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大班清明节安全教育活动反思篇一
指导思想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教育的实施要求,自选教材设计了此活动。
?纲要》各领域的目标、内容和要去指导要点以及组织实施与评价均一致的将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放在核心地位。
?幼儿园教育纲要》社会领域中提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大班清明节安全教育活动反思篇二
现今的生活中潜藏着许多难以预测的危险,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的孩子。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也常常由于缺乏对危险的预见及应变能力而导致身心受到伤害。如何帮助孩子了解意外发生的原因,认识潜在的危险,教导他们处变不惊,勇敢冷静的面对突发状况,及采取相应对策。避免伤害事故发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由此,主题活动保护自己孕育而生并有目的地展开。
我们设计组织的'你学会了吗?这一教学活动,旨在从幼儿具体生活事件着手,调动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把情感、认知、行为、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以儿童积极体验为中心,将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儿童学习的主体性,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首先,引导幼儿将日常社会生活常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分类。知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会迅速求助相关部门。再利用游戏、情景表演等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学习拨打110、120、119电话进行求救的正确方法。最后再通过演习的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学用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锻炼幼儿面临意外事件时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安全意识,达到学会生存技能的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救本领。
2、学会如何正确拨打110、120、119电话进行求助。
3、培养幼儿面对危险保持镇定的勇气及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张,并设法解决。
1、各种有关意外事件不同内容的小图卡若干,录象机、电视机各一台。
2、有关保护自己的主题环境创设:墙壁上画有110、119、120的标志栏目。
3、记录卡、铅笔若干,毛巾、水等;玩具电话两部;用纸箱做的110、119、120车各一台;报警器一部。
一、幼儿自由观看图卡,讲述及分类活动。
1、老师和幼儿一起观看四周小图卡,提出问题: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与同伴、与老师讨论相关内容及解决方法。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图卡贴在墙上110、119、120警示圈内。
4、老师与幼儿共同交流、小结。
二、学习辨别判断突发事件,知道发生时会迅速地求助相关部门。
1、游戏快速反应选号码。老师讲解游戏要求:根据录象播放的事件内容及顺序,在色卡上写上相应的电话号码。
2、播放录象,幼儿快速判断、记录。
3、老师与幼儿共同评议。
三、学习拨打求助电话的方法。
1、幼儿自由讨论,明确拨打求助电话的正确方法并进行练习。
2、老师与幼儿共同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印象并提高相应技能。
1)设置110、119、120监控中心。
2)设计家中火警、某公园老人晕倒、小偷行窃、街头诱拐儿童等情景。幼儿扮演相应角色,并正确报警、出警。
四、消防演习1、警报响起,幼儿选择各种自救方法。(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弯腰低身走疏散通道等。)2、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而快速地下楼梯、逃离火区。
大班清明节安全教育活动反思篇三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随音乐出发去木偶王国玩)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木头人出现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木头人讲述原因(老巫婆给我施了魔法,不舒服、不能动,请你们把我身上的胶带拿掉我就能动了)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胶带)3、我现在身体非常舒服,我给大家跳个舞。
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看课件:观察并讲述木头人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并模仿)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
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
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
三、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毛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看图片)1、小朋友回家和父母共同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项目2、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注意安全)我们现在就动起来。
四、表演《眉飞色舞》:邀请其他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大班清明节安全教育活动反思篇四
1、简单了解蚊虫的生活习性以及对人类的危害。
2、通过迁移生活经验获得一些防止蚊虫叮咬的自我保护方法。
3、提高环保意识知道保持自己周围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
4、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1、苍蝇蚊子的图片2、各种防止蚊虫叮咬的物品。
活动过程:
1、出示蚊子苍蝇图片,引出主题师:你们认识他们吗?
他们是谁?
师: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师:请幼儿谈谈被蚊虫叮咬后的感受。
师:总结它们都是害虫,它们会吸我们的血,还会传播疾病。引导幼儿观察蚊子前端的细血管,苍蝇脚上的细绒毛。
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防止蚊虫叮咬以及被蚊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
师:可以请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讲解使用方法以及功效。
师:如果被蚊虫叮咬后,该怎么办?
