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农业本科论文十(10篇)篇一
1、稻鸭共作模式对杂草的综合防治效果高于95%,而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化学稻作模式的综合防治效果为70%左右。
2、在不施用任何杀菌剂的情况下,稻鸭共作对稻纹病表现出很好的病害控制效应。
3、稻鸭共作模式显著提高农田有益昆虫种群数量:如,稻田蜘蛛,平均比化学稻作模式高以上。
4、稻鸭共作模式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如,速效氮,提高;速效磷,提高;速效钾,提高。
5、稻鸭共作模式下,土壤及稻米中部分重金属含量显著下降,提高农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如,锌,降低;镉,降低;汞,降低。
6、稻鸭共作模式下稻米品质有所改善:稻米垩白粒率下降了25%以上,如,垩白度降低了30%左右。
7、尽管稻鸭共作的生产成本有所提高,但总的经济效益比化学稻作模式提高了。
1、沼气复合型稻作模式显著提高稻田土壤养分含量:速效钾,如,提高100%以上;速效磷,提高65%以上。
2、沼气复合型稻作模式下的沼液沼渣还田使稻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有所提高,尽管对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仍可能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需要特别注意对沼气原料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
3、沼气复合型稻作模式比常规化学模式大大降低了水稻种植成本,农户收益提高35%以上。
1、环境友好型稻作模式显著提高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如,速效磷,提高;速效钾,提高。
2、环境友好型稻作模式下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使得水稻在生育期基本不用施用农药;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种群数量分别减少和。
3、环境友好型稻作模式下的秸秆覆盖和种植绿肥有显著杂草抑制效果:如,全年杂草干重下降,冬春季杂草干重下降。
4、环境友好型稻作模式下,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低于化学稻作模式,镉。
5、环境友好型稻作模式降低了因排水或地表径流引起的养分流失及对周边水域污染的风险。
6、环境友好型稻作模式下的水稻产量略比常规化学稻作模式的低,两者平均相差50公斤/亩左右,但是,前者显著提高稻米品质,尤其是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产品更安全。
7.由于环境友好型稻作模式下需要的劳动力等成本在机会成本情况下要远远高于化学稻作模式需要的劳动力成本,而且水稻产量下降以及冬季休闲等,使得环境友好型稻作模式的农户经济效益有所下降。
最新农业本科论文十(10篇)篇二
一、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2、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3、企业人力资源动态战略规划研究
4、民营企业发展战略与核心人才培养
5、不同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6、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7、基于文化差异的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8、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9、关于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对策研究
10、中国西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发展方向研究
11、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
12、我国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
13、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理念
14、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新趋势及其启示
15、试论信息时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16、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17、中国老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18、人力资源咨询业现状分析
21、人力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2、人力资本与教育发展
23、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演进
2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信息保障
25、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26、论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应对策略
27、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28、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现状分析
29、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30、某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
31、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分析
32、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
33、中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34、企业人事部改名为人力资源部的思考
35、对“海归”变“海带”现象的分析
36、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关系-一家企业的调研报告
37、新新人类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
38、政府职能在人才中介发展中的角色转换
41、儒家/道家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42、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与对策
43、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44、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45、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外包
46、怎样利用职工中的非正式群体
47、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预警管理
48、团队精神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49、浅析工作分享的运作及其对当今中国的价值
50、美、日等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1、民企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个案研究
二、招聘问题研究
1、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研究
2、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分析及防范
3、企业招聘中人力资源的评估模型的建立
4、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规避
5、“人才租赁”政策分析
6、人才素质测评研究
7、企业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的对比研究
8、校园招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9、招聘面试方案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10、招聘会中采用的招聘技术现状调查
11、“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
12、关于某企业人才招聘体系方案设计的思考
13、如何招聘到好人才
14、试析中国就业制度中的歧视因素
三、绩效问题研究
1、战略与绩效考核的桥梁——平衡计分卡实施研究
2、平衡记分卡在团队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3、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
4、国有企业绩效考评问题研究
5、股票期权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
6、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
7、公共事业部门的激励和工作效率
10、浅析信任对高绩效团队建设的影响
11、平衡记分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12、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13、kpi的应用于分析研究——以某企业为例
14、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模式研究
15、企业绩效考核系统研究
16、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指标构建
17、关于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研究
18、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19、几种绩效考评方法比较分析 20、某行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1浅析胜任素质模型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四、培训与职业生涯问题研究
