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明天不封阳台的教案(汇总18篇)

明天不封阳台的教案(汇总18篇)

时间:2023-12-28 09:07:14 作者:XY字客明天不封阳台的教案(汇总18篇)

通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改进措施和效果评估,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明天不封阳台》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作者的思路和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

2、能说出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

3、能较深入理解文本表达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先来看一封来自鸟类世界的信,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听完之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读信)好,下面请同学们来谈谈感受(学生回答)人与鸟类该如何相处?这一直以来是人类所探讨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杜卫东一起走入《明天不封阳台》,看看他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想一想。

阅读课文,说说“我”在封不封阳台这个问题上情感和态度有怎样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可以从原文中找句子)。

过渡语:由于一只"受伤的鸽子",作者改变了他最初的决定,那么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学生回答)。

三、说一说。

1、文中对鸽子眼神的描写十分传神,你认为哪些词语写的比较好,说说好的理由?

2、面对着这只受伤的鸽子,这个可爱的小精灵,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发挥一下我们的想像力。(学生思考)。

四、品一品。

请划出表明作者观点“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语句,并在旁边作好批注,写出你的理解。

五、听一听。

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大自然中走来,最后又回归大自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昨天我们把它作为预习作业回去写了一下,现在请同学把它拿出来,交流交流。(学生回答。听雨、观蜂、看花、观潮皆可,要侧重表现内心的感受。)。

六、议一议。

过渡语:我们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会出现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出示漫画)。

下面请同学仔细观看漫画,结合我们的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幅画的理解。

(提示:看图画、看文字、看标题;然后联系实际,思考它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象?)。

人类肆意捕食青蛙,使它们躲在井底不敢出来。呼吁人们要保护青蛙,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过渡语: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的事例还是比较多的,请同学来谈一谈。

七、写一写。

听了这些,大家一定很气愤,那么请你以“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为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设计一条公益广告。

结束语:同学们,大自然存在的一切生物,都应该是我们的'朋友,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和谐相处,共同享受美好的世界。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八、布置作业。

请你以大自然法官的身份给鸟类回一封信。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

1、通过速读,了解文章内容。了解文章线索,把握文章主旨。

2、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

3、引发学生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帮助他们确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

引发学生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帮助他们确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1)读一读,并给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一只鸽子使作者封阳台的决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理出课文的线索。

2、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动摇?儿子产生哪些想法?父亲又抱着怎样的态度?

3、大家觉得作者在文中其实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愿望?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对鸽子眼睛的描写,并有感情的朗读,揣摩它的心理活动。

2、作者由对鸽子的关爱,又想起了一件什么事情?

描写草原的.部分,远离都市的人们来到草原看到美景有怎样的心情?

3、找出最能触动你心灵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明天不封阳台》

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教学设想:

1、本文围绕究竟封不封阳台,作者诉说了一段心灵的历程,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情感态度决定了阳台的封与不封,进而要上升为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

1、

2、教学思路与方法:首先师生共同研读文章的内容;接着语文活动“实话实说”,进行“房子装修要不要封阳台”话题的讨论,得出结论:封不封阳台的争议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内容应该是对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与应对;最后是通过对同学课前本文“美文阅读”的交流,思考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

3、教学难点:把学生可能会过多停留的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思考。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生词的大意。

2、课前围绕本文,进行“美文阅读”的推荐。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导入:你们家里的房子装修阳台封了没有?你喜欢封阳台吗?我这里有同学们做出的一个小调查。

2、创设情境: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与态度经历了一番变化,请你快速阅读文章,尽量围绕下面的语词,整理出“我”的态度变化情况。

《明天不封阳台》

单元概览。

单元标题人与环境。

框架问题基本问题一只鸽子使作者封阳台的决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单元问题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呢?

后来为什么这种想法又动摇了呢?

内容问题怎样围绕“阳台”写的?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为什么要封阳台?(其实,这家人丛前搬到这个地方,就一直没有封阳台,为什么10年后的今天要封阳台呢?)。

(2)为什么又决定先不封阳台?

(3)是什么使他们动摇?

单元概述人与环境这一单元既可以欣赏和谐的自然组合,又可以倾听大自然的呼声,透过自然界来解读人类,从而作出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的明智抉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教材中安排这样一个单元,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这一重大主题,而本文正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作为居于高楼大厦的某一单元的都市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和展现,这里有作者一段心灵历程的叙说,有对受伤而“身孕”的鸽子的简洁传神的描摹,表达了一个现代都市人朴素美好的愿望。文章篇幅不长,行文脉络清晰,文字平实,初二学生完全可以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通过一课时披文入情,但更重要的是审视隐藏在文本表面之下的作者的思维活动,体会朴实传神语言中传递的信息,进而自然的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关键词封阳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

马少林。

《明天不封阳台》

本文是初中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节课,在文中我看到一只受伤的鸽子在书架底下孵蛋,儿子希望明天不封阳台,是出于对这一只鸽子的忧虑和喜爱。“我”则不但关注着这只鸽子的命运,而且关注着自然界的许多生灵;不但关注着自然界,而且关注着人类自身。全文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共生共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仔细阅读课文,在抓住中心事件的基础上,把握贯穿本文的线索,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学会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首先师生共同研读文章内容,理清线索,揣摩语言,体会夹叙夹议的作用,然后引发学生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让他们提高意识。

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体验的模式进行。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重点。

夹叙夹议的写法和简洁而传神的描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二)难点。

(三)教学突破。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准备教学用的材料及相关阅读篇目。

(二)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五、教学步骤。

(一)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1、教师指导:

