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蒙氏数学教案(汇总21篇)

蒙氏数学教案(汇总21篇)

时间:2024-03-23 08:57:02 作者:书香墨

编制教学工作计划需要考虑学科特点、学生需求、教学环境等因素。希望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帮助大家编写出更加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84页―p85页“可能性”

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多媒体课件。

摸球盒、转盘。

一、谈话引入课题。

数学故事:《生死签》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请问,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么?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板书:可能(不一定)一定不可能

【可能性】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介绍学具,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纸箱、8个黑球、1个红球(两种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2、【猜想】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出示课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填在书上。

三、探索研究,得出结论。

实践探索。

(1)【操作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每人摸5次,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组长负责)。

(2)【验证】统计摸球的结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

(3)【深化认识】各小组将摸球的结果进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摸到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4)延伸:如果要一定摸到黑球,该怎么办?

如果要黑球和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大,怎么办?

四、实际应用。

1、试一试(1)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课本85页练一练)

2、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分别摸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出示课件】

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冬天会下雪),内陆地区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学生回答),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x气候,冬天不太冷,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说一说活动。

【出示课件】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数学教案

1、在游戏活动中,理解进位四的运算道理,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听题打算盘。

2、能积极投入探索活动,操作寻找总结方法。

鞭炮若干,算盘(人手一份),苹果、梨子(每人一个)、汽车六辆、数字卡片若干、记数卡片若干、开汽车的音乐。

1、游戏“放鞭炮”(学习进位加4的运算法)。

(1)激发幼儿关心爷爷、奶奶的情感:

师:再过几天就是重阳节了,是谁的节日?我买来许多的鞭炮一起和爷爷、奶奶过节,好吗?我买的鞭炮有些不同,你要做出里面的题目才会响。

(2)出示鞭炮卡片(9+4)幼儿尝试自己拨珠计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集体边讲述边操作理解之后,我们一起来放个鞭炮(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7+4)师:请一个小朋友在大算盘上做,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集体拨打),答对之后师:这个鞭炮我们也可以放了。(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16+4)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你为什么这样做?集体拨打,我们一起来放放这个鞭炮。(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8+4)师:我也来做做,(错误指法),对不对?哪里不对?应该怎样做?(小结:先去再进)(乒!乓!)。

(3)师:大鞭炮放完了,我们再来放放小鞭炮。(教师出示小鞭炮并翻开题卡,幼儿按题拨珠)。

幼儿自由选择拨题,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并引导能力弱的幼儿讲讲这样算的原因。

师:放完了鞭炮,我们还该给爷爷奶奶买什么礼物呢?(幼儿发散思维)商店离这很远我们要乘车去买礼物,可是这些车没有车牌,不可以在马路上开。(出示红、黄、蓝、绿、橙六辆小汽车)我们先要把车牌号码找出来。车牌号码在哪呢?(出示数字4、7、1、2、9)秘密就在这些数字中。

师:红颜色的汽车车牌号码是把这些数字从小排到大。猜猜是多少?(12479)。

师:兰颜色的汽车车牌号码是把这些数中最小的放在第一位,后面的由大到小(分组说是多少?19742)。

师:绿颜色汽车车牌号码是把这些数单数放在前,双数放在后,然后从大排到小(个别说,演示排列法97142)。

师:还有三辆汽车的车牌在我的卡片上,请你们记住拨入算盘。(教师出示卡片,幼儿记数拨珠)。

师:水果店到了,在每张桌子中间都有装满水果的筐,水果的背面都有一道题,请你们用心算的方法算出来,算对即可买到这只水果。

幼儿心算买水果。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水果分给爷爷奶奶吧!

数学教案

(二)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师板书:35.673.567356.73567比较大小.。

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1.例1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4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4米=4毫米)。

(2)师移动0.004米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0.04米=40毫米,原数扩大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4米=400毫米,原数扩大1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4米=4000毫米,原数扩大1000倍)。

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可以)。

教师: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

板书:……。

(3)从这一例子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

在同学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板书)。

3.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反馈:初步应用规律具体说明小数大小是怎样随着小数点向右(左)移动而变化的.。

完成105页“做一做”及106页上面的“做一做”.。

下面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

3.72(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372(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37.2(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缩小100倍)0.506(缩小1000倍)50.6(缩小10倍)0.0506(缩小10000倍)。

4.引导初步解决问题.。

(1)试把0.654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2)同理把43.9缩小10倍,10o倍各得多少?

