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优秀农业项目建设调研报告范文(18篇)

优秀农业项目建设调研报告范文(18篇)

时间:2023-10-31 11:07:37 作者:字海优秀农业项目建设调研报告范文(18篇)

调研报告是对一个特定问题或情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的一种书面形式,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的状况。在这些调研报告中,可以看到作者充分考虑到了实际问题和现实情况。

工业项目建设调研报告

__年4月25日,由县___带队,县_经济委员会组织_委员一行十人对县城东新区曲阳生态公园、体育运动中心、安置房、路网、绿化长廊等项目工程建设进行调研,听取了县三项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和县规划局的工作汇报,参观了项目建设现场。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东新区项目基本概况。

县城东新区三项工程及路网、绿化长廊建设,是县委、县政府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着力提高人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目前我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项目,是“打造千亿盐化,建设美丽定远”通篇力作,也是我县落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工程。

城东新区三项工程项目范围:__路南侧、__山大道西侧、金山路东侧、戚继光大道北侧,项目总投资额达7.5亿元,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三年。三项工程主要包括曲阳生态公园、体育中心、安置楼等三项基础设施建设,即533亩的农田风光园、市民综合游园、农庄休闲体验园、水景娱乐园;171亩的体育广场、综合运动馆、游泳馆;18万平米的安置楼。

项目以长征东路为轴“四纵四横”。“四纵”即金山路、岱山路、靠山路、__山大道,“四横”即__路、幸福东路、长征东路、迎宾东路,主干路网总长约16公里。项目区内还拥有3660米、宽15米的绿化长廊,滨水休闲带,水街项目,以及五星级酒店、学校等诸多配套设施。

1、自3月份新的指挥部组建以来,在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张洪指挥长带领下,三项工程建设指挥部狠抓内务建设:一是组建10个土地征收组、10个房屋征收工作队、6个内设工作组、1个综合办公室,承担拆迁任务1050户,日常工作正在有效开展;二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整理上报并加以解决;三是将东门入口改造指挥部、高铁连接线指挥部人员调整和充实到三项工程指挥部各组、室、工作队工作中。

2、曲阳生态公园项目:1号园开展北门入口广场、三孔桥、花木市场a区、展览厅、婚庆礼堂、塑胶跑道建设以及乔木栽植。2号园开展北侧广场建设等。

3、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土地征收工作已完成,规划方案已确定。

4、城东新区安置房项目:安置房已完成规划设计和地质勘探工作,建设施工单位已经招标确定。现着力解决马西塘组土地征收工作。

5、城东新区路网:城东新区路网建设自__6年启动,首批建设迎宾路、金山北路、长征东路、南北支路、东西支部等7条道路,总长约9公里,__8年新区一期道路工程基本完工,电力、电信、供水、燃气等标管线同步完成,雨污分流,路网框架已基本形成。__0年,继续向东扩展,采取bt方式,通过竞争性谈判,由安盐有限公司融资1.5亿元,新建8条道路,共14公里,拉开6平方公里新区框架。

6、绿化长廊工程:县__山大道—__路高压走廊下绿化工程项目为县重点工程之一,由安徽海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建设规模全长约3660米,绿化宽度15米,投资概算约500万元,计划工期80天。__年3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

7、安盐1、2、5号地块开发项目:1号地已完成前期相关工作,重新调整规划方案后报送规划局;2号地的1号、4号、7号、10号楼基基础施工完成,正在施工四至六层主体结构;5号地块开发项目已完成围墙施工,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8、10个房屋征收组房屋征收情况:自3月底7个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房屋征收工作以来,经过工作队员艰辛奋战,取得实质性进展。调研时汇报已签订初选房屋协议82户,其中老户15户,外来户67户。

1、新房屋征收政策在我县刚刚执行,群众暂不能完全接受,有等待观望,唯恐吃亏思想,新政策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宣传。

2、资金缺口较大。三项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所需资金量较多,根据调研时的工程进度,缺口资金约6100万元。

3、路网控制价需调整。县政府于__年3月与施工方签订的新区路网工程施工合同,其控制价是以__年12月份信息价为依据编制的。__年,长征东路、迎宾东路、幸福东路、岱山路、靠山路、东一路等道路因拆迁原因停滞,并于__年4月开工建设。__年较__9年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有大幅增加,路网控制价需调整。

四、几点体会。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县城建设为龙头,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合力打造一座新城,走出了一条具有“定远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在调研中,_委员感受较深的有:

一是在城东新区建设中发挥了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摒弃了小城镇、小县城的眼光,强调规划布局的大手笔、大气魄,特别是城东新区工程建设,充分展示了定远县城美好的未来。

二是城东新区建设提升了县城建设的品位档次,在调研中,大家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在新区建设中,要求建设者树立精心、精细、精品理念,全力促进新区长大、长高,县城建设开始步入“高层时代”。

三是城东新区建设增强了城市综合配套功能。城东新区有体育中心,有绿化长廊,功能日趋完善。

四是城东新区建设集聚了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城东新区建设不仅仅是城建、规划等部门的事,各部门都齐心合力参与城东新区建设。

我们认为,上述成绩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对城市发展目标的准确定位,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对城市建设组织工作的有力领导,得益于参与建设的广大干部的强大执行力。

五、几点建议。

1、进一步树立彰显城市特色的理念,精心打造城东新区,扩大县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新区建设上,建议把定远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底蕴与城东新区建设结合起来,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位,充分运用建筑风格、色彩等措施,塑造城市特色。建议把城市当作景区建,把单体建筑当作景观建,使城东新区建设具备融合性、体现地域性、反映功能性、彰显文化性,努力形成一区一景、一街一景、一路一景的独特景观。

2、进一步树立在城东新区建设上全县一盘棋的理念。加大城市建设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有关政策不能仅仅参与建设的同志和涉及到的群众知晓,应该让广大干部群众家喻户晓,可以开展城市建设政策知识竞赛,也可以组织干部群众参观城市规划馆,了解县城美好的未来。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城市意识,进一步营造城市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工作队要认真宣传,把已规划地段拆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讲清、讲透,并阐述拆迁的相关法规政策,把相关资料散发给被征土地和被拆迁户,同时在拆迁地段的主要路口、居民住地张贴宣传单,让群众尤其是被拆迁户知晓、理解和支持政府拆迁工作,在拆迁工作中工作队员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被拆迁户意见,对他们一时的不同看法,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对于一时不能达成拆迁协议的,可以采取成熟一户签一户、拆一户,做好引导工作。

3、规范房产评估,确保补偿安置标准统一。一是加强工作队员的拆迁业务培训工作,使他们先掌握拆迁政策的精神,补偿安置标准,对拆迁工作要制定并实行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工作人员在拆迁工作中要坚持政策的统一性、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二是加大执纪执法力度,对违法乱建的房屋坚决予以拆除,对签协议中骗取补偿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确保社会公信力和社会稳定。

4、严格依法行政,确保群众合法权益。一是要严格执行《定远县城东新区三项工程项目区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二是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按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三是在拆迁安置协议中既要有货币补偿,还要有产权调换的条款,明确登记产权调换的地点、面积、附属设施等,使被拆迁人能安心、放心,让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补偿安置能落实到位。

农业项目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农业稳,则天下安,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破解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宽城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以茅坝乡为重点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就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谈几点粗浅认识。

茅坝乡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县城40公里,交通不便、有5个自然村,4800口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滞后,村民人均收入较低,无村集体收入,大多数村民都是靠外出打工来赚取收入。村民无娱乐休闲场所,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通过座谈了解,许多村民反映近年来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人心整体稳定。村民普遍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度认同,对_提出的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满怀憧憬。同时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差。茅坝乡仅有通往茅坝乡集镇的公里通乡道路已经硬化,基础设施差,“晴通雨阻”现象依然存在;全村至今尚未通自来水,农田水利配套设施为零。从全县看,至今仍有5个行政村和70-80%的自然村出行难;个别社未通自来水。一直以来,农业、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主要由农民自主解决,国家只给予适当补助。一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在农民无力投入下变得越来越差,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水、电、路、通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是代表。

二是支柱产业少。茅坝乡村民的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县内打零工和外出务工,养殖业中猪、鸡出售获取部分收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主要用于搞养殖,部分作物出售获取一定经济收入。农民80%以上的收入依然靠外出务工。可见,支柱产业的培植需要做大量工作,但由于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真正能够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作用的产业却为数不多。

三是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了农民面对市场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除天灾之外的另一种风险,即市场风险,而破解这双重风险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就茅坝乡村而言,没有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大部分以其农副产品的初始形态面对市场,产品基本上没有附加值。农民追求更多地是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属于低水平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四是农民市场意识不强。农民市场意识不强。农产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农产品销售难、增产不增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另外,由于农民生产和销售成本都很高,处于无序的发散型经营,在生产上还不能顺应市场需求,抗御不了市场风险。

五是农民增收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社会各方面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足见其严重程度和深远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虽然一直强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并没有出现明显转机。

六是农民开支负担重。农民的收入主要支付农业生产、医疗费、教育投入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日渐增长,农业生产的费用占农民收入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农民一旦生病治疗,医药费的支出比重也会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主要劳动力生病后,进一步加剧家庭贫困;农村中,接受初高等教育的学生也让广大农民开支加重,特别是子女从上高中开始到大学毕业的7-8年时间里,每年平均需要10000元左右支付孩子学习费用,致使大多家庭无法扩大再生产。

通过调研,深入了解了农村的真实情况,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对如何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得出了几点启示:

一要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化生产力布局。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目标,规划是城乡一体化的龙头和基础。要科学规划,尽快形成一体化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利用。合理编制和完善土地利用、道路交通、产业发展、基础设设施等专项规划,着力构筑城乡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布局。

二要合理选择产业,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茅坝乡之所以发展缓慢,就是因为缺乏产业化支撑,单单依靠传统的土地经营产出极为有限,没有自己的经济收入,那就没有“地位”,也难以有号召力。所以一是科学选择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坚持“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原则、农民自愿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从发展趋势看,我乡农业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因此,应顺应这种趋势,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合理规划生产基地,促使这种经营格局的形成。二是大力培育特色龙头企业。应积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延长产业链条,不断开拓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以品牌开拓市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农户的牵引力。三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民的桥梁,是强化农村社会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推动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应扶持、示范、引导农民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小城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

三要大力发展小城镇,辐射带动农村发展。推进城镇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开拓农村市场、缓解内需不足、增加农民就业、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经济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牢固树立“小城镇,大战略”的观念,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聚集人口,繁荣小城镇经济,提高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发展后劲,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全面改善农业农村基础条件。

四要全面改善农业农村基础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差一直是阻碍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全面改善农业农村基础条件是民心所向。下一步要认真谋划、及时对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中央1号文件,抓好新村建设,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农业开发、生态林业、农村道路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项目建设

项目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载体。通过项目建设,对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改善农村面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最近,按照乡党委、政府的按排,对我乡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具体做法进行了。

总结。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三年,尽管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发展空间小、无集体经济、产业培育发展典型较少等问题。

二是耕地盐碱化严重,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缺资金、缺项目等,因为盐碱地治理难度大,我们还有很多群众没有致富的根基,因为缺资金、缺项目。

