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实用篇一
这几天,我读完了动物小说《导盲犬迪克》,虽然篇幅很长,但我却读了一遍又一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感受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
这本书讲的是一条渴望有主人的“丑狗”迪克和拉琴卖艺的小瞎子阿炯相遇、相惜、相伴的故事。开始,阿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不顾继母的反对收养了迪克,迪克其实是猎狗的后裔,有一颗忠诚的心。每当阿炯去茶馆拉琴卖艺时,迪克便充当导盲犬为小主人领路,主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小主人公被势利的茶馆老板赶了出去,开始了一人一狗的坎坷寻母之路,几经波折终于到了阿炯妈妈的故乡-昆明,在茫茫人海的异乡,寻母艰难,无依无靠,举步维艰,只能靠乞讨卖艺维持生计。
读完后,我的心中汹涌澎湃,对迪克赤胆忠心的敬佩,对阿炯坎坷命运的同情,对贪财的团长和自私的父亲的愤慨。这些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像一团乱麻,唯独清晰的是我对以后生活的决心:以前我经常捉弄狗,看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狗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要珍惜身边的动物。更要学习阿炯独立勇敢、坚毅不摧,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放弃。
“爱往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正如故事中讲述的主仆情缘,只要心中充满爱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中,温暖与感动就会伴随左右。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实用篇二
在暑假假期里,花了差不多五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导盲犬迪克》的书。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一个盲眼少年与一条导盲犬迪克从如何认识的,到一起相依为命,一起流浪的感人故事。
这本书里面主要介绍了两位主人公。一位是导盲犬迪克,它原本是一只猎犬,因为出生的时候长得太丑,被它原来的主人丢入了大山中,成为了一只野狗。另一个主人公是盲人阿烔,其实,阿烔原本眼睛是不瞎的,可因为平常妈妈把他给宠坏了,受了点小委屈就喜欢拼命地哭,在一次发高烧生病的时候,因为他爸爸醉酒后的疏忽,没有及时给他治疗,导致阿烔再哭的时候,把眼睛给哭瞎了。
那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呢?因为迪克十分想要一个主人,它毕竟是拥有猎犬血统的狗,但因为长的太丑,没有人愿意收留它,它于是处处找机会。终于,有一次,它看见阿烔走路时跌跌撞撞的,好像找不到路,它便过去帮忙,把阿烔带回了家。这件事使阿烔对迪克有了好感,就把迪克留在了家里,于是,迪克成为阿烔的导盲犬。
阿烔对迪克非常好,把迪克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有好吃的东西总会与迪克一起分享。迪克十分感激,对阿烔也是一片忠心,时刻都保护着阿烔。在一次阿烔被狗群围攻的时候,迪克顾不上自己的安危,冲入狗群中疯狂的撕咬反攻,终于把狗群给赶跑了,但是,迪克也受了重伤,身上血淋淋的。
