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风筝设计与创意范文(18篇)

风筝设计与创意范文(18篇)

时间:2024-01-11 19:27:03 作者:温柔雨风筝设计与创意范文(18篇)

创意是一种与众不同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它让我们与他人产生共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一些创意活动和比赛的介绍,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平台。

风筝教学设计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课时。

第一教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2、观察说话,导入新课:看了这些风筝想说什么?(根据回答板书课题:风筝)。

3、联系生活,请放过风筝的同学谈谈放风筝的情景、感受。

4、学习课文中的`资料袋,了解风筝的来源。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2、认读本课词语。

3、指名读课文,正音。

4、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5、再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三、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根据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2、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这就是“憧憬”)。

(2)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给“依然”换换词语。

(3)为什么我们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要是你来给风筝取名,你会取什么?

(4)我们把名字写在风筝的翅膀上,有什么意义吗?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快乐,谁能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呢?

(2)练习朗读。

(3)小组内比赛朗读,评选优秀朗读者。

(4)展示朗读。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丧、磨”。

一、检查。

1、认读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

2、再次播放课件(风筝飞舞的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翩翩飞舞”。

并用“翩翩飞舞”说话练习。

3、看到风筝飞上天,我们快乐地喊着,会喊些什么?

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4、分小组练习朗读、比赛朗读。

5、展示性朗读。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3、请学生先谈谈应该怎样读好这段课文,再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4、讨论:“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

四、总结。

1、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着急,难过,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风筝》教学设计

1、巩固识字,会写“扎”、“抓”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能从读中积累词句。

如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文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松鼠、小熊、纸船、风筝贴图,cai课件

(课前交流)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两件小礼物(出示纸船和风筝),这是,这是。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纸船和风筝〉〉这个故事.

齐读课题(相机指导:“筝”单独出现时读一声,和风交朋友时读轻声。)

二、识字写字

看,纸船载着词语宝宝慢慢漂来了,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指名认读,结合正音)。

课件出示:我会认

乐坏了扎风筝受不了抓住草莓幸福吵架

(“扎”、“抓”呈红色)

仔细看看穿红衣服的两个字宝宝,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区别字形)怎么才能把他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呢?(随机指导写“抓”和“扎”,再利用展示平台展示书写结果。)

三、品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松鼠和小熊住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引导观察,说话:仔细看看,远处有,近处有。(随机板画)

过渡:松鼠和小熊的家安在这,请孩子们打开课本92页,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到底在什么地方。

2、贴图

(谁来帮松鼠和小熊找到家?)指名贴图。

其他孩子仔细看:他们贴对了吗?说说理由。

小结:(师指贴图)松鼠的家在山顶,小熊的家在山脚,他们相隔那么远却成了好朋友,是怎么回事呢?请孩子们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3、初读二到六自然段

(1)、和同桌一起读课文

(2)、出示句子:和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

(3)指名答,追问:“纸船是谁送给谁的?风筝呢?(师随机演示纸船顺水漂流和风筝随风飘荡并贴图)

(4)、出示句子: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齐读,比较:上面的漂与下面的漂,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

引导加动作读句子

4、精读三、五自然段

小熊收到了纸船,松鼠收到了风筝,他们心情怎样

(1)出示图片和相应课文内容:仔细看图,再小声读下面句子,你从哪个词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心情?(乐坏了)

(2)追问: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快乐,高兴极了,美得不得了……)

松鼠和小熊为什么这么高兴呢?(自由回答)

(3)、指导朗读(假如你是松鼠或小熊,收到了朋友的礼物和祝福,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指名读,生评,(追问:你们觉得他高兴吗?谁能读得再高兴点?)再指名读,再评或范读。男女生赛读(男生当小熊,女生当松鼠,比一比谁最高兴。)

(4)、配乐齐读一到六自然段。师:是啊,小熊乐坏了,松鼠乐坏了,大家都乐坏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次感受朋友间的快乐吧。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他们生活得多快乐呀,可是有一天,(忧伤音乐响起)他们俩为了一点小时吵了一架,结果,(引读大屏幕上的句子)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音乐停)孩子们,假如你是松鼠,假如你是小熊,和好朋友吵架了,你会怎么做了?(自由发言)松鼠和小熊到底怎样了?请大家看大屏幕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5、小组合作学习七到十一自然段

(1)、小组长带领学习伙伴读课文7到11自然段,边读边想:

小熊,松鼠吵架的心情怎样?

他们是怎么想的?

他们是怎么做的?

结果怎样?

(2)、组内交流看法。

(3)、全班交流。(组内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心情:难过

想:和好

做:扎风筝、折纸船、放纸船

结果:和好

随机指导朗读八到十一自然段

四、拓展说话

纸船又漂流在水上,风筝又飘荡在山顶,松鼠和小熊还会在纸船和风筝上写些什么?

