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旅游安全工作会议讲话材料(优质16篇)

旅游安全工作会议讲话材料(优质16篇)

时间:2023-11-02 15:04:17 作者:XY字客旅游安全工作会议讲话材料(优质16篇)

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来向听众传递思想、交流观点的文本形式。这些演讲稿范文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风格,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演讲场合和目的。

省旅游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20xx年全省旅游发展情况、20xx年全省旅游重点工作报告如下。

一、20xx年全省旅游经济运行情况。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旅游局的精心指导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克服了4·20芦山地震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省旅游经济总体平稳较快运行。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877.4亿元,同比增长18.2%。接待入境游客209.56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7.65亿美元。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

(一)旅游对全省经济的贡献持续提升。20xx年全省旅游实现增加值1901.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2%,比20xx年提升0.4个百分点,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强化;旅游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20.5%,对服务业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二)旅游对促进投资和消费拉动更大。去年全年完成旅游建设项目投资768亿元、同比增长19%。全省城市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占全年消费支出总额的20%。

(三)旅游对农民增收和城镇化建设贡献突出。20xx年全省农民旅游人均纯收入621.9元、同比增长14.9%,占农民纯收入的7.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全省确定的首批100个特色镇建设中31个旅游特色镇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旅游多点多极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全省有17个市州旅游经济总量超过百亿元。成都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327亿,乐山市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另有3个市超过200亿;有11个市州旅游增速超过30%。

20xx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具有深刻影响和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国家出台了《旅游法》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xx年,也是四川旅游向前迈进的重要一年。省委提出了“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专题研究全省旅游业和藏区旅游发展,并作出重要批示,对全省旅游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府制定了系列支持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全省推动旅游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加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围绕旅游强省战略,各地掀起发展旅游的新热潮。

各地高度重视,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形成了竞相推动旅游发展的新态势。一是加大政策支持,眉山、广元、绵阳等市制定实施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二是强化规划引领,攀枝花、乐山、雅安、甘孜等市州高起点编制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三是狠抓旅游项目,成都、阿坝、广安等市州旅游项目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四是加强区域合作,川南五市成立旅游促销联盟,实现区域协作共赢。五是做实宣传营销活动,南充、德阳、凉山通过承办重大旅游节事活动,展示旅游新形象,拓展旅游市场。

(二)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共促旅游业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省直各涉旅部门紧密协作,群策群力共推旅游业发展。一是共建工作机制,全面贯彻实施《旅游法》,部门联动建立了旅游市场联合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健全了旅游安全和应急管理协调机制。二是共抓旅游项目,部门合力加快建设516个、竣工投产142个重大旅游项目,稻城亚丁所在的大香格里拉接待能力显著提升。三是共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各相关部门共享数据,统一发布旅游公共信息,为游客出行提供便捷服务。四是共促产业融合,联合开展“旅游四川·好戏连台”优秀旅游演出展演活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旅游资源景区化工程,打造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精品。同时,不断强化在旅游招商、旅游扶贫、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三)扎实转作风促发展,各项旅游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旅游法》施行开局良好。《旅游法》出台后,全省上下联动,通过举办宣贯培训会,媒体宣传报道等形式,基本实现了《旅游法》宣传的全覆盖。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意见》和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制定并推动实施落实《旅游法》的任务分工。省旅游局组织实施面向广大游客的八大公共服务工程,全省依法兴旅、依法治旅水平明显提升。

二是重点区域旅游业加速发展。实施旅游多点多极发展战略,提升大成都区域国际化水平,推动开通多条国际航线和加密国际航班,协调做好72小时落地免签相关配套服务;促进大峨眉区域旅游提档升级,推动观光与休闲旅游协调发展;推动大九寨区域旅游要素完善,加快提升以稻城亚丁为核心的大香格里拉国际精品旅游区的接待能力。科学编制并实施《四川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旅游专项规划》,启动创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

三是旅游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去年共有1328个项目纳入旅游项目库,总投资约8723亿元,分别增长41.5%、36.8%。积极借助大型商贸会展活动,举办旅游招商推介会,全年项目签约金额达到1300亿元,同比增长32%。扩大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旅游项目18个、补助资金9000万元。全省百镇建设暨重点旅游项目推进工作现场会的召开,极大促进了全省旅游项目建设。

四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丰富。实施旅游精品创建工程,全年成功创建小平故里、阆中古城、汶川特别旅游区、北川大爱羌城旅游区等4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省5a级景区数量增加到9个,跃居全国第3位;新创建了5家五星级旅游饭店,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7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1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建成并运行四川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试运行基于北斗兼容系统的户外救援体系,着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旅游宣传营销成效明显。实施应对4.20芦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旅游市场提振计划,整合力量,以主要客源地为重点,分类、分片区开展宣传营销,全年共组织赴境外的宣传营销活动24批次;邀请境外旅行商、媒体来川考察37批次。成功举办了三大旅游节庆活动,向海内外充分展示了四川旅游“美丽、安全、宜游”的整体形象。建立了入境旅游营销联盟。创新旅游营销方式,策划推出了大型户外旅游真人秀综艺节目《两天一夜·旅游梦想》;与香港有线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美丽中国·好玩四川》香港学生纪录片摄制大赛;充分发挥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宣传四川旅游的作用。

六是强化旅游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管。率先在全国开展4a级以上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初步建立了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完善旅游标准化工作机制,设立旅游标准评定员和监督员。联动银行共建旅游企业诚信体系。启动实施《旅游行业安全工作基本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切实规范旅游市场秩序。20xx年全省游客满意度为76.40分,比上年提高了2.46分。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是各涉旅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动的结果,也是全省旅游行业干部职工共同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表省旅游局,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影响我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旅游产品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二是旅游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三是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与广大游客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四是各类旅游资源的开放和融合力度还不够;五是旅游部门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认识还不够。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创新举措,全力加以解决。

20xx年全省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xx届二、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城镇化工作会议的部署,用深化改革来统领全省旅游业发展全局,把消费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叠加起来,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不断提高全省旅游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和实现“两个跨越”中的重要作用,全力打造四川旅游经济升级版,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

20xx年全省旅游经济预期目标为: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00亿元、同比增长20%,接待入境游客超过230万人次、同比增长10%。为实现这一目标,要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省旅游科学发展。

一是制定并实施《四川省旅游业改革行动计划》。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化旅游业改革研究,制定旅游业改革行动计划。重点在整合各类旅游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激发旅游市场活力等方面,研究并实施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改革举措。

二是积极支持各地“先行先试”。支持以市(州)、县为主体,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推动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探索景城一体化管理、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新模式、新路径。指导和支持成都、乐山和峨眉山市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甘孜、阿坝等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建设。

三是指导推动旅游企业改革。积极推动国有景区实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加快推动旅游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各类民营资本全方位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指导和支持旅游企业调整适应旅游市场变化的经营方式。鼓励各地通过改制、重组、兼并,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四是推进旅游管理部门自身改革。加快旅游管理部门职能转变,重点从行业管理转向综合协调和公共服务,创新构建旅游规划管理和咨询工作机制,健全旅游重大项目规划和招商机制,完善旅游宣传营销整合机制,探索建立提升旅游品质的综合管理机制。启动旅游协会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二)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提升四川旅游核心竞争力。

一是以旅游规划引领产品创新。创新旅游产业理论研究,围绕四川旅游业转型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借智借脑,开展前瞻性和应用性理论研究,力争以市场为导向,在产品规划、要素保障等方面创新突破。组建省级旅游规划咨询委员会,强化专家咨询作用和提高规划质量,指导推动修编全省重点区域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旅游景区所在的目的地规划。以“开门、开放”的创新规划理念,高水平完善我省旅游规划体系,启动“十三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前期调研。编制好《四川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四川省自驾游体系规划》和《四川省度假产品和服务体系规划》等重点规划。

二是以重点区域推动旅游率先突破。深入实施旅游业多点多极发展战略。全力推动藏区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把旅游业作为藏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制定并实施《四川藏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实施藏区旅游“公路无缝对接、自驾游服务示范、特色文化旅游城镇(村寨)、服务要素提升和产业扶贫”五大工程,重点打造“大熊猫、大九寨、大草原、大香格里拉”四大国际旅游品牌,打造和营销10条旅游精品线路,合力推动稻城亚丁基本建成国际精品旅游区。支持大成都区域,用好用足“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着力提升世界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化。推动大峨眉区域,全力打造“大峨眉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建立“一日游”产品体系,构建旅游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创新打造“聚合观光、动态度假”旅游目的地。推动芦山地震灾区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探索建设秦巴山区省级生态旅游扶贫试验区。探索以旅游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培育10个旅游强县。

三是以“智慧旅游”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今年是“中国智慧旅游年”,要把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举措,构建以服务游客为核心的智慧旅游体系,全力推动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营销体系建设。深化完善四川旅游运行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运行北斗户外旅游应急救援平台。推动各地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面向游客的旅游资讯服务平台,建立涉旅信息共享和假日旅游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在旅游交通干线(站)设立led屏实时公布与预警。深入实施g5(108)国道(四川段)智慧旅游带试点工程,启动建设大九寨环线智慧旅游区试点工程,继续推动成都、绵阳、乐山、广元等城市开展“智慧旅游城市”试点,深化九寨沟、峨眉山和青城山-都江堰等景区“智慧旅游景区”试点。

四是以旅游招商推动大项目实施。今年是我省“旅游投资促进年”,将坚持以重大项目规划为引导,以商招商为手段,以落地建设为目标,建立完善并落实旅游项目招商奖励政策。积极利用西博会、旅博会等省内外重大活动,搭建合作平台,实现资源与资本的对接,务求招商实效。实施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双千亿”工程,全年力争完成旅游项目签约超过1000亿元,投资超过1000亿元。

五是以标准化实施旅游精品工程。开展全省度假旅游资源普查,制定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指导意见,培育打造一批度假旅游产品。联合部门编制旅游小城镇建设规范和导则,着力打造一批“宜居、宜游”的特色旅游小城镇。制定实施《全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实施国家级旅游资源景区化工程,全年创建1-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0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六是以完善配套项目提升旅游服务。指导推动重点旅游城市、5a级旅游景区建成旅游集散中心。推动各地加快“旅游景区连接通道最后一公里”建设。指导市州、配合部门完善国道、省道沿线旅游标识标牌,推动实现省内旅游团队车辆无障碍运营和加大投放小型旅游车辆运营。

(三)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提升四川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是创新旅游宣传营销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整合为路径、以网络为突破、以事件活动为抓手”的营销策略,整合资源,建立省-市-县政府与企业联动的旅游营销机制,统筹营销行动,宣传营销全省优势旅游产品。针对港澳台、日韩等传统市场和东南亚、欧美等增量市场,制定并实施《旅游客源地营销行动计划》;针对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制定并实施《旅游客源地营销开拓计划》,构建入境游客源市场开拓体系。分步在境外直航城市、四川大熊猫客居城市和四川国际友好省州设立四川旅游常驻营销机构。创新策划“藏区之旅”、“大熊猫家园之旅”、“美食之都”、“南丝路之旅”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推广活动。继续扩大《两天一夜-旅游梦想》、《100个最美观景点》等旅游项目影响力,创新推出一批新的影视综合类旅游节目。

二是构建旅游宣传营销渠道。在央视、卫视等主流频道和重要栏目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加大与国外旅游网络专业公司和主流网站的合作,启动一程多站和针对港澳台、东南亚、美加、澳新、欧洲市场业界和媒体的网络落地营销。加强与国际知名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合作力度。在四川旅游资讯网站上增加到7个语种并有效的在客源地推广。

三是建立旅游宣传营销激励机制。建立完善针对入境游和新产品新线路开发的营销奖励政策,对入境旅游包机、专列和在精品旅游线路产品的宣传推广上卓有成效的旅游企业进行奖励或补贴。

四是扩大旅游节会活动宣传效应。全力办好首届旅游博览会(乐山)、“5·19”中国旅游日(广安)主会场活动、20xx·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广元)、第三届全球旅游网络营运商合作交流会(绵阳)和第五届中国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等五大旅游节庆活动,支持市州自主创办节会品牌,聚合全省各类重大节会,多时段、全方位,向海内外展示四川旅游精品线路和新产品,强化国际和区域的交流合作。

(四)强化旅游保障工作,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

一是加大旅游法制化、标准化建设力度。全面贯彻落实《旅游法》,继续深化《旅游法》的学习贯彻,开展《旅游法》执法大检查,营造知法用法、遵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加大社会舆论引导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的旅游方式。强化市(州)、县政府在落实《旅游法》中的主体责任,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建立健全旅游综合管理协调机制,依法完善旅游规划编制和评估、旅游促进和公共服务、旅游景区管理等机制。结合我省旅游业发展现状,新制定和修订旅游法规规章。紧扣《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制定并实施《旅游业依法治旅实施方案》,着力提升依法治旅、依法兴旅水平。深入实施《旅游标准提升计划》,探索研究旅游目的地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生态旅游景区标准体系,推动全省重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发布生态旅游指数。推动实施四川旅游景区质量等级a+和a++标准,提升旅游景区综合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积极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旅游投诉统一受理和旅游违法行为查处信息共享等机制。研究制定加强旅游监管工作的意见。创新和转变监管方式,探索对在线旅游经营业务的监管。实施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和电子行程单监管,全省旅行社覆盖率超过60%.其中,出境游组团社使用覆盖率达到100%。不断完善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作用,在1-2个重点旅游城市开展旅游诚信体系试点建设。推动各地加强旅游执法体系建设,力争全省21个市州和重点旅游区县全面建立旅游执法机构,配备旅游执法人员。联动省-市-县三级和各相关部门的监管执法力量,加大执法检查和惩处力度,切实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落实旅游安全监管责任,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及重要时段的旅游安全防范与管理。

三是实施旅游人才强旅战略。联合教育培训部门制定实施《旅游国际化人才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加快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全力开展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建立以旅游科研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博士后工作站,构建高端旅游人才培养平台。深化建设国家西部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充分发挥网络培训平台作用,实现在线培训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整合各类资源,推动10个重点旅游市州建立旅游人才培训机制,形成职责分明的省、市、县三级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全年分级分类培训人员20万人以上。

(五)狠抓旅游系统自身建设,打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

一是强化作风建设力度。全省旅游系统要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抓党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建立完善并推动落实各项制度机制作为反腐败工作的核心,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各项旅游业务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部署、同落实。促行风,要在全行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要把培育和践行“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价值观作为全体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导向,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转作风,要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精简各类会议、文件;深入基层调研,解决实际问题。以游客满意度为导向,坚持服务游客、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推动全行业作风建设常态化。

二是加强旅游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全省旅游培训行动计划》,对各级政府领导、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旅游从业者等三类人员的培训实现全覆盖。继续选派全省旅游系统优秀干部职工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境内外专业培训机构和旅游发达地区学习深造。推动各地利用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等各类资源,加大对干部旅游知识和业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培训,加快培养一大批懂业务、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下一步,全省旅游系统将切实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旅游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同志们:。

今年是全面实施旅游业“”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全县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按照县委、县政府“开发旅游产业、打造生态大县、建设美丽延寿”的总体要求,为把旅游业尽快打造成为县域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旅游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虽然规模不大,但规格较高,各旅游相关部门的一把手都参加了这次会议,既是座谈会议,又是推进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客观地总结近年来的旅游工作,征求大家对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共谋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旅游业发展大计。下面,我代表县政府讲两个方面问题:。

一客观总结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增强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省市旅游局的正确指导下,按照全县旅游业“”规划既定目标,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我县旅游业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挖掘文脉,认清地脉,把握发展方向,独具匠心地创意策划延寿旅游。

我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亮珠”大米、“两高”大豆等绿色食品物产充裕,山产品、中草药、矿泉水畅销全国各地,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家园”;我县地处张广才岭西麓和大青山南麓之间,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过渡山地之中,四面环山,五河汇流,冬暖夏凉,风调雨顺,是天然的“养生之地”;延寿县因县城南临蚂蜒河、面向长寿山,故谐河山之音,寓“延年益寿”之意而得名。“延年益寿”的内涵究其渊源乃是“养生文化”的宗旨,这也是延寿旅游的文化底蕴之所在。综合以上因素,顺应旅游发展方向,确定了延寿旅游形象为“绿色家园,养生延寿”,旅游业发展目标是建设“塞北绿色家园,养生延寿胜地”国内驰名的旅游目的地。

2、摸清底数,整合资源,坚持高标准起步,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延寿旅游。

实地踏察了全县的崇山峻岭以及河流湖泊等旅游资源后得出结论,长寿山和石城山等处的森林、石林、山泉、山珍,是良好的生态养生旅游资源,河流、湖泊及滨水山庄,是具有延寿特色的养生渡假旅游资源,特别是蚂蜒河平原这个“绿色家园”以及长寿山这个“养生之地”,天然地形成了延寿养生度假旅游的金字招牌。所以,聘请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并通过了省发改委批复,编制了“实施1123工程”的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和两个景区总体规划。即:“一个中心”,把县城建设成服务配套设施齐全的旅游接待中心。“一个龙头”,优先把欣悦山庄建成以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为重点旅游景区。“两个支撑”,一个是延寿山庄风景区和石城山森林公园生态养生旅游区;另一个是立新山庄、欣悦山庄、金国山庄、乾翔公园、五七水库等自然养生度假山庄。“三条旅游线路”。县城—北部线;县城—西部线;县城—东部线。

3、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相关部门联动,上下同心地推进运作延寿旅游。

一是加强了饮食开发,保证“吃”得满意。做大“亮珠”大米、超薄煎饼、山野菜绿色品牌,开发农家菜、养生菜以及朝鲜族、蒙族、回族等特色餐饮;二是加强了硬件建设,保证“住”得舒适。完善延寿大酒店、政府招待所、新天地酒店等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县城“五化”工程,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了交通建设,保证“行”得畅通。铁通公路、通乡公路、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方便了游客出行,打破了景区、景点之间条块分割的局面。四是加强了景点开发,保证“游”得开心。欣悦山庄新建了滑雪场以及宾馆等基础设施,确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延寿山庄省级风景名胜区环湖路工程已竣工,招商引资兴建1200平方米宾馆项目正在运作之中。五七水库招商引资开发项目已开工建设,“青云寺”建设项目正在运作之中。山河公园二期扩建已开工建设,乾翔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已完成,正在运作招商引资开发。五是加强了文卫建设,保证“娱”得健康。延寿影剧院、二人转剧场、社区活动站以及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医疗、保健、养生等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六是加强了产品开发,保证“购”得丰富。延寿商场、农贸市场和新建的大众商城,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民间手工艺品多次获得省市大奖,礼品商店为游客提供了延寿特产和名牌产品。

4、着眼当前,谋划长远,打生态养生牌,全面立体地宣传营销延寿旅游。

连续四届参加南岗区旅游文化节,充分利用《延寿风光》画册对外宣传,发送到省内各大旅游社、宾馆、酒店和新闻单位。同时利用旅游交易会、旅游产品推介会和招商引资发布会等各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参加了哈尔滨市特色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作品展览,并获得大赛组织奖。在延寿政府网站开辟旅游观光栏目,在政府大楼宣传栏刊登旅游专板,在县电视台新闻节目之前反复播放延寿风光片等等。通过大力宣传延寿旅游,全县上下以及外地游客反响很大。与此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文体活动,初步使全县上下形成了倡导“延年益寿”、遵循“养生之道”的良好风气。在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营造良好旅游环境的基础上,正在积极向省、市旅游局推介我县养生度假旅游产品,努力争取“中国黑龙江国际养生度假旅游节”的承办权,借助旅游节庆壮大延寿旅游,以此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以上工作成绩归功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归功于全县各界的大力支持。

目前,虽然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延寿旅游大发展、快发展的曙光已经显现:一是外部大环境有利于我县旅游业发展。国家和省市每年都相继召开高规格的旅游工作会议,同时逐年加大了旅游发展金的投入力度。国家要求旅游业要适度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适度高于全球旅游业发展速度,到20xx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强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地输出国;省旅游局已经举办了两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养生度假旅游节”,全力打造世界避暑度假胜地;市旅游局提出要进一步打造“冰城夏都”哈尔滨旅游新形象等等。二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业发展纳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写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并以政府文件下发旅游重点工作方案。成立了旅游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配齐配强了旅游局工作人员,设立了旅游发展金专户。各有关部门和旅游景点都积极参与旅游业建设,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都不断壮大和完善,大力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三是我们已经找准了延寿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我们想方设法自筹资金30多万元,聘请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实施1123工程”的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和两个景区总体规划,经过专家组审定已得到了省发改委批复。《规划》确定延寿旅游形象定位是:绿色家园,养生延寿。旅游业发展目标是:建设“塞北绿色家园,养生延寿胜地”国内驰名的旅游目的地。这与省旅游局推出的“养生度假旅游”以及市旅游局打造“冰城夏都”的发展方向完全吻合。可以说,这个旅游发展思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延寿旅游业发展找准了突破口。

所以,只要全县上下进一步增强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地按照旅游规划既定的目标走下去,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相信在不远的明天,延寿旅游必将取得辉煌的成绩。

二以旅游规划既定目标为统领,全面加快养生度假旅游大县建设步伐。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第一,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拉动全县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二,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城乡需求,开拓市场。第三,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第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等。我想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大家都比较清楚,下面我重点讲一讲发展延寿旅游业的具体打算。

1、今后五年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和打算。

在对我县旅游资源全面踏查和重新审视县情的基础上,结合省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我们按照《规划》要求确定了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即:按照“开发旅游产业、打造生态大县、建设美丽延寿”的总体要求,今后五年,要紧紧围绕打造“塞北绿色家园,养生延寿胜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全面加快养生度假旅游大县建设步伐。

发展目标。

(一)形象目标。实施“1123工程”,优先开发建设7大景区(景点),构筑“一一二三”金字塔式旅游发展格局。即:“一个中心”,以县城为旅游接待中心(集散地)。“一个龙头”,以欣悦山庄的旅游开发带动全县旅游业发展。“二个支撑”,一个是延寿山庄和石城山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另一个是欣悦山庄、立新山庄、金国山庄和乾翔度假村等特色旅游度假山庄,以此拉动旅游产业乃至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三条旅游线路”,以县城-乾翔度假村-欣悦山庄-石城山森林公园为主体的“西部线”,以县城-延寿山庄-金国山庄-加信农业观光带-七华里风景区为主体的“东部线”,以县城-城北公园-关门山水库-立新山庄为主体的“北部线”。

