应付出的情感关怀与人文关怀。这种情感“物化”现象,对改善医患关系极为不利,医疗服务模式必须实行“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在医疗服务走向市场的今天,尊重患者的合法权利已成为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的必须条件。特别是随着我国法律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问题成为医护人员不可回避的问题。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把患者的合法权利变成了若干具体的法律条文,如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等等。这相对于以往患者的病历保密,不允许病人翻阅病历等老规矩来说,是医护人员一时还难以适应的。因此,医院必须在组织学习这些法律条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2)、强化服务意识,实施病人满意工程。

充分认识到医疗服务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服务行业的特殊性服务,同样要遵循市场规律。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是人们对医学也有了更为广泛和全面的了解,观念文化和政治上的种种变化,使得今天的许多患者已不再是逆来顺受的被动方,他们能够在医疗过程中提出更多自己的见解并做出自己的理性决定。维系医疗服务和医患关系的,已不仅仅是医生的医疗技术和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超越技术、经济的尊重的服务。因此,把患者作为医疗服务、医患关系的中心成为健康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真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以病人满意为工作准则和行为准则。

(三)患者的理解和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除了政府部门、医院管理层、医疗队伍的努力之外,患者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医疗纠纷的发生都是由于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行业的特殊性了解不足,对医院寄予不恰当的依赖,对医疗效果抱有过高的期望,一旦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产生焦躁甚至愤怒心理,导致不理智行为而造成的。

1、让患者充分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主动影响和降低患者的期望值。

首先,医学本身具有高风险性和探索性,现代医学还有许多未触及的领域,还有许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疑难问题,医疗技术的局限客观的存在着。加上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也存在差异,即使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仅为百分之七十,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之间。进医院不等于进保险箱,医生并不是包医百病的神仙,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其次,就医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医生看病是一个复杂的高智能过程,除了专业的知识,还必须有一套严谨的就医程序来作为保证。医院的规章制度、运行秩序是经过科学的提炼和总结制定出来的,不能为方便某个人而破例。再者,医护人员作为普通人的一员,也具有大众所具备的七情六欲,过失与缺点,不能苛求医护人员时时刻刻的表现都完美无缺。只有让患者对以上三个方面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患者的期望值才能有所下降。

期望值作为患者个人主体的主观愿望,医院不能运用硬性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只能够尽自己所能引导患者建立正确合理的期望值。医院可以与广大群众建立互动关系,向社会阐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非人力因素,让群众了解医院及医护人员的难处,解答例如药品费用为何居高不下等大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取得广大患者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可以开展各种医疗咨询活动,让医护人员走向社会,把各种基本的医疗知识、医疗过程传输给普通民众,自然有助于医院开展工作。

2、对于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予以尊重并使之充分享有。

医院医疗服务过程的透明化操作是降低患者期望值最有效的方。

法。以往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的不信任,怀疑其“开大处方”、“赚黑心钱”等,皆因服务过程不透明产生。医院可以采取类似其他一般性服务行业的个性化服务体系,如对同一种病症,可向患者提供不同的处方,由患者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心理紧张程度决定采取哪种治疗方案,这样,医药费用高低,治疗周期长短,都由患者自主选择,降低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性,也就减少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可能性。

要建立新型医患关系,作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主体的医院应付出更多的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实际行动取得社会及大众的理解与支持,寻求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医患关系本应成为最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关系变得日趋紧张,且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被所医治的患者打骂、伤害,伤医、杀医事件不断上演;媒体舆论充满了公众对医者的幸灾乐祸、挖苦讽刺,甚至伤医、杀医被视为患者维权理所应当的手段之一;医护人员则满腹委屈与愤怒,有的消极怠工,有的全副武装,有的采取防卫医疗。试想,如若医护人员与患者相互敌对、相互失信、相互伤害,那么医疗技术将停滞不前,医疗水平必然变得保守、退却,最后的胜者将是病魔,届时民众的生命将得不到有效保障。新环境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医患关系是一种最基本且特定的人际关系。究其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医患关系应定义为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医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患方),在医疗活动中所建立的特殊人际关系。换句话说,医患关系是个群体关系,它不仅仅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它还会对社会和谐安定造成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医疗体制改革时期,医患关系本应和谐稳定。然而近几年来,医疗纠纷事件逐年上升,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矛盾升级,进而演化成医疗暴力,患者就医时心存疑虑,医生行医如履薄冰,医患双方的诚信严重缺失。据央视新闻20xx年调查显示:59.8%的医务人员受过语言暴力,13.1%受过身体伤害,仅有0.05%的医患冲突是因医疗事故和差错,绝大多数因患者对医疗效果不满意、不信任医生的治疗方案及觉得医护人员态度不好。医院的耳鼻喉科和急诊室最易发生暴力伤医案件。

医患纠纷的频繁上演,不论是给医方还是患方,甚至给社会秩序,都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1)扰乱医院正常的就诊秩序,医务人员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

(5)阻碍临床医疗技术的正常开展以及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

(6)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

2.1医院方面。

(1)医院管理水平较低,管理观念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医院仍然保持原有的管理模式,在某些方面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较低,办事效率较低,管理存在漏洞,如就诊程序繁琐、医疗环境复杂、收费标准不透明等,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管理观念还需进一步改进。

(2)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当前一些医务人员对前来就诊的患者缺乏耐心、细心、关心和爱心,依旧保持看病不看人的传统观念,未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得患者的人格未得到尊重,患者的精神未得到抚慰。

(3)医院对医务人员的监管不到位。长期以来,医院对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只注重业务技术培养,缺少必要的人文素质培养和行为建设监督,使得一些医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态度冷淡生硬,或者在医德医风方面存在不正之风,甚至少数个别医务人员出现了贪腐现象。

(4)医患沟通不到位。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和谐的桥梁,但是目前医院的医疗活动过于强调依靠医疗仪器设备,忽视了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患者在医院就诊,希望能够与医务人员多交流沟通,以此获得与自己疾病相关的信息,然而医务人员往往态度冷淡或寥寥几语,或者沟通内容往往过于专业化,使得患者一头雾水或听不懂,导致医患沟通不通畅,远远未达到沟通目的(5)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较低。医学是一门需要不断进步的科学,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加之医疗对象千差万别,要求医院的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技术水平;但现实中,一些医院尤其基层医院往往对技术水平缺乏追求,医务人员临床经验不足,经常出现漏诊、误诊,或者责任心不强,忽视了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延误最佳就诊时机,造成误治的严重后果,也引发医疗投诉甚至医疗纠纷。

2.2患者方面。

(1)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与医学水平本身局限性之间存在矛盾。由于医学知识未全面普及,患者的医学知识相对缺乏,加上综合素质和理解能力的参差不齐,不能正确认识医学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也不能充分理解医疗工作的高风险,从而在就诊时对医务人员寄予过高的期望,一旦医疗效果达不到患者期望的结果或与患者期望的结果有偏差,就可能引发医疗投诉甚至医疗纠纷。

(2)患者的法律意识淡薄、申诉渠道不通畅。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健全与普及,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一些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如果对医疗服务或医疗效果不满意,会借助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但是这些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患者在全部就医人群中只占少数。实践中由于患者法律意识淡薄,发生医患矛盾时申诉渠道的不通畅,维权成本较高,加之社会上职业医闹的影响,患者维权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如在医院拉横幅、打砸医院、殴打伤害医务人员等。

(3)医患之间的低信任度。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以及自主参与意识的增强,患者不安于被动的求医角色,在涉及自身健康的每一个细节上都想知道的更加清楚透彻,但实践中医疗服务往往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如诊疗过程中对检查、用药不透明,医院的价格公示栏形同虚设,侵犯了患者的合法利益;同时,个别医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诊疗过程中收受红包、过度检查、开大处方等,极大损害了医务人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得一些患者在就诊时先入为主的对医务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不信任或存有怀疑,加剧了医患之间信任度的大幅滑坡。

2.3其他方面。

(1)医疗体制改革不到位。目前,新一轮的医改正在逐步推行、不断探索中,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而医患关系也是对医疗体制改革的一种挑战,需要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和维护。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等问题仍然在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中存在,高投入的医疗费用与患者低水平的收入矛盾突出,当患者期望值较高,而医疗结果与期望值差距甚远便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产生医患矛盾。

(2)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同地区间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目前医疗体制下,医疗优势资源往往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而基层医院尤其贫困山区或者农村的医疗资源获得较少。在医疗资源相对充足的大医院,物资、人员、技术以及设备都可以应付各种紧急事件,相比之下,基层医院则难以应对,这也会在某种层面上引起医患矛盾。

(3)媒体舆论的错误导向。随着传播媒介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事件的公开透明度越来越高,社会公众可以借助各种网络媒介发表自己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然而,由于部分媒体记者在报道事件时失实,未调查清楚便加以报道评论,片面的将医疗纠纷的责任归咎于医方,公开对医院及医务人员进行谴责,导致社会公众在不明事实的情况下发表错误或者带有偏见的言论,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社会公众,也极大地损害了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形象,使得社会公众对医方产生不信任或敌对心理,更加加深了医患矛盾。(4)法律法规不健全。近年来,虽然我国相继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规范医疗卫生行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患者的利益,但从总体来看,整个医疗卫生行业仍然缺乏完备健全的法律法规来防范医疗纠纷,在医疗纠纷发生后缺乏必要的政策规定来缓解纠纷、解决问题,使得部分患者撇开法律途径维权,反而采取非正常甚至偏激手段进行维权,更加激化了医患矛盾。