在他们流浪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在一个夜晚,阿烔得了重感冒,没钱买药看病,迪克为了挣钱,就要阿烔将它放出来挨打,别人打它一拳收两毛钱,就这样,迪克忍受着挨打,终于凑钱将主人的看病钱赚到了。我看着看着,眼泪都流出来了。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到最近看过的一个视频,里面讲有一只狗在地震前为主人报警,在屋外叫来叫去,可狗主人没听见,仍然在看报纸。过了一会儿,地震来了,狗主人被倒塌的房屋压在下面,狗非常着急,用爪子使劲地刨找着,可就是找不着主人,于是,狗又开始大声叫起来,希望能引来人。终于,救护人员来了,通过它的指引,救护人员帮它救出了主人。我还想起了另外一个小故事,那是关于一种名叫藏獒的狗。有一天,牧羊人的羊圈里来了一头熊,熊看到羊就扑上去了,刚张开嘴巴,藏獒就跑了出来,扑上去与熊撕打起来,屋里的牧羊人十分心痛,他知道,藏獒在用生命保护他和他的羊群啊。外面时不时传来碰撞声,然后又突然安静了下来,牧羊人把门打开,发现藏獒和熊都死了,只是藏獒的双眼还迷恋地望着他,非常不舍得离开主人。
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每条狗都有它自己的本事和优点,有像迪克一样能导盲又能守护主人的狗,有能让你心情不好时逗你开心的哈巴狗,有能帮你看家护院的狗等等,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不要随便的去丢弃,宰杀它们,让它们也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实用篇三
看完《导盲犬迪克》这本书,我被迪克和主人阿炳之间真挚的感情深深感动着,感动于他们不为自己着想,只为对方着想。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迪克。迪克是一只丑得出奇的猎犬,它一生下来,就生活在亲人、主人的嘲讽和打骂中。因为太丑,主人把它丢弃在了森林里,让它自生自灭。但是,我却慢慢地喜欢上了它,因为它的顽强勇敢。前不久,在报纸上我看到,离我家不远的小区里,有一个上中学的大姐姐因为学业压力大而跳楼。我想,她的身边一定有许多关心她的人,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应该寻求帮助,而不是自暴自弃。迪克遭遇到这么大的打击都能顽强地生活下去,这是我喜欢它的原因之一。迪克一直在寻找能够接纳它、关心它、爱护它的主人。在一次又一次不放弃的努力过后,它终于找到了可以接纳它的小主人——瞎子阿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能想尽办法解决。骆老板买来一台录音机,让阿炯失去了工作。迪克见主人很伤心,闯进店里“大闹天宫”,把整个店面都弄坏了,使得他们被_察、继母、阿爸责骂,阿炯为了不让_察把迪克抓走,就带着迪克背井离乡,来到昆明找阿妈。
我还喜欢它的忠诚。迪克对主人忠心耿耿,在去找阿妈的路上,迪克发现它的妻子想要咬死主人时,它虽然很舍不得伤害妻子,但还是忍痛割爱。来到昆明,剧院的宋经理发现了阿炯的才艺,让阿炯登上了舞台,阿炯因为自创的曲子而一举成名,可第一场演出却因迪克的丑陋而破坏整场演出。因此,宋经理买了一只马戏团的白狮_来顶替迪克,并把真的迪克关在了笼子里。有一次,阿炯无意中得知,那位一直关心照顾他的那位好心的阿姨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妈妈。阿炯忍受着心里的痛苦救出迪克,带着迪克继续流浪去了……
从《导盲犬迪克》这本书中,我知道了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丑陋的外表不一定代表拥有丑陋的心灵。迪克虽然是一只外表丑陋的_,但它顽强勇敢、忠于主人,能为主人付出一切,它是一只忠诚的_。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实用篇四
暑假,妈妈给我习了很多好看的课外书,当我看到《导盲犬迪克》这本书时,就被封面上的那只活泼的小狗打动了,小狗走在前,主人跟在后。我仔细一看,原来这小狗的主人是一位盲人。那这只狗应该就是导盲犬吧。看到这里,我心中立刻产生了许多怜悯之情。
一遍遍读着这本书,一次次感受着故事带来的感动和震撼,心里不禁被一种叫友谊的东西满满的充盈着!有一次阿炯生病了,好心的阿姨和叔叔收留了阿炯,让他有了暂时休息的地方,但是他们并没有足够的钱给阿炯治病,天天为治病的钱发愁担忧。小狗也是急得团团转,一副愁眉苦脸、局促不安的样子。几天后,小狗的脑海有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想法,它决定到“武斗场”随意地任别人打骂从而赚钱。小狗为了主人勇敢地来到了“武斗场”,没过多久就有三个坏蛋过来说“打你三分钟给你两块钱”,说完把钱扔到小狗地铁碗里,就开始狠狠地打小狗,那一声声凄惨呻吟声,那一声声痛苦的哀叫声,衬托着小狗勇敢、美丽、善良的心灵。虽然小狗只赚了六元钱,但这六元钱比金子还要宝贵。