5.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数点移动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1.填空.(投影)。

(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倍,得().。

(2)把8.7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这个数就比原来()倍.。

(3)把142.5缩小100倍,小数点向()移动()位,得().。

2.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各扩大多少倍?

0.81.254.0368.73。

3.下面各数,如果把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7.35.940.248125.6。

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新课安排了三个层次。

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整地归纳出移动规律.。

第三层,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不包括补0的问题)。

数学教案

《圆的认识》(六年级上册第57、58页内容。)。

1、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圆规画圆。

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

能熟练地画出规定大小的圆。

圆形纸片、圆规、米尺、铅笔、彩笔。

搜集信息:生活中哪里见到圆?

动手操作:剪好一个圆片。

1、填空: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用字母()表示。

连接()和()任意一点的()叫做半径。

通过()并且()的()叫做直径。

2、用红彩笔描出圆中的半径,用蓝彩笔描出圆中的直径。

探究一:完成学习卡。

探究二: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等于()的长度。

()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达标训练:

(一)基础题(必做)。

1、判断。

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半径。()直径是半径的2倍。()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任意两条半径都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2、填表。

(二)拓展题(选做)。

用圆规和尺子画一自己喜欢的组合图形。

综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课外作业:课本练习十三。

知识延伸:用圆规和尺子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数学教案

课题:圆柱的认识(六年级下)。

教材分析:

(一)此部分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具体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这两种图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能为今后的空间几何学习打下基础。本课时教学内容为第一节——圆柱的认识,具体在课本的10~12页。

(二)教材中首先呈现的主题图为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物体的图片,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例1教学圆柱的组成及其特征。并通过快速转动贴有长方形纸的小棒,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例2教学圆柱侧面、底面及其之间关系。让学生想像侧面展开后的形状,接着让学生剪开侧面,通过操作看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使学生亲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做一做”通过让学生制作圆柱,加深对圆柱特征以及圆柱侧面与底面、侧面与圆柱的高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目标:(1)认识并能指出圆柱的底面及其高,侧面。

(2)掌握圆柱的特征,能列举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

(3)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与圆柱底面的关系。

(4)增强自主探究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认识以及它与圆柱底面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圆柱模型,纸质圆柱模型(学生用),ppt课件,硬纸板,剪刀,胶水,直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图片欣赏,整体感知圆柱体形象:(ppt)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比萨斜塔,客家围屋,岗亭,蜡烛,灯笼)有没有发现,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2.设疑: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柱形呢?(美观,坚固,容易滚动。。)。

3.导入课题:恩,圆柱体可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它也能给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一起好好地认识一下圆柱体。(板书:圆柱的认识)。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实物模型观察,初步了解圆柱的组成:老师这里有一个圆柱模型,每一位小朋友手里的学具中也由一个纸质的圆柱形模型,可以把它拿出来,仔细观察一下,用手摸一摸。思考一个问题: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除此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可以同桌小伙伴合作。(板画:圆柱图形)2.课堂交流:

(1)谁已经知道了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谁愿意告诉大家。(两个圆和中间部分)(2)概念学习:

a.我们把这两个圆面称之为圆柱的底面(黑板图中注释指明),所以一个圆柱有两个底面,它们都是圆形。

b.中间这部分称为圆柱的侧面,小朋友们可以再摸一摸,它是凹凸不平的还是光滑的,它是一个平面图形呢还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圆柱的侧面是一个光滑的曲面)黑板上注明侧面。

(3)学习了两个概念,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还想说什么?预设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一样大小的圆;预设2:圆柱的上下是一样粗细的。。(4)教学圆柱的高:老师有一个疑问,想请大家帮忙——圆柱有没有高呢,它的高究竟是在哪?谁来帮老师指一指,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一画。

(5)总结圆柱体的高的特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1)圆柱的高有无数条(2)圆柱底面上任意一点到对面作任意垂线都是圆柱的高(3)连接圆心之间的距离也是圆柱的高。(若学生面有难色,则老师直接示范几种高,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请学生从中找出正确的高,并尝试总结圆柱体的高的特征)。

