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心理学论文范文(19篇)

心理学论文范文(19篇)

时间:2023-12-28 18:22:52 作者:琴心月心理学论文范文(19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它可以激发我们写作的创意,启迪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作品更加出色。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的示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

心理学论文

摘要:近年来,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幼儿教学中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更被人们所关注。大家都懂得,幼儿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就会对学校的同学表示反感,直至不愿意去幼儿园上学。在幼儿教学中它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幼儿学习的阻碍。认真研究幼儿逆反心理产生的理由,找寻消除幼儿逆反心理的办法,这对早期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逆反心理;早期教育。

一、展开形象化教学。

幼儿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由于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对一切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在幼儿的教学中,要以直观的形象化教学为主。在感知事物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对客观事物的兴奋感以及求知欲,然后再帮助幼儿形成概念。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过多地讲抽象的东西,幼儿听不懂,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二、游戏与教学同步。

幼儿具有好动的特点,我们要针对幼儿的这一特性,多采用寓教学于游戏中的策略,让幼儿在玩乐中、不经意中学到知识及本领,这是有效防止幼儿产生逆反心理行为的一种有效策略。

幼儿还缺乏一定的抑制力,而且还容易疲劳。针对这一点就决定了幼儿学习、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只有强度适宜,才能更好地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作为幼教工作者都知道,幼儿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比较任性。当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时,既不能采取强硬之法,也不能任由幼儿为所欲为,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比如,观察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使幼儿掌握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取绘画法,把事物绘画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变静为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一个大情境,把所要学习的知识融入情境中,让幼儿在轻松的娱乐中学到知识。

四、引导形成科学的认知体系。

幼儿认识事物除了具有特殊规律之外,自身也具有一般规律。这就要求幼教工作者能把幼儿学习的内容形成一个科学的、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体系,然后按这个规律有计划地将知识传授给幼儿。这样就会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轻松感,逐步地掌握新知,因此就会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

幼儿教师对幼儿学习中所出现的难点,要进行比较耐心的、科学的引导,直至幼儿真的明白了、学会了为止,一旦幼儿产生了逆反心理,我们就要认真查清理由,及时采取相应的消除措施,让逆反心理从幼儿的头脑中彻底消除,让幼儿健健康康地成长起来。

心理学论文

在刑法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刑法的科学性受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早期的刑法完全居于一种盲目的刑罚崇拜,主张严刑峻法,同时由于相关科学知识发展的滞后,也阻碍了人们对刑法自身的规律的认识。只有到了近代,随着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发展,人们对犯罪、刑法等知识才有了相对科学的认识,刑法规范本身才呈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实际上,刑法要自身更成熟,产生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借鉴、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其中尤其是心理学。

在弗洛伊德那里,人的需要主要缘于两种本能,即自我保护的本能(生本能)和毁灭、破坏的本能(死本能)。犯罪是一种对外的破坏与毁灭,从根源上看,它是人的死本能的一种体现。而要阻止犯罪对外界的破坏,则必须有一种抑制力量,这种力量的源泉就是人的生的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相互压抑。死的本能供给自我能量,使其在道德化的超我的命令下压抑欲望;生的本能则提供了压抑死的本能的能量,使其不至于冲动地满足致命的欲望。”刑法是对犯罪的抑制。从这个角度看,刑法缘于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它是人的生本能对死本能的抛弃与抑制。也正是人的自我保护本能,才促使了刑法的产生与存在。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强调人脑中己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换句话说,人脑中己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动目标和行动方式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它决定着人们是否确定某一目标或者是否以某种手段作为实现目标的途径。在“大义灭亲”的案件中,人们缺乏的是关于目标的知识,即无论如何,杀人都是违法的:而一个缺乏关于买卖黄金管制知识的人,更可能实施贩卖黄金这一非法经营行为。相反,具有相关刑法知识的人则会更多地避免实施相关行为。可见,刑法规范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从而发挥其规制功能。同样,对于进行行为裁决的法宫而言,对刑法规范的认知更是其正确评估犯罪行为人行为性质的基础与关键。只有裁判者理解了刑法规范的真正含义,裁判者才能运用刑法规范进行裁判,才有了裁决的依据。

实际上,对于多数人来说,刑法规范并不简单地参与人们的行为决策过程,它甚至会渗透到人的人格结构中,从而影响整个人格结构。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1923年在其《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提出了伊底(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合一的人格结构论。其中超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级,是由良心、自我理想等构社会利益有六类:一是要求公共安全的社会利益;二是追求社会制度之安全的社会利益;三是追求公共道德的社会利益;四是追求社会资源保护的社会利益;五是追求社会进步的社会利益;六是追求个体生活的利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文明对“普适真理”的强调助长了现代病、文化霸权、技术统治的加强、人的片面发展,因此受到了不少批判。后现代学者把工业文明的启蒙故事指斥为“大叙事”,把将真理置于优先地位的做法称为“真理的白色恐怖”,并极力倡导“异教主义政治学”;宣扬多元化,主张“种族主义”;将真理与权力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并提出“真理政治学”;消解主体。社会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在刑法领域,刑法文化的多样性也初露端倪。刑法的实质内涵被重新受到关注。同时,由于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刑罚对不同罪犯的心理作用的差异。这反映在刑法上就是对刑法的实际心理效果的关注,具体体现是监狱等行刑机构对罪犯改造效果的关注。

对刑法实际效果的关注着重表现为对刑罚改造罪犯效果(特殊预防效果)的关注,即通过对罪犯适用刑罚能否有效地促进罪犯的改造,使其更好地重返社会。换句话说,这一时期更关注的是刑罚对罪犯的行为矫治功能。但是对罪犯行为的矫治,很多社会机构都能进行,不过只有监狱是最“彻底而严厉”的。福柯认为,监狱必须对每个人的所有方面——身体训练、劳动能力、日常行为、道德态度、精神状况——负起全面责任。学校、工厂和军队都只涉及某些方面的专业化,而监狱远远超过它们,是一种“全面规训”的机构。因此,刑罚对罪犯行为的矫治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不同的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利用心理学的手段。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将人的需要分为若干层次,基于最低层次的是生理的需要,它是人的一切需要的基础。只有在生理需要获得满足后人才可能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作为人的基本需要主要有四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些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作为最后的法律手段,刑法保护的就是人的这些基本需要的合理满足。从现今世界各国刑法规定的内容来看,刑法保护的无外乎六个方面,即公共安全、社会制度安全、公共道德、社会资源保护、社会秩序和个体生活。保护这些基本需要的合理满足是刑法产生与存在的基础。

实际上,马克思对人的基本需要早有认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产生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表明,保护人的基本需求是法的基本任务。

刑法的产生与存在必须遵循的第二个基本心理规律是刑法规范的作用缘于人们对刑法规范的认知。刑法是由刑法规范组成的,刑法条文只是刑法规范的载体。在理论上,刑法规范包含有裁判(或审判)规范和行为规范。但是,无论是作为裁判规范还是作为行为规范,刑法规范要发挥其作为规范的规制作用,必须要让人们认知规范本身。

实际上,在刑法理论上,近代学派,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就对这一问题予以了全面关注。当时,作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加罗法洛运用情感分析的方式分析犯罪、犯罪人、犯罪遏制等,首开运用心理学分析刑法相关问题的先河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现今,德日等国人格刑法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复归了这一学派的部分观念。也正是居于行刑效果的考虑,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监狱改革,大力倡导非监禁刑,实行行刑社会化。

心理学论文

视知觉心理学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从视觉和知觉两方面来认知、了解事物。视知觉可以通过眼睛看、耳朵听、皮肤接触来感知、理解事物,所以,视知觉具有明暗视觉、视觉范围、视觉惰性和闪烁感等特性,可以影响人们的审美观,促使人们以不同的心理来感知艺术、美术等。总之,视知觉心理学可以影响人们的感知和认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欣赏事物。

二视知觉心理学在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在对小学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中,借助视知觉心理学相关内容,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设计美术作品的色彩、教学背景音乐、教学视频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

1.基于视知觉心理学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原则。

第一,针对性原则。视知觉心理学表明,小学生所看到、触及的事物会影响学生的心理。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在进行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发挥视知觉心理学的作用,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保证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时,可以受活动的图像、多彩的图片、美妙的声音所感染,融入美术课堂的教学中。

第二,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以保证利用视知觉心理学设计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地应用于美术课堂中,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对于有效性原则的遵守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重突出视觉效果,保证所设计的课件可以正面地、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

2.基于视知觉心理学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

第一,页面视觉语言的设计。在利用视知觉心理学进行小学多媒体课件页面视觉语言设计时,首要的工作就是分析小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及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集合视知觉心理学相关知识,设计面、线、点。

(1)面的设计。对于面的设计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颜色的冲击性,合理地配置整个页面的颜色。

(2)线的设计。线的粗细、长短、形式、颜色等都会影响人们的视觉。在页面中加入线,需要注意线与面的有效结合,凸显线与面的视觉效果,以此来影响学生的心理。

(3)点的设计。点能够使人视觉集中,可以用于强调教学重点。在页面上,点的位置、大小、颜色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所以,在进行点设计时要明确通过点要达到的视觉效果再确定点的大小、颜色、位置。

第二,动画和动物图像的设计。运动的图像和动画在教学中可以准确地、形象地表达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概念。所以,在进行动画设计时首先要明确通过动画所要表达的内容及所要达到的视觉效果,进而选择适合的动画来搭配,才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动画相得益彰,达到教学效果。运动的图像是通过视觉来影响学生,在进行动画设计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选用能够吸引学生的画面。运动的图像可以将声音与图像结合在一起,也可以选用一段视频,放入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合理、有效地利用视知觉心理学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视知觉心理学表明学生所听到、看到的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可以积极正面地影响学生心理,也可以消极负面地影响学生心理。所以,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时应当注意从针对性、有效性等原则出发,合理地利用视知觉心理学知识,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正面地影响学生心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2]王玮.形式与规律——试论视知觉心理学研究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xx(2)。

[3]魏彩萍.多媒体教学目前状况与改善的深思[j].辽宁高职学报,20xx(1)。

心理学论文

:结合茶园的具体功能特点和价值需求看,完善的茶园功能布局不仅是对茶文化体系的展现与诠释,同时也是对人们生活诉求的有效发挥与表达。因此,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不仅能够优化茶园的功能价值,同时也是满足茶叶产业科学发展、整体创新的本质性要求。本文拟从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状况认知入手,结合智能茶园景观设计的具体需要,通过融入环境心理学的价值内涵,从而分析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的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

结合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时代特征和背景,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体系建设将为茶文化传承发展奠定重要支撑。从环境心理学角度看,完善的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基础是社会大众消费理念实际需要的融入,同时也是整个茶园功能价值的最大发挥。而在融入环境心理元素和智能技术的过程中,也为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在开展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的茶园景观设计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茶园的观赏品质,同时也能实现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但是就目前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其存在相关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景观设计元素的不足,加上景观设计理念中缺乏文化属性和价值内涵的有效融入,从而使得茶园景观设计的实际需要与整个设计活动开展实际之间存在极大差距。但是就整个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需要看,融入文化元素内涵,展现生态绿色特性已经成为当前茶园景观设计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事实上,茶园作为茶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其在今天仍然是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当然,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实际上是一项内容更加全面丰富、要求更为多样立体的元素机制,无论是具体的文化要素,还是相关精神内涵,都实现了设计素材与具体设计理念的全面融入,因此,想要实现整个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就必须立足时代特性,尤其是要准确感知当前人们的实际需要,以满足社会大众根本诉求为基础要求,进而实现茶园经营的最佳效果。结合当前时代前进的具体特征看,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带来了整个产业的革命性变化。而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融入和全面应用。对于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具体开展来说,其在实施过程中,本身就是一项形式多样、全新特点的活动,因此,融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优化该设计活动的表现形式,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为我们更好利用各种元素技术提供了有效帮助。因此,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立足时代特征,通过具体探究设计诉求,从而实现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

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整体开展实施过程中,其需要对传统茶园景观设计活动思路进行整体改造和全面优化,尤其是要将景观设计活动的价值与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融入具体的价值需要和时代内涵,从而满足智能茶园建设的整体性需要。客观来说,景观设计作为茶园的重要外在展现与表达,其不仅是设计理念的诠释,更是茶园整体观赏效果提升的重要的要求。就整个时代发展的整体特征看,完善的景观设计活动,需要融入具体的`要素内容,从而实现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其需要注重完善的茶文化元素融入机制,尤其是要通过文化内涵的诠释和表达,从而实现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要注重将生态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凸显生态理念内涵,从而实现整个生态价值的最佳呈现。当然,对于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来说,要注重景观元素的综合应用需要,通过满足社会大众的实际需要,进而实现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而结合环境心理学的具体内涵和价值要素看,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景观元素与设计内涵的全面统一。

环境心理学是从生态环境应用与心理学认知相结合的理论,而该心理学理论是从心理视角来探究和认知在整个社会环境、人的具体行为。可以说,环境心理学的价值内涵,是整个环境元素应用的最佳效果。当然从系统论视角看,社会环境与生态自然环境之间是整体统一,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从环境心理学视角来研究各项事物的布局,能够实现整个环境营造的最佳效果。对于环境心理学应用来说,其通过优化多样化元素内容,尤其是将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整体需要,尤其是人文素养相结合,从而实现环境心理学的最佳应用效果。对于茶园生态设计来说,其本身就是客观生态环境与人文需要的整体性融合,而想要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佳效果,就必须从整体适应性出发,通过探究合适的设计思路,从而实现茶园景观设计活动的效果展现。在环境心理学理论中,随着该理论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对该理论的价值作用认知不断成熟,其最关键的是对生态理念和绿色内涵的应用价值日益突出。该理论实际上是人与生态社会关系的有效结合与统一,整个理论的本质与核心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存,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环境诉求的要求不断深化,做好环境景观设计活动就更为成熟。

环境心理学发展与应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生活中对生态元素应用价值成熟的重要表现,而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整个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不仅仅是优化设计元素的选择,同时更重要的是从社会大众需要与茶园功能价值角度出发,探究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思路。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化活动,更是茶园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将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多样元素内容应用其中,从而提升消费者在整个茶园参观体验中的实际感知度。对于茶园来说,良好的景观设计活动,不仅能够展现出茶园的绿色理念,完善的景观设计机制,实质上也是茶园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景观设计元素的应用与融入,同时也为智能茶园的价值提升提供全面推动力。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来具体看待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实际上是整个设计活动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认知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的开展要求,不仅是环境诉求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是满足社会大众实际消费理念的必然抉择。就目前多数茶园的经营状况看,其仍然处于传统经营状态,特别是缺乏文化元素和时代技术元素的综合融入,进而限制了整个茶园的发展层次,从而无法与时代发展的具体需要相结合。因此,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融入具体的设计思路和元素,其不仅能够丰富具体的设计体系,同时也能实现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结合智能茶园建设的整体性需要看,完善的茶园建设机制包含着多种元素的应用,信息技术和景观设计活动的充分融合,实际上也实现了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当然,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融入多元化要素的过程,客观上也是茶园这一茶文化传承载体功能价值发挥的重要过程,通过满足社会大众的具体消费需要,进而形成智能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

随着茶叶产业经营科学化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茶园在运营过程中,其元素内容更为丰富,尤其是当前整个时代赋予了其新的更多特色,比如智能化、信息化等等,就成为整个茶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因此,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环境心理元素,能够实现茶园景观元素的有效发挥和应用。

[2]刘博新.城市商业外部空间吸引力的物质空间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商业外部空间调查为例[j].中国园林;2015,(04):144-146.

