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家乡风物志(精选14篇)

家乡风物志(精选14篇)

时间:2023-12-27 20:28:23 作者:紫薇儿家乡风物志(精选14篇)

优秀的作文要遵循逻辑、通顺和有条理的结构,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理解和领悟。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和借鉴。

回忆家乡风物散文

山一程,水一程,巴士车开始变得颠簸起来,渐渐地出现了土地,棕褐色的土地。车近了,就看见爷爷圈着身子立在那,旁边停了一辆泛着蓝色铁皮的电动三轮车。下车,瑟瑟的北风剥离了残余的暖气。爷爷略显笨拙地挥了挥手,羞羞的一声“爷爷”,气氛一下跳动起来。坐在三轮车上,左一晃右一晃,还能听到发动机嗡嗡作响。车速不快,朔风在怀里打个圈才逃走,道边田地里的种地人热情地和爷爷打招呼,转身又一挥锄头扎进了土里;路上遇到了父母亲的熟人,又是一阵谈言欢笑;走进村里,会有小孩跑过,也会停下来叫一声“爷爷好”,看见车后的人也不害羞,喊着“叔叔阿姨好”,笑嘻嘻地离开了。

――这是多少年前的记忆了,却依然历历在目。只知那时的我个头小,就缩在一包一包的行李里,看着,看着周围的一切;闻着,闻着从翻起的一阵一阵泥土里亲切;感受着,感受着从家乡人身上那一份坦率的性情,古道热肠。

无论何时回到家乡,都是熟悉的,热烈的,亲切的。

冬日里的家乡,越近腊八,就能闻到从家家户户泥烟囱里飘出来的红豆香。煮烂捞出,先做成一个个红豆团。贪吃的小孩会在这时就偷偷地捏几个扔在嘴里,又蹑手蹑脚地溜走了。大人们看着白瓷碗上的一个个泥手印,忙呵斥地抓他回来洗干净手,转身又拾几个红豆团跑开了。种的糯米夹成粉,用水和,挽起袖子,忙着揉面,揪剂儿,捏成碗状。把做好的红豆团往里一塞,一拢,再滚上一层米,一个红豆糯米团就做好了。过个几日,做年糕的工作坊就会挤满了村民,看热闹的,忙着收年糕的,打年糕的,咽口水的。一个个连忙捧着刚蒸好的糯米粉,挤过人群,来到石臼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儿,脱了棉袄,只穿汗衫,手提木锤,在石臼里磨了几下,抡起来,空中画一道弧,猛挥一锤,落下石臼中,扑通一声,拖一拖,磨一磨,拔起来,再复一锤下去,呼吸逐渐白气浓重,身上也冒白气。把一团打好的糯米饭,赶忙拿出来,切开,趁着热乎放到嘴里,一股暖流从舌尖传下去,淡淡甜甜的滋味在蓓蕾绽开。年味越浓,春天,也要来了。

和风即过,“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按老家的习俗,择一个好日子,全村的人都来到河旁摸河蚌。几个身强力壮,“水力”好的男子率先扎入水中,试探性的扎几个“猛子”,烈日当头,水花阵阵,终于深深地吸足一口气钻进河里,不见其影,只见水波。顷刻,他们窜出水面,从嘴里强烈地喷出一段水柱,高举河蚌。岸上传来阵阵叫好声,岸上妇女也有了活干,寒光乍现,开膛破肚――好一块肥嫩的蚌肉!山歌唱起来了,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水中的人向岸上的人直扑水,惊叫声,欢笑声,打趣声,夹杂在一起,热情瞬间被点燃。气温炎炎,灼人肌肤;热浪腾腾,水波滚滚。岸上已堆满了大大小小的河蚌,人们纷纷提着装满河蚌肉的桶四处散开。河蚌下锅,油烟四起,十里飘香。

几年未回家乡,又有了远远的思念,前面是看得见的世界,后面是回得去的家乡。对于老舍来说,家乡是永远无法割舍的北平的天空,余华在南门的细雨中呐喊,上海赋予了张爱玲最华丽的伤感。我们从家乡中走出来,可灵魂摇摇晃晃,念得还是家乡。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从此有了漂泊,有了远方。异乡安置不了灵魂,从此有了归乡,有了故乡。家乡,家乡,每次提及它,都能想到那棕褐色的土地。上面的人儿,上面的风物,地与之都分不开了。到现在都忘不了在家乡里吃到的红豆团,年糕和那鲜蚌肉――这熟悉顽固的味道啊!

“这些,那些,仅剩旖旎字句。”

然后――再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g土回去,回去夹在日记里,“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

家乡风物访谈记录表范文精选

“江南竹核雕艺术创作基地”位于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汪坑村,该基地由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核雕雕刻家之一——邹丽青先生建立。

这是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安静又祥和的院落。面朝着秀丽的山水美景,有一丝桃花源的韵味。进门没走几步,便进入到了邹丽青大师的一个小型核雕博物馆,这也是他平时进行创作的地方。虽说是核雕基地,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什么核雕作品了,邹丽青大师将他全部的核雕作品都捐献给了政府。因此,这儿只有他较后期的作品——竹雕和石雕。

展厅里的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表现出的不仅是高超的技艺也有生活的哲理。例如这件叫“轮回”的作品,第一眼看去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环形艺术品。仅由几个经过简单雕刻的竹节构成,每个竹节上有形态各异的小人。这哪算是一件大师的作品呢!后来,在邹丽青大师的讲解下,我才明白这一个个排列有规律的小人——从蹒跚学步的小人到俯首静坐的老者,是雕刻者借以表达人的生死轮回。没有理解雕刻者的心境,就很难体会其中深远的含义。正如邹大师所说的那样,艺术品不在写实而在于写意。只有真正懂得一件作品的内涵,就会发觉这件作品是多么精妙绝伦。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大师徒弟们的创作基地。这里是汪坑小学旧址,后来小学搬迁,邹丽青大师便将这作为雕刻技术的交流基地,促进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徒弟们在这里练习核雕技术。这些核雕作品虽算不上特别精巧,但也足以令人不禁发出赞叹。只见一个橄榄核上雕着圆形凸起的果实,旁边有几朵花相映衬,花儿有尽情绽放的,也有含羞半开的,又衬托了几片枝叶,极富有诗情画意。我们想到了初中所学过的《核舟记》。这么一件小小的不起眼的作品,花费的却是手艺人几周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从获取灵感、挑选材料,到长时间的雕刻打磨,一个手艺人可能为此废寝忘食,但是到头来却得不到更多人的赏识,难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所以,核雕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逐渐消失。在浮躁的社会中,能真正静下心来去花上几个月,几年去完成一个作品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我们了解到,邹老师的基地原本建在温溪镇里,近几年搬到了山上。“原因有很多,”邹老师说道,“一个是空气好,地方大,放材料方便;一个是这里是我老家,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也方便创作。还有就是能提供一种安静的心态,少一些人打扰。”邹大师表示,现在这个社会太急躁,大多数人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安静的心态。在一小段时间内没有看到收成便会选择放弃,因此真正坚守下来的人很少,邹丽青大师便是很少能坚持下来的其中一位。

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也曾迷茫过,他说:“学雕刻的人心一定要很静,少和外人接触,如果压力无处释放,就很容易得病。”甚至他为此两次患上抑郁症,有过自杀的念头。

邹老师还自己取了艺名叫“秋人”。当我们问及邹老师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艺名时,他回答到:“因为我喜欢秋天,秋天既是丰收的季节,又是落叶的季节。只有落叶肥沃了土壤,来年才有更大的丰收。还有就是秋天安静,像我们这些搞艺术的都是喜欢寂寞的,秋天就能给人这样一个安静的心态。”从邹先生对自己艺名的介绍,我们也可以窥见他对人生的舍与得的见解。如今,他同他的艺名——秋人一样,做到了如秋天般的安静,也同秋天一般有了最好的收成。

