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反思性教学心得体会(模板12篇)

反思性教学心得体会(模板12篇)

时间:2024-02-21 22:48:03 作者:字海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让我们更加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与感悟。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教育反思性心得体会

当今社会,教育无疑是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难以绕过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教育的目的也在不断地被反思和探索。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反思教育的本质和方式,对我来说尤为重要。

首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评估。然而,在今天的社会中,这种模式已经变得过时和狭隘。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育的目标,将其从纯粹的知识传递转变为能力培养和品格塑造的综合教育。

其次,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和消化知识。然而,这种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力。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育的方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更多地扮演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和环境,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实践。

此外,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分数和排名为依据,对于学生的能力和优劣进行了简单粗暴的划分。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力。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育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关注他们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最后,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培养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然而,在过去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的课外环境也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育的价值观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和有创造力的公民。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教育的本质和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我们应该关注教育的目标和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教育的评价方式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持续的反思和探索,才能够使教育更加科学、全面和有意义。这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反思性教学

"教学秩序"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词语,它是教学工作中各种重要关系的安排,教学单位有条不紊的活动的状态,其内涵非常丰富、饱满。教学秩序发生在教学的每一个角落,牵涉到教学的诸多要素,教师这一因素显得尤其重要,即使是自习课上,教师的无形影响及管理惯例依然起着维持教学秩序的重要作用。笔者最近参加了一些课改课的课堂教学,发现这些学校的课堂纪律发生了一些悄然的变化,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

1、如果说传统的课堂是单一、安静、整齐的,那么新课程的课堂则显得凌乱、吵闹,出现众语喧哗、百家争鸣的局面,有时甚至是嘈杂不堪、没法收场,教师在课堂上是让孩子能充分地放出去了,却又不能有效地收回来。

2如果说传统的课堂是快节奏的.,那么新课程的课堂则显得比较缓慢、悠闲,常为了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合作而花费平时几倍的时间,教学进程也不再井井有条,还常有意外的突发事件发生,冲淡了教学的内容。

3、如果说传统的课堂是严谨的,细致的,那么新课程的课堂则显得比较自由、随便,表现出对学生身心的部分解放,在"学中玩、玩中学"操作不好就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许多过去的"违纪"行为现在被更大限度地容忍,甚至可能得到违心或夸张的表扬。

以上课堂现象可见对课堂教学秩序的解决迫在眉睫,新课程改革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善于思考,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那么应如何具体实施,让课堂活而不乱呢?笔者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了以下几点:

学生天生好动,所有学生四十分钟都完全不动一下那也是几乎不可能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参与,通过讨论达成统一认识,形成基本的课堂纪律规范。制定了课堂纪律就必须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绝对不能心软手软,即使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在修改前也要"错"下去,以维护制度的尊严。另外,运用奖励手段鼓励正当行为,惩罚制止不良行为,也是是巩固纪律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用鼓励性的语言强调纪律,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如赞美评价法--"这个同学的想法与众不同,请大家给予掌声鼓励。"对待违纪学生,老师要多用眼神、表情、语言、动作暗示、提醒,保证和保持正常的课堂秩序。如,课堂上学生有小毛病,老师可用眼神提示他改正,或者自然地走到学生身旁促其收敛,或者用声音的抑扬顿挫暗示;如果学生的违纪影响较大,可以突然终止讲课,用威严的目光告诫学生,把全班学生的目光引到那个学生身上,此时无声胜有声,一般就能制止。

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这种有张有弛的课堂情境中才能有效地并且轻松愉快地学习,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教师要热爱学生并且理解学生,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这样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乐于听取教师所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对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措施学生会配合,学生从心理上就接受了这个老师,纪律自然就好。除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之间建立竞争、合作、交流、信任的课堂学生关系。良好的学生关系能使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课堂中,学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可能会出现竞争与合作的学习情境。在合作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学习氛围好。

总之,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秩序之实质应该是"参与、互动、共鸣",在此理念指导下,安静还是喧闹、快捷还是缓慢、严密还是松散都将不再重要,合理而有序、主动而和谐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应该长期追求的秩序图景。

