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应用题教案(实用16篇)

应用题教案(实用16篇)

时间:2023-12-27 22:30:24 作者:MJ笔神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应用题四年级教案

教科书第6-7页上的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的第1-5题。

:使学生掌握这种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口算卡片、小黑板。

一、复习。

1、口算。

12400=8127=7080=。

3、混合运算。

二、新课。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例1,请一位学生读题。

教师提问:想一想,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根据学生的意见,教师将线段图画在黑板上。

教师接着提问:要求5个人4天一共编多少个筐?可以先算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要求5个人4天编多少个筐?可以先算5个人1天编多少个筐。

然后教师再问:怎样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呢?

根据学生的`意见,教师将线段图画在黑板上。

教师提问:那么第一步要求的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意见,教师写出第一步的小标题:

1、5个人1天编多少个筐。

教师指名让学生列出算式:165=80(个)。

教师接着提问:下面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写出第二步的小标题和算式:

2、5个人4天编多少个?

804=320(个)。

教师提问:谁能根据上面分步列式的解答步骤和计算方法写出综合算式?

指名在黑板上列综合算式,集体纠正。

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计算?

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7页上做一做的题目。

2、做练习二的第1-3题。

四、作业。

练习二的第4、5题。

应用题参考教案

1、通过对两种解题方法的比较,学生对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3、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选择最佳解题方案。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最佳方案。

“一个缝纫组运来98米布,做儿童服用了48米,做婴儿装用了45米,还剩多少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课堂巡视,然后请两名学生板演(每人一种方法)

学生甲 98-48=50(米) 学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学生解答后,教师可请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经过认真思考审题后,大部分学生第一道题选择第一种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个) 80-38=42(个)

答:还剩42元、

第二道题选择第二种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应该找回20元、

为了提高学生识别能力,教师可再出一组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方法做。

3、王老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4、河里有40只鸭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这时河里有多少只鸭子?

1、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

请同学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分别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如:学生可能做出如下几种解法、

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对于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2、铅笔每支4角钱,小刚买了3支,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钱?请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在课堂练习本上。

同学们可能做出以下几种方法:

通过上述几道题的研究可让学生讨论一下两种解答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种解答方法是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即两次求剩余;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减去第二个数、第二种解答方法是减去两个数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两种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回事,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其结果不变、这一知识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减法性质),以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1、一支铅笔4角钱,一块橡皮2角钱,小华买了2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2、铅笔每支4角钱,小红有1元钱,要买3支,还差多少钱?

3、看图解答下题。

(想一想,怎样解答比较简便)

本节课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综合练习课,重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课堂设计从整体设计上注意: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在亲自思考解答中比较两种方法区别与联系进而加深和理解两种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课堂设计用了四个教学环节完成上述任务,即,“做一做、说一说”,“设疑激发兴趣”、“巩固发展”、“比较沟通联系”,从而使学生在逐步理解、比较中强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连乘应用题教案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学习连乘问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进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确定解题思路,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与态度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点子图。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参观花卉市场。

2、创设情境。

多媒体呈现学生观赏花卉种植区的情境:3种颜色的花同样多,各摆了5行,每行8盆。

3、收集信息。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选择出示:3种颜色的花同样多,各摆了5行,每行8盆。

4、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三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师:完整地读一遍。

3种颜色的花同样多,各摆了5行,每行8盆。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组织探究。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用学具摆一摆,好不好?如果用一个红点来表示一盆花的话,你觉得应该怎么摆?(每行摆8个,摆5行,这是一组,共摆这样的3组。)。

师:现在你会解决这个问题了吗?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已经想好的同学,请在作业纸上列式计算。(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找生板书。)。

师: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你的小伙伴,他是怎么做的。

2、汇报交流。

(1)师:请小勇士分享自己的想法。生1:先求每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8×5=40(盆),再求3种颜色的花一共有多少盆,40×3=120(盆)。师:评价小伙伴。

师:谁和他做的一样?那你们是先求的什么?一起说。

师:再求什么?也就是求的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

2、生。

3、同桌互相说:先求每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也就是求5个8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5=40(盆),再求3种颜色的花一共有多少盆,也就是求3个40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40×3=120(盆)。)。

师:谁会列综合算式?生说师写:8×5×3师:要进行(脱式计算)。8×5×3=40×3=120(盆)师:说说你的想法。(分步——综合)。

师:先求3种颜色的花一大行有多少盆?也就是求的什么?(数形结合)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再求什么?也就是求的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

5、生6说)。

师:谁听明白了?谁还想来说一说?师:综合算式你会吗?生说师写:8×3×5=24×5=120(盆)。

师:说说你的想法。(分步——综合)。

(3)如果学生还有其它算法,比如:5×3=15(行)15×8=120(盆)。

教师应该让学生说一说他的计算依据。

师:别忘了写答语。答: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120盆。

3、对比、小结。

一、方法二和方法三。)(2)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4、出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这个问题呀?