(二)经济目标。到20xx年,实现“7338目标”:创建7大旅游景区(景点),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0万人次,财政增收300万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8000万元以上。

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措施。

(一)加快旅游景区建设。

(1)完善一个中心。依托“人居环境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科教文卫升级建设”,完善县城医疗、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接待服务项目及配套设施。把县城建成以旅游接待、旅游管理、商贸购物、观光休闲为重点的一级旅游集散地。

(2)培育一个龙头。依托“新农村建设”、“基础财源建设”、“科教文卫升级建设”,按照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规范要求,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游客接待能力。把欣悦山庄建成以自然养生、农业观光、滑雪游乐为重点的自然养生度假村。

(3)打造两个支撑。按照《延寿山庄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抓紧实施,把延寿山庄建成以生态养生、避暑度假、观光休闲为重点的生态养生度假村。按照《石城山森林公园规划》实施完善,把石城山森林公园建成以生态养生、观光休闲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完善立新山庄、金国山庄、乾翔度假村建设,建成具有延寿特色的旅游度假山庄。

(4)开通三条旅游线路。开通“哈尔滨-延寿-北部线”一、二日游,“哈尔滨-延寿-西部线”一、二、七日游,“哈尔滨-延寿-东部线”一、二、七日游,形成以“三条线路”为主的延寿旅游格局。

(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1)生态养生产品。将养生活动寓于观光、休闲、会议、度假、避暑等游乐之中,开发生态养生专题旅游产品。

(2)农业观光产品。

(3)避暑度假产品。

(4)滑雪旅游产品。

(5)红色旅游产品。

(三)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1)总体旅游目标定位为:“塞北绿色家园,养生延寿胜地”。设计宣传口号为:“绿色家园,养生延寿”。

(2)旅游客源市场拓展目标。按年令划分:老年市场为主,中年市场为辅。按区域划分:国内游客为主,国际游客为辅。按消费划分:高端消费为主,中端消费为辅。

(3)创建国内节庆活动。策划举办“中国黑龙江延寿养生文化节”,“中国黑龙江延寿养生论坛”。

(四)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1)建立旅行社。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文化品位,打造延寿精品旅游线路,同时成立专业导游公司。

(2)完善住宿设施。培育延寿大酒店、政府招待所等龙头企业,对现有较大宾馆实施提档升级。到20xx年,新增床位3000张。

(3)旅游公路升级。通往延寿山庄风景区、石城山森林公园、欣悦山庄、立新山庄等景区的公路都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尽快提档升级。

(4)打造饮食品牌。依托我县绿色食品、果蔬以及中草药种植、加工,组织专业人员研发“延寿养生药膳”,形成品牌产品。

(5)开发旅游商品。食品系列:包括土特产、饮品、农副产品、水产、方便食品等。药材系列:包括野生类、种植类、中成药等。旅游工艺品系列,等等。

2、实施“1367工程”,加快养生度假旅游大县建设步伐。

按照构筑我县“1123”金字塔型旅游发展格局和建设“塞北绿色家园,养生延寿胜地”的目标定位,旅游工作主要任务是:实施“1367工程”。即完善县城1个旅游接待中心,打造3大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游人6万人,旅游业总收入700万元。

(1)健全旅游规划体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要在抓紧实施《延寿县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延寿山庄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欣悦山庄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全县养生度假旅游项目实施方案和重点旅游景区实施方案,形成既有总规控制又有详规指导的旅游规划体系。同时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叫响养生度假——“延年益寿”品牌,精心开发生态休闲、养生度假、民俗风情等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推进养生度假旅游产业建设。

(2)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壮大旅游产业规模。要围绕延寿山庄、欣悦山庄、立新山庄、石城山森林公园等7大景区(景点)进行开发建设,全力打造“欣悦山庄八景”、“延寿山庄八景”、“立新山庄八景”、“县城八景”等旅游精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全面完成《延寿县旅游重点工作方案》确定的旅游公路、景区提档升级等13个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格局,尽快壮大我县旅游产业规模。

(3)强化“绿色家园”建设,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生态示范县建设力度,深入实施绿色食品工程、“三林”建设工程、县城“五化”工程。健全和完善县城旅游接待中心服务功能,提高住宿、餐饮、娱乐、购物、医疗、保健等接待服务水平。采取推出延寿“名吃”饮食、规范旅游定点宾馆饭店、评选延寿地方特产、提高娱乐场所品位等工作措施,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局面。

3、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齐心协力开创延寿旅游新局面。

可以说,延寿县旅游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今年全县旅游工作的任务也已经确定,关键是狠抓落实。方才,在会上已宣读了年旅游重点工作方案,大家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发言。我相信大家对今年的旅游工作思路、发展目标以及自已所应担负起的责任已经心中明了,为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一下。

(1)旅游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成员要把旅游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担负起旅游工作的领导责任。要按照自身工作职责和本部门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精心组织,认真抓好旅游工作的落实。特别是林业局、水务局、发改局、农委、建设局、交通局、工商局、公安局、广播局、文体局等部门,你们是旅游产业的主体,承担旅游建设任务比较重,在主要领导亲自抓旅游工作的同时,还要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要指派一名副手具体抓旅游工作,切实保证旅游工作抓实抓靠。

(2)各重点项目牵头部门要认真负责,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职责,确保旅游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现在已到三月份了,完成全年旅游工作任务时间紧迫,你们要早谋划、早落实,早开工、早见效。各旅游项目牵头单位要认真负起职责,组织负责单位、配合单位按方案要求,立即启动旅游各项工作。旅游局、农委、民宗局你们是编制实施方案和开发特色旅游项目的牵头部门,要担负起牵头部门的责任,带领各成员单位深入实际仔细踏察旅游资源,据此编制可行的开发方案;林业局、水务局、建设局、交通局、旅游局、民宗局和旅游企业你们是具体旅游项目建设的牵头部门和负责部门,你们的担子比较重,肩负着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重要职责,希望你们从延寿发展的大局出发,认真担负起旅游项目建设的责任,精心组织、克服困难、真抓实干,采取有利措施,确保项目建设收到实效;旅游局、招商局、广播电视局你们担负着旅游宣传的重要职责,要认真组织宣传内容,保证宣传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旅游招商工作是我们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旅游局、招商局、林业局、水务局、农委和各乡镇要加大对自己旅游产品的论证和包装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外招商力度,积极探索社会经营的旅游开发路子。旅游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局要走出去,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旅游发展金和政策性资金,力争在今年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上取得重大突破。

(3)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发展旅游工作不是哪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县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年的旅游开发工作林业局、水务局、交通局工作任务较重,很多工作即是牵头部门又是责任部门。希望各部门在工作中要积极配合林业、水务部门工作,积极主动为林业和水利部门分担压力,在可能情况下给予人力、物力、资金上支持。同时,林业、水务部门也要对所承担的各项工作认真研究分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充分调动有关乡镇和部门的积极性,在本部门内部和本部门与外单位之间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

同志们:我县旅游产业建设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务实创新、富民强县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县委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确定的任务目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我县旅游事业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全省旅游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分工,我主要服务于政策法规处、监督管理处和监察总队这几个部门。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分管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安全旅游、文明旅游是现代旅游的生命线,而旅游的安全和文明,赖于对旅游市场的严格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惩处,所以,对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和严格执法,在整个旅游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重要到离开了这些,旅游就失去了发展的支撑。在这方面,今年重点要做的工作,一是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时刻绷紧旅游安全这根弦;二是借省里和一些市将要组建旅发委的大势,大力推进“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旅游综合监管机制,鼓励各市探索成立“旅游警察”、“旅游工商”、“旅游巡回法庭”;三是深入开展以“仙境海岸”、“山水圣人”两大区域旅游路线、旅行社经营行为、导游从业行为、旅游饭店卫生等四大专项整治行动;四是建立以“首接负责制”为核心的投诉统一受理转办机制,公平、公正、高效处理各类旅游投诉。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培育,我省旅游安全监管、旅游市场秩序掌控等工作已经有了比较系统完善的法规、政策、程序和机制,主要是如何依法行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常规性、常态化问题,因而,因发言时间只有15分钟,这里只就几项重点工作点点题,不再作具体详细的部署。下面展开讲20xx年的两项重点工作,一个是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一个是旅游扶贫精准高效。

一、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近年来,基于省委、省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撑,赖于社会各界积极的产业融合和资源整合,得力于全省旅游行业上下的辛勤付出和扎实工作,我省乡村旅游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空前的发展,在发展氛围、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以及全域化程度上,在全国都是走在前列的。这一点,无论是从客观的数据上,比如20xx年接待3.3亿人次,超过全部旅游接待的二分之一,比如收入1806.7亿元,超过全部旅游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还是从主观的体验上,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但是,由于我省乡村旅游起步晚,起点低,虽经几年的高速发展,在总的品质和档次上,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还处于初级的层次,缺乏像北京房山、浙江裸心谷、陕西马嵬驿村、四川五朵金花那样的精品和绝品,还没有一家真正在全国数得上、叫得响的乡村旅游点。所以,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乡村旅游工作的重点和重心,是全力推动成方连片发展,尽早实现提档升级。

为推进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改变撒芝麻盐的做法,集中财力,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率和效益。一方面,省乡村旅游发展资金将集约投放,集中用于支持像莱芜齐长城“一线五村”、济南南部山区等资源禀赋好、乡村风情浓郁、传统文化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优良、发展前景好的优势项目,力争每年打造几个精品项目,让齐鲁大地尽早出现一批国家级、世界级的精品乡村旅游项目。建议各市乡村旅游发展资金的使用也尽可能地集约化。另一方面,省“两区一圈一带”切块资金中20%以上用于旅游业部分要确保足额和用项,重点投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对此,各市旅游部门要靠上、盯上,防止跑冒滴漏。同时,涉农资金要适当整合,重点投向乡村旅游。按照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经与有关部门沟通,省局为省政府代拟了一份《山东省整合涉农资金推进旅游业全域化发展方案》,拟将交通运输、城镇化、农林渔水发展、生态保护治理、乡村文化建设、养生养老等国家、省、市财政对下转移支付的资金,以县级为平台和主体,集中推进全域旅游。旅游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和农林渔水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将上级涉农资金与本级资金捆绑使用,形成发展合力。

为推进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改变各自为战的做法,借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之机,推动乡村旅游成方连片。旅游全域化,是20xx年全国旅游工作的重点,自然也是全省旅游工作的重点。全域旅游虽然不仅仅是乡村旅游,但没有乡村旅游,绝对没有全域旅游。因此,发展全域旅游对乡村旅游的成方连片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机遇。围绕推进全域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做好三件事。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二是推进产业融合,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保护传承乡村文明、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多业态融合发展、具有综合效益的乡村旅游项目,力争2-3年内每个市都要至少建成一个乡村旅游综合体。三是实施示范引领。省旅游局将每年拿出专门资金,重点支持一批乡村旅游全域发展的示范市、示范县、示范镇,也希望各市结合自身实际培育支持一批全域旅游发展的示范县、示范镇。

为推进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加大培训力度,从观念和技能上打牢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基础。过去三年,我省连续组织三批千名乡村旅游带头人到中国台湾培训交流,效果非常明显,目前省内小有名气的乡村旅游点,大都是到中国台湾培训交流过的人带头打造的。今年,乡村旅游的培训交流力度和规模都将进一步加大,人员仍以乡村旅游带头人为主,培训的规模,初步的安排是出境2300人,其中中国台湾1000人,日、韩各500人,西班牙和意大利300人,省外1000人,各市、县也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和精力,用于当地乡村旅游带头人的出县、出市、出省培训。前几年,各县都建立了乡村旅游培训基地,省里免费发放了一批教材,希望各地切实发挥基地作用,利用农闲季节和旅游淡季,组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准技能和服务技巧的培训,确保全省乡村旅游的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甚至超前。

二、旅游扶贫精准高效。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期间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头号重点工作之一,旅游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打赢旅游精准扶贫这一仗,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为做好全省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省旅游局在20xx年底前便已制定了《全省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已报送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审定,不久将以1个总体方案+n个分项方案的方式印发全省。从今年起,三年时间,全省旅游系统的总任务是50万人精准扶贫。任务是艰巨的,不下苦功是完不成的;任务又是可担的,下了苦功是可以完成的。这里,我和大家交流两点体会。

第一点,旅游精准扶贫任务是一定要完成的。建党快120xx年了,建国快70年了,改革开放也快40年了,财富多得到了过剩的程度,富人多得到了成群的地步,可全省还有300万人连3000多元的最低收入线都达不到,日子过得让人心寒、心痛、心惊,完全没有享受到这些年发展的成果,却更多地分摊了这些年发展的代价。这种状况,无论是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还是从历史学、伦理学的角度,都是不能容忍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共同步入小康社会。

第二点,旅游精准扶贫任务是一定能完成的。首先,脱贫的标准并不高,全省的标准只有3300元,目前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能够覆盖每人每年1000元左右,每人每年的种粮补贴等也有几百元,下一步,通过土地和宅基地流转,资产变资本,每人每年差不多又会有1000元左右,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旅游和相关产业,通过结对帮扶,使人均增收1000多元,最多20xx元,我们的任务便完成了。而且,从实践中看,这几年我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村,人均收入大都在万元以上,竹泉村、中郝峪村等都超过了2万元。所以,大家一定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关于各市、各相关部门在旅游精准扶贫中的任务,不久将下发的《全省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中会有明确而具体的部署,希望大家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这里就不再提具体要求了,只想就责任感和使命感和大家交流一下。在座的都是旅游人,或者是与旅游有关联的人,为旅游业的发展尽了心,出了力,是旅游的有功之臣;而在为旅游付出的同时,在座的绝大多数也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得了利、受了益,分享了旅游发展的成果,是旅游的得益一方。既然大家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分得了一杯羹,即使从天理良心的角度,也应该有为旅游业发展再做贡献的责任感,也应该有为旅游业排忧解难担当的使命感。希望大家从讲政治的高度,从讲道义的角度,参与和支持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上下齐心,左右联手,坚决打赢旅游精准扶贫这一仗。

省旅游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和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xx年全省旅游工作,全面分析旅游业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今年重点任务,为即将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做好准备工作。

下面,我代表省旅游局讲两个方面意见:

一、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全省旅游行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部署要求,有效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我省旅游市场呈现逆势增长态势,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369.28万人次,同比增长15.57%;实现旅游总收入1477.08亿元,同比增长25.38%,相当于全省gdp的11.37%。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27.35万人次,同比增长7.68%;旅游外汇收入5.70亿美元,同比增长15.31%;接待国内游客10241.93万人次,同比增长15.67%;国内旅游收入1441.64亿元,同比增长25.70%。全省旅游业超额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增长25%的发展目标。

(一)旅游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规划加快编制。全省编制的各类旅游规划达31项。《吉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大纲论证,《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吉林省旅游营地建设规划》启动编制;查干湖、莲花山、防川等重点景区规划正在修改完善。部署和启动第二次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落实有关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目前各地资源普查正在有序推进。旅游项目进展顺利。全省旅游重点项目221个,完成投资278.3亿元,同比增长30%。万科松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开工,长白山1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全省12个城市游客咨询服务中心项目完成前期审批手续,吉林、大安等地主体完工;通往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交通标识建设完成选址等工作。莲花山旅游度假区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旅游宣传推广全面创新。去年,我省旅游营销从思路、手段到渠道实现了重大转变。一是新媒体、新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宣传推广工作水平。“交换冬天”主题营销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技术,采取微博、微信、电商等新媒体网络营销,仅网上参与和关注“交换冬天”活动的人数就超过了1亿人次,预计广东向我省组织游客近3万余人次。二是加强区域合作,与客源地市场互动、客源互换,扩大了吉林旅游的影响。在上海合作开展的“海誓山盟”营销活动入题角度新颖,在吉-沪两地市场产生良好反响,被中国旅游风云榜评为“20xx中国十大旅游营销创新”奖。三是重点旅游节事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形成了持续影响力。长春净月潭打造堪称东北亚最大的雪雕园,延吉市投入巨资新开发长白山冰雪世界项目,填补了我省冬季大规模“冰、雪”雕塑产品的空白。俄罗斯“中国旅游年”系列活动,形式创新,内涵丰富。元月1日,珲春市政府、朝鲜罗先市观光局、俄罗斯哈桑区政府共同组织“望三国、观日出,新年祈福节”,这是我省首次组织的中朝俄共同参与的大型旅游节事活动,产生广泛影响。四是“走出去、请进来”取得良好效果。年内邀请了上海、广东、江苏及俄罗斯、香港、澳门、中国台湾等境内外客源市场的旅行商、媒体记者赴我省采风、踏线,长春等地主动开拓市场,赴珠三角、华东地区开展巡回促销,扩大了市场份额。五是旅游产品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长白山被评为20xx“美丽中国”十佳旅游景区,我省东北白山松水之旅被评为20xx“美丽中国”十佳旅游主题线路。

(三)旅游航空建设实现新突破。去年是我省航线开发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新开通国内航线33条,加密北京、成都等5条繁忙机场航线航班;新开通国际航线4条,加密延吉—首尔航班。目前,全省国内航线达到96条,国际航线达到8条,长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670万人次。长白山机场航线跃增至11条,机场吞吐量31.65万人次,同比增长60.9%,实现历史最好水平。航线开发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表扬。

(四)重大旅游活动影响广泛。一是创新召开全省乡村旅游现场会,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二是成功举办“吉林省旅游商品博览会暨旅游购物节”,展馆面积之大、参展商品之广、交易额度之多创历史新高,博览会已经成为提升吉林旅游商品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有效载体。三是高水平举办第二届东北亚旅游论坛,进一步提升吉林省在东北亚各国战略地位和重要影响力。我省对俄、对朝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正式恢复,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异地办证的省份。

(五)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得到强化。宣传贯彻《旅游法》。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多角度贯彻。“十一”黄金周,局领导带队对全省旅游企业和4a级以上景区实施《旅游法》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集中开展两次全省旅游市场检查周等活动,全年吊销5家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协调督办2起重大旅游违规经营案件。保障旅游安全运行。全省共检查旅游企业230家,排查出安全隐患16条。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妥善处理云南“7.14”交通事故。在长白山召开旅游安全应急演练观摩现场会,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旅游标准化水平。抚松县被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安图县及4家旅游企业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单位。有4家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

(六)教育实践活动带来新气象。省旅游局领导班子形成凝聚力。高质量召开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得到省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领导班子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局面。机关正规化建设呈现新面貌。把“六型机关”、“六种风气”和绩效管理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转作风、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机关面貌焕然一新。全省各地发展旅游业势头迅猛。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鼓舞下,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全省旅游系统精神振奋,信心坚定,干劲十足,全力以赴把旅游业建成支柱产业。

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旅游行业广大干部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旅游局,向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全省旅游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全省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旅游市场下行压力大,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上半年我省旅游市场增幅减缓。二是旅游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需要优化,投资拉动、消费带动占有份额较低,旅游产品缺乏有效组合,产品供给不足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三是旅游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不完善、不配套,还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四是施行《旅游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逐一加以解决。

二、20xx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重要一年。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把旅游业加快培育和形成我省新的四大支柱产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打造旅游业升级版,旅游总收入增长25%以上”。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做出的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是吉林旅游业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正逐步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缓慢回暖,各国都把振兴旅游业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途径;从国内看,旅游市场依然活跃,各地一批超大规模的旅游项目开工建设;很多地方都召开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或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新的发展目标。应该说,新一轮的旅游发展高潮正在到来。新形势下的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调整产业结构的新支撑,打造现代服务业的新引擎,传播吉林文化的新载体,建设幸福吉林的新内涵,实现惠民富民的新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式,促进产业融合的新形态。我们要认清形势,善抓机遇,推动发展。

全省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化旅游业改革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文化为内涵,项目为载体,创新为动力,贯彻依法治旅,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和丰富产业链条,全面打造旅游业升级版,加快把旅游业建成新的支柱产业。发展目标:预计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1947万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总收入1847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为20xx年再“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

(一)明确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基本思路。把旅游业建设成新的支柱产业这是今年全省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举全省之力加快推进。围绕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当务之急做好三件事:一是开好一个产业大会。1月2日在我局上报的《关于筹备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报告》上,伟根副省长和朝鲁省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同意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产业大会,初步定于1季度召开,拟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重要讲话,邀请国家旅游局主要领导出席并讲话,安排省旅游局、省发改委、长白山管委会等作表态性发言。经过前一段全力筹备,目前领导讲话及相关会议文件起草基本就绪,力争把这届产业大会开成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二是出台一个好的政策。我局对《关于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意见》重新研究起草,重点研究政策在指导性和操作性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并落实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任务分工,目前已聘请中国旅游研究院等机构专家参与论证,近期上报省政府审定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争取在产业大会上印发。三是实施“12345工程”。即建设“一个目标”(旅游支柱产业),实施“两大战略”(长白山带动、长吉图旅游先导),推进“三项建设”(生态旅游体系、旅游产品体系、信息化体系),促进“四个统筹”(旅游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建设统筹、相关产业统筹、六大要素统筹),实现“五个突破”(打造旅游业升级版、深化旅游业改革、促进融合发展、扩大国际旅游合作、壮大县域旅游经济)。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方式抓好会议精神和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地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将政策效应转化为强大的旅游生产力。

(二)全面打造吉林旅游业升级版。这是“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的现实选择,是引领全省旅游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的有效举措,是顺应日益增长的大众化旅游时代到来的战略抉择,更是旅游业强身固本、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经省政府同意,确定20xx年为旅游业升级基础建设年,20xx年为旅游业升级完善提升年。要重点围绕培育壮大旅行社、提升景区规模和水平、提高星级饭店质量、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旅游产业集中区建设、大力开发旅游市场、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强力推进吉林旅游航空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实施人才兴旅等进行全面升级,以此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各地要精心组织开展“美好吉林·旅游风云榜”候选项目推选活动,充分利用“中国旅游风云榜”平台和市场影响力,争取在更广的范围、更大的平台、更高的层次上参与20xx年“中国旅游风云榜”推选活动,充分评价、展示和发展自我,全面提升吉林旅游业升级版的影响力。