(1)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2)课文探究,理清思路。

(3)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4)面对现实,引发思索。

学生活动:

(1)在讨论交流中进入课文,整体感知。

(2)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感情。

(4)在文中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对现实中人类残害动物的丑恶行径发出的呼喊。

(二)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针对老师抛出的问题,情绪高昂的进行探讨交流,阐述各自的看法。

(2)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听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2、课文探究,理清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速读课文,整理观点,交流明确:明天要封阳台(这是原来的计划)--明天还封阳台吗?(因情感与现实有矛盾)--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为了儿子的爱心和“我”的心绪)。“明天要不要封阳台”是课文的写作线索。

3、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教师活动:

找出对鸽子描写的部分,细心品读。你觉得作者描写动物的语言好在哪里?文中还有这样精彩的描写吗?找出来加以体会。

学生活动:

通过仔细品读作者对鸽子及其他精彩描写的部分,明白:描写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简洁传神。如:课文就主要突出描写鸽子的眼睛来表现鸽子的心灵世界原先对人的提防戒备,使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应。

(2)教师活动:

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作怎样的决定?

学生活动:

同学们各抒己见,如:

a、鸽子太可怜,应该给他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b、我们与动物都是大地之子,应该友好相处。

......。

(3)教师活动: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道出了动物们的心声,如果鸽子会说话,他一定会谢谢你们,你们不仅善解人意,而且有人与动物要友好相处的意识,真是让老师感到欣慰,其实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你能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同样看法的部分吗?谈谈这些部分语言上的特点。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学生活动:

探究合作,讨论交流。

a、10、12、13、自然段表明了人迎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b、在老师的点拨下明确:这些小姐从表达方式来看都是议论,本文的议论较多地使用形象的`画面来说话,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生动中表现美好的期盼,叙议结合,虚实交融。

(四)、面对现实,引发思索。

(1)教师活动:

能否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呢?试从文中找出依据。

学生活动:

纷纷寻找。8自然段中鸽子的眼神的描写(自然对人),第11自然段中“儿子拿来......晚餐”(人对自然)。

(3)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发自内心的呼喊:

a、请放下手中的猎枪,珍爱生灵!

b、我们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c、保护动物就是保护自己!

d、我希望:

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

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

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枪弹。

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

教师总结:大家的表述太了不起了,让我们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让我们共唱一首和谐之歌!

(五)、链接知识,归纳小结。

本文通过叙说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学习本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引发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树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的保护自然的观念。

(六)诱向深入,拓展思维。

(七)课堂小结。

在下课铃声敲响之前让我们共唱《和谐之歌》。

和谐是。

一只鸽子在我家阳台上的逗留。

是冯至深情的诗句。

是牧羊人的歌声。

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情。

和谐是。

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

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

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枪弹。

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

和谐是。

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

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

1、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1、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

2、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

一、给加点字注音。

鳞次栉比()自给自足()恬淡和谐()

灿若朝霞()情不自禁()变幻莫测()

二、解释词语。

鳞次栉比:

自给自足:

变幻莫测:

安身立命:

不速之客:

三、阅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呢?

2、后来为什么这种想法又动摇了呢?

3、为什么最后决定不封阳台?

四,品味语言, 体会情感。

1、 请大家说一说,首先是什么打动了作者,唤起了父亲心中的一份柔情?

2、作者此时思绪飘向远方,又想起了一件什么事情?人与大自然的一次亲密接触。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这类现象还有很多,大家面对这些现象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你能模仿这些句子也来发出自己的呼唤吗?(仿写)

《明天不封阳台》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基础知识,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通过朗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感知课文。

过程与方法: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

2.认识到“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迫切性。

二.学习重点难点:

品读课文,能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自然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用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营造氛围,自然导入。这是一个人类关爱动物的真实故事,这位大学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护自然的赞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人和自然”关系的文章——《明天不封阳台》。

2.检查预习,扫清拦路虎;。

(1)给加点字注音:

(2)理解词语:

鳞次栉比:

悖论:

3.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对“封阳台”的决定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4.合作探究:

作者一开始为什么决定要封阳台?这种想法为什么会有动摇?最后又为什么改变了主意呢?

5.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找出描写鸽子的语句,并进行赏析。

(2)你所知道的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的事件有哪些?

(3).出示“人类破坏自然”的系列图片,谈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12段,10段)。

(5)归纳文章主旨。

6.结束:在歌曲《天堂》中深情总结。

7.布置作业: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四.板书:

《明天不封阳台》检测题

1、 学会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2、 理解内容,感悟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3、 关心身边的现实,增强自我环保意识。:学会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 理解内容,感悟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创设情景,用一首歌《真实的故事》导入,营造氛围,自然导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2、作者一开始为什么决定要封阳台?后来又为什么改变了主意呢?明确:因为作者认为封阳台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后来作者改变了主意是因为如果封了阳台这鸽子便没有了安身立命的场所。还为了这“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给我带来了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1、最终不封阳台的原因:为了一名“不速之客”——一只受伤的鸽子。文章中对鸽子的描写也很传神,请把它找出来。(学生阅读课文)明确:“这不是一只名贵的鸽子:灰色、嘴大且长,名贵的鸽子该是杂色”

资料卡片: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生命如此美丽,请善待和珍爱我们身边的一切生命!以“大自然的哀鸣”为题,试给人类写一封信。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课文,理清文本线索,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理清文本线索;通过品味语言,理解本文主旨;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积极投身环保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道理。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风景图,让学生简单说说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课文,读完后请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的思路,了解文章的线索。

作者对封阳台这件事的态度前后是有变化的,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作者态度变化的句子,并理出课文的线索。