阿炯为了小狗也放弃了所有一切。当阿炯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时,观众嫌小狗太丑,叔叔连忙把迪克从舞台上拉了下来,让胖厨师把它关进了夹墙。院子里天天传出迪克悲惨地吼叫声,阿炯绞尽脑汁地想着救出迪克的办法。看着迪克受尽折磨,他决定放弃现在的工作,放弃了好不容易找到的阿妈,选择了和迪克浪迹天涯。
读着读着…….泪水不禁流出眼眶,啊,爱是多么伟大,故事中人与小狗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小狗用一颗真诚的心来报答主人,主人用他最真挚的爱来守护小狗。让我明白人与人之间更应该互相帮助、相互关爱,应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就是爱的力量。
生活中爱无处不在,当我去上学时,妈妈温柔的说:“过马路小心点”;当我写字写的不好时,爸爸关心地说;“没关系,你一定行”;当我考试考的不理想时,老师鼓励地说:“加油,下次你一定能考好”。此时,我脑海里想的点点滴滴,全都是爱。
爱就像一艘船在大海里行驶,激励着我们前进;爱就像一架飞机在天空飞行,引领着我们翱翔;爱就像一盏灯,在黑暗中点亮心房,滋润我们的心田。爱让人感动,让人回味,让人欢喜,爱就在生活中的每一瞬间,让我们去好好的感受爱吧。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实用篇五
书,是一个很好的伙伴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受益最深的是《导盲犬迪克》这本书。
故事中迪克是一只有着猎狗血脉的导盲犬,它和小主人阿炯一起生活在佛海镇,却应为打破了收音机而被迫离开了佛海镇,去寻找阿炯的妈妈。因为阿炯是盲人,所以迪克便成为阿炯当上了导盲犬。他们两个和迪克的爱妻红娜,踏上了去昆明找阿炯妈妈的旅程。而在途中,红娜想趁迪克不在,把阿烔咬死,结果被迪克发现,最后迪克不得已把红娜咬死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了阿炯妈妈,可是炯妈已经成名了,阿炯为了迪克舍弃了荣华富贵,跟着它一起流浪街头卖艺。
读到这里我被他们的友谊深深感动了,特别是迪克,它虽然长得十分丑陋,但却是一条很忠实的猎狗,时时刻刻都伴随在主人身边,还为了主人大义灭亲杀了自己的爱妻。保护主人又一次跟死神搏斗赢得主人的生命。
这又让我想起了关羽,他也是一位十分忠诚的武将,他为了刘备对曹操送给他的好马,好酒等宝物不屑一顾,并且在战争中对敌人毫不留情,为蜀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使我懂得了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这样才可以建立更加深刻,更加美好的友谊。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实用篇六
沈石溪的《导盲犬迪克》是动物小说,是我在暑假里读的所有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本。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盲孩子和一只导盲犬的故事。导盲犬迪克是一只丑狗,但它为了它的小主人——盲孩子阿炯而牺牲了耳朵,它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到头来却被冷落在一旁,甚至被囚禁在夹墙里,该得到的荣耀得不到,该受到的尊敬受不到。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只高傲美丽的白狮狗抢走了。最后,盲孩子阿炯带着迪克,放弃了让自己走红的工作——吉他演出,浪迹天涯,选择了永远的流浪生活。
故事中的导盲犬迪克是一只讲信义的狗。它的主人不嫌它丑,他们相依为命,完成了许多盲人不可能完成的事。信念就是力量,它可以催使人们完成使命,让人们拥有坚定的意志—直叫前,永不退缩。虽然书中的孩子是盲人,但他的意志和勇气,远不少于我们正常人。虽然他胸前的乞讨杯有时满,有时几乎没有钱,饥一顿,饱一顿,但他不怕,因为他有迪克,这只忠实的狗。这让我又明白了: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是不能忽略的,时间长了,动物就像亲人一样,变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迪克舍命保护主人,却反被责备,仅仅是因为它长得丑。有时候人的义气、善良,还不如狗;而残酷无情、心狠手辣却胜于狗,真让我愤怒和心寒。