(二)今后的打算。

项目入户工程。二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争取水利部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整合扶贫项目资金,加快农田排灌渠系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同时争取落实国家土地整理项目资金,对**村和**村**亩盐碱地进行改造,使可耕种面积达到**万亩以上。四是在项目建设层次上,结合各村建设现状、经济实力、资源优势,将全乡项目分为基础性项目、提高性项目和开发性项目。

农业项目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为了推动xx生态农业从小到大,鄂州农产品从低到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团先后深入梁子湖区“土家岙镇无公害甘薯高产示范膜;“太和万亩有机农业基地;华容区“湖北鄂州台湾省生态农业创业园;,鄂城区“樊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约在“提高农业效率和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城市的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风景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独特,素有鄂东聚宝盆、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市耕地万亩,水面万亩,林地万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取得了“六个有”。

(一)有生态农业示范电影。

自20世纪90年代我市发展生态农业以来,已经建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农业示范片。例如,梁紫湖生态农业示范区、百里场港线、范思线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华容省农产品加工园区在我市生态农业中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具有生态标志的农产品。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全市建立了54个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占地63万亩,带动了全市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从点到面。形成了一批著名的武昌鱼、河蟹、珍珠、水竹头、莲藕等“原始字体大小”和&other土子壕”特产。武昌鱼不仅成为伟人_的绝句,也成为历任美国总统的中餐首选。xx生产的螃蟹曾经是“traverse”在香港,销售额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梁昕”武汉超市上架品牌有机番茄。亮道”品牌大米正在加工和生产。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为我市生态农业插上了翅膀,并先后获得多项大奖“国家名称”“省字号”名片。

(三)有生态农业模式。

立足自身特色,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区域布局,大力示范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形成红塘湖农业生态公园“良心种植,有机营养”种植模式,泰和万亩有机农业“喝酒”山泉水。吃饭”有机肥“戴;生态圈“何时”健康之神“整个产业链”模式,林泽镇万亩湖农场水稻种植“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收购”“五个统一。管理模式,东港大丰循环畜牧业示范园区“猪沼泽-—;菜肴”循环畜牧业种植养殖模式,庐山生态园“宜居,适合就业,适合旅游”模型等。,是相对集中、连片、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四)土地流转有创新。

目前,我市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有:“土地股份转让”“土地托管转让”“土地转让。“季节性土地流转;等等,建立土地流转保证金制度,开展确权试点工作,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保障机制。

(五)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近年来,农业投入管理得到加强,沃土工程得到实施,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万亩,全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示范万亩。积极开展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调解工作。近年来,共查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10多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近100万元。

(六)生物能源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市近50%的秸秆机械化还田。积极推进沼气工程建设。如如东港沼气供应站采用国内领先的搪瓷钢板上流式固体床中温发酵工艺,回收农业资源,实现燃料、饲料、肥料的有机转化,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市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群众的期望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很远。主要有“六强六弱”:

一是扩大发展规模意识强,创造精品意识弱;

第二是创造“品牌”强烈的意识,推广“品牌”意识淡薄;

三是短期效益观念强,环保意识弱;

第四,做表面文章强,资金和技术援助方面弱;

第五,依靠领导支持,项目支持强,坚持市场决策意识弱;

六是土地流转急功近利意识强,试图化解深层次矛盾意识弱。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基于xx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针对目前鄂州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按照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我们认为应做好我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工作。六大变化。

(1)将现代农业发展转变为生态导向。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特色+技术+品牌”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线,以绿色科技为支撑,着力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体系和科学高效稳定的基础保障体系。我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将生态农业发展作为我市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战略方向;第二,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制定各项农村发展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三,是否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应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措施。只有这样,我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才有出路和希望。

(2)改变土地出让方式,以土地换股权。

土地流转对实施规模化、机械化耕作、发展生态农业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农村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存在各种矛盾和复杂性,以及缺乏保障机制、流通机制、有效激励机制等因素,使得流通工作非常困难。“土地换股权”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效率,有效维护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这种模式的本质是,在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企业建设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享受红利。泰和万亩有机农业基地以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采用“保证收入和剩余股息。方式,成功地进行了土地出让。

(3)将单一种植转变为复合产业。

发展生态农业,发展观光农业,必须创造“精品”“亮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生态园的美景。绿色环保”以及生态休闲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观赏、游泳和生活”环境景观和收藏“自然—生产—休闲—娱乐—餐饮—教育”在其中的景观综合体中,发展体验农业和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复合工业园。

(4)变扩大品牌为提升品牌。

首先,要优先考虑政府引导和企业创新。大力推广大喊“凉心牌蔬菜、凉岛牌大米、武昌鱼、凉湖有机碧玉茶、有机汕头、凉湖大闸蟹”等产品品牌产业化,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尽快形成鄂州市特色和名牌,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二是要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第三,要实施以品牌发展企业的战略,加强品牌整合,在各个行业选择几个市场份额和知名度高的品牌,引导资产和资源集中,促进一批有影响力和实力的品牌形成。第四,要增加有机认证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具有公共属性和地域特色的品牌数量,在国家和省级媒体上做广告,并给予财政补贴。

(5)将政策支持转变为多样化投资。

第一,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第二,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利息补贴、补贴、以奖代补、投资入股等方式,引导和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农民和社会共同投资的投融资机制。第三,实施整合和奖励支持机制。捆绑项目,集中投资,项目资金规模效益最大化。同时,生态农业建设任务完成较好,发展速度较快,可优先支持。对从事生态农业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四是制定一套政策。制定和完善金融、税收、价格、信贷、贸易、土地、风险投资等政策。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6)将市场准入转变为寻找市场。

新的国家政策“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规定所有农产品都要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上市销售,农药化肥使用过量的农产品达不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意味着辛苦耕耘的农产品毫无价值,甚至辛苦也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有时还会赔钱。那么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重视科技支撑。推广应用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重点推广腐熟无害农用肥料、微生物肥料、绿色肥料和绿色农业生产用化肥,积极推广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应用频振杀虫灯,开展绿色农业加工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二是联系一批高校,建立高校生态农业技术应用实验基地,充分发挥高校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优势。三是打造专业的营销团队,根据生态农业所定位的品牌进行市场调研,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营销模式。四是开展推广对接活动。组织或参加各种大型农产品交易会和“农业超市”对接活动、大型旅游活动,展示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果,拓展我市农产品营销,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项目建设

在渭南的经济年轮上,项目建设成为2008年最大的亮点和关键词。国内最大的土方机械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渭南,总投资达171.5亿元的三个煤业化工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实行市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责任制,建立重点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制度......渭南项目建设工作好戏连台。

截止11月底,全市112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在建104个,累计完成投资138亿元,已超额完成年计划135.2亿元的2.1%,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量220亿元的62.7%以上,继续保持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拉动作用。同比增长%。项目聚集了发展合力,营造了发展环境,夯实了发展基础,催生了发展动力,犹如一个强大“引擎”,带动渭南经济列车高速前进。

1重点项目周协调、月促进、季汇报、半年观摩会、重点项目建设新闻发布会制度。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西洽会”签约合同履约情况汇报会、城建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汇报会,研究制定加快项目建设的具体措施。召开全市金融合作项目现场会,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融资难问题。成立了市招商局,公开选拔配备了领导班子。在全市开展“百亿大招商活动”,举办招商引资培训班,精心组织参加了西洽会、杨凌农高会、陕西〃福建经贸合作活动、陕西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项目招商活动等多次项目推介活动。谈到项目建设工作,渭南市发改委深有感触:“今年以来,渭南通过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通过项目建设强化干部责任、转变工作作风,通过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实力,全市上下形成了级级抓项目、层层抓项目、人人抓项目、全员抓落实的工作合力”。

投资建设的1500吨多晶硅项目开工仪式在澄城工业园区隆重举行,总体规划年生产3000吨,投资40亿元。一期建设年产1500吨多晶硅装置,总投资约15.9亿元。该项目对渭南煤电硅产业链的形成,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0月17日,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渭南高新区工业园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国内最大的土方机械生产基地落户渭南,一期投资11亿元。预计这一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亿元,实现税收达9亿多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渭南高新区。

力。金水路、杜化路工程完成土地拆迁及招标工作。城市污水、垃圾等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总投资12.4亿元的渭蒲高速公路工程已与金堆钼业股份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取得突破性进展。渭南市2008年城乡规划建设项目恳谈会成功举办,共签约项目60余个,总投资达95.27亿元,涉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商业及房地产等。这些项目实施后,一个面貌一新、生机勃勃,碧水蓝天、绿荫葱葱的渭南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继11月19日总投资愈30亿元的渭南市十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后,11月21日上午,总投资68.89亿元的西潼高速改扩建工程和投资3.75亿元的310国道渭南城区过境段一级公路项目开工仪式在渭南隆重举行,掀起了全市新一轮投资建设高潮。

项目建设点燃渭南经济发展的“引擎”,正爆发出空前强劲的力量。展望未来,渭南工业、渭南经济必将走出发展的“平台期”,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实现跨越发展。

工业项目建设调研报告

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后,xx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迅速部署,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项目,创新项目审批方式、建立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县纪委监察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纪委全会精神,开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新增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示范点工作,切实加强对我县xx年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督力度,确保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落到实处,现各项工作正紧张有序地推进。

一、xx县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措施的基本情况。

(一)加大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力度,确定任务目标。

经过积极争取,上级下达给xx县xx年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项目0项,包括农村电网、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廉租房建设等7个类别,总投资2358.74万元。县人民政府提出目标要求,xx年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项目必须在xx年3月前开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8月底前完工。

(二)加强组织协调,落实项目责任。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决策,切实加强对扩大内需工作的领导,促进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扩大内需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监察局等20个县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综合、投资、工业、金融、财税、监督6个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中监督组工作由县监察局牵头,负责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安全,并积极配合上级监督组做好有关监督检查工作。

为确保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项目工程建设责任落到实处,每个项目工程由分管副县长牵头领导,项目单位为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项目单位负责人为责任人,对所属项目的投资安排、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实施效果负总责。

(三)制定工作措施,确保政策落实。

为确保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落到实处,县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了3方面的具体工作措施,并狠抓落实。一是抢抓机遇,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州的支持,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认真研究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投资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超前谋划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二是按照“六个一批”的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全力以赴,力争一批重大项目早日开工。四是加强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运行。五是深化改革,有效拓宽融资渠道。六是多措并举,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七是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消费领域。八是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九是加强协调,切实加大金融对扩大内需的支持力度。十是高度关注民生,增加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十一是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二是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确保就业率的稳步增长,十三是加快价格改革,理顺价格关系。

二、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经验。

(一)加大“四项制度”执行力度,确保政令畅通。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决策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工作,在县委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县政府全会、县纪委全会和县政府有关专题会议上,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反复强调扩大内需工作的各项纪律要求。县人民政府印发的有关扩大内需工作的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强监督检查的有关要求,并具体规定了行政问责的各种情形,切实加大了行政问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四项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政令畅通。

(二)制定监督方案,扎实推进监督检查示范点工作。

县纪委、县监察局充分认识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州纪委七届四次全会和县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开展扩大内需项目监督检查示范点工作,切实加强对我县xx年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督力度,确保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落到实处,把这项工作作为xx年纪检监察重中之重的任务予以贯彻落实,并配合好上级的监督检查工作。委局领导班子多次开会研究,制订了《xx县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央新增投资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示范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监督检查示范点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工作目标,确定监督检查的范围和内容,科学制定监督检查的程序和步骤,确保示范点工作取得实效。

