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优质8篇)

2023年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优质8篇)

时间:2023-10-14 07:31:54 作者:FS文字使者

环保标语的内容可以涵盖废物分类、节约能源、保护动植物、减少污染等多个方面。在创作环保标语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要点?欢迎大家阅读一些优秀的环保标语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环保宣传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篇一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出现了无序混乱的局面,这让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得到延续,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消耗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于三者之间能否进行协调的发展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是经济大国,城市化的发展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城市景观发展的方向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体现,能否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影响

可持续发展下的景观设计就是需要保护城市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保证当代和后代的资源使用权,在保证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让城市向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探究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影响之前要明确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规划是作为政府对城市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方式,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将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切合实际的分配和调控,实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居民生活、城市的经济、城市的环境能够更加和谐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通知,城市的结构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城市的功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对城市的道路交通要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来保证城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化的进程出现快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导致在很多大中城市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水资源紧缺、过度的消耗能源导致能源出现短缺、废弃物没有及时合理的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导致城市中心人口过密、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对于城市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能够进行协调的发展,在能够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不损害对自然资源(淡水、海洋、森林、矿产、土地)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的人口数量大,对于资源的使用较多,所以很多资源相对来说都是出于短缺的状态,这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资源环境的使用压力也比较沉重。再加上我国大中城市的人口过于密集,造成社会经济活动过度的集中,这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比西方的国家体现的更加的突出,这对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减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完善城市的规划问题,而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就需要确定具体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如何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规划体系,找到适应的规划方法;在具体的规划环节还需要保证城市的额发展能够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用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来推动促进城市的发展,选择严谨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过具体有效的发展形式将城市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约束,不损耗、不浪费。

三、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工景观组合而成的,城市的建筑景观是需要人通过与环境的互相接触才能实现,而建筑景观设计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让个体与整体进行和谐的统一,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利用的过程中,设计出能够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景观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开发价值、美化城市的形象风貌、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步骤大多都是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为开始,然后对社会的经济状态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后确定城市的基本性质、城市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方向,接着就要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进行明确的确定,将所确定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根据指标确定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利弊研究,将城市的总体景观设计进行适当的分区设计,之后进行具体的详细设计,制定近期的设计实施方案,最后要对所在建筑的景观设计进行严格的管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出于对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的规划和管理,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在城市建筑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因素,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核心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规划过程中,要确保资源的共享性,在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改造,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自然环境要与人文环境进行共同的维护,以此来增加景观的生态感,从而实现城市的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需要认识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为了传统城市景观的延续,保护与发展,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理念,保护的意义在于城市景观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而发展是对景观进行保护的有效方式,这对于传统景观的保护是一种支持力量;城市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城市能够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这在根本上体现了城市规划对未来发展的取向。

结语: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先转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设计的景观能够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进行协调的发展,突出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将来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能促进自然的良好循环,对城市进行湿度的开发,这需要政府能够对城市的规划进行严格的管理,还需要市民能够进行好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将城市建设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保证城市景观建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促进城市自身进步。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1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篇二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尝试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特点选址和建造相适应的居住形式,抵御不利的自然气候,营造适宜居住的空间环境。现如今,社会的进步已经到达一个较高的水平,可持续理念逐步兴起,所以在设计上如何搭配气候特色打造更好的环境,得到了大众的瞩目。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和城市居民区、开放区域相关的微气候研究,而且出现了不少设计方案;但是在园林方面,虽然大众很早就开始关注绿色植物对气候的改良方面的有效影响,也不乏一些具体的实验探讨,然而在园林设计上很少使用这方面知识,所以,目前针对园林微气候的相关探讨是顺应时代变化的一个大趋势。

2影响风景园林的气候构成因素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是某个时段(月、季节、全年或数年)天气的平均统计。它由作用于这个地区的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性质等长期相互作用决定。

2.1温度

温度是否适宜,在评判风景园林是否能够成为绿色的、安逸的城市空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温度超过了或者低于一定程度,不但不方便人们进行相应的活动和游玩,让人产生感官上的不适应,更不利于工作等的有效开展,更有甚者会出现相应的风险。所以。绿地设计的是否优秀,温度方面是一个考量的核心因素,优秀的设计可以冲扥发挥绿地对温度的调节作用,从微观方面使得风景园林和它之外的城市范围产生一个较为明显的温度落差,从宏观方面的话,风景园林是一个城市的绿肺,直接产生了调节城市气候情况以及提升居住幸福指数的作用。

