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优秀19篇)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优秀19篇)

时间:2023-12-28 11:33:16 作者:MJ笔神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优秀19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一种对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总结和规划的书面材料。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的教学工作计划模板和示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教学计划。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一、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测量过自己的身高吗?谁来说说你的身高是多少?

(2)课前老师请每位小朋友摘下自己的校徽,现在请你仔细观察校徽,你能估。

计一下它的长和宽吗?(指名几位)究竟估得准不准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准确的长度呢?(测量)以前测量过吗?想一想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校徽一端要对准0刻度)现在请你赶紧测量一下吧!

(学生汇报)可能:有的说宽1厘米多一点,有的说2厘米不到。

师:那也就是说宽不是整厘米数,如果老师想知道他的准确长度那怎么办?

(3)师小结: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它,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感知1毫米的长度。

1、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毫米吗?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

2、指名到投影上来找毫米。(师放大尺子)。

生可能:一小格就是一毫米。

师:大家找的和他一样吗?(恭喜你们找的很正确)。

3、小结: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许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指任意1小格)这是1毫米长,这也是1毫米长。

4、其实我们的校徽,它的厚度就是1毫米,请你摸摸厚度,觉得1毫米怎样?

(很短)现在请你像老师一样把校徽这样捏住,然后再慢慢抽去,观察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象什么呢?(一条缝隙)。

6、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长1毫米呢?(介绍:5角硬币、磁卡等)。

7、思考:生活中量什么样的物体用毫米做单位比较合适呢?

师: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要用毫米做单位。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也需要用毫米做单位。

8、既然毫米的用处这么大,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把1毫米的长度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吧!

(二)认识1厘米=10毫米。

1、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这样的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为了数起来方便清楚,小朋铅笔指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

3、怎么样?(1厘米正好是10毫米)。

4、师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顺倒各一遍)。

5、问:那么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

(三)测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也知道了毫米和厘米大哥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测量问题。

1、书本p3做一做。

(1)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厘米7毫米就是几毫米?

(3)表扬填对者。

2、测量每条边长度(以毫米为单位)。

(1)独立测量。

(2)指名汇报。

三、巩固新知。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铅笔的长约18()。

(2)一分硬币的厚度约1()。

(3)教室的长约8()。

(4)玲玲的身高为125()。

(5)一枝粉笔长75()。

(6)小芳家到学校距离为200()。

(7)一把钥匙的长45()。

(8)练习本的厚约3()。

2、我会算。

50毫米=()厘米。

76毫米=()厘米()毫米。

3厘米=()毫米。

100毫米=()厘米。

4厘米3毫米=()毫米。

(四)课堂小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

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

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

二、教授新课:

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

(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指问,板书列式)。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

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

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

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自由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使学生从探讨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解决问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打下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在此基础上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能够准确领会教材的层次和紧密衔接的'用意,把握教材例题前后的联系。

口算乘法(1课时)。

笔算乘法(7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身份证号码蕴涵的信息和编码的含义;给学生编学号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

1.掌握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3.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2.掌握连续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3.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股东权益比例的倒数称为权益乘数,即资产总额是股东权益总额的多少倍,权益乘数反映了企业财务杠杆的大小,权益乘数越大,说明股东投入的资本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财务杠杆越大。

计算公式。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即=1/(1-资产负债率).

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

权益报酬率是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百分比,也叫净值报酬率或净资产收益率。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降低,权益乘数减少。即负债总额在资产总额占比减少时,权益乘数减少。考虑如下的可能性:

1、偿还了部分债务。

2、以股权融资等方式增加了资产。

3、盈利导致的资产负债率降低。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学生:喜欢。

学生:彩笔,纸板,铅笔。

教师:对,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大家看了之后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会带,教师选择性板书: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二)合作探究。

1、解决问题。

教师:小精灵呀和大家一样,也是想知道桌子上一共有几支彩笔,大家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教师再约学生一起分析情景图,图中一共有三盒彩笔,每盒有12支彩笔。)大家知道了这些,要怎样列式呢?分小组讨论。