各地围绕打造旅游业升级版,第一,要深化改革,形成内生动力。精简行政审批,下放事权,省旅游局已将质量等级评定逐级下放给市(州)和县(市),组织探索和实践旅游资源管理一体化新模式,进一步营造环境,提供服务,促进发展。第二,要扩大开放,增强发展活力。要以开放的思维发展旅游大产业,强化与发改、财政、住建、农业、林业、水利等职能部门的横向综合协调,与旅游企业、涉旅部门的纵向联系沟通,与文化、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三,要开展创建,提升产业实力。各地全面打造升级版,要以旅行社壮大发展推进方案和“美好吉林·旅游风云榜”推选活动为抓手,通过数量扩大产生规模,质量提升产生效益,体量壮大做强产业,实现数量、质量、体量三统一,有效推动各类创建载体活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在创建中图崛起,在竞争中求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推进旅游规划和项目建设。一要规划引领、谋划好产业布局和发展蓝图。上半年完成《吉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把我省旅游的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发展步骤谋划好,为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做好顶层设计。编制《吉林省旅游营地建设规划》、《吉林省西部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各地要争取利用2年时间,完成市(州)、县(市)及重点景区的规划编制工作。二要充分运用资源普查结果。各地要按照《吉林省第二次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方案》,积极主动地做好各个环节普查工作的落实。同时,要注重挖掘整理旅游资源中蕴含的文化底蕴,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活化旅游产品。三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省重点旅游项目达到187个,总投资367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各地在项目谋划和包装上要符合市场需求、特色要突出、对应国家支持政策。加快推进万科松花湖国际度假区、长白山广泽旅游度假区等在建项目;以长春莲花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引领,建设5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落实吉办发〔20xx〕26号文件精神,推动“一核七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大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水上旅游开发力度,在有条件的城市水域开展水上旅游项目。四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12个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开工并投入使用。上半年完成旅游道路标识、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房车、帐篷营地度假旅游,在旅游重点城市、交通节点力争开工建设10个旅游营地。提升景区服务功能,4a级以上景区都要逐步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年内建成电子门票和电子导游功能。

(四)市场开发和宣传推广工作要有新突破。一是完善市场推广体系建设。形成省、市、县“三位一体”的旅游宣传推广体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省里抓整体形象推广、地方抓目的地形象推广、企业抓产品和服务信息推广的责任分工,加大对旅游企业宣传推广的支持力度。二是深度开拓境内外旅游市场。国内市场要在扩大市场份额上下功夫,巩固传统客源市场,力争东北、北京、“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国内市场提升20%;创新手段重点开发成长性好的山东、四川、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重点出游大省等客源市场,力争提升25%。入境市场要重点做好在俄罗斯、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深度推广工作,市场增幅达到20%。努力开拓欧美远程市场。要重点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做好央视国际频道的广告投放工作。三是创新手段和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新媒体和新平台,做好营销策划,立体全面的加大宣传力度。四是以产品为纽带开展区域联合宣传促销。围绕我省东、西、南线和边境游精品线路,支持各地开展联合推广活动,鼓励企业参与营销推广。五是继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客源地营销。针对重点客源地开展精准营销,组织境内外旅行商和媒体来我省采风、踏线。六是承办好第六届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圆桌会议。此次会议是海峡两岸旅游交流最高规格的会议,参会人员多,接待任务重。省旅游局及有关市、县和企业要抓紧落实任务和责任,提前做好各项筹备工作。通过精心设计考察路线,充分展示我省旅游精品,进一步提高吉林省旅游的影响力,实现对台市场开发的新突破。

(五)吉林旅游航空建设要有新进展。尽快实现通化机场通航。加快组建吉林航空公司步伐,上半年与合作单位共同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吸引航空公司参与吉林航空市场运营。加大工作协调力度,积极开发国内国际航线,加密航班,优化时刻,更换大机型,增加运力。到今年底,长春机场新增10个重点地级客源城市航线,航线基本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接近1000万人次,航线达到128条,国内国际通航城市达到85个。

(六)着力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实现新突破。全省约9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县域,县域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全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把旅游业纳入县域经济突破重点领域,计划上半年召开全省旅游经济县域突破现场会,交流工作经验,出台《吉林省旅游经济县域突破工作方案》,提升县域在全省旅游业重要地位,培育县域旅游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扩大县域旅游经济总量。要以特色城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旅游名镇,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旅游强县(市)、旅游名镇,成为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典型和样板。各地要加快制定和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境外资本、企业集团参与县域旅游的开发建设,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

(七)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业在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丰富了产业形态,壮大了产业体系。要把相关产业和非相关产业先进生产要素融入到旅游发展中,今年要推动重点领域的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推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把旅游业作为展示吉林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吉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贯彻实施《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以旅游带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繁荣的互动发展。加快长白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开发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精品项目,优先支持开展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旅游演艺等活动,在重点旅游城市建设旅游文化主题街区。二是推进旅游与工农业融合。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培育一批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村、示范户,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使其成为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旅游扶贫的典型和引领。适时召开乡村旅游现场会,进一步总结推广经验,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制定《乡村旅游示范县标准》、《乡村旅游家庭旅馆评定标准》、《乡村旅游酒店评定标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工业旅游状况摸底,出台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评定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工业旅游创建单位。三是推进旅游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围绕“智慧旅游”主题年,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启动吉林省旅游云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快建设“两个中心”(旅游云基础设施服务中心和旅游调度指挥中心,由应急指挥系统和辅助调度系统组成)和“六个平台”(旅游集群网络平台、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旅游景区监控平台、旅游营销平台和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各地要把旅游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年一项重点工作,在统一组织、统一规划下积极推进旅游数字化管理及智慧旅游建设,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式提升旅游业现代化水平。四是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旅游与体育运动、科技教育、医疗保健、军事主题等特色产业融合的新产品开发,满足大众多样化休闲度假需求,培育开发新业态和产品,形成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八)进一步扩大东北亚国际旅游合作。一是实施“长吉图旅游先导”战略,充分发挥延边、通化、白山等沿边地区的区位优势和长春、吉林、长白山等地区交通集聚、龙头景区的优势,加强与周边省份区域合作和开发,打造东北东部边境旅游经济带,进一步丰富边境游、跨国游市场,扩大边境、入境旅游,努力打造东北亚旅游区域中心。二是加强东北亚国际旅游合作,继续举办好第三届“大图们倡议”东北亚旅游论坛,牵头组织中韩俄蒙日5国相关地区建立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交流机制,定期就区域旅游合作磋商,务实解决问题。三是发挥吉林省在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开辟东北亚旅游线路,推动图们江出海游和东北亚陆海联运环海邮轮旅游项目,加快开通中俄、中蒙跨境自驾车游项目,打造东北亚知名旅游目的地。四是培育旅游商品市场体系,举办“20xx东北亚(吉林)旅游商品博览会”,赴韩国、俄罗斯举办首届“中国·吉林旅游商品博览会暨旅游推介活动”,扩大我省旅游商品的国际市场影响力。实施旅游购物提升工程,举办“吉林省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开展吉林省“名、特、优”旅游商品、“旅游购物推荐商店”、“旅游购物诚信商店”评定工作。

(九)依法治旅,强化市场监管和旅游安全。要全面贯彻实施《旅游法》,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游客的共同责任。要注重把握贯彻实施《旅游法》的新机遇,切实走向依法治旅的轨道。必须坚持管理和促进并重,当前各方面关注比较多的是管理规定的落实,对于促进发展的要求,整体推进不够。必须坚持治理和提升并重,只抓治理不抓素质提升,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坚持主管和共管并重,旅游法的执法主体是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齐抓共管。结合旅游行政职能建设,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构或工作机制;依法完善旅游市场投诉和执法、旅游安全保障、旅游规划编制和评估、旅游促进和公共服务、旅游景区管理等五大机制。围绕《旅游法》实施后带来的市场变化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研,推动配套制度的立、改、废,制定规范执法的实施细则。按照国家旅游局部署,开展《旅游法》执法大检查。配合省人大加快《吉林省旅游条例》修订进程,年底前完成《条例》初稿。要集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治理,这是贯彻施行《旅游法》的务实行动,是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下大力气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各地要按照《全省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依法严厉打击诱导、欺骗、强迫和变相强迫游客消费的行为,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规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加大违法行为曝光力度。要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落实《旅游经营服务“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加快完善旅游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制度。抓好文明旅游工作,全行业要培育和践行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各级旅游部门要创新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措施,切实抓好宣传、教育、引导和养成。要加强旅游应急管理,按照《旅游法》要求,建立安全应急事件监测、评估制度,对旅游安全、隐患治理排查等实现信息化管理。修订旅游安全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在重点旅游城市建立旅游应急救援队伍,同时提高游客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要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深化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扩大试点单位范围。修订《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漂流旅游经营场所质量标准》,出台《工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和《旅游景区导游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

(十)加强旅游管理和行业队伍建设。适应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需要,建立现代化治理体系,做到管理行业有标准,管理自身有办法。一是建立行业管理新机制。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年继续实行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实施绩效考核。省旅游局运用绩效管理这一科学有效载体,把质量考评体系与绩效评估有机结合,对各市(州)旅游工作及局机关内部实行绩效管理考评。其目的就是创新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绩效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各级旅游部门要自加压力,负重前行,扎实工作,切实增强发展旅游业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有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使命感,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和指标的落实。二是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各级旅游部门要把夯实旅游工作基础作为重点,下大力做好资料收集、登记建档、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建立现代化管理档案,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有效指导工作,使全系统旅游工作在规范化、正规化、制度化建设上有明显的提升。三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各级旅游部门要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提高服务基层、服务游客、服务企业的能力,直面矛盾,开拓进取,一抓到底,务见成效。四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教育优势,推进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依托高校开展旅游行政干部和旅游企业高管的继续教育,委托高校做好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课题研究。以国家旅游东北培训基地为依托,探索建立吉林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小语种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加强旅游岗位和技能培训,定期举办讲座和专业技能大赛,完善旅游职业资格、职称和技能等级认证制度。推动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导游职称制度,落实导游薪酬和社会保险制度。要进一步增强各级旅游部门的凝聚力,充分尊重旅游人才,努力提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游客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旅游局建成全行业的服务之家。

同志们,新的一年,打造旅游业升级版,建设支柱产业无疑将成为吉林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我们坚信,创新赢得世界,发展成就梦想!各级旅游部门是发展旅游业的推动者,旅行社、景区、饭店等旅游企业是壮大旅游产业的生力军,旅游院校是培养旅游人才的高地,在座的各位都肩负着重要而光荣的使命。过去大家为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贡献,今后我们一定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社会的支持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在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征途上大展身手,建功立业,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把旅游业建成新的支柱产业而不懈奋斗!

全省旅游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和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xx年全省旅游工作,全面分析旅游业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今年重点任务,为即将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做好准备工作。

下面,我代表省旅游局讲两个方面意见:

一、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全省旅游行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部署要求,有效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我省旅游市场呈现逆势增长态势,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369.28万人次,同比增长15.57%;实现旅游总收入1477.08亿元,同比增长25.38%,相当于全省gdp的11.37%。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27.35万人次,同比增长7.68%;旅游外汇收入5.70亿美元,同比增长15.31%;接待国内游客10241.93万人次,同比增长15.67%;国内旅游收入1441.64亿元,同比增长25.70%。全省旅游业超额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增长25%的发展目标。

(一)旅游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规划加快编制。全省编制的各类旅游规划达31项。《吉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大纲论证,《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吉林省旅游营地建设规划》启动编制;查干湖、莲花山、防川等重点景区规划正在修改完善。部署和启动第二次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落实有关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目前各地资源普查正在有序推进。旅游项目进展顺利。全省旅游重点项目221个,完成投资278.3亿元,同比增长30%。万科松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开工,长白山1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全省12个城市游客咨询服务中心项目完成前期审批手续,吉林、大安等地主体完工;通往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交通标识建设完成选址等工作。莲花山旅游度假区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旅游宣传推广全面创新。去年,我省旅游营销从思路、手段到渠道实现了重大转变。一是新媒体、新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宣传推广工作水平。“交换冬天”主题营销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技术,采取微博、微信、电商等新媒体网络营销,仅网上参与和关注“交换冬天”活动的人数就超过了1亿人次,预计广东向我省组织游客近3万余人次。二是加强区域合作,与客源地市场互动、客源互换,扩大了吉林旅游的影响。在上海合作开展的“海誓山盟”营销活动入题角度新颖,在吉-沪两地市场产生良好反响,被中国旅游风云榜评为“20xx中国十大旅游营销创新”奖。三是重点旅游节事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形成了持续影响力。长春净月潭打造堪称东北亚最大的雪雕园,延吉市投入巨资新开发长白山冰雪世界项目,填补了我省冬季大规模“冰、雪”雕塑产品的空白。俄罗斯“中国旅游年”系列活动,形式创新,内涵丰富。元月1日,珲春市政府、朝鲜罗先市观光局、俄罗斯哈桑区政府共同组织“望三国、观日出,新年祈福节”,这是我省首次组织的中朝俄共同参与的大型旅游节事活动,产生广泛影响。四是“走出去、请进来”取得良好效果。年内邀请了上海、广东、江苏及俄罗斯、香港、澳门、中国台湾等境内外客源市场的旅行商、媒体记者赴我省采风、踏线,长春等地主动开拓市场,赴珠三角、华东地区开展巡回促销,扩大了市场份额。五是旅游产品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长白山被评为20xx“美丽中国”十佳旅游景区,我省东北白山松水之旅被评为20xx“美丽中国”十佳旅游主题线路。

(三)旅游航空建设实现新突破。去年是我省航线开发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新开通国内航线33条,加密北京、成都等5条繁忙机场航线航班;新开通国际航线4条,加密延吉—首尔航班。目前,全省国内航线达到96条,国际航线达到8条,长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670万人次。长白山机场航线跃增至11条,机场吞吐量31.65万人次,同比增长60.9%,实现历史最好水平。航线开发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表扬。

(四)重大旅游活动影响广泛。一是创新召开全省乡村旅游现场会,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二是成功举办“吉林省旅游商品博览会暨旅游购物节”,展馆面积之大、参展商品之广、交易额度之多创历史新高,博览会已经成为提升吉林旅游商品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有效载体。三是高水平举办第二届东北亚旅游论坛,进一步提升吉林省在东北亚各国战略地位和重要影响力。我省对俄、对朝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正式恢复,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异地办证的省份。

(五)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得到强化。宣传贯彻《旅游法》。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多角度贯彻。“十一”黄金周,局领导带队对全省旅游企业和4a级以上景区实施《旅游法》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集中开展两次全省旅游市场检查周等活动,全年吊销5家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协调督办2起重大旅游违规经营案件。保障旅游安全运行。全省共检查旅游企业230家,排查出安全隐患16条。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妥善处理云南“7.14”交通事故。在长白山召开旅游安全应急演练观摩现场会,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旅游标准化水平。抚松县被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安图县及4家旅游企业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单位。有4家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

(六)教育实践活动带来新气象。省旅游局领导班子形成凝聚力。高质量召开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得到省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领导班子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局面。机关正规化建设呈现新面貌。把“六型机关”、“六种风气”和绩效管理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转作风、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机关面貌焕然一新。全省各地发展旅游业势头迅猛。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鼓舞下,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全省旅游系统精神振奋,信心坚定,干劲十足,全力以赴把旅游业建成支柱产业。

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旅游行业广大干部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旅游局,向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全省旅游战线同志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全省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旅游市场下行压力大,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上半年我省旅游市场增幅减缓。二是旅游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需要优化,投资拉动、消费带动占有份额较低,旅游产品缺乏有效组合,产品供给不足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三是旅游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不完善、不配套,还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四是施行《旅游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逐一加以解决。

二、20xx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重要一年。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把旅游业加快培育和形成我省新的四大支柱产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打造旅游业升级版,旅游总收入增长25%以上”。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做出的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是吉林旅游业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正逐步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缓慢回暖,各国都把振兴旅游业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途径;从国内看,旅游市场依然活跃,各地一批超大规模的旅游项目开工建设;很多地方都召开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或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新的发展目标。应该说,新一轮的旅游发展高潮正在到来。新形势下的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调整产业结构的新支撑,打造现代服务业的新引擎,传播吉林文化的新载体,建设幸福吉林的新内涵,实现惠民富民的新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式,促进产业融合的新形态。我们要认清形势,善抓机遇,推动发展。

全省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化旅游业改革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文化为内涵,项目为载体,创新为动力,贯彻依法治旅,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和丰富产业链条,全面打造旅游业升级版,加快把旅游业建成新的支柱产业。发展目标:预计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1947万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总收入1847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为20xx年再“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

(一)明确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基本思路。把旅游业建设成新的支柱产业这是今年全省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举全省之力加快推进。围绕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当务之急做好三件事:一是开好一个产业大会。1月2日在我局上报的《关于筹备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报告》上,伟根副省长和朝鲁省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同意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产业大会,初步定于1季度召开,拟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重要讲话,邀请国家旅游局主要领导出席并讲话,安排省旅游局、省发改委、长白山管委会等作表态性发言。经过前一段全力筹备,目前领导讲话及相关会议文件起草基本就绪,力争把这届产业大会开成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二是出台一个好的政策。我局对《关于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意见》重新研究起草,重点研究政策在指导性和操作性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并落实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任务分工,目前已聘请中国旅游研究院等机构专家参与论证,近期上报省政府审定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争取在产业大会上印发。三是实施“12345工程”。即建设“一个目标”(旅游支柱产业),实施“两大战略”(长白山带动、长吉图旅游先导),推进“三项建设”(生态旅游体系、旅游产品体系、信息化体系),促进“四个统筹”(旅游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建设统筹、相关产业统筹、六大要素统筹),实现“五个突破”(打造旅游业升级版、深化旅游业改革、促进融合发展、扩大国际旅游合作、壮大县域旅游经济)。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方式抓好会议精神和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地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将政策效应转化为强大的旅游生产力。

(二)全面打造吉林旅游业升级版。这是“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的现实选择,是引领全省旅游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的有效举措,是顺应日益增长的大众化旅游时代到来的战略抉择,更是旅游业强身固本、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经省政府同意,确定20xx年为旅游业升级基础建设年,20xx年为旅游业升级完善提升年。要重点围绕培育壮大旅行社、提升景区规模和水平、提高星级饭店质量、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旅游产业集中区建设、大力开发旅游市场、加快旅游商品开发、强力推进吉林旅游航空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实施人才兴旅等进行全面升级,以此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各地要精心组织开展“美好吉林·旅游风云榜”候选项目推选活动,充分利用“中国旅游风云榜”平台和市场影响力,争取在更广的范围、更大的平台、更高的层次上参与20xx年“中国旅游风云榜”推选活动,充分评价、展示和发展自我,全面提升吉林旅游业升级版的影响力。

各地围绕打造旅游业升级版,第一,要深化改革,形成内生动力。精简行政审批,下放事权,省旅游局已将质量等级评定逐级下放给市(州)和县(市),组织探索和实践旅游资源管理一体化新模式,进一步营造环境,提供服务,促进发展。第二,要扩大开放,增强发展活力。要以开放的思维发展旅游大产业,强化与发改、财政、住建、农业、林业、水利等职能部门的横向综合协调,与旅游企业、涉旅部门的纵向联系沟通,与文化、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三,要开展创建,提升产业实力。各地全面打造升级版,要以旅行社壮大发展推进方案和“美好吉林·旅游风云榜”推选活动为抓手,通过数量扩大产生规模,质量提升产生效益,体量壮大做强产业,实现数量、质量、体量三统一,有效推动各类创建载体活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在创建中图崛起,在竞争中求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推进旅游规划和项目建设。一要规划引领、谋划好产业布局和发展蓝图。上半年完成《吉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把我省旅游的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发展步骤谋划好,为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做好顶层设计。编制《吉林省旅游营地建设规划》、《吉林省西部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各地要争取利用2年时间,完成市(州)、县(市)及重点景区的规划编制工作。二要充分运用资源普查结果。各地要按照《吉林省第二次旅游资源普查。

工作方案。

》,积极主动地做好各个环节普查工作的落实。同时,要注重挖掘整理旅游资源中蕴含的文化底蕴,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活化旅游产品。三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省重点旅游项目达到187个,总投资367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各地在项目谋划和包装上要符合市场需求、特色要突出、对应国家支持政策。加快推进万科松花湖国际度假区、长白山广泽旅游度假区等在建项目;以长春莲花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引领,建设5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落实吉办发〔20xx〕26号文件精神,推动“一核七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大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水上旅游开发力度,在有条件的城市水域开展水上旅游项目。四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12个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开工并投入使用。上半年完成旅游道路标识、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房车、帐篷营地度假旅游,在旅游重点城市、交通节点力争开工建设10个旅游营地。提升景区服务功能,4a级以上景区都要逐步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年内建成电子门票和电子导游功能。

(四)市场开发和宣传推广工作要有新突破。一是完善市场推广体系建设。形成省、市、县“三位一体”的旅游宣传推广体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省里抓整体形象推广、地方抓目的地形象推广、企业抓产品和服务信息推广的责任分工,加大对旅游企业宣传推广的支持力度。二是深度开拓境内外旅游市场。国内市场要在扩大市场份额上下功夫,巩固传统客源市场,力争东北、北京、“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国内市场提升20%;创新手段重点开发成长性好的山东、四川、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重点出游大省等客源市场,力争提升25%。入境市场要重点做好在俄罗斯、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深度推广工作,市场增幅达到20%。努力开拓欧美远程市场。要重点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做好央视国际频道的广告投放工作。三是创新手段和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新媒体和新平台,做好营销策划,立体全面的加大宣传力度。四是以产品为纽带开展区域联合宣传促销。围绕我省东、西、南线和边境游精品线路,支持各地开展联合推广活动,鼓励企业参与营销推广。五是继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客源地营销。针对重点客源地开展精准营销,组织境内外旅行商和媒体来我省采风、踏线。六是承办好第六届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圆桌会议。此次会议是海峡两岸旅游交流最高规格的会议,参会人员多,接待任务重。省旅游局及有关市、县和企业要抓紧落实任务和责任,提前做好各项筹备工作。通过精心设计考察路线,充分展示我省旅游精品,进一步提高吉林省旅游的影响力,实现对台市场开发的新突破。

(五)吉林旅游航空建设要有新进展。尽快实现通化机场通航。加快组建吉林航空公司步伐,上半年与合作单位共同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吸引航空公司参与吉林航空市场运营。加大工作协调力度,积极开发国内国际航线,加密航班,优化时刻,更换大机型,增加运力。到今年底,长春机场新增10个重点地级客源城市航线,航线基本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接近1000万人次,航线达到128条,国内国际通航城市达到85个。