师:这三种方法,思路不同,算式不同,但各数之间都是用乘号连接的,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叫连乘,这样的应用题,叫连乘应用题。(板书课题:连乘应用题)齐读课题。

三、尝试应用,理解深化。

1、师:请大家把这道题做在作业纸(点子图)上。(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师: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生1:4×5×2)。

师:评价一下,你觉得你的小伙伴说的怎么样?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生2:4×2×5)(生3:5×2×4)。

师:不管用什么方法,最后都是求2个书架一共放了多少本书?

2、自主练习第1题。

师:你能列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2)学生独立解答。

师:完成的同学,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3)集体交流评议。师:谁愿意分享?

师:还有不同的算式吗?(生)师:猜猜他的想法!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课本86页,自主练习第2、3题,课下完成,并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四、回顾总结,体验价值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回忆一下,刚才是怎么解决连乘应用题的?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思考)数量关系——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

师: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课后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后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左)(右)。

=120(盆)=120(盆)。

答: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120盆。

应用题参考教案

把应用题补充完整,再解答出来.

1.________,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

2.________,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教师谈话:我们学习的应用题,都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无法解答,必须根据所求问题和其中一个条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个条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学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由学生读题、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又生了8只小兔,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

启发性提问:

(1)要想求学校现在共有多少只兔,问题中的“现在”指的是什么时候?

(2)第二问只有一个条件能解答吗?缺少的条件往哪里去找?

(3)怎样列式解答?

相邻的两名同学互相讨论,全班交流,三个问题分三次讨论.

通过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列式: 22+8=30(只)

口答:现在有30只.

指若干名学生把解答第二问怎样想的说一说.

2.出示例6

指名学生读题.

提问:这道题有几个问题?咱们先解答第一问.

指名学生解答第一问,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从30人中去掉 7人,就是车上还剩的人数)

30-7=23(人)

口答:车上还剩23人.

再解答第二问.

(用车上还剩的 23人,和上来的 9人合在一起,就是现在车上有的人数)

23+9=32(人)

口答:现在车上有32人.教师小结:

(三)巩固反馈

1.半独立性练习

课本中“做一做”的第1题:

商店有8辆自行车,又运来25辆,一共有多少辆?

全体学生在书上独立解答,订正后,老师稍加提示,解答第二问.

已经求出一共有33辆,卖出10辆,还剩多少辆?

全体学生在书上独立解答.

课本中“做一做”的第2题:

小华有25张动物邮票,送给同学8张,小华还剩多少张邮票?

王叔叔送给他7张,小华现在有多少张邮票?

第一问由学生独立解答,第二问指名学生说出条件和问题,再独立解答.

2.课堂独立练习

练习二第1题:

由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

3.课后练习 练习二:第2,4题.

应用题参考教案

分析两次单位“1”的不同之处.

(一)指出下面分率句中的单位“1” .

1.乙是甲的

2.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

3.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4.乙的 相当于甲

5.1个篮球的价钱是一个排球价钱的 倍

(二)口头分析并列式解答

1.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华储蓄了多少元?

2.小华储蓄了15元,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出示课题——分数应用题)

(一)出示组编的例题

1.思考讨论

(1)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2)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 ,又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2.汇报思路讲方法

由此基础上试列综合算式:

(二)巩固练习

小华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华的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 ,小明有多少张邮票?

1.分析数量关系,独立画图并列式解答.

2.学生板演.

(张)

(张)

答:小明有40张.

3.综合算式

用连乘解答的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思路是什么?”

1.认真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

2.确定单位“1”找准数量关系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准“量”、“率”对应关系,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3.列式解答

板书: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

画图来分析,列式不用急.

(一)联想练习根据下面的每句话,你能想到什么?

