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实用14篇)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实用14篇)

时间:2023-12-28 00:31:05 作者:ZS文王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实用14篇)

10.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传递给他人,也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接下来是一些感人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让大家对书中的情感和主题有更深的体会。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人类之所以高贵,乃在于有道德。

中国是一个人治传统悠久的国家,是一个崇尚贤人政治的国家,因而也是一个特别注重道德修养的国家。

我们为什么要注重修养?因为,修养是一种传统美德,修养是一种思想境界,修养是一种精神追求。

因为修养,是我们摆脱低级庸俗,克服自私自利,追求建功立业,追求高尚人格,实现完美人生的唯一途径。

因为任何为历史和社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都是后世修养励志的典范。

人的道德既不是天赋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持之以恒的修养努力获得的。

修养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人生重要问题。

人从一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家庭、族群、团体、国家等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就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

所谓修养,就是要在家庭、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讲规则、守法度,讲诚信、守承诺,讲道德、守秩序,讲文明、守纪律,就是要协调处理好自己与内心、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

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行为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更高的水平。

修养,要求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孝,对子女要慈,对亲人要恭,对朋友要诚,对他人要敬,对老人要尊,对小孩要爱。

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解剖不断进步的过程,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净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

人,一刻也不能停止修养。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实际上,也要修养到老。

即修养应当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

修养不是盲目的闭门思过,不是胡乱的冥思苦想,修养需要理论指导,修养需要实践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近日有幸读到蔡元培先生的名著《中国人的修养》一书,该书被誉为“一部值得全体国人阅读的道德范本”。

蔡先生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学生,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狮子样的体力”。

“今日的学生,便是明日的社会中坚,国家柱石”,强调“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今日办教育的生死关键”。

二是“猴子样的敏捷”。

欧美文化后来居上,西方学生行动态度总是敏捷异常,活泼得很,让吾人瞠乎其后。

现在我们的青年,如要想对于求学、做事两方面,力振颓风,则非学“猴子样的敏捷”,急起直追不可。

三是“骆驼样”的精神。

青年学生承担着对于学术、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重大责任,任重道远,必须具有“骆驼样的精神”。

此外还要有“崇好美术的素养”和“自爱”、“爱人”的美德,才能无愧于现代学生的称号。

《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由三部分构成:一为《中学修身教科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主要从实践方面论述了修己、家族、国家、职业等修养问题,下篇则讨论了良心论、理想论、本务论、德论等修养理论。

二为《华工学校讲义》,包括德育三十篇和智育十篇。

德育篇要求舍己为群,尽力于公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己重而责人轻,勿畏强而侮弱;智育篇包括文字、图画、音乐、戏剧、诗歌、历史、地理、建筑、雕刻、装饰等内容。

本书采用文言文写作,需要精读细读,慢慢品味,才能悟透作者的高尚思想和伟大智慧。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非常有影响的革命家、教育家、伦理学家,曾两度游学欧洲,对中国社会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毛泽东称赞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杜威指出:“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重温蔡元培的《中国人的修养》一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让我们从阅读先生的这一著作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自觉加强修养,推己及人,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近代教育家、革命家、伦理学家,被中国共产党誉为“现代知识界的卓越前驱”。

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提倡“兼容并包”,给中国的学术带来突变。

他主张劳工神圣,积极推动旅法勤工俭学活动,造就了如周恩来、李富春、罗迈、王若飞、陈毅、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穆青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他在北京大学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引入了西方革命思想,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对新中国的建立,功勋卓著。

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蔡元培所处的时代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了,在历史的影片中所看到的.时代背影已经隔代又隔代,然而翻开一页页泛黄的故训,我们总能看到前辈人熠熠生辉的智慧。

《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所要求我们的,就明显把握了历史的脉搏,早已知晓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

这本书有三部分构成:专门给旅法华工学校教员编写的《华工学校讲义》和留德期间编写的《中学修身教程》以及《蔡元培国民修养散论》。

不管是哪一部分,其主要旨的都是希望通过中华传统修身与西方现代公民教育观念相结合,对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的道德观进行引导,促进社会和谐。

蔡元培先生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学生既要有狮子般的体力,猴子般敏捷的思维和行事方式以及饱含对国家、学术、社会责任的骆驼精神,又要“自爱”、“爱人”这种主张用朱永新先生的话说就是在当下的大众当中,有“补课”价值。

其中《中学修身教科书》一书从修己、民族、国家、职业、良心、理想、道德等方面阐述了个人在社会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需要履行的义务,娓娓道来。

以我的理解,毋宁说是这七个方面,不如说是“理想中心论”。

蔡元培先生认为:“理想与实在,永无完全符合之时,如人之夜行欲塌己影而终不能也。”这并不等于说人生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到达的,在人生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变数,没有什么是既定的。

最近备受热捧的电视剧《奋斗》里面有这样一段对白,“如果我一辈子穷困,你还会爱我吗?”陆涛问,夏琳回答“如果你一辈子努力,即使穷困我也还爱你。”所以我们所能把握的仅仅是一种趋势、一种信仰而已,而非想象中那样,成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程序。

理想好比灯塔一样,让你在人生不致偏离航道太远,我们所做的也仅仅是为了让理想向现实无极限靠近而已,扩大而论,在理想社会建设上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如何在成功之前先成人,如何让一个群体在过渡、让一个社会在转型的时候不会迷失方向。

现代社会是一个成功学和交际学泛滥的社会。

走进书店,励志书籍和交际书籍铺天盖地、“汗牛充栋”。

他们能让你知道如何才能得到上司欣赏,叫你明白怎么样才能让同事喜欢你,甚至是脸皮厚、心肠黑,出卖自己的信仰,却对温良谦恭让只字不提,理由冠冕堂皇,其中一条就是:老实人吃亏。

记得成龙导演的电影《新宿事件》利有这样一句台词:“日本人自己不偷东西,就以为所有人都不偷东西。”这句话里的社会风气足以让日本人引以为豪了,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底气相信自己国民的社会信用和道德素质,或许他们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人为什么会偷东西呢?自己有欺负老实人的心理,所以才害怕自己老实被别人欺负,公众对现在的很多事件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就暴露出了这种“强盗逻辑”。

这种担心,唯有一剂良药,那就是“合群”,“合群”一说主张崇尚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群体的发展先于个体的发展;主张把个体放在社会当中来约束他的行为道德,这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蔡元培先生举例说:“古谚有云,‘千里不唾井’,言将有千里之行,虽不复汲此井水,而不敢唾之以妨人也。”蔡元培先生提到“孤立而自营则冻馁且或难免;合众人之力而营之,而幸福之生涯,文明之事业,始有可言。”“使合全世界之人以为群,而有无相通,休戚与共,则虽有地力较薄,天灾偶行之所,均不难于补救,而兵战、商战之惨祸,亦得绝迹于世界矣。”鄙人认为,若人人如此,则堪称“人民素质极大提高”,纵无“物质极大丰富”,亦可谓大同世界。