反思性教学模式

1.教学体系存在问题。

当代高校数学教学体系中,数学类课程主要被分在基础类院系,教学内容过于广泛,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够针对各个专业知识的需求而执行差异化教学,对专业方面的数学教育不具备一定的针对性,难以发挥数学教学的最大效用,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学生后续专业学习的要点,难以刺激其应有的发散思维。

2.数学教材存在问题。

如今的高校数学教材内容极具宽泛性,对于指导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游刃有余,但是对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就不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无法用直观的方式寻找到具有专业应用方面的数学例题。学生学习内容广泛却无法找到专业学习的办法,教师数学专业基础强却无法找到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所需数学知识的办法。

3.数学教学方式和手段存在问题。

教学方式过于呆板,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学形式过于简洁,这些都是传统高校数学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无法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性素质人才,培养出的只是一批应试教学下产出的“高能畸形儿”,这样的“人才”已经不能够被社会所接受。

1.多维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多维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改善我国高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那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观念,在根本上改善以往课堂秩序差、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参与度低等相关问题。能够适应当前新课标下对教学目的的根本要求。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着师生共同参与的多维性教学模式方向转变,这将成为今后高校数学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

2.多维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数学基础课教学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学术型教学模式,无法发挥高校数学课程内容广泛性和综合性的主要优势,它忽略了由理论转变成实践的重要性而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就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多维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注重教与学的双方互动,在保障教师授课情绪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能够提高高校数学的教学效果。

1.实施分层化教学目标,改善教学大纲制定。

根据高校学生专业的设计特点设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细化教学目标层次。根据目标的根本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制定出具有一定适应程度而又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对基础层面较差的学生,主要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狠抓养成教育,规范行为习惯,以力争成绩合格为根本目标;对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在保障其学习基础的同时要施行养成教育,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超过合格成绩为根本目标;对于基础层面较好的学生要深入挖掘潜能,刺激其发散思维能力,以力争成绩优秀为根本目标。只有进行分层次、立体化教学,才能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实现全员化进步的教学效果。

2.实施立体化课堂教学,丰富高校数学教学课堂内容。

实施立体化课堂教学方法可以有两种手段: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和实例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具有生动性、灵活性、互动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投影仪、电脑、幻灯机等电子仪器来丰富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课堂教学,能够充分的发挥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优势,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具有灵活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例讨论式教学方式可以完善师生间互动和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在疑难教学问题上可以提供合作性、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原本极具复杂化的数学理论可以简单的应用于具体的实际问题之中,深化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3.实施多维化考试方式,多角度完善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察能力。

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一项重要手段,能够明显地检测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应用的学习效果,也是检测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传统的闭卷理论知识考试并不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具备的创造能力。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的考察手段来丰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手段:首先,要采取期末测试与日常测试相结合的考察手段,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应试准备的行为,激发学生日常学习意识,将有效学习周期拉长;其次,要采取期末测试与论文考试相结合的考察手段,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度的掌控,便于强化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能够真正灵活掌控所学的数学知识;第三,要采取期末测试与数学建模相结合的考察手段,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反思性教学模式

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由于本课是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课,所以安排的第一课时内容较少,学习目标为: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课文。教学环节主要为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检测,巩固生字。

延续上学期的教研和模式研讨内容,本节课模式运用的重点依然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此环节中提出要求:1.小组合作读准字音、字词,把句子读通顺;2.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虽然课堂上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效果并未达到最佳,一是由于开学初,学生还未能较好的投入到学习氛围中,二是上学期虽然也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但并未领悟到它的真正意义,三是作为老师,讲得太多,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自主探究,这些原因都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同学不能积极参与合作讨论,在他人回答问题时,不注意倾听,思想不集中,这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还有待加强培养和提高。

在初读探讨了课文的整体内容后,就是对课文内容的梳理,通过“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这个问题来解决,但时间未把控好,有些赶。

在最后的自测环节,让学生写了几个生字,并同桌互批,找出错别字的时候,我应该由学生自主去纠错,去识记,而不是直接将错误告诉他们。

总体来说,这节课不够成功,很大原因在于自己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没有与同组其他老师认真交流备课,导致课堂效果不佳,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吸取开学第一节课的教训,吃透教材,钻研教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积极同其他老师交流,做好集体备课;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展示与回报环节的锻炼,期望能真正达到模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反思性教学活动

