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2023年论语十二则的读后感(模板5篇)

2023年论语十二则的读后感(模板5篇)

时间:2023-10-06 20:31:14 作者:GZ才子2023年论语十二则的读后感(模板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论语十二则的读后感篇一

当我打开厚重而不厚实的千古佳文,带着浓浓的油墨气息,我又一次,震惊了!

《论语》是一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其内容涉及政治、教育、礼乐、生活等,是儒家文化的基础。它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东亚乃至欧洲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它是中外人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读之作。

打开《论语》,我仿佛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隧道,孔子留下了很多让我们永远反思生活和学习的文字,值得借鉴。他的言行深入学习,孝顺,德行,政治。让我惊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的幸福人生观!

事实上,在这一生中,人们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不愉快的事情:《论语》说,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悲伤地说:别人有兄弟,但我没有。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夏说:“商闻之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尊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都是兄弟。为什么君子不患兄弟?这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人们应该首先能够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遗憾,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它。

每个人都不如别人,或者有一天不愉快的事情会“砰”地来到你身上。比如去年地震中的青海玉树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肃舟曲人。

论语十二则的读后感篇二

义与利,从古至今,都是人们争论的对象。

人们争论义与利,往往是因为难以把握义与利的分寸。

义,情谊或公正合宜的道理。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认为君子对待人,必以真情谊相交且合乎公正的道理。情谊过重,就会有失公正;公正却冷血无情,那只是个法官,做不了朋友。由此可见,君子之义,必为中庸之义,不偏不倚,情理相衡。几千年前的思想,在现在依旧有可取之处。

至于利,与义相对的意思多解释为利益或使有利。孔子说的“小人喻于利”,想必是利益的意思。不过,懂得利益的可不仅是小人,利益在现在人的口中似乎带点贬义,其实利益完全是中性的。如果说义的平衡是情与理的和谐,那么我想利的平衡,就是己利与他利的和谐。“君子生财,取之有道”,如果用孔子的话说,懂义的人得利,是有方法的。这“道”,想来就是利的平衡了,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谋利或更美好的双赢,这就可算是君子之道了。

由此可见,懂得中庸,喻于义且喻于利,这才是人与人交流的较好方式,同时,根据一个人对利义的看法,也能略微了解该人的观念。是故,义、利,也是试人石。

一个懂义的朋友,会在危难中挺身而出,值得你一生不忘。

一个晓利的朋友,值得你交流事业,互补互进。

如果有一个二者兼备的朋友,那么请好好珍惜。茫茫人海,能遇到如此朋友,不易,如若还能互相交心,一生可算得一知己了。

在这友谊之中,利与义就像天平两端的重物,越稳,越平衡,关系也就越稳定。

在古时,中国社会就充斥着贵义贱利的思想,古时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可能也于此有关,但先圣也并未完全否定利,“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须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义与利的关系,在义基础上的利不该为人鄙视。喻义喻利,已成为人们步入社会,和谐交流的重要品质,不可轻视。

论语十二则的读后感篇三

我们不妨再看一看上面那段《论语》。我们知道,《论语》是经后人整理而成的。如果后人整理的时候略去了“公西华曰”后面的`一段,并且把“子路问”和“冉有问”分成两段放在两章中。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是《论语》前后矛盾,还是孔子因材施教?我觉得大多数人可能得出前者的可能比较大。我觉得这个例子可以比较好地说明我前面所说的“联系整体,联系生活地把握”的必要性问题。

我觉得把握好了上面这个原则,我们可能解决对好多章节理解上的问题。我们就再多看几个例子。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十二则的读后感篇四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读后感之三十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论语十二则的读后感篇五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浩瀚的书海中,轻轻翻开一本油墨晕香的文化典籍,仿佛就能与先贤进行深刻的交流,而与此同时他们的智慧光芒也会让我们深受启发。因此,传承文化经典,铸造文化新辉煌刻不容缓!

近日,我读了《论语》一书,书中充满哲理的句子让我无时不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感受到那跨越几千年仍充满生命力的文字,它们于古时被创作,却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现实生活。

正如书中《论语·述尔》有言,“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不安”。这句话是要求我们要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即要求我们处理事情要保持一种中正平和的态度,要把握好分寸,拿捏好力度,使事情处在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古人的处事哲学,他们懂得度的把握,懂得在一定限度内调节分寸。而这种思想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更是一种补益。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变得浮躁起来,人们难以保持一种中正平和的状态去处事,更有甚者,个别人会采取极端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传承这种处事风格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处事之道,使人们能够用和谐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像《论语》这样的文化经典,更是可以在我们现代生活的文化建设中起到强基固本的作用。

文化经典,浸润着古人的思想光芒,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涵养着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慰藉着我们的灵魂。一个国家若是漠视对文化经典的批判继承,就会失去对文化创新的根基,而无继承创新又何来新辉煌?又怎样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加强对文化经典的继承,有助于充分挖掘古人的丰富思想内涵,用其蕴含深刻价值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而同时在对文化经典的继承中,我们能够筑牢现有文化体系,丰富现有文化内涵,铸造我们中华文化新辉煌!

文化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应当珍惜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党的_大思想为指导,传承文化经典,铸造文化新辉煌,让我们的民族在新时代焕发新的辉煌!

相关范文推荐
  • 10-06 席慕容散文读后感(优秀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
  • 10-06 中国成语读后感 中国成语故事读书笔记成语故事读后感(实用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
  • 10-06 2023年季羡林的读后感(通用9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
  • 10-06 最新大语文读后感(优质5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
  • 10-06 神奇的泉水儿童读后感 神奇校车读后感(实用9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
  • 10-06 最新心理类书读后感 心理学读后感(模板8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
  • 10-06 2023年读交通安全读后感(汇总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
  • 10-06 最新曹文轩红瓦房读后感(汇总10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 10-06 红旗谱读后感(通用6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
  • 10-06 命运读后感(优秀6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