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4年现代化中国论文(通用18篇)

2024年现代化中国论文(通用18篇)

时间:2024-01-11 06:34:02 作者:GZ才子

范文范本是对某一种文体或作品类型的典型样本进行整理和归纳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和要求。下面是一些总结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提升大家的写作水平。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广大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当自觉沿着在“开局之年第一课”上指引的前进方向,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坚定决心、信心、恒心,铆足干劲、闯劲、韧劲,“心心”奋“劲”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下定“坚为必成”的决心,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干劲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产党人凭着“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实干奋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干担当方能大展宏图。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大力弘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棒接着一棒跑、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自觉主动到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艰苦环境、斗争一线去磨砺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续写更大辉煌。

坚定“勇攻必克”的信心,以“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闯劲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敢闯敢干、艰难探索取得的重大成果,没有敢闯敢干的拼劲,我们就会囿于现状,事业发展就会停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不会提高。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勇闯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要自觉砥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钢铁脊梁,激扬“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英勇气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闯险关、敢涉深水、敢啃硬骨,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新天地。

永葆“笃行可至”的恒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回顾__,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靠的是“跟着走”的韧劲,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我们靠的是“星火燎原”的韧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突破我们靠的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是我们事业可成的必要保障。广大青年党员干部要拿出滴水穿石的精神、善作善成的毅力、老牛爬坡的耐性,不贪一时之功、不为一时之誉、不计一事之成,敬终如始、绵绵用力,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自觉担当,以“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从容,以“跬步之积至万里”的坚定执着,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锚定__绘就的宏伟蓝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辉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伟大事业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开创,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当踔厉奋发“再扬帆”、锐意进取“创佳绩”,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不负时代、不负青春、不负美好明天!

中国式现代化论文字

五年来,我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推进,春天里的中国,一片片新绿绽放,装点着中华大地,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图景正在绘就。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努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绿色经济运行,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

坚持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蝶变折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福建任职期间,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战略构想,让绿色种子悄然扎根东南沿海。各地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保护优先,全面治理,各地区各部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从坡耕地众多的长江上中游,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从“有水存不住”的西南石漠化片区,抑或侵蚀沟严重的东北黑土区,兴修梯田、打坝淤地、固沟保土、恢复植被,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越来越多的山青了、水绿了,美丽中国的绿色底色愈发鲜明。当前,荒凉沙漠现绿洲,童山濯濯着锦裳,茸茸新绿勇生长,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实现了从浊水光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嬗变。

强化系统修复,全面夯实美丽中国生态根基。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党的__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__的系统思维方法,不仅体现在对不同阶段时代课题与时俱进的回答上,也体现在对同一时代课题持续不断的深化上,彰显出对新发展理念的洞见,体现出领袖对绿色发展的深刻认识,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国进入植树造林的快速发展期,无论从义务植树、科学绿化、还是重点工程、城乡绿化;无论是草原保护、湿地保护,还是防沙治沙、林长制体系建立,抑或是资源管理、绿色富民、林草碳汇、支撑保障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生态主色调由“黄”变“绿”,城乡生态面貌得到改善,生态福祉不断增强,广大城乡居民从中受益,一个荒山披绿、浊水变清的生态治理传奇,在中华广袤大地上不断演绎精彩篇章,美丽中国建设正迈出铿锵步伐。

保生态富口袋,书写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篇章。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党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北京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等绿化工程,山西开展黄河流域、太行山生态屏障建设,安徽启动实施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这些重大举措不仅给城市居民带来良好的生态福利,植树造林本身同时形成的绿色产业,让广大农民直接受益。在植树造林中,各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竹藤花卉、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区域发展“富生态”、群众“富口袋”,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民众享受更多绿色发展成果,为维护生态安全、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人民不仅感受到领袖对改善民生福祉一以贯之的关注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孜孜不倦的追求,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定调明向、描绘蓝图,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道必答题。

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青年干部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对党忠诚”“为民奉献”“敢于斗争”的进阶密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汲取人民的“信仰伟力”、厚植人民的“奋进伟力”、凝聚人民的“斗争伟力”,迈好“奋进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

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解锁“对党忠诚”前进密码,汲取“信仰伟力”,迈开“对党忠诚”的坚定步伐,走得正。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能否把准新时代“脉搏”,与时代同向同行,关键要把青年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作为检验每一个青年干部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依据。青年干部要在学思践悟中牢牢把稳思想之舵,高举党的伟大旗帜,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信仰、把牢政治方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危机矛盾面前,能靠得住、用得上、顶得起。更要主动将个人的志向融于党和国家的事业,自觉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岗位当阵地守,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对党忠诚、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发挥青年干部激情无限的青春活力,做到保志保向、航向不偏,朝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奋勇前行,以“万山磅礴看主峰”的伟力不懈奋斗,把“中国式现代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解锁“为民奉献”前进密码,厚植“奋进伟力”,迈开“人民至上”的稳健步伐,走得远。党的__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青年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有成事的真本领。青年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要厚植人民情怀,时时依靠人民、事事为了人民,处处造福人民,始终将人民群众在心中“置顶”,要把“人民”二字深深地镌刻在心上,把“为民”二字落实到行动的“坐标轴”上,能够感人民之所感,知人民之所需,在脚步向下、躬身行动中彰显赤子心、诠释为民情,葆有此心不改、此情不变的热忱。无论何时何地,要把为民奉献作为毕生追求,要把人民期盼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所需作为工作重点,将人民群众满心的向往转变为可见可感的美好现实,将人民群众的一个个“微心愿”转变为“幸福清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青年干部要坚持一切从人民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常念“民之所忧”、常行“民之所盼”,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确保让“干的事”精准对接“盼的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解锁“敢于斗争”前进密码,凝聚“斗争伟力”,迈开“顽强斗争”的坚实步伐,走得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青年干部要坚定“功成必定有我”的执着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善于学习掌握会干事的方法,不断积累自己的“才气”和“底气”,练就“宽肩膀”,学成“真本事”,用新思维、新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处置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韧劲、踏石留印的精神,保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实干劲头,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更要以愿干肯干的冲劲、苦干实干的韧劲、能干会干的闯劲,高举旗帜“奋发干”、锚定目标“埋头干”、奋勇争先“大胆干”,做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逆境面前不悲观,亮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保持战略主动,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敢于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意识和本领,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征路上“永葆实干热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奋力谱写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绚丽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论文题目一等奖

“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党的领导”方向,坚守“人民至上”初心,坚持“敢于斗争”奋斗,始终与党同心、与民同行、与时俱进,以“摸着石头过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坚定“党的领导”方向,“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策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历史和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对党忠诚,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保持政治定力、校准前进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不偏航、不歇气,才能真正走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踏上新的赶考路,党员干部要紧跟党的步伐“正步走”,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弄通做实__,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沉下心,定下神,在急难险重、爬坡过坎甚至面临惊涛骇浪的艰难关头,凝聚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昂扬斗志,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紧跟着党走向中国式现代化“复兴”路。

坚守“人民至上”初心,“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方法。“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中国式现代式发展道路上离不开人民的力量。从“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共同富裕,无不体现中国共产党“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人民情怀。走进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紧跟人民步伐“齐步走”,务实肯干乐奉献,置顶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以“人民满意”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结对子、认亲戚,手牵手,用一张笑脸、一杯浓茶拉近距离、温暖民心,不搞“花拳绣腿”,不讲“空话套话”,让自己“多流汗”,让百姓“少跑腿”,实实在在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闹心事,不断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携手人民赴向中国式现代化“赶考”路。

坚持“敢于斗争”奋进,“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路径。“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而是党和人民“摸着石头过河”,走弯路、历磨难,抛头颅、洒热血,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实践中千锤百炼最终造就的。奋进新征程,党员干部要担当于身,以“干”的信心、“冲”的劲头,不畏艰险敢斗争,铆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拼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冲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敢于“啃硬骨”“搬山石”,敢接“最烫手的山芋”、勇挑“最沉重的担子”,以勇于担当的“宽肩膀”挑起“能斗争”的时代大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铆足劲头犇向中国式现代化“奋斗”路。

中国式现代化论文标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其背后是在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对过往成绩的坚决肯定、对走向美好明天的坚实鼓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党领导人民取得卓越成就的坚决肯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不同阶级的人民群众对“现代化”进行了执着探索,均不能跳出其阶级局限性,没能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的正确路径。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特别是党的__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的办成的大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凝聚着党和人民的智慧,更代表着亿万人民对党的__以来,在党的带领下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坚决肯定。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党领导人民走向美好明天的坚实鼓舞。“躬逢伟大时代是莫大历史机遇,投身伟大事业是莫大历史荣光。”历史长河奔涌向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重要一程,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创新理论的提出振奋人心,必将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党中央必将以非凡的政治魄力、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在这个载入史册的伟大时刻,我们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践行“四个意识”、更加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以过硬的成果、优异的成绩回应衷心爱戴党的亿万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党领导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历史大潮前奔涌,复兴伟业重于山。党的__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创新性理论的提出为强大动力,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忧、行人民之所嘱,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长风浩荡百年潮,砥柱人间是此峰。“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期待,更是百年大党再续华章的指引、伟大民族迈向复兴的希望。重任在肩,光明在前。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亿万人民铸就百年辉煌业绩,也必将团结带领人民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千秋伟业!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移植论文

(江苏省监狱局南京大学预防与控制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邮编210036)。

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缓慢过程中,法制的现代化是勿庸置疑的。并且,成为20世纪全球历史进程中的基本法律表现。尤其是我们在推进法治国的进程中,法制现代化的成长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深刻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因为,“这种历史性的跃进,导致整个法律文明价值体系巨大创新,因而是一个包涵了人类法律思想、行为极其各个领域变化的多方面进程。”在这里,法治是法制现代化的关键变项,法制现代化与法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毫无疑问,现代监狱制度是法制现代化的产物,是法治国家的重要表征之一。我们研究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监狱制度,实际是将监狱制度置于现代社会的现实背景下,以法制现代化为导引,参照世界监狱制度的现代化进程,以监狱职能的社会分工为依据,着力研究现代社会监狱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建构“具有中国特色,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作指导,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相协调、相一致的科学文明公正法治的监狱政治体系。”

