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小学五年级教案设计倍数的应用(优秀16篇)

小学五年级教案设计倍数的应用(优秀16篇)

时间:2024-01-31 22:15:02 作者:雁落霞小学五年级教案设计倍数的应用(优秀16篇)

在教案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下是一些五年级教案的实例,希望能够为各位老师提供一些教学的灵感和方向。

小学五年级数学《整除约数和倍数》教案设计

2、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什么数?(本身)。

3、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2、3、6、9、18。

1、2、3、4、6、8、12、24。

18的约数24的约数。

5、练一练。

找15和36的约数各有哪几个?

三、教学例23和5的倍数各有哪些?

1、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把这个数分别乘以1、2、3…..。所以。

3的'倍数有3、6、9、12、15、18、21、24、27……。

5的倍数有5、10、15、20……….

3、6、9、12、15、18……。

2、3、5的倍数也可以分别用图表示:

5、10、15、20、25、30……。

3的倍数5的倍数。

观察上图发现:(1)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数?(本身)。

(2)一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倍数?(没有)。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练一练。

(1)50以内4、9的倍数各有哪几个?

四、巩固练习。

1、在下面的圈里填上适当的数。

2、在4、8、16、32、40、48、64、80这几个数中,

80的约数有(4、8、16、40、80),

8的倍数有(8、16、32、40、48、64、80)。

3、32能被哪几个数整除?32有哪几个约数?32是哪几个数的倍数?

32能被1、32;2、16、4、8整除。32的约数有1、32、2、16、4、8。32是1、32、4、8、2、16的倍数。

五、总结布置作业。

反思:在教学找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时候,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应加强:

1、约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约数是什么。

2、倍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倍数是什么。

3、强调一个数最大的约数和最小的倍数是一样大的是它本身,。

4、如何找出所有的约数,而且确认已全部找出的方法应加强。

小学五年级数学《整除约数和倍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能正确、便捷地找出一个数的约数。

2、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一些倍数。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1、什么是整除?

2、25和5,谁能被谁整除,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二、教学例118和24的约数各有哪几个?

1、首先明确找一个数的约数,就是看这个数能被那些自然数整除?

找18的约数,就是看18能被哪些自然数整除:18除以=()。

2、找约数的方法;

a、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最小的约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

b、用一一对应的试除法来做:也从最小的自然数试除,在能整除的时候,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约数,不成整除的时候,除数和商都不是这个数的约数,一直除到除数比商大为止。

18/1=18(1和18都是18的约数)。

18/2=9(2和9都是18的约数)。

18/3=6(3和6都是18的约数)。

18/4不能整除。

18/6=3除数已比商大。

18的约数按顺序排列是:1、2、3、6、9、18。

3、用同样的方法找24的约数。

24/1=24(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2=12(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3=8(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4=6(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5不能整除。

24/6=4除数已比商大。

4、观察约数的特征:

18、24的约数也可以分别用图表示。

思考:根据上面的图回答。

1、约数中最小的一个是什么数?(1)。

2、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什么数?(本身)。

3、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2、3、6、9、18。

1、2、3、4、6、8、12、24。

18的约数24的约数。

5、练一练。

找15和36的约数各有哪几个?

三、教学例23和5的倍数各有哪些?

1、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把这个数分别乘以1、2、3…..。所以。

3的倍数有3、6、9、12、15、18、21、24、27……。

5的倍数有5、10、15、20……….

3、6、9、12、15、18……。

2、3、5的倍数也可以分别用图表示:

5、10、15、20、25、30……。

3的倍数5的倍数。

观察上图发现:(1)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数?(本身)。

(2)一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倍数?(没有)。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练一练。

(1)50以内4、9的倍数各有哪几个?

四、巩固练习。

1、在下面的圈里填上适当的数。

2、在4、8、16、32、40、48、64、80这几个数中,

80的约数有(4、8、16、40、80),

8的倍数有(8、16、32、40、48、64、80)。

3、32能被哪几个数整除?32有哪几个约数?32是哪几个数的倍数?

