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是激发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开拓思维,启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推荐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激情和创造力。
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自信就是凝聚力,自信就是精气神。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觉,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强,才能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开放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铸造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永远保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涓流汇海、聚沙成塔,中国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未来的美好前景,而且它又要求现实的行动。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中国梦的提出,激起亿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憧憬。如何理解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如何把握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径?如何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扎实努力?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的时代课题。
实现中国梦,人人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何谓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是贯穿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多少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上下求索,多少英雄儿女冲锋陷阵、抛洒热血。今天我们所追求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这一伟大梦想,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发展要求,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显然,这一美好又现实的伟大梦想,不仅仅是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而且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这个梦想,使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机会。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密切相连,个人的机会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地活跃起来、发展起来、繁荣起来,使我们的民族空前地团结起来、振奋起来、兴旺起来,而且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出彩的良好机会。
改革的社会,为每个劳动者和建设者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能本领、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只要我们抓住机会、积极参与、勇于竞争,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就不仅能创造优裕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条件,而且能创造更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开放的社会,不仅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更加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民族形象的条件,而且为每个有志者提供了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可以说,在开放的时代,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都可以使人生出彩,关键就在于我们是不是怀揣梦想、能不能抓住机会、有没有奋斗精神。
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本路径。
今天,我们有了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经过90多年的奋斗、积累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创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和根本路径。同心共筑中国梦,奋力实现中国梦,就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开辟了根本路径。道路关乎命运,道路决定前途。民族复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关键在于道路的正确选择。我们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正是沿着这条光明大道,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成就斐然,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实现了历史性跃升。实践有力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能够带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根本指南。理论决定方向,理论指引行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民族振兴的梦想历尽艰辛,却屡屡碰壁。之所以如此,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历程及其理论成果,犹如光辉灯塔,照亮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实现强国富民的历史征途上发挥了根本指南的作用。正是在这一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中和指引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既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又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成功地探索、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有力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根本保障。制度提供保障,制度生发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效率与公平兼顾、民主与集中结合、活力与秩序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互促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和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广大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得以充分调动和发挥,我国的繁荣发展才获得了持久活力和坚实根基。实践有力证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中国梦既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又是包括每个个体在内的人民之梦。实现中国梦,必须把握住这一本质属性,处理好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着眼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注重个人努力和艰苦奋斗。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是实现梦想的关键。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需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处在深刻变革的伟大时代,我们更应把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作为努力志向和精神追求。这样,生活才有意义,人生才能出彩。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内化于心的。有了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就有了实现人生梦想的方向与目标;有了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就有了实现人生梦想的动力与支撑。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需要有坚韧的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天,我们的目标既定、任务既明,关键在于落实,在于每个人都进行扎扎实实的努力。处在伟大变革、实干奋进的时代,任何夸夸其谈、心浮气躁的作风都与人民的利益和期待相左,都将为人民所唾弃;任何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的行为都与时代的趋向和要求相悖,都将为时代所淘汰。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努力奉献,就是我们对实现中国梦的最好实践。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需要有宽广的人文胸怀。登高方能望远,有志方能自洁。处在深刻而复杂的变革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无时不经受着考验,包括现实生活中奢靡、浮躁等不良风气的考验。人生犹如逆水行舟、大浪淘沙,我们只有怀揣远大梦想,才能经受住考验,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浮躁所动,而是志存高远、坚韧不拔地为实现伟大梦想而扎实奋斗。
摘要:群众路线像一根主动脉贯穿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中国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结果。党的群众路线最早由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随着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发展。群众路线逐渐深植于中国,成为我党的生命线。“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国情紧密结合,结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至今的规律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团提出的。“中国梦”的提出标志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关键词:群众路线;中国梦;工作方法;政治优势;精神纽带;方法指引;生命线。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梦想是由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所凝聚组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近年来,习近平在国内外多个场合,结合不同工作内容对“中国梦”的具体内涵、目标、总体布局、实现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中国梦”三个字早已深入人心,承载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与信任。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145处提到“人民”,每一个词,都丈量着中国人民在共产党人心目中沉甸甸的分量;习近平在会见中外媒体记者中说过“人民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再次指明党和人民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也点明了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工作路线。
(一)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古语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味着我们只能尊重人民,决不能忽视人民,人民是国家一切的基础。又云“兵之胜败,习在於政,政胜其民,下附其上,即兵强,民胜其政,下叛其上,即兵弱”。意思是人心相背成就战争的胜利。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人民群众利益就被镌刻在党旗上,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汗水和智慧赢得了人民的信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道理早就在共产党带领的无数战役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印证。
(二)历代党中央领导人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深化。
从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到党的第五代领导人习近平,每一代领导人都对群众路线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并深化发扬。群众路线像一根主动脉贯穿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中国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结果。党的群众路线最早由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随着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发展。群众路线逐渐深植于中国,成为我党的生命线。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站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明确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要深入调研,到群众工作中去发现这些问题,同群众商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脱离群众,一切问题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第二阶段实际上就是“到群众中去”这是从理论指导实践,并进行检验和得到发展的过程中的实践。可以说,这是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第一次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毛泽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深刻阐述了社会历史总是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发展的,惟有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党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形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时强调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在《贯彻调整方针,确保安定团结》一文中,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意见是我们的传家宝。因此,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注意倾听民众的声音,真切了解群众的愿望,深入研究后开发出了一系列符合人民的政策,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被最大程度的调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第一次腾飞。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再一次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之一无论是要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或是发现先进文化,最终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对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再一次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概括,把群众路线内容进一步丰富。2002年10月,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群众观点,表明了我们党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当做第一时间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做第一标杆,把群众的利益当做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做第一选择。
第五代领导人习近平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的不断紧迫等各种复杂形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已成为我们党目前必须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时而为,习近平启动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再一次指明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所有的工作是否有成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
由此可见从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到现在第五代领导人习近平的领导集体在90多年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都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并无一例外的把它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因素,群众路线已经成为了我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标志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一)中国梦提出的重大意义。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国情紧密结合,结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至今的规律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团提出的。“中国梦”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中国梦”被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个梦是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国民族及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盼望。实现中国梦是党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是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进行的系统工程和伟大事业,同样也离不开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只有做好群众工作,得到了群众支持,激发了群众力量,最终中国梦将变为现实。
(二)中国梦的深层内涵。
“中国梦”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简单梦想,而是具体的,整体的思想目标,是意识形态和目标指向的统一融合,是中华民族追求共同的理想。中国梦中包括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不同层面,落脚点在“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依托和保障。中国梦是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梦,正如习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夢”,这也是对全党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实现人民幸福的具体要求。
(一)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统一。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思想基础。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属性。共产党之所以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支持,就是因为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实现中国梦,必须深入群众,党同人民群众永远是血肉相连的关系。中国共产党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群众路线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的一种政治立场和价值理念,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力量源泉和方法指引。
总之,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基本工作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上、组织上的保障,中国梦的实现将进一步彰显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周忠高.实现中国梦与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j].理论参考,2013(09).
[2]卫文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j].中国科技财富,2011(02).
[3]秦光龙.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j].领导文萃,2011(23).
[4]李帅卫.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j].前沿,2014(26).
我记得温家宝曾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说,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要靠三个方面第一是人,人才、人的智慧和心灵,第二是靠能够调动和发挥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第三要靠科学技术和创新的能力,而这三者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才,也都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
以此展开话题,先谈谈第一点,也是最根本的一点,人的因素。
首先,中国梦在其精神意义上是什么?是一个自由,民主,幸福的社会。自由和民主一直是比较敏感的词汇,但我从不认为问题是在于政治制度上,要求制度的改革是自顶向下,由外而内,而真正的变化是需要自底向上,由内而外的。中国是一个从内心深处不自由的国家。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束缚。我们能解放我们自己吗?能解放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在学校也同样如此,你敢于创意么?敢于接受周围的不理解和嘲讽么?那就去做吧。一个人最终的裁判是自己。在我的生活里,很多人都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总想去讨别人的欢心,没必要,每个人都无法扮演别人扮演很久的角色。还是要努力地去做自己。
民主在哪里?在我们和身边每一个人的关系里。你能聆听别人刺耳的声音吗?你能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吗?民主是从生活中开始,从每一个宿舍开始。自由在哪里?在你对自己的正确的认识,在你对自己生活忠于理想的选择。活在别人的目光里,禁锢在社会的评价里的人,被自己的偏见,经历,观念所限制的人,口中叫嚣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从自己身上去打造自由和民主的基础。很多人一边追求地位与财富,却又抱怨这个社会功利于拜金,难道这些东西不是我们自己投射出去的吗?社会并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而是我们关系的产物----如果我们是自私自利的,局限的,狭隘的,那么我们就将这些东西反映在与他人的关系里,并由此组成了社会。你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所以我们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我们想要通过一种体制,一种观念上的革命或者一种基于体制的价值观的革命来更新换代,却忘记了正是你我创造了社会。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自知是智慧的开始,也是转变和重生开始。唯有智慧方能让一个人拥有真正的幸福,让一个社会真正的和谐,让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我们每一个人的进步和改变,才是实现国家梦想的基础。
第二,大国崛起需要不断改革体制机制。
实现中国梦的竞争的是什么?美国和阿根廷的百年演变清晰的说明了事实,:不是起点,不是资源,是体制机制。
首先说政治改革。很多愤青姿态的的大学生一直呼吁目前的行政制度必须要有所改变,但我认为根本问题不在于这个社会,因为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好,也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坏。人性善恶一直同时存在,而并没有什么制度能永远杜绝阴暗和腐坏。王小波有句话让人印象很深刻,他说,一切都在无可避免的变得庸俗。是的,社会就像个大染缸,我们以后。
可能无一幸免,但我更接受的是污染之后的一种涅槃。我们不是要妥协,而是不断的向更好的方向改变自己,才有可能一起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但是,是不是说政治制度就不需要改变?改变是必须的,但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因为行政体制的变革是个系统性的工程,我们还要有足够的智慧,设计好改革的帕累托演进,让参与改革的每个人,都能从改革中合理地受益,而不引起对峙和冲突。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社会绝望?相反,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因为以后改变社会的,实现中国梦的,恰恰就是我们这一代人。
再来谈经济改革。中国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但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是让改革比社会问题跑得更快一点。这个改革,是指市场化改革,释放生产力,而不是别的。因为中国的本质问题还是一个怎么去推动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时间已从原来预计的2050年提前到2020年,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加速效应。这背后最大的宏观和长远因素是13亿人口中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而自由交易的基本原理其实是排列组合的过程,经济总量的增长可能会呈现加速的态势,会有翘尾效应。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中国一定要保持稳定,因为如果没有让这些交易发生的环境,我们国家可能花大部分时间进行社会的修补。这无疑是个倒退的过程。古言,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荣辱,当中国成功跨越中产阶级陷阱以后,我们社会的缓冲区将更深,忍受力将更大,才更有条件推进一些更深层次的改革,后面的道路也会更加平坦一些。
第三点,关于科学技术和创新的能力。
由于篇幅所限,就只简单谈谈。乔布斯去世的时候,在中国曾掀起一股讨论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的热潮。我想,天分与热情虽然不可复制,但我们国家也有同样拥有热情与创新能力的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他成功的背后是一整套经济和金融的制度安排乔布斯和苹果的成长和资本市场。所以,关键就在于创建一套鼓励创新机制,尤其是科技和资本对接的机制,让科研、人才、专利、资本,在一个平台上自由地交换。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多少代人梦想的民族复兴的光辉前景,就在可预期的未来。最重要的是,作为大学生,我们有机会推动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成长。历史的长河中,再长的生命也是一瞬间,一滴水只有和洪流结合在一起才会有力量,我们有幸和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结合在一起,确实是非常的荣幸,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这样一个伟大而光辉的梦想,和机遇。
[摘要]“中国梦”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于一体,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道德机制的创新。学术界对中国梦和道德机制的内涵及内容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然而对中国梦与道德机制结合起来缺乏系统整体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提出,从道德层面阐释了“中国梦”蕴含的价值追求,体现“中国梦”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要求。现行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道德评价机制错位、约束机制缺位、激励机制缺乏、实践机制缺失。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道德机制创新的理论,为在新时代加强“中国梦”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国梦;机制;道德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b822[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国梦的实现必然离不开道德支持。中国梦对道德的总体目标要求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述的内容,而作为道德的基础部分的道德机制作为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也必然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建立有效的道德机制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就成为人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着重对道德机制的建设及创新进行探讨,以对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中国梦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要求。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现代化的生动形象的描述,是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梦想追求,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集中体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诠释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下深化发展中国梦的方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激发民族潜力,深化发展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全面提升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软实力。软实力是一种硬形象,它是无形的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感召力。软实力中最重要的是文化,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品德。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是在新时代下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是在新时代下继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凝练表达。它里面鲜明的先进性、民族性、开放性价值理念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落实到具体价值追求,为治理国家树立了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同时,它通过24个字简约、精炼、准确和全面地概括阐释了“中国梦”蕴含的社会道德价值,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提升公民个体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现行道德机制与实现中国梦要求之间的距离。
在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日益凸显,虽然现行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仍起着重要作用,但与新时代下实现中国梦要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2.1现行道德机制存在的问题。
2.1.1道德评价机制错位。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冲突碰撞,有些人因经济理性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模糊甚至倒置的社会道德失范挑战,道德评价标准出现错位甚至扭曲。此外,大众传媒为吸引点击率,追求经济效益,不惜炒作甚至捏造虚假新闻误导社会道德价值理念取向和实践行为方式,对公众道德評价标准造成了混淆,对社会道德体系正向构建影响很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极为不利。道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标准,本身具有崇高性和超功利性,过多的把道德作为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以追求更多经济利益的工具,而不注重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境界,导致道德的庸俗化和过分功利化。