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 .(如,梨是单位“1”;苹果少,梨多;苹果比梨少 等)

2.修了全长的

3.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

(二)先口头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提高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案点评: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分数乘法应用题,小学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分析能力的体现。是我们课堂的叫目标之一。

这节课是分数应用题的第二节。学生已具备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单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个条件,并增加了一个数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难为易,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共同讨论中理解已知条件,有利于学生排除思维障碍。教师再配以线段图加深强化学生理解题意,以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飞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变换条件,有助于学生灵活分析,防止定势。

两步应用题教案

复习第1—5题。

进一步认识有三个条件的初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巩固从条件想起的综合法思路,提高分析能力。

找出所求问题的中间问题。

小黑板、投影片。

这节课我们复习本单元学过的一些两步计算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方法分析应用题,并能正确解答。

二、整理思路。

1、学生练习。

(1)果园里有8筐苹果,每筐30千克。卖出100千克后还剩多少千克?

学生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样想的。列式解答。

指出: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有时候可以从条件想起,先求出一个问题,再根据求出的问题和另一个条件求题目的结果。

三、练习。

1、做复习第1题。

(1)说说每题怎样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2、做复习第2题。

(1)学生先做,

(2)说说根据什么条件求的什么?

(3)比较:这两题都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第一步的算法不一样?

指出:我们在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要根据条件与条件的联系,正确选择算法。

3、做复习第4题。

说说这两题哪一步解法相同,哪一步解法不相同?为什么?

四、复习小结。

今天复习是什么内容?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可以怎样想?你还明白了些什么?

四、课堂作业。

复习第3、5题。

连除应用题教案

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分数连除应用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复习。

1.判断单位1的练习。

(1)黑羊的只数是白羊只数的2/3。

(2)一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1/4。

(3)汽车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20%。

2.解答教科书第51页的复习题。

二、新课。

1.教学例4。

(1)指名读题,并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指名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教师:这道题里有几个数量?需要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引导学生出题里有三个数量,需要有三条线段表示。)。

教师:先根据哪个条件来画线段,表示哪个组的人数?(根据生物组人数是美术组的。可以画出表示美术组和生物组人数的线段。)。

教师:根据这个条件确定谁为单位1?先画哪个组的人数?(美术组人数为单位1,先画美术组人数。)。

教师画一条线段表示美术组的人数后提问:再画哪个组的人数?怎样画?(把表示美术组人数的这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再画一条与其中1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生物组的人数。)。

教师:现在该画表示哪个组人数的线段?根据哪个条件来画?怎样画?(启发学生说出把表示生物组人数的线段平均分成5份,画出与这样的4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航模组的人数。)。

教师:还有什么已知条件没画出来?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谁能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通过以上一系列提问完成下面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教师:想一想,美术组的人数和哪个组的人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说出美术组人数的是生物组的人数,也就是:美术组的人数=生物组的人数。)。

教师:生物组的人数还和哪个组的人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生物组人数的是航模组的人数,也就是:生物组的人数=航模组的人数。)航模组的人数知道吗?(8人。)。

教师: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找出这道题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美术组人数的`是生物组的人数,而生物组人数的是航模组的人数,航模组的人数等于8。)教师边说边在上面等式上注明。如:

教师:根据上面的分析,应该设哪个量为x?(设美术组有x人。)。

教师让学生列方程解答,做完后教师再问,我们知道了航模组有8人和航模组人数是生物组的,能不能求出生物组的人数?(因为生物组人数=8,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生物组人数=(8)人。)。

教师:我们知道了生物组的人数和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能不能求出美术组的人数?

教师:8=?是例4的算术解法,也是为什么我们把例4这样的题目作为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理由。大家求出美术组的人数跟刚才用方程解法求出的得数是否一样。

2.做教科书第51页做一做的题目。

指名说出线段图的画法,教师在黑板上完成下面的线段图:

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订正时指名分析。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

2.做练习十三的第2题。

教师先让学生审题,教师问:这道题前面学习的和做过的题目有什么区别?(前面题目中。两个数量之间都是几分之几的关系,这题中有停车场里有36辆小汽车,是大汽数量的4倍。)教师:大家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后画线段图。教师指名说出线段图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画出下面的线段图。

教师让学生列式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明确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由以前学过的两道分数除法应用题复合成的。)。

教师:遇到这样的应用题,分析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启发学生说出要弄清题里有哪三个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找出题目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确定设哪个量为c,并列出方程或直接用连除算式解答。)。

五、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3题。

应用题参考教案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解题思路.

多媒体课件.

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六月吗?……

刚刚听了这么多的小朋友发言,老师真是替六月感到高兴因为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喜欢他。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喜欢六月,其实老师也喜欢六月,你知道为什么吗?

……

天气热了,我们可以吃……,

那我们小朋友在学校里能不能吃冷饮?(不能)

那我们靠什么来解渴呢?对呀,可以喝纯净水。

师:我们小学的小朋友一天大约可以喝掉几桶纯净水?

