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谷雨的散文诗(精选8篇)

2023年谷雨的散文诗(精选8篇)

时间:2023-10-17 00:42:39 作者:翰墨

征文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征文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性,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和表达,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观点和论述。下面是一些关于征文的经典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提供很大的帮助。

谷雨的散文诗篇一

那年的阳光已化作次年的谷雨,向大地献上温顺的贡品,祈求一个五谷丰登的偏仓。昔日的人事逸散成凡间的风尘,而记忆的门扉依旧年年年轻,哪怕某日天荒地老;岁月的尘埃曾真实的存在过,即使被生灭大化也抹不去时光残留的痕迹!

传说太多,也太粗糙。因困于命运的挣扎,纠缠不解在生死、黑白交替间无助徘徊,寻觅属于自己的出路。。。

想学屈原披发行吟辗转人世经历炼火千锤百煅,才捧出一颗朝露般的初心。想坚守住那信念,纵然带着沉甸厚重的面具!

思绪在山涧、在水滨、在旷野、在荒滩;在时与空的阡陌交错里孤单游荡,没有归宿感的我仍旧固执倔强,等待着那个冥冥中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她出现。。。

我追着风,且行且吟:请问何处是那已成前尘的脚踪所向?何处能容我这孤单过客?不是归人,何时才能了无牵挂的去远行?谁能给我温暖以慰藉受伤沉寂的心?没人懂我?懂又如何?!

渺小如我不配拥有所谓的幸福,其实我很幸福的,只是太念旧、太贪恋,心还有奢望!

大化无言,只想借朱砂御笔,点一枚亘古仅存的落日!

夕照里,天际那一身足以迎战一切的清白,回答我无法自圆其说的追问。

是不是来自于尘的终归于土?情始于浓的终将转薄?

暮然想起千年流传的双生神话,盼到今生才有相聚,为何不能同羽同翼?

为何一脉脐血佚成割席裂帛的流离?

为何天能长地能久,人间情谊却离了又聚,聚了又散?

当明朝那缕阳光从地底升起,所有的前尘往事,所有的爱恨情仇都灰飞烟灭,所有因伤害而流的鲜血都融入春泥,孕育来世的杜鹃,声声呼唤,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就这样把一款款道义还给斑驳的书卷;把一身高傲的伤痕还给验尸的风雨,因为昔日已不可逆转的逝去。。。再把一世双生的传说交付给烟草凄迷的心冢!

想把所有的爱恨纠缠,恩仇负歉,就这样双手归还而去就这样在夜色里永久沉睡,只是“求死不是勇者的行为,真正的难事,反而是活着,直面担当生命中的任何坎坷灾难”这话一直铭记在心里。脆弱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背负太多期许、还有未了承诺、心愿。。。

假如我想纪念你,并追悼自己逝去的过往又该如何?

后记:人间四月天很美很美,只是忙碌憔悴的我无暇顾及,怀念故人,心里一直记得,只是不想打扰,怕不知从何说起分别后的种种,脆弱的心承受不住!后天“芸康”就开业了,奋斗。必须在明年考过证,这才是关键!但愿以后和你们相遇“搏”不会太逊的。。。

---独孤寒心

谷雨的散文诗篇二

这谷雨二字为什么用它做节气名,还得从仓颉造字说起。

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难,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自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奖啥呢?奖了个金人。

那一天晚上,仓颉正在甜睡,忽听有人喊他;“仓颉,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挣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这是啥缘故,急忙坐起来四下里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他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哪儿来的这金人?莫非是在做梦?正想着,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啼叫,不一会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明白了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黄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偶然捡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得,不敢占为私有,特来晋献。黄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儿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

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帝给你奖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儿,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满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急忙跑出门去,只见那谷粒铺遍了整个村子,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个个人都向家里揽谷子。

