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人力资源开发相关论文(实用16篇)

人力资源开发相关论文(实用16篇)

时间:2024-02-15 06:51:09 作者:梦幻泡

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可以将企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看看下面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给你的企业带来新的思路。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途径选择论文

[摘要]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是国家间竞争的关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推动力。改革公共部门人事管理体制,有效开发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已经势在必行。

[关健词]人力资源;开发;激励途径;选择。

当前,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变。人力资源不只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而且还是知识、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整合主体,人力资源通过对知识和信息的吸收、处理和应用,创造着新的价值,推动社会发展。可以说人力资源是国家间竞争的关键,是经济社会发展根本性推动力,是核心资源。

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s·贝克尔提出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也印证了人力资源作为核心资源的地位。通过对人类经济历史的考察,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与财富增长的根源。人力资本是指劳动力身上所具有的赖以获得劳动报酬或经济利益的专业知识、技能等的综合素质。它可以由组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性投资形成,表现为可以带来财富增值的资本形式。

各国政府的公共行政体系是引导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的素质决定了政府公共行政体系综合能力以及国家间的竞争结果。因此,进行公共部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地开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关键。基于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趋势,激励成为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一个部分,不同于企业的和私人部门的人力资源。根据契约论的观点,公众与公共部门之间形成的是政治委托———代理的关系,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的代理人,而公共部门中的成员对公共权力的掌控和使用是在公众(委托人)的利益指引下,按契约约定的目的进行的。所以,公共部门中的人力资源的素质及其开发成为关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公务人员的素质及开发对政府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行政管制过多,行政执行不力,决策机制不健全,公务员自我定位不明、公共责任感不强、公共服务意识差,政府信用受到严重影响。这些既与行政体制有关,也反映了公务员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的现状。通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途径的选择能够使政府能力得以提升,能够重建公众对公共部门的信任,能够防止政府合法性危机和“软政权化”的出现。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选择怎样的激励途径提高公务人员的素质,是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

面对全球范围内日趋激烈的国家间的竞争,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综合开发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的政府公共部门能否生存、高效运作和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组织在选择激励途径时,应以有效利用为重点,坚持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并举的发展思路,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实施各项政策,促使现有的人力资源调整结构,优化组合,以各种激励尽可能的释放其潜能。

将激励引入公共管理,尤其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公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有效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正如麦克阿非和麦克利兰所评估的那样,通过适当的合约安排至少可降低政府成本的8%,有时甚至高达30%,可以说激励的作用是巨大的。

1.发掘公务人员的潜力。人都具有潜在的能力,一经发掘便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的`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员的潜力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激励,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平常的工作能力水平与激发后的工作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约60%的差距。充分发掘公务人员的潜力,既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也节约了行政成本。

2.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绩效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是否胜任某项工作,是否具有承担某项工作的能力和资格;二是从事某项工作意愿的强度,即积极性。在给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两个能力相仿的人,他们的工作绩效高低取决于积极性的高低,而积极性的高低又取决于激励方法运用的好坏。

3.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良好的职位设计、福利、社会保障可以使公务人员处于有利的发展环境中,但还应注重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学习。作为一种有效投资,“投资人力资源,实施优先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战略共识。

4.弥补物质管理资源的不足。激励也是降低管理成本的手段之一。通过激励制度的设计,激发公务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弥补物质条件的不足,并达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预期效果。

1.重塑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激励机制。公共性是公共部门的首要特征。我们需要用新时期公共部门的组织文化来维护和加强公共部门的公共性,并以之激励广大的公务人员。而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核心是行政文化,行政文化是以一定的社会为背景,在行政活动中形成的行政意识、行政价值和行政心理倾向的总合。它表现为行政系统内部,人们所应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人群关系和价值观念等。行政文化对于公务人员的个性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都有制约和影响,同时影响着行政组织的结构和效率,进而极大地影响了整个行政体系的构建。树立新时期的公共部门组织文化是人力资源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保障。  2.授权参与是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激励手段。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集权式管理的滞后性突显,一方面,信息技术改变了原来只有高层才拥有的足够多、足够快信息的状况,普通的公务人员也具有了快速汲取大量信息的能力,加上他们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使其拥有了一定的决策能力;另一方面,新世纪新阶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事务也瞬息万变,愈加复杂,信息的即逝性、敏感性尤为突出,传统模式下的上级决策,层层传达、审批的管理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决策权的下移、分散成为必然趋势。主要的激励手段包括如下:

一、授权。让中层与基层的公务人员更多参与决策,使决策能够快速、准确地回应社会问题的发生。

二、分权。政府的职能转变也必然涉及分权,将权力重新合理的划分,一方面使上下级或部门之间关系得以合理的调整,另一方面使行政内部运行机制更加和谐。三、组织机制弹性化。根据形势的需要,设立虚拟组织取代常设组织,任务的完成即组织的终结,既充分利用了优先的资源,又节约了行政成本。而且公务人员会产生危机感,使其着力提升自己的素质,以便能够立足于逐渐缩减的公务员队伍中。

3.职位制度中的激励手段。科学的职位分类是激励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职位由于智能化设备的出现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些新型职位应运而生,这是旧的职位分类所不能涵盖的;还有一些职位(如过多的行政审批职位)与新形势下追求效率与发展的制度相背离。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职位分类。另外,我国《公务员法》明文规定,我国公务员实行职位分类制度,但至今,对我国公务人员仍没有进行系统的工作分析。没有相应的职位说明书也是当前职位分类一大缺陷。旧的职位分类从客观上阻碍了公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另外,在职务的任职制度上取消职务常任制也是有效的激励手段。职务常任制的优点是保证了公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前进,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要求公共部门进一步完善更新机制,加快人员更新流动速率,以适应飞速的发展需要,保证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活力,职务常任制受到了冲击。以实行职务常任制的美国为例,自上世纪末以来,裁减了几十万公务人员,具体方式有公共部门转制,鼓励提前退休,或以一次性补贴的形式鼓励其脱离公共部门重新就业。另一方面,推行合同雇佣制,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开始效仿私营部门,用越来越多的临时工代替专职公务人员,既降低了费用,又增加了灵活性。这无疑给在岗的公务人员带来了危机感,也激励了他们更努力的工作。

再者,建立开放的职位体系是更全面、有效的激励方式。应该说,在公共部门的每一层级都需要优秀的人才,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都将为本部门带来新鲜的活力。而现行的职位招聘大多局限于基层职位,中高级开放的职位较少,使得一些高级的优秀人才难以施展才华。因此,公共部门应该加大招聘力度,拓宽所招聘职位的范围,建立中高级和基层立体开放的职位体系,从而使公共部门能够迅速充分的使用更多的优秀人才,确保行政体系健康高效的运转。

4.公务人员复合能力发展的激励途径。培训与学习是提升素质的关键。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中心的新经济。培训与学习推动了公共部门员工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满足着公众对政府及公营部门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求。随着培训功能的不断强化和学习组织的形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已经法制化、规范化,建立了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内容、种类、方式、机构、教学等制度,形成了公职培训的职业化队伍,不断实现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目标。

5.绩效评估制度的激励手段。传统的绩效评估大都以个人绩效为核心,并把评估结果作为个人评判的依据。新形势下,社会事务复杂多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组织内部的团队合作、力量整合成为应付复杂多变环境的必要手段。因此,绩效评估以组织绩效为核心,个人绩效的评估以组织绩效的优劣为前提。同时,绩效评估也已经不是个人评判的工具,而是把它作为提高业务能力的过程,强调以学习为基础的小组合作式业绩管理。

6.工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激励手段。在公共部门也应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效率、公平并重。在工资分配制度中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拉开差距,建立一种有利于人力资源客观分布和结构调整的激励机制。正确发挥工资分配政策的导向作用,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建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社会化程度,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保障。

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教育培训论文

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只强调培训人数和全员培训率,而不注重培训效果的现象在中国企业中可以说是一个泛泛的现象。前些年大多数企业,各种培训工作存在重数量、走形式的现象,可以说是在机械地跟着上级公司的年度计划和公司年度计划走。每年要送出各类外出培训(包括各种资格、适应性培训),其中有些培训纯粹是为了完成上级公司的指令性计划,企业没有主动权,根本不能达到按需培训的目的。所培训的内容大多侧重于知识拓宽和技能增长,没有注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的培养。

2.企业领导不重视培训,培训计划性和针对性不强

有些企业高层认为培训只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对于一些培训存在应付上级公司的心理,同时也担心,企业掏钱培养员工,会使员工跳槽造成人才流失;有些企业还存在培训计划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培训前没有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没有同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需求有效结合起来,致使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

3.教育培训配套制度不健全

有些企业没有建立教育培训配套制度,对培训只重形式不关心结果,没有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估,没有将员工的培训结果与其岗位晋升、薪酬待遇,以及职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使广大员工缺乏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动力。那么究竟企业教育培训怎样才能发挥“鼓风机”、“充电器”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考核、使用等几方面予以解决。

1.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制定企业培训计划,必须要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通过企业总体发展目标,可以确定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计划,从而确定培训的近期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使得培训符合企业的发展。