自由发言,随机进行激励性评价。

结束语:孩子们说得太好了,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你就会拥有幸福和快乐。

风筝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过程与方法:

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一、设境导入:在大屏幕上展示“放风筝”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和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谈谈放风筝的感受。为课文学习设置情景,营造氛围。

二、作者简介三、背景简介。

四、出示目标。

五、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听读要求: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

(1)生听读后解答。

(2)师总结。

六、研读课文(一),寻找误解和冲突。

1、在文中找出描写弟弟对风筝入迷情状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生读句子后做答。

2、“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为什么认为小孩玩风筝是没出息的?

(1)生答。

(2)师总结。

3、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1)生答。

(2)师总结。

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

七、研读课文(二),自我反省感受亲情。

1、是什么原因让“我”闪电般苏醒过来了?

2、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1)生交流。

(2)师总结。

八、合作探究。

(1)生交流。

(2)师总结。

(1)生分小组讨论。

(2)师总结。

九、品味语句,渗透感情。

生自由找出自己认为用的贴切的词语或精彩的语句加以品味。

十、体验反思。

对待早年的鲁迅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老先生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生自由发言,师归纳。

十一、拓展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或对游戏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十二、小结。

师总结,生欣赏歌曲《三月三》。

风筝。

鲁迅。

林晓铃。

《风筝》教学设计

(1)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体会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幸福”;学习小伙伴们在伤心失望时仍然充满希望,不断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气。

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一、回顾导入,搭建构架

浏览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探究,品悟真情

(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课文中哪一段是写做风筝的?

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体会。

2、交流:我们在做风筝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句子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换词理解“精心”。

(2)借助工具书、联想法理解“憧憬”。

(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句子2: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依然”。

(2)什么也不像的风筝怎么被称做“幸福鸟”呢?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对比感悟动作描写

(1)你是怎么放风筝的?

(2)书上是怎么描写孩子们放风筝的?抓动词感悟动作描写的准确、生动。

2、体会快乐心情

句子1:“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1)情景想像“越飞越高”飞到了哪里?

(2)角色互换体验。快活地“喊叫”着什么?

(3)朗读句子。

句子2:“从早晨玩到下午,……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1)抓时间、“歇不下来”感悟兴奋。

(2)朗读句子。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1、线断,风筝不见了。此时此刻,小伙伴们的心情怎么样呢?默读文,划出句子,体会。

2、交流

句子1:我们大惊失色、……倏地便没了踪影。

(1)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呢?

生自己理解。

老师讲授用理解字义的方法理解词语。

(2)多种方法理解“千呼万唤”。

(3)朗读。

句子2:我们都哭了……还是没有踪影。……

(1)哪个词最能体现出我们此刻的心情?

理解“垂头丧气”。

(2)我们垂头丧气,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怎样的风筝?

3、你们用心找了吗?怎么知道的?

会不会还有什么地方没找啊?

(四)展开想象,拓展说(写)话

1、齐读句子3: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2、后来,你们究竟找着了吗?请你大胆想象,把寻找的结果写出来,写出你们当时的心情。如果能用上今天学到的这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就更好了。

(五)小结:

幸福鸟啊!我们亲手做的幸福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a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快乐和痛苦。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呼唤这个名字,读读课题吧——风筝。

三、梳理归纳,积累方法

课文内容与情感

1、阅读方法

2、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憧憬

放风筝快乐

找风筝伤心

《风筝》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朗读体悟;圈点评注品味语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2、细致品味文章语言,领会简洁凝练的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意蕴。

学生: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查阅鲁迅的相关资料。

教师:钻研教材。制作简易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中学了,学习任务更重了,你们平时有没有抽空想过学习和玩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会儿时间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默读全文,思考:

1、课文回忆了“我”毁掉了弟弟的(),后来“我”知道自己(),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我”的心只得()。

2、文章有几个“我”?

3、“我”分别怎么回答我们刚才探讨的问题的?

三、研读与赏析

1、“精神的虐杀”具体指哪一幕?为什么说这是“精神的虐杀”?变换人称带上感情朗读体会。

2、“我”改过的方法?结果怎么样?朗读品味探究“我”的心理。。

5、“我”是怎样意识到“我”的错误的?为什么说“我”也“不幸”?“我”也是受害者吗?受谁的害?学生合作探究,老师相机点拨。

6、老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作者深深的“悲哀”之情。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1、大师鲁迅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又从他那学到了什么?

2、设计课文副标题并阐述理由。

3、文中弟弟的童年被无知的哥哥以及愚昧的时代虐杀了,你们呢?你们的童年在哪?

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哀凄凉的忏悔。然而,一切的忏悔又有何意义呢?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愧疚的心灵同样是不堪重负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可能这样的悲剧在今天仍然在上演,是啊,我们也很无奈,刚才同学都说了,做作业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这个社会不拼命就会被淘汰。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我们的童年被家庭、学校、社会虐杀了,我们不能像“我”的弟弟一样麻木,以为这样是对的,就把这个“恨”给忘记了,只有记得这个“恨”,我们长大才会努力的去改变这个虐杀儿童的社会。鲁迅又何尝不是有着这样的期待呢?他在遗嘱中说:忘掉我。我们又怎能忘记这位有良知的民族脊梁呢?怎能忘记这位关爱儿童和青年的慈爱老人呢?就让我们也怀着一颗民主、善良、宽容的心待人吧,惟其如此,那晴朗的天空中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六、作业(二选一)

1、假如你是文中的弟弟,你一定会有些新的感受想对哥哥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2、假如请你向父母推荐阅读《风筝》,你会说些什么?