那我们想想看,明天送水的叔叔会给我们小学送来多少桶纯净水呢?现在老师再告诉你,我们小学原有纯净水某某桶。

师:看着这三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没有人说出来的话,教师可以这样引:那如果根据这三个条件,请你编应用题的话,你打算怎么编呢?)

(一)、根据情境编题并解答。(例题)

学生四人小组进行编题。

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题目补充完整。

请学生把题目齐读一遍。

师:看到这道题目,你打算怎么来做呢?

……

师:刚才有些小朋友都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那我们来看题。

师:那么根据第三个条件我们又可以求出什么?(板书:现在有纯净水多少桶?)

师:这道题目做好了没有?还漏了什么?集体口答一遍。(板书:现在有纯净水某某桶。)

(二)看图编应用题并解答。(尝试)

师:老师这里就有一些棒冰,

那你想一想,这题该怎样编成应用题呢?

(几个同学反馈之后,同桌在互相讲一讲。)

教师出示题目(小明家原有棒冰11根,买来了8根之后又吃掉2根,现在有棒冰多少根?)请小朋友齐读一遍。

师:这题你打算怎么做呢?

师:这题是用几步计算的?想一想第一步应算什么?

学生自己做题,教师巡视。

2、刚才有些小朋友编了另外的题目,请看(小明家原有棒冰11根,吃掉2根后,又买来了8根,现在有棒冰多少根)

师:这题你们会不会做呢?(学生独立做题,反馈并适当的提问。)

(三)直接做文字应用题(加强练习)

师:我们出了喝纯净水、冷饮解渴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来解渴?(引出水果)

老师这里就有许多的水果,我们要不要去看一看。(出示水果图,有超级连接)

师:有这么多的水果我们先看哪种水果呢?

(题目:1 商店有苹果67千克,卖出32千克后又运来50千克,现在有苹果多少千克。

2 超市原有西瓜50个,又运来32个之后卖掉了48个,现在超市有西瓜多少个?)

(四)编题

a 12+5-8

师:刚才我们做了几题有关水果的题目,那你能不能根据这个算式也来编几题算式?

b 任意编题。

师:如果连算式都没有的话,你还能不能编这样的应用题?

师:刚才我们编的题目都有一个什么特点?(板书:两步应用题)

它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做的?(补充:加减法)

师:这个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四、发展题

两步应用题教案

1、初步掌握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能够区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教师用的小学数学磁性教具箱,学生用的磁性学具板,以及投影机、投影片。

一、导入新课。

用游戏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个文具盒,一个装红铅笔,一个装黄铅笔。

1、打开一个文具盒盖,学生看到有3支黄铅笔,教师提出要求“两个文具盒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学生会说缺少条件,无法解答)。

2、教师再打开另一个文具盒盖,学生看到有5支红铅笔,这样学生可以求出一共有8支铅笔3+5=8(支)。

3、教师打开一个文具盒盖,出示3支黄铅笔,然后教师指着另一个文具盒说:“红铅笔比黄铅笔多2支,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学生会说出得数)。

引导学生编出应用题:“有3支黄铅笔,红铅笔比黄铅笔多2支,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再引导学生分析,看出这道两步应用题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而前面学的两步应用题都有3个已知条件。这堂课就来学习这类给出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板书)。

二、尝试操作。

教师在磁性演示板上,学生在磁性学具板上共同操作。在尝试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到,先要求出红铅笔有多少支,才能求出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三、尝试练习。

1、利用课本上的例题,做尝试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

(用白纸贴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然后尝试练习,练后要求学生尝试说出道理)。

2、练后再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对照课本上的例题,验证自己算得对不对,并补充说出课本上的例题,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例题的第二个条件改成“养的白兔比黑兔少6只”。(用白纸贴在黑板上)。

要求学生列式计算,练习说出算理。

根据上述黑板上出现的4道题目,进行分析比较,联系课本上提出的“注意:有两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要仔细分析,确定该用一步解答还是分两步解答。”得出初步结论:题目给出的都是两个条件,如果直接说出两个具体数量(黑兔和白兔的只数),就用一步计算;如果只说出一个具体数量(黑兔的只数),另一个没有直接说出(白兔的只数),必须先求出来,这样就要用两步计算。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88页“做一做”两道题目。

1、(1)学校里有12盆月季,9盆米兰。月季和米兰一共有多少盆?

(2)学校里有12盆月季,米兰比月季少3盆。月季和米兰一共有多少盆?

2、公园里有6只小猴,大猴的只数是小猴的4倍。一共有多少只猴?