学生1:12+12+12=36,每盒彩笔12支,一共有三盒,就是三个12相加。

学生2:123=36,因为12=10+2所以123=103+23=36。

学生3:123=36,因为12=9+3,所以123=93+33=36。

引导学生讨论研究笔算乘法这个问题。

教师:用竖式计算加法是用怎么列呢?谁来说说。

学生回顾:加数加上加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总结乘法的竖式计算。

教师:在乘法中,规定两个相乘的数叫因数,和加法竖式一样,因数乘以因数,相同数位对齐(教师列出乘法竖式,边列边讲解)。那具体要怎样计算呢?大家分组讨论。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学生1:先把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

学生2:先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0,把3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

教师:大家的想法呢,统一起来就133=30,23=6,30+6=36,和刚才开始时的第二种方法是一样的,只是现在用竖式表示。

3、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小结。

大家来说说今天学到什么?

(三)巩固提高。

学生在黑板演示教材60页做一做第一第二题,集体纠错。

(四)回顾总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你今天的表现怎么样?你觉得同组中组员的表现怎么样?

3、对全班学生给予表扬。

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包括9个例题,本单元的主要在“数的运算”方面:(1)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例1――口算(20×3)、例2――估算(29×8);例1――笔算1(12×3)、例2――笔算2(18×3)、例3――笔算3(24×9)、例4――笔算4(634×8)、例5――关于0的乘法、例6――笔算5(508×3)、例7――笔算6(280×3)。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标中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里仅仅牵扯到其中两个方面,大多是显性目标,另两个隐性“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在字面上没有提及.但是,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必然牵扯到数学思考及情感态度,比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等等,适应与所有单元的教学,所以这里没有提及.

三、教学重点、难点。

突破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两位数乘一位数上,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难点:有两处:一是笔算竖式的模型建构,二是连续进位计算的正确率.

突破方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中连续进位是个难点,为此教材专门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突破。教学时,教师应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四、课时安排。

教参规定用12课时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节。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124200312042000312004。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统一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12×3、18×3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笔算加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部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实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目标:。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知。

12师:会算吗?(学生说计算过程)。

12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12师:个位有几个2相加?3个2相加就可以用3乘2计算。十位上是几个几?可以计算3乘1。

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为什么?(个位:3个2十位:3个1)。

23师:怎样算?

23规范计算过程: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为什么?(个位是3个3,十位是3个2)。

+23。

27师:怎样算?(指名说)。

27个位:3×7=21写1进2,为什么进2?

+27总结: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123。

123怎样算?同位互说。

+123。

个数再多些还行吗?

16。

16怎么算?各个数位都乘几?为什么?

16齐说过程。

16。

16。

+16。

数字再多些行吗?

32你有什么方法能把这个竖式变得简便一些吗?

323生写在黑板上。

…..为什么乘9?

+32小结:各个数位上都有9个相同的数,就是9个32相加,可以列式32×9。乘法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9个32。

师:你能将加法改写成乘法吗?

29为什么乘3?

29。

+29。

21乘4表示什么意思?闭上眼睛想,个位是几个1,十位是几个2?同位互说。

×4小结:各个数位是由4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用4分别去乘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14闭上眼睛想一想,跟你的同位说说,个位上有几个几?十位上有几个几?

×7。

423个位上有几个几?十位呢?百位呢?

×51怎么来的'?十位写几?需要进位吗?

总结:今天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上的每一位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计算时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练习:

460。

×5。

406。

×5。

反思:

勾连加法与乘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算理,从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改变以往以乘法计算方法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相同加数加法计算入手,让学生理解从个位算起,每一位上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就可以用几乘几来计算,从而自然过渡到多位数乘一位数,就是将每一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有此将教材中的例1~例4整合在一起,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也便于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由于教学时间的问题,没有将整节课完整的呈现出来,只教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但在课堂检测中,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有此,说明此教学思路是可行。

文档为doc格式。

多位数乘一位数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这个数学问题,很自如地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

对于12×3的计算结果,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算出其结果,他们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可以用摆实物的方法来求出他们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当我把问题明确提出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他的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呈现的虽然是学生新接触的学习内容,但竖式的书写学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竖式的计算有些学生也已掌握,这一内容已经不能够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去探索的问题。

启示:可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加入进来,可以在完成12×3、23×2、123×2之后,再回到最初的情境中,把12枝彩笔换成18枝彩笔让学生计算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从而可以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层次性,深度性,也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笔算乘法的方法有所了解,不陌生。因此在教师讲解完他们不太明确的算理后,教师还是一味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没有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没有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吸引,失去学习的兴趣,促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而不活跃。