七、板书设计

风筝

——一段往事,一个时代

“我”少年:折断风筝——精神虐杀

中年:未能悔过——永恒悲哀

风筝教学设计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折过纸船,做过风筝吗?想知道纸船和风筝会引发怎样的故事吗?

二、自读自悟,教师点拨,理解课文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自读课文1—6自然段思考: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他们俩成为好朋友的?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为好朋友后课文里用什么词形容他们的心情的?

(2)你能用“乐坏了”造个句子吗?你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让你“乐坏了”的事吗?

(3)你能带着这种“乐坏了”的`心情读一读课文吗?

在生活中同学们可能都有和好朋友吵架的时候,那么你是怎样处理的呢?松鼠和小熊也不例外,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可以小组学习,可以自己学习,弄明白已下两个问题。

(1)吵架后,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2)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

(3)学习完后,汇报交流:

《风筝》教学设计

1.通过预习和教师强调,学生掌握本文重要字词。

2.通过阅读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一篇课文主要事件的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抓住本文叙述的主要事情。

2.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明确本文的亲情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三)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明白为父母者虐杀小孩的天性是可悲的,而更可悲的是社会使得人们慢慢的忘却的这种可悲,于是这种可悲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

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正确把握文中的思想

1.抄写生字和常用词语。

2.你有过类似的父爱经历吗,请你写出来。

一、导入:

对儿时的回忆多半是美好的,不过如果因为你的父母曾经粗暴的干涉过你的喜好的时候你的回忆会带些苦涩,你可曾想过许多年后的父母想起这样的事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今天我就一起来感受一下。

二、朗读课文,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板书重要字词。

2.教师稍微讲讲重要字词。

说明:因为鲁迅的语言不易理解,因而设计学生分两次朗读课文,有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把握故事内容

1.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对不同的意见要及时评价和分析。

方法指导:人物是谁?什么事件?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了?

2.对这样的错事,作者鲁迅一开始的态度怎样?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分析。

说明:从概括文章情节到把握人物情感,难度加大,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方法指导:做错了事,作者有没有感到愧疚,有没有后悔的?文中什么地方告诉了我们?

注意把握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四、分析人物

1.结合上一个问题:大家对作者的这种做法如何评价?

说明:同学的答案各不相同,引领学生分析,各自陈述自己的看法,以此引出另一个问题。

2.许多年后作者的弟弟对这件事又是什么态度啊?

五、领悟情感

教师总结:作者对儿时的弟弟做了一件“精神虐杀”的事,这对小弟弟是一种残忍,这可以看出当时的时代为父母者对子女不合适的期望,但这也是一种亲情,只不过没顾忌儿童的天性;待后来作者幡然醒悟,可悲的是弟弟已全然忘却,这对作者更是一种沉重的悲哀,表现了哥哥对弟弟的眷顾之情,也是亲情的表现。

风筝

鲁迅

人物:我————弟弟严厉的的亲情

事件:毁坏风筝——想补救眷顾之情

《风筝》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过程与方法:

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一、设境导入:在大屏幕上展示“放风筝”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和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谈谈放风筝的感受。为课文学习设置情景,营造氛围。

二、作者简介三、背景简介。

四、出示目标。

五、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听读要求: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

(1)生听读后解答。

(2)师总结。

六、研读课文(一),寻找误解和冲突。

1、在文中找出描写弟弟对风筝入迷情状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生读句子后做答。

2、“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为什么认为小孩玩风筝是没出息的?

(1)生答。

(2)师总结。

3、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1)生答。

(2)师总结。

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

七、研读课文(二),自我反省感受亲情。

1、是什么原因让“我”闪电般苏醒过来了?

2、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1)生交流。

(2)师总结。

八、合作探究。

(1)生交流。

(2)师总结。

(1)生分小组讨论。

(2)师总结。

九、品味语句,渗透感情。

生自由找出自己认为用的贴切的词语或精彩的语句加以品味。

十、体验反思。

对待早年的鲁迅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老先生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生自由发言,师归纳。

十一、拓展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或对游戏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十二、小结。

《风筝》教学设计

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拟用三课时。

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查阅鲁迅的资料(上网有关书籍),堂上交流。

教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准备资料要充足,便于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第一课时

认识鲁迅,既为理解《风筝》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鲁迅的文章及课外阅读奠定基础。

1.学生交流查到的资料

(要考虑到——学生有的家里没有书面的相关资料,有的没有电脑无法上网查,一些学生查的资料过多或不全面)

2.打开网站:《鲁迅纪念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以下内容,作简要的笔记)

生平简介、主要作品、文学地位——这三部分的内容在网上有文字资料,教师在介绍的过程中告诉学生要记的内容,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精神实质——在“音容笑貌”栏选择三幅照片:

1903年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简要介绍“弃医学问”的经历、诗歌“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925年鲁迅在北京,写作《风筝》时已人到中年。简要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1930年9月50岁生辰在上海的留影,与书上的彩页插图相同,是鲁迅精神的写照。

作业: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鲁迅《风筝》在线朗读

第二课时

导入: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思想启迪思想,鲁迅先生的《风筝》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浓浓的亲情,它还启发我们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今天就让我们认真阅读,开动脑筋,迸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出示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上节课已完成);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和比较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请一名学生读,明确学习任务。

请学生朗读课文:正音解词――12名学生随机点,使每个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听读,做好朗读准备,教师将学生读错的字写在黑板上及时订正,检查预习情况。(朗读前投影风筝图片,希望学生在听读时联想起画面,丰富课文内容。)

投影要掌握的字词: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题一1文章讲述了一件什麽事,请用简要的话概括。2文章以什麽叙述方式讲述故事?理清全文的结构.(回答要点:1什麽人在什麽时间发生什麽事,表达什麽什麽感情或思想;2倒叙及倒叙的结构特点,复习叙述的几种方式)

作业:

(1)阅读《满天的风筝》,比较与《风筝》不同的情感。

(2)回想一下自己玩过的游戏、玩具,哪个最难忘?或者也曾象鲁迅一样与兄弟姐妹之间发生过冲突争执,有什麽感情体验?明天与大家交流。

第三课时

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和比较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学生质疑、解难

3.检查、交流昨天的作业。

《风筝》教学设计

1、会写扎、抓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难点:感受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变化。

一、课前展示:背诵《走山路》

师:“小猪、小兔和小鹿真是互相帮助的好朋友。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对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筝(轻声)

二、复习词语,巩固生字:

1、师:“课题读得这么好,这些词语能读好吗?”齐读、小老师领读词语。(重点读好“扎”“抓”“筝”“幸”松)

2、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三、回顾课文,出示板书:

师:“这篇课文讲了哪两个主人公?”“它们住在哪里?”“是什么使它们成为好朋友?”(板图)

四、师生角色对话,学习第3、5自然段:

1、师生对话:“我是小松鼠,我要把这一只装着松果和祝福的纸船送给小熊。”师对生“小熊,祝你快乐!”生回答。(送纸船)

2、观察图片,朗读第3、5段。

师:“图上的小熊是什么表情?”“看看这只小松鼠,它又是什么表情呢?”“它为什么乐呢?”个别展示读,齐读。

3、四人小组读3、5段。

五、配乐齐读1——6段。

六、师配乐范读7——11段。

师:是呀,纸船和风筝传递了小熊和松鼠相互的祝福,使它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正当它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

七、师:同学们,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八、理解“漂流、飘荡”:

1、师:看这两个词语,齐读。你觉得贴在哪合适?(生贴)说说为什么?(顺水漂流、随风飘荡)

2、说一说:漂流的()飘荡的()

3、谁能读好“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个别展示。

九、“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真美呀,可是这么美的东西,我们却再也看不到了。”齐读第7段。体会:“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师:小松鼠和小熊心情怎样?(伤心、难过)带着伤心、难过的心情读一读。个别读、齐读。

十、展示读8——10段。

十一、体会“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师:同学们读读这句话,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小松鼠渴望和好的心情)男女生读。

十二、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主动放一只纸船给小熊吗?

十三、学习第11段。

1、师:“小松鼠和小熊和好了吗?”

师示范读,学生思考“松鼠为什么高兴得哭了”。

师:“松鼠这时是怎样一种心情?”(兴奋、激动)生读。

2、松鼠把一只只纸船放进了小溪里,它每放一只纸船就对小熊说一句话,它说什么呢?

4、小结:朋友之间不仅要相互祝福,还要相互谅解。(板书)

十四、配乐读全文。

“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真情,在小熊和松鼠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这感人的故事吧!带着高兴和感动的心情,读读全文。”

《风筝》教学设计

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就是一篇以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浓浓的亲情的散文。此文为我们提出了如何进行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习此文,可以让我们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由于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

1、知识储备点

(1)理解本文的结构层次。

(2)熟读课文,把握感情线索,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3)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2、能力培养点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问题法、讨论法、评价法等),掌握生字词,品味文章语言,揣摩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体验点

(1)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勇于解剖自己。

(2)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的感情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1、重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2)理解在误解和冲突中所透出的亲情。

2、难点

理解作者勇于解剖自己和反省自己的勇气。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播放多媒体课件(放《风筝》歌曲,出示放风筝的影片。)

你能读出这首歌词里面某些词语的深层含义吗?请你仔细品味,写出这些词语的深层含义。(提示:谈出类似“不健全”、“不自由”即可。

设计目的: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引子”,由此引发学生对风筝进行深层的思考,为理解文章的内涵做好铺垫。

1、走近鲁迅

作家作品简介。(出示多媒体课件)

2、指导学生积累字词。(出示多媒体课件)

(1)字音

(2)词义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运用工具书,注重掌握和积累词语,为朗读、分析课文扫除语言障碍,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两件事: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中年读书后很懊悔想补过而不得。本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4、梳理结构