(6)延伸学习:圆柱形生活用具中的高(硬币的高称为厚度,毛巾架的高就是它的长度)。

三、练习应用。

练习一:(ppt)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圆柱体。若是,请分别指出底面,侧面和高;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圆柱,圆台,侧躺的圆柱,中间小两头大的近似圆柱体)。

四、设置问题障碍,深化圆柱特征学习。

1.设疑: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侧面就一定能组成一个圆柱?(ppt明确问题)。

2.实践操作:有的小朋友说能,有的小朋友反对。没关系,我们亲自动手试一试,看看究竟圆柱的底面和侧面有什么关系。请再次拿出你的圆柱模型,拿起剪刀,试试把它沿着虚线剪开,分成两个圆和一个侧面,然后再看一看,这个侧面究竟是怎么样的图形。(师走动了解学生操作情况并辅导)。

3.课堂交流:发现了吗?原来圆柱的侧面是一个(齐答: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体又有什么关系的?再思考一下。(若学生觉得困难,可提示:想不到的小朋友,不妨把其中的一个圆放在桌上,然后试着把剪下来的长方形侧面卷起来,使它刚好可以跟圆贴合)4.总结规律: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高,宽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

5.回归问题,明确答案:现在谁再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等的圆和一个侧面就一定能组成一个圆柱?(错误,因为圆柱的侧面与底面大小是有关系的)。

五、练习巩固。

1.练习一(ppt出示课本练习)。

2.练习二:请根据圆柱的底面与侧面的关系,自己动手做一做圆柱体。并在模型中注明底面半径,高的长度。

数学教案

有一次,我问小朋友想玩什么游戏,小朋友都说喜欢玩捉迷藏,根据幼儿的爱好,结合《幼儿指导纲要》大班小朋友的数学方向目标,刚好可以结合设计一节情境教学活动。

1、通过情境活动,让小朋友感受与动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

2、通过游戏,让小朋友能辨别上下和自己的左右方向;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发展孩子的思维力。活动准备:

黑板、ppt、活动操作学具每一人套、

让小朋友在音乐的伴随下来到森林里,感受愉快的心情。

1、情境延续,让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玩游戏,从而感受与动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播放ppt)。

2、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小朋友能辨别上下和自己的左右方向。

1、让孩子感知天黑了就要回家,以免家长担心。

2、请小朋友记清小动物住的地主。

小狗住在河马的上面;

小兔住在小猪的下面;

老虎住在小兔的左边;

狮子住在绵羊的右边;

袋鼠住在犀牛的右边。

3、活动操作(通过操作,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方向思维)。

1)讲述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教师巡逻指导。

3)请完成的小朋友把图贴在黑板上,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去帮助没有完成的小朋友。

1、让小朋友说出小动物的家在哪里?

2、听音乐退场。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用情境贯穿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新颖,教学过程清晰明了,目标明确,气氛活跃,教态语言适合孩子的年龄,在这个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重点、难点没有突破,在活动过程中,我忽略了空间关系比较抽像,而且也有相当的难度,而我对于重点内容一带而过,没有讲解透彻,加上在讲解小动物的家在哪里时,还没让小朋友记得他们在哪一个小动物的哪一边,就开始操作了,导致孩子在方位的认识不够全面,使孩子操作时增添了难度。最后,在结束语时,时间比较紧迫,讲解得太仓促,草草了事,小朋友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结束了。通过这次的观摩学习,使我认识自己在教学方面有很多不足,经过教师们的反馈建议,我从中领悟了一节好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分析周祥,备好了教师,还要更好的备好小朋友,从每个环节当中分析他的利敝才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我会续前继往,不断反思,让我在幼教事业中不断提升自己。

数学教案

物体的平移在学生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为数学概念则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因此本课在介绍平移时要注意教学应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导入,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现象并体会他们的特点,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能直观的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感知平移的特点。

1、怎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

2、平移运动是怎样的运动?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研究一种生活中常见到的运动方式。(平移)

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

师: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根据你们昨天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看看画面上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生:平移现象有观光梯、缆车、话题、小汽车。

师: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用手势来演示给大家看?

师:这些运动都是平移现象,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课件出示)

同学们认真观看。

刚才我们观察了那么多的平移现象,那现在请同桌互相说一说,你们各自见过的平移现象。

学生自己用桌子上的物体做运动,然后集体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平移的定义。

当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它的(形状)、(大小)、(自身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位置)改变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平移现象。

师:这里有几座房子,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移移看!