心理学论文

思想是领导教学方向的核心表现,虽然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和创新,使得教学安排和计划更加人性化、灵活化,但是有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太深,虽然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古板老旧的教学思想却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以至于在新的制度下用旧的教学思想去思考,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教师身份的狭义性。

现在的教育制度已经呼吁广大教师“以学生为教学基本”,转变教学方式,由于过去教育将教师的身份定位过高,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不能达到一种亦师亦友,默契合作的关系,这也是由于教师对自身的身份定位过于狭义,即教师就是教学过程的主导人,学生必须要听从教师的命令。

3.教学手段的单一性。

现代很多学校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基本是照本宣科,书本概念,死记硬背,而学生无论如何必须要记住这些概念,而是否会用,有怎么用,完全看学生自己体悟能力。部分教师觉得教学应该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一个过程。而对自身的教学手段没有进行反思和修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大,学生也没有学习的欲望。

4.教学目标的主观性。

人在看待与自身有关的事物,通常会把事物引发的不利问题归咎于事物本身,而不会想到是自身对事物的影响造成的。而有些教师教学也是如此,根据成绩以及学生表现主观判断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被定为“九等”的学生将会对自己感到自卑,对学习丧失兴趣和热情,甚至还会引发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是教师对教学目标过于主观化看待导致的。

二、以教育心理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1.了解学生心理,为教学打好基础。

学生心理是学生行为和思考动向的一个参考,而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异常行为或心理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动向分析,对症下药。为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观察:思想方面,学生的思想是学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关注自身发展、对个人目标的选择趋于理性和务实的体现。而对学生思想的观察主要包含学生是否对近期国家大事有充足的了解、是否懂得礼貌和传统美德,价值取向和生活追求是什么,是否染上恶习等;情绪,学生的情绪是学生心理特点的直接表现,例如有些学生胆子较小,上课害怕回答问题,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有的学生进行学习计划,但是行为懒惰,结果只是纸上谈兵,这是缺乏自律的表现;有的学生受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就犹豫、逃避甚至放弃,这是缺乏自励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反应学生进取心和能力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满脑袋记着概念、理论,但是考试时用不出来,不会用,这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体现,而有的学生学不进去,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浅尝则止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学习学不会、学不好,这是没有学习兴趣的体现。教师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将为后期教育提供正确的参考方向。

2.教授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探索学习。

教师要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教学并非知识理论的死记,公式定律的灌输,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学习怎样探索创新;学习怎样为人处事,学习怎样自我提升等。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这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源泉,而学生也能由此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面对挫折不惧怕,面对困难不退缩,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内心的人,这也是心理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3.保证平等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等教学是教师对职业的尊重,对学生的负责态度,相比传统教学的等级分化,平等教学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即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褒奖和肯定,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和鼓励。平等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客观的个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心理教学为手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与此同时,由于教学的平等性、和谐性,让学生的心理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亲切,从“良师”转向“益友”。

三、

结语。

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现代教育体系中将是我国教育行业由“以教为主”向“以育为主”的一个重大转变,而合理利用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都带来巨大影响,我国教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将教育心理学成功转化成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每个教师继续探索研究下去。

心理学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我国高校教育心理学的一门课程,近年来这一学科逐渐得到行业的认可,并且用于工作中的心理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校管理,企业员工情绪疏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媒体工作压力大,心理疾病在所难免,思想政治心理学的应用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来说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任何一个工作中,心理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将影响工作者的水平。不健康的心理会为其带来消极情绪,从而产生心理疾病。实践证明,在紧张、无序的工作中,工作者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我国媒体工作者处于多行业的压力之下,除了关注社会以外,媒体也受到来自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媒体思想的核心存在揣测、猜疑和评头论足行为。教育心理学对于媒体工作的思想、心理以及行为发展的变化规律则是行业研究的主要问题,需要为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正确的评价媒体并应用媒体,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

2媒体工作者所在的心理问题。

在很多观念中,新闻意味着道德,尤其是评论性新闻。因此,人们往往对媒体工作者寄予众望。而事实上,媒体工作者也是普通人,他们所报道的无非是真实事件,是对这个社会的客观评价加上部分主观的自我评价。而社会的关注方向存在问题使得媒体工作者面临着职业困惑。随着现代新闻领域的竞争增加,报道创新、经济创收等多重指标的考核以及需要承担作为公众人物的压力,媒体工作者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首先:媒体创新年代,工作者会有被掏空的感觉,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与观念和潮流转变相比显得相形见绌。而其知识更新还取决于其观念、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使得媒体工作者随时面临社会的淘汰。媒体工作者辛苦工作但薪资待遇往往不高,这打消了一部分人的工作热情,使人际关系恶化,甚至一些人会由此而产生独来独往甚至轻生的行为。其次:多方面原因造成媒体工作者心理困境。媒体工作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其压力大,容易产生紧张等心理。而主观上,则表现为现代媒体工作者的自我平衡能力,要学会控制自身的情感。总之,媒体从业人员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引导媒体工作者尝试心理学教育,以促进其乐观从业。

3积极引导媒体工作者健康乐观从业。

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不但要具有超强的专业水平,极高的媒体思维,还要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面貌和心理健康是评价其专业性的基本特征。我们从具体的指导上对其进行分析如下:

3.1实施心理帮助计划,有目的性的降低从业人员压力。

媒体作为公众平台,应坚持管理者与员工并存的原则,在这一基础下给予员工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信任,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使其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状态。针对我国目前媒体行业管理现状,管理者应从自身出发,对媒体工作者进行心理启发,尤其是针对典型心理问题。组织媒体人员参加公益健康活动,缓解其工作压力。另外,还可以在传媒内部建立心理辅导小组或者企业培训制度,对员工的心理健康负责,时刻关注其在公众面前的表现,但将重点从关注事件的报道结果转向关注报道者本身上来,使媒体工作者能够切实感觉到被重视。

3.2激发媒体工作者自我实现动力。

职业道德的体现也是媒体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之一,媒体工作者要善于讲真话,敢讲真话,但在这个过程中,制度问题是影响媒体工作者自我表现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制度改革也是必行的一步。著名媒体人白岩松说:“即便是中国人有那个闲心躺在苹果树下,并有幸被苹果砸到的话,他们的第一反应也是把它吃了”这里体现了两个问题,第一:白岩松是一个敢于说实话的媒体人,但是不是每个媒体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值得思考。问题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了我们多年,使得思维禁锢明显,社会对于媒体人寄予太大的希望,而忽略了媒体人自身的能力,素质等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注重媒体职业前景的发展,给与员工必要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发挥教育心理学的积极作用,根据员工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全面的自我提高。媒体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激发从业人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对我国的媒体人实施教育培训,重视其思维的转变、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心理问题的改善。

4结语。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相关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在媒体工作中的思想指导中具有积极意义。媒体工作者面临来自社会、政府、单位等多方面压力常出现精神崩溃等心理问题,而开展思想政治心理学教育后,能够端正其态度,使其明确媒体从业的基本原则,并且能够乐观的面对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淙一.试析教育心理学在媒体工作者乐观工作中的应用[j].家教世界,20xx(22).[2]丁宁.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引导媒体工作者积极乐观从业[j].新闻传播,20xx(06).

心理学论文

摘要:心理学蕴涵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心理学教学中采用恰当的策略,使心理学的德育功能现实化并整体提高心理学教学的德育效果,必须把知识教学与品德引导相结合;教师引领和学生体悟相结合;有意安排与无意浸润相统一;教学活动与德育陶冶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多协调;教学与心理服务相结合。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心理学教学从字面上来看其实就是向学生们讲解与心理有关的故事,心理学其实是通过文学领域演变而来的,它的本质其实就是挖掘学生内心的思想,对学生的内心深处进行感化。教师在对学生讲述心理学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因为心理学的内容涉及面很广,绝对不单纯地只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要与生活联系紧密,这样学生才会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又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德育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个时候在很多方面都有德育的涉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德育的教育。在一般的情况下,学生们在青年时期都已经形成了十分健全的思想,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着自己的见解,他们在社会上希望能够被大家理解,同时还对未来抱有很多的希望。所以,在这段时期,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这段时间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品格,对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成绩有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遇到困难或者是问题时不知如何解决,往往产生消极心理,对生活失去信心,最终形成扭曲的人格。

2心理学教学渗透德育教学的作用。

2.1心理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德育建设。

很多的知识教学本身就是和品德相结合的,教师在进行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品德的教学引导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心理学的知识还可以促进品德的提升。心理学主要是阐明人的内心活动,而且通过这些心理活动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能够细微地观察出一个人的内心。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渗透德育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2心理学与德育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体会,心理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发现学生的内心思想,还应该去将心理学课本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同时还要融入一些感悟和思考。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全面发展。如果教师不去对学生加以德育的教育,那么心理学的知识完全不可能主动地转化为德育知识,由此看来,教师对学生这部分的教育十分必要。

2.3能够促进有意安排与无意浸润相统一。

有意的安排与无意的渗透就是指教师既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德育教学,又要不自然地向学生讲解德育知识,可以通过举一些例子来向学生讲解,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得更为透彻。由于心理学学科的特殊性,导致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直接地向学生讲解心理学的含义及意义,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且学习得十分牢固。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学生一些行为的支撑点,学生拥有一个高尚的品德可以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构建积极健康的人格环境。由此看来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些都要求心理学教师拥有全面的素质、高尚的人格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教师还应该积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3如何在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德育。

3.1改变教学模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对学生心理学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总是给人以很难亲近的感觉,因为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坐在下面听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单纯地在下面听讲,做好课堂笔记。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这样不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新的教学模式的采用,可以很好地将这一问题有效解决,教师在教书授课的时候通常会用亲切的语气来讲解生活中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的感受来制定教学计划。也可以说,如果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方法运用得合理,就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尤其是在德育课堂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本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当他们无法自己独立去解决的时候,就会产生退缩的心理,时间久了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教师在这一方面要尤其注意,因为这点是最容易忽视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讲解心理学的内容,而是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应用到自己的所学知识,同时利用这些知识去不断地完善自己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这段时间,教师应该多听学生们倾述自己的心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3.2充实教学内容,完成心理学课堂与时俱进的转变。

心理学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到亲切,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自从在心理学教学中加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之后,能够大大改善这种局面,因为在心理学的课程体系要求之下,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学生多样化的个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化的个性来选择教学方法。同样,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中多列举一些例子帮助学生来记忆,例如:全国优秀少年标兵、十佳青年等优秀的事迹。学生在学习这些人物事迹的同时就能学习到课堂上的知识,而且记忆得十分牢固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3.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增强教师的德育观。

目前很多心理学教师的工作效率不高,通常都是花费很多时间在课堂上或者课后,但是取得的教学成果并不显著。所以,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德育素质。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就是增强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只有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了,才能真正教会学生。第二就是教师的道德水平还是有待提高,只有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生往往会把老师当作是自己的榜样来学习,所以,在这一点上也是尤为重要的。第三就是教师还应该加强自身的知识,教师应该多加学习新的心理学的知识或者是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不断地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充实起来,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才会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讲解知识。第四就是教师要时时刻刻地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作为学生的指路灯,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在困境中成长。

4结语。

时代在变迁,经济在发展,竞争不断加剧,给我国心理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从很多方面完善心理学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在心理学教育中增加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改变目前心理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使其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更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这也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2]b.a.苏霍姆林斯基,著.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姜励群,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功应用到管理活动中,分析和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探索激励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以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管理心理学认为任何组织都是由众多的个体组成,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如何,直接影响到群体、组织乃至整个工作的活动效率。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心理过程具有共同性,但由于个体的遗传因素、成长的环境以及生活的经历等因素,导致个体在形成需求、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管理心理学将这类差异称作个性倾向性。相同的心理过程反应在每一个具体的个体上,得出的反应也是不完全相同。在能力方面,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个体在认知及活动效率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感知敏锐、思维深刻,而另一些则相反;有的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抽象思维;有的喜欢创新突破,有的喜欢循规蹈矩;有的对数字敏感,有的擅长归纳总结。在气质方面,有的性情温和,有的暴烈激动;有的情感外向反应迅速但不迟久,有的情感内敛反应缓慢但持续。个体经常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体现着个体性格上的差异,有的经常活泼愉快,有的经常多愁伤感;有的勇敢顽强,有的胆小懦弱;有的积极乐观,有的消极悲观;有的机智果断,有的优柔寡断……。个体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称为个性心理特点。个性的倾向性和个性特点有机地、综合的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就形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简称个性(朱吉玉,20xx年)。个性是个人能否施展才能、有效完成工作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在个性方面存在缺陷,肯定会使其拥有的才能大打折扣。对组织而言,一个干劲十足,心理和个性都很健康的员工,远比一个情绪不稳定、动力不足的员工更有价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是指个人的“显性素养”,包括基本知识和技能,即:个体所拥有的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这些可以通过各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知识技能测验来验证,亦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是指个人的“隐性素养”,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即:个体求职动机、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这些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组织在员工选拔中按筛选申请材料(如简历、应聘申请表)、预备性面试、知识技能测验、职业心理测试、结构化面试、评价中心测试、身体检查、背景调查等步骤来完成员工选拔工作,不仅对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检测,还要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优化知识技能测验+结构化面试的简单选拔方式,从选拔方案的遴选开始到选拔过程中的系列测试工作,遵循心理规律的客观要求,因势利导,保证优势动力的充分发挥,深入了解应聘人员的“隐性素养”,从而实现提高人岗匹配的准确度目标。