本文结构严谨,首尾照应,过渡也很自然,文章由景入题。作者是怎样引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的?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些事件?通过风筝事件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第一部分(第1—2段)由景入题,即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

第二部分(第3—11段)叙述“风筝事件”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2—13段)由景衬情,即由故乡的春天回到北京现实的冬天,照应开头。体现了作者一种心头的悲切,凄凉。

设计目的:以主干性问题促使教学深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并通过归纳提练,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引导学生感知文章的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几件事。学生先在小组之间相互复述故事的内容,小组再派代表在班上复述故事的内容。

(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两件事:

(1)“我”的一件往事: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

(2)“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无限懊悔当年对弟弟的虐杀,想补过而又不得的经过。

复述故事的内容时,老师要提示:要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

2、引导学生理解“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2)说说使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我”原来“嫌恶”放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并以踏扁弟弟苦心孤诣制作的风筝为“胜利”,当年对此事,我是毫不在意。时隔二十年后,“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此后每当回忆这事。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后来的看法是:“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产生变化的原因:偶尔看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中年明白了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

设计目的:通过复述课文内容,锻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来启迪思考,把握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关于风筝往事的联想,其感情线索,有两条:一是“我”的,一是小兄弟的,而又以“我”的情绪发展为主线。兄弟俩围绕着对风筝的好和恶,而产生出两种尖锐对立的情绪,以致发生了我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这一幕”。“我”在“这一幕”以胜利者自傲的心境一直延续到中年。二十余年后,一旦认识到“胜利”的空中楼阁是用对儿童“精神虐杀”的悲哀的砖块砌成的,沉痛、悔恨、自责、内疚组成的悲哀的网便蒙罩着心头。

思考课后练习题一、三。

设计目的:唤起学生的记忆,把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中来。

1、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同学共同研讨归纳。

相关问题预设:

(4)如何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体验先在小组内谈谈你对儿童玩游戏的看法,小组之间如有不同的观点,小组再派代表在全班举行一个小辩论赛。

(此题系拓展性学习,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看法,学生只要说得有理就应给予鼓励。)

3、引导学生品味文学语言的魅力。

学生活动:文中第3段写出了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文段在对小兄弟年龄体貌特征的介绍时,虽然简洁但很形象;文段又通过细致的观察,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程度,试从文段中找出这些准确、形象的词语,并在小组内说说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瘦得不堪”,以自描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多病小兄弟的身材体态;“张着小嘴”“呆看着”“出神”,以一边串的动词传神地显现出小兄弟喜欢风筝到了极点——即便自己不能放,也如痴如醉观。

本段文字综合运用肖像、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瘦弱的小兄弟形象。)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口、动脑,既培养筛选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又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总结反思: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这“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1、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讲述你与祖辈、父辈、同辈的兄弟姐妹之间感人的一幕,并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让学生养成一种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和发现美的习惯。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感受至爱真情,获得思想启迪。

2.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阅读《满天的风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备课时,可以借鉴总—分—总的思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研究一个个局部问题,理解课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满天的风筝》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回答)而鲁迅的《风筝》与《满天的风筝》抒发的思想感情全然不同。怎样不同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风筝》一文,了解文章内容,探究起深刻的内涵。

出示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

识记字词

读一读: 堕 憔悴 荡漾 瑟缩 什物

解释: 嫌恶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肃杀 诀别

(过渡)风筝是报春的使者,看见风筝,人之常情是愉快的,而“我”为什么却感到惊异和悲哀?请同学们自渎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读与思

教师导读:阅读分几步走,由浅入深。第一步:通过自读,概述课文内容,体会手足之情。第二步:教师范读并启发提问,学生边听边思,进一步理解课文。第三步:重点精读,揣摩疑难语句。

学生读完,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问题后,在全班交流,教师予以引导

教师范读课文,出示思考题:

1.为什么小时侯会把放风筝看成没出息孩子所做的事?

2.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3.鲁迅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给予指导点拨

[教师小结]作为兄长的我,小时侯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事,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严格管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是为落后观念所支配,所以说是“精神的虐杀”。对自己当年的行为,“我”深深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上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

学生针对疑难句段齐读或自由读。

自主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的疑难问题和还没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四人小组,合作研讨。(教师巡视,参与讨论,给予适当的点拨)

学生问题参考: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教师引导]

1.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阅读文章中“精神的虐杀的一幕”

2.强调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无法不过的,心情一直沉重

3.不仅是说天气,还说内心深处的悲凉。

[教师归纳]

布置作业

1.把学习这课的收获写在练习本上

2.如还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与老师、同学继续研讨。

《风筝》教学设计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

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理想的风筝)。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1、挑选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师作适当的补充。)。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选做题)以我最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风筝》

1、开火车读词语。

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松果。

草莓纸条幸福快乐漂流飘荡。

2、选择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3、指名读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提醒写好字注意什么?

