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的选择应该根据自身的写作需求和目标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范例进行学习。4.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经典范文范本,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写作技巧和写作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推动乡村振兴,要把人力资源放在重要位置,为乡村振兴做好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近年来,石林县始终坚持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人才工作水平,最大限度推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挥,但受限于我县地域经济等因素限制,依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困难亟待解决。
一、面临困难及问题。
重视度不一,工作合力“难形成”
成员单位对人才工作重视“参差不齐”,少数领导干部对党管人才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及人才振兴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理解不透彻,工作呈现出“上冷下热、逐级减弱”的趋势。一是人员力量配备不足,牵头抓总职责不明,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决策咨询机制不健全,致使制定具体政策时协调各方较难,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抓不好,各自为政、无人管理不想抓等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工作机制不灵活,管理体制不完善,现有资源整合利用不充分,人才干事创业环境优化不够,人才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如:我县在非遗人才、旅游人才的管理及培养方面,出现信息互通不够,信息掌握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
吸引力不足,本地人才“回不来”
石林县在区位条件、经济总量、产业基础、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无区位优势。一是对在外的本土人才回乡干事创业的吸引力不足,在人才的招募中,与其他市县区在同等甚至更优惠条件下的人才竞争仍处于弱势地位。二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人才自身价值回收的时间成本较大,加之在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等方面,理念滞后、思想保守、投入不足、措施乏力,本土人才宁愿到邻县(市、区)工作,也不愿回乡;三是在外本土人才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回乡干事创业精神不足,广大在外人才思想局限,只顾自身发展,而忽略家乡的建设。
集聚力不够,专业人才“进不来”
乡镇(街道)、村(社区)吸引力不够,愿意到基层干事创业的人才少,加之我县县域经济相对落后,难以吸引并招聘到高学历、专业性较强的人才;一是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较少,高、精、尖、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其中教育卫生、农林牧业、民族文化、乡村旅游规划发展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尤为紧缺;二是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的主题式产业环境和文化氛围还未形成,对于高、精、尖等重点企业和相关领域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大,集聚效应难以呈现;三是缺乏平台载体,基层人才成长的空间不足,现有产业整体规模小、实力弱、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缺乏高新技术产业,难以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载体和平台,人才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针对性不强,乡土人才“上不去”
截止2019年底,我县共有农村实用人才8779人,整体呈现文化程度整体偏低,专业性不强的问题,部分单位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仍然存在,导致我县农村实用人才综合能力上不去,适应形势跟不上。一是系统、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缺乏与各类人才发展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内容,没有建立或健全各类人才在培养上的激励机制;二是科学、精准的人才培养内容设置不够。各支人才队伍的主管部门对人才培养的思考谋划和结合实际需求的长远规划不足,课程设置单一、培训内容不接“地气”,加之培训资金、培训机构、师资力量缺乏,资源的合理整合不够,造成人才的知识老化。三是创新、促进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方面投入不足,激励政策不健全,一些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制度落实不够好。
二、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重视,全力推动人才工作。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构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乡土人才工作格局,乡镇(街道)与县级各主管部门要畅通信息渠道,及时联络大学毕业生、乡土人才及专业技术人员,做好思想解释工作,让其转变思维模式,邀请在外务工、待业等人才积极回乡,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允许乡镇(街道)就特殊人才进行单独招聘,同时放宽乡镇(街道)人才招聘与引进的方式,可采取免笔试直接面试的方式补充相应人才;推进校园招聘方式,充分发挥好校园招聘的优势,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及时招录到岗。
(二)充实后备力量,全心做好人才回引。
一是加强科学分析研判。客观分析各类人才队伍素质状况,准确把握现实工作需要,分类别、分岗位制定岗位需求计划及人才队伍情况,明确目标,“对症下药”。既充分考虑人才的作用发挥,又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岗位的需求;二是通过加大人才回引力度,拓宽人才回引渠道,完善扶持政策,将在外务工、待业人员吸引回乡,建立健全乡土人才数据库,科学、准确掌握好各类人才情况。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乡土人才库和储备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做好的人才支撑。
(三)加大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人才质量。
一是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充分了解各支人才队伍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因材施教”,充分激发人才的潜能,储备可用之才;二是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灵活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各种活动,根据不同对象,可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例如:对理论知识的培训,宜采用课堂教育方式,对实操知识的培训,宜采用现场观摩、实地操作等方式,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格局,增强创业干事的主动性。
(四)营造良好环境,全域服务人才工作。
一是采取座谈会、深入调研等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听取乡土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及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科学、合理采纳;二是在全社会、全领域积极营造鼓励人才肯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工作环境及良好氛围,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局面;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人才消除“后顾之忧”,旗帜鲜明为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撑腰;四是整合资源、发挥创业平台作用。发挥好双创平台(石林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省级),9个市级农业创业示范村(阿着底村、大糯黑村、彝族第一村、小箐村、小紫处村、大可村、下赵公庄村、尾乍黑村、南大村),2个民办市级创业示范园(石林博润科技创新孵化服务园、石林文化旅游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1个农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台湾农民创业园),2个农业创业园(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公司、云南神彩农业发展公司)),依托“石林创业精英集训营”等平台,科学、系统吸引、培养好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意见的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意见的指导性很强,有时是针对当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有时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的,意见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发。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7篇】,欢迎品鉴!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这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一些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村级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偏低、村级后备干部源头匮乏、村级干部工作效率不高等现状,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笔者通过对目前一些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一些村“两委”职责分工不清,战斗能力不强。一些村“两委”班子缺乏全局观念,导致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形同一盘散沙,工作处于被动局面,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村级干部作用发挥不好,村级组织工作效率低下,离人民群众的要求相差甚远,削弱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二)一些村级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村级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难以理解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村“两委”不注重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没有探索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有效途径,忽视在年龄较低、文化素质较高的外出务工、经商这个群体中发展党员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三)一些村级后备源头匮乏,培养意识不够,后备干部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区域间的人员流动,农村青年大多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守在家的多数都是“老弱病残”,村级后备干部源头匮乏,村级后备干部储备不足。
(四)一些村级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成效发挥不好。有的村级干部工作作风漂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成绩平平;有的村级干部依赖思想严重,消极应付。加之村级干部待遇偏低,使得有的村“两委”成员缺乏工作动力,未能发挥有效作用。
村级干部是农村工作的主力军,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引领者;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推进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好村级干部队伍至关重要。
(一)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村“两委”能否发挥或发挥多大作用,关键在于解决好“人”的问题。必须将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拓宽选用渠道。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能手中发现人才,把那些思想作风正、观念新、懂经营、善管理、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人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对出缺的村“两委”干部,针对存在的问题,区别情况,分类指导,选优配齐出缺村级干部。
(二)实行村级干部职业化管理。按照“聚集八方才、调动积极性、提升组织力、助推摘贫帽”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农村党组织“星级化”动态管理为载体,采取定对象、定岗位、定职责、定保障、定档案等“五定”措施,推行岗位专职化、报酬公薪化、管理规范化“四化”,实行全脱产工作、全天候履职。提高村级干部待遇补贴,充分调动村级干部工作积极性,形成村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职业化管理体系,促使村级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立足岗位主动作为,为乡村如期脱贫摘帽和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建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级干部的“三培养”机制,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每个村均配备3~4名村级后备干部,年龄一般应在35岁以下,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落实培养责任,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备用结合,及时把有培养潜力的后备干部安排到村党组织副书记、村民委主任助理岗位或乡镇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促进村级后备干部的成长。
(四)拓宽村级干部选拔途径。积极采取选拔、选派、选聘为主的“三选”措施,切实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注重从民营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致富能人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注重从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按照“四不变”和“两优先”的原则,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主要干部职位上挂职锻炼,挂职锻炼期间原职级、工资、福利和列支渠道不变,对挂职锻炼表现优异的,优先列为乡镇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优先提拔使用。根据实际需要,注重面向社会选聘大学生村干部,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民委主任助理,作为村主要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同时,着力抓好村一般干部队伍的建设,从退伍军人、企业职工、农村知识青年和组队干部中公开选聘任村团委书记、妇女主任等职,不断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
(五)加大村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当前村级干部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发展经济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二是依法行政能力,促进村务工作规范;三是化解矛盾能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增强村干部发展经济、依法行政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可以在四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加强综合培训上下功夫。采取请专家讲课、远程教育培训、实地参观、外出学习等方式,加大村级干部的市场经济理论、农村法律法规和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增强能力。二是在提升学历培训上下功夫。积极鼓励在职村级干部报考大专院校,通过远程教育、县委党校等系统的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村级干部的文化素质。三是实施下派和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方式,为村级组织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努力改善村级组织结构,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搭建培训平台,培养致富能人,充实村级后备“库”。农村致富能人是农村先进分子,具有较强的“双带能力”,是村级后备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在培养过程中,以专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为平台,为农村致富能人的素质提升提供培训,支持帮助他们致富,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农村致富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他们成为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领头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领导干部不专业,缺少执行力。乡村振兴是一个大而广的话题,从涉及政府管理层面来讲,涉及农业农村、自然规划、城乡建设、水利、林业等方方面面的政府部门。如何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取决于乡镇领导的观念和认识,目前,对部分乡村领导对乡村振兴如何实施,还停留在文件上,县域领导停留在会议上,经济专家还停留在宏观上,这些问题不解决,乡村振兴也只能是“政府出钱把墙刷白,种花种草,面子很好”。
(二)广大人民群众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识普遍不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留在家里的人多数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事作业、带带小孩等。这部分群众普遍发展意识不强烈,对乡村振兴战略只是从电视、新闻上面获知此事,对怎样实现乡村振兴知之甚少,更别说干什么、怎么干,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与他们无关,缺乏主动性、参与性,甚至阻碍发展,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
(三)农村实用人才不足,缺乏农业新型主体引导,乡贤发挥作用不明显。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一部分在村务农,另一部分在外务工或经商。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更谈不上对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近年来,农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流失,人才资源要素向本地回输较少,输血功能较弱。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应形成组合拳,以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为基础,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基层组织、培育人才、培育优势产业、强化基础设施投入等关键环节建设。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乡村领导的职业和专业培训。
提升乡村领导对政策理解和运用能力,掌握乡村振兴实施的方法和步骤,实事求是的组织项目运作执行力。要有宏观观念,更要有微观的方案。各级党委要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培强配齐基层党组织,增强凝聚力。
乡村领导长期面临基层繁琐的工作,在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缺少实战经验而显得不知所措。特别是产业振兴需要市场化体系,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市场化产业体系建设,大部分束手无策,更严重的是缺少专业的咨询和服务机构,让乡村领导们更为恐慌,束手束脚,维诺不前。
(三)做好产业规划,发展农村产业,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产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必备条件,只有通过产业发展才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一是相关部门要指导和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找准产业发展着力点,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发展科学的、有市场的产业,而不是照搬照,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二是依托本地农业特色资源,以品牌意识拓展市场。三是根据地域特点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对乡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二是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农民。三是进一步健全涉农投融资政策,切实解决农民、农业企业贷款难问题,激发金融机构投放“三农”贷款积极性。四是建立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重点发展符合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需求的多层次、高保障农业保险产品与服务。
(五)加强宣传舆论引导。
对于乡村文明建设、乡村环境整治,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特别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农村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宣传员角色,逐步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风气和环境卫生意识。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村民行为,开展村民小组乡风文明、环境卫生等评比活动。
总的来说,近年来,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然很突出,仍是制约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短板、弱项,要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仍需要深入研究,找准症结,抓住关键和主要矛盾,不断强化投入和工作力度,多做绣花功夫,从历史的角度、战略的角度、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农业农村工作,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奠定基础和保障。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关乎民生的“三农”问题指明了道路。乡村振兴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不仅立足于当今国家发展战略,也是站在乡村未来的、可持续的发展方位上,其中最关键的是人才资源的保障。农村要实现跨越式、创新性发展,需要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这是目前乡村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因此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质上要实现乡村人才资源的聚集,提高乡村教育的发展质量,培养专业型、创新型的专门人才。
当今时代,任何社会领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撑。乡村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在技术、资金、资源、人力等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处境。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能够迅速发展,人才资源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人才不仅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且城市发展也吸引了众多人才向城市靠拢。乡村要实现振兴战略的宏偉目标需要借鉴城市依靠人才的策略:一是,发挥乡村领军人物的才智。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敢闯、敢拼、肯干的领头羊,他们富有知识和能力,有创新创业的事业拼搏之心,能为乡村事业发展发挥带头人的作用。二是,发挥人才资源的榜样效应。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一批专业人才,而一个区域发展起来势必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人才正是带动乡村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乡村各领域发展的动力。三是,提供人才保障。乡村是一个复杂的地域,每个一个乡村发展的层次、水平、程度不同,意味着发展的模式不同,实践中成功发展起来的乡村不仅为各类人才的培养提供环境条件,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也为乡村发展做好了人才保障。
1.人才资源匮乏。
一些乡村处于边远落后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发展的条件艰困,这些条件是制约人才的重要因素,落后的环境满足不了外来人才发展的需求,许多学有所成的人才只能望而止步。另一方面,当地的教育水平低下,人才培养的数量满足不了当地的发展要求,高质量的人才不肯屈身于乡村,希望在大城市寻找优越的条件,导致乡村人才匮乏。
2.人才外流严重。
国家重视高校人才扎根于乡村发展,培养和磨炼一批国家发展的后备人才队伍,鼓励高校毕业生以“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形式参加乡村发展,并且提供了优厚的待遇条件,在各地方政府的配合下,众多毕业生也积极响应,每年有大量的人才进入乡村。但是当服务期满,由于生活需求、个人家庭事业、职位晋升、收入水平等方面因素,大部分基层大学生选择离开乡村,这就造成为人才的流失。一些单位为了保住人才提供优厚的条件,最终仍不能留下这批优秀人才,乡村只不过是这些大学生谋求更高发展的跳板,虽然乡村为每一年培训大学生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终仍是面临人才外流的局面。
3.人才教育缺失。
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资源主要是依靠当地年轻一代,这也是受文化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影响,他们能够扎根于本地发展,了解当地的民风习俗以及社会实情,只有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增加高素质人才的数量,提高本地人发展家乡的意识和意愿,重点扶持和鼓励本地人参与本地振兴发展,才能为乡村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自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乡村教育的普及度提高,基础教育有所发展,但是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远达不到水平,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才仍存在巨大的缺口,一方面是当地的基础教育硬件、师资力量得不到满足,无法提高本地人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是学习氛围差,不仅家庭不重视,学生厌学弃学现象也相当严重。另外,经济发展水平低也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人才管理欠缺。
乡村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同时也要管理好人才。既要谋求乡村发展,也要满足人才自身发展需求。乡村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方,一些封闭观念仍然存在,官本位思想严重,在用人制度和选拔人才标准上问题突出,排外、任人唯亲、晋升制度不完善、人才绩效标准不统一,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人才流失。
1.引进人才。
乡村振兴需要当地政府的参与和领导,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改善当地发展条件,为人才引进奠定基础的条件。一是要注重对乡村的谋篇布局,规划好发展的区域,确定管理型、技术型的岗位,做好人才引进的标准,合理配置人才岗位,充分调动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要注重当地的形象宣传,给外界提供一个求发展、能发展、发展好的良好印象,发挥大学生资源的优势,与高校进行合作,为高校人才到乡村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为引进人才做好充分的资源储备。三是注重人才引进的条件,保障人才的基本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他们的心理预期。
2.保住人才。
一个地方的发展程度体现人才资源的丰富程度。乡村振兴发展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做好保住人才的措施,而一个人才是否愿意继续留下,关键在于是否满足他们的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作为一个社会人,对家庭、事业都负有责任,而这正是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留住人才的关键。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另一方面,各事业单位要改善工作环境,创造条件,提高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量才适用,使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相符,使人才尽其所能,尽显其才,真正把保住人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乡村振兴发展做好人才后备。
3.培育人才。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教育水平高低,而教育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要把教育事业放在突出位置,重视人才的培养。一是重视学校水平的提升,完善学校基础条件,改进教师教育方式,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学生受教育的质量和数量。二是各事业单位要注重年轻一辈的培养,老一辈要把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传授给后辈,争取人才培养不断层、不断裂,保持人才的稳定持续性,争取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是重点引进先进的人才队伍,通过专门专业人才的知识经验的传授,弥补教育资源的欠缺。只有多方面的培育人才队伍,才能为乡村战略提供更多、更坚实可靠的人才力量。
4.管理人才。
一个良好的人才管理体制关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水平。把人才管理好、运用好不是简单罗列人才队伍的数量,它是关乎人才的晋升机制、薪资制度、岗位配置等方方面面,既要对人才给予合理的待遇,也要对不作为、不能干、做事慵懒的人员给予一定惩罚,做到公平公义、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任人为才。另一方面,人才管理需要合理的规章制度,合理处理工作中出现的人才管理问题,同时也要完善制度,确保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挖掘一批具有真才实干的人才典型作为榜样带动各方面的工作力量,为乡村振兴发展造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但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面临着专业技术、基层管理人才质量不高,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面临问题困难。
师资力量薄弱,培训重点难以把握。在组织“万名党员进党校”、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大学生村官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妇女创业就业暨妇女干部素质提升等培训班的时候,在乡村振兴培训方面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讲授重点难点内容把控不到位。
在“培”上下功夫。
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涉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村实用带头人培训以及“半农半读”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培训机制,构建以职教中心、中高等院校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参与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分阶段、重实训、参与式”的培训模式。鼓励职业院校通过多种形式、设立多种专业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展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作为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的重要内容,着力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实实在在培养储备一批即有学历又有能力的基层人才。
在“训”上出实招。
继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大学生村官培训班,会同县级农业农村局、妇联、共青团、美丽城乡建设指挥部等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妇女创业就业暨妇女干部素质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暨基层团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培训班。聚焦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骨干人才培训。
在“管”上见成效。
选优培强农村致富带头人,深入挖掘一批农村匠人、乡村能人,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或纳入后备人才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其他村民共同致富;扩宽村(社区)干部进入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渠道,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村(社区)干部创造更大的舞台,让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更有盼头;搭建乡村创新创业平台,落实农村“双创”激励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和本乡“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到乡村创新创业,支持返乡农民工到县城和中心镇就业创业;加快建设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基地)和农村创新创业人员孵化基地,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培训、实训、实习平台。组织开展农村创新创业“百县千乡万名带头人”培育行动,引导加大农村双创导师、双创示范园区管理人员、双创优秀带头人等的培训力度。加强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三支一扶”等人员的管理服务,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引领力量。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面临问题困难。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长久以来,各单位、各部门对于“好用的人才”,一贯采取的是“人尽其用”的原则,导致大量甚至所有的工作都压在一个人身上。加之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
三是人才“上不去”。年轻学历高的高素质人才,回村任职之后,基层源源不断的工作量如排山倒海般逼压过来,使得这些人才疲于应付,无心更无多余的精力和时间继续学习,加之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没有体制机制的适当倾斜,大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在“带”上下功夫,让人才扎根一线有劲头。擦亮党员身份,将党员纳入青年人才党支部管理,非党人才由青年人才党支部发展培养;带领回引人才创业干事,熟悉村情民情,服务所在基层组织;建立健全“导师帮带”机制,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优秀村干部“一对一”结对联系帮带。
在“留”上求突破,让人才扎根一线有念头。结合人才对象各自专业、专长、经历等特点,明确干事创业方向开展实践锻炼。通过定目标、分任务、同协作,全面参与当前重点工作和村级事务管理,在基层环境中锻炼,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送”上给支持,让人才扎根一线有盼头。回引人才在村培养锻炼期间,村委会鼓励支持并给予优秀青年充分的备考时间,回引人才在实践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丰富了备考知识,是公考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关键在人。**市从优环境、聚人才、搭平台等方面着手,凝聚人才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加快了乡村振兴进程。但是在推动人才振兴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引起重视。
一是基层一线尤其是偏远农村人才流失较多。政府制定的支农惠农政策缺乏落到实处的执行者,农村发展产业缺乏有足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带头人,缺少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带头人。由于农村尤其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条件不够优厚,城乡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差异悬殊,对人才吸引力不够,导致人才从农村流向城市。
二是农村人口基数大、实用类人才总量少。由于对农村实用类人才资源重视程度不够,挖掘、培养力度小,实用人才总量不足、文化层次总体偏低、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乡村振兴需求。