2.2太阳辐射

这是影响各个区域的自然气候的核心因素,它也是小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温度较高的区域应该使用绿地的气候调节能力,从而降低太阳辐射,提供给人们舒适的感觉。反过来说,温度较低的区域则需要较多的太阳辐射,综上所述,怎么样有效地利用风景园林的调节能力来改善环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太阳辐射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力度也非常明显,建筑物的所处方位以及相应设计会导致辐射强度的差别,它的'表层温度以及室内的居住感也会受到辐射的较大影响。这种辐射如果太大,会导致建筑物外表的温度上升,进一步影响到建筑物室内的整体温度以及舒适度,使得居住的直观感受变差。太阳辐射对于人们身处风景园林敞开的区域时的感受也有较大作用。如果是在烈日当空的天气,大众进行相应的休闲、游玩或者娱乐时,会感到过于炙热而产生不适感,导致一切的室外活动都不能让人感觉舒服,这样的话,就破坏了风景园林本来应有的、给大众提供休闲环境的设计初衷。

2.3湿度

大气环境方面的湿度情况是导致环境处于干燥状态或者湿润状态的主要因素。它指的是年降水量高过蒸发量。湿度直接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使人们感受到冷或者热,这种因素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休闲、娱乐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水景方面的安排以及设计。如果是处于干旱气候下,因为水景的蒸发量较多,想要达到使人感觉舒服的程度的话,就需要设计较大范围的水景。但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种设计会带来较大的工程量以及成本支出,存在相应的不妥之处。因此,湿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风景园林的水景设计。

2.4风

风不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安排。比如说,为了使较大风力的风不会对人们游玩和娱乐造成影响,那么在设计中,植物的排布需要达到相应的隔离以及减慢风速的作用。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园林建筑的分布。总体说来,建筑的所在不应该位于某个地形的最高处,因为最高处需要承受的风力一般是最大的,也不应该建在山谷里,这是因为山谷中的风力太小,导致建筑内部的空气得不到有效的循环,造成空气的排放难、不新鲜等问题。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篇三

摘要:关于《上海中环线道路的景观设计及其养护管理措施分析》的景观设计:为了中环线的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进言,同时给类似环线景观设计以启迪。并借鉴上海市已建成的环线交通景观的经验,从交通安全、视线景观、生态效应和环境影响等方面提出了中环线景观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认为,一个良好的环线景观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绿色链接优势,以人为本,将环线景观和周边景观有机的结合,使环线使用者和周边居民都能从中受益。

关键词:中环线;道路景观;生态效应

引言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走廊和橱窗,是人们认识城市的主要视觉和感觉场所。同样,道路环境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三大空间即交通空间、建筑空间和开放空间,各个空间的组成要素,对城市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道路的带状环境特点更能直接地反映城市的面貌和城市的个性。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网络组成部分的环线高架路,因其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安全的特点而愈来愈受到重视。国际大都市上海,为配合高速增长的经济,路网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地面空中立体运行,继内环、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沪青平高架、沪闵路高架等多条城市高架道路的相继建成,4月,上海又在五角场打下了市区交通中心枢纽——中环线的第一根桩。本文拟从高架道路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上谈一点个人意见。

1中环线道路特点

中环线以高架为主,路口采用立交,局部采用地道,为高架道路、地面道路和辅道相结合的工程型式,其设计车速为80km/h,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其位置位于内环、外环之间,是上海市的路网“三环十连”的重要骨干网络,其意义毋庸讳言。同时,也会出现车流量大、噪声大,废气多、粉尘多。

2中环线道路的景观设计

作为一条处于内、外环之间的市中心区的环状高架路,不仅要作为道路骨干网络,更要作为上海市的一条绿色项链,发挥其独特的生态作用和景观作用。作为一个好的景观设计,都是以人为本,同样,在中环线的景观设计中,人的要求是首先要得到满足的。