(三)建立健全制度,提高行政效能。

为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促使全县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自觉服从、服务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个全局,更好地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履行职责,我县建立完善了一批工作制度,有效保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完善审批办结时限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到县级审批的项目接到齐全报件后5日内办结,需报省、州和国家各部委审批的项目在接到齐全报件后3个工作日内上报审批。要求各有关部门向社会承诺办结时限,除特殊情况外,未按时办结的进行行政问责。二是建立部门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对申报项目进行并联并行审批。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申报工作的实施方案》(武政办发[xx]8号),对发改委、财政、建设、规划、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等项目审批和服务单位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各项目审批和服务部门,按照“提前介入,同步审查,信息共享,公开透明,限时办结”的要求,优化审批流程,突出可操作性,达到审批时限大幅缩短、降低报批成本、监督约束更加强化、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目的。三是健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和专批制度,每5天由县发改委把各有关部门的审批办理情况汇总后通报一次,并专报县委、县人民政府。

(四)修改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按照州人民政府的统一要求,我县由县监察局牵头,修改完善了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一是将全县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限额由原定的30万元调整为50万元。凡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及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计划投资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二是加强对50万元以下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计划投资在50万元以下2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可以采用邀请招标,但工程造价必须纳入招标工程管理。三是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进一步明确了县招投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纪检监察机关全程参与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四是县纪委监察局对政府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及单项工程合同金额超过300万元以上的全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全程廉政监督。五是审计部门要做好工程项目资金和竣工决算审计工作,尤其要加大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力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工业项目建设调研报告

为掌握近年来我县工业项目建设运营情况,客观评估大项目投资效益,按照上级业务部门有关安排,我们采用电子问卷和实地查看相结合的形式对全县部分重点工业项目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项目的基本概况。

按照项目开竣工时间和实际完成投资额,调研项目分为2类,一是20xx-20xx年间竣工的实际累计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业项目;二是20xx-20xx年间新开工的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在20xx年底尚未完工的项目。

(二)项目数量及行业分布。

根据投资数据报送情况和实际摸底,确定了33个调研项目,其中已竣工投产项目21个,尚未竣工(含部分投产)项目12个。项目行业分布见下表:。

二、项目呈现的投资特点。

(一)项目规模大,投资完成度高。

21家已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规模65.9亿元,项目平均规模3.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4.3亿元,完成率67.2%。从单个项目看,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规模为57.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额37.5亿元,完成率为65.5%。亿元以上项目个数、投资规模、实际完成投资比重依次为47.6%、87.6%、85.5%。

12家未竣工项目(含部分投产)总投资规模46.9亿元,项目平均规模3.9亿元,截至20xx年底,实际完成投资23.6亿元,完成率50.4%。计划投资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10个、2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规模4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2.3亿元,完成率为49.5%。亿元以上项目个数、投资规模、实际完成投资比重依次为83.3%、96.3%、94.5%。从上述两类项目均能看出亿元以上大项目投资贡献率明显。

21家已竣工项目中当年完成投资竣工的2个,跨年度完成投资竣工11个,跨2个年度完成投资竣工8个。从项目开竣工时间看和完成投资看,20xx、20xx两个年度大项目建设进度明显,投资强度较大,不考虑项目计划投资大小,项目年度平均投资都在亿元以上。单个项目,不考虑项目开竣工具体时间,投资周期按整年计,年均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亿元以上项目5个,3亿元以上项目4个。

(三)大项目带动效应明显,产业优势加强。

一是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明显。从调研的33个项目看,以铝压延加工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项目8个,比重近四分之一,总投资规模33.6亿元,比重为29.9%,完成投资16.1亿元,比重为23.7%。8个项目中,5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铝材加工由原来的低端建筑型材向高端工业型材转型,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实现利税大幅提升。截至20xx年底,8个项目中,5个已经竣工投产,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铝型材大项目的建成投产,膨胀了产业规模,拉伸加宽增厚了产业链条,加快了产业集聚速度,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另外,以钢结构加工为主的金属制品业,纳入调研范围的企业4个,总投资规模达4.5亿元,钢结构材料加工、销售和安装一体化发展,全县钢架结构工程材料专业加工基地已颇有行业影响。

二是优势资源产业纵深发展。以纳米钙和建材添加剂为代表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发展迅速,产品多样化、精细化。此次调研该大类项目9个,总投资规模14.6亿元,完成投资9.5亿元,比重依次为13%、14%。截至20xx年底,9个项目中,7个已经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另外,以石灰石资源为原材料的水泥加工企业即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项目,计划投资11亿元的山水水泥有限公司,20xx年水泥产量62万吨,水泥熟料为165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亿元,实现利税21422万元,上交税金10022万元,成为近年来首家纳税过亿元的企业。

项目建设调研报告

本文目录。

今年,我们就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市政协主席王光龙、副主席武解放、杨仲信带领部分委员,联合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到复兴液压、银河轴承、聚良环保、天兆包装、三龙纺织城、新城·拉德芳斯、永洋钢铁、久鹏制药、恒久防护洁净用品等企业进行调研,并召开了“关于对我市重点项目发展情况”调研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重点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十五”期间,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283项,总投资1951亿元,五年间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98项,竣工投产项目75项。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带动了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xx年至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33.3亿元,年均增长13.3;争取国债资金约24亿元,引进外资4.6亿美元。“十五”末预计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3;全部财政收入达到近110亿元,是xx年的3倍;各项经济指标连创新高,电力、交通、民航、市政建设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冶金、建材、煤炭工业、纺织、陶瓷、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等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奠定了全市经济发展基础,带动了新技术、高科技含量产业的发展;生物科技的引入,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为我市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了基础;商业、文教、市场、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发展迅速,方便了城镇居民生活,活跃了流通,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重点项目作为全市经济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先后开展了“重点项目攻坚战”、重点项目“35858”工程、“项目年”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推进项目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办法。一是每年年初召开全市重点项目动员大会,确定当年重点项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表彰上年优秀的重点项目;二是市领导直接分包项目。成立“项目年”活动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政委、指挥长,直接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面助推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强化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多次召开重点项目协调调度会、专题会和市领导现场办公会,对于重大项目,抽调专人负责,限期解决,最大限度减少影响阻碍项目建设的因素。通过分层、分批调度和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先后解决了许多项目在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供水、供电、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大量问题,确保了项目稳步推进。

2、完善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通过不断改进、探索方式,创新方法,健全管理机制,实施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突进措施,我市的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明显加快。例如探索建立了“项目业主代理制”,就是从各级职能部门抽调人员,专门负责帮助项目单位办理有关前期手续,大大缩短了项目前期跑办的时间;再如“项目例会制”,就是定期以重点项目为主题,召开由市领导参加的调度会,协调解决问题;还有“项目公示制”就是将市领导分包项目的进展情况公示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以及考核奖惩和不定期的观摩活动等等。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健全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进展。

3、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为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制定出台了《__市重点建设项目在建期间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关于在全市开展“行政提速、服务提质”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二是严格执行省有关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实行“直通车”制度,对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业主单位可及时向重点办报告,由市重点办协调解决,必要时可请市有关领导出面协调解决。三是主动出击,扩大招商引资。围绕我市的钢铁、建材、煤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陶瓷、旅游、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等十大产业,发挥现有优势和潜力,积极向外推介,在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实施密集招商的同时,积极开辟山东、内蒙、北京、天津等新的招商合作区域,并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板块招商转变;由单纯政府招商向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招商转变;由大规模集体招商向小团体、专业化招商转变;由单纯走出去招商向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招商转变。同时把我市各类园区建成“低建设成本、低运营成本、高效率服务”平台,吸引外部资金向我市流入。

4、严格考核,重奖激励,充分调动上项目、增投入的积极性。为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各项任务目标按计划完成,每年市委、市政府都要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对重点项目进行综合考核。xx年至xx年,共拿出近500万元用于奖励重点项目先进个人和业主。xx年市财政列支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用于重点项目资本金,另一方面用于重奖项目业主、先进单位和个人。奖励力度之大,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通过强化激励,有力地调动了各级各单位抓好重点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我市重点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较少,投资规模较小。五年来,我市新上10亿元和1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xx年5个、29个,xx年2个、31个,xx年3个、37个,xx年8个、37个,xx年10个、64个。纵比项目规模普遍有所提升,出现了一大批中等规模的项目,而且出现了几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叫的响的大项目,但是横比与唐山、石家庄、保定等省内兄弟市相比,我市重点项目无论投资规模,还是项目个数都比较少,并多集中在钢铁、电力等传统项目上;且项目的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条比较短、附加值不高,高科技项目个数所占全部重点项目比例仅为15,汽车、煤化工、高技术陶瓷产业化及opc鼓产业化基地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项目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加快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项目的谋划和启动建设,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和规模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要素瓶颈制约十分突出。近年来,土地、资金、外部环境逐渐成为影响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土地方面。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相当一部分项目因土地影响进展较慢、处于停工状态或无法开工建设。融资方面。受国债投资规模进一步缩小、央行上调存贷款利率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收缩银根,以及企业自身积累少等多方面影响,增加了项目的融资难度。有的项目由于资金短缺,连续十几个月没有进展,处于停工状态。外部环境方面。从项目建设的硬件环境来看,拆迁难度大、配套设施不到位及工农关系等环境问题给项目建设带来很大影响,造成部分项目进度缓慢、工期延长,甚至出现长时间停工的现象。从软环境来看,部分项目前期手续审批缓慢,特别是需上报到国家审批的项目,项目前期拿到支持性批件比较缓慢。以上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有很多好项目无法在__落户,或已开工建设的好项目将因此延长建设期,导致错过最佳市场机遇,失去竞争优势。

(三)县(市、区)发展不平衡。一是中西部县(市、区)与东部县发展不平衡在拉大。从近5年市级以上在建重点项目的情况来看,我市中西部县(市、区)项目多、规模大、完成情况好,而东部县与中西部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二是在东部县内部之间差距开始显现。从各县项目建设的情况来看,成安县、广平县、大名县、馆陶县、魏县、鸡泽县等县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馆陶县、鸡泽县分别有10个项目于同一天开工,成安县已有28个项目竣工投产等,连续掀起了项目建设高潮。三是西部县(市、区)项目类型单一,主要是利用本地矿产、煤炭等资源优势上项目,多集中在冶金、电力等资源性项目且多为初级加工项目;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起到延长产业链条作用的项目较少。