3.1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制,明确政府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职责,运用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体现社会的公益性,同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推动医院积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大政府对医药卫生行业的经费投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放宽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增加可报销的诊疗项目,降低个人支付比例,使人民群众看得起病;制定完善、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提高就诊费、治疗费、手术费等,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降低化验、检查等费用,合理收治患者,降低医疗费用;结合地区差异,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切实落实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缓解患者看病就诊难的现状,消除人民群众看病贵的思想,从宏观角度上减少医患矛盾。

3.2加强医院管理,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建立健全医院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医务人员行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建立必要的监督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优化医院就诊环境,简化就诊程序,明确收费标准,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借鉴国外医院先进管理经验,吸取先进的医院管理观念,改变原有的医院管理模式,注重培养教育医务人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严格完善的医疗服务标准,通过定期学习、培训、考核,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注重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技巧,改进医患沟通方式,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运用亲切、通俗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取得患方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与患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3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联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网络媒体是医疗卫生行业与社会大众进行沟通的桥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联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能够有力推动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由于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的社会热点关注问题,媒体往往会参与到发生的医疗事件之中,它们的报道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医疗机构应当重视与网络媒体的关系,及时向网络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真实的信息,让网络媒体在第一事件了解事实真相,第一时间据实报道,让社会大众了解事实真相,发挥正面的舆论引导作用。此外,医疗机构还应主动联系网络媒体,定期宣传医患关系和谐健康、团结向上的形象,报道宣传医院新技术新业务以及医务人员先进事迹等,传递正能量,让社会大众重塑对医务人员的正面形象,重新树立对医院、医务人员的良好信任,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3.4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积极探索完善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

医学是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身的一门科学,有太多的未知领域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这也就决定了医疗服务的高风险性。医疗服务的效果是否让患者满意,服务态度是否让患者觉得满意,都是当前医患关系的焦点。然而目前调整医患关系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不论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还是《侵权责任法》,均没有系统、全面地对医患关系之间可能存在的问题作出规定,加之诉讼时间长、成本高、举证难,在出现医患纠纷时患方往往避开法律途径寻求救助。因此,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医疗纠纷相关法律,在立法上平衡医患双方的权益,引导医患双方运用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切实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完善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如设立第三方调解机构,通过该机构的介入,将医疗纠纷引出医院,由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处理,既能降低医患双方的维权费用,也能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取得医患之间的信任,将医疗纠纷处理向健康方向引导。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大众获得医疗信息有了捷径,但由于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科学,面对网络的海量信息,患者很难甄别良莠,因此仍需要医学专业人员的帮助。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与医疗机构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普及防病治病知识,让社会大众了解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提高社会大众对医疗技术存在特殊性、局限性及高风险性的认识,缩小医患之间的医疗知识差距。只有让患者认识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局限性和高风险性,了解医务人员为保护患者生命健康付出的艰辛,才会真正理解医务人员,进而积极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开篇:医患关系缘何紧张?

“医患关系”这个词,本是指医生,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等与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中性词。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两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段话很简明地说清楚了医与患的关系。

可是,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设备及医技水平等改善提高,但医患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沟通理解等,被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列为影响医患关系的负面因素。以至于现在当人们提到“医患关系”这个词,都会划为略带贬义的词。

在我们针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两套不同的调查问卷中,有一道共同题目是共同的,那就是关于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这道调查题上,医者和患者的回答略有不同:

医务工作者工资低、风险高、责任大,导致心理失衡。

医护人员:44.64%。

患者:23.86%。

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的偏差。

医护人员:2716.07%。

患者:44.31%。

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

医护人员:7.14%。

患者:18.18%。

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

医护人员:32.14%。

患者:5.68%。

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的事件发生。

医护人员:0%。

患者:7.97%。

在44.64%的医护人员看来,目前医务工作者工资低而风险较大,需要担的责任也大,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而在44.31%的患者及其家属们看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一部分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慢慢偏差才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

系紧张的原因,而只有7.14%认可这一点。对于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的事件发生的问题,患者有7.97%对此表示认同,而医务工作者则没有人支持这个观点。

就患者而言,我们的医疗保障制度从公费医疗到医药费承包,再到医疗保险,尽管在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但由于医院之间缺乏竞争,个人在承担更多的医疗成本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医院和患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从医院的角度而言,市场经济发展并没有因此改善医院的投入体制。一份统计资料表明,美国医疗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7%,约为1万亿美元,等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的医疗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中国国家卫生投入占世界卫生投入的1%,却服务了占世界总数22%的人口。中国国有医院目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拨款,外加以药养医,医生的技术劳动成本很低。

在医院看来,医生一直是负重前行。在某种程度上,比之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医生得到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是不对等的。

医护篇。

7.5%,认为恶劣的占总参与人数的10.71%,而认为目前医师执业环境很好的只占了总参与人数的1.78%。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4.28%的医务人员都认为应该非常重视患者的投诉,19.64%人认为应该重视,但没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去处理,10.71%的医务人员认为没必要过多理会患者的投诉,认为“好多患者都是无理取闹”,有5.37%的人回避了这个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不好说”。设立投诉部门,是患者与医疗机构进行沟通的最重要的机构,然后在大部门的医疗机构中,这个部门并没有受到重视,甚至形同虚设,有的医务工作人员也不重视这个环节,难怪我们的患者总是觉得“投诉无门”,当他们不能通过正当的手段维护自己权利的时候,或许无可奈何才会通过一些其他的不那么“正规”甚至有伤害性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吧。

对于患者的投诉原因,认为是医疗质量的占28.57%,认为是服务态度的占41.07%,认为患者在无理取闹的占了医护卷总参与人数的28.57%,认为是候诊时间引发患者投诉的只占1.78%。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问题上,有50%认为二者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有23.23%的人认为彼此之间如同朋友,和睦相处,有17.85%的人认觉得说不清楚,而有8.92%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病人影响医务人员的生计。

有53.57%的医务人员觉得受到患者的精神压力,害怕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理解,有28.57%的人害怕患者对自己进行投诉,xx.5%的人担心发生医疗事故给患者带来痛苦,只有5.36%的人认为没有受到来自患者的精神压力。95%以上的医务人员都受到来自患者的或多或少的精神压力,由于医患关系紧张,打砸医院殴打医生事件时有发生,医生在执业中缺乏安全感,直接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据暨南大学医学院伤害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被调查的31所医院的7228名医务人员,有65%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身体暴力。这也许是大部分医生感觉受到患者的精神压力的原因吧。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40%的医务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医务人员,22.35%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xx.94%的人希望患者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1.76%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8.23%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4.72%选择了其他。由此看来,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依旧是希望社会各界,以及民众们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更多一些理解。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在一篇名为《亟待改善医院执业和发展环境》的文章中列举了导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越来越差的几大因素:

医患纠纷触目惊心。

据20xx年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20xx年至20xx年间,每家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事件5.42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81万元。尽管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水平和学历都越来越高,但医患纠纷事故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升级,以至于开始上演一场场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现在医院院长们普遍有“三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患者篇:

说起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有45.4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2.95%认为跟医务人员的关系比较好,而非常融洽的占2.27%,有13.63%的人则认为比较差,5.7%则在就医过程中跟医务人员相处得非常糟糕。整体看来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生相处的还算较好,并没有发生过大的纠纷甚至冲突。

在对医院的选择上,有18.7%的人以价格是否公道为优先选择条件,而有37.41%的人选择了医疗技术领先这一项,有10.79%的人选择了交通方便或者离家近,有25.17%则以服务态度佳,口碑良好为先决条件,37.19%选择大型设备完善,资金雄厚,仅仅只有0.74%选择了听信广告宣传。大部分人在就医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医疗技术好,设备完善,资金雄厚的大医院,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大型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吧。

2.72%人选择了就诊手续太繁杂,医护人员不细心引导,有29.54%的人认为医护水平太差,延误患者治疗让人难以接受,而6.81%人则讨厌医务人员索要红包,利欲熏心。大部分患者依旧比较重视就医时接受的服务,包括医务人员的态度等,当我们患病就医时,希望得到的是一个温暖的环境和体贴的照顾。

当患者遇到医疗纠纷时,有27.27%的人选择面对面投诉医护人员,有17.04%会向医院设立的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有4.54%选择往医院公设的意见箱投信,有xx.5%的人通过第三公正方投诉,有38.63%的人只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而不会采取一般的投诉手段。调查看出,大部分的患者已经学会使用自己掌握的方式,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投诉,但依旧有1/3左右的人面对自己的遭遇而只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不采取投诉手段。

在就医的过程中,有15.9%人曾经受到过医务人员的恶劣服务态度,有35.22%难以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19.31%当遭遇到医患纠纷时苦于无处投诉,9.09%遇到医患纠纷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有20.48%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问题。

9.1%认为彼此之间是朋友关系,能够和睦相处,另外有xx.5%的人认为这个问题说不清楚。在大多数患者心里,依旧把医务人员放在了了彼此不相干,只存在供求关系的地位上,能够真正跟医务人员和睦相处的仅仅是少数不到10%的人。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13.63%希望医务人员能学学心理学,理解患者心理,38.63%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7.57%的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8.18%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19.69%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4.72%选择了其他。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医疗保障不到位等原因,使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们心中充满了怨气。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

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务人员肯付出更得一些,收效就会更好一些。

和谐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中心的群体(医方)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患方)在医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协调匀称的相互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医学活动的过程中医生与病人之间结成的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和睦、融洽的一种人际关系。和谐医患关系是医疗救治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接诊怕患者找茬,患者就医怕医生不负责任,两者戒备猜忌,不仅失去建立和谐关系之基础,更遑论共御疾病。那么,医患关系趋紧根源何在?破解这一难题,切入点在哪里?xx区作为承担着管理城区、服务居民的主导力量,如何构建新时期新形式下和谐医患关系?我们深入进行了调查研究。