本课题的旨趣就是在于揭示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现代监狱制度的建构的缘起,参照坐标、定位以及监狱制度的现代价值。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惟一的普遍的出路”。现代化这一趋势,已经超越了阶级形态,成为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从含义上来理解,现代化“既是一个的静态的概念,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静态言,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在最新阶段所达到的文明状态,是对传统的绝裂和变革。”“从动态看,现代化又是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的不断扬弃而进行的文明价值体系的创新,是对传统的否定之否定,是民族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尽管,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现代化的概念还表述不一,对中国现代化的起点认识各异,但现代化的确是实实在在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在法制现代化的概念中,“必然隐含着分之现代化的内容”。就法制的现代化而言,比较公认的观点是起步于中国的近代社会。清末,“开始了以沈家本变法修律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第一次能力。”并以“失败而告终”新中国的成立,本应当使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呈现出勃勃生机,但因,我们照搬“老大哥”的法律模式,而对其他的先进的法制文明、法制精神的一概拒绝,“使我们再一次痛失中国法制迈向现代化的良机”。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使我们去掉了“有色眼镜”,开始客观认识现代化、认识现代社会。于是,我们才真正向现代社会迈进。而法制现代化,在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才开始了其波澜壮阔的历史。

论者说,“导源于11世纪城市运动的西方现代法制(当然包括西方现代刑法文明),是深深植根于市民社会这一特殊的经济社会土壤之中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是市民社会(公民社会)的生成,催生了现代社会和法制现代化。西方的市民社会,换成当下的中国语言说,就是公民社会。而我们比较公认的是我国的公民社会是从中共党的16大之后,才走向前台的。这里,我们需要着力的是公民,更侧重在法律意义上来理解公民的身份,而大大削弱公民的政治意义,“凸现公民价值与权利的民主社会”使公民真正体现“权利主体”的价值和尊严。

在中国的法律传统中,法与刑是高度合一的。所谓法,不过是刑的替代物。不要说是监狱法制,就是调整平等主体之利益关系的民法,也是由封建官吏去“断清”。因此,人们期望和呼唤“包清天”。民法尚且包容于刑,监狱法其实就是刑的同义词了。“上刑”、“用刑”、“动刑”,其实,就是在执行刑罚了。“大老爷”就包揽了所有的侦查、起诉、审判环节。这是中国文明传统的独特一幕。

监狱,在全部的法制中,一直处于末梢。又对社会的关联度较小,就社会公众而言,除了服刑人员的亲属以外,谁有“闲心”关注监狱呢。加之,人们往往把监狱视同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把监狱工作,视为末流。因此,出现将监狱建在深山、荒漠、滩涂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这是监狱自身以及传统法律文化等综合因素促成的。庆幸的是这种状况正在迅速的改变。

在当下,法制的命题一样涵盖和包容了监狱制度。法制现代化,显然也要求现代监狱制度的建设了。

至此,我们可以用逻辑学的增加内涵、缩小外延的办法描述现代化与现代监狱制度的关系式了:

现代化――法制现代化――现代刑事制度――现代监狱制度。

社会变迁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变迁深刻影响着法律的发展,影响着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同样,也深刻影响着刑罚制度和监狱制度。

当今影响刑罚制度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趋势,就直观的向我们展现了这一结论。

西方刑事社会学派的创始人李斯特对犯罪的原因的揭示被认为是刑法、犯罪研究的跨越,他的犯罪原因二因论(即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被陈兴良博士称为“关切目的”。并且,尤其关注社会因素的作用,又为此,李斯特针对监狱的职能,提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之语“矫正可以矫正的罪犯,不能矫正的罪犯不使为害”。这其实,已经成为西方现代刑事政策的重要依据。因为由此演生了现在的非犯罪化的趋势。因为,在他们看来,“刑罚仅仅是预防犯罪的一种手段,它不是惟一的、甚至也不是主要的对付犯罪的工具。”这就难怪陈兴良博士这样评价李斯特了,“从报应刑到目的刑,是一场刑罚观念的革命,李斯特推动了这样一场革命。”此后,西方的犯罪学家、刑罚学家,声称是“刑法制造了犯罪”、“监狱制造了罪犯”,他们纷纷提出了非犯罪化的思想。在日本,人们认为,“其他法律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能在刑法中加以处罚,这应当是原则”:在法国,“刑事制裁是一种‘最后手段’”,非犯罪化的另一个推动力是,人们日渐认识到刑罚的消极作用,或者,换句话说是,监狱职能的有限性。重新犯罪率的不断增高,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监狱是制造犯罪的工厂”。尽管,监狱的工作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出新矫正、康复、医学等模式,但人们的抱怨不绝于耳。人们似乎对矫正、对矫正机关失去信心。后现代主义大师福柯甚至把监狱比喻为“就是一架巨型机器”,将罪犯比喻为“原料”,监狱的工作就是将“原料”“粉碎”加工成“产品”即使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抱怨,监狱工作的消极作用,警惕罪犯产生“监狱化”人格:罪犯经过几年的监禁,对社会了解甚少,甚至,已经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并积极建议,加大社区矫正的力度,努力探索刑罚执行的多种实现形式。

而已。如,在“97刑法”,我国动作最大的变革是取消了与“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想悖的“类推”制度;如,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机倒把”罪,中已不再是罪名,也没有象“流氓罪”那样,按“口袋罪”分解。是真正取消了的一个罪。有的学者,甚至列出了未来应当取消的具体的罪名。

与非犯罪化相关联,非刑罚化的趋势也是非常明了的。非刑罚化,也可以包括刑罚的轻缓化。其主要的精神是寻找监禁刑的替代措施。专家预言,“限制自由或限制权利的措施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其运行的一般模式是,人们公共的和私人、或者非官方的使冲突和缓化。美国,在复合正义理念的指导下,由法庭主持,实行由被告人与受害人赔偿的协商制度;或者,对被告人判处财产刑,使犯罪分子在财产上受到一定损失。

非监禁化,是在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基础上,并且与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直接关联的刑罚趋势。相比较而言,非监禁化要比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实践丰富得多。在世界范围考察,非监禁刑的形式主要有:缓刑、假释、管制、工作释放、学习释放、周末监禁等。这在中国被称为“社区矫正”。行刑社会化“代表着行刑发展的未来趋向”。

在监狱工作的环节,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刑罚执行个别化,这几乎与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刑事法制或刑事政策的整体趋势。个别化的精神源于教育刑思想的广泛影响。教育刑论认为,刑罚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惩罚,教育改造罪犯,使其改过迁善,顺利回归社会。并主张给罪犯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多的自由。个别化的趋向还在于罪犯的犯罪及其改造是因人而异的。这种理论在中国称之为“因人施教”,或通俗的誉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理论上,个别化与理性化、人道化以及近几年兴起的人性化并驾齐驱,并共同构成了中国监狱工作的完美画卷。

狱职能的有限性。

监狱工作的现实状况表明,监狱工作的成效对罪犯改造质量的高低是重要的,但同时又受制于其他监狱机关所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宏观方面的社会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状况、社会控制能力、社会保障程度等;微观方面的家庭稳定程度、经济收入水平、周围人际关系、本人的谋生能力等。换句话说,监狱对罪犯惩罚和改造的功效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

监狱职能的有限性,在现阶段就更加明显。工作目标与要求、工作运行与责任、配套法律与政策、考核方式与兑现。这些都涉及到惩罚与改造的实际表现出的权重问题。

监狱职能的有限性,在现阶段是由于监狱警察队伍的职业化建设的不力。除了个别情况的妥协执法外,不少监狱警察的业务能力有限是重要因素。

监狱职能的有限性,在现阶段还受制于技术层面的诸多因素。改造手段的局限性、改造内容的陈旧性、改造工作的科学化程度不高,甚至于时间、经费、场地都很难有保证,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有限性的监狱职能也难于最大限度地发挥。

长期以来,我们都以为,监狱工作改造人类、改造社会事业,是光荣的、伟大的、崇高的,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是功在当前、利及后人的神圣事业。我们在自我沉醉于虚幻的同时,往往过高的估价监狱惩罚和改造罪犯的价值,以为,重新犯罪率低就表明监狱工作“威力无比”,而重新犯罪到底和那些因素相关,相关到何种程度?尚无准确模型。上海监狱局1992年的定量分析证明,有12种因素与再犯(笔者以为应为“重新犯罪”)关系密切:家庭关系、安置情况、帮教情况、婚姻状况、判刑次数、改造表现、经济状况、出狱年龄、犯罪种类、刑前职业、刑期、和户籍地。这就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重新犯罪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呈现出复杂的结构图式。监狱工作的教育、改造乃至矫正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我们更不能人为地无限放大。

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监狱机关、监狱警察只对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承担有限责任。

监狱职能的有限性,丝毫不意味着贬低监狱工作的伟大价值。监狱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将社会建设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破坏力量转化为建设力量。这是监狱事业对社会的贡献,也是监狱工作在社会工作中的定位。很显然,拔高、虚夸监狱工作的价值是与事无补的。相反,认识改造的有限性,正是恢复了监狱工作的真正价值。使我们、也使全社会认识监狱工作的价值。

监狱职能的有限性,并不意味着降低对监狱工作的要求。恰恰相反,是对监狱工作的要求更高了。监狱工作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国家机器,是专政工具,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他的重要价值还表现为对罪犯的改造是一项专门的技术。在一般人表面的理解上,讲政治(其实,政治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就是说一些大道理,道理越大越能吓唬人(“拉大旗,做虎皮”)。因此,我们要对监狱工作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尽量不要对监狱工作的要求理想化,同时,要创新对罪犯惩罚和改造的新途径、新模式,切实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如果说,法制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监狱制度的缘起的理由,那么,世界监狱制度的现代化进程的实现模式则是中国现代监狱制度的坐标了。