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即道德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所提倡的“崇德”思想可谓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底线、作为一个合格社会公民的行为“宪法”。

很显然,个体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文明的最终受益者更是社会文明的基石,美好和谐的社会,需要每个人的道德自觉和努力。

一点鄙薄之见,更多精华,请大家去读“被遗忘了60年的经典”———《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

我读的是译文版,译文是帮助水平有限的读者理解看不懂的原文,而非更好地理解原文。

虽然文言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我自从上大学之后,一方面是专业不相关,另一方面是自身长期不接触,早已日渐生疏。

及至读此书原文,时常为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拙计。

好在有译文,虽然不敢妄评其水准,至少作为参考是足够的。

以例服人,以理服人。

是全书行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旁征博引,以中国史料与孔孟之说为主,辅以西方历史、科学史、进化论、宗教学等,足见蔡先生的学术功底之深、中西结合之精妙。

比如,“良心”产生的原因,蔡先生就倾向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中学修身教科书下篇第二章》《良心论第四节 良心的起源》),具体而形象。

《华工学校讲义 德育三十篇》中,私以为“文明与奢侈”到“精细与多疑”最是叹为观止。

这十几对概念容易混淆,或诘之,或以理与史例正之,释疑而明其别。

《中国的文艺中兴(节选)》一节,读起来颇有“和平崛起”的味道。

大概是因当时中国百废待兴,列强们虎视眈眈的原因。

当然,解释也同现今如出一辙: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由发端至现今,“根本思想是如此的”。

甚至,某些近些年争论不休的话题,蔡先生早已有所诠释。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近因院长推荐,有幸拜读了蔡元培先生的大作《中国人的修养》一书,着实受益匪浅。虽然此书已完成百年,较于百年前的民国时代,我们新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然蔡元培先生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这本书对我们中国人的要求不仅承袭了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连接了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依旧紧扼时代的脉搏。可以想象蔡元培先生对于时代的把握,对未来,对近现代文明的卓越贡献。正如杜威所说:“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先生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通过这本书,就能感受到蔡元培先生在那个黑暗与迷茫的时代,引领出新的潮流,使学术界,使整个社会拨开迷雾的伟大。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风貌焕然一新,但新时代的中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修养的要求,从这本书中,依旧可以找到完美的答案,其内容并不过时,依旧站在时代前沿。读了这背书,我对学习,生活,修养都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学习方面,我对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学习生活中最重要一点,其在不知不觉间浸润我的精神,习惯真不可不慎。良好的习惯要想培养,则必须自制。爱快乐,忌苦痛,人之情也,我也不例外,从小就爱玩。儿时爱玩具动画,少时爱游戏电视,今有手机难以释手,然要想在学习上取得突破,这些欲望就需要遏制。蔡先生说:“自制之目有三:节体欲,一也;制欲望,二也;抑热情,三也。”正如流传的段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在新时代,学习依旧十分重要,如蔡先生所说:国家之贫富强弱,与其国民学问之深浅为比例。文明国所恃以竞争者,非武力而智力也。在国家的富强之际,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养成良好习惯,勤勉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在修养方面,蔡元培先生告诫了我们许多,提醒了我们:要坚忍而不要顽固;要自由而不放纵;镇定而不是冷淡;要热心而不要有野心;要果敢而不鲁莽;要精细而不要多疑,要互助而不要依赖;要方正而不要拘泥,要谨慎而不要畏葸;要有恒而不要保守等等。这些我们可能都知道,但真正面对问题时,恐怕就想不起来了,而蔡先生为我们做到这些指明了方法,指出了其中的度,过犹不及,让我们懂得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读了这本书,着实令人醍醐灌顶,对于修养问题茅塞顿开,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个矿大人,一个文法人,我必将努力做到这些,提升自我修养,并坚持一生。蔡元培蔡先生之名,自是如雷贯耳。民国至今,凡提北大者,必提蔡元培。这不仅是因蔡元培对北大有着深不可没的贡献,更因北大之兴,既是蔡元培教学生涯中一颗明珠,又为中国教育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

我自小顽愚。东北气候寒冷,不能出去玩耍的冬日,只好将脚蜷缩在被子里,怀里搂着暖呼呼的热水袋,嘴里往手上呵着气读书,企图以获得知识的愉悦抵消无法外出的苦闷。家中毛钱不多,杂书不少,一来二去竟也读了些人物传记与小说、报刊。那时候看的最多的是《宋美龄传》,它被放在书架第一层,便于翻阅。也读过一点刘少奇、周恩来,看过母亲的中学课本,喜欢抗战期间牛骨头的故事。但对于蔡元培,始终闻其声不见其人。直到读了高中,老师推荐的第一本书便是人物传记《先生》,其中介绍的十位大师,首位便是蔡元培。彼时我因课业繁杂,已不大看书,惟有这本认真读完。每每掩卷,心中总有憧憬与向往交织而过,激荡得几欲下泪。

民国是一个美好而又悲怆的年代。人们在惶惑中前进,中国在阵痛中前行。1917年冬,教育界正处于混沌蒙昧的节点,而刚刚更名的北大,俨然是一座陈旧腐败的“官僚养成所”。旧历年还没过,那些随身带仆的学生与保守作态的老师们,便迎来了蔡元培。

这一迎可谓惊天动地,如一潭激起波澜的死水。我们无法亲历这场最盛大的改革,却可在史料中窥得些遗梦旧事。蔡元培对麻木鞠躬的教职工的深深一个回礼,是对过去的道别,更是对未来的致敬。一位前朝翰林,在一片反对之声里,在不稳定的时局中,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与赞誉,不只因为他做了北大校长,更是因为他的思想,在当时乃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都发人深省,可谓“故纸堆里听惊雷”。

在院长赠书以前,我也曾读过岳南的《南渡北归》,一部讲述民国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书评如此,引之)。与这部掺杂史料、点评与分析的书相比,收录原文的《中国人的修养》(下文一并称《中》)便显得相对晦涩枯燥。问我爱看吗?不爱看。尤其前几章,看得头晕,只好每一章都做些笔记以便资料查找。第一部分《中学修身教科书》(下文一并称《教科书》)看完了,b5的活页纸笔记,便唰唰写了近十页。