1.管理心理学在员工选拔策略选择的运用员工选拔对员工来讲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激励工具,员工选拔策略选择得当将有效促进员工不断学习、努力工作,保持较高的生产率;员工选拔策略不当常常会成为组织与员工之间产生矛盾矛盾的根源。组织在制定员工选拔方案时应高度重视员工的群体心理,慎重选择员工选拔策略,一方面要满足员工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保证被选拔员工保持持久、稳定的高效率,还要有效激发未被选拔的员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一般来讲,员工选拔策略一般可分为内部选拔和外部选拔两大类,内部选拔包括竞争上岗、民主推荐和交流调配;外部选拔包括对外招聘和招收应届毕业生。内部选拔是一种承认和开发员工能力的重要方法,其本身还体现了组织对员工忠诚度、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的认可,更多时候还会伴随着职务等级或者薪酬待遇不同程度的提升。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来讲内部选拔对员工可以起到正强化的作用,既能起到加强被选拔员工的积极行为的作用,又能使得其他员工出现积极行为的可能性增加。对于组织稳定员工队伍和吸引有价值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组织急需补充或即将需要补充一定数量的初级员工岗位时,或为获取现有员工不具备、不掌握的特定技术、技能时,或为获得具有不同背景、能够提供新思想、新理念和创新的员工时,可采取外部选拔方式。如果内部选拔人选的条件大致相当,竞争比较激烈,但却又都不太合适,在这种情况下,亦可外部选拔可以缓解这一矛盾,使未被提拔的员工获得心理平衡。开展合适的外部选拔可以在无形当中给组织现有员工施加心理压力,产生危机意识,激发斗志和潜能,从而产生“鲶鱼效应”,提高组织整体业绩。对于非空缺岗位的外部选拔需谨慎,避免给现有员工的心理造成不安全感,致使工作热情下降,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2.管理心理学在应聘材料审查上的运用筛选申请材料(如简历、应聘申请表)是员工选拔中的第一个环节,组织通过应聘人员填写的各种申请表了解应聘人员的基本信息(如学历、工作经验等),从客观的角度对应聘人员进行判断,了解应聘人员的职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工作的稳定性,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去初步评估应聘人员对应聘岗位的需求和动机,并据此预测其未来的工作绩效和可能的任职期,淘汰不符合绩效和稳定性预期要求的应聘人员,淘汰比例通常为6:1。关键岗位的选拔程序应包括背景调查环节,背景调查对提高应聘人员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着积极的意义。背景调查是指组织通过应聘人员原来的雇主、同事以及其他了解应聘人员的相关人员对应聘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和验证。组织在公布的选拔公告中明确提出选拔包括背景调查环节,应聘人员预先了解提供不符合真实材料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将会增加应聘人员使用真实材料和信息的可能性,降低组织核实材料的成本费用开支以及人员选拔上岗后的使用风险。

3.管理心理学在面试中的运用面试的关键是组织选派出的主考官的能力素质以及正确实施面试的方式。组织在选派主考官时要充分考虑选派人员的知识经验、人格品质和情绪现状,避免主考官用“有色眼镜”来审视应聘人员,主考官不应用第一印象给应聘人员定位,不应以应聘人员的长相和地域产生歧视,不应凭个人经验对应聘人员草率下结论,应尽量避免出现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定势效应,客观看待应聘人员,既不能因为某个优点而给予高度评价,也不能因为某个缺点而全盘否定,而是应该全面评估应聘人员是否符合岗位的招聘要求。主考官在面试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简单的提问来缓解面试的紧张气氛,消除应聘人员的心理压力,使得应聘人员能够轻松的进入角色,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和潜力;另一方面在提问的过程中多用诱导式提问让应聘人员更多的发挥余地,从而使得组织更加深入地了解应聘人员的能力和潜力;还可以通过比较式提问或者举例提问的方式要求应聘人员对进行比较分析或举例说明,以增加应聘人员的心理压力,更好地观察应聘人员的心理活动,辨别应聘者所谈问题的真假,了解应聘人员个人品格、工作动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4.管理心理学在职业心理测试的运用职业心理测试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测试、职业人格测试等等。职业兴趣测试主要检测个人在进行职业选择时的价值取向,评价工作价值观对人员选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些职业或空缺岗位与应聘人员的工作价值观并不符合,导致员工上岗后对职业或岗位可能并不满意,这不仅仅降低其工作绩效,甚至还会影响组织的效率。职业能力测试主要是通过测试个人的非生活经营积累而形成的能力来预测其在某一职业领域的发展潜能。能力不等同于知识、技能,能力更能表明个体在未来学习某一知识或技能可能达到的水平,也就是所谓的“潜力”,在心理学中也称为“性向”,它是一种能力倾向(李蕾,20xx年)。职业能力测试包括一般能力(智力)测试和特殊能力(能力倾向)测试。职业人格测试即个性测试,它主要是对个体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测试,旨在测量个体的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以便了解个体人格(个性)差异,在促进员工和谐发展的同时为组织合理配置人员提供参考。

5.管理心理学在评价中心测试的运用评价中心是一种综合性的人员测评方法,它主要通过公文筐测试、情景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或沙盘推演测评等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通过书面沟通、一对一的单向或群体互动的环境,运用多种测评手段,对个体现有能力,更对其潜在能力提供的客观、公正的评估。公文框测试的适用对象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它可以帮助组织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考核现有管理人员或甄选出新的管理人员(安鸿章等,20xx年)。它主要是通过赋予个体一个角色,并框定一个条件受限、时间受限的高压力高强度的虚构真实情景,观察个体心理活动的变化,了解个体自信心、组织领导能力、计划安排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分析决策能力、风险倾向能力、信息敏感度,从而达到预测个体在拟任岗位上独立工作的胜任能力即发展的潜力与素质。在情景面试中,主要是一些情景性的问题,即:给定一个情景,让个体扮演一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务,并在过程中对应聘人员施加心理压力甚至设计冲突,观察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中的各种心理活动以及反映出来的个体特点,它主要考查个体的思维灵活性与敏捷性、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能、处理冲突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个体进行集体面试。所谓“无领导”,是指不指定主持讨论的组长,不安排座位、也不布置议题与议程,但介绍一种管理情景,其中隐含待决策的问题,引导群体(5-7人)在一定时间内自由讨论,组织通过对个体在讨论中的表现及所起的作用来观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沟通能力、宣传鼓动与说服力、人际协调团结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及自信程度、创新力、心理压力、耐受力等个性特点,由此来综合评价个体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要求。沙盘推演因强调个体参与企业运行管理中的某一具体角色,赋予群体(6人/组,2-3组)相同的场景,它要求个体在短时间内高度投入到模拟情景中,具有竞争力、趣味性、实用性和实战性等特点,在群体互动中个体掩饰或者伪装较为困难,从而能够让组织有效地观察到个体的实际能力。通过沙盘推演,可以考察个体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统筹能力、预测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它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

综上所述,每一个应聘人员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每一个岗位之间亦存在着不同的岗位胜任特征,采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视野分析员工选拔中的各种现象,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既充分体现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又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识别应聘人员的心理及其特征,为准确的评价和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有意识地帮助组织选择合适的员工选拔策略。有效地开展应聘材料的审查、面试和各类测试,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提高员工选拔工作水平和质量,打造团结高效的员工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理心理学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属于与管理学同类、管理学的后续课程而开展;因行政学立基于管理学、政治学、法学三大学科基础,因而,该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是起着夯实管理学基础的作用。同时,在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进程中,对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的行为及基规律一直受到行政学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在管理心理学教学开展过程中如何针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进行课程创新成为该课程任课教师更为关注的课题。

1.管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部分老师存在着一开学就讲课的习惯,而这种讲课是指直接教授课程内容。这样的教学看似抓紧时间来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任务,但易于带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中的位置不清晰的问题。因此,在行政管理专业中教授管理心理学课程时,教师应首先从专业培养计划的角度去解读这门课程与该专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专业学习的起点就了解到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建立于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三大学科基础之上,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应建立于这三大学科基础之上。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进一步学好相关的专业主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

2.管理学的理念及实践方法对行政管理的变革起着重要作用行政管理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若干次的范式转变与实践改革,从传统公共新政到新公共行政、从新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及新公共服务,无不体现着管理学的发展理念对行政学研究及发展的推进。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建立缘于三大理论基础: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官僚制及科学管理理论,当时管理的重点在于任务的完成及效率的实现,因而,行政管理的重点也在于制度的设计及效率指挥棒的指引。20世纪30年代后,管理学的研究重点由原先的泰罗主义向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时期转变,人际关系与行为学派认为,员工的积极性依赖于他们的情绪和积极性、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公共行政的研究者正是着眼于人际关系与行为学派的管理基础去解释行政管理中的现象,强调政治与行政的二分不可能实现,注重管理中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的存在及其对管理的影响,树立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的价值准则。

3.从当前国外行政管理研究的热点看,着眼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及其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行政管理的研究从最初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制度框架的设计随之转向组织设计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而当前开始越发关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及其行为。传统行政学研究中强调人的完全理性,到现代西蒙的决策理论中认为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中只能做到有限理性,遵循决策结果的满意原则;伴随着多学科的研究推动及交叉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由此,可以看到,国外行政管理的研究热点已开始部分关注行政管理中的人及其心理研究。

1.完善课程内容,着眼于管理职能与管理主体分类的内容创新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无论是着眼于管理职能的划分还是着眼于管理主体的划分,课程内容都稍显单薄,并且偏重于管理学或者心理学中的某一部分,并不能完整地反映管理心理学课程的研究内容是着眼于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研究定位。因此,在课程内容创新中,课程组致力于将两种倾向性的内容进行整合,既包含管理主体中的人的心理及行为的研究,也包含管理职能中人的心理及行为的研究。这样课程内容既保证了完整性,又体现了充实性,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十分有帮助。

2.课程教学内容中关注当前的研究前沿随着社会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何保证将最新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缓冲教材与现实研究之间的时差,成为课程组探讨的重要问题,也是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问题。比如,无论是基于行政管理专业的背景,还是基于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决策理论及其发展都会得到关注。当前的教材中主要关注的还是从古典决策理论的完全理性决策到现代决策理论的西蒙为代表的有限理性决策再到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但当前无论是关于决策理论还是关于决策中理性的研究都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因此,我们在决策中会将最新的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如前景理论、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等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

1.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

教师通过提供合适的案例,给学生下达任务。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案例情况,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讨论案例中的各种情节,逐步形成各自处理方案。由于案例一般来源于现实,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意识,并促进学生充分理解管理中人的心理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

2.自主学习。

首先,采取自觉阅读的方式。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定相关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可以指定书籍,也可以指定相关书籍中的相关章节,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一些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背下来,经过巩固以后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运用起来会得心应手。其次,小组学习。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就课堂上学习的内容,组成学习小助,课外查阅资料,查找相关的案例或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自编案例。这样,长期坚持的结果就是在学生中形养成了“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教学手段改革。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每个知识点都涵盖极大的知识量与信息量,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使管理心理学的相关事物形象丰富多彩。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可以让空洞单调的理论形象化处理、视频化编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容易接受教学内容。

总之,党校管理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认真研究管理心理学理论,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的教学研究之中,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管理心理学教学有效并顺利实施。

社会心理学论文

一、对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

领袖人格是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与其说,统治阶级在夺取权力的过程中,会涌现出一个最为优秀的领袖人物或一个领袖群体。毋宁说,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人物的渴求。领袖人物所具备的这种感召力和创造力,源自领袖独特的能力、性格、气质及道德品质,即人格魅力。领袖人格体现了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应承担的角色,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发挥着领袖职位权力所不具备的作用,直接影响领袖的政治行为。伯恩斯在谈及领袖的作用时说,“领袖的作用是由社会的实际变化来判定的,后者又是以动机及对人们的需求和渴望的满足为尺度来加以衡量的。”[2]这里所说的人们的需求与渴望,即人们对领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创造力的期待,也即社会公众对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

至于公众为何会对领袖产生这样一种心理预期,库利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个体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这种潜在的内心需求。库利认为,在社会个体特别是追随者的身上,存在着未得到引导的精力。他说:“个体的精力、激情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某些趋向,都隐藏在他的内心深处,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无法测度,但他们却是以往社会生活的全部精髓,这类成分的存在使人产生一种要生存、要去感知、要去行动的朦胧要求;倘若没有放松和引导这一本能倾向的外来刺激,他就无法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或者他起码会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他的内心储存着易燃的因素,只有碰上合适的火花,它们才能释放出来。而这个火花通常是某个人的暗示、某种能释放生命力、把骚动着的生命能量转化为力量的激发因素。”[3]这种来自人的内在要求而非外部强加的要生存、要去感知、要去行动的朦胧需求与存在于体内的未得到引导的精力相结合,便在青年中、在一般人的想象和热切渴望中产生了对崇拜的渴求。作为由社会个体组成的民族,他们越是富于活力和进取精神,就越需要理想和一个能向他们提供榜样的领袖。[3]伯恩斯在研究各种领袖类型时,将其划分为变革型领袖,即那些有能力将人们的思想提升到更高境界的领袖,和交易型领袖———领袖接近群众着眼于物物交换两大类。认为变革型领袖比交易型领袖要更胜一筹。