明确:课文有一条明显的叙事的线索:封不封阳台。

三、研读赏析,品味感悟。

1、作者居住在那栋楼已经有10个年头了,10年来一直未封阳台,为什么今天突然要封阳台呢?后来为什么又决定不封了呢?请同学们进一步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

(1)思考:“封”与“不封”的原因。

(2)交流:

要封: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师:是的,现代都市紧张的生活使人们渴望封住阳台,给自己留下一个清净的空间,概括起来就是想要宁静,远离喧闹。

师:不封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文章的结尾,请大家齐读一下。

从这一组排比,可见作者不封阳台有三个原因:对鸽子的喜爱与担忧、儿子的爱心和“我”的思绪。而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那只鸽子,一只鸽子竟能改变作者封阳台的决定,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鸽子呢?下面就让我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传神描写鸽子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在课文中划语句。)。

2、品读完交流描写鸽子的语句。

1)请同学先读找到的描写鸽子的语句。

2)一起品味这只鸽子,感情朗读最传神的语句。

a.“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说明这只鸽子非常害怕。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2:就是“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我想到鸽子此时非常害怕。在鸽子的心灵世界里有人枪杀它的可怕印象。

师:这位同学从鸽子的眼神这个角度分析出了当时鸽子的心理。说得很好。

生:我发现第1句中“蜷缩”也能表现鸽子的恐惧心理以及对人类的戒备。

师:你发现它蜷缩在那里,除了害怕,你还体会到什么?

生:它可能很孤单,很无奈,因为她有了“身孕”,可能是出于一种本能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师:他们从鸽子的动作和神态这个角度来分析鸽子的心理,说得很有道理。

齐声朗读这句话,读出恐惧的心理。

b.“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

生:这只鸽子让人看了很同情它。还有防备‘我们’的心理。

师:有道理,那么除了防备我们,你们还体会到什么?

生:从它的目光中可看出鸽子对人类的乞求。

师:它为什么要乞求我们人类呢?

生:可能是乞求人类帮助它。

师:它需要帮助吗?

生:需要。

师:为什么需要帮助?

生:因为它受了伤,非常的弱小,还要孵蛋,需要人类的爱护和帮助。

3、品读作者联想的语段。

1)品读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

a.欣赏草原美景:

师问:作者由这只鸽子首先想到了一件什么事?第几段?文中描写了什么画面?(投影描写内蒙大草原的语句)找出描写的语句,说说这景色给人的感受。(辽阔、纯净、自由、舒畅),这会让我们想起那一首古代民歌中的那一句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看牛羊)女生齐读。

b.体会作者与自然亲近的感受。

师:在这美丽的大草原上,作者的表现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不可思议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指导朗读“我回来了!”这句,从读中体会作者的心情。作者为何如此激动?因为他觉得自己回到了故乡,这故乡,其实就是自然界,它是人类心灵的故乡,情感的归属,这正如作者在前文中想的的冯至的诗句。一齐读一下冯至的诗句。鸽儿引领我们翘望的是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年代。冯至的诗句和我的去内蒙古大草原的经历,实际上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亲密接触,融为一体的时候才是最快乐的,才会感到生命的美丽,生活的美好。由此可见自然才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可是我们的人类是怎样对待这个最亲密的朋友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2)看图读文,了解人类对自然生灵的残害。

师:这图片上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都是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在不断残杀自然界的生灵,而且越来越残酷。如果说继续这样下去,自然界中的动物将无法生存,所以作者向人类发出了呼吁,请大家在文中找到作者呼吁的内容进行赏读。

3)品读大自然的呐喊和哭诉,了解人类破坏自然的严重。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的相处之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与自然万物应是平等的,我们的应该互相尊重,现在人类的冷酷无情,贪婪自已引了自然的愤怒,它已向人类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和痛彻心扉的哭诉。我们把这些句子找出来,一起读一读。

同学们读得很整齐,但语调和情感的处理上,老师觉得还有些欠缺,这是一组什么句式?对呀,排比句,朗读时要注意什么?对,语势要不断增强,那怎样增强呢,语调要逐层提高,要体现出递进的层次,情感上要注意什么呢?我们来体会一下“呐喊”与“哭诉”,这两个词表达的什么情感呢?应是强烈的愤怒和极大的委屈。现在谁来偿试着读一下。

如果人类再继续滥捕滥杀、滥砍滥伐我们的未来世界将会是恐怖的,用柳宗元《江雪》中的哪一句诗可形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回顾作者的心路历程,归纳主旨:

师:一步步地走进杜卫东的的内心世界,我们终于明白作者由一只受伤的鸽子想到自然界中其它生灵被人类猎杀,由自然界中的生灵,又想到了整个大自然被人类破坏的严重。(板书:鸽子-自然界中的生灵-整个自然界)最后决定不封阳台,这样做是为了留下一片空间给鸽子,更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板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那人怎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文中作者的一句话怎么说?(要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可是我们人类中就有一些人不明白这个理,现在让我们行动起来,唤起他们的觉醒。

五、联系现实,真情呼唤。

请大家自选一题,

1、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与一条公益广告词,呼唤我们的人类觉醒。

2、以大自然的口气向人类说一段话。

六、结束语:大家说得真好,这都是发自你们内心的呼唤,这让我很感动,因为我觉得大家都已经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投影: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才能共荣共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都能像文中的父子一样,敞开心灵的阳台,尽情地拥抱自然,爱护自然,那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美好!