目前,市区绝大多数病人和家属对医院的评价是比较满意的,但医患关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不平衡以至于紧张的局面。20xx年以来,我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医疗纠纷(含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的举报投诉)呈多发态势,并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暴力索赔”现象突出。主要表现为纠集众人围堵医院、砸烂医疗设施、吵闹滋事等。椐统计,20xx年以来,我区各级医疗机构发生“暴力索赔”事件共21件,持续时间为30分钟至一年不等,多数为几小时到十多天,医疗秩序受到严重扰乱。

二是“医闹”呈职业化发展。所谓“医闹”,就是用“闹”的方式解决医疗纠纷。群体性特点十分突出,纠纷参与人数众多,少则十余人,多则上百人,并且有职业化倾向,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条龙”服务,有不法分子介入,组织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宣传”,有人负责“坐阵”,有人负责“围攻”,有人负责“谈判”,高价索赔后,进行利益分成。

三是卫生信访案件突出。由医患纠纷引起的上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因医患矛盾引发的医疗纠纷;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职业病鉴定和免疫规划不良反应鉴定引发的鉴定争议纠纷;因医疗机构改制影响群众利益和分配不公引发的矛盾;因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工作不到位和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工作不力,群众健康受到损害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因医患纠纷引起的卫生信访案件占到了70%以上。

二、发生医患危机的根源。

一是缺乏信任。患者及家属不相信医院和医生的能力水平、职业道德和敬业水平,医生担心患者和家属的承受水平、接受能力等等,医护人员没有安全感,许多医疗纠纷不仅仅是医疗事故引起的,更多的是由于医患双方沟通不足、缺乏信任造成的。不少患者对医院存有敌意和戒备心理,一进医院就带上录音笔或摄像器材,以随时保存证据。中国医师协会20xx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将近3/4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起,打伤医师5人。20xx年xxxx医院因为病人家属冲击医院,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医院在无奈之下,发给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每人一顶钢盔,以求自保。

二是信息匮乏。包括错误的信息和信息表达不畅,例如对于病情究竟是要告知家属还是病人本人、什么情况下可以告知病人本人、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用什么方式告诉病人病情;又如在医疗过程中,对于什么病,做什么检查,开什么药,各是什么收费价格,或病历书写用什么字体、病程记录应该详细到什么程度,医疗质量风险环节应该以什么语言介绍等等,对于病人来说,都是秘密,在多数情况下,医生、医院没有告知,大众媒体也没有告知。

三是没有完善的技术标准。发生矛盾,产生异意,以及一些医疗事故,谁对谁错,现有技术和手段,很难界定清楚,这期间可能有医院基础条件问题、医生医术问题、患者自身问题、不可抗力等等一系列很难量化的因素。

四是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个别医生在利益诱惑面前,职业伦理就会苍白无力;没有自觉的职业道德意识,法律规范就只是一种权益之计。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清晰的,规范医患之间的法律法规也有一些,但是没有抓住关键。

此外,医患个体差异如个性冲突、不同的价值体系和对立的知觉,医患角色矛盾冲突如医患期望不一致、感受差异、换位思考不足等都是医患之间信任危机愈演愈烈的原因。

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与对策。

一要抓前提,加大执法执纪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在卫生系统加大行风建设力度。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要以“三优一满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让人民群众满意)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方面,切实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监督落实。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在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实施《河南省便民惠民医疗服务四十条》,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活动,通过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增进理解与沟通,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基础。

二要抓基础,规范医疗收费行为。要认真落实“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努力降低虚高药品价格,保证基本用药,减轻患者负担。要认真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对违纪违法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要完善计算机收费管理系统,继续实行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公示制和“一日清单制”,严禁科室收入分成和私设小金库。

三要抓保障,强化行业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切实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要坚决整治乱行医、乱治病的非法行为,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优质的就医环境。要把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医药广告等,作为卫生系统纠风工作的重点,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同时,严格民营(私立)医院、个体开业门诊的规范管理,确保群众就医安全。

四要抓提升,创新医院文化。先进的医院文化是生产力,也是战斗力。医院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要以文化创新为先导,努力塑造医院品牌。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理念,营造人性化服务氛围。要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要树立弱者更受关爱的理念,营造尊重病人、照顾病人、体贴病人的氛围。树立高尚的医学伦理道德理念,严禁滥检查、乱用药、开大处方、开单提成等行为。

五要抓沟通,健全监督机制。对药品和一次性耗材、医疗服务价格要进行公示,对贵重药品、特殊检查和医保等征求患者意见;主治医师要主动向出院患者发放名片和联系电话,定期进行电话回访或上门回访,增进医患双向沟通;维护患者权利,保证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要召开住院患者、家属座谈会,病区每月组织一次集中沟通,认真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真心为患者解决问题,让患者安心就医等。建立医患沟通制度,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增强沟通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及时受理、处置病人投诉。

--三大顽症激化了医患矛盾。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衍生了一些不正之风,医疗卫生行业同样无法幸免,特别是近年来医疗服务中滋生的收受药品回扣、收受病人钱物、开单提成等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收受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一些医生开大处方,乱开药、乱检查进而乱收费。这些案例三天两头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如今,打个喷嚏患个感冒开一百元的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典型的乱开药。

收受病人钱物,即所谓的收红包问题,一般发生在手术前。很多医务人员明确表示:的确不应该收,但社会大环境就是如此,办什么事不需要送个礼?更何况做手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患者送了红包心里也会踏实一点。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生敖忠芳说:“不反对患者送红包,在日本,很多病人看完病后,会恭恭敬敬给医生递上一个''红包'',以表谢意,这红包仅表示一个心意。而国内的''红包''已经变味了,患者有花钱买安心的考虑,有些医生甚至会暗示患者送红包,那已经不能叫红包,而应该叫''黑包''了。”直接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在三大顽症以外上述三大顽症虽然是个共性的问题,也是医患关系激化的根本原因所在,但双方很少因此发生直接冲突,医患之间还存在其他很多直接导致冲突的导火线。

医患矛盾却日趋激烈。这与我国的法制建设、老百姓的维权意识增强有很大的关系。以前看病出现纠纷和矛盾,患者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该找谁申诉,现在大多数患者已经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社会的进步。但仍有很多患者不愿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认为官官相互,患者讨不到公平,于是就''闹''。目前很多纠纷是通过''闹''来解决的,有的患者闹起来没完没了,甚至发生危害医护人员安全的事情。这不是个别现象,各家医院都有。”

“最根本的原因,以前看病吃药住院做手术都不要钱,或者说''大钱''并不要患者掏。现在不一样了,患者要全部埋单,最起码也要''埋大单''。计划经济体制下,患者跟医生没有经济利益冲突,反正公家埋单,很多患者希望医生能给他们多检查、多开药,根本不存在什么乱检查、大处方的说法。医改后就不一样了,很多钱甚至全部的钱都要患者自己掏腰包,患者当然开始与医生和医院计较起来,矛盾也就开始越来越突出。

很多医生分析认为,现在患者就医时有明显的恐惧心理,认为医生就是”要钱“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医患属于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不牵涉金钱,共同面对一个”敌人“-疾病;现在这对”亲兄弟“因为要付给一方金钱了,原来几乎等同兄弟的医患双方就”反目"了。

调查时间:

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20日。

调查地点:

上海市各大医院。

调查目的:

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调查对象:

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

调查方式:

口头调查。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我采取口头访问的方式对上海市几个大医院进行了医患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调查。

可是,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设备及医技水平等改善提高,但医患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沟通理解等,被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列为影响医患关系的负面因素。

医患纠纷的特点:

1、医患纠纷的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患者医疗索赔金额逐年增加;

3、采取医学鉴定或者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的比例明显上升;

4、医闹分子介入,出现暴力事件;

5、处理难度越来越难;

6、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受到损失。

1、政府资金不足:医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医院过度市场化。

2、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3、医院缺乏统一管理制度。

4、服务质量的问题:患者在医院里治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

5、对医院过高要求: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有时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水平。

口头访问调查。

(一)医护人员。

首先医护人员对执业环境,认为目前执业环境一般的占回答医务工作者的54%,认为很差的占38%,认为恶劣的占总参与人数的6%,而认为目前医师执业环境很好的只占了总参与人数的2%。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问题上,有一半的人认为二者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有20%的人认为彼此之间如同朋友,和睦相处,有少部分的的人认觉得说不清楚,而有极少的人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病人影响医务人员的生计。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的医务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医务人员,有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有的人希望患者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有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有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少部分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看来,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依旧是希望社会各界,以及民众们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更多一些理解。

1、医患纠纷触目惊心。

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2、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3、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变、经济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传统的医患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医患关系作为一种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医生角色与患者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新的动向。

现阶段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患者对医疗诊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对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二是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增高,医疗费用与期望疗效不相符。三是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四是有些医院确实存在因医务人员工作过错,导致损害患者的事情。五是舆论和媒体的报道有失公允,武断地确定医院存在过错,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六是有些纠纷的产生完全是患者因经济利益的驱动。

医学高技术的应用,使诊疗方式正在逐步向自动化、信息化、遥控化发展。医生更多的是通过仪器设备获得病人的生理、生化指标等数据或身体部位的图像摄片,并为自己的诊疗提供依据,使医患之间的沟通减少,关系日渐淡化。长此以往,医患关系将日趋失衡和紧张。