变革型领袖中伯恩斯最关注道德型领袖。他引用了甘地的例子,说明道德型领袖产生于并最终回归于群众的需要,能够创造满足追随者美好要求的社会变革。变革型领导关系最终成了一种道义上的关系,它提高了人类行为的层次,并激发了领导者和追随者合乎道德的理想,对两者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3]由此可见,领袖的精神特质、宽广的意识、出众的才能和智慧、卓越的品质和号召力为人们的信念提供了依据,引导着追随者为实现某些目标而奋斗,而这些目标体现了领袖及追随者共同的价值观和动机、需求、愿望、理想和抱负。领袖人格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崇拜,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渴望,从而获得人们自觉的追随和自愿的服从,对领袖的政治实践产生直接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同样表明,对领袖的过度迷恋和盲目追随往往会导致极端的领袖崇拜,将领袖个人神圣化、贬低人民群众,突出领袖的个人地位,无视集体和群众的作用,最终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国家政治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要求树立法理的权威,以法制的有效规范和制约取代个人专权,反对极端的个人崇拜,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最重要启示。

当今时代,社会公众的民主与法制观念日益增强,人们不再迷信权威,盲目崇拜领袖或英雄人物的个人魅力。但是,人们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人物的内心渴求并没有改变。因此,我们不应无视领袖对公众行为的重要引导作用,而应认真分析当代社会公众对于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巩固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

二、对意识形态的心理预期。

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结构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意识形态不仅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提供了道义上的诠释,而且培育了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威的心理认同,使社会成员积极投身于社会运动。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绵延数千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凭借政治社会化机制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传播、弥散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化为牢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外化为人们共同遵行的政治规范和政治生活准则。而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首先在于中国共产党用先进的思想意识把群众根本的利益提高到未来理想层次上,契合了民众对意识心态的心理预期,唤醒了民众的自觉意识,从而获得了民众的心理认同。一个文明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之间互相碰撞、互相融合。

这其中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的意识形态。社会成员对其心理预期拥有更高层次的体现,它包含公平、公正、正义、理性、权利、义务、责任、竞争、效率、开拓创新以及自由、自主、平等、博爱、民主、法治等内容。在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带来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导致社会的不断分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方式,引发了人们在思想上的反映,使中国社会心理迅速世俗化。在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下,世俗化的社会心理易发生不稳定现象。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发展的文化全球化在中国社会的反映是消费主义日渐扩张和传统意识形态削弱,使传统意识形态整合、引导社会心理的功能减弱,加剧了社会心理不稳定。[4]这种状况导致了社会心态的世俗化与不稳定,社会焦虑、社会冷漠增加,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群际冲突、社会矛盾增加。[5]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政权体系合法性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意识形态表达的目的在于对社会的思想文化整合。那么如何用先进的思想对日益分化的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社会进行整合?这要求必须遵循意识形态政治表达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渗透到社会现实的生活信仰和道德信仰之中,内化而融合成一种民族精神和政治认同,营造与培养与公众社会心理需求相一致的政治意识形态。

三、对政府绩效的心理预期。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对人类需求的优先考虑必须成为判断公共政策是否合法的最终基础”。[6]这里的人类需求也即社会成员的需求包括物质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两大类。合法性基础本质上存在于政权体系对这两类需求的满足。政府绩效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中最直接和直观的资源,是以政府及其执政党为代表的政治权力体系通过提供最现实的政治产品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借此证实其政权体系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唤起社会成员的认同、支持和服从,从而获得并巩固其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如前所述,社会成员对意识形态的心理预期往往在政权体系的合法性构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更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义信仰与追求之上。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由神圣化走向世俗化,物质极大丰富,社会成员的需求不断扩大。如何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意即如何迎合公众对政府绩效的心理预期,已成为政府能否赢得社会成员的政治忠诚和支持的重要因素。与之相适应,政府的系列政治主张及其全部活动都必将围绕不断解放生产力,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政府绩效是否切实反映了公众的要求和愿望,还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与公众的需求和愿望相比,政府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可能成为其中心工作。要克服这种状况,不仅需要转变执政理念,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公民需求的评价机制,以保证政府绩效的取得与公民需求有机衔接。同时也应看到,政府难以永远保持令公众满意的经济增长率,甚至特定时期还可能出现经济负增长。

因此,政绩的合法性可能随时都会被民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所消解。如果将政权合法性仅仅维系于政府绩效,片面追求政府绩效,很可能会付出民主、公正、自由等方面的代价。因此,只有将政府绩效与最广泛的公众利益联系在一起,在绩效评估中坚持公民导向,保证公众需求与政绩的成正比增长,才能获得民众最广泛的认同、支持和拥护。

四、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

社会制度是超越个别群体、被赋予了合法性的行动规则复合体,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行政制度、家庭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医疗制度、军事制度、金融制度等。[7]制度规范是对遵守正式制定的非个人专断的法规的肯定。作为社会分工日益发达,社会日益组织化、专门化的产物,它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缜密的规范程序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社会资源,用经验事实证明政权合法性,增强政治认同感。

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遵守建立在其对制度规范的认知、情感体验、态度倾向以及价值判断等心理预期基础之上,反映了社会成员内心对制度规范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认同程度。对政治权力体系而言,了解人们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有助于唤起人们对制度规范的信仰与认同,建立起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体系的制度忠诚。为迎合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需要以法理的权威取代超凡魅力的个人权威,建立民主、公平、合法的制度规范,有条不紊、有章可循。政府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酝酿、吸纳、表达、监控机制,使得政府的运作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成为政绩体现和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保证。同时,随着社会成员民主意识逐步提高,必须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走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至今,一直致力于反腐制度建设,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制度体系,治理腐败成效显著。但应当看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制度规范是合法性资源最缺乏的领域。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适应其要求的某些制度规范尚未完全建立,无法唤起社会公众对制度的信任;另一方面,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规范基于种种原因,在实施过程中比较偏离价值准则,无法获得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心理认同;更为严重的是,腐败现象的存在以及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加重了部分群众的相对剥夺感和受挫感,导致政治认同弱化,消解了业已提供的合法性资源,因而无法培育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忠诚。

这一切使得制度规范的运作变得非常困难。为此,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高度,在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实践路径做出新的探索和创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以健全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党的十八大之后的反腐败,在我党历史上,是最具特点的历史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新时期“反腐”的最强音,指出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明确了关于反腐工作的新要求和工作方向。事实证明,反腐制度建设的大力推进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迎合了社会成员对于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满足了社会成员的普遍愿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普遍认同,从而为巩固政党及政权体系的合法性赢得了坚实的基础。

心理学毕业论文

摘要]克里希那穆提立足于人的心灵世界的改造和完善,强调教育者是新社会的奠基者,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必须具备了解自我、真正爱学生、避免成为权威、以教育为天职、心灵完整自由等素养。他独特的见解以新的视角拓展了教师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并对教师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克里希那穆提;教师观;心灵世界。

abstract:beingbasedonimprovingandperfectingpeople'smentalworld,amurtiemphasizesthatteachersarethefoundersofanewsociety,theymustbetaughtfirstandownthequalityofrealteachers,suchasknowingthemselves,lovingstudents,avoidingbecomingauthority,keepingmindintegrityandfree,takingeducationasinnatemissionandsoon.standinginanewangle,amurti'sspecialexpatiationcandeepenthestudyofthetheoryofteacherandguidethepracticeofteacher.

克里希那穆提是印度著名的思想家,被誉为“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他认为人类世界摆脱种种危机的真正改变必须从内在开始。以此思想为基础,他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教师观。本文试对他的认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点评,以期有助于我国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克氏认识到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灵受到偏见、虚假的价值观、嫉妒、权力欲等种种限制,这些限制使人内心滋生冲突、仇恨并向外表现为世界上的冲突、暴力等危机。人类要想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消除这些危机,唯有借着智慧与爱,改变每个人的心灵世界,使其从狭隘与偏见中解脱。教育必须致力于造就富有爱心的人,教育者担当着为新社会奠基的使命。他指出,“建立一个和平、开明的社会,其责任主要基于教育者身上”[1](p110)。教师可以超越既有的文化或制度的制约,影响和改变人心,从根本上为改变社会奠定基础。

克氏还洞察到,现实中教育者往往“已经在某种教育思想体系和某种行动模式中僵化了……将自己纳入某种意识形态、某种宗教,或某种特殊的行为标准中”[1](p116),又常常被自身的问题困扰,内心混乱,而且急功近利,不能着眼于孩子心灵的成长并把它与社会的进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一切必然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并导致混乱和冲突的延续。因此,他认为,“关切我们自己的再教育,远比为了孩子的未来幸福和安全焦忧来得更迫切”[1](p116);而且,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使自身开明、独立、自由、智慧和富有爱心,只有自己的“情感和心智都经过洗涤,才能教育他人”[1](p143)。

他认为教育者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在他看来,“自我认识是自由的开端,唯有当我们认识自己,才能带来秩序与和平”[1](p59)。教育者必须“随时警觉,密切注意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自己所受的限制方式,自己的种种活动和反应”[1](p120),这样才能产生智慧,使自己和别人及其他事物的关系有根本的转变,才会走出种种误区,真正对学生有所帮助。否则,如同盲人领瞎马,“教育便成了延续混乱和斗争的方式了”[1](p115)。

当教师决定从事教育时,首先务必清楚何谓教育?为何要教育孩子和自己?该怎样教育?他要探究生活的意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并设法帮助孩子去发现有关这些问题的真理,而不要将自己的习性和思维习惯加诸孩子身上。其次,他要洞察自己的思维和感情。如果对丑陋的思维和情感不加了解、抑制或摒弃,只能“导致我们的思维和情感是机械化的,一成不变的”,无法“真正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由的人”[1](p122)。再次,要明了自己所受的限制。他认为,“我们的心总是受某种文化或社会的制约,受各种感受、种种关系的紧张与压力、经济、教育、气候等因素、宗教的强制性等等的影响”[2],处于多种限制之中。孩子亦如此。“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环境背景传递给孩子,就会使他和我们的限制永远延续下去”[1](p27)。教师要了解自己种种公式化的行为模式,探究一切将自身封闭于其中的原因,并由此解脱以使自身及孩子发生根本的改变。另外,他还要直面自己的困难。教师和学生一样有困难,“一些日积月累的恐惧、悲哀、挫折,我们均未曾从其中解脱。为了帮助孩子有智慧,我们必须破除自身中使我们麻木、迟钝、轻率的种种障碍”[1](p121)。教师面对自己的困难,并且借着说出自己的心理反应,公开地和学生讨论,会使学生了解各种困难,并学会如何对待它们。

克氏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实中教师与父母给予学生的并非真正的爱,而是以爱的名义把理论、自己的理想或者某种功利目的强加于学生。真正爱学生必须与学生“心心相对”,着眼于学生的真实成长。

首先,要了解真实的儿童。他说,“正确的教育,在于了解真实的儿童而不将我们认为的他‘应该如何’加诸他的身上。将他围困于‘理论’框架里,是鼓励他的顺从附和。如此会滋生恐惧,在儿童的心中产生‘他的真面目’和‘他应该具有的面目’之间的不断冲突”[1](p25)。爱学生就要花时间真诚地观察、研究和面对“当下的”学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觉察每个学生独特的成长特点与实际需求。其次,用心灵之眼而不是理论对待儿童。仅依赖理论会排斥爱,影响教师了解孩子及孩子自我了解,使教师态度、行为机械化或在无法以理论解决的问题之前退缩。学生是“易受影响、变幻不定、敏感的、恐惧的、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要处理他们的问题,我们必须具有深入的了解力,以及忍耐与爱的力量”[1](p26-27)。再次,不用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塑造学生。“唯有当一个人不爱孩子的时候,才会把某种理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成为这样的或是那样的一种人,借孩子而实现个人的野心”[1](p26)。“只要我们期望于孩子的是权势、有更高更好的社会地位、步上成功之梯,我们心中便没有爱,因为对成功的崇拜,助长了冲突与不幸。爱孩子,是和他们有内心的沟通,使他们受到正确的教育,以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敏感、有智慧、完整的人”[1](p119)。

克氏认为目前世界混乱的原因之一,是“对权威、领导人的依赖。……在任何文化里,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权威都是败坏堕落的原因。我们跟随他人,这其中必无了解,只有恐惧和附和顺从,其结果必然导致集权国家的残暴,或有组织的教条主义”[1](p79)。正确的教育必须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防止人陷入任何片面的或偏激的意识形态、宗教、权威的束缚中,教育者自身首先要对于任何形式的控制都加以了解而舍弃,尤其“应该特别注意,不能成为学生的权威”[1](p125)。

因为教师的权威会妨碍学生的发展,“一个有意或无意地鼓励学生依赖的教师,对学生永远不会有多大的助益”[1](p126)。他指出,现实中“大部分的教师并不把学生看成一个平等的伙伴——他们高高在上,训示着学生。这种师生关系只会增加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恐惧”[1](p127)。这种高傲的权威式的态度,这种由知识、成就、野心所产生的自我保护性的孤立状态,绝对无法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藩篱,无法在教育者和他的学生中建立一种相互间的教育关系,而只能滋生嫉妒和对立。教师“必须随时注意不使他的学生将他塑造成一个榜样、一种理想或一项权威”[1](p126)。

在克氏看来,教育的功用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完整的生活并发展成为完整的人。“因为惟有在这样的人之中,才有持久的和平”[1](p10)。“要做到这件事,显然教育者本身必须是个完整的人”[1](p48)。教育者只有把生活当作一个整体来了解它的意义,以完整的心灵融入日常的行动中,这时才会出现智慧,才会有内心的改造,才能帮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同时,教育者应是心灵自由的人。他“不会被自己或旁人的野心所阻碍或左右”[1](p129)。“他并不是一个建立庞大教育机构的人,也不是政客的工具,他不被某种理想、某种信仰或某个国家所束缚。他为自己毫无所求。他没有野心,不追求任何形式的权利,他不利用教育作为获取地位、权威的手段。因此他能免于社会的压制以及政府的操纵”[1](p112),免于心中由于渴望成就所引起的恐惧,能内心充实、精神超脱地突破外在和内在的束缚,以开放、健康的心态引导学生成长。