学生交流汇报。

小房子师朝哪个方向移动的?怎样运动?(让学生用语言描述)

师:说的真好!瞧!(出示平移的特征)

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两只蝴蝶,两只小乌龟为什么不连?(方向不同)

其实,再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处处有平移,比如:我们在学习美术时,也能用到平移。

平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课后大家可以运用轴对称和平移画一画,剪一剪,老师相信你们的作品会更出色,更漂亮!

“平移”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平移现象,而且还必须渗透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大量的情景设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其次,通过学生的亲自体验以及活动集体探究出平移的特点。再次,通过小房子的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考。

1、在学生举例说明小鸟的飞行也是平移现象吗?我没能够给与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只是让他再好好思考。我感觉在突发事情上,还是教学机智不够。

2、激励性语言还是不够丰富。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数学教案

1、认识度、分、秒,会进行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2、通过度、分、秒间的互化及角度的简单运算,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在交流中获益。

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量角器、三角尺。

(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复习。

任意画一个锐角和钝角,用字母分别表示这两个角,用量角器分别理出这两个角的度数。复习角的概念,角的表示及量角器的使用,为学习角度制作准备。

探究新知在航行、测绘等工作以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上述类似问题,即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方位。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述方法,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断移动可疑船的位置,让学生描述缉私艇的航线,探求解决问题的规律。

方位的表示通常用北偏东多少度、北偏西多少度或者南偏东多少度、南偏西多少度来表示。北偏东45度、北偏西45度、南偏东45度、南偏西45度,分别称为东北方向、西北方向,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数学教案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洞里,我就把手藏洞里,请你小手放洞外,我就把手放洞外;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袖里,我就把手藏袖里,请你小把手放袖外,我就把手放袖外。

提问:小手藏(放)在哪里?

二、通过“送礼物”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区分里外空间方位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

引导语:今天有一位客人要来我们班级做客(喜洋洋)想邀请你们去我的羊村玩游戏,你们愿意吗?去羊村前李老师为小羊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积木、布娃娃、球)

提问:布娃娃(汽车)在盒子什么地方?球(积木)落在盒子什么地方?

三、通过设置关卡巩固对里、外空间方位的认识

引导语:我们跟着喜洋洋出发吧,糟糕!灰太狼出现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喜洋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为你们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盘子,看看谁能根据指令放的又对又快,成功的小朋友就可以逃离灰太狼安全到达羊村玩捉迷藏游戏哦!

1.教师藏,幼儿说

引导语:恭喜你们闯关成功,到达羊村,可以玩捉迷藏游戏了,赶快坐下来休息会儿,准备开始了!

(1)教师藏,幼儿说

提问:老师躲在哪里?

(2)幼儿藏,幼儿说

要求:当老师数123时所有小朋友必须找到一个位置站好哦!我摸到头要告诉我你躲在哪里哦!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教室里、外的物体

们当小小观察员看看我们教室里面有什么?(小朋友、桌子、黑板等)教室外面有教室外面有什么?(滑滑梯、花等)找到小朋友可以告诉你们好朋友也可以告诉客人老师哦!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我结合幼儿特点,借助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整节课我围绕着该故事展开,让幼儿在情境中、游戏中不断层层递进的学习、区分、表述分里外;活动内容我始终贯穿着目标“能辨别里外空间方位,用“××在××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展开从选择内容到活动准备再到活动的组织过程,我发现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3、在目标中须引导幼儿用××在××里面(外面)进行表述,但对于幼儿不能完整表述时,没有进及时的调整,所以导致这一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数学教案

1.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想像能力。重点难点。

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3-3=0表示什么意思?(窝里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窝里现在一只也没有了,用0表示)。

先让学生观察,说图意,老师引导:

左边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几只?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一一板书:4+0=4(4)想一想:5-0=0+0=先说算式的含义,再说得数。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0,知道0表示什么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并且学会了0的正确写法。还会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将教材静态的图动态化,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体会从有到无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更好地理解0的含义。