1、企业员工培训风险管理研究
2、企业职工培训激励机制研究
3、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流程分析
4、员工培训在提升企业人力资本中的作用分析
5、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设计问题研究
6、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7、企业培训资源研究
8、公共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
9、岗位责任制与人员聘任制研究
10、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
11、劳动资源开发与我国现代化建设
12、猎头公司与人才流动分析
13、扩招后高校如何创新就业指导工作
14、战略性员工培训体系的设计研究
15、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研究
16、大学生弹性就业与灵活就业问题的研究
17、在职培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分析
18、如何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评估
19、企业培训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20、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培训模式比较分析
21、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培训现状比较分析
22、员工职业发展路径分析
23、拓展训练模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分析
24、职业生涯管理分析
25、论员工和组织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责任
26、某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模式的探析
27、论当前中国经理人员市场化的困难与障碍
28、经济全球化下的员工素质要求
29、论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 30、企业如何走出“培训困境”
31、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32、论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劳动争议
33、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
34、大学生工作寻访的心态与行为研究
五、员工关系管理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立法建议
2、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若干思考
3、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4、主观幸福感与工作行为的关系探讨
5、人格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探讨
6、现代工资理论与企业薪酬体系设计
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8、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劳资关系与工会作用
9、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本投入与产出问题
10、转型经济条件下雇佣关系的变化研究
11、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
12、员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3、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14、劳动合同短期化相关问题的研究
15、我国劳动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16、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17、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18、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调查分析
21、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22、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收益比较分析
23、我国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对策
26、下岗职工再就业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27、我国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28、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31、劳动需求方视角的可雇用性与可雇用技能的研究
六、员工流动
1、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的环境分析和模式选择
2、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3、中国劳动力流动及户籍问题研究
4、中西部地区如何吸引人才
5、弹性就业与灵活就业问题的研究
6、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
7、如何处理员工的“职位垄断”就业和劳动力市场
8、中国人口流动与控制的研究
9、职业声望研究理论与实践
10、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研究
11、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吸引和留住核心员工的对策研究
12、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组织效能研究
13、人才资源国际流动的问题研究
14、国有企业/高科技产业/it企业/民企如何应对员工流失
15、缘何中国止不住“外流的水”——中国国企人才外流的原因分析
16、福利与员工流动关系
17、国内民工流动迁移的心理成本分析
18、试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监督
21、略论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应对政策
22、基于职业声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行为实证研究
23、国有企业过剩就业钱析
24、中国制造业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人力资源策略研究
25、论我国劳动力市场/人才中介市场的培育和完善
26、精神奖励在激励中的作用分析
七、薪酬激励问题研究
1、浅谈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制度的构建
2、浅析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3、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思考
4、浅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薪酬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5、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
6、国企雇员福利的需求与设计
7、工资报酬的性别差异
8、优秀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分析和激励设计
9、激励理论新发展的研究
10、绩效考核方法研究
11、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12、中外薪酬制度比较研究
13、薪酬制度设计方法研究
14、股份制企业中的薪酬管理问题研究
15、薪酬构成及其功能研究
16、关于企业职工持股若干问题的研究
17、公司如何平衡各部门员工的绩效工资
18、it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薪酬制度设计
21、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22、企业薪酬制度选择研究
23、上市公司薪酬问题研究
24、如何进行有效的外部劳动力市场薪酬调查
25、对人力资源经理岗位人员的市场薪酬调查报告
26、以具体岗位为例,比较海氏评估法和ipe评估法
27、电脑公司的销售人员的奖金设计
28、浅析宽带薪酬的设计与应用
31、企业薪酬制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2、企业薪酬管理模式探析
33、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设计研究
34、企业素质模型与能力工资制设计
35、浅析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36、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应用
37、论中国中小企业如何吸引和保留核心员工
38、搭建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平台——莫让彼此“薪事”重重
41、企业家族激励机制的个案分析研究
42、职工持股计划在高技术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43、高科技产业人才流失率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44、基于xx高科技企业的薪酬战略设计
45、基于xx国有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的选择与创新
46、国有企业推行“经理股票期权”薪酬制的思考
八、职业经理人与政府公务员职业化研究
1、职业经理人与政府公务员职业化内涵
2、职业经理人与政府公务员职业化路径和对策
3、职业经理人与政府公务员职业化实证研究
4、职业经理人与政府公务员职业化发展路径调查