(六)着力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实现新突破。全省约9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县域,县域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全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把旅游业纳入县域经济突破重点领域,计划上半年召开全省旅游经济县域突破现场会,交流工作经验,出台《吉林省旅游经济县域突破工作方案》,提升县域在全省旅游业重要地位,培育县域旅游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扩大县域旅游经济总量。要以特色城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旅游名镇,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旅游强县(市)、旅游名镇,成为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典型和样板。各地要加快制定和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境外资本、企业集团参与县域旅游的开发建设,推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

(七)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业在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丰富了产业形态,壮大了产业体系。要把相关产业和非相关产业先进生产要素融入到旅游发展中,今年要推动重点领域的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推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把旅游业作为展示吉林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吉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贯彻实施《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以旅游带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繁荣的互动发展。加快长白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开发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精品项目,优先支持开展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旅游演艺等活动,在重点旅游城市建设旅游文化主题街区。二是推进旅游与工农业融合。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培育一批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村、示范户,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使其成为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旅游扶贫的典型和引领。适时召开乡村旅游现场会,进一步总结推广经验,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制定《乡村旅游示范县标准》、《乡村旅游家庭旅馆评定标准》、《乡村旅游酒店评定标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工业旅游状况摸底,出台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评定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工业旅游创建单位。三是推进旅游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围绕“智慧旅游”主题年,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启动吉林省旅游云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快建设“两个中心”(旅游云基础设施服务中心和旅游调度指挥中心,由应急指挥系统和辅助调度系统组成)和“六个平台”(旅游集群网络平台、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旅游景区监控平台、旅游营销平台和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各地要把旅游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年一项重点工作,在统一组织、统一规划下积极推进旅游数字化管理及智慧旅游建设,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式提升旅游业现代化水平。四是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旅游与体育运动、科技教育、医疗保健、军事主题等特色产业融合的新产品开发,满足大众多样化休闲度假需求,培育开发新业态和产品,形成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八)进一步扩大东北亚国际旅游合作。一是实施“长吉图旅游先导”战略,充分发挥延边、通化、白山等沿边地区的区位优势和长春、吉林、长白山等地区交通集聚、龙头景区的优势,加强与周边省份区域合作和开发,打造东北东部边境旅游经济带,进一步丰富边境游、跨国游市场,扩大边境、入境旅游,努力打造东北亚旅游区域中心。二是加强东北亚国际旅游合作,继续举办好第三届“大图们倡议”东北亚旅游论坛,牵头组织中韩俄蒙日5国相关地区建立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交流机制,定期就区域旅游合作磋商,务实解决问题。三是发挥吉林省在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开辟东北亚旅游线路,推动图们江出海游和东北亚陆海联运环海邮轮旅游项目,加快开通中俄、中蒙跨境自驾车游项目,打造东北亚知名旅游目的地。四是培育旅游商品市场体系,举办“20xx东北亚(吉林)旅游商品博览会”,赴韩国、俄罗斯举办首届“中国·吉林旅游商品博览会暨旅游推介活动”,扩大我省旅游商品的国际市场影响力。实施旅游购物提升工程,举办“吉林省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开展吉林省“名、特、优”旅游商品、“旅游购物推荐商店”、“旅游购物诚信商店”评定工作。

(九)依法治旅,强化市场监管和旅游安全。要全面贯彻实施《旅游法》,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游客的共同责任。要注重把握贯彻实施《旅游法》的新机遇,切实走向依法治旅的轨道。必须坚持管理和促进并重,当前各方面关注比较多的是管理规定的落实,对于促进发展的要求,整体推进不够。必须坚持治理和提升并重,只抓治理不抓素质提升,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坚持主管和共管并重,旅游法的执法主体是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齐抓共管。结合旅游行政职能建设,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构或工作机制;依法完善旅游市场投诉和执法、旅游安全保障、旅游规划编制和评估、旅游促进和公共服务、旅游景区管理等五大机制。围绕《旅游法》实施后带来的市场变化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研,推动配套制度的立、改、废,制定规范执法的实施细则。按照国家旅游局部署,开展《旅游法》执法大检查。配合省人大加快《吉林省旅游条例》修订进程,年底前完成《条例》初稿。要集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治理,这是贯彻施行《旅游法》的务实行动,是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下大力气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各地要按照《全省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依法严厉打击诱导、欺骗、强迫和变相强迫游客消费的行为,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规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加大违法行为曝光力度。要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落实《旅游经营服务“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加快完善旅游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制度。抓好文明旅游工作,全行业要培育和践行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各级旅游部门要创新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措施,切实抓好宣传、教育、引导和养成。要加强旅游应急管理,按照《旅游法》要求,建立安全应急事件监测、评估制度,对旅游安全、隐患治理排查等实现信息化管理。修订旅游安全。

应急预案。

强化应急演练在重点旅游城市建立旅游应急救援队伍同时提高游客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要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深化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扩大试点单位范围。修订《旅游滑雪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漂流旅游经营场所质量标准》出台《工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和《旅游景区导游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

(十)加强旅游管理和行业队伍建设。适应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需要,建立现代化治理体系,做到管理行业有标准,管理自身有办法。一是建立行业管理新机制。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年继续实行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实施绩效考核。省旅游局运用绩效管理这一科学有效载体,把质量考评体系与绩效评估有机结合,对各市(州)旅游工作及局机关内部实行绩效管理考评。其目的就是创新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绩效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各级旅游部门要自加压力,负重前行,扎实工作,切实增强发展旅游业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有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使命感,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和指标的落实。二是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各级旅游部门要把夯实旅游工作基础作为重点,下大力做好资料收集、登记建档、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建立现代化管理档案,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有效指导工作,使全系统旅游工作在规范化、正规化、制度化建设上有明显的提升。三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各级旅游部门要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提高服务基层、服务游客、服务企业的能力,直面矛盾,开拓进取,一抓到底,务见成效。四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教育优势,推进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依托高校开展旅游行政干部和旅游企业高管的继续教育,委托高校做好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课题研究。以国家旅游东北培训基地为依托,探索建立吉林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小语种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加强旅游岗位和技能培训,定期举办讲座和专业技能大赛,完善旅游职业资格、职称和技能等级认证制度。推动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导游职称制度,落实导游薪酬和社会保险制度。要进一步增强各级旅游部门的凝聚力,充分尊重旅游人才,努力提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游客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旅游局建成全行业的服务之家。

同志们,新的一年,打造旅游业升级版,建设支柱产业无疑将成为吉林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我们坚信,创新赢得世界,发展成就梦想!各级旅游部门是发展旅游业的推动者,旅行社、景区、饭店等旅游企业是壮大旅游产业的生力军,旅游院校是培养旅游人才的高地,在座的各位都肩负着重要而光荣的使命。过去大家为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贡献,今后我们一定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社会的支持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在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征途上大展身手,建功立业,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把旅游业建成新的支柱产业而不懈奋斗!

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代表省旅游局党组给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旅游行业的干部职工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愉快,猪年大吉!

3

页,当前第。

2

1

2

3

省旅游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旅游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旅游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许多亮点:一是旅游业战略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研究旅游产业发展,讨论并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正式发文,对今后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二是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市累计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比增17.07%和19.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6和5.06个百分点;旅游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市gdp达9%,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柱产业。同时,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对城市品牌形象的贡献不断提高。三是高端旅游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同安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进行收尾阶段,凯宾斯基、威斯汀等高端酒店建成并投入运营,集美国际马戏城等大型高端旅游文化项目动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较好地丰富我市的旅游产品,有力地拓展我市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四是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高。全年游客满意度位列全国60个重点旅游城市第6名,连续3年排在全国前10名,与三亚、丽江等10个城市一起被评为20xx年度国内最佳旅游目的地。

这些成绩,是在去年国内外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取得的,很不容易,凝聚了各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旅游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旅游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向全市旅游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20xx年是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刚才,国彬局长对去年的工作作了总结,对今年全市旅游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都赞成,希望各区、各部门抓好落实。这里,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全面推进《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

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是指导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全面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支持和做好旅游的首要任务。近期,市两办将下发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责任分工,各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实际和工作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共同促进我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高标准推进旅游规划工作。

要高度重视规划对旅游发展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切实把“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四高标准和“全域5a”的理念,融入到**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的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规划中,要牢牢把握区位优势与对台优势,尤其是自然禀赋优势和历史人文优势,高标准地编制全市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和各分区规划。市旅游部门、规划部门要把岛内外一体化、厦漳泉旅游同城化和区域旅游合作落实在区域规划上;要积极会同各相关部门联合编制旅游各旅游要素的分项规划。在制订规划工作计划时,要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分步骤加以推进,今年要重点抓好旅游景区专项规划、旅游交通专项规划、旅游文化产业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着力抓好鼓浪屿申遗相关工作。

鼓浪屿是烫金的名片,也是旅游的象征。鼓浪屿申遗对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风貌,提升旅游品牌和城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去年,我市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遗预备名录,根据初步的计划安排,鼓浪屿很有可能被我国列入20xx年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正式推荐名单。按照这样的安排,20xx年初就必须提交申遗文本,20xx年中就将迎来申遗专家的考察评估。因此,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繁重艰巨,各项申遗工作的完成情况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决定性意义。鼓浪屿管委会要全力以赴做好申遗的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各相关部门也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命令感,共同配合做好申遗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环境的综合整治、文化品位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工作。

四、加快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

要围绕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突出对台优势与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要积极拓宽旅游的国际化视野,打响海峡旅游品牌,积极发展具有国际化、现代化水平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体康乐等旅游项目和产品。要高度重视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有力提升旅游品牌与品味。要找准营销切入点,尽快策划生成在国内外叫得响的主题口号和图像标识。要善于运用现代营销手段,拓展网络营销和在线旅游等,全面提升旅游推广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要加强协调,积极整合各方面宣传营销渠道与资源,形成对外宣传营销的合力。

五、积极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以高起点、高标准和形成具有竞争优势为导向,大力推进重大旅游项目的策划招商和规划建设,以项目为抓手,带动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近期,国务院刚刚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气候环境和文化品位非常适合发展休闲旅游,应该充分把握这一契机,深度挖掘和策划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的中高端休闲旅游项目与产品。另外,要突出我市滨海旅游和海峡旅游特色,如省里新近出台的《福建省海岛保护规划》提出的无居民海岛开发政策,策划生成一批重大旅游招商项目,积极引进和开发新兴旅游业态;同时,积极做好“三维”招商,继续跟进西班牙水上乐园、环东海域酒店群等高端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国际邮轮母港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要积极帮助和推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正阳直升机旅游服务中心等重点旅游项目做好营销宣传。

六、不断提升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

要根据《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要求,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一是着力提升旅游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建立以手机位置服务为核心,以旅游电子信息屏和数字电视为补充,以旅游网站、旅游热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配套的全市旅游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加强旅游休闲服务信息披露和旅游休闲目的地安全风险信息提示,加快形成方便实用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二是加快推进游客集散中心等城市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道路标识系统,健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的旅游交通服务功能,提升旅游交通服务保障水平。三是加强旅游休闲的安全、卫生等保障工作,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健全旅游安全救援体系。四是加强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休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质量,加快旅游休闲各类紧缺人才培养。五是大力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我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范,同时,抓紧制定出台扶持和管理旅行社、星级酒店、景区升级的政策措施,不断提升我市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六是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和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业法制环境,提升依法治旅水平。

七、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精神,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筹建工作。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和协调职能。各区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要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积极推进旅游与海洋、文化、体育、农业、工业、商贸产业的深度融合,重点打造滨海旅游、商务会展、休闲度假、文体康乐等四大系列旅游产品。要积极引进和拓展更多的旅游新业态,加快旅游产业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多元化、复合型旅游转变。要积极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的多部门联合预审制度,积极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突出重点,强化导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同志们,今年旅游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各项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实干兴旅,依法促旅,为实现全市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矿山安全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同志们:

我们都很清楚,xx镇的支柱产业是煤炭矿山企业,全镇23个工业企业就有12个是井工企业。井工企业是高危产业,井下职工的生命安全时常受到威胁,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就会死人,所以,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是我们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座的都是在企业工作的党员,是我镇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是插在群众当中的一面面鲜艳的旗帜,在各方面都起着先锋模范作用。你们工作在安全生产的第一线,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安全习惯、安全知识技术、工作的责任心,都关系着职工的生命安全,我希望大家能增强安全意识、练好安全技术本领,人人争上安全放心岗,当好安全把关人,在安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0*年,我们面临十分严峻的安全形势,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超标250%,直接影响了我镇经济发展。今年,政府和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安全技术改造,采取了许多预防安全的工作措施,目前还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但是,我们一点都不能马虎,时刻都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要紧紧扭住安全生产这条线不放。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经济,安全是我镇发展的第一要务,只有抓好了安全工作,我镇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在企业工作的党员就是安全先锋、就是安全模范,就要在“百安”创建活动中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就要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带领群众职工自觉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上安全岗、干标准活,为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党员要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这个主题开展工作。

在企业工作的党员,就应该以企业的安全生产为已任,爱岗敬业、勤奋学习,与时俱进,自觉遵守安全工作纪律,用心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推进企业进步中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影响并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永恒主题,党员就是安全生产的领头羊,时刻要战斗在安全生产的最前线,在安全思想、安全技术上都要比一般职工要强,一定要深刻领会党中央“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工作精神。一是带头学习好安全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政府和企业每年都要举办企业安全技术培训,这是对职工生命的关心和爱护,党员就要带头学习,带头钻研安全技术。在自己的工作环境里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把自己学到的安全知识用于检查隐患、排除险情。和东煤矿的党员梁顺刚同志就是个善于动脑筋的人,他看到巷道的直木支撑爱出问题,就建议采用玄狐支撑,结果就成了一项发明,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二是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我们工作的环境是一个充满危险的环境,那我们时刻都要养成检查隐患、遵守规程的习惯。也许有的职工安全意识不是那么强烈,我们就应该时常提醒他们,坚决纠正违规操作。

二、党员要模范执行规程争上安全岗。

爱岗敬业是党的光荣传统,党员的工作岗位就应该放上先锋岗位的红牌牌,党员的胸前就应该佩带上模范标兵的红牌。党委每年都评选了一批先锋岗位、模范标兵,给他们发了牌,大家就要大大方方的摆出来、戴起来,那是我们的荣誉标志,也是督促我们进步的准则。看到它我们才会时刻想到我们是党员,应该比别人做得好。每个党员都要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标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把自己的工作做细致、做规范,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成安全示范岗。一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要懂得规程,会熟练操作,争做操作规程的模范。二是督促身边的同志落实规程,做到规程对号,自觉上规范岗。三是不违章违规,做到本人无事故,身边无事故,岗位无事故,把好自己岗位上的安全关。四是党员要带头查隐患,堵漏洞,积极向组织提合理化建议,堵赛不安全漏洞。

三、党员要立足岗位当好安全把关人。

我们都很清楚,xx镇的支柱产业是煤炭矿山企业,全镇23个工业企业就有12个是井工企业。井工企业是高危产业,井下职工的生命安全时常受到威胁,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就会死人,所以,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是我们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座的都是在企业工作的党员,是我镇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是插在群众当中的一面面鲜艳的旗帜,在各方面都起着先锋模范作用。你们工作在安全生产的第一线,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安全习惯、安全知识技术、工作的责任心,都关系着职工的生命安全,我希望大家能增强安全意识、练好安全技术本领,人人争上安全放心岗,当好安全把关人,在安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0*年,我们面临十分严峻的安全形势,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超标250%,直接影响了我镇经济发展。今年,政府和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安全技术改造,采取了许多预防安全的工作措施,目前还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但是,我们一点都不能马虎,时刻都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要紧紧扭住安全生产这条线不放。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经济,安全是我镇发展的第一要务,只有抓好了安全工作,我镇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在企业工作的党员就是安全先锋、就是安全模范,就要在“百安”创建活动中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就要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带领群众职工自觉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上安全岗、干标准活,为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党员要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这个主题开展工作。

在企业工作的党员,就应该以企业的安全生产为已任,爱岗敬业、勤奋学习,与时俱进,自觉遵守安全工作纪律,用心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推进企业进步中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影响并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永恒主题,党员就是安全生产的领头羊,时刻要战斗在安全生产的最前线,在安全思想、安全技术上都要比一般职工要强,一定要深刻领会党中央“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工作精神。一是带头学习好安全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政府和企业每年都要举办企业安全技术培训,这是对职工生命的关心和爱护,党员就要带头学习,带头钻研安全技术。在自己的工作环境里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把自己学到的安全知识用于检查隐患、排除险情。和东煤矿的党员梁顺刚同志就是个善于动脑筋的人,他看到巷道的直木支撑爱出问题,就建议采用玄狐支撑,结果就成了一项发明,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二是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我们工作的环境是一个充满危险的环境,那我们时刻都要养成检查隐患、遵守规程的习惯。也许有的职工安全意识不是那么强烈,我们就应该时常提醒他们,坚决纠正违规操作。

二、党员要模范执行规程争上安全岗。

爱岗敬业是党的光荣传统,党员的工作岗位就应该放上先锋岗位的红牌牌,党员的胸前就应该佩带上模范标兵的红牌。党委每年都评选了一批先锋岗位、模范标兵,给他们发了牌,大家就要大大方方的摆出来、戴起来,那是我们的荣誉标志,也是督促我们进步的准则。看到它我们才会时刻想到我们是党员,应该比别人做得好。每个党员都要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标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把自己的工作做细致、做规范,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成安全示范岗。一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要懂得规程,会熟练操作,争做操作规程的模范。二是督促身边的同志落实规程,做到规程对号,自觉上规范岗。三是不违章违规,做到本人无事故,身边无事故,岗位无事故,把好自己岗位上的安全关。四是党员要带头查隐患,堵漏洞,积极向组织提合理化建议,堵赛不安全漏洞。

三、党员要立足岗位当好安全把关人。

一个企业的安全工作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岗位做好了就行了,需要整体配合,要每个人都把好安全关才行,就是一个环节、一个岗位出了安全故障,其他岗位就要受到牵连,哪怕是很简单的一个违规操作隐患,都可能让使同一个环境工作的同志受伤害,或者是让在那个地方路过的同志受伤害。为了使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我们希望党员同志要自觉当好安全把关人,特别是生产班组的组长、队长一定要把管理重点放到安全管理上。监督好手下的每一个职工按规范进行操作,决不能出现违规操作现象;坚持检查工作环境中的每一个细节地方,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自己布置了工作后一定要亲自去检查验收,决不能在安全上偷懒,要对大家的生命负责任;坚持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树立我要安全的意识,树立素质比物质更宝贵,安全比进尺更重要的安全理念。党员同志还要在困难和危险时刻勇敢的站出来,疏散人员、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在5月12日地震发生的时候,新和煤业的新党员朱付文同志就做得很好,他第一个感觉到地震来临,可他并没有第一个逃生,而是首先招呼周围的职工:“地震了,快跑!”大家跑完了,他又不顾同志们的劝阻,从东巷跑到西巷去帮助疏散其他组的同志,结果他才是全矿最后一个从井下出来的人。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最后,我祝愿大家都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家和万事兴!