2.1从不同视角进行景观设计

(1)平视或俯视对中环线高架路和地面道路沿线景观设计要求。高架道路为全封闭的快速车道,根据人的视觉形象感受,高架下的地面沿线景观对高架司乘人员的快速通过,只能展现其连续的视觉画面。在长达70km的中环线上,除了城市的特色建筑和人文景观等以外,绿化景观就成了其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受绿化的吸引时间更长,而高速行驶给人带来的需求应是一个有始有终的、有统一性的韵律变化的视觉享受。让人的感觉如同进入一个展开的剧情,很自然的感觉到其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并能体会多个不同的“剧本”间的不同的风格。而根据人在观赏事物时眼睛集中于一点上的持续时间在高速行驶运动中很短的这一现象,地面景观的画面流畅是设计的关键。70km长的中环线应分成几个不同阶段,这样才能让观赏者在赏景时能经常保持一种相对兴奋的状态。从而展现上海的城市美景,但是同时要让视觉在持续的兴奋中有一个缓冲空间,休息空间,避免因长时间的持续的视觉兴奋而引起眼睛和精神上的疲劳[1]。在具体设计应用中,这个空间的设计可采取在地面沿线用疏林式草坪作为过渡。在每一个路口之间采取不同的设计样式,但整个中环线又有一个统一的`基调,可用文化、色彩等作为基调来进行统一。人们在统一中感受到变化,在变化中感受到一种基调的统一,而不觉其杂乱无章。通过各个路口立交之间的不同景观的演变,使高架上的人们能够清楚地识别不同的高架路段,增强了高架路的形象识别功能。

(2)地面仰视对中环线道路景观的设计要求。根据人的视觉心理特征,长时间仰视容易引起人的不适应,但仰视却能让人调节自己,改变自己的视觉状态,平抑兴奋点,并且能够通过仰视引导人们视线的转移[2]。在中环道路景观设计中,高架路的垂直绿化就成了人们仰视景观的焦点。除了高架路本身需要用垂直绿化材料来软化硬质的道路和立柱外,通过高架立柱间空间序列点的景观组织,也能吸引人的眼光,如采用壁画等形式。垂直绿化材料一般采取攀援植物如爬山虎等,如能考虑应用常青植物,效果更佳。作为既是高架路上平视景观,又是地面路上仰视景观的高架路两边的种植槽,因其生长环境条件差而使之难以发挥作用。多年来,上海园林科研部门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通过栽培试验选择出黄馨、粉蔷薇等多个适宜品种,近期又选择出木本的红刺梅,已在高架路上种植。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象将在高架路上实现。

(3)高层俯视对中环线道路景观的设计要求。作为贯穿于市中心区的道路交通骨干网,中环线的整体景观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路网的使用者,它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要为沿线的居民和行人服务,也要为居住在沿线高层住宅的居民服务,所以,中环线的景观的俯视效果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考虑市区居住在高层的居民对其赏景的要求。在具体应用中,可以用植物造景等方式来进行图案的组合、立体造型等,同时在景点的布局中,应站在观赏者的角度,来考虑景点的位置。

2.2中环线景观节点设计中环线横跨市区多条道路和杨浦、虹口、闸北等多个行政区域,中环线的景观作用不仅在其自身,更重要的是它还要对所跨行政区域所属的不同风格的景观进行协调,通过中环线的有效连接,各个景区将更加和谐统一,各景区之间也不会出现生硬的过渡。这样,所有的景观都在中环线的串联下,形成以中环为主线的动态、连续、多变的城市系列景观带。在中环线上,规划中的道路立交、大型绿地、和一些重要景点等都应成为中环线上的景观节点而进行重点设计,这也是中环线上系列景观的高潮部分。景观节点应能起到一种宣传作用,一种提升市民文化的重任,所以应有一种文化贯穿在这些设计中。园林也是一种文化载体,也应把它好好的利用起来。北京一位资深专家在引用“一种深刻的文化能力同一种普遍社会需求相结合,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国家”后这样说道:造就一流的园林的必要条件,应该是创造园林的文化能力和社会对园林文化的普遍需求相结合,应该强调发扬中国园林创造景观,特别是创造生活的优良传统,才是提高现代园林艺术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文化建园的实质内涵。因此,通过这样的景观营造,中环线沿线的园林景观的生命力就会更加长远。

2.3中环线沿线景观功能设计中环线的高流量车流,必然带来大的噪声污染和废气、粉尘污染。而在城市的道路设计中已考虑到一些措施来有效降低这些污染,如防噪墙的设置等。但植物在这些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随车排放的大量废气和粉尘飘浮在空气中,只有在植物的相应功能器官的滞留和吸收下,才能使沿线的空气更清新。植物在降噪方面也功不可没。也可利用一些植物对大气中有毒物质的敏感性作为监测手段来对中环线的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的辅助监控[3]。中环沿线在植物布局上应做到乔灌花草地被相结合,以期营造一个多树种、多结构、多功能的复式生态植物群落。以上海的大环境绿化为依托,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从而有效形成一个相交融的大生态系统,发挥其景观功能作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严玲璋教授在《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化》一文中对植物群落的结构、演变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指出一个合理、稳定、外貌美观的植物群落对于一个地方环境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4]。