克氏强调,教师应以教育为天职。他认为,“一旦教育成了我们的一项职业、一种谋生手段,而非一项献身的天职,世界与我们之间必然会有鸿沟存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便和我们的工作分离,无法融合。一旦教育成了一种和其他工作相似的职业,人与人之间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冲突和仇恨将不可避免”。“对于真正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他的生活方式”[1](p128)。真正的教师献身于教育“是自动自发的,而不是任何劝服和希冀个人利益的结果”[1](p129),是因为他觉察到惟有经由正确的教育,人类才能有和平与快乐。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立足于通过教育改造人类心灵,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其独特的视角与鞭辟入里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从新的视角拓展深化了教师理论研究。他对于教师问题的分析都着眼于人类未来,紧紧围绕着教师心灵世界及其与学生心灵世界的交互影响与完善而展开,这一崭新的角度拓宽了教师理论研究。如:他把教师的社会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高度,突破了“教师是知识传递者或者连接人类文化的桥梁”的传统看法,深化了对教师作用的认识。他把教师内在的心灵完善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教师教育以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知识和能力为主的局限,拓展了教师教育理论。尤其是他对教师素养的认识具有相当的深度。如,把教师充分了解自我作为教师素养的首要问题,突破了传统的教师素养结构的框架,把教师对自身深层的心灵因素的全方位洞察作为教师的必备素养。他明确真正的教育爱必须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谨防对理论的依赖及自身的主观意愿束缚学生,这弥补了已有的对教育爱探索的不足。他强调教师要避免成为权威、要追求心灵完整自由,填补了已有的教师素养研究存在的空白。他对教师要以教育为天职的认识,深刻揭示了真正的教师是发自内心地为了人类的发展与孩子的心灵需求而献身于教育的,教师的生命价值在教育中实现,这就从理论上回答了教师奉献与幸福的统一关系。

其次,质疑了某些不言自明的教师观。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是完美的”,而克氏的思考告诉我们,教师首先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情感,有自己的困惑以及时代和文化背景带来的局限,教师只有坦然地直面和洞察这一切,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是权威”,他则指出教师权威会妨碍学生的成长与社会进步,倡导以诚挚、开放的态度建立平等互促的师生关系,倡导学生因循个性的发展。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身份是先在的”,而他认为教师只有不断的自我反思与努力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含有“教师是去成为教师”的意味。这些见解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理论探讨价值。

首先,能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如,他对于教师的社会作用及教师应以教育为天职的探索,有助于教师深刻思考自身工作的意义,反思自己的职业选择,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从而以坚定的信念、积极的心态投入教育事业。他对于教育者必须受教育的独特认识,有助于教师深刻体会自我心灵世界的完善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从而把社会对教师的规范要求与自我心性的澄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对于教育者必备素养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自我反思和超越,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其次,有助于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克氏深刻地揭示,现实教育中存在的种种戕害学生心灵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自身的心灵问题。这能够使教师积极反思发现自身教育行为,克服由于自我工具化、行动机械化、模式化、过分依赖理论等造成的偏差与失误。例如,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效率,很少去关注每个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多种需求;有些教师在“为学生好”的“爱生”招牌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剥夺学生的自由思考与选择的权利,甚至不惜伤害学生的自尊;有些教师仅仅以教育理论或学校认定的标准来统一规范和要求学生,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等等。他坚决反对教师成为权威的观点,能够引发教师辨证地思考传统的“为人师表”的意义,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并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同时,他倡导教师必须了解自我,有利于扭转一些教师“只管埋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的“工具化”心理倾向和工作方式,从而走出把“作为教师的我”的教学世界和“真实的自我”的生活整体世界割裂的“无我”、“浅表”、“孤立”的职业生存状态。

另外,有助于教师完整健全的专业成长。他以教育改造人类心灵,并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平、安宁的世界为立足点来考虑教师问题,要求教师以自身完整、自由、美好的心灵关照学生心灵成长。他的认识拓展了教师教育实践的内容,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合理的要求,有助于使教师从工具化的外在要求的专业成长中解放出来,以完整的活生生的人的姿态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总之,克里希那穆提以其独特的智慧为教师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资源。笔者仅仅是管窥其思想之一斑,其内在的精华须深入体味并加以实践,这对于充实和完善教师理论,改造和优化教育实践,提升我们的教育品质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印度]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m].张南星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

[2][印度]克里希那穆提.心灵自由之路[m].廖世德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5.

应用心理学论文

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人的心理因素对活动行为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很多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也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系,其应用也逐步渗入到各个行业领域内。比如犯罪心理学、软件工程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心理学的成功应用在各行各业逐步凸显出来。

但将心理学应用到软件测试领域中的研究是稀少的,在知网上搜索“软件测试心理学”关键词,从查询结果可以看出:近20年中,这方面的论文数量较之其他计算机专业方向的研究是少之又少,与关键词完全符合的论文仅有5篇。这也说明在国内对软件测试的心理研究还不够重视,软件测试中的心理问题容易被大家忽略。大多数程序员、产品经理都觉得只要软件能够通过测试找出bug,并对bug正确的处理,不影响使用即可。

其实,软件测试是软件系统开发中一个重要环节,测试人员在测试时的既定目标、心理因素对测试用例的选择和测试结果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软件测试中的心理学问题。

软件产品在交付使用或发布上线前,都必须经过大量的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等。在梅尔斯所著的《软件测试的艺术》一书中对软件测试是这样定义的:所谓的软件测试,就是一个过程或者一系列过程,用来确认计算机代码完成了其应该完成的功能,不执行其不该有的操作[1]。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软件测试的定义是: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2]。

根据上述对软件测试的定义可知,测试的真正目的是:发现并修改缺陷、满足用户需求以及优化软件品质。其中bug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产品而非目标。测试人员需要以滿足用户需求为依据去发现更多程序中隐藏的错误,以达到优化软件品质的目的。在心理学中认为,人们的行为特点是有目的性的行为。与无目的性的行为相比两种行为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一般说来,没有目的性的行为无成果而言;而有目的性的行为,才可取得最大最满意的成果。在软件测试开始之前,只有抱着测试就是为了验证需求的心理,才能设计出好的和有价值的测试用例,发现更多的错误;如果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很强壮,没有错误,那么就会导致设计的测试用例较为简单,容易让程序通过测试,发现不了或者只能发现很少的错误。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测试的目的就会朝着“证明程序完成了应有的功能”走偏,编写出的测试用例意义不大,甚至可能连一些常规错误都发现不了。

笔者曾参与过某公司开发的一款app软件的测试。在使用真机测试软件的过程中发现:编辑框在输入时,如果输入内容超过50个字后,输入的内容便无法自动换行。类似这样的错误开发人员在测试时根本没有发现,他们只是简单输入几个字,觉得实现基本输入就认为这个模块没有bug了。可见在测试软件时,测试人员的既定目标有着很明显的导向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程序员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把一个软件产品从无到有创造出来,这样的工作总能给人以信心、希望。反观测试人员的工作,似乎总是在一件成品上到处找错误,把好好的一个产品测得处处是漏洞(当然,这些漏洞本来就存在,只是刚好被测试人员发现而已),这样的工作本身就具有破坏性,而人们对破坏性的事物心理上往往难以愿意接受。所以“勇敢”是测试人员应该具备的首要心理素质。敢于表达,敢于指正错误。因为错误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软件中,如果测试人员找不到,那么最终交付给用户使用时,就会暴露问题,最终为企业带来损失。但测试人员在敢于找错的同时还要注重沟通方式。由于被测试人员找出的bug,通常会交付给研发人员去修复。因此,测试人员与研发人员是紧密联系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良好的沟通方式会让别人更易于接受错误。

在软件公司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程序员和测试人员相处总不太融洽,尤其是在软件项目进入到测试阶段,这个现象就更加明显了!程序员编写好的、经过初步调试看似没有问题的代码,如果测试人员测出来bug,程序员就会郁闷,有时甚至会抱怨测试人员设计的测试用例不好!

那什么是好的测试用例,什么是坏的测试用例呢?

测试本身就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发现程序中隐藏的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能发现程序中包含的不易发现的错误,这样的测试用例才算是设计成功的测试用例。如果设计的测试用例查找不出程序的任何问题,这可能在程序员看来是个好现象,但对于软件测试而言,只能说明测试用例设计得很失败。要知道没有完全正确的程序,只是目前还没有测试出来问题而已。

文献[2]中指出了软件测试基本原则之一是:穷尽测试是不可能的。由于将程序的各种可能的输入进行排列组合需要大量的时间,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做到全部的罗列。所以,测试人员根本不可能找出程序中的所有的错误,进而也无法做到彻底的测试。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的软件缺陷数量会逐渐减少,如果一直不断地测试,势必会增加测试的成本。由此可知过度的测试是不可取的。当然,不充分的测试势必不会揭露隐藏在软件中的缺陷。那么在测试过程中对何时才能停止测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便是大公司开发的成熟软件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不同的错误。面对这样的事实,测试人员就需要分析测试停止的依据。一般来讲,通过软件测试,可以把程序的错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单位时间内查出的缺陷数量和严重程度来判断是否停止测试。这里面还要强调一点的是软件必须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测试人员就会觉得测试工作本身就是一件无法完成的工作的'。從心理学角度分析,如果人们一开始就觉得某件事情无法完成,那么心情就会变得十分沮丧、对这件事就会非常抵触。所以,掌握好测试的度,可以让测试工作本身变得容易被人接受、认可。

综合上述几点来看,从心理学角度考量软件测试这项工作,测试人员在测试前必须确定有正确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多的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在测试时,必须有坚强的心理素质,找到错误后,要和程序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何时结束测试,也需要把握好客户的需求,才不会使测试工作陷入泥潭。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尽量找第三方软件公司来协助完成测试工作,往往软件能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坚决避免程序员身兼数职,测试自己开发的代码。

软件测试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测试工具、测试人员能力、测试方法外,测试中的心理问题对测试结果都会有直接影响。尽管测试方法、测试工具都在不断发展更新,但测试中的心理影响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相信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心理学在软件测试方面的应用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犯罪心理学论文

正如老师所说,这是一部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片子,两节课还没看完,就马上回宿舍接着看完了这部影片,但是对于《圣经》不太了解,有些场景生涩难懂,也就只能看情节和画面,看到结局时深深的震惊。参考了很多资料,才略微看懂了剧情和故事本身的内涵,《七宗罪》展示的就是如果丢掉信仰,世界将会怎样。与我们不远的韩国,想离比较近,文化方面有想通之处,相对来说更能让我理解其中的社会背景,一部找不到缺点的电影是可怕的,《杀人的回忆》正是这样优秀作品。2003年在韩国票房冠军的宝座上停留了三个月之久的暴力动作大片。

影片《杀人的日子》开始20分钟,秉承经典韩片风格,节奏缓慢,用悠扬的音乐把人们带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故事背景中。与《七宗罪》中的纽约,灰暗、潮湿、肮脏、混乱,接连不断的命案,简直与人间地狱大相径庭。《七宗罪》中看不到阳光,到处充斥着绝望,而《杀人的回忆》中的金黄麦田,让我们看到希望。

闲适的田间风光,大片金黄的稻田,细腻的不厌其烦的场景描写,甚至包括胖探员的家庭生活细节,来往农田的拖拉机,朴实的小镇人民,时有时无的游行示威,军政时期频繁的防空演习,像极了一部反映八十年代南韩军政统治时期的民众生活画卷,让初看的人很难联想到惊悚的连环杀人案。象征着丰收与希望的金黄色稻田竟然掩藏着惊人的罪恶,甚至惊讶于如此温暖的开场竟然直接过渡到了触目惊心的凶杀现场,突然得令人反胃。

一连串的杀人案,雨夜被害的红衣女子、女子学校的神秘传说、电台播放的悲伤情歌、匿名的点歌人„„,此案的真相似乎已呼之欲出。这时,案情急转直下,高明的导演掌握了观众此时紧张、压抑的情绪,使出一招让情节跌宕起伏,使所有人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希望中,又重重地跌入到沉寂的绝望之谷里。

十七年后,成功转型为民主社会的韩国,田间宁静祥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昔日的警官已经成为商人,养儿育女,但当他路过当年的稻田时,又经不住走到当年发现第一具尸体的田垦排水管前。

从一个天真的女童口中得知,凶手不久前来过此地。

再继续追问,答案让所有人都为之绝望——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影片以中年朴探员闪着泪光、透着惊愕与茫然的复杂眼神结尾,留给观众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结局。

很多人还是会追问谁是凶手,然而导演此片的重点不在于揭露真相,而给予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凶手就在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之中,人人都有可能——。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继续行走;而有一些真相注定无法大白于天下,被黑暗吞没。

这部影片的结局是对人性社会的深深讽刺。

如同那个片中经常出现的火车隧道,黑暗冗长,谁也看不到尽头是什么。在这点,与《七宗罪》有异曲同工之妙。

开头是老少两代警官追查杀人凶手,感觉好像一部侦探片。被杀者的惨象和阴森的作案现场在影片开头就让人心理紧张。在案子进行到第三个时,他们突然领悟到凶手是以杀戮的方式进行传道,在以上帝之名惩罚被天主教认为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片子的宗教意义也就从这里开始显现,并在剧情行进中愈加强调,特别是将近影片最后,凶手极力控诉的一段话,他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来惩罚那些有罪的人。

在西方,启蒙运动发现了理性,自此,理性被逐渐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充分肯定了人类的理智,开始蔑视上帝。到了近代,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理性摧毁了宗教信仰精神,认为科学技术万能的人类觉得理性可以实现一切。不错,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确推动了西方社会的飞速进步,促其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可是,理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束缚自身的枷锁。

影片中,对现代城市的冷漠现实不断被展示。比如威廉提到遇到强奸犯的女士不要喊救命要喊救火才会有人关注;受到房东欺骗的大卫和崔西住着一栋不断受地铁震颤的房子;房东把被折磨成活鬼的房客当做最好的房客,因为他会定期收到放在邮箱的房租。

老威廉的态度其实就是现代城市人的代表,他对这个世界很是厌恶,在目睹一场街边的抢劫案后钻进出租车,司机问他去哪里,他说:“farfaraway„idon'tknowthisplaceanymore„„。”

他选择的态度是逃避。逃避这暗无天日,一直下雨,看不到希望的城市,或是这个黑暗的社会,这是部绝望的片子,它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的罪恶和冷漠,但是没有告诉人们怎样避免这种境况的恶化。是保持人性的善和对上帝的皈依吗?可是片子塑造的拥有美好人性的崔西最后也被凶手残忍杀害。