2.与员工岗位规范相结合

在制定培训计划前,要进行充分地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根据岗位职责和规范,调查各个岗位的员工要达到理想的工作业绩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员工职业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3.与企业现有人员结构相结合企业现有人员结构和层次分析不仅是企业调整人才结构,培养人才梯队的关键一环,而且也是企业制定人才需求计划的基础,对培训计划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从制度入手,在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同时,规范企业教育行为,完善教育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使教育培训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也是保障教育培训计划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关键。

1.根据岗位规范和培训标准,建立同岗位设置相对应的岗位试题库

员工人手一册,各项培训管理机构以此为依据组织各级各类考试,使试题库成为每位员工必备的培训手册。

2.制定考试计划,建立考试档案

每年单独制定考试计划,随年度教育培训计划一并下达执行。完成各级各类考试后,将考试项目、名单、成绩,以及试卷分别建档,存入个人培训档案,使考试工作步入标准、规范、全过程管理轨道。

3.严格考试、考核,成绩与使用和待遇挂钩

坚持先考试后上岗、升岗、转岗,实施升转岗考试资质制度。在各岗位推行升岗考试资质制度,每年定期组织升岗资质考试,考试合格再经过末尾淘汰,确定取得资格的升岗人员,发给合格证书,规定证书有效期限,以此作为今后升岗、竞争上岗的资质证书,凡未取得证书者,一律不允许升岗或参加岗位竞争。

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要求素质较高,需要掌握多种知识和技能。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学习,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职业化素质的主要途径。管理人员的培训是加强企业竞争力关键所在。对于管理人员培训应注重思维和观念层次的开发,重点培训他们的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艺术和管理艺术。可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企业复合型人才。加大管理干部培训力度,特别是后备干部挂职锻炼和岗位交流培养的力度,提升干部综合协调、把握大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可以选拔一些文化层次高、政治素质强、具有培养前途的生产管理骨干参加硕士学位和双学历、学位进修。加强岗位实践锻炼,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有计划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加大年轻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企业、跨专业交流力度,通过多层面、多岗位锻炼丰富阅历、提高本领。加强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对后备干部坚持优进绌退、动态管理,不搞一次选拔定终身,切实提高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由此看来,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如果能扎扎实实地做到实处,就完全可以使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价值得到提升,就能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企业发展动力的“鼓风机”、“充电器”。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论文

摘要:改革开发之后,乡镇企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并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陈伟国民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但是,乡镇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并没有随着该企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发展。其人力资源开发上还存在不足,人员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基于此,对乡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策略。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对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一直给予大力的支持,随着乡镇企业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力军,也加入到当前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正因为乡镇企业所需要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其在人力资源方面就更加需要进行开发和管理,获取具有先进技术的人才,以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但是,当前乡镇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并没有给予重视,很多企业在人力开发和管理上都存在问题和缺陷,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在很多乡镇企业甚至是连听说都不曾听说的课题。因此,加大对乡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

当前大部分乡镇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所建立的管理理念还很落后,甚至很多乡镇企业并没有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的意识。加上当前形势的瞬息万变,企业很难紧跟时代步伐,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意识的跟进,墨守先辈的遗训和世代相传的习惯,对新知识、新事物难以接受。甚至很多乡镇企业因为是农民建立,还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对于人员管理还处于蒙昧状态。

当前阶段乡镇企业所拥有的人才人数较少,人才整体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较低。尤其很多乡镇企业在地区之间分布不均匀,这就使得乡镇企业在进行人才管理方面出现了人才吸纳的不均衡,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来说,人才较为丰富,在发展中自然可以获得更大的优势。但就整体来说,乡镇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还不够合理,人才获得成长的速度较慢,其受教育的程度也较低,企业领导的素质也不高。

3.管理体制落后,用人机制僵化。

由专家学者经过调查发现,乡镇企业在用人方面所实行的管理体制落后,在用人机制设置方面不够灵活。其整体的管理还处于计划经济或者家族经济的管理模式中,对于权、责、利的划分还不够明晰,对于责任的落实方面还没有明确。乡镇企业大多注重经营的成果,忽视企业的管理,重视经验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忽视创新意识的培养,造成很多企业都是人治管理模式,与当前企业新式的管理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

乡镇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需要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引起高度重视,这需要企业的管理层在思想上对人才的引进和管理给予一定的重视度,同时也需要乡镇政府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式和策略给予一定程度的引导。首先,乡镇企业管理层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系统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企业对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企业人才的成长。其次,乡镇企业要建立与其他院校之间的联系,从学校中不断寻找合适的人才,并引入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服务,敢于给予新人一定的成长时间和空间。第三,政府要对企业的发展模式给予重视,从政策上对企业引进和吸纳人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对人才进行引入。

乡镇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对人力资源的结构进行优化。首先,企业要加入到当前极具开放性的人才市场中,适应当前的市场机制,与地区外的劳动力相结合,从其他企业进行“移植”,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最佳人才的选择。其次,企业要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寻找提高的手段和方式,通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模式的人才聘用和管理的模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人才结构的合理性创造条件。第三,企业要逐渐扩大自身的发展视野,从全国各地进行人才的“招纳”,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和各方面的水平,促进人才为企业进行长期服务,让人才为企业不断寻找发展的路径。

3.健全企业内部制度,提高人才全面素质。

健全的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对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市场通过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两方面的作用对人力资源供需双方进行配置,市场本身实行了一部分的“优胜劣汰”法则。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选择时候可以在较好资源基础上进行选择。同时,企业也要给人才一定的培训机会,让人员在企业获得发展。首先,企业要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增加人才成长的“沃土”的培植,让人才在企业中获得成长。企业可以建立相对完善的职工培训制度,一方面在培训中发现人才的“闪光点”,另一方面在培训中提高人才的专业化能力,提高人才的应用技术。其次,企业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即使具有搞技术的尖端人才也需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寻找自身的发展之路。这样也同样督促人员进行自我提高、自我管理,建立员工工作制度遵守的自觉性。

三、结语。

未来社会以及新世纪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发展,企业拥有了掌握先进技术以及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变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在进行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便具有极大的优势。乡镇企业获得发展的前提也是对人才的引进、优化和有效的管理。企业管理层以及政府都要对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关注,让企业寻找到合适的人员为其提供最好的服务,让人才也寻找到最合适的“栖息地”,从而获得发展。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发展,才能让我国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4]李瑞芳.加强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6):69,71.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论文

摘要:众所周知,人力资源属于重要资源之一,同样也是企业获取成功的最基础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的宗旨就是要充分展现以人为本,并且对其进行全面管理与开发。现阶段,全球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知识则成为企业竞争方面的重要资本,人力资源也是企业自身实力的真实象征,进而为企业后期的竞争提供一定的平台。为此,在企业生产方面,人力资源的作用十分重要,并且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影响。为此,文章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问题展开了详细地讨论,旨在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文

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煤炭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以此达到组织目标的一个过程。我国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起步晚,水平低,大多数管理人员对此较为忽视,无法真正形成强大的竞争机制,无法树立正确的人本管理理念,致使大量人才流失、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将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煤炭企业应重视自身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具体工作中,煤炭企业首先应对“统分统配”的就业制度进行改革,在招聘环节,劳动合同制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方式可通过法律手段对单位、劳动者间的关系加以确立,为员工、企业提供更多选择。其次,将优化劳动组合应用到煤炭企业内部,利用优化组合、择优上岗及优胜劣汰等方式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以此对员工自身素养进行有效提升。再次,与劳动制度有效结合,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充分改革,进行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随后,煤炭企业在工资制度方面,以吨煤工资包干、工资总额与效益挂钩、岗位技能工资制等进行全面推行,且将传统等级工资制取消。最后,三项制度的全面推行,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在肯定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需看到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具体如下:第一,针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规律方面研究力度不够,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先进方式方法合理引进方面严重不足,同时无法真实有效的与煤炭企业实际与市场经济特征相结合。第二,只重视定性分析,而忽视定量研究,科学性严重缺乏。如只在经验、定性预测方面预测人力资源。第三,各个阶段、环节连接不紧密,存有脱节问题,系统性研究较少。主要体现在一般分析无法将准确的信息提供给预测,预测也无法将真实可靠的依据提供给规划。第四,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转变为数字化计算机的速度相对缓慢。现阶段,国有煤炭企业只在事务处理方面选取计算机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无法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只能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

为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人力资源极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及人本思想指导下,利用各类管理形式,如招聘、培训等,管理人力资源,以此对组织现阶段及今后发展需求加以满足,确保实现组织与个人目标。为此,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对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战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在企业发展战略与年度计划中,人力资源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为企业人力资源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煤炭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往往是指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煤矿今后发展方向,在对国家、企业及个人利益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对煤矿今后一段时间内所具备的质量、数量且与工作岗位相符的人力资源的确定,以此保证在今后发展中,企业所需人员数量能够与人员拥有量动态相符。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应先分析人力资源结构,规范规划程序,全面调查及审核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只有在充分掌握及利用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各项人力资源规划作用的全面发挥。