文白交杂,实属正常。毕竟蔡元培曾参与殿试,算得上满腹经纶。当时白话文运动还未大规模展开,《教科书》作为中学教材,自然满篇之乎者也,不难懂但难读。还好1916年的《华工学校讲义》,变得浅显易懂,相较于《教科书》更多些趣味。末尾的《散论》更像蔡对自己的剖析,对兄弟姊妹的劝诫,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读得多了,阅读之始的茫然厌烦自然也转变为喜爱与更深的敬意。

在《教科书》上篇第一章第二节“体育”的笔记中,我写下这样一段话:“何谓大师?抓握有度。从最洪荒处走过来,向最渺小处说开去。”这不仅是说我眼中的大师形象,更能展现我心中的大师风范。以我之见,大师之风,自有其独到之处,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受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将读者与听众作为倾心交流的对象,而非随意戏弄的玩物。

在《中》里,第一部分作为教科书,显得相对正式,而后面的讲义乃至散论,便相当通俗易懂了。我不喜花间词艳丽颓靡、堆砌辞藻之态(且不论内容如何,个别词语的用法可以拿来参考,但整体行文态势食之无味,令人生厌),也不喜当下许多青中年自诩“情感博主”“知名作家”,实则挂羊头卖狗肉,敲着键盘发表一段不知所云的段子、鸡汤,以达显耀或发泄等目的。我尊重他们的写作态度,会适当参考值得思考的段落,但这并不是我所喜爱的行文风格。我所喜爱的,像乐天,像老舍,像丰子恺,皆是些自然成趣,真情流露的大家。也有词语风格独特的,像张爱玲,拿捏人物把握情节,当时无可比;像简嫃,每一篇散文读来都好似一首饱满充沛的诗。她们的风格独树一帜,但也是真诚的。

真诚,不仅是做人要务,写作方面更是如此。因此,虽然《教科书》因时代原因,读来颇为艰深,但也是我本人文言修养问题,且内容并不难。好的文字,给人以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我一边读,脑海中就一边浮现出蔡先生的'样子。我看过老照片,对他的矮小身材,温和神态印象颇深,总把他和胡适之先生联系到一起,觉得他们的这种谦恭有礼颇为相似。

《中》是文言文优势的集中体现。一篇《德论》,几百字便能准确概述作者希望的学生形象(行文至此,想起1934年黄侃与胡适的文言白话之争,不禁莞尔),但这种简洁却不失有序。以阅读较为细致的《教科书》为例,分为上下两篇:实践心理学与理论心理学,每篇又有有诸如修己、家族等章节。一字排开,从小到大,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说整部《中》是一头牛,那么蔡元培一定希望当时的老师、学生们,如今的读者们做一名庖丁,按他的行文脉络(即这牛的骨架构造与肌肉纹理)去分析(肢解),才能最终悟得真意(将其拆解入腹)。因此,在看书前,尤其是工具书、教科书,抑或学术论文,首先看一遍目录是有必要的,它能最大限度地辅助理解且满足需要。

细读更能体会到蔡元培的伟大之处,这便是我前文所提及的,蔡的思想。生活学习中,偶有耳闻目睹身边人对于蔡等一干大师的不屑一顾,为此忧虑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宽慰。这种习以为常与不以为然,正是这种思想平民化乃至大众化的体现。倘若蔡的思想,今天仍然被视若神明一般小心供奉,那才是我们的愚昧与不幸。但我也忧虑,为他们无法体会的精神痛心惋惜。宽慰、忧虑得多了,了解得便也多了,正所谓久病成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一条便是“实践决定认识”;中国老话里,常讲一句“时势造英雄”。我们不否认时机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但进一步思考,原因在于此人本身便具有的英雄特质。蔡在前朝变法关口开始了解西学,同情维新,这为他此后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民国初年临危受命,真正显露了他非凡的才能。倘若蔡是一名旧式文人,学习研究都死板老套,对于黎民百姓、穷苦学生毫无同情,想必也不可能生出变革之心并付诸实践。《中》里不只一次提到的男女平等、夫妻相敬、主权独立等内容,早已成为我们今天恪守的不二法门。

从古至今,大师的思想都远高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蔡也是如此。《中》的一些话语平实而富哲理,如“例言”所提“立说务期可行,行文务期明亮”,“体育”所论“夫一人之身,本不容以自私”,诸如此类,引人沉思。而其他一些观点也有待思考,如“天职与本务”“自杀”等。做学问、搞研究,所有的科学都是一样,不推崇权威,而追求真理。我们敬重蔡元培,与我们对书中观点进行讨论是不矛盾的,甚至可以在这种思想碰撞里,加深对于蔡本人,甚至对于民国的认识。如开篇所提“孝为百行之本”,正是是国人重孝的真实反映。孝本无过,但以何等形式重孝,如何看待愚孝,便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了。读一本书,仿佛在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呜呼!歌德诚不欺我。

高中时,老师经常劝勉我们,如今功利地读书是为了以后自由地读书。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一百多年后,国庆长假的第二天,窗里窗外一片祥和静谧。我望着不知谁家飘荡在风中的五星红旗,如同望着1917年冬呼啸而过的风雪。那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劳碌半生的中年人走下马车,向着俯首的校役们脱帽执意。是他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而这一鞠躬,带着一身浩然正气,带着一首浩渺绝响,超越了一个时代。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字

蔡元培蔡先生之名,自是如雷贯耳。民国至今,凡提北大者,必提蔡元培。这不仅是因蔡元培对北大有着深不可没的贡献,更因北大之兴,既是蔡元培教学生涯中一颗明珠,又为中国教育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

我自小顽愚。东北气候寒冷,不能出去玩耍的冬日,只好将脚蜷缩在被子里,怀里搂着暖呼呼的热水袋,嘴里往手上呵着气读书,企图以获得知识的愉悦抵消无法外出的苦闷。家中毛钱不多,杂书不少,一来二去竟也读了些人物传记与小说、报刊。那时候看的最多的是《宋美龄传》,它被放在书架第一层,便于翻阅。也读过一点刘少奇、周恩来,看过母亲的中学课本,喜欢抗战期间牛骨头的故事。但对于蔡元培,始终闻其声不见其人。直到读了高中,老师推荐的第一本书便是人物传记《先生》,其中介绍的十位大师,首位便是蔡元培。彼时我因课业繁杂,已不大看书,惟有这本认真读完。每每掩卷,心中总有憧憬与向往交织而过,激荡得几欲下泪。

民国是一个美好而又悲怆的年代。人们在惶惑中前进,中国在阵痛中前行。1917年冬,教育界正处于混沌蒙昧的节点,而刚刚更名的北大,俨然是一座陈旧腐败的“官僚养成所”。旧历年还没过,那些随身带仆的学生与保守作态的老师们,便迎来了蔡元培。