启示:可增加比赛,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教学的算理、算法很重要,学习起来也很枯燥无味。在教学上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些激发学生挑战的形式将会激发他们学习热情。比赛这一形式就是一个好的办法。可以开展口算比赛,比哪个小组算得多且算得准;可以开展口算积分比赛,比哪个小组抢到的口算题最多,并算得准等。

这样补充设计后,教学内容就会充实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浓厚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活跃些。

这两周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口算和笔算,反思这两周的教学我认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口算或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乘减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如学习例3和例4时,我让学生先预习,预习要求是这样提的:1、先读课本,要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认真阅读。2、寻找图中的信息,并根据有关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3、怎样解决这个问题?4、怎样计算?如果有问题可以请教家长。课堂中我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回忆昨晚的预习情况,并做好汇报工作。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他们进行讲解,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孩子思路清晰,口齿伶俐,讲的头头是道,令人佩服。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其中缘由,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及时讲解,重点讲明算理,让所有的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都要进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或三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那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新数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态度、能力、知识)。

我在教学时(课本第74页例1和做一做)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以开封的菊花花卉为场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避免机械重复训练,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展示菊花花会的盛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巧妙引入“12×3”怎样计算的问题,突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计算方法的迁移,在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自然的引出学生要解决问题的欲望。

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找出解决“12×3”的不同算法,实现了算法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练习中,设计了“小动物诊所”“摘苹果”等活动,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在游戏中作数学,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重点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竖式的写法。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口诀和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遵循三个原则:计算教学的情境化原则、算理理解的直观性原则、算法抽象的科学性原则,然后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设计。

相对于其他教学来说,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才能使计算生动而不枯燥?我决定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以“学校发口罩”为元素的情境。每一个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对情境中数学信息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可以让学生理解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产生计算的需要,形成探究学习的内部动机。

因此,我的情境图是12个口罩为一份,其中10个装一袋,旁边还有2个。这样摆放口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让学生自然而然想到拆数乘。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方法,在教学算法时,我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课堂上在学生拆数口算后,请同学上台进行小棒操作,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板书讲解竖式后,再次利用小棒让学生上台说清每一步在小棒图里具体表示什么,多次通过数形结合沟通乘法竖式的算理算法。

重视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概括,虽然教材没有给出完整的`计算法则,但在课堂中要求孩子亲身体验竖式的生成过程,自己尝试说出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我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来学习新知。学生通过回忆拆数乘的口算方法,自主尝试列出竖式,师生共议,发现口算和笔算的算理是一样的。

课前复习导入用数字“3”所在的数位变化,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为同学们利用位值生成算法做了很好的铺垫。

总之,这节课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学生通过回忆拆数乘口算、操作小棒演示口算方法都为后边竖式的算理算法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学生在讲解竖式的计算方法和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时基本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

2。从学生练习反馈来看,知识技能目标已经达成。

3。对话之中学数学。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课堂上我提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他们认真思考,主动发言,不断产生思维碰撞,让孩子之间展开有效对话,课堂氛围活跃良好。

当然,一节课下来也有觉得遗憾的地方:

1。第一个遗憾就是可能因为学生提前预习过,预习时掌握了简写竖式的基本方法,课堂上没有生成我预设的其它算法。学生自主尝试笔算方法时,我巡视发现全班所有孩子都只有用简写的乘法竖式做了出来,缺乏经验的我就没有很好的生成可以展开理解算理的资源。

2。第二个遗憾就是面对陌生的班级,我对孩子的关注还不够,有很多孩子积极举手但没有来得及与之交流。

总之,对我而言,这是一次成长路上非常重要的历练,每次历练都是成长的蜕变。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继续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迎接每一天的工作。成长永远在路上!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在本节课中,我首先通过学生常玩的游乐场入手,让学生在游乐场中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进而引导学生对观察情境图中的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在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但培养了学生提问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明白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我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并要求学生把计算的方法与同桌进行交流。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几道算式进行计算。通过计算,不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而且也为教学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作下了铺垫。因为我很巧的利用了这几道题,让学生把这向道题进行分类,在分类中让学生观察分类的结果,从而引导他们想到可以把这类题目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算,即先把题目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当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在教学中一些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这两周我们学习的都是乘法的笔算,反思这两周的教学我认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如学习例3和例4时,我让学生先预习,预习要求是这样提的:

1、先读课本,要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认真阅读。

2、寻找图中的信息,并根据有关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

3、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4、怎样计算?