2.2招聘与配置。

招聘是指利用多种信息向企业或组织空缺岗位引进专业人才,此类人才具有企业所需技巧、能力。开放性为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主要特征,形成人力资源即为其输入过程,是选拔、任用人力资源的环节。此过程质量水平的优劣将对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运作成效产生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在员工素质全面提升中,人力资源任用工作极为关键,是煤炭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的基础条件,为此,做好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工作,就必须将人力资源质量形成过程作为管理重点。开启招聘工作后,即可实施招聘决策,其内容包含以下五点:第一,人力需求的明确,招聘岗位、人员需求量及岗位性质等内容的确定。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需对人员需求报告单进行详细填写,该报告单主要对新员工招聘原因、工作规定进行叙述;第二,招聘资源及方法的确定,由本组织及外部资源等方面进行合格员工的聘用;第三,招聘规模的确定,应按照所需招聘数量,对招聘规模进行确定;第四,招聘时间的确定,与人员需求消耗相符的时间即为招聘时间;第五,估算招聘总成本,招聘环节产生的所有费用就是招聘总成本。

2.3培训与开发。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职员培训及开发是其重点内容之一,是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形式。人员培训是指为达到组织与个人的发展目标,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及训练企业所有人员,进而达到其工作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并能够满足自身岗位要求。为了确保新来工作人员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快速了解及熟练掌握工作技巧,接受企业文化,服从企业目标,应在上岗前后对员工实施各项培训,这也是员工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确定需要、设定目标、建立组织、检查与考核、总结评价为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及培训系统的主要环节,以上6个环节存在互相联系、互相约束的特征,在此动态循环过程中,该系统以人力资源开发及培训目标为中心进行有序运作,进而保证实现其目标。

2.4考核与激励。

人力资源考核标准是考核、评价人力资源数量及质量的重要依据。据相关实践分析,一定阶段的考核标准,常常对此阶段人力资源流向及努力目标起到决定作用。正确的考核标准将影响到考评工作的开展,且对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必须确保客观、公正及有效存于考核标准内。加权系数的确定为选择人力资源评价方式的重点,加权系数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其一能够对考评要素相互间重要程度的加权系数进行充分反映;其二对各类测评人员间测评结果可信度的加权系数进行充分反映。为对人力资源考评结果的客观性进行全面提升,可选取ahp法进行分析。

2.4.2员工激励。

在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中员工积极性的调动为其永恒的主题。需要、动机为建立人行为及工作积极性的前提条件,人行为动机来源于需求,人们行动的执行则需要动机的诱导,以此对其需求加以满足。在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员工激励中,应选取以下激励措施。第一,精神激励及物质激励并重。在物质利益激励建立与健全的基础上,还需对精神激励加以强调,以此对人的社会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加以满足,如各种表彰评优活动的开展、“五四”表彰、“七一”表彰、“最美共产党员”评选等。第二,工作激励及参与激励综合运用。为将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需丰富及扩大工作内容,进行良好工作环境的创建。同时还可利用员工和岗位双向选择,增加员工自身选择范围,且实现员工与岗位的有效配合,也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工作轮换制,以此提升员工积极性。第三,员工分层次激励。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企业员工层次不同,则对激励需求也存在诸多不同。国有煤炭企业在激励措施实行过程中,不得选取“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员工进行统一激励,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员工需求进行激励方式的合理选择。

综上所述,现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大大提升了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还较为滞后,在国家与企业长远发展中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研究极为重要。在国有煤炭企业发展中,其经营管理内容逐步与国际接轨,如产品、销售、管理及服务等,但在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方面,却存在一定误区,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并没有建立与新经济形势相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此,必须按照国有煤炭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建立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合理构建企业人才队伍,避免人力资源过度浪费。

[1]王兴华。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6.

[2]徐兵。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12(02)。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论文

所谓绩效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制定目标、收集信息、完成情况、评价反馈”的循环过程。也就是想要通过这样一个循环,来实现组织和个人共同成长,最终实现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目标。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计划绩效,主要是明确岗位职责,制定个人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计划;监控绩效,主要是通过日常的监控和提醒,起到一个监督与指导的作用,让员工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考核绩效,就是在平时工作过程中对员工进行考评,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按照个人的表现与工作成效,对员工进行奖励或者惩罚;反馈绩效,就是反馈和分析考核结果,从而明确考核方向,为员工制定适合的、有针对性的个人发展计划。

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起步晚,绩效管理制度不完善。

运行一个企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企业基层管理情况十分复杂,由于我国电力企业管理水平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自身经验缺乏,所以就导致了企业自身决策管理层对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研究不深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绩效管理的观念模糊不清,制度建设不完善,从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绩效制度不完善也会导致企业员工的情绪不稳定,容易造成企业内部的混乱。比如人员分配、奖惩制度、请假薪资等等这些敏感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公平、完善的解决,那么公司的营业效率就没有保障。

(二)过于注重考核结果,导致结果不真实。

员工对绩效考核首先采取自我保护的态度,以至于自评分普遍接近满分水平,这完全扭曲了绩效管理的意义。在员工的互评上,也是抱着一团和气的态度以求自保,考核结果根本不具有真实性,使绩效考核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作用。

(三)管理者与一线员工缺乏沟通。

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部分领导不清楚绩效管理的意义,重视程度不够,打分很随意。员工也不清楚自己的分数为什么会和自己评判的有较大出入,管理者也不出面解释,这样就会造成员工逐渐降低了对绩效管理考核的重视程度,工作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因此,管理者做好沟通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绩效目标模糊。

很多企业在设立目标时不能基于企业战略,只是单一的追求业绩而不考虑实际情况,不能将战略目标分解开,一步步的进行。绩效目标是动态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管理者就需要定期调整和完善企业的预期目标。不同的单位、不同的部门发展阶段都不一样,目标设定也不一样,绩效考核当然也不能是同一标准,因此,这个任务就加大了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实战能力和管理分配技术的要求,而目前的问题是能够拥有这样实力的管理者并不多,也就无法设定出明确合理的`绩效目标。

(一)更新绩效考核系统。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论文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要求,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员工工作效率,在实现员工与企业发展的协调性后,使企业持续稳定地快速发展。企业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可以使员工存在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其可以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工作的最佳状态。人力资源工作的主体是人,企业的主体也是人,如果企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要对员工做出最好的管理,努力做到员工与企业的发展的协调性,激发员工的最大潜力,保证企业用最少的人力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些都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实现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助力。

1.工作意识落后。现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体制在不断的进行改革,但是仍然有很多电力企业保持原有的工作理念,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思想上的转变。很多企业领导人仍然是把经济利益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忽略了人才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仍然把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当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属工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工作意识,将其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来进行处理,在增强员工归属感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工作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一定完善的制度,主要包括员工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资确定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企业针对员工的考核制定了一定的制度,但是在执行时缺乏主要的推动力,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有的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不能合理运用管理制度来进行客观的考核,考核机制混乱,甚至考核完全是由考核官的主观印象来决定,考核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随机性,使得制度具有的功能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

3.员工素质较低。电力企业是一个对于技术、人才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但现在普遍存在员工素质偏低的现象。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具有的专业知识都比较低,工作能力不足,不能胜任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不能完全体现出来,企业不能为人才的发挥以及成长提供需要的空间,人力资源的流动受到了阻碍,其具有的潜能不能发挥出来,造成了企业的损失。

1.转变人力资源工作理念。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传统的人力资源工作理念进行转变,要意识到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作用,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要落实到位,要意识到这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途径。企业的主体是人,其发展离不开员工,因此,企业在转变传统人力资源工作理念时,首先就是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确定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努力调动起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其次,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时,应该以市场的发展方向为导向,进行目标规划的确定,将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好万全准备。

2.完善工作机制。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完善其工作机制,保障可以为工作的实施提供万全的助力。首先就是要确定人力资源工作的构架,完善各种工作制度以及工作机制,保证管理机制、竞争机制以及考核机制等的公平性。另外,还要确定激励机制的实施性,利用物质和精神双管齐下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巩固其工作忠诚度。同时,企业还要为员工提供宽阔的发展平台,保证人才可以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对员工创造的价值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保证其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3.增强员工素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员工的素质高低更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发展潜力,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加强员工职业素质的培养。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增强其管理与应变能力,培养其长远的发展态度。为员工的晋升提供绿色渠道,保证其公正性,通过发现、培养的模式来增强员工的职业素养,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企业还可以将个人能力与工资绩效等挂钩,促进员工自身的上进心,使其不断前进。

总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的竞争也日益增大,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增加对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技巧论文

树立人才观念,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工作是电力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工作。当前国内多数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普遍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文章以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工作的现状入手,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对策分析,希望对电力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带动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技巧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不适应现阶段的生产需求,如不进行改革,不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将严重的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一些国有企业虽通过对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成立了一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但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制度与组织形式尚不完善,还停留在探索阶段,需要相关企业人员进一步的创新与改革。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水平较低,同时受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制度框架、管理理念等的影响导致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1.体系不完善

培训体系不健全,导致单位对培训开发工作的要求不高,虽有相关的培训制度,但多流于形式内容,缺乏对培训工作需求的分析和计划的制定,每个人的职责任务分配不明确,导致后期对受训人员的跟踪评估工作不到位。

2.缺乏重视度

一些高层领导认为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一是产生不了直接经济效益且需投入大量资金,二是整个培训周期相对较长,担心培训后人才的流失。受训者认为培训只是走过场、应付检查,维护企业形象,跟个人没有关系,带有负面情绪,对培训工作不上心。企业各部门则认为主要是确保本岗位工作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认为培训是浪费时间,耽误工作。

