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最新课程标准二年级语文 课程标准心得(实用9篇)

最新课程标准二年级语文 课程标准心得(实用9篇)

时间:2023-10-01 13:55:50 作者:LZ文人最新课程标准二年级语文 课程标准心得(实用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课程标准二年级语文篇一

适逢20xx版新修订课程标准被印发执行,利用课余时间,我认真对本学科语文课标展开了研读。近两年对于部编版新教材的教学使用,新老教材的差异,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新要求,在实践过程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这也是研读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一大动力。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新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明确教材与《课程标准》间的内在联系,具体的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此确立教学的重点,从而把学科教学落到实处。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除了单纯地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弘扬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内容上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生为本的教育观,不仅要求教师扮演好教育教学活动“伴奏者”的角色,同样要求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向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转变。

其次,研读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为此,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选择教法、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特点,以教材为载体,更好地为学服务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进行动态处理。让学生画一画、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想一想等,积极参与,主动地获得知识。

新课标倡导课堂教学应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对教师的职能定位提出了新的挑战。陶行知说:“真教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传递、训导与教育,还需要激励与帮助。以情感为纽带,除了填满仓库,更应该点燃火炬。重视课堂上学生的表达,参与感不仅可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从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各种感官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享学习感受。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关注情境教学,积极创设情境。低段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容易分散。教学过程中不妨把学习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故事、口诀、儿歌联系起来,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最后,关注“语用”训练。“学生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为解决他们的实际需要服务。”例如写作是中高学段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课标中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等,这些目标告诉了我们学以致用的道理。要灵活地运用教材,服务于学生的实际需要,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与需求。只有把握好本学段的教学目标,从客观实际出发,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然后知不足。今天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在不断的提出新课程、新理念的教育改革,而事实上教育的一些本质内容是没有变化的,冷静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考核与目标也许很多,但终究要回归教育的初衷,对自己的工作负起责任,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我将继续研读教材、学习课标,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为学生带来更有价值的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二年级语文篇二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课程标准是指教育部门针对不同学段制定的教育教学的要求和指导方针。作为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制定我所教授的学科的课程标准。通过参与这一过程,我深刻体会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及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段:标准制定的深入研究(约300字)

在参与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被要求对该学科的核心知识、核心素养和核心技能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钻研学科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我对学科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深刻体会到,课程标准不仅仅是一份规范教学内容的文件,更是对学科发展规律的把握和认知方式的改变。标准制定的过程需要我们紧跟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修正和更新。

第三段: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约300字)

参与课程标准制定过程后,我将标准中的核心要素和要求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课程标准为我提供了教学的基本框架和指导思路。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我结合标准要求,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此外,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也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成绩。通过将课程标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了明显提升,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第四段:标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约200字)

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接受到了更严谨、全面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明显提升。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我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他们变得更加主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学生不再"唯分数论",而是注重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为有创造力和责任意识的综合型人才。

第五段:总结(约200字)

参与课程标准制定的过程,使我对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深刻感受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和对学生的影响。课程标准不仅仅是制定一份教学大纲,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更好地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将标准的制定与学科的发展情况紧密相结合,不断完善和提升课程标准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课程标准二年级语文篇三

在学校的教学中,课程标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文件。它是指对于一个学科或者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的规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课程标准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课程标准能够为教学提供清晰的指导。在过去,老师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编写教学内容和设计课程。这样的方式存在着个人主观色彩过重的问题,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和完整。而有了课程标准,老师们可以有明确的目标,能够更加精确地知道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哪些知识和技能是他们必须要掌握的。课程标准提供了统一的参照,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课程标准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标准不仅明确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对于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进行了规定。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通过与课程标准的对接,教师能够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

第三,课程标准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培养和提高。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等能力。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标准的引导,学生能够在学校的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此外,课程标准能够提高教育的公平性。课程标准对于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要求是相同的,无论学生来自哪个学校,他们都能够接受到同样的教育。这样就避免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课程标准确保了教学的公正、公平,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最后,课程标准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课程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涌现出来,教育需要跟上这些变化。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只有在不断完善的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总之,课程标准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它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课程标准也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公平性。然而,课程标准的完善和更新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课程标准二年级语文篇四

小学美术新课标带来很多新的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在此,说说我对美术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么教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制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我在介绍完几种表现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在整个练习中学生还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共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三、让学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长知识。

儿童最“喜”的莫过于玩了,要抓住他们的这一特性,让他们玩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在玩中增长知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课程标准二年级语文篇五

第一段:引言(200字)

课程标准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我作为一名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和运用课程标准,今天我将分享一些关于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课程标准(200字)

课程标准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它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课程标准还可以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遵循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第三段:运用课程标准的重要性(300字)

运用课程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标准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地了解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通过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关键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课程标准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和要求,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动力。通过运用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可以形成共同的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合作,实现共同成长。