综观世界刑罚的变迁历程和世界监狱制度的演变,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现代监狱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我们在向现代社会推进的进程中,监狱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现在还不能设想消灭犯罪,因而也就不可能取消监狱。监狱甚至成为文明社会的外在表征。监狱工作在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的、特殊地位,任何政治家都不应小视,更不能忽略。

这里的问题倒不是在于是谁作了这样的表述,其表述的权威性如何,而是在于证明:在世界监狱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是在陈述这样一个事实。

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改良监狱。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的阶段。在当时的情况下,监狱表征的是社会制度的文明程度。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的现代监狱制度的确立,与其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成了监狱制度的改革,还不如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必然要对监狱制度进行改革。甚至还可以这样说,不改革监狱制度,资产阶级的革命就是不彻底的。

这种状况,也同样出现在中国的清朝末期。沈家本,这位清末的修律大臣,在发起中国的改良运动时,也没有忘记对监狱制度认真地加以改良。他和日本的监狱学大家小河滋次郎一道试图仿照“泰西”的监狱制度,对摇摇欲坠的清朝监狱进行彻底的改良。并拟定了《大清监狱律草案》。他深有体会地说:“监狱尤为内政外交重要之举”。以至于象张之洞、袁世凯、赵尔撰这样的人物都参与了当时监狱的改良运动。

其实,在这里,所谓现代监狱制度,是指监狱具有罪犯改造的意义。即作为现代监狱的物质和精神存在。在这样的意义上说,我国现代监狱制度的萌芽的孕育应该算是清末的监狱改良运动。尽管尚不成功。

把现代意义的监狱定位为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后。当然,还不是完全意义。因为,完全意义的现代监狱制度到目前为止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其实就是我们研究的目的,即如何尽快实现中国现代监狱制度。

我们寻找发达国家现代监狱制度的目的,是找到中国现代监狱制度的坐标。那么,发达国家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参考呢?抽象的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监狱法治建设在现代监狱制度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

法治的理念其实是发源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韦伯对此有他的见解“理性化的法律只有在西方独特的理性主义背景下才能被加以理解”。我们现在推进的法治国家战略,其实,就是借鉴的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

在西方法治的现代化进程中,是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监狱法治的发展。当然,这并不奇怪。因为,在西方整个社会的发达是靠法治的发达来支撑的。没有了法治,社会就缺乏了秩序,没有了秩序,社会显然是无法发展的。谁能设想,在一个混乱的社会秩序中,社会在进步、在发展、在繁荣。到目前的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社会形态,今后也不会出现。西方现代法治建设进程中,监狱法治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们注意到的首先是英国,在著名的监狱改革家霍华德的建议下,英国在1773年通过了改革监狱的法案。次年,通过了《释放囚犯法》、《囚犯健康法》。1778年,制定了《教养法》。1782年,制定了《矫正所法》,规定了矫正所的职能是对囚犯实施改造。立法对监狱工作的定位,具备了现代的思想。1853年,制定《劳役监禁法》,对罪犯的累进制、分类制、记分制等作出规定。1865年,英国《监狱法》颁布。

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也对监狱开始改良。明治5年,颁布了《监狱规则并图式》,成为日本“最初的近代化的监狱规则”,起草该草案的调查主管小原在该《规则》的序言中指出“监狱以监禁罪犯并惩戒之。监狱以仁爱人,非残虐人者;所以惩戒人,非使人痛苦者”。成为日本近代监狱法治化的要点。19(明治33年)就规定,对监狱经费实行全额“国库主义”,即监狱的全部运转经费由国家保障。同时,开始拟订监狱法。19,由13章75条及附则组成的监狱法实施。直到今天,监狱法仍在发挥作用。1933年,又颁布《行刑处遇令》。此后,日本不仅对上述法律进行了修改,并且,结合社会的发展,颁布实施了多项法律。

在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监狱的法治发展的水平尽管有所差异,但发展的路程则是大同小异的。甚至被统称为“欧洲监狱模式”。

2.越来越强调监狱工作以及矫正罪犯的科学化。

监狱制度的科学化,集中表现为罪犯的分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包括罪犯的处遇的个别化和社会化。罪犯分类制度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罪犯分成不同的类别,并依据其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不同方案的矫正,使其回归社会的规则。“分类制度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矫正制度先进与反的标志之一”。分类制度与刑罚的发展密切相关。据考证,罪犯分类制度的初创时期大约在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一般认为,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1595年荷兰建成的阿姆斯特丹监狱。此后,分别经历了形成时期、创新时期和发展时期。

罪犯分类制度同监狱的其他各项制度一样,其创立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深深受到了刑罚思想的影响。伴随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先进的刑罚思想空前活跃,进而影响到了监狱制度,影响了罪犯的分类。李斯特主张,对罪犯的分类处遇上,须运用心理学、精神医学之测验或诊断鉴别等技术。

18世纪英国监狱的改革家霍华德主张对罪犯隔离监禁,被认为是罪犯分类制度的萌芽。18世纪70年代的汉韦积极主张实行罪犯的分类制度。1778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教养法》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对囚犯实行三级累进处遇。

在罪犯分类的形成时期,19世纪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制”和“奥本制”,据认为,对世界监狱制度的改革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此后的罪犯分类日趋复杂、完善,并从定性发展到定量,直到测定罪犯的个性量表。到了20世纪的上半期,犯罪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直接参与到罪犯的分类工作之中。显然,分类制度,对罪犯的改造针对性明显增强,体现了监狱改造功效。

科学化的特征还表现在监狱的设计与建筑上。这是现代监狱制度在器物层的表现。著名的是大思想家边沁设计的圆形监狱。监狱设计、建筑被认为是表征监狱理性的重要载体,监狱建筑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程,内涵和包容了威严、庄重、安全、文明、人性相融、相通的思想。唯安全的监狱设计理念,在一定意义上可能是反科学的、反人性化的。因为,这种监狱的建筑是用于严格意义上的防范,象后现代主义大师福柯批评的法国阿蒂那监狱一样,监狱是张着大口,将人吞入、打碎的机器。我们主张现代文明的监狱设计建筑理念,对罪犯给予适当的自由,在法律赋予惩罚的前提下的自由。而监狱机关不能动辄以安全的名义、以管理的名义随便剥夺罪犯的权利与自由。我们尤其不能以罪犯曾经滥用自由为由,去最大限度的剥夺罪犯的自由。相反,应在刑罚惩罚的范围内,充分地保障罪犯的自由。

3.监狱工作的社会化程度日趋提高。

发达国家,监狱工作的社会化集中表现为罪犯改造中充分的融入社会思想,使罪犯服刑中可能产生的“监狱人格”最小化。社会学的理论认为,罪犯犯罪是因为其社会化不完全,即社会化缺陷的结果,他们在监狱服刑就是强制再社会化,其目的是使罪犯重返社会。为此,监狱在社会化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形成了社会化的模式。刑罚学上的社会化概念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二战后影响了整个世界。这里的社会化是指行刑社会化。这一思想深刻记录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脚步。行刑社会化是在监禁刑替代了生命刑、肉刑之后的人类更加文明的刑罚方式,是当下发达国家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综观发达国家的非监禁刑,假释是我们常常做对比研究的重要制度。

假释起源于1840年的澳洲。在美国较早得到实施,后在各国广泛开展起来。在法国,假释的记载在1885年,法国制定了假释法,规定,除无期徒刑外,刑期执行过半,就可报请假释。发达国家的假释制度,普遍开展于1925年伦敦国际刑法及监狱大会之后,据认为,是这次会议的影响,使假释的矫正功能获得了认同。在日本,罪犯的假释比例为56.8%,其中,初犯者为80.4%,6次以上入狱者为31.9%(1993年);在美国,罪犯的假释比例为72%(1993年,);在加拿大,罪犯的假释比例为36.2%(1992-1993年);在瑞典,罪犯的假释比例为33%(1993-1994年);在瑞士,罪犯只要服满三分之二的刑期,从理论上说,都可以获得假释。

在监禁刑中,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化的要求。如意大利监狱的半自由刑管制、瑞士监狱的休假制、美国监狱的周末监狱、中间监狱等。

社会化的意义还在于监狱运行的经济性考虑。监狱的运行是一项高成本的社会公共开支。在美国,一个罪犯每年的直接消耗是2.5万美元;在英国,为2.77万英镑;在西班牙,为1.38万欧元,在德国为5万马克。高额的监狱经费,在这些发达国家也深感难以承受。纳税人的呼声越来越高。相比较,在社会机构管理罪犯一年只要40美元。

社会志愿者的。

规范参与,是监狱工作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在发达国家,社会志愿者已遍及社会服务的每一个角落。在监狱,社会志愿者为罪犯服务的时间、内容、方法、要求已较规范。在意大利,社会志愿者的人数达到4000人,相当于监狱专职矫正工作人员的人数。日本设立了志愿会面委员会,由热心的活动家相助,参与罪犯的入监教育、学科教育、俱乐部活动等。1983年,志愿会面委员会的人员达到1103人。

4.监狱工作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得到充分的重视。

监狱工作人员的分类及其职业化程度,被认为是监狱工作科学化的基础。监狱工作人员的分类,是指监狱工作人员按不同的专业要求设置不同的岗位职责,履行不同的职能。早在1930年的布拉格“国际刑法及监狱会议”就要求“对所有执行刑罚的人员,应加以特别训练。尤其要训练高级监狱管理人员,使其具有科学知识”。在联合国1955年通过的《囚犯待遇最低限度规则》中,就明确规定,监狱应当设有足够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专家。这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而确认的一项要求。在德国,1976年诞生的《行刑法典》中,就规定:分配监狱设立的“分配委员会”的成员中,包括典狱长、精神病学专家、心理学者、社会学者、教育学者、社会福利工作者等等。德国各监狱都设立了犯罪学研究小组,其最早可以追溯到19巴伐利亚监狱。1947年,在汉堡监狱出现了“犯罪心理学研究室”,从科学的角度推动行刑工作的发展。日本的监狱中的罪犯分类调查,就充分依靠了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并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据资料介绍,在国外,监狱的专业人员中,包括8类人员:医务人员、文化教师、职业技术教师、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社会工作者、个案管理者、牧师。美国的《矫正年鉴》(1993)公布,在美国的50个州的矫正机构中,有:276名精神病学家,1446名心理学家,2273名个案管理者,1006名社会工作者,793名娱乐治疗专家,3090名顾问。其矫正工作的未来发展,将进一步“专业化”,并主要是管理和管理技术。