(四)项目管理机制还不太完善。一方面,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还有待改善。政府投资属公共财政的范畴,其对社会投资的基础性、带动性、引导性、调节性作用至关重要,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导、推动和调控能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目前我市部分项目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超”等现象,开行贷款项目总投资概算没有科学审定,这些有待于在今后的中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发展较慢,业主的现代项目管理理念不到位,管理机制比较落后。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建设势头迅猛,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市的投资主体。xx年列入市重点项目中有65个民营项目,总投资127.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6.7和32.1。但是,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看到由于部分民营企业管理机制落后,项目业主存在仅靠自身积累发展企业,及家族式管理等意识,使得项目发展较慢,不能尽快做大、做强。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重点项目考评,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各级领导要把项目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时掌握项目建设的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也要切实增加责任感,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主动抓、认真抓,把重点项目建设的各项抓紧、抓实,保证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按照《考核办法》,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考核考评。同时,充分利用各新闻宣传媒体,宣传项目建设重要性,宣传在重点项目建设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典型经验,使项目建设深入人心,对阻扰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抓项目建设,要从全局、长远、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从产业结构出发,统筹协调。一要明确发展定位。“一线两厢”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要把打造现代化、生态型南厢增长极作为我市发展战略目标,转变过去粗放型、资源浪费型产业结构,建设与我市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具有国际竞争力、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项目体系。二要“接长补短”。在我市钢铁、建材、煤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陶瓷、旅游、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等十大产业中,除了钢铁以外,其它主导产业应该说都不强,应学习借鉴国际及其它省市经验,把我们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比如,我市是农业大市,但并不是农业强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很低。可以认真学习他人经验,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创出__的品牌,千方百计把中国鸭梨之乡、辣椒之乡、蛋鸡之乡、甜玉米之乡、獭兔之乡等做深做透做大,使之名实相符,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要联姻“500强”,搭建我市腾飞平台。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入驻__,主动迎接跨国公司、大企业的扩张和辐射,不仅可以利用国际、国内资本为__的经济注入活力,而且可以学习它们先进的管理、营销经验、生产技术,并且带动附加产品、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升我市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形象和影响力。迎进来是途径,走出去是目的。凭借“500强”的助推力,使我市的企业在规模上、在实力上迅速做大,使我市进入中国500强甚至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更多,领域更广。

3、抓住关键环节,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土地方面。一是搞好土地现状调查,摸清底数,尽快拿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利用土地办法,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同时,定期召开征地问题协调会,同项目业主、有关部门一起寻求突破口,解决用地问题。二是继续积极争列省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优先保证国家、省和市重点项目用地。三是充分考虑城郊县土地规划问题、自主权问题。将城郊各县土地纳入规划,引导项目投入,特别是在市规划小组成员中应吸纳城郊各县代表,听取他们的意见,加快城郊县与主城区的融合,为解决项目用地创造条件。四是进一步挖掘用地潜力,盘活存量土地,利用好各类闲置土地,坚持集约用地,鼓励企业建多层厂房和复合厂房,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投资率。五是兼顾群众和项目单位双方利益,做好拆迁补偿,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进地建设。

融资方面。一是进一步抓实国债资金争跑。继续做实项目基础,摸准资金渠道,紧紧盯住不放。二是加强重点建设项目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继续做好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牵线搭桥,主动与金融单位衔接、推介项目,为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保证建设资金到位,实现银企双赢。三是加大市场融资力度,扩大融资渠道,大力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在开展“中东西互动”活动启动本地民间投资的同时,积极探索上市融资、企业债券、投资基金、基金融资等多种金融手段。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的力度。拿出好项目,吸引更多的省外、国外企业来我市投资。

优化环境方面。一是推广借鉴__县“项目业主代理制”。对于重大前期项目,主动代理项目业主做好相关,搞好协调服务,加快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进度。二是继续实行项目直通车制。对重点项目反映的问题直查、直处、直接服务,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问题得到解决。三是在全开展创建“无障碍服务”政府活动,进行行政效能稽查,严肃处理行政不作为、“三乱”及阻碍项目施工等现象,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快速建设。

4、大力推进东部县项目建设,实现中东西部共同发展。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中东西互动暨促进东部发展恳谈会”,并出台有关鼓励支持县域经济的优惠政策,以加强东西部产业及项目对接、经贸洽谈与合作,打造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共赢互动的平台。同时学习和借鉴外市经验,在我市全面展开结对竞赛活动,通过结对竞赛,比出成效。另外,针对东部县项目前期经费少的问题,可以借鉴邢台、廊坊、衡水等市的做法,实行报帐制。年初由市政府确定一定的前期经费,由管理项目的部门负责,用于各县(市、区)跑办项目,在项目前期进展到一定程度后,由跑办人员向经费管理部门报帐。这一措施,对我市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以有效解决东部县项目跑办经费困难的问题。

5、加强重点项目前期,不断完善和充实项目储备库。一是提高重点项目前期的针对性,要在抓大项目、重点项目上下功夫。认真研究我市比较优势,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重点在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结构调整等领域,谋划我市重大战略支撑项目,避免遍地开花、重复建设。二是突出做好产业化项目的前期。抓好现有企业的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抓好汽车、纺织、陶瓷、煤化工四大产业开发的同时,培养壮大一批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能起重大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加快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三是要围绕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配套项目进行谋划,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聚集度,形成专业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的辐射力、竞争力。五是不断完善和充实项目储备库,使项目建设接替有序,后劲不减。做到重大建设项目“研究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引导全社会投资形成良性发展态势。六是做好项目的包装策划和市场推介,做到有的放失,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

返回目录。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几点建议 。

返回目录。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9月下旬,我们在区人大常委会阮妙娟副主任的带领下,对全区重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别召开了6个座谈会,听取了5个部门情况汇报,实地踏看了12只重点政府投资项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区政府和区级有关部门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按照“保重点、保民生、保发展”的工作基调,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攻坚克难,狠抓落实,重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区今年计划安排政府投资项目197只,总投资206.06亿元;其中重点政府项目30只,总投资119.9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5.34亿元,截至9月底,已开工28只,开工率达93.33%,完成投资21.4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60.58%。完成实绩较好,有力地推进了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工作推进中,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区政府在今年工作中,突出保障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科学合理安排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全力保障重点政府投资项目的推进一是建立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区四套班子和乡镇部门领导实行重大项目联系制,及时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加大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保障、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督促协调二是明确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在项目开始前,区政府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单位,明确项目的投资计划和工程进度要求,建立和完善“每月报、季度查、年终考”的工作机制,把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到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三是加强疑难问题协调处理区政府建立重点项目双月汇报制度,及时了解项目建设进程,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全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今年由于受宏观经济影响,土地、资金、环境的要素保障问题比较突出,给重点项目的推进增加了新的难度,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想方设法,努力破解要素瓶颈一是加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通过“向上争指标、挖潜产指标、存量盘指标”等方式,努力保障项目建设土地需求30只政府重点项目共争取4390亩土地利用指标,其中争取虞北平原整治工程3252.5亩“带帽”建设用地指标二是加大建设项目融资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搭好投融资平台,积极争取低利率专项贷款,争取上级资金扶持2亿元,成功发行第五期城建公司企业债券18亿元,有力破解了资金保障难题三是加强征地、拆迁政策处理各职能部门积极实施干部下派,力量下沉,咬定目标,按照时间节点,讲究方式方法,做细做实工作,妥善解决征地拆迁难题,确保了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今年以来,区政府十分注重管理机制的创新,制订出台《xx年上虞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扩大有效投资工作考核办法》,着力规范管理,强化投资绩效一是科学编制年度计划坚持“量入为出、综合平衡、保障重点、优化结构”的计划编制原则,科学合理安排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今年重点政府投资项目调整数量大幅减少二是规范管理创新机制建立“双查双报”制、绩效评估制、中介监管制等制度,累计节省财政资金xx多万元,项目设计变更数同比下降40%三是强化项目质量安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坚持政府投资项目“质量、进度、安全”并重,严格落实好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对进度不快、工作不力、安全不佳、服务不到位的责任单位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理,加强规范管理,确保项目安全。

部分新开工项目未能按节点计划开工,如三环东路快速路和尾水提标改造工程未能按计划要求开工,下半年开工的新建项目任务还较重部分续建项目进展偏慢,未能按时竣工,有的项目配套施工迟缓,如江东北路和北延工程配套施工尚需抓紧。

个别项目协调机制不够顺畅,重点项目推进和管理尚需加强,项目质量、资金使用、安全生产、投资绩效等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如高铁xx区域建设项目较多,大型工程车辆进出频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进一步加强部门的协作和配合。

今年我区建设项目多,投资规模大,受融资平台土地抵押权证清理,部分建设项目融资较难,资金缺口较大;一些项目征地、拆迁政策处理不够顺畅,对钉子户、滞留户缺乏有效手段,个别项目施工受阻,影响工程推进。

一是要进一步加快计划项目的实施把握时间节点,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倒排计划,落实措施,促进项目抓紧落实尤其对尚未开工和投资进度明显滞后的项目要实施跟踪督查,组织攻坚,确保工程如期完成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推进机制今年我区政府投资项目多,涉及面广,一些项目情况复杂多变,实施难度大,各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形成推进合力,及时有效解决工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优化建设环境,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三是要进一步跟紧有关项目配套工程加强项目统筹,同步推进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实施项目有序协调进行。

一是要化解项目资金紧缺矛盾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整合财政性资金,精心做好融资工作,大力拓宽筹资渠道,重视融资成本,加强招商引资,深化银项对接,多措并举做好资金保障二是要化解项目用地紧缺矛盾做好用地保障,加快推进转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的清理,积极向上争取指标,尽最大努力解决重点项目用地及有关安置用地指标三是要破解项目征地、拆迁等难题抓紧做好征地、拆迁的政策处理,确保项目快速推进。

一是要加强项目规范管理,注重质量监管,落实重点建设项目质量终身负责制,确保工程质量二是要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监督制度,严格项目的预算编制,加强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开展项目绩效评估工作,重点了解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计划安排使用情况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倡节约,杜绝浪费,切实提高投资效益三是要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实行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全过程跟踪监督,加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保证重点工程招投标工作规范、透明。

一是要科学谋划重大建设项目,结合上虞的财力,分清重点工程的轻重缓急,合理确定建设进度,科学安排建设项目,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要认真总结多年来项目建设各环节如征地拆迁、融资、审批等方面的经验,统筹考虑政策、土地、资金要素等,充分论证项目必要性、可行性,慎重确定项目二是要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条件成熟项目列入省重点要针对因前期准备不充分而造成开工不动工等情况,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抓紧实施同时,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筹谋划xx年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三是要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创新重大项目决策、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努力完成今年的重点项目投资任务。

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小城镇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节点,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融合点。为扎实推进我市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根据市委点题部署和市政协工作要点,市政协组建以陈达新主席为组长、王能军副主席为副组长的调研组,于204月至5月,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市坝黄镇、万山镇、太平镇、田坪镇、大龙镇、中坝镇、本庄镇、木黄镇、塘头镇、合兴镇、煎茶镇、洪渡镇、官舟镇、寨英镇、孟溪镇、盘石镇等16个示范小城镇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充分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形成此报告。

一、基本情况。

16个小城镇中,大龙镇、木黄镇、煎茶镇、塘头镇为省级示范小城镇,其余为市级示范小城镇。镇域总面积为2214.61km2,总人口为548152人,人口密度为247人/km2;建成区总面积为41.43km2,总人口为215059人,人口密度为5191人/km2,城镇化率为39.23%;社会生产总值40.69亿元,财政总收入5.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87.2元。各示范小城镇在地缘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方面各有优势。坝黄镇、田坪镇紧贴消费市场,生态条件好,交通便捷;太平镇、木黄镇、寨英镇、万山镇、中坝镇旅游资源丰富,对外有高速公路联结;大龙镇工业基础好,处于铁路、高速公路枢纽位置;塘头镇、本庄镇、煎茶镇、合兴镇、官舟镇、孟溪镇商贸繁荣、交通便利、特色农业基础好;洪渡镇是乌江航道和铜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盘石镇地处湘黔苗族群众聚居区核心地带,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民间绝技资源丰富。