3.方式方法不恰当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多偏于课堂教学的形式,以教师讲为中心,这种培训方式使双方缺乏沟通,培训方法单一,学员感觉枯燥无味。有的单位只注重对技能的培训,缺乏对文化传承、组织习惯的培养。

4.培训流程缺乏计划性

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上缺乏计划性,缺少合理的培训机制,往往是按照领导要求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没有针对性,而且培训都是短期培训,使同一学员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都是不连续的,大大降低了培训的质量。

5.缺乏效果跟踪与评估

很多员工在参加培训后,没有对培训的相关内容进行考核、评价,这样使员工在技能方面得不到提升,同时对企业而言培训工作成为一种形式化流程,起不到实际作用。

1.教育培训手段

是指通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员工队伍现状制定出符合员工目前状态的培训方案,进而确定培训时间与培训内容来开展培训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加企业员工知识与技能积累的主要手段,它要求企业必须加大对培训的投入,虽然短期内会加大企业的管理成本,但从企业长远发展眼光来看,提高员工能力水平了为企业带来大的收益。

2.激励手段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主要目的是在提高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情况下充分挖掘企业员工的内在潜能。影响到员工发挥潜能的因素有两点:一是对企业归属感及工作积极性,二是员工个人的`工作技能和自身素养。通过采取激励手段,可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营造竞争的氛围,还可以吸收外在人才的加入,激发企业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整个员工队伍的积极性。3.职业生涯管理员工在追求个人经济收入时,更加注重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更多的考虑到自身的职业生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时要重点加强对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为员工在企业中实现自我价值提供良好的保障,使员工在自身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增强对企业职业的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贡献力量。

1.建立完善的开发培训体系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设计、培训效果评估系统的设计、培训需求分析与规划的制定、年度计划的制定等环节,在每个环节中又涉及到多样化的方法和技术选择,为此,只有建立完善的开发培训体系,才能促进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而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能力。

2.全面提高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认识

企业稳定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所以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时也应体现层次性、全员性,做到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者的同时培训,使两者在理念、知识上能够保持一致,消除沟通障碍,使单位领导和管理者对员工形成有效的管理,加强执行力度。为此,企业领导和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人力资源观,带头参与培训,调动员工的培训力度,促使员工培训工作形成制度化。

3.创新培训开发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培训开发的方式方法,采用课堂教学、现场培训、脱产培训、角色扮演培训、分散式讨论等方法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实现预期目标。同时还应根据企业资源配置的情况选择正确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在培训中多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方式进行培训。

4.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评估系统

科学的培训评估系统可及时反馈培训结果,提高组织培训绩效,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改进。评估是培训开发工作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扩大培训开发成果为培训工作提供改进的参考和依据,通过评估和检查,可直接发现受训人员返岗后的思想动态和对工作及自身的要求与目标。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对各部门员工参与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考核,实行责任制,即培训负责人的绩效、晋升等与每月的培训结合,进一步加强企业负责人员对培训工作的重视。企业通过对培训考核评估工作的重视,便于在以后的工作培训中企业领导和员工都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参加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3]庄丽粒.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技巧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4):102.

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论文

基础科学研究是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它是实现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是高技术的先导,是培育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功,大多是从前期对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中找到依据的。基础研究的发展是由基础研究的战略地位、特点以及创新型人才超前储备的客观需求决定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确立了基础研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它已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一、高校基础科学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发展较快,特别是“九五”以来,高校的科研经费在总量上逐年增加,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数量日趋增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

根据科技统计,高校科研人员和承担科技项目经费都有显着增加,约25.6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12万名研究生参与了科研活动,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6.5万项,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53亿元,项目支出超过165亿元。

2.6万篇,派遣访问学者1.7万人,接受访问学者1.4万人;出版科技专着6778部,发表学术论文38.7万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63510篇。20内地高校获国家三大奖1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3项,占全国68.4%;国家技术发明奖11项,占全国57.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91项,占全国59.1%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逐年加大,投入渠道增多,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在近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总体来说,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研究经费不足,分配不合理。

科技投入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足够的财力投入是保证科技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近四年来我国研发经费(r&d)占gdp的平均值为1.16%(见表3),与1993年国家提出的1.5%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而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的比例均在25%~3.0%。

世界工业化国家在其经济起飞初期,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呈现超常规增长,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均在20%以上。由表3可以看出,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03已达到1.31%,但是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的比重变化不大,2000一2003年分别为5.2%、5.3%、5.7%、5.7%,国外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远远高于我国,,美国为16.2%,日本为13.8%,韩国为14.1%,英德法均在25%左右。

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有比例更低,近年来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不足40%,占r&d经费的2%左右,但是这些经费却支持了占全国约70%的基础研究人员。显而易见,在王要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中人均占有基础研究经费严重不足,这直接阻碍了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比例失调制约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基础研究是应用的先导和源泉,是促进三个研究阶段紧密衔接和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石。我国高校内部r&d三类研究经费分配结构如下:“九五”期间,全国高校获得r&d经费303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分别为55.9亿元、167.4亿元和79.7亿元,三者比例为18%、55%、27%;“十五”前三年,全国高校获得r&d经费395.2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分别为79.7亿元-213.4亿元和国在1970—1995年期间,大学r&d经费总支出为2726亿美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例为68%、25%、7%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由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基础研究资源配置和经费投入不符合发达国家验证的“金字塔”型结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这与大学的研究优势和基础研究实力不相适应,抑制了高校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产出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作用的发挥。

2.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单一,竞争激烈。

目前,我国高校除科研事业费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费以外,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获得基础研究经费,一是以定向研究为目的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该计划单项资助额度高,但涉及面窄,每年约30项;二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该基金分为人才培养和项目资助两个板块,鼓励自由探索,是高校科技人员获得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渠道。而地方和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经常急功近利,对研究周期长、经济效益潜隐的基础研究缺乏兴趣,不愿为其提供科研经费。

由于资源短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经费的竞争中,甚至扼杀了许多创新性思维,违反了基础研究的发展规律。国外经验表明,基础研究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充足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这样才能保护科学的多样性和科学探索的自由性。

3.资源整合不足,高校科技创新潜力难以充分发挥。

伴随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高校科技创新要实现重大突破,就必须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创新性成果,并增强团队作战能力。我国高校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科技资源分割、力量分散、成果不能共享、效率较低等,这直接导致高校‘集团作战”能力较差和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由于高校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使得科技成果的数量相对较少。

三、促进高校基础研究的对策。

1.优化基础研究经费分配结构,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

我国现行科技体制是沿袭前苏联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形成中科院与高校并行的科研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家把大量的基础研究任务和科研经费投向中科院,高校以培养学生为主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体制越来越显露弊端,中科院系统在得到大量科研经费的同时,只有10%的研究人员和10%的经费用于基础研究,而高校因基础研究经费的缺乏不能将教学与科研有机地衔接起来,不能形成创办高水平大学所必须的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国外经验证明,创办一流大学是发达国家取得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法宝,也是发展中国家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捷径。

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是实施科教兴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是创建一流大学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是由我国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实力和优势所决定的。目i前应依据中科院和高校等科教系统的人员配置及运行机制进行合理分工,国家通过政策调节,加大投资力度,改变基础研究经费的投资取向,由高校侧重承担基础研究,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侧重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的开发,有效配置基础研究资源,使各部门发挥所长,各尽所能。

2.以政策为导向,实现科技投入多元化。

科技经费的多途径来源是科学研究和研究思路多样化的保证。目前,我国大学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单一,主要靠政府部门的投入,在较短时间内还不能有较大增长。

美国对基础研究给予了多渠道支持,所有与科技有关的政府机构对基础研究给予了重视和支持,并且结合国家总体目标制定各自的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和评估办法。根据统计,美国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强度逐年递增,美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为379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资助202亿美元,占533%企业界资助113亿美元,占29.8%;大学系统自身筹集经费32亿美元,占8.4%非盈利机构提供19亿美元,占5.0%地方政府资助13亿美元,占3.5%。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和产业部门是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资助者。

依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80%以上来源于国家的直接投入,并且总量有限。政府部门一方面应提高对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比重,另一方面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基础研究投资,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使其认识到基业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真正实现科技投入的多元化发展。

3.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近年,随着高校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校不考虑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我国现有普通高校1552所,其中真正有实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只有十几所。

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内高校实际情况,明确高校的科研定位,合理布局高校的研究力量,整合资源,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部分有实力高校的研究经费投入并引导高校积极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形成科学的“金字塔”形的经费投入结构,构建符合高校自身发展能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

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论文

[内容概要]语文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有效地整合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势在必行,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伪整合开发”现象与新课标的理念背道而驰,令人担忧。整合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受到课程目标、课题类别和课堂“动态”三个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素质,处理好几组关系,构建绿色的生态课堂。

[关键词]:资源整合制约策略。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教学一直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教师拘泥于教材和既定的教学设计,忽略了语文课程作为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缺乏资源意识,不大注意学习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开发,对潜藏于课内外有益于提高语文素养的各种学习素材、资源的利用率极低。久而久之,语文课程学习的鲜活源头遭到堵塞,语文课堂教学成了按部就班的简单化模式,这种单调、孤立、静止的教学形式必然压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势在必行。

语文新课标、新教材都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远远不止几篇课文与几本课外读物。它既有文字形式的又有非文字形式的,既有通用的又有地区特有的。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还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这些资源并非可以直接成为语文教育课程而直接“进课堂”,它还只能是备选材料,因为只有在经过教育学加工并付诸有效实施时才能成为课程。

那么,能够“进课堂”的语文课程资源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呢?

