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自我鉴定>我的心爱之物教案 我的教案观我教案(实用9篇)

我的心爱之物教案 我的教案观我教案(实用9篇)

时间:2023-09-29 17:26:34 作者:碧墨我的心爱之物教案 我的教案观我教案(实用9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的心爱之物教案篇一

教案和教科书、参考书一样,是教师上课的重要工具;教案编写,是一个教师备课、上课、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教案编写得好与坏,与一个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经验有关,其结果和教学质量也有一定关系。因而不少学校每学期甚至每个月都要组织力量对教师的`教案进行多次检查评比,并且纳入量化考核内容,使其与教师的评优、选先、职称、奖金等都挂起钩来。这对于促使广大教师写好教案、备好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对教案的指导管理、检查评比、量化考核上,不少学校领导由于受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采取了不切实际的指导和不科学的量化考核办法,甚至于采取简单粗暴的行政干预手段,使广大教师在备课问题上陷入了迷茫的误区,造成应付检查的现象泛滥成灾,客观上挫伤了不少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这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而加重了教师的精神负担和工作负担,影响了教学质量。

[1][2][3]

我的心爱之物教案篇二

绘本《我的爸爸真麻烦》是一个画面内容丰富、情节发展生动、有趣的幽默故事,这是一个讲述生活中创造快乐的故事,能带着孩子尽情地去享受幻想和发现乐趣,在爸爸的事件中可以让孩子们懂得生活正是因为有了创造才如此生动和精彩的道理。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角色。孩子们可以在画面中感受到爸爸的执着、爸爸的智慧、爸爸的美德、爸爸的亲情、爸爸的伟大,潜移默化的引导幼儿感受自己的爸爸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爸爸为了这个家在生活中打拼付出了很多努力与心血,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对爸爸的尊敬与深深的爱。由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分析“爸爸的麻烦事”。

2、能从画面中感知爸爸的形象特点,感受爸爸对全家的爱。

3、生活迁移,激发幼儿爱爸爸的美好情感。

ppt课件一套、图片每组一套、背景音乐。

一、导入故事,激发幼儿了解故事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出示图一),看看书的封面有谁?是一本关于谁的故事书?认读书名,什么叫麻烦事?麻烦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怎样的感觉呢?猜猜我的爸爸遇到了哪些麻烦事?出示图二。

小结:原来爸爸的麻烦事与机器人有关。

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初步分析“爸爸的麻烦事”。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进行猜测。

师:爸爸在哪个公司上班的?(出示图三图四)你从哪里看出爸爸的工作很麻烦?(出示图五、图六)下班后爸爸又会去哪里?我和妈妈为什么要为爸爸送饭?(边观察图边猜测)你觉得爸爸喜欢怎样的工作?(机器人研究)。爸爸的兴趣爱好是搞机器人工作。(出示图七、图八)妈妈支持爸爸的研究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爸爸的研究有没有成功呢?(出示三幅图图九――图十一)爸爸终于发明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爸爸在研究机器人时有哪些麻烦?重点观察画面。

2.分组讨论,自由讲述。

3.听录音讲述。

感知爸爸的形象,感受爸爸对全家的爱。

师:你觉得爸爸的“麻烦事”是什么?老师一一出示图片。(烦透的工作、小屋里一团糟、研究中失败的机器人、机器人在街上乱跑罚款等),最后爸爸的麻烦事会给全家带来什么?你们认为爸爸的麻烦事真得是很麻烦吗?故事中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爸爸?说说你的理由。

三、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对爸爸的爱。

我的心爱之物教案篇三

1.对这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通过归类二次发散,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以《感恩》为话题,思维成果,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

重难点

归纳思维方法,思维内容深入发散。

乐学善思

办法诗、歌、名言pk赛。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展示、搜集到的有关母亲节的相关资料及有关赞美母爱的诗歌、名言。

2.导出课题。

二、自主思考,发散思维

1.由母亲节你想到了什么?(生说)

2.围绕母亲节让你想到的,尽可能的展开想象,把想到的写在本上。(至少5条,写出5条为优秀,5条以上为最佳)

3.小组内思维成果,组内交流。

4.小组汇报交流成果(相同的思维点,别人说过的,不再重复)

5.全班汇报师生。

6.诗、歌、名言pk赛。(以大组为单位,诵读赞美母亲的诗、名言或演唱有关母亲的歌曲)

三、教给方法,深入思考

1.师生共同把思维成果归类。

2.围绕母爱的无私,深入探讨母爱有多伟大,又该如何学会感恩。

3.生汇报,师点拨。

四、运用思维,轻松。

1.主题

2.生练写

3.读作品,师生评议

五、

我的心爱之物教案篇四

1、小学生们尝试添画手型,变化出不同的物体。

2、通过活动,发展小学生们的想象力,提高小学生们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1、手指游戏: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鸟飞飞飞。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鱼游游游。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狗汪汪汪。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

2、提问:小手还可以变成什么?

