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优质9篇)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优质9篇)

时间:2023-10-13 16:24:04 作者:笔舞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优质9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推荐几篇优秀的学习总结范文给大家,供大家在写作时参考和学习。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篇一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布与地面风带模式及其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除了盛行风以外,还有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实际的大洋洋流分布,如下图。

规律

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篇二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篇三

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三种。

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

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例如,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按性质

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寒流两种。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多由低纬流向高纬或为下降流。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多由高纬流向低纬或为上升流。典型的有,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按地理位置

洋流按地理位置分为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沿岸流四种。

赤道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区。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

大洋流:分布于大洋中心,这种洋流类型较多。

极地流:分布于极地海域。例如,南极绕极流。

沿岸流:分布于沿海海域,受陆地影响大。例如,我国的沿岸流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篇四

1、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

2、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特殊的时间经线:

(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

(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

3、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篇五

雨水:2月18日—20日,

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

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

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

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

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

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

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

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

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

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

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

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

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

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

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

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

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

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篇六

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

范围:可大可小,可单、多要素

状态:一定时期相对稳定,不断变化

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建筑空间布局

美国:中心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现代城市布局

建筑结构

围墙,中国:保守,建筑外一般有围墙;西方:很少有围墙

建筑风格

中国:宫廷式建筑:红墙、黄瓦、飞檐、楼台殿阁、突出皇权的地位

西方:喷泉、雕塑、洋房、草地、突出教堂的地位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篇七

一、重点内容分析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

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篇八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是我国21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工程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配合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非常丰富。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都是因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少,供过于求;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供不应求。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区域的影响

(一)西气东输

1.路线

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管道——上海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西电东送

1.线路

北线:山西、内蒙古、黄河上游——火电、水电——华北(京津唐)

中线:三峡、长江上游——水电——华东(沪宁杭)

南线:珠江上中游、贵族、云南——水电、火电——华南(珠三角)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的影响

将西部的能源资源转化成电能,推动西部电力工业的发展;能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篇九

(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水源补给类型补给时间补给特点我国分布地区

雨水夏秋季节水量变化大东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西北地区

湖泊水全年有调节性,水量稳定东部

地下水全年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普遍

(3)水循环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学生会工作总结格式及 学生会年度工作总结格式(精选11篇)
    银行可以通过分行、ATM、网上银行等方式向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份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生会工作总结格式及篇一春去冬来,转瞬之
  • 10-13 新型乡镇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汇报(精选9篇)
    在农村农业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对农田耕作、农产品种植、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下是近期一些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总结,他们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方面取得了显
  • 10-13 活动开幕领导致辞顺序(通用5篇)
    人生需要有梦想,梦想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对于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并寻找解决办法,在失败中不断成长与进步。最后,
  • 10-13 最新农村健康家庭事迹材料(大全17篇)
    典礼是一种令人留恋的经历,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无法忘怀的回忆。典礼的策划和演绎需要与典礼类型相匹配,确保取舍得当,场面统一而有序。下面是一些典礼成功案例的分享,
  • 10-13 2023年农村土地承包简单的合同 简单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实用19篇)
    竞业协议通常规定了员工离职后的限制期限、地域范围和禁止行为等内容。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法律约束文件,规范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何编写一份规范
  • 10-13 最新初中化学教研组长总结 初中化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大全8篇)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体能,还培养了我们的纪律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师总结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在写教师总结时,可以参考一些范文,不
  • 10-13 高二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二数学必修三知识点统计(通用16篇)
    学习总结是对学习过程及成果的回顾,对自我提升和成长的重要支持。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几篇精选的学习总结,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帮助。高二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10-13 2023年小学老师心得体会(大全8篇)
    军训心得是对我们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和成长的一种记录和总结,它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在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工作心得写作的技巧和要点,希望对大家写作工作心得有所帮助
  • 10-13 前台人员年终总结(通用8篇)
    写学习总结是培养学生总结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编整理了一些军训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前
  • 10-13 经济管理专业自荐信(模板8篇)
    就职不仅是为了生计,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就职前,如何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有一些成功就职的案例分析,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经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