板书:

明天不封阳台

1、学会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2、理解内容,感悟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3、关心身边的现实,增强自我环保意识。:学会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理解内容,感悟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创设情景,用一首歌《真实的故事》导入,营造氛围,自然导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2、作者一开始为什么决定要封阳台?后来又为什么改变了主意呢?明确:因为作者认为封阳台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后来作者改变了主意是因为如果封了阳台这鸽子便没有了安身立命的场所。还为了这“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给我带来了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1、最终不封阳台的原因:为了一名“不速之客”——一只受伤的鸽子。文章中对鸽子的描写也很传神,请把它找出来。(学生阅读课文)明确:“这不是一只名贵的鸽子:灰色、嘴大且长,名贵的鸽子该是杂色”

补充几则相关的材料,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

资料卡片:

(1)1928年3月,纽约繁忙的百老汇沃尔克大街上,一只名叫“小黑人”的母猫阻塞了交通,因为它有5只小猫需要救护。警察詹姆斯·卡德莫尔拦住了过往的汽车和行人,让“小黑人”把5只小猫一一叼过了马路。当时没有一个人、一辆车因为这而诅咒。有人拍下了这一动人的情景,题名为《为小猫让路》。

(2)辽宁省宽甸县军民村有一位叫黄丽杰的妇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准备买蔬菜种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块钱救下了一只差点成为人口中食的受伤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伤,大雁不愿离开他们,就呆在了他们家里。他们给它取了个名――雁宝(自己的儿子叫忠宝),还买来大白鹅和它做伴。从此雁宝成了他们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鹅日久生情,生下了许多小雁。黄丽杰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雁专业户。

(3)北京有一位老太太,她收养了100只流浪猫,从此这些猫咪有了温暖的家,不再风餐露宿;老太太也因为有了这些猫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生活充实而愉快。从上面几则材料看,材料中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明确:他们都能跟动物和谐共处;都很有爱心。(播放韦唯的《爱的奉献》)学生齐唱这首歌,营造爱的氛围,深化主题,形成一个小高潮。为保护动物写下一句标语,来表达你的心声吧。:

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应当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生命如此美丽,请善待和珍爱我们身边的一切生命!以“大自然的哀鸣”为题,试给人类写一封信。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

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进行反思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感悟以及对语文课堂教学“元素”的系统梳理,我设计了语文课堂教学“五步反思法”,并运用它对自己上的一节优质课《明天不封阳台》进行反思,感到这种“反思步骤”较为清晰、合理,符合语文学科特点。我确信:如能经常性地进行工步反思,必定会大大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五步反思法”有一个核心指导思想贯穿始末,即“以生为本”。每节课后,语文教师应该经常自我发问:每一个教学流程是否促进了每一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贴近课程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满足社会对语文教学的高要求。

为了保持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味儿”,教师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做了到自然、有文采。唯其自然,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唯其“有文采”,才能展现祖国语言的魅力,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进而热爱语文。语文教师讲课不自然,必是平庸的说教者;语言没有文采,必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处士”。

反思自己这堂课的语言,我对优质课标准的认识又深了一层。我觉得,语文课是美的教学,老师本身的语言也应是美的,但更要上出语文课的味道。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具体语境自然流畅地讲解,娓娓道来,不生硬,不冠冕堂皇,不讲或少讲“水话”,在优美与自然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在这堂课中,我的语言自然,语音语貌贴近实际,而且语言富有感染力。这些努力,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学生也对这堂课充满信心,配合较为默契。但在这堂课中,前半部分赏析与鸽子有关的语句时语言不够精炼,出现了些许语言不连贯的现象。

预设与生成永远存在偏差。所以教师应该对教学流程进行全程反思,思考预设与尘成效果为什么出现偏差,找到预设时忽略的细节,然后进行“再假设”,即第二次假设,并对效果进行预测,条件具备的情况厂还可以再试上一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预设的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在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路:首先,从介绍29届奥运会吉柞物激趣导入。

第三,对文章简洁而传神的描写语句进行多角度分析,并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行为以及自然对人类的“叙说”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第四,情感体验,开展语文活动,抒写感受。第五,反思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质疑。第六,“功夫在课外”,布置作业,延展思维。就这六个步骤的教学效果来看,贴近文本,层次分明。但有些繁琐,不够简洁,第二步考虑不足,占用时间过多,第三步有重复,因前面占时过多,造成第四、五步时间过紧,活动不充分,流于草草。通过预设与生成效果的比较,我假设了简化了其中的设计:从奥运会吉祥物导入,再通过题目疏通重点字词。然后通过一个半命题“这是一只——的鸽子”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串连起对描写语句、场景的赏析。又通过一个问题“假如鸽子伤好了,飞走了,还要不要封阳台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问题,为下一步积累认知。接着,通过图片、歌曲设置情境,获取情感体验,抒写感受,互动交流,最后质疑,布置作业。这样安排既简洁又重点突出,有水到渠成之效。

这样的假设,促使我今后的教学设计更趋简洁、合理,有效。

在语文课上,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执教者,我们应该着重思考自己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而要发挥学士的主体地位,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充分展现当代中学尘鲜明的个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与学生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认识到师生都是课堂行为的同伴。其次要激发兴趣,方法很多,关键看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如设置情境、问题引导等。第三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展示自我,自然地突显个性。

在这堂课中,我坚持与学生平等刘待,不居高临下,与举生一起思考、讨论,师生之间建立了一定的友谊。我积极组织学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从吉祥物导入、揣摩鸽子心理、点评学生的表现、参与讨论现实中的做法、课堂上传出的轻松笑声等,可以看出师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我尽可能地做到自己的教态、语言、教学设计自然,不居高临下,没有权威的架势,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从课堂上学生表现情况来看,前半段时间学尘自主学习的效果较好,因为在“记录卡”中完成任务以及下午学生精神状态不佳等缘故,气氛略显沉闷;后半段时间学生合作讨论积极,而且。学生的发言有许多精彩之处,学生主体性发挥得较好,气氛热烈。