(老师可以帮助编成儿歌带领小学生们玩手指游戏。)

1、提问:刚才我们用小手变出了许多小动物,你还能用手变出什么不一样的造型吗?

2、个别小学生们示范,集体模仿。

1、指导小学生们用勾线笔沿手的边缘描画(可摆放不同的手形)

(1)教师示范。

“是呀,我们的小手能灵巧,今天我们把灵巧的小手画出来,好吗?”(教师作画)

(2)在此基础上想象、添画。

“手画出来了,可是手心空空的,我们可以在手心里面画上什么呢?”(小学生们自由想象)

2、教师再次交代作画步骤。

3、小学生们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个别小学生们介绍自己的作品画的是什么,要求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

2、小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沿轮廓线剪下来,布置成“有趣的手”的墙饰。

我的心爱之物教案篇五

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主动与别人交流,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2、 能清楚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并懂得如何去爱惜玩具。

相关课件、玩具、小星星。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具吗?想不想和玩具交朋友呢?那老师就带你们到玩具商店去逛逛吧!

(播放课件)玩具商店里的玩具可真多呀,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的眼睛都亮起来了,赶紧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指名说。(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交际一:告诉大家玩过什么玩具

过渡:这些可爱的玩具朋友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伴随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的童年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们都玩过什么玩具?(训练有梯度地说。)

交际二:告诉大家最喜欢的玩具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

过渡:小朋友们,在这么多的玩具朋友中,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众生举手)

(师观察巡视)师采访一生:刚才我发现你在听同桌说话时眼睛一直注视着对方,听得可认真了!你能说说同桌喜欢什么?为什么?(此生说)

师:说得真清楚!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能说得这么好吗?(因为他听得很认真。)

师小结: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习惯,待会儿我们看看哪位同学比他听得还要认真。

交际三:向他人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朋友

老师示范介绍布娃娃,想想老师刚才是怎么介绍的。

2、生说师板书:名称 样子 玩法 来历

3、师:想不想学着老师的样子也来介绍介绍自己的玩具?学生自由练习说。

4、指名上台说,师生评价。

5、在小组内互相说,评出“口才星”和“倾听星”。

交际四:互借玩具,并向他人介绍自己的玩具怎么玩

1、师生示范互借玩具的过程,说说老师是怎么向别人借玩具玩的。

2、同学之间互借玩具玩。(放音乐)

3、指名上台演示。

交际五:谈谈如何爱惜自己的玩具

1、(播放录音)听了这个故事,你们觉得明明做得对吗?大家愿意劝劝他吗?学生自由说。

2、你爱惜你的玩具吗?是怎么爱惜的?

小朋友们,今天课就上到这,你们回家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介绍给小伙伴好吗?

我的心爱之物教案篇六

1、体验妈妈与我之间的关爱之情。

2、能用不同线条和颜色进行表现表达。

3、会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妈妈的外貌特征

画出妈妈的外貌轮廓,突出五官的特征,例如: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

知道头发是很多、很密的,能用直线、波浪线等不同的线条画头发。

1、幼儿与妈妈的合影。

2、美术活动ppt课件。

3、蜡笔、白纸,示范画。

体验活动

1、与妈妈进行亲子游戏。

2、照片回忆与妈妈一起进行的活动。

一、导入·播放幼儿与妈妈的照片。

师:

1、照片上是谁呀?

2、你们和妈妈在做一件什么事情?

3、妈妈和你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你开心吗?你和妈妈的表情是怎样的?

二、鼓励幼儿大胆的描述介绍妈妈的外貌特征。

1、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向伙伴们描述一下自己的妈妈是长什么样子的?

2、你能夸夸妈妈哪里最美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描述妈妈的五官和发型,例如:我的妈妈是长头发,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眉毛弯弯的......