2.同时提倡算法多样化,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数学教案

班级:豆豆班人数:32教师:凤先艳一、二、活动名称:学习分类设计意图: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知识能力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局限性,同时,孩子早期接触较多的颜色主要是红色和黄色,因为它们色彩鲜艳、对比明显,生活中处处可见,易被幼儿分辨、接受和喜爱。针对这些特点,本活动设计了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习大小物品及红绿颜色分类的游戏,帮助幼儿区分大小和红黄色。并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减低幼儿的学习难度,使幼儿在玩中自然感知、理解学习。

三、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不受物体颜色、形状的影响,学习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能够区分大和小;

2.在分清楚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能够区分红色和黄色;

3.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及对分类活动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红绿纸鱼大小鱼缸各一个2、5张作业单。

五、活动过程:

起游进教师。

2、教师将两个大小不一的鱼缸展示与黑板,然后让鱼儿们自己游回家(教师需引导:大鱼的家在大鱼缸,小鱼的家是小鱼缸)。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区分大小。

3、教师将颜色不一的鱼缸展示与黑板,然后让鱼儿们自己游回家(教师需引导:红鱼的家在红鱼缸,黄鱼的家是黄鱼缸)。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区分大小。

4、把幼儿分成5组,每组发一份作业单,然后把大小不一的红黄鱼分给每组,让孩子自己区分大小、红黄。教师观察并适当引导。

5、教师小结。

1、情景导入:教师当鱼妈妈,幼儿手拿鱼儿当鱼宝宝,鱼宝宝跟着鱼妈妈一。

数学教案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培养数感。

2、在探索中学习“猜想、实验、类推和对照”的方法,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格。

重点:感知1亿的大小。

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件、纸张、电子秤、大米、计算器、直尺。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大数的认识”,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大数,谁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大数。

(学生叙说收集到的有关大数的信息)。

师:恩,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老师也收集了几条,请看。

课件出示:

在茫茫宇宙中,银河系约有20xx多亿颗恒星,我们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以看到10亿颗星。地球是宇宙中一个年轻的星球,她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在地球上,生活着近70亿人,而我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13多亿人。其中在校小学生约有1亿人,如果让这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指名学生朗读)。

师:你们发现这些信息有什么共同点了吗?

生:这些信息都是用“亿”作单位。

师:你找的真准,看来“亿”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那,1亿到底有多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问题。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熟悉的物品,如果有1亿个会有多高呢?多重呢?多长呢?(课件出示:1亿_____有______?)。

生1:我想象1亿张纸摞起来有几百层楼高。

师:纸,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你真会选素材!

生:我觉得1亿本书摞起来可能会有一座山那么高吧!

生3:我猜想1亿粒米有10千克重。

生4:我猜想走1亿步有50千米那么远。

生5:我猜1亿颗糖有1吨重。

生:可以进行实验。

师:好的,大家都想到亲手实验,用事实说话。

2、确定方案。

课件出示:

(1)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2)1亿粒米有多重?

(3)1亿步有多远?

活动要求:

(1)选取一个你们组最想研究的问题。

(2)小组内讨论研究方案和步骤。

师:那组愿意来介绍自己的方案?

生:我们组选择的问题是1亿张纸有多高?我们准备先测量100张纸有多高,然后推算出1亿张纸有多高。

师:大家觉得他们组的方案怎么样?

生:很好。

师:还有研究纸的吗?你们的方案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吗?

生:我们准备先测量100张纸的高度,再推测出10000张纸的高度,这样慢慢推算到1亿张纸的高度。

师:对他们两组的方案有疑问吗?

生1:你们为什么想到先测量100张或1000张纸的高度呢?

生2:因为1张纸太薄了,我们用直尺测不出来,而我们也不可能找来1亿张纸,所以选择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比较合适。

师:大家觉得他的分析有道理吗?

生:有。

师:真是有理有据,能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真棒!

师:还有研究别的问题的吗?

生:我们研究的是1亿粒米有多重?我们准备先测量100粒米有多重,因为1亿里面有一百万个100,所以用称出的结果直接乘以一百万就行了。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观察一下(指板书),你发现大家采用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生:我发现大家都是先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测量的。

生:因为这些数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便于计算。

师:看来我们选择的小数目,既要便于测量,也要便于推算。

3、动手操作。实施方案。

师:明确了方案,我们就可以做实验了。请同学们小组分工并完成活动记录单,最后推荐代表,准备汇报。

4、交流评价,获得结论。

师:现在请××组的代表上台汇报。

生:大家好,下面由我代表我们组进行汇报。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1亿张纸有多高。我们组先测量出了100张纸的高度是1厘米。然后进行推算,1000张纸就是1分米;10000张纸就是1米;照这样推算下去,100000000张纸就是1万米。我们的结论与感受是1亿张纸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啊!