五、数学游戏。

a)拍手游戏(教师拍几下,要求学生多拍或少拍几下)。求一共拍几下?(同桌学生互相拍)。

b)猜盒里的铅笔。(与导入新课游戏相同)。

c)编题比赛。

要求学生编出这堂课教的两步应用题。(游戏的长短根据所留时间而定)。

六、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出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评点:邱学华老师按照素质教育的观念,用尝试教学理论作指导,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组织教材,紧扣教学重点及关键。运用直观演示,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展示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弄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发现解题规律,自己总结出已知两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解法步骤和方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与自己的解法对照,及时强化验证。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要求适当,学生不仅获得了巩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思维能力。

两步应用题教案

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研讨等活动,初步认识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结构,掌握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会分步列式解答。

2.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

理清数量间的关系,找出中间隐藏的条件.。

多媒体课件:两步应用题(一),每学生各准备一条红、黄、紫色纸条.。

2.根据提供的信息,学生编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同学们做了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即例1)。

(2)同学们做了黄花25朵,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三种花一共做了多少朵?(此题以后再研究)。

1.学习例1.。

(1)学生读题,读后回答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2)独立试算,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3)学生汇报交流,集体研讨辩论,学生可能会用彩色纸条(或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这道题,也可能用语言叙述.具体的思维过程可能是:

使学生明确: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就是说红花的朵数比黄花的25朵和紫花的18朵的总数少3朵,也就是红花的朵数比黄花的25朵和紫花的18朵的和少3朵.要想求红花多少朵,先求出黄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用25+18=43(朵),再用433=40(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师板书课题)。

(5)小组互相说一说分析思路.。

1.改编例题,合作解答.。

(1)把例1第三个已知条件改成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多3朵,该怎么解答?

(2)把例1第三个已知条件改成做的红花是黄花和紫花总数的3倍,该怎么解答?

(小组讨论分析思路,自己独立解答.)。

2.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1)师问: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例1与想一想中两题的异同,看能发现些什么?(学生充分讨论后悟出这三道应用题的结构及分析解答方法上的异同.)。

(它们都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且第一步都是先求黄花与紫花的总数,因为第三个已知条件所给出的数量关系都是与黄花和紫花的总数有关系,所以必须先求.也就是说根据题里的第三个已知条件确定解答这道题先求什么,要先求出来.再进行下一步解答.)。

1.基本题(教科书第76页做一做).。

2.游戏:智力闯关【详见探究活动】.。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及注意的问题.。

幼儿园应用题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又、一共、还剩下”等词语口编加法、减法应用题。

2、两组图片进行对比,感知问号的不同问法。

3、参与白板操作游戏,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体验口编应用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幼儿人手一道算术题。

活动过程:

1、导入。

2、学习看图口编应用题,并记录算式题。

(1)问题一。

--师:我们来看看谁带来了第一道题?图上有什么?

--出示美羊羊笑脸图,表示答对了。

(2)问题二。

(3)理解对比两幅图,感知问号的不同问法,幼儿学编应用题。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谁能用三句话把三幅图连起来完整讲述?

--教师:我们用三句话讲述,最后一句是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讲述我们叫它应用题。

--谁能用三句话把这三幅图完整讲述编出一道应用题?

--教师:这里的的两个问号提问是不一样的,飞来是用一共来表示的,飞走是用还剩下来表示的。

--幼儿根据应用题记录算式:6+3=9、9-3=63、根据生活经验幼儿自编应用题。

--刚刚我们都是看着三幅图来编应用题的,现在我们能不能看着算式口编应用题呢?

--幼儿每人一个算式题,尝试看算式编应用题。

4、结束活动。

应用题教案

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看图列算式的能力。为了发展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灵活运用知识的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自编口述应用题的活动。

首先,我用直观的教具,展示出了一个故事情境(农民伯伯的红萝卜),让幼儿接触应用题,知道什么是应用题和怎么编应用题,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结合图片尝试自编口述应用题,再过渡到根据算式编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最后每个幼儿一份算式题卡,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算式编应用题。

我的活动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难点是,编应用题最后要留一个问题,答案不能说出来。

1、能根据已有经验和范例,知道加减法应用题讲一件事情,说2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2、学习根据图片和算式自编应用题。

3、增加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喜欢数学。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农民伯伯、红萝卜和小白兔;算式题卡若干;"问号"一个;ppt。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

t:我来问,你来答,

5可以分成1和几?(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几?(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2+几?(5可以分成2+3)

二、激趋引入:出题考考你

t:嗯,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那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看看我们大七班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很厉害哦。仔细看仔细听。