32能被1、32;2、16、4、8整除。32的约数有1、32、2、16、4、8。32是1、32、4、8、2、16的倍数。

五、总结布置作业。

反思:在教学找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时候,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应加强:

1、约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约数是什么。

2、倍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倍数是什么。

3、强调一个数最大的约数和最小的倍数是一样大的是它本身,。

4、如何找出所有的约数,而且确认已全部找出的方法应加强。

小学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教案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在第七册学习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共分四个层次,首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次教学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本课内容是第三个层次,第四是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是第一次出现在全国统编教材上。例6的内容,在算术中称为和倍和差倍问题,由于是逆向思考题,解法特殊,不易掌握,现在用方程来解,不仅思路较简单,而且这两类问题的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了解应用题的能力,是今后小学学习分数等应用题的基础,也是今后到中学继续学习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关键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是中学列代数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中小学教学的衔接。

本节课首先要考虑正确运用迁移原理,这对中、小学的学习都将具有积极作用。在准备阶段的练习题中,不论是数量关系和解题的方法对学习例6都具有迁移的作用,利用这一原理可引导学生直接去做例6后的想一想,这既能培养迁移推理能力,也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次,由于小学生仍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刻,所以要考虑怎样做好这个过渡,在教学中采用画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线段图能使数量关系明显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和列出方程。

第三还要考虑学法指导。本课要教会学生阅读、分析应用题的方法、验算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检验方法时,采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想并说出两个检验式子的含义与作用,从中悟出检验的方法。教完例6后引导学生想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方程,就是教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对教学环节的安排。

小学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教案设计

只列方程不求解:

4.兄弟两人的年龄之和是59,弟弟比哥哥小5岁,兄弟各几岁?

(1)长方形游泳池占地600平方米,长30米,游泳池宽多少米?

(2)面积为15平方厘米的三角形纸片的底边长6厘米,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块梯形草坪的面积是30平方米,量得上底长4米,高6米,它的下底长多少米?

三、提高练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整除约数和倍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自然数,整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能正确的判别整除和除尽,约数和倍数可含义,为学生求最带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大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学生回答。

(1)什么叫做自然数?

(2)哪些是整数?

(3)整数和自然数有什么关系?

二、引入新课。

1、观察除法算式。

15÷3=31.5÷3=0.5。

24÷4=63.6÷09=4。

80÷20=416÷3=5……1。

2、找出左边三题和右边三题有什么不同?

3、回答提问。

左边:被除数、除数、商都是自然数。

右边:被除数、除数、商是小数且有些还有余数。

4、揭示整除的意义。

5、讲解约数也倍数两个概念。

6、例题讲解。

15除以5,商是3,没有余数----15能被5整除。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7、整除与除尽的概念区别。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布置作业。

反思:数的整除应强调以下几点:。

1、数的整除里的数指自然数。

2、只有当被除数和除数、商都是自然数的时候,且没有余数才能说整除,

3、应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知道倍数和约数的概念。因为这在以后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4、区别整除与除尽的关系。应通过多种例子让学生真正的了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整除约数和倍数》教案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页第8题、第22页。

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我能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我能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综合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独学部分的完成情况。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21页第8题。

(1)3个3的倍数的偶数________________。

(2)3个5的倍数的奇数________________。

讨论:你能说出3个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偶数或奇数吗?

2.自主完成第22页第10题,然后与同伴交流。

3.小组合作,完成第11题,然后组内代表汇报。

4.小组交流“生活中的数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五年级数学《整除约数和倍数》教案设计

摘要:奥数学习错综复杂,繁琐异常,小学生怎样才能把奥数学习好呢?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了小学五年级奥数练习题汇总:约数与倍数,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1.28的约数之和是多少?