这一切让我联想到了我家的小狗阿灰。阿灰是只又矮又胖的狗,它的到来让我不再怕狗。阿灰虽然不像书中的迪克一样有聪明的大脑,但它笨拙的样子也挺可爱。阿灰虽然不能像迪克一样有本事救我,但它卖萌时,却能逗我开怀大笑。阿灰带给了我太多的欢笑,我很庆幸能有一只这样的“开心狗。
我相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对它们的善待一定会换来动物对人类的信任、友好,创造出和谐、温馨的美好生活。
现代社会,人类始终掌握着话语权,而动物,多少误会、多少委屈,它们都只能忍受着。其实,它们也是生命,它们也有感情。小说《导盲犬迪克》以导盲犬的遭遇,启示我们善待动物。小作者深深意识到“动物就像亲人一样,变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实用篇七
我最喜欢的书是《导盲犬迪克》,这是我和爸爸一起到新华书店买的。这本书介绍了瞎子阿炯在师父去世之后带领自己的导盲犬迪克谋生,寻找亲生母亲的故事。一路上,他们靠拉二胡卖艺为生。在豆腐营,他们收到过好心人的帮助和坏人的“帮助”。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坚持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
一本书的主要人物是一只猎狗,他叫迪克。它的主人叫作阿炯。阿炯跟课文中的阿炳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他们都非常喜欢拉二胡,生活同样的艰难,同样以卖艺为生,这让我无法想象这样的情景。书中的阿炯在来到到昆明市时,昆明是秋天,可几个月后就变成了冬天。那时非常非常的冷,阿炯只能穿着破破的衣裳在街上卖艺,还生了病。同样在上课时老师上我们体会阿炳在冬天时在街上卖艺的情景,真是命苦。还有,书中的阿炯的师傅也是个瞎子,在师傅死后,又被茶馆的骆老板开除,心情十分低落。后来,他为了寻找阿妈来到了昆明的豆腐营。在这里发生了许多事情:如,阿炯生病了,迪克却卖艺乞讨等许多有趣的故事。
这本书中有一个描写迪克外貌的段落:一副斜巴眼,眼角挤满着狗眵目糊,鼻梁平塌,天生一张歪嘴,上嘴吻还有一个v形豁口,露出排列极不整齐的牙齿,无法闭严的嘴角时时淌着一股又黏又滑的口涎。你长着一身乱糟糟的没有光泽的狗毛,就像锅底黑,仿佛从娘胎里就有疥疮,好几处体毛脱落,露出难看的青白色的狗皮;又细又短的尾巴光溜溜的不长一根狗毛,比老鼠尾巴好看不了多少。
读完了这一本书,我体会到:人,不能以貌取人,就更不能以貌取狗。有句俗话叫做:狗不嫌家贫。可是为什么只是因为狗的相貌不好看就遗弃它呢?我也曾经看到过很丑的流浪狗,但我看它的眼神只有爱怜与怜悯,没有一丝的厌恶,我经常会自己带一些吃的,喂给那些可怜的流浪狗。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是那只狗,我也希望会有某位善良的小孩子给我一点吃的。它只是外表丑陋,可是它的内心并不丑陋,反而很纯真与忠诚。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外表怎样,就可以断定他的将来,人品以及他内心的那份忠诚。
这也是我爱这本书的原因。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实用篇八
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叫《导盲犬迪克》的书,刚开始看只是因为有导盲犬这三个字才开始看的,越到后面,我越来越觉得,读这本书津津有味。因为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读一个故事,这本书写出了狗狗对主人的忠实情感,对主人的忠诚!
看完这本书,我开始就在思考,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么多流浪狗?
我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们人类那么喜欢会猎杀动物!地球又不是全全属于人类的,动物也自己生存的理由!
