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汇总19篇)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汇总19篇)

时间:2023-12-29 08:05:05 作者:GZ才子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汇总19篇)

教案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它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下面是一份针对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文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用具:

草莓图片、盘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故事引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可以吃到很多新鲜的水果了,老师很喜欢吃草莓,你们呢?喜欢吗?现在就和老师一起去摘草莓吧。请四名同学摘草莓(回答问题)。

二、新授课。

1、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师:老师也摘了一些草莓,我们一起来分分草莓吧!出示题目: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学生叙述,老师演示。(板书:摆3盘,正好摆完)。

师:摆的过程,你怎样列式。(板书:6÷2=3(盘))。

师:你为什么选择用除法计算?生:因为是平均分,也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

师:谁来结合这幅图,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们知道吗?6叫做……2叫做……3叫做……。

师:为什么剩下的1个没有继续摆呢?剩下的1个够不够摆1盘?师:像这样有剩余的情况,咱们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师:像这样摆,我们又可以怎样写算式呢?生:7÷2=3(盘)……1(个)。

师:那么有更多的草莓你会分呢?请同学完成作业纸第1、2题。学生认真的读一读题,独立完成。

2、探索、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其实有余数的除法中蕴含了许多的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这些小朋友正用小棒摆正方形,想一想,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出示例2)。

师: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生:8÷4=2(个)。

师:那如果是9根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学生说,老师演示。师:怎样列式呢?请同学把作业纸上的表格补充完整。

师:那么10根、11根呢?请同学继续用画一画的方法,并用算式表示出来,写在作业纸上。8根9根10根11根师:那么12根小棒,可以摆几个这样的图形呢?生:3个。

师:怎样列式?生:12÷4=3(个)8÷4=2(个)9÷4=(个)……(根)。

师:同学们,咱们不用摆的方法,能推算出13根、14根、15根、16根的结果吗?学生口述,屏幕显示结果。

师:仔细的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引导学生发现,除数的规律和余数的规律)。

师:为什么余数都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为什么余数不可能是4呢?为什么余数不可能是5呢?谁来说说理由。生:5根小棒又可以摆1个正方形余下1根。

师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要比除数小的。板书:余数除数。

三、巩固练习。

1、那么摆五边形需要多少跟小棒?可能会剩几根呢?生:需要5根,可能会剩1—4根。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有哪些收获呢?

五、作业。

1、完成书p61做一做。

2、完成书p64练习十四。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材第59~60页例1,以及练习十四第1题。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个草莓磁扣。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出示例1,认识余数。

(1)出示6个草莓磁扣在黑板上。

谈话:老师准备了6个草莓,要把这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怎样列式?

6÷2=3(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小结: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正好摆完。

(2)思考第二个问题: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结果怎样?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摆放结果。

摆了三盘,最后还剩下一个。

7÷2=3(盘)······1(个)。

引入余数的概念。

这里的最后剩下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余数。余数就是两个数相除时不够除而剩下的数。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圈一圈,独立完成,教师将平时要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计算方法。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摆一摆、圈一圈中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当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有可能正好分完,也有可能没有分完,有剩余的部分,后一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余数。

例1、6÷2=3(盘)。

7÷2=3(盘)······1(个)。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论强调“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注重人的发展”,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平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开放”“民主”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时空保证。在教学本节课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按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教学,打破了教材束缚,不再做教材的复制者,力求做到教学设计的开放和教学过程的开放,让学生在“体悟”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要有熟悉的,可接受的,有趣味的学习素材作为媒介。至于素材的来源可以是书上的现成内容,也可以是生活实例,还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选取或加工的题材。在学习这堂课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计算、会把一个数分拆成乘与加,并且学生能进行等量划分、平均分等操作,有一定的经验基础,而且书上后面的练习都是用等量划分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选用“分草莓”例题引入,而是以等量划分具体实物,给每个学生15个小圆片,可以每2个一份或每4个一份、每5个一份、每6个一份,让学生从动手操作。通过这一具体行为直观感知,有的是正好分完,有的是有余数的,在交流后,学生形象感知两种不同分的结果。学生在自己操作摆双色片后,我又让他们说说摆的过程,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对余数,有余数的除法等概念体验比较深刻。我们深知,当孩子们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

