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模板7篇)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模板7篇)

时间:2023-09-29 23:45:46 作者:LZ文人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一

人世间有万般情感:快乐、欣喜、悲伤、忧愁……

情感需要表达。音乐家,用声音来传递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画家用色彩来描绘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而诗人呢?用诗。词人呢?用词。于是就有了李清照和她的传世名篇《声声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婉约词名作《声声慢》,走进李清照和她的情感世界.

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她又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的?

二、朗诵感知。

自由朗诵,体会情感。

学生朗诵,正音 ;缓慢;低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的朗诵水平真是一日千里啊。)

提问: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

齐读:就让我们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清照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三、具体分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中句句皆现愁”,(分组讨论),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愁”字?为什么?

要求:确定一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产生。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什么?往昔快乐生活,并不是生来如此孤独愁苦,她也有过快乐生活。

《如梦令》:春游、饮酒。

结果如何?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为何要寻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追忆往昔生活?说说生活体验。

可以调换?不可以,感情逐层深入:动作——身体——心理

可以单字?叠字使情感更浓厚。

举例体会。“庭院深深深几许?”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听听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

(投影)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朗读随机。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为何喝酒?借酒浇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不足为奇,与其它的不一样的地方,“淡酒”说明什么?愁浓。

词人浓烈的愁绪,本以为可以解酒来消除,但酒淡压不住愁浓啊,更何况在这样一个风急得傍晚。

联系自己排解愁绪的方法谈谈体会:谈琴、散步。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急风、淡酒、浓愁的情境中,一群大雁给词人给人孤寂冷清之感。

“旧相识”:曾经寄来丈夫赵明诚的信。《一剪梅》,而现在大雁虽在,而人已去。

岁月依然无情远去,抛下她一个人在孤寂中打发冷清时日。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憔悴损的只是菊花么?更是词人自己。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轻时鲜丽娇嫩,嫁作他人妇,爱情滋润更是娇嫩异常,而后来世事变化,国破家亡,良人已去,晚年孤寂,千万愁绪无人倾诉时,再娇嫩的花也憔悴不堪了。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叶大。“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兼细雨:你的感受?傍晚、细雨打在梧桐树上。

不是滴在树上,是滴在词人的心理啊。

小结:真是“句句皆现愁”啊。

四、体会意境。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在南宋,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秋风冷雨里,一位寡居的老人,无依无靠。她寻觅着往日的美好生活,但是遍寻不着,反而更添惆怅难耐。想凭借两盏淡酒浇去心中浓浓孤寂之愁,无奈敌不过冷冷秋风秋雨。看过去所见之景:是满地憔悴之菊,是哀戚的大雁,听到的是雨打梧桐,一滴一滴,声声滴在心里啊。

这样画面,怎一个“冷清”可以形容;这样的浓愁。又岂是一个“愁”字就能说得清的!

(朗读体会)

加深了理解后,再次自由朗读,根据我们刚刚对词的分析和理解来处理。(要求:提高)

提示:除了语速舒缓外,也许我们还应该在个别字上面,加以重音、语调的处理,情感投入。

表扬。

五、写作方法指导练习

愁是抽象的情感。而词人李清照把抽象的愁化作了秋风冷雨,化作了两盏淡酒,化作了南飞的大雁,化作了满地的落菊,化作了梧桐和细雨……把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具体的意象。

历史: 其实不仅是李清照,古往今来,很多词人都是如此传达他们的愁绪的。(投影)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问题:体会;回答分别是通过那些意象写愁的?写出了愁的量、形、重。

现实:联系我们自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也有万般情感,何不也用自己的生花妙笔,通过具体的意象去勾勒,去表达呢?也许一不小心,一个大文豪就诞生了。(练笔)

练笔展示。

教师展示。老师也有愁绪,面对时间。共赏析。

六、知人论世。]

凡人皆有愁。那么李清照有什么样的愁呢?使得她化为这曲《声声慢》。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出身官宦世家,这样的出身使得她能够饱读诗书,这样就使得她既“貌美如花,又内秀如竹”。18岁的时候,遇到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另一半——她的丈夫赵明诚,他们情投意合,恩爱非常。但造化弄人,上天把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不幸都统一到了李清照的身上。国家破碎,清兵入侵,李清照经历了人生的三大磨难:一是丈夫早逝,遭遇感情生活磨难;二是国家破碎,身世飘零,居无定所;三是晚年孤独,身边无亲无友。

晚年李清照,想把毕生所学传给一位孙姓女童,“才藻非女子事也”,拒绝了她。一代才女,却无人能懂。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一个女子所能得到的最甜美的幸福,也承受了一个女子所无法承受的苦痛,其中既有个人身世的苦痛也有国家的破灭的悲痛。是李清照在这国家与个人灾难性的打击下依然不屈,依然顽强的展现出自己全部的美。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或许就是这极端的幸福与苦痛造就了旷世才女――李清照。