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们:

今天,西乡安监办检查组莅临我工业园进行安全检查指导,按照检查日程安排,我代表淼英辉工业园、园区事业部对我工业园区安全工作向各位作简要汇报:

一、工业园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在总公司雷董、雷总的高度重视和总公司投资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的大力支持下,我园区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安监办委托的铭安公司复查合格率为:96.3%。近段时期以来,我园区事业部的全体同仁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园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日益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园区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进一步落实到位。

根据总公司的统一工作部署,园区事业部已于11月正式组建成立。目前,园区事业部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全部落实到位,园区事业部下属:安防部、仓务部、总务部。安防部担负园区安全巡查,剧毒品开、锁缸,安全押运等工作,现有人员16人。仓务部担负剧毒品仓、危化品仓管理工作,现有人员7人。总务部担负员工食堂安全卫生、一卡通、水电收费、安全清洁生产、电工维修等后勤工作,现有人员15人。

1.2、园区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

为规范园区管理,我园区事业部根据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业实际,制定了《园区事业部各主要工种的管控节点》、《园区事业部安全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协议》、《外来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协议书》、《各种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职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各种隐患汇报制度及工作流程》等工作实施方案,使我园区事业部安全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化、制度化,有力地指导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3、安全基础设施档次进一步提高。

不断加大对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个月初,我们还对车间的监控设备进行了维护,并对现有的监控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确保所有的重点地方都在监控之中,没有盲点。11月份我们对车间应急灯、安全出口灯、指示标识牌等完成了安装,对重点部位的防雷、报警装置进行了报价,随后投入安装,完成了对公司的基础设施投入提升一个档次。

1.4、安全清洁工作进一步加强。

根据园区事业部新的安全清洁卫生的要求,调整了清洁人员的上班时间,早上5:30上班,中午10:30下班,下午2:00上班,晚上18:00下班,为了整治车间乱丢烟头、纸屑、垃圾现象,我们通过近两个月的悉心经营,共完成了各楼层的桶装垃圾箱,使园区各个监控点都有垃圾收集点,清洁人员每小时清洁点检1次,运用pdca工作法,这一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1.5、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公司通过引进人才,管理机构的变革,重新确立了园区事业部新的领导班子成员,规划了安全管理目标及管控重点,实行了安全目标绩效考核体系,现正实行。

二、本园区事业部安全工作尚存在的问题。

1、园区内工作人员安全观念不强。不少员工文化水平很低,理解力和接触新事物比较慢。员工岁数较大,工作随意性较强,违规操作时有发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时刚刚纠正过来的操作规程,没过多久又被违反,给安巡人员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加强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证。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讲话材料,仅供参考。

同志们:

刚才,中华局长通报了近期全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下步工作,希望大家按照区安委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下面,就如何抓好下步安全生产工作,我再强调两点意见。

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一直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但多次下发通知,而且是逢会必讲。希望大家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狠抓事故防范,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是一定要把落实安全责任作为遏制事故的重中之重。在下步工作中,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在座的各位,都是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好属地领导责任、行业直接监管责任、安监部门综合监管责任和专业部门的专业监管责任。同时,要对安全生产责任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解,全面落实好分管领导的分管责任、相关科室负责人、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做到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不留盲区和死角。

二是一定要把强化安全意识作为遏制事故的现实举措。应该说,现在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缺的不是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缺的不是监管手段和政策措施,缺的不是经验和教训,缺的是对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缺的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缺的是贯彻上级安排部署的坚定性。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压力,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克服麻痹、侥幸心理,认真查找工作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把工作做得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加大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企业在以人为本还是以利为本、安全第一还是效益第一等原则性问题上保持清醒认识,在速度、质量、效益与安全的辩证关系上保持清醒认识,自觉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三是一定要把生命至上作为遏制事故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也是安全生产的核心。抓安全生产本身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希望大家敬畏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这是安全生产的底线,也是做人做事的底线。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防范在先的意识,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突出重点领域,狠抓关键环节,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下一步工作中,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全面开展全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改,狠抓安全生产各项专项整治工作落实。要结合本辖区、本系统、本行业和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明确集中排查整治的对象和内容,制定周密的排查整治方案,按网格责任划分,明确职责分工,全面落实网格监管责任,立即组织力量,集中时间精力,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对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地毯式排查治理,切实消除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和事故隐患。这里我强调一点,区政府将严肃责任追究,对排查整治不认真、走过场的单位和个人,要视同发生事故进行严肃处理。

一是要组织开展好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要深入所有高危企业扎实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切实消除各类事故隐患。要加大对煤矿、非煤矿山、油气、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机械制造、工业加工等企业的隐患排查力度,突出对各岗位、各部位、各工艺流程的排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日检查、周调度、月总结、季报告“四项”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强火工品、化学原料使用、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加大重大危险源监控力度,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立即整改,严防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发生。要摸清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底数,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

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生产。各责任部门要密切关注即将关闭和搬迁企业的生产状况,坚决杜绝未经许可生产和擅自改变工艺生产的现象发生,严厉打击各种非法生产行为,绝不能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二是要组织开展好火灾事故隐患的集中排查整治。要组织力量深入人员密集场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易燃易爆企业、消防重点单位以及城中村、“三合一”场所,清剿火患,加强对各生产经营单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使用、电器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以及消防设施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各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期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无阻,确保消防设施和电气设施安全运行。要加强户籍化管理,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健全事故。

应急预案。

并组织演练,切实落实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完善消防设施器材,加强对从业人员消防安全培训教育,进一步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

三是要组织开展好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集中排查整治。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要根据“冬运”交通运输特点规律,扎实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隐患集中排查,加强路面监控,严厉打击超载、超速、超限等“三超”行为和其它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和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要督促各类运输企业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加强对司乘人员的安全管理,杜绝“三超”行为和无证、无照运营行为的发生。要严格客运站、修理检测、驾校等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坚决防止乘客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进站上车。要加强对各类运输工具技术性能和状况的检查,防止带病运营。要继续加大校车安全检查和管控力度,确保接送学生车辆运行安全无事故。要加强对各类危险桥梁、危险路段的管控,努力消除道路交通隐患。

四是要开展好建筑施工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进入冬季,各项工程施工都在抢时间、抢进度,事故诱发因素增多,安全监管难度加大。住建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在建工程的安全监管,深入建设施工现场,死看死守,认真开展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治。要突出对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作业机械、施工用电等方面的监督检查,重新制定各类施工工程风险防控方案,真正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要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定,切实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现场管理,对现场管理秩序混乱、问题突出、隐患严重的施工工地要坚决停工整改,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要严格落实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燃气、液化气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排查城区燃气管道、燃气加气站、供热管道、供水管道、窨井、供水供热企业的安全管理,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五是要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工作。区安委会五个常设督查检查组,要马上启动新一轮督查检查。具体工作中,要聘请专家,进行科学严谨、周密彻底的督查检查。重点检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运输)、粉尘涉爆、液氮制冷等行业领域企业和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密集型场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重点部位。重点督查企业“四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开展隐患自查自报情况,督查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区安委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和“秋冬会战”各项专项整治开展情况,督查“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落实情况,督查“网格化”管理“四个监管责任”落实情况等。要严格督导企业全面落实日检查、周调度、月总结、季报告工作制度,认真开展网上自查自报;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对检查出的重大问题和隐患,要建立数据库,分类列出清单,以安委会的名义,实施挂牌督办,有执法权的要当场处罚,没有执法权的移交给区安监局执法大队进行处罚,一定要严查严改严罚,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

同志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切实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今天,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第二次安委会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我区安全生产形势,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落实责任,着力夯实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务必做到警钟长鸣。

去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年”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强化监管,狠抓落实,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等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全区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战斗在安全生产工作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同志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仅仅是把安全工作落实在文件上、贯彻在会议中。二是措施不到位。我们一些同志,抓安全工作研究不够、对策不多、措施不力,不善于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来抓安全生产。三是落实不到位。个别乡镇和部门没有把安全工作措施和要求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人头,监督检查不力,一些隐患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安全基础薄弱的问题依旧突出。

同志们,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启示我们,抓安全工作,没有及格线、只有高压线,决不能只满足于完成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要时刻以“居安思危、如履薄冰”的心态警醒自己,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当前,我们要强化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抓安全就是抓发展。一个地方安全生产不出问题,对全局、对发展就是最重要的基础、最有力的支持、最关键的保障。今年是双核双带六区建设的攻坚之年,我们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大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方面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一些新的不安全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安全生产,两手都要实,两手都要硬。如果不统筹兼顾抓好安全生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我们就不可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抓安全就是抓民生。民生问题事关安全,安全问题生命至上。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加宝贵,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最大的利益、最高的利益、最重的利益。安全事故不论大小,都饱含着血与泪、苦与痛、离与合。因此,安全生产说到底是一项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保护生命的工作,也是一项民生工程。作为党员干部,抓好安全生产,是做人的良知、工作的职责、执政的底线、从政的操守。在一个地方工作,我们不能保一方平安,何谈能力,何谈水平,既对不起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期盼,也对不起亲人的支持和个人的努力。只有具备这样一种觉悟和素质,我们才能真正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抓安全就是抓形象。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大局,这既是对我们服务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考验。安全生产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各个方面,只要责任心强,抓得紧、抓得实、抓得好,群众就会说你好、说你行;如果责任心缺失,抓得不好,屡出事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他们就会对我们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对我们失去信心、失去信任。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如果应急处置工作稍有不当,往往会酿成群体性事件,党委、政府就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党委、政府的形象也将难以挽回。同时,一个地方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招商引资必将十分困难,企业稳不住、招商引不入、资金流不进,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事关全局、事关形象、事关发展的重要工作抓细抓紧抓落实。

二、紧扣重点,监管到位,务必做到严防死守。

安全生产面宽量大,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始终坚持紧扣重点,统筹兼顾,盯紧看牢,严防死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域安全、全程安全、全年安全。

(一)要防微杜渐,努力确保全域安全。要以“零事故”为目标,坚持做到“三个强化”。一要强化监管体系建设。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等原则,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责任体系,努力确保全域覆盖、全域安全。横向,要建立完善“安监部门综合协调、主管部门归口主抓、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监管责任体系;纵向,要建立完善区、乡、村三级监管责任体系。同时,加大投入,配齐配强监管队伍,做到机构、职责、编制、人员、经费、装备“六落实”。二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要进一步落实工矿企业、运输企业、建筑企业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手段督促业主落实主体责任。同时,要通过严格的执法检查和经济处罚,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三要强化安全宣传教育。要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充分依靠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宣传先进经验,曝光反面案例,推动全社会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监督安全。要着力抓好安全技能培训,突出抓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特殊工种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各类从业人员熟悉安全生产技能,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二)要盯死看牢,努力确保全程安全。安全生产无小事,任何一个环节的松懈和疏漏,都可能影响到全局工作。为此,各级各部门要努力严把“三个关口”。一要严把审批审查关。要严格施工计划审批和施工方案审查,严把安全生产准入门槛,坚持做到“不安全不审批”,最大限度地指导企业从源头上抓好安全生产,切实为企业的项目建设安全和生产安全把好第一关。二要严把过程监督关。要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认真落实“全过程”监管制度,从严抓好建设进程、交通行程、生产流程中的安全监管工作,逗硬排查每个细节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要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充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三要严把整改落实关。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要彻底整改,坚决杜绝查而不治的现象发生。对于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区分性质程度,分清轻重缓急,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加强监督验收,务必整改到位,坚决做到“不安全不复产”。凡是能够马上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列出时间表,限期整改;对于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要果断采取处罚措施,直至依法关闭,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前段时间,政府督查室对全区重点工作落实不力的搞了一个曝光栏,安监局也要参照搞一个,对没按期整改的隐患公开曝光,不整改落实不消号)。

(三)要常抓不懈,努力确保全年安全。要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坚持做到“三个同步”。一要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同步。对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对一些久治不愈的顽疾,必须重拳出击,实施集中治理,加强长效监管。交通安全,要重点打击超载、超速、超限、非法营运、疲劳驾驶、携带危险品和酒后驾车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好危险路段整治和监控,千方百计避免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发生。消防安全,要重点加强车站、商场、影剧院、网吧、宾馆、饭店、学校、居民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烟花爆竹企业的消防安全检查,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责令停业、限期整改。防汛安全,要重点加强水库、河道汛前检查,保证行洪通道畅通;要加强地质灾害巡查,落实监测、预警机制和避险措施;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开展抢险救援演练。生产安全,要加强重点企业和薄弱企业的安全检查,督促企业严密监控,防止恶性事故。食品药品安全,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源头监控和动态监管,坚决避免伪劣原材料进入企业、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公共安全,要重点抓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的安全防范,完善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突发事件。二要坚持主观能动与完善基础同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无疑是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基本道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凭借现实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尽管受安全思想、安全理念、安全技能、安全素质、安全管理等多种因素制约,但其中最关键的是安全投入问题。事实证明,大部分安全事故都发生在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安全条件差的企业。没有足够的安全投入,就不可能有坚实的安全基础。所以说,企业的安全投入,不是该不该投、愿不愿投的问题,而是必须按规定投、按标准投、无条件投的问题。在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校园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都要加大基础投入,改善硬件条件,将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用,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三要坚持单兵作战与协调联动同步。在具体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即使某一部门单兵作战,取得了计划中的成效,但那也是暂时的,很难巩固,极有可能形成前整后乱、重复发生的恶性循环。所以说,要确保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常态化成效,就必须一改部门单兵作战、各行其是的分散型工作格局,着力推行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联合监管模式,充分发挥区级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发挥乘法效应,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煤矿安全方面,需要安监、经信、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和有关乡镇密切配合;非煤矿山安全方面,需要国土、安监、公安等部门和有关乡镇密切配合;道路交通安全方面,需要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和乡镇密切配合;其他行业安全都要在区安委会的统筹安排布置下,加强联动,深化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区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最佳的、长久的整治效果,才能确保“全年安全”的目标实现。

三、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务必做到令行禁止。

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安全生产可防可控。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强化领导,密切配合,令行禁止,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组织领导要更有力。各乡镇办委和区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亲自抓、负总责,把安全与生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安监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综合监管职责,公安、交通、经信、教育、国土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特别要加强协调配合,决不能孤军作战。其他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

(二)执行落实要更坚决。今年以来,中央、省、市和我区对加强安全生产已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制定了工作措施,许多要求已是三令五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执行。各乡镇办委和区级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执行力,严肃法纪,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绝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坚决防止讲在嘴上、写在手上,而不落实到行动上的现象发生。

(三)责任追究要更严厉。要从严、从重查处安全事故,对于安全生产事故决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否则不仅对事故责任人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而且也无法向组织和人民交待。对于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区委、区政府的态度历来是非常鲜明的。凡因疏于管理、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领导必须依法追究和严肃处理。

(四)值班值守要更到位。要切实加强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特别是节日期间,各乡镇办委和区级部门必须坚持领导带班制度,随时保持信息畅通,若发生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妥善处置,在最短时间内做到领导到位、救援到位、指导到位、处置到位。

这里强调一下,再过几天就是“五一”假期,相关部门要抓紧时间在节前认真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特别要重点加强对车站、商场、学校、宾馆、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检查和整治,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值班制度,带班领导必须亲自在岗带班,以便应对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向上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将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要实行每天报告制度,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各乡镇办委和区级部门要将“五一”节日值班表(带班领导、值班人员、值班电话、手机号码)于4月30日前报区政府办公室和区安办。

同志们,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事关全局,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责任,强化监管,强化执行,把安全生产工作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同志们:

今天这次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非常重要,是今年继加快工业发展表彰动员大会和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区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明确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任务、措施,确保我区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刚才,炳建同志宣读了对20xx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的决定。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全区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我代表区政府与各乡镇办、各有关部门签订了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

责任书。

希望大家切实负起责任。双仁同志对20xx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地总结,对20xx年的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经过各乡镇办、各有关部门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年度责任目标,继续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保证了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取得这样的成效,得益于各乡镇办、各部门和各单位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对大家在过去一年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大局。大家必须高度重视,居安思危,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正确把握国家的宏观政策背景,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xx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第一次把“安全发展”明确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一次在中央全会通报中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第一次把“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明确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今年3月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温家宝所作的《政府。

工作报告。

》中把安全生产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求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他指出“要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切实落实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切实搞好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学校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要依法加强监管,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省市领导同志也多次就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为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努力把我区安全生产工作抓得更实、更好。

(二)正确把握加快发展和安全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必要性。安全发展是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没有安全的发展,就谈不上科学发展,更谈不上加快发展、和谐发展。以为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理论上有两条建树,一是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第二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为本。因为人的生存、生命是第一需要,如果不顾及人的生命和健康,怎么能谈到以人为本呢?所以,安全生产和以人为本的科学观是融为一体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各行各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所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大力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使安全生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相适应。为此,加强安全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

(三)正确把握全区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敏感性。我区作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殊的区位决定了我区安全生产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决定了我们要比其他县市承担更多的责任,承受更大的压力。虽然我区没有矿山和烟花爆竹等易发重特大事故的生产企业,但安全生产仍然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任务依然艰巨,责任十分重大。从客观方面看,目前我区的化工企业有60多家,几乎占了全市的80%,化工产品易燃易爆的特点,导致了我区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自20xx年以来,我区每年平均有70多个项目竣工投产,这些项目在为我区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增加了我们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和压力。从主观方面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存有重大危险源企业,管理者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还不强,部分企业只顾追求经济效益,不愿增加投入,甚至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不完善,个别企业甚至存在拼设备、拼消耗、拼安全的现象,防灾救灾能力差距很大,如果监控、整改不力,随时可能发生事故甚至重特大事故。能不能搞好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和影响全区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当前,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处在生产的安全事故“易发期”;今年又是全国的安全生产“落实年”、“攻坚年”和全省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年”,形势和任务都对我们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理念,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与常抓不懈、治标与治本、安排部署与狠抓落实的关系,努力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关于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刚才双仁同志已经做了安排部署。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突出做到“强化一个责任、加大两个力度、把握三个环节”:

强化一个责任,即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这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首先,要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各乡镇办、各有关部门行政一把手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到突出重要位置。其次,要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要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第三,各乡镇办、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安全生产的考核制度,把安全生产指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实绩考核。

加大两个力度:

一是要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就我区来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和建筑施工依然是专项整治的重点,各乡镇办、各部门、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形成具体的专项整治方案,继续推进以上几个方面的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抓出成效,保障安全。

二是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要切实加强安全执法工作,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强化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已经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要始终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的“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把握三个环节:

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一个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如何,取决于安全生产投入是否到位。最近几年,各生产经营单位着眼于本质安全,在更新设备、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和完善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安全状况明显改善,特别是我们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经过专家论证、企业整改和检查验收等阶段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在许多方面还是存在明显不足,在人员培训、机械设备更新改造、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落实上还没有完全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还没有提升到较高的档次,还必须解放思想,树立长远观念,确保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得到落实。

二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夯实基础,尽快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的状况。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工作标准,使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要大力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三是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术人员短缺,是安全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依法实行强制性全员安全培训制度,规范高危行业招工和劳动管理,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新招工人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达到应知应会的要求后才能上岗。企业负责人要依法取得任职资格证书,严格执行任前培训制度,达不到要求的现职人员要立即调整、离职培训。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加强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

一是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各乡镇办、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分析安全生产形势,认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近期和长远规划,明确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二是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乡镇办、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不同,但工作目标是一致的;管理体制不同,但工作要求是一致的。大家都要围绕压事故、保平安这个整体目标,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大局意识,积极主动相互配合,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安委会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各乡镇办、各有关部门要互相配合,开展好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

三是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各乡镇办、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在抓落实、见实效上下功夫,必须做到严肃法规,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坚决关停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随时有可能发生事故的企业和岗位。强力整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着落,决不能打丝毫折扣,确保万无一失。

四是搞好宣传,加强引导。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忽视安全生产,导致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件,要予以曝光。广泛开展安全科普教育活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民安全意识,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舆论氛围。

同志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刻不容缓。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迅速行动起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查隐患,促整改,切实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实现“谋求新跨越,再造新桃城”创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局党组决定召开的,宝君副局长将代表省局一个时期以来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下一步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希望大家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广借鉴先进经验,抓紧建立完善更加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及坚强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切实提升应对处置各类事故灾难和安全生产突发情况的能力,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推进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已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明确了加强应急管理和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的任务。近一个时期以来,我省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一案三制”工作进展良好。应急预案、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机制法制建设初见成效;二是各市(地)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陆续启动,省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也在积极申请立项之中,双鸭山、伊春等地已经开始平台建设;三是应急宣传与应急演练有序展开。各市(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宣传教育,开展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应急演练;四是应急救援机制行之有效。20**年鸡西市恒山区恒鑫源煤矿“7.31”透水事故发生后,大庆油田公司接到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令,迅速组织救援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检验了机制,锻炼了队伍。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与繁重任务不相适应,尤其是应急管理基础工作滞后,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应急体制、机制、法制不够完善,应急救援宣传教育与保障能力都存在差距。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高危行业和社会公共安全基础仍然薄弱。截至到目前,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3059起,死亡692人,受伤1649人,直接经济损失8047.5万元,同比减少122起、2人、77人和增加2167万元,分别下降3.8%、0.3%、4.5%和上升36.9%。其中,发生较大事故35起,死亡150人,受伤57人,直接经济损失1686.2万元,同比增加6起、47人、持平和1295.2万元,分别上升20.7%、45.6%、持平和331.3%。对此,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十一五”时期全省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实现,以及今年以来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继续趋稳向好,是方方面面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包涵着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战线全体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安全监管局,向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向应急救援队伍的广大指战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抓住重点,强化基础,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指挥”的原则,推进“一案三制”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应急管理工作规律的认识。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要把抢救遇险人员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落实应急演练各项工作,一旦发生事故能够按照预案的要求,迅速有序的展开事故救援工作。

(二)坚持预防为主,把应急救援同事故预防结合起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首先要立足于防范事故发生,做好预警预测工作,加强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加强预防性安全检查,搞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防患于未然。

(三)坚持统一指挥,建立各部门协同应对的安全生产应急联动机制。在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单位,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做到协同配合、科学应对,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故灾难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形成高效快捷、协调互动、资源共享的应急救援快速通道。

(四)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要推进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机构,做到机构、编制、职责、人员、经费“五落实”。要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提高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要强化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故的合力。

(五)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个行业、领域、单位、环节、岗位都要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认真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范应急预案的评审、备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要以生产经营单位为重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落实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管理有人员,投入有保障,增强第一时间处置事故的能力。

完善体系,加快建设,努力为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做出新的贡献。

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和明确要求,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23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89号)下发以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目前我省已经建立了8个省级救援队伍,涵盖了矿山、危化品、油气田、水上搜救等领域,为有效预防和有力处置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提供重要保障。

但是,目前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体系构成尚不完备,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薄弱环节还很多;应急救援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跨地区、跨行业应急救援的组织实施难题较多;应急救援能力参差不齐,救援队伍技术装备水平普遍较低,难以适应复杂环境下的事故抢险救援的需要。所有这些,我们都要引起高度重视,要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的要求,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省级救援队伍建设,带动全省应急救援体系快速发展。省级救援队是全省应急救援体系的中心和支柱,必须把省级救援队建设好,使全省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使之带动整个体系高效运转、富有活力。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完成8个省级应急救援队、2个省级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基地和18个市(地)级应急救援队建设任务。结合推进落实《黑龙江省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点对点”实施方案》工作,统筹考虑省级救援队和培训演练基地建设工作,分两年给8个省级救援队和2个省级培训演练基地配备一些急需的装备,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保障有力。

(二)推进地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现全省应急救援队伍网络化。仅仅依靠几支省级救援队是难以适应全省各种类型、各个等级的事故救援需要的,我们须具备多个层次、多种形式的应急救援力量。既要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省级救援队伍,也要因地制宜,建设大量便捷实用的地方性队伍。大力推动基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地方骨干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积极指导救援队伍与本地区无救援队伍的高危企业签订救助协议,并与当地的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队伍形成综合救援的协调机制。支持民间组织、社会力量参加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切实增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各市(地)局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将市(地)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当地“十二五”规划,切实加强市(地)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

(三)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需要资金的支持,用以改善应急救援工作基础条件,提高装备水平,我们要采取政企共同出资的方式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要加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急救援科研攻关,改善技术装备条件,配置高精尖救援设备,提高救援效率效能。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救援队伍建设,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黑龙江省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暂行办法》,龙煤集团在提取的安全费用中要安排3%用于救援队伍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投入;地方煤矿在提取的安全费用中要按15%至20%的比例用于救援队伍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投入,此项资金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目前,省财政厅已同意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省级救援队伍建设,具体工作正在积极协商之中。

(四)加快省级和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提高信息传输利用效率,为使应急救援体系做到“反应快速、机动灵活、处置高效”提供信息支持。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是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有效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灾难,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必然要求。我省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上,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要求,以及其他省市相比建设滞后。按照《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规定与要求,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系统、信息技术和公共安全科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高效的省、市和救援队伍三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并与国家指挥中心、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加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监督管理,为有效预防和有力处置生产安全事故提供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提升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目前,省级应急平台正在积极申请立项之中,部分地(市)应急平台建设也在积极筹划之中,我们要乘势而上,抓住机遇,加快各级应急平台的建设。

同志们,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是拯救人民生命安全的神圣事业,也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承担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任务十分艰巨,也非常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与时俱进、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促使我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讲话材料,仅供参考。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把区质监分局食品安全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区质监分局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建设中心,认真履行标准、计量、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认证认可工作方面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突出把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区质监局的“一号工程”来抓,初步建立了从源头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动机制。