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右边不要写成“瓜”。

祝、福:示字旁的书写-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

3、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4、学生先书空,后描红、临写。

5、展示,评议。

三、赠送“幸福”,感情升华。

1、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为了好朋友,并相互得到了对方的祝福,使他们拥有了幸福!今天,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仅上课听讲认真,积极发言,而且书写也很漂亮,老师也想把祝福送给你们,祝你们越来越优秀。同学们你想把祝福送给谁,想对他说些什么?把你的祝福写在祝福卡上吧。(播放《友谊天长地久》)。

2、出示句式:我想把祝福送给,祝他(她)。

我想问一下,你收到了他的祝福后,你的心情怎么样?

有了朋友的祝福,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课下,把你的祝福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四、作业。

1、写生字词。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风筝》教学设计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让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但遇到矛盾是应该学会主动伸出和好之手。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1、能正确熟练地认识本课生字词。

2、体会松鼠和小熊真挚的友谊。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2、提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掌握“乐坏了扎风筝抓住草莓幸福吵架受不了”等词语。认识会写“坏松扎抓祝福句幸”8个字。

(2)、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3)、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顺序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它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我会读。

坏扎抓莓幸福吵受。

(生提醒“抓”、“吵”、“受”声母是翘舌音;“幸”韵母是后鼻音——生展示个别读生评价——生展示开火车读生评价——生展示顺序打乱读生评价)。

认读词语。

乐坏了扎风筝抓住草莓幸福吵架受不了。

(1)学生展示带拼音齐读:

(2)、去掉拼音朗读。

(3)学生展示练习表达。

生展示读课文。

(生评价是否读流利?多字?少字?)。

识字、写字。

坏松扎抓祝福句幸。

(1)识字。

生提醒本课生字中,“坏”的韵母是前鼻音,“松”“幸”的韵母是后鼻音,“福”是唇齿音,“抓”是翘舌音,“扎”是平舌音。

(2)学生展示分析识记生字。

(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猜谜语等)。

(3)写字。

a、生提醒并展示写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8个生字,有6个字是左右结构中的左窄右宽的类型,写时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祝、福”:左边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幸”:下边只有两横,而不是三横“羊”。

b、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三、激发知识冲突(5分钟)(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表演课文内容(让生按照书上的提示和自己的想法把小熊和松鼠之间发生的事情表演出来,看谁表演得最好。)。

《风筝》教学设计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动手制作能力。

4、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学习风筝的制作方法。

1、教师准备:放风筝的录像、各类风筝图片相关课件。电风扇。

2、学生准备:有关风筝的资料。纸张、竹条、浆糊、线绳。

一、导入课题。

1、师:悄悄地春天来了,你看校园里的树木都发芽了,好看的在校门外的小河边上,柳树绿了,桃花和李花刚刚开过,白色的丁香花和粉嘟嘟的海棠花又来争芳斗艳。春天真美啊!就在上个春光明媚的双休日,秘老师去了泉城广场,去做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2、播放老师在广场放风筝的录像。

4、同学们对风筝了解多少呢?小组课前查找到了有关风筝的资料了吗?分组汇报吧。

5、学生分组汇报本组查找到的资料。

2.播放flash课件。

福娃妮妮:嗨!大家好,我是奥运福娃妮妮,欢迎你们来到风筝博物馆。想欣赏更多风筝吗?跟我来吧!(大屏幕播放flash课件的风筝图片同时奥运福娃妮妮作风筝的分类介绍)。

1.软翅风筝。

2.硬翅风筝。

3.板子风筝。

4.龙型风筝。

5.立体风筝。

6.自由类风筝。

三.观察风筝、发现风筝。

二、人们为什么在春天放风筝?

三、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呢?

1.妮妮不能白带领咱们参观,还一下子提出这么多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正是我们上节课各小组找到的有关风筝的三个问题。咱们先解决简单的,哪几个问题比较简单?(一和二),小组先碰碰头,哪个小组回答?播放正确答案。(小组长记下本组加星)。

2.第三个问题有难度,不要紧,小组先讨论研究一下,可以拿起风筝看一看,想一想,老师这里的电风扇也许还能帮上忙,说到电风扇老师这里要多说一句,这是我们班的同学自己从家里拿来的,我们应该感谢他!现在各小组快点讨论吧!

学生分组讨论。

请学生回答,并播放正确答案:

福娃妮妮: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里,许多人都喜欢到野外去放风筝。当五彩缤纷、造型各异的风筝在蓝天上翱翔,人与大自然就融为一体,这对放风筝和看风筝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那么,风筝为什么能飞上蓝天呢?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风筝总是迎风而上,而且风筝的“身体”总是斜向下的,这就是风筝能飞上天的关键。风筝总是迎着风飞,风吹在风筝上,就会对风筝产生一个压力,而且这个压力垂直于风筝的面。因为风筝的面是斜向下,所以迎面吹来的风对它的压力是斜向上的。风筝的分量很轻,空气的这种向上的压力足以把风筝送上蓝天。在风很小的时候,放风筝的人常常牵着风筝线迎风奔跑,或站在原地不断地拉动风筝线,利用勒线来调整风筝面向下倾斜的角度,这都是为了增大空气对风筝的向上压力,使风筝飞得更高。