总之,在发达国家,现代监狱制度的确立,至少表现为法治化、科学化、社会化、职业化的趋势。这对我们研究建立中国现代监狱制度是具有积极借鉴意义的。

现代监狱的价值解析。

犯罪始于法律,刑罚源于犯罪,并催生监狱。因此,到目前为止,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惩罚就总是被采用的。”“以恶制恶”未有穷期。只要社会还有犯罪,刑罚就无法停止。社会又总是在发展,文明总是在推进,所以,刑罚尽管还是表现为刑罚,但此刑罚已不是“彼刑罚”了。在现代刑罚理论的推动下,监狱,尽管也还是监狱,同样,此监狱已不是“彼监狱”了。亦是说,监狱的价值发生了变化,质的变化。

其实,监狱是依附于国家的一个“特殊标志物”:它既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病态物”,同时又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文明物”。在专制社会,监狱是张扬暴力的机器;在文明社会,监狱成为治理社会的工具。监狱文明进程的脚步,无不折射了社会文明、进步的曙光。在当代,监狱“其实是一个国家真正实现高度文明的特殊而重要的标志”(尤其可喜的是,这种在过去对一般人来说还难以接受的现代理念,最近竟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肖扬的认可,他说,“对罪犯的待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尽管,监狱文明进程的推进可能是艰难的,有时,甚至会有曲折和反复。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摆上了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的位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监狱工作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很显然,应当体现和贯彻政治文明的要求,呼应政治文明的建设大局,在未来的工作理念、体制设计、谋略统筹、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法治的理念应当是始终如一、一以贯之的。在监狱的各项工作中,法治的理念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过,法治理念的确立的困难不在于对法治的理解、对形式的把握,而在于清除传统理念的消极影响。如,我们长期以来奉行的阶级斗争的“哲学”,“对敌要狠”;长期以来宣传的“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的思想;长期以来广大公民对犯罪分子的几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心理,以此表白与“敌”划清界限等。这些思想观念也深深影响着监狱警察的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监狱是“刀把子”、“是暴力机器”演绎为“不打不骂没有专政味道”;对罪犯就是要“惩罚、惩罚,再惩罚”,“剥夺、剥夺,再剥夺”;罪犯是“义务主体”,“如果有权利,就是接受惩罚的权利,就是履行义务的权利”……他们意图表明:自己是多么的正义?多么的革命?多么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其实,持这种观念和想法的人们,惊人地误读了法治的价值。在法治的框架里,确认,并且是确认罪犯仅仅是“权利主体”的资格,才是法治的最根本的要义。

其实,公民的权利、罪犯的权利,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权利的价值蕴涵,在于权利背后隐含的、法律所表达的公正、平等与正义精神。因此,权利对所有人都是神圣的,决不因权利的主人是一般公民,还是罪犯。正如王平博士所言,“保护罪犯的权利,最终是为了保护所有人的权利”。权利,无论为谁所有,在它的逻辑层面、在它的法治层面确实没有什么不同。这正如所有的人都要吃饭、穿衣一样合理、正常。何况罪犯还是弱势群体。正如早在200多年前,美国总统林肯说的那样(大意),废除奴隶制度是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永远不会沦为奴隶。在推进政治文明的进程中,在法治国的情形下,当然我们要进行的是要建设中国现代监狱制度。其意义在于,我们的监狱不仅是监狱,更重要的是改造罪犯的学校,是罪犯的再生之地;还在于监狱作为改造罪犯的学校、罪犯的再生之地早已不是理论上的表述,法律上的规定,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清朝的末代皇帝可以作证、日本战犯可以作证,许多获得新生的人士可以作证;过去可以作证、现实可以作证。

这里,不是拾起尘封的历史,不是对传统的自恋。我的问题在于,我们要靠未来作证。只有未来,才足以来回应福柯不无根据的忧虑。同时,福柯的忧虑给我们以善意的提醒,监狱必须改革:一切工作必须以有利于罪犯的改造为出发点和最后归宿;监狱必须努力化解罪犯重返社会的一切不利因素,并创造条件使罪犯尽早重返社会,使罪犯成为守法的和“有责任”的公民。我们要回应的是:监狱是改造人的特殊学校,不是“机器”;监狱是大熔炉,不是“兽笼”。同样,罪犯是有尊严的人,不是被“打碎”的原料;罪犯是“权利主体”,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监狱机关改造罪犯的逻辑起点就是:罪犯不仅是肉体的生理人,而且是充满感情的精神人。惟其如此,我们的监狱才有资格谈论当代监狱的价值问题。否则,我们的监狱就真的成为福柯所描述的“兽笼”了。“兽笼”,当然也体现了监狱的一种价值,但那只能是“兽笼”的价值,而不是当代监狱的价值了。

犯罪率显然是比较低的。

我们回应福柯的目的在于,在目前以及可以预期的未来时间里,刑罚,这个“不得已的恶”,还会继续存在;与刑罚相生相依的监狱也会继续存在。同样,出于政治文明的不断完善,未来的监狱,尽管还是监狱,但从形式到价值、从表象到内核,都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监狱。因此而言,当下的监狱除了监狱本身“与生俱来”的乃至于“天赋”的报应、监禁、惩罚、专政等传统价值外,当代监狱的进步文明的价值在于要与时俱进,赋予和开发其具有时代意义、创新意义、引导社会发展意义的崭新价值。这些全新的价值,就其要者,下列诸项足以引起重视:

1.法治。

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监狱警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认识水平有了较快提高。表现在法治的理念方面,对罪犯权利的认识愈加统一;对监狱性质的认识已开始走出绝对“专政工具”论的理解等等。以上这些都为现代监狱制度的全面构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法治在监狱工作中的意义不仅表现为将有关内容、原则、重点、方法、措施、条件、责任等纳入制度化的轨道;还在于人们法治观念的增强以及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公平执法是监狱工作的基础。监狱是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屏障,监狱执法不公,其恶劣后果将是人们对法律信任的危机;对监狱来说,一次不公正的执法可能会摧毁千百次的说教。清末人士徐谦认为“监狱制度与刑法审判二者有密切之关系,监狱不良则行刑之机关未完善,而立法与执法之精神均不能见诸作用。无论法律若何美备,裁判若何公平,而刑罚宣告以后悉归于无效。故监狱、立法、审判三者之改良必互重并行,始能达到法治之目的,增人民之幸福。”这是中国历史上较早论述监狱制度在立法执法中蕴涵公平精神的论述。笔者理解,监狱存在的意义也大概在此。换句话说,监狱刑罚执行出现了问题,法律再好,判决再公平,都失去了意义,仅仅是一种形式外壳而已。

正如人们所认识的,刑事司法是社会公平的最后防线,而监狱是“最后防线”的最后屏障。监狱执法不公,抑或妥协执法,意味社会公平防线的全面崩溃。法治不存,秩序何在?秩序不存,公平何在?公平不存,法治何在?人们不得不发出这种无奈的追问。假使社会到了如此地步,法治国则是无从建立的。这里仅以减刑、假释为例。正如干警普遍知道的,减刑、假释对罪犯的影响最大,是罪犯在服刑期间最关心、最高层次的需要。减刑、假释的公正、公平运用,能引起罪犯对法治的普遍关注,对法律的权威能起到强化、示范作用,从而成为每个积极改造的罪犯可以预期(期待)的目标,而不断地强化、激励罪犯的持续积极改造的心理和行为。从更广的范围看,可以形成一个监狱的积极向上的改造氛围,形成一种良好的态势,促进监管安全稳定,并反过来为罪犯积极改造提供环境保证,使改造手段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积极改造的罪犯得不到相应减刑、假释,而那些“关系犯”以及靠“钱刑交易”的罪犯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减刑、假释,仅从改造层面上来说,可造成全部改造手段的失灵,因为纵然监狱干警在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坠,而现实的反差是执法上的不公正、不公平,又怎能令罪犯心服口服呢?又怎能使在罪犯心灵深处建立法律权威与公平的通道呢?法律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并进而形成“法律至上”的信仰与理念,取决于对生活中对法律权威的现实感受和对法律职业人员(监狱警察应是一种法律职业)公正执法的现实体验。

(1)公正执法:监狱法治的核心。公正即公平、正义,这是法治的实质含义。在全部法治中,公正执法是至关重要的。如上所述,监狱人民警察是法律职业者,其言行举止代表的是政府,是法律的化身。监狱人民警察的公正、平等执法对形成全社会法律至上的意识具有直接的作用,尤其是监狱作为刑事司法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

(2)权利保障:监狱法治的标志。权利是人所应当享有的法律保障的权利。“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然而,在监狱实践中,对罪犯的权利保障力度是不够。随着现代监狱制度的建立,权利保障不仅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保障力度也在加大。尤其是对罪犯权利的保障的理性观念正在逐步确立。

(3)法律至上:监狱法治的根本。法律至上就是要求人们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精神,以法律作为言行的准绳,而且要养成法律习惯,由强制到自觉,最终形成“法律信仰”。对于监狱人民警察来说,在对罪犯实施惩罚与改造中,必须认真执行法律,依法办事,杜绝违法行为,同时,要尊重罪犯人权,尤其在罪犯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及时提供救济手段,切实确立法律的崇高权威性。

(4)法制完备:监狱法治的形式。监狱法制的完备,是监狱法治的必要条件之一。《监狱法》是规范监狱工作的重要法律,但不能因此说有了监狱法就标志着监狱法治的实现。因为法制完备涉及的面很广,内容也很多。今后,应当根据监狱事业发展的需要,以现代理念作指导,完善从监狱警察到罪犯,从管理到教育的完备监狱法治。