2.1.2道德约束机制缺位。道德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为人类共同生活及行为提供准则和规范。道德不是法律,没有强制律他性,道德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和阶级的变化而改变。遵守道德是后天倡导的自觉自愿,倡导道德是为了约束自己的良知,而不是审判他人。道德意义上的良知是在道德理解与认识基础上的思想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中国经济模式成功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由经济效应滋生出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对社会道德也造成了巨大冲击。新形势下生存压力的骤增、人际关系的紧张、贫富悬殊的对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道德良知发生了动摇。道德的软性约束,人们越来越不尊重甚至漠视,违反道德约束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给社会秩序带来极大挑战,对社会风气造成不好影响。比如,最近发生在重庆万州的公交车司机与乘客在行车过程中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坠江,导致13人无辜死亡,2人失踪的惨案。另外,我国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道德标准已经无法有效地运行下去,然而新的道德约束机制又未形成,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道德机制的正常运行。2.1.3道德激励机制缺乏。新形势下道德激励保障机制缺位,正气不彰的歪风仍笼罩着社会。先是轰动全国的南京彭宇案,再是以类似情况发生的郑州李凯强案、重庆万鑫案,他们主动伸出援助之手,非但没有得到受助者的感激和政府的鼓励,反而付出沉重的代价,留下不小的遗憾。这使社会形成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行为不会被感谢反而要被讹诈的歪风弥散,老人跌倒无人敢扶,面对他人的灾难选择漠视而不是施以援手的现象开始出现。而后广东佛山出现的“小悦悦”事件掀起了公众良知对社会歪风邪气沉痛的质问。社会应该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当救人者遭受身体伤害、经济损失时,应该得到相应补偿。然而,现实是,“好人没好报”、“坏人横行”,助人者“流血又流泪”,不得不说是道德激励机制的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们的道德信念,影响了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
2.1.4道德实践机制缺失。道德实践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它是主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认知系统在特定的道德环境中所实施和表现出来的道德判断、道德执行与道德创新的综合性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活动。人们品德的观念和品质,要经过相应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才能表现出来。在新时代的新形势下我国的道德实践状况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道德行为失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缺失。
2.2道德机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2.2.1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社会结构决定人们的意识,造成在我国公德淡漠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社会结构里的公民社会、公共空间的发育不足。高度集权的社会结构限制了民间性、自发性组织的生长,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公德意识自然不可能发育出来。”公共生活领域狭窄,社会公德建设缺乏积极的生长土壤。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和迟缓的经济发展速度,致使我国的公共生活领域狭窄,公德建设缺乏应有的空间和土壤。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固定在有限的家族之中,血缘和宗族的捆绑下建立起来的只能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道德体系。“独善其身”的个人意识很强,而“相善其群”的社会意识则很弱。
2.2.2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不同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朝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高质量方向转型,社会呈现出人性化、人文化、多元化、创新化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不可避免地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了社会失范、文化冲突、价值多元等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经济社会环境下人们自我意识加强,更注重个人权利和利益,社会关系被忽视导致的。现如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公德意识式微,守规矩、讲良心、有道德会吃亏、会蒙羞、受打击歪风邪气盛行,友爱互助精神与氛围缺乏。社会公德是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制性约束。但是就目前来看,在利益的驱动下,经济取得高质量发展,但法制建设却因重视度不够,跟现实有一定的脱节存在发展滞后,因而对道德的支持力度不强,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德的进步。
2.2.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和归宿。但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尊重个人合法利益的情况下强调市场竞争创造个人财富,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功利主义抬头。个体过分看重自我利益,自我意识膨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缺失。此外,盲目推崇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道德糟粕思想残存,个别利益熏心、急于求富求名的人,公然漠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为自我利益最大化,伤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公众存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淡化,道德滑坡的迹象。这说明我们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够,成效不佳。
3实现“中国梦”对道德机制创新的要求及实现。
途径。
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新形势下道德机制存在的评价机制错位、约束机制缺位、激励机制缺乏、实践机制缺失等问题的分析提出道德机制创新理论,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3.1道德评价机制。
道德评价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对他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好坏的判断。道德评价根据阶级、国家、时代、民族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按类型可分为自我评价和对他评价两类。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道德评价机制应顺势而变,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不断创新完善。中国梦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要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所倡导和要求的思想行为准则为标准创建,并通过舆论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全面提升公民的道德情操、道德修养、道德境界和人生态度。
道德评价机制是通过舆论来实现的,舆论的好坏关乎道德评价的高尚与否,人们的道德概念、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都要借助輿论来教育与引导。具体可通过以宣传部门为主导、实际工作部门相配合,以主流媒体为骨干、各类媒体齐心协力营造社会正向舆论。同时,成立舆论舆情研究中心深入社会舆论漩涡,研制有关规章制度来确保社会道德评价规范化,全面遏制、惩处、杜绝社会负面舆论传播。
3.2道德约束机制。
一方面,加强培养人们的道德良知和道德信念,提升个人自我道德约束能力。良知信念是调节约束自身行为的内在道德机制,它是一种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机制。培养人们的良知信念,能增强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准则或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提升人们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并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着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新时代通过加强良知信念教育建立人们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是道德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道德具有调节利益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的功能,遵守道德能实现本阶级(社会或团体)利益最大化。从本质上来说,道德的实行就是为了实现人与人或人与群之间的利益平衡。同时,道德蕴含成本,任何道德行为的实施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成本。因此,健全的道德激励机制应是在控制道德成本的基础上有机配合使用正向激励机制和负向激励机制。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了人的自利化。只有较低的道德成本,较合理的正向激励措施,人们施德行善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反之,道德成本高,非道德行为負向激励措施威慑力不足,那么要想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变市场经济潮流冲击引起的道德混乱无序的现状就有些不可能。
为了保证道德激励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切实发挥政府这一最有权威、最有力量的行为主体的主导性作用是关键。在此,政府部门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健全物质、精神激励机制,提高行善者的社会礼遇,让善行者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弘扬道德品质,让恶行者带着被批评、被责怪、被处罚等负向问责方式去杜绝恶行再次发生。这是激励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成败,也是其最终目的。二是建立健全道德行为保障机制。以绝不让行善者吃亏为目的,对行善者因道德行为造成的物质、精神、身体损失提供保障与服务,治理产生的行善者受委屈、受冷落、受侮辱的社会乱象。现设立的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八一勋章、道德模范奖章、雷锋道德奖章、五一劳动奖章都是激励全社会形成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其中蕴含的价值追求的认同力是中国梦的体现。截至目前,道德激励机制中的保障作用还没有怎么体现,也并没有在社会形成广泛影响力,更多的、更好的道德激励机制还需我们在新时代中实践与探索。
3.4道德实践机制。
第一,搭建平台,建立健全道德建设管理机构。道德建设管理机构是社会道德文明状况的信息中心和调控中心,是道德“执法”的组织机构,是道德机制运行与产生作用的关键。加强道德文明建设是一项需要政府发动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统一规划、组织、协调、沟通、践行的复杂性综合工程。因此,以政府为主,社会各方力量通力配合建立健全道德文明建设管理机构,补充完善道德文明建设管理体系,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目标的实施内容,是“以德治国”的具体实现。
第二,运用榜样示范法,加强道德典型建设。榜样示范法是通过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崇高品性、模范行为、典型事迹等来教育、感染和影响社会成员端正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德育方法。道德典型是道德的生动体现,具有形象性和说服力,能通过道德传播、感化、教育引导人们扬善抑恶。正面典型可以对人们进行正面教育,进行褒奖和激励,可以“扬善”;反面典型可以让人们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可以“警恶”、“抑恶”。运用榜样示范法,加强道德典型建设是伦理价值导向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譬如,《感动中国》大型评选活动自2002年开始,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通过大力宣传、引导社会道德风尚的新事物、新典型教育感召激励公民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完善道德环境的运行机制。道德环境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道德环境能端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使人崇德向善奋发向上;坏的道德环境能磨灭斗志,消沉意志,倒退文化文明。因此,在道德机制建设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净化社会道德环境,努力营造一个具有道德教育和道德约束功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达到祛除社会歪风邪气,净化人们心灵、扬善抑恶的目的。
第四,大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国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组织社会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文化传承活动等提高公众道德修养和社会行为的道德教育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社会正能量弘扬。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人们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提高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责任和应尽义务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第五,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公众进行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的道德影响活动。道德教育既是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的重要手段,也是个人道德品行提升的重要推力。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邢,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也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的作用,他认为:“你的智慧、天才和美德是教育产物。”为切实发挥道德教育在我国社会各层面有力影响,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我国需以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辅,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活动,以保障社会整体道德修养的提高。实践证明,以丰富多彩的教育载体来实施社会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取得成效的科学途径和方法。比如“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学雷锋”活动,道德讲坛以及弘扬道德精神的文艺类作品等道德教育载体传达的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奉献精神,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尚道德觉悟和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新人。
4结语。
道德评价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实践机制共同构成道德机制,他们相互独立、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道德机制建设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需要道德机制自身各要素之间密切配合、有机结合,共同着力,也需要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职责,统筹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参与和推动,形成社会道德机制建设的协调配合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只有这样,完善的道德机制体系才能建立健全,中国梦的实现才有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2]曾志刚,冯志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逻辑论析[j].求实,2018(05):4-25.
[3]吴桂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j].理论学习,2014(07):4-7.
[4]郝立新,周康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j].东南学术,2018(01):1-9.
[5]王南湜.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纲”、“极”[j].江汉论坛,2018(08):5-9.
[6]张延亮.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启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7]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选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摘要:近几年,我国越来越注重职业教育的变革和发展,给与了职业教育较大的关注与支持,尤其是在信息化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灵活运用于职业教育中,增强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就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信息化2.0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2019年4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为《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讲话。钟登华副部长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走过了40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从1.0到2.0的转段升级,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初现端倪。
“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梦。要实现“中国梦”就要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国教育梦,结合当前教育装备的形势,提升教育水平,装备先行,强调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使教育梦出彩!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我,又应当根据教育信息化2.0的要求,依托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实现中国梦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观点及实践。
一是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为教学服务。职业学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直观清晰的事物,利用教育信息化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能力。能够节约时间就是好的教育信息化。不要为了教育信息化而教育信息化,而是为了教学而是教育信息化。
二是正确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为构建解决教育瓶颈问题的全新教育体系,提供全方位支持,实现教学和学习创新。教育信息化一定是在教育创新发展总体框架下开展工作,脱离教育创新发展的大框架,大多数是毫无意义的。
三是正确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方向,理清教育教学到底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破解思路,研究清楚构建什么样的新教育体系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掌握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上的优势,找到信息化普遍存在的问题,挖掘新教育体系需要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的发力点,建立有效支持教学创新的智慧环境。
四是正确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灵魂,教育信息化的灵魂的在于教师,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主宰者,总指挥。教育信息化能不能发挥出优势,关键在于人,即教师。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创新精神至关重要。
1.落实管理制度,构建校园信息化平台。
我校一直以来都把校园信息化建设当作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形成了以校长牵头、教学副校长主管、校园信息管理中心主抓,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管理分工明确、措施得力、责任到人,确保信息化建设目标稳步推进。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校多方筹集资金,科学规划,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硬件方面,建成了电脑机房16间,数字化语音室2间,全部接入校园网络,全校教职工每人配备一台手提电脑,通过万兆网络接入互联网。学校现有电脑总数超过1000台,并组建了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数字广播、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电视台等先进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同时,校园内50间课室都安装了多媒体系统、电子白板,极大方便了教师课堂教学。
在软件建设方面,教育局加大对学校的模拟仿真系统的投入,建设了电子商务的仿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机房就实现网店运营,微店管理,微信营销,客服模拟,沙盘博弈,跨境电商等操作,为学生日后上岗实习,毕业工作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实战基础,做到了新颖性、实效性与服务性的统一。
2.开展师资培训,打造教师信息化水平。
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师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是信息建设的一个长期的目标。我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一是从时间上保证:每学期全校性质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时间不少于10个课时,每个科组每学期开展组内信息技术培训时间不少于20个课时。二是从技术上保证:保证我们的教师学习的是新技术、新内容,学到的是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前沿知识,以便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除了参加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各种学习与培训之外,我们还先后邀请行业专家到校组织老师开展初、中、高不同级别的信息技术培训。以达到各个层次的老师所需技术的目的。学校还分批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相关的信息技术演讲、报告、论坛等活动。我校将教育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作为强师、强校的途径之一,通过培训,大大增强了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教师现代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
3.培养信息兴趣,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
信息素养是21世纪中学生必备重要能力之一,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给校园学生提供一个使用信息术的大环境,制造一种争相学习的氛围非常重要。为此,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抓好工作:第一,从基本要求入手。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明确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信息技术特长,如打字、计算机绘画、图像处理、网页设计等等;第二,从教师入手。要求科任老师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力度,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第三,从兴趣入手。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开设不同的信息素养兴趣班如:网店运营、网店客服、coreldraw广告设计、photoshop数码照片制作、动漫设计培训、校园电台视频制作、工艺品的电脑设计等等班级,结合信息技术满足了不同方面爱好者的要求,也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第四,巩固成果。每一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技能节,从打字、绘图到动漫设计等进行多方面、多学科的信息技术比赛,覆盖率100%,对获奖学生给予一定奖励。
职业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根据学段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多角度、多渠道地使学生了解信息文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主体意识,力求打造出日趋高效的课堂。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逐渐加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提高综合能力,养成顺应社会要求的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参考文献:
[1]于丽.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实效的研究[j].今日科苑,2009,(10).
[2]陈宗胜.淮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2,(7).
[3]毛卫清.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0,(5).
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江苏省丹阳市运河初级中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学生学不好数学往往是因为数学太过难懂,所以融合生活现象,使数学成为一门具体的学科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教学不是单向的传播活动,而是双轨道的互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中学生这一群体的主动性,教师往往成为单纯的灌输者,学生变成单纯的接收器,这样达不到效果的最优化,所以教师需要实行生活化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一、营造生活化情境。
数学无处不在,当你去便利店买东西,需要数学去计算你的开支;当你从一个城市奔赴另一个地点,需要数学去计算你所花的时间。所以说,数学来自生活,教师要从数学的本质出发,联系生活,创造新型的教学方式。生活化的情境与学生更具有接近性,更能够得到学生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比如,讲解坐标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生活中存在哪些对应关系呢?学生就会集思广益,可能会想到经纬度与城市的对应,可能会想到姓名与个人的对应,这些都是生活常识,但是其特性与坐标的知识如出一辙,学生根据对坐标实质的分析,联想生活存在的事物,就会觉得其实这门课程是很实用且有趣的,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尺规画图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情境联想法做开堂语,比如,教师可以说:有一个人的家在主干道的西北方向100米处,他从家里出发去主干道会见好友,而好友的家刚好在主干道西南方向200米处,试问他们俩如何走,在主干道汇合时的路程是最短的呢?路程又是多少米呢?教师可以利用此类情节,吸引学生踊跃参与到问题的解答中,提高学生参与度。
初中生的智力水平还处在有待开发的未成熟阶段,所以教师要着重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毕竟对很多现象,他们都还是处在懵懂时期,所以举例子要在学生的经验范围之内,而且要选取普遍存在的现象,选择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的例子得不到全班学生的`认可,信息不对称,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所以,教师要注重生活中的例子,并且是具有普遍性而非特殊性的,比如,数学中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可以联系利润问题,让学生解答,教师可以举压岁钱存银行的例子:小明过年获得累计1000块的压岁钱,他把这些钱全存进银行,一年后他从银行取出本金的一般购买衣服,其余的钱继续在银行存放一年,最后小明获得了900元,假如银行利润是固定不变的,那么银行一年的利息是多少呢?此类数学内容生活化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得知了有关银行的一些内容,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认知水平。
教师把生活化教学应用到课堂,提高了课堂有效性。课堂生活化是远远不够的,课后练习也要朝着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迈进;教师单方面的联想和情境创设是不够的,学生应该成为情境创建的发起者,学生要学会生活化的数学应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要自身能够使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才是真实有效的,毕竟学习是自发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设情境,布置一些让学生举例的题型,如给出一个解答方程式,让学生自发想象,编造情境,但是不能脱离现实,天马行空,因为经验往往更令人印象深刻。这不仅能让学生汲取知识,而且学中作乐,让他们懂得关注生活,并且由生活联想到数学。
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能够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的内涵,提高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侠南。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06)。
[2]卞兆俊。谈谈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08)。
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