1、“课程目标”的制约。

“提高语文素养”是总目标,所有的资源配置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为实现这个总目标,《教学大纲》将其分解到各册各单元,因而单元整体目标就显得犹为重要,它是教师直接面对的“靶子”,各种资源都要以此为参照进行取舍。当前,在新课标的实验中,有些课堂在“新”中呈现出教学目标弱化的倾向,有的目标大而化之,虚不可及,“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把目标定在完成课后练习或得出与教师、教参结论的一致性上,有的以追求课堂的感官效果,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这些都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高中三个年级的目标,教科书的编者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已经做了“第一级”整合,划分出阅读、综合性学习和写作、口语交际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2册),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中外文章、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第3、4册),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阶段(第5、6册),学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社科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则贯穿于高中三年级。同时编写《语文读本》作为教材必要的组成部分,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水平。

写作教材,一改传统的“文体”训练体例,也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册),按照写作心理的几个方面编排,力图使学生把握写作的规律,提高写作能力;第二阶段(第2至5册),主要培养写作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能力,培养写作几种常用文体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尝试文学小创作;第三阶段(第6册),按照写作过程的几个方面编排,力求使学生把握书面语言表达的规律,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

口语交际教材大体上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册),引导学生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大胆开口,文明得体。第二阶段(第2册),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第三阶段(第3、4册),培养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能力:劝说、讨论、辩论、演讲。

《语文读本》中写作的内容,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学习,作为课内的补充和延伸。综合性学习专题,围绕语言、文学、文化三个方面设计,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拓展。设计这样的专题活动,意在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从以上简单粗略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大体了解各阶段的基本目标。但是编者的整合是“过去时”,它已经凝固在一册册教材之中了。

作为教师,关键在于“二级开发”。这种开发,不仅要吃透教材,更重要的是,要以“目标”为出发点,获取更多与课文相关的信息。但是,翻阅的资料多,获取的信息量大,对问题的理解深,并不等于可以把你研究的所有成果一股脑儿都倒给学生,也不能够把你自己认为最“出彩”的东西教给学生,更不能为讨得学生抑或听课教师的欢心而热热闹闹地“演”给学生。报载某校为上好一节公开课,居然安排学生先说错,然后经过老师启发,再由另一同学“订正”,以示有效。我想,这绝不是个例。如果目标是茫然的或偏误的,那些忙忙碌碌、反复演练的“好课”,不上也罢,因为这样反倒助长了学生浮躁的心态。

曾听语文教育专家洪镇涛先生讲授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候夫编席”中那段极富情味的对话描写,洪老师设计了一段与人物个性有所差异的“对话”对原文进行了置换,并亲自作了表演。学生即刻领悟了原文独特的语言魅力。另一位老师讲述这一情节时,先让学生朗读,然后讨论这段“对话”美在哪里,并由此展开对语言描写方法的讨论,还映出孙犁先生关于文学创作的有关论述,资料可谓全矣,方法无可厚非,但已经脱开了单元目标中“体悟小说语言风格”这一要务了。洪先生则以“朴素”的话语方式整合了那些关于语言风格的“创作原理”,学生的脑中不仅生动地复现了原文中的对话场景,而且品味出对话中弥漫出的浓浓的人情味,进而感悟到一种朴素而高尚的人性美。可以推想,洪老师课前对那些资料是研究过的,但洪老师将其内化了,“化”得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贯串这一教学片段的始终。有人说,这恰恰体现了两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我看来却是两位教师心中的“标的”不同使然。

高考是检测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手段,虽然这种测试方法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仍然是最公正最成熟的检测方法。从现实的教学状态来看,毋庸讳言,“高考考点”也是课程资源调配的重要目标。它直接而具体地深入课堂,在特定的时期显示出强大的“指挥”作用。关键是教师要理清这些考点与总目标的关系,让学生从进入高中的第一堂语文课起就始终笼罩在“语文”的艺术氛围之中,让“考点”成为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将它变成一个个张牙舞爪的魔鬼。

2、“课题类别”的制约。

课题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可以分出许多类别。比如前面所述教材编写者的分类:阅读、写作与交际、综合性学习,就是依据内容的不同性质来划分的。具体到每一“板块”,又可以分出许多子项来。比如“阅读”有“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之分,“写作”有记叙、议论、说明、应用四种文体之别,等等;如果从课型上分,还可以分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活动课”等等。

不同的课题类别,一定会影响到课程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基础重在“积累”,阅读重在“领悟”,作文重在“创新”。这些内容之间虽然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各自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侧重点不同,因而过程与方法也就各异。不能什么课都是“兵马未动,音画先行”。

这里主要说说阅读教学。因为阅读教学不仅是最主要的课题类别,也是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的重头戏,更是当下被新课标“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这一强势话语而遮蔽“本真”的一个误区。阅读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然而,一些语文教师对课堂文本阅读的特殊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或远离文本,架空分析;或漠视文本,以练代讲;或弃置文本而代之以课外阅读、语文知识讲座,忽视了课堂教学中文本对于人的个性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而走进了文本教学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阅读教学必须回归“文本”,以文本自身的内在联系开发课程资源。根据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整合读法教学的范围:

(1)从书面语言的单位看,有词句读法、段落读法、文篇读法;

(2)从阅读方式看,有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

(3)从阅读目的看,有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用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如果我们能够将上面提到的种种读法,一一展开细目,化解为一个个可以操练的阅读技能,那将是对阅读教学的一大贡献。至于练习课,这是大家都在“着力”进行而又羞于谈论的一类课。本来这也是课题的一个类别,但因其与应试教育有斩不断的直接联系,往往被作为“另类”而置于“地下”。其实练习课仍然有它自身的特点,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我们的课程资源,使这类课上得不令人讨厌。

3、课堂“动态”的制约。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从具体而微的问题、课题、情境等入手的,因而就受到某一问题、课题、情境的制约,在一堂动态生成的课堂中,由于课堂的生成性而充满了不确定性,谈论的走向、学生认识的偏向、意外分歧的出现,往往会与教师案头备课的预设不尽相同,有时甚至会大相径庭。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调动“备用资源”,巧妙地删枝剔叶,把这些不确定因素转化为课程资源,使课堂之绿树健康成长。

我们不可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凭借丰富的课程资源相机而行。特别是要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在这一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从结论上去提高学生的能力。具体到一堂课,就是要融通“课情”与“学情”建构教学,通过若干广泛、深入、多元的互动,有序有效的学生主体活动,化解重难点,带动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的高效益。

这里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和作者对话,而不是让教师与作者对话的结论去影响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不少语文教师总以为他说了,学生就会说;他讲了,学生就应理解;他念了好文章,学生就能作出优秀作文;根本没有意识到语文教学过程本来就应当是教师引导下的语言操练过程,也就不会利用背景、创设情景、发掘学生现有生活经验,进而将学生引入特定的语言训练场。比如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内容只不过是备课笔记的复制。

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多媒体既定的程序中去。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看起来热之闹之,却完全是由多媒体的程序控制的,答案都是教师预设好的。但是对许多问题,学生与教师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尽管有些教师能够肯定学生的答案,但不能把学生许多有创意的答案放入多媒体课件,向全体同学展示。结果仍把自己原先设计好的内容、答案用多媒体展示出来。长期如此,学生就不会积极思考,或不愿意发表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看法,而是消极等待教师的“标准答案”早点展示出来。

所以,教学课件的设计,必须在“整合”上下功夫,不仅要有明确、恰当的教学目的,要运用充分必要的资源,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学改革融合起来。唯其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效用,才能避免多媒体课堂公式化、程式化,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解放。

具体地说,面对“动态”的课堂,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可以从这些角度考虑:

一是从问题的角度看: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而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

二是从课题角度看:可以以当下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资利用的资源等。

三是从学习情境看:可以从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可以从家庭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可以从校园、社区中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学习资源;还可以以专家、学者、教师为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

当然,如何把“原生态”的、散见的语文课程资源化为语文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语文教师课程开发的基本功。一般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二,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

第三,对现有的已利用过的课程资源进行变通、嫁接,使课程资源具有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即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生长点,等等。同时要处理好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知识、智力、能力培养与兴趣、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关系。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筑语文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论文

现行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单位机构都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以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良性化健康发展;而加强企业内部的人事管理,是现行趋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工作体系重心所在。文章在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在不同的层面上有影响的基础上,对个体层面上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详细探讨和总结。