三、绘画示范。

1、出示画有圆脸的屏幕,播放画人物轮廓和五官的的步骤。 师:这是什么呀? 师:圆脸上面有什么?(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 (当幼儿说出五官的时候,指导幼儿用手指夸张的空画五官)

2、 认识发型,知道头发是很多、很密的。 师:咦,五官出来了,还少了些什么呢?

(1)出示只有几条头发的图片。 ·师:这样够了吗?为什么?头发应该是怎样的? (鼓励幼儿发现说出头发的特征) ·播放头发线条很密的图片。

师:我的妈妈也是短头发的,所以线条画到下巴的位置就可以了。(指导幼儿头发从上往下空画直线。)

(2)师:谁的妈妈和susan妈妈发型是不一样的? ·出示长发的图片,指导幼儿空画长直线。

(3)师:你的妈妈是什么发型? ·出示卷发的图片,指导幼儿空画波浪线。

(4)出示发型模型,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头发是很多、很密的,在绘画的时候可以用密的线条来表示。

三、幼儿自由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活动思想提升

1、播放音乐:我的好妈妈

2、评价幼儿作品。

4、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向身边的老师妈妈表达爱。

我的心爱之物教案篇七

1.能跟着老师一起大声朗诵儿歌。

2.尝试用:“我的眼睛看到了什么”的句式说话。

自备神秘袋1个,里面装有幼儿喜欢的玩具。

集中

重点: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难点:用“我的眼睛看到了什么”的句式说话。

1.游戏:摸一摸。

教师拿出神秘袋,邀请幼儿上前后闭上眼睛,到神秘袋里摸出玩具,猜猜是什么;然后睁开眼睛,验证是否正确。可以请多名幼儿,反复进行游戏。让幼儿感知闭上眼睛后什么也看不见。

教师小结:闭着眼睛,我看不见,也非常不方便。

2.学儿歌:(儿歌及动作说明附后)。

1)教师有感情地示范儿歌,并用动作帮助幼儿记忆。

2)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有节奏朗诵儿歌,并作相应动作。念出儿歌,教师问:“你们看见了什么?”请幼儿用句式“我的眼睛看到了xx”说一句话,说出教室里的一件物品名称,然后重新开始游戏。

活动资源

儿歌及相应动作

我的眼睛

我的眼睛亮晶晶,(双手食指伸出,指着自己的眼睛,头左右侧点。)

一眨一眨见光明。(双手放在耳边,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合拢、张开。)

美丽世界全看清。(双臂伸直向斜上方举起。)

(六)活动反思、分析:(略)

我的心爱之物教案篇八

1、了解儿歌的'含义,知道老师像妈妈一样很爱小朋友。

2、能跟着老师用普通话朗诵儿歌。

3、体会妈妈和老师对小朋友的爱。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已有游戏经验“小孩真爱玩”。

(一)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引出儿歌

1、引导语:“为什么说妈妈好?平时在家里,妈妈为我们做什么?”

2、教师小结:妈妈帮助宝宝穿衣服,喂宝宝吃饭,给宝宝讲故事,陪宝宝玩游戏。

3、提问:在幼儿园里谁帮助宝宝穿衣服,喂宝宝吃饭,给宝宝讲故事,陪宝宝玩游戏呢?现在老师来念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我的老师像妈妈。

(二)引导幼儿学习儿歌《老师像妈妈》

1、老师缓慢清晰地念出儿歌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问:“你听到儿歌里面说了什么?”

3、引导幼儿跟读儿歌

(三)师幼共同游戏

引导语:你们喜欢老师吗?愿意亲亲(抱抱)老师吗?愿意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吗?那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名字叫“小孩真爱玩”。(强调一遍游戏规则)

4、小结:以后在幼儿园有什么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我们。

(四)延伸活动:教师融入到幼儿的游戏中,与幼儿共同游戏。

我的心爱之物教案篇九

1、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称和内容。

2、发展幼儿正确用嗓唱歌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音乐课件

1、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伴随节奏边表演手腕转动的动作边进教室。

2、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歌,叫什么名字?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3、教师范唱歌曲。

师:小朋友来到幼儿园该对老师说什么?这首歌曲叫什么?歌里面唱了些什么?

4、幼儿按节奏朗诵歌词。

师: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轻轻地念这首歌的歌词。

5、幼儿学唱歌曲。

师:注意不要抢,跟着节奏唱。

6、在演唱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富有表现力的动作。

7、活动小结。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