2.4利用人们参与大自然的天性进行植物布局现在的园林景观都反映比以前漂亮,但是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如何达到视觉上的享受和人们心理上愉快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如何把设计者的创造美的环境和协调人们美的心灵这两方面有效地统一,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享受自然的天性,而不是通过设计创造了美,却把欣赏美的主体——人拒之于外,只有人们亲身参与到大自然中,人的爱美的潜意识才能被最大程度的挖掘,从而更好地让人们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的这片土地。从这些方面考虑,则要求在设计中应多选用那些上海乡土树种,对人们特别钟爱的树种可以在考虑整体景观的设计时多加配置,并将之和周围的景观进行协调。著名景观博士俞孔坚教授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一书中,提出了“反规划”的概念,在提出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一大景观战略中,就提出要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利用和培育[5]。

2.5地道出入口景观设计中环线在一些地方根据需要设置了地道,地道出入口有一些光线特点:从非常明亮的环境进入暗处时,由于暗适应,人们起初什么都看不见,而从暗处进入到明亮的环境处时,由于明适应,人们也会因为非常刺眼而无法立刻看清周围的物体[6]。因此,为减弱光线对人的影响,在中环各地道出入口周边应栽种高大乔木,并考虑太阳角度,使侧方光线形成明暗参差阴影,使亮度逐渐过渡变化,增加适应时间,从而降低了光线的变化对行车产生的不安全影响。对于中环线高架下的地面景观,因其完全受到上方高架路的遮挡,不能受光,不能接受雨水,这样在植物布局上只能选择耐荫植物,其实,在这些段面上,可以结合下沉式的花坛蓄水池,在花坛上面用小的湖石或其他石头做成假山,使其高度不影响行车视线,并可用小型的潜水泵让水从假山上流下,为高架下增加了一个活动的景观。

3中环线景观后期养护管理

中环线建成后,在长约70km的沿线将增加46hm2的绿地,大量绿地的增加,极大的丰富了中环景观,也为沿线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绿地建成后的养护管理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为以后制定切实的养护计划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3.2提高绿化成果保护对市民进行长期、成长性的环境教育,让他们了解区域的环境议题和相关知识,会对市民的参与有积极的作用,在中环线的绿化管护中,可以让附近的居民参与建绿、护绿,进行认养,对人性天性自私的心态要正确的理解并加以合理的利用。

3.3中环高架上绿化浇灌方式改革高架浇灌方式工作难度大。如用喷灌和滴灌可能更好,一能解决植物的水分需要;二能防止植物因高温而受损,三能通过水管上的雾化小喷头,增加高架路上的空气湿度,改善高架环境,而且雾化小喷头同时开启时,将形成一道壮丽景观。如市区世纪大道;四是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参考文献

[1]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迪克逊(美).城市空间与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第二版)——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俞孔坚.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美]约翰.西蒙.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篇四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出现了无序混乱的局面,这让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得到延续,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消耗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于三者之间能否进行协调的发展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是经济大国,城市化的发展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城市景观发展的方向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体现,能否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影响

可持续发展下的景观设计就是需要保护城市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保证当代和后代的资源使用权,在保证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让城市向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探究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影响之前要明确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规划是作为政府对城市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方式,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将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切合实际的分配和调控,实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居民生活、城市的经济、城市的环境能够更加和谐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通知,城市的结构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城市的功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对城市的道路交通要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来保证城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化的进程出现快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导致在很多大中城市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水资源紧缺、过度的消耗能源导致能源出现短缺、废弃物没有及时合理的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导致城市中心人口过密、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对于城市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能够进行协调的发展,在能够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不损害对自然资源(淡水、海洋、森林、矿产、土地)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的人口数量大,对于资源的使用较多,所以很多资源相对来说都是出于短缺的状态,这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资源环境的使用压力也比较沉重。再加上我国大中城市的人口过于密集,造成社会经济活动过度的集中,这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比西方的国家体现的更加的突出,这对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减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完善城市的规划问题,而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就需要确定具体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如何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规划体系,找到适应的规划方法;在具体的规划环节还需要保证城市的额发展能够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用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来推动促进城市的发展,选择严谨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过具体有效的发展形式将城市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约束,不损耗、不浪费。