人类现在已经开始贩卖各种珍贵动物的器官,狗狗也是一样,现在有些人,都只是看狗狗的外貌与血统,觉得不珍贵的,样貌丑陋的都立马遗弃,狗狗和世界上的所有动物都应该与人类一样,和平共处!
从今起,希望我们人类都能爱护各种动物,不光是各种珍贵的动物,狗狗也是如此,原我们人类能和动物和平共处,公建美好家园!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实用篇九
万物有灵—— 读《导盲犬迪克》有感
一个静静的夜晚,我坐在书桌前沉浸在《导盲犬迪克》这本书中。合上书后,阿炯和迪克深深的感情久久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无法平静。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只小狗出生就长得非常难看,受到大家的厌恶。这只小狗便流浪山林,成为一只野狗。一次,它巧遇了小盲人阿炯,成为了它的导盲犬。它的小主人给它起了个名字“迪克”。于是,一个感人的故事由此展开。
患难之中见真心,在迪克和主人的相处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迪克对主人无声的爱。为了救小主人,迪克不惜大义灭亲;为了救小主人,迪克叼着搪瓷缸去沿街乞讨;为了救小主人,迪克去做练武少年的靶子,被打得头昏眼花……最后,它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和小主人一起流浪,一起去寻找比雪片更纯洁透明晶莹的爱。
在阿炯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它对迪克的感情。当阿炯随着演出不断取得成功,日子是一天好过一天,还被经理接回了自己家里住。但他最终放弃稳定的生活和有成就的事业,打破牢笼救出迪克,并再度和迪克一道浪迹天涯。我相信是人与狗之间那种生死相依的深厚感情,促使他坚定走向流浪的生活。
看了《导盲犬迪克》,让我深深感受到动物是有感情的,甚至不逊色于人类。自古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过去有个农夫,常在地里下夹子。一天,农夫在收夹子时发现夹到一只黄鼠狼,当他拿起一看却只是一张皮,黄鼠狼脱下这身“皮装”逃掉了。农夫估计这没了皮的黄鼠狼,一身血淋林的,肯定死在附近什么地方,捡来还可以吃。沿着血迹寻去,在一个山麓的洞口,血迹消失了,农夫朝洞里一看,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洞内四只才诞生不久的小黄鼠狼,正趴在没了皮的黄鼠狼的腹下吮奶。从此,这位老农再也不下夹子捕兽了。
我深深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人是动物之最,智商最高,情商最浓,较之黄鼠狼、狗等之类的动物,人类不知要强上几百上千倍,但相比迪克和阿炳的情感,人类则是显得那么地冷漠,和它们这种催人泪下的感情相比,实在不得不深思,甚至惭愧和汗颜。人类有时候是不是过于自大?殊不知,万物有灵,万物有情。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实用篇十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无论是瞎子还是聋子都是不能嘲笑他们的',《导盲犬迪克》中让我对导盲犬有了更深的印象。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瞎子阿炯原来是一个很帅气的小男孩,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像两颗熟透的黑葡萄,可是因为一年级下学期时阿爸和阿妈离婚,阿妈像一只逃笼子的鸟,可阿炯失去了最爱的人。阿炯和阿爸生活在一起,阿炯就从来也没有学习过了,不学习就不会有什么成就,阿炯放弃了自己的前途,过上了没有爱的生活。
一次生病,因为阿爸经常酗酒,没钱治病,最终导致阿炯眼瞎,读到这时,我觉得阿爸就是一个只会哭,一位非常不合格的父亲。
但阿炯他是乐观的。他在下山的时候领养了一只小狗,并给那只小狗取名为迪克,因为迪克长的非常丑,生下来四五个月的时候就被主人扔进了树林,他们成了一对好朋友。迪克是一只非常忠诚的狗,阿炯遇到困难时,它用狗的形式帮助了他,迪克是忠诚的狗。
一只导盲犬只能保护主人,这只是我们能看到的,而在沈石溪笔下,一只只动物有了情感,在生死关头,作者活灵活现的把动物的忠贞和勇敢让我们在脑子里有一张张真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