一是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强化监管职能和领导措施,认真落实全区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布署。根据职能分工,在局内部同各科室,科室到个人,层层签订食品安全。

责任书。

;二是积极服从和配合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领导和指挥,成立了区质监局食品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三是落实企业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首要责任,明确企业法人代表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同企业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

承诺书。

》30余份,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的自律。

二、创新机制,重心下移,全面推动区域监管工作的实施。

一是建立了区域监管机构。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分类监管、重心下移、层级负责”的要求,我们结合本区企业的分布特点,分别在泥沟、涧头两个中心乡、镇设立了2个监管分局,投资10多万元,配备了交通、通讯工具和办公用品等设施,把局机关精干人员向区域监管一线倾斜,同时采取在各乡镇、村和企业聘请协管员和信息员形式,建立了由专职区域监管人员、协管员、信息员组成的监管队伍,区域监管覆盖率实现100。二是完善区域监管工作制度。明确区域监管工作职责、标准、工作内容,使食品监管实现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从“远程管理”到“贴近服务”的转变,从“专职专管”到“社会参与”的转变。

三、摸清底数,分类管理,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动态监管体系。

一是深入开展了企业质量建档工作。组织人员摸清了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底数,并将企业的基本情况录入微机,为每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了电子质量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按照《区域监管工作中企业等级划分及评价标准》,把全区4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划分为a、b、c、d四类,根据类别的不同,把食品定检工作同巡查、回访次数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作坊和区域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从源头得到有效治理。

一是突出重点,开展食品安全区域整治工作。以面粉、肉制品、奶制品、豆制品、儿童食品等为重点食品,以农村、城乡结合部作为重点区域,以突出打击米、面、油、酱油、食醋、婴幼儿奶粉等10类食品的无证生产为抓手,以滥用食品添加剂、文章版权归本站作者所有!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为打击重点,提高对高风险食品的监控能力。20xx年深入开展了“查市场、保两节”、“苏丹红”、乳制品等专项食品执法打假活动,在区驻地繁荣街捣毁一大桶水和劣质小食品加工窝点。去年以来,共查处食品类违法案件20余起,较好地发挥了区域监管的作用。二是坚持分类引导,区别对待。对于集中在农村,以当地初级农产品来料加工为主的小作坊,以积极引导和鼓励联营为主,帮助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既解决小作坊的整治问题,又促进农民增收;对于以生产廉价质劣食品为主,甚至掺杂使假、制假售假的小作坊坚决予以取缔。三是制定了《区质监局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高了应对食品质量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扶优扶强,严格准入,促进我区食品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根据“全市名牌产品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培育发展我区食品企业创名牌。目前,我区食品企业中,忠仁白酒20xx年复审继续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但大部分食品企业是规模小,档次低的家庭作坊式小企业,市场竟争力差,我们要积极扶植企业走联合发展的路子,加强质量管理,积极争创名牌产品,为我区食品企业的发展服务。

二是严格把关,高效服务,积极推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的开展。积极深入企业宣传,加大帮扶力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帮助食品企业加强软硬件建设,改善生产环境,使有一定能力和基础的食品企业达到办证要求。截至目前,我区共有7家食品企业获得了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

20xx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重点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备案的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类进货验收记录、生产记录、销售记录等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提高食品监管的针对性,认真做好区域监管,突出抓好食品企业的日常巡查和建全电子质量档案工作,做好产品定检和节日期间食品监督抽查工作,按照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工作布署,认真做好各类专项监督检查活动。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我们质监部门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各兄弟部门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为更有效的确保我区食品质量安全,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县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也是县食品安全委员会调整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表彰20xx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务。刚才,我们对20xx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与各单位签署了20xx年度工作责任书,下面,根据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切实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xx年,我县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完善监管机制,深入开展治理整顿,狠抓监管措施落实,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食品生产经秩序持续好转,全年没有发生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被菏泽市人民政府授于“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今年3月份又做为全市县区的代表迎接了省食品安全督导考核,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总结去年的工作,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对食品安全工作,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成伟书记、刘文林县长多次作批示、提要求,及时调整充实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班子,设立了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实行有奖举报,完善基层组织,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落实监管责任。与各有关单位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逐级落实监管责任,大力推行网格化监管,定岗、定责、定人、定事,基本实现了监管工作全覆盖、无缝隙。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大力开展企业法人履责报告和公开承诺,督促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三)深入开展治理整顿。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相继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乳制品、“地沟油”、“瘦肉精”、酒类、肉类等十余项专项治理和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行动,组织明查暗访,督促落实措施,严打违法犯罪。县食安办联合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了“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百日行动”,有力的震慑了不法经营者,维护了食品市场的生产经营秩序。

(四)大力推进关键环节监管。各部门按照分工,认真履责,严把关口,初步构筑起了从初级农产品到餐桌全过程监管防线。初级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认证。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严格生产许可,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食品流通环节全面推行“四项制度”和经营自律“三条线”,实行食品可追溯管理。餐饮服务环节。认真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积极开展餐饮具消毒监测。

(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宣传周活动,深入开展“五进”宣传,开设媒体宣传专栏,分级分批开展培训。建立舆情监测和信息报送体系,及时发布监管信息。总之,一年来,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做了大量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奋斗在食品安全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慰问!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就我县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个别环节、有些产品的监管方面,还存在权责不清、职能交叉、监管空档问题,甚至导致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影响了政府形象和监管效率。二是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高,执法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个别食品从业人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法制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高,食品安全违法现象屡有发生。三是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落实政策打折扣、巡查检查走过场,执法不严、处罚不力,甚至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现象还比较常见;在农村许多地方,甚至连索证索票、进货台账制度都形同虚设。四是监管经费不足。执法装备、检测设施还不完备,检验检测项目少,监督抽检经费严重不足。五是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比如:种养殖环节源头污染,食品摊贩治理,食品加工小作坊以及对小饭桌的监管等等,还存在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今后工作中下力气解决。近几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如果食品安全出了问题,巨野的形象就会打折扣,影响当前加快发展的大环境,所以要务必把食品安全工作抓牢、抓好,确保不出问题。

二、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扎扎实实做好20xx年各项工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公众身体健康,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是社会高度关注、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温家宝、副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食品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提出,要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巨野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也是食品生产消费大县。确保食品安全,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做好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大决心,下大气力,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今年是我县全面实施“”规划的关键年,也是党的“”胜利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的食品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全县食品安全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确保公众饮食安全为目标,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网络,创新监管机制,规范市场行为,深化治理整顿,全面加强政府监管,提高我县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为巨野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基层组织。抓基层、打基础,解决好县、镇、村三级有人办事、有钱办事问题,是当前我们最基本、最迫切的任务。要加快镇村两级食品安全组织建设,推进监管部门工作重心下移、职能向基层延伸,健全工作制度,创新监督机制,确保把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纳入监管视野。所以今天我要把这件事情重点强调一下,今年二月份全市食品安全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召开之后,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各镇区、办事处要高度重视,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明确任务目标,制定。

工作方案。

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层层抓落实。

一是镇级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各镇区办要成立由镇区长(主任)任主任,管区书记、包村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吸纳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包镇区或包片区责任人参与的食品安全委员会,要设立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不少于两名。镇、区、办食品安全办公室成立后要在各镇区办政府的领导下,在县食安办的指导下,负责辖区内种养殖、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组织协调、排查整治、投诉举报、节会保障、农村家宴申报审查备案管理、辖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发现报告及处置等工作。

二是建立村级协管网络。各行政村要成立食品安全协管小组,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村干部、退休返村人员、各级人大代表等不低于四名为协管成员。村协管小组要在镇区办食安办的领导下,配合县镇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管,食品安全组织协调、投诉举报、节会保障、农村家宴申报管理、宣传培训、信息收集和报送等日常工作,组织巡查检查,摸排食品安全隐患并如实记录。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按照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向县镇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镇村两级监管、协管人员要于6月30日前到位。县政府食安办要加强工作调度,定期通报情况。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

(二)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从当前形势看,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整顿,仍是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的有效手段。要在继续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开展重点品种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开展系列专项整治活动。突出抓好重点场所、农药兽药残留、畜禽屠宰、调味品、餐具、食品包装材料和学校食堂等专项整治。要突出抓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包括各类小作坊的治理整顿,确保全部纳入监管范围。这些整治活动涉及范围广、任务重、要求高,希望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好落实。一要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按照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重点,量化任务,细化措施,确保实施方案科学合理、便于操作。二要及时开展拉网检查。对近年来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品种,特别是结合今年的整治重点,从源头到生产、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和监督抽查,确保不留死角。三要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隐患,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坚决予以改正。努力做到“四个坚决不放过”,即对原料来源不清、产品流向不明的,坚决不放过;对产品安全隐患和威胁不消除的,坚决不放过;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未受惩处的,坚决不放过;对整改措施不到位的,坚决不放过。特别是对整治中发现的监管空白和薄弱环节,要不等不靠,及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认真解决。四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对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要始终保持严打态势,强化行政执法,结合“打四黑、除四害”,从严从快查处。要搞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案件移送机制,杜绝以罚代刑、有案不移、纵容包庇。对案情重大、影响面广和跨县区的案件,县政府食安办要挂牌督办,限时办结,坚决斩草拔根,切除毒瘤。对今年的各项整治行动,各部门要不等不靠,结合各自实际,统筹衔接,科学安排,确保不漏项、不重复,务求整治实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有些要立即采取措施,尽快解决;有些要着手研究意见,逐步加以解决。凡是部门解决不了的,要逐级反映,由县政府研究解决。

(三)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正本清源,狠抓源头治理,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在抓好专项治理的同时,要健全管理制度,继续强化源头治理。加快“三品”认证基地建设步伐,强化投入品监管,指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健全生产销售档案,建立检验检测制度。建立从养殖场到屠宰企业、到肉类经营户的追溯体系。着力抓好以农药、兽药、渔药等违禁药物使用为重点的农、畜、水产品源头污染治理和投入品专项整治。支持企业技术进步,搞好危害分析,控制关键节点,鼓励采用良好生产规范,加强产品安全控制能力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食品经营场所,鼓励集中交易,引导企业依法生产经营。鼓励食品加工作坊改进生产条件,规范生产行为,提高产品质量。

(四)着力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保障食品安全,既要抓当前,更要重长远,标本兼治、着力治本,下大力抓好基层与基础性工作,努力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完善监管体制。围绕牛、羊及畜禽屠宰监管、食品加工小作坊、餐厨废弃物管理等薄弱环节,加强调查研究,制定管理规范,努力解决监管空白和职能交叉问题。二是加强标准化管理。搞好食品安全标准宣传,督促食品企业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强化企业标准备案管理,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的企业标准。加强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及时掌握标准执行情况,推动标准有效实施。三是加强检验检测、风险监测评估能力建设。食品检验检测和风险评估能力偏低,一直是困扰我县的突出问题。要整合优势资源,改善检测装备,更新执法监管设施,满足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监测网络,提高抽检密度,重点增加食源性疾病监测点。积极实施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加强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估预警。四是加强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应急预案。

和预警防范、信息报告、危害控制、调查处理、舆论引导等应急反应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原则,明确各方职责,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最大限度控制危害、消除影响。五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要尽快健全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实施“黑名单”制度,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逐步建立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对被吊销证照的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实行行业禁入。六是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店”和餐饮环节“餐饮服务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并通过“示范店”模范带头做用,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管理水平。各监管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抓好相关环节食品安全生产经营主体的创建,以点带面,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县政府食安办要尽快拿出工作意见,推动创建顺利开展,确保年内取得显著成效。

(五)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宣传教育是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的重要手段。国家专门印发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要求把食品安全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各单位要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对领导干部和执法队伍的培训,重点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教育,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依法诚信经营。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宣传政府抓食品安全工作的措施、成效,分析食品安全工作形势,引导社会客观、理性地认识食品安全问题。要多形式壮大监管队伍,拓展社会监督,实行群防群控,鼓励公众监督,规范媒体监督,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要抓好山东省有奖举报办法的实施,建立专项基金,规范工作程序,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知识“五进”活动,开展好“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知识科学普及、违法案件警示教育等活动,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和辨假识假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食品行业环节多、链条长、业态复杂,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政府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助、各方联动”的方针,整合行政资源,落实监管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构筑齐抓共管格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食品安全法》规定,地方政府对辖区食品安全负总责。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各单位要按照与县政府签订的工作责任书,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实行分段监管,涉及部门多,要实现无缝隙、全覆盖监管,需要政府统筹组织协调。各位镇区长,办事处主任是辖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重要职责,一定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靠上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监管难题;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组织经常性检查,督促工作落实。政府食安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努力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加强与部门的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形成工作合力。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部门要立足职能,依法履责;相关部门要配套联动,齐抓共管。今年,我县的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已经明确,任务较重。各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全局的高度,加强协调,互相支持,互相补位,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对监管职责尚不明确的,县食安办要加强调研,尽快提出意见,明确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如果哪个部门推诿扯皮,并因此影响了工作,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要创新监管模式,鼓励整合执法资源,采取联合执法,提高监管效能。

(三)强化督导考核。着力抓好镇区政府、各监管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和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对县政府和县食安委部署的工作,县政府食安办要逐项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责成有关部门处理,并报告县政府有关领导,必要时在适当范围内予以通报。要组织好对镇区、对有关监管部门的年度考评,优化评价办法,规范评价程序,完善评价体系。加大对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力度,健全事故查处机制和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对履行监管职责不力、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要严格按照《巨野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办法》追究行政责任,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注重舆论引导。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关注。提高我县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让群众吃得安全、放心,是我们的工作目的。对此,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分析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完善工作措施,积极应对,果断处置。要科学有效的进行舆情信息研判,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迅速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同时,要强化正面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消除公众疑虑,理解支持政府工作,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同志们,确保食品安全,是政府的重要使命,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做好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同志们: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就是要全面总结20xx年以来全县食品安全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食品安全工作,再添措施,再鼓信心,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刚才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对今年的工作作了详细汇报,何世亮同志就近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其作为保民生、促稳定的重要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着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健全制度,落实保障,有力推动了食品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一年来,我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高,全县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食品安全零事故的工作目标,得到了县人大《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的高度评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食品安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忘我工作的结果。

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食品安全工作与其他县、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各种食品安全工作的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对我们不断适应形势,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食品安全风险仍然存在。近一段时期,我县周边地区学校食堂中毒、食用野生菌中毒死亡等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枝江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省、市政府相关领导到国务院接受了诫勉谈话,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二是食品安全监管任务仍然艰巨。我县食品生产集中度不够,工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五小”企业过多,监管难度大,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现象屡禁不止。随着我县健康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和新兴农贸市场的不断壮大,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亟待健全。

为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开拓思路,破解难题,切实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继续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着力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整体水平。

各乡镇政府、各监管部门要紧紧围绕整顿工作总体目标,按照《食品安全法》明确的分段监管原则和各自监管职责,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措施,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切实保证全县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一)以小作坊、散装白酒为重点,全面履行监管职能。一是要把查处取缔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特别是无证餐饮经营和问题乳品清查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取“地毯式”检查,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二是要严厉查处违法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保持高压态势,树立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拓宽投诉举报渠道,根据群众投诉举报的线索,及时追根溯源,做到“五个不放过”:即每一个案件线索不弄清不放过,依法查处不完成不放过,责任追究不落实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长效机制不建立不放过。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群众反映强烈、性质恶劣的重大案件和上级批转的案件要实行重点督办,限期办结。三是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在监督检查中,做到严谨、细致,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同时针对被检查单位情况和从业人员情况,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工作态度和方法,合理运用批评教育和行政手段,加强指导,督促整改,做好复查验收。

(二)以三聚氰胺、食品添加剂为重点,大力开展清理整顿。一是对三聚氰胺问题绝不手软。三聚氰胺问题是关系政府威信和食品安全部门形象的大问题,我县虽然没有乳制品加工企业,但是在蛋糕加工、含乳饮料制作等行业中仍可能存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严格检测,对发现三聚氰胺问题的相关责任人严惩不贷。二是对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常抓不懈。继续按照“四摸清、五专管”的工作要求做好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即:摸清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状况;摸清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情况和添加剂来源及其合法性;摸清食品生产企业是否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摸清食品生产企业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管理状况。企业食品添加剂管理要做到“五专”,即:专人管理、专柜存放、专人添加、专簿登记、使用专用计量器具。

(三)以节庆日、红白喜事为重点,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各类节庆日和红白喜事是食品安全事件易发的重点时段,特别是在元旦和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各乡镇、各部门更要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问题,强化监管,重点组织好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及时发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各类节日食品的安全。

(四)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迎检为重点,积极做好筹备工作。国务院将对20xx年以来三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组织检查验收,省、市政府将逐级开展检查。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验收标准,查缺补漏,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全面收集整理各项工作资料,及时向县食安办报送,共同做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验收准备工作。

三、强化督查,综合整治,不断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持续发展。

各乡镇政府、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科学监管模式,强化督查,标本兼治,有力促进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分段管理,明确责任。一是要依法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各相关部门要坚持把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时研究、解决本地、本行业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层层抓好落实;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财政投入。二是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责任。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综合协调责任,加强与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经信、畜牧、水产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和工作联系制度,形成监督执法合力。加强法规政策研究和工作督导,认真分析整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监管方式,抓好沟通协调,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各环节的无缝衔接。三是要全面落实各监管部门分段管理责任。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上下联系沟通,确保政令和信息畅通。按照“增强执行力,提高有效性”的要求,明确工作任务,确定整治重点,周密制定方案,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把监管责任明确到位,把整顿任务分解到位,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明确目标,迎难而上,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二)大力整顿,狠抓落实。一是完善工作制度,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督查督办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统计报表制度、投诉举报受理制度等有关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规可循。各乡镇政府、各监管部门要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为抓手,加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体系、检验检测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为实现长效监管奠定基础。要加强食品行业诚信和自律机制建设,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工作经费。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整顿工作量和进度情况,集中人力,综合整治,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形成整体合力。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组织专班对重点线索、重点单位和重点地区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现场督查,抓好大案要案的督查督办工作,认真分析典型案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加强与纪检部门的配合,加大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行政监察力度,适时提出监察建议,并依法严肃查处相关人员的失职渎职、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违纪违法案件。

(三)广泛宣传,正确引导。一是要大力宣传整顿工作成果。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对我县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认可。二是要重视对典型案例的曝光。将食品安全整治信息和监督检查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提高群众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良好氛围。三是要集中开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行业自律,自觉执行各项食品安全制度。

同志们,20xx年即将过去,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要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态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强化监管,扎实整治,为开创全县食品安全工作新局面,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局党组决定召开的,宝君副局长将代表省局总结一个时期以来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下一步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希望大家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广借鉴先进经验,抓紧建立完善更加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及坚强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切实提升应对处置各类事故灾难和安全生产突发情况的能力,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推进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已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明确了加强应急管理和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的任务。近一个时期以来,我省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一案三制”工作进展良好。应急预案、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机制法制建设初见成效;二是各市(地)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陆续启动,省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也在积极申请立项之中,双鸭山、伊春等地已经开始平台建设;三是应急宣传与应急演练有序展开。各市(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宣传教育,开展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应急演练;四是应急救援机制行之有效。20xx年鸡西市恒山区恒鑫源煤矿“7.31”透水事故发生后,大庆油田公司接到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令,迅速组织救援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检验了机制,锻炼了队伍。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与繁重任务不相适应,尤其是应急管理基础工作滞后,应急预案针对性不强,应急体制、机制、法制不够完善,应急救援宣传教育与保障能力都存在差距。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高危行业和社会公共安全基础仍然薄弱。截至到目前,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3059起,死亡692人,受伤1649人,直接经济损失8047.5万元,同比减少122起、2人、77人和增加2167万元,分别下降3.8%、0.3%、4.5%和上升36.9%。其中,发生较大事故35起,死亡150人,受伤57人,直接经济损失1686.2万元,同比增加6起、47人、持平和1295.2万元,分别上升20.7%、45.6%、持平和331.3%。对此,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时期全省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实现,以及今年以来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继续趋稳向好,是方方面面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包涵着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战线全体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安全监管局,向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向应急救援队伍的广大指战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抓住重点,强化基础,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指挥”的原则,推进“一案三制”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对应急管理工作规律的认识。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要把抢救遇险人员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落实应急演练各项工作,一旦发生事故能够按照预案的要求,迅速有序的展开事故救援工作。

(二)坚持预防为主,把应急救援同事故预防结合起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首先要立足于防范事故发生,做好预警预测工作,加强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加强预防性安全检查,搞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防患于未然。

(三)坚持统一指挥,建立各部门协同应对的安全生产应急联动机制。在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单位,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做到协同配合、科学应对,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故灾难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形成高效快捷、协调互动、资源共享的应急救援快速通道。

(四)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要推进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机构,做到机构、编制、职责、人员、经费“五落实”。要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提高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要强化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故的合力。

(五)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个行业、领域、单位、环节、岗位都要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认真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范应急预案的评审、备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要以生产经营单位为重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落实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管理有人员,投入有保障,增强第一时间处置事故的能力。

三、完善体系,加快建设,努力为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做出新的贡献。

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和明确要求,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23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xx〕89号)下发以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目前我省已经建立了8个省级救援队伍,涵盖了矿山、危化品、油气田、水上搜救等领域,为有效预防和有力处置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提供重要保障。

但是,目前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体系构成尚不完备,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薄弱环节还很多;应急救援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跨地区、跨行业应急救援的组织实施难题较多;应急救援能力参差不齐,救援队伍技术装备水平普遍较低,难以适应复杂环境下的事故抢险救援的需要。所有这些,我们都要引起高度重视,要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的要求,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省级救援队伍建设,带动全省应急救援体系快速发展。省级救援队是全省应急救援体系的中心和支柱,必须把省级救援队建设好,使全省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使之带动整个体系高效运转、富有活力。争取到“”期末,完成8个省级应急救援队、2个省级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基地和18个市(地)级应急救援队建设任务。结合推进落实《黑龙江省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点对点”实施方案》工作,统筹考虑省级救援队和培训演练基地建设工作,分两年给8个省级救援队和2个省级培训演练基地配备一些急需的装备,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保障有力。

(二)推进地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现全省应急救援队伍网络化。仅仅依靠几支省级救援队是难以适应全省各种类型、各个等级的事故救援需要的,我们须具备多个层次、多种形式的应急救援力量。既要建设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省级救援队伍,也要因地制宜,建设大量便捷实用的地方性队伍。大力推动基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地方骨干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积极指导救援队伍与本地区无救援队伍的高危企业签订救助协议,并与当地的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队伍形成综合救援的协调机制。支持民间组织、社会力量参加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切实增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各市(地)局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将市(地)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当地“”规划,切实加强市(地)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