我一直认为,我们语文课必须是“生动”的,这可以作为一条恒久不变的标准,所有的设计都可以围绕这两个字展开。而课堂上的亮点理应是最生动的、最具活力的表现。同时还应该体现我们“语文”特色以及教师个人独特的风格。而这些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也最值得人们去品味。

从课堂效果、学生活动方面来看,我自认为这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点:一是激趣导入,先声夺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多角度揣摩重点语句,学生发言思路清晰,富有文采。三是通过对比,听歌曲看图片,先让学生感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获得审美享受,积累情感体验,最后通过写作小练笔巩固这份珍贵的体验。四是在幻灯展示中增加了一些提示语,如“合作是一种精神”,“合作是—种力量”,“质疑是一种品质”,“功夫中‘课外”’等,引导学生讨论,自我评价,反思总结,重视课外阅读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

语文教师应该努力通过开放式的对话,调动学生的认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竭力挖掘学尘的思维潜力,这样既贴近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领悟,又可以激起学尘思维的火花,闪现学生的“智慧”。

这节课,我没有根据“预设”来死搬硬套,而是根据学尘的“生成”情况机动处理上课流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如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机动引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根据学生对我“为什么还穿皮衣?”的“质问”,我能从人类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质地是进口革的说明以及“保证”,多方位与学生“对话”;利用第一节课的时间找出学生作文中可供利用的素材,进行现场引导,将话题带入高潮,而且与语文课联系紧密,避免“环境课教学”之嫌。

综上所述,从这“五步反思法”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清晰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反思过去教学中的误区或不足,大幅度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从不同的角度对一节课进行“分解”,可以使我们对课程理念的理解更深刻,对我们今后设计出贴近课程理念的教学程序、领悟语文教学的真谛发挥重要的作用。

《明天不封阳台》检测题

二、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夹叙夹议; 。

三、简洁而传神的描写。 。

教学重点、难点:成人和孩子与自然相处的不同方式; 。

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和形象的语言; 。

对文中议论性语句的理解。 。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交流) 。

(出示课题)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怎样。 。

二、检查预习: 。

(详见课件) 。

二、 理清线索: 。

关于杜家封阳台一事几经周折,请同学找出相关的句子,理清课文的线索。 。

明确:(板书) 。

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不封阳台 。

三、 精读课文 。

1、 杜家起先决定要封阳台的态度坚决吗?谈谈你的理由。 。

明确:坚决。第一自然段一句话自成一段,醒目突出,说明全家决定不容更改。 。

2、 后来又为什么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 。

明确:“不速之客”——一只受伤的鸽子。 。

3、 鸽子初来是对“我们”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

明确:“惊恐”“惊弓之鸟”“蜷缩”——戒备,对人类的害怕。 。

明确:儿子——出于“忧虑”和领略“新奇的世界”的“瑰丽”的渴望; 。

5、 儿子为什么会“忧虑”?为什么看到鸽子会惊喜?试从原文中找答案。 。

(交流) 。

9、 文中作者也列举了好多这样的例子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试找出。 。

明确:第 10 小节。 。

小结:夹叙夹议,不断推进,线索清晰。 。

11、 能否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呢?试在文中找依据。 。

明确:第 11 小节,“儿子拿来 ……. 晚餐” (人对自然) 。

第 8 小节,鸽子的眼神的描写 (自然对人) 。

六、延伸: 。

说一说: 。

(讨论并交流) 。

小结: 。

三、 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地球意识。 。

七、回顾学习目标 。

八、完成练习 。

九、板书设计(见课件)。

《明天不封阳台》检测题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2让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巡视指导、阅读、思考、讨论。

3组织学生交流、评价交流,学生互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2组织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评价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我谈现代居住。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2组织学生讨论(2)讨论。

3组织学生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课后反思。

课后学习:1、印发《城市听鸟》一文发给学生,请学生写出读后感受。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

成功的课堂里不仅仅只有读书声,而且不乏掌声和笑声。在成功的课堂里,师生之间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友爱的交流与合作;在成功的课堂里,师生之间心相印、情相通。就其自主、活动、民主这个意义上说《明天不封阳台》这节课是成功的。

一节课,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罢,都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本节课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不能替代的。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努力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而活动课堂是自主课堂的必然要求,没有学生的活动,就没有自主可言。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有经验的教师从不陶醉于个人的表演,而是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听一听、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演一演……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水平不断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用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当然,成功的课堂里总是处处闪耀着艺术的火花――引人入胜的开头,渐至佳境的层次,贯穿全课的主线,跌宕起伏的情节,余音袅袅的结尾……在成功的课堂里,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恰到好处的点拨,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欠缺的。成功的课堂基于教材却不为之所困,而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与创新,而教者往往还局限于课本,拓展不够。就这些方面来说,还要努力。

为一种重要思维方式――教学反思,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它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常态”,对加速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进行反思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感悟以及对语文课堂教学“元素”的系统梳理,我设计了语文课堂教学“五步反思法”,并运用它对自己上的一节优质课《明天不封阳台》进行反思,感到这种“反思步骤”较为清晰、合理,符合语文学科特点。我确信:如能经常性地进行工步反思,必定会大大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五步反思法”有一个核心指导思想贯穿始末,即“以生为本”。每节课后,语文教师应该经常自我发问:每一个教学流程是否促进了每一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贴近课程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满足社会对语文教学的'高要求。