去访问邹丽青大师让我收获颇丰,远超我的想象,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生活诗人。他将诗意放在他的作品之中,更放在他对生活的态度之中。

如今,邹丽青大师作为丽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让竹核雕,让温溪这个小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家乡人物风物志作文字

说起家乡,总会有一副幸福,纯洁,山清水秀的画面呈现,但说到家乡的人物,就会有淳朴,善良的感觉。

对于家乡的其他人我没有太多的记忆,但有一位老奶奶,她那慈祥和蔼的笑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当我回到家乡的时候,总会看到一副和蔼可亲而布满皱纹的脸,却常常带着笑容,时不时还会说起这个姑娘又回来了。这位老奶奶对人都很友好,热情,每次得知谁家有困难了,她总是回去询问,还会帮忙,也从来没说过想要什么回报。

她也特别的勤劳,每当我无聊的时候走在田间的路上,总会出现一个模糊疲惫的身影在田里劳作,不禁想起她那一双布满老茧粗糙的手。我想,对于那位老奶奶而言,青春时美好的岁月早已不在,留给她的.想必只有脸上的一道道皱纹了吧。

家乡风物作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到的。两千多年前,屈原为了力谏君主,迫不得已而跳入汨罗江中溺死,于是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为他修了一座祠堂,那座祠堂便是。

我的家乡。

——汨罗的“屈子祠”。

走进屈子祠,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独醒亭”,这个亭子为六角形状,花岗石辅基,红柱碧瓦,亭内上雕刻着二龙戏珠的情景。

再往里面走就进入了屈原碑林,传说他的脸被鱼啃掉了半边,他的女儿便把缺了的半边脸嵌上金子,她怕金子会被别人盗走,于是帮屈原立了12座墓。

碑林里还有一座屈原的铜像,那就是天问台,它是仿楚辞《天问》而建,屈原在仰天行吟,像是正在对天发问:“天地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所至极邪?”这个问题2320xx年后的今人还在问天。郭沫若说《天问》是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

再走近去就可以看到骚坛了,骚坛是明清时代的一个民间诗歌组织。骚坛诗社在全国的影响很大,与上海白社、东坡诗社等全国有名的诗社都有交往。

家乡的屈子祠跟其他的地方着不同的特点,也许在你这心中它不是那么美,但是在我心中它永远是最美的!

家乡风物志作文高中精选

郑路凡。

在采访河阳古民居的时候,村民演绎的婺剧《僧尼会》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婺剧,也叫“金华戏”,是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

婺剧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建国后,因金华古称婺州,1950年正名为“婺剧”。而这以上的六种声腔,在婺剧中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高、昆、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在这之后,徽戏传入了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有的徽班却兼唱乱弹。之后,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高腔。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有人认为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衢州古称“西安”,故名。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

以上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而西吴高腔及松阳高腔却有乐队伴奏,是我国各种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句词格。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等。每一曲都很精彩。

我在古居看完《僧尼会》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僧尼会》这起事情就发生在婺城区罗埠镇的“雌雄山”上。早先,罗埠地方有两座山,一座叫“和尚山”,一座叫“观音山”。两山只隔着三十来丈宽。和尚山有个“碧桃寺”,寺里住着五六个和尚;观音山上有个“仙桃庵”,庵里住着五六个尼姑。

和尚山上有个小和尚和观音山上一个小尼姑蛮要好的,小尼姑上山种菜,小和尚便替她挑水浇菜;小和尚到塘埠头洗衣裳裤,小尼姑就赶去帮他洗。日子头一长,两人心里都有点意思啦,便是讲不出口,只好在山上、塘边嬉笑取乐,混混日子。

两座山的山神爷看见他们两个日日都是这样子,也只好“唉”一声,想神仙都难免思凡,何况两个凡人动心呢。索性好人做到头,把两座山来个日分夜合。从此,这两座山就叫“雌雄山”。

洪武皇帝打天下时曾经路过这里,晓得这两座山会日分夜合,马上弹起眼睛乌珠,骂起山神老爷来了:“你们两个孽畜,竟敢做出伤风败俗、不成体统的事情来。从今日起,两山不能合并,中间用溪隔开,不准架桥,违者要抽筋。”山神爷见真命天子发火了,连气都不敢透一声,把和尚山往东移,将观音山向西移,中间隔了一百廿丈,还开了一条五丈宽的溪,真当连独木桥也不敢搭一根。

哪里晓得,洪武皇帝能拆开日分夜合的山,却偏偏拆不开小和尚和小尼姑的情份。他们心想:“你当皇帝能有三十六正宫,七十二偏宫,和尚、尼姑就不是人啦?”越想越气,越想越恨这个洪武皇帝。临近清明那几天,他们看见村里一对对夫妻上山祭祖,脑子里也有了办法。第二天一早五更,他们分别脱去和尚、尼姑衣,扮作祭清明的人,一起逃下山来。到了溪边,小和尚不怕刺骨冰冷的溪水,脱鞋便把小尼姑背过溪。逃出了和尚庙和观音庵,做了一对夫妻。

婺剧传承的中国文化还吸引了外国朋友,互动显得格外有趣。希望以后还会有更多人知晓婺剧。在婺剧的传承中,去欣赏中华文化!

荷公特祠建筑志。

胡佳煊。

荷公特祠坐落在号称“烟灶八百、人口三千”的缙云县河阳村。河阳的水系、道路基本保持着元代村庄设计特色,现有十大宗族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和十五座古祠堂,保留着三座古代大桥和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动,还有农具、家具、壁画、匾额、雕刻以及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河阳窗花剪纸,荷公特祠就是这些文化瑰宝中的典范。

荷公特祠又名“孝子祠”,建于光绪三十二年,

本站https:///。

是为了表彰孝子朱得三而建的家祠。据家谱记载,朱得三幼年丧父,由母亲独自养大。后来母亲卧病在床,朱得三侍奉数月,衣不解带,母亲死后守墓三年。浙江巡抚特准给他建造一座孝子祠,用他父亲的名字“朱荷”来命名。

祠堂坐北朝南,面积有405平方米,环境清幽,古色古香。祠堂中的布局与雕刻更是独具匠心,颇有讲究。

祠堂的木雕力求简洁自然,虽带几分含蓄,但也具有鲜明的个性,体现了理财精明、注重实效、不显奢华的精神。雕花主要分布在较醒目的位置,例如廊下、门窗、神龛等处,且在同一部分也有简繁之分,细节上各有千秋,装饰手段自然、活泼、典雅,图案有动物、植物、器物等,技艺之高超,让人惊叹不已。

就如正殿中的四根柱子,它们与房梁接壤处都刻有雕花,仔细观察,分别是马、虎、狗、羊,它们皆以脍炙人口的典故与俗语为媒介,分别象征了忠、节、义、孝,如《春秋繁露》记载:“凡贽,乡用羔,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朱得三就如羊羔一般,将“孝”字坚守到底。他对于传统风尚的继承,展现了朱家良好的家风。

祠堂内还挂有清光绪年间的“节孝”牌匾,以及民国时期的“孝女”“冰玉比洁”匾额。孝女匾额上写“朱孝女名杏仙孝子得三女,幼聪慧喜闲静,自少女失恃,赖父与祖母抚养成立,女先意承志能得父与祖母之欢心,祖母病,乃父调护多方不离左右,女亦事事服劳,祖母殁,女长斋顶礼焚香叩天时,祝严亲康健,抚幼弟珍爱备至,女守贞不字闭户诵经,孝友出于天性,年五十仍然孺慕”,表现出对朱杏仙品行的肯定与赞赏,对后世起着引导作用。