她是一代才女,是乱世美神。

齐读。

机动: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二

1.文章主旨

20世纪30年代 的中国,社会极其黑暗,1934年,国民党政府加紧在军事、政治、文化上对 革命力量大举围剿,而此时荡涤一切污浊的风暴却正在酝酿,即将来临,黑夜即将过去。 本文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人们常把它和高尔基的《海燕》相媲美。作品描写郁闷窒息、密云不雨的天气景象,寄寓着对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以及对各种社会势力的嘴脸进行揭露之意,则是自然而明显的。

2.文章思路

《雷雨前》按时间的顺序,从清晨写起,选取几个不同的角度,勾画闷热、干旱和人们的苦闷难熬、怨声冲天的景象。“清早起来……摸一摸桥石,竟像还带点热”,河水早已干涸,河中心“泥土也裂 成乌龟壳似的”,田里硬得像“水门汀”,人热得要呕吐;天空“张着个灰色的幔”。在这种背景下, 雷电巨人已怒不可遏,在幔外发出“隆隆隆”的“愤怒的吼声”,但天空仍被封锁,空气反而“加倍闷”,幔“加倍厚”,天“加倍黑”。继而写巨人的大刀,终于挑破了灰色的幔,发出了震天的惊雷。巨人“揩着汗”,“歇一口气”再发起新的进攻。最后写闪电雷鸣,巨人以势不可挡的威力发起了进攻 ,灰色的幔被劈碎,人 民精神振奋,由衷地发出呼唤:让暴风雨来得“再急些!再响些吧!”

3.写作特点

(1)象征手法的运用。作品借助自然事物用以象征某种社会力量。《雷雨前》里,用闷热、干旱造成的灾害象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以灰色的幔象征束缚人们的枷锁;以雷电巨人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以巨人同闷热、灰幔的斗争过程象征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进程,形象地反映了革命的规律。作品之所以运用象征手法,都有其相近的原因:一是为加强作品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一是作为一种策略手段,防止敌人对作品的扼杀。

(2)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作品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是明显的。《雷雨前》则把象征社会现实黑暗郁闷的自然现象极力渲染,把巨人的形象置于极端严峻的背景中,给予描绘刻画,衬托其伟大的力量;同时,又用在同样背景中的苍蝇、蚊子、蝉等的丑恶表演同巨人的英勇行为相对比,给予巨人更有力的 讴歌。

(3)语言精练、有力。“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这句双关语有深刻的含意,分外打动人心,分外能反映人民要求推翻反动统治的渴望,分外激励读者和巨人一起去破坏由幔和可恶的虫豸们组成的让人透不过气的“雷雨前”的处境。作品中用短促遒劲的语句,写形势巨变,有震撼人的力量。“猛可地”一语很有气势;“电光一闪”一语给人以强烈的快感;“轰隆隆,轰隆隆”,雷声威猛,“呼——呼——”风力 强劲 ,“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和“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相对照,局势突变,痛快之极。最后点出散文的“眼”:“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 凉的世界!”这画龙点睛之笔遒劲、洒脱,似闪电、如雷鸣!喊出了读者的心声,唱 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三

1、掌握文中所阐述的读书方法。

2、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3、识记并理解文中有关名言名句。

一、 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运筹全局( ) 驰惰( ) 轻鄙( )

挑剔( ) 狡黠( ) 梗概(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论读书的作者________,英国_______家,马克思称他为______________。

2) 狡诈者_______学问,愚蠢者_______学问,聪明者_______学问。

3) 读书使人________,讨论使人______,写作则能使人_______。

4) 读书使人________,读诗使人______,演算使人______,哲理使人_______,道德使人______,逻辑修辞使人________,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与探究

我尝见许多年青的朋友,聪明用功,成绩优异,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又有一些位,执笔为文,斐然可诵,而视数理科目如仇,勉强才能及格,问其故则曰其情趣不在数理方面,而且他们觉得某些科目没有趣味,便撇在一旁视如敝屣,怡然自得,振振有辞,略无愧色,好象这就是发扬趣味主义。殊不知天下没有没有趣味的学问,端视吾人如何发掘其趣味,如果在良师指导之下按部就班的循序而进,一步一步的发现新天地,当然乐在其中,如果浅尝辄止,甚至躐等躁进,当然味同嚼蜡。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四

原文: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

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翻译:

按照旧俗,我在三江看潮,实在无潮可看。午后有人喧闹着传道:“今年暗涨潮啊!”年年都像这样。

明崇祯十三年八月,(我) 到白洋祭奠朱恒岳少师,与陈章侯、祁世培坐在同一桌。海塘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去看,章侯、世培也跟着到了。

(我)站在塘上,远远地看见潮头像一条白线,从海宁奔来,一直奔到塘上。(潮水)稍稍靠近了一点,浪花就隐隐约约露出白色,像驱赶千百群小鹅张开翅膀拍水飞迸。渐渐又靠近了一点,(潮水)喷出泡沫、溅起水花,像百万只雪白的雄狮一起蹦跳,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好像有怒雷鞭打他一样,像所有的狮子攒集的样子,没有一头敢落后而争先。又靠近了一点,浪潮像飓风一样逼来,水势将要拍打着岸而上。看到的人惊恐的退开,跑到塘下躲避。潮到塘上,尽力一撞,水花激射,溅起来有好几丈高,我的衣服和脸都湿了。潮水快速卷着向右而去,被白洋山一挡,轰隆着好像十分愤怒一样,雁荡山瀑布像炮轰一样,水花在半空中飞舞,我看了惊恐万分,感到眩目无比,坐了好一会儿,脸色才正常下来。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掌握文言词汇,疏通文章大意

掌握依据对象表现的过程描写景物,并通过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描绘润色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梳理文中白洋潮到来的过程并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你有看潮的经历吗?如果有,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和心理的感受呢?