(5)依法治监:监狱法治的要求。长期以来,监狱倡导的“依法管理”,其重心是指管理罪犯,强调的是法律的权威与威慑,同时,强调罪犯必须履行劳动、学习等义务。现代监狱制度中的依法治监的首要要求就是依法管理监狱人民警察,依法监督其管理罪犯的权力,不能对罪犯法外施权、法外施刑。同时,也要求监狱管理机关在管理监狱时,应以法律为准绳,不能滥施管理权。如不能动辄对监狱人民警察、甚至对罪犯乱施“罚款”(无论是监狱管理机关,还是监狱都没有这一行政处罚权。否则,即是行政违法)。依法治监还要求监狱及其管理机关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不能违背、违反有关法律,否则是无效的。

(6)监督规范:监狱法治的保证。监狱法治缺少监督,是不能实现的。换句话说,完整意义上的监狱法治,包括了执法监督。目前监狱的执法监督,既不健全,又不完善。有的流于形式。在新形势下,应当大力加强。从监督形式上看,应包括权力机关监督、党的监督、群众监狱、舆论监督;从过程上看,应包括事先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从监督内容上看,应包括执法监督、管理监督等。一些地方还结合实际,从具体的监督上有了突破,如编制罪犯手册,将罪犯从入监到出监,从劳动、学习到接受管理,从减刑、假释到处分、加刑等有关权利、义务进行浓缩,条理清楚,提高了执法透明度;如实行狱务公开制度,将监狱工作有关内容、流程、期限、幅度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如聘请社会名流、党政人士做行风监督员,定期视察监狱,不仅沟通了与社会的联系,也消除了社会误解,促进了监狱事业的发展等。

2.权利。

提高了法定刑。这从立法原意上理解是将罪犯列为与普遍公民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先进行刑思想的影响,罪犯作为权利易受侵犯的一类弱势公民,罪犯权利保护方面的法律将应运而生。同时,罪犯权利受到侵害后,应该得到及时救济,如罪犯被体罚虐待造成一定后果的,受刑讯逼供造成一定后果的,应得到国家赔偿。当然,这种局面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这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外,外界的挤压、逼迫将会促使这种局面的早日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监狱的法治模式将是“挤逼”型模式,是一种被动式。“法与权利往往是同一个词,二者是处于同等序列的概念”在现代法治中,权利在立法中居于核心地位。“当代中国的立法也应是以保护人民权力和公民权利为主旨、为重心,并要求建立与完善法定权利保障体系。”“立法应以保障权利为目的”。要确立现代的法治观念,权利必须得到广泛的尊重;权力必须得到一定的制约。作为监狱的管理者――监狱人民警察,也应当尊重并保障罪犯的权利。“为权利而斗争就是为法治而斗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监狱以及监狱警察应当保障罪犯的合法权利。这种保障,其实质就是保障所有人的权利。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罪犯是少数人在现代文明社会,尊重、宽容少数人应当是文明社会的标尺。

相对于普通人来说,罪犯是少数人。他们的权利被剥夺、自由被限制。也正是如此,他们的权利才需要加以特别的保障。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要保护多数人的利益、权利,是很容易的,甚至可以以国家的名义立法,以国家的强力、国家机器去维护,但要保护少数人的利益、权利,那是难上加难的,少数人是那样的微不足道,那样的不置一谈,以至可以忽略不计。尤其是我们已经习惯“少数服从多数”思维的民族。然而,现代理念告诉我们,对少数人的保护是一个文明、民主社会的自觉选择。

罪犯还是弱势群体。他们面对的是监狱这样的国家暴力机器、专政工具;他们面对的是警察这样的政府代表、国家法律化身。他们在高墙电网的特殊天地里劳动、学习、生活,他们失去了自由、他们剥夺了权利,他们不再有普通人的生存模式。固然,他们犯罪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这甚至是法律的报应、是社会正义的必然选择。但,文明社会的表达是对他们惩罚的同时,对他们的生存还应给予足够的关爱,对他们的权利给予充分的维护和保障。因为,他们是人、他们是公民。

英国功利主义法学家边沁这样表述刑罚的存在:犯罪是禁止的恶;而刑罚同样也是恶,是必要的恶,是不得已的恶。因此必须严格限制刑罚的使用,更不得随意扩大刑罚。在当代,刑罚的伟大在于刑罚所蕴涵的对罪犯的矫正价值。监狱警察如果认为自己具有可以对罪犯实行“惩罚具有不确定性”的威慑,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在法治国的框架里,很难想象,监狱警察除了依法对罪犯惩罚外,还有什么权力去诠释“不确定性”;监狱警察作为法律的化身,除了模范地执行法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罪犯管理外,还有什么权力可以“言出法随”。那些动辄对罪犯惩罚、惩罚、再惩罚的论者,那些言必对罪犯权利剥夺、剥夺、再剥夺的论者,那些号称对罪犯自由限制、限制、再限制的论者,自以为是在代表监狱警察的权利,维护法律的威严,其实,充其量不过是封建色彩的特权思想流露。现代法理学告诉我们,罪犯在监狱服刑是因为惩罚,而不是为了惩罚。现代监狱的伟大价值就在于“源于报应,表于惩罚,载于改造,止于自由”“不自由,勿宁死”已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法治格言。在这里,自由不仅是哲学意义上的,更是法律意义上的。在现实工作中,有一些罪犯确实表现不好,有的还重新犯罪。对这样的罪犯,必须惩处。但除了依法之外,似乎还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很难想出还有比法律更好的办法。事实也正是如此,随着全民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体罚虐待罪犯的情况只是个别现象;随着现代监狱制度的建立,法治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理念深入人心,改造罪犯的文明化程度大大提高,体罚虐待罪犯不仅是法律所不容,也是监狱警察无能的表现。

罪犯是人,罪犯是公民,罪犯是我们的同类。我们有千万个理由去善待他们,而没有一条理由去体罚虐待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小看、蔑视他们的权利。

我理解,公民的权利、罪犯的权利,都是法律一视同仁要保护的权利,保护罪犯的权利和保护公民的权利一样,都是法律的要求,都是法治的最高价值。罪犯的权利和公民的权利一样神圣。

3.科学。

监狱存在的法律意义是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贯彻落实“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不仅是一项法律任务,而且是现代监狱制度的根本标志。

当下,我们所面对的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轨的大背景。在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的条件下,押犯的构成、思想、心理、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此,我们必须以变应变,调整视角,以更加务实、更加严谨、更加科学的作风和态度,把改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改造工作必须由传统、经验逐步走向现代、科学,这是建立我国现代监狱制度的重要内容。

在传统的监狱理念中,罪犯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对罪犯的教育强调的是战斗性、进攻性、强制性,因而教育中“我说你听”的填鸭式教育,罪犯成了没有思想的被动客体角色。这种状况极不适应押犯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罪犯是人,是犯了罪的人。他们的犯罪是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低下的必然反映。但他们的人性尚未泯灭。改造科学化的意义在于恢复他们的人性和良知,提高他们的素质。改造科学化必须以“人性化”为原则,尊重罪犯人格,维护罪犯人权,善待罪犯,满足罪犯合理需要,使罪犯减少与干警的对立,消除戒备,建立信任。对他们进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技能以及法制、道德教育,努力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在教育改造罪犯过程中,罪犯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主动的接受教育的角色,他们在接受教育中有选择性、有表达需要的权利。对罪犯的改造应体现针对性、渗透性、可接受性、可操作性。惩罚的意义在于形成正义,而实现正义在于改造罪犯。我们要科学认识罪犯,遵循罪犯改造规律,努力挖掘自身改造积极性的要求,积极实现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目标。因此,改造科学化是监狱干警在教育改造过程中,认识和遵循罪犯改造规律,坚持科学施教的原则,实现从以经验、粗放为主的传统改造向以科学、精细为主的改造转变的过程。改造科学化主要包括创新的理念、完善的体制、良性的机制、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和有力的保障等内容。

激发罪犯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自觉性。广泛推广电化教育手段为罪犯提供形象、直观、现实的教育。对罪犯进行心理常识教育和心理测试对少数心理障碍明显的罪犯邀请社会上的心理学专家会诊矫治。利用亲情会餐、亲情热线、亲情帮教、特优会见、特困帮扶、离监探亲等多种形式进行亲情教育充分发挥亲情的吸引力、亲和力、期盼力让罪犯在希望中改造。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监区文化。努力形成主题鲜明导向正确制度化、大众化的特色。

改造科学化,首要的问题在于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重视;基础的问题在于树立科学的理念;根本的问题在于建立科学的机制;关键的问题在于提高干警素质。

改造科学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

一是监狱职能多元化的挑战。从理论意义和法律意义上说,监狱就是监狱,其职能是贯彻党的“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这可以被认为是监狱的“天然属性”。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体制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监狱工作的不正确认识和定位,监狱的职能至今仍呈现出监狱、企业以及办社会高度合一的格局。客观地说,这种高度合一体制的监狱职能多元化曾经作过历史性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密,职能分化日益纯化的情况下,很显然,监狱职能多元化已成为制约监狱工作未来发展的最大的体制性障碍。我们必须从改造人的大局出发,从社会主义监狱惩罚与改造人的职能出发,尽快实现监狱职能单一化,为改造科学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是押犯结构恶性化的挑战。罪犯是监狱教育改造的对象,押犯结构变化是探索推进教育改造科学化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社会刑事犯罪出现的新情况,特别是大要案居高不下,流窜犯罪、涉恶涉黑涉毒犯罪、经济犯罪等上升的趋势,押犯结构呈现出恶性化的趋势,这给改造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三是教育改造工作自身的挑战。改造科学化的推进受制于监狱工作的刑罚执行、狱政管理以及监狱生产、队伍建设等项工作。近几年来“妥协执法”现象屡禁不止,不少罪犯对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存在疑虑。这给改造科学化的推进带来致命冲击。现实中,各种改造手段的协调与整合常常发生冲撞,致使监狱工作的评价体系不合理、不科学。教育改造本身的形式主义。监狱安全稳定工作的高要求、严考核,常常使得改造科学化相形见绌。