三是农业领域高层次专家柔性引进多、全职引进少。**市作为农业大县,传统加工型企业多,产品现代技术、科技含量低,企业家创新思维不够、认识不足,发展理念还未完全转变到依靠人才科技上来,高层次尤其是领军人才承载力不足。
基层建议:
一是持续创优人才环境。出台柔性引才奖励扶持办法,优化现有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常态化组织开展本地籍专家人才家乡行活动,吸引人才回乡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优化人才公寓环境,为人才提供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全方位服务,促进人才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尽献才智。
二是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实施“枣乡英才”工程,拿出一定名额向农村实用类人才倾斜。与高校对接,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农业商学院等平台,聘请高校专家人才、科技小院驻站硕博研究生等为导师,指导种养殖大户开展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现代管理等培训,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能力,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培植更多农业科技型企业,为人才作用发挥提供舞台。
三是持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持续举办人才创新创业对接洽谈会涉农领域专场活动,搭建农业企业人才对接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农口院校专家人才前来对接洽谈、指导生产,促进更多农业智力成果在乐陵转化。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1、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关乎民生的“三农”问题指明了道路。乡村振兴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不仅立足于当今国家发展战略,也是站在乡村未来的、可持续的发展方位上,其中最关键的是人才资源的保障。农村要实现跨越式、创新性发展,需要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这是目前乡村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因此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质上要实现乡村人才资源的聚集,提高乡村教育的发展质量,培养专业型、创新型的专门人才。
当今时代,任何社会领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撑。乡村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在技术、资金、资源、人力等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处境。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能够迅速发展,人才资源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人才不仅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且城市发展也吸引了众多人才向城市靠拢。乡村要实现振兴战略的宏偉目标需要借鉴城市依靠人才的策略:一是,发挥乡村领军人物的才智。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敢闯、敢拼、肯干的领头羊,他们富有知识和能力,有创新创业的事业拼搏之心,能为乡村事业发展发挥带头人的作用。二是,发挥人才资源的榜样效应。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一批专业人才,而一个区域发展起来势必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人才正是带动乡村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乡村各领域发展的动力。三是,提供人才保障。乡村是一个复杂的地域,每个一个乡村发展的层次、水平、程度不同,意味着发展的模式不同,实践中成功发展起来的乡村不仅为各类人才的培养提供环境条件,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也为乡村发展做好了人才保障。
1.人才资源匮乏。
一些乡村处于边远落后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发展的条件艰困,这些条件是制约人才的重要因素,落后的环境满足不了外来人才发展的需求,许多学有所成的人才只能望而止步。另一方面,当地的教育水平低下,人才培养的数量满足不了当地的发展要求,高质量的人才不肯屈身于乡村,希望在大城市寻找优越的条件,导致乡村人才匮乏。
2.人才外流严重。
国家重视高校人才扎根于乡村发展,培养和磨炼一批国家发展的后备人才队伍,鼓励高校毕业生以“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形式参加乡村发展,并且提供了优厚的待遇条件,在各地方政府的配合下,众多毕业生也积极响应,每年有大量的人才进入乡村。但是当服务期满,由于生活需求、个人家庭事业、职位晋升、收入水平等方面因素,大部分基层大学生选择离开乡村,这就造成为人才的流失。一些单位为了保住人才提供优厚的条件,最终仍不能留下这批优秀人才,乡村只不过是这些大学生谋求更高发展的跳板,虽然乡村为每一年培训大学生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终仍是面临人才外流的局面。
3.人才教育缺失。
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资源主要是依靠当地年轻一代,这也是受文化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影响,他们能够扎根于本地发展,了解当地的民风习俗以及社会实情,只有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增加高素质人才的数量,提高本地人发展家乡的意识和意愿,重点扶持和鼓励本地人参与本地振兴发展,才能为乡村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自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乡村教育的普及度提高,基础教育有所发展,但是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远达不到水平,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才仍存在巨大的缺口,一方面是当地的基础教育硬件、师资力量得不到满足,无法提高本地人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是学习氛围差,不仅家庭不重视,学生厌学弃学现象也相当严重。另外,经济发展水平低也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人才管理欠缺。
乡村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同时也要管理好人才。既要谋求乡村发展,也要满足人才自身发展需求。乡村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方,一些封闭观念仍然存在,官本位思想严重,在用人制度和选拔人才标准上问题突出,排外、任人唯亲、晋升制度不完善、人才绩效标准不统一,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人才流失。
1.引进人才。
乡村振兴需要当地政府的参与和领导,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改善当地发展条件,为人才引进奠定基础的条件。一是要注重对乡村的谋篇布局,规划好发展的区域,确定管理型、技术型的岗位,做好人才引进的标准,合理配置人才岗位,充分调动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要注重当地的形象宣传,给外界提供一个求发展、能发展、发展好的良好印象,发挥大学生资源的优势,与高校进行合作,为高校人才到乡村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为引进人才做好充分的资源储备。三是注重人才引进的条件,保障人才的基本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他们的心理预期。
2.保住人才。
一个地方的发展程度体现人才资源的丰富程度。乡村振兴发展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做好保住人才的措施,而一个人才是否愿意继续留下,关键在于是否满足他们的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作为一个社会人,对家庭、事业都负有责任,而这正是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留住人才的关键。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另一方面,各事业单位要改善工作环境,创造条件,提高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量才适用,使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相符,使人才尽其所能,尽显其才,真正把保住人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乡村振兴发展做好人才后备。
3.培育人才。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教育水平高低,而教育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要把教育事业放在突出位置,重视人才的培养。一是重视学校水平的提升,完善学校基础条件,改进教师教育方式,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学生受教育的质量和数量。二是各事业单位要注重年轻一辈的培养,老一辈要把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传授给后辈,争取人才培养不断层、不断裂,保持人才的稳定持续性,争取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是重点引进先进的人才队伍,通过专门专业人才的知识经验的传授,弥补教育资源的欠缺。只有多方面的培育人才队伍,才能为乡村战略提供更多、更坚实可靠的人才力量。
4.管理人才。
一个良好的人才管理体制关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水平。把人才管理好、运用好不是简单罗列人才队伍的数量,它是关乎人才的晋升机制、薪资制度、岗位配置等方方面面,既要对人才给予合理的待遇,也要对不作为、不能干、做事慵懒的人员给予一定惩罚,做到公平公义、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任人为才。另一方面,人才管理需要合理的规章制度,合理处理工作中出现的人才管理问题,同时也要完善制度,确保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挖掘一批具有真才实干的人才典型作为榜样带动各方面的工作力量,为乡村振兴发展造势。
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载体设计还不够科学,对接基层需求还不够精确。
虽然每年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都依据职能,对县区、乡镇进行相应的指导、培训活动。但是在培训“供需对接”方面不够精准,有时存在“有人唱戏,没人听戏”的情况。比如:是否能及时针对林果种植户提供相应的林果种植技术。
二是基层农村在引才、留才服务保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农村基层在引才方面有时存在“抓大放小”的情况,眼睛都盯着“大专家”“大项目”,从而忽略了周边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微创项目”。又或者受到基层配套设施环境制约,引来的人才留不住。因时因地因势引才,加强人才引进后的配套服务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职能部门在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工作合力。
通过调研发现,各县区、乡镇存在人才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人才工作开展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些职能部门对于人才工作职能不清,“各唱各戏”。个别部门对人才工作做什么、怎么做没有头绪,经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导致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缺乏有力抓手。甚至个别职能部门,不重视人才工作,缺少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的意识。
三、对策建议。
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制度,进一步理顺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等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关系,做好任务分配,相互支持和配合各级各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促进人才工作同分工、同部署、同推进,压实责任,形成“全方位”工作合力。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既要“分”得清,又要“合”得来。市委组织部正在积极筹备《全市人才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积极引导鼓励相关部门,在挖掘人才信息、引荐人才落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形成合力,多做贡献。
二是强化担当作为,鼓励奋发有为。
以我市开展的“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乡村基础产业、资源优势,搭建切合实际的创业平台,促进人才理论优势与本土农民实践能力相结合,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带动本土人才培育,建立起人才“活水源”,让更多的人才能够在农村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乡村人才的基础生活保障,提升人才的农村归属感,着力解除后顾之忧。让愿意留在乡村、振兴乡村的人更安心,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
三是精准对接需求,务求工作实效。
以满足农村发展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专家人才信息库”,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动机制,由乡、村“点单”,市、县“接单”,基层村、农户和相关专家人才进行双向选择,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形成按需“引、选、派、送”,努力做到相关项目与所需人才、技术形成无缝对接的良性互动,真正让农村基层群众享受到各级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红利。
乡村振兴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范文
摘要: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亿万农民的幸福指数,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强力推进。本文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资金保障、人力支撑、产业发展、民生民富、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三农”工作思想,各级党委政府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实效,加快工作步伐,为乡村振兴战略献言献策,笔者做了以下探讨。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程的重大意义及取得的成果。
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十九大報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措施有力,2018年1月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的“三农”工作重要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力保障,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亿万农村群众幸福指数、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重大意义。
1.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果。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紧盯目标不放松,因地制宜做好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短时间内,“三农”产业兴,农民收入越来越高;民生发展快,群众生活越来越方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社会治理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足感达到了历史新高度。
2.1资金投入不给力,发展不均衡。
资金的有效投入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目前,许多村庄使用到的资金基本为上级的专项补助资金和各类奖补资金,有的是第一书记协调资金;各类资金投入分散,使用效益低。发展“三农”产业项目融资难、贷款难;多数村集体的集体资产透支、流失现象严重,而且背负着巨额债务,村集体无力兴办集体新产业、扶持村民个体新项目。“三农”工程发展不均衡,有的村能积极投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村民们能立足当地特色兴办各类实体经济,农民就业路子广,致富门路宽;有的村依然停留在传统农业项目上,村里连个手工作坊都没有。美丽乡村建设,很多乡镇只能打造几个面上片区,许多村里只是简装一条景观主街,很多小街小巷仍存在着生活垃圾散落、生活污水随意流的现象。资金短缺还导致了许多村级工程半途而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受到严重制约。
2.2人力资源缺失,发展内生力乏力。
乡村建设需要青壮年主力军,更需要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自改革开放到现在4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大批农村青壮年主力军进城务工经商,劳动力流失严重,大学毕业生大多留在了城里工作,乡村精英基本没有回村;村里留下来的多为劳动能力弱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由于他们文化水平偏低,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产业推广困难;受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现实社会发展的多种因素影响,有“三农”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人才不愿到人才短缺急需的农村施展才干;乡镇政府多年不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农村产业项目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乡村振兴缺乏内生动力。
2.3产业质低量少,发展劲头不足。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有时急于上项目,缺乏长远规划和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农民自身经济基础差,缺乏市场知识,掌握不好市场行情,出现了部分产业过剩、农业发展质量低,直接导致农民收入下降甚至赔钱的问题。例如某村芹菜种植大棚,2018年芹菜一斤能卖2元多,2019却不到一元,农户蔬菜种植经济损失大,挫伤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再如某村6年前流转了农民300多亩地用于培育绿化树苗,由于种植过剩,市场绿化苗木需求量减少,造成大量苗木荒长于地,无人问津。种植户赔钱,大量农户土地流转资金不到手,又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产业发展缓慢,有的村新建的扶贫车间和扶贫点规模小,处于产业链低端,基本上是简单物件加工,技术含量和产业附加值低,提供的工作岗位少,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就业需求和增收愿望。
2.4农村民生保障欠发达,尚不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农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富裕程度普遍不高,存在着回乡就业难、外出打工挣钱难、留守孩子教育难、医院看病难、居住环境差、城镇房价高等问题。由于村庄经济水平较差,大多数青壮年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造成大量留守儿童现象,成为教育的难点,农民心头上的痛点。农民有了农村医疗保障,但是看病中大量的体检费、化验费等额外检查费用,大大加剧了农民医疗负担,出现了“查”不起病的新问题。村级民生投入不小,但还存在短板,如有的村自来水供应不足,需要限时供水;村级卫生室的条件差,小病号要到县镇医院治疗;村级公办幼儿园、小学师资不足,不得不聘用大量代课老师;乡村文化设施、绿化、路面损坏等现象长期无人过问;改厕后的厕所因自来水水压低、冬季自来水结冰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家庭用不上自动冲水式厕所,化粪池清理成本高,加重了农民生活负担,农民很无奈。
2.5农村基层工作薄弱,乡村治理能力需要提升。
3.1拓宽资金渠道,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大乡村振兴战略资金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要的是“真金白银”,资金投入是保障。政府要加大农村财政投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适当集中资金使用,引导农信等金融部门加大对“三农”工程和小微企业的贷款资金扶持。村级要认真研究党和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政策资金;积极争取多方帮扶资金、各类社会带动资金和联动资金;充分发挥“乡贤”“乡能”作用,多方了解信息,筑巢引凤,挖渠引水,努力获取社会外援资金。村集体要紧跟形势,做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资产,激活资源,壮大集体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让集体家底厚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让“输血”和“造血”功能双管齐下,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3.2培育新型农民,多方“聚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新时代农民的奋斗,更需要热爱“三农”的各类人才的智慧和力量的注入。政府要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守法纪、讲诚信的新型农民为出发点,加快农村人才培训工程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引导更多的年轻劳动力留在家乡谋业致富;积极发挥乡贤、乡能、“乡村服务志愿者”作用,组织开展好“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各种平台,汇集多方人才和劳动力,壮大乡村劳动力和人才队伍,培育乡村发展的人力资源内生动力。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优厚条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愿意留在农村,安心“三农”工作,帮助村民“摘穷帽”“拔穷根”,实现乡村美丽、产业兴旺的目标。
3.3聚焦产业兴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乡村经济繁荣发展。
产业兴,农民富,农村旺。县、乡(镇)、村要三级统筹,注重规模效益,因地制宜做好区域内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片区等特色产业片区的规划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发展的最大效益化。坚决淘汰污染重、效益低的落后产业产能,有针对性地扶持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发展新动能,不仅要围绕农家乐、大棚种植等,更要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发展高效循环生态农业;要发挥区域农业联动优势,长远规划特色农业发展,整合品牌农业资源,挖掘当地产业优势,巩固农业基础,打造新型农业种植新亮点;积极做好“三产融合”农业,运用好“互联网+”、电商、大数据等网络资源,探索新型农业合作社发展,创新农业管理模式,让信息技术、科技和管理为“三农”发展助力。
3.4统筹管理,整体发展,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就业,农民盼增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农村富民之策,强民之举,要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元素,创建农民就业新平台,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富裕这一乡村振兴战略根本性任务要求。各级政府要整合乡村振兴资源,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想民所想,思民所思,急民所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统筹推进农村社会发展,逐步改善民生。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教师待遇,不让老百姓的孩子输在教育起跑线上。继续加强医改、镇(乡)村卫生院所建设,让老百姓看病方便,看得起病;加快村庄的水、路、电、气、公共交通、互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质量。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施社会保障政府兜底政策,让每位群众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尽早实现“蓝天碧水”“厕所革命”工程,让乡村美、居住美。要防止“一刀切”“碎片化”式的发展规划,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方式,整合部门管理,立足现实,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和问题,加快补齐民生和发展的短板,让乡村一天比一天美,让农民一年比一年富。
3.5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蓝图顺利实现。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是新时代党对农村工作的要求,也是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自身迫切需求。要加强县乡(镇)两级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领导作用,努力抓好村级党建工作,建设强有力的农村基层政权,领导群众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要解决农村选人用人范围小、路子窄的问题,坚决克服仅限于在村干部家族亲属中发展党员现象,重点培养政治觉悟高、有知识有能力、一身正气能担当的青年作为农村干部后备军。要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升他们的政治水平、综合素质和服务“三农”本领,发挥他们“领头羊”的作用,让他们和广大群众肩并肩,心连心,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建设美丽幸福家园。严格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促进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运作,提高村级事务透明度,提升乡村管理水平。积极用好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办好村级事务服务所,提高服务效能,尽可能方便人民群众。要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乡村法治、德治和文化建设,建设平安村庄、和谐村镇,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中早受益、多受益。
4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短时间内给“三农”工作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成绩可喜,意义重大。当然,工作进程中也出现了新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因地制宜,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困难,努力改进工作措施和方法,又好又快地推进村振兴战略发展。相信在黨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上下齐心,共同努力,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强、美、富的目标定能早日实现。
乡村振兴存在问题建议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面临问题困难。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长久以来,各单位、各部门对于“好用的人才”,一贯采取的是“人尽其用”的原则,导致大量甚至所有的工作都压在一个人身上。加之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
三是人才“上不去”。年轻学历高的高素质人才,回村任职之后,基层源源不断的工作量如排山倒海般逼压过来,使得这些人才疲于应付,无心更无多余的精力和时间继续学习,加之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没有体制机制的适当倾斜,大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意见建议。
在“带”上下功夫,让人才扎根一线有劲头。擦亮党员身份,将党员纳入青年人才党支部管理,非党人才由青年人才党支部发展培养;带领回引人才创业干事,熟悉村情民情,服务所在基层组织;建立健全“导师帮带”机制,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优秀村干部“一对一”结对联系帮带。
在“留”上求突破,让人才扎根一线有念头。结合人才对象各自专业、专长、经历等特点,明确干事创业方向开展实践锻炼。通过定目标、分任务、同协作,全面参与当前重点工作和村级事务管理,在基层环境中锻炼,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送”上给支持,让人才扎根一线有盼头。回引人才在村培养锻炼期间,村委会鼓励支持并给予优秀青年充分的备考时间,回引人才在实践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丰富了备考知识,是公考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乡村振兴面临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规划先行,精心规划。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分三步走,目前至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是制度框架和改革体系基本形成。
磨刀不会误砍柴工。各地三农发展规划设计缺乏系统。
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导致力量分散步调不一行动盲目落实难效果差:一是专业规划较多,整体规划不足。二是各地市县规划脱节,有机融合不够,没有形成有机整体。三是规划不细不实,引领作用不强,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没有细化到乡(镇)到村组到产业到项目到措施,规划和实际“两张皮”;有的规划没有经过严格科学论证,朝令夕改,随意性大。
建议由县级统筹制定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相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农村,并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基层医疗、养老、教育条件,打造城乡联动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但不论是发掘自身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潜力程度,还是与农村农业先进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在产业发展上都还存在许多短板:一是传统农业产业底子薄、基础弱,耕地量少质差,基础设施残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无太多优势可言,传统农业产业效益低、没有竞争力;二是农业特色产业质量不高、水平较低,资源丰富但深度开发利用水平低、基地有规模但生产效益低、产品质量好但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低,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开发质效已是当务之急;三是农村新型产业起步较晚,规模小,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块头小、档次低,发展严重滞后;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刚刚起步,辐射带动不够;现代农村服务业尚处于萌发阶级,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不够,农村新型产业远未形成主导产业,对农业农村经济支撑乏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重点。要增加乡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三农”投入都应该重点下移到乡村,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支出;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农村土地出让金全部留在乡村,做到取之于地、用之于地。同时,要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整合科技、金融、市场等方面资源,打造一体化、开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人兴方能业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下农村尤其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年龄不断老化、素质不断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普遍缺乏。以现有的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实在是“小牛拉大车”,力不从心。农村人力资源“空心化”的实质是传统农业比较效益低,缺乏吸引力,农村人力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
重农先重人。党中央明确提出,乡村振兴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破解农业农村人力资源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时代机遇。建议基层政府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服务的同时,大力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符合条件的职业农民进行资格认证,制定出台支持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吸引更多农民提高素质,从事农业。二是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他们加快成长,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各地应制定出台并落实支持城市资本、社会资本、城市市民到农村投入产业开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境外企业到农村投资建厂的具体政策,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打破城乡人才流动制度障碍,加速推进城乡人才互动,要素流动。四是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农村人才培训资源和项目,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从乡村中选拔一批有基础、有信心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加快建设一支乡土专业人才队伍。五是积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村支书,就能带动一方百姓致富。要把村支书的选拔培养作为组织部门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制定相应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培育力度,提高综合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永恒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创新机制。近年来全国在农业农村发展机制创新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但与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相比,还有不少瓶颈:一是不敢创。不善于将上级普遍号召和要求与各地实际结合,一些政策和办法照搬照抄,特别是当下强化责任追究的背景下,一些地方不敢闯、不敢试,开拓创新不够。二是不愿创。对山区、贫困地区“三农”发展信心不足,悲观失望,不愿意花更多投入和精力。三是不善创。一些同志感到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多,无所适从,能力恐慌,不会干,不善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需要加强。
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已明,政策已定,关键在贯彻落实,而改革中的机制创新则要因地制宜,而且空间很大。机制创新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前提下,针对制约山区“三农”发展的机制体制,着力在三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一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农村经营制度创新,一度极大释放了生产力,但随着时代发展,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要以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为契机,以土地等生产要素流转重组为纽带,积极探索发展适合各地特点的村社(村委会与专业合作社)合一、村企(村委会和农业企业)合一、多位一体(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的经营模式,通过经营模式创新,将村组变成经营实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二是建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机制。一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前提,要根据未来城乡人口格局来确定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布局,做好产业布局和村庄整治规划。另一方面,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鼓励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三是构建可持续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的关键在增收,农民增收则要依靠农村产业支撑。要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建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并把农村产业发展的着眼点放在农民增收上,促进农民增收模式尽快由城市导向型向农村导向型转变,要进一步优化农民的收入结构,多渠道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
乡村振兴,是一项宏伟战略,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和坚韧不拔的定力;乡村振兴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内涵丰富,不足和问题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但我深信,在百业正兴的中国,只要我们都尽其所能,全面乡村振兴必将成为现实!