[摘要]“中国梦”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于一体,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道德机制的创新。学术界对中国梦和道德机制的内涵及内容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然而对中国梦与道德机制结合起来缺乏系统整体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提出,从道德层面阐释了“中国梦”蕴含的价值追求,体现“中国梦”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要求。现行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道德评价机制错位、约束机制缺位、激励机制缺乏、实践机制缺失。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道德机制创新的理论,为在新时代加强“中国梦”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国梦;机制;道德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b822[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国梦的实现必然离不开道德支持。中国梦对道德的总体目标要求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述的内容,而作为道德的基础部分的道德机制作为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也必然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建立有效的道德机制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就成为人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着重对道德机制的建设及创新进行探讨,以对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中国梦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要求。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现代化的生动形象的描述,是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梦想追求,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集中体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诠释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下深化发展中国梦的方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激发民族潜力,深化发展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全面提升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软实力。软实力是一种硬形象,它是无形的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感召力。软实力中最重要的是文化,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品德。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是在新时代下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是在新时代下继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凝练表达。它里面鲜明的先进性、民族性、开放性价值理念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落实到具体价值追求,为治理国家树立了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同时,它通过24个字简约、精炼、准确和全面地概括阐释了“中国梦”蕴含的社会道德价值,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提升公民个体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现行道德机制与实现中国梦要求之间的距离。
在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日益凸显,虽然现行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仍起着重要作用,但与新时代下实现中国梦要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2.1现行道德机制存在的问题。
2.1.1道德评价机制错位。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冲突碰撞,有些人因经济理性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模糊甚至倒置的社会道德失范挑战,道德评价标准出现错位甚至扭曲。此外,大众传媒为吸引点击率,追求经济效益,不惜炒作甚至捏造虚假新闻误导社会道德价值理念取向和实践行为方式,对公众道德評价标准造成了混淆,对社会道德体系正向构建影响很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极为不利。道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标准,本身具有崇高性和超功利性,过多的把道德作为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以追求更多经济利益的工具,而不注重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境界,导致道德的庸俗化和过分功利化。
2.1.2道德约束机制缺位。道德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为人类共同生活及行为提供准则和规范。道德不是法律,没有强制律他性,道德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和阶级的变化而改变。遵守道德是后天倡导的自觉自愿,倡导道德是为了约束自己的良知,而不是审判他人。道德意义上的良知是在道德理解与认识基础上的思想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中国经济模式成功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由经济效应滋生出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对社会道德也造成了巨大冲击。新形势下生存压力的骤增、人际关系的紧张、贫富悬殊的对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道德良知发生了动摇。道德的软性约束,人们越来越不尊重甚至漠视,违反道德约束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给社会秩序带来极大挑战,对社会风气造成不好影响。比如,最近发生在重庆万州的公交车司机与乘客在行车过程中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坠江,导致13人无辜死亡,2人失踪的惨案。另外,我国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道德标准已经无法有效地运行下去,然而新的道德约束机制又未形成,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道德机制的正常运行。2.1.3道德激励机制缺乏。新形势下道德激励保障机制缺位,正气不彰的歪风仍笼罩着社会。先是轰动全国的南京彭宇案,再是以类似情况发生的郑州李凯强案、重庆万鑫案,他们主动伸出援助之手,非但没有得到受助者的感激和政府的鼓励,反而付出沉重的代价,留下不小的遗憾。这使社会形成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行为不会被感谢反而要被讹诈的歪风弥散,老人跌倒无人敢扶,面对他人的灾难选择漠视而不是施以援手的现象开始出现。而后广东佛山出现的“小悦悦”事件掀起了公众良知对社会歪风邪气沉痛的质问。社会应该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当救人者遭受身体伤害、经济损失时,应该得到相应补偿。然而,现实是,“好人没好报”、“坏人横行”,助人者“流血又流泪”,不得不说是道德激励机制的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们的道德信念,影响了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
2.1.4道德实践机制缺失。道德实践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它是主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认知系统在特定的道德环境中所实施和表现出来的道德判断、道德执行与道德创新的综合性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活动。人们品德的观念和品质,要经过相应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才能表现出来。在新时代的新形势下我国的道德实践状况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道德行为失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缺失。
2.2道德机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2.2.1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社会结构决定人们的意识,造成在我国公德淡漠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社会结构里的公民社会、公共空间的发育不足。高度集权的社会结构限制了民间性、自发性组织的生长,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公德意识自然不可能发育出来。”公共生活领域狭窄,社会公德建设缺乏积极的生长土壤。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和迟缓的经济发展速度,致使我国的公共生活领域狭窄,公德建设缺乏应有的空间和土壤。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固定在有限的家族之中,血缘和宗族的捆绑下建立起来的只能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道德体系。“独善其身”的个人意识很强,而“相善其群”的社会意识则很弱。
2.2.2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不同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朝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高质量方向转型,社会呈现出人性化、人文化、多元化、创新化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不可避免地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了社会失范、文化冲突、价值多元等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经济社会环境下人们自我意识加强,更注重个人权利和利益,社会关系被忽视导致的。现如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公德意识式微,守规矩、讲良心、有道德会吃亏、会蒙羞、受打击歪风邪气盛行,友爱互助精神与氛围缺乏。社会公德是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制性约束。但是就目前来看,在利益的驱动下,经济取得高质量发展,但法制建设却因重视度不够,跟现实有一定的脱节存在发展滞后,因而对道德的支持力度不强,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德的进步。
2.2.3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力度不够。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和归宿。但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尊重个人合法利益的情况下强调市场竞争创造个人财富,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功利主义抬头。个体过分看重自我利益,自我意识膨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缺失。此外,盲目推崇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道德糟粕思想残存,个别利益熏心、急于求富求名的人,公然漠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为自我利益最大化,伤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公众存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淡化,道德滑坡的迹象。这说明我们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够,成效不佳。
3实现“中国梦”对道德机制创新的要求及实现。
途径。
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新形势下道德机制存在的评价机制错位、约束机制缺位、激励机制缺乏、实践机制缺失等问题的分析提出道德机制创新理论,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3.1道德评价机制。
和对他评价两类。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道德评价机制应顺势而变,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不断创新完善。中国梦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要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所倡导和要求的思想行为准则为标准创建,并通过舆论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全面提升公民的道德情操、道德修养、道德境界和人生态度。
道德评价机制是通过舆论来实现的,舆论的好坏关乎道德评价的高尚与否,人们的道德概念、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都要借助輿论来教育与引导。具体可通过以宣传部门为主导、实际工作部门相配合,以主流媒体为骨干、各类媒体齐心协力营造社会正向舆论。同时,成立舆论舆情研究中心深入社会舆论漩涡,研制有关规章制度来确保社会道德评价规范化,全面遏制、惩处、杜绝社会负面舆论传播。
3.2道德约束机制。
和自我约束机制。培养人们的良知信念,能增强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准则或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提升人们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并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着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新时代通过加强良知信念教育建立人们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是道德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道德具有调节利益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的功能,遵守道德能实现本阶级(社会或团体)利益最大化。从本质上来说,道德的实行就是为了实现人与人或人与群之间的利益平衡。同时,道德蕴含成本,任何道德行为的实施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成本。因此,健全的道德激励机制应是在控制道德成本的基础上有机配合使用正向激励机制和负向激励机制。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了人的自利化。只有较低的道德成本,较合理的正向激励措施,人们施德行善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反之,道德成本高,非道德行为負向激励措施威慑力不足,那么要想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变市场经济潮流冲击引起的道德混乱无序的现状就有些不可能。
为了保证道德激励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切实发挥政府这一最有权威、最有力量的行为主体的主导性作用是关键。在此,政府部门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健全物质、精神激励机制,提高行善者的社会礼遇,让善行者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弘扬道德品质,让恶行者带着被批评、被责怪、被处罚等负向问责方式去杜绝恶行再次发生。这是激励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成败,也是其最终目的。二是建立健全道德行为保障机制。以绝不让行善者吃亏为目的,对行善者因道德行为造成的物质、精神、身体损失提供保障与服务,治理产生的行善者受委屈、受冷落、受侮辱的社会乱象。现设立的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八一勋章、道德模范奖章、雷锋道德奖章、五一劳动奖章都是激励全社会形成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其中蕴含的价值追求的认同力是中国梦的体现。截至目前,道德激励机制中的保障作用还没有怎么体现,也并没有在社会形成广泛影响力,更多的、更好的道德激励机制还需我们在新时代中实践与探索。
3.4道德实践机制。
第一,搭建平台,建立健全道德建设管理机构。道德建设管理机构是社会道德文明状况的信息中心和调控中心,是道德“执法”的组织机构,是道德机制运行与产生作用的关键。加强道德文明建设是一项需要政府发动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统一规划、组织、协调、沟通、践行的复杂性综合工程。因此,以政府为主,社会各方力量通力配合建立健全道德文明建设管理机构,补充完善道德文明建设管理体系,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目标的实施内容,是“以德治国”的具体实现。
第二,运用榜样示范法,加强道德典型建设。榜样示范法是通过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崇高品性、模范行为、典型事迹等来教育、感染和影响社会成员端正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德育方法。道德典型是道德的生动体现,具有形象性和说服力,能通过道德传播、感化、教育引导人们扬善抑恶。正面典型可以对人们进行正面教育,进行褒奖和激励,可以“扬善”;反面典型可以让人们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可以“警恶”、“抑恶”。运用榜样示范法,加强道德典型建设是伦理价值导向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譬如,《感动中国》大型评选活动自2002年开始,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通过大力宣传、引导社会道德风尚的新事物、新典型教育感召激励公民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完善道德环境的运行机制。道德环境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道德环境能端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使人崇德向善奋发向上;坏的道德环境能磨灭斗志,消沉意志,倒退文化文明。因此,在道德机制建设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净化社会道德环境,努力营造一个具有道德教育和道德约束功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达到祛除社会歪风邪气,净化人们心灵、扬善抑恶的目的。
第四,大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国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组织社会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文化传承活动等提高公众道德修养和社会行为的道德教育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社会正能量弘扬。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人们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提高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责任和应尽义务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第五,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公众进行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的道德影响活动。道德教育既是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的重要手段,也是个人道德品行提升的重要推力。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邢,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也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的作用,他认为:“你的智慧、天才和美德是教育产物。”为切实发挥道德教育在我国社会各层面有力影响,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我国需以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辅,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活动,以保障社会整体道德修养的提高。实践证明,以丰富多彩的教育载体来实施社会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取得成效的科学途径和方法。比如“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学雷锋”活动,道德讲坛以及弘扬道德精神的文艺类作品等道德教育载体传达的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奉献精神,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尚道德觉悟和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新人。
4结语。
道德评价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实践机制共同构成道德机制,他们相互独立、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道德机制建设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需要道德机制自身各要素之间密切配合、有机结合,共同着力,也需要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职责,统筹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参与和推动,形成社会道德机制建设的协调配合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只有这样,完善的道德机制体系才能建立健全,中国梦的实现才有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2]曾志刚,冯志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逻辑论析[j].求实,2018(05):4-25.
[3]吴桂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j].理论学习,2014(07):4-7.
[4]郝立新,周康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j].东南学术,2018(01):1-9.
[5]王南湜.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纲”、“极”[j].江汉论坛,2018(08):5-9.
[6]张延亮.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启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7]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选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自信就是凝聚力,自信就是精气神。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觉,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强,才能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开放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铸造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永远保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涓流汇海、聚沙成塔,中国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未来的美好前景,而且它又要求现实的行动。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新时代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论文
今天晚上观看了《如何做新时代智慧型父母》直播讲座,看完以后感触颇深!直播老师讲述了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我从这个实验当中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学生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要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多给学生以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以达到我对孩子的期望!
二、《水知道答案》的启示。
《水知道答案》,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语言暴力的危害,也让我知道了语言的神奇力量。我们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父母对孩子的语言植根在孩子的心中!多给予孩子肯定的、正面的、激励性的语言!孩子不会成为我们想象的样子,孩子只会成为我们嘴中的样子!
三、找到优点,无限赞美。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找到孩子的优点及时的赞美,无限的赞美。记住一定要及时啊,不要等到事情过后再去赞美,那这种赞美就失效了!今年,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个小伙儿特别爱劳动,每天他都会去倒垃圾桶,我看到了都会对他说声谢谢,并告诉他,校园因为他变得更加干净了!他特别开心,现在他把教学楼一楼的垃圾桶几乎全包了!还得意洋洋的跟同学们说:“校园很美丽,有我的功劳呀!”
当然我们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不仅仅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表扬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赞美有效!不过一味的赞美也会让孩子变得飘飘然,如果孩子有小许错误,我们也要学会适当的批评!
总之,教育孩子要多给予孩子赞美,多给予孩子微笑。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哟!
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范文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范文(精选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近几年,我国越来越注重职业教育的变革和发展,给与了职业教育较大的关注与支持,尤其是在信息化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灵活运用于职业教育中,增强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就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信息化2.0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2019年4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为《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讲话。钟登华副部长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走过了40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从1.0到2.0的转段升级,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初现端倪。
“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梦。要实现“中国梦”就要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国教育梦,结合当前教育装备的形势,提升教育水平,装备先行,强调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使教育梦出彩!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我,又应当根据教育信息化2.0的要求,依托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实现中国梦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观点及实践。
一是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为教学服务。职业学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直观清晰的事物,利用教育信息化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能力。能够节约时间就是好的教育信息化。不要为了教育信息化而教育信息化,而是为了教学而是教育信息化。
二是正确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为构建解决教育瓶颈问题的全新教育体系,提供全方位支持,实现教学和学习创新。教育信息化一定是在教育创新发展总体框架下开展工作,脱离教育创新发展的大框架,大多数是毫无意义的。
三是正确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方向,理清教育教学到底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破解思路,研究清楚构建什么样的新教育体系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掌握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上的优势,找到信息化普遍存在的问题,挖掘新教育体系需要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的发力点,建立有效支持教学创新的智慧环境。
四是正确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灵魂,教育信息化的灵魂的在于教师,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主宰者,总指挥。教育信息化能不能发挥出优势,关键在于人,即教师。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创新精神至关重要。
1.落实管理制度,构建校园信息化平台。
我校一直以来都把校园信息化建设当作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形成了以校长牵头、教学副校长主管、校园信息管理中心主抓,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管理分工明确、措施得力、责任到人,确保信息化建设目标稳步推进。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校多方筹集资金,科学规划,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硬件方面,建成了电脑机房16间,数字化语音室2间,全部接入校园网络,全校教职工每人配备一台手提电脑,通过万兆网络接入互联网。学校现有电脑总数超过1000台,并组建了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数字广播、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电视台等先进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同时,校园内50间课室都安装了多媒体系统、电子白板,极大方便了教师课堂教学。
在软件建设方面,教育局加大对学校的模拟仿真系统的投入,建设了电子商务的仿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机房就实现网店运营,微店管理,微信营销,客服模拟,沙盘博弈,跨境电商等操作,为学生日后上岗实习,毕业工作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实战基础,做到了新颖性、实效性与服务性的统一。
2.开展师资培训,打造教师信息化水平。
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师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是信息建设的一个长期的目标。我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一是从时间上保证:每学期全校性质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时间不少于10个课时,每个科组每学期开展组内信息技术培训时间不少于20个课时。二是从技术上保证:保证我们的教师学习的是新技术、新内容,学到的是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前沿知识,以便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除了参加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各种学习与培训之外,我们还先后邀请行业专家到校组织老师开展初、中、高不同级别的信息技术培训。以达到各个层次的老师所需技术的目的。学校还分批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相关的信息技术演讲、报告、论坛等活动。我校将教育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作为强师、强校的途径之一,通过培训,大大增强了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教师现代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
3.培养信息兴趣,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
信息素养是21世纪中学生必备重要能力之一,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给校园学生提供一个使用信息术的大环境,制造一种争相学习的氛围非常重要。为此,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抓好工作:第一,从基本要求入手。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明确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信息技术特长,如打字、计算机绘画、图像处理、网页设计等等;第二,从教师入手。要求科任老师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力度,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第三,从兴趣入手。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开设不同的信息素养兴趣班如:网店运营、网店客服、coreldraw广告设计、photoshop数码照片制作、动漫设计培训、校园电台视频制作、工艺品的电脑设计等等班级,结合信息技术满足了不同方面爱好者的要求,也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第四,巩固成果。每一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技能节,从打字、绘图到动漫设计等进行多方面、多学科的信息技术比赛,覆盖率100%,对获奖学生给予一定奖励。
职业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根据学段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多角度、多渠道地使学生了解信息文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主体意识,力求打造出日趋高效的课堂。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逐渐加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提高综合能力,养成顺应社会要求的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参考文献:
[1]于丽.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实效的研究[j].今日科苑,2009,(10).
[2]陈宗胜.淮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2,(7).
