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中班芒种节气教案反思篇一
1、了解稻子的生长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了解水稻的生长,并尝试用动作表现。
3、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
1、活动前两个星期,让幼儿观察水稻种子发芽的过程,并进行记录。
2、幼儿用书。
3、稻子、米饭的图片。
一、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米饭图片,请幼儿来说一说米饭。(米饭是白白的、香香的等)
——请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米饭是怎么来的?
二、活动过程。
——幼儿介绍水稻种子的观察记录。
——教师播放幼儿用书《稻子的一生》及农民种植水稻的视频。
——请幼儿说一说稻子是怎么长成的。
三、游戏:“种水稻”。
1、教师扮演农民,请幼儿扮演稻子每一个时期的状态。
——播种第一天:幼儿蹲下,手抱着头。
——2—3天:蹲着,一只手慢慢开始往上伸。
——30天:稻子长高了。(幼儿站起来双手伸开)
——插秧后:两个或多个幼儿背靠背并打开双手。
——稻子成熟:幼儿弯腰站着,手里拿着稻子的卡片。
2、请个别幼儿扮演农民,其他幼儿扮演水稻。
——教师小结:稻子成熟后会变成金黄色,农民伯伯把稻子收割后晒干,去掉稻壳就变成一粒粒的白米,经过加工之后香喷喷的白米饭就出来了。
四、讨论活动:节约粮食。
——稻子的生长过程是缓慢的,农民伯伯种植粮食非常辛苦,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惜粮食。
——请幼儿说一说我们该怎么节约粮食?
幼儿园中班芒种节气教案反思篇二
1.感受麦子成熟的丰收景象,了解麦子的生长过程。
2.知道麦子能制成许多有营养的食品。
3.形成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具有爱惜粮食的好品质。
1.有关麦子的录象3段。
2.麦子生长过程土图片及录音。
3.实物:整株麦子若干棵,麦制品若干。
4.头饰:收割机1个。
1.看录象,导入课题。
内容:农村——田野——麦田——麦穗。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麦穗。
(1)麦穗是什么样子的?它的'里面躲着谁?
(2)摸一摸、剥一剥、看一看麦穗,发现其中的秘密。
(3)田野里的麦穗怎样变成“麦子宝宝”进仓的呢?
(出示收割机图片)
3.了解麦子的生长过程。
(1)探索:麦子宝宝是怎样渐渐长大的呢?
方法:图片、询问、录象、录音。
(2)用肢体动作表现麦子的生长过程。
a.个别表现
b.集体表现
c.游戏:麦子熟了
方法:老师做收割机开到哪,哪里的麦子宝宝就跟在收割机后面进仓。
4.麦子宝宝变魔术。
(1)提问:人们种了这么的麦子有什么用?(讨论)
(2)看麦子宝宝变魔术。(录象)
内容:麦子——面粉——面条、饺子——油条、包子、馒头——各色饼干、糕点。
(3)尝一尝,用麦子做成的食品。
如:油条、饼干、面包、包子、蛋糕等。
5.歌曲《大馒头》。
(2)集体歌唱《大馒头》。
幼儿园中班芒种节气教案反思篇三
“趣玩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内容选择,遵循适宜性、整体性、游戏性三原则。摒弃大而空地堆砌节气知识,精心选取每个节气最重要的物候特点、节气习俗等,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节气故事视频、民俗体验、游戏探究,带领幼儿真正走进节气文化。
节气“芒种”的集中活动选取了芒种最重要的节气特点:芒种麦熟,农事特点:雨前收麦,和节气习俗:煮青梅。通过奇妙和爸爸游麦田的节气故事《忙碌的芒种》,节气实拍图片“麦子”、“青梅”等,手工创意制作“麦子与青梅”,带领幼儿充分感知和体验芒种的节气文化,真正做到活动有价值,孩子有收获。
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以及煮青梅的节气习俗。能用手工的形式制作“麦子”、“青梅”,感受芒种时的节气特点。
环境准备:一株干树枝(或在空瓶里装上几根树枝)、一块覆盖有土壤的区域或在几个空花盆里装上泥土),供幼儿插“青梅”、“麦子”时使用。
课件准备:“麦田”图片;《忙碌的芒种》故事视频;“成熟的麦子”图片;“青梅”
组图:“麦子和青梅”组图:“手工作品”组图。
材料准备:吸管、黏土、卡纸、剪刀、双面胶。
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1》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及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我们一起跟着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到麦田里找找答案吧。
1.播放故事视频第一段并出示图片“成熟的麦子”,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麦熟的节气特点。
(教师可出示实物麦子,供幼儿观察。)
——金灿灿的麦子成熟了吗?
——爸爸告诉奇奇和炒妙麦子是什么时候成熟的?