医院逐渐成为向社会提供医疗保健和服务的特殊经营者,而广大患者也成为坦然享受医疗服务的特殊消费者。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也渗透到医患关系中,医患关系逐渐成为有偿服务的经济关系,患者对医疗费用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

随着患者及其家属的法律意识增强,广大患者不再对医院的过错保持沉默和谅解,而是采取多种方式甚至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权益,如请医疗专家、法律专家作为自己的代言人,以求一个“说法”

4、医患地位的平等化。

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逐渐被打破。事实上,这几年患者的自主权倍受关注,从“以病人为中心”到“病人自主选择医院、医生、药店”,都是一种人本意识的强化,医患地位的平等化还体现在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上,这打破了以往医疗方式,医疗过程由医生说了算的封闭局面。

医患纠纷的产生,既有医疗体制内的因素,也有医疗体制外的因素;目前学术界认为导致医患纠纷矛盾的主要是社会、医方、患者方三大因素。

(一)社会因素。

1。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国家医疗卫生经济政策和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对医疗投入不足。许多医患矛盾的焦点在“钱”上,患者希望少花钱看好病,而医院为了生存、发展,想方设法增加医疗收入,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医疗服务收费挂钩,各种经济指标的考核压力是扭曲医疗行为、加深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

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医疗保险覆盖面太小,参保群众的个人自付比例过大,大病后巨额医疗费用与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存在着过大的差距,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3。药品配售型市场结构不完善,物价政策不到位。药价虚高是配售型市场结构所导致的,也是引起医药领域腐败和加深医患矛盾的又一重要因素。

4。媒体对医患矛盾进行不恰当的渲染。部分媒体对医患矛盾过分渲染炒作,缺乏对医疗工作高风险和局限性的理解,片面地将医患关系理解成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一些负面报道的失实,严重伤害了大多数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积极性,也疏远了医患双方的关系。

5。职业“医闹”的出现,使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尖锐起来了。

6。医疗技术、药物技术的水平与医疗需求有一定差距。

7。宣传、教育的意识形态的反思。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等。

8、社会福利事业的国际差距大,社会财政整体医疗投入的不足等。

(二)医方因素。

1。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部分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少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病历书写及相关医疗文书的记录不重视,自身行为不规范,不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价值以及应该享有的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力。职业道德感不强,医疗服务中的欺诈行为、“红包”、“回扣”问题,也是引起医患矛盾的一个方面。

2。缺乏正确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可增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和依赖性,即使医疗过程中或结果不是很理想,病人也容易理解。反之,就医过程中医生与病人没有进行充分和准确的沟通,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极易引发医患矛盾。

3。举证倒置、过分谨慎行医。为了防范医疗纠纷,部分医生过分谨慎行医,如履薄冰,怕医疗纠纷,从而过分检查、过分用药、过分治疗,加重了病人的负担,最后有的还是出现差错,就更加谨慎、更加小心,如此不良循环,最终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再紧张。

4。医疗技术水平不高,误诊、漏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发生差错事故是导致医患纠纷的直接原因。

5。息事宁人,助长了“医闹”的产生与发展。一但发生医疗纠纷,院方为求平安,政府为保和谐,即便院方无过错,也不得不给予患方适当经济补偿,从而助长了患方“医闹”风气的日盛。

6、医方因素还医院管理科学的不发达,医院管理制度的时代局限性,医院管理者的整体素质的高低不齐等。

(三)患方因素。

1。患者对健康的过高期望与医学常识相对缺乏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和治疗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实际上,就医疗工作而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一个过程。而每个患者的身心健康和个体差异,也会直接影响着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再加上有些疾病是无法预测和治愈的,现代医疗技术还未能达到万无一失的境界。但是患者有时就不能理解,看好病是应该的,看不好就一定是医方的责任。无视医疗工作是高技术、高风险和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一门科学。

2。患方对医方过高的期望值与有限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患者来就医时是怀着对医方很高的期望值,一旦治病效果不理想,就误以为医方没有尽心尽职,就要求医方承担责任。特别是病情恶化或死亡时,患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难以承受这巨大压力,患方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甚至引发暴力事件,使医方蒙受委屈和损失。也有个别的患者素质太差,总想着少花钱看好病,甚至想看完病后再从医院捞一笔,恶意敲诈医方,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3。患者的维权意识、参与意识增强与法治意识淡漠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检查、诊断、治疗、用药、手术方案及收费情况要求医方及时告知,要求参与对病情诊治方案的选择和决定。当患者感到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障时,极易诱发医患矛盾。而当矛盾发生后,患方常认为通过法律途径不能使自己的权利得到足够的维护,继而采取非理性的维权行为。更有甚者,明知无理,也要通过“医闹”来胁迫医方让步。

4、国民素质,整体患者的科学水准、道德水准的提升落后。

医患沟通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

(一)、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应该看到,当前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该水平医疗服务的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集中的表现就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而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甚至医患冲突,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尽管目前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院,但是相当多医院的正常运行主要靠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医院设备购置、规模扩大靠收费的积累,医疗服务收入由医院自行支配。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是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而忽视群众利益。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研究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

1、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强化质量管理。

在市场经济时代,病人是医院工作的中心,作为医院服务的对象,病人是医院利润的最终来源,拥有病人是医院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病人建立长久而稳定的关系,就需重视病人的利益,了解病人的心理特征、就医行为,给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设法满足其需求。

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和医患关系的改进具有共同的基础: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而医患关系的改进也需以病人为中心,企业需要重视客户利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医患关系的改进也必须重视病人利益,给病人让度价值,千方百计满足病人需求。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快速、周到、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达到企业利润最大,改进医患关系也是为了达到吸引和保持更多病人的目的,实现医院的价值。

改进医患关系的同时,应狠抓医疗质量。要切实把好“三关”,一是人才建设关,大力培养和引进有用人才,负担科技兴院的重任;二是专科建设关,抓重点、扬特色,努力抓好专科建设;三是科研项目关,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新技术开发,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

2、对医疗队伍进行教育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1)、转化医护人员治病观念。

一些医护人员把病人当作“零件损坏的机器”,只注重治病,不注意待人。尤其是随着临床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医者对人体越来越小的局部进行越来越深的研究以及越来越专的诊断与治疗,而对于全部整体的人的注意力却逐渐减少,这就在医者思想上不由自主的积淀了“看病只是对付病人某块组织物”的意识。医护人员的头脑中整天充满着各种影像、图示、波形和数据,而患者那种被疾病所折磨的痛苦形象却逐渐模糊不清,淡忘了对于病人作为人所应付出的情感关怀与人文关怀。这种情感“物化”现象,对改善医患关系极为不利,医疗服务模式必须实行“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在医疗服务走向市场的今天,尊重患者的合法权利已成为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的必须条件。特别是随着我国法律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问题成为医护人员不可回避的问题。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把患者的合法权利变成了若干具体的法律条文,如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等等。这相对于以往患者的病历保密,不允许病人翻阅病历等老规矩来说,是医护人员一时还难以适应的。因此,医院必须在组织学习这些法律条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2)、强化服务意识,实施病人满意工程。

充分认识到医疗服务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服务行业的特殊性服务,同样要遵循市场规律。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是人们对医学也有了更为广泛和全面的了解,观念文化和政治上的种种变化,使得今天的许多患者已不再是逆来顺受的被动方,他们能够在医疗过程中提出更多自己的见解并做出自己的理性决定。维系医疗服务和医患关系的,已不仅仅是医生的医疗技术和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超越技术、经济的尊重的服务。因此,把患者作为医疗服务、医患关系的中心成为健康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真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以病人满意为工作准则和行为准则。

(三)患者的理解和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除了政府部门、医院管理层、医疗队伍的努力之外,患者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医疗纠纷的发生都是由于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行业的特殊性了解不足,对医院寄予不恰当的依赖,对医疗效果抱有过高的期望,一旦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产生焦躁甚至愤怒心理,导致不理智行为而造成的。

1、让患者充分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主动影响和降低患者。

的期望值。

首先,医学本身具有高风险性和探索性,现代医学还有许多未触及的领域,还有许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疑难问题,医疗技术的局限客观的存在着。加上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也存在差异,即使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仅为百分之七十,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之间。进医院不等于进保险箱,医生并不是包医百病的神仙,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其次,就医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医生看病是一个复杂的高智能过程,除了专业的知识,还必须有一套严谨的就医程序来作为保证。医院的规章制度、运行秩序是经过科学的提炼和。

总结。

制定出来的,不能为方便某个人而破例。再者,医护人员作为普通人的一员,也具有大众所具备的七情六欲,过失与缺点,不能苛求医护人员时时刻刻的表现都完美无缺。只有让患者对以上三个方面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患者的期望值才能有所下降。

期望值作为患者个人主体的主观愿望,医院不能运用硬性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只能够尽自己所能引导患者建立正确合理的期望值。医院可以与广大群众建立互动关系,向社会阐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非人力因素,让群众了解医院及医护人员的难处,解答例如药品费用为何居高不下等大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取得广大患者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可以开展各种医疗咨询活动,让医护人员走向社会,把各种基本的医疗知识、医疗过程传输给普通民众,自然有助于医院开展工作。

2、对于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予以尊重并使之充分享有。

医院医疗服务过程的透明化操作是降低患者期望值最有效的方。

法。以往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的不信任,怀疑其“开大处方”、“赚黑心钱”等,皆因服务过程不透明产生。医院可以采取类似其他一般性服务行业的个性化服务体系,如对同一种病症,可向患者提供不同的处方,由患者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心理紧张程度决定采取哪种治疗方案,这样,医药费用高低,治疗周期长短,都由患者自主选择,降低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性,也就减少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可能性。