反思是人特有的一种心智活动,也是人有意识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境的能力。反思是人们思维的一种品质,它使人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从而更理性,更有目的地开展行动。通俗地讲,反思就是实践者对自己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教育思潮,首先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师教育部兴起,之后迅速波及并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界。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学校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就必须积极倡导广大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作为一个日常反思概念,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反思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著的沉思,是一种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反省解决的是现实问题,它允许在问题获得解决之前,存在怀疑和困惑。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是以思维活动的结果为思维对象,以思维活动的过程为反思的对象。个体进行反思,共有三种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开放的头脑,二是责任感,三是专心致志。正是这三种态度确保和推动了人们的反思行为。在以杜威反省思维理论基础上,培养反思型教师和提倡反思型教学的运动在世界各国的教育界蓬勃发展。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的,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优秀的教学观”进行深入地思考并依次作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关注教育事件的背景,发展脉络。二是能够对特殊的事件,情景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经验的重新建构。教学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续,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并由此达到三个目的:(1)对各种教学的活动的背景有新的理解。(2)是对教师自身和教学活动的文化环境有新的理解。(3)是对关于教学的一些想当然的假设有新的理解。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并对其选择负责任。反思不仅仅是对事件的描述,而且尝试着对教学事件和教学行为进行解释和提供证据。对教学事件产生的可能性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批判性反思,是给出所作决策的理由。同时也包括更广泛的历史、社会、政治方面的原由。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视的过程,是教师通过自我审视来促进自身能力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是教学研究亟待提倡的一种形式,也是校本教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力量。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性教学不是一种面向学生时的教学方法或策略,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一种用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它指的是教师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如反思课堂内外读写一体化的构建(即读写结合)的问题,要不断实验、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我们不仅重视多读多写,而且要继续深入地研究读什么、写什么,读多少、写多少、怎么读、怎么写、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读、喜欢写……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入。如语文课堂内外读写一体化的构建(即读写结合),教学时应做到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使学生装获得读写的有关知识,从“仿”学“创”,经常进行写段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在怎样读、怎样写上,用发展的观念来思考,用语言规律进行指导,用创新的方法来指导读写结合的创新,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育应从时代发展和未来社会的需求的高度重视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性,把教育重点转移到开发潜能、启迪心智上来。要通过语文课堂内外读写一体化的构建(即读写结合)的教学,多种形式培养、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掘学生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创造萌芽,为培养创造人才打好基础。读写结合要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扬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优的发展。在读写训练中,要坚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认真传授和指导学法,培养学生扎实的独立读写的能力和自觉读写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视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课外活动为一个整体。这样就能拓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育的思路,发现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的千姿百态,感受到学生创造潜能亟待开发,就能激发为语文教改开辟另一块沃土绿洲的热情,更会千方百计地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省下时间、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发展个性。

二、反思性教学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反思性教学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蕴含着三个基本理念:

第一,教师是专业人员。这里的“专业”不是把所教的学科内容作为其专业表现,而是把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对于专业人员来说,最难的问题不是应用新的理论知识,而是从经验中学习。学术知识对于专业工作是必需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专业人员必须具有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

第二,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需要持续成长。教师三为专业人员,由新手成为专家型教师,是需要过程的,而且这个过程是无止境的。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成长的基础。

第三,教师是学习者与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是自我引导的结果,因此,教师始终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加以思索、研究、改进,由教师来研究改进自己的专业实际问题是最直接、最合适的方式。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上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第二个阶段是在教学中进行反思,既及时地在行动中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第三个阶段是在教学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反思总是指向自我的,反思者本人既是反思的对象,又是反思的承担者。教师的反思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因此,教师反思过程实际上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结合,教学与反思结合,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来源。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杠杆。