——成熟麦子的籽粒/麦秆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到了,麦子就成熟了。成熟麦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
2.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芒种雨前收麦的农事特点。
——叔叔阿姨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芒种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叔叔阿姨们可以慢慢收麦子吗?为什么?
——如果麦子泡在雨水里会怎么样呢?
小结:芒种时,人们要忙着收麦子、播种新的农作物,这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这个时节,天气炎热多雨,如果不赶在下雨前收完麦子,麦子泡在雨水里容易发霉,影响丰收。
播放故事视频《忙碌的芒种-2》并出示组图“青梅”,引导幼儿认识青梅
幼儿园中班芒种节气教案反思篇四
芒种——科学课《麦子和稻子》
20分钟
气温一天高似一天,送走了小满,今日便迎来了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啊,大家就会特意选用芹菜、百合、梨等食材和绿豆等谷物一起熬制烹煮,做一道“绿豆汤”予以清补、降暑。这样,就能“清凉”的度过芒种啦。我们的宝贝们也用各种方式来和芒种节气共度今日。
1、通过观察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2、体验芒种丰收的喜悦。
物质:实物麦子和稻子、ppt稻子和麦子制品
前期经验:周末家长带幼儿认识稻子与麦子
知道芒种是收获的日子
引导幼儿观察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学过程:>
稻子和麦子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陌生,他们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在这次活动前,我们通过班里幼儿家长的配合,带孩子们去收割好的稻子,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发言也比较热烈。由于事前的实地观察、触摸使幼儿积累了很好的前期经验,对于稻子和麦子的基本特征比较了解,多数幼儿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幼儿通过自己剥开稻子和麦子的外壳,观察了稻子和麦子的内部特征,既培养了幼儿自我观察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并让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小秘密,鼓励幼儿大胆的展示自己。因此,我觉得活动前的前期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接触和看到的,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讲,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幼儿园中班芒种节气教案反思篇五
(一)帮助儿童了解芒种的地理知识特点;
(二)与儿童一起赏析有关芒种的经典古诗:《时雨》;
(三)带领儿童了解芒种时典型的农事活动;
(四)引领儿童学习芒种的代表传统民俗活动。
(一)地理知识
小朋友们,你们有感受到最近下雨越来越频繁了吗?那是因为我们即将进入多雨的梅雨季节了。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我们就来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它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是一个典型的反映农业耕种的节气。除了中国最北边的地区和高原,大部分地区都已经真正进入夏季了,随着气温的显著升高,我们可以直接体验到初夏的炎热。小朋友都知道上海处在哪里吗?没错,那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梅雨季的缘故,日照时数有所减少,雨量明显增加,导致空气湿度较大,所以小朋友们是不是经常会感觉又闷又热的呀?不要担心,请小朋友们跟随本节课的脚步,一定会收获夏日的第一份清凉。
(二)文学知识
北京今年2月举办了一件大事,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是什么啊?对的就是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巧妙地运用了二十四节气进行倒数,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注意到芒种时出现的诗句呢?“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时雨》,交代了芒种时节的美食,描绘了家家户户吃着麦粒和豆煮的饭,处处都飘荡着采菱女采菱的歌声的忙碌又祥和的场景。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却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不仅只有这两句描写芒种哦,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时雨》(节选)吧!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一、二句:应时的雨水在芒种时节纷纷而至,田野里处处都有农人在忙着插秧。这两句交代了芒种时节的大忙情景。芒种,正是从起起伏伏的劳动身影里开始的。
五、六句:我已经渐渐衰老成了不耕作的农人,从早到晚在竹床上打发时间。这两句交代了芒种时节的自己,已经衰老懈怠,很多时光只能在竹床上度过。在宋代南方,睡竹床也是一种“乘凉”的方式,在当时是农人们的消暑神器。陆游躺在竹床上,一方面说自己年迈,同时也说明芒种时节的天气已经炎热起来。
七、八句:白发变短一天天减少无法束发,却还是喜爱眼前夏雨送来的阵阵清凉。这两句交代了芒种的天气。老去的诗人,并没有颓废不振,相反,当他看到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和藤架,在雨中散发着幽香,精神为之一振。眼前的自然、静谧,将原本忙碌的芒种节气驱散开去。经过这样的描绘,一切雨后的生灵,仿佛都变得更加可爱。
(三)农事活动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芒种是农事最为繁忙的节气之一。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成熟,等待收割;春天种下的棉花等作物进入生长高峰,需要大量水和肥料;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也需要播种,所以芒种也被称为“忙种”。各种夏播作物大多以芒种为界,凡在芒种以前种植的成活率高、长得快,而过了芒种时节,农作物的成活率及生长速度会越来越低。此时,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江西地区“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贵州地区“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收、种、管交叉,全国各地一片农忙景象。
(四)芒种传统
1.送花神:芒种时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2.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3.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