3.两个自然数的和是50,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5,则这两个数的差是多少?

8.一块长48公分、宽42公分的布。不浪费边角料,能剪出最大的正方形布片多少块?

小学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教案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是难点。这一部分内容融入了等式的性质,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有助于对所学的算术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初步渗透代数的思想,然而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点。

一、审清题意:

审题,理解题意。即全面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把牵涉到的一些概念术语弄清,如同向,相向,增加到,增加了等。

二、确立未知数:

三、寻找等量关系: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因而是“等式”是列方程比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寻找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常见的等量关系有以下几种:

1、总量相等;2、成倍数相等;3、按公式相等;

小学常用数量关系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整除约数和倍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能正确、便捷地找出一个数的约数。

2、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一些倍数。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1、什么是整除?

2、25和5,谁能被谁整除,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二、教学例118和24的约数各有哪几个?

1、首先明确找一个数的约数,就是看这个数能被那些自然数整除?

找18的约数,就是看18能被哪些自然数整除:18除以=()。

2、找约数的方法;

a、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最小的约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

b、用一一对应的试除法来做:也从最小的自然数试除,在能整除的时候,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约数,不成整除的时候,除数和商都不是这个数的约数,一直除到除数比商大为止。

18/1=18(1和18都是18的约数)。

18/2=9(2和9都是18的约数)。

18/3=6(3和6都是18的约数)。

18/4不能整除。

18/6=3除数已比商大。

18的约数按顺序排列是:1、2、3、6、9、18。

3、用同样的方法找24的约数。

24/1=24(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2=12(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3=8(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4=6(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5不能整除。

24/6=4除数已比商大。

4、观察约数的特征:

18、24的约数也可以分别用图表示。

思考:根据上面的图回答。

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游戏目的:

本游戏以有趣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熟练寻找已知数的约数、倍数,并引导学生“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游戏场景:

此游戏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需要维护好课堂纪律。

游戏时间:

6~8分钟左右。

游戏难度:中级适合年级:五年级。

本游戏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一课,在学生掌握了约数、倍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安排在练习课的课尾。

游戏人数:全班。

游戏准备:

含有太空画面的动画课件(也可以图画代替),小红旗若干面;学生每人一套0~9的数字卡片,空白卡片若干张,红色、绿色水彩笔。

游戏过程:

1、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画外音)这个以光能作为动力来推动前进的宇宙飞行器,并不是以我们常见的地面火箭升空的方式带入太空,而是以它独特的形式开始它的航程。我们现在就随着它开始太空之旅。

2、宣布游戏规则。

师:我们的“太空之旅”游戏分为准备出发和腾空飞行两个阶段。只有完成了“启动阶段”,才能进入“飞行阶段”。比一比,哪一组能出色完成任务,哪一位队长能正确指挥。

第一步:准备出发(找一个数的约数)。

先选一名同学当队长(手举小红旗)。队长根据自己所想的数,确定乘坐飞行器的人数,人数应该为比所想数的约数个数少1的数。所选队员每人准备好0~9的数字卡片一套及空白卡片若干,面对队长围成半圆。队长把刚才所想的数用红色水彩笔写在空白卡片上,当队长出示红色数字的卡片后,队员必须在规定时间(10秒)内找出这个数的约数,并用手中的`数字卡片举牌示意(但不能出声)。规定每人只能找一个约数,且根据其他队员选择的约数来确定自己该找的约数,不能与其他队员重复。因为队员人数比约数个数少1,所以肯定有一个约数被遗漏,这时就要求队员们共同合作,在5秒钟内把这个遗漏的约数找出来,报告队长。所有队员找到的约数全部正确,即表示飞行器已正常启动,可以进入下一任务―“腾空飞行”。否则,就是启动失败,队长再重新选择一个数,重新启动。期间,没有选上队员的同学可以作为裁判,判断队员们所找约数是否正确。