灰灰的天空,灰灰的色调,似乎是这个毫无希望的世界的缩影,一连串的谋杀案笼罩在一团密云之中,凶手不知去向,暴食、贪婪、懒惰、淫欲、骄傲一项项罪名加在五名死者身上,剩下的两个目标到底是谁?罪恶的城市每天滋生新的罪孽,凶杀、迷幻、偷窃,就在隔壁转角的街口,坐拥整座知识宝库的警卫日以继夜地赌博,人类在追寻刺激的过程中似乎失去了什么。

年轻干探的妻子约快将退休的年老警探希望得到指导,如何在罪恶之城去生活,年老警探回忆从前女友怀上自己的孩子,他坚持要打掉,他到现在仍然自觉没有错,怎么能让自己的孩子在罪恶之中成长,他似乎看透人心,“如果你打算不要孩子,就千万别告诉他;如果你坚持要抚养孩子,就要用心去爱他。”最后年轻勃勃的干探家破人亡,年老的警探似乎深阅世情,名哲保身,导演暗示的是否要我们看破?美好的世界是没有的,但会是我们一直奋斗的方向。

太灰暗的结局,pitpeter的演绎近乎完美,最后的绝望与愤怒成就了整个计划,七宗罪呈现在人们面前,正如“传道者”所说,他的所作所为必将令到以后世人苦苦思索。不过苦苦思索的可能只会是像我一样的闲人,太多人融入现代的洪流,迈入都市的脉搏,被纷繁的信息弄至昏溃,“七宗罪”只可能是两个星期的头条,记忆总会衰退,或许有一天总会消失不见,我们的所作所为迟早会成过眼云烟,那么他那么努力地去“传道”,是否到最后仍然是白费。

米兰·昆德拉借助书籍去帮助记忆,为的是有过的罪行要永远被记清,对抗日益衰老的时间,对抗我们习之为常的遗忘,然而谁人会学他那么辛苦要永远记忆那些痛苦的经历,太多人会选择遗忘,有过的愤怒、真情、喜欢、相恋或者憎恨,到最后可能剩下的只是云烟。怎么办?害怕自己努力过的终将变成白费,消磨怠尽吧。可能是过程中的一步,那么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如何流传到明天,再明天,再到明年,明年,明年,甚至死后的每个世纪?一切都扯得太远,而一切我都尚未明白。

片中展示的是世界最为阴暗的一面,对于美好光明温暖的一面完全遮蔽,大卫与崔西的爱情尚且算作这个黑暗底色的一束光线,最后也由于崔西的被杀而消逝。人的出路在哪里?影片最后老警官威廉援引了海明威的一句话:theworldisafineplace,andworthfightingfor。iagreewiththesecondpart。(世界是美好的,并值得我们为此奋斗下去,我只同意后半句。)很喜欢雨果的一句话: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难则是人杰的乳汁。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曾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升级勃勃的绿洲。

就像《七》中,最后老警官被问退休后将去哪里,他说“around,i’llbearound”。我想他不会退休。他会继续呆在这个城市,与恶势力继续斗争,经常看看天,直到看到阳光。

就像《杀》中,最后胖警官从小女孩口中知道,17年前的强奸犯前几天刚来过。面部复杂的表情,我想他会在此布控,等待他的再次落网。就像金黄色的麦田,象征希望。

社会心理学论文

把p2p对等技术运用到虚拟学习社区中,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使之更加适应当前远程教育领域分布式协同的趋势,为解决当前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目前大多数虚拟学习社区和网络学习环境都是建立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下的,这种模式随着学习人数的增加会给服务器造成很大的负担,导致服务器瘫痪,社区内的活动不能正常运行。

一、基于社会心理学理论的p2p虚拟学习社区的系统特征分析。

社会心理学理论指出教师和学习者角色发生转变时,学习的协作性将增强。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系统为学习者创建探索、发现、构建知识的情景,提供必要的构建知识的学习资源以及与外界环境包括伙伴、指导教师相互作用的手段。因此,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习者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它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求学习者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虚拟学习社区就是要促进和支持这种构建,而不是严格控制和支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自由性、情景性、协作性。

(二)技术支持——数据同步更新。

在虚拟学习社区内应保证课程中的资源是连续的,同步的,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在任何时候收到的资源列表都是最新的。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中,服务器中集中存贮数据和备份数据,控制客户端可以分享的资源,而在分布式的p2p系统中,由于没有服务器而使得数据的同步很复杂。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每一个参与的成员都能共享社区内的资源,当资源更新时,每个成员的信息及时保存备份后再同步更新后的数据。首先,假设学习者a,b,c是一个课堂对等组的成员,这个对等组中只有一个管理成员bpa,这个管理成员只是负责这个组内的共享资源的更新。下一个假设是a刚刚修改了组内的一个共享资源,这次修改导致了更新信息的调整,显示出被修改信息的名称和被修改的部分。a通过组内复制服务提供的管道发布这个修改信息,也就意味着这个信息将被组内其他的在线成员b、c和bpa收到。b、c接收到这个信息后立即把这个更新的资源复制到本地资源,因此a、b、c现在都获得修改的资源的备份信息。bpa在接收这个更新的过程中把这个更新信息存储在缓存中,然后通过属于管理对等组的管道把这个更新信息发送给其他的管理者。其他的管理成员随后收到更新信息,同样保存在缓存内。其他的管理者在缓存内存储更新信息的备份,这样可以使不在线的课程对等组的成员在下一个管理者那里得到更新信息。假设d是这个课程对等组的非在线的成员,他再次上线的时候a已经修改了信息,但是这些修改信息还没有传输到每一个管理员那里,在这样的情况下,d只能接收到组内的管理者bpa发布的更新信息,而错过其他的管理者发布的更新的信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d可以通过激活其他的组内成员执行一个错误保障检测程序,这个程序可以把自己的更新信息与其他的成员的信息作比较,如果不同的话则复制其他成员的信息,以保证自己的信息与组内成员的一致。

二、基于社会心理学理论的p2p虚拟学习社区的结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1.虚拟课堂是一个独立的课程对等组,学生加入到这个对等组后,便可以使用组内的核心服务。学生和教师在这个虚拟课堂中能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方便的进行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材料可以供大家下载,而且不受人数的限制,人数越多,下载速度越快;学生的个人学习材料和学习心得体会也可以给大家共享,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2.教师园地对等组模块主要是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服务,以促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管道服务方便的将各种公告信息发布给每一个学习者和上传教学资料,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沟通,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正确指导,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3.休闲广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工作和学习疲倦的时候,就可以来到休闲广场,这里提供各种游戏可以使人放松,并且在娱乐的同时还可以开发智力和培养协作精神。

在p2p虚拟学习社区中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环境,学习者之间可以很方便进行交流与知识共享,充分利用了p2p通信的优势,从而快速有效地获取学习信息。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与知识共享的过程,也是学习者之间进行社会性交互的过程。社会性交互是激发和产生知识共享的主要途径,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共享与社会性交互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从社会性心理学理论可知,学习者进行的社会性交互越多,获得知识共享的可能性就越大。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可知,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通过网络能够看到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却隐藏在每一位共同体成员的头脑中不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都只能通过学习者之间社会性交互才能获得。所以学习者之间可以通过p2p虚拟学习社区建立相关联结,当一个学者对某一知识发出帮助请求时,所有具备这一知识的教师与请求者之间可建立知识共享的社会性网络。如果某个学习者对某一知识提出搜索请求时,该搜索请求将按照指定格式被封装成相应的消启,然后发送到网络的所有的资源结点,并在资源中心内进行检索,将相关检索结果返回给请求学习者;如果资源库没有相关知识,就需要向社区中的其它学习伙伴发送搜索请求,收到搜索请求的学习者将会解析相应的搜索请求消息。然后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请求。这时在拥有这一知识的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便形成另外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平面。但在这个网络中并不显示没有这一知识的学习伙伴。请求者可以从其中的任一个教师那里得到帮助;以学习伙伴a为例说明,a分别与教师b,c,d建立了联结,他们与a可以在线即时通信与交流,方便及时地提供a所需的帮助信息。同时a可以对不同的教师所提供帮助的信息做出评价,依据与自己所需信息相匹配的程度确定其信誉级别,并利用社区所提供的分类方法上传到数据中心,以备知识共享。

社会心理学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宏观层面把当代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分为刺激因素和认知因素,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焦虑的特性,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应对大生心理焦虑的方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焦虑心理调适社会心理学。

焦虑是人类自身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社会转型时期,焦虑己日益凸显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普遍心理问题。据一份对某省会城市18所院校2610名大学生的调查,20.3%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失眠、焦虑等心理障碍,46.4%的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校目前最需改进的教育内容”之首(杨建义,20xx:15-17)。同时,笔者在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个案心理健康问题都很大程度地与心理焦虑相关。因此,大学生心理焦虑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但目前有关焦虑的研究大部分是探讨某些人格因素与焦虑的相关关系,很少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和宏观层面上来研究焦虑。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对大学的心理焦虑现象作一些尝试性的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

作为心理科学研究对象的焦虑,其本质是个体通过认知评价,预料到内外模糊的危险剌激对自我、自尊产生威胁,而又自感没有能力应付时产生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绪体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变化(张松、张德山,:122-123)。基于此,我们可归纳出焦虑的四个因素:剌激,自尊,认知评价和能力。首先有来自内外部并指向个体自尊的刺激,同时个体通过认知评价认定这种剌激会对自尊产生威胁且自我无能力应付,如此才产生心理上的焦虑状态。为此,我们把引起大学生焦虑的成因划分为剌激和认知两大因素,此二者是交互作用,彼此影响的。

(一)刺激因素。

1.人际关系失调产生心理焦虑。大学校园已不同于往昔的中学校园,但大学生们(尤其是低年级)仍希望自己在新的环境中能一如继往倍受瞩目和重视,成为所属群体的“核心”。但是,任何一个群体内部都必然产生层阶和分化。一个班级(或年级)内部的成员之间必然产生相对的地位落差,处于劣势的成员自然对优势成员产生敌意。在社会倡导竞争的文化环境下,在群体规范的束缚下,这种敌意不能得到正当的发泄,个体感到无能为力,于是转向压抑敌意,由此导致焦虑。尤其是当涉及到诸如评优、评奖学金等各种或物质或精神的奖励等稀缺资源的争夺时,“僧多粥少”的局面致使激烈的竞争在大学生群体内部展开,当竞争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张,个体感受到这种紧张但又无力化解时便会产生焦虑。

2.不确定性的威胁。“不确定性”是指社会成员对未来会出现的状况无法预期,对社会行动无法做出利弊选择的状态。对大学生而言,不确定性的威胁主要来自就业和学习(或考试)。当前,就业竞争压力使就业问题成为大学生们担心的首要问题。“冷门”专业的学生为能否找到工作而焦虑,所谓“热门”专业的学生又为留在发达地区还是回家乡而焦虑,再加上高校不断扩招,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是继续读研还是尽快找个工作,也常常使大学生焦虑万分。有关调查表明“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列在了“大学生最苦恼问题”的首位(杨建义,20xx:15-17)。另一方面,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都与中学差别很大,因此,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很重,再加上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具有自信、好强心理特点的大学生总担心学习上被同伴超过,导致心理焦虑,并伴随各种紧张症状,在考试前期尤其会出现特定的考试焦虑现象。一般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会感受到以上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危胁带来的焦虑,但低年级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焦虑,高年级学生则更倾向于就业或前途焦虑。

3.由于挫折产生焦虑。所谓挫折是指个体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而言,大学生缺乏的往往是高层次的需要。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方面的活动、竞赛十分普遍,这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给某些同学带来失败的阴影、挫折的考验。如果个体对挫折的容忍力很小,就会引发诸如焦虑等多种不良反应。这种由挫折导致的焦虑在成就动机强的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大学生由于一段时间内连续受到挫折,往往对自我做出否定性的评价,由短暂性的轻度焦虑转变为持久性的焦虑,这种焦虑状态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他的下一次行动,从而又受挫,又进一步焦虑,这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作“习得性失助”。

(二)认知因素。

1.自我概念定位不准。与大学生焦虑有关的自我概念有两种,一是差的自我概念,二是虚假的自我概念。有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机会比较小,或者是自己的高水平和能力总不被他人接受,总得不到群体承认,因而产生差的自我概念,形成自卑的性格。这种自卑感与焦虑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有的大学生时刻不忘自己高中时期的某种优势,不正视眼前激烈竞争的事实,或以父母高的社会地位、优越的家庭条件来过高地估价自己,从而产生虚假的自我概念,具有这种自我概念的学生确定的目标较高,认为自己会有好的机会,应有好的结果,但实际上他们很普通,没有过人的能力,因而在自己独立地从事某种活动时,会遇到比他人多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他的打击很大,于是会表现出愤怒和焦虑。

2.对社会及群体的非认同性。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对政治、经济及社会变动的反应最敏感。如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政治体制改革正进一步深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和突出,腐败现象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们对此在观察、在思考,他们迫切希望社会能维持良性的运行和发展,人民能平等地享受科技与文明发展的成果,但这些社会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社会期望值的低度兑现甚至是负向兑现,久而久之,大学生与社会本体之间产生某种隔阂,进而诱发出某种社会焦虑。另外,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社会上的地位已不如往昔,随着大学毕业生自主流动、双向选择制度的实行,大学生们对自己这一群体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非认同性,对本群体的社会地位失落而焦虑万分。

二、大学生焦虑的特性。

(一)以高紧张度——低恐怖程度或低紧张度——低恐怖程度型焦虑为主。

焦虑有两个维度:一是紧张,因为焦虑总是与人们的紧张相互联系,但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的紧张程度不同;另一个是恐怖的程度,一般焦虑总相伴以恐怖的情绪,但有时表现突出,有时表现不突出,这两种维度共同组成了个体在特殊情况下的焦虑状态,据此把焦虑分为高紧张度——高恐怖程度,低紧张度——高恐怖程度,高紧张度——低恐怖程度以及低紧张度——低恐怖程度四种,而大学生的焦虑一般以后两类为主。在焦虑的成因作用下,大学生一般经常性地表现出轻度焦虑,这时他们一般有较弱的恐怖感,往往不知道恐怖的原因,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自由浮动”,如不好的心境,大学生的一般反应为心情烦闷,焦躁不安,无所事事,不能静下心来从事学习等。经常出现这种焦虑行为也会形成焦虑症。在较强的剌激环境下,个性敏感或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大学生容易出现高紧张度的焦虑,此时的心理状态以紧张为主,并没有多少恐怖感,表现最多的是社交焦虑、人群焦虑、考试焦虑或异性焦虑等,不同的大学生在不同的生活阶段都会有此种焦虑心理的存在。