二、主要成效。

各区(县)及示范小城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示范小城镇建设的系列指示精神,按照“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宜居宜业”的要求,狠抓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管理,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城镇规划全面覆盖。依据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示范镇就小城镇发展定位进行了策划。大龙镇策划打造工矿园区和交通枢纽型示范镇;木黄镇、寨英镇、太平镇、万山镇策划打造旅游景观型示范镇;煎茶镇、塘头镇、官舟镇、本庄镇、合兴镇、孟溪镇、盘石镇策划打造商贸集散型示范镇;坝黄镇、田坪镇、中坝镇策划打造绿色产业型示范镇;洪渡镇策划打造移民安置型和旅游景观型示范镇。普遍完成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坝黄镇、田坪镇、太平镇、木黄镇、塘头镇、煎茶镇、合兴镇、寨英镇编制了近期修建性详细规划。此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一些示范镇已经启动。如《木黄镇旅游景观概念性规划》、《木黄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寨英古镇保护性规划》、《寨英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等等。

(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以实施“8个1”、“8+3”或“8+x”工程为抓手,示范镇市政设施逐渐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新建或改造城镇路网100.5公里,建成区面积增至9.59km2;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万山镇已正式运行,大龙镇、煎茶镇、官舟镇、塘头镇、本庄镇基本完工;新建或完善敬老院15个,8个投入使用,7个主体完工;新建或完善卫生院16个,投入使用或主体完工12个;新建或完善社区服务中心13个、农贸市场16个、体育场5个、市民广场或公园10个,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10个,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6个,总面积101.8万m2。

(三)产业支撑逐渐增强。一是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官舟镇现代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投入使用,年产值多万元。园区内年产6万吨优质有机肥厂1家,年育肥1000只规模的白山羊繁育场1个,年产饲料5万吨的优质牧草颗粒饲料加工厂1个;建成蔬菜基地800亩、现代烤烟育苗工场50亩,镇内有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塘头镇建成关中坝国家级葡萄产业园基地5000亩,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芭蕉有机农产品基地,已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本庄镇烤烟产值突破1000万元,蛋鸡养殖园区提升为省级示范园区。木黄镇在巩固茶叶、烤烟、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建成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规模达到2000万棒。煎茶镇规划烟草农业基地2.5万亩,培育养殖大户156户,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天麻5万平方米,发展茶园1.5万亩,前胡、太子参等中药材连片种植均在2000亩以上。盘石镇已建成3000多亩人工草场,引入梵净牧业、大哥大牧业、希望集团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二是工业发展势头较好。大龙镇推行“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互动、产城一体”发展模式,20招商引资项目53个,签约资金34亿元,到位资金30.72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9.5万平方米,现有工业企业160多家,实现产值112.6亿元。万山镇建成张家湾汞化工产业园,入园规模企业达到15家,实现年产值12.8亿元。田坪镇三湘药业、医用氧生产和精米加工、御园春食品等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落地建成,建丰液压机机械制造厂、建安混泥土工程、甲硫基乙醛肟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四)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一是设立机构,建设队伍。16个示范镇均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所,落实工作人员52名,解决了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全市举办3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班,培训相关干部458人。从小城镇建设的长期经营出发,市政府委托职院连续5年定向培养600名建工专业高职生,年、年已分别完成150名招生计划。二是综合整治,改善面貌。如塘头镇出台《镇容和环境管理实施办法》、《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垃圾管理办法》、《烟花爆竹燃放制度》等城镇管理制度,组建城管中队、消防支队等管理队伍,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城管监察车、消防洒水车、治安巡逻车,推行住户卫生“三包”管理,依法开展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活动,城镇管理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近两年示范小城镇建设实践中,各级加深了认识,积累了经验。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了“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严格考核”的推进机制。各区(县)成立了以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有政府分管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示范小城镇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加强指挥调度、综合协调和要素统筹。如印江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项目资金统筹办公室,对财政资金进行整合,支持小城镇加快发展。各区(县)普遍出台支持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或方案,从用地指标、资金安排、干部配置、部门帮扶等方面予以支持。推进市场运作,2013年16个示范小城镇招商引资项目102个,签约资金96.18亿元,到位资金42.31亿元。印江县采取异地bt模式融资1.5亿元,加快了木黄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建立了“按月调度、季度检查、半年通报、年度考核”的跟踪督查和考核推动机制,营造了“比学赶超、增比进位”的竞争发展氛围。

重点项目建设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今年3月上旬至4月初,区发展计划局、区重点项目办组织精干班子到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座谈,并深入到36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工业振兴”计划,连续三年开展了重点项目建设年和重点项目推进年活动,我区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已经形成了“一区、两园、一带、八大产业集群”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为加快我区工业化进程,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年间,共投资建设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60个,完成投资68.9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31个;同时,我区连续三年获得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一等奖。

xx年全区60个区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3%。53个工业项目开工51个,累计完成投资27.85亿元。xx年年,我区又确定了36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区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11.6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2.7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3个,过亿元项目22个。一季度,36个区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8个,开工率77.8%。累计完成投资5.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5%。23个工业项目开工18个,累计完成投资3.41亿元;4个服务业项目开工3个,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9个其他项目开工7个,累计完成投资6030万元。投资5.2亿元的李堂煤矿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主井井筒累计进尺485.3米,副井井筒累计进尺514.5米,预计上半年主、副井筒可到底。投资4.6亿元的沃丰旋窑水泥生产线,累计完成投资9500万元,部分设备已到货,预热器已开始安装。投资1.6亿元的中联安厦水泥旋窑生产线二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设备安装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连动试车,预计26日全面投产。投资1.1亿元的海盟纺织项目,场地整平工作已结束,院墙已建成,厂房基础已开挖,设备已订购。投资1.2亿元的枣庄迎宾馆,累计完成投资9000万元,正进行内部装修,预计5月份可投入运营。同时,今年各乡镇、街道共安排投资过1000万元重点项目72个,总投资75.8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0.28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7.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3.19%。

通过坚持不懈地抓重点项目建设,我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强。1-3月份,全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工业销售收入亿元,工业利税总额亿元,工业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

一是重视程度高。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重点项目建设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都把主要精力放到了重点项目建设上,每一个区级领导都帮包一个区级重点项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领区直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赴省进京,协调争取项目立项、项目用地和项目资金,多次深入中泰煤业、枣庄中联、李堂煤矿等企业和项目现场视察调研,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全区上下都从大局着眼,不断转变职能,主动协调配合,积极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想项目、谈项目、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二是科学规范确定重点项目,项目结构更趋合理。我区于去年10月初就开始着手xx年年重点建设项目的摸底调查工作,在各单位提报的基础上,几经筛选,反复论证,并提报区政府审核批准,确定了36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区级重点项目。这些重点建设项目的确立,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又切合区委、区政府“提升中心城区、加快推进西部、展开建设东部、振兴南部工业区、开发北部旅游区”的发展思路。在项目安排上既侧重安排工业项目,同时又兼顾了水利、电力、交通、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开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突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项目发展上坚持依托大企业上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既发挥资源优势,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又不断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现有企业规模膨胀,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在项目筛选上坚持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优先安排节能环保高科技项目,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注重加大人居环境质量和民生民益事业的投入比重,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之成果。在xx年年安排的36个区级重点建设项目中,公益事业项目有5个,占所有重点项目的13.9%,23个工业项目中,高科技项目有12个,占工业项目的比重为52.2%。

三是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坚持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致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一致性,提高了项目市场准入门槛,从源头上严把关口,有效防止了高耗低效、污染严重和低水平重复项目的准入。xx年年确定的36个区级重点项目,比去年的60个减少了24个,计划当年投资32.75亿元,比去年的29.6亿元增加了3.15亿元。虽然项目个数有所减少,但投资额度和投资质量却有很大提高。待上述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年增销售收入72.8亿元,实现利税10.24亿元,可以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

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7月下旬以来,我们社会事业工委在**副主任的带领下,对**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调研,先后召开了两次共有二十一家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市各相关部门和部分乡镇对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还学习了其他县市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8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又组织全体委员视察了我市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现将我们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市建设,做了大量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最终形成的生态市建设规划理念较新、体系科学、主题突出、措施实在,充分体现了地域特色,对我市的生态市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1、规划编制有一定基础。**是宁、扬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经济上既受南京都市圈的有力带动,又受上海经济圈的强劲辐射,目前已逐步成为全省沿江开发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我市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均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实施了一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项目,全市已有1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6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为生态市创建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2001年我市被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以来,积极开展创模、创卫等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了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为生态市创建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群众对人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下,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作为,采取院地合作的形式,聘请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和扬州大学的专家学者参与规划编制,既吸收借鉴了国内外生态建设的新理念,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发挥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为生态市创建提供了有力保障。

2、规划指导思想明确。规划立足于把**建设成为中等规模的、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江工业城市的发展定位,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市建设指导思想,主旨鲜明,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又符合**构筑五大经济板块、培育四大产业集群、建设三大园区的发展战略。同时,规划既紧扣人与自然和谐这一主题,又围绕这一主题,从生态功能区划、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生态文化和能力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凸现了区域特色,展现了**特点。

3、规划体系比较合理。规划编制部门注重对生态市建设内涵的把握,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市生态建设的现状和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市将来生态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规划建设的五大类重点工程项目涵盖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建设、环境基础设施与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人居体系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和生态市建设规划管理等多个方面,覆盖了我市整个行政区划范围,具有较强的导向和支撑作用。规划既明确了生态市的目标和功能定位,又注重从我市实际出发,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指标考核体系,是指导我市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我委建议本次常委会审议通过**生态市建设规划。

二、规划工作存在的不足。

尽管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作了扎实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生态市规划编制走在扬州各县市的前列,为生态市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目前来看,随着沿江开发和园区建设的强势推进,经济发展对环境支撑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市创建还面临诸多难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的36项考核指标中,目前还有20项未能达标,创建难度较大;二是全市实施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审计的企业数目还不够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产业链有待形成;三是农村生态规划编制工作落后,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发展不平衡;四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地表径流污染严重,目前缺乏有效管理机制;五是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尚未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有待建立,等等。对照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我们认为规划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

1、规划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增强。要努力将近期建设和长远规划有机结合,把生态市建设任务分解细化到每个部门和乡镇,具体落实到每个时段和项目,尽可能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要对部分规划指标做进一步论证。有些指标,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例、森林覆盖率等指标要根据现状作出实事求是地分析,并会同相关部门合理确定,充分体现规划的科学性。

2、规划间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市建设规划是面向全市的宏观指导性规划,需要各类具体规划的配套与支持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要注意与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相对接,妥善处理沿江开发与生态保护间的矛盾。同时,进一步做好生态市建设规划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沿江开发规划、园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部门行业规划的衔接,明确生态市建设的近期和中远期建设目标,使生态规划的理念和各项指标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3、规划建设的重点有待进一步突出。要根据我市实际,选择部分特色鲜明、影响较大,且便于操作实施的重点项目作为整个系统工程的突破口,结合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积极开展环保论证,以实施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总体原则,建设一批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同时,要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市政污水管网系统,加快市区主要河道污水截流管网建设,实施区域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重点废气排放企业中推广执行清洁生产行业标准,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4、农村生态化进程有待进一步重视。规划要将生态村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特别是在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排出具体项目,确定具体投入。要对乡镇工业布局作出合理调整,引导村办企业向乡镇工业园或工业集中区转移,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三、实施好规划的几点建议。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开创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具有相当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是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正确分析形势,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分步、有序地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共建氛围。要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的`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手段,多层次、广角度、全方位地推进生态市建设宣传工作,使全市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生态市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市建设,通过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等活动,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把生态市建设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大力营造全民共建生态市的浓郁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市政府要把生态市建设摆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生态市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工作,统筹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层层落实生态市建设目标、任务,努力形成市、乡(镇)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机制,不断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把生态市建设纳入目标管理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生态市建设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制和责任追究制,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各相关部门也要把生态市建设的目标要求,纳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组织,精心实施,从部门职能出发,明确各自分工和责任,搞好相互协调和配合,全面完成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