如果被蚊子咬了,可以涂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等逐一使用时眼睛,食品要放在蚊虫叮咬不到的地方,苍蝇或者蚊子定要过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如果被有毒蚊虫叮咬后应及时去医院。
三、通过简单讨论了解蚊虫的生活习性,知道要保持环境卫生。
师:你知道蚊虫最喜欢生活在哪里吗?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消灭更多的蚊虫呢?
四、游戏"打蚊子"播放音乐《野蜂之舞》引导幼儿随着音乐旋律学蚊子在空中飞舞以及表演打蚊子的动作。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应提供给幼儿更多发言的机会,扩大幼儿的思维空间,让幼儿回答问题能够更全面。
大班清明节安全教育活动反思篇五
幼儿欣赏交通安全儿歌,说一说你听到看到了什么。
幼儿再次欣赏,说一说你在街道上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二、欣赏情景表演,知道街道上要注意安全。
1、情景表演一;随便跑入玩具店
2、情景表演二:闯红灯
3、情景表演三:在马路上做游戏。
说一说这些小朋友哪里做的不好,为什么?
三、观察图片,判断对错
幼儿看幼儿用书18页图片,给图中做的好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
四、找一找幼儿园里的安全,说一说幼儿园里都应该注意些什么。
活动结束。
大班清明节安全教育活动反思篇六
1、组织幼儿观看录象或图片,让幼儿感知遇到突发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煤气泄漏、火灾等)。
提问:“如果遇到突发事情时怎么办?”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几层楼梯、弯道情况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到达安全地带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沿楼梯两侧迅速撤离;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4、熟悉警报录音,组织幼儿“实战演习”。听到警报声音时,在老师的带领下,按图标路径迅速撤离到户外安全地带。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大班清明节安全教育活动反思篇七
1、了解火的基本知识和安全反火常识,知道用火不当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做到不随便玩火。
2、认识常用的安全反火标志,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设计制作安全标志。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1、大张的常用安全反火标志图,火柴一盒。
2、幼儿用的小标志若干。
3、白纸、油画棒或水彩笔等若干。
(一)、擦燃火柴,引出话题:
请幼儿分组以"火"为主题进行讨论后,由小组代表讲述讨论结果。
(二)、自制幼儿参观安全反火标志栏。
让幼儿一边看一边讨论标志内容、作用、在什么场合出现等。
(三)、识标志竞赛:
将幼儿分成四组,教师做主持,竞赛内容如下:
1、说出标志名称;幼儿人手一份小标志图,要求幼儿看图说出标志名称;2、给图片贴标志:让幼儿根据出事的图片内容,选择响应的"严禁烟火"、"当心火灾"、"安全出口"等标志图贴上各组可抢答,答对者奖红旗一面,以红旗多的一组为胜;3、宣布小姐或奖情况。
(四)、设计制作安全标记:
1、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帮助幼儿园设计制作安全标记。
2、教师观察知道,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设计制作的安全标记,贴在幼儿园的`相应位置,也可与教师一起布置成标志展览,让幼儿互相交流讲述标志的名称、内容、作用等。
总观这堂课,我个人觉得我抓住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也做了正确处理,教学设计板块清晰,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但还存在很多细节问题。
大班清明节安全教育活动反思篇八
1、初步了解,解放军、保安、消防员等职业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工作与人们的关系。
2、学习遇到危险如何进行正确求救、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3、增强幼儿尊重、热爱他们的情感。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大班清明节安全教育活动反思篇九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大班清明节安全教育活动反思篇十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1、图片1幅。
2、儿歌《陌生人》。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提问:图片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姐姐为什么摆手?教师进行小结: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2、学习儿歌《陌生人》
(1)、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2)、请幼儿跟老师学习这首儿歌,并能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3、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儿歌: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4、总结:当小朋友在家的时候要谨防陌生人敲门,切忌给陌生人开门,在外面玩时也千万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这是小朋友的安全也是为了家庭的安全!
活动反思:
通过这堂课,使小朋友们明白了,陌生人给我们的东西千万不能要、东西更不能吃到嘴里、更不要随随便便就给陌生人开门和跟陌生人一起回家等!陌生人都是不熟悉和不认识的人,说不定全是有目的性的,有的陌生人会把小朋友偷偷带走,让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有的陌生人会跑到小朋友家里去偷东西,我们可千万不要上了陌生人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