[3]毛卫清.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0,(5).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自信就是凝聚力,自信就是精气神。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觉,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强,才能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开放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铸造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永远保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涓流汇海、聚沙成塔,中国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未来的美好前景,而且它又要求现实的行动。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摘要]实现中国梦,只能靠中国人自己的努力奋斗,而不能靠任何别人的恩赐。有了中国人自己的努力奋斗,任何别人的阻挠也是徒劳的。实现中国梦是中国人的理想,中国人的追求,中国人的期望。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国梦中国精神。
中国人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奋斗。
一百余年来,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探索和奋斗。这也是中国精神不断得到弘扬和凝聚的历程。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中国人。面临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土被宰割,财富被掠夺,人民被宰杀,面临国破家亡、亡国灭种的威胁,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寻求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之道。从此,历经奋斗、失败、再奋斗,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自己的共和国。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又历经艰难曲折,才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精神始终是贯穿在这一百多年历史中的一条主线。
中国精神最基本的内涵,一是爱国,二是革新,近代主要表现为变革、革命,当代主要表现为改革创新。
中国是一个小生产的大国。小生产的弱点是眼界的狭窄和处境的分散,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一盘散沙”。但是中国又是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国家,长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为爱国主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共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长期的交往、交融构成了坚固的利益共同体。当代道德建设都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爱国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尽忠报国”受到普遍的景仰,卖国、祸国、误国则受到广泛的唾弃。每当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这种爱国精神就会最强烈地迸发出来。顾亭林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迅速成为全民族的共识。
人们认识到个人利益同国家民族利益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世说新语·言语》)国家好了,个人才能好。个人聪明才智的价值,只有在为国效力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最充分最有意义的发挥,报国的青春才能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正是这样的精神,使无数仁人志士,在国难临头之际,发出了“苟利国家生死已”(林则徐语)的誓言。正是这样的精神,使全国上下亿万民众迅速团结起来,万众一心。一盘散沙变成了坚强的力量,变成了血肉铸成的新的万里长城。共同的伟大目标、共同的中国梦,使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各种不同的主张都能够得到磨合调整,在最大限度上形成共识,共同奋斗;使每个人、每个局部的努力奋斗,能够汇聚成浩浩荡荡、无坚不摧的力量。有了实现振兴中华的中国梦的最高追求,中华民族长期优秀的道德传统随之得到新的生发,发出新的光辉。适应新的时期需要的革命道德迅速形成。无数为实现中国梦献身,作出贡献的志士仁人组成了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璀璨群星。
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始终历久弥新,引领着中华民族的灵魂,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能够不断地与时俱进。商汤《盘铭》说:“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周易·系辞下传》亦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断地革故鼎新,才能永葆青春。几千年来的中国,实际上处在不断地适应新的情况,不断发展进步之中。其中也就包含着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近代以来的中国经历了“不变法不足以图存”,通过革命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进程。当代中国的发展更离不开改革创新。这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特征。
实现中国梦,只能靠中国人自己努力奋斗,而不能靠任何别人的恩赐。有了中国人自己的努力奋斗,别人的任何阻挠都是徒劳的。《周易·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靠得住的就是自力更生。相信人民,相信人民自己的力量,就要打破束缚这种力量的障碍,打破束缚生产力的障碍。改革创新的要义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包产到户解放了亿万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民工进城迅速提高了亿万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劳动创造世界,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人的劳动创造。改革创新作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就是树立了以解放中国人的生产力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从而更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同时也就要更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表明,以勤劳勇敢著称的中国人,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劳动创造的能力、劳动创造的成果,总体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我们当前各种伟大成就的根本来源,也是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的信心依据。
实现中国梦是中国人的理想,中国人的追求,中国人的期望。理想的确立,在人生价值体系中起着引领的作用。正确的理想目标有利于各种道德规范的形成和互相协同,是各种正能量最重要的源,泉。古人说:“志当存高远。”正确人生观的确立,从立志开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语),“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语),就自然和安于现状、故步自封、贪图享受、因循守旧、不求进取划清了界限,就能够永葆朝气,不断地进取。
实现中国梦,把个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同国家、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不但为个人生活的不断改善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和最充分的机遇。每个人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中都必然会得到社会其他成员的各种不同的支持,同时也以自己的劳动向他人提供各种服务与支持。这是一个协力奋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自然体会到,越是能与他人沟通、理解、协调、互爱、互助、互利、互让,越是能够得到更多的成功。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群体和集体之中,为群体和集体作出的贡献越多,我们获得的自由也就越多。这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和谐,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梦所包含的重要内容。
2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民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了。但是,前途仍然多艰,需要克服的难题仍然甚多。继续发扬中国精神,团结一心,自强不息,永远朝气蓬勃,不断走向胜利。这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也是伦理学界的光荣任务。
中国梦的提出,激起亿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憧憬。如何理解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如何把握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径?如何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扎实努力?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的时代课题。
实现中国梦,人人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何谓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是贯穿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多少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上下求索,多少英雄儿女冲锋陷阵、抛洒热血。今天我们所追求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这一伟大梦想,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发展要求,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显然,这一美好又现实的伟大梦想,不仅仅是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而且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这个梦想,使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机会。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密切相连,个人的机会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地活跃起来、发展起来、繁荣起来,使我们的民族空前地团结起来、振奋起来、兴旺起来,而且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出彩的良好机会。
改革的社会,为每个劳动者和建设者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能本领、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只要我们抓住机会、积极参与、勇于竞争,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就不仅能创造优裕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条件,而且能创造更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开放的社会,不仅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更加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民族形象的条件,而且为每个有志者提供了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可以说,在开放的时代,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都可以使人生出彩,关键就在于我们是不是怀揣梦想、能不能抓住机会、有没有奋斗精神。
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本路径。
今天,我们有了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经过90多年的奋斗、积累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创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和根本路径。同心共筑中国梦,奋力实现中国梦,就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开辟了根本路径。道路关乎命运,道路决定前途。民族复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关键在于道路的正确选择。我们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正是沿着这条光明大道,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成就斐然,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实现了历史性跃升。实践有力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能够带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根本指南。理论决定方向,理论指引行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民族振兴的梦想历尽艰辛,却屡屡碰壁。之所以如此,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历程及其理论成果,犹如光辉灯塔,照亮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实现强国富民的历史征途上发挥了根本指南的作用。正是在这一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中和指引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既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又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成功地探索、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有力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根本保障。制度提供保障,制度生发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效率与公平兼顾、民主与集中结合、活力与秩序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互促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和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广大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得以充分调动和发挥,我国的繁荣发展才获得了持久活力和坚实根基。实践有力证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中国梦既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又是包括每个个体在内的人民之梦。实现中国梦,必须把握住这一本质属性,处理好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着眼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注重个人努力和艰苦奋斗。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是实现梦想的关键。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需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处在深刻变革的伟大时代,我们更应把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作为努力志向和精神追求。这样,生活才有意义,人生才能出彩。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内化于心的。有了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就有了实现人生梦想的方向与目标;有了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就有了实现人生梦想的动力与支撑。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需要有坚韧的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天,我们的目标既定、任务既明,关键在于落实,在于每个人都进行扎扎实实的努力。处在伟大变革、实干奋进的时代,任何夸夸其谈、心浮气躁的作风都与人民的利益和期待相左,都将为人民所唾弃;任何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的行为都与时代的趋向和要求相悖,都将为时代所淘汰。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努力奉献,就是我们对实现中国梦的最好实践。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需要有宽广的人文胸怀。登高方能望远,有志方能自洁。处在深刻而复杂的变革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无时不经受着考验,包括现实生活中奢靡、浮躁等不良风气的考验。人生犹如逆水行舟、大浪淘沙,我们只有怀揣远大梦想,才能经受住考验,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浮躁所动,而是志存高远、坚韧不拔地为实现伟大梦想而扎实奋斗。
我记得温家宝曾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说,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要靠三个方面第一是人,人才、人的智慧和心灵,第二是靠能够调动和发挥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第三要靠科学技术和创新的能力,而这三者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才,也都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
以此展开话题,先谈谈第一点,也是最根本的一点,人的因素。
首先,中国梦在其精神意义上是什么?是一个自由,民主,幸福的社会。自由和民主一直是比较敏感的词汇,但我从不认为问题是在于政治制度上,要求制度的改革是自顶向下,由外而内,而真正的变化是需要自底向上,由内而外的。中国是一个从内心深处不自由的国家。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束缚。我们能解放我们自己吗?能解放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在学校也同样如此,你敢于创意么?敢于接受周围的不理解和嘲讽么?那就去做吧。一个人最终的裁判是自己。在我的生活里,很多人都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总想去讨别人的欢心,没必要,每个人都无法扮演别人扮演很久的角色。还是要努力地去做自己。
民主在哪里?在我们和身边每一个人的关系里。你能聆听别人刺耳的声音吗?你能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吗?民主是从生活中开始,从每一个宿舍开始。自由在哪里?在你对自己的正确的认识,在你对自己生活忠于理想的选择。活在别人的目光里,禁锢在社会的评价里的人,被自己的偏见,经历,观念所限制的人,口中叫嚣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从自己身上去打造自由和民主的基础。很多人一边追求地位与财富,却又抱怨这个社会功利于拜金,难道这些东西不是我们自己投射出去的吗?社会并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而是我们关系的产物----如果我们是自私自利的,局限的,狭隘的,那么我们就将这些东西反映在与他人的关系里,并由此组成了社会。你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所以我们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我们想要通过一种体制,一种观念上的革命或者一种基于体制的价值观的革命来更新换代,却忘记了正是你我创造了社会。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自知是智慧的开始,也是转变和重生开始。唯有智慧方能让一个人拥有真正的幸福,让一个社会真正的和谐,让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我们每一个人的进步和改变,才是实现国家梦想的基础。
第二,大国崛起需要不断改革体制机制。
实现中国梦的竞争的是什么?美国和阿根廷的百年演变清晰的说明了事实,:不是起点,不是资源,是体制机制。
首先说政治改革。很多愤青姿态的的大学生一直呼吁目前的行政制度必须要有所改变,但我认为根本问题不在于这个社会,因为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好,也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坏。人性善恶一直同时存在,而并没有什么制度能永远杜绝阴暗和腐坏。王小波有句话让人印象很深刻,他说,一切都在无可避免的变得庸俗。是的,社会就像个大染缸,我们以后。
可能无一幸免,但我更接受的是污染之后的一种涅槃。我们不是要妥协,而是不断的向更好的方向改变自己,才有可能一起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但是,是不是说政治制度就不需要改变?改变是必须的,但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因为行政体制的变革是个系统性的工程,我们还要有足够的智慧,设计好改革的帕累托演进,让参与改革的每个人,都能从改革中合理地受益,而不引起对峙和冲突。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社会绝望?相反,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因为以后改变社会的,实现中国梦的,恰恰就是我们这一代人。
再来谈经济改革。中国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但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是让改革比社会问题跑得更快一点。这个改革,是指市场化改革,释放生产力,而不是别的。因为中国的本质问题还是一个怎么去推动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时间已从原来预计的2050年提前到2020年,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加速效应。这背后最大的宏观和长远因素是13亿人口中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而自由交易的基本原理其实是排列组合的过程,经济总量的增长可能会呈现加速的态势,会有翘尾效应。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中国一定要保持稳定,因为如果没有让这些交易发生的环境,我们国家可能花大部分时间进行社会的修补。这无疑是个倒退的过程。古言,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荣辱,当中国成功跨越中产阶级陷阱以后,我们社会的缓冲区将更深,忍受力将更大,才更有条件推进一些更深层次的改革,后面的道路也会更加平坦一些。
第三点,关于科学技术和创新的能力。
由于篇幅所限,就只简单谈谈。乔布斯去世的时候,在中国曾掀起一股讨论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的热潮。我想,天分与热情虽然不可复制,但我们国家也有同样拥有热情与创新能力的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他成功的背后是一整套经济和金融的制度安排乔布斯和苹果的成长和资本市场。所以,关键就在于创建一套鼓励创新机制,尤其是科技和资本对接的机制,让科研、人才、专利、资本,在一个平台上自由地交换。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多少代人梦想的民族复兴的光辉前景,就在可预期的未来。最重要的是,作为大学生,我们有机会推动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成长。历史的长河中,再长的生命也是一瞬间,一滴水只有和洪流结合在一起才会有力量,我们有幸和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结合在一起,确实是非常的荣幸,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这样一个伟大而光辉的梦想,和机遇。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论述了如何实现“中国梦”,是对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中关于“中国梦”的具体阐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主席在讲话开篇便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点明了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进而具体论述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对策之一走中国道路,以下为具体论证。)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引用事实论据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道路的来之不易,且采用排比的句式予以呈现,即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考生在论证中可借鉴这一表达方式。)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链条说理论证,进一步说明全国人民要实现中国梦首先应该充满自信、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对策之二弘扬中国精神,以下为具体论证。)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链条说理论证,具体说明中国精神及指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全国人民要实现中国就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对策之三凝聚中国力量,以下为具体论证。)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假设论证,只要……就……,正面论证,说明只有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实现中国梦、创造美好生活就能成为现实。)。
习近平主席在论证实现中国梦的措施时,采用了极为规范的排比形式,分别说明了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的三条途径即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每一条对策作为分论点又采用引用论证、链条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说明,由此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变得清晰明了具体可见。考生在申论写作过程中应学习主席使用论证方法使自己的论述更加张弛有度、具有说服力。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叫王璐婧,我来自衡阳市铁一中学。
如果我是老师,我会用最生动的语言激发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因此,他们会认为学习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困难。我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积极地回答我的问题,鼓励他们毫不犹豫地提出问题,避免因害羞而保持沉默。我会特别关注那些落后于别人的学生,和他们谈心。我会帮助他们找出他们落后于其他人的原因,并尽我所能在优秀学生的帮助下推广他们。
如果我是一名教师,我会告诉他们关于中国的历史,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性,并为成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将告诉他们关于中国的耻辱历史时期由于国家实力薄弱,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如果我是老师,我会带他们去参观科技和艺术的殿堂——科技馆、美术馆、音乐厅。我将尽一切努力引导他们发现科学的奥秘,生命起源的奇迹,艺术瑰宝的壮丽。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成为科学家、生物学家、艺术家。
這都是关于我的梦想。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我会慢慢长大。也许路上没有满是玫瑰花。但是,我会坚持到底,以坚定的决心向前迈进。
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以较大篇幅讲述了如何实现中国梦的问题,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今后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全篇讲话语言简练、亲切、实用,振奋人心,对全党和全国人民是一个极大鼓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十三亿中国各族人民的长期渴望、追求和期盼,道出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如何实现中国梦,习主席讲了三个必须,这就是: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的道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十三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正确认识、深刻理解习主席讲话中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明辨方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并取得更加辉煌的伟大成就和胜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社会主义祖国的更加繁荣富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们离退休的老同志,先后退出了工作岗位,但要永远牢记,我们是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实现中国梦并为之奋斗终身,同样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党的十八大和两会已胜利闭幕。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十八大和两会对党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我们要始终保持和党中央高度一致,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是我们离退休老同志的首要任务。共产党人要树立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要有藐视困难和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要端正心态,人老但思想不能老,要始终抱有豁达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奉献。
要关心时事,努力跟上时代。我们这一代人习惯关心政治,常被称作为宝贵财富,因为我们对几十年来革命和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有着切身体会,能与时俱进;我们的日常言行,在无形中就可能起到传播优良传统、关心和教育下一代、抵御社会上不正之风的一份作用。只有通过学习再学习,才能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当前,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和两会精神,习近平主席的主要讲话,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以学习好、理解好、贯彻好的实际行动,无愧于党和人民。