三、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工景观组合而成的,城市的建筑景观是需要人通过与环境的互相接触才能实现,而建筑景观设计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让个体与整体进行和谐的统一,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利用的过程中,设计出能够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景观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开发价值、美化城市的形象风貌、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步骤大多都是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为开始,然后对社会的经济状态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后确定城市的基本性质、城市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方向,接着就要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进行明确的确定,将所确定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根据指标确定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利弊研究,将城市的总体景观设计进行适当的分区设计,之后进行具体的详细设计,制定近期的设计实施方案,最后要对所在建筑的景观设计进行严格的管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出于对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的规划和管理,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在城市建筑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因素,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核心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规划过程中,要确保资源的共享性,在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改造,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自然环境要与人文环境进行共同的维护,以此来增加景观的生态感,从而实现城市的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需要认识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为了传统城市景观的延续,保护与发展,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理念,保护的意义在于城市景观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而发展是对景观进行保护的有效方式,这对于传统景观的保护是一种支持力量;城市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城市能够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这在根本上体现了城市规划对未来发展的取向。

结语: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先转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设计的景观能够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进行协调的发展,突出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将来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能促进自然的良好循环,对城市进行湿度的开发,这需要政府能够对城市的规划进行严格的管理,还需要市民能够进行好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将城市建设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保证城市景观建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促进城市自身进步。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9.1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篇五

1.1设计的内容

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地面铺装、景观绿化、小品雕塑、景观水景、灯光照明等。小城镇广场的绿化设计是广场具有尺度感和营造空间氛围的重要元素。铺装的设计上应结合所设计的文化氛围选择色彩和设计元素,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应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街道的协调统一,借助景观形式、肌理、色彩、材料以及空间表达特定文化寓意和精神含义。

1.2设计的原则

1.2.1坚持景观生态性为原则。小城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它贴近自然,自然之美是它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特色,其自然之美是大中城市所没有的优势,因此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是景观设计的首选条件,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应该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发利用中要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重视原生态环境的作用、绿化作用才能创造富有生机的文化广场景观、提高广场的利用率,但很多景观设计中却忽略这个优势而是设计成一排排枯燥单调的现代景观。在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中,要以区域背景为基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寻求城市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的呼应。

1.2.2坚持社会公众性原则。广场是构成小城镇空间的首要环境要素,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设计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包括年轻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小城镇广场景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在很多小城镇广场景观设计只是追求美观效果忽略了其使用功能,广场不仅仅是供居民集聚的标志性场地,它还可以供人们在广场中进行各类活动,强化人们对文化广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2.3坚持文化特色原则。小城镇广场景观在营造的过程中应着力突出自己的景观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强调城镇个性,应以保护地域历史文化并将其融入到设计构思中,主要利用小城镇地域文化背景来创建空间特色。地域文化可以是某一自然特征、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节日、图腾、服饰、植物、传说以及当地特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名人。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中应区别于其他地区,避免似曾相识、千城一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活力的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

2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如今城镇和区域关系日益密切,我国东部的“长三角”、南部的“珠三角”、以及北部的“京津唐”地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越来越注重城镇景观的品味,而小城镇广场景观作为城市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在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中应结合当地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经济结构、地域风俗、历史文化等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具有明显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延续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突出城镇个性的景观环境。小城镇广场景观中应利用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来设计,而人工景观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它的要求是一种贯穿历史、体现现代文化、具有审美价值而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在小城镇广场景观设计中要把整个小城镇的因素全盘考虑,结合小城镇的发展,注重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注重美观性和功能性的统一,设计出真正属于当地居民的文化广场景观,充分发挥实用价值,尽可能的设计成实现功能、景观、生态、人文的和谐统一的广场景观环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篇六