(三)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需要资金的支持,用以改善应急救援工作基础条件,提高装备水平,我们要采取政企共同出资的方式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要加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急救援科研攻关,改善技术装备条件,配置高精尖救援设备,提高救援效率效能。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救援队伍建设,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黑龙江省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暂行办法》,龙煤集团在提取的安全费用中要安排3%用于救援队伍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投入;地方煤矿在提取的安全费用中要按15%至20%的比例用于救援队伍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投入,此项资金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目前,省财政厅已同意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省级救援队伍建设,具体工作正在积极协商之中。

(四)加快省级和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提高信息传输利用效率,为使应急救援体系做到“反应快速、机动灵活、处置高效”提供信息支持。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是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有效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灾难,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必然要求。我省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上,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要求,以及其他省市相比建设滞后。按照《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规定与要求,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系统、信息技术和公共安全科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高效的省、市和救援队伍三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并与国家指挥中心、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加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监督管理,为有效预防和有力处置生产安全事故提供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提升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目前,省级应急平台正在积极申请立项之中,部分地(市)应急平台建设也在积极筹划之中,我们要乘势而上,抓住机遇,加快各级应急平台的建设。

同志们,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是拯救人民生命安全的神圣事业,也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承担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任务十分艰巨,也非常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站在“”的新起点,与时俱进、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促使我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旅游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1月27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奇葆书记非常重视旅游工作,专门作了重要批示,高度评价了近几年来我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对“”时期全省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了省委和奇葆书记对全省旅游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是对全省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极大鼓舞和有力鞭策。巨峰省长、彦蓉副省长出席了会议,巨峰省长还作了重要讲话,为我省“”时期旅游业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实现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志们,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我省旅游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遭遇了重大的自然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的严重冲击,饱受重大疫情甲流h1n1的深刻影响,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压力,全省旅游行业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过去的五年中,也是我省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五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1.4%,远远高于全国13.7%的水平,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由的9.8%提高到20xx年的10.8%以上(地震前曾达到11.6%),全省把握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的能力明显提高。“”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州县党政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省级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全省旅游行业的拼搏奋斗!刚才会议表彰了“”时期旅游发展先进单位和个人。在此,我谨代表彦蓉副省长、代表局党组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落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的工作任务,吹响“”的进军号角,所以下面我结合奇葆书记的重要批示和巨峰省长的讲话,以及今年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电视电话会议上,巨峰省长充分肯定了“”时期全省旅游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特别是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站在新的高度,充分认识旅游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全面深刻把握、落实奇葆书记和巨峰省长的重要指示,迅速有力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关键所在。我认为,“”时期,我们至少要从三个方面更好发挥旅游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主动把旅游业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因此我们要主动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在大局中做好战略工作和本职工作的结合,要把培育旅游消费作为落实“扩内需”和“稳外需”战略的有力渠道,作为落实“保增长”和“稳增长”战略的有生力量,落实“调结构”和“促转变”战略的重要方面,平衡地区间与城乡间发展、扩大就业渠道、落实“惠民生”和“促协调”战略的重要工作,使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第二,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旅游具有消费性与生产性双重特征,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消费不仅明显拉动民航、铁路、公路、交通、商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会展、博览等产业发展,也对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等新型服务业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巨峰省长指出,四川的服务业发展是滞后的,服务业要加快发展,旅游、文化是我省的优势之一。去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在服务业增加值中占的比重就达到31.4%,这意味着旅游业已在服务业中占了三分之一,所以要主动的融入到现代服务业中各产业,充分挖掘、利用现代服务业中其他产业的信息、技术,通过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市场、延伸旅游产业链。同时,旅游产业要与其他相关产业或行业的深度融合,加长旅游新业态的产业链。比如,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既既传承了民俗文化,又推进了城市建设和服务业发展,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很好的模式。

第三,把旅游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产业。“改善民生”指的是两层意思,一是旅游已进入大众化消费时期,成为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了,如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就不是民生产业。第二旅游具有突出的富民功能,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首先受益的是老百姓,在红色根据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富民功能更突出。其实旅游不仅富民,也富财政,特别是以旅游业为主的县,像九寨沟县,旅游对财政的贡献应该说相当大的。今后,我们要总结经验、研究市场,细化措施、合理开发,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同志们,我认为,要围绕以上三个方面,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西部经济高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战略高度,对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进行再认识、再提高,深刻体会旅游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再创四川旅游发展奇迹。

二、努力开创“”全省旅游发展新局面。

“”期间我省旅游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采取的许多做法值得总结,巨峰省长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经验,一是政府主导、营造环境,二是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三是细分市场、特色发展,四是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五是扩大宣传、开放合作。这五点总结得相当好,把旅游工作的五个重要方面,以及这五个工作相互的有机关系讲得非常清楚,是全省旅游发展和工作的着力点,我们要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

从我们旅游行业内部推动工作来看,我认为也有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工作方法,至少有四点:一是坚持紧扣中心、遵循规律。这是旅游部门的基本功,作为旅游部门要看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思考旅游工作如何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但光紧扣中心还不行,还要遵循规律发展旅游,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只能做到轰轰烈烈,不能做到扎扎实实。二是坚持面向需求、强化服务。面向需求,就是面向游客需求、面向旅游企业的需求、面向基层政府和基层旅游局的需求,要针对需求来强化服务。三是坚持重心下移、引导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最终要依靠基层,要依靠县、市(州)。但旅游部门一定要指导旅游发展。在上次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上,我向巨峰省长宣传灾区“点石成金”旅游投资理念,即在灾区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城乡建设、风貌改造等方面,稍加投入加上旅游的功能就变成旅游产品了。巨峰省长建议我向市州党委书记、市州长宣传,所以,如果相关市州县,能安排一点钱去完善旅游功能,让旅游部门去指导建设、引导发展,就是做好旅游工作了。四是坚持应对危机,主动创新。我旅游是最能创新的行业,如何创新,首先找难点、找问题、找危机,针对这些再去想办法想措施解决,就是创新。同志们,继续坚持和发扬这些经验,这是工作的思想方法,也是工作方法。对于“”时期我省旅游业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电视电话会议上,巨峰省长已经明确指出了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这里我再强调一下。“”时期,全省旅游发展要按照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为目标,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四川新型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期间,全省旅游发展要坚持和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即数质并举,整体跃升;二是坚持创新发展,要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模式,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集群发展,集群发展是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只有集群发展,才会有规模效应,才能节约运行成本和环境成本。旅游的集群发展是以旅游景区、旅游通道、旅游城镇为旅游要素聚集空间,也是旅游产业布局的空间,要在这三个方面引导推动旅游要素向核心吸引物聚集;四是坚持统筹发展,以统筹的思想和方法,发挥政府、企业、居民三个主体作用,促进文化与生态、供给与需求、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等协调发展,同时要统筹旅游形象、功能和机制;五是坚持绿色发展,要把旅游开发中的资源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甚至把破坏变成有利,如杭州西溪湿地开发,把老百姓迁出后丢弃的破船、粪桶等全部利用起来,把破船变成了装饰,把粪桶变成了垃圾桶,游客看到又生态又融洽。因此,要把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之中。

“”时期全省旅游发展目标,得到了蒋省长的充分肯定,认为非常用心、非常有新意。我们把“”目标细分成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行业目标。经济目标是:到20xx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到20xx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比重达到12%以上。昨天在《中国旅游报》上我看了上海市旅游业“”目标,要到5200亿,我省面临的压力更大了。社会目标是:到20xx年全省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00万人,拉动社会就业约450万人。行业目标是:力争到“”末,全省旅游行业发展实现“十百千万”目标,即10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00家星级饭店,10000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培育10家年经营收入超过5亿元、资产10亿元以上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0家以上年经营收入过亿的旅游企业小巨人。

总体来看,我省的指标有点保守,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上海把全市经济发展目标和自己的旅游发展指标结合得很好,大胆地提出了滞留天数、人均消费、入境人次、出境人次等指标,我们要认真研究,是不是把这些目标提出来,而且把任务下到各市州。各市州要有这个意识,提高质量必须在经济效益上下功夫。

“”时期全省旅游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在着力打造核心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力争“多核”带动、“多城市”支撑、“多业态”发展。多核带动,过去四川旅游叫得响的只有九寨沟、峨眉山等少数几个,今后要培育多个核心;多城市支撑,过去只有个成都,今后要结合全省城镇化规划,要培育多城镇支撑。要实现“1+5+10+10”的发展框架:“1”就是“1极”,指成都都市旅游增长极;“5”就是“五大旅游经济板块”,分别是大成都、川东北、川南、攀西、川西旅游经济板块,21个市州全部包括在这个5个板块里了。第一个“10”,是指十大精品旅游区,包括成都、大峨眉、大九寨、攀西、嘉陵江流域、中国白酒金三角、“两湖一山”、中华大熊猫、香格里拉、大巴山等旅游区;第二个“10”,就是“十条精品旅游线路”,指在全省具有带动性的线路,包括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的九环线、成乐雅线、三国文化旅游线、西环线等四条精品线,以及下一步要着力新推的世界遗产旅游线、环贡嘎山旅游线、抗震救灾红色旅游线、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线、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线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还有一项没有讲,就是“”重大旅游项目。规划原来定了12个旅游项目,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这些项目全是宏观项目,而市州提供的项目更多的是产业项目,主要靠市场完成的。因此,会后请各市州花半个月时间,结合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抓紧梳理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如必须开通的旅游公路,必须接通的旅游断头路,旅游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旅游休憩点,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要抓紧报上来,以便争取进入省上计划。

为了确保“”期间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全省旅游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在以下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意义的四个方面,力争实现新的突破。我讲四个工作着力点,或四个大方向的工作。

第一,着力促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转变发展方式,提了很多年,我也曾专门写了文章,系统阐述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但如何在工作中把握,还是个难点,我认为至少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推进产品升级。旅游产品升级必须提上议事日程,产品升级就是满足消费需求取向的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产品要高端化,特别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所谓休闲度假,就是把游客留住,增加停留天数,增加人均消费数。怎么留住游客?当前需求最重要的是健康养生,四川没有海、缺少阳光,但是四川可以发挥健康养生优势,如道教养生,佛教养生、中医药养生等。还有个重要方面,我们在产品开发中要研究如何留住小孩和老人,我今天在这个会上提出来,这不是细节问题,产品升级必须在这上面下功夫,要去指导企业,既满足成人需求,又适合小孩和老人,时间延长了,消费自然就扩大了。二是推动结构优化,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必须优化,我省在娱乐和购物两方面都比较差,要努力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娱乐品牌,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第二,着力培育旅游新业态。一是满足需求创新业态,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只要认清了需求,找准了需求,满足新的需求,自然就创新了业态。二是产业融合创新业态。旅游和文化、农业、工业等融合,通过要素的链接,延伸产业领域,自然产生新业态,拓展旅游要素体系。三是依靠科技创新业态。现在网络、信息技术、数码、激光等高科技领域飞速发展并不断创新,我们要加大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力度,提高全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旅游行业对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今年春节,乐山创新推出了声光秀,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冲击,就是利用高科技创新业态。

第三,着力塑造旅游品牌形象。“”时期不能再仅仅推九寨沟、峨眉山、都江堰、大熊猫等单一旅游品牌了,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打造我们的品牌,一是打造“四川旅游”品牌,这是相对于“中国制造”提出打造“中国服务”品牌而言,打造“中国服务”,中国旅游是最重要的支撑。在四川,就要打造“四川旅游”品牌,这是服务品牌。这个品牌是个整体品牌,是由每一个企业、每一级政府、每一个居民共同完成的,没有行政区域界限,没有所有制界限,更没有政府和老百姓的界限。二是打造旅游品牌体系。“”时期要克服本位主义,不能抱着金品牌不放,虽然还要做好做大,但一定要有全局观和整体意识,把“天下四川,熊猫故乡”这个总体品牌喊响喊亮,建国际国内多元化细分市场组合品牌形象,不同口号的品牌体系,不断增强对市场的感召力,开创旅游组合品牌营销的新格局。另外,在“四川旅游”品牌下,成都、阿坝、乐山等各市州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体系。

第四,着力实施旅游线路统筹。一是用线路统筹的方法解决如何抓旅游的问题。旅游线路统筹理论是全省旅游行业共同完成,这既是思想方法又是工作方法,从哲学的高度把发展旅游的所有方面全部概况了,是科学发展旅游产业的“抓手”,推动旅游产业的切入口和工作要领。国家旅游局也是认可的,已经把线路统筹纳入正在编制的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我省是线路统筹理论的创始地,一定要把这个理论运用好,完善好,发扬光大。二是要用旅游线路统筹促进旅游要素结构的优化。要素结构的优化必须用线路统筹,通过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线路,整合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传统旅游要素,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在广元召开了全省旅游线路统筹现场会,广元市运用旅游线路统筹打造剑昭线成效非常好,很多分管旅游副市长说没有想到广元通过这个抓对了,回去一定要抓线路统筹。一个新生事物,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只要它是真理就会被掌握,就会被认识。三是用旅游线路统筹推动旅游要素集聚发展。要围绕旅游城镇、旅游景区和旅游通道等配置要素,形成一批旅游产业集聚带,推动全省旅游发展从打造旅游经济增长“点”向构筑旅游经济发展“轴”的转变。不仅是一般景区,乡村旅游同样可以运用线路统筹,乡村旅游可以视为一个景区,去乡村旅游的道路同样是旅游通道。

三、准确把握当前我省旅游发展的历史发展方位。

今年,20xx年是特殊而且关键的一年,从我省旅游业的历史发展方位来看,今年是5个时间段的交汇节点。

第一,今年是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第一年。从1999年开始,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多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四川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旅游总收入和增幅都位居西部地区首位,旅游总收入在西部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八个超过千亿元的旅游经济大省。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十年,四川旅游完成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转变,第二个十年,四川旅游要从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第二,今年是“”的开局之年。“”我省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省5年累计实现6438亿元的旅游总收入,接待旅游人数突破10亿,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68倍、2.23倍,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1.4%。“”的大发展为“”的新跨越奠定了基础,也把我们推上了只能上不能下、只能快不能慢、只能好不能差的更高平台。因此“”时期,我们要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是重大战略机遇期和攻坚克难关键时期。

第三,今年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的第二年。地震灾害过后,省政府明确提出了三年提升计划,制定了十大目标任务,并量化分解到每一年度和每个市州。从目前来看,20xx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那么今年非常关键,要实现2200亿的总收入,旅游投资和招商引资要达到“双100亿”。在这里我要讲一下,这个旅游投资不能简单理解为是给旅游局的钱,凡是用在旅游发展的投入和资金,都是旅游投入,要善于统计旅游投入,要按进度报给省旅游局产业处。

第四,今年是灾后重建的最后一年。国务院规定的三年重建任务,今年必须完成。我们现在已经开工86%,完工63%,剩下的这一年全部完成,时间点是9月底,不仅要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还要以加快产业振兴为支撑,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今年是本届政府的决胜之年。明年底后年初,本届政府换届,今年的发展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将直接影响本届政府整体工作的完成,必须全力以赴。今年是抓好“”旅游业发展各项工作,特别是今年各项工作的关键时期,只有抓好了才会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创造出新的辉煌!

四、全力以赴实现“”良好开局。

在准确研判20xx年全省旅游工作的历史方位后,我们要明确今年全省旅游发展的奋斗目标,并且围绕目标,全力以赴抓好重点工作,为“”开好局起好步。

当前全省旅游发展总体目标就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旅游产业这个主题,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这个总体目标下面还有4个分目标。

第一,旅游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经济指标永远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位指标,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计划要达到2200亿元。按照三年提升计划和全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到20xx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要在的基础上净增1000亿,达到250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7%以上,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是1886亿元,按照16%的增长率,今年就要达到2187亿元,20xx年才能达到2500亿元,所以今年2200亿元这个目标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

第二,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数”“质”并举。关键是提高游客数量和停留天数。数量上,要完成三年提升计划中的任务,质量上,要完成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有大突破和旅游服务质量继续提升两个方面的目标任务。去年虽然投诉率下降了30%,但是不等于没有服务质量问题。走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发展道路,是我省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实现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发展质量、综合效益四方面相匹配、相协调、相统一。

第三,旅游信息化、标准化迈出关键一步。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通过信息化引发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运营方式和产业格局的全面变革。今年省旅游局来搭建这个信息平台,虽然是信产公司在运作,但这是全省旅游发展战略,请同志们一定重视并加强监督。要用标准化引领旅游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初步建成全国首个旅游标准化示范省。

第四,在“3+1”四区旅游业发展上取得突破。这是旅游工作紧扣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关键。“3”就是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1”就是地震灾区。“3+1”四区一直以来都是我省旅游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今后要加大力度推动“四区”旅游大发展。

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需要突出做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办好国际文化旅游节,展示灾后旅游重建成果。4月份即将召开的“20xx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主要目的是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和推广我省灾后科学重建的成果和经验。这次活动要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尤其是6个重灾市(州)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围绕“先导产业富民生,科学重建更美丽”的主题,精心策划组织系列主题活动,推广旅游新产品,特别是宣传方面的工作,要提前进行,营造浓厚节庆氛围,注重接待细节,向海内外展示四川旅游灾后重建的新形象、新面貌,进一步扩大四川旅游业的影响力和注意力,3月份就要在省电视台出现题花,3月中旬开始在四川新闻联播播放30多集的报道,希望市州和我们一起来做。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深化“天下四川、熊猫故乡—四川好玩”国内旅游主题,推广系列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建立健全全省旅游整合营销联动机制,放大宣传效应;筹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完善旅游商品和引导自助、自驾游等新业态产品开发的平台。

二是编制完成和下发实施“”规划。全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已经通过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审查,要尽快按照会议要求修改完善,特别是从全省的角度包装策划好项目,各市州也要主动提供项目;还要征求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内外旅游专家意见,组织开展规划环评,尽快按程序报省政府审定批准实施,同时上报国家旅游局;要尽快收集各市(州)“”旅游业发展规划,汇编成册;编辑出版四川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相关成果。此外,还要通过印发、讲座等方式在全行业、全系统大力宣传“”规划,让各市(州)、县(市、区)分管旅游的领导、旅游局长,旅游企业经营者,更多的旅游从业人员了解“”期间四川旅游到底要如何发展,自觉贯彻落实“”规划。

三是引导市(州)、县(市、区)和旅游企业转变发展方式。重点从3个方面进行工作:第一是引导建立休闲度假产品体系。继续开展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出台四川省旅游度假区建设标准,启动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海螺沟、阆中古城、西岭雪山—花水湾、红格温泉等创建国家级度假旅游区工作。鼓励各地积极创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业态,发展和培育温泉、中医药养生、运动休闲、湖滨、森林、冰雪、古镇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第二是指导建设旅游线路精品。要继续巩固市级行政区域内的线路统筹工作,认真总结和全面推广成都、乐山、广元和遂宁等市线路统筹经验和模式,继续完善成乐线、九环线、西环线,要充分利用乐宜、川渝、川陕、川黔、川滇等高速公路开通的机遇,积极探索市际间和省际间联合开展跨区域的旅游线路统筹工作,以打造世界遗产国际精品旅游线、三国文化国际精品旅游线等省际旅游线路产品为抓手,推进成渝、川陕甘等跨区域旅游发展的实质性协作,实现品牌共享、客源共享、市场共享和优势叠加。第三是指导建立旅游目的地体系。围绕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形成的交通优势,着力建设、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多层级的旅游城镇、旅游景区,构建和完善现代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和现代旅游信息服务网络,形成“点”、“轴”、“片”有机结合的旅游“通道经济”发展格局,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和综合效益。

四是引导和指导“3+1”四区旅游大发展。这一点既是今年的目标任务,又是重点工作。民族地区,以深入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xx年)》为重点,特别是抓好藏区旅游,重点结合“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特别是抓好乡村旅游,来抓好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藏区精品旅游线路、精美的藏区旅游村寨和规范化的精品藏家乐、牧家乐;革命老区,要配合国家旅游局做好《西南片区红色旅游规划》编制,积极发挥省红办职能,加强与发改、交通、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合作,争取支持,加大对红色旅游景区、城镇和通道的建设力度,增强革命老区持续发展能力;贫困地区,今年重点抓秦巴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要做好《秦巴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策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优先发展乡村旅游;还有就是大小凉山的扶贫,要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脱贫致富。地震灾区,借助“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组织开展《“三基地一窗口”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大力推进都江堰减灾防灾国际学术会议中心、汶川映秀5.12地震纪念馆、北川曲山大爱中国博物馆)、绵竹汉旺地震工业遗址博览园、什邡穿心店志愿者公园、青川东河口5.12地震遗址公园、都江堰虹口地震遗址地等产品建设;重点深入实施好灾区“新五大旅游行动”,打造大龙门山等新旅游经济区,以树特色品牌、推线路产品、拓客源市场、提服务品质为抓手,提升地震灾区旅游的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灾区旅游产业振兴,增强我省灾区造血功能。

五是基本完成旅行社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要全面推广使用好旅游信息采集体系,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要采纳我们提出的旅游信息采集长效机制。今年要基本完成四川旅游综合数据库和四川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平台,争取推广旅行社600家,构建全省旅游景区、酒店、车辆、乡村旅游等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系统;改版四川旅游政务网、资讯网,建立商务网,整合建立“四川旅游网”,政务网改版一定要漂亮,要有特色,一看就是四川旅游;21个市州、80个县市区旅游网站改版要有新亮点,整合省、市、县三级网站系统。深入推进千条线路工程,提高线路编制的数量和质量,探索线路信息采集、更新的长效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一定要把宣传重点放在网络上,加大网络投入。

六是基本完成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大力实施“四川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工程,搭建横向从政府到企业,纵向从省—市(州)—县(市、区)的试点体系;举办全省旅游标准化培训会及阶段性工作会,在全省旅游行业普及旅游标准观念,提高旅游标准意识,增强旅游标准技能;对全省旅游行业标准制定、实施及监督等行为进行统一规范,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旅游标准化试点评价体系;制定涵盖旅游业基础标准、旅游业工作标准、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和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等方面的地方标准20部,构建完善的旅游标准化体系;创新标准实施方式,加大对各类创建单位的辅导力度,引进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各类旅游标准实施效果进行效果评估;构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宣传和报告机制,定期向社会和媒体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在中国旅游报和四川旅游政务网开辟“旅游标准化试点”专栏。