这时,仓颉忽然想起梦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便急忙去报告给黄帝。他走到半路,碰见了黄帝派来的人,相互说清情况,又一块去见黄帝。黄帝听了仓颉的一番汇报,也深感仓颉的功劳是应该大力表彰的。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做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白水人民都把这一天做为祭祀仓颉的节日。

更多

谷雨的散文诗篇三

年年谷雨年年新,去岁种下的冬麦在这个节气里总是像人一样,从童年走进青春花期。谷雨节气一到,麦子即刻出发,开始了孕穗的征程。清早的薄雾最惬意,慢悠悠地享受着人间四月天的美好时光,丝丝缕缕地,神秘地弥漫在麦田的梢头。

“算黄算割”,一阵清脆明亮的唱声从高空洒下来,仿佛听到了前世的诵经声,麦子浑身一颤,抖落掉尘世的魅惑,一个激灵惊醒过来,齐刷刷仰面朝天,哦,谷雨节到了,该秀穗孕果了。

蒲公英的子女们业已起身,由阡陌小路上飞起,沿着各自命运的轨迹翱翔,去寻找属于它们的路途,落在石头上,或许是一场枉然的逐梦,落在河流里,可能是水命使然,落在麦田里,就成为农人手下的薅草,只有落身到渠岸边,或是田间小径旁,蒲公英才会完成今生的尘缘。

麦子已经看惯了为草的繁荣与衰败命运的交替,对于自己,只要杜鹃鸟的一声呼唤,麦就会从迷茫中清醒过来,在谷雨节的这一天,踏上另一条归途。

风摇落了露水珠的梦幻,招来了山里的云,一看就是那种载雨的主,将啼血的杜鹃清脆的叫声一下子逼成了撕心裂肺的呐喊,尽管季节知道,杜鹃的嘶鸣还显早点,但咳血的惊呼还是令谷雨节为之震颤!

老天惊讶,大地喜极而泣,乾坤为之一振……

今人可以尽情地想象,那时天降谷雨的惊喜场面,人们欢天喜地的神情以及感人肺腑的欢叫声……满地金灿灿的谷米,像救苦救难的佛祖,顿时照亮了整个世界!

……

谷雨节的雨,从古下到今,蒸腾起的味道在中华大地的江南江北弥漫,熏醉了远古的时光,陶冶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情操。

谷雨在飘,滋润了前来后往人的寻寻觅觅,把一穗麦子的向往,提高到了更高的境地。

谷雨节气里的雨,丝丝缕缕,缠缠绵绵,像雾又像烟,润泽了家园,滋润了一茬又一茬麦子的夙愿,在麦子孕穗的味道里,成全一个民族繁衍不息、战无不胜的精魂!

谷雨的散文诗篇四

又逢一年谷雨时,正值条山采茶季。

谷雨,一个散发着温润的诗意名字,濡湿在农谚上,轮回在季候里,芳菲在茶园中。有联曰:“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民谚曰:“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明代深谙茶理的许次纾在所撰的《茶疏》中谈到了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一点,对于北国的茶园来说,最为合适不过了。

北国的春天姗姗来迟。海拔1000多米的中条山,终年云雾缭绕,茶区内升温迟缓。茶树们,非常沉得住气,须得过了谷雨才能采,且最好是在清晨的雾中采摘。“雨前雨后采茶忙,嫩绿新抽一寸香。”晨风柔柔的,采茶女,清纯的女子,头戴着青蓝色碎花头巾,在蜿蜒的`山道上行走,如行云流水。她们挽着竹篮,轻盈而出,浅笑如花,远远望去,如同仙女下凡一般。风在山坡上奔跑,蝴蝶身边飞舞,一双双灵巧的双手,拨青弄翠,如小鸟在茶丛上雀跃,啄食着露珠和阳光。山泉流过她们的喉嗓,茶园飞出了歌声,如铃似玉的:“茶园的阿妹俏模样,十指尖尖采茶忙。引得蝴蝶翩翩飞,引得蜜蜂嗡嗡唱。引来了对面坡上一群羊,还有一个放牧的少年郎……”