这一迎可谓惊天动地,如一潭激起波澜的死水。我们无法亲历这场最盛大的改革,却可在史料中窥得些遗梦旧事。蔡元培对麻木鞠躬的教职工的深深一个回礼,是对过去的道别,更是对未来的致敬。一位前朝翰林,在一片反对之声里,在不稳定的时局中,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与赞誉,不只因为他做了北大校长,更是因为他的思想,在当时乃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都发人深省,可谓“故纸堆里听惊雷”。

在院长赠书以前,我也曾读过岳南的《南渡北归》,一部讲述民国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书评如此,引之)。与这部掺杂史料、点评与分析的书相比,收录原文的《中国人的修养》(下文一并称《中》)便显得相对晦涩枯燥。问我爱看吗?不爱看。尤其前几章,看得头晕,只好每一章都做些笔记以便资料查找。第一部分《中学修身教科书》(下文一并称《教科书》)看完了,b5的活页纸笔记,便唰唰写了近十页。

文白交杂,实属正常。毕竟蔡元培曾参与殿试,算得上满腹经纶。当时白话文运动还未大规模展开,《教科书》作为中学教材,自然满篇之乎者也,不难懂但难读。还好1916年的《华工学校讲义》,变得浅显易懂,相较于《教科书》更多些趣味。末尾的《散论》更像蔡对自己的剖析,对兄弟姊妹的劝诫,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读得多了,阅读之始的茫然厌烦自然也转变为喜爱与更深的敬意。

在《教科书》上篇第一章第二节“体育”的笔记中,我写下这样一段话:“何谓大师?抓握有度。从最洪荒处走过来,向最渺小处说开去。”这不仅是说我眼中的大师形象,更能展现我心中的大师风范。以我之见,大师之风,自有其独到之处,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受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将读者与听众作为倾心交流的对象,而非随意戏弄的玩物。

在《中》里,第一部分作为教科书,显得相对正式,而后面的讲义乃至散论,便相当通俗易懂了。我不喜花间词艳丽颓靡、堆砌辞藻之态(且不论内容如何,个别词语的用法可以拿来参考,但整体行文态势食之无味,令人生厌),也不喜当下许多青中年自诩“情感博主”“知名作家”,实则挂羊头卖狗肉,敲着键盘发表一段不知所云的段子、鸡汤,以达显耀或发泄等目的。我尊重他们的写作态度,会适当参考值得思考的段落,但这并不是我所喜爱的行文风格。我所喜爱的,像乐天,像老舍,像丰子恺,皆是些自然成趣,真情流露的大家。也有词语风格独特的,像张爱玲,拿捏人物把握情节,当时无可比;像简嫃,每一篇散文读来都好似一首饱满充沛的诗。她们的风格独树一帜,但也是真诚的。

真诚,不仅是做人要务,写作方面更是如此。因此,虽然《教科书》因时代原因,读来颇为艰深,但也是我本人文言修养问题,且内容并不难。好的文字,给人以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我一边读,脑海中就一边浮现出蔡先生的样子。我看过老照片,对他的矮小身材,温和神态印象颇深,总把他和胡适之先生联系到一起,觉得他们的这种谦恭有礼颇为相似。

《中》是文言文优势的集中体现。一篇《德论》,几百字便能准确概述作者希望的学生形象(行文至此,想起1934年黄侃与胡适的文言白话之争,不禁莞尔),但这种简洁却不失有序。以阅读较为细致的《教科书》为例,分为上下两篇:实践心理学与理论心理学,每篇又有有诸如修己、家族等章节。一字排开,从小到大,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说整部《中》是一头牛,那么蔡元培一定希望当时的老师、学生们,如今的读者们做一名庖丁,按他的行文脉络(即这牛的骨架构造与肌肉纹理)去分析(肢解),才能最终悟得真意(将其拆解入腹)。因此,在看书前,尤其是工具书、教科书,抑或学术论文,首先看一遍目录是有必要的,它能最大限度地辅助理解且满足需要。

细读更能体会到蔡元培的伟大之处,这便是我前文所提及的,蔡的思想。生活学习中,偶有耳闻目睹身边人对于蔡等一干大师的不屑一顾,为此忧虑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宽慰。这种习以为常与不以为然,正是这种思想平民化乃至大众化的体现。倘若蔡的思想,今天仍然被视若神明一般小心供奉,那才是我们的愚昧与不幸。但我也忧虑,为他们无法体会的精神痛心惋惜。宽慰、忧虑得多了,了解得便也多了,正所谓久病成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一条便是“实践决定认识”;中国老话里,常讲一句“时势造英雄”。我们不否认时机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但进一步思考,原因在于此人本身便具有的英雄特质。蔡在前朝变法关口开始了解西学,同情维新,这为他此后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民国初年临危受命,真正显露了他非凡的才能。倘若蔡是一名旧式文人,学习研究都死板老套,对于黎民百姓、穷苦学生毫无同情,想必也不可能生出变革之心并付诸实践。《中》里不只一次提到的男女平等、夫妻相敬、主权独立等内容,早已成为我们今天恪守的不二法门。

从古至今,大师的思想都远高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蔡也是如此。《中》的一些话语平实而富哲理,如“例言”所提“立说务期可行,行文务期明亮”,“体育”所论“夫一人之身,本不容以自私”,诸如此类,引人沉思。而其他一些观点也有待思考,如“天职与本务”“自杀”等。做学问、搞研究,所有的科学都是一样,不推崇权威,而追求真理。我们敬重蔡元培,与我们对书中观点进行讨论是不矛盾的,甚至可以在这种思想碰撞里,加深对于蔡本人,甚至对于民国的认识。如开篇所提“孝为百行之本”,正是是国人重孝的真实反映。孝本无过,但以何等形式重孝,如何看待愚孝,便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了。读一本书,仿佛在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呜呼!歌德诚不欺我。

高中时,老师经常劝勉我们,如今功利地读书是为了以后自由地读书。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一百多年后,国庆长假的第二天,窗里窗外一片祥和静谧。我望着不知谁家飘荡在风中的五星红旗,如同望着1917年冬呼啸而过的风雪。那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劳碌半生的中年人走下马车,向着俯首的校役们脱帽执意。是他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而这一鞠躬,带着一身浩然正气,带着一首浩渺绝响,超越了一个时代。

《中国人的焦虑》读后感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语言犀利,在文中作者出色地运用了仿拟修辞手法。从教学资料中了解到,“自信力”本是当时《大公报》社评中使用较多的一个字眼,鲁迅抠住不放,就从这个字眼起伏翻腾,在“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先从‘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从而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在文中作者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的闹剧,进一步挖掘出反动政府现在正发展着“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