1、故事情境1(t边讲边出示教具):

小朋友有没有注意,老师刚刚是怎么提问的?(强调"一共")

一共有几颗红萝卜呢?

t提问:

你怎么知道的?怎么算的呀? 幼:3+2=5

你为什么选择加法呢? 幼:因为又长出了2颗,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

老师把这个算式找出来。把3+2=5贴在黑板上。

2、故事情境2:

老师刚刚又是怎么提问的?(强调"还剩下")

还剩下几颗红萝卜呀?

t提问:

你又是怎么算的呢?为什么选择减法呢?5-1=4

为什么选择减法呢? 因为拔起了一颗,送给了小兔子,数量变少了,所以用减法。

老师把这个算式找出来。把5-1=4 贴在黑板上。

t总结:

三、看图编题

t:你们都会了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1、出示ppt第一张图片,小鸟图。

我们先来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小鸟,这两只小鸟的姿势,好像是刚飞来的。

现在我想把这幅图编成一个应用题,记住一定要留个问题给别人哦。(如果没人,教师先;如果有幼儿,请一个孩子,)

让幼儿一起回答。5。算式是3+2=5

最后的问题,老师是怎么提问的呢?老师在这里用了"一共",看来我们的加法应用题一般用"一共"来提问。

2、出示ppt第二张图片,夹子图。

图片上说的一件什么事?(请一个幼儿回答,教师编)

本来有3个夹子,后来破了1个夹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夹子呢?

最后的问题老师是怎么提问的?老师在这里用了"还剩下",看来我们的减法应用题一般用"还剩下"来提问。

3、t:小朋友们,现在要你们来编应用题喽。请你们在三幅图里面选择一幅图,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你来编一道应用题。

出示ppt 第三张,加法应用题三幅图。

请三个幼儿发言。

小朋友都很棒,刚刚我们编的应用题都是加法的,不知道减法的你们会不会呢?出示ppt第四张,减法应用题。

请幼儿发言。

四、算式编应用题

t:小朋友们真厉害,都会看着图片编应用题了。现在呀,我们换个玩法。老师这里有一个算式,请小朋友们看着算式编应用题。你来问,我们大家来回答。

出示加法算式卡。请幼儿编。

出示减法算式卡。请幼儿编。

小朋友们一定要编和别人不一样的应用题哦!看看谁的小脑袋转的最快。

五、我编你算,每人一份题卡

你们都会编应用题了嘛?现在啊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算式,听清老师的要求,就像刚刚一样,请你编一道这个算式的应用题,把你的应用题说给身边的好朋友听,让好朋友来回答并写上算式的答案。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幼儿园应用题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内容编8以内加、减法的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2.让幼儿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看图编应用题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坐姿和正确的握笔姿势,并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作业纸、铅笔、橡皮擦等。

三、活动重难点:

能根据图片内容编8以内加、减法的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四、活动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演示法、谈话法、操作法等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1-20单数,两个两个数1-20,五个五个数。

2、碰球游戏:复习6、7、8、的组成。

1.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复习数数。

2.师幼共同玩碰球游戏。

运用不同的形式复习数数,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巩固对数的认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ppt课件。(第一幅图:小鸟在天空飞翔)。

2、教师出示第二幅图。(小兔子吃胡萝卜)。

师:看看怎么了?(小兔子吃掉三个胡萝卜)。

3、看图自编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教师出示第三幅图片(小朋友玩气球)。

4、教师出示第四幅图片(蝴蝶飞舞)。

5、教师出示第五幅图片(鱼缸里的金鱼)。

6、教师出示第六幅图片(池塘里的青蛙)。

7、师:小朋友,你们都会了吗?现在可是要你们来练练本领咯!

8、出示图片,讲解作业要求与方法。

注意:

(1)写作业时记得看清楚是加法还是减法哦!

(2)我们在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谁来说说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小结:将纸放平摆正,抬头挺胸,手臂放平,食指与拇指的前端捏住笔杆,眼睛离纸头比要一把尺还长一点的距离。