师:好,刚才这组同学给我们分享了它们的研究成果。同学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觉得他们组的推算的很清楚,结果进行了转换,一目了然,就是说话声音小了点。

师:你真善于学习,既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又能提出合理化建议,谢谢你!

师:还有哪个组也是研究纸的?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生:我们组先测量的.1000张纸是10厘米,最后的结论也是1亿张纸有10000米高。

生:有100多个。

师:再来看看,这是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它的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1亿张纸摞起来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有高出1000多米。

师:接下来,我们有请研究1亿粒米的小组,带来它们的研究成果。

生:我们组先测量100粒米有2.4克,1000粒米就有24克,10000粒米就有240克,这样推算下去1000000000粒米,就有2400千克。1亿粒米真重啊!

师:通过他们组的汇报,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老师,我们组也是研究1亿粒米有多重,不过我们的结论是20xx千克。

师:你们现实测量的多少粒米?

生:我们先测量的1000粒米是20克。

师:为什么这两组都是研究1亿粒米有多重,可他们的结论不一样呢?

生:因为米粒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在称的时候不一样。

师:看来小数目的测量很重要,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

生:1亿粒米真多呀!

师:确实,想一想我们国家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少浪费1粒米,那么会怎样?

生:那会节约13亿粒米。

师:这样节约的米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生:可以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师: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生:我们先测量出10步是500厘米,通过计算得出1亿步是50亿厘米。

师:他们组完成的怎么样?

生:他们组用列式计算的方法很简便,如果把单位进行转换姐更好了。

师:评价很到位。

师:通过对比,我们一起感受一下1亿步到底有多长?(课件出示)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40000千米,人走1亿步可以绕地球赤道1周多:如果一个人每天徒步行走20千米,那么走完这1亿步大约需要7年。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呀?

生:1亿步真是太长了。

师:确实,1步很短,而1亿步却很长。

生:因为我们认为纸很薄,摞起来不可能会有那么高。

师:确实,我们没有想到这薄薄的纸、小小的米、短短的1步,当它们积少成多达到1亿时,竟然如此之高、如此之重、如此之远。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运用部分推算整体的方法,借助具体的事物纸、米、步真切的感受到了1亿有多大。

三、拓展延伸。

1、丰富对1亿的认识。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1亿的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课件出示)。

每天早关灯1小时,全国是3亿人可节约1亿度电,可供40万户农村家庭使用1年。

每人节约1滴水,1亿滴水月课汇成3333升水,能供1个人和6年。

师:读了这些信息,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1亿滴水真多啊!我们不能浪费水资源,因为人类课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很少的。

(课件出示)。

1滴血里面约有1.6亿个红细胞。

人的大脑中有120亿个神经细胞。

师:你看,我们身上也可以找到很多关于亿的信息。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或者感受是什么?

板书设计。

1亿有多大。

推算。

部分整体。

数学教案

学生在学习《年 月 日》之前,已经学过了时、分、秒的时间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对年、月、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这个单元,是让学生建立较长时间单位的观念。本课是第一课时,要让学生理解每月的天数,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知道可以把12个月分为4个季度,了解有关地球公转和年的关系。

填”是填写20xx年和20xx年各月和全年的天数,从而发现每月有大月和小月,二月和全年的天数不一样,从而介绍平年和闰年。在此基础上,再来研究二月,教材安排了让学生把1997―20xx年历中2月的天数记录在表中,引导孩子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已有经验,组织他们回顾和整理已有的知识,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有关年、月、日的一些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过时、分、秒的基本知识,对年、月、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的一个困难是在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方面。我们在孩子自由想办法的基础上多介绍集中的方法,然后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忆。闰年、平年的判断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困难。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充分的小组活动交流,利用孩子的互动来强化判断的方法。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3、知道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并能判断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1、经历判断平年、闰年方法的探索过程;