5、完善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6、健全国家公务员的监督制度
7、中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
9、政府公务员素质状况调查
10、政府公务员选拔机制研究
11、政府公务员职业特征研究
12、政府公务员体系及岗位设置研究
13、政府公务员工作内容研究
14、政府公务员考核管理机制研究
15、政府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16、政府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17、政府公务员职业通道研究
18、论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19、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趋势 20、职业经理人信用问题研究
21、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22、职业经理人的选择机制研究
23、职业经理人成长路径及对策研究
24、职业经理人治理机制研究
25、职业经理人效用模型研究
26、职业经理人的市场薪酬水准研究
27、职业经理人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28、职业经理人的道德建设研究
29、关于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现状及思考
九、女性人力资源开发
1、性别差异与职位升迁问题研究
2、女性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
3、女性管理层的激烈问题
4、女企业家人力资源开发障碍分析
5、女性竞争的市场制度障碍分析
6、玻璃天花板问题研究
7、女大学生的就业分析
8、分析已婚妇女的工作——家庭冲突
9、hrm与择偶的经济分析——博弈分析
10、当前经济形势下城镇女性就业现状分析
11、人力资源管理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性骚扰
十、沟通与人际交流
1、信任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
2、危机管理中的沟通技巧研究
3、沟通对实现绩效目标的影响
4、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
5、人际交往的艺术
6、当代领导者素质研究
7、e时代下现代领导应具备的素质探讨
8、情感激励与企业文化建设
9、民营企业管理者领导行为与员工归属感分析
10、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效用分析
11、民营企业公司创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者领导行为与工作场所气氛的关系研究
13、策略分析论企业风险沟通的困境与障碍
14、谈企业领导的诚信
15、论人际关系的协调与沟通
最新农业本科论文十(10篇)篇三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水与废弃物的排放量日益增长,农田被迫作为消纳污染物的场所,受到严重污染;我国农业自然资源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不仅自然资源生态性能得不到恢复和提高,农业生产本身化学农药和化肥用量剧增,也给农田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立体污染并存,使环境污染不仅将“小污”变成“大污”,而且“小污”已经酿成“大害”,给生态农业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因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况且,食品供给的链条越来越长,环节越来越多,增加了食品被污染的可能性。特别是转基因食物出现使人们对食品安全更为担心。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生态、环保食品,从而推动了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三)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目前,世界上普通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国际市场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方式和内在质量,对食品卫生和质量的监控越来越严,标准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与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有关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卫生安全标准要求更加严格。各国在降低关税的同时,与环境、技术相关的非关税壁垒日趋森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了农产品污染加剧,农产品竞争力下降,生态农业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成为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途径。
最新农业本科论文十(10篇)篇四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种组分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缺乏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的主动性。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子。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四)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五)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之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紧紧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式,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六)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的,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七)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
最新农业本科论文十(10篇)篇五
摘要:休闲农业经济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这一产业的品牌化发展能够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当前,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导向和我国旅游行业、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所以休闲农业经济发展要积极顺应市场从而走出一条品牌化发展之路。本文对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进行了阐述,剖析了推进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推动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发展的几点对策。所谓休闲农业经济,主要是指以全面开发具备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以及农产品为基础,将农业领域生产、科学技术运用、艺术加工以及游客参与等结合起来的一种农业类旅游形式。休闲农业经济在国家政策导向的指引之下,加上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休闲农业经济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成为了旅游行业开发的焦点。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休闲农业经济的发展极度缺乏品牌化意识,从而妨碍了休闲农业经济实现更好的发展。为此,要对休闲农业经济的品牌化发展问题实施更加全面的研究。
一、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阐述
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应用具备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品牌,体现出本地休闲农业所具有的竞争性优势,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休闲农业经济类产品的发展战略之一。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就要求休闲农业类公司或者区域将资源方面的优势切切实实地优势转换成为经济上的优势,一定要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主要导向,全面运用本地的各类资源,更加全面地进行规划与布局,从而打造出自身的特色化品牌。就一般意义而言,休闲农业经济品牌主要有两种主要形式,即休闲农业公共品牌以及休闲农业企业品牌等。休闲农业公共品牌主要是相对于某个区域来说的,它并不是某一特定企业独有的,而是被本地区全部企业共同享有。
公共品牌具备了公共产品的主要特色,在具备了较好公共品牌的区域之中,休闲企业的品牌均可从公共化品牌之中得到相应的收益,但是要想真正打造良好的公共品牌,需要当地政府和全部受益企业一起加以努力。因为休闲农业经济具备了地域性,该地区的公共化品牌无法被别的地区所运用,就此而言其具备了排他性与独占性。休闲农业类公司的品牌和自身利益具有紧密的联系,是以本地区的品牌为基础加以丰富和完善的。休闲农业类产品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服务产品。和别的实物产品比较起来,休闲农业类品牌与企业的联系极为密切,其原因是休闲农业类产品的品牌和所有权之间彼此分离,所以说,休闲农业企业品牌之实质为公共品牌个性化的体现。
二、推进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的重要意义