二、加强对数学思维和方法的指导。

以往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传统的做法是在练习的订正和反馈环节中直接告诉学生:余数不能比除数大,必须比除数小。对于其中的道理,学生不是从自己得出,而是机械记忆。我在教学本课时,我用一组实例辨析,让学生去分析,归纳、总结规律,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在交流、反思中不仅增长着知识,而且从中也发展着解决问题、数学思考、合作交流等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帮助了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学效果比较好。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平台,教师要积极探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文档为doc格式。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方块。

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42÷6=72÷9=。

2、最大能填几?

()×4<25()×7<60()×4<10。

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提出问题,引出笔算。

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就要举行了,需要布置会场。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

(2)动手操作:请同学上讲台进行分一分。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加法和减法中,我们都能用竖式来计算,那么除法如何列竖式来计算呢?

(6)(课件出示:竖式)仔细阅读课本p50页,看看这个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7)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27÷3=。

2、教学例题2。

(2)23盆花平均每组摆5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认识余数: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我们就把这3盆叫做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6)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余数的含义。

余数就是不够再分而剩余下来的数,就像分5盆一组,3盆因为不够分成一组,而是剩余下来的,所以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1、完成51页做一做。

2、现在从小袋子中拿出50个小方块,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剩余几个?你会列算式和列竖式吗?(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1、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2、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主要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表内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这个单元中共有4个例题,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这也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例2是对有余数除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的学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思维规律,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分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我们知道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而表内除法应是学生们已熟练掌握的,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除法竖式计算和“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这个知识点来进行教学,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的。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横式、竖式写法和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弄懂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教学准备:准备小棒卡片火车头图片。

一、创设情境。

1、发小棒,用小棒摆喜欢的图形。

2、引导用小棒摆一个一个独立的三角形。

二、探讨新知。

1、小组交流摆的情况:最多摆几个,怎样列式,为什么?

2、汇报:用12根小棒摆4个。

3、讲解竖式写法。思考:余数表示什么?

4、观察比较:观察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用13、47根小棒摆三角形,怎么摆?列式计算(做一做)。

2、坐车去旅游。看你桌上的题卡,请你认真做对题,可别上错车。(贴火车图)。

3、咱班共有多少人?下火车需要租车,如果一辆车可以坐8人,需要租几辆车?剩下几个人怎么办?(列式计算)。

4、老师还要再考考你们,看谁最快,最先到达目的地。(卡片)这个大红苹果就送给你。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上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1、每人分2枝铅笔。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分铅笔的游戏。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10枝铅笔,请每组的1号同学分一分,每人2枝,可以分给几个人?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分的结果?

分完了没有?

其他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我们把这一次分铅笔的结果填在这样的一张表里。

出示表格(用黑板出示):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填2),分给了几人?(填5)。

还剩几枝?没有剩余,我们就画上一短横。(划横线)。

2、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铅笔。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5个人正好分完。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填3),会怎么样呢?每人分4枝(填4)、5枝(填5)、6枝(填6)呢?我们一起试着来分一分。

从2号同学起,每人试着分一种,并把分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把它记录在这样的一张表里。(出示学生的表)当一个人分的时候,别人要注意他分得对不对,组长填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组长填对了没有。

指名小组汇报,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填在表格里,其中剩下的枝数用红色填写。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提问:

这里剩下的1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这里剩下的2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其他组有没有不同?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次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把你的发现告诉你同组的小朋友。

学生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如学生说:我发现前两个数想乘,再加上后面的数都等于10。师提问:为什么都等于10呢?)。

(如学生说:我发现每人分的枝数越多,分的人数就越少。师:反过来每人分的枝数越少,分的人数就——越多。)。

如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指最后一拦),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的怎么……,有的怎么……。

对!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有剩余。

你看出哪几次分的时候有剩余吗?

如学生说第1次……,教师引导:第2次也就是每人分3枝,还有每人分……,还有每人分……都有剩余。

分完的这几次,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在表格左面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0÷2=5。

10÷5=2。

指第1道算式,谁能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指第2道算式,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是几,商是几?