[摘要]“中国梦”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于一体,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道德机制的创新。学术界对中国梦和道德机制的内涵及内容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然而对中国梦与道德机制结合起来缺乏系统整体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提出,从道德层面阐释了“中国梦”蕴含的价值追求,体现“中国梦”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要求。现行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道德评价机制错位、约束机制缺位、激励机制缺乏、实践机制缺失。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道德机制创新的理论,为在新时代加强“中国梦”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国梦;机制;道德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b822[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国梦的实现必然离不开道德支持。中国梦对道德的总体目标要求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述的内容,而作为道德的基础部分的道德机制作为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也必然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建立有效的道德机制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就成为人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着重对道德机制的建设及创新进行探讨,以对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中国梦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要求。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现代化的生动形象的描述,是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梦想追求,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集中体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诠释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下深化发展中国梦的方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激发民族潜力,深化发展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全面提升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软实力。软实力是一种硬形象,它是无形的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感召力。软实力中最重要的是文化,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品德。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是在新时代下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是在新时代下继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凝练表达。它里面鲜明的先进性、民族性、开放性价值理念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落实到具体价值追求,为治理国家树立了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同时,它通过24个字简约、精炼、准确和全面地概括阐释了“中国梦”蕴含的社会道德价值,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提升公民个体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现行道德机制与实现中国梦要求之间的距离。
在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日益凸显,虽然现行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仍起着重要作用,但与新时代下实现中国梦要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2.1现行道德机制存在的问题。
2.1.1道德评价机制错位。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冲突碰撞,有些人因经济理性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模糊甚至倒置的社会道德失范挑战,道德评价标准出现错位甚至扭曲。此外,大众传媒为吸引点击率,追求经济效益,不惜炒作甚至捏造虚假新闻误导社会道德价值理念取向和实践行为方式,对公众道德評价标准造成了混淆,对社会道德体系正向构建影响很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极为不利。道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标准,本身具有崇高性和超功利性,过多的把道德作为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以追求更多经济利益的工具,而不注重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境界,导致道德的庸俗化和过分功利化。
2.1.2道德约束机制缺位。道德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为人类共同生活及行为提供准则和规范。道德不是法律,没有强制律他性,道德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和阶级的变化而改变。遵守道德是后天倡导的自觉自愿,倡导道德是为了约束自己的良知,而不是审判他人。道德意义上的良知是在道德理解与认识基础上的思想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中国经济模式成功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由经济效应滋生出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对社会道德也造成了巨大冲击。新形势下生存压力的骤增、人际关系的紧张、贫富悬殊的对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道德良知发生了动摇。道德的软性约束,人们越来越不尊重甚至漠视,违反道德约束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给社会秩序带来极大挑战,对社会风气造成不好影响。比如,最近发生在重庆万州的公交车司机与乘客在行车过程中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坠江,导致13人无辜死亡,2人失踪的惨案。另外,我国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道德标准已经无法有效地运行下去,然而新的道德约束机制又未形成,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道德机制的正常运行。2.1.3道德激励机制缺乏。新形势下道德激励保障机制缺位,正气不彰的歪风仍笼罩着社会。先是轰动全国的南京彭宇案,再是以类似情况发生的郑州李凯强案、重庆万鑫案,他们主动伸出援助之手,非但没有得到受助者的感激和政府的鼓励,反而付出沉重的代价,留下不小的遗憾。这使社会形成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行为不会被感谢反而要被讹诈的歪风弥散,老人跌倒无人敢扶,面对他人的灾难选择漠视而不是施以援手的现象开始出现。而后广东佛山出现的“小悦悦”事件掀起了公众良知对社会歪风邪气沉痛的质问。社会应该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当救人者遭受身体伤害、经济损失时,应该得到相应补偿。然而,现实是,“好人没好报”、“坏人横行”,助人者“流血又流泪”,不得不说是道德激励机制的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们的道德信念,影响了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
2.1.4道德实践机制缺失。道德实践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它是主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认知系统在特定的道德环境中所实施和表现出来的道德判断、道德执行与道德创新的综合性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活动。人们品德的观念和品质,要经过相应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才能表现出来。在新时代的新形势下我国的道德实践状况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道德行为失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缺失。
2.2道德机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2.2.1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社会结构决定人们的意识,造成在我国公德淡漠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社会结构里的公民社会、公共空间的发育不足。高度集权的社会结构限制了民间性、自发性组织的生长,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公德意识自然不可能发育出来。”公共生活领域狭窄,社会公德建设缺乏积极的生长土壤。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和迟缓的经济发展速度,致使我国的公共生活领域狭窄,公德建设缺乏应有的空间和土壤。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固定在有限的家族之中,血缘和宗族的捆绑下建立起来的只能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道德体系。“独善其身”的个人意识很强,而“相善其群”的社会意识则很弱。
2.2.2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不同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朝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高质量方向转型,社会呈现出人性化、人文化、多元化、创新化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不可避免地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了社会失范、文化冲突、价值多元等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经济社会环境下人们自我意识加强,更注重个人权利和利益,社会关系被忽视导致的。现如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公德意识式微,守规矩、讲良心、有道德会吃亏、会蒙羞、受打击歪风邪气盛行,友爱互助精神与氛围缺乏。社会公德是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制性约束。但是就目前来看,在利益的驱动下,经济取得高质量发展,但法制建设却因重视度不够,跟现实有一定的脱节存在发展滞后,因而对道德的支持力度不强,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德的进步。
2.2.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和归宿。但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尊重个人合法利益的情况下强调市场竞争创造个人财富,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功利主义抬头。个体过分看重自我利益,自我意识膨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缺失。此外,盲目推崇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道德糟粕思想残存,个别利益熏心、急于求富求名的人,公然漠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为自我利益最大化,伤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公众存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淡化,道德滑坡的迹象。这说明我们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够,成效不佳。
3实现“中国梦”对道德机制创新的要求及实现。
途径。
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新形势下道德机制存在的评价机制错位、约束机制缺位、激励机制缺乏、实践机制缺失等问题的分析提出道德机制创新理论,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3.1道德评价机制。
道德评价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对他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好坏的判断。道德评价根据阶级、国家、时代、民族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按类型可分为自我评价和对他评价两类。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道德评价机制应顺势而变,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不断创新完善。中国梦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要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所倡导和要求的思想行为准则为标准创建,并通过舆论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全面提升公民的道德情操、道德修养、道德境界和人生态度。
道德评价机制是通过舆论来实现的,舆论的好坏关乎道德评价的高尚与否,人们的道德概念、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都要借助輿论来教育与引导。具体可通过以宣传部门为主导、实际工作部门相配合,以主流媒体为骨干、各类媒体齐心协力营造社会正向舆论。同时,成立舆论舆情研究中心深入社会舆论漩涡,研制有关规章制度来确保社会道德评价规范化,全面遏制、惩处、杜绝社会负面舆论传播。
3.2道德约束机制。
一方面,加强培养人们的道德良知和道德信念,提升个人自我道德约束能力。良知信念是调节约束自身行为的内在道德机制,它是一种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机制。培养人们的良知信念,能增强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准则或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提升人们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并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着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新时代通过加强良知信念教育建立人们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是道德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道德具有调节利益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的功能,遵守道德能实现本阶级(社会或团体)利益最大化。从本质上来说,道德的实行就是为了实现人与人或人与群之间的利益平衡。同时,道德蕴含成本,任何道德行为的实施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成本。因此,健全的道德激励机制应是在控制道德成本的基础上有机配合使用正向激励机制和负向激励机制。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了人的自利化。只有较低的道德成本,较合理的正向激励措施,人们施德行善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反之,道德成本高,非道德行为負向激励措施威慑力不足,那么要想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变市场经济潮流冲击引起的道德混乱无序的现状就有些不可能。
为了保证道德激励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切实发挥政府这一最有权威、最有力量的行为主体的主导性作用是关键。在此,政府部门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健全物质、精神激励机制,提高行善者的社会礼遇,让善行者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弘扬道德品质,让恶行者带着被批评、被责怪、被处罚等负向问责方式去杜绝恶行再次发生。这是激励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成败,也是其最终目的。二是建立健全道德行为保障机制。以绝不让行善者吃亏为目的,对行善者因道德行为造成的物质、精神、身体损失提供保障与服务,治理产生的行善者受委屈、受冷落、受侮辱的社会乱象。现设立的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八一勋章、道德模范奖章、雷锋道德奖章、五一劳动奖章都是激励全社会形成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其中蕴含的价值追求的认同力是中国梦的体现。截至目前,道德激励机制中的保障作用还没有怎么体现,也并没有在社会形成广泛影响力,更多的、更好的道德激励机制还需我们在新时代中实践与探索。
3.4道德实践机制。
第一,搭建平台,建立健全道德建设管理机构。道德建设管理机构是社会道德文明状况的信息中心和调控中心,是道德“执法”的组织机构,是道德机制运行与产生作用的关键。加强道德文明建设是一项需要政府发动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统一规划、组织、协调、沟通、践行的复杂性综合工程。因此,以政府为主,社会各方力量通力配合建立健全道德文明建设管理机构,补充完善道德文明建设管理体系,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目标的实施内容,是“以德治国”的具体实现。
第二,运用榜样示范法,加强道德典型建设。榜样示范法是通过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崇高品性、模范行为、典型事迹等来教育、感染和影响社会成员端正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德育方法。道德典型是道德的生动体现,具有形象性和说服力,能通过道德传播、感化、教育引导人们扬善抑恶。正面典型可以对人们进行正面教育,进行褒奖和激励,可以“扬善”;反面典型可以让人们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可以“警恶”、“抑恶”。运用榜样示范法,加强道德典型建设是伦理价值导向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譬如,《感动中国》大型评选活动自2002年开始,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通过大力宣传、引导社会道德风尚的新事物、新典型教育感召激励公民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完善道德环境的运行机制。道德环境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道德环境能端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使人崇德向善奋发向上;坏的道德环境能磨灭斗志,消沉意志,倒退文化文明。因此,在道德机制建设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净化社会道德环境,努力营造一个具有道德教育和道德约束功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达到祛除社会歪风邪气,净化人们心灵、扬善抑恶的目的。
第四,大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国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组织社会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文化传承活动等提高公众道德修养和社会行为的道德教育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社会正能量弘扬。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人们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提高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责任和应尽义务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第五,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公众进行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的道德影响活动。道德教育既是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的重要手段,也是个人道德品行提升的重要推力。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邢,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也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的作用,他认为:“你的智慧、天才和美德是教育产物。”为切实发挥道德教育在我国社会各层面有力影响,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我国需以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辅,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活动,以保障社会整体道德修养的提高。实践证明,以丰富多彩的教育载体来实施社会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取得成效的科学途径和方法。比如“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学雷锋”活动,道德讲坛以及弘扬道德精神的文艺类作品等道德教育载体传达的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奉献精神,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尚道德觉悟和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新人。
4结语。
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
我记得温家宝曾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说,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要靠三个方面第一是人,人才、人的智慧和心灵,第二是靠能够调动和发挥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第三要靠科学技术和创新的能力,而这三者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才,也都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
以此展开话题,先谈谈第一点,也是最根本的一点,人的因素。
首先,中国梦在其精神意义上是什么?是一个自由,民主,幸福的社会。自由和民主一直是比较敏感的词汇,但我从不认为问题是在于政治制度上,要求制度的改革是自顶向下,由外而内,而真正的变化是需要自底向上,由内而外的。中国是一个从内心深处不自由的国家。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束缚。我们能解放我们自己吗?能解放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在学校也同样如此,你敢于创意么?敢于接受周围的不理解和嘲讽么?那就去做吧。一个人最终的裁判是自己。在我的生活里,很多人都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总想去讨别人的欢心,没必要,每个人都无法扮演别人扮演很久的角色。还是要努力地去做自己。
民主在哪里?在我们和身边每一个人的关系里。你能聆听别人刺耳的声音吗?你能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吗?民主是从生活中开始,从每一个宿舍开始。自由在哪里?在你对自己的正确的认识,在你对自己生活忠于理想的选择。活在别人的目光里,禁锢在社会的评价里的人,被自己的偏见,经历,观念所限制的人,口中叫嚣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从自己身上去打造自由和民主的基础。很多人一边追求地位与财富,却又抱怨这个社会功利于拜金,难道这些东西不是我们自己投射出去的吗?社会并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而是我们关系的产物----如果我们是自私自利的,局限的,狭隘的,那么我们就将这些东西反映在与他人的关系里,并由此组成了社会。你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所以我们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我们想要通过一种体制,一种观念上的革命或者一种基于体制的价值观的革命来更新换代,却忘记了正是你我创造了社会。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自知是智慧的开始,也是转变和重生开始。唯有智慧方能让一个人拥有真正的幸福,让一个社会真正的和谐,让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我们每一个人的进步和改变,才是实现国家梦想的基础。
第二,大国崛起需要不断改革体制机制。
实现中国梦的竞争的是什么?美国和阿根廷的百年演变清晰的说明了事实,:不是起点,不是资源,是体制机制。
首先说政治改革。很多愤青姿态的的大学生一直呼吁目前的行政制度必须要有所改变,但我认为根本问题不在于这个社会,因为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好,也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坏。人性善恶一直同时存在,而并没有什么制度能永远杜绝阴暗和腐坏。王小波有句话让人印象很深刻,他说,一切都在无可避免的变得庸俗。是的,社会就像个大染缸,我们以后。
可能无一幸免,但我更接受的是污染之后的一种涅槃。我们不是要妥协,而是不断的向更好的方向改变自己,才有可能一起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但是,是不是说政治制度就不需要改变?改变是必须的,但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因为行政体制的变革是个系统性的工程,我们还要有足够的智慧,设计好改革的帕累托演进,让参与改革的每个人,都能从改革中合理地受益,而不引起对峙和冲突。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社会绝望?相反,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因为以后改变社会的,实现中国梦的,恰恰就是我们这一代人。
再来谈经济改革。中国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但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是让改革比社会问题跑得更快一点。这个改革,是指市场化改革,释放生产力,而不是别的。因为中国的本质问题还是一个怎么去推动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时间已从原来预计的2050年提前到2020年,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加速效应。这背后最大的宏观和长远因素是13亿人口中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而自由交易的基本原理其实是排列组合的过程,经济总量的增长可能会呈现加速的态势,会有翘尾效应。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中国一定要保持稳定,因为如果没有让这些交易发生的环境,我们国家可能花大部分时间进行社会的修补。这无疑是个倒退的过程。古言,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荣辱,当中国成功跨越中产阶级陷阱以后,我们社会的缓冲区将更深,忍受力将更大,才更有条件推进一些更深层次的改革,后面的道路也会更加平坦一些。
第三点,关于科学技术和创新的能力。
由于篇幅所限,就只简单谈谈。乔布斯去世的时候,在中国曾掀起一股讨论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的热潮。我想,天分与热情虽然不可复制,但我们国家也有同样拥有热情与创新能力的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他成功的背后是一整套经济和金融的制度安排乔布斯和苹果的成长和资本市场。所以,关键就在于创建一套鼓励创新机制,尤其是科技和资本对接的机制,让科研、人才、专利、资本,在一个平台上自由地交换。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多少代人梦想的民族复兴的光辉前景,就在可预期的未来。最重要的是,作为大学生,我们有机会推动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成长。历史的长河中,再长的生命也是一瞬间,一滴水只有和洪流结合在一起才会有力量,我们有幸和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结合在一起,确实是非常的荣幸,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这样一个伟大而光辉的梦想,和机遇。
试论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100年风雨,100年辉煌。从百年前积贫积弱长夜难明到今天雄峰巍峨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道路,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从南湖起航时不过50多人的除了信仰几乎一无所有的小党,到今天超过90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尽管历经磨难,却始终走得坚定自信、一往无前,引起了无数追寻的目光。想探究其中的奥秘?答案,其实就蕴藏在中国共产党的近百年奋斗史中。
作始也简,却始终引领时代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们在那个靠实力说话的军阀混战时代,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各路政治力量相比,看上去是那样势单力孤。但他们却有其他任何政治力量不能比拟的依凭,那就是手中的真理、心中的信仰。
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总结时,向大家推荐《共产党宣言》等五本著作,说“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那个“味道”,是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味道。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人能够以高远的历史眼光烛幽知著;能够以战略家的胸怀当机立断,能够拿出解决时代问题的办法,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发展,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共产党人凝聚起来,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愿意为之舍身奋斗,才使信仰不再只是纸面上的文字,不再只是口头上的声音,不再只是思想中的空中楼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再一次引领了当代中国的时代潮流和前进方向,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有人民的利益。
人们常常以“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来赞誉共产党员,其所以特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无私底色,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人类历史上一切其他党派的独特属性。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归宿。
战争年代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围剿的严峻局面,毛泽东气定神闲地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人民群众用小米哺育了苏区、边区、解放区,用肩膀支撑起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用无数子弟的鲜血,染红了党旗、军旗和新中国的国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中国共产党能够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一张蓝图绘到底。
中国共产党善于从大历史视野对时间进行规划,牢牢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国家发展按照稳定的节奏不断向前。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致开幕词说: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中国共产党人咬定“现代化”这个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干,接力奋斗不停步。
纵观世界,还有哪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谋划长远和持之以恒?“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不变的战略追求和道路自信,鼓舞着全国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信心,凝聚起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无穷力量。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出发,擘画了到21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就要有这样志在“百年”“千年”的雄心壮志。
回首过去,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波澜壮阔的改革岁月,铺就一条复兴之路;展望未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激发着人们的奋斗豪情。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说:“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中国既有想象未来的蓝图,也有实现目标的能力,更有“说到就要做到”的豪情。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角来看,今天的成就只是未来历史的序幕,我们要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的辉煌。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革命精神奋斗精神。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中诞生,在血火考验中成长,每一步都充满艰辛磨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愈挫愈勇、自强不息,越是困难大,斗志越昂扬,这是共产党人值得骄傲的品质。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奋斗到什么程度呢?要奋斗到五年,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到六十年,七十年,总之一句话,要奋斗到死,没有死就还没有达到永久奋斗的目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多次提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我们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一往无前、一以贯之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就要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时常审乎己身,照镜治病,永葆党的健康肌体。