三、反思性教学的步骤和基本策略

(一)反思性教学的反思

一般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循环或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是反思的起点,这些困惑和问题为反思性教学提供了可能。因此,对问题的认识和反思是反思性教学的第一步,只有首先澄清问题、界定困难,才能使反思性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接下来就是要拟订反思的计划,为反思和探究做好准备,并开展行动。最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评价,这样,教师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在这样一个循环或螺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动态的反思与行动对其教学实践进行管理、评价和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反思性教学关注自我反思,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价值观、教学哲学进行修正,使之更好地适合于教学情境,其教学实践水平也呈现螺旋向上的趋势而得到提升。

当然,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不可能存在一个标准的模式,因为反思本身就具有情境性和不确定性。反思只能针对具体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而在可能的条件下展开。尤其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反思也应该超越单纯的操作技术层面,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一种方式。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1、教学反思的特征。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其次表现为超越型。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2、教学反思的方法。第一,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开辟信息绿色通道,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第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3、教学反思的类型。若按时间来划分,教学反思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反思性教学

近日翻阅了《反思性教学》一书,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撰写的教育学理论著作。

他在论著中提到: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主张在教学完成过程中,培植教师“反思”的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是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这种“教学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当前教学的一种主流。它带来了浓厚的反思气息,进一步激活了当代教学领域,给常规性教学注入了活力。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反思思维:

首先,在教学中,要把反思作为一种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在实践中发展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提供实践及对实践进行反思的机会,并把反思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逐步培养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

其次,把典型的反思教学案例可以汇编成册,内容可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录像、同学或同事的反馈、指导教师或专家的评论等训练反思思维,提高反思能力。

而选择典型反思案例必须是:一是对自己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二是在教学反思案例中有代表性。

当然反思分可以只表述“好”的反思,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漏洞”反思。“好”或“漏洞”反思性评价的意义在于有话可说,说的话对别人有启发性,有借鉴意义。

再次,共同反思。教师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谈论,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并能使个体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经验得以共享而带来的满足的情感体验。

对一个教师来说,如果他的反思过程能保持自我连续性,那么,在教学中共同确认问题,共享信息,共享资源,从同的角度分析教学,确定适当的行为方式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好”等问题。

正如考文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

而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只有在反思性教学中才能得到改善和发展。

《反思性教学》读后感

有学会反思,才能成为有能耐的教师;只有学会反思,才能走向成熟。该书很好的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从各个实用的角度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很多启发,书中关于各种教育细节的描写、问题解决的阐述、个案的叙述,都给我们提供了开放式的探讨机会,书中的各个章节和案例都促使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教学实际出发来思考教师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切身处地的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思量,在教师职业的道路上扮演引路人。

我发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但反思却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反思可以使我们扬长避短,不断修正错误,不断创新。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汲取收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经常思考类似:“我的教学有效吗?”“我是如何实现教学的高效益的”、“我怎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问题,可以让教学永远处于不断改进的动态变化之中,处于一种合理科学的理智状态之中,处于一种低耗高效的有效教学之中。

我想:教学过程中凡是能引起你的注意,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日记的素材。通过积累事实,我们会从具体事物中看出一些共性的东西,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这对于培养和训练教师反思教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为一个教育家,能够写出那样大量的、出色的教育著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十分注重收集自己的教育经验,仅教育日记就坚持写了三十多年。

在担任了几年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后,我发现信息技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反思。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核舟记》的反思性教学