第四段:遇到的困难和挑战(300字)

虽然课程标准对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方面,课程标准的更新速度相对较快,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课程标准,以确保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课程标准可能会对教师的创造力和个性化教学提出限制。有时候,教师需要通过创新和灵活运用课程标准,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总的来说,课程标准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参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和运用课程标准,我逐渐发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我们也应该明确课程标准并不是教学的唯一标准,教师仍然需要灵活地运用课程标准,与学生共同成长。我相信,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课程标准二年级语文篇六

近年来,劳技教育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了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技课程标准的出台,无疑为劳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标准与指导。在实施这一标准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劳技课程的重要性与价值,随之而来的是对于劳技课程标准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劳技课程标准的出台给了实施劳技教育的学校一个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在劳技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需要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这一切都体现在劳技课程标准中。劳技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为学校提供了一个细化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根据标准的要求设计教学活动,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劳技课程标准的出台激发了学生对劳技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在以前,劳技教育往往被认为是“次要”的学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展。而劳技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劳技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让学生对劳技教育有了更多期待和兴趣。标准明确了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明确且可实现的目标。当学生看到自己在劳技课程中的成长和进步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实践,在劳技教育中得到更多的乐趣与满足。

再次,劳技课程标准的出台提高了劳技教育的实施质量。劳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劳技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内容和要求,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指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劳技课程标准的出台也促进了劳技教育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感受到劳技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劳技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劳技教育更具社会化特征。劳技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劳技课程的实施,学生可以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劳技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技能和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劳技教育的社会化特征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并创造价值。

总之,劳技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劳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与保障。在实施这一标准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劳技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劳技课程标准使学校拥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提高了劳技教育的实施质量,激发了学生对劳技教育的兴趣与热情,并使劳技教育更具社会化特征。希望未来劳技教育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发展,为培养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程标准二年级语文篇七

通过学习《课程标准》,结合当前政治课教学和改革的实际,特别是政治课教学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课教学及改革要很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就必须坚持和遵循以下一些基本方针和原则。

一、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方针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的教学,关键是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中学政治课教学大纲也指出:“改革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关键,是认真和正确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符合中学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的特点,用生动活泼的事实和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学生,要正确总结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努力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各种现象……”《课程标准》中教学原则的第一条指出:“政治课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时事教育,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高中学生的思想实际,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这充分说明,不管过去还是现在,理论联系实际都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改革的基本指导方针。

政治课为什么要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的指导方针呢?这首先是由政治课的内容所决定的。政治课教学大纲指出:“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并为实践服务的科学理论,实践性是它们最显著的特点。离开了实际,这些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为僵死的教条。其次,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方针,是由政治课的功能所决定的。中学政治课的功能主要在于要把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要实现这一功能,只有把理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这样,与伟大的时代和火热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才会明确历史责任,才能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和祖国的命运、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才会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四化”要求的人民所期待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再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是由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人生的态度、理想和前途极为关心,对新的时代需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树立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都渴望得到满意的答案。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政治课不去关心他们,不去触及他们的内心,不去解答他们的问题、困惑、苦恼和矛盾,也就只是一种摆设,政治课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命力和作用。

当前,在政治课教学和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倾向,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种倾向是忽视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片面强调“实际”,把“时事”当实际,把政治课当成时事课。这种混淆政治课与时事课的界限是不正确的。《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同时事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时事教育的内容是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是保证思想政治课教材相对稳定的重要环节。”因此,那种把政治课当成时事课的做法,看上去联系了实际,联系了形势,实则是忽视了理论。这样的政治课教学实质上是游移于时事材料介绍的表层,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这一现象在理科班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因为理科高考不考政治,而会考对政治理论的要求又很低,因此,上理科班的政治课,教师不必用心研究教材,对基本理论也是淡然处之,仅靠一些“时事”事例来应付课堂。课堂显得热热闹闹,课后学生却一无所获。另一种倾向是片面强调理论,忽视社会实际。课堂教学远离社会,远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远离学生实际,不触及社会“热点”和学生思想“热点”,对政治课应该担负的思想教育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种现象是与政治课的宗旨相违背的。《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上述现象就使得政治课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当前的文科教学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些教师片面强调平均分或有效分,成天忙于打听、收集各种高考信息,编制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各地考试试卷铺天盖地。这样做,政治课就不可能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会走向反面,以致怀疑马列主义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总之,政治课的教学与改革必须遵循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针。这既是衡量政治课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也是评判政治课改革和发展方向的准则。