要建立新型医患关系,作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主体的医院应付出更多的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实际行动取得社会及大众的理解与支持,寻求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在很多人的脑海里,都有这样的观念:文科院校的女生比男生多,而理工科院校的男生比女生多,也确实,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我们都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我国的大中专院校基本都存在着男女生比例不平衡、结构失调的问题。

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就是要通过了解大学生们对于男女比例不均衡问题的看法与观点,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处理方式、表现态度等,来调查并认识现代大学生对如何正确并有效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与方法,进一步明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客观性与重要性。

所以,这里,关于大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在其身边出现的男女比例不平衡问题,如何博得他人的认可喜欢,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等等就变得尤其的重要,这也就要求大学生应该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在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中寻找优秀的自我,更好地完成学业、完成我们社会心理学上所讲的“社会化”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对人际交往的渴求反映出希望被人接爱、理解的愿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际关系期待,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交往模式。

青年期的大学生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德国学者斯普兰格说:“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有那种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愿望。没有谁比青年人从他们孤独小房里,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了,没有谁比青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部世界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处在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

“在我们文科班,女生人数往往是男生人数的两倍,她们大多数十分灵秀,在温柔文静之余又有一些活泼,一向备受青睐,何况,女生还容易在学习成绩、文娱活动等方面独领风骚,相比之下男生自然黯然失色。所以当理科男生羡慕我们被"花团锦簇"包围时,我们只有做“敢怒不敢言”、“有苦说不出”的万般无奈状。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再加上男同胞一向被女生压得抬不起头来,唉,忍辱负重的心情,我们自然觉得不满。”

“我们班的那几位大哥,的确,他们几个一米八几的个,又剪了头比较流行的发型,往校园里一站,算得上一道风景,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几个家伙被捧的,就差没天上地下了,……,在班上我们女生一般都不会主动和他们讲话,或许你不相信,我到现在还没和我们班的所有的男生都说过话呢,虽然就那么几个男生,呵呵。”

这是在我们作调查时摘录的一位文科类的男生和一位文科类女生的话。男生的言语看起来似乎在像我们诉苦,而女生则似乎只是平淡地在回答我们的问题,又似乎带有一点的“怨”。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它让我们看到了,在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班上,一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人际交往问题,而一般的同学都不会把处理好人际关系看得很重,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过好了就没什么问题了。不知他们有没有考虑过,所谓的“自己过好”也包括自己要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网,要懂得与他人交流,懂得让他人了解你、信任你、喜欢你。

当然,我们可以猜想,这些男生和女生们或许也会有“为什么我受不到别人的欢迎”、“我如何与其他同学更好地沟通”、“怎样让大家更好得了解我”、“怎样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突现自己”、“我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我的待人处事态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他们对于人际关系重要性的态度怎样,对于处理人际关系所运用的方法怎样,他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要多吸收经验、教训,要多学习方法,要多勇敢地与他人交流,要懂得循序渐进,不断进步。

有一本书叫做《你是最受欢迎的人》,它就从心理学的某些观点出发,讲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把握好人际交往,让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大学生在校园中更完美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大学生都应该时刻注意讲什么话才能更吸引人,不能故意拿自己或别人开玩笑,对陌生人要不吝啬赞美等;应该懂得怎样拒绝人最不会得罪人、怎样说话最能避免难堪、怎样说话最能取得别人的谅解、怎样说话最有利于沟通并且正确区别对待别人对你的嘲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要尽量为他人帮忙;遇事不能过于冲动,要合理解决,尽量防止与他人产生冲突;能懂得正确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充分重视“关系网”的维护;当然,也应该善于成人之美、注意保持谦逊,摈弃嫉妒心理等等。

“是不是文科类院校的男生都是宝,理科类院校的女生都是花?”、“为什么文科的女生倾向与理科的男生,而理科的男生倾向于喜欢文科的女生?”这些又是调查中一些同学发表的感慨。

“理科的男生,稳重,踏实,有一颗包容的心;理工科男生一定很聪明;理工科的男生,会有很强的方向感;理工科的男生对感情专一,不会轻易移情别恋;理工科男生的动手能力很棒……”这是一个女生要找理科男生做男朋友的理由。

从这里,我们就会了解到男女比例失调带来的不健康恋爱心理已经或多或少、可轻可重的影响着现在的大学生。

我们不能拘泥于这样的观点,的确,文理结合可以互补,但这并不代表文文或理理结合就一定不可以,同样的兴趣爱好、同样的知识体系同样可以吸引对方,我们不能将这种观点极端化,不然很容易产生极端化的表现,从而出现不可想象的问题,甚至出现另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知道: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感情色彩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当代的大学生,就应该处理好自己的情感问题,并且应该认真对待而不是图个一时的消遣、满足解除自己一时的孤单情绪等,只有把态度端正了,把思想放成熟了,把观念也摆正了,才能更好的处理好自身的情感问题,更好的完成心理成熟、成长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上讲“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必须经历一系列的社会化过程,期间要受到家庭情况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社会地位的影响、学校的影响、师友伙伴的影响、所接触文化范围或文化方向的影响等等,而学校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学校是人接受社会化的基础阶段,如果能在学校培养好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处世方式等,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就可以起到更好的铺垫作用,为之后的社会化服务”,所以,我们必须在学校就认真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一重要的“点”,在现在的学校都普遍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典例下,更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他人的正确的实践经验,依靠自身的不断加油、努力,将学习与生活的“面”、生存的“面”铺平!

对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近年来,我院医疗纠纷和医闹事件时有发生,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给正常的医疗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行业评议中也处在末尾,为了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我院开展了关于改善医患关系的调研,通过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交流,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患者多数认为:

1、医院收费高

2、环境差

3、技术力量薄弱

4、服务质量差。

针对上述问题医务人员想法:

1、我们是差额单位,要想开满足额工资,就需要指标,产生经济效益。

2、硬件环境设施的改善,医院没有能力承担。

3、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技术,来自于很多阶段,如上学(专科3年,本科5年),进修(1年),考级(每年要进行),院内学习(每周),科内学习(每周),外出培训,外院交流,书写论文等。因为我们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也要照顾自己的家庭。而且技术不但要不断学习,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就进修1人为例,进修费4000元,住宿费1200元,每月生活费1200元,交通费1000元(不包括给老师礼物费用)。虽然医院有相应补助政策,但是职工还要自己拿出一部份钱来完成学习。所以职工长期外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技术提高也就慢。,医院没有优惠的政策,不能保障医疗技术人员的利益,使医疗技术人员大量外流。自××年—20xx年,我院有近30名医疗技术人员调出本院,内科执业医生外调就达6人。

4、每日重复单调的工作,每日对待不同人群的解释,有理解的,有不理解的,解释繁琐。本地区医务人员收入低,付出与回报不协调,难免工作中存在情绪,这使医患之间产生矛盾。

1、医患纠纷的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患者医疗索赔金额逐年增加;

3、采取医学鉴定或者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的比例明显上升;

4、医闹分子介入,出现暴力事件;

5、处理难度越来越难;

6、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受到损失。

1、政府资金不足:医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医院过度市场化。我院定位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但事实上我院部分是自收自支的“半企业化”管理单位,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既然是自收自支单位,那么理所当然地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医院正常运行主要来源于医疗收入,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就过分依赖市场化的医疗利润来维持,导致了我院与全国医院以药养医,以医养院,甚至于以医养防(疫)现象的产生。这样,医院的管理就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医生的待遇就依赖于多开检验、检查单,开大处方来增加收入,因而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产生了看病贵现象。

2、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我院子××年至今没有分来几名大学生,现仅有的几个高级医生和大多数的中级卫生技术人员都是近年聘请和考录的,年轻医务人员缺乏,设备落后,现只能完善临床基本要求的设备,技术力量还存在差距,科室尖端项目不够突出。这样自然留不住病人,最后病人都往大医院跑,就导致看病难。再加上医疗保障覆盖不足,患者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产生了看病贵现象,因此广大患者对现有医疗体制产生强烈不满情绪,而医院和医务人员首当其冲地成为患者及全社会发泄不满情绪的直接对象。可以说医患关系的恶化与目前的医疗体制分不开的。近年我院涌现一批年轻技术强的医生,但还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我们还要在专科上多下功夫,突出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巩固原有成绩,开发适用经济型的新技术。

3、本地区医院缺乏统一管理制度:市几所医院,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都是摸索着自己学习、自己管理、使医院缺乏一整套的规章制度,这使我们在医疗活动中出现问题,发现问题难以解决,制度不健全,或者制度执行不力,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

4、服务质量的问题:患者在医院里治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大意也容易出现医疗差错,形成医疗纠纷。本地区医务工作者经济收入与其工作强度和风险相比不相称,无法体现工作价值,就产生了部分医生收红包回扣现象,同时也造成了医生在大家心目中唯利是图的偏见,再加上医生工作量较大,往往疲于应付,无暇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和作必要的说明,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5、对医院过高要求: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有时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水平,患者不能理解病情的变化和疾病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能正确认识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当医疗结果与期望出现偏差时容易情绪激动而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因此,只要在医院里死了人,就被认为是发生医疗事故,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猝死病人和疾病自然死亡的病人只要在医院抢救过或治疗过,就是其家属索取赔偿的理由了,并且一定要赔到钱为止,否则就不罢休。

6、处理纠纷的复杂性:保护弱势群体,举证倒置等医改政策,让医疗纠纷把患者与医院的距离加大了,经过权威卫生部门医疗鉴定,法院调解判决,使患者和医院都进入了一个慢性等待期,双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医患纠纷调解过程中患方漫天的要价和医闹的介入,破坏了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有的甚至辱骂院长,推打医生,以致医院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医患纠纷,其方法又给医院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经济又带来多余负担。