如果有问题可以请教家长。课堂中我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回忆昨晚的预习情况,并做好汇报工作。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他们进行讲解,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孩子思路清晰,口齿伶俐,讲的头头是道,令人佩服。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其中缘由,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及时讲解,重点讲明算理,让所有的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是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都要进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或三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这个数学问题,很自如地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

对于12×3的计算结果,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算出其结果,他们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可以用摆实物的方法来求出他们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当我把问题明确提出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他的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呈现的虽然是学生新接触的学习内容,但竖式的书写学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竖式的计算有些学生也已掌握,这一内容已经不能够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去探索的问题。

启示:可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加入进来,可以在完成12×3、23×2、123×2之后,再回到最初的情境中,把12枝彩笔换成18枝彩笔让学生计算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从而可以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层次性,深度性,也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笔算乘法的方法有所了解,不陌生。因此在教师讲解完他们不太明确的算理后,教师还是一味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没有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没有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吸引,失去学习的兴趣,促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而不活跃。

启示:可增加比赛,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教学的算理、算法很重要,学习起来也很枯燥无味。在教学上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些激发学生挑战的形式将会激发他们学习热情。比赛这一形式就是一个好的办法。可以开展口算比赛,比哪个小组算得多且算得准;可以开展口算积分比赛,比哪个小组抢到的口算题最多,并算得准等。

这样补充设计后,教学内容就会充实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浓厚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活跃些。

多位数乘一位数

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1出示) 。

生: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枝腊笔? 。

师:那你能列出算式吗? 。

生:12×3 。

师:那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

生1:12×3表示有3盒枝数一样的腊笔,每盒有12枝。  。

生2:表示有3个12。 。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算出来呢? 。

生:能。 。

师:那么就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 。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呢?谁先来说: 。

师:你们谁看懂了这位同学的算法吗?谁来说说? 。

师:哦,好的,那不是这么算的有吗? 。

生3:有。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 。

师:同学们得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用那种算法比较简便呢? 。

师:算好后向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汇报) 。

师:看来用竖式计算乘法既可以从个位算起,还可以从高位算起的 。

片断二:深入研究,形成算法。 。

师:谁来列算式? 。

生1:3×18。 。

生2:18×3。(板书) 。

生:因为3乘8等于24,要写4进2。 。

生:不会。先算个位上的“8”乘3等于24,写4进2。 。

师:写4进2是什么意思? 。

生:在个位上满二十了就向十位进2。 。

师:进2是怎么表示出来的? 。

生:写个小“2”。 。

师: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

生:跟加法一样,进位了就写一个小小的“2”。 。

师:我们继续算。 。

生:再算十位上的"1"乘3得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2"等于5个十。 。

生:个位。 。

生:进位了。 。

师:那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呀? 。

生:进位的时候用一个小小的数字记在个位和十位的中间。 。

生2:我还是觉得从高位算起比较好。 。

师:哦,是这样的,那等会再用这个方法算算,如果觉得不行再改回来,好吗? 。

反思:

【点评与拓展】 。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笔算加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部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实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目标:

1、由旧知导入新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及算法。

2、经历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知

12师:会算吗?(学生说计算过程)

12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12师:个位有几个2相加?3个2相加就可以用3乘2计算。十位上是几个几?可以计算3乘1。

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为什么?(个位:3个2十位:3个1)

23师:怎样算?

23规范计算过程: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为什么?(个位是3个3,十位是3个2)

+23

27师:怎样算?(指名说)

27个位:3×7=21写1进2,为什么进2?

+27总结: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123

123怎样算?同位互说

+123

个数再多些还行吗?

16

16怎么算?各个数位都乘几?为什么?

16齐说过程

16

16

+16

数字再多些行吗?

32你有什么方法能把这个竖式变得简便一些吗?

323生写在黑板上

…..为什么乘9?

+32小结:各个数位上都有9个相同的数,就是9个32相加,可以列式32×9。乘法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9个32

师:你能将加法改写成乘法吗?