庄严肃穆的祠堂记载了祖先们对后辈们的希望。大门口屏风上的《河阳家训》写道:知冠礼,慎婚礼,简葬礼,敬祭礼,敦孝悌,重尊长,务耕读,禁赌博,崇节俭,息讼狱,教子弟,谨闺门,戒斗狠,完钱粮,惩奸慝,严盗贼,储常帑,儆私侵,明交易,御外侮。如今的河阳人严于律己、品行兼优,祖上的良好品德在此传承,荷公特祠的文化价值也便不言而喻了。

荷公特祠经过几代河阳人的修葺、还原,在历史长河中发出了更加夺目的熠熠光辉,它见证着河阳人对精湛技艺的继承,也见证着大家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这巍巍古祠一定会在光华璀璨的天空之下屹立不倒,展现出傲人的风采。

千年运输纽带---大洋古盐道。

王烨丽。

缙云到温州有一条古道,这条古道给人“山穷水复疑无路,异石奇峰别有天”的感觉,现在已经成为缙云和各地驴友最佳的徒步线路之一。而这条古道的由来,源于以前的食盐运输。它,是曾经的盐道。它的线路为蛟坑村-抱骨岭脚—后村—前村—南溪—木西花—界坑—永嘉—温州。其中很长的一段,属于大洋地界。

观盐道——赞绮丽风光。

大洋古盐道群山耸立,一路的奇峰异石美不胜收,是缙云境内古道中风景最好的一条。一入山间古道,驴友们总会被眼前的风景吸引,为这不期而遇的美景欢呼。徜徉在这古道上,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古道两边高山耸峙,翠色如屏,让人心旷神怡。古诗云“一丘一壑也风流”,正是此间景象。随着地势的变化,溪流或形成一条小瀑布,溅玉喷珠,倾泻而下;或汇聚成一泓清泉,波光粼粼,清澈见底。而高山峡谷之间,尽是巨大的岩石,大多的岩石,就是十个成年人展开双臂也不见得能将其抱住。

古道由盘山的小径伸入到大洋的民间小巷。进入盐道深巷,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布的石头建筑,细观石墙,深浅不一的缝隙中满是岁月沧桑的印记;轻抚石墙,指尖的触感仿佛是与跨越时空与古人的亲切对话。形状各异的石头拼接和谐,其中溜出的枝芽慢慢长大,让古道的千年岁月与新兴生命的悄然交融。

谈盐道——忆峥嵘岁月。

大洋古盐道开辟于唐朝昭宗年间,距今有1100多年,是缙云至温州的一条用于食盐运输等商贸往来的通道。当时温州平阳县等地熬制的食盐,是民众用肩挑的办法通过此道供应至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的。缙云自古以来就是人多地少,被大山包围。当时的人们筚路蓝缕,开山劈石,才最终有这条古道。当我们走过这些古道的时候,眼前仿佛就会浮现出古人们冬日冒着严寒、夏日顶着烈日,一锤一锤,艰难艰难开山的场景。而这,会叩击着我们的心灵,激起我们对那些建设者的敬仰之情!

开辟成功后的古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最热闹的时候,每天有数千人往返于此。在抗日战争期间,大洋古盐道还承担着运送战争物资的重任。直至1956年,缙石公路开通以后,大洋古盐道才被弃用。

谈盐道——赞扁担精神。

在寻找古道密迹的途中,我们采访了一位82岁高龄的老人王林山,他在十几岁的年纪就跟着父亲远走温州,挑一百来斤的盐一路到江西。虽然他跟我们谈起挑盐经历的时候,寥寥几语就概括了挑盐的过程,但其背后的艰辛我们却可以想象。一个小小少年为了生计用稚嫩的肩膀挑起沉重的食盐,绕着崎岖的山路艰难前行,寂寞的背影,颤抖的脚步,那是怎样的艰难啊!

从王林山艰辛的挑盐经历中,我们了解了“扁担精神”。一根沉重的扁担,在十八盘山路上舞成松影,挑起太阳、月亮与大洋山的重量,也挑起全家生活的希望。

当挑盐人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这条古道,随着身上的扁担吱呀作响,扁担精神就在人们心中生了根,然后慢慢成长,开花结果。然后一辈又一辈,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当我们踏上这布满汗水泪水的古道时,心中不免震撼。墙上那一幅幅、一张张的图片直击心灵,挑盐人用他们那瘦骨嶙峋的身体担起百斤重的盐,伛偻着身躯,一步又一步,一步接一步地迈向前方,任凭汗水无声滴落……我们耳边似乎回荡起他们厚重的劳动号子,眼前似乎出现了他们那佝偻的身躯。

我们想,哪怕是在衣食无忧的现在,扁担精神也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它永远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退出历史舞台,它应当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生根,生长,让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坚韧不屈,勇往直前!扁担精神,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它都是那么的熠熠生辉!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如今,政府也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古盐道的整改与保护:原本泥泞不堪的道路上铺上了青石砖,历史悠久的残壁上挂上了扁担、竹篮、油灯等等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道路两旁立起了专门介绍大洋古盐道历史文化的石碑……所有的这些,使得古盐道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游览。

我们欣喜,千年古盐道又重新焕发出了往日的繁荣与生机!

竹核雕志。

张峻豪。

“江南竹核雕艺术创作基地”位于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汪坑村,该基地由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核雕雕刻家之一——邹丽青先生建立。

这是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安静又祥和的院落。面朝着秀丽的山水美景,有一丝桃花源的韵味。进门没走几步,便进入到了邹丽青大师的一个小型核雕博物馆,这也是他平时进行创作的地方。虽说是核雕基地,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什么核雕作品了,邹丽青大师将他全部的核雕作品都捐献给了政府。因此,这儿只有他较后期的作品——竹雕和石雕。

展厅里的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表现出的不仅是高超的技艺也有生活的哲理。例如这件叫“轮回”的作品,第一眼看去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环形艺术品。仅由几个经过简单雕刻的竹节构成,每个竹节上有形态各异的小人。这哪算是一件大师的作品呢!后来,在邹丽青大师的讲解下,我才明白这一个个排列有规律的小人——从蹒跚学步的小人到俯首静坐的老者,是雕刻者借以表达人的生死轮回。没有理解雕刻者的心境,就很难体会其中深远的含义。正如邹大师所说的那样,艺术品不在写实而在于写意。只有真正懂得一件作品的内涵,就会发觉这件作品是多么精妙绝伦。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大师徒弟们的创作基地。这里是汪坑小学旧址,后来小学搬迁,邹丽青大师便将这作为雕刻技术的交流基地,促进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徒弟们在这里练习核雕技术。这些核雕作品虽算不上特别精巧,但也足以令人不禁发出赞叹。只见一个橄榄核上雕着圆形凸起的果实,旁边有几朵花相映衬,花儿有尽情绽放的,也有含羞半开的,又衬托了几片枝叶,极富有诗情画意。我们想到了初中所学过的《核舟记》。这么一件小小的不起眼的作品,花费的却是手艺人几周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从获取灵感、挑选材料,到长时间的雕刻打磨,一个手艺人可能为此废寝忘食,但是到头来却得不到更多人的赏识,难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所以,核雕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逐渐消失。在浮躁的社会中,能真正静下心来去花上几个月,几年去完成一个作品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我们了解到,邹老师的基地原本建在温溪镇里,近几年搬到了山上。“原因有很多,”邹老师说道,“一个是空气好,地方大,放材料方便;一个是这里是我老家,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也方便创作。还有就是能提供一种安静的心态,少一些人打扰。”邹大师表示,现在这个社会太急躁,大多数人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安静的心态。在一小段时间内没有看到收成便会选择放弃,因此真正坚守下来的人很少,邹丽青大师便是很少能坚持下来的其中一位。

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也曾迷茫过,他说:“学雕刻的人心一定要很静,少和外人接触,如果压力无处释放,就很容易得病。”甚至他为此两次患上抑郁症,有过自杀的念头。