一、大地艺术改造了废弃地

大地艺术在环境保护方面,对景观设计的最大影响可能就是改造废弃地了。早起的大地艺术家们在选择创作的环境时,偏爱荒无人烟的旷野,以远离人境来达到人类和自然的灵魂的沟通。后来他们发现,除此之外,那些因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而遭遗弃的土地也是合适的场所,这些地方所显现出来的文明离去后的孤寂荒凉的气氛和给人的强烈深沉的感受与大地艺术的主题十分贴切。科特布斯露天矿坑区在生态恢复的时候,邀请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以巨大的废弃矿坑为背景,塑造大地艺术作品。矿坑,废弃地设备和艺术家的大地艺术作品交融在一起,形成荒野的,浪漫的景观,每年都吸引着上百万的游客,同时也为地区带来了人气。数十年后,这些大地艺术作品会被淹没或是自然风蚀,但是这里将形成树木昌盛,土地肥沃并且拥有45个大湖的欧洲最大的多湖平原。大地艺术对废弃地的改造也同样对景观设计师有了新的启发,从此,景观设计师在废弃地重新改造的过程中,运用了类似的设计手法,东斯尔德大坝项目就是一项集大地艺术、生态主义思想于一体的景观设计,改造地是一个因建造大坝而留下的包括建筑,码头和凌乱工地的区域,设计师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在上面覆盖一层来自附近蚌养殖场的废弃蚌壳,鸟蚌壳和蚌壳被布置成了有韵律的图案,创造出了人工的自然,黑白相间的图案形成大地艺术的作品,黑色与白色的蚌壳的保护色功能还能保护附近的濒临灭绝的海鸟,经过设计师的改造,这片废弃地变成拥有各种鸟类的充满生机的景观。

二、大地艺术塑造了新的地形

地形的处理是景观设计的重点之一,传统的地形处理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文艺复兴和勒诺特园林发展而来的台地式;另一种是英国的自然风景发展而来的对自然的模仿和加工的形式。但随着文明的高度发展,城市的大量崛起使得城市绿地面积有限且夹在规矩有序的城市建筑之间,这种有诸多约束的空间限制了自然地形的发挥;另一方面,远离自然的人们又不希望多过的用传统的规则式地形来加剧这种远离自然的感觉。景观设计师们在思索该用怎样一种方式来达到既能与周边规则的环境相融合,又不失去自然的浪漫,大地艺术对地形的艺术化处理方式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地形设计。这种艺术化的地形设计以土地为素材!用完全人工化,主观化的艺术形式改变了大地的面貌,它不像传统的规则式那样生硬或与自然环境格格不入,也不像传统的自然式那样完全照搬自然界的风景。它在融于环境的同时也恰当的表现出了自我,给人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冲击,这种艺术化的地形不仅可以创造出壮观的景象,也可以塑造亲切宜人的空间。

三、大地艺术使景观设计师从新的角度认识和组织自然

自然素材从景观设计诞生开始就一直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到目前为止都在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工业的发展,新型材料的大量涌现使人们有些眼花缭乱,人们渐渐对自然材料的朴实无华熟视无睹。另外自然素材与人工素材怎样恰当结合也给景观设计师出了一道难题。大地艺术对自然素材的运用让景观设计师大开眼界,大地艺术在设计的时候多采用自然的材料,例如,史密森的“螺旋形防波堤”就是用当地石材(黑色玄武岩、石灰岩、泥土)堆砌形成的。大地艺术作品用已有的自然材料来塑造,改变已有的空间,作品与景观紧密融合,这一点,对景观设计起着重要影响,以至于现代的许多景观设计被认为是大地艺术。玛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就是受到大地艺术的影响,她设计的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前广场的景观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广场中隆起的不同高度的不同大小的水滴形绿色草坪,草坪上种植当地的小型松树,广场上平躺的一些原木就是自然材料,可以作为休息凳。这个广场具有明显的大地艺术特征,用的都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材料,草坪的造型也追忆了当地历史遗迹,不管是从造型上还是从精神上都表达了当地的特色。某些时候,景观设计师过分追求材料,有些时候通过进口才能满足对设计的需求,费事又费力。其实大可不必,景观设计是需要在特定场所才能进行的设计这个特定场所自然有属于它的历史色彩,有时候设计工作者要明白这个道理,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合理的运用设计地的自然条件和元素,可以做出更贴切的景观设计,景观作品也会更有设计语言和说服力。