医患关系如果趋向紧张,以致医闹的恶性发展,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构成对医务人员及其家属的人身安全威胁,而且影响政府的工作和社会的稳定,甚至会使医务人员怕担风险而对一些重病例及疑难病例不敢作进一步地治疗探究,从而影响了医疗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为此,我们为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增加投入改善医疗硬件设施:

我院硬件设施比较落后,近年刚刚更换了使用10年—20年的设备,其中超声,ct机及一些仪器为职工融资购买。还有用房简陋面积小,房舍布局不合理,患者就医流程复杂,医务人员开展工作难。市政府领导也来我院视察此情况,并开了现场会议。医疗仪器设备陈旧,诊断误差就要大,会给患者带来不利因素,诊断出现差错将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并且技防设施不全使患者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我院资金投入,更新医疗仪器设备,确保诊断准确,改善我院基础设施,使患者有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以免医疗事故发生,这样就有利于避免医患纠纷发生。医院还应创造条件,按规定配备保安室或警务室,以防意外事故发生,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

(二)资源合理配置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卫生部门观念要创新,盘活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医疗机构,根据全市人口状况布局医疗网点,特别要在人口集聚地加大投入。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建设步伐,按正规化的要求,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形成全面覆盖的基层医疗体系,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要从注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梯队入手,切实把培养医技人才工作摆上重要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吸收、鼓励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和高级在职技术人员到我们基层服务,缓解基层卫生专业人才紧缺矛盾,同时,要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和技能培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使卫生人才资源更加优化合理。

(三)健全医疗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键是改革目前的医疗卫生制度。我院为公立医院,不能推向市场。医院要进行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医院各项制度,医院的发展不能只靠自身的收入来维持,要实行收支两条线,政府就要加大投入,这样才会减轻病人的负担。要将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内容,由政府来承担。要让老百姓真正接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合理就医理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院的领导和管理,开展好“六项活动,四个评比”创建活动。一、要在创建活动中,健全完善诊疗规范,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各种医疗制度,规范医疗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院管理规章制度,防范医疗风险。二、在活动中要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杜绝无证上岗,防范救治医疗纠纷。三、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学会有效沟通,融洽医患关系。四、要简化就医流程,控制医疗费用,方便病人就医,尽最大努力降低群众看病的成本费用。活动宗旨是为群众创建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优质的医疗服务,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使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四)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医患关系和谐的良好氛围:

卫生及有关部门要利用各种载体宣传有关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能使患者和医务人员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导向和社会监督的重要载体,要本着对社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客观公正地报道医改动态,公共卫生事件,医患纠纷案,多报道医疗卫生方面的好人好事,如近几年的医务工作者踊跃为抢救危重病人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热血事迹;医院职工自发组织为病人捐资医疗费;医务人员为灾区捐款;非典时期医务工作者的英雄事迹;医务人员义务为群众体检;体检流感来了医疗工作者站到第一线;以此作为改善医患关系的切入点,向群众宣传有关卫生健康知识,转变就医观念,正确引导医患关系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五)社会共同保护就医环境:

医疗机构本是履行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社会公共场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就诊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疗机构财产。卫生系统要成立医疗纠纷机构,处理纠纷,以防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本地区建立医疗事故纠纷风险金,承担责任赔偿,不要让医院承担过重负担,以利于医患关系趋向缓和。

调研结果,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是构建……

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就是要通过了解大学生们对于男女比例不均衡问题的看法与观点,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处理方式、表现态度等,来调查并认识现代大学生对如何正确并有效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与方法,进一步明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客观性与重要性。

所以,这里,关于大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在其身边出现的男女比例不平衡问题,如何博得他人的认可喜欢,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等等就变得尤其的重要,这也就要求大学生应该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在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中寻找优秀的自我,更好地完成学业、完成我们社会心理学上所讲的“社会化”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对人际交往的渴求反映出希望被人接爱、理解的愿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际关系期待,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交往模式。

青年期的大学生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德国学者斯普兰格说:“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有那种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愿望。没有谁比青年人从他们孤独小房里,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了,没有谁比青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部世界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处在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

“在我们文科班,女生人数往往是男生人数的两倍,她们大多数十分灵秀,在温柔文静之余又有一些活泼,一向备受青睐,何况,女生还容易在学习成绩、文娱活动等方面独领风骚,相比之下男生自然黯然失色。所以当理科男生羡慕我们被”花团锦簇“包围时,我们只有做“敢怒不敢言”、“有苦说不出”的万般无奈状。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的关系并不怎么融洽,再加上男同胞一向被女生压得抬不起头来,唉,忍辱负重的心情,我们自然觉得不满。”

“我们班的那几位大哥,的确,他们几个一米八几的个,又剪了头比较流行的发型,往校园里一站,算得上一道风景,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几个家伙被捧的,就差没天上地下了,……,在班上我们女生一般都不会主动和他们讲话,或许你不相信,我到现在还没和我们班的所有的男生都说过话呢,虽然就那么几个男生,呵呵。”

这是在我们作调查时摘录的一位文科类的男生和一位文科类女生的话。男生的言语看起来似乎在像我们诉苦,而女生则似乎只是平淡地在回答我们的问题,又似乎带有一点的“怨”。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它让我们看到了,在男女生比例失调的班上,一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人际交往问题,而一般的同学都不会把处理好人际关系看得很重,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过好了就没什么问题了。不知他们有没有考虑过,所谓的“自己过好”也包括自己要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网,要懂得与他人交流,懂得让他人了解你、信任你、喜欢你。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他们对于人际关系重要性的态度怎样,对于处理人际关系所运用的方法怎样,他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要多吸收经验、教训,要多学习方法,要多勇敢地与他人交流,要懂得循序渐进,不断进步。

有一本书叫做《你是最受欢迎的人》,它就从心理学的`某些观点出发,讲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把握好人际交往,让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大学生在校园中更完美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大学生都应该时刻注意讲什么话才能更吸引人,不能故意拿自己或别人开玩笑,对陌生人要不吝啬赞美等;应该懂得怎样拒绝人最不会得罪人、怎样说话最能避免难堪、怎样说话最能取得别人的谅解、怎样说话最有利于沟通并且正确区别对待别人对你的嘲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要尽量为他人帮忙;遇事不能过于冲动,要合理解决,尽量防止与他人产生冲突;能懂得正确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充分重视“关系网”的维护;当然,也应该善于成人之美、注意保持谦逊,摈弃嫉妒心理等等。

“是不是文科类院校的男生都是宝,理科类院校的女生都是花?”、“为什么文科的女生倾向与理科的男生,而理科的男生倾向于喜欢文科的女生?”这些又是调查中一些同学发表的感慨。

“理科的男生,稳重,踏实,有一颗包容的心;理工科男生一定很聪明;理工科的男生,会有很强的方向感;理工科的男生对感情专一,不会轻易移情别恋;理工科男生的动手能力很棒……”这是一个女生要找理科男生做男朋友的理由。

从这里,我们就会了解到男女比例失调带来的不健康恋爱心理已经或多或少、可轻可重的影响着现在的大学生。

我们不能拘泥于这样的观点,的确,文理结合可以互补,但这并不代表文文或理理结合就一定不可以,同样的兴趣爱好、同样的知识体系同样可以吸引对方,我们不能将这种观点极端化,不然很容易产生极端化的表现,从而出现不可想象的问题,甚至出现另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知道: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感情色彩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当代的大学生,就应该处理好自己的情感问题,并且应该认真对待而不是图个一时的消遣、满足解除自己一时的孤单情绪等,只有把态度端正了,把思想放成熟了,把观念也摆正了,才能更好的处理好自身的情感问题,更好的完成心理成熟、成长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上讲“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必须经历一系列的社会化过程,期间要受到家庭情况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社会地位的影响、学校的影响、师友伙伴的影响、所接触文化范围或文化方向的影响等等,而学校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学校是人接受社会化的基础阶段,如果能在学校培养好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处世方式等,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就可以起到更好的铺垫作用,为之后的社会化服务”,所以,我们必须在学校就认真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一重要的“点”,在现在的学校都普遍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典例下,更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他人的正确的实践经验,依靠自身的不断加油、努力,将学习与生活的“面”、生存的“面”铺平!