邹老师还自己取了艺名叫“秋人”。当我们问及邹老师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艺名时,他回答到:“因为我喜欢秋天,秋天既是丰收的季节,又是落叶的季节。只有落叶肥沃了土壤,来年才有更大的丰收。还有就是秋天安静,像我们这些搞艺术的都是喜欢寂寞的,秋天就能给人这样一个安静的心态。”从邹先生对自己艺名的介绍,我们也可以窥见他对人生的舍与得的见解。如今,他同他的艺名——秋人一样,做到了如秋天般的安静,也同秋天一般有了最好的收成。

去访问邹丽青大师让我收获颇丰,远超我的想象,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生活诗人。他将诗意放在他的作品之中,更放在他对生活的态度之中。

如今,邹丽青大师作为丽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让竹核雕,让温溪这个小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山城夏日——雅宅村风物志。

李晓微。

记忆中的夏天,便是那群山环绕的小村庄。风清凉得赶走夏日的燥热;天湛蓝得仿佛会映出地上孩子稚嫩的笑颜;蝉鸣叫得似乎那郁郁葱葱的后山苦槠树林就是一片乐园。是的,这就是大山中一个安静祥和的村落,居住着一群质朴的劳动者。一个承载了我无数童年美好碎片的地方——雅宅,我的家乡。

雅·物。

寻一抹浅香,那是百年古树经日月沉淀、风雨洗礼而被微风卷入空气里的清香,抑或是山间的清泉、野花儿,还是那连绵的、充斥视线的绿草?答案或许并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贴切形容的吧。不经意一撇,却恰好看见这株古苦槠树。五百二十年,不禁令人感叹,这是几世的长相厮守,换得与天地作伴,永存于这寸土地;五百二十年,掉落过几次果实,又飘落过几次树叶;五百二十年,看一代代村人繁衍生息,看着孩儿从撒欢疯跑到落落大方,又从志在四方到衣锦还乡。它陪伴了多少人来又往。

唐葛岭古道,处于好溪和章溪的交汇处。古道上有一座三神殿,殿里供着唐宏、葛雍和周武。相传他们是周厉王时三位谏臣。至宋以后演变成仙俗,称“唐葛周庙”,古道因此而得名。据说这古道还见证过一场抗日战斗。台阶边的青石留下岁月的斑驳,阳光透过茂盛的树叶,洒下属于每一片叶子的影子。左右两只青石狮兽,从茫茫时间长河中,遗落自己伫立的身姿,即使青苔渐渐爬上身体爬上自己威武的毛发,炯炯的目光虽已石化,却毫无减少地流露了对雅宅,这个自己守护了一辈子的小村庄那浓浓的爱恋。时光悠悠,每天的日出日落,每次的狂风骤雨,好像都是在沉淀,一份专属于这儿的独家回忆录。

生活总是不停息的。沿着古道往上走,在转弯处,望城亭,矗立在古道上,似等候我们多时。几盏火红的灯笼迎接如期而至的国庆,四根柱子上的文字苍劲有力“路遥山阻难隔心,求应惠厚情意切”“夹道九州两都神地灵,孤岭三龙独庙仙天赐”。望城亭下,品一壶清茶,邀一位棋友;一壶茶,一盘棋,在亭下,就是岁月静好。功德碑上密密麻麻的素未相识的人名,也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小地方的故事,回味就似那热茶冉冉升起的白雾。

雅·居。

穿过阡陌小巷,走过袅袅炊烟,来到古民居。

门口,四个大字虽然泛白,却仍清晰可见。推开沉重的木门,仿佛是打开过往的世界。棕色的木门掉了些漆,房梁依旧笔直,撑起一个家的安宁。古民居坐落于村庄内部,市里县里的领导都会专门去参观。黑瓦盖住房子,隔绝了风吹雨打的折磨,给予下边的人们温馨之感。简简单单的四合院,简简单单的家居用品,简简单单的几户人家,眼前浮现出了幼时父亲常在耳边感叹的“夜晚纳凉新月下”。人们不被城市的杂乱所感迷惘,身前身后是大山土地,心中也是大自然,他们是纯粹朴实的。门上贴着大红纸,还有几副对联,在这夏末初秋,竟体会到了熟悉的年味。

去到三神殿,才真正感受到访谈时那位老伯伯说的“要建就建最好的大殿”是什么意思。雕梁画栋,宝珠璀璨,盘旋在头顶的龙头威严地俯视下面虔诚的人们,两旁的灯华丽地落下,满目缤纷,五彩的大殿,奉着文昌君、观音娘娘等等佛像,磅礴之气弥漫四周。

雅·味。

雅宅特色,不得不说的就是苦槠腐。那是用后山成片的苦槠树群结下的苦槠果磨成的苦槠粉所制的。在夏天,弹嫩的带点棕色的苦槠腐配上的山泉水冰冰凉凉,简直就是消暑“神器”。感受小块的苦槠腐携一点难以察觉的苦和酸甜的汤水,冲去你体内的来自盛夏的暑气。一饮这碗来自大自然的美食,这趟便无遗憾了。

山城的夏日很简单,看一看百年的古树,登一登唐葛岭古道,在望城亭远眺车水马;约起友人下一盘围棋,楚河汉界之间感情升温;君子之交淡如茶,在蜿蜒的小道中,总会通向那个四合院,院中央的石子拼成的缤纷鹿,一回眸便是惊艳时光;去佛前虔诚一拜,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对接下来努力拼搏的一个许诺;最后,村口长廊一品清凉的苦槠腐,便是一个夏天。

这就是雅宅,一个我从小就接触的地方,没有乱世纷扰,没有来去匆匆的人们,没有可笑的造化弄人。村民靠山依水,便是一生。

陈茹荧。

道门进士第,俗称丛公堂、总兵府,又称游府,位于壶镇西施行政村道门自然村,但此“西施”并非彼“西施”,此西施源于清光绪年间出了位长相如“清纯淑女”,名为“施化麟”的武进士。

其可是大有来头,施公不仅为恭亲王得意门生,曾参与抗法入侵、追杀日谍、暗助梁启超和康有为遁日等行动,更是因平乱、抗英战功卓著,奉慈禧太后懿旨“赏戴花翎”,其太祖父、祖父、父亲因其战功诏封“正三品武义都尉”,本人死后追谥号“武丛公”,奉慈禧懿旨被赐“丹书铁券”。

20世纪初,施公奉慈禧懿旨在自己的出生地——道门敕造了“游击将军府”,即现在的“道门进士第”。此建筑在2011年被列入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道门进士第总面宽52米,总进深53米,占地2836平方。由主体建筑、两侧附属建筑和青云楼三大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地面均高于路面3米。青云楼为藏书楼或瞭望楼,单体三层建筑,封闭式结构,与主建筑隔路相望。主体建筑分为两部分,南面建筑为天井、正厅及两厢楼,北面建筑与堂屋即内房相连。

星河运转,宝刹空门,四海风火,亘古不变的清风也吹不尽武门的兴废……在清朝时,只有皇帝允许才可以建造的,并且相比皇帝的九五至尊,他竟然有三阶之高,足以可见施公其的官职之大。但我一直不解,为何这片经天子批准的建筑,门前空土的面积却无法与它的高贵相媲?相传奉施化麟旨来造府第时,他的父亲施润之原本想建一座可以直达西施村施氏宗。

这精巧细致的瓦片和石雕,很难想象是多么巧的手才创造出了这美景。在屋檐下面很明显有过匾牌挂过的痕迹。

走进大门,便是正厅了,十分整齐对称的构造。正厅中间的四根支撑柱和屋顶采用木质,现已被腐蚀了一些。靠近屋顶处的雕刻着各种栩栩如生的花鸟鱼兽,都呈现出凶险的模样,大抵是因为习武的缘故。