这三次没有分完的,我们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先来看每人分3枝的这一种分法。

出示在表格右面: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学生自由说。

对,这个剩下的1就叫作余数。板书:余数。

这个算式(在算式下划红线,单位名称不划出)就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跟我一起读一读,再齐读。

把单位名称带进去,谁会读?(指2人读)。

这个1叫作什么?

生:这个1叫作余数。

根据刚才分的结果,10÷3=3(人)……1(枝)表示什么意思?

生:10除以3等于3余1在这里就表示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每人分4枝,每人分6枝,也都有剩余,你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先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讨论好的把书上第2页试一试中的除法算式填写完整(出示写在小黑板上的题目)。请一个同学填在小黑板上。

都填好了吧,我们来看××同学填写的,填得对不对?

谁来把第1题读一下?表示什么意思?

第2题谁来读?表示什么意思?

指第一个除法算式,谁来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二个算式的除数是几?商呢?余数是几?

3、揭示课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对!这三个除法算式都有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了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4、练习。

(1)、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先看想想做做第1题。

小黑板出示第1小题。

师读:8个圆,每3个一份,分成了()份,还剩()个。

请同学们拿出8个圆片摆一摆,再把摆的结果填在括号里,并且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我们来看××同学摆的,他摆得对不对?算式呢?谁来把这个算式读一遍?

第二题,谁来读题?

小黑板出示第2小题。

生读:11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还剩()个。

我们用圆片代替三角,先摆一摆,再填空。

学生摆好后,再填。(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都填好了吧,看××同学摆的,对不对?算式呢?

谁来读这个算式?

这2题都对的同学请举手。(帮有错的同学纠正,哪一题不对,错在哪里)。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这道题。

小黑板出示第2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幅图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2道题,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其余同学填在书上。

学生填写,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填写。

我们看××同学填的,他填得对吗?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题对不对?表示什么意思?

仔细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最后看第3题。

小黑板出示第3题。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5、全课总结。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平均分一些东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有剩余。这两种分东西的方法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余数的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6、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看这幅田园风光图,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西瓜,小兔,猪,小朋友)请每个同学先想一想,根据这幅图你能说出哪些除法算式?想好了就下位找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全班交流。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乘除两步计算式题。

教学难点:

掌握乘除两步计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

一、教学建议。

1、第1-3题。先复习乘除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再做练习。

2、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同桌互查。

3、第2题,可采用同桌合作的方式练。

4、第4题。可以采用同桌轮流回答的方式进行。

5、第5题。应该先列式计算第一个问题,再列式计算第二个问题,而不能用一个算式去解答两个问题。

二、反馈。

要求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评议。

三、板书设计:

(二)。

一、教学建议。

1、第6、7题。要先复习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和乘法两步计算式题。

的运算顺序,概括得出:加减是同一级运算,乘除是同一级运。

算。

2、第8题。也可以采用1人提问、全班抢答的方式进行。

3、第9题。先出示第一问的两个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解答。

然后提出“如果每行种8棵”,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解答。

二、反馈。

要求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评议。

三、板书设计:

第八、九、十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乘除计算和解答乘除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3个课时的重点分别是:乘法计算;倍数关系的三类简单。

应用题;。

乘除简单应用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提高乘除计算和解答乘除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

一、教学建议。

1、第1题,可先对口令,再计算。

2、第2题,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3、第4题,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建立起算式和意义之间的联。

系。

4、第5、6题,要注意比较。

5、第7题,首先要理解图意。编完后,可让学生把一道乘法应用。

题和除法应用题进行比较。

二、反馈。

要求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评议。

三、板书设计:

(二)。

一、教学建议。

1、第8题。可以重点复习倍数关系三类问题的数量关系。

2、第9题。可以重点复习倍数关系三类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

解答方法。

4、第13题,可以补的问题有两种补法,分析比较两种补法。

5、第14题,可以补的条件有四种,先让学生说说,再进行补充。

二、反馈。

要求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评议。

三、板书设计:

(三)。

一、教学建议。

1、第15、16题。前两课时中已经复习过,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

成。

2、第17题的两小题,都是求48里面有多少个8。

3、第18题的两小题,都是求4个9是多少。

4、第19题的两个小题,都是把63平均分成7份,求1份是多少。

5、第20题,集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于一题。

二、反馈。

要求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评议。

三、板书设计: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草莓图、小棒。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第59页情境图,观察引出活动:同学在做什么?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2、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一摆。

学习方式:师生互动。

学习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

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学习内容:出示7颗草莓图。

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出示算式: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

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据圈的结果填空,完成练习。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草莓图、小棒。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第59页情境图,观察引出活动:同学在做什么?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2、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一摆。

学习活动(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师生互动。

学习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

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活动(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学习内容:出示7颗草莓图。

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出示算式: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

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据圈的结果填空,完成练习。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有余数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

1、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2、引导观察,交流信息。讨论:分不完的怎么办?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二、解疑合探一。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案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约3分钟)。

二、自主学习(约7分钟)。

1.6个草莓,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谁来分一分?

2.怎样列算式?

3.如果不是6个草莓,而是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谁来分一分?怎样列式?

4.7个草莓,每人分2个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给3人,这余下的1个又不够再分给一人,剩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上就叫余数,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数。

5.带有余数,我们就叫它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约10分钟)。

1.如果每人分4个草莓,8个草莓,9个草莓?10个草莓?11个草莓?12个草莓?分别可以分给几人?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学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动手分。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讲评。

4.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四、精讲点拨(约8分钟)。

1.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除法。

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五、测评总结(约12分钟)。

1.达标练习。

(1)完成课后做一做。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2)练习十四第1题。

(3)()6=5()。

2.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3.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案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例1,以及练习十四第1题。

【教学目标】。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

7个草莓磁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认识余数。

(1)出示6个草莓磁扣在黑板上。

谈话:老师准备了6个草莓,要把这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怎样列式?

6÷2=3(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小结: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正好摆完。

(2)思考第二个问题: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结果怎样?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摆放结果。

摆了三盘,最后还剩下一个。

7÷2=3(盘)······1(个)。

引入余数的概念。

这里的最后剩下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余数。余数就是两个数相除时不够除而剩下的`数。

三、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圈一圈,独立完成,教师将平时要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摆一摆、圈一圈中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当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有可能正好分完,也有可能没有分完,有剩余的部分,后一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余数。

【板书设计】。

例1.6÷2=3(盘)。

7÷2=3(盘)······1(个)。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案

1、组织分铅笔活动,并填表。

(1)要求:把1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2)指名说说。

(3)学生操作,完成p、1表格。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人。

还剩几枝。

2

3

4

5

6

(4)班内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讨论:看着表格,谁能把刚才分铅笔的情况进行分类?

3、讨论并讲述:把平均分铅笔的情况分成两类:一类是没有剩余的;一类是有剩余的。

二、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三、探索新知。

1、写平均分后没有剩余的除法算式。

板书:10÷2=5(人)10÷5=2(人)。

2、指名说说10÷2=5(人)中各部分的名称,这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3、学写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

学生试着写,教师指导写法:

如:根据表格,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边说边写10÷3=3(人)),还剩1枝,就接着写6个小圆点,然后再写1(枝)10÷3=3(人)……1(枝)。

4、学习-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师:根据1(枝)的意思,谁能给它起个名字?(板书:余数)。

学生试读,指导读法:10除以3等于3余1。

6、学生试着写出表格中其余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

(1)写算式。

(2)读算式。

(3)指名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四、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读题,按要求先动手摆摆,再把书中的()和算式填写完整。

集体交流,读出算式,指名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2、“想想做做”第2题: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比较两题的异同。

3、“想想做做”第3题:先把要求读读,然后同座位说说,再指名说说。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请大家课后把刚才想知道的与你的好朋友研究研究。

二年级数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7题以及第10题、第12题解答过程。

我们去植树

1.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帮助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1.出示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看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4.各自完成第8页中的填表。即把每班植树的棵树填入表中。

5.校对,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出示第9页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独立思考:场景中需要我们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一共有几个?怎样解决每个具体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4.全班交流。

(1)让各组汇报各自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引导其他各组学生对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评价。

(2)追问: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知道并利用到什么条件?