四、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局限性

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影响,但任何事物的发展对其他事物的影响都有一个度的把握。在大地艺术的作品中,大多是赞颂自然的力量或者是表达一种超乎寻常的尺度的美,它很少考虑到人的使用需求而在景观设计中人是主要的使用者,我们在尽量不破坏自然和人文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到人的各种需求,因为景观设计还必须以人为本,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片面的追求作品的大尺度和各种形式美却忽视了它的使用价值,耗资巨大而使用率又低,反而大大削弱了它存在的意义。在文章中,我们从大地艺术的生态方面,从大地艺术对废弃地改造方面,从大地艺术对地形处理方面和大地艺术对材料方面探讨了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所带来的积极而又深刻的影响,也对大地艺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由此可见,大地艺术是与景观设计最为密切的一个艺术流派。它虽然不是化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矛盾的标准答案,它的诞生也并不是景观设计的新公式,它的重要性就是对景观设计的再创作、再思考。大地艺术在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促进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在新方法、新思想、新趋势的延伸。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篇七

后现代主义是源自西方社会的文化思潮,西方社会现代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历程不尽相同,其哲学思想和社会背景千差万别。然而,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当代园林的确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不仅在丰富了我国园林思想理念和设计方法,造成了当代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和多元化风格并存的格局;同时也向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提出了挑战。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意义并不在于它代表了某种设计思想,而在于其转换一种视角看待园林的过去和未来。中国是有悠久传统历史的文明古国,后现代主义景观建设绝不是要抛弃传统和不考虑中国的背景。我们必须有选择性的将后现代主义园林中蕴含的思想理念和设计方法运用到基于我国经济文化基础的园林实践设计中来,形成具有我国传统特色的后现代主义园林设计方法,以指导园林实际工作。要注重在延续中华历史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突出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及富于个性与创造性,注重人本和大众意识。只有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解剖和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园林设计思想,并引入符合我国国情的园林设计方法,实现中国特色园林之路。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影响论文篇八

场地是人们进行各类活动的重要载体,人们选择优化环境、建设园林的宗旨是想要为自身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休闲的场所。所以场地作为现代园林设计里的核心要素,伴随着经济的进步以及人们越来越高的环境要求,也变得愈加重要,它所需要提供的也不仅是多样化的体验感,在现代化的风景远离设计里,它还需要和气候特色相互配合,创造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开放式空间。不同区域的气候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设计出适合当地的场地,必须结合气候的相关特点来开展规划等。比如说,如果身处温度较高的地区,那么在场地方面应该着重考虑如何通过设计来减轻温度带来的不舒适感,增强人们的正面体验;如果身处日照时间长的地区,这方面就应该着重考虑如何通过设计来得到更多的阴影面积,从而创造适合休闲、娱乐的空间;如果这一地区的风环境特征特别显著,那么设计中尤其需要着重针对风来进行考量,可以利用它来达到相应的特殊效果,也可以通过结合以及引导风的走向,设计出场内独立小气候。

3.2布局设计

通常来说设计中常用的园林布局规律多种多样,有的是通过美学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要素之间的配合和构造。但是现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不仅关注了美学方面的因素以及基于人的功能体现,还有最为核心的一点,是体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必然要求。气候是影响其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需要着重从它入手来进行相应的布局规划等。比如说在沿海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到海平面升高的情况,风口地区需要考虑到怎样通过设计来改善大风环境。从微观的层面来看,还得研究气候作用在不同的地形地貌的问题,怎样通过现实地形来进行相应的布局和规划因此风景园林不但能够成为优化生态环境的区域,还可以变成展现区域性特色的独有标志,这才是现代园林设计需要达到的目标。

3.3种植设计

这是在整个设计里面最为核心的方面,园林主要的成分就是植物,它占据园林的较大面积,并构成了园林的主要景色,还是建设“城市绿色游憩空间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由于地球变暖的整体问题,种植设计需要达到减轻这一问题的任务。从微观层面来说,种植设计可以体现不同地区的植物差异和特色,如果没有总体性的思维,则会导致设计上的同质化,不能较好地体现区域特点。风景园林种植具有相应的优化城市环境的特点。按照相关数据显示,在天气炎热之时,城市绿地中的温度相比马路路面来说,要少八至十六摄氏度,而树荫之下的温度则比裸露地面少三至五摄氏度,南京的一些监测数据显示,公园里的湿度高于城市,道路两旁的数目可以增加湿度。而且,较好的园林种植设计不但可以引导改变风向,还可以使风速降低。较好的设计还能够让城市环境更加优化,可以净化空气。比如说一个拥有较好植物设计的区域,它的含尘量比一般的街道要低得多。这种设计还能够使得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施展,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种植设计像影帝也体现了不同区域的风景特色等,气候以及地理地貌则是代表了地域特色的两大要素,因此在设计现代植物景观中,应该着重适应这两个要素,依照它们的特点,设计出体现当地特色的风景园林。总的来说,把握气候的影响来进行种植设计的考量,既可以达到优化宏观生态环境的作用,更可以打造地域性特色景观。