其次,应将改造科学化纳入监狱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没有改造科学化,监狱发展战略是不完整的,监狱工作方针就难以贯彻好,现代监狱制度就无从建立,要完善和实现监狱职能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再次,完善相应法律制度。法治带有强制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在推进监狱法治化进程中,加强改造的制度化建设,将与改造科学化有关的经费、方法、手段、内容、评价体系、保障、责任等等纳入《监狱法实施条例》的框架里,推进改造科学化的健康发展。

在微观层面:要着力形成协调高效运转的良性机制。改造科学化必须有协调、高效运转的良性机制。一是管理体制科学。二是教育制度完善。三是保障措施到位。

大力开发监狱干警人力资源。提高素质。着重提高法律业务、管教业务素质,更新知识、优化结构。搞好分类。对基层监狱干警按生产、管教、后勤、保障进行分类。实行不同的管理、训练、教育,尤为重要的是要逐步培养一支教育改造的专家型干警队伍,推进专家治监。同时,要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政策。

推进改造科学化,理论的成熟是不言而喻的。要以监狱工作的发展战略为重点,以改造人为目标,以实现监狱职能单一化、推进改造科学化为两翼,全方位创新与发展,为现代监狱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此外,改造的价值:改造(西方社会称为矫正)是惩罚的目的。当代监狱贯彻的“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方针,强调的是将绝大多数罪犯改造成为“守法”的和“有责任”的公民。监狱的全部工作是以改造为载体、统揽的。这在新中国的监狱史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经常摇摇摆摆。

自由的价值:现代社会的监狱是以限制、剥夺自由为形式,以教育为目的教育刑。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监狱对罪犯剥夺自由其目的是为了使他们获得自由。由“必然”走向“自由”正是人类矢志追求的目标。这是哲学上的自由,政治上的自由,社会学的自由,理性状态下的自由,而不是我们曾经批判的那种无政府主义的自由,那种自由主义的自由。因此,刑罚的目的、监狱的目的是止于自由。

文明的价值:在监狱管理教育中,监狱警察的举止言行必须体现较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

宽容的价值:怒其不正,哀其不幸,恨其行,爱其人,齐之以礼,导之以规,疏之以心,授之以能。

谦抑的价值:监狱以其有限的资源,改造那些最需要改造的罪犯,抓住“关键的少数”。

以及效率的价值,秩序的价值,民主的价值等都是当代监狱的重要价值,这里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我们不厌其烦的解析现代监狱价值的价值在于,我们要表明:现代监狱价值是我们推进中国现代监狱制度的核心基石。离开了这一点,监狱就可以灰飞湮灭了,而保留监狱与其说是统治社会的要求,不如说是对现代社会的反对。

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自己所肩负的崇高使命,历练成长为具备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思维、现代化本领的“现代化干部”,勇挑重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向前。

深入学习“守正创新、根植国情”的现代化理论,做“信仰如磐心如炬”的“红旗手”。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中国国情的实际特点,又突破现有理论的框架高度,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思想内涵,特别要深入体会其根植本土的“泥土芬芳”,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内核”,注重把握其历经“千锤百炼”的“实践价值”,在深学细研、常思常悟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诚“捍卫者”和现代化科学理论的忠实“实践者”。党员干部要做到思而行之、知行合一,以实际工作为“抓手”让科学理论在基层土壤上“生根发芽”,并为进一步更新完善理论体系提供可靠依托。

不断开拓“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的现代化思维,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弄潮儿”。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亟待探索,还有许多未解的难题亟待化解,广大党员干部应不断增强对事物的洞察力和鉴别力,培养敏锐的视觉、听觉、嗅觉来发现潜在问题、聆听时代呼唤、捕捉重要机遇,敢于面对新局面、接受新事物,并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胜,党员干部要以改革破题、创新开路,顺应时代大势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以思想破冰引领实践突破,以新路径、新技术、新理念攻坚克难。但创新的同时也要守住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和魂”,始终不忘中国式现代的“总基调”和“主旋律”,让“创新之花”有条有序地绽放。

持续练就“居安思危、敢于斗争”的现代化本领,做“跋山涉水渡险关”的“排头兵”。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风险与挑战并存,危机与机遇同在。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伟大事业的一线,必须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以高度的清醒与警觉提早谋划,提前防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凡事三思而后行。万丈高楼不会平地而起,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也不会一蹴而就,党员干部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筑牢“基础”,打好“堤坝”,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前行过程中遇到急流暗涌,党员干部应当不推诿、不逃避、不畏缩,发扬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勇开“顶风船”,愿挑“千钧担”,做一名任劳任怨的“搬山工”,牢牢把责任使命扛在肩膀上、刻在骨子里、落在行动上,在担当奉献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行稳致远。

农村现代化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

对于世界来讲,或者准确地说,对于西方世界来讲,中国就是一个异类。因为他们总能发现,似乎套用的大历史的规律,无法很好的匹配中国的大历史。

现代化,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就像那首诗说的: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顾城的诗道出了一种境界,就是我们对现代化这个词的若即若离之感。

曾几何时,我们被课本里面的“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召唤所激动着,这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它永无止境。

现代化包含过去,无法分割。

现代化的模式多种多样,我们无法说得清。

现代化,是我们终将面对的大路。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比较近代史的中国,与已经走向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进程来找出使得现代化得以进行下去的共同条件。

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过程,是一个前途光明道路坎坷的路程。

现代化,是一场人类大历史的深刻革命,它极大影响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类的一些习性特点。

大树分割线。

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中国

20世纪是东西文化碰撞、冲突和交汇的时代。21世纪将是世界上各种文化碰撞、冲突和交汇的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将是21世纪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华文化也必将融入这一世界化的文化发展浪潮中,并向世界全面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旗帜,将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内在动力。21世纪已经到来,构建既适应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又适应中国现代化要求的中华文化体系,是我们今天首要的也是迫切的任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和指示精神,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信念密码”“奋进密码”“民心密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蹄疾步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读懂“许党报国、矢志不渝”的忠诚之道,解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密码”。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回顾百年__,从呕心沥血传播真理的《共产党宣言》首译者陈望道,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雄模范夏明瀚,再到战功显赫却60余载深藏功名的战斗英雄张富清,对党忠诚是他们永葆一生的政治本色。我们党一路走来,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有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党员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读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奋斗之道,解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进密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回望百年__,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带领人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得来的。延安时期,毛泽东为延长石油厂题词“埋头苦干”,为党的七大纪念册题词“实事求是、力戒空谈”,激励了全党和边区人民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夺取胜利。通过苦干实干,共产党人一路“大步流星”“风雨兼程”,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员干部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勇于“当主攻”、敢于“登险峰”、善于“破难关”,积极主动勇往直前、奋发图强,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担当,不负韶华、披荆斩棘的气魄,夺下一个个“腊子口”、攻下一个个“娄山关”,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早日变成现实。

从“中国式现代化”中读懂“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为民之道,解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心密码”。“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回望百年征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就是因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民心为大、民生为重、民苦为忧,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明白“我是谁”、弄清“为了谁”、弄懂“依靠谁”,主动走进群众、深入基层,真心实意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说真话、见实情,始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真正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文

“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对深入开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和极强影响力,因此全体党员干部应以“理想信念”“民本情怀”“斗争精神”之笔,继续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华美新篇章,助力中国的巍巍巨轮在“复兴之海”中行稳致远。

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为笔,绘制出“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忠诚”新篇章。党的__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句话充分肯定了党在祖国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回望过去,可以发现,以胜利和成功为结果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策略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探索得到的。中国共产党以其丰富的经验、清醒的政治头脑及科学的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斩除了无数“荆棘”,最终凝聚了磅礴力量,为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展望未来,党员干部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诚心向党、忠心向党,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意志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把对党忠诚落实到行动上,继而积极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建设中去。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本情怀”之笔,绘制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新篇章。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谋求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征途上,党中央也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在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项伟大事业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应继续坚守“人民至上”原则,切实树立公仆意识、群众意识和良好服务意识,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面对未来,面对挑战,一定永怀赤子之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深入到群众中去,当好求真务实的“领头雁”,做好群众利益的忠实守护者,永葆为民服务的初心,同时还要注重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用心倾听其心声和需求,切实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及人民实际所需,制定科学的发展方案,勤于作为、干出实绩。只有坚持群众路线,科学规划发展建设走向,用心利民惠民,才能彰显实干底色,继续唱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壮歌!