对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在一篇名为《亟待改善医院执业和发展环境》的文章中列举了导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越来越差的几大因素:

医患纠纷触目惊心

据20xx年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20xx年至20xx年间,每家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事件5.42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81万元。尽管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水平和学历都越来越高,但医患纠纷事故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升级,以至于开始上演一场场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现在医院院长们普遍有“三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患者篇:

说起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有45.4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2.95%认为跟医务人员的关系比较好,而非常融洽的占2.27%,有13.63%的人则认为比较差,5.7%则在就医过程中跟医务人员相处得非常糟糕。整体看来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生相处的还算较好,并没有发生过大的纠纷甚至冲突。

在对医院的选择上,有18.7%的人以价格是否公道为优先选择条件,而有37.41%的人选择了医疗技术领先这一项,有10.79%的人选择了交通方便或者离家近,有25.17%则以服务态度佳,口碑良好为先决条件,37.19%选择大型设备完善,资金雄厚,仅仅只有0.74%选择了听信广告宣传。大部分人在就医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医疗技术好,设备完善,资金雄厚的大医院,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大型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吧。

就医时,医护人员让无法忍受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有13.63%的人认为医生在工作时使用的医学专业术语太专业,不乐意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27.27%认为医务人员态度恶劣让人难以接受,有22.72%人选择了就诊手续太繁杂,医护人员不细心引导,有29.54%的人认为医护水平太差,延误患者治疗让人难以接受,而6.81%人则讨厌医务人员索要红包,利欲熏心。大部分患者依旧比较重视就医时接受的服务,包括医务人员的态度等,当我们患病就医时,希望得到的是一个温暖的环境和体贴的照顾。

当患者遇到医疗纠纷时,有27.27%的人选择面对面投诉医护人员,有17.04%会向医院设立的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有4.54%选择往医院公设的意见箱投信,有12.5%的人通过第三公正方投诉,有38.63%的人只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而不会采取一般的投诉手段。调查看出,大部分的患者已经学会使用自己掌握的方式,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投诉,但依旧有1/3左右的人面对自己的遭遇而只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不采取投诉手段。

在就医的过程中,有15.9%人曾经受到过医务人员的恶劣服务态度,有35.22%难以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19.31%当遭遇到医患纠纷时苦于无处投诉,9.09%遇到医患纠纷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有20.48%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问题。

而涉及到患者自己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时,有高达71.59%的人认为他们之间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6.81%认为彼此之间存在利害关系,会考虑向医务人员塞红包以求得更好的服务和治疗,只有9.1%认为彼此之间是朋友关系,能够和睦相处,另外有12.5%的人认为这个问题说不清楚。在大多数患者心里,依旧把医务人员放在了了彼此不相干,只存在供求关系的地位上,能够真正跟医务人员和睦相处的仅仅是少数不到10%的人。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13.63%希望医务人员能学学心理学,理解患者心理,38.63%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7.57%的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8.18%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19.69%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4.72%选择了其他。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医疗保障不到位等原因,使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们心中充满了怨气。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

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务人员肯付出更得一些,收效就会更好一些。

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本次的社会调查,我们组是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调查地点,当我们组到达的时候,正好遇上“医闹”,当电视新闻里的场景真实出现在自己眼前,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社会的医患关系已经紧张到了如此地步。我们因此开展了本次调查,希望了解普通人民对现今医患关系的了解情况、看法以及建议等。以对现今的医患关系作出正确的分析及为作出正确解决方案的参考。

医患关系 医患纠纷 医疗服务

(一)调研的背景与概况

1.医患关系紧张是当下不可讳言之事实,而在医患交涉实践中,由于双方往往是直接面对,其高昂的成本更是众所周知:言辞上各执一词,行动上则是各走极端,于是骂战经常有,打横幅、抬尸要挟乃至双方大打出手都不鲜见。

2.近年来,关于医患关系的恶性暴力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给正常的医疗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改善医疗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本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于当前看病难、贵等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医患关系的看法建议,希望能对改善医患关系略尽绵薄之力。

3.这次社会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医务工作者、病患以及病患家属发放问卷共100份,实际回收87份。另外对部分医务人员和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做了采访。

(二)内容和结论

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我限定问卷调查者要在18周岁以上。经统计,年龄层次的人在本次调查中基本均有涉及。被调查者中,年龄介于18至25岁的有8人,约占9.1% ;26~35岁有10人,约占11.5%;而36~45岁有27人,约占31.0%;46~55岁有22人,占25.3%;55岁以上共20人,约占23.0%。

占86.0%),而还有12人分别有5个是医院行政人员,其余7个为患者。

2.群众对当前社会关系的判断

分析:据调查,认为当前医患关系很好的竟然为零,这是让人感到很意外但又好像是在意料之中,这就是对每一个医护人员的一个警钟,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使人们无所适从,甚至当医务人员转换身份变为患者时,都发出看病不易的感慨。同时,很好的另一个极端--很差,认为是这个选项的人却不少,达32人之多其中选此项的据观察大多为医患家属,与选很好的零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这使医护人员改善自身成了迫切的要求。总体上,本调反映出现今医患关系处于中下水平。

3.当前群众所看到的各种现象反射出来的问题

此分析涉及6道问题(第5题--第10题),第5题问“在以往的生活中,有没有跟医生闹矛盾的情况出现”。其中大约有1/3的人是和医护人员出现过矛盾、纠纷的。而6、7题是反映"医德"问题,第6题问“你觉得老师在学校教的“医德”在社会上存在吗”,其中有34.5%的人认为是“存在”的,但有更多的人认为“较少存在”(有63.2%),甚至有2人认为“根本不存在”;第7题问“你认为收红包、回扣的现象常有么”。其中,有62%的医患和家属以及95%的医疗行政人员选择了偶尔,甚至有近30%的医患和家属选择了总是,当然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选择很少。第8题问“就你自身及你亲戚而言,你是不是经常觉得看病难,看病贵”。其中,有调查中有54%的认为总是“看病难,看病贵”,有42.5%的人偶尔会觉得“看病难,看病贵”,对“看病难,看病贵”觉得“很少和没感觉的”仅仅只有3人(占3.3%)。第9题就真真切切反映了现今医疗方面的现状,问“就医经历让你最不满意的有哪些”。其中选择"没有就医经历让你最不满意的"有7人(占8.0%),由于这是多选题,其它大部分选项的比率落在50%左右,但“医护人员态度冷漠,难以沟通”这一项就有67选次(占到了77%)。第10题,如果得了较大的病,有43.7%的人会选择“颇富声誉的大医院”治疗,分别有9.2%、3.4%和6.9%会选择到“熟悉的小门诊”、“用老人的经验来治疗”和“其他”方式,值得另人注意的是有36.8%的人会到“有亲戚朋友工作的医院”。

分析:第5题显示出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日趋普遍,范围越来越广、事件越来越多。这表示处理好医患关系已是燃眉之急。第6、7题反映普通人民百姓觉得当今医者"医德"世风日下,收取红包现象日益严重;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偷偷采访了一些医护人员和医疗行政人员,据他们所说医生是否收取红包并不会影响手术的质量,在手术台上的医生不会关心这位病人是否给与红包,但是许多的家属会主动塞红包给主刀医生甚至有时连护士都有,他们认为只有给了红包医生才会好好开刀,在医生逐渐沦为工作机器何尝不是某些患者的推波助澜呢?第8题显示,近几年常说的“看病难,看病贵”是广泛存在的,医药改革、民生保障年年在做但是收效甚微,去大医院排练一整天的队只换来医生不耐烦的5分钟看症,好不容易花了上千块买药买仪器病却迟迟不见好转,再去一次医院又是一整天,这样的看病方式亟需完善。第9题真真切切反映了现今医疗方面的现状,选择"没有就医经历让你最不满意的"仅有7人,而选择“医护人员态度冷漠,难以沟通”这一项就有67选次(占到了77%)。明显强烈的对比反映出医护人员方面服务意识、医生的态度也是亟待提高啊,或许你一天内重复看了上百名患者已经很厌烦了,但请你想想那些患者排了将近一天满怀希望终于等到医生了却换来的是不耐烦、无所谓的态度。第10题中,有36.8%的人会到“有亲戚朋友工作的医院”显示出患者(或说群众)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已经大大下降了,医患关系接都远不如朋友关系了。总体上,医护人员的不合格、群众对医生的不信任、政府政策的不完善构成了医患关系恶化的恶性循环,导致医患关系日趋尖锐、医患纠纷层出不穷。

4.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

关于民众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的相关问题有第12、13和15三题。分别是“当您作为病人遇到不耐心诊断您的病情的医生时,您会怎样呢?”、“当您没有得到医生较好的服务时,您会怎样呢?”和“您是否了解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途径程序?”。第12题中遇到不耐烦的医生,会“很生气,甩头就走”的有50人(约占57.5%),会“理解他们的辛苦”的有26人(约占29.9%),会“无所谓”的有11人(约占12.6%)。第13题中,当没有得到医生较好的服务时,有45人会“自认倒霉”(占51.7%),另外有52的人会“向有关部门投诉”(占48.3%)。而15题中遇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时非常清楚的竟然只有1人(占1.1%),知道一些的有30人(月占34.5%),不怎么清楚的有46人(约占52.9%),完全不知道的还有10人,(约占11.5%)。

分析:人民的生命是受到法律的保障的,当人们的生命权利受到破坏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

途径进行维权。在调查中,我们将这两问题进行交叉分析。当群众作为病人遇到不耐心诊断的医生时,有57.5%的人会选择“甩头就走”,其中又有高达48%的人会“自认倒霉”,同样“自认倒霉”还有“理解他们的辛苦”中的高达46.15%的人,选择“无所谓”中81.82%的比率是理所当然的。也可以知道,当没有得到医生较好的服务时,“自认倒霉”的超过一半。单看15题的统计数据:“非常清楚”的仅仅只有1人,大部分人是处于“知道一些”和“不怎么清楚”的(有76人,占87.4%),甚至有10人是完全不知道的。

这表明两点:

(1)、群众的法律意识低下,我们学生的法律意识还不高,更不用说普通老百姓了。所以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还需提高。

(2)、政府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针对现状,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急需修正。

5.高级行政管理人员) 在医院看来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这一问题只针对医护人员和医院我把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分为医院认为和患者认为两部分,对于医院这一部分没有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而是采访,以下是我对几位采访者回答的一个总结。

(1)、政府资金不足:医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医院过度市场化。我院定位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但事实上我院部分是自收自支的“半企业化”管理单位,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既然是自收自支单位,那么理所当然地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医院正常运行主要来源于医疗收入,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就过分依赖市场化的医疗利润来维持,导致了我院与全国医院以药养医,以医养院,甚至于以医养防(疫)现象的产生。这样,医院的管理就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医生的待遇就依赖于多开检验、检查单,开大处方来增加收入,因而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产生了看病贵现象。