党的一大代表董必武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曾留下这样的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钜。”从“始”到“毕”,是漫长的奋斗之路,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次考试,怎样才能走好这段路,答好这张卷?董老的一首诗值得我们铭记:“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过去的一切奋斗和一切成就已经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之“能”,面向未来,我们要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书写中华民族新的千秋伟业。
有这么一位“名人”,他就是担任村党支部委员的村官吴宪廷。吴宪廷今年51岁,在村大队任职已近20年,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白”。谈起他,村里人有说不完的话。
他是农业技术“导航仪”
老白最早在村大队做农业技术员,他的种植技术是全村数一数二的,谁家遇到技术问题都去找他咨询。现在他依然负责农业技术站的工作,二十年如一日在每个种植季向全村广播播种、杀虫等知识。村民们送给他一个称号:“导航仪”。
1984年白塔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许多家庭没有生产工具,农产收割时是个麻烦事。老白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1985年,他第一个发起成立生产互助组,三人结对帮扶。他家有拖拉机,主动和无拖拉机的家庭结组,这样在收割时解决了工具的大问题。这种方法既有利于生产,又和睦了关系,随后在全村传播开来,持续了10多年。
他是热情的“攒忙达人”
村里人管结婚、丧葬叫“过事”,既然是事,就需要乡亲的帮忙,而吴宪廷就是这样一个“攒忙达人”。从90年代开始至今,几乎村里所有人家过事他都去帮过忙。老白每次四五点钟就早早起来,开着自家车去市区为村民义务采购。十多年前他是骑着三轮摩托去买菜,这些年条件好了,他就开着自己的面包车忙前跑后。无论摩托车还是面包车,满载的是他对乡亲的醇厚情谊。
二十余年的付出换来乡亲的认可,前一阵吴宪廷的小女儿大喜,全村人都来给他帮忙,好不热闹。老白激动地说:“给别人攒了20年忙,没想到这次享受到大家伙这么高的待遇,以后我还会继续给大伙办好事,给乡亲们办事,付出再多我也愿意。”
他尊亲敬老的“大孝子”
老白的孝也一直为村里人称道。他母亲在世时,身体状况欠佳,长期卧床,无法自主翻身。吴宪廷为了照顾母亲,就和老人睡到一张床上。为了不让母亲长褥疮,他每隔两个小时就为老人翻身。即使要起早外出给别人帮忙,他都会在清晨出门2个多小时后,赶回家帮老人翻个身。村里人提起老白,无不竖起大拇指,并且以他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后辈、子女。
老白的中国梦。
村委换届选举中,老白又一次高票当选,发表就职演讲时,他就说了一句话:别的不多说了,乡亲们看我今后的行动吧。
私下里问起他对“中国梦”的看法时,不善言辞地他难得打开了话匣子:家家户户都幸福,乡里乡亲都和睦,我的梦没那么大,不过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小梦,就合成一个大大的中国梦了。
这就是老白,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的中国梦,他热爱着自己的家,他传递着乡情,就是千万个他,共着筑着中国梦!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习总书记这句话激励鼓舞着广大中青年干部投身于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秉持矢志报国的伟大信念,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历史的浪潮滚滚向前,因循守旧只会被社会淘汰,只有强化理论武装,更新知识文化,理论指导实践,注重道德实践结合,才能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任,完成人民的嘱托。
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习总书记说过“优秀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学会拜人民群众为师,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点。在理论学习方面也要和实践相结合,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不断用理论武装头脑,才能领悟人民群众劳动成果的精髓。中青年干部要不断补充精神食粮,学习上求真务实,工作上兢兢业业,少一点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多一些书卷上的含英咀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一位共产党人的宗旨责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群众利益的为根本目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群众有事能叫得应。学会拜人民为师,做到反躬自省。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爱做的事要敢做敢为,努力尝试,矢志伟大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的探路人。人民日报曾评论这位物理学家林俊德“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生命中的最后3天,林俊德让人把办公桌搬进病房,争分夺秒地整理科研资料。青年时的他扎根于祖国沙壁地滩,参与国家核盾的建设,立志报国,建功立业,正是由于他们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卓越奉献的崇高品格。铸造了屹立在世界高峰的中国。新时代下的中国,春机盎然,前方充满着无限风光,只要我们秉持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定能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知行合一,做实干家。“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求真学问,知行并济,是每一位实干家的奋斗基因。只有加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科学统筹,才能真正把知识运用到实处,奋斗才有方向。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没有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候,选择到北大图书馆任管理员。在此期间,他博览群书,用知识和理论武装头脑,拓宽视野,结合近代时期中国现状,在书中寻找解救当下中国病状的根本答案,以指导理论与实践与相结合,最终带领人民群众创立了新中国。作为新时代下的我们不仅求真知,悟真理,还要敢担当,理解理论真谛,强化责任意识,敢闯敢干,才能写好新时代干部作为的华丽篇章。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时代,我们所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立足于根本,求真知识,脚踏实地,披荆斩棘,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国家更有前途,民族更加希望将,人民更加幸福。
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力保证。从抗击非典疫情到防控甲型h1n1流感,从快速应对h7n9禽流感到控制寨卡等传染病输入,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表明,发挥好制度优势,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我们一定能有效控制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已两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指导组积极开展工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面共同努力,防控工作正有力开展。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只有进一步凝心聚力、科学施策,才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也是一场总体战。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疫情面前,全国各地休戚与共。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举措,既要考虑本地区本领域防控需要,也要考虑对重点地区、对全国防控的影响。要主动融入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治理大网络,做到相互协作、共克时艰。
坚持全国一盘棋,打好防控总体战,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着力做好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只有集中力量把重点地区的疫情控制住了,才能从根本上尽快扭转全国疫情蔓延局面。当前,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仍然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重点抓好防治力量的区域统筹,坚决把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集中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治病人需要。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防控,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完善和强化防止疫情向外扩散的措施。各地区要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做好春节后返程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切实防止疫情蔓延。
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从加强医疗防护物资供应到加快应急科研项目攻关,从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到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防控工作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把各方力量调动起来,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汇聚起众志成城、同心“战疫”的磅礴力量,就没有战胜不了的病魔,就没有跨不过去的沟坎。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中国人口的增长,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高速铁路应运而生。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的情况对高速铁路投入不同程度上的建设。中国也根据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需求开展了相关的建设,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整体较快。
1.1高速铁路的定义。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1.2高速铁路的特点。
高速铁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它有着更多的优势。首先是速度上的,高速铁路的运送速度非常快,到目前为止,最高运营速度已经超过了300km/h,旅行速度也超过了200km/h。其次就是高速铁路的安全性能高,自从投入运营以来很少出现伤亡方面的事故;电气化的高速铁路基本上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所以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比较轻。对于投资方来说,高速铁路所需要的能耗比较低,占地面积只有高速公路的三分之一,投资上就会减少很多的费用,运营的成本也比较低,所以投资的效益是比较高的[1]。对于乘客来说,票价相对汽车和飞机来说,高速铁路票价要偏低。高速铁路具有很多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再加上石油资源不断减少,飞机空难事件频繁发生,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等等问题,高速铁路从问世以来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1高速铁路里程延长速度快。
近几年是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99年8月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开工,到2003年正式投入使用的秦沈客运专线,它是我国自主研究,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起点。到2008年,我国建设高速铁路的步伐开始加快,2008年8月,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诞生,其时速在350km/h。与此同时,我国已经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已经有7000多公里,计划开工的也有4000多公里,并且这些客运专线都能够在3年至5年之内建成并且投入使用。截止到2010年底,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扩大内需投资的重点对象,计划到2020年,在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之间以四纵四横的方式建立高速铁路,计划建设的里程数在1.6万公里以上,到时,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里程数将会达到1.8万公里,占据全世界高速铁路里程总数的一半,也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时代的来临。
2.2高速铁路硬件技术水平高。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非常快。这是因为高速铁路的建设成本高,工程量大,一旦铁路建设完工,短时间内就不会改建或者是重建,所以高速铁路建设晚的国家反而能够在硬件设施上超越建设起步较早的国家。以我国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为例,它是由我国自主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铺设的轨道结构比较稳定,被损坏的可能性较小,使用的寿命也比较长,采用的是无缝对接钢轨,保证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感,这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轨道[2]。
3.1高速铁路建设的成本太高。
我国土地广阔,城市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要想让各个城市都畅通无阻,互通有无就必须要建设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网络,需要建设的高速铁路里程很长,消耗的成本很高。除了铁路建设的造价高昂之外铁路日常运营的成本也比较高。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全线总长度是1318公里,每公里的造价预计是1.5亿元,总造价大约在2000亿元左右;还有日常的运营费用,铁道部研究院估算的数字是每年70亿元,一些用于降噪,控制空气污染以及土地使用的费用预计每年35亿元。由此可见,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成本太高,给国家的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3.2高速铁路系统整体技术不足。
高速铁路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分为三个大的组成部分,分别是轨道,交通控制和车组。在轨道铺设方面,我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在交通控制方面发展也比较好,客运站功能,路基沉降控制,高桥隧道等等在技术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水平,成功的将我国的铁路建设成一个无论是在工程方面还是在服务方面都有着高质量的交通运输工具[3]。但是在车组方面,发达国家的技术还是要高于我们,尤其是在高速列车的设计和制造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研制一种非电力机车,电子发动机,依靠自身获得电力,不需要架空电线,发动机也比较轻,列车在行车和提速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更好的性能。到目前为止,我国采用的是依靠电力来驱动发动机的传统电力机车,其中,架空电线的成本非常高,机车的发动机重量大,对钢轨的磨损比较严重。所以我国在机车方面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并且积极创新,提升我国高速铁路系统的整体技术。
4.1加强技术上的创新。
高速铁路是高科技的产物,核心技术是它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高速铁路应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结合引进的技术和自主创新的手段,全面掌握铁路建设的核心技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4.2降低成本,扩大规模。
降低高速铁路建设的成本首先是降低铁路建设费用,通过技术的更新,提高铁路建设的效率,降低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有效的利用资源,加强铁路建设的监管,大力发展高铁建设,扩大高铁规模。另外要做好铁路运营成本的核算工作,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在高速铁路票价的制定方面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要将客运市场的行情和客流的动态变化作为票价制定的依据,高速铁路的班车次数也要适当的调整,在保证高速铁路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高速铁路的使用效率[4]。
4.3优化高速铁路产业结构。
铁路部门要根据高速铁路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制定高速铁路的发展进程,在比较发达的地区要着重提高高铁的速度和营运的能力,并且保证本区域高速铁路的不断更新。在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地区可以逐渐实现高铁化,带动高铁沿线的经济发展,合理的配置资源,完善高铁产业结构。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速铁路的完善,对我国的整体建设又是一项重要的贡献,它为我国的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给西部地区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契机,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时势造英雄,没有硝烟的战场,依然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就是医务人员——逆行者,用自己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不屈的精神,冲在了第一战线上,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病毒作斗争。他们日夜不停地工作,在病房里冶疗患者。一个患者接着一个,根本没有他们休息的余地。“我们在过年,而他们,在帮我们过关。这些逆行者,是我们的英雄,也是我们的骄傲!”这是今年春晚主持人白岩松说的。逆行者,赴汤蹈火,我们的英雄;默默奉献,我们的榜样。
他们一工作,就是忙碌好几天,连给家人打电话报个平安的时间都没有,但他们自愿冲在最前线,没有人逼他们,心中对人民爱的热火永不浇灭,永远屹立着一句话:“不要放弃!国家需要我们!生命最重要!”强风暴雨永远不能阻挡他们,他们为民而“战”,为生命而“战”,为国家而“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的武汉,已经成为全国患例最多的城市,被确诊的足足有二千多例,当地的医护人员远远不能够治疗这么多的患者。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武汉有难,其它城市的医护人员都纷纷自愿报名前往武汉救助。自愿,成为了他们的第一思想;报名,成为了他们的第一举动。他们值得我们骄傲!
84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是疫情来临之际第一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逆行者。他把语言化为行动,把泪水化为汗水,在危难时刻,他坚决地说了一句:“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个很英雄的城市!”这一句,不知牵动着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它激励我们坚持不懈,更加努力,向成功前进!
逆行者,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身影,风雨无阻,艰苦卓绝。他们的名字将在史书上熠熠生辉,虽千秋而不朽,虽万古而流芳!
感谢每一位逆行者!你们都是战士,你们一定会凯旋而归的。相信你们,谢谢你们,向你们致敬!
技术的引进,必要经历从无到有的磨砺。为了展示国家形象,日本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开通了全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东海道新干线。此后,德国、法国等先进技术国家也陆续开通了高速铁路。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更加快捷,也更加舒适的新型交通形式,非常适合于中国这样国土宽广,人口稠密的飞速发展的国家。但想要发展这类技术,就不可避免的要向先进国家学习。
(一)从无到有。
大胆引进,是中国高铁发展初期的不竭动力。这一时期的动车组大致可以称之为以吸收引进和创新为主导生产的动车组系列,有1系、2系、3系、5系。从无到有,是对每一项技术引进的最大挑战,但中国挺过了这次挑战,成功进军到高铁大国的行列。
(二)自主创新。
想要增强中国高铁的实力,光靠引进国外技术当然不够,关键要有自己的东西。被称为“新一代”的crh380系列动车组的研制,开启了中国高铁新的征程。自主创新,让中国高铁具有了领跑世界的资质,让中国高铁可以逐步走向世界。
(三)世界領先。
复兴号cr400af动车组研发总工程师曾说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不一定好使,得自己成为巨人再行”,中国高速铁路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和创新,已经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中绝大部分的核心技术已经被消化和吸收。复兴号的研发,表明中国高铁从跟跑到领跑,已经拥有制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的能力。
(一)产生的积极影响。
如今,中国高铁路网总规模达到4万公里以上,已实现了“四纵四横”的分布格局,高铁网络已经延伸至大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笔者认为,高铁的飞速发展不仅提升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还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目前正在推进的货运高铁项目,也势必会辐射更多产业。
高铁建设对很多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高铁枢纽地带,容易产生产业集聚,进而助力产业技术的提升,逐步实现一些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高铁沿线,诸如兰新高铁沿线,西成高铁沿线,亦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从而带动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笔者认为,高铁技术的不断研发,亦会激发人们对新技术的探索精神,从而推动科技的不断进步。筛选性地向学生介绍中国高铁探索、发展的历程,也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上的不足。高铁上的服务是否周到会极大地影响乘客印象的好坏。有关报道称,高铁方面出现“有票的人却挤不上车,没票的人却挤满车厢”的尴尬现象,如果乘客们都是通过合规合法的途径上车的,那么就说明,高铁在售票和调度方面还存在问题。笔者建议,应加强铁路客服方面与乘客之间的沟通,避免客服敷衍乘客、乘客误解客服的现象。
(2)环境污染问题。高铁作为一项高密度、占地广的新技术,应当格外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笔者建议,应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治理环境问题。首先应大致调查高铁沿线人群对噪声影响建议与看法,组织相关研究并合理规划、设计、控制今后的高铁路线及其污染。部分资料建议,在高铁的设计时,可以考虑规划以地下为主进入城市,并且通过不同的层次、高度将不同路线分开。其次应加强绿色施工,即工程建设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方法,保证资源节约、水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实现。
(3)媒体舆论上的一些误解。中国高铁发展迅速,但在公众普及方面仍存在不足。从7·23甬温高铁事故引发的舆论可以看出,公众对高铁发展的认知并不是很清晰。同时,媒体在高铁方面的相关报道上也很不到位。新闻传播作为受众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受众认知新技术和新事物有重要影响。受众对高铁的认知和态度,与媒体对高铁相关信息的传播密切相关。笔者认为,高铁发展的同时,应注意加强媒体的报道主题、报道类型、报答内容等方面的客观性。
高铁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受到多国关注。中国在经历十余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拥有了参与国际高铁项目合作的能力。“走出去”是中国高铁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这符合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并能为中国在世界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发展契机创造条件。但国际上的舆论、偏见,以及自身技术的瑕疵仍是中国高铁走出家门的绊脚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智库执行副主任高敏指出,中国高铁走出门的过程中存在“重建设、轻前期和管理”的问题。当地人技术和管理能力较差,难以满足工程建设及高水平的运营需要,而我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国际化铁路人才,制约了高铁走出去的建设以及后期管理。”由此可见,培养铁路技术人是当今支持“走出去”这一战略的有效途径。
现今,“四纵四横”的高铁网已经基本建成,‘,/又纵八横”的蓝图也正在逐步实现。中国高铁,使世界对中国制造有了新的认识,它不仅提升了中国铁路的国际影响力,也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在不久的将来,技术壁垒依然会出现,种种挑战依旧不可避免,但中国的匠人精神也会继续发扬,中国前进的脚步只会更加坚定。
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也是一个特殊的假期。这个春节假期,我们不再像以往那样旅游度假,而是“宅”在家里看新闻,时刻关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
有一天,我在家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广西梧州市一位88岁的老人捐款一万元,为抗击疫情献上一分力量,而当工作人员询问老人姓名时,老人拒绝透露。老人表示国家有困难,自己就出一分力,不用写她的名字,大家都平平安安就好。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隔离的是病毒,却隔离不了人们的善良与温度!在抗疫期间,每个中国人都献出自己的力量,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相信凭借我们的英勇与无畏、勇敢和坚守、牺牲与奉献,疫情一定会被战胜的,我们一起努力,必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近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再一次掀起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热潮,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为年轻干部,应当向劳模学习,向先进工作者学习,做新时代的“打工人”,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融入到中国梦,付诸于一点一滴的劳动工作中,脚踏实地去实现。
尊重劳动成果,把握“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主基调。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劳动、珍视劳动。历经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历经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历经了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蜕变,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是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也是各行各业劳动者们的辛勤劳动结晶。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这些成就是百折不挠艰苦探索得来的,是付出巨大牺牲和艰辛劳动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倍加珍惜这一代代人的劳动付出,真正尊重祖祖辈辈们积累的劳动成果,让“劳有所得、劳有所获”的理念入脑入心,勤于劳动、善于劳动,在劳动中收获幸福,让奋斗成为人生最厚重的底色。
崇尚实干精神,奏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今日华夏大地上,广大劳动者正在用奋斗书写历史。脱贫攻坚道路上,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一批接一批,一代接一代,当好带头人、做好贴心人,带领群众啃下“硬骨头”,用脚步丈量出脱贫的广度,他们用实干诠释了“解决绝对贫困要靠接续奋斗得来”。在疫情防控中,医护人员全力以赴逆行,社区工作者夜以继日排查,快递小哥坚守岗位配送,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任劳任怨赶工,他们用实干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一群群劳动者克服艰难险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战场上站好岗、守好责,贡献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必须继续传承中华民族辛勤劳动的品格,以劳动为荣、以吃苦为乐,用勤劳智慧的双手,以苦干实干的作风,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努力、爱岗敬业、拼搏奋斗、无私奉献,让视野在劳动中更加宽广,让人生在奋斗中更加充实。
突出创新思维,激活“劳动开创未来”的主引擎。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我国作为劳动力大国,劳动者的素质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电缆掌门人”何光华用20年的风华,通过技术攻关历史性地实现了电缆无接头敷设,填补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空白,登上国家科技领奖台。罗昭强半路出家,从一名顶级维修电工转行当起了高铁调试工,经过疯狂补课,研发出高速动车组模拟实训系统,荣获国际专利授权,他说,新时代的劳模不仅要会埋头苦干,更重要的是抬头创新。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培养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带着敢为人先的勇气、执着专注的态度和追求卓越的情怀,在各自的领域勇攀高峰,成为本领高能力强的奋斗者、懂技术会创新的带头人、建新功立伟业的主力军,用劳动创造人生之美、国家之美、时代之美。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精神的内涵,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思想历程与实践经验。提出从精神层面、制度上、行为层面落实培养和弘扬中国精神的要求。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要着重弘扬和培育独立自主精神、改革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求真务实精神等中国精神。全面推进国家的各项事业,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弘扬。
传统的中国精神包含阴阳两个方面,《易传》中写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精神中自强不息是一种超越性的表现,它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自强自立。勤劳勇敢是中国人民最深刻的精神体现,积极向上、坚韧不拔是强健的生命意志。中国精神的外化与具体表现在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忧国忧民。厚德载物则蕴含着更多的精神内涵,它是中国精神固有的内在性。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宏大的人生观价值观。阴阳相合,表现了阳刚与阴柔两面,刚柔并济是中国精神的两个内在层面。