一是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服务农业经济发展之所需。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以区域化视角,运用农业产业经营生产类活动、农业自然环境以及人文资源等,通过规划和设计,形成具备自身特色、品牌化的休闲类旅游区,从而产生了农业与休闲彼此之联系的区域化产业,不仅能够发挥出农业产业生产、生态平衡和农村休闲游之成效,而且还能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益。当然,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还能很好地促进我国旅游扶贫之推广和深化,从而农村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新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农民群众,对于生活具备了更加全面、健康的把握以及追求。他们不仅能够接受全新的观念,从而创造出全新的生活,亟需生活于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当中。二是休闲农业经品牌化市场发展之所需。因为旅游休闲类产品具备了不可感知性、生产以及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导致消费者难以购置别的物质产品,在购置之前就能事先了解到旅游休闲类产品之性能,所以运用信息传递的质量以及品质,并且最终坚定消费者之行为。品牌是一种极为特殊的信息化载体,肯定能够发挥出非常大的作用。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竞争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旅游休闲类产品能够为旅游者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以及多个方面享受的新型旅游休闲类产品,因而休闲农业经济能够被愈来愈多的消费者们加以接受,所以人们在挑选休闲农业类产品之时也肯定会倾向于挑选知名的农业经济品牌。
三、推动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发展的几点对策
1.健全完善准入、激励以及监管等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建设能够得到顺利的落实,一定要全面调动起各级主体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一是要在休闲农业行业协会或者当地政府机构之中设置出负责品牌建设管理的部门,从而全面统筹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建设的各项措施。二是要针对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建设之需求,以全面论证、调研为基础,制定出能够大力支持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建设的相关准入机制以及认证机制,从而健全完善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等各类政策激励体系,从而为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建设创设出较好的外部情境,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从而能够吸引到富有实力的投资企业参与到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建设之中,并且培育出休闲农业经济示范集聚区以及示范点。三是要强化对休闲农业经济从业组织和个人监管体系与治理工作。要从政府与行业等两个不同层面加以考虑,从而引导与规范休闲农业经济从业经营人员之行为,并且提供合理的休闲农业经济培训服务,并且明确休闲农业经济参与者间各自的责、权、利关系,并且对损害自身品牌形象的休闲农业企业与个人落实更加严格的监督以及处理,进而保障休闲农业经济品牌化建设能够保持高效化地运转。
2.强化宣传推广打造休闲农业经济品牌
最新农业本科论文十(10篇)篇六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所得税改革
浅谈佛山零售业发展及竞争对策 对非货币性交易的几点探讨
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思考
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浅谈上市公司重组的财务问题
……………………… 工商管理专业参考题目:
高新技术企业中的高层管理团队的特征分析
………………………
土木工程专业参考题目:
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 ×××大厦桩基础设计 ×××滑坡稳定性评价
×××大厦基坑支护设计 ×××大楼设计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参考题目:
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理论的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研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
………………………
其余专业可自拟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题目
最新农业本科论文十(10篇)篇七
以下论文题目只作为自学考试毕业论文答辩题目选题的参考,学生可结合本专业学习(工作)实际,自拟论文题目,最好不要选择以下论文题目,以防考生论文选题雷同,但论文一律按我基地制定的格式要求完成排版,否则不接受答辩。
农业经济管理
1.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研究
2.***镇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3.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4.农村税费改革问题研究
5.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6.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利益保障与增收问题研究
7.***地农村养老保险改革模式研究
8.***地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9.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研究
10.农村中介组织发展研究
11.***地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12.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法律
1.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2.的建设与反腐败问题
3.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探析
4.关于死刑制度的思考几点已经
5.神损害的物质赔偿
6.关于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7.作权侵权赔偿
8.制度改革论
9.犯罪的动因分析
11.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
12.干部职务犯罪问题的思考
13.论公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14.试论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
15.安乐死的法律思考
16.人权与公民权关系论
行政管理
1.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研究
2.行政生态环境与公共政策的方向研究
3.行政管理中的民主化理论研究
4.行政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研究
5.行政机关的组织气候研究
6.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7.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8.社会主义行政领导的角色研究
9.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研究
10.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研究
11.改革过程中的渐进决策研究
12.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13.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研究
14.行政授权理论与实践研究
15.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研究
16.行政诉讼法对加强行政管理的作用研究
17.行政文化研究
18.论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会计
1.手工会计与会计信息系统之比较
2.制约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3.会计电算化对行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
4.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模型比较
5.浅析纳税筹划
6.企业集团财务集中控制探索
7.浅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
8.论电子商务时代的财务管理
9.浅议会计报表附注对于财务分析的影响
10.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11.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对策
12.浅议资产减值会计
13.试论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广告
1.数字媒介时代的广告受众观
2.数字媒介时代的广告创意思维
3.数字报业广告经营模式的探索
4.内容传播:web2.0时代的广告策略
5.互动广告创意探析
6.网络广告互动性的批判与重建
7.户外广告与西安城市的和谐发展
8.新传播环境下的消费者沟通
9.消费者洞察与广告策略
10.传播习俗中视觉元素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11.语言艺术在广告中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12.本土化视觉传播发展之宗论