(2)、医院缺乏统一管理制度: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都是摸索着自己学习、自己管理、使医院缺乏一整套的规章制度,这使得在医疗活动中出现问题,发现问题难以解决,制度不健全,或者制度执行不力,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

分医生收红包回扣现象,同时也造成了医生在大家心目中唯利是图的偏见,再加上医生工作量较大,往往疲于应付,无暇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和作必要的说明,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4)、对医院过高要求: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有时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水平,患者不能理解病情的变化和疾病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能正确认识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当医疗结果与期望出现偏差时容易情绪激动而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因此,只要在医院里死了人,就被认为是发生医疗事故,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猝死病人和疾病自然死亡的病人只要在医院抢救过或治疗过,就是其家属索取赔偿的理由了,并且一定要赔到钱为止,否则就不罢休。

(5)、处理纠纷的复杂性:保护弱势群体,举证倒置等医改政策,让医疗纠纷把患者与医院的距离加大了,经过权威卫生部门医疗鉴定,法院调解判决,使患者和医院都进入了一个慢性等待期,双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医患纠纷调解过程中患方漫天的要价和医闹的介入,破坏了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有的甚至辱骂院长,推打医生,以致医院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医患纠纷,其方法又给医院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经济又带来多余负担。

6.是什么导致医患冲突事件(患者和家属回答)

从统计出来的数据看:由大到小有“医院事故处理不及时解决程序不完善,患者及家属没有得到正确的对待”(73人,占83.9%);“医院与患者沟通不够”(59人,占67.8%);“患者或家属不了解医疗事故的`真相,盲目行事,患者不够理性”(52人,占59.8%);“一些人利用医闹谋取非法利益”(40人,占46%);“正规渠道解决医疗纠纷难,医闹反而能够获得赔偿”(38人,占43.7%);认为“原因复杂,不好说”(28人,占32.2%)。

分析:从数据来看,群众认为造成医患冲突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1、医院制度不完善,

2、沟通不够(这点在我看来医院的责任更大),

3、患者对事情反应过激,

4、别有用心的医闹行为(按主要性排序)。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更多的是在医方,医院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在政府和人民的监督下完善医院制度心保障患者权益。

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随机抽取三江学院1990年后出生(大一、大二年级)大学生500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涉及文新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等学院相关专业,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6份,有效回收率为97.2%,符合统计要求。在486份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368人,占76%,大二学生为118人,占24%;男生268人,占55.1%,女生218人,占44.9%;理工科学生255人,占52%,文科学生231人,占47.6%。

(二)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中文版)两个问卷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讲授、讨论会和个体分析,对在校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况进行了解。自编问卷包括学院、专业、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基本信息,问卷从家庭教养、交往范围、网络交往状况、交往态度和原则、交往内容、交往方式、交往动机、交往认知和交往冲突及处理情况等9个维度;《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包括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冲突管理与情感支持5个维度,从而剖析良好人际交往中的障碍性因素,力求探寻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措施。

综合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内心有交友渴望,普遍比较重视在校期间同学人际关系,并希望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融入集体生活。调查显示,大部分的90后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其中,有131人在交往中会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让步,占调查人数的27%,298人在交往中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考虑对方的意见是否合理,占调查人数的61%,还有57人表示会直接接受对方的观点,占调查人数的12%。可见,大部分的90后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态度比较理性,但是由于90后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从小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忽视他人和集体,不能或者不愿深入的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在交往范围和方式上,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结交朋友的最主要的渠道是宿舍与班级,所占比例是59%,其次,社会实践、网络、社团活动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很重要的渠道。在宿舍人际关系上,对自己所处的宿舍关系氛围评价“融洽和睦”的占33.8%,“较融洽”的占55.2%,可见大部分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气氛友好、融洽,而还有7%的学生表示宿舍关系“沉闷冷漠”,宿舍成员之间关系不太紧密,成员之间互不关心,但这些宿舍并没有太大的矛盾和冲突,另有4%的学生选择宿舍关系“较为紧张”;在班级人际方面,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集体活动的态度是有35%的学生表示“很热心”,在集体中,能积极投入、热心为班集体服务,这类学生多为学生干部或者班级干部;55%的学生表示“比较热心”,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愿意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另有10%的学生表示“不太热心”于大学的集体活动,部分学生埋怨集体活动太多,安排不合理。

在交往方式上,除了与班级、宿舍及其他一般交往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往、交流外,在调查的学生当中,68%的学生表示更习惯通过手机平台进行人际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在对学生的访谈中,也有不少学生表示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可见90后的大学生交往方式日渐多样化,网络作为一个便捷的交往工具,给学生们提供了多种交往方式,但同时,多样化的交往方式也会给一些学生带来一定的无所适从感。

在交往的主动性方面,有36%的学生表示愿意和陌生人主动聊天,在这部分学生中,男生所占比例为77%,可见男生较女生在交往中更为主动,女生相对较为内敛,只有少部分女生愿意主动与陌生人聊天。而在愿意与陌生人聊天的大学生当中,采取小心谨慎态度的占75%,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安全有所防范,只有7.9%的学生表示会对陌生人坦诚相待,另有19%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于陌生人接触,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应该相对狭窄。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上海市各大医院。

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我采取口头访问的方式对上海市几个大医院进行了医患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调查。

可是,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设备及医技水平等改善提高,但医患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沟通理解等,被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列为影响医患关系的负面因素。

1、医患纠纷的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患者医疗索赔金额逐年增加;

3、采取医学鉴定或者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的比例明显上升;

4、医闹分子介入,出现暴力事件;

5、处理难度越来越难;

6、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受到损失。

1、政府资金不足:医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医院过度市场化。

2、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3、医院缺乏统一管理制度。

4、服务质量的问题:患者在医院里治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

5、对医院过高要求: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有时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水平。

(一)医护人员。

首先医护人员对执业环境,认为目前执业环境一般的占回答医务工作者的54%,认为很差的占38%,认为恶劣的占总参与人数的6%,而认为目前医师执业环境很好的只占了总参与人数的2%。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问题上,有一半的人认为二者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有20%的人认为彼此之间如同朋友,和睦相处,有少部分的的人认觉得说不清楚,而有极少的人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病人影响医务人员的生计。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的医务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医务人员,有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有的人希望患者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有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有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少部分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看来,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依旧是希望社会各界,以及民众们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更多一些理解。

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2、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3、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现在医院院长们普遍有“三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二)患者及家属。

说起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有4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3%认为跟医务人员的关系比较好,而非常融洽的占2%,有14%的人则认为比较差,5%则在就医过程中跟医务人员相处得非常糟糕。整体看来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生相处的还算较好,并没有发生过大的纠纷甚至冲突。

在对医院的选择上,有18%的人以价格是否公道为优先选择条件,而有37%的人选择了医疗技术领先这一项,有11%的人选择了交通方便或者离家近,有25%则以服务态度佳,口碑良好为先决条件,37%选择大型设备完善,资金雄厚,仅仅只有1%选择了听信广告宣传。大部分人在就医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医疗技术好,设备完善,资金雄厚的大医院,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大型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吧。

平待遇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投诉,但依旧有1/3左右的人面对自己的遭遇而只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不采取投诉手段。

在就医的过程中,有15%人曾经受到过医务人员的恶劣服务态度,有35%难以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21%当遭遇到医患纠纷时苦于无处投诉,9%遇到医患纠纷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有20%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问题。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13%希望医务人员能学学心理学,理解患者心理,38%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8%的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8%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20%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5%选择了其他。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医疗保障不到位等原因,使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们心中充满了怨气。对患者而言,看病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在承受病痛的折磨的同时同样要承受现今的医患关系,他们不仅仅希望得到的是身体上的健康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医护人员能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沟通;患者也应对当前的医疗环境审时度势,少一些高要求,少一些烦躁,少一些怨气。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务人员肯付出更多一些,收效就会更好一些。

相关范文推荐
  • 12-27 办公室文员竞聘演讲稿大全(23篇)
    参与竞聘需要我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对自己的自信。下面是一些成功的竞聘案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的。
  • 12-27 狼图腾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某一行为、事件或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
  • 12-27 接待客户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3篇)
    在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心得体会,这些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和借鉴。
  • 12-27 转正申请书员工转正申请书(模板19篇)
    比较不同申请书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申请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更多申请书写作示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公司领导:我于20xxx年xx
  • 12-27 母亲节文化活动方案(优质19篇)
    一个好的活动方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流程和创意的元素。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希望能为你的活动策划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传承校园文化,创造健康
  • 12-27 秋季运动会三年级(通用19篇)
    运动会不仅是比赛,更是一种对友谊和团队精神的浓厚考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运动会参赛指南,希望能够给参赛选手一些建议和帮助。活动过程:1、8:30召开简短家长志
  • 12-27 校园安全教育国旗下讲话稿(模板23篇)
    国旗下讲话稿是展示我们对祖国发展繁荣的坚定信念的机会。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命,
  • 12-27 工厂车间实习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在实习心得体会中,分享自己的实习经历可以帮助他人更好地了解实习的真实情况。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实习心得的例子,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工厂车间实习是学
  • 12-27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字新疆(专业22篇)
    民族团结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繁荣的重要保障。民族团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供大家参考。通过开展学习《
  • 12-27 入党谈话记录的谈话内容(热门19篇)
    入党是一个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承诺。入党志愿书是一个充满信念和决心的文书,请大家认真撰写。谈话地点:谈话人:记录人: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后,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