(二)有一个酝酿、形成到呈指数扩张的过程。

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具有某种社会焦虑的特征,即它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状态。起初,大学生中可能只是较少的存在着某些不安的心理倾向,如果引起这些不安心理倾向的环境因素没有及时被消除,并且有所增多、强化,那么便会引发起群体成员的普遍焦虑,这时,焦虑如果还不被及时地遏制住,那么再进一步,便极有可能由于大学生之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从而使得焦虑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指数型的扩张状态,达到高潮。大学生焦虑心理的这一发展特征依赖于两个基础,一是大学生在生活环境上的高度同质性,二是心理的互相感染。

(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焦虑的表现形式反映在生理变化、情绪表现和行为反应这三个层面上。对于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生来说,焦虑在这三个层面上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在出现焦虑心理后,性格内敛的大学生倾向于压抑自己,因而变得神思恍惚,烦闷不安,思想迟钝,唉声叹气。上课时本能性地选择靠角落的位置并盯着书本发呆,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而易分散。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退缩。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白天无精打采,夜晚失眠多梦。但是,性格外向的大学生就会有较强烈的行为反应,常会无缘无故地在同学面前发脾气,或者突然打断别人的谈话、学习等活动,这些学生的肌肉系统处于一种紧张的反应状态,以随时可以采取行动去对付危险,但由于不知威胁来自何处,何时会来,所以只能做些无目的、无效的动作,他们行事匆匆,但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在寝室里会气愤地拍桌子,扔书本,或突然大喊大叫,以此来释放焦虑产生的能量。有些焦虑感强的学生对外界的剌激特别敏感,甚至连一点点声音剌激也会引起惊跳反应,每一个新的剌激都会引起他的注意,但他又将注意力集中在另一个剌激上。可见,大学生由于个体性格、素质等的差异以及接受外界剌激程度的不同,焦虑的表现形式也会多种多样。

(四)既有显型焦虑,也有隐型焦虑。

大学生心理焦虑经常是以显型状态存在的,就是说,大部分学生的焦虑往往可以被直接观察或感受到。但不应忽视的是,它有时还以隐型的状态存在着,一时难以被直接认识到。这种隐型的焦虑往往是深藏于大学生心理的潜层次,一旦转换为显型焦虑,其强度往往是很大的。由于对隐型焦虑的识别和社会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多是在社会缺乏必要准备的情形之下突然而至,因此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三、大学生心理焦虑的调适。

下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大学生心理焦虑的调适进行探讨。

(一)宏观层面。

当今就业的压力、专业的社会认知度、社会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需要高校、甚至整个社会的教育工作者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介入,从而使大学生摆正认识,正确面对。

1.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及早应对就业挑战。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在进入大学时,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好的规划,到底是先就业、就什么样的业,还是选择毕业继续深造,他们都没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前途往往是茫然的。所以,需要高校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甚至可以重金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人士、成功的管理者和市场开拓人员等等,为学生做专题讲座。然后配合本科生的导师制,对学生分别实施职业规划,应对就业挑战。

2.真抓实干的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个别和分类指导。目前很多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一个老师指导几十名学生,甚至一个年级配备一名导师,可想而知,指导效果会怎么样。这种局面应该尽早改善,否则这种制度不如取消。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一方面是高校专业课师资力量不足所致,另一方面是管理者不能充分地认识到导师制的作用。对于后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高校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对于前者,可以打破学科、院系的界限,充分的利用一切教师资源,让学生自由选择导师,这样也有助于更好的分类和个别指导。

3.加强高校心理咨询的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应对大学生焦虑的心理工作水平。很多大学的心理咨询工作是教师业余兼职,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心理工作机构。我们认为,在发展完善的基础上,要重点建设心理咨询中心,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工作队伍,通过培训兼职教师或引进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水平。

(二)微观层面。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这些心理问题并不都是坏事。挫折和磨难会促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既然己经发生,就应当面对它,解决它,摆脱它,从而达到对心理焦虑的自我调适。

1.选择适当的满足动机或需要的方式。当自己的需要、愿望与客观现实发生矛盾而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时,应实事求是地重新衡量主客观条件,权衡利弊,或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以彼此兼顾,或抉择其一而舍其余,以满足主导动机,减缓冲突,或全部放弃,另辟蹊径,以满足新的需要,或暂时搁置,推迟解决,以缓解冲突。

2.用自我激励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借助自我暗示、动机强化、兴趣回涨、改善需要等精神激励方法,可以增强良好情绪与情感形成的内部动力,实现内部动力的自我疏导,增强调节和控制情绪与情感的动力源,增强自我激励的效果。还可将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社会或个体发展有利的方面去。

3.学会宣泄,疏导压力。虽然我们不能避免所有的挫折和不幸,但是我们却有办法对付挫折、疏导压力。

(1)正确认知法。遇到挫折时,一方面要豁达达观,多发现事物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还可以主动找师长或朋友倾诉,使自己的不愉快情绪得到适当的宣泄。

(2)主动进攻法。这是指个体在遭到挫折之后,审时度势,冷静分析,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改善挫折情境,减轻挫折压力。如果是由于自身知识、能力不足而受挫,那么就要继续挖掘潜力,增强实力,以更加坚定的毅力与信心致力于既定的目标,以期获得成功。

(3)心理疏导法。指借助他人的安慰劝导,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当心灵受到创伤后,应有意识地做一些事情,或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转移注意力,淡化不良心理环境,使心理恢复平静,保持平衡。如果还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从正面去应付挫折,还可以运用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来减轻心理负荷。常用的方法有:渲泄、移情、升华、自我暗示、呼吸调节、音乐调节等等。同时,到各高校设置的心理咨询室或中心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

体育心理学论文

摘要: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

浅议企业安全管理。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

近几年,我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0余万人,经济损失占gdp的2%左右,损失巨大,令人痛心。

事实证明,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1推行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

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

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

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科学乃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

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和科学知识造成的。

面对先进的技术装备,如果没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别说很好地驾驭它、使用它,完好的装备也可能遭到破坏。

每一名职工如果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装置也能掌握。

有的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运用了科学的知识和方法。

因此,科学管理对做好安全工作来讲是极其必要的。

2安全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2.1全面贯彻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背后有许多血的教训,它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它是尊重科学的。

遵守它,会得到安全的回报;违背它,会遭到事故的惩罚。

全面贯彻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企业铁的纪律,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最重要的保证。

2.2实现“本质安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

通俗地讲,“本质安全”就是指设备或装置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其运行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设计阶段通过设计手段消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操作者发生操作或使用错误,由于设备或装置本身存在的安全性能不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本质安全”是科学的体现,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是安全管理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

2.3将安全系统工程融入安全管理。

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是预测、评价和控制危险。

预测的方法很多,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

2.4注重实际,注重实效,强化教育培训。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

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正确认识安全管理。

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

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常规性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安全讨论、安全活动、厂报、黑板报的作用,全面强化安全工作,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2.5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

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以人为本。

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适当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

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果,但效果不佳。

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

一方面可以根据各级安全责任制,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数额必须大或较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体现“全方位”管理。

2.6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模式。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

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2.7实施安全目标管理。

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

目标管理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

安全目标要具体,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

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

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

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2.8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5个方面。

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

因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简单地说,该系统就是通过建立以安全部门为信息处理中心,各危险岗位和各专业部门为终端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从而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

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等。

因此,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管理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提高职工的安全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作文教学浅议【2】。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要从写作的基础做起,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观察、学会积累,依据写作意图布局谋篇,真正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谈到作文教学,有的教师归纳了当今中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知识贫乏、生活积累贫乏、思想情感贫乏。

对此“三乏”,我不敢苟同。

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积累,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够尽快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那必将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此,我谈谈自己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学会阅读。

写作能力与阅读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阅读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小说迷,看小说成痴,手不离书,上课不留心,总偷偷看小说。

他的成绩很差,但作文却非常好,清新流畅、构思独特。

后来我有感于他的“成就”,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交流阅读心得。

阅读的书籍主要是《作文选》、《读者文摘》以及著名的散文集等。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无论是选材、构思、立意,还是遣词造句,均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然,课外阅读决不是“放养式”的。

首先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目的地将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其次实行“三定”:即定时、定向、定位。

“定时”,即定时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借书、读书;“定向”,即确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向,及时推荐优秀篇目;“定位”,即定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方法到位。

在加强学生阅读的同时,还要利用学生对“美文”的赞赏和学生的好胜心理,鼓励并帮助学生投稿。

一旦学生的作品变成了“铅字”被登出来,无论是对投稿者还是其他同学,其激励效应是不可言状的。

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地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和忠告之后的欣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猎取生活场景、自然景观,从而获得写作材料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因此,观察对于作文是十分重要的。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说过:“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简直成习惯,仿佛要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炼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但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考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

这就是观察的过程。

观察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

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用心、用脑去思考,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

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多同学每天看到得很多,思考得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

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

三、让学生学会积累。

从写作角度说,积累是指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活动中能获得的文化知识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体会的记录。

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心理学论文

初学播音学或者是一些对播音不是特别了解的人,或许会对播音主持这个工作有着各种错误的理解,有些人认为播音员只是一个念字的工具,是不需要有思想的。或者是认为电视屏幕上的主持人只要形象好,会说普通话就可以了,我认为这是非常具有偏见而且是非常片面的理解。

正如康辉老师在讲座之中着重强调的那样,播音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也是一门要求非常高的学科,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人;不仅仅是声音好,形象好就可以。

那么究竟该如何去实现这些标准呢?如何才能让一次播音创作更加的鲜活和丰满呢?我认为了解播音心理学,并且能够恰当的应用于自身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式。播音的心理学研究在我国虽然起步的比较晚,但是已经有了很多的学术成果可供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播音心理学的概念。播音主持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原理来研究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中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受众的需要、认知和情绪等心理过程,播音主持艺术教学、学习和训练中教学双方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并将其运用于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运用于对受众的需要、认知和情绪等的把握,运用于教学、学习和训练的一门新学科,是播音学、心理学、生理学、艺术和美学等学科相互结合的交叉学科。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播音心理学所包含的复杂的内容和建构。

张颂老师提到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已经逐渐脱离起步阶段,正在蒸蒸日上大步前进,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广大受众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在播音创作中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和广大受众对我们的业务要求,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同学形象好,知识面广,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好,但是因为心理素质差,应变能力差,往往不能很好的驾驭节目进度,情绪不能自控,不能出色应对节目播出时的突发事件。

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创作过程中,要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所以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播音主持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完美的诠释稿件内涵,才能更好的尽我们作为喉舌的义务,心理素质若不过硬就难以适应当代广播电视发展的要求,跟不上传媒发展的节奏,进而适应不了改革开放我国日益发展的新形势,最终很难在竞争中被人关注。这也就涉及到了播音心理学的任务,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为播音主持艺术教学、学习和训练以及播音员、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与受众的交流、沟通、互动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当然,在自己虽不长的播音学习当中,我结合自身情况,也总结出一些学习心得,尤其是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播音主持创作实践中之后,体会到了播音主持创作时应具备的心理状态,即自信、松弛、自如、积极、真诚。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晰,精神集中,沉重冷静,对自己节目内容主旨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和感受,时刻做到胸有成竹,操控自如,具备这些,才是一个健康播音员、主持人的体现,这样的播音员主持人才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更容易出类拔萃,才更有机会成功。这是我学习这门课之后得到的,受益终身。

“性格决定命运”,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对心理学知识的总结。而播音员、主持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个性突出,特点鲜明,有时候也会产生浮躁的心态,这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学规律,并将其运用在播音主持创作中,因而,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一定是一个适应能力强且意志力坚强的人,适应能力强才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对节目和主持人心态的影响,意志力坚强,才能克服自身不利情绪的影响,比如,在意外情况下克服慌张慌乱,使自己保持镇定,在嘈杂纷乱的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使自己把注意力集中于节目和节目内容本身,以便更好的达到宣传效果。

当然,任何一名新闻传媒工作者,尤其是播音员主持人,都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是,树立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奉献的思想,这是我们从业最基本的原则,其次,是树立明确的目标,克服不利因素的干扰。这是学习心理学之后对我的启发,在日后学习实践交流中,我也会努力将这一收获运用于播音主持创作。在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的今天,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化”,成了各电视台竞相采取的手段和追求的目标。目前,大多数电视台除了新闻节目外,几乎所有栏目都采取了主持人的形式。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受众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及主持人要具备众多的素质于一身。如: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精神素质以及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善和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素质,下面是我的学习总结。

心理学研究表明播音员主持人要改善和提高心理素质,首先要懂得“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由于个体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对自己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自我意识的成熟被认为是个性基本形成的标志,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以“自我意识”来改善和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就可以从以下几点有针对性地训练方面入手。

当然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式,但是,有效的调动潜意识的加入必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我们在学习播音主持的过程中,或者是在自己未来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都应该认真的去思考问题,解决好自己心理上的难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多读书思考,抓好专业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能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播音员主持人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沟通心理学论文

摘要:做人的思想工作离不开动嘴讲,但不是所有动嘴讲都是做思想工作。传达行政性指令性的语言,则不能算是做思想工作。向群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列主义的理论观点、先进的文化思想,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常用的方式。属于“大面积播种”式的单向灌输工作,其沟通、反馈的功能较差。真正意义上的做思想工作,应该是思维沟通、形成共识、提高认识的活动。这种对话交流,可以起到交换信息、沟通思想、消除误会、提高认识、振奋精神的作用,它是“大面积播种”式工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