13.广告视觉传播领域的演变与历史
14.从全球化传播文化研究趋势看中国广告(教育)发展的局限与契机
15.广告从语音转向到视觉的审美分析
16.新媒体时代的广告实务与展望
17.广告教育发展的流变
18.现代广告意识——本土思维,全球实践
19.城市习俗文化对视觉形象传播创新的影响
旅游管理
1.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2.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3.导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4.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5.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6.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
7.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8.主题公园高效益的成因探究
9.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10.论城市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英语
1.从中式英语的现状看其发展趋势
2.中式英语之争:希望与现实
3.英语与国际交流
4.商务合同英汉互译技巧
5.英文品牌汉译
6.知识对于翻译的重要性
7.语言测试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8.比较中西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9.游戏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0.小学英语情趣教学漫谈
11.措词与语境
人力资源
1.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2.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3.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实践和创新研究
4.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研究
5.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管理与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
6.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7.某市各种成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8.论人力资源管理公正性意义
9.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10.人力资源投资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11.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现状及完善对策分析
12.工资理论——企业新酬管理
13.对“民工潮”现象的理性思考——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分析
14.中小企业发展与管理研究
15.家族企业管理研究
市场营销
1.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2.略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内涵,类型与管理
3.浅析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竞争优势
4.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及道德风险的防范
5.企业价格战的原因探析与对策研究
6.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营销意义
7.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8.文化营销――企业营销能力构建的战略选择
9.顾客忠诚的价值驱动模式
10.新经济下的企业网络与超市场契约
11.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
12.企业品牌网络推广的途径
说明:上述论文题目为研究方向,选题可从上述研究方向中进一步细化,作为论文研究题目,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切忌大而空,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如论文撰写过程中有引用他人成果部分要在论文中标注。
最新农业本科论文十(10篇)篇八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农业生产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又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质循环。石化产品(如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等)的广泛而大量使用,破坏了原有物质循环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农业生产活动成为一个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农业用地释放出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1],已使农业的发展陷入了新的困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发展低碳农业,除了要秉承低碳经济的内涵之外,还要突出资源的高效利用、绿色产品的开发、生态经济的发展,突出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固碳减排。其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降低农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发展低碳农业,以生物和环境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为基本特征,实现石化产品使用减量化、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既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又能提高经济效益[2],是可持续农业的有效实现形式。
低碳农业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针对现代石化农业投资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弊端,从保护资源环境的角度提出的。
近百年来,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为人类生产出足够多的食物,曾让人们欣喜若狂,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系列措施支持石化农业以增加粮食产量。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采取了引进高产作物、提高复种指数、改善灌溉条件和使用化肥等措施,以满足人口增长对农产品增长的需求。
化肥使用量增加的初衷,是为了粮食作物的增产。根据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的研究,1949-1998年每年的粮食和氮肥年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 977[3]。在粮食取得高产的同时,氮肥的消耗量也逐年增加。2017年,中国氮肥施用量将近3000万吨,约为1960年的55倍; 2017年,中国消耗化肥5108万吨,氮肥过剩近1000万吨[3]。随着对化肥等产品的依赖和粗放式的使用, 过剩的化肥不断释放到环境中,中国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 -40%,其余的全都被浪费掉了[4]。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5]。氮肥工业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生产原料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电,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可见,氮肥的过量使用间接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石化农业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无穷的祸端:一方面,极大地耗费了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增加了农业成本,降低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大量的农药化肥残留物污染了农村的土壤、水源、空气和农产品,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退化双重后果,严重威胁人类的食物安全。
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的一个排放源,同时土壤圈是碳素的重要贮存库和转化器。土壤碳库主要为有机碳,它们来自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残体、排泄物、分泌物等,这些成分分解后以土壤腐殖质形式存在,相对稳定。低碳农业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注意保护环境、节约利用资源,把农业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等等,运用自然力和科技手段实现农业生态过程有效循环,保证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发展低碳农业可有效抵消农业温室气体,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和已走向末路的石化燃料时代,给农业和人类发展带来新的挑战[1]。现阶段概念要义的更新与高新技术的介入,使低碳农业的内涵得以深化。低碳农业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6]。低碳农业既是一个整体目标,也是一个复合的技术体系,其基础应该是现代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7]。可见,低碳农业是对石化农业的反思与超越。