绩效考核考评制度是企业机构绩效管理系统的重心内容,同时绩效考核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必要管理实施工作。把握绩效考核的原则、方法和程序,了解考核标准与发掘能力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增强考核的效度和信度,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个人的综合素质。现行的企业人事管理已逐步面向了人力资源管理,而对于企业员工的管理不单是身份管理,更转变化为岗位职能管理,因此,员工考核测评、激励协调相结合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设立尤为重要,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使所有员工找到、认清自身差异,并实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组织管理目标。正确对待和设立符合自身企业的考评机制,同时将定量考核与年度综合考核机制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可有效提高绩效考核的管理效用,并充分发挥出绩效管理的激励促进科学化管理作用,从而保证了企业整体管理职能的实现。本文拟就绩效考核在企业中的应用,结合笔者自身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一,观念守旧,管理意识与认识不够明确到位。目前,经济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已成为主流趋势,但部分企业人员管理模式仍然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下的管理机制,或者还可以说说是固守传统的人员管理模式,时至今日,身份管理不等于人事管理,更重要的是职能效用的科学化管理。因此,部分企业在现行管理模式上对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有效结合,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对人员职能、不同编制、考核内容的管理质量上都有所差别,尽管实行绩效考核制度,但只是表现形式上做文章,没有一个合理的运行管理考评机制,年度结尾才匆匆仓促考核,由管理人事部门发放年度考核表,匆匆填写,形式上应付了事,而没有年度具体总结,具体性的审评、反馈等的相关部署策略,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就由此不予重视。因此,考核与实践的成果效用就发挥不出来,从而影响企业管理整体职能发挥。

第二,沟通低效,缺乏积极性。由于单位领导与单位职工之间存在级别、上下属关系,有些部门单位领导并不关心属下以及单位部门职工的工作状态与需求,只派发、部署、指挥一定的工作任务,所以在有效考核管理中,根本不能实质性的根据员工自身特点进行“对症下药”,从而使单位内部管理氛围缺少主动积极性质,更不利于员工之间的工作绩效,另外,正因为领导的表率作用,如若领导之间都对员工漠不关心,不能因人而异的做出管理部署,员工之间也就很难认可领导,同时员工也不能从领导方面了解到其对自身的绩效认可程度,从而达不到激励职工的作用,致使员工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缺乏科学、系统、长效的奖惩管理机制。企业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要使职工能发挥出充分的岗位职能,并用制度加以规划体现出管理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指挥的管理控制职能。而多数企业职只对考核结果重视,却忽视了长久性的奖惩管理机制,真正长久性的考核管理机制首先要足够明确,其次要足够合理,以另全体职工都能感到极体荣誉感为标准,以全新积极面貌面对工作的各路问题,而现行部分企业往往缺乏合约性,仅凭领导的喜好或者一个人说了算,朝令夕改,这样没有激励的管理考评制度,一是考核结果如果与奖金、薪酬挂钩却非常的有限,就很难使得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二是领导的一人做主,另职工缺乏信心、以及使职工没有工作缺乏动力,从而很难使工作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有机协调起来。

第一,强化对绩效考核考评制度的认识。绩效考评机制是人力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人力基础性管理工作。考核制度不仅要正确运用考评机制标准和方法,还要首先要积极的做宣传、鼓励的沟通性工作,从而增强企业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测评制度观念的转变,增强内部服务思想意识、效率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以促进全体工作人员充分了解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二,从改变管理观念入手,让绩效考核在整体环境中发挥优势要为绩效考核创建一种环境和氛围。因为大多数企业员工还习惯于埋个地雷、端个炮楼的工作方法,还不习惯于职业化、表格化、模板化、规范化的管理,重复劳动、重叠的管理还十分多,这就是效率不高的根源。必须从观念上改变这种管理模式,不管是通过绩效考核再造管理模式,还是用其他的方式改变企业整体环境来促进绩效考核,目的都是为了建立一个理想的执行环境。将考核融入对事情的监督与落实上来,重视每一个细节,落实每一个细节。

第三,施行分类考核,构建合理科学的评价制度体系。由于各个企业的工作重心、岗位职能、工作任务都有所差异,所以不能用统一性的评价尺度去衡量所有人的工作标准,不同工作性质、不同类别的工作职工所设立的评价基准不能完全都一样。因此,应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考核,坚持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考核机制,从而减少实际考核评估中全部遵从领导为主的管理测评模式,以让更多的职工参与到新管理测评方法的考核去,从而提高民主化测评并重视民主化测评工作;这样做既可以提高考核的效率,又可以避免领导一个人说了算、朝令昔改缺乏应有的信用或极端民主化的现象。

第四,强化绩效考评机制的反馈与沟通。绩效考核中应加强人员信息之间的传递与沟通,以使考核主体更能了解被考核职工的工作具体情况,因此才能依据实践性的考核机制作出客观的评价,从而使考核人事管理人员认清企业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工作组织期望的差距,才能不断在原有的测评机制上作出创新改变,因此,只有通过强化考核过程之间的沟通协作、作出及时反馈、加强互动等考评协作交流方式,从而为设立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批评机制作出有力铺垫,最终促进考核实现激励与鞭策的作用,用以不断提高职工的积极工作意识。

第五,绩效考核需要取得广大员工的理解与支持通过培训来推动员工职业化进程,以确保员工的工作和职场表现符合企业制定的工作程序、方法、要求。通过指导、宣传、贯彻等方式,使员工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观念,了解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是发现问题,提高员工绩效,在帮助员工的同时,帮助企业提高绩效。同时,考核的执行者应不断保持与员工的交流,制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要想通过绩效考核的运行,达到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它必然要有广大的员工群众支持基础。

综上所述,作为推行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各级领导和人力资源工作者,作为被考核对象,要认真对待绩效考核工作,进而整合企业资源,优化人力资源,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与飞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让企业产品的质量、成本、新品研发的速度,都达到更高的水平。同时,还想通过本课题的探讨,开启企业制度化、职业化、表格化、模板化、规范化等管理之门。要根据企业的管理环境推行绩效考核,从而通过绩效考核再造企业管理模式,带动其他管理工作进步,才是本课题最终的目的。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论文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指通过学习、培训、教育、管理等方式,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与发展战略,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长期以来,农业一直都是我国的根本,农村人力资源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要力量,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长期缺失,加上建国初期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人口急剧膨胀,使得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诸多困难。

(一)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农村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大,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0年我国总人口约13.4亿,其中农业人口6.7亿,占总人口的50.05%,农村富余劳动力近2亿。农村人力资源总量大,增长速度快,开发潜力巨大。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5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劳动力适龄人口约5亿,其中有近2亿富余劳动力,我国人口每年大约以1,3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绝大部分在农村。随着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今后我国每年还将净增600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必将对社会就业、农村耕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巨大的压力,并将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

(二)农村人力资源的行业分布不合理。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在农村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1%,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5%,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4%,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7∶1.5∶1.5。随着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分布格局有所改变,但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仍不合理。近2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让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转移的途径是流向城镇和就地转移。

(三)农村女性劳动力从业人数和比例上升。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2009年我国乡村从业人员中,女性劳动力为2.4亿,男性劳动力为2.5亿,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女性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从1980年的1.5亿上升到2009年的2.4亿;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也处于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45%到2009年的49%。这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拉动,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以青壮年为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从而出现农村女性劳动力从业人数增加的现象。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例的上升是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方面的一个新特点,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四)农村人力资源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很弱。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小农经济意识浓厚,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现代经营和管理知识,经营管理能力较差,获取信息能力较弱和渠道较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很弱。部分农村居民因为思想观念守旧或是自身懒惰,就业只能局限在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上,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因为供过于求而得不到较好收益。部分农村居民自己筹办乡镇工厂企业,由于自身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企业规模不大,现代化程度较低,结果造成资源大量浪费,企业效益不高。由此可见,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弱的状况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制约了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基层干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足。基层干部在思想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部分基层干部非常注重物质资料生产状况,行动上追求看得见的政绩,忽视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然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则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强大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可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现代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和源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各级干部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举措,才能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抓手,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制度缺失。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影响,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聚集在城市里,农村许多制度缺失。如农村有效教育制度的缺失,优势教育资源被城市占有,造成农村受教育与城市受教育的不平等,适龄儿童失学率也高于城市。农村有效卫生医疗制度的缺失,使农民就医困难,造成身体素质下降。传统户籍制度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不成熟,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现有的土地制度,很难长期保护农民的土地收益,也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使用权和土地流转权。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村产业分布又比较集中,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产业,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中央在20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但在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落实情况不力,致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很少,接受职业技术培训人数非常有限。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5.3亿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6.8%、小学文化程度占32.7%、初中文化程度占49.5%、高中文化程度占9.8%、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2%,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年以上。

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处偏远地区,交通建设缓慢,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缓慢,农村劳动者受传统小农思想观念影响及其文化素质偏低的'制约,大多数农村居民存在落后、狭隘、保守的心态和观念。同时,广大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农村部分区域还存在封建迷信活动。农民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自身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农业发展急需的人才缺乏。农村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然而职业技术学校没有深入调查和分析农村现状与需求,没有实时动态地调整专业目标、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方向,做到农村人才培养供需接轨,因此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农村生产的需求,不完全是农村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模小、速度慢、深度浅,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体系保障,各类农村人才培训缺乏有效衔接与管理,导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严重的人才缺乏,也极大阻碍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

(五)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有近2亿人之多,急需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城市由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下岗、失业人口及隐性失业人口不断增加,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受阻。因此,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另一途径是就地转移,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进行就地转移。但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总量仍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很大。

(一)强化基层干部思想认识。国家应制定各种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并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考核,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大力营造良好环境。各级政府要吸引各类教育资源投资开发农村人才,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现代农业,真正把人才引到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第一线,给农村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确保农民的知识、技能得到提高。我国已将人力资源开发列入施政纲领,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将其纳入当地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真正实现科教兴农。各级政府应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加大投入,在经费上给予支持,政策上给予倾斜。