二、必须以实现政治课的目的与任务为根本出发点

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与任务是由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所决定的。政治课教学及改革必须始终围绕其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实现来进行,任何远离政治课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做法都从根本上背离了政治课教学与改革的方向。可以这样说,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是否实现是衡量政治课教学及改革得失的根本标志,是政治课教学与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不明确,因而,一些学校、一些政治教师的教学步入了误区。有的在政治教师光喊一些漂亮的政治口号,说一些“假、大、空”的套话,有的课堂上读读报、吹吹牛,授课方法单调,内容枯燥乏味。我讲你听,我考你背,我打你通,机械硬灌加政治高压。这些恶劣的做法严重地败坏了政治课的声誉,损害了政治教师的形象,挫伤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政治课的作用没能发挥,政治课的任务没能完成。

近年来,随着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进行,许多政治课教师开始积极思考,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新。有的已经开始将学生素质的提高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有的已在教学方法改革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比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提出的“自学指导法”,辽宁实验中学提出的“研究法”,湖北大学心理学教授黎世海总结的“单元教学法”,辽宁抚顺二中提出的“问题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改革都有独到之处,都有利于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完成。特别是最近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汩罗素质教育,更是代表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以上这些教学改革是成功的,都是在改革的正道上迈进。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优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倾向,即在一些地方和一些教师的改革中,有的更多地讲究形式上的新颖,提法上的标新立异,而忽视实在内容,比如什么“二个主体式”、“三个本子式”、“四个阶段式”、“五个关系式”、“六个步骤式”、“七条标准式”,等等。很多都是就方法讲方法,就结构讲结构,忽视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丢弃了政治课的目的与任务,结果是舍本求末。也有一些虽然提法不同,但实质上无非是一些已成定论的教学原则或教学过程的翻版,无非是换一种说法,搞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其结果是越来越背离政治课改革的基本方针和原则,越来越不利于政治课教学目的的实现与任务的完成。在政治课教学与改革的探索过程中,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努力克服。

今后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怎样进行,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法,尚有待继续探索和发展。但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以有利于政治课教学目的的实现与教学任务的完成为其根本的出发点。

三、必须坚持启发式原则,实现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结合

启发式教学原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和带指导性的根本方法。《课程标准》在“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中指出:“我们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和自学能力,以深刻掌握教学内容。”

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要求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政治课教学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作为主导者,其作用主要在于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方法都有赖于教师的调动和指导;作为受教育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消极的接受器,教师不可能机械地把知识硬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无论知识的接受还是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政治课教学必须努力寻求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

过去一段时间,政治课教学在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上,存在着两种片面的、不可忽视的倾向: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所谓“教师中心论”,就是一些教师把主导变为包办代替,从知识的掌握、问题的分析到教学的全过程都变成了自己的“独角戏”。有些教师仍然习惯于“填鸭式”、“注入式”的满堂灌。教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认为只有这样方能显示自己的水平,显示其主导作用。殊不知,学生感到昏昏欲睡。这不仅起不到“导”的作用,反而淹没了学生的热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信其知,非教师滔滔讲也,学生默默聆受。”叶老的话道出了“主导”的真谛。所谓“学生中心论”,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为主角,教师为配角,这是对主体作用的“曲解”。学生的学习毕竟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要达到的目标,都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都需要教师分析大纲,钻研教材,探讨教法,用心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还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需要教师解答,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不断创新。总之,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因为,任何人的学习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特定的目的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进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学中只有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学生才可能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愉快的事情,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应采取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比如:教师应启发学生提问或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再次,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教育对象的认识水平和思想状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1][2]下一页

四、必须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要“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联系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他们以已掌握的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分析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思考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社会责任感”。

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这是由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任务和特点所决定的。《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根据这一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政治课是一门肩负着双重任务的课程。

一方面,它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课程。政治课作为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自然不是只喊口号,不是材料堆砌,而是有着自身的知识和逻辑体系。正如《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这里明确指出了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马列主义的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以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是比较抽象的,理论性都比较强,都需要教师认真指导。

另一方面,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课程。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政治课更具有其鲜明的阶级性。正如《课程标准》所说: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这就鲜明地指出了政治课的特殊性,它虽然也要像其他学科一样传授知识,但它更重要的在于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正如《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上述两个方面表明:政治课既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不能与一般的文化知识课等同,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品德课,不能同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而是一门德育与智育相统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育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政治课教师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过去的思想政治课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片面的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理论,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特别是在“大文大理”的高考时代,政治课成为高考的“抓分科”、“敲门砖”,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这种教学完全置思想教育于九霄云外;另一种是只注重思想教育,轻理论讲授,认为政治课没什么理论,一看就懂,只要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就行了。于是,出现了一些说大话、空话、套话的现象,教学内容空洞无味。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教师首先要讲清理论。一般地说,马列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比较抽象,理论性、科学性强,教师若对理论讲不清、讲不透,就不可能使学生接受、理解,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讲清理论,一要防止就理论讲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二要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教学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成功。其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是光喊政治口号,而是要以理论为基础,从理论本身、教材本身去挖掘思想教育的因素,运用理论的力量、知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思想道德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有力量,学生听起来才觉得有吸引力,才觉得有道理,才感到深刻,才能真正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总之,政治课教学只有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才能完成政治课教学的特殊任务,实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目标。任何将知识性与思想性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以上是笔者对在政治课教学及改革中贯彻《课程标准》的一点粗浅的思考。教学及改革有法但无定法。至于以后的政治课教学及改革采取何种具体形式和方法,尚有待进一步实践和研究。但是,政治课教学及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上述的一些基本方针和原则,这是无定法中的定法。