《核舟记》一课详细地描绘了核舟上五个人物的造型。在通读了这篇文言文后,给学生制定出分析对象,自学范围。然后让学生分组用形体演示其造型。学生为了准确地重现核舟上的五个人物,团结起来,主动地查字典,解词、翻译课文,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之后,他们精心制作了白胡子,“峨冠”、“手卷”装扮东坡;为了表现佛印的大肚子,(佛印“绝类弥勒”)他们在毛衣里塞满运动服,还另外用一个运动服斜系在肩上,以表现佛印身批袈裟,“袒胸露乳”;演舟子的同学挽起了头发,以示椎髻,脱了鞋和袜子,以更好地表现“右手攀右趾”;他们用凳子做炉,拿来了班级里的水壶,还特别声明没有找到蒲葵扇,只能用折扇代替;最后,他们还把讲台当成了船,在上面演示。学生表演的时候,我就在课件上勾勒出他们表演得正确的地方,以示表扬。“表扬包含着给被试以关于他自身的能力和自我主动性的反馈,从而使本人完成工作是愉快的,而且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完成工作的”。因此,学生们并未因为有错而感到沮丧。通过第一次排演,学生很快理解了“左手执卷末”“右手执卷端”等较易掌握的语句。但“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是怎么回事呢?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又是怎样一种姿势呢?同学们又一次投入到紧张,欢快的探讨中去。他们联系了核舟上人物所处时代的潮流,想到东坡、鲁直所穿的是长袍,“现右足”、“现左足”自然就理解了。于是,同学们又找道具,补足了这一细节;通过查字典,问老师,他们弄清了“躺为仰,卧为侧”。终于准确地塑造了佛印的造型另外加入了“若啸呼状”的细节??当他们第二次表演后,已经完全理解了课文中这一部分内容的含义,同时体会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既然文中的大部分内容都靠他们自学理解了,那么,剩下的部分自然在愉悦的氛围中迎刃而解。最后,在同学们成功的喜悦下,再一次统观全文,使他们对文章的认识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完整而清晰。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临场情况,随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而学生饶有兴趣地根据自身水平按照自己设计的程式、方式讨论,学习的过程,正是学生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样一来,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文字词学习在学生主体活动和教师引导下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教学内容的设计,一般须遵从学生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完整、生动地呈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美学价值。在整体感知课文的艺术美和解决文字障碍之后,通过动手做“核舟”,改写评点“解说词”,使学生在动手做、动手改、动口说中,理清课文层次和说明顺序。最后,学生们再一次通读全文,使他们的认知经历了从语言文字到形象生动的表象,再到语言文字的完整过程。帮助他们将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吉尔伯特·海特在其《教学的艺术》一书中曾谈到:“如果我们不能获得一声出自内心的笑,那么这一天的教学就白费了”。通过演课本剧,动手做“核舟”,改写评点“解说词”。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正是获取一声声出自内心的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他们满含笑意的眼神,他们精彩纷呈的表演,他们此起彼伏的掌声,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受到了师者的伟大与自豪。如果不是因为时间有限,我真想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拍照录制下来。真的,在这短短的一节课过程中,孩子们给了我无数的感动:他们准备了齐全的道具,他们制作了精巧的核舟,他们全心的配合表现。如今他们又将美好的回忆留给我,让我独自回味无比享受。由于本人板书的基本功比较差,所以本课教学过程中,板书的字迹不那么令人满意,需要今后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核舟记》的反思性教学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其中有两篇记:一是《桃花源记》,一是《核舟记》。

《桃花源记》“记”的是桃花源实地实景,描写了桃花源的环境、场景、人物等,属于游记类的记叙文;《核舟记》“记”的是“核舟”,一件工艺品,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此两篇放在同一单元,自然形成比较。

因此,我预设教学环节之一:在整体感知之后,让学生比较《核舟记》与《桃花源记》在文体上的差异,明确“记”这种文体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

而《核舟记》属于“记”中的少数,虽是略读课文,却存在精读的价值。

作为文言文,《核舟记》中有值得积累的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还有一些文言通假现象。

疏通文意是分析文章结构、写作特色的前提,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把握重点字词的理解则尤为必要。

本文所有生词皆有注释,不必单列“解词”一项。

在学习前,我首先设计了如下预习作业:通读文章三遍,摘抄文中生字词;结合工具书解释文中你认为重要的或难懂的文言词的意思(标注在课本上);归纳全文的通假字等。

为确保预习实效,我在课堂上是通过检查预习作业开始新课教学的。

在检查中,我发现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只要花一定工夫就能做好。学生归纳的生难字注音有“罔、贻、糁,髯、褶、篆”等;通假字有“有、衡、甫、诎、简”等。

这一举措既落实了字词教学,也为通读全文、疏通文意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预习作业设计并落实的成功之处。

在文言文教学中,设计预习作业对有一定阅读基础的初中生可以适当推广。

课堂疏通文意环节,我没有按部就班地逐句进行。而是围绕标题“核舟”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从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之后,我采用“取头取尾”的阅读方法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提取出来,让学生去发现这两部分的联系。