(二)建立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管理体制和机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智力保障。农村人才市场是沟通城乡人才交流的枢纽,是优化人才资源结构、合理配置人才的重要手段。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农村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从乡镇基层到省级,都要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体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在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上,创建农村特色的人才再生机制,内部保留培养现有人才,提高其技术和文化水平,引进吸纳专才、特才,使农村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趋于合理和有效。

(三)强化教育理念,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使农村面貌发生改变,更重要的是使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适合新农村发展的要求。农村劳动者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影响着农村劳动者的行为方式。要弱化农村居民不思进取、封闭保守的守成意识,全面普及现代农村社会文明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思想。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持续性、针对性的开发,要大力提倡“人人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和“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让农村居民树立“知识致富”的思想,真正掌握生产技能和科技知识,实现知识致富。帮助广大农民树立市场经济理念、人力资本理念,让农民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欧美及亚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更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一线”实干人才、实用人才。因此,要把职业技术教育放在与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培养大量的农村社会发展实用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农民就业意愿等诸多因素,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布局、师资的配备、专业的目标、课程的设置等加以综合权衡,从而培养出用得着、留得住的农村职业技术人才。

(五)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这是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各种资源有效使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首先,要尽快出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方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行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转移,以改善农村劳动力盲目、分散和无序转移的状况;其次,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联动机制。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可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第三,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推动其向非农产业流动,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

印度科技强国战略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研究论文

印度政府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将科技发展视为其提升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主要手段。建国以来,印度政府先后发布四个标志性的科技发展文件,《科技政策决议》(1958年)、《技术政策声明》(1983年)、《新技术政策声明》(1993年)和《科学技术政策》(2004)。以此来支持和指导本国科技发展。为贯彻科技政策,印度政府各部门按照国家或本部门的需要,在空间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制定相应“天文卫星计划”““无人月球探测计划”““一体化导弹发展计划”““生物信息研究计划”““信息技术发展计划”等具体发展计划,配合印度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在印度则居于战略地位。《印度科学报告》指出:科技人力资源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友好之间的重要桥梁,是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为实现其科技强国目标,印度建立起系统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根据印度国家应用经济委员会《全国科技调査》(2004)所提供的数据,印度根据教育资格定义的科技人力资源多达4020万,占社会劳动力总量的11.0%;根据从事职业定义的科技人力资源为2680万,占社会劳动力总量的7.3%。印度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主要由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组成,且各具特色:

2.1义务教育阶段:启蒙性科技教育

落实义务教育是印度开发其科技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印度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人数1.88亿人,占全部受教育人口的77.4%。2006年印度提出希望2010年人学率达到100%。印度的科技教育始于小学阶段,2010年4月1日,印度《儿童免费义务教育权利法》正式生效。为培养学生计量和科学意识,印度要求小学生必须记住1x1到22x22的'乘法口诀,在全国2500多所中学开设电脑课,要求小学生学会使用鼠标、键盘、打印机和掌握光驱、调制解调器等,要求初中学生必须学会如何使用教育软件、电子邮件和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要求高中学生学会利用电脑收集整理数据、图形处理和基础软件制作。

2.2高等教育:理工科为主导

印度政府注重高等教育,其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居世界前列。印度现有国立大学250多所,各种公立学院1万多所,私立理工学院1100多所,高等教育的人学率约为11%,属于精英教育。2010年7月24日印度总统帕提尔女士表示,教育是印度最优先发展的产业,印度将大力提升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覆盖率提高到30%,在校人数从1400万提高4000万人。

理工学科在印度高等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建国后,印度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立起6所“印度理工学院”(nt),在全国所有邦设立印度信息技术学院,专门培养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目前,印度自然科学、工程学、医学、农学在校生年增长率高于其他学科'。

2.3职业教育体系:技能之上

印度职业教育具有普通教育职业化特点。1978年印度政府开始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10+2”的职业教育方案,即在前10年对中小学生着重进行普通教育,后两年分别设立两套课程,一套帮助学生到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另一套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培训[5]。在印度,有6700所学校实施“10+2”职业教育方案。为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印度政府围绕农业、商业、工程技术、健康与pam医疗服务、家政科学与人文等六大学科门类提供150多门优质课程。

印度职业教育主要由三类学校承担:以实施职业教育为主的工业训练学校、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的多科技术学校、以实施就业为导向的技术高中。工业训练学校主要培养熟练工人与手工艺人,多科技术学校主要培养技术员,技术高中则相当于我国的职业高中。1968年印度《国家教育政策》中提出,至少50%的学生应该接受职业教育。

2.4继续教育体系:多措并举、灵活多样

为跟上技术进步步伐,印度重视继续教育和再培训。例如,印度针对国民文盲人数众多的现实,实施“黑板行动”、“大众半文盲行动计划”、“农村半文盲计划”开展扫盲运动;为加快技术工人培养,印度制定《学徒法》,在大中型企业实行学徒制;为培养高级技工,印度实施高级职业培训计划和针对特殊人群的培训计划;为培养软件人才,印度鼓励软件产业公司独立办学或与高校联合办学,支持在印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在印度,政府各部都建立起技术培训学校或技术培训中心,对本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6]。

根据《人力资源强国报告》,印度人力资源竞争力总体排名世界第54位,虽远落后于中国(第19位),[7]但其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却富有特色。印度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的经验主要表现为:

1.1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

印度将科技人力资源是视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友好之间的重要桥梁予以重点开发。印度政府承诺,政府信守支持基础科学、应用研究和人才建设的承诺;保证在大学和科技体系中加强科学基础设施;保证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增加对科学前沿研究的资助;保证科研机构的自主性、减少行政干预;保证科技保障体系和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多的研究机会'基于此,印度先后出台《国家教育政策和实施规戈ij》、《学徒法》、《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法》等系列文件法律,规范国家办学行为。

3.2重点支持国家战略产业

软件技术、空间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产业是印度重点发展产业,印度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也集中在这些等领域。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国家重点发展产业的高度契合,既成就了“印度硅谷”更为印度战略性支柱产业赢得了发展潜力。同时,富足的科技人力资源使印度成为软件及金融技术人员的“输出国”以软件业为例,印度每年大约培养出10万名工程师,其中5万~6万就业于美国,美国每年发放的h~b1签证中,印度占了44%。

3.3质量为重,强调工程应用

印度的高等教育质量深受国际社会称道,德里大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国际大学、孟买大学、亚格拉大学享誉世界。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众多一流大学为印度科学技术发展培养大批高级人才,从而使印度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和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使印度籍工程师、教师、医生和劳工在国际上职业评价良好。据麦肯锡报告,印度学生胜任外企工作的比率为25%,而我国仅为10%。

3.4心态开放,国际化培养

印度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首先,培养过程与国际接轨。除保留其本土的语言文字、历史等专业之外,印度其他专业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上,与欧美国家保持一致[1°]。其次,向外国投资者和世界顶尖大学开放其高等教育产业,允许哈佛、斯坦福和耶鲁等顶尖大学进人印度,帮助印度本土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提升素质。第三,视海外人才为本国“智囊银行”既允许其科技人才对外移民,更鼓励其回国创业。印度的研究所或大学,其科研人员中有近30%甚至50%的教授是从发达国家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服务的[11]。

截止2012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6000万人,居世界首位。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核心内容——中国的义务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取得卓越成就,但人才培养改革的呼声仍此起彼伏。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印度科技人力资源的整体规模尚不及中国,但其巨大成就仍值得我们学习。

4.1充分发挥教育对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4.2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30%,但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高等院校屈指可数。因此,必须实施“以质图强”战略,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习质量和民族素质[13]。这要求要通过实施有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计划和协同创新计划,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高水平师资培养计划,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国际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4.3将工程教育至于更加突出的地位

我国现行教育重基础知识,重考试分数,重学术型,轻技能型,学生记忆能力强,实践能力弱,模仿能力强,创新能力弱,这使构建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不足。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产业实用专业技术人才开发。

4.4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应服务于国家主导产业

2009年中国中央政府先后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并确定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七个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然而,高素质科技人力资源不足,约束着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因此,应围绕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创新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和评价发现机制、人才流动与配置机制、资源激励与保障机制。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要存在问题与措施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市场竞争的焦点逐渐从有形的资本、产品的竞争转化到无形的智力资本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转移内部结构的重心,不能仅仅看中市场资本的占有率以及资本的收入,更要重视企业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只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招收优秀的人才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保证完成企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更远大的战略目标。

1.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规划存在空白地带。每个优秀的员工进入到一个企业中都会有自己人生的职业规划,这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企业给予可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才能得以实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作为开发优秀员工的重要部门,为企业招聘优秀人才是首要任务,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前提是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所以企业中所有人员的招聘、培训和调动都是以完成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的,这样一来难免会造成企业员工不能实现自身职业规划的现象。作为企业的员工,为企业寻求更好的发展必然是每位员工的职责,但是当自己的职业规划与企业的发展产生矛盾之时,更多的人选择的是重新选择新的企业以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这就造成了企业的人才流失。