春到谷雨,喝茶养生正当时。与陆羽忘年交的释皎然在题为《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诗中写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寰宇。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且饮一杯“泗交绿”吧!听着催生百谷、泽润大地的雨声,看茶烟聚散,细品心中的宁静致远。恰如当代作家苏叔阳所言:“饮一口这暖暖的谷雨茶,就像整个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身体卸下了冬天所有的寒冷和沉重。”

谷雨的散文诗篇五

在北大荒这片土地上,谷雨代表的不只是一个节气,而是一刻值千金的春播时节。

清明的记忆还没走远,谷雨便飘然而至。今年的季节相对于气温和落雨而言来的稍晚一些,原本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天气,可今年的清明时节却是满天飘着雪花,而到了谷雨时节才有了雨纷纷的飘洒,不知时节的纷纷细雨整整向后顺延了一个节气。不知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小雨的懒惰,总之,让这个世界的尘埃白白地凭空多占了一个时节。也是因为小雨迟迟不肯飘落,报春的小草也没能按时破土,没能在和煦的春风中渲染一个美丽的春天。直到临近谷雨了,远处的大山仍然穿着深褐色的睡衣,只有路边的朝阳处有了一丝春天的颜色,房前屋后的垂柳也刚刚绽放了芽蕾。隔窗望去,稀疏的枝稍上有了些许的绿意,想必沉睡的土地也苏醒了吧。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从清明到谷雨,是农家翻地耕种农田的大好时节,到了这个季节,农民便开犁翻地,播种大田了。季节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准确的农田耕种时间表。不论哪一季庄稼,都要遵循节气来耕种。即使可以相差三两天,却不能错过一个时节。正所谓:节气不等人。误了最佳播种节气,就收获不到成熟的果实。这里所说的时节绝不是我们所说的一个春季或一个夏季,而是清明或谷雨这样的一个节气。

清明过后时候,尽管春雨没有飘落,尽管温度没有提升,前几日途经市郊的农田时,大大小小的农机设备早已在谷雨之前开进大田隆隆耕作了。偌大的旷野中,有了人的身影,有了设备的轰鸣,旷野不再沉睡,也不再沉寂了。无际的旷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大自然总是在四季之间循环往复的运转,该沉睡时候沉睡,该苏醒时候就苏醒,该酝酿的时候酝酿,该萌发的时候就萌发。一切发展变化,都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翻过谷雨的日历,我似乎嗅到了翻整土壤时散发出的浓郁温厚气息。视野中便出现了绿油油的麦苗,整齐如一的玉米,还有自家那块自留地上散发着清香甜美的黄瓜、土豆、玉米、萝卜、白菜等蔬菜。

小时候每到这个季节,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了。那时候的农业社没有机械设备,只有耕牛拖着铁犁,从早到晚在田间春耕着土地。社员们戴着斗笠,起早贪黑抢着时间在田间播种。我也随着母亲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瓜点豆。那块有限的空间,被母亲规划的整整齐齐。翻挖过后的土地如冒着油花一般黑油油的。母亲把装着不同种子的小盒子、小盆子,小袋子摆放在地头,然后用小铲子铲出距离均匀的小坑,我按照母亲的要求,把种子认真地放进小坑里,再覆盖上细土,直到种完一条垄后,再完整的用脚踩一遍,后来上学了才知道最后一道程序叫做踩格子。那时候,只是侍弄这块巴掌大的自留地,每年都要忙碌两三天的时日。而母亲简直把这点土地当作自己的眼睛一样来爱护和侍弄,阴雨天时候去疏通水沟;连续几天朗朗日,就从菜窖里打水浇灌干裂的土地。只要有闲暇时间,就到地里拔草、松土或是捉虫子。