乡村振兴面临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为了明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元年中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2018年初,课题组开展了乡村振兴特别调查,收集了25个省262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根据对样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状况的调查分析,本研究整理了村面临的五突出问题。
村里人口老龄化程度深,劳动力教育水平低,性别比失衡普遍。农村老龄化形势严峻。各地村中59岁以上老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比重均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线,其中特别是东北(29.8%)、华北(23.1%)地区农村老龄化程度最深。农村劳动能力受教育水平低。样本村拥有高中学历的劳动力占20%以上的是华东(23.6%)、华北(23.4%)、华南(23.3%)、东北(20.3%),最低的是西南地区(14.0%)。村内人口性别不均衡的情况普遍存在,男女比例为1.13:1,各地区农村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多。
农村劳动力农业和非农业选择呈现区域分化,华北西北东北农业劳动力接近或超过非农业劳动力的两倍。在样本村,华北、西北、东北农业劳动力接近或超过非农业劳动力的一倍:华北村均农业劳动力639人,非农业劳动力335人华东、华南、西南农业劳动力小幅超过非农业劳动力,华东村均农业劳动力580人,非农业劳动力507人华中村均农业劳动力514人,村均非农业劳动力600人。在非农劳动力中,村均外出打工人数华南、西南地区最多,平均600人以上,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分别为402人、489人、289人、330人和318人,村均外来人数西北、华南、华东地区高,平均200人以上,华中、华北、西南分别为165人、65人和89人,东北地区最少,平均54人。
乡村三农领导人数和能力不足。首先,村内党员人数少,年轻党员低。样本村党员人数平均60人,占村平均总人口的3%左右,2012年后新发展党员人数占党员总人数的17.11%。40-50岁和50-60岁的党员人数均为13人,各占21.7%,合计达到43.4%的党员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60岁以上,平均人数为18人,占党员总人数的30%30岁以下的党员平均为7人,占11.7%。其次,在职村干部受教育水平高于前任,但学历水平仍然较低。在样本村,在职村支书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程度,占37.4%,高中程度占24.8%,中专占16.14%,中专以上占9.5%,高中以上合计50.4%,与前任村支书相比高出18.9个百分点(前任村支书高中毕业,中专以上分别为18.6%,5.8%和7.1%),受教育程度提高,但大专以上高学历者仍不足。在职村主任的文化水平也比较低,低于在职村支书的平均水平。第三,村两委干部在异地工作经验比重低,经营管理经验不丰富,个人资源有限。在样本村,现任村支书和村主任在本村以外工作的人数不足30%,但比前任平均高约10%。有参军经验的村支书和村主任约占15%,略低于前任的2.75分。从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家庭经济条件来看,比普通村民好的村支书和主任占25%,比普通村民差的村支书和主任占13%左右,和普通村民的家庭经济条件一样占60%左右,可以看出大部分村领导个人拥有的资源与普通村民大不相同。目前,农村领导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但在财富经验、能力、社会资源等方面仍然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多借款,与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有很大差距。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所改善。在样本村,贫困村占18.8%,缺水村占8.4%,有线电视信号家占89.3%,94.3%的村可以上网。村庄硬化道路占村内道路总长的比重78.5%。48.7%的村庄有厕所,其中水冲式厕所的比例为46.2%,厕所的比例为39.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欠款仍多,乡村道路是主要短板。调查发现,由于政府对乡村道路投入不足,村集体成为村基建的主要供应商。村集体支出的主要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和负债的主要用途也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乡村路桥和水利等。样本村村均集体支出66.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最多,平均41.9万元,占总支出的64%,其次是公共福利/事业支出,平均16.9万元,占26%的村干部年度工资和补助金平均5.7万元,办公费支出平均1.5万元。
从村集体筹资情况来看,2012-2017年村集体筹资数量下降,东北地区农村基本上没有筹资,华东地区筹资水平最高,2017年平均筹资151万元。村集体集资的主要用途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半的集资用于道路建设和桥梁建设。其次,建设排水沟和灌溉水利设施的筹资比例也很高,2017年为9.1%,2016年为28.3%,饮用水也是村集体筹资的主要用途之一,约占10%。
民营企业是乡村产业最活跃的主体,乡村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企业是市场活动的重要载体,民营企业是农村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村办和乡办企业相比吸收了更多劳动力。样本村民营企业吸收员工人数平均66人,乡营企业6人,村营企业6人,个人家庭27人,从吸收本村劳动力就业水平来看,村营企业最高,本村劳动力就业比例90%,其次个人家庭83%,民营企业45%,乡营企业42%。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有限,需要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从样本村来看,村平均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为784.1亩,西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户数也最多,分别为2031亩和173户。西北地区特色产业以特色养殖为主,村均养畜4179头,远远超过其他各区,村均涉及户数42户。水面养殖以华北、华南、华中地区为主,村平均家庭数少。
在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村庄,拥有品牌的比例只有18.6%。在问当前村庄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时,28.9%的村庄选择特色产业不规模,25.2%的村庄选择没有产业计划,18.8%的选择发展思路不清楚,14.7%的选择没有政策支持。
村民代表大会的运行和职务状况良好。从调查数据来看,各村村民代表大会的运行和职务状况良好。在262个调查村中,有90.1%的村落实行差价大选,目前任职的村民委员会大多为第8-10届,2017年各村村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次数为4次以上的占70%,村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平均为43人,其中党员人数为15人。在村务管理中,村民代表大会也实际上履行了自己的职能。
农村公益性、大众文体活动不足。在被调查的村庄,村庄举办的公益性、大众性文体活动有限。近两年举办过戏剧活动的村庄只占38.9%,电影和视频活动占54.6%,球类比赛活动占18.3%,春节全村集体活动占38.8%。群众文体活动具有凝聚和团结人心的作用,这方面活动的缺乏一方面与村庄经济缺乏可用资金有关,另一方面反映了村庄人气的缺乏。
村规民约定情况良好,但乡风文明内容仍需完善。样本村约占村规民的80.2%,其中每户支付的53.4%,约64.14%的村规民定期修订。总体来看,农村村规民约定情况良好。红白喜事从简,对股票钱作出明确的规定等,有助于农村社会交往的风清气正,但37.5%的村庄没有提出这样的规定,说明一些村庄的村规民约中涉及乡风文明的内容还需要完善。
3.6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的区域差异大。华北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高,平均245.9万元,华中和华东地区其次,均为100万元,东北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少,仅为20万元。
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集体经济组织收不抵支。2017年华南、西南、西北地区集体经济当年收不抵支,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地区入可敷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各项权能有待落实。调查发现,只有9.1%的样本村进行了村集体资产的折股量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在进行改革的村庄中,折股量化的对象大部分是本村村民,占比57.1%,而量化对象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占比为42.9%。在折股量化的村庄中,股份能够继承的占65.5%,股份能够转让的占57.1%,转让对象限制为家庭内部成员的占52.6%,其余为在村集体成员内部转让,没有村允许对外转让股权。
首先,要重视乡村“人”的发展。关注农村地区性别比失衡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动普及高中教育,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积极培育乡村“三农”带头人和职业农民,为其提供必要的项目、资金、人力培训等,提高“三农”带头人的致富经验和资源的获得及利用能力;鼓励农村劳动力务农人数比重大的地区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倾向高的地区促进农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第二,不断加强政府对农村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降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政府继续加大对村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缺乏的村庄的公共投资,并在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上给予奖补支持。对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要给予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支持政策和继续倾斜支持。
第三,因地制宜,以本村资源禀赋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乡村产业发展不局限于传统种植业,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总要求下,应利用乡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产业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企业等市场主体,未来要进一步激发私营企业的积极性;支持农户个体以及相应的企业从事乡村特色产业经营,并在产业规划、信息供给、规模做大、市场做强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发挥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
第四,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进一步培育农村各项服务多元供给主体,丰富农民生产生活。一方面可继续支持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进一步健全议事工作制度,规范村务公开,明确权利与义务,增强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调动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使村民代表大会在农村公共事务决策和监督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农村其他生产生活服务性公益性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为农村社会活动的举办和延续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村规民约的制定与完善,宣传良好乡风,不断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五,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要做好宣传工作,增强村干部和农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要性的理解和认知。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方面应着眼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对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好的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为其创造更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而对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要加强政策和项目扶持。
乡村振兴存在问题建议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农民增收难、农业农村投入资金不足、绿色发展任务艰巨、人才短缺等难点。新时代,要从根本上**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走中国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本文立足于兴隆县塔前村的实际情况,深入实地调研,了解在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的过程中村子的基本状况以及在这一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相关的解决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各项事业都需要农业来支撑,因此将农业放在重要位置上。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出现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与超越,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真正提升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战略定位、总体要求、方法路径以及主攻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繁荣富强,没有农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就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所以,没有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建成,国家的现代化也不会建成。
2.有利于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耕地、水和矿物等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这就要求农业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制约瓶颈,解决“三农”问题,最终使农业高度发达,农村更加美丽宜居,农民更加富裕幸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
3.有利于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迫切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超越和升华,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农村定位的再思考。体现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提出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的重要判断,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必须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地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需求。
兴隆县塔前村位于国家级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南麓,距县城中心10公里,总面积3.67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组,218户669人,是市级文明生态村创建先进村和紫塞先锋工程示范基地。
1.城镇化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大力发展,城镇化开始走向白热化,农村中的人口开始呈单向流动的状态流入城市,尤其是青年劳动力,农村人口锐减,出现大量的“空心村”,在村中剩下老人和儿童大军,出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同时村中的农田土地荒芜,无法有效利用,农村住宅基地鬼屋化,无人居住,最终出现农村荒凉和有效劳动力缺乏状态,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以前,塔前村青壮劳力大多去北京等大城市打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村附近建起了制药厂、果脯厂,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问题得以缓解。
2.建设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
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撑。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乡村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础条件。乡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信设施、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而村集体无收入过分依赖于政府资金的支持,虽然引进同公司合作的模式投入一部分资金,但并未充分利用起市场的流动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导致建设资金缺乏,进度缓慢,建设标准较低。多项农村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农村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幸福感。
塔前村在改善基础设施时同样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改善村道路交通打水泥路需要个人垫资;为村民解决水不足的问题修自来水需26万,得想方设法凑钱;改善人居环境,实行“三改”:改厕、改大门、改厨房,每户补贴4000元,资金仍然不足等等,而村集体无收入更加重了资金缺乏的问题。
3.产业结构单一,支撑力度较弱。
合理丰富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当前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化,缺乏龙头企业做支撑。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目前在农村,多数农民由于知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还是从事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化问题突出,缺乏第二、三产业的带动和活力。与此同时,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们观念陈旧等原因,很难吸引龙头企业。即便有龙头企业,也存在数量少、规模小、特色产业不突出等问题,这就形成恶性循环,农村的企业生态环境过差,难以满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要求。塔前村目前有从事第一产业的种植和养殖业,有小型的果脯厂,还有“兴隆县日本清香核桃合作社”,以地入股,核桃树下间种药材,产业结构较单一。虽然种植清香核桃有一定特色,但规模小、数量少,没有龙头企业做支撑。
4.忽视乡村文化和乡村价值。
实施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乡村振兴就是提高农民精神风貌的过程,是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也是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乡村价值体现的是乡村发展的独特规律,这一独特规律告诉我们,构成乡村财富的资源有三类:一是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资源等;二是社会与生活资源,如村落的地理位置等;三是乡村社区形成的产品,如农产品、民间艺术等。这三类资源可以构成一个“财富三角形”。而在当前的农村社会当中,好多年轻人没有体验过乡村生活,不愿意在村中生活,向往城市生活,忽视村中原有的生活习惯、乡风民规,忽视了乡村自身的文化和价值,导致产业项目与当地资源脱节,出现“水土不服”“项目孤岛”现象,而脱离乡村价值体系的项目建设,多数会因难以融入乡村而流产。
塔前村在宋元时期就有寺院、舍利塔且建筑规模宏大,有着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如今,到处是仁爱、友善、行孝的标语牌及村规民约等,但乡风文明程度仍需进一步加强。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一定的乡村价值优势,但没有很好的合理利用。
1.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满足当地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应该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发展的最大短板。一是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质量;二是完善农村道路和交通设备,降低车费;三是加强农村电网的日常检查、维护;四是实行“天然气进农村”工程;五是加大政府投入,改革农村危房,打造农民的避风港;六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打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七是加强农村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丰富村民日常生活,比如,打造一个“休闲活动广场”,配备健身设备、篮球场、图书阅览室、农业科技传播室、电影放映室等,为村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丰富村民的日常业余生活。
塔前村的基础设施方面水、电、路、气、房、厕所、娱乐等,除了其中某项如天然气还没有实现,其它方面已初见成效。
2.进行科学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对农村产业进行科学规划,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要着力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農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坚守耕地红线,稳定提升粮食产能,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向品牌经营要利润,全面推进节约成本、降低消耗、提高质量。要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业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
塔前村还需要政府从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科学规划,适合发展什么,打造什么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3.注重乡村价值和文化,打造“一村一品”
农村是一个价值复合体,有这三方面的价值:一是生态价值,乡村自然风光优美,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二是生活价值,农村居民的生活低碳、慢节奏,是一种更接近人类原初,也更符合自然天道的生活方式;三是文化价值,村落中独特的建筑风格、风俗习惯、道德信仰等都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印记和乡土情怀。乡村的价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找准乡村特色,进行科学定位和规划,结合乡村历史和文化,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打造村子品牌化的项目,让村庄具有本身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增加其生机与活力,形成“一村一品”。
“日本清香核桃”因其皮薄、入口留香回味无穷而成为塔前村的品牌,但还需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亮点文化。
4.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加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社会保障。要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实现村民自治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引导发挥村民民主协商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使农民法治意识显著提高。大力促进乡村公共文化发展,脱离不良生活方式。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人性化解决农村人才的各种需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塔前村还需进一步加强,尽早打造一支三农工作队伍,服务于现代农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都田媛.锦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06)。
[2]韩长赋.开好局起好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j].社会治理,2018(07)。
[3]张献蕾.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所引发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01)。
[4]岳玉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5)。
[5]董进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7(22)。
[6]阴映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及意义探讨[j].现代化农业,2018(04)。
[7]贺雪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集合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1、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1、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乡村振兴存在问题建议党的*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点,严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信息、金融、公交等公共服务体系在农村覆盖面不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农村社会事业明显落后于城市,城乡公共服务严重不均衡。
二是乡村发展不充分。农产品供需不均衡,造成生产者收入越来越低,农民弃农进城,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二、三产业发育缓慢,乡村和小城镇产业空心、人员减少。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只增不减,在家留守的老人孩子居多,青壮年外出较多,加上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农村的土地、房屋、旅游、文化等资源大多闲置,乡村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乡村治理短板突出。*主要问题是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各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补贴,自身收入无法维持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乡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普遍存在重视体育娱乐而忽视文化道德建设的问题。农村征地、产权纠纷等问题比较突出,法律服务缺乏,农民缺少有效的维权方式,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二是如何制胜。主要是依靠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党政领导的保驾护航、绿色发展的经济基础。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年代,人始终是决定性因素,把人组织起来,把人调动起来,才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要建立一支领导班子过硬、动员能力强大、传承红色精神的基层党组织,使之成为引领新农村建设、创新创业、农民致富的战斗堡垒。按照全市基层党建“先锋领航全域提升”工作总要求,一是推进“书记头雁培育”工程,有针对性地通过培训,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带动示范作用。
二是打通党群关系最后一公里,针对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走访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情况,基层党建与“互联网+”结合起来,通过姜城党旗红、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平台,方便群众快速直接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党政领导的保驾护航。振兴乡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现有的内在动力难以推进,必须依靠强大的外在推动力才能加快发展。
三是丰富党员组织活动,除了规定动作“三会一课”、固定党日、远程教育之外,要积极开展专题学习、谈心谈话、志愿服务等活动,依托*灾后重建党性教育基地等,扩大党员组织生活平台。
坚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为乡村建设提供坚强后盾。一是加大政策帮扶,积极争取实市县和部门的帮扶,让给更多的帮扶政策成为*镇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加强统筹谋划,在规划引领方面,把扶持经济发展滞后的村跨越式发展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任务,建立乡镇抓落实,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将农业产业做到等建设做到全覆盖。
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了,农民富了,政府财力充足了,环境更优美了,才有更大的话语权。依托红色和绿色资源,发展绿色经济。一是发展红色旅游,通过修缮革命旧址、新建游客中心、建设配套设施、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不断古城村红三十军部旧址和红星村旧址的影响力,发展壮大红色旅游。二是发展生态农业,目前*产业基础较好,猕猴桃、花生等产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在产业创牌和包装创新,打出*品牌。三是抓好景区管理提升,依托*古镇aaaa景区的优势,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进一步吸引人气、商机。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产业短板。
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基层引进并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收购商不履行收购协议,低于协议价收购或是不收购,加之供过于求,导致经济作物滞销或低价销售,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才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均龄偏大,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致使乡村发展人力资源难以保障。例如:五珠乡全乡人才库共计923人。其中,后备储备干部24人,技艺技能类20人,商企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类43人,经营能手类27人,35岁以上人才占52%,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62%。
(三)文化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红色文化、优秀文化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如:苗族的手工织布与刺绣文化正在渐渐的消逝,年轻苗族女性会织手工布和刺绣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受机械化带来的极大冲击,纯手工刺绣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给传统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四)生态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高污染企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等短板问题。例如:受生活习惯、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说一说、动一动、扫一扫、清一清的“木头人”现象较为普遍,村规民约执行难、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难。
(五)组织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综合素养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弱化淡化不正常化,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例如:部分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情况突出、桌椅凳子配套不足、党员群众开会自带凳子等;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流动党员管理难,村组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参与率低。
一是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的发展投入不足;农民自我累积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对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准入门槛过高,贷款难、融资贵,难以发展等等。
二是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体制机制不完备,各地未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根据和制度保障。
三是乡村青壮年外流严重。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农村的发展力量被城市抽走,农村越来越空心化,难以发展致富。
四是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未能全方位发掘乡村自生发展动力,或是未能为乡村发展制造动力;另外,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滞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等原因也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人才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以财政项目和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全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智库,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支持和鼓励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方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与本地红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生态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