3.4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建筑从古到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考虑到人的使用、气候的特征等方面问题。这种辩证关系在建筑适应当地气候特征和利用资源环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就清楚地论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岭南建筑空间明显地体现出了气候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而在园林景观中的园林建筑,同样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针对性地研究分析气候对建筑的影响,有利于营造本地的地域性的建筑。如果从气候的角度着手,建筑在设计上应该要考虑建筑内舒适气候环境的营造和适应当地气候的建筑形式,风景园林中建筑的朝向、布局和间距,适应气候的建筑的构造设计,以及适应气候且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等,诸如此类都是在设计里需要考虑到的方面,只有通过和气候相适应的设计,才能够让建筑真正体现其作用,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实用的空间。

3.5水景设计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里,水景不但是它的最突出的设计元素,而且还需要担负起生态方面的责任,特别是目前出现的城市热岛效应、干旱效应,急需利用水景来进行气候的相应调节。从这一方面来看的话,针对水景的设计就显得尤为紧要。它不但需要承担起风景园林里休闲、亲水等基本功能,还需要承担调节气候的功能。例如说在北京、上海等地,由于城市的发达使得建筑物密集林立,水景方面需要考虑到减低热岛效应的功能;在甘肃等较为缺水的城市,水景能够有效调节空气湿度。所以针对水景的设计不光要考虑“形态”,更应该进行认真的推敲,应该考虑不同地区的水源情况以及气候特征。

4结语

文章重点论述了气候对园林景观的影响,展开讨论了气候产生影响的园林布局、场地、种植、水景、建筑等方面的设计。文中通过探讨气候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密切关联,以此为接下来对具体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研究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家诚主编,中国气候总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相关范文推荐
  • 10-14 青铜葵花读后感读后感(模板16篇)
    环保标语可以激发人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寓教于乐,通过幽默和玩味的语言引起注意。保护地球,从小事做起。青铜葵花读后感读后感篇一在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这本
  • 10-14 最新捐赠人讲话稿捐赠仪式 小学捐赠仪式校长讲话稿分钟(通用8篇)
    捐赠人讲话稿捐赠仪式篇一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在这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们全校师生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迎来了“~~~~~”的各位志愿
  • 10-14 2023年防灾班会教案反思(精选10篇)
    初二教案是教师编写的一种教学指导材料,用于指导和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步骤。下面是一些创新性的三年级教案设计,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防灾班会教案反思篇
  • 10-14 教师职业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实用13篇)
    在撰写实践报告时,我们要准确记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为团队提供有力的参考和经验积累。如果你对如何写一份出色的报告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下面这些精选范文
  • 10-14 最新青年教师年终个人总结 教师年度个人总结(实用14篇)
    知识点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对知识的整体了解和把握。掌握了知识点总结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问题和挑战。青年教师年终个人总结篇一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
  • 10-14 最新竞选学生会纪检部长演讲稿中学生(优秀9篇)
    在现代社会,安全演讲稿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安全意识,更能够推动全社会的安全进步。如果您对小学生演讲稿的结构和内容还不够熟悉,不妨看看以下这些范
  • 10-14 最新青春的语录短句(优质17篇)
    爱国标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度,是写作出精妙爱国标语的必备条件。下面是一些真挚而深情的爱
  • 10-14 中秋节微信祝福短语 中秋节快乐的微信祝福语摘录(优质8篇)
    编辑是对文字进行修改、整理和组织的过程。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筛选和整合,使得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更强?以下是一些编辑能力提升的实践方法和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的编
  • 10-14 最新学校庆新年活动总结报告(汇总18篇)
    通过竞聘报告,我们可以向雇主展示自己的学术背景和专业成就。掌握优秀的实践报告写作技巧,让你的报告脱颖而出。学校庆新年活动总结报告篇一20__年12月31日晚,中
  • 10-14 瀑布教学反思音乐(大全14篇)
    瀑布教学反思音乐篇一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只有当学生亲生体验过,才会展开积极的想象,从而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体悟情感。这句话指引着我整篇教学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