另外,风筝有大有小,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它的下边往往还加了一些纸条或穗做成的尾巴。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为了使风筝的重心向下移,可以提高风筝的平衡性能,使它飞得更加平稳。

3.小组长給自己组加星。

四.扎风筝。

2.扎风筝之前我们复习下扎风筝的步骤:扎、糊、绘、放(板书)。

3.为了提高效率,扎之前,小组长还有一项工作要完成,是什么?(分工)。

4.扎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记录下来,找到答案也记下来,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咱们一起来解决。

5另外老师还要提醒大家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运用精美的风筝画面,活泼的卡通形象,逼真的模拟配音在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上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事实证明,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学生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指导下的学生们象一个个小精灵,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求知、灵动的目光不断地从老师,从多媒体、从同学们那里探寻着未知的世界,他们是积极的,投入的。新课程下的多种灵活的手段让他们参与的多了,活动多了,每一位学生都不可以做旁观者,都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既动手动脑也要动口,积极的思维,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风筝》教学设计

一份礼物是什么?(出示纸船并板书)折得多漂亮!我把它贴在黑板上。还有一份在这里呢,是一只微型的风筝。(出示风筝并板书)。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谁能来读一读题目?(指名读)读得多准确。“筝”和“风”交朋友的时候读轻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读一声。(全班齐读课题)

这纸船和风筝大家喜欢吗?老师将会把它们送给今天最认真上课的同学。看谁能得到它们。其实,这纸船和风筝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呢!

1、想读吗?那就快打开书本92页,读一读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一圈,想办法记住它。

(学生自由读课文)

我看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看到你们都在想办法记住字音,多会学呀!我们的词宝宝也站出来为大家鼓掌呢!谁会读?先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词中的字宝宝单独请出来,你还能读吗?(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认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一个比赛。请同学把你们做的生字卡片拿出来,边读边摆开在桌面。老师读,你们找出生字,并大声读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4、看来这样难不到同学。老师再换个方法看能不能把你们考住。请看这里有四个句子(出示句子: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2)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3)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4)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了。)

你们能把它们读好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随机对比“扎”与“抓”的异同)

1、同学们,说得很好。连小熊和小松鼠都给你们引出来了。大家看,小熊是什么样的表情啊。这么乐是不是乐坏了。小熊意外地收到了一只纸船,他怎么能不乐坏了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2、我看到xx同学,可真乐坏了,表情都出来了,请他来读读。

3、你们再看看松鼠的表情又怎样?对了,谁来读读这一段。(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你看它呀,嘴都合不拢了。该怎样读?(指名读)

4、小朋友,下面咱们把幸福和快乐送给你们的小伙伴吧。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给你的同桌听,把祝福送出去。

5、送祝福的小朋友乐坏了,收祝福的小朋友也乐坏了。大家都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最幸福,最快乐!(配乐齐读1——6自然段)

1、就是这纸船和风筝,给小熊和松鼠带来多少快乐呀!可有一天这快乐却没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了?请听老师读。

(配乐朗诵7——11自然段)

2、小朋友,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好,现在请你们自己去读一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自己的感受,使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次。(自由读)

3、你觉得哪里最使你感到难过呢?

4、当老师读到: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这一句时,真的非常伤心、难过。

(出示: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

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

7、我们难过极了,一起来读一读整一句吧。

放了一只纸船,在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就因为松鼠的这种真诚使美丽的风筝又飞起来了。多美啊!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吧。(配乐,师生配合读)

不知不觉大家都被感动了,特别是最后一句“松鼠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此时此刻他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下面请你们跟同桌一起交流一下吧。(配乐)

《风筝》教学设计

2.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图片和言语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下一环节作出铺垫。】。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啊?

3.老师这有些词请大家读读。

(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

4.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着风筝写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对文章结构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根据回答板书快乐)。

(2)那就带着快乐的感受读一读吧?(3-5人读)。

【设计意图:引入课文,体会课文是以快乐为主线。】。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你的读书声中我听出来了你快乐的心情,现在就让我们去做风筝吧!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知道做风筝是快乐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2)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3)那你能带着快乐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吗?

(4)谁能把依然换一个词但句意不变?(仍旧、仍然)。

(5)为什么风筝什么也不像,我们却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名字写在上面?

(因为风筝上承载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

我们憧憬什么,希望什么呀?

(憧憬风筝做好以后飞上天空的样子,希望这只风筝飞得更高。)。

(6)我们在做风筝时就满心欢喜,如今它做好了,虽然什么也不像,但它所代表的快乐没变,憧憬没变,希望也没变!

谁能把快乐的感受读得更好?

(7)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放飞这只满载着我们憧憬和希望的风筝吧!末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课文的那句话使我们感受到了放风筝的乐趣?把它划下来,并读一读。(过渡)。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生黙读第三自然段并画出句子。

(2)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大家都画的是这句话吗?

(如读了描写放风筝的句子,则要求他把句子读完整。

这句话写出了我们放风筝的动作,词语用得真好,让我们再去读读它吧!)。

(3)还有哪句话也写出了放风筝的快乐?风筝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4)谁愿意读读这句话,读出快乐的感觉?