学生在多遍朗读和比较讨论后,汇总了如下发现:开头是总说,结尾是总结;结尾“技亦灵怪矣哉”与开头有“奇巧”相照应;结构上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等。

此话题交流和“取头取尾”阅读方法的采用使学生简捷明快地感知了文章整体内容和把握住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作为说明文,《核舟记》结构严谨、精巧,语言准确、精练、生动,采用了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摹状貌等,不愧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

那么,如何与现代说明文的阅读教学相得益彰,突出八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于是,我预设教学环节之二: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了解主要的说明方法,把握说明的顺序。

在通读全文、话题交流及“取头取尾”式分析之后,学生能很快明确:

《核舟记》以简练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技艺,核舟的内外结构、人物、文字、图章等,条理清楚,层次井然。

文章以核舟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详有略地对核舟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述和说明。

只是对核舟的正面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有学生提出质疑:

课文为什么不按从头到尾的说明顺序?为什么要先写中间的船舱?

虽然这个问题的`探讨花了很长时间并导致教学无法按计划在两课时内完成,但在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质疑、解疑的能力上却具有发展空间。

最终,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明白了先写船舱的好处:船舱是背景部分,直接联系上文核舟主题“大苏泛赤壁”;窗上刻字选的是《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中的诗句,则暗示活动的背景。

这十六字的雕刻足见雕刻家的结构艺术,文字打破时空,成功展示小舟外的艺术空间,冲破了数百年的时限。

在此背景下,神情各异却志趣相投的人物出场就顺理成章了。

《核舟记》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此“记”独特,则教学变之。其实,反思的过程也是在探索。

只是,我认为探索的过程不一定要发现“新大陆”,但一定要培养“新视角”。

(注:本文已发表于《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案》第11期。插图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

吴旺青,女,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中学,市学科中心组成员,曾在省市级优质课大赛中获奖,担任过市级课题研究负责人。

教育信念:崇尚教学应着眼于个体生命的全面成长,具有促进人心灵成长的价值。

长按二维码,订阅此公众号。

id:xuyundmx。

《反思性教学》读后感

近日翻阅了《反思性教学》一书,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撰写的教育学理论著作。他在论著中提到: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主张在教学完成过程中,培植教师“反思”的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这种“教学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当前教学的一种主流。它带来了浓厚的反思气息,进一步激活了当代教学领域,给操作性(常规性)教学注入了活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反思思维:

首先,在教学中,要把反思作为一种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在实践中发展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提供实践及对实践进行反思的机会,并把反思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逐步培养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

其次,把典型的反思教学案例可以汇编成册,内容可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录像、同学或同事的反馈、指导教师或专家的评论等训练反思思维,提高反思能力。(但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值得写成完整的反思性教学案例。)而选择典型反思案例,必须是:一是对自己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二是在教学反思案例中有代表性。当然反思部分可以只表述“好”的反思,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漏洞”反思。“好”或“漏洞”反思性评价的意义在于有话可说,说的话对别人有启发性,有借鉴意义。

再次,共同反思。教师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并能使个体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由于自己的经验得以共享而带来的满足的情感体验。对一个教师来说,如果他的反思过程能保持自我连续性,那么,在教学中共同确认问题,共享信息,共享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教学,确定适当的行为方式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好”等问题,尤其重要。

正如考文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因此可以说,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专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从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反思,而且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教学技术上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符合作为研究型教师的角色定位。而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只有在反思性教学中才能得到改善和发展。

杜伊凡教学反思杜威反思性教学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善良的猩猩——伊凡。它原来和家人生活在中非,父母被人类杀死,它和妹妹被送往城市,妹妹却不久死亡。宝宝的它住在巅峰商城,和几个朋友生活在一起,和人类和平共处,它很喜欢画画。当可爱的小象露比到来后,唤醒了伊凡对丛林的`记忆。他知道了现在生活的只是牢笼,不是家。最终他凭借着自己的绘画技巧在好朋友——人类茱莉亚的帮助下,受到大众反映,和好朋友们被送到了动物园的野外自然区,彼此都见到了同类,快乐的生活。