上一页[1][2]

课程标准二年级语文篇八

阅读精选(1):

什么是课程标准

答案: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资料目标、实施推荐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阅读精选(2):

什么是《课程标准》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下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一样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资料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推荐。”这是对国家课程标准的功能和概念所做的简明界定。反映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功能从传统的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不一样阶段学生制定的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资料框架,提出了体育教学和评价的推荐,是编写体育教材、进行体育教学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与评估体育课程的基础。

阅读精选(3):

什么是课程标准

教育部下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一样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资料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推荐。”这是对国家课程标准的功能和概念所做的简明界定。反映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功能从传统的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清朝末年兴办近代教育之初,在各级学堂章程中有《功课教法》章,列有课程门目表和课程分年表。这是课程标准的雏型。19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约40年。

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总纲和分科课程标准两部分。总纲规定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学科的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教学时数表和教学通则等。分科课程标准规定各科教学目标和教材纲要、教学要点和教学时间的分配、应有最低限度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方法和其他应注意的事项。课程标准的总纲部分,相当于中国现行的学校教学计划;它的分科课程标准,相当于以前使用的分科教学大纲(见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随着新的基础改革的开展,国家教委和各地教委开始重新着手组织编写新的各科课程标准。其要求是: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一样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资料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推荐。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资料,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群众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到达,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潜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到达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必须的层次性和选取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取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潜力、实践潜力和创造潜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一轮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代替了长期以来被中小学教学视作生命和根本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标准”的简称。国家课程标准是由国家统一制订、统一颁发的,任何地方、任何组织、任何部门、任何个人都没有私自制订、颁发国家课程标准的权力。目前颁发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均署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证明国家课程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国家意志。

国家课程标准所要体现的国家意志,突出地表此刻国家所规定的国民素养或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上。国家课程标准围绕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规定各课程门类所要到达的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培养目标具体化和操作化。正因为国家课程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国家意志,所以它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所谓统一性,是说国家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对未来公民素质的统一要求;所谓普遍性,是说这种标准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就学的所有学生,适用于我国范围内、基础教育阶段内的所有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所谓强制性,指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标准,务必到达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核心要素,规定了各课程门类的性质、目标和资料框架,从而成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各课程门类的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基本相同,一般来说分为五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资料标准”、“实施推荐”、“附录”。作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国家课程标准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理念,使课程与教学成为稳固的、连续的、制度化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课程标准二年级语文篇九

劳技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劳技课程标准,以适应社会对劳动者技术能力的需求。近期我参加了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劳技课程标准的培训,对新版劳技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其颇多感悟。

第二段:劳技课程标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劳技课程标准不仅仅是对学生技术能力的要求,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只有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段:劳技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新版的劳技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熟知课程标准,精通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教师还要具备创新教学的能力,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并能很好地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实践实习活动。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第四段:劳技课程标准对学校的要求

新版的劳技课程标准也给学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调配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和实践实训活动,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只有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产教融合,才能促进学校劳技教育的全面发展。

第五段:劳技课程标准的实施问题和建议

虽然劳技课程标准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方面,部分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对劳技课程的发展重视不够,缺乏相关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教师队伍中专业水平不高、教学理念陈旧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劳技课程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学校和教师对劳技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劳技教育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劳技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保障,为劳技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结段:劳技课程标准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石,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了解劳技课程标准,我们更加意识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了教师和学校在课程实施中的挑战和困难。我们要加强对劳技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践,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为中国劳技教育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 10-01 三点水教案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
  • 10-01 部队个人工作总结(通用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
  • 10-01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模板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
  • 10-01 最新担保借款合同和借款合同区别 借款担保合同(通用5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保护民事法律关系。合同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合同。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合同模板,希
  • 10-01 最新幼儿中班学期个人总结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个人工作总结(汇总5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
  • 10-01 个人消防安全承诺书 消防安全个人承诺书(优质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
  • 10-01 最新店长讲话内容(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 10-01 最新导游年终总结及新年规划 导游年终总结(实用9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 10-01 最新蜗牛的房子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
  • 10-01 最新电子版本销售合同有效吗 电子版销售合同(汇总5篇)
    随着法治精神地不断发扬,人们愈发重视合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合同能够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