传统农村生产生活中的节地、节水、节肥、节电、节柴等,只要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都属于传统农业中的有效而现实的减碳形式。低碳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在于,低碳农业以现代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为特征,降低了农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再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8]。
近年来,低碳生态农业经济模式被我国广大农村采用。如2017年农业部推广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和配套技术;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和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和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和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和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和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和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这些模式和配套技术,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促进了生态环境修复和农民增收。例如,中部地区的江西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省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山江湖”工程,生态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猪-沼-果”生态模式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在技术路线上有一个共同点,即从解决农村生活能源入手,变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以沼气池的建设为纽带,把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加工服务业这几个不同的生态子系统联系起来,建立了一个以沼气为纽带的大农业循环体系。如在水果产区形成“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在鄱阳湖水产区形成“猪-沼-鱼”模式;在城市郊区形成“猪-沼-菜”模式;在粮食产区形成“猪-沼-粮”模式等。沼气将种植业与养殖业连为一体,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形成了能流、物流和农业生产内部的良性循环,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对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显著,昔日“山光、田瘦、人穷”的荒凉山村,出现了“山青、水绿、人富”的喜人景象。而低碳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以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基地建设为主战略,提升农产品优质化水平,大力推进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实用技术,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尽量降低种植成本,减少面源污染,更是有力地推进了低碳农业的发展。
最新农业本科论文十(10篇)篇九
1、它是一个宏观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从整体来设计和管理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
2、在这一系统内,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是有机联系的,有序的,动态的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系统功能是通过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结合起来形成的,即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
3、充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源,构建良性的能流、物流、价值流、信息流过程。在能流、物流过程中,强调物质的充分利用和在每个环节上的增值。
4、与自然的关系为指导思想,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以生态学和生物学的原理,实现农业的自我维持和持续发展,减少污染,通过低投人来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土地资源和利用率,减少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
5、为本,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着重提高系统内的生产力、稳定性,持续性和均衡性。
最新农业本科论文十(10篇)篇十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仍出现较多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种问题如若不引起注意,则将会在发展之中进一步的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达到合理化,有其在整体布局上,致使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难以与当地实际发展性相符合。例如河南省栾川县的面子工程,从此事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尚未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任何促进作用,还铺浪费,花费了众多建设资金,这种资金的浪费,将会影响其他建设的发展,进而对农业经济起着制约作用。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开展进程中,出现众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下的问题,就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而言,其建设的特殊性导致了其在运营过程中的效率普遍不高。尤其体现在贫困地区,受到建设规划,以及农村当地发展的制约,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上加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做好先进科技与技术的引用,另外一方面还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在国家投资建设中,出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农业招商引资的困难,使得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不顺,影响农业发展整体形象,既浪费了国家经济资源,也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阻碍着农业经济增长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脱离政府扶持而独立进行,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分地区存在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将直接影响政策的实施,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到位将导致农村建设无法进行拓展,管理方法不到位,致使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造成农村基础建设无法发挥其原本功能,并桎梏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增长。
(四)机械化难以普及,基础设施建设破坏耕地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各地区农村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其规划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在整体计划之中,可以看出国家大力发展机械化,以其为减轻农民负担,造福农民,但这种计划并没有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开展。有些山区地区农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机械化建设,当地政府投入众多,但这些机械化建设,在实际难以运行,至此造成经济运行缺失,基础设施资源浪费的现象。有些地区甚至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之中,大力开垦农地,致使周边地区耕地遭到严重的破坏,农村耕地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农业收入,因此这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的不足体现,制约的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阻碍当地农业经济增长。
二、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一)加强技术引导,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