(5)文中用一个词描写出了风筝飞舞的样子?(翩翩飞舞)。

(6)什么叫翩翩飞舞?你能做个动作吗?

你平时都用翩翩飞舞来形容什么呀?(翩翩飞舞的蝴蝶,是在形容蝴蝶飞舞时优美的样子)。

现在在空中翩翩飞舞的风筝什么样啊?

(7)那请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6)我们手中的风筝越飞越高,村里人看见说了什么?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夸奖,羡慕的感觉)。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能较好的朗读这段。】。

4.生读第四自然段的第1、2句。(出示课件)。

(2)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你们说发生了什么事?

看文中是怎么说的?

(3)看到风筝的线断了,我们怎么样?(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5)什么是“大惊失色”?

(是惊讶吗?我们看到风筝倏地没了踪影心里有些恐慌,所以脸色都变了。)。

(6)什么是“千呼万唤”?

(千呼万唤真的是呼唤一千次一万次吗?

千呼万唤是用来形容呼唤的次数多,人数多,心里很着急。

我们在呼唤什么呀?)。

(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能较好的朗读这段。】。

(1)你们找着了吗?都从哪里看出来的?(根据课文说一说)。

(2)不管找没找到,风筝上都承载着我们的快乐。

(3)让我们再次去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吧!

出示最后一句话: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齐读。

幸福鸟啊!我们亲手做的幸福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快乐无论我们找没找到风筝,它都是我们童年的快乐。

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呼唤这个名字,读读课题吧——风筝。

【设计意图:情感升华。】。

(1)老师这里有一首古诗,请大家读读。

(2)从诗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些孩子们在干什么?

(3)诗中没有说风筝这个词呀?你从哪知道的?

(4)请大家回去再查一查关于风筝的知识。

【设计意图:知识拓展,增加孩子们的知识储备。】。

这次的评优课让我对语文教学又有了一层更深刻的认识。语文教学注重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和教师语言的严谨性。

在备课时我发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刻,在师傅和李主任的帮助下我提高了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同时完成了教学设计。在最初理解课文时,我只是根据教参浅显的理解了课文的两条线索,并把重点句做了朗读处理,很像一节二年级的课。再次备课时,师傅和主任一次又一次的帮我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课文围绕风筝给“我”带来的快乐,着重写了“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三个场景,紧扣“快乐”一词,沿着作者的心里变化:“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依然快活——快活的喊叫着,拼命的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来组织全文的。从课文中的词语句子中都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这只风筝有着什么样的感情(或者说作者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感受),就连课文中村里人简单的一句:放得这么高!都可以品味出夸奖、羡慕等复杂的情感,可以想像这篇课文中的用词用句了。

虽然经过两次试讲。但在正式上课时还是有很多的缺点:对教案不够熟悉,课堂上出现了忘词现象,很让人尴尬(可能是由于教案改得太急了,上午第四节可刚定稿),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缺乏自信的问题;在课上没有做到精炼语言,废话太多影响了课堂;还有对于孩子们朗读当什么样才是好的标准不清,在孩子朗读不好时教师可以范读,要注重鼓励的语言,激起孩子读书的兴趣;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时,我让孩子们做了动作,效果不好,那么结合文章理解课文就是一个好选择。当然我的缺点还不止这几处,希望其他老师能多给与指教。我会继续努力!

相关范文推荐
  • 01-11 防范被骗心得体会(汇总14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某些事情,从而使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够有所提升。以下是一些在工作中总结的心得体会,其中包含了一些职场技巧和个人成长的经验分
  • 01-11 银行柜员年度报告范文(16篇)
    报告范文需要具备客观、清晰、准确的特点,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使用其中的信息。阅读范文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应对工作
  • 01-11 2024年民主评议登记表(优质13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学习的工具,通过模仿优秀的范例,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下范文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够为大家写作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一年匆匆而过,回顾自己一年以来的
  • 01-11 最新个人能力不足的竞聘报告(通用21篇)
    竞聘报告是一个向招聘方传达我们对职位的理解和期望的重要文件,通过它,我们可以展现自己的诚意。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竞聘报告范文,包含了各个职位的报告样例,希望能够
  • 01-11 学校元旦晚会活动策划书方案(实用19篇)
    策划方案的制定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确保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清晰明确。如果你正在编写策划方案,以下是一些经典案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
  • 01-11 应用实训技术应用报告(精选19篇)
    范文是一种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的重要资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作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大学生
  • 01-11 教育局半年工作总结汇报(模板15篇)
    写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自己在过去一个月的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优秀的月工作总结,从中学习和汲取经验吧。今年是“xxx”的
  • 01-11 建筑风水心得体会(模板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和问题。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心得体会有所启发。建筑风水是一门古老
  • 01-11 幼儿园教师培训指南(专业13篇)
    范文范本的创作不仅需要扎实的写作功底,还需要对所写主题有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家的范文范本,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学习。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和法规,根
  • 01-11 跨境课程万能版(汇总19篇)
    范本的存在可以激发我们对写作的热情,让我们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表达。为了方便大家参考和学习,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研究和欣赏。【引言段】(200字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