2、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增加自主研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数学教案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教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 初步印象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

(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

2、 小组研究: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 交流和汇报

(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都是圆柱的底面。

(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

4、 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

数学教案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勇于探索,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思想品质.。

数形结合,利用函数图象分析相关问题.。

在运动中对函数图象的分析.。

启发式、探究式.。

已知函数,.。

问题一:

(1)当x=2时f(x)取得极值,求a的值;

(2)。

小结:

(3)在(1)的条件下,求函数f(x)的递增区间;

(4)。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讨论,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问为下列问题做铺垫提高解题能力。

(5)若在(1)的条件下,函数f(x)在上递增,求b的取值范围;

(6)。

小结: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导数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若函数f(x)在r上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

(8)。

(9)若函数f(x)在上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

(10)。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6)若函数f(x)在上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教案数学

目标:

1、感知左、右,能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区分。

2、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尝试做出迅速的判断和反应。

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几何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手势图人手一份。

过程:

1、以自我为中心区分左右。

(1)说说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师:请举起手说:“我最棒!”

师:请把手举得高高的,想想你举的是哪一只手?

师:你的右手能干什么?你的左手能干什么?

师小结: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靠近左手这边的是左边,靠近右手这边的就是右边。

(2)说说身体上和身边的左右。

师:那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哪些也像我们的手一样是一左一右的是一对好朋友呢?

(左眼、右眼、左耳、右耳……)。

师:那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呢?

师:想一想,你的左边还有什么?右边还有什么?

(左边有电脑,右边有窗户……)。

(3)听口令做游戏。

师:哇,你们的眼睛真亮,找到了这么多左边和右边的东西,那现在我们就和身体上的左右玩个游戏吧。

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摸左脚,右手摸右脚;左手摸右耳朵,右手摸左耳朵。(速度由慢到快)。

2、在操作中区分左右。

操作活动:左右手。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左、右手伸指、握拳等不同动作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判断出图片上的手势是左手做出的还是右手做出,并将图片按左手、右手归类摆放。

(1)出示手势图,辨别前四张。

师:先看第一排,看看第一张是哪只手做出来的动作?你是怎么知道的?(模仿图片上的手势动作来区分左右)。

那老师就把左手做出来的动作放到左边,把右手做出来的动作放到右边。

(2)幼儿两人为一组,合作将手势图按左、右手归类摆放。

师:下面还有两排,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摆一摆。不过要先听清楚我的要求:“请小朋友两个人合作将左手做出来的动作放在操作板的左边,右手做出来的动作放到操作板的右边。摆好后马上面朝老师坐好,比比看哪一组速度最快。”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验证。

师:小朋友的速度都很快,但不知道你们的正确性怎么样?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看一看你们做得对吗?做对了就马上用最快的速度把手势图放进盘子里。

3、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1)听口令摆几何图形。

师:同样,听清楚我的要求:请你们听我的口令在操作板上给图形宝宝排排队。

要求:请在操作板的左边摆长方形,操作板的右边摆圆形,长方形的左边摆三角形,圆形的右边摆正方形。摆好的幼儿马上面朝老师坐好。

(2)集体验证。

“所有小朋友的眼睛看着大屏幕,我们看看自己摆得正确吗?”教师点击课件,集体验证。

(3)答题竞赛:老师报题,幼儿抢答。

4、在游戏中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1)那现在请小朋友将操作板转一下(180°),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操作板的左边有谁?操作板的右边有谁?三角形变到哪里去啦?为什么?(方向不同,位置就不同。)。

(2)游戏。

师:现在我请每个小朋友拿一张图形宝宝,每一组的四个人合作,按大屏幕上的队伍站好,听到我喊“立正”,就要马上站好,眼睛看着我。

“看看你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你是从左边开始数的第几个,从右边开始数的第几个。”师随意问一两个幼儿自己所处的位置,然后进行游戏。

a、从左边开始数第二个小朋友蹲下,从右边开始数第一个小朋友往前走一步,从左边开始数第三个小朋友举起手,从右边开始数第四个小朋友向后走一步。

5、联系实际,结束活动。

正确认识左右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上下楼梯我们要靠右边走,在马路上我们也要靠右边走。

数学教案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列出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号、等于号的含义。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城堡图一幅(三层)第一层:鱼塘第二层:花园第三层:水果店

(1条热带鱼+1条金鱼=1条热带鱼1条金鱼)图一幅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们快快乘上2次列车出发吧,呜呜呜,火车来喽!”