1.观察场景图,启发思考: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2.交流汇报。对有创意的问题,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3.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

4.校对,并说说是怎样解答出来的。

1.启发思考: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你能列举一些吗?

2.选择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各自独立解答。

3.汇报交流。

二年级有余数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它是指导计算的基础知识。过去,计算教学侧重于算理、算法及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计算的速度和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忽略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造成课堂气氛紧张,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的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余数”,建立“剩余”概念。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实际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思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学例5时,由具体的情境导入后,没有采取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而是组织活动,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棒,分一分。通过操作使学生知道: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并介绍横式在余数的写法和算式的读法。引导学生写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说明在竖式中从被除数中减去分掉的数,就是余数。在学生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然对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轻松解决了。

本节课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去交流、沟通、互动、思考,让学生建立起余数的概念,教学书写格式这类规范时,我则直接介绍说明,将主动的学习方式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同,甚至出现较大偏差,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掌握,科学引导。此次的教学活动,给我及时地敲响了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和教学时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努力学习,多听教学经验丰富老师的课,虚心请教,踏踏实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实现自我提升。

二年级有余数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回顾规律,引出新问题。

问题:横线上画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引出: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摆下去,第12个图案是什么?

第17个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方法交流。

(一)理解题意,自主尝试。

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问题: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探究: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

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

问题: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

想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三)数据变化,体会方法。

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到了几种好办法?谁再简单说一说?

检验:这个问题解答正确吗?我们一起来答题吧。变化:

(四)变化练习,完善认识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小结: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就是每组最后一个。

按照例6的规律接着往下摆,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三、巩固练习,积累经验1.

按照上面的规律穿一串珠子,第24个珠子应该是什么颜色?要求:

(1)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2)独立解决问题。(3)你是怎样做的?2.

第32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要求:

(1)独立解决问题。(2)你是怎样做的?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课堂作业。

一个星期有7天。

(1)六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2)如果六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6月1日是星期几?完成建议:第一问独立完成。

第二问指导找关键信息:30天、7天,体会商和余数与这个问题的关系。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案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的方法试商,知道余数应该比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得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继续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想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理解余数为何要比除数小。

教学资源。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温故而知新。

请你用手中的学具代替桃子,帮助红红放一放,然后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下。好了的小朋友可以在小组里和小朋友交流交流。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也请你用学具分一分,再用除法算式把这种分法表示出来。在小组里说说、交流,随学生回答板书:7÷3=2(盘)……1(个)。

1个是什么数?

2.请你和同桌小朋友合作,试一试。(学生在尝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

3.指名板演。(选择板演的学生最好是将出现错误的各种情况都反映出来。)。

4.交流。让板演的学生说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含义。

5.如果不摆学具,你是怎样想到商2的?(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6.小结:试商是有余数除法中最关键的一步,小朋友要动脑筋,找到合适的商,当然特别要注意的是余下的不能再分。

三、尝试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请你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表示出来。

完成以后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合适的商的?

2.交流。

3.如果把这些气球平均奖给7个、8个小朋友,这时他们每人拿到几个气球?还剩几个气球呢?请你任意选一种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写下来。

4.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中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交流,学生自由说。

5.师小结:余数要比除数小。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呢?

四、多层训练,巩固新知。

1.分一分。

“想想做做”第1题。由每组的组长负责,先用小棒分一分,完成填空;然后进行竖式计算;最后在方框里填上商和余数。

2.比一比。

“想想做做”第2题。请小朋友选择其中的3题,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第3、4题。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意。

(2)根据图意,填上除数。

(3)列竖式算一算,填上商和余数。

(4)同组交流。

(5)全班交流。

五、全课总结,自主评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今天的知识,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

2.你对自己在这一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除法横式以及竖式。

(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年级有余数除法教案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理解“进一法”与“舍余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

4、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恰当运用“退一法”与“舍余法”

【教学准备】。

教案,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竖式计算:28÷9=。

46÷7=20÷6=。

(2)有13个面包,每4个装一袋,可以装(。

)袋,还剩几个?