3、科学统筹安排,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要严格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牢牢抓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和产业结构调整、污染防治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近期目标与生态市建设的长远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全面地融合起来,以生态市建设的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生态经济建设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实施园区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大力发展企业内部、园区产业链、区域配套体系等多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增强区域产品配套能力,将生态市的理念落实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之中,逐步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4、健全保障机制,强化生态市建设能力。市政府要将生态市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建设,设立污染防治基金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专项经费,重点保证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的启动。要将生态市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体系,抓紧制定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市建设的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健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严肃处理各类环境违法违纪行为。同时,逐步建立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大企业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生态。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在吸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到**创业发展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地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生态科技合作关系,加强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队伍。

5、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生态市建设水平。要围绕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以科技和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态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安全预测、预警和预报系统,设置污水水质水量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和主要大气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为节约、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提供新的途径。要积极促进生态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完善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生态产业链、环境工程等“绿色技术”体系,提高重点企业和各类园区建设的科技含量,努力实现园区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全面提升我市生态市的建设水平。

总之,生态市建设事关我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事关全市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聚全民之才、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从生态企业、生态园区和生态经济三个层面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业项目建设合同

三市(县)两年来启动了柑桔、优质稻、梨、桃等八个农业板块基地建设项目,他们结合自身优势,围绕科技创新、中介服务、品牌创建,在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上抓出了特色和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吸引社会投资。

市在建设柑桔板块基地的过程中,将板块建设专项、扶贫、科技、财政、计划、移民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000万元捆绑集中使用,对新建连片50亩以上的柑桔基地每亩补助200元;连片开发200亩以上的,解决基地水电路问题;对获得无公害柑桔品牌的,奖励10000元;对基地开发涉及的土地、税收、供水、供电等各种收费酌情减免;还放宽政策,吸引了农民、城镇居民、工商企业、外商等各种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柑桔生产基地和加工厂。市对实施高接换优的新品种果园,每亩补贴标准由原来的50元提高到了100元,对新开发的基地,每成活一株果树,补贴1.5元。

(二)引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板块基地科技含量。

以前,市的桔园在修剪、施肥、病虫防治、无公害生产技术等方面落后。全市平均单产仅1200斤/亩,且优质果率较低。为了建好柑桔板块,该市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了特早熟蜜柑“稻叶”、早熟“光明早”、“日南1号”、“大蒲”等脱毒优质新品种苗木2万株,建立了50亩良种采施圃和100亩育苗基地,健全了苗木繁育体系。为了提高板块内的柑桔优质果率,他们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开展了柑桔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累计培训70余场次,培训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68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生物农药、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普及率达到80%。县米业公司联合农业部门制定了《优质稻板块主栽品种保优栽培技术方案》和《优质稻板块基地核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培训360场次,培训达7.2万人。落实好病虫害防治跟踪服务措施,在去年稻飞虱大爆发的严峻形势下,该地未发生大的病虫灾害。市聘请科研院所的`果树专家,与本市技术骨干一道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入户工作,重点推广了高接换优、果实套装、平衡施肥、四季修剪、病虫综合防治、土肥水管理、果园生草栽培等生产技术。

(三)组织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板块建设,提高农业效益。

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参与建设优质稻板块基地。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县优质稻生产基地面积达到51万亩。其中,一级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5万亩,二级中档优质稻生产基地35万亩。优质稻订单收购面积40万亩,实行优质优价收购政策,一级优质稻按1.9元/公斤、二级优质稻按1.52元/公斤兑现,高档优质稻收购价格高于普通稻谷最低收购价30%。同时,对“两优培九”每公斤种子补贴4元,每公斤稻谷加价0.04元,机收每公斤再加价0.02元。

市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板块基地的更新品种、普及科技、订单收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前,由于果树品质不优、新型保优技术推广普及率低和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慢,造成了水果产量低、品质差、价格低。湘南、黄花等普通砂梨品种常年销售价格只有0.3-0.4元/斤,远低于新品种黄金梨(1.5-3元/斤)的价格,部分果农只得毁园改种。成立春雨苗木果品合作社后,241家苗木果品生产户常年都能得到该社提供的优质果苗和果树高接换优技术指导,解决了农民在各生产环节遇到的栽培、管理方面的难题。同时他们与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果品公司开展合作经营,承接订单生产,带动水果基地面积8.6万亩,签订了订单合同的有1.8万户,订单生产率达62%。

二、主要绩效。

(一)壮大了龙头企业,形成了“一基地一品牌”的经营格局。

省米业有限公司是县的一家从事粮油购销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优质稻板块基地规模使该公司生产经营实现扩规上档成为了可能。去年3月,该公司联合华茂、中兴、银谷、实力等米业公司及、、、等市县(区)大米加工企业,实行贴牌生产,扩大“品牌”的品牌优势。5月中旬,又与中储粮分公司等优势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集团整合,内联外引等有效措施,壮大龙头企业。现在,该公司的年生产能力己经达到25万吨,比上年增加15万吨。全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利税4000万元,其中优质稻销售收入达4.7亿元。“”品牌荣获了国家粮食行业协会“放心米”、“著名商标”、“省名牌”、“消费者满意商品”、“a级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等多项殊荣。

市通过整合基地,把原有的“汉水梨”、“梨”等几个品牌进行整合,主打“汉水梨”品牌。现在,“汉水梨”在、、、等11个省市占据着较大市场份额。“汉水梨”商标也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和“名牌”。

(二)促进了农民持续大幅增收。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一直是我省“三农”工作的难点问题,但发展板块经济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调查中,我们发现,市桔农人均增收250元。主产乡镇桔农平均收入最高达到1万元,户平收入最高达5万元。县7.2万农户因推广优质稻受益,人均增收60.5元,亩平增收102.8元。市水果板块基地内的农民纯收入达到1279元/亩,增13.4%。

(三)农产品产量、质量、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通过发展板块经济,项目区的单产、总产、农产品优质率大大提高。市通过板块基地内的技术改造提升,全市柑桔生产产量明显提高。年全市柑桔实际产量18万吨,比项目实施前增产28.6%;销售收入1.8亿元,增收4000万元;亩平产量735公斤,增产20.9%。柑桔优质果率达到50%,提高15%。全市有八个柑桔专业场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无公害生产面积达1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0.8%。

在市,全市砂梨高接换优面积达到0亩,比去年增60%,新发展水果基地2000亩,建设中心示范园1000亩;水果总面积13万亩,增4%;总产量18.1万吨,增11%;单产1446公斤/亩,增12.3%;总产值3.3亿元,增3%。水果优质率76%,增5.5%。

三、几点启示。

板块基地建设是我省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闯出的一条新路。、、是我省农业基础条件较差、困难较多、农业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但他们依靠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在短短几年间,优势农产品的产出能力明显增强、加工转化水平明显提升,优质率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从三地的做法和成效可以看出:

(一)调动农民积极性是抓好板块建设的前提。

县7.2万农户参与建设优质稻板块,市水果板块基地网络了1.8万农户。可见,由于板块经济拓宽了农民的增收门路,增强了独立分散的农户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联系,农民参与建板块积极性很高。发展板块经济是为了带动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板块基地,光靠政府“喊口号”和“强迫命令”不行,必须发动千家万户一起来参与建设,板块才能建得好,才能真正发挥出效益。

(二)实行标准化生产是提高板块质量的关键。

市生物农药、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普及率提高到80%,就使柑桔优质果率提高了15%,无公害生产面积扩大到10万亩。仅此一例,可以看出,只有在板块内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高效种养模式、测土配方施肥、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和管理,才能保证农产品优质、生态和安全。米业公司制定《优质稻板块主栽品种保优栽培技术方案》,对优质稻严格检测,分级收购的事实证明,要想实现板块基地质的飞越,就必须实行一个品种一套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产品优质率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和板块的竞争力自然也就会提高。

(三)产业化经营是发展板块经济的重要载体。

果品、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些骨干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扩大了辐射面,增强了订单收购能力,提升了加工转化水平,真正使基地、企业、协会和农户紧密联系起来。“米业”、“汉水梨”等品牌的成功整合表明,只有代表基地的农产品品牌被消费者接受,占据了市场,基地才有生机和活力。农业部门、企业与协会一起为项目区农民提供资金、技术、物资、信息、加工、销售等一体化服务,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解决了农民缺资金、缺技术等问题。这些都是推动板块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农业板块项目建设绩效调查报告责任编辑:陈老师阅读:人次。

农业调研报告

各位领导:。

当前农业现代化的特出问题之一是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与人才队伍的相对滞后。基层和农业部门反应很大,进一步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根据这次主任会议议题,我局进行了专题调研,召集部分乡镇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和基层农业服务单位同志进行座谈,并赴x学习先进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经过多年摸索、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公益性、经营性和帮扶性三种推广模式,较好地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了农技推广的针对性,也兼顾了新技术应用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开展宣传发动、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活动,推广了适用于我市的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水稻新品种及其机插高产载培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蔬菜新品种及其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穴盘育苗技术、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治技术,在畜禽、水产新品种及其集约化饲养技术、健康生态养殖技术等方面收到良好成效,奠定了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这其中,农业部门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付出了辛勤劳动,通过包村联户、“一村一品”,技术培训等扎实工作,有效推进了农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结构老化,约xx%农技人员超过45岁。四是农技推广经费得不到保障,基层农技单位要兼顾经营创收,人心不稳,精力不够集中。五是农技推广机制也不够完善和灵活,难以适应实际需要。

1.定编。

定岗,定责,职责到位,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人员落实开始,人员不落实,一切都是空谈。一是人员落实,定编定岗。疏理一下各镇(街道)农技人员编制情况,尽快恢复和落实到位,做到定编定岗、在编在岗,落实到位后,人员岗位上墙公示。做到这一点,首先市里要有明确意见,明确要求,其次各镇(街道)要有明确态度,明确观念。人员落实是检验各级政府是否真正重视农业的一杆标尺。

二是明确职责,职责到位。农技人员岗位职责一定要明确,岗位的技能要求一定要明确,做到人员精干,服务优质,运行规范,有效履行职能。

三是明确服务内容,强化绩效考核。明确岗位农技员的服务责任区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并量化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岗位续聘等挂钩,有效激发农技人员积极性。

2.特点、特色、特出,统筹服务。

由于农业的多样性,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可以实行各镇(街道)特出重点,彰显特色,统筹服务。一是各镇(街道)根据自有农技人才专业特长和本地农业产业特点,特出一至两个农业技术重点,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形成农技服务特色。二是统筹农技服务资源,实现跨区域农技服务。市级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农技服务面向全市,提高服务能力,综合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能。三是形成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按照“提高市一级、强化镇一级、发展村一级、延伸户一级”的总体思路,通过理顺管理体制、优化服务条件、完善运行机制、畅通技术渠道、强化队伍建设等措施,建立起市级主导、镇级主体,村级配合,户级参与的“四级联动”农技推广体系。