2.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不当。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中的重要部门,主要负责为企业招聘各种优秀人才,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让每位员工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国内的人力资源系统并不完善,企业的大小也各有不同,人力资源的开发并不能完全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律,这就造成了一部分人力资源得不到最好的配置。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不当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问题,这不仅仅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也会让员工的自身发展得到很大的限制。

1.为员工制定职业规划。员工的职业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员工自身发展的计划,也是企业发展的一块块基石。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部门,应该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通道,在招聘时就要了解清楚每位员工的职业规划,并且要把员工的职业规划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一员,让员工的自身发展与企业的大发展密不可分,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深入其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应注意,在一定的时期之内要对员工的晋升条件进行规划,让员工对工作更加充满动力,只有把这两者同时实施才能保证优秀人才最高效率的配置。

2.人力资源的有效规划。每位员工在企业中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只有把最优秀的人才安排到最合适的职位才能保证每位员工都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首先,人力资源开发部门要对人员现状进行盘点。企业的员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清楚的掌握每位员工的现状,及时进行盘点,才能了解员工对于职位的需求。其次,人力资源部门要有一套完整的接班人培养计划。接班人培养计划是每个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都必须做的功课,并且要让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要详细的了解到。企业要采取优胜劣汰的制度,让每位员工都有机会成为企业的接班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每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更加深入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的效率。

3.加强企业的薪酬福利。企业的薪酬福利是员工选择企业的首要条件,也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当员工的切身利益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强大的阻力。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进行岗位价值评估,企业中的每个岗位都有其相应的岗位价值,人力资源开发部门要对不同的岗位进行评估,员工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拿到与自己的工作绩效成正比的薪酬才是企业发展的可行之道。其次,要实施员工福利计划。企业的福利是对于员工的额外奖励,这种奖励模式只会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同时也体现了企业的人性化,这样的企业在员工的心里才是真正能够实现职业规划的地方。

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人才的流失是目前企业面临的难题,到底该如何留住适合企业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这就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者所需要解决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知识经济的竞争已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这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的竞争,更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较量。只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部门、人才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强者。作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联结者,让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的规划下拥有更多优秀员工,让更多优秀员工在企业的带领下实现人生价值,完成企业战略目标,才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担当。

浅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教育问题论文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它包括智力和体力。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大部分劳动力素质偏低,很难就业。根据调查显示,农村受教育的情况是;依然存在文盲现象,小学文化程度占30%,初中文化程度接近88%,高中文化程度还没有达到10%,还有一些人接受了职业教育,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

1.2 农村劳动力多,其中就业的人口不多

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地区,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有工作,文化程度不高,没有掌握其他工作的技能,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就业方向,而且自己积极改变生活的动力不足。

2.1 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2010年底,我国就业总人数接近8亿,其中农村就业人口近5亿人,占就业人口总数的60% 。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很大。按照我国的土地面积,大概需要1亿左右的劳动力,那么其他的农村劳动力就需要到其他行业中就业。这就需要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

2.2 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频繁的文化交流,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有很大帮助。但是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国民素质仍然普遍偏低,而且城乡差距大,城市的人民对教育很重视,整体素质远高于农村地区。所以农村教育必须重视起来,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全国国民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差异。

2.3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们需要懂农业技术的人才和开发更大规模更有生产力的农业资源。而通过加强农村教育,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一方面使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非农部门,使这些劳动力都能够就业,增加收入,也能缓解我国农村中存在的人地紧张现象,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使其掌握专业素质,掌握新的技术和管理经营的能力,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农村劳动力。

3.1 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我们国家一直对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但农村教育有很大困难,政府应积极采取进一步措施来增加农村教育的投入,只有让更多的农村人口受到教育,才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这些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要加强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让农村学习环境以及教学质量都和城市教育看齐。同时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给予优待,并开设多门学科。鼓励农村人口受教育。

3.2 提高政策支持力度

农村教育能够进行下去,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首先,农村环境差,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設施不足,农村教育很难发展,且一些农村地区老师文化程度也不高,应定期给农村教师做培训,传达一些心得教育理念,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制定一些有利于农村教师的政策,使教师愿意在农村发展。其次,对于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应当完善各地区的异地就读和异地高考制度,确保农民工子女继续受到良好的教育。最后,很多地区都只看到经济是否增长,而没有从长远眼光看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根本,各级政府要对农村教育重视起来。

3.3 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意识和能力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加快经济发展,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开发,紧跟现代化的脚步。对一些已经无法接受农村教育的农业人口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改变传统观念,增强独立自主观念,提高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就业。

[1]刘尧.农村知识贫困与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王肃元.依靠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02).

[3]叶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村经济,2006(3).

经济增长下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研究论文

近几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联合国总署在人力资源的开发报告中表示,全世界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主要依托的是人力资源,只有一小部分是依托国土资源。事实证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需要人力资源提供支撑。在21世纪经济、科技、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我国作为人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大国,更应重视其发展。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研究,目的是使我国经济在人力资源提供可靠保障的基础上得到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素质、就业率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并没有跟得上时代需求。比如,人力资源素质低的情况。据调查我国人力资源总数占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居世界首位。而人力资源中文盲总数占了世界文盲总数的四分之一,这大大降低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企业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单位,其管理人员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仅为十一年。这就表明有一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其原因是我国教育投资难以维持庞大的人口总数。又由于我国生产力的限制,生产技术、工艺、使用设备以及人员管理办法等缺陷,始终拉扯着生产劳动的效率。而应该为生产技术、工艺、使用设备等缺陷做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竟然有将近一半的工作任务不处于饱满状态,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技术性浪费,使得生产力因科技发展缓慢而处于劳动效率低下的状态,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21以科教兴国为意志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力资源开发必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发展特色的道路。然而这一道路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科学教育作为保证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的前提,让全体社会成员达成共识形成思维意志。其次,根据我国的经济情况,还要对人口增长的速度进行控制,使人力资源的开发道路求质不求量。作为其开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教育,要使其开发产物科技切实地应用到生产力之中,为我国经济增长下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行动的方向。

22以投身教育事业为基础

人口增长快是人力资源教育投资不足的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人口众多已经不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建设。这是因为劳动力各方面素质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又因其素质不高的劳动力人口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经济发展速度。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教育入手。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教育内涵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开发。具体措施为增加政府从最基本的基础教育开始增加投资力度,使人力资源中占大部分的未来劳动力具有较高素质。不光政府的教育投资力度需要提升,社会各界的办学形式更是要遍地开花。集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发展教育建设,让更多的适龄儿童走入校门。从而使我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与发达国家持平。对于已经在早年教育中落下的成年劳动力,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来实现,进而全面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劳动力的素质。

23以提供就业机会为手段

劳动力大量失业不仅会拉慢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还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要解决人员失业问题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来解决。扩大劳动力的需求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空缺,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措施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像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商业等第三产业都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闲置的劳动力得到就业机会。再有就是实行就业培训制度,使培训、就业分开来实现。具体就是走从开始的待业到培训到实现就业这一路线,使闲置的劳动力“动起来”。还可以通过企业与劳动力“双向选择”的方式,增加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提升利用率。除了对劳动力就业采取提供岗位的方式外,人力资源中技术人员的利用情况不足也是导致其开发失效的原因。对那些具有较强研究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要为其提供能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使其研发出具有高新技术的生产力设备以实现自身价值。这样一来绝大多数的劳动者就都能投入到经济发展的建设中去,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稳态增长。

总之,如今世界各领域竞争激烈,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我国的人力资源储备虽说丰富但却不能为现今的经济发展需求提供有力的保证,这是人力资源跟不上发展速度的体现。所以,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当务之急,笔者研究出了一系列实施战略,旨在为开发人力资源方式提出切实的建议。具体内容为建立科教兴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思维意识、扩大人力资源的教育投资以及提供劳动人员、技术类人员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力资源开发只有在思维、教育、就业等方面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有效促进中国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 02-15 社会实践摘草莓心得体会(模板12篇)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以下是一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感悟和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环
  • 02-15 库房管理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6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和困难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总结。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以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或许会对你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示。
  • 02-15 做导购的实践报告(实用18篇)
    实践报告需要我们全面地回顾和总结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参与的背景、具体做法和效果评价等。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践报告的典型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02-15 调研法院心得体会总结(模板19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积累经验和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以下是一些历届优秀毕业生写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正在写心得的同学们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 02-15 心得体会消费维权及感悟(通用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一段时间内的心路历程传递给他人,让他人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附上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与帮助。消费维权是现代消
  • 02-15 拜访培训心得体会(实用12篇)
    我通过培训心得体会,发现自己的潜力无限,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培训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 02-15 疫情防控的社会实践报告摘要(热门16篇)
    社会实践报告可以成为你个人成长的见证和记录,对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 02-15 国家发展成果心得体会(专业22篇)
    我们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做法,从而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我仔细研读了《国家中长期教
  • 02-15 企业环保申请报告大全(21篇)
    在环保问题上,不能等闲视之,每个人都应当有责任去关注和行动。这些环保总结范文展示了不同人在环保方面的认识和行动。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我公司因法定代表人、企业
  • 02-15 学生生病请假申请书范文(16篇)
    在撰写更多申请书时,要注重与目标机构或组织的匹配度,突出自己的优势和适应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申请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尊敬的老师:您好!xx同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