其实,人生就像春播时候的种瓜点豆。春季要抢抓时节,按时耕种,秋季才会收获成熟的果实。当然,从春到夏再到秋,从种到耕再到收,每一个过程都要精心管理,辛劳付出,才能换来硕果累累的大丰收。

谷雨时节,大自然种下了绿色的希望,农民种下了丰收的希望,而我也种下了一份好心情!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的一场春雪过后,天气一直是格外的晴朗。谷雨一过,立刻就显现出了谷雨时节的特色。连日的阴雨飘落的有些自作多情,清晨一阵小雨洒过,原本阴沉的'天空就露出了太阳。中午时分,几片乌云在飘忽间又遮严了天空,不知不觉中又落起了雨滴。不紧不慢的落雨一直扯到夜幕遮上天际才停息下来。几天来的小雨就是这样,时而早上光顾,时而中午飘落,时而晚上下起了关门雨。时而一整天都不间断的下着小雨。想必这时的田间已经完成了播种,干涸的土地急需雨水的滋润,沉睡的土壤只有经过雨水的浇灌,才能活力十足的孕育种子发芽生长。

谷雨之雨,带着宙斯的恩泽,飘然而至。没有风的约定,没有雷的预示,在人们体验和享受着美好春天的不经意间就飘落下来,滋润着大自然中孕育着万物生命的土地。

丝丝春雨悄无声息地洗涤着绵绵的山峦和无际的田野。春雨还在忘情地缠绵中,山便绿了,田间的嫩芽也破土而出,大地充满了勃勃生机。

春雨浇灌着生命的机体,制造着大自然的美丽,也营造着一种意境的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一种朦胧的美;“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一种奇特的美;“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是一种深邃的美。关于雨的描写,有着太多的诗篇,我不可能创造出超越古人的精美绝句。也许我读不懂春天的内涵,但在春雨的飘洒中聆听淅淅沥沥的落雨声,体验缠缠绵绵的意境,品味这样绝美的诗句,能从中听到小雨的朦胧,听到小雨的奇美,也能听到小雨的深邃。错过了这样的时节,是很难体会到这种难得意境的。

行走在和风细雨的谷雨时节里,可以自由自在的在风里歌,在雨中行,任我与风雨同行。欣赏着雨中朦胧而又羞涩的世界,或是翻找出一段湿漉漉的记忆,或是思量一段沉甸甸的心事,非但不觉得世间琐事的困扰,反倒觉得此情此景很富有诗意。特别是细雨如丝,如织,如梦的初春,也许会听出雨的一种灵性,会听出催人奋进的激情,会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或在静静的雨夜,聆听那如吟,如诉,如歌的雨声,也会别有一番情趣,别有一番风味。雨滴打在窗上的噼啪声,落到叶子上的哗哗声,和着树叶的沙沙声,如同欣赏一曲春雨交响曲,有一种轻松的享受感,会让心境在细雨声中升华。

谷雨时节刚刚过去几天,远近高低的树丛便充满了葱葱的绿意,而天空似乎一改清明过后的朗朗睛日,每天都有云朵在空中飘浮、游荡。时而是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美煞了春日天地间的风景;时而是整个天际不见一处蓝天,把春日大地严严实实地笼罩在阴霾之下。然而,谷雨后的气温却是直线上升,几天之间温度就提高了十几度。尽管天空阴沉沉、雨朦胧,但回转的气息还是让人们感受到了盎然的暖暖春意。

出入小区时,忽然发现小区内堆积如山的积雪不见了,草地上已经长出寸余高的嫩草,丁香树上毛绒绒的嫩芽已经绽开了深褐色的芽苞。这时的我感觉春天真的就来了。

双休日,几名好友相约去远郊的山上踏青,乘车行驶在城乡水泥路面上,阳气升腾的春风夹杂着土地芳香的气息拂面而来,我们欣赏着农民在田间耕作,白云在蓝天上飘荡,感觉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在视野中流动。好友们一路观光,一路闲聊调侃,一个小时的车程很快就被飞转的车轮甩到了后面。汽车驶至春游踏青的终点时,原本湛蓝天空上的几片白云竟然连成了一片天幕,淅淅沥沥的小雨慢条斯理地准备好为我们清洗一路风尘了。