组织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党史学习教育等,强化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养;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缮活动场所,规范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有保障,按照“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产业短板。
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基层引进并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收购商不履行收购协议,低于协议价收购或是不收购,加之供过于求,导致经济作物滞销或低价销售,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才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均龄偏大,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致使乡村发展人力资源难以保障。例如:五珠乡全乡人才库共计923人。其中,后备储备干部24人,技艺技能类20人,商企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类43人,经营能手类27人,35岁以上人才占52%,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62%。
(三)文化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红色文化、优秀文化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如:苗族的手工织布与刺绣文化正在渐渐的消逝,年轻苗族女性会织手工布和刺绣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受机械化带来的极大冲击,纯手工刺绣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给传统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四)生态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高污染企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等短板问题。例如:受生活习惯、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说一说、动一动、扫一扫、清一清的“木头人”现象较为普遍,村规民约执行难、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难。
(五)组织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综合素养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弱化淡化不正常化,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例如:部分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情况突出、桌椅凳子配套不足、党员群众开会自带凳子等;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流动党员管理难,村组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参与率低。
一是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的发展投入不足;农民自我累积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对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准入门槛过高,贷款难、融资贵,难以发展等等。
二是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体制机制不完备,各地未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根据和制度保障。
三是乡村青壮年外流严重。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农村的发展力量被城市抽走,农村越来越空心化,难以发展致富。
四是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未能全方位发掘乡村自生发展动力,或是未能为乡村发展制造动力;另外,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滞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等原因也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人才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以财政项目和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全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智库,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支持和鼓励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方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与本地红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生态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
组织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党史学习教育等,强化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养;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缮活动场所,规范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有保障,按照“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占比均未超过5%。其中2010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占比均小于1%。从第一产业增加情况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4.76亿元,2016年达到4.88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看,虽然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同比增长73.52%,但总量仅完成2.1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规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是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导致天然气、排污管网、供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是与城区相比,农区交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修建、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存在不足。
(三)“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及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公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清脏、治乱、增绿”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科技户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增强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
(三)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开展实用型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注重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可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技术研发鲜明,并努力将取得的科技成果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着力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及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扶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五)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振兴存在问题建议党的*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点,严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信息、金融、公交等公共服务体系在农村覆盖面不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农村社会事业明显落后于城市,城乡公共服务严重不均衡。
二是乡村发展不充分。农产品供需不均衡,造成生产者收入越来越低,农民弃农进城,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二、三产业发育缓慢,乡村和小城镇产业空心、人员减少。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只增不减,在家留守的老人孩子居多,青壮年外出较多,加上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农村的土地、房屋、旅游、文化等资源大多闲置,乡村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乡村治理短板突出。*主要问题是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各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补贴,自身收入无法维持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乡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普遍存在重视体育娱乐而忽视文化道德建设的问题。农村征地、产权纠纷等问题比较突出,法律服务缺乏,农民缺少有效的维权方式,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二是如何制胜。主要是依靠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党政领导的保驾护航、绿色发展的经济基础。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年代,人始终是决定性因素,把人组织起来,把人调动起来,才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要建立一支领导班子过硬、动员能力强大、传承红色精神的基层党组织,使之成为引领新农村建设、创新创业、农民致富的战斗堡垒。按照全市基层党建“先锋领航全域提升”工作总要求,一是推进“书记头雁培育”工程,有针对性地通过培训,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带动示范作用。
二是打通党群关系最后一公里,针对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走访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情况,基层党建与“互联网+”结合起来,通过姜城党旗红、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平台,方便群众快速直接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党政领导的保驾护航。振兴乡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现有的内在动力难以推进,必须依靠强大的外在推动力才能加快发展。
三是丰富党员组织活动,除了规定动作“三会一课”、固定党日、远程教育之外,要积极开展专题学习、谈心谈话、志愿服务等活动,依托*灾后重建党性教育基地等,扩大党员组织生活平台。
坚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为乡村建设提供坚强后盾。一是加大政策帮扶,积极争取实市县和部门的帮扶,让给更多的帮扶政策成为*镇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加强统筹谋划,在规划引领方面,把扶持经济发展滞后的村跨越式发展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任务,建立乡镇抓落实,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将农业产业做到等建设做到全覆盖。
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了,农民富了,政府财力充足了,环境更优美了,才有更大的话语权。依托红色和绿色资源,发展绿色经济。一是发展红色旅游,通过修缮革命旧址、新建游客中心、建设配套设施、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不断古城村红三十军部旧址和红星村旧址的影响力,发展壮大红色旅游。二是发展生态农业,目前*产业基础较好,猕猴桃、花生等产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在产业创牌和包装创新,打出*品牌。三是抓好景区管理提升,依托*古镇aaaa景区的优势,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进一步吸引人气、商机。
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根据《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试行)》和《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考评标准》,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大力推进白鱼河综合治理工作。
“水清”。一是从严从实落实“河长制”。将白鱼河按堰口管理分为四段,每段按照“一段一策”原则,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并定期对河段长及巡护员工作进行督查。二是河道清淤。对白鱼河淤泥及河内垃圾进行机械化清理,目前已完成清淤800余米,并配合相关部门对白鱼河河道进行整治,三是水体管理。汛期来临前对白鱼河6处防洪险工险段进行检查,安排专人对险工险段进行日常巡逻维护,同时,全面排查清理河内阻碍泄洪的废渣、悬浮物等。
“岸绿”。一是政府主导。坚持政府主导作用,按照生态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及地质灾害防治相结合,建设沿岸生态屏障。二是引入资本。采取“柔性治水”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入1个社会资本,在河岸种植树木,目前已完成河岸绿化种植200余米。三是群众参与。在植树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日,鼓励带动当地村民、志愿者等100余人参与植树活动,目前已种植树木300余棵。
“景美”。采取“1+3+n”的模式(1即白鱼河生态屏障绿化带,3即3个节点,n即多钟模式、多种资金参与,并带动群众共同参与),依托白鱼河生态景观绿化带,建立以蔬菜、青花椒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的生态农业核心区,以农耕文化、观光农业为主的农家生活体验区,以亲水娱乐、餐饮休闲、康养为主的农旅结合产业区。目前,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的方式,第一个节点已经启动,并正在积极对接康养项目。扎实贯彻落实“河长制”,对白鱼河按堰口管理分为4段落实专人进行日常管护,并筹集资金人力对白鱼河麦黄堰至菠萝堰段进行河道清淤和生态河提整治。完成白鱼河左岸800米绿道建设,流转土地100亩,引入项目,以项目带动乡村经济。
(二)采用生态分级净化处理措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
在启动院落改造工作前,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院落改造承接公司经过调研及宣传,特别是本地如何推进“厕所革命”,进行意见征求及情况摸底。当地农户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的生活污水大约是250升,每户按3个人算,每户每天产生约750升生活污水,26户每天大约产生19.5立方的生活污水,由于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生活污水直排、雨污不分流且污水管网(池)无法覆盖或建设成本过高等现状,该院落改造中一个重点就是要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为有效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难题,乡因地制宜,结合菠萝堰院落改造,按照“湿地模式、集中处理、生态降解、分级净化”的总体思路,增设污水处理管网,完成院落26户“冲水式”厕所改造,将生活污水集中引入生态分级净化池,通过沉淀、过滤、氧化、水生植物净化等方式,进行净化处理,经处理后的水质可直接用于周边绿化林灌溉。同时,对院边原有沟渠进行改造,将雨水引入院落周边沟渠,并引入流动水源,实现雨水及沟渠水的外部循环,确保院落周边沟渠水质清澈。
改造老旧院落外貌,实现老院子穿新衣。
通过村民自筹,乡财政补足的方式,耗资40余万对菠萝堰老院子进行风貌改造,全面完成了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升级,配套建设了停车场、景观台等,并通过翻新村民围墙、更换老旧大门、硬化院落内部道路的方式,使院落整体形象焕然一新,形成一幅山水画的新面貌。
(一)增添休闲娱乐设施设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增添各类健身器材,石桌石凳等丰富村民生活,绘制“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墙体画,提升院落整体文化气息。
(二)成立议“是”小组,创新院落自治机制。
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参与性,经过广泛征集村民意见,最终在菠萝堰成立议“是”小组,由白鱼村党支部及村委指导,在26户村民中推举5名代表成为议“是”小组成员,设置组长1名,组员4民,负责院落日常管理及院落公约执行监督工作。同时,在议“是”小组领导下,经过院落村民会议的讨论,确定了八项通俗易懂的院落公约以及众筹共享的院落保洁机制。
四、关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示范点的打造为乡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干部群众、群众基础,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乡将进一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彩钢棚整治等工作,目前已着手启动周边院落风貌改造、农村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彩钢棚整治、白鱼河南岸绿岛建设等工作。同时,逐步推广完善院落自治公约、众筹共享保洁机制等基层治理的机制及办法,培育蔬菜、水果种植产业,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再进一步。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1、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占比均未超过5%。其中2010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占比均小于1%。从第一产业增加情况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4.76亿元,2016年达到4.88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看,虽然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同比增长73.52%,但总量仅完成2.1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规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是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导致天然气、排污管网、供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是与城区相比,农区交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修建、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存在不足。
(三)“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及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公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清脏、治乱、增绿”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科技户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增强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
(三)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开展实用型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注重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可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技术研发鲜明,并努力将取得的科技成果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着力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及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扶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五)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产业短板。
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基层引进并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收购商不履行收购协议,低于协议价收购或是不收购,加之供过于求,导致经济作物滞销或低价销售,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才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均龄偏大,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致使乡村发展人力资源难以保障。例如:五珠乡全乡人才库共计923人。其中,后备储备干部24人,技艺技能类20人,商企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类43人,经营能手类27人,35岁以上人才占52%,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62%。
(三)文化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红色文化、优秀文化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如:苗族的手工织布与刺绣文化正在渐渐的消逝,年轻苗族女性会织手工布和刺绣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受机械化带来的极大冲击,纯手工刺绣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给传统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四)生态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高污染企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等短板问题。例如:受生活习惯、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说一说、动一动、扫一扫、清一清的“木头人”现象较为普遍,村规民约执行难、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难。
(五)组织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综合素养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弱化淡化不正常化,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例如:部分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情况突出、桌椅凳子配套不足、党员群众开会自带凳子等;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流动党员管理难,村组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参与率低。
一是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的发展投入不足;农民自我累积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对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准入门槛过高,贷款难、融资贵,难以发展等等。
二是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体制机制不完备,各地未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根据和制度保障。
三是乡村青壮年外流严重。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农村的发展力量被城市抽走,农村越来越空心化,难以发展致富。
四是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未能全方位发掘乡村自生发展动力,或是未能为乡村发展制造动力;另外,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滞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等原因也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人才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以财政项目和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全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智库,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支持和鼓励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方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与本地红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生态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
组织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党史学习教育等,强化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养;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缮活动场所,规范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有保障,按照“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1、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产业短板。
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基层引进并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收购商不履行收购协议,低于协议价收购或是不收购,加之供过于求,导致经济作物滞销或低价销售,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才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均龄偏大,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致使乡村发展人力资源难以保障。例如:五珠乡全乡人才库共计923人。其中,后备储备干部24人,技艺技能类20人,商企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类43人,经营能手类27人,35岁以上人才占52%,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62%。
(三)文化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红色文化、优秀文化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如:苗族的手工织布与刺绣文化正在渐渐的消逝,年轻苗族女性会织手工布和刺绣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受机械化带来的极大冲击,纯手工刺绣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给传统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四)生态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高污染企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等短板问题。例如:受生活习惯、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说一说、动一动、扫一扫、清一清的“木头人”现象较为普遍,村规民约执行难、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难。
(五)组织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综合素养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弱化淡化不正常化,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例如:部分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情况突出、桌椅凳子配套不足、党员群众开会自带凳子等;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流动党员管理难,村组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参与率低。
一是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的发展投入不足;农民自我累积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对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准入门槛过高,贷款难、融资贵,难以发展等等。
二是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体制机制不完备,各地未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根据和制度保障。
三是乡村青壮年外流严重。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农村的发展力量被城市抽走,农村越来越空心化,难以发展致富。
四是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未能全方位发掘乡村自生发展动力,或是未能为乡村发展制造动力;另外,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滞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等原因也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人才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以财政项目和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全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智库,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支持和鼓励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方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与本地红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生态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
组织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党史学习教育等,强化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养;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缮活动场所,规范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有保障,按照“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
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关乎民生的“三农”问题指明了道路。乡村振兴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不仅立足于当今国家发展战略,也是站在乡村未来的、可持续的发展方位上,其中最关键的是人才资源的保障。农村要实现跨越式、创新性发展,需要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这是目前乡村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因此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质上要实现乡村人才资源的聚集,提高乡村教育的发展质量,培养专业型、创新型的专门人才。
当今时代,任何社会领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撑。乡村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在技术、资金、资源、人力等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处境。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能够迅速发展,人才资源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人才不仅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且城市发展也吸引了众多人才向城市靠拢。乡村要实现振兴战略的宏偉目标需要借鉴城市依靠人才的策略:一是,发挥乡村领军人物的才智。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敢闯、敢拼、肯干的领头羊,他们富有知识和能力,有创新创业的事业拼搏之心,能为乡村事业发展发挥带头人的作用。二是,发挥人才资源的榜样效应。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一批专业人才,而一个区域发展起来势必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人才正是带动乡村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乡村各领域发展的动力。三是,提供人才保障。乡村是一个复杂的地域,每个一个乡村发展的层次、水平、程度不同,意味着发展的模式不同,实践中成功发展起来的乡村不仅为各类人才的培养提供环境条件,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也为乡村发展做好了人才保障。
1.人才资源匮乏。
一些乡村处于边远落后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发展的条件艰困,这些条件是制约人才的重要因素,落后的环境满足不了外来人才发展的需求,许多学有所成的人才只能望而止步。另一方面,当地的教育水平低下,人才培养的数量满足不了当地的发展要求,高质量的人才不肯屈身于乡村,希望在大城市寻找优越的条件,导致乡村人才匮乏。
2.人才外流严重。