14÷3=(。

)袋,余。

(

)个。

(3)9里面最多有几个2(4)9个苹果,每盘最多装2个,至少需要几个盘子?

二、教学例5。

(1)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2)预设:知道了划船的人数,还知道了每条船最多坐4人,要求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追问:“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坐满了是4人,坐5人坐不下)。

“至少”是什么意思?(就是最少的意思,应该让每条船上都坐满人,22个学生都上船)。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三、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一)独立尝试。

问题: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

提示:可以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然后再列算式。

(二)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

找两个学生板书算式并说说理由,为什么要用22÷4(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有几个4,用除法解答)。

(1)讨论辨析。

问题:竖式中的。

22、

4、

5、2各表示什么?(在讨论中规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体会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预设:1.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5条船,还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6条船,你觉得呢?

梳理:在研究问题时大家发现,解决问题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条船,这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

四、结果检验,梳理强化。完成教材67页做一做第一题。

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问题: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3.至少要运多少次啊?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加1”。

五、交流理解,提升认识。

2.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二)交流想法,体会“舍余法”。

问题:1.最多能买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2.还余下1元呢,应该再加上1个面包吗?

(三)对比感悟,提升认识。

同时出示“例5”和“做一做”第2题。对比分析:这两道题,我们都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问题,但上面这道题余下“2人”就要增加1条船,下面这道题余下“1元”,却不增加1个面包。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道理?(说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巩固练习: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并能结合实际问题正确取舍余数。

六、课堂作业。

作业:第69页练习十五,第1~2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案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单位间进率。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1无限循环小数的表示。

比如3.33333333333333333333.........表示3.3,第二个3上加一点。

无限循环小数: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不断地出重复现前一个或一节数码的十进制无限小数。如2.1666…、35.232323…等,被重复的一个或一节数码称为循环节。

无限不循环小数:有些小数虽然也是无限的但不循环。无理数不像循环小数每个数字是重复的,但也属于无限小数。

2无限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所有的无限不循环小数都是无法化成分数的。

比如将循环小数0.1212……化成分数。设x=0.12……,它的循环节是两位,那么我们直接扩大100倍,变成100x=12.1212……。100x-x=12.1212……-0.1212……,循环部分可以抵消掉,99x=12,x=12/99。

相关范文推荐
  • 12-29 知识的力量小学(汇总18篇)
    作文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内容,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和欣赏。记得小时候,我曾很无知地问妈妈:“究竟
  • 12-29 吊车买卖合同(通用17篇)
    经过买卖,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同时也为生产者提供了销售的渠道。买卖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经济行为,每个人都可能需要进行买卖。想要进行一场成功的买卖,需要提前做好
  • 12-29 少年闰土范例读后感(优秀19篇)
    读后感是读者通过阅读和解读书籍,对书中情节和主题进行总结和评价的表达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每个人的读后感都是独特的
  • 12-29 转正申请书个人自我鉴定(精选18篇)
    转正自我鉴定应该是一个严谨认真的过程,不可泛泛而谈。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转正自我鉴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尊敬的物业公司的各级领导:。您们好!我从年月日至今
  • 12-29 美丽秋姑娘小学(模板16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注重逻辑严密,还要注重感情充沛,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感受。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获奖作品,这些都是优秀作文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
  • 12-29 观看灯塔大课堂第十二课学习心得(专业16篇)
    学习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学习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阅读这些学习心得范文,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社会里,回首过
  • 12-29 七年级地理下教学总结整理(精选16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和总结,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教学工作总结了吧。这些教学工作总
  • 12-29 文学社书法社申请书(专业17篇)
    转专业申请书是我重新定位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的重要一步。如果你对如何写转专业申请书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以下范文,获取一些启示。高新技术学院xx文学社在学院的领导下,
  • 12-29 小学第一学期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专业22篇)
    学期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个人发展和社会实践等各项任务,以实现个人目标和规划。接下来是一些学期工作计划的步骤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和
  • 12-29 我的寒假生活(优质13篇)
    优秀作文应该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炼性,避免在表达中出现模糊、冗长或拖沓的问题。下面是一篇优秀作文的样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