第一步:反思教学语言:自然、有文采。

为了保持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味儿”,教师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做了到自然、有文采。唯其自然,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唯其“有文采”,才能展现祖国语言的魅力,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进而热爱语文。语文教师讲课不自然,必是平庸的说教者;语言没有文采,必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处士”。

反思自己这堂课的语言,我对优质课标准的认识又深了一层。我觉得,语文课是美的教学,老师本身的语言也应是美的,但更要上出语文课的味道。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具体语境自然流畅地讲解,娓娓道来,不生硬,不冠冕堂皇,不讲或少讲“水话”,在优美与自然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在这堂课中,我的语言自然,语音语貌贴近实际,而且语言富有感染力。这些努力,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学生也对这堂课充满信心,配合较为默契。但在这堂课中,前半部分赏析与鸽子有关的语句时语言不够精炼,出现了些许语言不连贯的现象。

第二步:反思预设与生成效果:再假设、缩小偏差。

预设与生成永远存在偏差。所以教师应该对教学流程进行全程反思,思考预设与尘成效果为什么出现偏差,找到预设时忽略的细节,然后进行“再假设”,即第二次假设,并对效果进行预测,条件具备的情况厂还可以再试上一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预设的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在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路:首先,从介绍29届奥运会吉柞物激趣导入。

第二,初读课文,完成两个阅读任务:疏通、积累字词与整体感知课文。第三,对文章简洁而传神的描写语句进行多角度分析,并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行为以及自然对人类的“叙说”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第四,情感体验,开展语文活动,抒写感受。第五,反思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质疑。第六,“功夫在课外”,布置作业,延展思维。就这六个步骤的教学效果来看,贴近文本,层次分明。但有些繁琐,不够简洁,第二步考虑不足,占用时间过多,第三步有重复,因前面占时过多,造成第四、五步时间过紧,活动不充分,流于草草。通过预设与生成效果的比较,我假设了简化了其中的设计:从奥运会吉祥物导入,再通过题目(短语形式)疏通重点字词。然后通过一个半命题“这是一只――的鸽子”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串连起对描写语句、场景的赏析。又通过一个问题“假如鸽子伤好了,飞走了,还要不要封阳台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问题,为下一步积累认知。接着,通过图片、歌曲设置情境,获取情感体验,抒写感受,互动交流,最后质疑,布置作业。这样安排既简洁又重点突出,有水到渠成之效。

这样的假设,促使我今后的教学设计更趋简洁、合理,有效。

第三步:反思教师主导对学生主体行为的作用:激趣、突显学生个性。

在语文课上,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执教者,我们应该着重思考自己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而要发挥学士的主体地位,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充分展现当代中学尘鲜明的个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与学生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认识到师生都是课堂行为的同伴。其次要激发兴趣,方法很多,关键看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如设置情境、问题引导等。第三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展示自我,自然地突显个性。

在这堂课中,我坚持与学生平等刘待,不居高临下,与举生一起思考、讨论,师生之间建立了一定的友谊。我积极组织学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从吉祥物导入、揣摩鸽子心理、点评学生的表现、参与讨论现实中的做法、课堂上传出的轻松笑声等,可以看出师生之间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我尽可能地做到自己的教态、语言、教学设计自然,不居高临下,没有权威的架势,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从课堂上学生表现情况来看,前半段时间学尘自主学习的效果较好,因为在“记录卡”中完成任务以及下午学生精神状态不佳等缘故,气氛略显沉闷;后半段时间学生合作讨论积极,而且。学生的发言有许多精彩之处,学生主体性发挥得较好,气氛热烈。

第四步:反思教学亮点:生动、彰显语文特色与教师风格。

我一直认为,我们语文课必须是“生动”的,这可以作为一条恒久不变的标准,所有的设计都可以围绕这两个字展开。而课堂上的亮点理应是最生动的、最具活力的表现。同时还应该体现我们“语文”特色以及教师个人独特的风格。而这些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也最值得人们去品味。

从课堂效果、学生活动方面来看,我自认为这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点:一是激趣导入,先声夺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多角度揣摩重点语句,学生发言思路清晰,富有文采。三是通过对比,听歌曲看图片,先让学生感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获得审美享受,积累情感体验,最后通过写作小练笔巩固这份珍贵的体验。四是在幻灯展示中增加了一些提示语,如“合作是一种精神”,“合作是―种力量”,“质疑是一种品质”,“功夫中‘课外”’等,引导学生讨论,自我评价,反思总结,重视课外阅读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

第五步:反思教学机智:对话、深度挖掘思维潜力。

语文教师应该努力通过开放式的对话(有时是追问),调动学生的认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竭力挖掘学尘的思维潜力,这样既贴近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领悟,又可以激起学尘思维的火花,闪现学生的“智慧”。

这节课,我没有根据“预设”来死搬硬套,而是根据学尘的“生成”情况机动处理上课流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如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机动引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根据学生对我“为什么还穿皮衣?”的“质问”,我能从人类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质地是进口革的说明以及“保证”,()多方位与学生“对话”;利用第一节课的时间找出学生作文(《我的故事》)中可供利用的素材,进行现场引导,将话题带入高潮,而且与语文课联系紧密,避免“环境课教学”之嫌。

综上所述,从这“五步反思法”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清晰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反思过去教学中的误区或不足,大幅度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从不同的角度对一节课进行“分解”,可以使我们对课程理念的理解更深刻,对我们今后设计出贴近课程理念的教学程序、领悟语文教学的真谛发挥重要的作用。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作者的思路和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

2、能说出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

3、能较深入理解文本表达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先来看一封来自鸟类世界的信,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听完之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读信)好,下面请同学们来谈谈感受(学生回答)人与鸟类该如何相处?这一直以来是人类所探讨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杜卫东一起走入《明天不封阳台》,看看他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想一想。

阅读课文,说说“我”在封不封阳台这个问题上情感和态度有怎样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可以从原文中找句子)。

过渡语:由于一只"受伤的鸽子",作者改变了他最初的决定,那么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学生回答)。

三、说一说。

1、文中对鸽子眼神的描写十分传神,你认为哪些词语写的比较好,说说好的理由?