9、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一道题目:看分合式列算式。

第二道题目:看图列算式。

1.幼儿欣赏ppt课件并。

说出图中发生的事情。

2.根据教师的提问做出。

相应的回答。

3.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以。

及教师提示尝试编应用题。

4.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进。

行列算式。

5.观察作业练习内容,

倾听操作要求。

6.说一说正确的坐姿和握笔的方法。

7.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1.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清晰的了解整个事件,活动中教师以提问的引导方式帮助幼儿学会看图编应用题和看图列算式两个主要技能。在这里教师只是辅助的作用,运用课件生动形象又直接的观察让幼儿能更进一步的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不仅学习了新的技能,而且提升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在本次活动中,运用课件创设了多种不同的情景氛围,让孩子在感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去学习,在复习数数和碰球游戏的.基础上清晰地知道6、7、8的组成与分合,在观察图片与对话中帮助幼儿梳理图中内容,使得幼儿能更好理解内容,让绝大多部分幼儿都能较轻松的编出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3.在操作环节中,询问并提醒幼儿正确的坐姿与握笔姿势,让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注意到写字时的良好习惯,并应该每次都坚持保持正确姿势。

三、结束部分。

点评幼儿的作业情况。

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业纸,其他幼儿进行检查作答情况。通过作业点评帮助幼儿了解自己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应用题教案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些都为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教材编入这一部分内容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本课题内容是两步以上应用题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把解应用题的水平提高一步。

本课题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连乘应用题"的知识结构。例题之后,教材引导学生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第一种思路:知道有5箱热水瓶,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每箱热水瓶多少元?

第二种思路:知道每个热水瓶卖11元,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要先算5箱共有多少个热水瓶。通过这个分析过程,使学生明白分析这种问题的关键是弄清要算出题中要求的钱数,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需要先算出来。分步列式后,教材又引导学生分别列出综合算式。然后说明:如果解答正确,那么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应该相同。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查。再通过"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中1-3题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最后通过第4题补充条件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

本课内容这样有层次地呈示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建立连乘应用题的认知结构。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会用两种方法解答,知道用一种解法可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

2.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

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用两种方法解答的思路。

弄清要算出"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先选哪个作为已知条件,哪个条件是未知的。

1.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

2.运用直观性原则,采用线段图展示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创设思维环境,引导学生有序地思维,鼓励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1.,5箱热水瓶多少元?

2.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

3.一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通过上面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步应用题结构和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1.学习例题,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理解题意。出示例

1,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说一说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再想一想例1与复习题有什么关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暗示了思考方向。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要边提问题边画。(图略)问题:

(1)5箱怎样表示?

(2)每箱12个怎样表示?

(3)每个11元用哪条线段表示?

(4)问题怎样表示?这一步使学生知道怎样理解题意,为分析数量关系打下基矗第二层次,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提出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做法。方法之一:方法之二: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每箱多少元有几箱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每个多少元有几个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种分析思路,每箱多少元,有几箱,这两个条件中哪个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明白之后,再引导学生讨论第二种分析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三层次,确定算法。引导学生结合分析结果,确定怎样列式计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分步列式计算之后,教师要指出,我们采用不同的思路就得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今后学习应用题,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遇到问题,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然后,要求学生将两种解法分别列出综合算式,再比较两种算法的差别,并说明理由。

2.反馈校正。指导学生做教科书99页上的"做一做",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给以适当的提示。做完后指名说说思考过程,集体订正。如有问题,及时校正。

3.小结。指出两种解答方法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一种解法的结果来检验另一种解法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并要求学生阅读99页例题下面的一段话。

1.做练习二十二第1题,审题之后提示学生想一想与例题有什么类似的地方,然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时要先看两种解答方法的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表明列式或计算有错误,要及时检查。同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以帮助和指导。

2.做第2题,要求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做第4题。读题后提问,题中有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能不能解答?还需要补充什么条件?(学生在补充条件时,只要不是非常脱离实际,就要采用。)集体订正时,教师让两个补充条件不一样的学生分别说出做题过程,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100页第3题

应用题教案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应用题教案

一、复习5的组成。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复习5的组成。

“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嘿嘿,你的1球碰4球。)……。

教师板书: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引导幼儿看图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教师出示第一幅图。(花园里有一只蝴蝶在飞。)。

a、教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花园里有什么?谁能用简单的话说一说?(花园里有一只蝴蝶在飞)。

教师:说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说:花园里有一只蝴蝶在飞。

b、教师出示第二幅图。(又飞来了四只蝴蝶。)。

教师:看看怎么了?(又飞来了四只蝴蝶。)。

教师:现在花园里共有几只蝴蝶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幼儿尝试讲述计算方法。)。

教师:他是用加法算的……,一起来看看这个加法算式怎样列?

c、教师出示算式1+4=?