文章曲折生动,感人迷离。看过之后,伊凡仿佛就在我们内心深处,它在国外哪里早就不重要。如果它是一个人,它一定是个实在的好朋友。他就是一个人,具有思想、情感,可以为了朋友付出一切。作者将内容写得一波三折,从种.种困难中,让我们懂得了自由来之不易,家庭才是内心的真正向往。

从伊凡为了朋友而想去“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珍惜友谊,“称职”的“朋友”。它们住在用玻璃做得“牢笼”里,要去动物园艰难无比,就倘若要登天一般遥不可及。读着读着,不禁让我们感受到友谊的力量!从中,我还感受到伊凡很聪明,它靠自己的爱好画画,帮它和朋友获得了自由。它在用许多张纸拼成的大正方形上,用涂料写下了“home”并揉成一团,给人类好朋友茱莉亚看,希望她能看懂其意。茱莉亚竟真的看懂了并帮助伊凡到动物园。由此可以让我们深深感到友谊的力量不分人类或动物,它没有界限,只要心连心,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反思性教学需要勤于调整反思

近日翻阅了《反思性教学》一书,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撰写的教育学理论著作。他在论著中提到: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主张在教学完成过程中,培植教师“反思”的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这种“教学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当前教学的一种主流。它带来了浓厚的反思气息,进一步激活了当代教学领域,给操作性(常规性)教学注入了活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反思思维:

首先,在教学中,要把反思作为一种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在实践中发展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提供实践及对实践进行反思的机会,并把反思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逐步培养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

其次,把典型的反思教学案例可以汇编成册,内容可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录像、同学或同事的反馈、指导教师或专家的评论等训练反思思维,提高反思能力。(但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值得写成完整的反思性教学案例。)而选择典型反思案例,必须是:一是对自己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二是在教学反思案例中有代表性。当然反思部分可以只表述“好”的反思,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漏洞”反思。“好”或“漏洞”反思性评价的意义在于有话可说,说的话对别人有启发性,有借鉴意义。

再次,共同反思。教师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并能使个体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由于自己的经验得以共享而带来的满足的情感体验。对一个教师来说,如果他的反思过程能保持自我连续性,那么,在教学中共同确认问题,共享信息,共享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教学,确定适当的行为方式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好”等问题,尤其重要。

正如考文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因此可以说,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专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从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反思,而且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教学技术上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符合作为研究型教师的角色定位。而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只有在反思性教学中才能得到改善和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 02-21 公安局依法治县工作总结(汇总14篇)
    每个人的月工作总结都是独特的,它不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是我们对自己的一份负责和认真的态度。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一篇完美的月工作总结,可以参考以下的范文,与自己的工作
  • 02-21 网课体会高中生活(通用18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如果您正准备写一篇总结,请不妨参考以下范文,也许能够帮助到您。网课已经成为了当前的
  • 02-21 美术课代表申请书(通用16篇)
    范文范本是通过整理和总结具体案例的方式来展示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的运用,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便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该知识或技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 02-21 销售工作计划集(汇总21篇)
    销售工作计划是制定销售目标、明确销售策略和安排销售活动的一种重要工作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销售工作计划,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国内白酒市场已略现谷底之势,竞
  • 02-21 供热收费员心得体会大全(13篇)
    心得体会是一个自我反思和评估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挖掘自己的潜能。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
  • 02-21 法制讲座主持词(精选17篇)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代表所有人向各位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演讲是一种艺术,而主持词则是演讲的重要环节,下面是一些成功的主持词案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 02-21 售后客服自我总结(通用17篇)
    自我总结是对自己努力和付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是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机会。小编整理了一些精选的自我总结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思路。
  • 02-21 C语言程序设计心得体会(精选14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接下来,我们将阅读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选文章,一起来感受一下吧。学习c语言已经一年多,对c也算得上半个入门
  • 02-21 铁路换岗位申请书(精选14篇)
    在写申请书时,需要注意语言流畅、逻辑严谨,突出重点。小编整理了一些申请书的精选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和分享经验。尊敬的各级领导:我叫xx,男,x族,中共党员,
  • 02-21 新当选商会会长讲话大全(16篇)
    演讲稿的写作需要注意逻辑清晰、语言简明、重点突出,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有效传达信息。推荐给大家一些优秀的演讲稿,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和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