鲁迅先生的仿拟,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依照现成的词语格式变更字眼,寓以新意的一种创新。这种仿拟修辞手法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或顺其意而仿之,或反其意而仿之,都能借助变动的字眼表明自己独特见解。在这篇驳论文中,由于运用“仿拟”修辞翻造出一字之差的三个词语,层层深入剥笋,步步强化逻辑力量,而且睿智闪烁,机趣横生,也增添了许多辛辣的讽刺锋芒,让人产生拍案叫奇之感,怪不得人称鲁迅的杂文是刺向敌人的匕首。

鲁迅的杂文对敌人深恶痛绝,犀利如刀,而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则是衷心爱戴,热情似火。在批驳了敌论的论点后,作者深沉的目光由近及远地转向了我们民族古老的历史,他那纵贯古今的思绪首先从严峻的现实中生发开来,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而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以到“笼罩了一切”。然后,作者用“然而”一转,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当中,是历史上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一曲“脊梁颂”后,更热情赞颂中国共产党人“有确信,不自欺”,“前赴后继的战斗”,作者的思绪就在追溯历史长河的源流之后,又回到了现实。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我们为什么要注重修养?因为,修养是一种传统美德,修养是一种思想境界,修养是一种精神追求。因为修养,是我们摆脱低级庸俗,克服自私自利,追求建功立业,追求高尚人格,实现完美人生的唯一途径。因为任何为历史和社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都是后世修养励志的典范。

人的道德既不是天赋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持之以恒的修养努力获得的。修养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人生重要问题。人从一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家庭、族群、团体、国家等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就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所谓修养,就是要在家庭、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讲规则、守法度,讲诚信、守承诺,讲道德、守秩序,讲文明、守纪律,就是要协调处理好自己与内心、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行为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更高的水平。修养,要求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孝,对子女要慈,对亲人要恭,对朋友要诚,对他人要敬,对老人要尊,对小孩要爱。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解剖不断进步的过程,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净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

人,一刻也不能停止修养。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实际上,也要修养到老。即修养应当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修养不是盲目的闭门思过,不是胡乱的冥思苦想,修养需要理论指导,修养需要实践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近日有幸读到蔡元培先生的名著《中国人的修养》一书,该书被誉为“一部值得全体国人阅读的道德范本”。蔡先生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学生,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狮子样的体力”。“今日的学生,便是明日的社会中坚,国家柱石”,强调“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今日办教育的生死关键”。二是“猴子样的敏捷”。欧美文化后来居上,西方学生行动态度总是敏捷异常,活泼得很,让吾人瞠乎其后。现在我们的青年,如要想对于求学、做事两方面,力振颓风,则非学“猴子样的敏捷”,急起直追不可。三是“骆驼样”的精神。青年学生承担着对于学术、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重大责任,任重道远,必须具有“骆驼样的精神”。此外还要有“崇好美术的素养”和“自爱”、“爱人”的美德,才能无愧于现代学生的称号。

《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由三部分构成:一为《中学修身教科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从实践方面论述了修己、家族、国家、职业等修养问题,下篇则讨论了良心论、理想论、本务论、德论等修养理论。二为《华工学校讲义》,包括德育三十篇和智育十篇。德育篇要求舍己为群,尽力于公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己重而责人轻,勿畏强而侮弱;智育篇包括文字、图画、音乐、戏剧、诗歌、历史、地理、建筑、雕刻、装饰等内容。三为《散论》,主要收录了12篇关于道德修养的演说、论文、手稿等。本书采用文言文写作,需要精读细读,慢慢品味,才能悟透作者的高尚思想和伟大智慧。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非常有影响的革命家、教育家、伦理学家,曾两度游学欧洲,对中国社会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毛泽东称赞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杜威指出:“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重温蔡元培的《中国人的修养》一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从阅读先生的这一著作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自觉加强修养,推己及人,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近因院长推荐,有幸拜读了蔡元培先生的大作《中国人的修养》一书,着实受益匪浅。虽然此书已完成百年,较于百年前的民国时代,我们新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然蔡元培先生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这本书对我们中国人的要求不仅承袭了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连接了未来社会的'文明要求,依旧紧扼时代的脉搏。可以想象蔡元培先生对于时代的把握,对未来,对近现代文明的卓越贡献。正如杜威所说:“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先生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通过这本书,就能感受到蔡元培先生在那个黑暗与迷茫的时代,引领出新的潮流,使学术界,使整个社会拨开迷雾的伟大。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风貌焕然一新,但新时代的中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修养的要求,从这本书中,依旧可以找到完美的答案,其内容并不过时,依旧站在时代前沿。读了这背书,我对学习,生活,修养都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学习方面,我对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江河成于涓流,习惯成于细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学习生活中最重要一点,其在不知不觉间浸润我的精神,习惯真不可不慎。良好的习惯要想培养,则必须自制。爱快乐,忌苦痛,人之情也,我也不例外,从小就爱玩。儿时爱玩具动画,少时爱游戏电视,今有手机难以释手,然要想在学习上取得突破,这些欲望就需要遏制。蔡先生说:“自制之目有三:节体欲,一也;制欲望,二也;抑热情,三也。”正如流传的段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在新时代,学习依旧十分重要,如蔡先生所说:国家之贫富强弱,与其国民学问之深浅为比例。文明国所恃以竞争者,非武力而智力也。在国家的富强之际,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养成良好习惯,勤勉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为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在修养方面,蔡元培先生告诫了我们许多,提醒了我们:要坚忍而不要顽固;要自由而不放纵;镇定而不是冷淡;要热心而不要有野心;要果敢而不鲁莽;要精细而不要多疑,要互助而不要依赖;要方正而不要拘泥,要谨慎而不要畏葸;要有恒而不要保守等等。这些我们可能都知道,但真正面对问题时,恐怕就想不起来了,而蔡先生为我们做到这些指明了方法,指出了其中的度,过犹不及,让我们懂得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读了这本书,着实令人醍醐灌顶,对于修养问题茅塞顿开,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个矿大人,一个文法人,我必将努力做到这些,提升自我修养,并坚持一生。

《中国人的焦虑》读后感

我想大家都读过《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叫柏杨,她在前写了这本书,她那尖锐直接的语言让我震惊,让我感到中国人是多么的丑陋,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会怀疑他说的是否是真的,不幸的是只要是坦诚的中国人,只要是明白的中国人都不得不承认柏杨写的那些都是事实。

20年前的书那到此刻来写读后感,固然有些过时,毕然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丑陋的中国人》书中有很多言论真的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了吗?那就错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丑陋”两个字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从中国人的头顶上而消失,还记得20xx年发生了许多让中国人蒙羞的事情,小悦悦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吧!她还那么小就离开了人间,她的身躯被一辆辆车子压过,却所有人无动于衷。