3.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坚持以政府构建为主体,以强化公益职能为主导,以开展多元化服务为宗旨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一是不断提高和完善上述“四级联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能力与水平,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生产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业技术优势,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专业生产组织进行农业技术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倡导成立合作联社、产业联盟、公司+农户等联合联营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专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技术服务,可以极大完善、覆盖和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第三是推进示范园区和标准化建设。通过科技示范园区以点带面,推进农业技术进步,通过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业创新和实现高品质、高效益、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4.强化人才政策保障,为农业科技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拓宽思路,完善政策,营造良好氛围,让农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一是镇(街道)农技推广部门运行经费全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保证农技人员工资、福利和办公设施,实现基层农技人贝留得住。用得上,稳得住,做到爱岗敬业,经费落实是检验各统政府是否真心重视农业的块试金石。

二是实行农业科技学培养农技人才,人才定向养策略。通过高考体制规范操作,邦优录取,吸引一本优秀人才进入农技推广领城,收到极好效果。三是强化农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工作。即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推广,关健是因地制宜,务求实效。

5.务实创新,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核心竞争能力都十分重要。要善于开发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实现新型经营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形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理想格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公共卫生服务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自治区有关部门通知精神,我县安排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机构设置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拥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所1所,乡(镇)卫生院16所,培训中心、红会门诊部、预防保健站各1所,村医疗站168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我县未成立卫生监督所,县卫生防疫站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能,具体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由卫生防疫站监督一科、二科承担,主要担负全县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化妆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卫生、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管理工作。

2、卫生人员构成及公共卫生机构设备情况:

全县共有卫生人员817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414人,占51%;中专以上学历的154人,占19%;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32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4人,占5.4%,中级职称的134人,占21.2%,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的464人,占73.4%。县卫生防疫站担负着全县10个乡(镇),128个行政村,2个场(厂)矿,62个工矿企业,近26.08万人口的防、治、管、研、教等卫生防疫任务。近年来,由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卫生监督队伍中,使监督员队伍学历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年龄结构进一步年轻化。防疫站现有职工62名,在编48人,自收自支7人,临时聘用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54人,占职工总数的86%;专科以上学历者35人,中专学历者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21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8%。现有万元以上的设备20台(件):低速冷冻离心机(cr4-11)、一氧化碳测定仪(co-500)、二氧化碳测定仪(ty-9800)、洗板机(wel4ki)、尿十项分析仪、立式圆形蒸汽消毒锅(ls-b50l)、数据处理机(newmax)、b超仪(logiqtm)、心电图仪(fx-2111)、显微镜(olympust)、倒置生物显微镜(imt-2)、生化分析仪(gf-d)、血细胞分析仪(mek-5208)、二氧化碳培养箱(e10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260)、荧光分光光度计(f-3000)、酶标分光光度计(eab-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ltx-1000)、气相色谱仪(gc-9a)、水质采样器(a4401-ao)各1台(件)。

3.房屋及其它情况:

卫生防疫站的卫生监督办公楼建于1974年,面积780.72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于1985年,面积1165平方米;利用国债资金新建的疾控中心综合楼已于2003年10月投入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80万元。县卫生防疫站、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均建立了“非典”网络系统,在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非典”疫情日报告、零报告系统;卫生防疫站实行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建立了疫情预报室。在县医院、中医院建立了发热门诊,县医院建立了隔离病房,设观察床6张。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建立了非典型肺炎预检制度。

(二)、医疗救治体系:

县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体系的龙头单位,于2002年12月成立了平罗县急救中心,设病床300张,其中:急诊科用房240平米,设置观察床10张,“120”救护车3辆,icu病房设置床位4张和一些基本医疗救护设备。传染科设置床位20张。县中医院设置病床120张,妇幼保健所设置床位32张,姚伏中心卫生院设置床位15张,具备一定的基本医疗设备和住院救治能力,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条件简陋,只能解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保健。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目前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尤其在2003―2004年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重大灾害救治工作中,暴露出了全县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预警、应急控制处理缺乏统一、科学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尚不完善。

面对突袭而来的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5月国务院紧急制订并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根据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县成立了平罗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平罗县卫生局。实行防“非典”工作县级领导分工责任制,制订了《平罗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方案》,明确了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了防“非典”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县卫生局设立了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卫生检疫、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组织。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急为主、平战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专为主、群专结合”的原则,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通过“非典”防治工作,我们虽积累了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但从“非典”防治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是部分领导对“非典”预防工作不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立公共卫生机制的重要性,没有从预防、预警方面去长远考虑,存在遇到突发事件盲目应战的思想;二是部分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工作中存在相互不协调,相互推诿的`现象;三是部分农民群众对县委、政府的决定不理解、不支持,有的还持有反对态度。

(二)、公共卫生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配套严重滞后,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缓慢,卫生技术水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低。

近年来,全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医疗功能有所加强,而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削弱的不良情形,造成很多地方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缺不全。目前我县虽已形成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但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工作仍很薄弱:一是各医疗单位业务收入的决大部分用于支付职工工资,无力购买医疗设备和引进新技术,普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技术条件差的现象;二是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受房屋条件所限,均没有设立规范的传染病门诊,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存在医疗隐患;三是县卫生防疫站虽然新建了疾病控制中心大楼,但建设资金不足,缺口40万元,同时由于缺乏设备配套资金,无法配备较先进的检验设备,而现有的检验设备比较落后,无法适应当前疾病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要。四是平罗县医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制约了急救业务的开展和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陈旧,“120”急救系统及车载设备几乎没有,只能应付一般情况的急救和普通传染病的治疗需要,不具备应对较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条件。县医院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条件简陋,设置床位少(仅为6张),一旦发生多例“非典”病人,将无法应对。且县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设在医院内,与其他病员及医院职工家属区较近,无隔离带,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五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能不明确,功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强,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公共卫生科室不健全或形同虚设,村卫生室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等问题仍然存在;六是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七是县、乡(镇)两级政府未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以及村委会的作用,应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寓条于块,条块结合,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预防、预警、控制和处理综合应急机制。

(三)、经费紧缺,限制了公共卫生尤其是预防保健工作的广泛有效开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县卫生防疫站除搞好计划免疫和结核病防治外,还相继开展了慢病防治监测、爱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卫生执法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职业病监督等一系列专项工作,而这些项目所需经费均未列入县财政预算。同时由于工作量的增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但县财政对此实行增人不增支,自收自支的政策,导致医疗单位出现缺人才但又用不起人才的现象,业务经费的投入不足和人才的短缺限制了我县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乡镇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肩负着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工作,承担着大量的预防保健任务,许多工作都是无偿服务。近年来由于县财政经费较为紧张,划拨给乡镇卫生院的经费只是职工档案工资的60%,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30%~40%,而业务收入又无法弥补职工工资的缺额部分。工资待遇低,加上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差,造成乡镇卫生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农村卫生工作的质量。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及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

1、建立全县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指挥和组织系统。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重大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明确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职责任务,形成以卫生部门为主,部门乡镇协调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联动机制,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组织保障。卫生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指挥协调组织,负责医疗卫生单位的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工作,实行科学分工,分级负责,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制度。

2、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报告制度。建成以县卫生局为中枢,县级疾控、医疗、监督机构为技术依托,以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为延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和预警网络,进一步规范监测、报告和分工协作制度。

3、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机制。进一步整合“非典”、禽流感防治、食品卫生安全、职业中毒、重大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修改完善各类应急预防控制措施,科学分工,严格责任,逐步建立起包含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在内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4、建立全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加强对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广大卫生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并对应急救治队伍每年实行专门强化培训和定期演练,努力造就一支名副其实的专业应急救治队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需要,本着业务覆盖全面、技术过硬、组织严密、反应迅速、协调高效的原则,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择优选拔各个相关业务的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配备相应的车辆和设备,并分设各个专业应急工作组,适应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专业需要;同时在各主要业务单位组建应急工作后备梯队,以应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后继处理之需。

(二)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公共卫生工作的硬件条件。

1、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政策、项目支持,加大公共卫生基础建设投入,改善县乡二级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配置,同时确保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相关经费的必要投入,本着协调同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公共卫生投入适度超前,按比例逐年增加,尽快使原本比较薄弱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有效地改善和加强。

2、建设设施配套先进、功能齐全的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借助国家加大公共卫生建设投资的良好形势,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疾控中心,全面进行技术设备配套和更新,满足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技术检测工作需要。

3、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同时,争取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建设卫生监督执法指挥调度中心,配备监督工作必备的车辆、设施,充实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为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相应的硬件条件。

4、加快县医院传染科病房的建设,积极利用国债资金,按照新时期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治工作需要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平罗县中医院旧址新建一座高标准、高配置的传染病楼,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医疗垃圾焚烧等设备,并对原中医院旧病房进行改造,开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及医技科室,同时应通过多方筹资,购置呼吸机、监护仪、x光机等设备,加强对传染病区的装备。新建的传染病楼将承担全县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收治处理任务。

5、改扩建平罗县“120”急救中心,拟新建业务用房1500平方米,规划建立一个急诊手术室、血液净化室、急诊内、外科病房,扩建临时输液室、观察室、抢救室、内外科诊断室及会诊室。急救中心将新增呼吸机、心脏除颤仪、监护仪、心脏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血透仪及附属设备、手术室设备、救护车及车载抢救设备,对现有部分老化设备进行更新。进一步发挥急救中心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6、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建设。继续实施以房屋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套为主的农村医疗机构“三项建设”,力争在5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诊断急救设备的新三件(心电、b超、x光)的普及配置;在10年内实现急救设备洗胃机、呼吸机、心电除颤仪、麻醉机、尿、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在中心卫生院的普及。

7、建立先进、快捷的疫情和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信息网络。在目前县级疫情实现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争在5年内使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现办公自动化,并实现微机联网,建成结构完整、功能全面的卫生管理信息网络,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指挥处理提供先进快捷的信息网络平台。

农业项目建设合同

20xx年以来,我局按照《县20xx年乡镇综合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乡镇综合农业项目建设,现将1-4月工作开展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县农业局20xx年乡镇综合农业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分管项目的`副局长为专抓副组长),相关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计财股,由计财股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局乡镇综合农业项目日常工作。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对我局负责的22个项目进行了安排部署,将每个项目计划分解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乡镇综合农业项目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二)抓好前期工作。积极与项目乡镇村联系对接,搞好项目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22个项目均已完成项目勘查设计和资金预算。截至4月底,已落实22个项目建设资金1197万元,其他12个乡镇综合农业项目正在规划中。

(三)加强项目管理。落实项目招投标管理、安全管理、资金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等制度。严格执行“项目设计、财政评审、招投标、施工、审计结算、报账”等项目建设相关程序;加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跟踪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未出现1起阻工、偷盗、群体上访等事件。并按要求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和重大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打算。

(一)主要问题。一是项目前期工作周期长,影响了部分项目审批速度;二是项目资金到位较慢,影响了部分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农业项目季节性强,对项目建设进度也影响较大。

(二)下步打算。一是抓进度。进一步加大协调服务力度,集中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按预期进度安全施工,早日投产达效。二是抓管理。进一步加大项目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与效益。三是抓环境。努力提升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乡镇综合农业项目建设的自觉性,营造更好地项目建设环境。