国家重视高校人才扎根于乡村发展,培养和磨炼一批国家发展的后备人才队伍,鼓励高校毕业生以“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形式参加乡村发展,并且提供了优厚的待遇条件,在各地方政府的配合下,众多毕业生也积极响应,每年有大量的人才进入乡村。但是当服务期满,由于生活需求、个人家庭事业、职位晋升、收入水平等方面因素,大部分基层大学生选择离开乡村,这就造成为人才的流失。一些单位为了保住人才提供优厚的条件,最终仍不能留下这批优秀人才,乡村只不过是这些大学生谋求更高发展的跳板,虽然乡村为每一年培训大学生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终仍是面临人才外流的局面。
3.人才教育缺失。
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资源主要是依靠当地年轻一代,这也是受文化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影响,他们能够扎根于本地发展,了解当地的民风习俗以及社会实情,只有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增加高素质人才的数量,提高本地人发展家乡的意识和意愿,重点扶持和鼓励本地人参与本地振兴发展,才能为乡村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自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乡村教育的普及度提高,基础教育有所发展,但是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远达不到水平,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才仍存在巨大的缺口,一方面是当地的基础教育硬件、师资力量得不到满足,无法提高本地人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是学习氛围差,不仅家庭不重视,学生厌学弃学现象也相当严重。另外,经济发展水平低也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人才管理欠缺。
乡村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同时也要管理好人才。既要谋求乡村发展,也要满足人才自身发展需求。乡村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方,一些封闭观念仍然存在,官本位思想严重,在用人制度和选拔人才标准上问题突出,排外、任人唯亲、晋升制度不完善、人才绩效标准不统一,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人才流失。
1.引进人才。
乡村振兴需要当地政府的参与和领导,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改善当地发展条件,为人才引进奠定基础的条件。一是要注重对乡村的谋篇布局,规划好发展的区域,确定管理型、技术型的岗位,做好人才引进的标准,合理配置人才岗位,充分调动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要注重当地的形象宣传,给外界提供一个求发展、能发展、发展好的良好印象,发挥大学生资源的优势,与高校进行合作,为高校人才到乡村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为引进人才做好充分的资源储备。三是注重人才引进的条件,保障人才的基本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他们的心理预期。
2.保住人才。
一个地方的发展程度体现人才资源的丰富程度。乡村振兴发展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做好保住人才的措施,而一个人才是否愿意继续留下,关键在于是否满足他们的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作为一个社会人,对家庭、事业都负有责任,而这正是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留住人才的关键。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另一方面,各事业单位要改善工作环境,创造条件,提高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量才适用,使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相符,使人才尽其所能,尽显其才,真正把保住人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乡村振兴发展做好人才后备。
3.培育人才。
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教育水平高低,而教育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要把教育事业放在突出位置,重视人才的培养。一是重视学校水平的提升,完善学校基础条件,改进教师教育方式,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学生受教育的质量和数量。二是各事业单位要注重年轻一辈的培养,老一辈要把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传授给后辈,争取人才培养不断层、不断裂,保持人才的稳定持续性,争取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是重点引进先进的人才队伍,通过专门专业人才的知识经验的传授,弥补教育资源的欠缺。只有多方面的培育人才队伍,才能为乡村战略提供更多、更坚实可靠的人才力量。
4.管理人才。
一个良好的人才管理体制关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水平。把人才管理好、运用好不是简单罗列人才队伍的数量,它是关乎人才的晋升机制、薪资制度、岗位配置等方方面面,既要对人才给予合理的待遇,也要对不作为、不能干、做事慵懒的人员给予一定惩罚,做到公平公义、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任人为才。另一方面,人才管理需要合理的规章制度,合理处理工作中出现的人才管理问题,同时也要完善制度,确保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挖掘一批具有真才实干的人才典型作为榜样带动各方面的工作力量,为乡村振兴发展造势。
乡村产业振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当前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当前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短板
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基层引进并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收购商不履行收购协议,低于协议价收购或是不收购,加之供过于求,导致经济作物滞销或低价销售,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才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均龄偏大,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致使乡村发展人力资源难以保障。例如:五珠乡全乡人才库共计923人。其中,后备储备干部24人,技艺技能类20人,商企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类43人,经营能手类27人,35岁以上人才占52%,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62%。
(三)文化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红色文化、优秀文化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如:苗族的手工织布与刺绣文化正在渐渐的消逝,年轻苗族女性会织手工布和刺绣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受机械化带来的极大冲击,纯手工刺绣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给传统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四)生态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高污染企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等短板问题。例如:受生活习惯、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说一说、动一动、扫一扫、清一清的“木头人”现象较为普遍,村规民约执行难、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难。
(五)组织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综合素养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弱化淡化不正常化,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例如:部分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情况突出、桌椅凳子配套不足、党员群众开会自带凳子等;
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流动党员管理难,村组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参与率低。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的发展投入不足;
农民自我累积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
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对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够;
新型经营主体准入门槛过高,贷款难、融资贵,难以发展等等。
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体制机制不完备,各地未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根据和制度保障。
乡村青壮年外流严重。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农村的发展力量被城市抽走,农村越来越空心化,难以发展致富。
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未能全方位发掘乡村自生发展动力,或是未能为乡村发展制造动力;
另外,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滞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等原因也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建议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
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
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
以财政项目和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全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智库,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支持和鼓励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
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与本地红色文化;
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
大力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
严厉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
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
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党史学习教育等,强化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养;
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缮活动场所,规范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有保障,按照“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系统方案,明确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科学逻辑和发展重点,,在评估乡村发展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关中地区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和重点任务。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三大主要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社会治理、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各个方面,其各项目标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是要将产业发展落实到农民增收上,实现生活富裕,促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生态宜居不仅对农村农业发展和建设提出了绿色发展的要求,也回应了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当前,乡村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加剧了乡村振兴的难度,也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要关注和攻克的难题。
1.1农村经济发展受限。
农业现代化是产业兴旺的基础,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但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0.10每平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人均农业资源拥有量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关中地区人均耕地面积0.06每平方米,人多地少的资源约束,严重限制了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导致传统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后劲不强。非农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的根本出路,而环境门槛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乡镇原本就薄弱的非农产业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困境;同时,山区县交通不便、资源禀赋缺失,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的难度较大,这些情况都加剧了关中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压力。
1.2农村常住人口减少。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2006—2016年关中地区农村常住人口以年均30万人的速度减少,2016年关中常年务工人员占当年农业总人口的30.3%,行政村数量减少2662个,部分村庄逐渐消亡;且从乡村留守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来看,留守人口中21——40岁的骨干劳动力仅占18.96%,妇女、老人和儿童是留守农村的主要群体;流出人口以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与此同时,2016年关中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82%,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将缩减农业可吸收的劳动力人口,乡村地区存在严重的隐性失业问题。乡村人口数量持续降低不仅导致乡村振兴存在人力资本障碍,也使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存在规模经济困境,这种公共物品供给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恶化了农村工作环境,加剧了乡村优质资源和要素的流失。
1.3长效投入机制缺失。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由地方政府承担,但受二元经济体制和资本逐利性影响,城乡间形成了差异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制;2013年关中农村地区公用设施建设投入22.3203亿元,仅占当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入的18%;且从财政投入体系来看,也仅占当年地方财政支出的1%,与2008年相比占比下降6%,农村财政投入有效资金下降。以2017年西安市各区县172个美丽乡村为例,所有乡村均无金融机构贷款;12%的乡村拥有10万元以上的社会资金投入,且多位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农村集体经济的投入和农民投工投劳所得,但以西安市为例,60%以上的村庄无集体经济,这些村庄经济实力弱、筹资难度大,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建设明显滞后;同时道路养护、设施维护等建设后期资金投入需求也较大,大部分乡村也没有承担基础设施管理、养护、维修的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面临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篇
农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加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然而,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中力量和努力。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的比例不超过5%。其中2010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比例均不足1%。从第一产业增长情况来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长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4.76亿元,2016年达到4.88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来看,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比上年增长73.52%,但总量仅完成2.1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计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造成天然气、排污管网、采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是农区交通、医疗卫生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建设、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不足。
(3)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需要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和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和法律服务还存在不足之处。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道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道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逐步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水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管理和村容村貌提高为主要攻击方向,重点开展清污、治乱、增绿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齐全、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技家的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提高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
(3)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特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重视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推进高等学校、研究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头企业、农民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技术研究开发鲜明,努力直接利用农业生产取得的技术成果。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高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权复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致力于发展智能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体系和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5)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区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动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应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各项事业都需要农业来支撑,因此将农业放在重要位置上。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出现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与超越,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真正提升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战略定位、总体要求、方法路径以及主攻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繁荣富强,没有农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就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所以,没有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建成,国家的现代化也不会建成。
2.有利于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耕地、水和矿物等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这就要求农业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破解制约瓶颈,解决“三农”问题,最终使农业高度发达,农村更加美丽宜居,农民更加富裕幸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
3.有利于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迫切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超越和升华,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农村定位的再思考。体现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提出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的重要判断,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必须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地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需求。
兴隆县塔前村位于国家级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南麓,距县城中心10公里,总面积3.67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组,218户669人,是市级文明生态村创建先进村和紫塞先锋工程示范基地。
1.城镇化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大力发展,城镇化开始走向白热化,农村中的人口开始呈单向流动的状态流入城市,尤其是青年劳动力,农村人口锐减,出现大量的“空心村”,在村中剩下老人和儿童大军,出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同时村中的农田土地荒芜,无法有效利用,农村住宅基地鬼屋化,无人居住,最终出现农村荒凉和有效劳动力缺乏状态,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以前,塔前村青壮劳力大多去北京等大城市打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村附近建起了制药厂、果脯厂,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问题得以缓解。
2.建设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
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撑。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乡村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础条件。乡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信设施、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而村集体无收入过分依赖于政府资金的支持,虽然引进同公司合作的模式投入一部分资金,但并未充分利用起市场的流动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导致建设资金缺乏,进度缓慢,建设标准较低。多项农村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农村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幸福感。
塔前村在改善基础设施时同样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改善村道路交通打水泥路需要个人垫资;为村民解决水不足的问题修自来水需26万,得想方设法凑钱;改善人居环境,实行“三改”:改厕、改大门、改厨房,每户补贴4000元,资金仍然不足等等,而村集体无收入更加重了资金缺乏的问题。
3.产业结构单一,支撑力度较弱。
合理丰富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当前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化,缺乏龙头企业做支撑。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目前在农村,多数农民由于知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还是从事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化问题突出,缺乏第二、三产业的带动和活力。与此同时,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们观念陈旧等原因,很难吸引龙头企业。即便有龙头企业,也存在数量少、规模小、特色产业不突出等问题,这就形成恶性循环,农村的企业生态环境过差,难以满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要求。塔前村目前有从事第一产业的种植和养殖业,有小型的果脯厂,还有“兴隆县日本清香核桃合作社”,以地入股,核桃树下间种药材,产业结构较单一。虽然种植清香核桃有一定特色,但规模小、数量少,没有龙头企业做支撑。
4.忽视乡村文化和乡村价值。
实施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乡村振兴就是提高农民精神风貌的过程,是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也是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乡村价值体现的是乡村发展的独特规律,这一独特规律告诉我们,构成乡村财富的资源有三类:一是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资源等;二是社会与生活资源,如村落的地理位置等;三是乡村社区形成的产品,如农产品、民间艺术等。这三类资源可以构成一个“财富三角形”。而在当前的农村社会当中,好多年轻人没有体验过乡村生活,不愿意在村中生活,向往城市生活,忽视村中原有的生活习惯、乡风民规,忽视了乡村自身的文化和价值,导致产业项目与当地资源脱节,出现“水土不服”“项目孤岛”现象,而脱离乡村价值体系的项目建设,多数会因难以融入乡村而流产。
塔前村在宋元时期就有寺院、舍利塔且建筑规模宏大,有着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如今,到处是仁爱、友善、行孝的标语牌及村规民约等,但乡风文明程度仍需进一步加强。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一定的乡村价值优势,但没有很好的合理利用。
1.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满足当地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应该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发展的最大短板。一是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质量;二是完善农村道路和交通设备,降低车费;三是加强农村电网的日常检查、维护;四是实行“天然气进农村”工程;五是加大政府投入,改革农村危房,打造农民的避风港;六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打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七是加强农村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丰富村民日常生活,比如,打造一个“休闲活动广场”,配备健身设备、篮球场、图书阅览室、农业科技传播室、电影放映室等,为村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丰富村民的日常业余生活。
塔前村的基础设施方面水、电、路、气、房、厕所、娱乐等,除了其中某项如天然气还没有实现,其它方面已初见成效。
2.进行科学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对农村产业进行科学规划,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要着力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農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坚守耕地红线,稳定提升粮食产能,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向品牌经营要利润,全面推进节约成本、降低消耗、提高质量。要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业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
塔前村还需要政府从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科学规划,适合发展什么,打造什么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3.注重乡村价值和文化,打造“一村一品”
农村是一个价值复合体,有这三方面的价值:一是生态价值,乡村自然风光优美,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二是生活价值,农村居民的生活低碳、慢节奏,是一种更接近人类原初,也更符合自然天道的生活方式;三是文化价值,村落中独特的建筑风格、风俗习惯、道德信仰等都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印记和乡土情怀。乡村的价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找准乡村特色,进行科学定位和规划,结合乡村历史和文化,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打造村子品牌化的项目,让村庄具有本身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增加其生机与活力,形成“一村一品”。
“日本清香核桃”因其皮薄、入口留香回味无穷而成为塔前村的品牌,但还需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亮点文化。
4.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加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社会保障。要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实现村民自治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引导发挥村民民主协商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使农民法治意识显著提高。大力促进乡村公共文化发展,脱离不良生活方式。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人性化解决农村人才的各种需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塔前村还需进一步加强,尽早打造一支三农工作队伍,服务于现代农业的需求。
为摸清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元年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2018年初,课题组开展了“乡村振兴专项调查”,收集了25个省262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根据对样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村庄面临的五大突出问题。
村庄人口老龄化程度深且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性别比失衡情况普遍。农村老龄化形势严峻。各地村庄中59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线,其中尤以东北(29.8%)、华北(23.1%)地区农村老龄化程度最深。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样本村中拥有高中学历的劳动力占比超过20%的分别是华东(23.6%)、华北(23.4%)、华南(23.3%)、东北(20.3%),最低的是西南地区(14.0%)。村内人口性别不平衡情况普遍存在,男女比例为1.13:1,各区域农村男性人数均多于女性人数。
农村劳动力务农与非农选择呈现区域分化,华北西北东北的务农劳动力数接近或超过非农劳动力数的一倍。样本村中,华北、西北、东北的务农劳动力数接近或超过非农劳动力数的一倍:华北村均务农劳动力639人,非农劳动力335人;华东、华南、西南的务农劳动力小幅超过非农劳动力,华东村均务农劳动力580人,非农劳动力507人;华中村均务农劳动力514人,少于村均非农劳动力600人。在非农劳动力中,村均外出打工人数华南、西南地区最多,平均在600人以上,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和东北分别为402人、489人、289人、330人和318人;村均外来人口数西北、华南、华东地区较高,平均200人以上,华中、华北、西南分别为165人、65人和89人,东北地区最少,平均54人。