2、面对着这只受伤的鸽子,这个可爱的小精灵,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发挥一下我们的想像力。(学生思考)。

四、品一品。

请划出表明作者观点“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语句,并在旁边作好批注,写出你的理解。

五、听一听。

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大自然中走来,最后又回归大自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昨天我们把它作为预习作业回去写了一下,现在请同学把它拿出来,交流交流。(学生回答。听雨、观蜂、看花、观潮皆可,要侧重表现内心的感受。)。

六、议一议。

过渡语:我们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会出现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出示漫画)。

下面请同学仔细观看漫画,结合我们的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幅画的理解。

(提示:看图画、看文字、看标题;然后联系实际,思考它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象?)。

人类肆意捕食青蛙,使它们躲在井底不敢出来。呼吁人们要保护青蛙,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过渡语: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的事例还是比较多的,请同学来谈一谈。

七、写一写。

听了这些,大家一定很气愤,那么请你以“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为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设计一条公益广告。

结束语:同学们,大自然存在的一切生物,都应该是我们的'朋友,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和谐相处,共同享受美好的世界。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八、布置作业。

请你以大自然法官的身份给鸟类回一封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

成功的课堂里不仅仅只有读书声,而且不乏掌声和笑声。在成功的课堂里,师生之间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友爱的交流与合作;在成功的课堂里,师生之间心相印、情相通。就其自主、活动、民主这个意义上说《明天不封阳台》这节课是成功的。

一节课,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罢,都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本节课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不能替代的。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努力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而活动课堂是自主课堂的必然要求,没有学生的活动,就没有自主可言。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有经验的教师从不陶醉于个人的表演,而是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听一听、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演一演……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水平不断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用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当然,成功的课堂里总是处处闪耀着艺术的火花——引人入胜的开头,渐至佳境的层次,贯穿全课的主线,跌宕起伏的情节,余音袅袅的结尾……在成功的课堂里,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恰到好处的点拨,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欠缺的。成功的课堂基于教材却不为之所困,而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与创新,而教者往往还局限于课本,拓展不够。就这些方面来说,还要努力。

《明天不封阳台》是课标本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在教材安排上,它属于第五单元“人与自然”,正如单元提示所说,本单元的主题是:请听大自然的呼声......

范文《明天不封阳台》是杜卫东写的一篇随笔。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更好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

教学基本功竞赛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从头至尾,还是有很多可以细数和思考的地方,因为过程往往更值得体会,人,也因此学会了成长。

不必说上一堂公开课,就是一堂普普通通的常态课,课前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说白了,就是要“做足功课”,这是上课的底气。

选定要上的课文是《明天不封阳台》之后,自己要通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从学生的角度去揣摩哪些字词学生在阅读,书写,理解方面会产生障碍,从而整理出字词预习检测的点。读课文还有一点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明白课文的大意,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所以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读书这个环节是不可缺少的。在此基础上,利用教学参考书,吃透教材,体会文本的中心思想,不要放过任何一处细节的分析,哪怕它很简单,因为,教学的整个面是有很多知识点构成的,考虑周到了,才可以融会贯通。

教学设计是一名教师上课流程和构思的体现。教学设计不仅要表现教师的思想,还要切合学生的学情。现在是一个信息畅通的时代,键盘一敲,很多自己想查阅的资料悉数尽显,方便快捷,所以,现在我们除了手头的教学参考书之外,可以学习、借鉴的教案、课件有很多。但是,事物都是双面的,学习的东西多了,限制自己思维的东西就多了,自己受到的影响也就多了,就会出现“博采众长”的同时,缺失了自我这样一种局面。如何最大限度的化解这种矛盾,就是在参考资料之前一定要自己先设定教学目标和重点,想方设法要在课堂上体现自己的观点和风格,让那些资料是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所以之前,我给这堂课设计的目标是分析鸽子描写,和体会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个主题,后来我也是这样实施的。

同时问题的设计要尝试变通,一个问题可以这样提,也可以那样提,怎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打开了一个适合的切入口,这是值得思考的。比如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情感体验活动“假如我是那只鸽子”,这个题目的原型是书后探究练习中的一道题目,是要学生分析鸽子的眼神,来体会鸽子的心理活动,而《补充习题》上有一条类似的题目,但是多了一个续写鸽子眼神的要求,为什么不把这两者合一呢?让学生站在鸽子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去理解鸽子的想法,让学生自己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找到答题的关键——眼神,这比我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要深刻一些吧。这篇课文本身内容很简单,但是“人与自然”这个内涵是相当大的,所以,可以设计的拓展就很多,但是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搜集资料,在全班进行交流,从而自己得出结论——人,只能和自然和谐发展。

课件展示,这是现在一个争议比较多的话题,好与不好,各执一词。不过,既然用,就尽量用好它,不求花哨,但求实用。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被一些动物灭绝的事实震撼了,突发奇想,为什么不用大学里学的“绘声绘影”做一个动态展示呢,配上音乐,学生更容易动情,更会为人类自私的行为反省。从课堂反馈来看,效果是有的。不过,通过这次课件操作,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在课件制作这方面的技巧太少了,以前学的那些“皮毛”总有一天会用完的,所以,学习,不仅要学专业知识,还要学一些外延,那些能为专业知识服务的外延。日后,我还要多加强这方面技能的钻研,要不然就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发展,只能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一点都不假,上课之前,姚老师首先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指导和修改,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动意见。