谷雨的雨与六月天的雨极为相似,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从哪里飘来了云朵,悄然之间便形成了云系,下起了轻柔的小雨。

因为早上是大好的晴朗天气,出门时没有带雨具。小雨的突然降临,我们只能坐在车里聊天玩手机或斗地主了,时间在我们的大呼小叫声中不知过去了多久,忽然有人喊道:雨停了。打开车门,微微的春风吹来,感觉雨后的空气是那样的轻柔清爽,透过缭绕的春雾,眼前的山野是一片蒙蒙的葱茏。快看,达子香。顺着好友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山端树丛间有许多盛开的达子香花,目光扫视着山坡上一簇簇达子香,便感觉一阵花香袭来。走至近前,粉嫩的叶片和花蕊上,点缀着粒粒晶莹的雨滴,如同出水芙蓉般让人怜爱。有人提议说,今天我们都做采花o如何,采一束达子香带回去,也算是我们此次踏青不须此行吧。同行的记者老兄当即打住了这一提议,各位还是别有这样的想法了,我们的报纸已经对折花损枝的行为提出了批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行为吗?从小了说,是自私利己行为。往大了说,就是破坏林木,是违法。今天幸亏有我与你们同行,否则你们可就摊事了,也许就要摊上大事了。

大家在一阵调侃中登上了山顶。满山之上,尽是嫩绿的小草,就像给原本光秃的山坡穿上了淡绿色的外衣,看上去格外的精神抖擞,很是养眼悦目。一丛丛的达子香,还有山坡上偶尔开放的或黄色或粉色矗立在春风中的迎春小花,使美丽的山色更加迷人了。几只喜鹊在高高的杨树上飞来飞去的嬉戏,不时的叼来树枝和茅草在树上做着自己并不精致的巢窝。因为是早春,林中的候鸟儿还没有回归,整个大山除了树上的几只喜鹊之外,并没有其它鸟类和动物,大山之中很是寂静。踏行在这样虽寂静却很妩媚的大自然中,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景色宜人的山野之中了。

花正香,意正浓,我们正谈论着大山的春色,忽感一阵凉意袭来,小雨再一次飘然而下了。我们沐浴着小雨的抚慰,绕过花香四溢的达子香花丛,下山打道回城,结束了蛇年春季的踏青之行。

浓浓的游兴几次被春雨打断,也许会有人认为是春雨扫了春游的兴致,我却认为今天的小雨来的正是时候,恰恰是这说来就到的春雨为我们原本单调的春游增添了花絮,为踏青之行增加了许多情趣。不是吗?都说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我们一行体验了春风拂面,呼吸了空气的清新,如果没有春雨的洗礼,怎么能说踏青之行是一次完美之行呢?!正是这知时节而又解人意的谷雨之雨,为我们的踏青之行描绘了完美而又浓重的一抹。

谷雨的散文诗篇六

与清明和五一相比,谷雨是个不太让人留心的节气,我在20岁之前几乎不知道有这个时令,然而在我离家之后,这个日子就对我很重要了,以至于我现在还是不能不在这个日子里怀想些什么。

谷雨是和一棵树连在一起过的。

那是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在故乡老屋的前面。有多大呢?一人抱不过来;夏天我们一家人坐在树阴下可以吃饭;枝头上挂个秋千,我们可以坐上去荡;我小的时候曾经爬在树丫间睡过午觉。