乡村“三农”带头人数量及能力不足。首先,村内党员人数较少,年青党员占比低。样本村党员人数平均60人,占村均总人口的3%左右,2012年后新发展党员数占党员总人数的17.11%。40-50岁和50-60岁年龄段的党员人数均为13人,各占21.7%,合计达43.4%;党员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60岁以上,平均人数18人,占党员总人数的30%;30岁以下的党员平均7人,占11.7%。其次,现任村干部受教育水平高于前任,但学历水平仍较低。样本村中,现任村支书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程度,占37.4%,高中程度的占24.8%,中专占16.14%,中专以上的占9.5%,高中中专及以上合计50.4%,与前任村支书相比高出18.9个百分点(前任村支书高中毕业、中专毕业和中专以上的分别为18.6%,5.8%和7.1%),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大专以上的高学历者仍旧缺乏。现任村主任的文化水平也较低,且低于现任村支书的平均水平。第三,村“两委”干部有异地工作经历的比重较低,经营管理经验不丰富,个人拥有的资源有限。样本村中,现任村支书和村主任在本村以外的地方工作过的人数占比不到30%,但高于其前任的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有参军经历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占比约15%,略低于其前任2.75个百分点。从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家庭经济条件来看,比一般村民好的村支书和主任占25%,比一般村民差的村支书和主任占13%左右,与普通村民家庭经济条件一样的占比约60%,可见大部分村领导个人所拥有的资源与一般村民相差不大。当前乡村带头人各项素质有所提高,但在致富经验、能力、拥有社会资源等方面依旧缺乏。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较多欠账,距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改善。样本村中,贫困村占18.8%,缺水村占8.4%,有线电视信号户占89.3%,有94.3%的村能够上网。村庄硬化道路占村内道路总长的比重为78.5%。48.7%的村庄有公厕,其中水冲式厕所比重为46.2%,旱厕比重为39.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仍多,乡村道路是主要短板。调查发现,由于政府对乡村道路投入不足,村集体成为村庄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村集体支出的主要内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集资和负债的主要用途也是公共基础设施修建,包括乡村路桥和水利等。样本村村均集体开支66.0万元,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最多,平均41.9万元,占总支出的64%;其次是公共福利/事业支出,平均16.9万元,占26%;村干部年度工资及补贴平均5.7万元,办公费支出平均1.5万元。
从村集体集资情况来看,2012-2017年村集体集资数量在降低,东北地区农村基本没有集资,华东地区集资水平最高,2017年平均集资151万元。村集体集资的主要用途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半的集资用于修路和建桥。其次,修建排水沟和灌溉水利设施的集资占比也较高,2017年为9.1%,2016年为28.3%,饮用水也是村集体集资的主要用途之一,占比约10%。
私营企业是乡村产业最活跃的主体,乡村企业发展存在较大地域差异。企业是市场活动的重要载体,私营企业是农村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相较于村办和乡办企业吸纳了更多的劳动力。样本村私营企业吸纳职工数平均为66人,乡办企业为6人,村办企业为6人,个体户为27人;而从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水平看,村办企业最高,其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比例是90%,其次是个体户83%,私营企业是45%,乡办企业是42%。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有限,亟须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从样本村来看,村均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784.1亩,西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涉及户数也最多,分别是2031亩和173户。西北地区特色产业以特色养殖为主,村均养殖牲畜4179头只,远超其他各区,村均涉及户数42户。水面养殖以华北、华南、华中地区为主,村均户数较少。
在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村中,拥有品牌的比重只有18.6%。在问及目前村里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时,有28.9%的村庄选择特色产业形不成规模,有25.2%的村庄选择没有产业规划,有18.8%的选择发展思路不清,有14.7%的选择缺少政策支持。
村民代表大会运行和履职情况良好。从调查数据看,各村村民代表大会运行和履职情况良好。在262个调查村中,有90.1%的村实行差额选举,当前任职的村民委员会多为第8-10届,2017年各村村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次数为4次及以上的占比近70%,村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平均为43人,其中党员人数有15人。在村务治理中,村民代表大会也在实际履行自身职能。
农村公益性、群众性文体活动缺乏。在被调查村中,由村里举办的公益性、群众性文体活动有限。近两年举办过戏剧活动的村只占38.9%,有电影或录像活动的占54.6%,有球类比赛活动的有18.3%,春节时有全村集体活动的占38.8%。群众性文体活动有凝聚和团结人心的作用,此方面活动的缺乏一方面与村庄经济缺少可用资金有关,另一方面反映了村庄人气的缺乏。
村规民约制定情况良好,但乡风文明内容仍需完善。样本村中,有村规民约的占80.2%,其中每家每户发放的占比53.4%,有64.14%的村规民约定期修订。总体上看,农村村规民约制定情况良好。红白喜事从简、对份子钱作出明文规定等,这些有助于农村社会交往的风清气正,不过还有37.5%的村庄没有出台这样的规定,说明一些村庄的村规民约中涉及乡风文明的内容还需完善。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差异大。经营性收入和上级拨款是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样本村的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01.3万元,其中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入平均51万元,占50.3%,而集体经营性企业收入平均16万元;集体农林业收入平均6.8万元;集体承包收入平均10万元,其中企业承包收入4万元,承包地/果园收入4.5万元;村公益事业费平均5万元,其中集体集资平均1.1万元;上级拨款平均30.2万元,占30%;其他收入平均3.6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的区域差异大。华北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高,平均245.9万元,华中和华东地区其次,均为100万元,东北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少,仅为20万元。
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集体经济组织收不抵支。2017年华南、西南、西北地区集体经济当年收不抵支,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地区入可敷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各项权能有待落实。调查发现,只有9.1%的样本村进行了村集体资产的折股量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在进行改革的村庄中,折股量化的对象大部分是本村村民,占比57.1%,而量化对象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占比为42.9%。在折股量化的村庄中,股份能够继承的占65.5%,股份能够转让的占57.1%,转让对象限制为家庭内部成员的占52.6%,其余为在村集体成员内部转让,没有村允许对外转让股权。
首先,要重视乡村“人”的发展。关注农村地区性别比失衡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动普及高中教育,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积极培育乡村“三农”带头人和职业农民,为其提供必要的项目、资金、人力培训等,提高“三农”带头人的致富经验和资源的获得及利用能力;鼓励农村劳动力务农人数比重大的地区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倾向高的地区促进农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第二,不断加强政府对农村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降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政府继续加大对村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缺乏的村庄的公共投资,并在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上给予奖补支持。对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要给予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支持政策和继续倾斜支持。
第三,因地制宜,以本村资源禀赋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乡村产业发展不局限于传统种植业,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总要求下,应利用乡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产业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企业等市场主体,未来要进一步激发私营企业的积极性;支持农户个体以及相应的企业从事乡村特色产业经营,并在产业规划、信息供给、规模做大、市场做强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发挥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
第四,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进一步培育农村各项服务多元供给主体,丰富农民生产生活。一方面可继续支持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进一步健全议事工作制度,规范村务公开,明确权利与义务,增强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调动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使村民代表大会在农村公共事务决策和监督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农村其他生产生活服务性公益性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为农村社会活动的举办和延续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村规民约的制定与完善,宣传良好乡风,不断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各项事业都需要农业来支撑,因此将农业放在重要位置上。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出现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与超越,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真正提升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1、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4、在“用”上见实效。要强化“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把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针对乡村干部等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在福利待遇上,着重解决他们的待遇和身份问题;。
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为了明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元年中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2018年初,课题组开展了乡村振兴特别调查,收集了25个省262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根据对样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状况的调查分析,本研究整理了村面临的五突出问题。
村里人口老龄化程度深,劳动力教育水平低,性别比失衡普遍。农村老龄化形势严峻。各地村中59岁以上老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比重均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线,其中特别是东北(29.8%)、华北(23.1%)地区农村老龄化程度最深。农村劳动能力受教育水平低。样本村拥有高中学历的劳动力占20%以上的是华东(23.6%)、华北(23.4%)、华南(23.3%)、东北(20.3%),最低的是西南地区(14.0%)。村内人口性别不均衡的情况普遍存在,男女比例为1.13:1,各地区农村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多。
农村劳动力农业和非农业选择呈现区域分化,华北西北东北农业劳动力接近或超过非农业劳动力的两倍。在样本村,华北、西北、东北农业劳动力接近或超过非农业劳动力的一倍:华北村均农业劳动力639人,非农业劳动力335人华东、华南、西南农业劳动力小幅超过非农业劳动力,华东村均农业劳动力580人,非农业劳动力507人华中村均农业劳动力514人,村均非农业劳动力600人。在非农劳动力中,村均外出打工人数华南、西南地区最多,平均600人以上,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分别为402人、489人、289人、330人和318人,村均外来人数西北、华南、华东地区高,平均200人以上,华中、华北、西南分别为165人、65人和89人,东北地区最少,平均54人。
乡村三农领导人数和能力不足。首先,村内党员人数少,年轻党员低。样本村党员人数平均60人,占村平均总人口的3%左右,2012年后新发展党员人数占党员总人数的17.11%。40-50岁和50-60岁的党员人数均为13人,各占21.7%,合计达到43.4%的党员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60岁以上,平均人数为18人,占党员总人数的30%30岁以下的党员平均为7人,占11.7%。其次,在职村干部受教育水平高于前任,但学历水平仍然较低。在样本村,在职村支书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程度,占37.4%,高中程度占24.8%,中专占16.14%,中专以上占9.5%,高中以上合计50.4%,与前任村支书相比高出18.9个百分点(前任村支书高中毕业,中专以上分别为18.6%,5.8%和7.1%),受教育程度提高,但大专以上高学历者仍不足。在职村主任的文化水平也比较低,低于在职村支书的平均水平。第三,村两委干部在异地工作经验比重低,经营管理经验不丰富,个人资源有限。在样本村,现任村支书和村主任在本村以外工作的人数不足30%,但比前任平均高约10%。有参军经验的村支书和村主任约占15%,略低于前任的2.75分。从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家庭经济条件来看,比普通村民好的村支书和主任占25%,比普通村民差的村支书和主任占13%左右,和普通村民的家庭经济条件一样占60%左右,可以看出大部分村领导个人拥有的资源与普通村民大不相同。目前,农村领导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但在财富经验、能力、社会资源等方面仍然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多借款,与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有很大差距。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所改善。在样本村,贫困村占18.8%,缺水村占8.4%,有线电视信号家占89.3%,94.3%的村可以上网。村庄硬化道路占村内道路总长的比重78.5%。48.7%的村庄有厕所,其中水冲式厕所的比例为46.2%,厕所的比例为39.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欠款仍多,乡村道路是主要短板。调查发现,由于政府对乡村道路投入不足,村集体成为村基建的主要供应商。村集体支出的主要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和负债的主要用途也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乡村路桥和水利等。样本村村均集体支出66.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最多,平均41.9万元,占总支出的64%,其次是公共福利/事业支出,平均16.9万元,占26%的村干部年度工资和补助金平均5.7万元,办公费支出平均1.5万元。
从村集体筹资情况来看,2012-2017年村集体筹资数量下降,东北地区农村基本上没有筹资,华东地区筹资水平最高,2017年平均筹资151万元。村集体集资的主要用途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半的集资用于道路建设和桥梁建设。其次,建设排水沟和灌溉水利设施的筹资比例也很高,2017年为9.1%,2016年为28.3%,饮用水也是村集体筹资的主要用途之一,约占10%。
民营企业是乡村产业最活跃的主体,乡村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企业是市场活动的重要载体,民营企业是农村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村办和乡办企业相比吸收了更多劳动力。样本村民营企业吸收员工人数平均66人,乡营企业6人,村营企业6人,个人家庭27人,从吸收本村劳动力就业水平来看,村营企业最高,本村劳动力就业比例90%,其次个人家庭83%,民营企业45%,乡营企业42%。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有限,需要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从样本村来看,村平均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为784.1亩,西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户数也最多,分别为2031亩和173户。西北地区特色产业以特色养殖为主,村均养畜4179头,远远超过其他各区,村均涉及户数42户。水面养殖以华北、华南、华中地区为主,村平均家庭数少。
在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村庄,拥有品牌的比例只有18.6%。在问当前村庄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时,28.9%的村庄选择特色产业不规模,25.2%的村庄选择没有产业计划,18.8%的选择发展思路不清楚,14.7%的选择没有政策支持。
村民代表大会的运行和职务状况良好。从调查数据来看,各村村民代表大会的运行和职务状况良好。在262个调查村中,有90.1%的村落实行差价大选,目前任职的村民委员会大多为第8-10届,2017年各村村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次数为4次以上的占70%,村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平均为43人,其中党员人数为15人。在村务管理中,村民代表大会也实际上履行了自己的职能。
农村公益性、大众文体活动不足。在被调查的村庄,村庄举办的公益性、大众性文体活动有限。近两年举办过戏剧活动的村庄只占38.9%,电影和视频活动占54.6%,球类比赛活动占18.3%,春节全村集体活动占38.8%。群众文体活动具有凝聚和团结人心的作用,这方面活动的缺乏一方面与村庄经济缺乏可用资金有关,另一方面反映了村庄人气的缺乏。
村规民约定情况良好,但乡风文明内容仍需完善。样本村约占村规民的80.2%,其中每户支付的53.4%,约64.14%的村规民定期修订。总体来看,农村村规民约定情况良好。红白喜事从简,对股票钱作出明确的规定等,有助于农村社会交往的风清气正,但37.5%的村庄没有提出这样的规定,说明一些村庄的村规民约中涉及乡风文明的内容还需要完善。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差异很大。经营性收和上级资金是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样本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1.3万元,其中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入平均51万元,占50.3%,集体经营企业收入平均16万元,集体农林业收入平均6.8万元,集体承包收入平均10万元,其中企业承包收入4万元,承包地/果园收入4.5万元,村公益事业费平均5万元,其中集体收入平均1.1万元,上级资金平均30.2万元,占30%。
3.6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的区域差异大。华北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高,平均245.9万元,华中和华东地区其次,均为100万元,东北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少,仅为20万元。
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集体经济组织收不抵支。2017年华南、西南、西北地区集体经济当年收不抵支,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地区入可敷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各项权能有待落实。调查发现,只有9.1%的样本村进行了村集体资产的折股量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在进行改革的村庄中,折股量化的对象大部分是本村村民,占比57.1%,而量化对象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占比为42.9%。在折股量化的村庄中,股份能够继承的占65.5%,股份能够转让的占57.1%,转让对象限制为家庭内部成员的占52.6%,其余为在村集体成员内部转让,没有村允许对外转让股权。
首先,要重视乡村“人”的发展。关注农村地区性别比失衡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动普及高中教育,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积极培育乡村“三农”带头人和职业农民,为其提供必要的项目、资金、人力培训等,提高“三农”带头人的致富经验和资源的获得及利用能力;鼓励农村劳动力务农人数比重大的地区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倾向高的地区促进农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第二,不断加强政府对农村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降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政府继续加大对村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缺乏的村庄的公共投资,并在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上给予奖补支持。对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要给予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支持政策和继续倾斜支持。
第三,因地制宜,以本村资源禀赋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乡村产业发展不局限于传统种植业,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总要求下,应利用乡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产业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企业等市场主体,未来要进一步激发私营企业的积极性;支持农户个体以及相应的企业从事乡村特色产业经营,并在产业规划、信息供给、规模做大、市场做强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发挥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
第四,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进一步培育农村各项服务多元供给主体,丰富农民生产生活。一方面可继续支持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进一步健全议事工作制度,规范村务公开,明确权利与义务,增强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调动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使村民代表大会在农村公共事务决策和监督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农村其他生产生活服务性公益性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为农村社会活动的举办和延续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村规民约的制定与完善,宣传良好乡风,不断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五,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要做好宣传工作,增强村干部和农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要性的理解和认知。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方面应着眼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对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好的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为其创造更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而对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要加强政策和项目扶持。
摘要:针对目前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以平阴玫瑰小镇为例,从“五个振兴”的角度分析了平阴玫瑰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绿色集约小镇、留住人才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乡村产业;平阴玫瑰小镇;五个振兴。
1存在的问题。
1.1加工企业相对分散,发展模式存在缺陷。
据调研,玫瑰小镇的玫瑰加工销售企业和作坊有百余家,产业分散化对玫瑰产业的振兴有很大影响。虽然有惠农、天卉等龍头企业,但并未大幅度带动当地其他企业和农户的发展。就发展模式而言,由于“互联网+”的影响,玫瑰小镇向o2c、o2o等模式转变,但这些模式仍存在缺陷,如o2c模式产生的利润比较低,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1]。
1.2原有人才外流严重,专业培养模式缺乏。
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客观上导致了农业农村人才及劳动力的流失。平阴县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剩老人和儿童留守,人才外流严重且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原动力。
1.3文化消费占比偏低,公共设施投入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增加,村民的文娱活动不断增多,但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缺乏自我文化提升的能力,文化消费在家庭的消费支出中占比偏低。各村存在一些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而另一些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且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平阴县投入相对不足,具有滞后性,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有待加强。
1.4生态存在有了基础保障,管理力度亟待加强。
玫瑰镇在政府的号召下加大投资,新建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各一处,同时进行了防护林绿化建设,整体生态水平显著提高[2]。虽各村已有垃圾集中投放处理场所,但因管理力度不强,垃圾成堆、无车搬运的现象时有发生。
1.5基层党员结构老龄化,村民缺乏参政主动性。
目前存在基层党员干部年纪较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对新政策执行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影响着平阴县基层组织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2提出建议。
2.1提高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定期组织玫瑰企业交流会、举办产业高峰论坛。以企业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带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建议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运行主体,并引入社会各界的监督,形成“企业主体,政府服务”的新运行模式。
2.2挽留、引进、培育人才三法并行,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发展壮大平阴县玫瑰产业,以亲情、友情、乡情为着重点挽留人才,拓宽引才渠道,吸引跨学科、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培训鼓励发展新型农民工,政府联系企业定期举行技术产品交流活动,并抽检优秀人才组成队伍下田下乡进行实地讲解指导工作,注重培养组织技术型农民工人,鼓励村镇上大型优质种植户带领当地农民共同发展,发挥带头作用。
2.3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政府应加大教育支出力度,完善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高福利、高待遇的优惠政策,联系各大高校,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2.4致力打造绿色集约宜居小镇,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建设产业园区,通过物流运输方式联合各玫瑰企业,共享资源和产品技术,运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为摸清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元年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2018年初,课题组开展了“乡村振兴专项调查”,收集了25个省262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根据对样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村庄面临的五大突出问题。
村庄人口老龄化程度深且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性别比失衡情况普遍。农村老龄化形势严峻。各地村庄中59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线,其中尤以东北(29.8%)、华北(23.1%)地区农村老龄化程度最深。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样本村中拥有高中学历的劳动力占比超过20%的分别是华东(23.6%)、华北(23.4%)、华南(23.3%)、东北(20.3%),最低的是西南地区(14.0%)。村内人口性别不平衡情况普遍存在,男女比例为1.13:1,各区域农村男性人数均多于女性人数。
农村劳动力务农与非农选择呈现区域分化,华北西北东北的务农劳动力数接近或超过非农劳动力数的一倍。样本村中,华北、西北、东北的务农劳动力数接近或超过非农劳动力数的一倍:华北村均务农劳动力639人,非农劳动力335人;华东、华南、西南的务农劳动力小幅超过非农劳动力,华东村均务农劳动力580人,非农劳动力507人;华中村均务农劳动力514人,少于村均非农劳动力600人。在非农劳动力中,村均外出打工人数华南、西南地区最多,平均在600人以上,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和东北分别为402人、489人、289人、330人和318人;村均外来人口数西北、华南、华东地区较高,平均200人以上,华中、华北、西南分别为165人、65人和89人,东北地区最少,平均54人。
乡村“三农带头人”数量及能力不足。首先,村内党员人数较少,年青党员占比低。样本村党员人数平均60人,占村均总人口的3%左右,2012年后新发展党员数占党员总人数的17.11%。40-50岁和50-60岁年龄段的党员人数均为13人,各占21.7%,合计达43.4%;党员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60岁以上,平均人数18人,占党员总人数的30%;30岁以下的党员平均7人,占11.7%。其次,现任村干部受教育水平高于前任,但学历水平仍较低。样本村中,现任村书记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程度,占37.4%,高中程度的占24.8%,中专占16.14%,中专以上的占9.5%,高中中专及以上合计50.4%,与前任村书记相比高出18.9个百分点(前任村书记高中毕业、中专毕业和中专以上的分别为18.6%,5.8%和7.1%),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大专以上的高学历者仍旧缺乏。现任村主任的文化水平也较低,且低于现任村书记的平均水平。第三,村两委干部有异地工作经历的比重较低,经营管理经验不丰富,个人拥有的资源有限。样本村中,现任村书记和村主任在本村以外的地方工作过的人数占比不到30%,但高于其前任的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有参军经历的村书记和村主任占比约15%,略低于其前任2.75个百分点。从村书记和村主任的家庭经济条件来看,比一般村民好的村书记和主任占25%,比一般村民差的村书记和主任占13%左右,与普通村民家庭经济条件一样的占比约60%,可见大部分村领导个人所拥有的资源与一般村民相差不大。当前乡村带头人各项素质有所提高,但在致富经验、能力、拥有社会资源等方面依旧缺乏。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较多欠账,距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改善。样本村中,贫困村占18.8%,缺水村占8.4%,有限电视信号户占89.3%,有94.3%的村能够上网。村庄硬化道路占村内道路总长的比重为78.5%。48.7%的村庄有公厕,其中水冲式厕所比重为46.2%,旱厕比重为39.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仍多,乡村道路是主要短板。调查发现,由于政府对乡村道路投入不足,村集体成为村庄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村集体支出的主要内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集资和负债的主要用途也是公共基础设施修建,包括乡村路桥和水利等。样本村村均集体开支66.0万元,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最多,平均41.9万元,占总支出的64%;其次是公共福利/事业支出,平均16.9万元,占26%;村干部年度工资及补贴平均5.7万元,办公费支出平均1.5万元。
从村集体集资情况来看,2012-2017年村集体集资数量在降低,东北地区农村基本没有集资,华东地区集资水平最高,2017年平均集资151万元。村集体集资的主要用途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半的集资用于修路和建桥。其次,修建排水沟和灌溉水利设施的集资占比也较高,2017年为9.1%,2016年为28.3%,饮用水也是村集体集资的主要用途之一,占比约10%。
私营企业是乡村产业最活跃的主体,乡村企业发展存在较大地域差异。企业是市场活动的重要载体,私营企业是农村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相较于村办和乡办企业吸纳了更多的劳动力。样本村私营企业吸纳职工数平均为66人,乡办企业为6人,村办企业为6人,个体户为27人;而从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水平看,村办企业最高,其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比例是90%,其次是个体户83%,私营企业是45%,乡办企业是42%。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有限,亟须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从样本村来看,村均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784.1亩,西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涉及户数也最多,分别是2031亩和173户。西北地区特色产业以特色养殖为主,村均养殖牲畜4179头只,远超其他各区,村均涉及户数42户。水面养殖以华北、华南、华中地区为主,村均户数较少。
在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村中,拥有品牌的比重只有18.6%。在问及目前村里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时,有28.9%的村庄选择特色产业形不成规模,有25.2%的村庄选择没有产业规划,有18.8%的选择发展思路不清,有14.7%的选择缺少政策支持。