如:队长要举的红色数字卡片的数是8,因为8的约数有(1、2、4、8)共4个,所以队长就选3名同学作为队员参加游戏。

当队长举起红色数字8的卡片后,队员们立刻举牌。如甲队员举起了数字卡片1,乙队员就不能再举数字1,但可以举数字2假如甲队员举的约数是1,乙队员举的约数是2,丙队员举的约数是8,则约数4没人举,这时就要求3名队员在5秒钟内把约数4找出来,报与队长,表示队员已做好充分准备,队长将同意此小队准备出发,游戏第一步结束,开始游戏第二步。

如果队员不能完成任务,则原地待命,游戏重新开始。可以让没有参加游戏的裁判员共同说说8的约数有哪几个,他们小队遗漏(或找错)了哪一个。

第二步:腾空飞行(找一个数的倍数)。

“飞行器”正确启动后,参加游戏的队员站成一路纵队。队长出示绿色数字的卡片,队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所站的位置,举出绿色数字的倍数,如在规定时间内所有队员全部正确完成,队长将允许此小队立即腾空飞行。队长将激光手电依次照到每个队员身上,光能将作为动力推动队员飞向太空,队员则两手侧平举展开飞翔姿势飞回座位,课件演示太空的画面,同时播放含有飞船遨游太空的声音,游戏结束。如果在找绿色数字的倍数的过程中,某队员出了错误,队长将允许其他队员在5秒钟内帮助他纠正错误,再次举卡片;否则游戏失败,由裁判员说出正确的答案,腾空飞行这一环节将重新开始。

3、游戏开始。

根据班级人数分小组开始游戏。老师巡回观察。

4、游戏小结。

(1)评选优秀小队。(条件:能出色完成任务,体现团队精神的)。

(2)评选优秀队长。(条件:能在游戏过程中正确无误地指挥的)。

游戏提示:

本游戏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学生有关约数、倍数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勇气和信心。但游戏中应注意:

1、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有“看见红灯停一停,看见绿灯向前行”的习惯,因此本游戏过程中设计的队长第一次举出的是红色数字。队员能否飞向太空,要看队员的答题情况,如第一次找约数正确则把红色数字改成绿色数字。

2、在本次游戏过程中,所选队长要求较高,因为他在游戏前,将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数来确定参加游戏的人数。

3、队长所选择的数最好在100以内。

4、当队员手中的0~9这套数字卡片不够用时,也可在空白卡片上填写所需数字。

5、为使本组成员顺利进行游戏,可以指导学生思考游戏策略:在活动中发扬团队精神,活动前先商量好,让基础差的同学选择简单的约数,如1和它本身;找倍数时让他们先找一倍数、两倍数等。

小学五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点,能判断或写出3的倍数,并能说明判断理由。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获得探索数学结论的成功感受;体验数学充满规律,体会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准备计数器教具和学具。

一、激活经验。

1.复习回顾。

提问: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板书:找出倍数——观察比较——发现特征)。

2.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上节课通过找2和5的倍数,对找出的倍数进行观察、比较,分别发现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过程,探索、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提出猜想,引导质疑。

引导:我们知道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o.那你能猜想一下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吗?为什么这样想?说说你的`想法。(按思维惯性,可能许多学生会猜测个位上是3的倍数)。

许多同学认为,3的倍数可能是个位上是3.6.9的数。(板书: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

质疑:利用以前的经验学习新内容,是不错的学习方法。今天大家联系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这样猜想,想法是很好的,数学学习经常可以这样类推。那这一次的猜想还对不对呢?大家来看几个数:13是3的倍数吗?26和49呢?(根据回答擦去板书内容后半部分)。

2.利用经验,组织探究。

(1)找3的倍数。

(2)探索特征。

3.学生归纳,强化认识。

追问:现在你能告诉大家,经过找出倍数、观察比较,我们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让学生读一读板书的结论。

强调: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发现了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反之,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不是3的倍数。

4.阅读“你知道吗”。

谈话:是的,数学很神奇、神秘,3的倍数居然和它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数学有许多神奇、有趣的规律,只要我们具有一定基础,认真探究,这一条条神奇的秘密和规律就会被发现和应用。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34页的“你知道吗”,看看会有什么神奇的规律告诉你。

三、练习巩固。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五第8题。

4.做练习五第9题。

5.做练习五第10题。

四、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和判断2、5的倍数不同在哪里?