我的家乡有一个习俗,谷雨前后十天,要给雌性银杏树授粉。从前我在故乡的小镇上学,走读,每日在家与学校之间往返两趟。我们学校在镇子中间,我经过的镇东头有一个小市场,可买卖鸡鸭鱼肉菜蔬粮食之类。到了谷雨时节,在这些小商品之间,夹杂着几只装着黄黄银杏花的小篮子。我但凡看到就回去告诉父亲,第二天带几毛钱买一二两回去。我父亲将花蕊泡在水里,泡出黄色的花粉,然后用喷雾器将水喷到自家银杏树上去。此时的雌银杏花是火柴头样的,倒挂了满树,碧绿色的,藏在叶子中间。之后的大半年里,树下不断的有与时俱进的大小果实掉下来,我们称为“风白果”,实际是有的没有受到精,有的属于自然淘汰。闲暇的时候,捡起来,逗了鸡来争食,鸡吃进去又吐出来,大约很苦涩,但每回总有几只鸡上当。到果实开始发黄的时候,就可以放到水里去沤,沤掉果皮,洗干净,就是一个白果了。我们将尖尖的一头在石头上打磨,待看见绿色的果肉,用针小心地挖出,只剩下一个空壳,当着哨子来吹。有时候也将它扔到火塘去烧,只听得“啪”的一声,母亲在灶下喊:“熟了!”于是滚烫的拿出,左右手倒换着。那嫩绿的果肉已有一部分爆出。剥开来吃,又糯又软又韧。

我十九岁远离故乡,对那银杏的记忆也逐渐淡忘。几年之后,我到一个乡村学校去工作。那学校大院内有一棵高大的银杏,八月底我去报到,见树叶婆娑,却没有果,树型也不象我故乡的那样有如冠的华盖,而是宝塔似的冲天。我很奇怪。过几天我哥哥来看我,他说,这是一棵雄性银杏树,花粉可贵了!原来那几年银杏价格飞涨,我们家乡的银杏树很少有雄性的,都是长到手臂粗就嫁接,让它挂果,就象人们喜欢养母鸡生蛋而去杀了大多数公鸡一样。开花的雄性树多为小树,尚未被嫁接,花蕊产量不多。

第二年谷雨,哥哥就前来,弄一点回去自家用,多了也分给亲友。以后年年如是。那时随哥哥来的,还有母亲替我准备的许多吃食:爆玉米花、花生、咸鸭蛋、干菜之类。在母亲那一面,好像肚子是常常饿着的。

哥哥外出,就是我亲自送回去,无论多忙,谷雨前后看到银杏花开了,我就准备着回家一趟。那棵树是全家的重要经济来源,有一年的收成是5000元,不能错过花期,我和故乡的联系因了那个树而不可能间断。

过几年,我调到有花木之乡之称的另一处。这儿也有很多高大的树,银杏树长在小镇街道的两边,一棵挨一棵,雌雄都有。我们一家三口也团聚到了,哥哥就不来看我了。一方面是我已经有了一个安稳的小家,他们不再担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银杏的疯狂时期过去了,价格连年下跌。但我还是习惯在银杏开花的季节做一件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回一趟娘家。我随身的物品里必有银杏花,还有给父母的礼物,吃的用的穿的,不限。母亲在这个季节常常站在屋后那条小路上眺望。她盼望的不是我的礼物,是我的人。她每次见我总说,又瘦了,接着是深深的叹息。母亲将胖瘦作为检验我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尺,偏偏我从没胖过。

前两年,父母相继去世,老屋被哥哥拆了。我家的房子在一块大田中央,孤岛似的,哥哥一家早已搬到大庄子上住了,父母不肯去,因为那棵树没法移栽,就这么守着,直到他们再也无法看守。去年清明节回去祭母亲头周年,看到老屋的位置变成一块油菜田,中间是那棵银杏树,孤零零的,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没有人惦记我谷雨什么时候到家了,再也没有了!

遥望故乡,猛然想起母亲说过,银杏花粉很轻,是靠风传媒的,可以飘很远,譬如没有人工授粉的树上,只要是到了结果的年龄,则多多少少总有几个银杏挂着,便是得着风送来的花粉了。

多么希望这异地的花粉随风飘呀飘的,能够一直飘到我的故乡去呀!