第一次试讲,窦老师给我提出的意见是要紧扣文本,可适当删减拓展内容,于是我把“保护环境,具体如何做呢?”这个问题删了,因为我也认为这个问题的设计离课文太远了,不是说这个问题和课文完全没有关系,但是有没有必要在语文课上解决就有待商榷。

第二次试讲之后,徐老师给我提出的意见是要多注重学生活动,我讲的东西太多了,所以第三次试讲,我必须要注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第三次试讲之后,王老师对我提问的一些句子进行了斟酌,而完老师则对我字词教学提出了他的参考意见,因为这是能体现语文味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适当的追问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并通过造句来检测。

那么我把这些意见都作好记录,并在正式上课之前做了修整。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试讲和修改,不仅使我授课内容条理更加清晰,重点更加明确,而且我也在这一过程之中熟悉了上课流程,了解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也锻炼了自己的心理素质。

上公开课,心里或多或少是慌的,不过,既然已经定下来,就没有后路可退,因为总是要面对的。不求这堂课上的有多么的出色,但求体现自己的自信,这也是一种舒缓压力的心理暗示。

总体来说,这堂课上下来,是在自己掌握范围之内,按照流程走下来的,没有出什么太大的意外,自己设置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倒是学生在回答“请你举出大自然向人类报复的一个具体事例?”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反应不够热烈,因为在试讲的时候,其它班级学生的活动还是很多的,畅所欲言,正式上课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冷”的状况,难道是我要求课前搜集资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接下来的图片展示,学生还是有话可说的,说明学生对这个问题不存在认知上的障碍。我想这个问题还是要和学生交流之后才能得出答案。由于时间关系,课堂的收尾仓促了一点,技巧性的收尾也是一门要学习的艺术。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

《明天不封阳台》是杜卫东写的一篇随笔。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更好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这篇课文叙说“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不是很难,因为类似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主题的?在材料的选择、组织及语言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人类究竟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这此问题学生未必都能理解,因此,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从文本提供的详实、丰富的材料中,揣摩作者鲜明的`观点,感受作者的情怀,体味文章的语言所蕴含的感情和道理。其次,要培养学生联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宰”这一基本理念,立足三维目标的整合,体现单元主题的整体性,又不失本文的阅读个性,以科学的教育承担起培养学生完整的科学素养的任务。达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教材内容,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让老师跟着学生思维来,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讲生听,真正实现了教师“导”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变教师的教学过程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是积极的参与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把自己对文本阅读的体验传达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架设文本与学生生活、情思之间的桥梁,启发诱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用心去发现课文中美点,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本人充分发挥教师职责,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同时在教学中,我没有过分的去依赖教材,过分的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紧扣文本中几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描写生动、议论精辟的语句,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写作主旨,领会夹叙夹议的写法。然后又跳出文本,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心现实,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学生观看一组惨遭人类屠杀的动物以及被人类严重破坏的环境的图片,去触动学生的灵魂,从多方面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方法,关注人类与环境问题。看完图片后,让学生又结合文本写下自己的心理感受,既锻炼了文笔,又在潜移默化中寻求到了要从我做起,善待自然,保护地球,共同营造我们美丽的家园的好方法。

总之,这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导入部分就以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并配合相应的背景图片,有声有色,将学生带入到我所创设的氛围中去。不过反思整堂课教学,或多或少有些要改进的地方,如在对文本的挖掘方面做得还不够,特别是对一些优美的语句和生动形象的词语。可以让学生先去朗读,在朗读中去品味语言的魅力。同时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时间少了点,这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提高。

相关范文推荐
  • 12-28 开学第一课暑期安全教育教案大全(21篇)
    安全教案是指对特定场合或特定群体进行安全教育的一份计划性和组织性强的文件小编整理了一些安全教案经典范文,希望能对安全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参考。
  • 12-28 幼儿园保健室安全卫生保健工作总结(通用15篇)
    幼儿园工作总结是我们了解自己工作的现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的有效途径。请大家阅读一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卫生保健工作在
  • 12-28 为病人爱心募捐倡议书(精选21篇)
    范文范本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写作技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总结范文,请大家参考借鉴。各分工会、各位师生员工:我校商
  • 12-28 老王说课稿(热门13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而设计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起到指导和辅助教师授课的作用。我想我们需要一份教案模板了吧。这些教案模板范
  • 12-28 寝室文明的倡议书(汇总23篇)
    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培养条理清晰的写作思维。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些范文范本,从中学习和借鉴一些写作的技巧。亲爱的同学们:宿舍是校园生活的驿
  • 12-28 安全用电教案(实用15篇)
    安全教案包括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具备一份完善的安全教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知道电压越高越危
  • 12-28 小诊所社会实践心得(热门15篇)
    社会实践是指学校或组织对学生或成员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旨在让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觉得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
  • 12-28 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优秀16篇)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为了在重大灾害或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各方资源。选取一套适合自身情况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发布的范文供您参考。
  • 12-28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精选14篇)
    优秀作文具有思想深刻、论证充分、结构严谨、选词精确、语言流畅等特点,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感受。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几篇优秀的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 12-28 领导干部廉政心得感悟(优秀18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从而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表现。接下来,我们将分享几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对于心得体会的经验总结,希望能为大家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