重头戏来了——便是那几块耀眼的匾牌。“荣封三代”和“朝勇巴图鲁”是施公在28岁时慈禧太后所封的。荣封三代是指他的爷爷爸爸和自己,一人当官,全家都光荣。朝勇巴图鲁是蒙古勇士的称号,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是夸他的武艺高强,同样“蒙古”一词可见,慈禧太后把他当作自己人了。

一旁的地上还有着两块更为古老的匾牌,长196厘米,高57厘米,牌楼石质构件,礼部尚书、宗室奎润题。那便是原来挂在那大门上的。

右厅的地上还立着清朝的武举科目举石,也称作“掇石”,石重分别为200斤、250斤和300斤,以抱离地面1尺以上为合格。难以想象,施公竟然可以将最重的抱着绕院子走三圈。

再往前走,跨过石阶便走进了内厅,厅内当年的壁画早已泛黄,文革等时期留下的印记也已经老去,在岁月更替中,因其广袤的建筑群和墙体,亦发挥过宣传阵地的作用,而现在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沧桑。

将军府的风光早已停留在昨日的时光里,但透过这余留下的府邸,我们不难想象它昔日的风光。但作为浙江省省级保护单位,我认为其的保护和修复仍需要提高,轻而易举便可触碰到的文物,可能在我们每个人的不经意的触碰间一点点消磨。作为后代的我们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领略到“道门进士第”的风光,并且对于其的保护有真正的实际做法。

家乡风物访谈记录表范文精选

山一程,水一程,巴士车开始变得颠簸起来,渐渐地出现了土地,棕褐色的土地。车近了,就看见爷爷圈着身子立在那,旁边停了一辆泛着蓝色铁皮的电动三轮车。下车,瑟瑟的北风剥离了残余的暖气。爷爷略显笨拙地挥了挥手,羞羞的一声“爷爷”,气氛一下跳动起来。坐在三轮车上,左一晃右一晃,还能听到发动机嗡嗡作响。车速不快,朔风在怀里打个圈才逃走,道边田地里的种地人热情地和爷爷打招呼,转身又一挥锄头扎进了土里;路上遇到了父母亲的熟人,又是一阵谈言欢笑;走进村里,会有小孩跑过,也会停下来叫一声“爷爷好”,看见车后的人也不害羞,喊着“叔叔阿姨好”,笑嘻嘻地离开了。

——这是多少年前的记忆了,却依然历历在目。只知那时的我个头小,就缩在一包一包的行李里,看着,看着周围的一切;闻着,闻着从翻起的一阵一阵泥土里亲切;感受着,感受着从家乡人身上那一份坦率的性情,古道热肠。

无论何时回到家乡,都是熟悉的,热烈的,亲切的。

冬日里的家乡,越近腊八,就能闻到从家家户户泥烟囱里飘出来的红豆香。煮烂捞出,先做成一个个红豆团。贪吃的小孩会在这时就偷偷地捏几个扔在嘴里,又蹑手蹑脚地溜走了。大人们看着白瓷碗上的一个个泥手印,忙呵斥地抓他回来洗干净手,转身又拾几个红豆团跑开了。种的糯米夹成粉,用水和,挽起袖子,忙着揉面,揪剂儿,捏成碗状。把做好的红豆团往里一塞,一拢,再滚上一层米,一个红豆糯米团就做好了。过个几日,做年糕的工作坊就会挤满了村民,看热闹的,忙着收年糕的,打年糕的,咽口水的。一个个连忙捧着刚蒸好的糯米粉,挤过人群,来到石臼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儿,脱了棉袄,只穿汗衫,手提木锤,在石臼里磨了几下,抡起来,空中画一道弧,猛挥一锤,落下石臼中,扑通一声,拖一拖,磨一磨,拔起来,再复一锤下去,呼吸逐渐白气浓重,身上也冒白气。把一团打好的糯米饭,赶忙拿出来,切开,趁着热乎放到嘴里,一股暖流从舌尖传下去,淡淡甜甜的滋味在蓓蕾绽开。年味越浓,春天,也要来了。

和风即过,“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按老家的习俗,择一个好日子,全村的人都来到河旁摸河蚌。几个身强力壮,“水力”好的男子率先扎入水中,试探性的扎几个“猛子”,烈日当头,水花阵阵,终于深深地吸足一口气钻进河里,不见其影,只见水波。顷刻,他们窜出水面,从嘴里强烈地喷出一段水柱,高举河蚌。岸上传来阵阵叫好声,岸上妇女也有了活干,寒光乍现,开膛破肚——好一块肥嫩的蚌肉!山歌唱起来了,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水中的人向岸上的人直扑水,惊叫声,欢笑声,打趣声,夹杂在一起,热情瞬间被点燃。气温炎炎,灼人肌肤;热浪腾腾,水波滚滚。岸上已堆满了大大小小的河蚌,人们纷纷提着装满河蚌肉的桶四处散开。河蚌下锅,油烟四起,十里飘香。

几年未回家乡,又有了远远的思念,前面是看得见的世界,后面是回得去的家乡。对于老舍来说,家乡是永远无法割舍的北平的天空,余华在南门的细雨中呐喊,上海赋予了张爱玲最华丽的伤感。我们从家乡中走出来,可灵魂摇摇晃晃,念得还是家乡。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从此有了漂泊,有了远方。异乡安置不了灵魂,从此有了归乡,有了故乡。家乡,家乡,每次提及它,都能想到那棕褐色的土地。上面的人儿,上面的风物,地与之都分不开了。到现在都忘不了在家乡里吃到的红豆团,年糕和那鲜蚌肉——这熟悉顽固的味道啊!

“这些,那些,仅剩旖旎字句。”

然后——再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抔土回去,回去夹在日记里,“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

家乡人物风物志作文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日,春节放鞭炮,也是一项重要的习俗,今天我来和你聊聊我们家乡的这项习俗吧。鞭炮,最早是由火药演变而来,而且与现在还有点区别,火药是古代的一些道士炼丹时因为一次失误意外发现的,后来火药就逐渐演变成了鞭炮。

我的家乡在湖南,特别重视放鞭炮这个习俗。因为湖南有个浏阳市,对,就是你们都熟悉的《浏阳河》里的那个浏阳,不仅仅是因为浏阳河出名,还有”浏阳花炮“亦是举世闻名,很多大型的赛事都有其炫丽的身姿,所以作为”鞭炮之乡”,大家都十分重视放鞭炮的习俗,它也让我们引以为傲,感到自豪。通常,过年前后开始,我们家乡就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了,而且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左右才止,而这段时期有三个时间段是十分重要的,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三个时间段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可能你还没睡醒呢,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给吵醒了,这会儿的鞭炮声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啦,也寓意着新的一年要万事如意、事事顺心,所以天刚刚亮,大家都上赶着开始放鞭炮,而且家家户户都会暗暗较劲,比谁家的鞭炮声更响,因为大家觉得,谁家的鞭炮声越响,谁家在新的一年就越顺利,所以这吉祥的鞭炮声也就不绝于耳了。

其实,我挺害怕放鞭炮的,因为电光四射、浓烟弥漫,还震耳欲聋,当然,也并不是说我没放过鞭炮:上次回老家,看见大人们拎着一挂鞭炮,刚把引线点燃没多久,鞭炮就开始发出极度夸张的炸裂声,我背着身子,死死的捂着耳朵,感觉挺害怕,但挺新鲜,于是让爸爸给我拿了串鞭炮,就是那种引线很长的那种,放在一个石凳上,然后,点燃一根长达30米厘米的香,一只手捂住耳朵,一只手伸得贼长,用香去够鞭炮的引线我十分紧张,手不停地抖,点了好久都没有点燃,胳膊都抬酸了!