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可以看出中国精神的丰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尽千辛万苦从星星之火之姿,到达燎原之势。井冈山精神是一种信念,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革命开始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敢闯敢干,勇于创新。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吃草根,过雪山,不畏路途遥远,不怕艰难,跨过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他们这种吃苦耐劳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最好体现。革命带来了苦难,同时也锻炼了人民的意志力。这是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先进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处于恢复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困难的时期,更加考验人民精神。在大庆,王进喜同志成为工人的代表劳模,他的爱岗敬业精神是值得每一个工人学习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浪潮中,航空事业起步,两弹一星为中国航天事业迈进了一大步,科学家们无私奉献,大力协同,荣辱与共的奉献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璀璨之星。困难时刻见真情,在中国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我们的兄弟姐妹伸出爱心的手,为了抗洪,战士们顽强拼搏在一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挡了天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华民族精神有了质的飞跃。
当国内形式逐步稳定,社会经济开始发展的时期,当代中国精神有了新的意义。当代中国精神是:爱国、敬业、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现当代的中国精神继承了传统的包容,融合了勤俭,囊括了克己奉公,大公无私。和谐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社会的风尚。2014年3月9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谈到,摆在面前的共同任务,就是要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国家治理中,渗透到生产生活各领域,转化为社会核心价值文明风尚。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鼓励中国人民生活的文化支柱。但是当代要想践行对中国精神的弘扬,就要求我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发扬中国精神。当前国学热现象严重,我们要客观对待传统文化,不能一味地去复制,这样容易搞复古主义,文化逆流。我们要学习民族知识,了解传统道德和文化,要吸收其精华。现在社会出现了一种文化断层,所谓文化断层是指期望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与现实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我们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和想象上是无法弘扬中国精神的,要想实现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就应该理论联系实际,用时间证明,用实践来证明,用理论作为引导。只有知识武装头脑,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更好的弘扬传统的中国精神。
如何用行动来弘扬中国精神,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在当代媒体是最好的中介,媒体的宣传力度、宣传取向,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精神品味以及精神追求。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在面对各种问题上很少有自己的见解,多是跟随电视媒体网络。所以如何规范媒体,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弘扬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党的报告强调,要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道德模范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他们身上往往体现了中国精神的优良传统。“感动中国”每年都会选出社会上的道德模范,引导人们向模范学习,乐于奉献,吃苦耐劳,勤劳勇敢。媒体是国家和人民沟通的最好媒介,是纽带和桥梁,所以规范媒体的宣传能够推动中国精神的弘扬发展。
第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全面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素质。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只有坚持原则,把握指导思想,认真学习道德规范,才能更好的教育青少年学习中国精神的精髓,弘扬中国精神。
第三,现代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扬中国精神是重要的前进步伐。中国精神是中国的精神支柱,只有弘扬和坚持践行中国精神,中国才能在全球化时代真正强大起来。在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是重要的精神标志,我们要以中国精神作为文化强国的重要精神力量和发展标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用中国故事来弘扬中国精神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这样,中国精神在国际社会中的弘扬才会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西方的思想文化对我国的民族精神也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在多极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在中国坚持发展弘扬民族精神,也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精神力量的强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中流砥柱,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体现。我们必须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让昂扬的民族精神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应对时代挑战、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动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实际行动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浅析管仲与梭伦政治改革之比较。
[摘要]管仲与梭伦,一个是先秦齐国时期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的相伊,一个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首席执政官。他们所进行的政治改革在古代中西方历史上交相辉映,从而推动了两国历史的进步。在二者的改革与实践中,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点。本文从社会背景,改革内容,历史价值三方面就两者的政治改革的比较作一简论。
[关键词]管仲;梭伦;民主政治;君主专制。
管仲相齐,梭伦执政,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他们在各自国家进行了一场至今都意义深远的改革,使得各自邦国日益强盛。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风潮下,各国发展既趋同,又有各自的特色,从管仲和梭伦的改革入手,分析和比较他们的的政治改革,对现在社会的发展有其裨益之处。
一
众所周知,管仲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的阶段。自从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做大,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发,群雄竞起。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于齐,多年以来,齐国都是东方大国。齐国濒临大海,鱼盐资源丰富,国内矿山多,矿资源充足。可是,在齐桓公上台前夕,齐国却在与其他诸侯国争霸中处于劣势。随着周天子地位的下降,诸侯国君的地位也随着动摇。具体到桓公时,他又是在高、国二氏的支持下才得以执政,齐君成了名以上的最高权力者和统治者。中央的主要官职,像大行、大司田、大司马、大司理,主要是由贵族卿大夫充任,负责处理国家事务。当时齐国的贵族有“高(文公后)、国、崔、庆、栾、高(惠公后)、陈、鲍等氏”,“他们凭借着伟大的权势,世执国政,上挟王侯,下治臣民。”[1]垄断政权的贵族卿大夫们,凭借着宗法血缘关系,世代霸占着高官显职,甚至是左右国君的废立。这已经威胁到了君权的加强。
管仲,名夷吾,字仲,其先与召忽辅佐公子纠,公子纠败死,管仲被好友鲍叔牙推荐给桓公,成为齐国相伊,被称为“仲父”。管仲是姬姓的支属,与周天子同姓,父亲曾是齐国大夫,后来家道中落。管仲曾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了解百姓们的想法和要求;又辅佐过国君的儿子,所以对于上层统治阶级的弊端也有着一定的了解;对当时整个社会的整体走势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正是基于这些因素,在之后的他的改革中,许多措施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制的先河。
梭伦,生于雅典,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他年轻的时候,一面精神,一面游历,到过许多地方,考察社会风情。他了解下层民众的生活和境地,于是他以“仲裁者”、“中介者”、“调停者”的身份出现在城邦最危险的时候。这也造就了他改革的风格,中庸思想,既不迁就贵族又不偏袒平民。
由此看来,梭伦与管仲虽处于不同的时期,但在他们改革的过程中的都面临着贵族的强硬势力和阻挠,下层平民受到上层贵族的压迫。当然,二者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由于二者所承袭的历史传统不一样,所以这也使得他们所进行的政治改革的任务不同。管仲处于奴隶制社会,他要解决的是称霸图存;梭伦则是在一个相对民主的社会,而他最想的就是摆脱国内政治危机。他们的改革只是顺应了各自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
为了称霸诸侯,必须修明内政,发展国力,于是管仲任相后,对齐国国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管仲看来,“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管子牧民》),所以国家的根本在于君上,有了君主的绝对权威,也就拥有了国家的根本,所以,他的政治改革走的是一条建立君主专制的道路。由此,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直接隶属于于君主的专制系统就此诞生。在地方,实行“叁其国而伍其鄙”的措施。管仲把国君直辖区分为国、鄙两部分,然后对国都和鄙野地区用不同的办法进行管理。关于“叁其国”,“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高子帅五乡焉。叁国起案,以为三官。臣立三宰,工立三族,市立三乡,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国语齐语》);关于“伍其鄙”,“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长;十卒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帅一大夫”(《管子立政》)。无论是城市的的乡长,还是农村的五属大夫,都要直接向君主负责。每年的正月要上朝汇报治理情况,听从国君的旨意,而国君就根据他们的政绩来决定他们的升迁、降职。在中央,设立多种职位,由这些官员来辅佐国君处理国家事务,但他们并没有决定权,一切决定都取决于国君。而为了维护君主专制政体,管仲又设计了“法治”体系,将“生杀富贵贫贱(《史记管晏列传》)”之六柄牢牢掌握在国君手中。他将君、臣、民和法的关系作了界定:“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管子任法》)。在管仲的法治体系里,君主掌握立法权,大臣进行执法,而百姓只能一味的遵从法令。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管仲又十分注重人才的发展、使用,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的选官标准和措施,在制度上表现为“三选制”。首先,各乡把有才德的人推荐给国家;然后,有关部门再对各乡所推之人进行一段时间的试用,选择优秀的人推荐给君主;最后,国君亲自审核使用,合格者被任命。
反观梭伦改革,又是另外一条路。建立民主的国家体制是他改革的第一重要内容,为此,他重新规定了国家政治机构。一规定雅典最高的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为了防止贵族院对公民大会的操控,他又设立了公民大会的常设机关,400人议事会,负责提出议案。二规定,执政官九人团是最高的行政机关,负责日常的行政事务。三规定,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处理法官的任何案件。四规定,贵族院是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法律的实施和执行。在重新划定的政治机构中,将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监督权分开,在他的法治体系中,雅典的的贵族与平民、富人与穷人共同拥有立法权。这意味着一切国家事务均由公民大会商议,虽然,贵族会议仍然是“国家的一般监督者和维护法律的机构”[4]。为了解决雅典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梭伦从经济入手,重新调整各阶级自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他将雅典自由民按财产多少分为四个等级,500斗级、骑士、双牛级和日拥,并按等级的高低确定担任什么官职。财政人员由第一等级公民担任;执政官等9个高级官职由第一、二等级公民担任;四百人会议代表由前第一、二、三等级公民担任;第四等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梭伦改革了德拉古时期用抽签选举的方式,“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出举。”[5]虽然第一道程序可能会受到贵族的影响,但候选人还要经过第二道程序的抽签,因此有一定的优势。
毋庸置疑,管仲与梭伦因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所依托的社会载体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必然使得二者的改革走向不同的道路,一个“法自君出”,一个“主权在民”,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当然,在他们的改革中,都不约而同的重视法治的重要性,都限制了贵族的权力。两个不同时空的伟大政治家,在这两点上做到了一致。
三
梭伦与管仲所进行的改革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次民主建设,后者是一次君主专制政治建设。而正是这种性质的不同,所以他们的改革便更能体现出两种迥异的历史价值,并深深的影响了以后的西方和东方的政治的发展。
管仲的改革人为的在人们的心理上、生活里、生产中,强化了宗法等级意识,为君主专制开辟了道路。他的政治改革思想奠定了建立“尊王攘夷”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对于保证齐国在诸侯称霸中、在这统一战线中处于领导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弥息中原各诸侯国的纷争,维护华夏统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共同抗击外敌侵入,无疑有着很大的社会意义。而在管仲改革中的君主专制精神、人治精神,不仅影响了先秦齐国人们以及他国人民观念的发展方向,对步入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的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甚至此后的改革家似乎独没有完全脱离这种改革模式,往往都是在不断的加强君主的权威和权力。在中国盛行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可以从管仲的改革中找寻踪迹。
与管仲相反,梭伦的改革规定,所有机构都只不过是国家政权的一部分,都必须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行使自己的职权。这就使得国家很难走向专断和独裁统治。他的政治改革内容是民主性的,是希望建立一套科学的国家机构和让人民广泛参与的政治制度。不但如此,他还将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正如梭伦执政前发誓要为雅典人制定一部“把强力和正义结合在一起”[6]的法律一样,梭伦的改革体现出不言而喻的法律至上、以法治国的精神。而这种改革,不但奠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而且,还为近代之后的资本主义的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许多启示。
四
将管仲与梭伦的政治改革进行比较,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二者的改革的不同是所依托的社会载体,社会环境,地理环境,阶级力量对比等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将其进行对比是为了让我们从他们的改革中获得对今天有益的启示,并运用到当今的政治生活中。
管仲与梭伦,他们的政治改革在不同方面,不同层面,对我们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我们更应该从他们的改革中获得益处。
[参考文献]。
[1]童书业:《春秋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2][5]亚里士多德:《雅典政治》,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节;第7章。
[3][4](希腊)普鲁塔克《普鲁塔克选》,吴子廑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4月版,第14节;第16、19节。
[6]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71页。
正文:国防是指国家为了防备和抵御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和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而国防建设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国防力量的措施和行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防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一、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论文:大学生应如何实现自我
所谓人生价值.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哲学范畴。人生的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它包括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个方而。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既有一般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特殊属性。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因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
一、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科学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解决客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和对待人生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
理想就是人生奋斗、追求的总目标。远大的理想就像人生航船的灯塔一样.始终引领着大学生的成才方向。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越强烈,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就越大;追求的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远大的理想还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还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他们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社会创造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
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大学生亦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学生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奋斗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自身价值,片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重要的内容。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索取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极其荒谬,因为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人的需要离不开社会的供给。
四、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固然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要敢于和善于从基础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好高鹜远往往一事无成。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己经开始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暑期志愿支教活动、科技下乡活动等.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大学生毕业以后步入社会.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意义重大。
在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我们更应当迎头赶上,不落后于他人,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当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随波逐流自我放逐,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努力的充实自己,不断地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与内涵修养,能够识大体顾全大局。有强烈的集体观念;当然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在大学生活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一次华美转变,让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一片光明,当我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我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我无悔的人生。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人的头衔显赫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瓦釜雷鸣,既不证明贡献,也不代表水平。高山缄默,自是一种巅峰;蓝天无语,自是一种高远!人的金钱数量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当人的思想被金钱占据时,就像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而不能再翱翔蓝天一样,不在容纳远大的理想。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短,流星只有一眨眼的生命,却呼啸出一道耀眼的强光,那满山的枫叶,到了深秋,才绽放出自己的魅力。我么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必须要有高尚的情操造就精彩的人生。力图使自己活泼而不轻浮,严肃而不冷淡。自信而不骄傲,虚心而不盲从。成功是学会深思,受挫时学会镇定,在追求人生的价值中学会奉献,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经风不倒,遇霜不萎,逢雨化龙。历雪独放。
论文:大学生应如何实现自我
人要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重贡献,讲奉献,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每一位大学生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都希望自己大学毕业以后建功立业、事业有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谓人生价值.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哲学范畴。人生的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它包括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个方而。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既有一般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特殊属性。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因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
一、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科学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解决客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和对待人生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马克思虽然生活的时代与我们不同.但他对世界的根本观点从对人生的理解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永远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
理想就是人生奋斗、追求的总目标。远大的理想就像人生航船的灯塔一样.始终引领着大学生的成才方向。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越强烈,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就越大;追求的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远大的理想还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还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他们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社会创造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
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大学生亦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学生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奋斗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自身价值,片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重要的内容。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索取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极其荒谬,因为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人的需要离不开社会的供给。
一个人只有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一生甚至走向贪污腐败、违法犯罪的根木原因所在。
四、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固然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要敢于和善于从基础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好高鹜远往往一事无成。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己经开始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暑期志愿支教活动、科技下乡活动等.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大学生毕业以后步入社会.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意义重大。
2005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2004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活动,使我们认识了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木禹。他选择到贵州省贫困山区小学志愿义务支教,他的事迹在大学生心中引起了震颤,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很多。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需要的洪流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他的存在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古希腊的一座圣庙,一进门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必须做真实的自己!这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步。只有达到自我实现的人生状态,才能获得生活的幸福、心灵的安宁和内心的丰富。自我实现意味着发现自己、超越自己,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的、活跃的、全神贯注的体验属于自己的生活。自我实现意味着知道自己人生的取舍。
李嘉诚说:“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体会到什么叫成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最有力量的,还是尼采的那句话:“成为你自己!”。
“我们不模仿,因为我们是他人的榜样”,如果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典范,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那就说明做人做事做到了一定的境界。即使达不到如此境界,“成为我自己”,则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基本体现。
自我实现既不是我行我素、孤芳自赏,也不是刻意追求完美、所谓完人。无论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一个追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人,应该具备以下个人品质特点:
一、了解自己并接受自己。自卑的人看不起自己,自恋的人太看重自己,自狂的人不能正视自己,自满的人忽视潜在的自己,惟我独尊的人迷失了自己,自甘堕落的人抛弃了自己,自杀的人接受不了自己,这一切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
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首先要开展内心对话,自己向自己敞开心扉,倾听自己内在的冲动的声音,了解真实的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情绪倾向,我要向何处去,我的人生使命和责任是什么,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等等。把自己看清楚弄明白,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无条件的接受属于你自己的一切,你才能够找到你的人生价值,然后再去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二、接受他人和生存环境。一个努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人,必然寻求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相协调,既不被外部因素所左右,同时又努力把一切外部因素转化为有利自身成长的因素。
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感到处处碰壁,没有一个风向对他是顺风,因为他把自己放在了环境的对立面。一个处处看着别人不顺眼的人,凡事都是他对别人错,即使满口的正直善良你也不要相信他,因为他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在职场,能够接受他人的人,以同理心处事,心胸开阔,人际关系良好,善于吸纳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很容易被领导赏识和得以提升。在生活中,善于接纳别人的人,能建立更适意的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在生活中获得深刻的幸福感。
马斯洛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儿童是睁大了眼睛,用毫不挑剔和天真无邪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他们只注意和观察事实是什么,对他并无争论或者要求,自我实现者也是以同样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人性的。试想,如果我们能够以儿童毫不挑剔的眼光看待他人和世界,我们的生活中会避免多少指责、怨恨、不满、敌视等消极情绪!