2、视频播放

3、今天我们可以看视频,古代要记录涨潮,只能通过文字。我们跟随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看一看白洋潮的壮观景象,学一学古代人是怎样通过文字表现汹涌澎湃的潮水的。

二、 自主学习,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1、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文中的生字读音及解释,课堂交流

遄、踵、擘、蹴、镞(簇)、飓、辟、礴、龛、赭、漱、湫、吊、故事

2、朗读全文,感受作者笔下白洋潮的特点

3、疏通文意

三、 学习写作手法

1、作者以一百三十余字的短小篇幅,条理清晰地记录了看潮的经过,并绘声绘色的表现了白洋潮到来时壮观的景象,写作手法可谓高超,而其高超之处,便在于依照景物变化的顺序进行记录,并充分运用了修辞手法,使得读者产生丰富的视觉联想。

2、出示学习目标:圈划标志性词语,梳理课文中景物描写的顺序

整理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在自学的过程中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4、小组合作完善,课堂交流修正

5、熟读课文第三小节,加深印象,力争成诵

四、 总结与巩固

1、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依照景物的变化顺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描写条理清晰又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用200字左右的篇幅,写一写从万里无云到乌云密布的过程,要有清晰明显的变化过程,并运用尽可能丰富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六

一、教学目标:

识记原文及翻译

了解一些故事链接

二、教学重点:

《论读书》识记原文及翻译

三、教学过程:

一.读书三“有”

有志:立远大志向,不甘下流;

有识:须知学问无尽,勿以一得自足;

有恒:勤学不断则无不成之事.

二.读书要“约”

譬若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则以一井为隘,而必广掘数十百井,身老力疲,而卒无见泉之一日。要“老守一井,力求及泉。

读书犹如游观,万壑争流,必有主脉,能把持神理所在,其他次要自能融会贯通。

曾国藩:每日读背诵之书十页,看涉猎之书六十页。

三。读书要“专”

读书不“二”,“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书一部未完,决不换他部,此为不易之道。经则专守一经,史则专熟一代。读一人之书,则目见、耳闻、天地之间无别书也。

四。读书要“耐”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适,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五,读书四“到”

眼到、心到、手到、口到。

手到、口到犹为重要,读书时圈点评注,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之一,可帮助记忆;读文以声调为本。刘大《论文偶记》曰: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

六,读书须“看、温、习、思”

以上四点必须并行。看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习字宜有恒,不善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看、温偏重于知识方面,而习、思则偏重于技术方面,前者重博,后者重专。精读之书不妨“约”,浏览之书无惧多。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教案篇七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情感,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正值炎炎夏日,如果我们走到路边看到一枝荷花、一片清新的荷叶,会感到丝丝清凉,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情思。历代文人咏荷诗词多不胜举,但周邦彦的《苏幕遮》清新淡雅,浑然天成,成为独步词坛的经典之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品味他的这首好词。

二、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三、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和节拍)

3、读出情感。(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词语的抑扬轻重,文句的舒缓起伏)

四、整体感知

1、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

明确:思乡之情

五、课堂探究分析上片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的前面后者后面有一个动词,请同学们找出。

3、这些动词很好的体现了景物的意境,请同学们赏析动词的作用?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明确:1.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风荷。

2.燎 呼 窥 举

3.燎:烧,点燃沉香,驱赶室内湿热的暑气。

呼/窥:拟人的修辞手法

呼:充满人性化,表现了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窥:把鸟儿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举:十分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的动态美。

4(1)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构造,让读者过目不忘。

(2)这两句用词精炼,“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色勾勒出来。“举”字最为人们称道,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 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的动态美。

找一个学生画出“雨后荷塘”图

上片小结:上片写景,词人用这些动词把它们生动的联系起来,整幅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相关范文推荐
  • 09-29 大队辅导员述职报告 大队辅导员的述职报告(通用6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
  • 09-29 教师学习两会精神心得 教师节教师随笔(大全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09-29 2023年工会为退休职工举办欢送会 工会主席讲话稿(通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 09-29 最新企业资助大学生感谢信(汇总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 09-29 2023年干部诚信承诺书(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
  • 09-29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心得体会总结(汇总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
  • 09-29 初三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初三下学期语文教学反思(通用8篇)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
  • 09-29 中学教师远程培训总结 教师远程培训总结(通用5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
  • 09-29 四年级颐和园导游词(实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 09-29 2023年写秋雨抒情散文有哪些(汇总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