村民代表大会运行和履职情况良好。从调查数据看,各村村民代表大会运行和履职情况良好。在262个调查村中,有90.1%的村实行差额选举,当前任职的村民委员会多为第8-10届,2017年各村村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次数为4次及以上的占比近70%,村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平均为43人,其中党员人数有15人。在村务治理中,村民代表大会也在实际履行自身职能。
农村公益性、群众性文体活动缺乏。在被调查村中,由村里举办的公益性、群众性文体活动有限。近两年举办过戏剧活动的村只占38.9%,有电影或录像活动的占54.6%,有球类比赛活动的有18.3%,春节时有全村集体活动的占38.8%。群众性文体活动有凝聚和团结人心的作用,此方面的活动缺乏一方面与村庄经济缺少可用资金有关,另一方面反映了村庄人气的缺乏。
乡村振兴面临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1、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4、在“用”上见实效。要强化“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把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针对乡村干部等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在福利待遇上,着重解决他们的待遇和身份问题;。
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作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分别从乡村的产业生产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农民精神面貌、科学社会治理、人民生活状态这五个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临着人才匮乏、农民增收难、绿色发展任务艰巨、等诸多困难,如何解决难题实现振兴成为待解之题。
面临的困难。
一是农村劳动力流失,青年人才严重匮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呈单向趋势不断流入城市,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导致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出现中空现象,留守农村的只剩下老弱病残,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有限的劳动力无法推动产业发展,农田无人耕种、农村房屋无人居住......等问题比比皆是。加之农村的基础条件很难留住人才,导致农村青年人才缺乏,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紧缺。现下许多农村的村干部呈现年龄老化、接受新事物能力弱、创新不够等突出问题,导致基层管理后继无人,青黄不接,长久以往只会导致恶性循环。
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小。
合理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绝大部分是由第一产业组成。但在由于农村农业集约化程度低,产业结构单一,无法形成产业链,造成整体效益较低,增收渠道,小农民增收缺乏后劲。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被局限在“一亩三分田”上,农业产业化进展缓慢。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们观念陈旧等原因,很难吸引龙头企业。仅有的少数龙头企业也存在着规模小、特色产业不突出等问题,农村的客观条件对于企业生存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如此往复,产业发展根源问题得不到改善,农民无法提高增收,乡村振兴战略便很难得以实施。
三是生搬硬套其他地区发展模式,缺乏创新意识。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乡村的发展普遍存在着差异性,每个农村的情况、发展基础都是不一样的,如只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成功模式则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但往往一个地方的发展模式获得成功之后,便会出现无数人争相模仿,无视本地的实际情况与地方特点,名曰借鉴经验实则生搬硬套,缺乏根据本地特色制定发展战略的创新意识,最终只会出现“昙花一现”短暂效应,无法实现长远目标。
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让年轻人留得住。
通过党建引领,创新基层选人用人机制,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好乡村基层管理队伍。通过“量身定制”的选人用人方法,打造一支专业化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鼓励更多年轻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培养乡村专业技术人才。根据所学专业不同,有的放矢的将专业人才用在“刀刃上”,打造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要解决如何引进人才的问题,还要确保能留住人才。
二是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模式,挖掘地方特色。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自古以来,地域差异造成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巨大的差异,推动乡村振兴,还需因地制宜以本村资源禀赋为基础,大力挖掘与发扬地方特色,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模式,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挖掘人文历史,以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深挖不同乡村的特色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品牌活动如生态游、农家乐等,丰富创收形式,提高当地村民生活水平,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提好农民幸福感与满足感。
三是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要转变农村固守发展传统农业的观念,引导农民在勤劳致富、精耕细作上下功夫,紧跟市场需求,引导各村社发展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的高效农业,持续壮大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建立健全村民利益联结机制,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吸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然而,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中力量和努力。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的比例不超过5%。其中2010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比例均不足1%。从第一产业增长情况来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长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4.76亿元,2016年达到4.88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来看,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比上年增长73.52%,但总量仅完成2.1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计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造成天然气、排污管网、采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是农区交通、医疗卫生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建设、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不足。
(3)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需要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和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和法律服务还存在不足之处。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道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道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逐步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水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管理和村容村貌提高为主要攻击方向,重点开展清污、治乱、增绿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齐全、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技家的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提高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
(3)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特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重视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推进高等学校、研究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头企业、农民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技术研究开发鲜明,努力直接利用农业生产取得的技术成果。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高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权复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致力于发展智能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体系和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5)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区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动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应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乡村振兴面临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一般是指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农业和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了明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元年中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2018年初,课题组开展了乡村振兴特别调查,收集了25个省262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根据对样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状况的调查分析,本研究整理了村面临的五突出问题。
村里人口老龄化程度深,劳动力教育水平低,性别比失衡普遍。农村老龄化形势严峻。各地村庄59岁以上老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比例均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线,其中东北(29.8%)、华北(23.1%)地区农村老龄化程度最深。农村劳动能力受教育水平低。样本村有高中学历的劳动力超过20%的是华东(23.6%)、华北(23.4%)、华南(23.3%)、东北(20.3%),最低的是西南地区(14.0%)。村内人口性别不均衡的情况普遍存在,男女比例为1.13:1,各地区农村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多。
农村劳动力农业和非农业选择呈现区域分化,华北西北东北农业劳动力接近或超过非农业劳动力的两倍。在样本村,华北、西北、东北农业劳动力接近或超过非农业劳动力的一倍:华北村均农业劳动力639人,非农业劳动力335人华东、华南、西南农业劳动力小幅超过非农业劳动力,华东村均农业劳动力580人,非农业劳动力507人华中村均农业劳动力514人,村均非农业劳动力600人。在非农劳动力中,村均外出打工人数华南、西南地区最多,平均600人以上,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分别为402人、489人、289人、330人和318人,村均外来人数西北、华南、华东地区高,平均200人以上,华中、华北、西南分别为165人、65人和89人,东北地区最少,平均54人。
乡村三农领导的数量和能力不足。首先,村内党员人数少,年轻党员低。样本村党员人数平均60人,占村平均总人口的3%左右,2012年后新发展党员人数占党员总人数的17.11%。40-50岁和50-60岁的党员均为13人,各占21.7%,合计达43.4%的党员最多的年龄段为60岁以上,平均为18人,占党员总数的30%的30岁以下的党员平均为7人,占11.7%。其次,在职村干部受教育水平高于前任,但学历水平仍然较低。在样本村,现在村书记的文化程度多为中学程度,占37.4%,高中程度为24.8%,中学程度为16.14%,中学程度为9.5%,高中程度为50.4%,与前任村书记相比高出18.9个百分点(前任村书记高中毕业,中学程度为18.6%,5.8%,7.1%),教育程度提高,但大学程度以上的高学历者足。现任村主任的文化水平也很低,低于现任村书记的平均水平。第三,村两委干部在异地工作经验比重低,经营管理经验不丰富,个人拥有的资源有限。在样本村,现任村书记和村主任在本村以外工作的人数不足30%,但比前任平均高约10%。有参军经验的村书记和村主任约占15%,略低于前任的2.75分。从村书记和村主任的家庭经济条件来看,比普通村民好的村书记和主任占25%,比普通村民差的村书记和主任占13%左右,和普通村民的家庭经济条件一样占60%左右,可以看出大部分村领导个人拥有的资源与普通村民大不相同。目前,农村领导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但在财富经验、能力、社会资源等方面仍然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多借款,与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有很大差距。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所改善。在样本村,贫困村占18.8%,缺水村占8.4%,有限电视信号家占89.3%,94.3%的村可以上网。村庄硬化道路占村内道路总长的比重78.5%。48.7%的村庄有厕所,其中水冲式厕所的比例为46.2%,厕所的比例为39.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欠款仍多,乡村道路是主要短板。调查发现,由于政府对乡村道路投入不足,村集体成为村基建的主要供应商。村集体支出的主要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和负债的主要用途也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乡村路桥和水利等。样本村村均集体支出66.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最多,平均41.9万元,占总支出的64%,其次是公共福利/事业支出,平均16.9万元,占26%的村干部年薪和补助金平均5.7万元,事务费支出平均1.5万元。
从村集体筹资情况来看,2012-2017年村集体筹资数量下降,东北地区农村基本上没有筹资,华东地区筹资水平最高,2017年平均筹资151万元。村集体集资的主要用途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半的集资用于道路建设和桥梁建设。其次,建设排水沟和灌溉水利设施的筹资比例也很高,2017年为9.1%,2016年为28.3%,饮用水也是村集体筹资的主要用途之一,约占10%。
民营企业是乡村产业最活跃的主体,乡村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企业是市场活动的重要载体,民营企业是农村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村办和乡办企业相比吸收了更多劳动力。样本村民营企业吸收员工人数平均66人,乡营企业6人,村营企业6人,个人家庭27人,从吸收本村劳动力就业水平来看,村营企业最高,本村劳动力就业比例90%,其次个人家庭83%,民营企业45%,乡营企业42%。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有限,需要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从样本村来看,村平均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为784.1亩,西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户数也最多,分别为2031亩和173户。西北地区特色产业以特色养殖为主,村均养畜4179头,远远超过其他各区,村均涉及户数42户。水面养殖以华北、华南、华中地区为主,村平均家庭数少。
在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村庄,拥有品牌的比例只有18.6%。在问当前村庄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时,28.9%的村庄选择特色产业不规模,25.2%的村庄选择没有产业计划,18.8%的选择发展思路不清楚,14.7%的选择没有政策支持。
村民代表大会的运行和职务状况良好。从调查数据来看,各村村民代表大会的运行和职务状况良好。在262个调查村中,有90.1%的村落实行差价大选,目前任职的村民委员会大多为第8-10届,2017年各村村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次数为4次以上的占70%,村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平均为43人,其中党员人数为15人。在村务管理中,村民代表大会也实际上履行了自己的职能。
农村公益性、大众文体活动不足。在被调查的村庄,村庄举办的公益性、大众性文体活动有限。近两年举办过戏剧活动的村庄只占38.9%,电影和视频活动占54.6%,球类比赛活动占18.3%,春节全村集体活动占38.8%。群众文体活动具有凝聚和团结人心的作用,这方面的活动缺乏一方面与村庄经济缺乏可用资金有关,另一方面反映了村庄人气的缺乏。
村规民约定情况良好,但乡风文明内容仍需完善。样本村约占村规民的80.2%,其中每户支付的53.4%,约64.14%的村规民定期修订。总体来看,农村村规民约定情况良好。红白喜事从简,对股票钱作出明确的规定等,有助于农村社会交往的风清气正,但37.5%的村庄没有提出这样的规定,说明一些村庄的村规民约中涉及乡风文明的内容还需要完善。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差异很大。经营性收和上级资金是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样本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1.3万元,其中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入平均51万元,占50.3%,集体经营企业收入平均16万元,集体农林业收入平均6.8万元,集体承包收入平均10万元,其中企业承包收入4万元,承包地/果园收入4.5万元,村公益事业费平均5万元,其中集体收入平均1.1万元,上级资金平均30.2万元,其他收入平均3.6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区域差异较大。华北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高,平均245.9万元,华中和华东地区次之,均100万元,东北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低,仅20万元。
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集体经济组织无法支付。2017年华南、西南、西北地区的集体经济当无法支付,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地区可以进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各项功能应落实。调查显示,只有9.1%的样本村进行了村集体资产折扣量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在进行改革的村庄中,折扣股的量化对象大部分是本村村民,占57.1%,量化对象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42.9%。在股票折扣量化的村庄,股票可以继承的占65.5%,股票可以转让的占57.1%,转让对象限制家庭内部成员的占52.6%,其馀是村集体成员内部转让,村庄不允许对外转让股票。
首先,要重视乡村人的发展。关注农村地区性别比不平衡问题的全国积极推进高中教育普及,积极培养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农村三农领导人和职业农民,提供必要的项目、资金、人才培训等,提高三农领导人的财富经验和资源获得和利用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农业人数比重大地区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化倾向高的地区促进农地流动规模化经营,加快新经营主体的培养。
二是不断加强政府对农村公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降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担。政府继续加大村庄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不足的村庄公共投资,给予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奖励支持。对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应给予差异化区域发展支持政策和持续倾斜支持。
第四,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进一步培育农村各服务多供给主体,丰富农民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可以继续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进一步健全议事工作制度,规范村务公开,明确权利和义务,提高村委工作透明度,调动农民参与村管理的积极性,村民代表大会在农村公共事务决策和监督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重视农村其他生产生活服务公益性组织的培养和发展,为农村社会活动的召开和持续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此外,加强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完善,宣传良好的乡村风格,不断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五,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扩大集体经济。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村干部和农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理解和认知。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方面应着眼于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对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良好的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为其创造更加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而对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应加强政策和项目支持。
为摸清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元年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2018年初,课题组开展了“乡村振兴专项调查”,收集了25个省262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根据对样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村庄面临的五大突出问题。
村庄人口老龄化程度深且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性别比失衡情况普遍。农村老龄化形势严峻。各地村庄中59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线,其中尤以东北(29.8%)、华北(23.1%)地区农村老龄化程度最深。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样本村中拥有高中学历的劳动力占比超过20%的分别是华东(23.6%)、华北(23.4%)、华南(23.3%)、东北(20.3%),最低的是西南地区(14.0%)。村内人口性别不平衡情况普遍存在,男女比例为1.13:1,各区域农村男性人数均多于女性人数。
农村劳动力务农与非农选择呈现区域分化,华北西北东北的务农劳动力数接近或超过非农劳动力数的一倍。样本村中,华北、西北、东北的务农劳动力数接近或超过非农劳动力数的一倍:华北村均务农劳动力639人,非农劳动力335人;华东、华南、西南的务农劳动力小幅超过非农劳动力,华东村均务农劳动力580人,非农劳动力507人;华中村均务农劳动力514人,少于村均非农劳动力600人。在非农劳动力中,村均外出打工人数华南、西南地区最多,平均在600人以上,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和东北分别为402人、489人、289人、330人和318人;村均外来人口数西北、华南、华东地区较高,平均200人以上,华中、华北、西南分别为165人、65人和89人,东北地区最少,平均54人。
乡村“三农带头人”数量及能力不足。首先,村内党员人数较少,年青党员占比低。样本村党员人数平均60人,占村均总人口的3%左右,2012年后新发展党员数占党员总人数的17.11%。40-50岁和50-60岁年龄段的党员人数均为13人,各占21.7%,合计达43.4%;党员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60岁以上,平均人数18人,占党员总人数的30%;30岁以下的党员平均7人,占11.7%。其次,现任村干部受教育水平高于前任,但学历水平仍较低。样本村中,现任村书记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程度,占37.4%,高中程度的占24.8%,中专占16.14%,中专以上的占9.5%,高中中专及以上合计50.4%,与前任村书记相比高出18.9个百分点(前任村书记高中毕业、中专毕业和中专以上的分别为18.6%,5.8%和7.1%),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大专以上的高学历者仍旧缺乏。现任村主任的文化水平也较低,且低于现任村书记的平均水平。第三,村两委干部有异地工作经历的比重较低,经营管理经验不丰富,个人拥有的资源有限。样本村中,现任村书记和村主任在本村以外的地方工作过的人数占比不到30%,但高于其前任的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有参军经历的村书记和村主任占比约15%,略低于其前任2.75个百分点。从村书记和村主任的家庭经济条件来看,比一般村民好的村书记和主任占25%,比一般村民差的村书记和主任占13%左右,与普通村民家庭经济条件一样的占比约60%,可见大部分村领导个人所拥有的资源与一般村民相差不大。当前乡村带头人各项素质有所提高,但在致富经验、能力、拥有社会资源等方面依旧缺乏。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较多欠账,距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改善。样本村中,贫困村占18.8%,缺水村占8.4%,有限电视信号户占89.3%,有94.3%的村能够上网。村庄硬化道路占村内道路总长的比重为78.5%。48.7%的村庄有公厕,其中水冲式厕所比重为46.2%,旱厕比重为39.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仍多,乡村道路是主要短板。调查发现,由于政府对乡村道路投入不足,村集体成为村庄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村集体支出的主要内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集资和负债的主要用途也是公共基础设施修建,包括乡村路桥和水利等。样本村村均集体开支66.0万元,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最多,平均41.9万元,占总支出的64%;其次是公共福利/事业支出,平均16.9万元,占26%;村干部年度工资及补贴平均5.7万元,办公费支出平均1.5万元。
从村集体集资情况来看,2012-2017年村集体集资数量在降低,东北地区农村基本没有集资,华东地区集资水平最高,2017年平均集资151万元。村集体集资的主要用途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半的集资用于修路和建桥。其次,修建排水沟和灌溉水利设施的集资占比也较高,2017年为9.1%,2016年为28.3%,饮用水也是村集体集资的主要用途之一,占比约10%。
私营企业是乡村产业最活跃的主体,乡村企业发展存在较大地域差异。企业是市场活动的重要载体,私营企业是农村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相较于村办和乡办企业吸纳了更多的劳动力。样本村私营企业吸纳职工数平均为66人,乡办企业为6人,村办企业为6人,个体户为27人;而从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水平看,村办企业最高,其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比例是90%,其次是个体户83%,私营企业是45%,乡办企业是42%。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有限,亟须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从样本村来看,村均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784.1亩,西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涉及户数也最多,分别是2031亩和173户。西北地区特色产业以特色养殖为主,村均养殖牲畜4179头只,远超其他各区,村均涉及户数42户。水面养殖以华北、华南、华中地区为主,村均户数较少。
在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村中,拥有品牌的比重只有18.6%。在问及目前村里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时,有28.9%的村庄选择特色产业形不成规模,有25.2%的村庄选择没有产业规划,有18.8%的选择发展思路不清,有14.7%的选择缺少政策支持。
村民代表大会运行和履职情况良好。从调查数据看,各村村民代表大会运行和履职情况良好。在262个调查村中,有90.1%的村实行差额选举,当前任职的村民委员会多为第8-10届,2017年各村村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次数为4次及以上的占比近70%,村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平均为43人,其中党员人数有15人。在村务治理中,村民代表大会也在实际履行自身职能。
农村公益性、群众性文体活动缺乏。在被调查村中,由村里举办的公益性、群众性文体活动有限。近两年举办过戏剧活动的村只占38.9%,有电影或录像活动的占54.6%,有球类比赛活动的有18.3%,春节时有全村集体活动的占38.8%。群众性文体活动有凝聚和团结人心的作用,此方面的活动缺乏一方面与村庄经济缺少可用资金有关,另一方面反映了村庄人气的缺乏。
村规民约制定情况良好,但乡风文明内容仍需完善。样本村中,有村规民约的占80.2%,其中每家每户发放的占比53.4%,有64.14%的村规民约定期修订。总体上看,农村村规民约制定情况良好。红白喜事从简、对份子钱作出明文规定等,这些有助于农村社会交往的风清气正,不过还有37.5%的村庄没有出台这样的规定,说明一些村庄的村规民约中涉及乡风文明的内容还需完善。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差异大。经营性收入和上级拨款是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样本村的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01.3万元,其中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入平均51万元,占50.3%,而集体经营性企业收入平均16万元;集体农林业收入平均6.8万元;集体承包收入平均10万元,其中企业承包收入4万元,承包地/果园收入4.5万元;村公益事业费平均5万元,其中集体集资平均1.1万元;上级拨款平均30.2万元,占30%;其他收入平均3.6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的区域差异大。华北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高,平均245.9万元,华中和华东地区其次,均为100万元,东北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少,仅为20万元。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集体经济组织收不抵支。2017年华南、西南、西北地区集体经济当年收不抵支,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地区入可敷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各项权能有待落实。调查发现,只有9.1%的样本村进行了村集体资产的折股量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在进行改革的村庄中,折股量化的对象大部分是本村村民,占比57.1%,而量化对象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占比为42.9%。在折股量化的村庄中,股份能够继承的占65.5%,股份能够转让的占57.1%,转让对象限制为家庭内部成员的占52.6%,其余为在村集体成员内部转让,没有村子允许对外转让股权。
首先,要重视乡村“人”的发展。关注农村地区性别比失衡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动普及高中教育,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积极培育乡村三农带头人和职业农民,为其提供必要的项目、资金、人力培训等,提高三农带头人的致富经验和资源的获得及利用能力;鼓励农村劳动力务农人数比重大的地区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倾向高的地区促进农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第二,不断加强政府对农村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降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政府继续加大对村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缺乏的村庄的公共投资,并在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上给予奖补支持。对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要给予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支持政策和继续倾斜支持。
第三,因地制宜,以本村资源禀赋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乡村产业发展不局限于传统种植业,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总要求下,应利用乡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产业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企业等市场主体,未来要进一步激发私营企业的积极性;支持农户个体以及相应的企业从事乡村特色产业经营,并在产业规划、信息供给、规模做大、市场做强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发挥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