三、行为的自然流露。一个虚伪、装腔作势、玩弄花招的人,他已经找不到真实的自己,又何谈实现自我呢?所以,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在他的行为风格上必然坦率、纯真、自然,毫不做作和伪装。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力量上显示自己时,就决不会在技巧上做文章。”,如果你敢于面对真实的自我,如果你的内心力量够强大,你就没有必要刻意装扮自己。越是小官僚越会摆官架子,真正的领导者都是平和自然的;越是内心自卑的人越伪装得很傲气,越是没钱的人越充阔佬,他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大海不言不语,谁会怀疑它的深沉浩瀚呢,泰山挺拔屹立毫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谁又敢和它叫真呢?做真实的自己,敢于面对自己人性的优点和弱点,坦诚面对人生,才是实现自我的必由之路。
程的精彩体验,永远不会有幸福感。所以,人生的价值既在于过程的精彩,又在于结果的实现,是对自己原始生命的再创造。
五、明确的目标、责任和使命。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就无从谈起。关于人生目标和责任的论述很多,我只想强调一点:人生价值就是人生目标,就是人生责任。每承担一次责任,就是一次人生价值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生命积累实现的。
独立思考能力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最重要的个人品质。能够在享乐年华而不随波逐流,耐得住一点寂寞,享受偶尔的孤独,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思考,修身养性,时时自省,就会点亮心路上的一盏明灯,激发出自身无限的潜能和价值。
自我价值是指一个人的德行、知识能力,也称内在价值。如果某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所具备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养成的德行能够充分的发挥,所养成的德行能够惠泽他人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那么,他也就是实现了其外在价值,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自我需要得到满足后的幸福感,心理上的感觉就是自我简直的实现。
自我实现既然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也就决定了其身的无限性。因为只要一个人身心健康,通过不断的学习,他的自我价值就会不断增加,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也会永无止境。作到自我实现,就必须充分认识自我,作到不断奋力登攀,并同整个社会和时代结合起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所学、所知、所能、所创。而作为自我生存与发展所以必须依赖的外部环境——社会,更应该是一个公正、公平、开放、透明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捍卫者,以给每一个人创造同样平等竞争的机会。倘如此,没个成员才能自我实现,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才会更加辉煌。
千里之外,始于足下。有理想才会有奋斗目标。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开始,塌塌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阶梯。
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未来高科技人才的后备军,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依靠力量,他们思想素质的高低,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兴衰与荣辱得失.自我价值是指一个人的德生、知识和能力,也称内在价值。如果某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所具备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养成的德性能够惠泽他人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那么,他也就是实现了其外在价值,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自我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的幸福感,此时他心理上的感觉就是自我实现,即自我价值的实现。简单地说,自我实现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感觉很幸福。
自我实现既然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也就决定了其自身的无限性,因为只要一个人身心健康,通过不断地学习,他的自我价值就会不断增加,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也会永无止境。做到自我实现,就必须充分认识自我,做到不断奋力登攀,并同整个社会和时代结合起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所学、所知、所能、所创。而作为自我生存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外部环境——社会,更应是一个公正、公平、开放、透明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捍卫者,以给每一个生命个体创造同样平等竞争的机会。倘如此,每个社会成员才能自我实现,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才会更加辉煌。
当一个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期有较佳的学习环境,大学时也能依个人志愿修习有兴趣的科目,出了社会能贡献所长,并时时关心社会与他人,这样的人通常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人在满足生理、安全、归属、尊重的需求后,在人生追达到顶峰的境界,就是所谓的高峰经验(peakexperience),要想进人高峰经验并完成人生的自我实现。
浅谈信息技术如何实现创新型教育的论文
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授学生听说读写,而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教会他们在听说读写中学。在贯彻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从注重教师的教而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再一味地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要刺激他们的感官:视觉、听觉、感觉、知觉,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鉴于以上因素,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该接受新的改革和创新。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创立自信,激发学习动力。
1、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受结构语言学的影响,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即培养学生具备能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技能。然而,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往往造成“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和“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文化教育的状况,应该明确外语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语言系统本身,而应把与所教语言有关的文化背景纳入教学中,使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使学生能够懂得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有效地进行交际。
2、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树立学习的信心,努力制造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这对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我认为应该让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能和别人一样开口流利地讲英语。因此,我采用让学生们大声朗读课文,表演教材中的.情景对话,在课堂上重复老师讲过的例句等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给每个同学都提供当众开口的机会。在纠正不标准发音的同时,对每一名第一次开口在课堂上讲英语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扬。并且告诉大家经过努力,人人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经过如此的激励和练习,我认为大部分同学在课堂上都能积极配合,对自己学好英语的信心也有所增强。
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课文和词汇的讲解,而对于训练学生的听说,尤其是说方面花费的时间却很少,甚至没有。因此,我们的许多学生在使用英语与别人交流时,有时是听不懂别人说什么,有时是不知如何开口去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很难说我们的教学作到了贯彻“以应用为目的”的方针。为了克服这一弱点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应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讲解结束后以一个话题为线索,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在课堂上反复练习,掌握就这一话题进行交流时所常用的表达,教学安排要始终建立在“突出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之上。遵从“口语是练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的信条,努力营造和谐、愉快的英语口语课堂氛围,对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教师角色给予重新定位:英语口语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师”及“课堂教学的鼓动者”。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来进行语言技能的强化训练,教师的角色转化为训练、检查和辅导。
2、定期进行写作练习,加强实用应用文写作的训练。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学生写作水平普遍偏差,有的同学看到一个题目,思考很久也无从下笔。有一大部分同学则写的文章漏洞百出,有的文章甚至找不出一两句完全正确的句子。有一些一目了然的错误,却是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再就是一些同学会词对词地以汉语的句子结构去套用英语,而不考虑英语句子结构的特点。我认为犯这样的错误和动笔少有直接的关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首先加强短文写作的训练,并针对每次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时态的选择,词性的区分及使用,句子的结构等通病在课堂上及时讲解,避免大家再犯同样的错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写作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的情况下,再开始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在写应用文时,首先我们应针对应用文的格式和书写要求进行讲解,然后再反复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把这些基本功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有位学者曾经说过:“如果把我所拥有的一切都从我身边拿走而只有一件剩余的话,我会选择留下我讲话的能力,因为凭借讲话的能力我可以很快重新获得所失去的其他的一切。”由此可以看出,讲话对一个人来说多么重要。我的做法是在课前做3~5分钟的freetalk。这样既可以锻炼每个同学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我先选择了部分基础较好一些的同学,让他们在每次课前利用几分钟讲解一至两个应试中经常出现的而且大部分同学不太熟悉用法的词汇,这种方法很快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同学们都踊跃地尝试做这项工作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口才。他们的讲授方法也是别出心裁,有的是通过谚语来引出所讲授的词,有的会列出同词根的一系列词,并配上通俗易懂的例句,这些讲授方法不但使老师受益非浅,而且也使得同学们对这些单词的记忆更深刻。
三、充分利用多种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英语。
1、运用多种手段,多渠道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利用幻灯、图片、录像带、多媒体、小故事等,为学生输入有关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风俗、交际礼节、传统节日等文化小知识,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社的原版教材,如我们熟知的《今日英国》(britishtoday),《英国背景》(backgroundtobritain),《美国背景》(backgroundtotheu、s、a、),《当代文化读物》(readinginthecontemporaryculture),《走遍美国》(familyalbumu、s、a、)等,真实生动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把高职院校英语的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拓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具体则是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参加英语口语大赛,做英语游戏,进行英语讲演,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沙龙,与国外学校联谊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消化理解、吸收课堂上所学内容,增加学英语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论文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一项具体要求,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就现阶段来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
只有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才能够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可以随处发现各种各样的数学元素,如时间、零用钱等等,在计算时,必须要应用到基本的数学知识。从这一层面而言,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于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效果,此外,还可以转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让他们从新的角度看待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 二) 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元素上挖掘数学知识,就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可以说,生活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实践中,这对于实现学生的创新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这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方式:
( 一) 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生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处处有丰富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带着疑问,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生活,用心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学生的观察对象,这也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条件,采用这样的措施可以让数学学科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熟悉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背景,注意观察学生在校园中的表现,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挖掘出学生生活中蕴含的各类数学知识。
( 二)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简单的生活知识
小学阶段的孩子理解能力偏低,对于他们而言,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抽象、复杂的,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简单的生活知识,将复杂的数学难题转化为简单的生活问题,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效降低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当然,这需要注意到做到以下几项:
第一,教师要积极的走入学生 生 活,努 力 挖 掘 出 生 活 中 的素材;
第二,要注意到的是,并非所有复杂的知识都能够转化为简单的生活元素,教师必须要考虑到知识应用与后续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从全局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能顾此失彼。
( 三) 知识的应用设计和呈现应体现生活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方法的呈现上,应具有开放性,不把教师的思路和教材的方法强加给学生,也不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讨论的时间,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思维途径,形成创新的土壤,培养实践能力,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在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四) 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渠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于生活,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要重视课内学习,还要抓好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课题需要由教师来选定,单独探究、小组探究的形式均可,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进行全程的指导,只要进行适度的点拨即可。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有小学的基础打好,才能更好地理解更高层次的数学理论。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数学生活化”理念将会慢慢地被教师的自觉执行。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的生活和数学课堂相结合,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提升学生理解数学的能力。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元素,这就要求我们以学生生活元素为切入点,优化教学方法并加深和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徐腾达。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有感 [j].华夏教师,2013(06)。
[2] 吕秀俊。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06(s2)。
[3] 仇桂霞。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
[4] 宋艳华,王政。春意盎然 别有洞天---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小学新课程改革掠影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07)。
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然后探究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包括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联系生活常见事物,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布置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降低抵触心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许多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都存在许多问题。初中数学正处于一个由简单向复杂过渡的时期,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导致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加上数学科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联系生活,就能够丰富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增强实践意识,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将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丰富课堂,也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数学的重要性,然后再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具体教学,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1]。
(一)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要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以这个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向学生发出提问,“以某校寄宿生的宿舍安排问题为例,假设每间宿舍能够住六个人,那么会有三十人无法安排,但是如果每间宿舍能够住进八个人,那么其中一件宿舍就住不满八个人,求宿舍到底有几间?寄宿学生到底有几个?”这就是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个数学问题,学生要通过自己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对其进行解决。
(二)联系生活,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如今,生活化教学正在大范围的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改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数学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模型,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呈直角三角形的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以此来发现其中的关联,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与数学问题,并做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布置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应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不断复习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控制习题的数量,不要给学生造成压力,尽量使用典型习题,鼓励学生以举一反三的方式来对习题进行思考。例如,数学调查这种实践活动就可以在学习“数据的分布”之后来进行,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下对相关数据进行搜集,然后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制定出相关的频数直方图和其他图表,让学生进行自主定义实践的.主题,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和思维能力[2]。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去讲解数学知识,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该仅停留在书本上,更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并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展开。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如学生手中的教科书、书桌、家中的柜子等,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中画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再相互对折。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轴对称其实就是沿着一条直线折叠一个图形,折叠之后图形的两边是完全重合的,这就是轴对称。联系生活实际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将数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培养初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翔.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j].学周刊,2014(31):85.
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然后探究了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包括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联系生活常见事物,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布置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降低抵触心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许多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都存在许多问题。初中数学正处于一个由简单向复杂过渡的时期,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导致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加上数学科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联系生活,就能够丰富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增强实践意识,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将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丰富课堂,也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数学的重要性,然后再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具体教学,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1]。
(一)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要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一定要以这个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向学生发出提问,“以某校寄宿生的宿舍安排问题为例,假设每间宿舍能够住六个人,那么会有三十人无法安排,但是如果每间宿舍能够住进八个人,那么其中一件宿舍就住不满八个人,求宿舍到底有几间?寄宿学生到底有几个?”这就是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个数学问题,学生要通过自己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对其进行解决。
(二)联系生活,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如今,生活化教学正在大范围的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改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数学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模型,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呈直角三角形的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以此来发现其中的关联,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与数学问题,并做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布置课外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应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不断复习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控制习题的数量,不要给学生造成压力,尽量使用典型习题,鼓励学生以举一反三的方式来对习题进行思考。例如,数学调查这种实践活动就可以在学习“数据的分布”之后来进行,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下对相关数据进行搜集,然后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制定出相关的频数直方图和其他图表,让学生进行自主定义实践的.主题,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和思维能力[2]。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去讲解数学知识,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该仅停留在书本上,更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并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展开。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如学生手中的教科书、书桌、家中的柜子等,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中画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再相互对折。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轴对称其实就是沿着一条直线折叠一个图形,折叠之后图形的两边是完全重合的,这就是轴对称。联系生活实际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将数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培养初中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翔.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j].学周刊,(31):85.
论文:大学生应如何实现自我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提高,能够有方向性的训练自己,完善自己。错误地看待自己则使自己沉溺在幻想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寻求内心真正的安宁,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使自己快乐,才能变得成熟。像三毛一样。假如她没有认识到生活的乐趣,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怎么会有如今三毛的流浪文学,怎么会有华文世界的传奇女子,又怎么会有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正确的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
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如果可以去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了;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了;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发出万丈光芒,将自己的缺点掩盖。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更加完美,将不用去模仿他人而遭到别人的嘲笑了。难道东施效颦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春秋时代,西施因生病而蹙紧眉头,却更显得美丽动人、楚楚可怜了。然东施见此,连忙去效仿不想被贻笑大方。西施的美尽显在她的举止投足之间、谈吐之间,天生的美与气质并存,而东施却以丑闻名大江南北。若东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去模仿西施搔首弄姿,而是发扬自己的长处,那也不会落下今日如此耻笑。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功。
自然更替:“自然界中没有胜利和失败,只有更替。冬天让位于春天,夏天让位于秋天。羊吃草,狮吃羊。与谁强大无关。人心若能理解,那么人的灵魂则可能从肉体中解放找到成功。”正确认识自己,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进行替换。论点: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取得成功。毛遂是战国时期有远见卓识且口才出众的外交家。他本是平原君家中的食客,当平原君要挑选20名食客去说服楚国出兵解救赵国时,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大胆,自信的说:“我可以去。”果不其然,毛遂以出色的辞令说服了犹豫的楚王,就这样赵都解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关键时刻自荐,赢得机会,最终获得成功。因此,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使自己成功。
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安慰,赢得成功。
软件122孙伟1217043123。
如何实现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如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山西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从计划经济时期起,就服从全国经济布局,根据本省的'资源禀赋,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一产业结构曾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毋庸讳言,这种产业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严重制约着山西的经济发展,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山西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面对西部大开发,如不能急起直追,有可能再落后于西部各省.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考虑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以重振山西雄风.
作者:张晓霞赵红梅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太原,030006刊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economist年,卷(期):2001“”(4)分类号:f1关键词:
论文:大学生应如何实现自我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一个国家进步的力量。所以我们大学生要真切的认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所谓人生价值.就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哲学范畴。人生的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它包括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个方面。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既有一般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特殊属性。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因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自我价值是指一个人的性德、知识和能力,也称内在价值。如果某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所具备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养成的德性能够惠泽他人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那么,他也就是实现了其外在价值,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自我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的幸福感,此时他心理上的感觉就是自我实现,即自我价值的实现。简单地说,自我实现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感觉很幸福。
自我实现既然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也就决定了其自身的无限性,因为只要一个人身心健康,通过不断地学习,他的自我价值就会不断增加,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也会永无止境。做到自我实现,就必须充分认识自我,做到不断奋力登攀,并同整个社会和时代结合起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所学、所知、所能、所创。而作为自我生存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外部环境——社会,更应是一个公正、公平、开放、透明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捍卫者,以给每一个生命个体创造同样平等竞争的机会。倘如此,每个社会成员才能自我实现,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才会更加辉煌。
(一)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科学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客观世界解决客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和对待人生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马克思虽然生活的时代与我们不同.但他对世界的根本观点从对人生的理解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永远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导向作用。
理想就是人生奋斗、追求的总目标。远大的理想就像人生航船的灯塔一样.始终引领着大学生的成才方向。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越强烈,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就越大;追求的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远大的理想还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还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他们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学生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社会创造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
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大学生亦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学生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奋斗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自身价值,片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重要的内容。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索取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极其荒谬,因为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人的需要离不开社会的供给。一个人只有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一生甚至走向贪污腐败、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固然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要敢于和善于从基础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好高骛远往往一事无成。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己经开始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暑期志愿支教活动、科技下乡活动等.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大学生毕业以后步入社会.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意义重大。
2005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2004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活动,使我们认识了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木禹。他选择到贵州省贫困山区小学志愿义务支教,他的事迹在大学生心中引起了震颤,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很多。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需要的洪流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他的存在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首先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突破,一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不好,但只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认识规律,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工作做得更好。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再次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
“我哪有什么财富呢?作为一个大学生,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学费都交得紧紧张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看人家„„”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我们对财富理解片面了。财富并不只是权力、金钱,它们只是财富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而已。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起涨难定,在潮头风光时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险性,在潮底的时候则要有向高峰冲击的信心和行动。当年林岗一生坎坷,屡受挫折,谁相信这位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呢?邓小平三起三落,当年人们“批邓”时,谁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为中国设计一副崭新的蓝图呢?比尔·盖茨中途退学时,谁会想到他能成为世界首富呢?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世界上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发生,其前提只有一点:我还活着,我要努力行动,我有信心,这是人一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第二个重要的财富就是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请万分地珍视它们!你没什么大出息,可是你毕竟考上了大学,前途光明。家很温暖——这份亲情是财富,终生值得珍惜。虽然你没有发财又很想发财,但没有去偷去抢去骗去胡作非为,勤俭持家,虽然不富裕,可还是乐于助人,亲戚关系融洽,同学朋友们喜欢与你在一起——这种善良品德、气节操守、为人处世也是你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也许没觉察到它们的重要,但它们终究会给你一份回报。第三个财富就是你的抱怨,表示你对现状有所不满意,你在试图努力改变它们,在追求你想要的东西。这种欲望、上进心也是财富。也许现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难都让你觉得难过,但这都是你的财富!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从苦难中走来的。在逆境中,我们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我们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苦费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局而不是过程。
(二)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现实世界、物质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则是人生活的动力和价值取向。推动任何一个世界,都不能算是真正人的生活。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的是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我们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
五、总结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教育贯穿到平时的学习、生活及活动中去,平时注意培养自身如下几方面的意识:一是民本意识。二是民主法制意识。三是公平正义意识。四是生态意识。五是诚信友爱意识。六是自律清廉意识。
当代大学生要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很多,但总结起来还是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