从这件事我真的理解了柏杨为什么如此犀利的来写中国人的丑陋了,即使他也是一个中国人,柏杨并不是第一个批判过中国人的人,在近代也有鲁迅先生猛烈批判过国民性,他比喻中国当时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想必大家都明白鲁迅先生那犀利的语言如同圆规上的针尖,能够随时杀死一个人,就像他笔下的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和他的《狂人日记》,可想而知当时的中国人是多么的没有人性和可悲,怪不得鲁迅先生对中国人是多么的爱之弥深,恨之欲切。

胡适也深刻批判过中国传统,这不能否定它对中华民族深切的爱,鲁迅,胡适,柏杨他们都在批判传统,指出中国人习性的负面问题,他们并不是想伤害民族的尊严,却恰恰相反,他们是想让中国人觉醒,让中国人活的更有尊严,让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更能抬起头,让外国人不再在公园里写上“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这一类中国字体,为什么外国人只有是公共场所写上一些中文呢?这不是崇尚中文的表现,而是中国人种种行为,例如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不礼貌行为不得不让外国人写下中国字体,我想每个中国人听到这些都会感到脸红吧!但这就是事实,这就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很丑陋,都很无知,中国人也有美丽的,每年我们都评选出“最美老师”“最美妈妈”等等最美丽的中国人,所以说中国人不完全是丑陋的,也有美丽的,因为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文化大国,有许多优良传统,那些好的传统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但也有不好的传统,例如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那些不好的文化我们就就应抛弃。

所以要想做一个美丽的人还是一个丑陋的人,要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何将传统发扬,看了《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感触很深很深,看到了当今中国是多么的腐朽,当今的中国人是多么的丑陋,我期望看过《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的人都就应好好反思一下,丑陋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因此从此刻起我们要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要做一个被外国人所尊重的中国人,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让中国人瞧得起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

从形式上看,《中国人的修养》原是普通学生所用的教科书,乃是通俗的指导实践之书,而非学术理论著作。它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修身与现代公民教育的观念,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用浅显的思想、易操作的方法来直接引导读者,是一部值得所有国人阅读体会的道德进修手册。

公民素质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富强与文明的必备条件。当下的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但人们的精神道德体系却几尽崩溃。民众个人道德素养的普遍缺失,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极大担忧。面向大众的基础道德修养的有力引导,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再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的普世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与蔡元培先生提出来的公民道德素养的培育有着不约而同的思想契合。

由此看来,百年前与现今的大环境何其相似,至少在德育和智育两方面上来看,不得不感叹蔡先生的水平之高!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不为别的,就因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伟人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评价与分析极其重要,通过对其学习和认识,我们不仅能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有所了解,还能深入的思考精神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影响。

自从看了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享誉度很高的著作,书里他提及到的几个地方让我印象很深刻,感触很深刻。对于里面的一些观点,有些是表示赞同的,但有些是觉得值得推敲的。

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一章节里,辜先生写到的“在中国,一个人不觉得需要用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因为他确信每个人都认识到公正和正义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因此每个人都认为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这句话高度的褒扬了中国人民由古至今所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他也把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的传统文化做了对比,写出了自己对此的看法,我很是赞同。他认为,西方人相信传统“性恶”的理论,进而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牧师,军队等,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延伸到国家机器上就形成军国主义。我想,这也是对20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也是帝国主义历史上发动那么多灾难性战争的一大原因。

但是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约束,进而延伸到其最高的义务,即忠诚的义务。中国的好公民宗教不需要通过牧师或警察就可以很好的维持国家秩序。而好公民宗教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爱的法则是爱父母,正义的法则是忠诚,忠君。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既具有博学的智慧,又有最原始的善良,所以中华精神是源远流长,不可磨灭的。

作者另一个关于儒学的观点也十分鲜明。他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但能代替宗教,使人们不再需要宗教。对此,作者将儒学中的“仁”“孝”“礼”“爱”分别与西方宗教中的思想进行对比,并引用了《论语》《中庸》中的大量观点和西方宗教和哲学家的言论进行比较,得出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可以代替西方的宗教和军队来维护国家秩序的结论。需要提出的是,这或许是针对作者当代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作出的对比与结论,但到现代,我个人不很是赞同这一观点,因为我们也有军队的存在,也有法律的约束。西方的宗教对于一些国民来说,起码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作为一种信仰,他们信仰了宗教会使他们心理感受好一点,或者这仅仅只是一种传统,而并不因为他们的道德过不去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反,有中国著名作家指出,中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恰恰因为中国人缺少了信仰。

诚然,我们需要坚持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来思考问题。或者说,在辜老先生的那个年代,社会情况确切如老先生所说那样,但我们不能排除辜老先生心里上有偏心于自己祖国的爱国情愫,甚至有对西方某些地方不满而将其夸大甚至将其描述成西方普遍出现的问题的情况。

总而言之,从《中国人的精神》一书里面,我得到的东西还是不少的,从中我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以及对待西方的态度。但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辩证的分析与思考,中华民族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兼容并包,需要客观的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这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精神永葆活力的传承下去。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最近读了许倬云先生的《中国文化的精神》,觉得这本书易懂,适合我们高中生阅读,我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该有的样子,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存在状态。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简而言之,脉络很清楚。经史子集、书卷浩繁,不脱“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五经”之渊薮;百家争鸣、三教九流,亦不脱“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之底色。经两汉东晋、隋唐两宋,印度佛教传入中土并且逐步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与民间的神鬼传说、民俗信仰合为一体,成为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观念相互交织,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