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教材第6页例2、例3,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2~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重点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复习导入】。

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0÷4=5。

6×3=18。

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8的因数吗?18是3的倍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

【新课讲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

(18的因数有: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教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教师板书: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2的倍数有:2、4、6、8、10、16、……。

教师:为什么找不完?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

5的倍数有:5,10,15,20,……。

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二第2~5题。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6~8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因数和倍数

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重点难点】。

【复习导入】。

1、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0÷5=16÷2=。

12÷3=100÷25=。

220÷4=18×4=。

25×4=24×3=。

150×4=20×86=。

学生口算。

2、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3~44页例11、例12和“练一练’’,第46练习七第9~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倍数及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倍数,理解公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你对公倍数有哪些想法?对最小公倍数呢?

引导:大家交流的想法,实际上是联系公因数和公因数进行联想,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数学。那刚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倍数。

(1)出示例11,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问题。

交流:哪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

说明: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是3和2公有的倍数。

(2)引导: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明确可以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

(3)引导:现在你发现,6、12、18、24„„这些数和2、3都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想法。指出:同学们的理解还真不错!大家发现6、12、18、24„„这样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数,我们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追问:8是2和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不是?

2.求公倍数。

结合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用不同方法找的过程和结论,使学生领会。

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6和9的公倍数有18,36,54„„其中’最小的是18。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追问:有没有的公倍数?为什么?

说明: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没有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里最小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3.用集合图表示公倍数。

引导:你也能用圆圈图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和公倍数的关系吗?自己画一画。学生交流,呈现集合相交的图,(图见教材,略)分别标注出“6的倍数”“9的倍数”“6和9的公倍数”,并强调三个部分都有无数个数,都要用省略号表示。

让学生看直观图说说,哪些数是6的倍数,哪些数是9的倍数,哪些数是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几。

指出:从图上可以直接看出,6和9公有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深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七第9题。

4.做练习七第10题。

四、总结提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最小公倍数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并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

2、结合学情与新课程标准对本环节的要求,分析教材编写意图: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整除、倍数、因数以及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通过写出几个数的倍数,找出公有的倍数,再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从而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接着用集合图形象地表示出4和6的倍数,以及这两个数公有的倍数,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通分、约分学习打下的基础,具有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性。

(二)对教材的处理意见。

1、教材中铺砖对于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比较抽象,不利于建立对概念的理解。所以把“原来铺墙砖”的题目改为“找两人的共同休息日”来建立概念。原因有三:首先,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其次,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再者,课堂中最有效的时间是前15钟,做好这段时间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把这一比较难理解的环节放在后面。

2、新授课中补充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意义的理解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意义。理由是:数学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3、课堂习题进行了有明确针对性与目的性的改变。(后述)。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教学重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理由是:《标准》中要求4—6年级的学生能找出10以内任意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上。

3、教学难点。

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理由是:《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技能。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普遍较低,所以要达到《标准》中的要求这无疑是重点中的难点。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小学生的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

2、学法指导。

通过动手,让学生在月历纸的上动手找一找,圈一圈;通过动口,在概念揭示前,学生动口说一说。给学生机会说动手之后的感悟,还可以在个人表达的同时倾听他人的说法。

三、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标准》中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

1、利用情境引入新课,通过月历探索新知。

学生在月历上找日期,清楚形象的看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学生探索后,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新知,学生便能在环环相扣的教学进程中顺理成章的理解概念,沟通二者之间的联系。