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为笔,绘制出“一往无前虎山行”的“奋斗”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也是依靠无数能人志士一同探索奋斗,在实践中拼出来、闯出来,最终得到的伟大成果,它惠及全人民。新时代新征程,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努力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不断取得闪亮新成绩,需要党员干部们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冲劲,时刻保持敢于斗争、敢于创新、敢于付出的“战斗精神”,永葆共产党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奋进姿态,敢于消除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消极思想,突破思想禁锢、打破一贯思维,凝聚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激情,直面挑战、开拓创新,展现创新实力,用硬脊梁和铁肩膀扛起新征程中的发展重任,以实干作风践行责任担当,以艰苦奋斗绘制“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蓝图。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高速发展这条道路上,必然存在无数风雨坎坷,作为党永葆活力的“生命之源”,广大党员要主动扛起责任,践行初心使命,敢于和一切困难做斗争,从而切实为国家、为人民创造更好未来!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论文

要加强能力提升,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中国前程正似锦,青春奋斗正当时。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当代青年干部要尽情绽放“青春之花”、用“心”奏响“中国式现代化之曲”。

秉承一颗“为民心”,以人民至上“填歌词”,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民者,万事之本也。”在党的__报告中,提到“人民”二字高达一百余次,“人民”两字贯穿始终,“人民至上”饱含在字里行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追求。广大年轻干部要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不移跟党走,永葆为民初心、牢记为民使命,把人民当“心上人”,将群众事当“心头事”,将人民情化为“血肉情”。“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年轻干部要在一次次入户走访中知百家情,在一件件小事、纠纷中解百家困,在一场场促膝长谈中暖百家心,这样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致江河。

秉承一颗“奋进心”,以踔厉奋发“作节奏”,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风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从杂交水稻到青蒿素,中国科学在一次次实验中探索“新出路”;从青藏铁路到中国高铁,中国交通在一代代的接力中跑出“加速度”;从嫦娥探月到祝融探火,中国航空在一个个零件的堆砌中创造“新高度”。这一项项成就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埋头苦干、笃行不怠、矢志不渝的精神。“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广大年轻干部要向优秀前辈学习,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要敢啃硬骨头、勇挑重担子,在国家需要之时要有“召之即来”的觉悟,在困难面前要有“来之即战”的勇气,踏上征程要有“战之必胜”的决心。

秉承一颗“清廉心”,以两袖清风“奏旋律”,唱响中国式现代化华章。“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要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广大年轻干部要明确党的事业发展的“需求侧”,将“政治过硬”当作首要标准,以“清正廉洁”绘就履历“最美底色”,精准对接干部队伍“供给侧”。广大年轻干部要筑牢“清廉根”、勤上“政治肥”、常修“贪欲枝”,严格遵循“八项规定”,扣好人生中“第一粒扣子”;要以一颗“清廉之心”做好群众工作,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保持“两袖清风”的政治态度;要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个人作风建设,砥砺品格操守,自觉接收各方面监督,保持“中国式现代化之曲”的“小清新”。

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摘要]中国改革的成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作为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和最后取消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在发展私有制经济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必须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关键词]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合法私有财产。

一、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及其特征的科学预测中,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或一些理论构想。关于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研究和批判中发现并科学论证的。由于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什么必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关系,马克思自然从总的方面认为二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一,对私有制的批判,构成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起点。马克思在他所作的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尝试《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著作中,力图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的剖析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主题,提出要“从私有财产同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说明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显然,马克思是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提出来的,认为,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是“社会的财产”,这种生产资料占有方式是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的直接否定。

第二,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里,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无产阶级的对立。

第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做了科学探讨。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中,马克思认为,“个别人占有生产条件不仅表现为一种不必要的事情,而且表现为和这种大规模生产不相容的事情”,“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被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代替,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四,建立未来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经之路,是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的幻想”,即试图不通过社会的革命转变,依靠资产阶级国家帮助建立社会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驳斥杜林把暴力看作绝对的坏事的荒谬观点时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这就深刻地说明,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经过暴力革命。

第五,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马克思在对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比较中,设想未来社会“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这些是马克思所揭示的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显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二、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中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

1、列宁过渡时期理论和新经济政策理论中有关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

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将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付诸于俄国的具体实践,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也进行了艰难探索,在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上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个国家的过渡时期在经济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因为“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征。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这就是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可以既有资本主义成分也有社会主义成分,既有私有制也有公有制。

第二,俄国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就明确地把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作为苏维埃政权的一项重要任务。相继采取了对私有制的大中小企业和地主庄园分别实行没收、赎买、改组和联合的办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之后,又提出“由继续剥夺资本家这个极简单的任务转到一个更复杂和更困难得多的任务,就是要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生产的条件。”可见,过渡时期结束之日,就是私有制变成公有制之时,这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实现的。

第三,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允许农民的自由贸易和私人商业的发展。列宁指出:“既然国际国内的全部经济政治条件给我们造成了这样一种经济现实,即不是商品交换而是货币流通变成了事实,……。”那么,“只有经过这条道路我们才能恢复经济生活。必须恢复正常的经济关系体系,恢复小农经济……。”这是列宁总结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的教训提出来的,实际上已经立足于资本主义关系,允许个体私有制存在。

2、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的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制这两种公有制形式。这一观点在斯大林直接领导编写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样,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所有制上采取的是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即以国有经济为代表的公有制。这种模式曾一度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效仿或流行的模式。

3、前苏联东欧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探讨。

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国家一度流行的“苏联模式”的弊病日益显露,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他们在设计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时,不主张把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所有制理解为单一的结构,相反,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在所有制结构的选择上,他们探讨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可不可以允许私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可不可以兼容一定形式的非公有制?对此,波兰经济学家兰格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除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外,还存在着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例如农民、工匠和小规模企业家的个人所有制。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充分肯定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捷克经济学家锡克认为,集体所有制应当和公司合营、私有制形式相并存。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由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两大部分构成,非国有经济包括私营经济。匈牙利改革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私有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实践,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改革的成功也为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尤其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是对立的,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直至取消的过程。这在理论上有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做科学依据,在实践上符合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新中国建国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的社会性质,使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1919~1949年);第二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49~1956年)。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就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过程。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来的多种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为了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就需要对这些私有制经济成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性质不同,改造的方式也不同。具体途径是:无偿没收大资本,建立全民所有制;和平赎买中小资本,壮大全民所有制;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集体所有制。这样,到1956年底,私有制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立,过渡时期结束。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开放后,允许发展私有制,但绝不是放弃公有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之一就是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经济的旧观念的束缚。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前,公有制经济比重过高,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得生产关系某些方面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因而,对当时的很大一部分公有制经济来说,它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要调整和改革,使这部分公有制经济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当公有制经济退出的份额将要达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要求的最低界限的时候,必然会发生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争论。其实,发展私有制决不等于放弃公有制。

首先,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统一关系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内的统一。改革开放30年中,非公有制经济逐渐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由对立的关系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平等竞争的统一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重大突破起始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命题,并指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两个毫不动摇”相提并论。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了宪法。其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有两处重要修改。第一,进一步明确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第二,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这些方针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其次,国家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为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已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到前沿。2003年,国务院公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条例》指出:“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定本条例”。2007年,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2008年,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法》指出:“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制定本法。”这些法律都是与《宪法》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基本法律相一致的经济法律。它们与“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一道,共同维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济的主导作用,更有效地支配着国家的主要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对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到重要保证和领导作用。

四、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60年中,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从消灭私有制―允许发展私有制一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但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至于现阶段为什么允许发展私有制,要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解释,要坚持“生产力标准”。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整和变革所有制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不能把所有制本身是公是私,是这种形式还是那种形式,作为目的去追求。到现在为止,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未达到消灭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程度。相反,我国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具有多层次性,非公有制经济更有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和私有制不是对立关系。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是私有制。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被认为是对立的同时,他们也认为,私有制与其他所有制一样都是历史的,最终会灭亡,但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样,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所认为的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对立只是性质上的对立,他们并未对公有制与私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并存进行预测。而在他们去世以后这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使私有制形式不断变化;社会主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个体、私营等具有私有制性质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同时存在。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现阶段暂时消灭不了,它既在世界上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存,也在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存。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的弱点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后允许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历史较短,其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较低。从生产力方面看,我国非公经济的产业分布较广,其中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商业、运输等服务业,以及进入障碍比较低的制造业。从管理水平上看,有的非公企业低水平重复投资,追求短期化目标、违法经营、家族治理等。所有这些亟待国家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将其引导到现代企业制度上来,从而得到健康发展。

第四,法律形态的所有制要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研究所有制,首先要研究现实形态上的所有制,这是第一性的。而法律形态的所有制则是第二性的,它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法律形态的所有制即财产所有权或“产权”。马克思认为,产权是财产所有关系的法律表现,或“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我国现实形态的所有制既有公有制又有私有制,那么,在法律形态上就既有公有产权又有私有产权。国家法律在保护公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同时,必须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恰恰是由现实形态的所有制决定的,或者说反映了现实形态的所有制。

第五,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和公民私有财产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大多落到其从业者,即个体、私营业主身上,他们的合法权益很大程度上由其合法非劳动收入构成的合法私人财产体现。其他公民的私有财产除合法劳动收入构成的生活资料外,还包括由合法非劳动收入构成的各种物业资产租赁的收益,以及储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收益。这些都属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就是说,私有财产的内涵不仅包含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形式的所有制,还包括公民或私人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它比私有制具体形式宽广得多。我国未来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即将步入小康社会的公民的最大的保护,就是保护他们的合法私有财产,让他们有一定的财富积累,更快地奔向小康。宪法如果不在强调“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明确“保护私有财产”,那就不仅意味着宪法没有反映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而且意味着人们努力追求和创造财富的行为失去激励和保护。因此,为了实现小康,有必要从法律上明确保护私有财产。

五、结语。

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不断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就不能排斥非公有制经济,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不能搞私有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以便不断地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地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关键是要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这就是我们在现阶段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时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不能搞私有化和单?公有制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2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3。

[7]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57。

[8]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斯大林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51。

[10]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78,5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9。

责任编辑:黎贵才。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文

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人民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读懂党的__报告背后的“人民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汲取人民的“信仰伟力”、厚植人民的“斗争伟力”、凝聚人民的“发展伟力”,将“人民至上”贯穿本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坚持“人民至上”,汲取“信仰伟力”,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心心相印,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坚持“人民至上”,汲取“信仰伟力”,要坚持一切从人民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不离群众左右,确保理论有“高度”、学习有“进度”、实践有“力度”、民生有“温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把“中国式现代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坚持“人民至上”,厚植“斗争伟力”,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反复证明,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妥协求安全则安全亡;以斗争谋发展则发展兴,以妥协谋发展则发展衰。”坚持“人民至上”,厚植“斗争伟力”,要善始善终依靠人民力量,激发民族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壮士割腕捐躯的正气、勇气、锐气和爱心、信心、决心,着力提高自身本领,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唯有紧紧依靠人民,前进道路上才不至于迷失方向,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需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心心相印,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变为精神和物质食粮,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坚持“人民至上”,凝聚“发展伟力”,准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人民至上”,凝聚“发展伟力”,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准确对标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