我重新走近鞭炮,调整了一下摆放的位置,又稍微靠近了一点,看准鞭炮的引线,把香凑上去——只见引线开始冒小火花,吓得我赶紧撒腿就跑到几米开外,回头听到“嘭”的一声,鞭炮燃爆了,“啊哈哈哈哈”,我内心一阵狂喜,“鞭炮也不吓人嘛”。

过年放鞭炮,是为了烘托节日的气氛,让年味更足、更喜庆,但是,从环境保护这一方面来讲,放鞭炮确实会污染环境,所以,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禁止燃放鞭炮了。不过,我们可以通过逛花市、庙会、祭祖、拜年、举办一些活动等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也能开开心心的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样过年,还是一样的有趣,而不失节日气氛!

家乡风物访谈记录表范文精选

缙云到温州有一条古道,这条古道给人“山穷水复疑无路,异石奇峰别有天”的感觉,现在已经成为缙云和各地驴友最佳的徒步线路之一。而这条古道的由来,源于以前的食盐运输。它,是曾经的盐道。它的线路为蛟坑村—抱骨岭脚—后村—前村—南溪—木西花—界坑—永嘉—温州。其中很长的一段,属于大洋地界。

大洋古盐道群山耸立,一路的奇峰异石美不胜收,是缙云境内古道中风景最好的一条。一入山间古道,驴友们总会被眼前的风景吸引,为这不期而遇的美景欢呼。徜徉在这古道上,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古道两边高山耸峙,翠色如屏,让人心旷神怡。古诗云“一丘一壑也风流”,正是此间景象。随着地势的变化,溪流或形成一条小瀑布,溅玉喷珠,倾泻而下;或汇聚成一泓清泉,波光粼粼,清澈见底。而高山峡谷之间,尽是巨大的岩石,大多的岩石,就是十个成年人展开双臂也不见得能将其抱住。

古道由盘山的小径伸入到大洋的民间小巷。进入盐道深巷,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布的石头建筑,细观石墙,深浅不一的缝隙中满是岁月沧桑的印记;轻抚石墙,指尖的触感仿佛是与跨越时空与古人的亲切对话。形状各异的石头拼接和谐,其中溜出的枝芽慢慢长大,让古道的千年岁月与新兴生命的悄然交融。

大洋古盐道开辟于唐朝昭宗年间,距今有1100多年,是缙云至温州的一条用于食盐运输等商贸往来的通道。当时温州平阳县等地熬制的食盐,是民众用肩挑的办法通过此道供应至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地的。缙云自古以来就是人多地少,被大山包围。当时的人们筚路蓝缕,开山劈石,才最终有这条古道。当我们走过这些古道的时候,眼前仿佛就会浮现出古人们冬日冒着严寒、夏日顶着烈日,一锤一锤,艰难艰难开山的场景。而这,会叩击着我们的心灵,激起我们对那些建设者的敬仰之情!

开辟成功后的古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最热闹的时候,每天有数千人往返于此。在抗日战争期间,大洋古盐道还承担着运送战争物资的重任。直至1956年,缙石公路开通以后,大洋古盐道才被弃用。

在寻找古道密迹的途中,我们采访了一位82岁高龄的老人王林山,他在十几岁的年纪就跟着父亲远走温州,挑一百来斤的盐一路到江西。虽然他跟我们谈起挑盐经历的时候,寥寥几语就概括了挑盐的过程,但其背后的艰辛我们却可以想象。一个小小少年为了生计用稚嫩的肩膀挑起沉重的食盐,绕着崎岖的山路艰难前行,寂寞的背影,颤抖的脚步,那是怎样的艰难啊!

从王林山艰辛的挑盐经历中,我们了解了“扁担精神”。一根沉重的扁担,在十八盘山路上舞成松影,挑起太阳、月亮与大洋山的重量,也挑起全家生活的希望。

当挑盐人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这条古道,随着身上的扁担吱呀作响,扁担精神就在人们心中生了根,然后慢慢成长,开花结果。然后一辈又一辈,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当我们踏上这布满汗水泪水的古道时,心中不免震撼。墙上那一幅幅、一张张的图片直击心灵,挑盐人用他们那瘦骨嶙峋的身体担起百斤重的盐,伛偻着身躯,一步又一步,一步接一步地迈向前方,任凭汗水无声滴落……我们耳边似乎回荡起他们厚重的劳动号子,眼前似乎出现了他们那佝偻的身躯。

我们想,哪怕是在衣食无忧的现在,扁担精神也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它永远不会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退出历史舞台,它应当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生根,生长,让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坚韧不屈,勇往直前!扁担精神,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它都是那么的熠熠生辉!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如今,政府也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古盐道的整改与保护:原本泥泞不堪的道路上铺上了青石砖,历史悠久的残壁上挂上了扁担、竹篮、油灯等等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道路两旁立起了专门介绍大洋古盐道历史文化的石碑……所有的这些,使得古盐道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游览。

我们欣喜,千年古盐道又重新焕发出了往日的繁荣与生机!

回忆家乡风物散文

自从离开了家乡,上了大学以后,每年只能节假日回家,家乡的好些风物也就逐渐变成了记忆中的东西,甚是怀念。比如家乡的冬晨,踩上去带有露珠的软软的草,可以做成洒水筒的竹,比如三四月份竞相开放的桃花和李花,比如院子里嫩绿的葱,以及秋天田野里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穗,微风吹过,传来的那一阵阵稻香。

当然,最想念的还是奶奶做的饭,我向来对集市上的肉类缺乏好感,而对奶奶种在菜园子里的蔬菜却情有独钟。大概就是因为一直跟在爷爷奶奶身边,所以格外喜欢爷爷奶奶自己种的菜,茄子,辣椒,包菜,小青菜,都是那样的新鲜,美味,富有独特的香味。虽然现在仍然喜欢吃蔬菜,但总感觉外面的蔬菜都比不上奶奶种的那么香,那么甜,那么美味。很多常见的食物都能在奶奶的手下变成美味且形式多样,包子,饺子,煎米果,芋包子,辣椒酱,无论在哪个季节,都可享受不一样的美味。一到放假的时候,挑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风也轻,云也淡,全村的孩子都奔向后山,仅是在后山奔跑着,笑着,闹着,也足以让人心情愉悦。

我家的屋后便是后山,山上长满了坚韧挺拔的松树,一片竹林,还有一棵三四个人才能合抱的老樟树,每年初一,都可以看到爷爷在那棵树边,摆上蜡烛和家里的板鸭或腊肉,至今我也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最开心的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在后山游戏,一般我们都是通过口哨召集大家,然后便会有一大批的小屁孩跑过来,脸上洋溢着笑容,那么纯,那么真,特别是夏天的'午后,看见小伙伴们额头上的细汗,红通通的脸颊,尤其可爱。当然,我对后山的记忆不仅于此,后山有一个属于我的秘密基地,几乎不会有人发觉并闯入里面,而我只带哥哥进去过。我喜欢一个人在秘密基地,靠着树干看我喜欢的书,或是眯着眼睛仰望蓝天,亦或是美美的睡一觉。夏天的清晨,总是习惯早早的起床,跑到后山看一场日出,即便是错过了,也并不觉得是一件遗憾的事,呼吸道新鲜的空气,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踩在散发出芳香的泥土上,没有刺耳的喇叭声,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这些时候都是有意思的,反正比我去学数学要好得多。

到了秋收的时候,也是人们繁忙的时候,我们要去割稻子,帮大人们干农活,但唯有一件事成了亘古不变的习惯,我们总是在割完稻子的那个上午去村里的小河里游泳,作为一个女孩子,我自然是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穿着一条四角短裤在河里奔跑,于是我每每只能和几个女孩子在石桥边给他们望风,用小脚丫拍打着河水,听着他们在河里游泳嬉戏发出的欢笑声,拍打着水的声音。那时候我心里可不爽了,真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只可惜,那都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又要回家了,可是还是看不到这些东西,吃不到这些美味。五六年了,早已经“曲未终,人已散”,等我有了男朋友,我一定带他去我小时候的乐园。让他看看我走过的风景,看看我小时候的影子,看看我静静的亲近大自然陶醉的模样,尝尝奶奶做的芋包子,煎米果,说不定我还可以为他做一次竹筒饭,烤一次地瓜,让他和我一起体味这幸福的感觉。

家乡风物作文

草原上有一座美丽的城它就是我的家乡赤峰这里有辽阔的草原,悠久的历史,奇特的山峰和令人垂涎的小吃,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在一个破旧的屋子里,他只靠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课堂提问,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有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这便是我的老师。

家乡风物作文

我从小生长在大山的怀抱里,还记得屋近处的山布满了松衫和毛竹,还有千万种杂树,山风吹,片浓绿,棵棵树像扭动身体在跳舞呢!