谷雨的散文诗篇七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会在意门口那片地,我害怕它刮起漩涡

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担心形成漩涡

去年走过一户人家,母亲说看那好大的漩涡,他家老太太大概要去了

没多久,他家30多岁的女儿去了

很突然

所以我时常盯着门口那片地,隔几分钟泼一盆水,干了再泼

奈何这个春天风大,也少雨,泼水好像又成了一件必要的事,就像我洗手一样

所以我恼恨母亲,为什么当初要告诉我那样一件事

我还恼恨我自己为什么记忆力这么好

我每天的生活过得像复制的一样,不不,应该说每一分钟的生活都像是复制

开心点的时候就站在窗户边看着快速覆盖的绿色

春天来的好快,走的也好快

手机页面显示今天是谷雨

我知道谷雨的

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之后便又是夏天

我最讨厌夏天,因此我也不喜欢春天,因为春天过去就是夏天。

你应该猜到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过后是冬天,冬天过后还有春天

对了,接着说谷雨

我有一个同学叫谷雨,应该是初中一年级的同学。是的,我的记忆力好的没话说

幼儿园到大学的同学我现在几乎都能想的起来

谷雨,是个男生,白白净净,个子挺高,现在应该是个帅哥了。我并不喜欢他

我有喜欢的男生,他长得不好看,我却喜欢他

我现在都在想夏天要怎么过。去年冬天特别冷,今年夏天会特别热的

不知从何时起,夏天变得一年比一年热,我一年比一年烦躁

我希望这个夏天不要到来

谷雨的散文诗篇八

下班回家,刚踏进楼道,一股熟悉又特殊的香味扑鼻而来。这股香味提醒着我,又要到谷雨时节了。这是谁家的美味香椿,令我垂涎欲滴。越往楼上走,香气越是浓郁。按响门铃,妻子探出头来,开门的一瞬间,我顿时明白,这香椿原来是妻子的杰作。

“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妻子边忙活边念叨起来,“听说只有谷雨前生长出的香椿芽,味道才最美最香,不论口感还是营养都是最上乘的。”沉浸在满屋的浓香里,我的思绪一下飞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老家的院落特别宽敞,院中不仅栽有白玉兰等花草,还种有竹子、银杏、香椿等树木。听爷爷说,院里的那几棵香椿树,已经有一百多岁了,绝对称得上是家里的老祖宗树。如今仍是枝叶茂密,参差掩映。每年风吹杨柳时,香椿树渐渐吐出紫茎绿蕊的嫩芽儿。过不了几天,满树就会变得绿油油的。母亲告诉我,香椿树越老发芽越早。谷雨之前,可分头茬、二茬和三茬,先后采摘三次。香椿树越掰越旺,你若是不掰它,芽子反而会长得缓慢。每到谷雨时节,奶奶和母亲便会摘下香椿芽,送给没有香椿树的邻居们一些,让他们也尝尝鲜。得到馈赠的邻里,无不视之为珍蔬上菜,连声道谢。可当谷雨一过,芽子便会“生楂”,质老粗硬,已经变得不能食用了。再过一段时间,香椿开始结果,枝叶繁茂,一树挺然。珠子似的小籽,累串盈枝,有风吹过,散珠满地,院子里便弥漫着馥郁的香味。

香椿芽不仅味道鲜美,还有清热解毒的药用功效。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的功效;它的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唐本草》中有“叶煮水,可以洗疮、疥、疽”的记载。《陆川本草》称:“香椿健胃,止血,杀虫,治痢疾。”记得当时后院的一个邻居胳膊上长了个脓疮,因为没钱就医,母亲就将香椿芽与大蒜捣碎,然后敷在上面。结果不到一个星期,竟然痊愈了。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