农村现代化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

内容提要:法制现代化是由传统人治型社会向现代法治型社会的转型过程。党的十一届三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标志着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承袭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传统,又迈开了新的步伐。但是,中国法制现代化面对着发展经济的内外压力,背负着传统的人治包袱,还面对着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起步阶段都面对的社会稳定问题,使这一过程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历史轨迹。这就是发展方式上的政府主导性,目标选择的阶段性,价值取向的双重性,以及实现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非协调性。认识这些特征不仅仅是为了总结历史,更重要的是认识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一样,尊重传统又不囿于传统,学习外国,又不照搬西方。这是我们走过的路,也是既将走下去的路。

实现现代法治是中国有识之士近百年的追求和梦想。但是,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法治,难以与自然经济相嫁接,更与集权政体和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儒家道德观念相抵晤,追求现代法治的努力几经磨难,屡遭挫折。党的十一届三全会开始以理性的眼光审视历史与现实,并将法治植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肥沃土壤,逐步地、分层次地建构现代法治的制度结构与观念体系。认真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和特征,有助于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治建设道路问题。

一、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背景。

当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开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国内外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它决定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方向和特征。

中国是一个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一个时间不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在1957年以后的近的时间内,我们在理论上认为可以跨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而直接实行产品经济,在实践上则建立了一套权力过分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从而窒息了人们为追求自身利益而焕发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遏制了现代社会建立的基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则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稳步发展。与我国相邻的周边国家或地区也进入了经济腾飞的阶段,从而对我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实现四个现代化,改变经济落后状况,不仅是当时人民的迫切期望,而且是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1][2][3]。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论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一头连着中华民族的“大梦想”,一头连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小梦想”。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党员干部,要把“__时间”当做答卷的新节点,深入领会,化理解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实践行动,以实干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答好共同富裕的“__答卷”。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下好“先手棋”。全国__,以民主聚共识,以共识凝力量,吹响了“追梦号角”。党员干部,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洞见,谋篇布局、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要心往一处想,从形势发展变化中发现问题苗头、预见发展走向、把握工作重心,从困难和挑战中找准破题思路和解题关键,打好主动仗。要劲往一处使,以一致步调、顽强意志、坚决行动把“全国__精神”和各项工作部署转化为履职尽责、团结奋进“追梦”行动,织密共同富裕的“兜底”体系,创新共同富裕的“带动”机制,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推进“施工图”。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党员干部,是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主体力量,要牢牢把握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等中心任务,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推进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落地。要以实干开路、用实绩说话,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摸透基层情况,办实办好群众“急难愁盼”事,跑出为民办事“加速度”。要靠实干立身、凭实干破题,勇于开拓创新,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创新,把工作痛点堵点变成创新亮点,以创造性工作让共同富裕的“施工图”落到实处。

一路逐梦,勇毅前行,共圆“同心梦”。政府工作报告一组组数据的背后,就是一个个催人奋进的追梦故事。点点星火,汇聚成炬,每一份为实现共同富裕进行的努力,都是把__“新蓝图”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施工图”的力量。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中,党员干部,既是共同富裕的追梦者,又是圆梦人。要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念,将小我融入大我,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在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在机器轰鸣的企业车间……充分迸发个人能量,让人生理想同党和人民事业同频共振,努力让百姓的“钱袋子”更鼓,在谱写“__答卷”中实现自我价值。

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中国

中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拓和深入,是关于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划时代创造;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一个现代化中国的蓝图,是对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大贡献。在面向21世纪的新的时代背景下,“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进一步提升了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的自觉性。深入探讨现代化的一般意义和演进规律,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的实现道路和正确方向,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在21世纪中叶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是十分重要的。

世界现代化进程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战后以来,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和深化,随着世界在冷战与竞争中压力加剧,现代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在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得到了强烈表现,并在实践上演化为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不息浪潮。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不仅发达国家为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而继续把现代化推到战略高度,许多欠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拒绝落后、注重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和方案。现代化在实践上构成席卷全球的壮观景象,在理论上形成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应该说,仅从经验上感受现代化,还不能掌握其实质,只有从理论上把握这一概念,才可能避免实践上的偏移。关于现代化的概念虽然存在千百种表述,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但从理论上形成对于现代化的一般认识,是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现代化是以近代工业和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及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和历史主体的深刻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在其中的主要特征,被称为现代性。现代性实际上构成了现代化运动的阶段性结果。从目前对现代化的'理解来看,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生产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和标志,而生产社会化所表示的一定高度的生产力即现代生产力,是区别传统的以小农、分散的生产及其水平的。它是现代化过程中最根本的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其他方面进步的第一位因素。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生产力发展尺度上,又区分为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不同水平。

——经济市场化。现代经济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类型,其基本模式必然是对社会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即市场经济。当然,由于其实际形成中的特点,以不同国度相区别的市场经济形式存在种种具体的差异,但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市场化(并且是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则是其实质的东西。

——城市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移,传统的乡村或逐步建成现代城市,或为城市化所改造,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不仅是居住地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工业化过程所造成的物质生产方式延伸到社会生活、直至精神生活方面的一系列转变过程。

——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社会的物质技术和经济结构的进步,亦将在上层建筑领域引起相应变化,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一步步提上现代社会的建设日程,并成为现代社会的制度规范。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社会将更加重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且在制度文明建设中推进。

——历史活动的主体化。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现代化运动的最后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应当是人向其本质的回归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物质技术上、经济结构上,还是社会与政治层面上,现代化的目的都在于人的现代化,或人的解放,即人在历史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在现代化过程中,人民群众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历史活动的主体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却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

如上所说“经典的现代化理论”在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得到了总结和证实,但在其继续发展中也把这一理论抛到了后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工业比重已经超出发达国家,而其现代化程度却低于发达国家,这是“经典的现代化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中国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为荣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和精神支柱。虽然近代的中国落伍了,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的转换和发展,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就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我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我国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指风俗习惯、心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它瞬时间的巨大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德鲁克认为管理是而且应该是受文化制约管理也是文化。更有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当今现代化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是一种推动生产力的强大要素,它是一种来自文化的力量,也叫文化力,是一个企业的凝聚力和精神支柱,即企魂。要研究中国企业的管理就必须先研究中国企业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企业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至今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企业文化置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中。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涵盖了丰富的具有规矩性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不仅是现代企业文化形成的深厚基础,而且能够与市场经济相融。中国是最早提出人本主义,并初步建立起以仁爱、贵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体系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人本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重建。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为现代化企业管理重建属于本民族、同时代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为我所用,是当务之急。

二、中国传统文化包涵于企业人才管理中。

现代企业人才管理,即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我们现在所说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指将人力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是对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人才规划一定要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才会具有预见性,它是一种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儒家提出守正原则,即不要过犹不及,做事看待问题的观点偏激,办事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过了头超越客观形势,冒犯进错误;不及于形势又错过时机,流于保守。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强调了规划策略的重要性,说明在治军、治国、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都必须统筹谋划。研究对策有两个要点:预测、运筹。有备无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事无备则废。中国古代有许多系统运筹成功的实例。如三国时代的孙权、刘备对曹操的赤壁之战,诸葛亮的空城计,孙膑的减灶骄敌,都是运用战略策略以弱胜强的典范。这些古代的传统思想对当今人才规划中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强调规划的重要,对现代人才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于人才招聘中。

人才规划是使企业稳定的`拥有一定质量的和必要数量的人力,以实现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该目标而拟订的一套措施,从而求得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匹配。人才规划是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决策,中国古代关于人才规划的思想。人才招聘是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现代的人才招聘相当于古代的识人和用人,要通过各种方法选拔出适合岗位的人才,充分发挥其潜力。古代的识人之道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验验证等方面选拔,即现代人力招聘中的面试。内心所积蓄的,往往表现在面色上,即使想掩盖,内心也不能完全顺从。

四、企业文化建设要强调法制精神。

依法治国、依法治企是人类文明标志的体现,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必须依法治企并加强制度化建设,追求科学管理,它必然要求企业从习惯的人治向现代的科学的法治转变,并将人治与法治二者关系处理好。

以人为本,铸造和谐,诚信为基,创新为魂,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积极引导,逐步推进这将是我国未来企业管理工作者沿着方向,也是工作的根本出路,只有这样,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者,管理者在践实力行的基础上,定能将我国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相关范文推荐
  • 01-11 小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书信资料(通用20篇)
    条据书信的内容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避免冗长和重复。欢迎大家在写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做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条据书信。这本书是由高教司组编的,
  • 01-11 抵押担保借款合同(优秀13篇)
    借款合同主要用于明确借款人需要借款的原因、借款金额、还款方式等关键信息。借款合同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下面是一些实用的借款合同模板,供大家参考使用。
  • 01-11 上级通知转发报告(热门16篇)
    通知是向特定对象或群体传达某种信息或要求的一种书面形式,它可以起到有效沟通的作用。通知是一种将某项信息传达给特定人群的正式书面或口头形式。它可以为接收者提供必要
  • 01-11 质量检验员述职报告范文(18篇)
    通过述职报告,我们可以展示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表达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和追求卓越的意愿。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工作成果。
  • 01-11 网赌网贷心得体会部队(精选15篇)
    3.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验和感受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得体会的写作要领。
  • 01-11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汇总19篇)
    职业规划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对自己职业目标的认识和追求,不断调整和改进。以下是一些职业规划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推荐,可以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领域。本人今年大学毕业了,
  • 01-11 男女生交往礼仪心得体会好(专业19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某一事件或经历的思考和总结,以及对自身感受和收获的表达。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思和总结的方式,以下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和思考。花季,是人生中最美
  • 01-11 记录内容心里谈话记录(精选18篇)
    范本是指在某个领域内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模范作品,给人以参考和借鉴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范本,能够帮助大家提升
  • 01-11 计算机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学教育(实用20篇)
    范文范本是获得写作技巧和策略的重要途径,通过模仿和借鉴范文,我们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阅读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自
  • 01-11 大一学生个人年度总结(热门19篇)
    个人总结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的必要环节,是衡量个人能力和价值的重要参考。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个人总结的实例,供大家欣赏和参考。一年前,我怀着满心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