屋远处的山,苍黑似铁,如巨人、如铁塔、如宝剑,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十分壮观。

山下还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奔腾着、跳跃着,叮叮咚咚地唱起歌儿,真可以比得上“林中小河,野花夹岸”了。溪水从高处流下来,撞击着路旁的岩石,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般。山里还有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如:石和尚念经、狗指远路,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石头正等着你去给它取名儿呢!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

回忆家乡风物散文

“此景只应天上有……”也许,这里说的就是我的家乡:那苍茫的田园、潺潺的小溪、寂静的小路,总让我觉得家乡是最美的!

沿着弯弯的小路,总会看见旁边那些五颜六色的小野花,轻轻蹲下,一股清香会让你神清气爽!站在石头桥上往下看,多么清澈的小溪!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水里还有许多细小的水草,随着流水扭着小蛮腰翩翩起舞。

这是什么声音?不约而同地汇成震撼的旋律:“咕——呱——”“咕——呱——”那歌声直上云霄萦绕村庄,使人深深陶醉在这田园小调的旋律中,就像有支看不见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提醒着每一个小巧可爱的演员,使他们的唱鸣趋向于协调统一。哦,看到了,那位指挥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她的名字叫做“自然”。

与之相映成趣的画面,便是深邃的碧空下苍劲如黛的远山、广阔无垠的田野、绿盈盈的菜地……但这画面并不静止而单调:麦苗在相互打招呼,摇动舞身;露出笑意的农民伯伯,喊出一声声劳动的号子;叽叽喳喳飞鸟的身影,从碧空中划过……这唯美的画卷,不得不让人赞叹。

家乡,多么质朴的名字,多么壮丽的画卷!

回忆家乡风物散文

一、狗尾草。

在家乡田野的沟沟坎坎上,长着许多无名的野花野草。在这些花花草草里,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狗尾草了。

也不知是谁给它取了这么个形象而又拙趣的名字。狗尾草长的确实有些像狗的的尾巴,那毛茸茸的脑袋自叶子间憨态可掬的探出来。有时低着头,有时弯着腰,很有谦谦君子的风度。每当轻风吹过,它们就像顽皮捣蛋的孩子,开始摇头晃脑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在田野里疯玩,玩累了便坐在田埂上采些狗尾草来编花环。男孩子负责采狗尾草,将狗尾草编织成花环的形状。女孩子负责采野花,再将所采的野花按花朵的大小及颜色深浅的不同再别在花环上。不一会儿,一个布满鲜花香气四溢的花环就做好了。然后我们还会玩丢手绢和老鹰做小鸡的游戏,谁赢了才可以戴狗尾草花环。那时在我和小伙伴眼里,狗尾草花环是有着迷人诱惑的。它带给我们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也让年幼的我们流连忘返,乐此不疲。有了狗尾草的陪伴,我们孤寂的童年却也多了几份快乐。

前几年回家,在田间地头又见到了它们那熟悉的身影。只是觉得它也落寂了很多。在身边陪伴它的还是有很多野花野草,只是不再有野小子和疯丫头们的身影。现在的孩子,童年时光不是被一部接一部动画片占据,就是在无休止的电子游戏里沉迷着。他们基本上已不知道狗尾草为何物。随着当年我们那些野小子和疯丫头们的长大,狗尾草们也只能在田野里随风摇摆,看光阴流转日月轮回了。

身在异乡,到处是林立的高楼和宽阔的马路,很难见到狗尾草的踪影。有一次在网上看到狗尾草的图片,就把它放在電腦上做屏幕,一放就是一年多。同事们都觉得奇怪,这株草有啥好看的?她们怎会明白,狗尾草于我,就是位童年的闺蜜挚友。在漫漫岁月旅途里,哪怕只是图片,能再次相遇相依也是多么的难得。正如这世间有些情意,若不亲身经历,不管是温暖还是凄冷,别人是很难理解和有同感的。

有次在爬旗峰山时遇到一株狗尾草,便连忙跑上前去采了回来。置放在案头,从葱绿至枯萎,都不愿把它拿走。看着它,就仿佛看到岁月深处那一双双温情的眼,一幅幅素雅的画,一张张纯净的脸。

在许多有意无意里,总忘不了家乡田埂上的狗尾草,一起玩耍过的小伙伴。在那用狗尾草编花环的纯净时光里,天上浮动着的云朵,河里流淌着的溪水,田野上散发淡香的花朵,小伙伴们银铃般的笑声,犹如一幕幕慢镜头在我脑海里呈现,在无眠的雨夜涌上心头。

若童年是我记忆的源泉,狗尾草则是这源泉中最纯美的涟漪。那笨拙而童趣的模样,不择土壤默默奉献的品格,是点缀往事的绝美风景。也是人风雨路上的人生榜样。心中梦里,总会触动那些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

二、石碾。

在村子中央,有一座泥墙灰瓦的碾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只是从我记事起,它就一直屹立在那里。它很特别,有窗而无门。大概是修建时为了方便人们使用时不受限制和约束吧,只在该安装门的位置用青砖砌了个门的框架。

碾房很小,也就十平米左右。房子中间放置着那个平整而又浑圆的大碾盘,上面是一个比碾盘稍小一点的碾滚。碾盘和碾滚在一起那么合适。大一寸你会觉得它大,小一寸你又会觉得小。“绝配”两字用在它们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在那些交通不便利的年代,真不知道乡亲们是用什么办法把这个“体重”严重超标的家伙运回来的。除了石碾自已也就早就无人知晓了。在碾盘和碾滚上,凿有很多纵向的碾痕。一条挨着一条,粗细均匀。小时候听奶奶说,那都是请方圆几十里手艺最精湛的老石匠用铁錾一点一点打凿出来。只是我已无缘再听那些叮叮当当的凿碾声了。稍懂事后我才知道,碾痕就是石碾的牙齿,若没有那一条条的碾痕,石碾是无法将粮食碾碎的。除了碾痕外,它浅灰色的身上还隐约点缀着淡青色的花纹。只是质感较为粗糙,否则还真有几份青花瓷的清雅。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给它的馈赠吧。

每到腊月,碾房便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去处。乡亲们将要碾的糯米用水轻泡后,盛在盆里,端到碾房去碾。那时也早已有机器可用,但村里人却喜欢在石碾上碾,都说机器上打出来的糯米做汤圆或餈粑吃起来味不正。如果碾得多,也有人家会套上老黄牛。只是在进碾房之前,主人家会拿旧衣服蒙住牛眼睛,以防它趁人不备回头偷吃碾盘上的粮食。碾糯米粉时,要带上筛子。碾过一遍后,需把碾碎的糯米面用筛子过滤一遍,选出粗片大块的倒在石碾上再碾。这样来回重复两三遍后,碾出的糯米面才会又白又细,做出的汤圆和餈粑吃起来会粘而不腻,软绵可口。记得那时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人们会提前准备过年需用的食物。碾房就开始热闹了,张家碾了王家碾,王家碾了李家碾。也有个别等不及的,会带上糯米到邻村机器上去打。