29为什么乘3?

29

+29

21乘4表示什么意思?闭上眼睛想,个位是几个1,十位是几个2?同位互说

×4小结:各个数位是由4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用4分别去乘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14闭上眼睛想一想,跟你的同位说说,个位上有几个几?十位上有几个几?

×7

423个位上有几个几?十位呢?百位呢?

×51怎么来的?十位写几?需要进位吗?

总结:今天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上的每一位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计算时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练习:

460

×5

406

×5

反思:

勾连加法与乘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算理,从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改变以往以乘法计算方法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相同加数加法计算入手,让学生理解从个位算起,每一位上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就可以用几乘几来计算,从而自然过渡到多位数乘一位数,就是将每一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有此将教材中的例1~例4整合在一起,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也便于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由于教学时间的问题,没有将整节课完整的呈现出来,只教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但在课堂检测中,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有此,说明此教学思路是可行。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估算的方法灵活多变,不同的题可以有着不同的方法,同一道题也可以有不同的估算方法,现结合具体的题目一一叙述。估算的基本方法是把一个数看作整百数、整十数再计算出近似数,这对于学生学习是没有障碍的,是一种单一的计算方法,只要有整百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基础就可以了。其实估算的落实并不是如基本题那样的简单,因数据的不同、题目要求的不同、情境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填空题,不仅要估算出大约是多少,还要能判断估大了还是估小了,最好能估出多估了几或少估了几,才能达到准确比大小的目的。

判断题中的估算只要能通过估算得到是否错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计算出准确结果。

选择题中的估算可以选择不同的数位计算,如只选择个位计算或只选择高位计算,还可以通过估算采用排除法解答。

在改错题中,估算更灵活了,大处可估算是几位数或最高位是否合理;小处可从计算中结果是否合理。

某学校有9个教室,每个教室有26张桌子。这些教室里桌子的总数大约是()张。

可以把26张看作30张,总数大约是270张;可以更精确一些,比270张少约是260张。

电梯载重1000千克(限乘13人),王叔叔带着8箱货物,每箱105千克,能带着所有货物乘电梯吗?多估比较合适。8箱是840千克,即使王叔叔是100千克,连货物也不到1000千克。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如何让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富于活力呢?我认真钻研了教材和教参,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学习本单元内容:

在学生学会简单的乘法后我让学生自己试着算稍难的算式,让学生试着自主学习,思考计算方法,利用新知的迁移来完成学习。

1、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2、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有效的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多位数乘法的教学让我对计算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争取好的教学效果。每一堂课都有成功和不足之处。虽然每节课中我为学生搭建了自由展示、自主合作的平台,但对一些学生的关注时间和空间不够,例如,平时一些发言少的、内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在交流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之上,我又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口算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一过程是学生自己的成果,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相关范文推荐
  • 12-28 的小学生自我介绍(通用16篇)
    自我介绍是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第一步,通过精心设计的自我介绍,可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明确自我介绍的目标和受众,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和练习。
  • 12-28 火车站志愿者活动心得大全(16篇)
    每一次的心得体会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从6.15-6.
  • 12-28 计量文员工作总结(优秀12篇)
    月工作总结是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对个人工作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工作节奏和重点。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自
  • 12-28 领导班子政治素质考察自查报告(实用20篇)
    通过自查报告的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身的问题,并为下一步的发展制定出相应的改进计划。需要写自查报告的同学不妨查看一下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范文,相信会对你的写作有
  • 12-28 体育老师个人教学计划(模板16篇)
    在教学计划中,需要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以确保教学的有效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学科
  • 12-28 工业经济股工作总结(精选19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系统性的思考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弥补工作中的短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 12-28 海边的景色(通用23篇)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经常鼓励学生多写作文,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范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 12-28 银行客户经理终工作总结(精选18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和错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范文八:本月我主动承担了一些额外的工作任务,展示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 12-28 房源驻守心得大全(22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一段经历或一项任务的思考和总结得出的个人感悟。在学校参与运动会的过程中,我收获了不仅仅是奖牌,更多的是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自从2020年突如其
  • 12-28 期末个人总结与自我评价(通用14篇)
    总结个人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和提升自己。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对个人总结的结构和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期末快到了,大家在为期末总结及。大一生活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