要通过沟通达到共识,不是简单的事情。如果沟通存在障碍就不会有多少效果,更谈不上做思想政治工作了。对方或者因为你讲的道理不深不透而难以理解接受;或者因为你道理说得好听本身并不去实践而内心对你嗤之以鼻;或者因为与你话不投机而少有兴趣,使交流无法进行下去。如果是这样,不论你怎样辛辛苦苦地去讲,也是没有多少效果的。有人说,“个对个做思想工作,是最能考验做思想工作的人的水平”。有道理。

因此,要达到思想沟通就要做到三点,“讲出的话要有真理性”,“激励要讲究层次性”,“要坚持双赢原则”。

思想工作的最大特点是以理服人。只有真理的东西,讲出来才能服人。

1.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马列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要特别重视学习和掌握新时期党在理论上的.一些新突破,及时更新自己的认识,使自己具备运用发展了的鲜活的理论来解释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2.要知其所以然,要善于点破“必要性”。例如,要能正确解答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就要熟悉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有关改革的政策规定。只要改革,就会触及到部分人的切身利益。想不通的个人往往会拿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主人”之类的道理来和你理论。如果做工作的人阐明不了改革的“必要性”,就无法实现“理顺情绪”目的。再如,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应理解这三句话的意思,而且要弄懂这三句话所述三个方面的马克思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出处,以及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这样,才能够用人们易懂的语言去能动地作宣传解释,才能提高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

3.多积累一些揭示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警语名言之类。例如古代哲学家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致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成江海。”,就接示了量变、质变关系的规律性。对平时不注意细小进步积累又抱怨组织不关心他的年轻人,就具有提醒作用。思想沟通过程中,观点的真理性与其入耳入脑的功能是成正比的。交流观点的真理属性越强,越能使人信服。

4.要注意用行为语言“说理”,也就是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用人格的力量服人。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既然提倡勇挑重担、不怕困难,勤奋工作、不计得失,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之类主张,就要带头去实践,做出样子。要别人做到的,不仅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还要比要求别人的做得更好。要知道,工作对象对你平时的言行都知晓。如果你平时言不正、行不端,以权谋私、工作平平,那么当你去教诲人的时候,别人就不会听你的。因为有逆反心理。

沟通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激励。激励主要有鼓励和鞭策。要根据工作对象的文化水平、觉悟程度、气质素养等状况,施以恰到好处的激励。即不论工作对象是哪种层次,整个沟通的过程对工作对象都要具有激励作用。譬如,就道德规范要求而言,对一般员工,我们探讨的主要是集体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共产党员,不仅要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还要遵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上述两个层次,如不加以区别,激励功能就要打折扣。现实生活中就常犯这种毛病。因为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最先进的道德,就拿来规范所有的人,不管你是共产党员还是一般群众。结果是一般群众做不到,共产党员又显不出先进性。在日常的政治生活中,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先锋模范作用、廉洁自律等很多方面,要求比一般群众要严格得多。同样是完成了一项任务,作为普通群众也许会受到表扬,但作为共产党员,不但得不到表扬,也许还会被追究“做得不够”的不是。沟通过程中,少不了要批评缺点、查找不足。这也是一种激励。

所谓“双赢”,就是指做工作的人和被做工作的人都受益。提出“双赢”,要突出关心个人的发展、个人收益的一面。这在新时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角度讲,思想工作者在沟通过程中必须关心人的发展,这包括关心其政治、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以往太多的强调是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很少鼓励个人的发展。事实上,个人和整体客观上存在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没有个人素质的提高,就实现不了整体素质的提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好生产力再造问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想法把大多数员工的潜能进一步开发出来。

坚持“双赢”原则,在沟通之余,还要把信息反馈、改善环境等很多方面的工作跟上。要努力创造一种“能者上”的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疏通“带宽”,不埋没人才。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等方面,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挫伤积极性。

心理学类的论文

论文摘要:进化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基本理论主要认为心理机制的形成与人类祖先面临的生存环境有关。教育解放了人类的体力,促进了人类的全面发展,因此被认为是一种促进进化的高效手段。教育公平是人类进化的基础条件,但是进化心理学认为教育不公平只会不断消减而无法根除,因为不公平现象是人类迫于生存压力采取的生存策略。

论文关键词:教育公平;进化心理学;公平。

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运用进化生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探讨人类心灵的结构和起源。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已经形成形态各异的神经环路(neuralcircuit)。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神经环路就表现为各种心理机制。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心理机制决定的。没有心理机制,就不可能产生任何行为。依据进化心理学,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是复杂的神经环路和相应的心理机制产生、发展的动力源泉。心理机制的物质基础——神经环路的建立有着生存的目的。任何一种神经环路或者心理机制,只要它有利于有机体的生存和繁衍就会被自然“选中”,具备这一机制的有机体就比没有这种神经环路或心理机制的有机体有更大的生存机遇。因此,心理机制的形成与人类祖先面临的生存环境有关,这些心理机制因为有助于人类祖先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因而在进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进化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去发现、描绘和解释这些心理机制及其特性。

进化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可以简单地介绍为:群体间或者群体内部成员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应对自然选择,胜利者的基因及心理机制被遗传下来,并不断强化得以延续;失败者的心理机制和行为因为不能解决面临的适应性生存问题,由此被灭绝,这些失败机制无法被延续从而自然消亡。为此,所有成员不得不尽可能地将自己的dna最高效传递下去,以最大化减少自己族系灭绝的可能。所以,进化心理学有两个基本的论点:第一,自然选择带给人类的心理机制得以延续;第二,竞争与合作机制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第一,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只有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后才出现教育公平问题。历史和现实表明,凡是有人群并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必然产生公平问题。社会如果不设置有差别境界而引发竞争,必然缺乏动力源;而有差别却无公平,这种动力源就会枯竭,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在这一前提下,教育公平可以算作为与人类历史永恒的绝对范畴。因为社会在不断演化前进,公平的标准也在不断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公平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一个理想,更是一个过程。它只是在人类的不断进化中无限逼近而永远无法终极到达的一个瑰丽的梦想。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自然需要用进化的视角来解释、预测以及控制。

第二,教育公平是公平概念进入教育领域后带来的新命题,要研究教育公平就需要先厘清公平的定义。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中有关公平的论述不计其数,笔者这里采用周洪宇教授的定义:公平是对利益关系调整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公平的本质是合理性。对合理性的判断因人而异,因此公平是一种观念,是一个心理量,不像物理量可以通过精确测定或逻辑实证推论。公平观人人都有,但是如何让每一个人体会到公平呢?这就必然需要和别人的心理量比较。所以公平观的研究离不开需要心理学,尤其是群体心理学观点的导入,因此比较不同的心理量必须在群体中衡量,否则没有任何意义。而进化心理学为群体心理学心理学补充了新的假说。

在进化心理学看来,所有的心理机制都源于人类面临的适应性生存问题,在成功解决适应性的生存问题后,该机制被有效遗传下来,应用该机制的行为得到强化,所以产生了如此繁多的心理现象和人类行为。教育是一种人类行为,它的作用是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将人类所有适应性问题的解决经验传导给下一代亲本,以减少下一代亲本在进化中遇见问题而茫然无措的可能,从而有效降低下一代亲本所面临的生存困难的几率,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类不断进化、推动社会进步与高效发展的活动。由此,这种活动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并不断被人类思考,如何使之更有效、更充分、更完整地推动人类进步,这种一直延续到今日的思考,才创建出今天美好的家园。

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行为的产生必然在其背后蕴含了丰富的心理评估活动,评估该行为能否促进群体或个人的发展。在生产力低下的石器时代所养成的心理习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并没有消亡,只是内隐地存在于每一个自然选择出的胜利者后代中。前文已经概述了进化心理学的基本逻辑以及对教育功能的假设,下面就为什么说教育公平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不公平、为什么会有不公平的现象及不公平背后的实质这几个问题展开论述。

1、教育公平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公平。

教育公平在进化心理学里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同于其他意义上的公平,如地位公平或者民主权利公平。教育是使人类最快速习得生存适应机能的手段,倘若没有这种手段,人类的既往经验无法有效延续,在遇见生存适应性问题时必然带来群体和个人极大的损失,这是任何一个群体或个人都不愿见到的,教育公平的独特性就在于此。没有教育,大部分人将因为不停面临新的适应性生存问题无从解决而疲于奔命,甚至部分人的基因难以延续,从这个角度上说,教育提供了一种保护自我的机制,这种机制在进化中替代某些不必要过分强化的身体机能,例如跑、跳、平衡等能力,只要有前人充足的适应性经验,知道某些时候危险物在何处并及时避开就可以保护自己,而不需要比伤害物(如:老虎、狮子的机能)更高、更优秀,这样,人类可以空出大量时间进行专门研究学习,不断提高应对危险的各种机能,从而高效地减少危险带给人类的伤害,而不是将时间用于训练自身的身体机能上,这就使得某些身体材质一般的个体因发达的大脑而被自然选中得以延续,而这些脑力发达者又不断提出新的应对适应性生存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有了人类不停的进化上升,才创造出如此美好的今日社会。教育的本质是人类进步的高效通道,教育解放了束缚在人类身上的体能桎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对知识的限制,例如以前单个匠人的优秀技能因为时间或者空间限制未能流传的遗憾,通过教育这一双启蒙培智之手得以抹平。因而说教育公平不同于其他公平,而且远比其他公平更为重要。

2、进化心理学对公平现象及公平背后的实质解读。

“公平”一词在心理学看来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是一种心理量,不能像物理量一样通过实质的测量来测定出精确的数据,达到该数据的人就是公平,未达标者即为不公平。正如前文所述,个人感受不同,所感觉到的公平程度也不同。它只存在于群体成员的比较中,不能脱离群体谈公平,只有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才能发现是否公平。第二,不同群体所体会到的公平程度是不同的。有没有一种对社会所有群体都不公平的政策?当然没有,因为对所有人不公平的政策保护不了任何人的权益,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自然会被废止而无法实施,所以,所谓的公平与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所在的群体。如果一个群体的大多数成员都体会到某政策对该群体权益的保护,自然感觉到该政策对他们是公平的,将极力维护该政策而可能忽视其他群体的权益诉求。简言之,公平不是一个能够精确测量的恒定量,它会根据成员不同类型的人格特性、所属不同群体等不停变化,所以,研究公平现象成为一个难题,笔者引入进化心理学,从远古时代的公平如何形成入手对公平现象进行阐释。

在进化心理学看来,公平的实质是个体按照个体的能力获得的与其能力相符的收益,任何违背该原则的行为应该都是不公平的。而能力则包括了多种方面,不仅仅只是正向能力,也应该包括负向能力。通俗地说,既包括积极进取获得收益的能力,也包括技巧性占有群体其他成员的权益能力。在这里,能力不分好坏,亦不考虑道德与法律,因为在远古时代,这些精神还尚未形成约束力,而人类进化需要符合一个经济性原则,那就是以最小的损失带来最大的收益。在远古时代,如果一个强有力的.抢夺者抢夺他人利益毫不费劲,他将习惯使用这一策略,但在强取豪夺之后,人们会远离这些自私不考虑群体利益的霸权者,也即群体排斥群体内的抢夺者,而再强大的抢夺者也不可能永远一直依靠个人生存,该抢夺者在遇见危险时面临灭绝,所以这样的行为习惯难以延续。这是群体内部对强势者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排斥,将保持群体内部的大致公平。对于弱势者,群体内部将会提供保护机制,这是基于我们害怕如果任由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剔除弱者而我们若不给予弱者以任何保护措施,下一个倒霉的弱者就可能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人。所以我们用部分资源来辅助弱者,由此维护了群体内部的大致公平。但是,当我们的目光转向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程度时,问题变得严峻起来:现阶段的实证研究说明不同阶层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对等的,也就是说不同阶层或者说群体感受了相应的不平等。那么不同群体间的公平如何维系呢?进化心理学对此的解释和对群体内部公平机制解释大致类似,只不过泛化了群体或者说阶层的属性,将其赋予理性人的考量,即认定各群体是有意识为自己群体dna延续服务的,所有该群体的成员都必须为群体的这一目标提供必要资源,对阻隔该目标实现的群体或个人予以攻击来限制其阻隔能力的发挥。由此可以看到的是,进化心理学认为的不公平实质上是群体或个人认为他人占有了与他们能力不相符的资源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调,我们都试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权益,但是过于使用负面技能巧取豪夺会被群体排除,但是限于本能又想获得更多资源,在这种矛盾往复中建立起基本的公平概念。

综上,进化心理学对教育的功能及教育公平的实质做出了新颖的解读,虽然它面临很多批评,被批评家认为是社会生理学的“翻版”,但是它促进了对心理和人性问题的深层思考。进化心理学把自然选择和适应作为心理起源和作用的重要概念,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对于教育和心理现象的理解、探索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与推进作用。

相关范文推荐
  • 12-28 英语角活动方案英语节活动方案(优秀15篇)
    活动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合理安排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活动方案示例,供大家共享和学习。我们将以最新颖、最强大的阵容和最热情
  • 12-28 社会实践报告提纲(精选20篇)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入参与并观察了不同领域的工作和生活,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下面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主题和写作风格
  • 12-28 浦发银行收入证明(精选14篇)
    银行是现代经济中流通货币和信用的核心机构,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卡的使用技巧,快来学习一下吧。兹证明先生(女士)是我单位职工,工作年限年
  • 12-28 辅警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5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减少重复和浪费的发生。希望大家在写月工作总结时,能多参考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技
  • 12-28 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精选20篇)
    公司是一个法人实体,具有法律主体地位和独立责任能力。公司的成功也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一)、总体财务绩效水平
  • 12-28 财务副部长竞聘演讲稿分钟(汇总14篇)
    竞聘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过程,让我们能够不断突破个人局限,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一些竞聘个人陈述写作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 12-28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模板20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心挑选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 12-28 年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报告(热门20篇)
    情况报告通常包括情况描述、问题分析和解决建议等部分,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处理相关情况。这里有一些精选的情况报告范文,为您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素材。县委关于《进一
  • 12-28 职工书屋建设方案计划(实用21篇)
    建设方案要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的需求和变化。下面是一些国内外建设方案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
  • 12-28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万能(热门14篇)
    教学计划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制定教学计划时有所启发。1、教学设计在教学理论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