除了腊月,平时我们也会在石碾上碾玉米,碾碎后煮粥吃。因白天农活忙,母亲一般都会选择在晚饭后去碾房碾玉米。去时定会叫上我和妹妹。因碾房没通电,去时都会带根蜡烛。点燃放在碾房的墙洞里,烛光忽明忽暗的摇曳着,石碾吱吱哑哑的转动着,我和妹妹手扶碾棍用力向前推。一圈圈的走下来,等到玉米粒碾碎,已是汗流夹背了。碾回家后的碎玉米,也是要经过母亲手中筛子的滤选,去掉碎的细末和大的.粗皮都当了家禽的饲料,剩下颗粒状的碎玉米粒就可以和大米一起煮粥。

后来因机器的普及村庄青壮年人的大量外出,石碾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碾房一日比一日冷清,里面不是东家堆几把稻草,就是西家放几捆玉米杆。石碾一天比一天沉默,很难再听到它吱吱哑哑的歌唱声。时间一久,碾房到处都弥漫着落寂破败的气息。在我离开家乡那年,已很少有人使用石碾了。前年回去,再路過碾房时,发现它被以前更加茺凉和破旧。屋顶长着蓬乱的蒿草,泥墙斑驳脱落,墙角布满蜘蛛网,碾盘上栖息着鸟雀,碾滚上木架子也早已四零五散。几只鸟雀看我们走来,都惊慌失措的飞向窗外的洋槐树上。母亲说早在几年前都没人用了,现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也已推不动石碾,就算是逢年过节要打糯米粉,也都是去邻村的机器上打。

石碾就像位进入暮年的耄耄老人,孤独而又落魄的样子,看着让人觉得很是心疼。听了母亲的一席话后,我良久无语。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心头却又是这样酸楚。回头望着沉默中的石碾,耳边依稀响起往昔石匠凿碾痕时的叮当声。时光飞逝,如今那些石匠或许早已不在人世。也没有人会用錾子和石碾叮当夜话,共诉心语了。

三、山。

山是沉默的,在尘世的风雨中,它用博大的胸怀迎接着人间的悲喜。山是跳跃的,在岁月的沧桑里,它用伟岸的身躯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漫步在山间小路上,耳边传来的是鸟雀的啁啾声和山溪潺潺的流水声,清风拂面,淡淡的花香四处飘散,隐约还能听到农人们耕做时的吆喝声,除此之外,山,是宁静的。

薄雾在山顶和山腰飘荡,此时的山像位害羞的村姑,健美的身姿在轻纱般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它从山背后偷偷露出半边笑脸,乐呵呵地看着整个山林,薄雾开始悄然无声的散去,宁静此刻仿佛成了流动的液体,清澈的溪流边,烂漫的山花旁,嶙峋的山石下,葱茏的山林里,它们忽而溜达在山脚,忽儿漫步在山腰,一会儿又转悠到了山顶,清风在它的轻抚下,更轻柔了,野花在它的亲吻下,更娇艳了,阳光在它的拥簇下,更明媚了。

山路的尽头,是一片青翠的竹林,竹林深处住着几户山里人家,白墙灰瓦的房屋在连绵起伏的群山掩映下,古朴而又静谧,屋檐下挂着的是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棒和成串火红的辣椒,一只花猫慵懒的晒着太阳,突然几声犬吠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原来是春耕的主人回来了,灰褐色的屋顶上升起了缕缕炊烟,随之,饭菜的香味便在四周飘散开来。

屋后向阳处有几畦菜地,碧绿的蔬菜们正生机勃勃的生长着,几只小鸡在菜地里嬉戏着捉虫子,菜地边上,有一眼山泉,清澈的泉水正的缓缓向外流淌着。

菜地上面,是一条羊肠小道。小道是通向后面山林的。山林里,是一片培育黑木耳和香菇的向阳坡地。在这片比较开阔的草坡上,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呈“人”字形的木架。当几场透雨下过后,一家老少便会全体出动给木架子翻身。先将晒足太阳的那一面翻过去,再将潮湿的那一面转过来。等木架子们全都喝饱晒足后,香菇木耳们就要大展身手拔着节生长了。只要雨水足光照强人勤快,收成就会好。这里的香菇木耳晒干后质量好水份少不掺假,很多生意人都闻风而来高价收购。渐渐的,这木耳和香茹也便成了山里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几个散学归来的孩童正从山下走来,一路嬉哈打闹着,他们的出现,给寂静的山林带来了几份生机,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一只乖巧的小黑狗摇着尾巴撒着欢,迎接它的小主人去了。

渐渐的,暮色浓了,从竹林深处透出了明亮的灯光,山里的夜晚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来临了。

家乡风物作文

在我家乡,每年的春末夏初,冷淘就占据了街面摊位上,尤其是卖早点的摊位。通常,它们会藏在一个沥水筐里,上面盖一块白色食品纱布或者是白色毛巾。客人点单的时候,伙计就会掀起这层遮盖物,它们一团团或一撮撮地紧挨着,当地唤作粉干,它们比龙口粉丝粗,又比桂林米粉更有劲道。可是,吃法大不一样哦!瞧瞧筐子边上的配料,那才是精要所在。传统配料中得有经过熬制的黄豆酱汤(郫县豆瓣酱可不行)、老酱油、青红相间爽口中辣的辣椒丁、葱花、蒜末、味精、麻油(花生油都不行),现在的吃法中,还常常看到香菜段、辣椒油、榨菜丝、黄瓜丝、雪菜、鸡精等,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diy,搅拌好后,就可以好好享用了。

我曾有几年离开家乡到了杭州。除了交通不便利以外,还有个不适应的地方,就是每到春末夏初一直到夏末秋初,我就遍寻杭城,希望找到来自故乡的美食冷淘,可每每悻悻而归。有时候,想到那滋溜滋溜又香又辣清爽可口的独特美食,还会不自觉地吞咽口水呢。

现在,我又回到了故乡。季节到了,味蕾就会散发出独特的味觉记忆,牵引着我一次次地走向那些摊位,大快朵颐起来。而如果可以慢慢咀嚼、静静品尝时,我的思绪就会飘远,放佛回到童年,我和弟弟从田间务农回来,妈妈拿出早就沥在竹筐里的.冷淘,再用冰冷的井水洗上一道,再淋上深稠的酱油,洒上葱花,一天的疲惫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有冷淘的地方,才是故乡。

相关范文推荐
  • 12-27 参加法治实践活动的心得与收获(模板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历和行为的反思,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上星期上午,学校举办了“法制
  • 12-27 西门豹表格教学设计范文(24篇)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复习和巩固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是一些经过多次实践和验证的教学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
  • 12-27 乡镇年度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大全(21篇)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与团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协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 12-27 运动会开幕式方案策划(模板23篇)
    策划方案是指在实施特定项目或活动之前,对整体目标、战略、资源等进行详细规划的书面文件。接下来是一些策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 12-27 食堂会计人员工作总结(优秀18篇)
    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还可以将自己的工作成果展示给他人,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建议。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不仅包括了工作成果和收获,还包括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 12-27 供暖系统方案范文(12篇)
    编写计划书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现有资源,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计划书的结构和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适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
  • 12-27 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题(汇总14篇)
    优秀作文透露出作者的个人修养和情感世界,给读者以启示和思考。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推荐一些出色的作文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探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12-27 大学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专业16篇)
    自我评价可以激发我们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促使我们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专业知识扎实,学习
  • 12-27 雾霾问题的论文(精选15篇)
    多读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写作的经验和素材,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在这里为大家精选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展示不同文体和风格的范本选择。
  • 12-27 做小小摄影师活动策划(专业17篇)
    活动策划还需要考虑活动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后续发展。以下范文中的活动策划案例展示了如何与合作伙伴和参与者密切合作,以实现共赢和共同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