3、创设问题情境,尝试应用,方法提炼。

结合教学内容特征,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鼓励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题技能。

4、巩固练习、不断刺激,不断巩固提升。

四、教学具准备:印有月历纸、多媒体课件。

五、具体的教学过程:

我设计的总体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基础上感悟、理解、应用、巩固。将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相结合。我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利用学具,导入新课(本环节为解决教学重点)。

1、学生在预先发放的月历纸上按照老师的要求,在上面找出4和6的倍数的日期。

2、引导学生观察所找出的日期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日历上的有特征的数,从而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二)、创设情境,应用知识:(本环节为解决教学难点)。

1、出示同学排队的题目。理由是:用富有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再次打通生活与数学的屏障。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方法提炼。

(三)、练习巩固(讲清练习的层次)。

2、用这样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找生日。基本——拓展。

(2)铺墙砖。用数学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隐含着求公因数与求公倍数的联系。

(四)、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着数学教学目标的指向: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了角色转换、数形结合、合作学习等发展性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努力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空间。在课堂中,我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教学:

(1)捕捉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因数和倍数是揭示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在课前谈话中我利用一个脑筋急转弯,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迁移到数学中的数和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自然又贴切,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因数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教学中,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的比较深刻。

(2)角色转换,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和数之间的联系。

因数和倍数这节课研究的是数和数之间的关系,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因而,我采用了“拟人化”的教学手段,每人一张数字卡片,学生和老师都变成了数学王国里的一名成员。当学生想回答问题时都会高高地举起自己的号码,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体验中,学生都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数。通过对自己一个数的认识,举一反三,从而理解了数与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十分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3)数形结合,让学生带着已有知识走进数学课堂。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对教师来说则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对学生来说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如果长期渗透,运用恰当,则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思想,长期稳固地作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开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

(4)重组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种形式探究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材上,探究因数这部分的例题比较少,只有一个:找18的因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15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究18的因数。通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能既找全又不遗漏。进而又借助体态语言——打手势,让学生说出20和24的因数,达到了巩固练习的目的。这样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在探究倍数时,我则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关范文推荐
  • 01-31 酒楼装修合同协议书(通用23篇)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装修合同是非常必要的。这些装修合同范文旨在帮助大家了解合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但并不代表具体的法律含义。发包方(甲方):承包方(乙方
  • 01-31 讲文明心得体会及收获(模板2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里程碑,通过总结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请大家阅读以下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对你们在写作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引导。收获日,作为常年工作
  • 01-31 2024年大学生职业规划(模板17篇)
    职业规划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付诸实践才能取得实际成效。职业规划是一个人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对自身职业方向和目标进行规划和定位的过程,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
  • 01-31 初中体育教研活动报告(精选13篇)
    教研可以促进学校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协作,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以下是一些教研总结的经典范文,对于大家提高教学水平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以素质教育和阳光运动为前提
  • 01-31 监狱观看心得体会(优秀20篇)
    撰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成长和发展的记录和回顾,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反思和检视。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路和拓宽视野。人生是一场旅行,我们每个人都在不
  • 01-31 小学安全教育班会教案设计(模板20篇)
    小学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1.让同学重视课间安全,清楚课
  • 01-31 大学生创业优势英语(实用16篇)
    英语是现代社会必备的一项技能,它能够提升我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以下是一些记忆英语单词和短语的实用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近年来,在就业难的压力
  • 01-31 天气复工申请书(汇总18篇)
    更多申请书是在申请大学、奖学金、职位等时所需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展示个人的能力和特长。来看看下面这些申请书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和灵感。____区建委工程科:我
  • 01-31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实用17篇)
    职业规划是为了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发展目标和职业道路而进行的有序规划和决策。以下是一些职业规划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思考。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一份好
  • 01-31 家庭原因工作调动申请报告(实用20篇)
    范本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参照和比较的标准,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