师:“嘿嘿,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嘿嘿,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也是1点开。”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创设情境(1)“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三层)国王听说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

“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鱼)有几条鱼?(1条)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2条)噢,原来1条鱼添上1条我们的鱼变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

“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

‘+’的用处可大了,它要把 1条鱼和1条我们的鱼合起来,我们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2条)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一样多)

“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

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现在我们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

“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几种花?(1种花)国王为了欢迎我们,又派人去买了1种花来打扮他的花园,问问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用一个算式告诉我你的结果,算式中要有数字1、1、2,记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动。”

(4)分享、交流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国王说,这些小客人真聪明,现在国王要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这儿来换水果吃,每个小客人两张水果券,一张水果券换一种水果,现在小客人可以去换水果吃了。”

数学教案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转载于: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2.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像+8,+4,+20xx,+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

数学教案

使同学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同学安排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假如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口诀:

(1)启发同学想一想,写出两道动身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同学独立计算,再交流。

练习十一。

第1~4题。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7×8=56。

56÷8=(7)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口诀:七(八)五十六。

数学教案

1、大胆尝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物品(包括物品的颜色、形状等)并进行归类,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和有主见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幼儿平时用的玩具。

2、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相同)的花片、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相同)的花片,与其相应(颜色、形状)的小筐子、大筐子。

活动过程 。

1、我最喜欢的玩具。引导幼儿在活动室内、室外找一找,玩一玩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并互相说说为什么。

2、我最喜欢的颜色。引导幼儿从不同颜色的花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花片拼成玩具。

3、我最喜欢的形状。

(1)要求幼儿把大筐子里不同形状的花片分别放进相应形状的小筐里。

(2)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的花片拼成玩具。

活动建议。

1、可从玩具向生活中的事和物拓展,如自己喜欢的服饰、食物、用具等。

2、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更换活动材料及丰富活动玩法,如用其它积塑代替花片;用串项链代替拼玩具;采用送礼物的形式,选取好朋友喜欢的颜色(或形状)花片拼成玩具互相赠送等。

3、活动材料的颜色、形状是幼儿熟悉的且不超过三种。

数学教案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1或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

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

6、故事《住宾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数学:学习8的第一、二组加减

2和3的加减??中班减法教学

小班数学 制作大小.形状标记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中、小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教案四则

识字:象形字“象”

相关范文推荐
  • 03-23 雷雨三年级(优质19篇)
    通过写优秀的作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夏天到了,雷雨总是不请自来,而且一来就
  • 03-23 勤工俭学工作报告总结(优质18篇)
    通过撰写工作报告,可以更好地回顾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当然,这些工作报告范文只是参考,最好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来撰写独特的工作报告。
  • 03-23 教师研修的心得体会初中(实用20篇)
    撰写教师心得体会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心得10:通过反思和总结,我发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的改善和成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 03-23 小学班级家委会学期工作计划(专业20篇)
    班级工作计划是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而设计的一项计划,它可以让班级成员感受到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在下文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班级工作计划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
  • 03-23 企业辞职报告书(优秀19篇)
    一份好的辞职报告能够展现出个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态度。离职前写一份辞职报告是一种礼貌和成熟的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尊敬的__总:首先给您说
  • 03-23 神经外科护士述职报告(通用21篇)
    写述职报告可以促使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在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20xx年,神经外科在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关心
  • 03-23 服务合同纠纷处理(模板19篇)
    服务月的成功与否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奉献,唯有团结一心,才能达到服务的最大效果。下面是一些服务月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方案,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指
  • 03-23 银行招聘的自我介绍(汇总14篇)
    自我介绍是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展示的有效方式,通过介绍自己的经历和成就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请大家参考下面这些自我介绍篇章,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启迪。
  • 03-23 幼师实习工作报告范文(18篇)
    通过写工作报告,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行业和职位的工作报告范文,供大家选择和参考。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天我们
  • 03-23 农村门面房租赁合同(通用15篇)
    责任和保险问题也需要在租赁合同中进行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双方在发生意外或损失时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双方应当保留好各种相关文件的复印件,以备不时之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