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培植优势、增强后劲的重大举措,是主动对接、乘势而上,实现文秘杂烩网赶超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大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期,市委党校校级课题调研组对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进行调研,形成以下几点建议。

思考之一:主攻重大项目是实现全市赶超发展的关键。

解决文秘杂烩网全部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全部问题的根本在于项目建设。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大,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作用。目前,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还较靠后,要赶上全省的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改善自身的形象,必须以重点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取得较大突破。以来,我市坚持选商择资、跑项争资、激活民资并重,通过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年”活动,共引进超亿元工业项目96个,目前这些项目已实现产值43.1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安排就业5.5万人,出口创汇1.1亿美元。

(二)我市发展的瓶颈是缺乏大项目支撑。

大项目少,项目带动能力弱,经济发展缺乏“引擎”,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大大制约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我市占领赣西区域发展制高点的战略要求不匹配。东边的新余“国家队”有新钢,“地方队”有赛维,西边的萍乡也有冶金、机械电子、建材等优势产业。我们要正视文秘杂烩网发展短板,开展大项目建设,知“短”然后奋起,找到文秘杂烩网在全国乃至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咬定大项目不放松,大力推动文秘杂烩网经济的发展。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在扩大“增量”、改善“存量”上下功夫。扩大“增量”,重点是解决好“招商引资规模”问题,坚持“好”字当头,下大气力招大商、引大资,努力在“招大”上实现新突破;改善“存量”,重点是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在“扶强”上实现新突破。

基于我市现实条件,依靠资源做大做强企业的可能性有限,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招引和培育一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与本地实际的大项目,可以对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引发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产生裂变式的扩容。新中源集团落户高安,对该市建筑陶瓷产业的迅速壮大,产生了颠覆性的战略效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对调整发展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却带来了机遇。我市要在困境中牢牢把握机遇,千方百计“招大扶强”,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力争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抢占制高点。中心城区钽铌、医药、服务业、建材、机电、油茶六大产业要按照“一年一变样、三年翻一番、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力争将钽铌产业发展成“中国钽铌产品生产基地”、“亚洲锂都”;医药产业发展成“全省一流、全国具有影响的医药产业园”;服务业发展成“赣西服务业高地”;建材产业发展成“江西建材之乡”;机电产业发展成“全国机械工业城”;油茶产业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油茶产业基地”。

(一)项目立项程序和管理工作不尽规范。

由于区位、历史等原因,我市项目的来源不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个别项目没有进行深入论证,或不按立项批复要求,在建设要素尚不齐全时就盲目“上马”,开工后遇到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短缺的问题,推进速度较慢,甚至形成“半截子工程”。还有一些项目单位对项目前期工作认识不足,不符合项目审批要求,给项目的争取造成了一定困难。就项目工作而言,不少同志有抓项目的热情,但缺少抓项目的手段和办法。

(二)企业做大做强受资金制约突出。

一是缺乏国家财政投资计划导向的超前判断能力。对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国家投资计划导向信息的嗅觉不灵敏,对一些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及建设程序不熟悉。二是缺乏对金融机构投资意向与企业贷款需求之间的供需对接能力。金融机构贷款担保条件苛刻,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少,银行贷款难问题突出。,我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3.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仅为296.22亿元。三是融资渠道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完善,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逐渐增多。我市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贷款,部分企业不愿意走合资合作道路,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手段用得不多。

(三)项目人力资源比较匮乏。

人是项目中最重要的因素,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关键一环。人才在大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人才问题也会越来越紧迫。打造优秀人才聚集洼地,优化人才聚集环境,将是一条增强大项目发展后劲,实现竞争制胜和推动大项目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市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结构单一,结构支撑性差,特别是缺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人才,缺少出色的项目运作者和管理者,导致项目用人选择的余地非常小,项目运作和管理水平下降。

(四)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农业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安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现状;建议。

1发展现状。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被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大安市农机总动力63.1万千瓦,拥有各种农机26257台。大安市农作物机播率85%左右,机收率不到20%,秸秆直接还田率20%左右。

要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实践当中,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目前,大安市抗旱坐水一条龙作业模式的粮食高产模式化种植技术日益成熟,高光效、生物防治等技术全面推广,科技贡献率接近70%。20xx年,大安市推广生物防治等五项重点技术205万亩,开展粮食高产创建13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还开展了科技110、开通技术服务热线、建立庄稼医院等科技服务平台,利用各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1.3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

要转变农业产业增长,主要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大安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3家,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发展到40个。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带动3.6农万户增收。

农业调研报告

我县地处尾闾,之滨,属半丘陵半地区,全县国土面积2337。8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77。7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67。06万亩,旱地面积10。66万亩),全县辖19个乡镇,总人口67。5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4万人,农业人口52。41万人)全县现有外洪圩堤31条,堤线长280。81公里,其中10万亩以上圩堤二条,5—10万亩圩2条,保护农田54。44万亩,保护人口28。18万人。有机电泵站937座,装机45279千瓦。中小型水库125座(其中中型水库5座),山塘1313座,蓄水1。8亿立方,有效灌溉面积72。89万亩,排涝面积28。2万亩。这些水利工程为我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我县水库大多兴建于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水库兴建时就存在安全隐患,加上运行四、五十年,工程老化失修,险情不断加重增多,多数水库一直采取限制蓄水运行,难以发挥水库工程应有的效益并成为严重威胁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隐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坝坝身断面不足标准;

2、大坝坝基或坝身渗漏;

3、输水涵管漏水。

4、启闭设施老化;

5、溢洪道标准不足,不能满足泄洪要求;

6、大坝下游防渗排水和上游护坡标准低,损坏严重,大部分小型水库无此设施:

7、部分水库存在白蚁危害。因此必须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二)除险加固规划情况。

我县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病险有9座,其中水库4座,分别为:、、和水库:重点小(一)型水库5座,分别为:xx和换路水库。、等10座水库批复总投资23227。4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1307万元。我县19座一般小(一)型水库已列入《县中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期规划》。42座小(二)型水库已列入《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期规划》。

(三)病险水库陵庙情况。

目前,我县列入《县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病险水库有9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分别为:、、和水库:重点小(一)型水库5座,公别为:xx和水库,正在进行除险回固。19座一般小(一)型水库正在进行的.前期工作。95座小(二)型水库未除险加固。

由于我县水利工程大多数始于上世经六、七十年代,有的还是五十年代建成,当时设计和施工不规范,加之工程老化,管理和新出险等情况,还存在许多工程隐患,由于建设投入资金有限,还有能彻底解决,成为制约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再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洪方面。

在现有的防洪工程中,除已列入国家除险的圩堤、水库基本达到防洪标准事正按设计防洪标准分期分批实施外,大多标准偏低。病险水库多,堤防险工隐患多,堤防防洪标准大多在3—10年一遇之间,加之圩堤新出险工险段较多,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1、有的国家列项还没有实施完成的圩堤和万亩及万亩以下外圩堤防洪标准偏低,加之近年来每年所加土石方很少,水土流失严重,逐年加剧,造成河岸陡峭,堤坡不足,险工险段多。

2、内涝时普遍堤矮小,单薄,抗洪标准低。

3、联圩新出险地段较多,“98”大水过后,经过鄱时湖二期工程建设,抗洪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基本上达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但由于近年来水位长时间比往年相对偏低,长时间在14米(吴淞高程,下同)以下,河岸及堤脚冲刷厉害,河势发生变化,一些当浪的堤脚及河岸塌严重。

(二)抗旱方面。

我县水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匀,加之抗旱工程建设投入的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充分,抗旱减灾能力还相对偏低,全县有效面积虽有72、89万亩,但灌溉保证率不高,抗旱能力不强。

1、病险水库多,可蓄水量达不到要求,灌区渠系建筑物不配套,工程老化,渠道淤严重,致使灌溉面积逐年缩减,尤其严重的是中型水库。

2、一些地区仍然缺少抗旱骨干工程。

3、一些机电泵站老化严重,抗旱时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临江地区,由于近年来水位低,外河闸有时放不到水,造成新的旱情。

(三)治涝方面。

全县低洼易涝耕地面积42。24万亩,虽经多年处理,由于治涝工程偏少,标准偏低,全县内涝仍较严重。

有的导洪工程标准低,工程不配套,阴洪建筑物较多,影响行洪,如流湖导托,河,联圩内河一遇大暴雨,行洪不畅,很容易造成内涝积水,甚至淹没村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经济区,水利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检验性的世大作用。为支撑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现代水利,实现我县的科学发展,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规划和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抓紧做好《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积极对接生态经济区规划,制定重大水利建设细化规划和方案,做好相关项目前期工作,职按照枢纽工程的初步规划,是“调枯不调洪”枯水期间水位维持在16米左右,这有利于我县地区水利工程供水及人畜饮水,发送了我县农田灌溉条件;同时,对我县、联圩泄水自排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要针对该情况相应制定新的抗旱和排涝等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要按照规划逐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水利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立项,尽早治理一些大的项目。

2、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近期内,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完成国家已经批准立项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机电泵站改造,、第六个单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利血防工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小农水等工作,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增强我县水利工程的防洪、抗旱能力。

3、加强对水工程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尤其是要加强对河道的管理,加大河道采砂执法力度,进一眇整治河道秩序,确保大堤安全。

4、进一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加强水土保持的执法工作,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水土流失,使我县区域内达到生态经济圈内“一湖清水”的要求。

5、要求上级解决我县xx四座中型水库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等问题,同时加强对这些基层水利服务待业的扶持,使基层单位走出经济困境,以稳定服务队伍,更好地为全县农业生产服务。

为积极对接生态经济区规划,做好相关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对水利的投入,我局拟定以下包装水利项目:

(一)、重点中型灌区改造项目。

(二)、一般中型灌区改造项目。

相关范文推荐
  • 10-31 优秀英雄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英雄,是指在某个特定领域或特定时
  • 10-31 热门内部员工激励实施方案(模板20篇)
    实施方案的质量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顺利达成目标。实施方案的编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的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员工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核心,
  • 10-31 2023年酒店经理个人工作总结大全(18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状态的全面梳理,有助于找出问题所在,做到有的放矢地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只有不断学习和借鉴,我们才能写出更加出色的月工作总结,下面是一些
  • 10-31 优秀护理的体会大全(18篇)
    护理的目标是使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并帮助他们恢复到最佳状态。这些护理总结范文中的案例和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以提高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效率和质量。
  • 10-31 精选林草工作心得体会及感悟(模板21篇)
    通过写工作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提炼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进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工作心得的实例分析,希望能够为大
  • 10-31 2023年教改项目立项申请书(通用23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写更多申请书来争取机会或者获得资助。如果你正在为写更多申请书而苦恼,不妨参考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
  • 10-31 最优员工请假协议书(汇总12篇)
    在制定合同协议时,双方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规定。以下范文是根据常见的合同协议模板整理而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 10-31 优质企业宣传部工作计划(模板22篇)
    在工作计划书中,我们可以明确工作的目标、计划和预期成果,为实现工作任务提供有力支持和指导。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工作计划书,小编整理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分享,
  • 10-31 最新外科出科自我小结大全(24篇)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写作技巧。短短的一个月即将过去,在心内科实习也即将结
  • 10-31 最新请假协议书模版(汇总20篇)
    合同协议可以规范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行为,提高效率和信任度。以上是一些合同协议的范本,希望对你在起草合同时有所帮助。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