第四,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进一步培育农村各项服务多元供给主体,丰富农民生产生活。一方面可继续支持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进一步健全议事工作制度,规范村务公开,明确权利与义务,增强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调动农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使村民代表大会在农村公共事务决策和监督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农村其他生产生活服务性公益性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为农村社会活动的举办和延续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村规民约的制定与完善,宣传良好乡风,不断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五,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要做好宣传工作,增强村干部和农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要性的理解和认知。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方面应着眼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对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好的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为其创造更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而对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要加强政策和项目扶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各项事业都需要农业来支撑,因此将农业放在重要位置上。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出现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与超越,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真正提升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战略定位、总体要求、方法路径以及主攻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繁荣富强,没有农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就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所以,没有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建成,国家的现代化也不会建成。
2.有利于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耕地、水和矿物等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这就要求农业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破解制约瓶颈,解决“三农”问题,最终使农业高度发达,农村更加美丽宜居,农民更加富裕幸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
3.有利于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迫切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超越和升华,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农村定位的再思考。体现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提出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的重要判断,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必须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地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需求。
兴隆县塔前村位于国家级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南麓,距县城中心10公里,总面积3.67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组,218户669人,是市级文明生态村创建先进村和紫塞先锋工程示范基地。
1.城镇化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大力发展,城镇化开始走向白热化,农村中的人口开始呈单向流动的状态流入城市,尤其是青年劳动力,农村人口锐减,出现大量的“空心村”,在村中剩下老人和儿童大军,出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同时村中的农田土地荒芜,无法有效利用,农村住宅基地鬼屋化,无人居住,最终出现农村荒凉和有效劳动力缺乏状态,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以前,塔前村青壮劳力大多去北京等大城市打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村附近建起了制药厂、果脯厂,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问题得以缓解。
2.建设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
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撑。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乡村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础条件。乡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信设施、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而村集体无收入过分依赖于政府资金的支持,虽然引进同公司合作的模式投入一部分资金,但并未充分利用起市场的流动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导致建设资金缺乏,进度缓慢,建设标准较低。多项农村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农村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幸福感。
塔前村在改善基础设施时同样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改善村道路交通打水泥路需要个人垫资;为村民解决水不足的问题修自来水需26万,得想方设法凑钱;改善人居环境,实行“三改”:改厕、改大门、改厨房,每户补贴4000元,资金仍然不足等等,而村集体无收入更加重了资金缺乏的问题。
3.产业结构单一,支撑力度较弱。
合理丰富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当前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化,缺乏龙头企业做支撑。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目前在农村,多数农民由于知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还是从事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化问题突出,缺乏第二、三产业的带动和活力。与此同时,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们观念陈旧等原因,很难吸引龙头企业。即便有龙头企业,也存在数量少、规模小、特色产业不突出等问题,这就形成恶性循环,农村的企业生态环境过差,难以满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要求。塔前村目前有从事第一产业的种植和养殖业,有小型的果脯厂,还有“兴隆县日本清香核桃合作社”,以地入股,核桃树下间种药材,产业结构较单一。虽然种植清香核桃有一定特色,但规模小、数量少,没有龙头企业做支撑。
4.忽视乡村文化和乡村价值。
实施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乡村振兴就是提高农民精神风貌的过程,是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也是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乡村价值体现的是乡村发展的独特规律,这一独特规律告诉我们,构成乡村财富的资源有三类:一是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资源等;二是社会与生活资源,如村落的地理位置等;三是乡村社区形成的产品,如农产品、民间艺术等。这三类资源可以构成一个“财富三角形”。而在当前的农村社会当中,好多年轻人没有体验过乡村生活,不愿意在村中生活,向往城市生活,忽视村中原有的生活习惯、乡风民规,忽视了乡村自身的文化和价值,导致产业项目与当地资源脱节,出现“水土不服”“项目孤岛”现象,而脱离乡村价值体系的项目建设,多数会因难以融入乡村而流产。
塔前村在宋元时期就有寺院、舍利塔且建筑规模宏大,有着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如今,到处是仁爱、友善、行孝的标语牌及村规民约等,但乡风文明程度仍需进一步加强。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一定的乡村价值优势,但没有很好的合理利用。
1.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满足当地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应该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发展的最大短板。一是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质量;二是完善农村道路和交通设备,降低车费;三是加强农村电网的日常检查、维护;四是实行“天然气进农村”工程;五是加大政府投入,改革农村危房,打造农民的避风港;六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打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七是加强农村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丰富村民日常生活,比如,打造一个“休闲活动广场”,配备健身设备、篮球场、图书阅览室、农业科技传播室、电影放映室等,为村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丰富村民的日常业余生活。
塔前村的基础设施方面水、电、路、气、房、厕所、娱乐等,除了其中某项如天然气还没有实现,其它方面已初见成效。
2.进行科学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对农村产业进行科学规划,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要着力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農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坚守耕地红线,稳定提升粮食产能,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向品牌经营要利润,全面推进节约成本、降低消耗、提高质量。要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业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
塔前村还需要政府从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科学规划,适合发展什么,打造什么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3.注重乡村价值和文化,打造“一村一品”
农村是一个价值复合体,有这三方面的价值:一是生态价值,乡村自然风光优美,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二是生活价值,农村居民的生活低碳、慢节奏,是一种更接近人类原初,也更符合自然天道的生活方式;三是文化价值,村落中独特的建筑风格、风俗习惯、道德信仰等都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印记和乡土情怀。乡村的价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找准乡村特色,进行科学定位和规划,结合乡村历史和文化,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打造村子品牌化的项目,让村庄具有本身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增加其生机与活力,形成“一村一品”。
“日本清香核桃”因其皮薄、入口留香回味无穷而成为塔前村的品牌,但还需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亮点文化。
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加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社会保障。要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实现村民自治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引导发挥村民民主协商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使农民法治意识显著提高。大力促进乡村公共文化发展,脱离不良生活方式。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人性化解决农村人才的各种需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塔前村还需进一步加强,尽早打造一支三农工作队伍,服务于现代农业的需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然而,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中力量和努力。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的比例不超过5%。其中2010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比例均不足1%。从第一产业增长情况来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长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4.76亿元,2016年达到4.88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来看,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比上年增长73.52%,但总量仅完成2.1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计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造成天然气、排污管网、采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是农区交通、医疗卫生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建设、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不足。
(3)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需要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和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和法律服务还存在不足之处。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道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道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逐步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水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管理和村容村貌提高为主要攻击方向,重点开展清污、治乱、增绿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齐全、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技家的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提高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
(3)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特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重视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推进高等学校、研究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头企业、农民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技术研究开发鲜明,努力直接利用农业生产取得的技术成果。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高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权复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致力于发展智能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体系和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5)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区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动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应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作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分别从乡村的产业生产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农民精神面貌、科学社会治理、人民生活状态这五个角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临着人才匮乏、农民增收难、绿色发展任务艰巨、等诸多困难,如何解决难题实现振兴成为待解之题。
面临的困难。
一是农村劳动力流失,青年人才严重匮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呈单向趋势不断流入城市,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导致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出现中空现象,留守农村的只剩下老弱病残,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有限的劳动力无法推动产业发展,农田无人耕种、农村房屋无人居住......等问题比比皆是。加之农村的基础条件很难留住人才,导致农村青年人才缺乏,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紧缺。现下许多农村的村干部呈现年龄老化、接受新事物能力弱、创新不够等突出问题,导致基层管理后继无人,青黄不接,长久以往只会导致恶性循环。
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小。
合理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绝大部分是由第一产业组成。但在由于农村农业集约化程度低,产业结构单一,无法形成产业链,造成整体效益较低,增收渠道,小农民增收缺乏后劲。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被局限在“一亩三分田”上,农业产业化进展缓慢。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们观念陈旧等原因,很难吸引龙头企业。仅有的少数龙头企业也存在着规模小、特色产业不突出等问题,农村的客观条件对于企业生存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如此往复,产业发展根源问题得不到改善,农民无法提高增收,乡村振兴战略便很难得以实施。
三是生搬硬套其他地区发展模式,缺乏创新意识。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乡村的发展普遍存在着差异性,每个农村的情况、发展基础都是不一样的,如只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成功模式则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但往往一个地方的发展模式获得成功之后,便会出现无数人争相模仿,无视本地的实际情况与地方特点,名曰借鉴经验实则生搬硬套,缺乏根据本地特色制定发展战略的创新意识,最终只会出现“昙花一现”短暂效应,无法实现长远目标。
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让年轻人留得住。
通过党建引领,创新基层选人用人机制,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好乡村基层管理队伍。通过“量身定制”的选人用人方法,打造一支专业化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鼓励更多年轻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培养乡村专业技术人才。根据所学专业不同,有的放矢的将专业人才用在“刀刃上”,打造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要解决如何引进人才的问题,还要确保能留住人才。
二是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模式,挖掘地方特色。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自古以来,地域差异造成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巨大的差异,推动乡村振兴,还需因地制宜以本村资源禀赋为基础,大力挖掘与发扬地方特色,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模式,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挖掘人文历史,以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深挖不同乡村的特色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品牌活动如生态游、农家乐等,丰富创收形式,提高当地村民生活水平,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提好农民幸福感与满足感。
三是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要转变农村固守发展传统农业的观念,引导农民在勤劳致富、精耕细作上下功夫,紧跟市场需求,引导各村社发展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的高效农业,持续壮大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建立健全村民利益联结机制,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吸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摘要: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亿万农民的幸福指数,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强力推进。本文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资金保障、人力支撑、产业发展、民生民富、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三农”工作思想,各级党委政府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实效,加快工作步伐,为乡村振兴战略献言献策,笔者做了以下探讨。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程的重大意义及取得的成果。
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十九大報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措施有力,2018年1月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的“三农”工作重要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力保障,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亿万农村群众幸福指数、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重大意义。
1.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果。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紧盯目标不放松,因地制宜做好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短时间内,“三农”产业兴,农民收入越来越高;民生发展快,群众生活越来越方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社会治理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足感达到了历史新高度。
2.1资金投入不给力,发展不均衡。
资金的有效投入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目前,许多村庄使用到的资金基本为上级的专项补助资金和各类奖补资金,有的是第一书记协调资金;各类资金投入分散,使用效益低。发展“三农”产业项目融资难、贷款难;多数村集体的集体资产透支、流失现象严重,而且背负着巨额债务,村集体无力兴办集体新产业、扶持村民个体新项目。“三农”工程发展不均衡,有的村能积极投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村民们能立足当地特色兴办各类实体经济,农民就业路子广,致富门路宽;有的村依然停留在传统农业项目上,村里连个手工作坊都没有。美丽乡村建设,很多乡镇只能打造几个面上片区,许多村里只是简装一条景观主街,很多小街小巷仍存在着生活垃圾散落、生活污水随意流的现象。资金短缺还导致了许多村级工程半途而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受到严重制约。
2.2人力资源缺失,发展内生力乏力。
乡村建设需要青壮年主力军,更需要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自改革开放到现在4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大批农村青壮年主力军进城务工经商,劳动力流失严重,大学毕业生大多留在了城里工作,乡村精英基本没有回村;村里留下来的多为劳动能力弱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由于他们文化水平偏低,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产业推广困难;受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现实社会发展的多种因素影响,有“三农”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人才不愿到人才短缺急需的农村施展才干;乡镇政府多年不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农村产业项目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乡村振兴缺乏内生动力。
2.3产业质低量少,发展劲头不足。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有时急于上项目,缺乏长远规划和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农民自身经济基础差,缺乏市场知识,掌握不好市场行情,出现了部分产业过剩、农业发展质量低,直接导致农民收入下降甚至赔钱的问题。例如某村芹菜种植大棚,2018年芹菜一斤能卖2元多,2019却不到一元,农户蔬菜种植经济损失大,挫伤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再如某村6年前流转了农民300多亩地用于培育绿化树苗,由于种植过剩,市场绿化苗木需求量减少,造成大量苗木荒长于地,无人问津。种植户赔钱,大量农户土地流转资金不到手,又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产业发展缓慢,有的村新建的扶贫车间和扶贫点规模小,处于产业链低端,基本上是简单物件加工,技术含量和产业附加值低,提供的工作岗位少,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就业需求和增收愿望。
2.4农村民生保障欠发达,尚不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农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富裕程度普遍不高,存在着回乡就业难、外出打工挣钱难、留守孩子教育难、医院看病难、居住环境差、城镇房价高等问题。由于村庄经济水平较差,大多数青壮年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造成大量留守儿童现象,成为教育的难点,农民心头上的痛点。农民有了农村医疗保障,但是看病中大量的体检费、化验费等额外检查费用,大大加剧了农民医疗负担,出现了“查”不起病的新问题。村级民生投入不小,但还存在短板,如有的村自来水供应不足,需要限时供水;村级卫生室的条件差,小病号要到县镇医院治疗;村级公办幼儿园、小学师资不足,不得不聘用大量代课老师;乡村文化设施、绿化、路面损坏等现象长期无人过问;改厕后的厕所因自来水水压低、冬季自来水结冰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家庭用不上自动冲水式厕所,化粪池清理成本高,加重了农民生活负担,农民很无奈。
2.5农村基层工作薄弱,乡村治理能力需要提升。
3.1拓宽资金渠道,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大乡村振兴战略资金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要的是“真金白银”,资金投入是保障。政府要加大农村财政投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适当集中资金使用,引导农信等金融部门加大对“三农”工程和小微企业的贷款资金扶持。村级要认真研究党和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政策资金;积极争取多方帮扶资金、各类社会带动资金和联动资金;充分发挥“乡贤”“乡能”作用,多方了解信息,筑巢引凤,挖渠引水,努力获取社会外援资金。村集体要紧跟形势,做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资产,激活资源,壮大集体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让集体家底厚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让“输血”和“造血”功能双管齐下,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3.2培育新型农民,多方“聚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新时代农民的奋斗,更需要热爱“三农”的各类人才的智慧和力量的注入。政府要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守法纪、讲诚信的新型农民为出发点,加快农村人才培训工程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引导更多的年轻劳动力留在家乡谋业致富;积极发挥乡贤、乡能、“乡村服务志愿者”作用,组织开展好“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各种平台,汇集多方人才和劳动力,壮大乡村劳动力和人才队伍,培育乡村发展的人力资源内生动力。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优厚条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愿意留在农村,安心“三农”工作,帮助村民“摘穷帽”“拔穷根”,实现乡村美丽、产业兴旺的目标。
3.3聚焦产业兴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乡村经济繁荣发展。
产业兴,农民富,农村旺。县、乡(镇)、村要三级统筹,注重规模效益,因地制宜做好区域内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片区等特色产业片区的规划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发展的最大效益化。坚决淘汰污染重、效益低的落后产业产能,有针对性地扶持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发展新动能,不仅要围绕农家乐、大棚种植等,更要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发展高效循环生态农业;要发挥区域农业联动优势,长远规划特色农业发展,整合品牌农业资源,挖掘当地产业优势,巩固农业基础,打造新型农业种植新亮点;积极做好“三产融合”农业,运用好“互联网+”、电商、大数据等网络资源,探索新型农业合作社发展,创新农业管理模式,让信息技术、科技和管理为“三农”发展助力。
3.4统筹管理,整体发展,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就业,农民盼增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农村富民之策,强民之举,要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元素,创建农民就业新平台,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富裕这一乡村振兴战略根本性任务要求。各级政府要整合乡村振兴资源,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想民所想,思民所思,急民所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统筹推进农村社会发展,逐步改善民生。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教师待遇,不让老百姓的孩子输在教育起跑线上。继续加强医改、镇(乡)村卫生院所建设,让老百姓看病方便,看得起病;加快村庄的水、路、电、气、公共交通、互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质量。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施社会保障政府兜底政策,让每位群众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尽早实现“蓝天碧水”“厕所革命”工程,让乡村美、居住美。要防止“一刀切”“碎片化”式的发展规划,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方式,整合部门管理,立足现实,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和问题,加快补齐民生和发展的短板,让乡村一天比一天美,让农民一年比一年富。
3.5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蓝图顺利实现。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是新时代党对农村工作的要求,也是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自身迫切需求。要加强县乡(镇)两级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领导作用,努力抓好村级党建工作,建设强有力的农村基层政权,领导群众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要解决农村选人用人范围小、路子窄的问题,坚决克服仅限于在村干部家族亲属中发展党员现象,重点培养政治觉悟高、有知识有能力、一身正气能担当的青年作为农村干部后备军。要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升他们的政治水平、综合素质和服务“三农”本领,发挥他们“领头羊”的作用,让他们和广大群众肩并肩,心连心,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建设美丽幸福家园。严格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促进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运作,提高村级事务透明度,提升乡村管理水平。积极用好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办好村级事务服务所,提高服务效能,尽可能方便人民群众。要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乡村法治、德治和文化建设,建设平安村庄、和谐村镇,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中早受益、多受益。
4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短时间内给“三农”工作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成绩可喜,意义重大。当然,工作进程中也出现了新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因地制宜,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困难,努力改进工作措施和方法,又好又快地推进村振兴战略发展。相信在黨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上下齐心,共同努力,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强、美、富的目标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