教师:1+4=?你是怎么知道1+4=5呢?(引导幼儿说1和4合起来就是5)他说1和4合起来就是5,所以1+4=5。说得真好,回答问题的声音又好听、很响亮。

教师:我们一起说说这个加法算式中的各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1表示花园里有1只蝴蝶在飞;4表示又飞来了4只蝴蝶;5表示花园里一共有5只蝴蝶;加号表示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合起来就是加法。1+4=5。)。

2、a、教师:谁愿意用简单的话把这件事讲给大家听。

教师出示?:这是什么?疑问号是叫我们不把答案告诉别人,而是提一个问题让别人回答。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提呢?(多位幼儿尝试提问)。

教师:请举手的小朋友告诉我吧!

b、教师:现在老师用数字1和4以及你们提出的问题编一道加法应用题,你们要仔细听哦。(教师边指图边讲)“花园里有1只蝴蝶在飞,过了一会儿又飞来了4只蝴蝶,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

3、出示小鸟图两张,引导幼儿完整地看图编应用题。

a、教师: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黑板,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简单的话告诉大家?(天空中有小鸟)哪两个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我们一起来学:天空中有2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小鸟是已经知道的两个条件)。天空中的小鸟比原来怎么样?(天空中的小鸟比原来又更多了)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提呢?(出示?)。

教师:××小朋友是这样编的,(教师边指图边讲)刚才××的应用题是怎样编的?(编得真好,送她一个顶呱呱,不仅爱动脑筋回答问题又很大声又好听。)。

b、教师把小鸟图变换一下。

教师:老师把这两幅图变换一下,你们能编出另外一道应用题吗?看谁最爱动脑筋。

教师:天空中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天空中共有几只小鸟?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编的这道应用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哪两个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说的真好也送她一个顶呱呱。)。

三、看加法算式编应用题。

教师:请看黑板上的这道加法算式,刚才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看图编加法应用题,那你们能根据加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吗?和你的伙伴说一说,(2分钟)。

教师:谁想好了?(老师重复)××小朋友编的这道应用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示算式中的4,××表示算式中的1,问一共有……表示算式中的?(教师边指图边讲)说的真好表扬他。

教师:还有谁想出了不一样的?(请多位幼儿尝试编应用题并检查纠正不正确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有学会了新本领,会看算式编应用题。知道编一道应用题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及一个问题。如果少了一个数字或少了一个问题,这道就不好编了,更没办法算了。

四、听口编应用题操作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教师: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听老师编的应用题,摆出相应的算式。桌面上每人都有一个学具盒,学具盒里有1——10的数字看片及+、-、=。小朋友轻轻拿到学具盒,听老师的应用题摆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报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的.速度放慢,关注每一位幼儿,表扬很快摆对的幼儿。)。

教师:摆对了吗?请摆好了的小朋友举手老师就会过来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准确。(教师评价幼儿操作结果,并对还不能很快摆出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小朋友把数字卡片及符号轻轻的送回家。下课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加法应用题。

收拾操作材料,活动结束。

相关范文推荐
  • 12-27 感恩爱的演讲稿(汇总18篇)
    感恩是一种感悟生活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明白幸福的真谛。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和瞬间,它们组成了我丰富多彩的人生。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高尔基曾说过
  • 12-27 谈谈自己的入党初心(优质14篇)
    入党介绍人是对发展对象进行推荐和考察的重要角色,需具备一定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能力。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口述历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作为一名党员的成长历
  • 12-27 雷锋的电影观后心得感悟大全(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个经历或事件所得到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它能够帮助我们成长。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样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星期五下午,我们在教室里看了电一影
  • 12-27 幼儿园小班教案鸡蛋哥哥(实用16篇)
    在幼儿园小班,家长和教师共同合作,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小班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活动目标:1.让小朋
  • 12-27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和感想(精选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领域、某个经历中的感受和领悟的总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别人的心得体会,或许会有一些灵感和启发。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然而
  • 12-27 发起同学聚会倡议书(通用15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过程中的参考材料,通过阅读优秀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这份总结范例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于总结主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观点。大家都很怀念美
  • 12-27 石料购销合同(精选16篇)
    购销业务的状况往往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影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购销成功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甲方:乙方:甲方南广铁路施工需用1—2碎石和石粉,乙
  • 12-27 部编版田忌赛马教案(热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为了科学有序地进行教学而设计的一份详细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2,学习
  • 12-27 世界读书日方案范文(19篇)
    为庆祝第“世界读书日”,推动书香校园建设的深入开展,学校特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让师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开拓视野,在读书中享受生活,在读书中感悟人生。阅读,
  • 12-27 记我的农家小伙伴六年级(优秀17篇)
    优秀作文的观点独到,论证充分,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借鉴。我有一个值得我信赖的伙伴,它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