全书正文总共十章,涉及中国文化里的生活美学、宇宙观、多元秩序、宗教信仰、人际网络、古典小说等内容,可想而知,这么多的主题,不可能一一深究,那么许先生又是如何将文章做到容易理解的呢?我觉得,他做到了两个字——普及,真正的雅俗共赏。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故事,在第三章神鬼故事的传说里,作者分天、地、人间三个部分讲述自己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从家庭的长辈、乡里的父老以及朋友的谈话中所取得的材料,例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梁祝、孟姜女哭长城等耳熟能详的悲惨爱情故事。也有大禹治水,李冰治水,张渤治水等人类对抗自然的故事。亦或是蛇妖、狐狸精、鬼魂等民间故事常见的主题……这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浅显易懂,让读者能够更深入的理解,这就是“文化下移”。一些简单的故事让平民百姓读懂,初步了解中华文化,接着一传十,十传百,口耳相传,各有各的特色。北魏孝文帝占领中原之后,必须进行改革,向中华文化学习,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强大之处。一切想占领甚至吞并中华文化的企图终将破灭,最终也会作茧自缚,被中华文化兼容。中华民族是迄今为止唯一保留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文化也是世界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只要中华文化还在,中华民族就不会灭。这也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国文化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呢?许倬云说,“我希望在本书中从中国文化在天、人、群、己,理想与现实间的各个角度,呈现这个长久传承的文化的特色”。是的,这样的文化精神需要传承的。许倬云对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研究,历来贯串一致,并且不断深化。他很擅长吸收他人著述里的营养。比如,他对中国人宇宙观、生命观的看法,有许多成分来自于冯友兰先生作于抗战时期的“贞元六书”,他希望继承“贞元六书”所陈述的大方向,以及提示的新人类精神,重新抵达天人合一的境界。本书的另一个源流,是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领域用以陈述中国人际关系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即,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同心圆网络,从自己开始,扩散为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确立了身处网络的个体的权利和义务。许倬云以自己家乡无锡作为例子,呈现了传统伦理丢失后的乡村的衰败。作者潜心研究,做到了古今一贯,就是为了更好的将故事讲给读者听,将文化精神呢传承下去。

顾炎武有言:“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本书,浅显易懂的足以明道,厚重的文化精神又显示出其救世之内涵,这很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中文就是汉语与汉字,经历了3000多年演练变化的语言文化,是全世界唯一的二维文字,可以表音、表意、表形,是现阶段人类文明中最稳固也是最先进的语言文字。在《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作者辜鸿铭讲述了他对中文的一些独到的认知与理解。

作者认为“汉语史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必定战胜英语”,并从思维速度、发音、构成组义等角度进行了论证,真实诚恳令人折服。但我却对自己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学中文,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优秀的语言,还是因为它是最博大精深、最先进而学习它?对我而言,我的理由有三:

中文,是一个中国人的象征。它代表了你的归属、你的身份,更像是一个标志。这不仅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整个民族。中文,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精神的根。举一个很平常的例子,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跟随父母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而他的父母也没有及时教他关于他的民族文化的东西,如方言、历史、习俗,段时间来说他还可以说那里是他的家乡,是他的归属之地,但久而久之,一代代地过去,当他的子子孙孙再回过头来,除了血脉,他们已经丧失了全部可以标志他们家乡身份的东西,或许也可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种新的文化,一种新的传承,新的身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地方出来的他们了。这就是原始归属的丧失,文化标志的一种丢失。中文,它并不像护照、身份证等具体的一个物体,证明你的来源地、你的身份,它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如中国心一般的精神上的东西,别人或许不知,但只有你自己明白中文在你心中的烙印深浅,只有自己在明白自己的归属。我学习中文,因为我仍想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

中文,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具体的表现。它记录了中国的文字系统,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并且在不断的发张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对联等文化,还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试想如果不学习掌握汉语与汉字,如何能够真正体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有的人会提出疑问,连古代的文言文都可以用白话文进行翻译,中文也可以通过翻译成其他的语言进行学习交流,理论上是如此,但是真正对比过两者的同学应该知道,就算你如何精妙的翻译,与自己用原来的语言明白的文化内容肯定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这就像是一个需要验证的传承一样,要想得到其真正的传承,就必须有一个相对应的钥匙,才能通过考验。中国文化也是一样,你必须学习中文,你才能真正的窥视到它的“博大精深”之处。

这就是看了辜鸿铭这本书的一些对中文的观点后,对自己所提出来的提问以及解答,或许解答的还不是很充分,很透彻,但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个继续前进的理由,一个支持下去的信念。

中国人的心灵读后感

看完《中国人的心灵》,说实话,好像吃下一块超级压缩饼干,吞下去了,但什么时候能消化,就不得而知了,仝宇的《中国人的心灵》读后感。多少年来(书上说三千年),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学成就,外加一大堆各种各样的中国文人,浓缩到一本377页的书中,真的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

应该说,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史,它还涵盖了中国社会变迁的方方面面。由于本书内容过多,我在本文中只选择我对书中所反映出的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发表一些看法。

看了这么多文人或喜或悲的人生,我觉得中国文人似乎大多具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价值观包括:忠君、爱民、追求仕途。看起来,这三条没什么不好,不过事实上正是这三条与时代一起造就了一个个可敬有可怜的中国文人。

先说忠君。中西方文明都把"忠诚"看做一种崇高的品格,但这两种忠诚却截然不同。西方人的忠诚,如骑士对国王的忠诚,更多出自一种自身的荣誉感,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忠诚的对象的;而中国文人对君主的忠诚却出自他们对君主手中权力的依赖,因为他们总是要依附于某个君主才能"有所作为"。当这些人被君主所弃时,其表现如同女子为人所弃时一样也就不足为奇。(个人认为屈原被贬时以美人自比大发哀怨有点人格与自尊崩溃的成分,读后感《仝宇的《中国人的心灵》读后感》。)更糟糕的是,这种忠诚后来演变为一种对权力和掌权者的盲目崇拜,让一些人丧失了自己的骨气,进一步毒化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再说爱民。看起来"爱民"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它至少有两点问题。首先,爱民者自己不是"人民"的一部分,他们总是居高临下以一种同情者的角度来观察百姓,把自己看做统治阶级的一分子(虽说他们不一定是)。这样,这些文人在政治上的所为往往脱离实际,根本起不到改善民生的作用,至多帮些倒忙。其次,"人民"这一集体名词淹没了组成"人民"的一个个个体,使得中国的传统对个人的基本权利、尊严、自由意志完全忽视。董卓曰:"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改一下就成了:"我为人民服务,那一两个人算什么?"。

最后,说说中国文人对仕途的追求。一直以来,直到现在,仕途一直是很多中国知识分子的终极追求,而在古代仕途是绝大多数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是他们实现自己抱负的唯一途径。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统治者们非常方便地聚拢了华夏的人才(虽然很多时候他们不会用),并且控制了人们的思想(配合从识字开始的全面洗脑)。应该说,这是造成中华文明最后一步步僵化,最终被西方一击即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一些人盲目复古,孔子和其他先贤的雕像又在各处竖起,中华文化身上埋藏千年的基因缺陷似乎又在起作用。警醒!警醒!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想要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有深沉的情感、博大的胸怀和纯朴的思想,因为中国人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就是:深沉、博大和纯朴。〞这是辜鸿铭在1915年写的《中国人的精神》里的一句话,此书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当时欧洲文明陷于危机,清政府倒台,中国社会外忧内患。此时辜鸿铭用全英文写了这本书,他尝试着向西方人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他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为当时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自己认为的出路。

这本书的作者辜鸿铭,号称“清末怪杰〞,他学贯中西,游学欧洲14年,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与托尔斯泰书信来往,与泰戈尔同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受蔡元培邀请执教北京大学,与张之洞创办武汉大学,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可见他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到底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难以精准和完整答复的问题,辜鸿铭在书中通过“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女人〞,“中国语言〞,“约翰在中国〞,“一个大汉学家〞,“中国学〞几个方面逐步展开了论述,阐述了他心中所认为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他说,或许真正的中国人是粗俗的,但粗俗中绝没有卑劣;或许是鄙陋的,但鄙陋中绝没有狂妄;或许是圆滑的,但圆滑中绝没有狠毒,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温文尔雅,其原因是中国人所受到的良民宗教的'影响,会在每个孩子刚认识字时就教导他们“人之初、性本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认为人应该有某种宗教信仰但中国人没有,这是人活着的精神根底,不过辜鸿铭说,这些教派更多的是要求人具有想象力,而不是心灵和灵魂。与其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倒不如说中国人不需要信仰——没有感觉到宗教存在必要,原因在于中国人生活在儒教这样一个哲学与道德标准体系,一个能够替代宗教信仰的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综合体系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说明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深刻影响。他说,其核心就是普通中国人的特质,爱父母爱国家的家国情怀,支撑着中国人的世世代代。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特质。辜鸿铭说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化的语言,他用中国的古典文学举例学习汉语必须拥有的天资——心灵与大脑、灵魂与智慧的同步开展。汉语可以做到用极其简练的文字表达深邃和深厚的情感,这是西方人难以懂得和理解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五千年,汉语一直没有被泯灭而是不断演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谈到中国女性,他认为具有三大特征,恬静的爱、羞涩及腼腆、无以言表的优雅与魅力,他强调了女性对丈夫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同时男人们对君主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他还通过介绍中国男女传统婚礼仪式说明在中国的男女平等其实是比西方做的好得多。当然,限于时代背景,作者谈到的“三从四德〞、“纳妾〞等封建思想和行为今天早已被废弃,这也不是书中的主旨精髓。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坦白说,看完大名鼎鼎的晚清大学者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之后,我很有些失望,我失望于这位享誉世界的文人学者,并没有多么高深和高明的见解,不可否认辜鸿铭先生的学识是渊博的,遣词造句的能力也算是出色的,但对于一位学者而言,最最重要的是思想,看了他1915年所写的《中国人的精神》,我深感失望,因为辜鸿铭先生的思想依然是两千年前儒家文化的那套思想,我觉得有些悲凉。

《中国人的精神》是一本杂文合集,或者准确一点说算是论文合集,包括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女人》、《中国的语言》、《约翰·史密斯在中国》、《大汉学家》、《论汉学一》、《论汉学二》、《暴民崇拜及战争的出路》共八篇文章,在辜鸿铭先生的眼中,中国人的精神可以用温文尔雅来形容、也可以用利他精神来形容、还可以用良民宗教来概括。但其核心就是两条,忠君和孝亲。仁、义、礼都是围绕着“忠”和“孝”来展开的。也许在百年前之世界,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看到了辜鸿铭先生的文章,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集体主义或者说家国文化,但如果用现代的阳光和进步的思想,可以说辜鸿铭先生完全被儒学给毒害了。如果论中国人的精神,我以为不能用“忠”和“孝”来诠释,或者换一种说法,“忠”、“孝”是不能够完整准确的界定中国人之精神的。如果论中国人之精神,我认为“重集体而轻个人”可以算是比较准确概况表述。历史学已经告诉我们,中国历代王朝更迭,绝对不是“忠”、“孝”两字形成的。同时还有更深入的一点,虽然统治阶级一直用儒学来传播中国文化,但老庄的道家文化、墨子和管子等人的思想从来都没有在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中消失。“兼容并包”可谓之中国文化的精神。

在辜鸿铭的文章《中国的女人》中,三从(从父、从夫、从子)依然被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视为理所当然之事,而且还用了一大堆废话和假话来为纳妾这种落后文化辩护。客观说,我看完这篇《中国的女人》之后,对辜鸿铭先生大大的失望了,我没有想到一位接受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学者,居然能够厚着脸皮昧着良心为中国落后的纳妾文化和歧视妇女文化辩护。

诚然,对于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人之精神,我们应该要有该有的自信和自爱,但自信和自爱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清楚,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精神,都是不可能完美无瑕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对妇女的不尊重,这是我们需要客观承认的事实,可惜辜鸿铭先生并没有客观的审视自己的文化。

自信本没有错,但自信过了头就变成了自负和自大,对于一位学者而言,自负和自大也就没有了进步的动力。

当然,在100多年前,不可否认辜鸿铭先生对中国文化传播向世界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但这不能弥补其在《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所犯下的错误。

如果有读者看了《中国人的精神》,希望不要被辜鸿铭的错误之思想所影响。

不过如此而已罢了!

相关范文推荐
  • 12-28 部队喝酒检讨书(精选16篇)
    检讨书是一份真诚的自我檢視,它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寻找提升自己的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份检讨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启示。
  • 12-28 养猪工作总结(实用23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机会,通过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行回顾和反思,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下面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范文,大家可
  • 12-28 小学国旗下的讲话迎中秋(专业19篇)
    国旗下所散发的激励力量,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为国家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国旗下,数以千计的人们挥舞着国旗,共同庆祝国家的胜利。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满月的光芒,
  • 12-28 oa系统实施方案大全(19篇)
    实施方案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或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和措施,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实施方案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接下来是一些实施方案
  • 12-28 禁毒心得体会小学(专业12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历的整理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改进。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一)毒品这两个字可能我
  • 12-28 疫情期间私自外出检讨书(精选16篇)
    写一份检讨书可以帮助我们反思我们的行为,了解我们的不足并为之努力改进。请大家阅读以下的检讨书范文,并从中获取写作技巧和思路的启示。尊敬的班主任老师:你好,这里我
  • 12-28 初中生书香伴我成长演讲稿范文(16篇)
    演讲稿范文的结尾需要总结主要观点和给予听众启示,使其在听完演讲后有所收获和思考。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演讲稿范文,它们从不同角度探索了演讲的艺术和技巧。
  • 12-28 国企中国梦劳动美演讲稿范文(13篇)
    一篇成功的演讲稿范文应该具有逻辑性和感染力,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并产生积极的影响。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品味一些优秀的演讲稿范文,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 12-28 责任心学生(优秀20篇)
    优秀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与同学们良好地相处并共同完成任务。如果你想了解在学习中如何取得突出成绩,不妨看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和启迪。尊敬的各位老师
  • 12-28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报告(优质19篇)
    单位应该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塑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和价值观。以下是一些单位目标和任务分配的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