七是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我一直认为,服务是旅游业的第一生产力。随着旅游进入大众化阶段,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后,能否提高普通旅游者特别是散客的“快乐指数”,将反作用于旅游产业发展。第一,要求旅游企业和服务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我省还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特别是建立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主要靠标准化,就是建立游客满意度的测评和游客满意度的监控体系机制。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旅游服务的重视程度,继续加强旅游安全检查、督促、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大旅游应急管理工作力度,着力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接待能力,树立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促进旅游产业和城市整体发展联动,使旅游服务提升成为一项系统工程。第二,就是要积极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理性消费和依法消费,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引导,让游客识别消费陷阱,走出旅游消费误区,树立成熟的消费心理,共铸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和谐氛围。今年春节后省旅游局的第一个新闻通气会就是理性消费、文明消费。当然还要两头抓,加强对旅行社的规范和引导,各级旅游协会一定要发挥好作用。

八是进一步加强旅游部门自身建设和行风建设。近年来我省旅游行业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旅游系统机关作风明显改进,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普遍赞誉,去年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省旅游局政风总体评议满意率为100%,对全省旅游行风总体评议满意率为98%,全省游客百万投诉率为0.4,比上年下降30%。全省旅游行业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一批过硬的干部队伍。在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省旅游局的干部作风总体是好的,但我觉得也还有些问题,比如向下伸手、对下摊派,尤其是一些个人的事情向下面提要求;全省旅游系统干部作风总体不错,但我觉得还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强化党风廉政和党性建设,要加强业务素质建设,努力学专业成内行,不要当官做老爷。各级领导务必把队伍建设好,这不光是地方党政的要求,将直接影响我省旅游行业的作风,务必摆正心态,把各级旅游部门建成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树立良好的旅游行风,行业风气,要将旅游行风建设融入到行业监管、法制建设、执法检查、诚信建设之中,变管理为服务,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重点解决损害游客合法权益,损害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权益的突出问题,为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20xx年是我省旅游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加以研究,以适应更高的要求。对于旅游业来说,我前面总结了四点,这个地方我只讲两句话,要干好工作就必须“跳出旅游抓旅游,遵循规律抓旅游”,作为主要思想。跳出旅游抓旅游,实际上就是紧扣中心,怎么紧贴党委政府领导思考的重点。遵循规律抓旅游,是要求我们按照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市场规律、供给与需求规律来抓旅游。实现“跳出旅游抓旅游、遵循规律抓旅游”,根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具体来讲,我提六个方面要求,一是深化需求市场的研究,强化以销定产的意识;二是进行要素配置研究,贯穿线路统筹意识;三是开展横向对比研究,树立学习竞争意识;四是针对重点难点研究,强化创新发展意识;五是搞好统筹协调研究,筑牢团结协作意识;六是注重轻重缓急研究,强化集体领导意识。这是我在省旅游局全体干部职工会上讲过的,这里提出来,希望与各位同志共勉,以便更好地推动旅游工作。

同志们,推动“”更好更快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年,虽然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要求更高,但机遇更多、信心更足。新的一年,我们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国家旅游局的正确指导,有省直各部门的积极支持,有各市、州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全省旅游业界的努力拼搏,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按照省委九届八次会议精神和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做到不自满、不松懈、不犹豫,强势推进、强力执行、强化落实,切实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为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开好头、起好步,为建成西部经济高地,特别是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的90周年诞辰!

谢谢大家!

旅游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按照会议安排,赵红副市长等会要做重要讲话,现先由我代表市旅游局作个发言,向大家汇报过去一年全市旅游工作情况,提出今年旅游工作打算。

20xx年,全市旅游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旅游局的工作部署,围绕建设区域旅游休闲中心、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和生态滨海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大力打造“海风潮韵休闲之都”旅游形象,切实推进旅游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推动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创新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和节庆活动,着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年实现接待游客2412.43万人次,同比增长15.14%,其中过夜游客1447.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0.09亿元,同比增长36.25%,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工作如下:

(一)大力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大环境。

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旅游工作。去年1月,我市印发了《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汕头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促进全市旅游业加快发展。去年6月,借鉴旅游发达城市的经验做法,市政府对市旅游业发展协调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调整,由郑人豪市长亲自担任协调委主任,常务副市长担任常务副主任,分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并印发了《汕头市旅游业发展协调委员会工作职责》、《汕头市旅游业发展协调委员会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我市旅游业的统筹协调领导,加大对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形成支持和推动发展大旅游的新格局。

(二)切实推进资源开发建设和旅游规划编制。

一是推动一批旅游区和星级饭店升级改造。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全面推动各旅游区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功能。经过努力,莲花峰风景区成功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我市第7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南澳岛海滨路祥云广场游步道、环岛景观带青澳湾节点游步道、展南亭及游步道、宋井景区改建、南澳游客中心等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位于云澳镇的渔乡风情小镇项目和以总兵府为核心的深澳古镇项目正在加快规划和建设。去年一年进岛人数超500万人次,成为汕头旅游的新热点和重要旅游目的地。金平区绿梦湿地生态园、濠江区金寿生态园建成开园,北山湾东楚旅游度假区、濠江区丹樱生态园进一步优化园区环境,达濠古城完成改造并对外开放。澄海区莲花乡村旅游区、濠江区中信海滨度假区、汕头礐石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并顺利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评定性复核。帝豪酒店、海逸君华大酒店加大更新改造力度,顺利通过国家五星级酒店评定性复核。国际大酒店完成改造并正式营业,澄海花园酒店改造项目顺利推进,一批富有特色的民宿项目、连锁酒店也相继建成营业。

二是协调推动旅游招商引资项目。积极配合、协调、推动小公园启动区改造项目、潮人码头、潮商旅游休闲游艇项目、国际星港邮轮、百欣欧洲文化园等一批旅游新业态的规划和建设,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支持苏宁广场、合胜百货增强旅游功能。

三是加强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汕头内海湾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各区县开展旅游景区规划编制。

四是全力争取省旅游扶持资金。20xx年,我市共获得扶持资金约2400万元,其中南澳岛东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从全省申报的旅游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20xx年广东省高端旅游项目,获得1000万元的扶持资金。

(三)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推介。

一是在境内外主流媒体开展旅游宣传。邀请香港亚洲电视台、中国台湾东森新闻台等海内外电视媒体来汕拍摄并播出汕头旅游专题节目,邀请《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等报纸杂志莅汕采访报道。

二是开展特色旅游宣传活动。继20xx年成功举办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汕头采风活动后,20xx年我局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活动通过《香港商报》、南方电视台、网络媒体等多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汕头旅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组织开展“把脉旅游问计于民”和“汕头旅游故事”征文活动。争取省旅游局把5·19中国旅游日主会场设在汕头,由省旅游局和市政府在南澳岛举办20xx年中国旅游日广东省主会场活动,进一步宣传和推介“活力广东”和汕头“海风潮韵休闲之都”旅游形象。

三是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赴境内外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先后参加美丽中国——20xx丝绸之路旅游年宣传推广系列活动、第四届南京度假休闲及房车展览会、20xx中国(深圳)华人华侨产业交易会、第十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20xx中国(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宣传推介汕头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加大国际国内旅游交流合作,努力拓展国际国内旅游市场。

四是推进智慧旅游建设。继续办好汕头旅游网、114旅游服务热线和汕头旅游微博、114旅游微信,开发“汕头旅游”app,并在20xx年2月正式上线,使我市成为省内首个拥有官方旅游app的城市。南澳县、潮阳区等区县旅游微信相继上线。

(四)举办特色旅游节庆活动。

一是办好传统节庆活动。我局与有关区县政府联合,成功举办了潮汕美食节、桃花节、荔枝节、荷花节、薄壳美食节等一系列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其中的第二十一届潮汕美食节,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文化内涵,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使这一届美食节得到各方好评,吸引了三十多万游客和市民前往参观品尝。

二是创新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为充分发掘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举办了沙滩欢乐节、沙滩风筝节、中秋民俗文化节、第一届“绿梦”迎春灯会等旅游节庆活动,推出滨海民俗旅游线路,各大景区接待人数明显增加,滨海与民俗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五)加强旅游区域合作。

一是密切与闽粤赣、海西经济区的旅游合作。赴厦门参加第十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加强与海西地区旅游界的联系与交流;一年来,接待了宁德、河源、梅州、银川等市旅游界来汕举办旅游推介交流活动。

二是加强汕港澳旅游合作。继续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家旅游局举办的港澳地区旅游宣传推广活动。邀请香港海外华商协会80多位旅游界嘉宾莅汕开展为期3天的参观考察。全年在厦深线高铁杂志《福路》上投放汕头旅游广告。这些活动密切了粤港澳旅游合作,开拓了港澳地区及境外旅游客源市场,吸引和招徕了更多港澳地区游客来汕头旅游。

三是扩大汕台旅游交流合作。积极鼓励扶持我市旅行社组织游客赴澎湖地区旅游,20xx年-20xx年,我市共组织赴澎湖旅游团队游客1000多人次。20xx年4月,我局还支持指导中国台湾新北市旅游协会在汕举办首届汕台民俗文化暨中国台湾美食节活动,促进了汕台两地的旅游合作。

(六)加强旅游行业管理。

一是切实做好文明旅游工作。在“中国旅游日”举办了“便民服务日暨文明诚信品质游”大型宣传咨询活动,积极引导全市旅行社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同时倡导广大游客文明旅游、明白消费、理性维权。组织开展旅游行业诚信活动,选聘10名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开展社会监督,组建了汕头市旅游志愿者总队。

二是强化旅游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工作和消防安全要求,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日常安全生产检查督查活动。同时,积极开展节前安全检查、“安全生产月”等专项隐患排查整改活动,及时整改旅游安全隐患,确保重大节日安全无事故。

三是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力度。组织开展旅游市场“打假打非”和“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牵头联合交通、工商、发改、公安、商务等相关部门对全市的旅游包车、旅游购物场所、旅游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规范和引导旅游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及时妥善处理旅游投诉案件,查处少数违法违规企业。

四是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快旅游厕所建设,全年共新建旅游厕所32座,改扩建旅游厕所32座。创新旅游教育培训方式,启动20xx年全市旅游专题教育培训工程。举办20xx年全市导游人员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激发导游人员爱岗敬业的热情,展示我市导游人员风采。

以上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全市旅游战线的同志们团结拼搏、辛勤工作的结果,也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旅游局向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向全市旅游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认识到我市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旅游品牌的打造力度不足、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水平不高、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下来的工作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改进。

二、20xx年主要工作安排。

20xx年是“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国家一系列加快发展旅游业政策措施的出台,以及我市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断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迎来了新的机遇。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我国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同时提出要做好15个方面、54项重点工作。在2月中旬召开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省旅游局提出要努力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实施全域旅游、创新驱动、“双加”产业提升、引客入粤、旅游惠民等六大战略。20xx年全市旅游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实施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加大旅游资源挖掘和开发力度,大力推进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加强旅游整体形象推广,积极举办富有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切实加强行业管理,有效提升旅游产业质量,不断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力争全年实现旅游总接待人数达到2653.67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总收入300.4亿元,同比增长15.5%的目标,为建设区域旅游休闲中心、建设美丽幸福汕头做出更大的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旅游精品。一是全力支持推动南澳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适时启动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工作,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基地,争创“中国国际海岛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南澳岛旅游规划,完善旅游接待功能,优化全岛游览环境,加快推进深澳古镇(总兵府)、宋井景区、云澳渔乡风情小镇、深澳后花园乡村生态旅游区、十里银滩、青澳湾旅游区、特色旅游休闲购物街区、环岛景观带及游客服务区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改造。二是推进内海湾旅游圈项目建设。重点加快潮人码头、百欣欧洲文化园等项目的规划建设,下大力气解决推进中碰到的问题,狠抓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加快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点加快陈慈黉故居、樟林古港等项目的招商引资、整合开发和文化挖掘;加快小公园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育活化和旅游环境营造、旅游线路打造,引导植入服务业态,打造老城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四是启动丹樱生态园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绿梦湿地生态园、大峰风景区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工作,加快完成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创a工作,打造新的旅游品牌。五是指导推进海门莲花峰风景区、莲华乡村旅游区、金寿生态园等一批生态旅游项目进一步充实内涵、完善功能配套。六是积极推进开发古村落文化旅游,加快完善达濠古城、沟南许地文化旅游区和凤岗古村落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文化发掘。七是大力发展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旅游,完善宗教旅游、红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举办主题旅游活动,打造灵山寺、青云禅寺等宗教名寺和桑浦山宗教旅游名山、红场雷岭红色旅游名镇。八是发展现代都市旅游新业态。充分依托苏宁广场、新一城、星湖城、卜蜂莲花等城市综合体,打造购物、美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都市旅游新去处。进一步提升海逸游艇、潮商游艇的功能配套和管理服务水平,发展游艇旅游。

(二)加大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在传统媒体旅游形象宣传力度。继续邀请国内外媒体来汕拍摄旅游宣传片,开展专题采风活动,启动“百家媒体、百名记者”汕头旅游采风活动。一月初已邀请了香港文汇报、南方日报和广东电视台等境内外近四十家媒体近八十名记者莅汕采风。近期还将与《南方都市报》等联合举办“寻觅汕头古村,品味潮侨文化”主题采风活动,组织三十名各媒体记者再次走进汕头。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提升汕头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推介,打造互联网旅游宣传平台,开通汕头旅游微信公众号,联合知名网站开展专题宣传推广活动。三是编印《汕头旅游故事》,举办“走进来更精彩”汕头旅游微电影大赛和“映像汕头”东泰花园杯旅游摄影大赛等活动。四是加强在重点客源城市的宣传推介力度。针对厦深高铁沿线城市、重点通航城市,策划和组织有影响力的宣传推介活动,组织旅游企业走出去,邀请客源地旅游同行和新闻媒体来汕采风、踩线。近期将在上海等城市开展专题旅游推介活动。五是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旅游博览会。

(三)打造特色旅游节庆品牌。挖掘和整合各类有旅游吸引价值的节庆活动,打造汕头旅游节庆品牌。一是继续办好潮汕美食节、桃花节、荔枝节、薄壳节、荷花节、兰花节、帆船赛、中国旅游日等活动,提高汕头旅游人气指数。二是举办各类有特色有影响的、新的旅游节庆活动。在继续办好沙滩欢乐节、沙滩风筝节等滨海旅游节庆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旅游资源特点,研究推出更多富有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举办首届乡村旅游节,举办汕头万人“健康徒步快乐旅行”、莲华千人乡村行走等大型活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举办“印象大潮汕”大型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举办第二届迎春灯会、首届端午文化节、中秋民俗文化节等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活动。三是加强与农业、文化、海洋、宗教、体育等部门的合作,探索举办海洋、农业、文化、宗教、体育等特色旅游节庆。

(四)进一步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一是强化粤东区域旅游协作。抓住汕潮揭同城化这一契机,加强与潮州、揭阳两市的合作,联合开展旅游宣传大促销,开辟大潮汕文化旅游线路,打造潮汕区域旅游品牌。二是进一步推进与珠三角、海西区各城市的旅游协作,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三是大力推动与港澳台、东南亚国家旅游同行的协作,近期将与亚洲航空公司联合开展专题旅游推广活动。

(五)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一是大力推进旅游厕所建设。各区县旅游局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快项目实施,抓好跟踪落实,及时上报完成情况。力争完成三年新建旅游厕所126座,改扩建130座的目标任务。二是完善咨询投诉、交通指引等公共配套。近期将在城市候机楼设立汕头市旅游集散中心,下一步争取在机场、高铁站等规划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点。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指引标识,消除旅游景区的指引盲区。三是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加快推进国瑞会展酒店、星湖湾酒店、南澳贝沙湾酒店、印象半岛酒店和龙湖宾馆、澄海花园酒店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四是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完善汕头旅游app、微信、微博、网站,开发旅游景区电子导览系统,推广使用电子商务旅游营销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

(六)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和人才教育培训力度。一是积极组织开展诚信旅游、我为中国加分等活动,扎实抓好文明旅游工作。二是推进汕头市旅游志愿者总队建设,提升志愿旅游服务水平。三是加强星级饭店、旅行社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加大星级饭店创建工作力度。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五是及时受理、调解旅游投诉,切实维护游客权益,化解社会矛盾。六是强化旅游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夯实工作基础,落实工作职责,加强业务培训。七是加强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大力支持各院校旅游学科建设。八是指导各旅游相关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同志们,汕头旅游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让我们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十三五”旅游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区域旅游休闲中心、建设美丽幸福汕头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旅游工作会议讲话

20xx年,全省各地各部门遵循不断提高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指示精神,发展旅游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明确旅游“强市”、“活州”、“立县”等战略摆位,推动理念、产品、业态、格局、营销、服务全方位升级,旅游业呈现提质增效、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旅游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xx年,全年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3.2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95.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08%和22.16%。其中,省外游客1.41亿人次,同比增长20.13%,占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的44.07%;过夜游客1.03亿人次,同比增长20.25%,占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的32.13%;以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康体度假及避暑为出游取向的占比进一步增加,行、购、娱在旅游消费中的占比迅速提高,旅游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夯实了我省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的基础。

二是旅游服务设施日臻完善。现代交通枢纽加快建设,贵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今年沪昆客运专线贵阳至长沙段将建成通车,贵州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9个市州均实现机场通航,加密航班航线41条,通航城市达到67个;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200万人次,立体化、全域化快速交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旅游接待能力加快提升,全省新增5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以上饭店20家,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主题度假酒店、乡村旅舍和房车露营基地,三星级以上饭店达342家,多彩贵州城全省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三是旅游产品体系加快构建。各地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立足地域风貌和人文风情,在要素配套、服务转型、产品升级上做文章,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成功打造了一批新的旅游亮点和消费热点。20xx年,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完成投资近完成投资231.19亿元,在“五一”、“十一”、旅发大会等时间节点推出织金洞大峡谷等72个涵盖生态观光、文化体验、运动休闲、避暑度假、观光农业等业态的旅游新景点、新项目,推动施秉云台山喀斯特申遗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4家,丰富了产品供给,品牌效应更加突出,特色化、精品化、高端化旅游产品体系加速构建。

四是旅游产业格局逐渐形成。各地以“5个100工程”为依托,将旅游要素渗透到产业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建设的规划建设中,涌现出时光贵州、台江金沙农业观光园等一批园区、城区、景区“三区互动”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典型。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旅游产业格局日益显现。

五是旅游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出台实施《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省级29个旅游业改革试点在优化机构设置、理顺体制机制、搭建融资平台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果,铜仁等5个市州设立具有综合协调职能的旅发委,112个景区实现了公司化运营。赵克志书记、陈敏尔省长、王富玉主席等省领导率团赴韩、日、中国台湾、中东欧开展“多彩贵州”旅游交流推介活动,成功举办第九届旅发大会、生态旅游国际论坛等大型节会,选聘11位中外文化名人担任“贵州旅游文化大使”代言贵州旅游,借助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世界旅游经济论坛等活动开展主题招商,全年签约项目148个,累计到位资金213.01亿元,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和有效载体。

二、大势研判,机遇挑战并存,须沉着应对。

机遇上:

发展环境优化。当前,中央和省里都把旅游产业定位为战略性产业,《旅游法》颁布施行,国务院出台了拉动旅游消费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系列措施,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把旅游业作为发挥生态优势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推动资金、资源、人才、技术向旅游业集中,不断放大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

基础设施改善。随着多年来的发展,我省旅游体系趋于健全、旅游产品日渐丰富、配套功能逐步完善,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浓厚的发展氛围正在形成,为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随着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区域内城市轻轨道路网络的不断建设和完善,贵州旅游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得以不断放大,潜在价值将也会加速释放,市场半径将得到快速扩容,我省旅游客源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消费拉动强劲。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协调推进,旅游将成为人们的必需消费品,旅游消费规模、层次和领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崇尚自然、返璞归真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追求,以休闲养生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将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青睐,一个庞大的旅游消费潮流正在涌动,巨大的消费潜能持续释放。

挑战上:

从现实差距看,核心竞争力不强。近年来,我省旅游业发展较快,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数等主要经济指标已处于全国第二方阵,但业产业要素配套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辐射能力弱,目前我省还没有上市的旅游企业,缺乏有市场号召力的国际著名度假酒店品牌。部分旅游景区体制机制不畅、资源产权不清、管理模式粗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较为滞后,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厕所卫生等问题久治不愈。

从发展态势看,竞争更趋激烈。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29个省(区、市)建立了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北京、海南、云南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广西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由8000万元增加到4.2亿元。在全国旅游发展“标兵跑得快、追兵追得急”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在推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还存在许多障碍,如何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旅游转型发展,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从游客需求上看,服务方式滞后。随着科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推进,旅游从过去传统的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变为以融合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实时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的信息化旅游服务新模式。旅游智慧化,让旅游进入“触摸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如何适应和创新我们的服务方式,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技术标准,整合信息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满意的服务,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虽然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虽然当前宏观经济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对旅游消费带来影响,国内去公务化的刚性政策对旅游转型带来阵痛,但是纵观旅游发展大环境、大政策,我认为“总体向好的宏观经济形势没有变,强大的旅游消费需求没有变,支持旅游发展的宏观政策没有变”,推进旅游发展的强劲动力正在涌动,为做好今年的旅游工作增添了强大的产业自信、行业自信和事业自信。

三、奋然前行,蹄疾步稳,重点工作要扎实推进。

20xx年全省旅游工作要遵循问题导向,形成倒逼机制,发展与改革并重,以项目化推动,实物化考核为抓手,将重点旅游工作抓准抓牢抓细抓实,实现接待游客3.5亿人次,同比增长17%;力争接待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确保旅游总收入达到34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9%左右。经过慎重考虑,并报经克志书记、敏尔省长同意,今年全省旅游工作要重点推进10件利长远、关全局的大事。

(一)高质量开好旅发大会,旅发大会项目建设基本完成。

20xx年,新一轮旅发大会征程在安顺开启,各部门要加强配合协作,高质量开好,保障首站告捷。一是安顺要主动作为。旅发大会迫在眉睫,筹备之期不足半年,安顺市要抓住旅发大会契机,尽快制定筹备方案,在会议形式、活动内容、项目建设等方面谋新举、出新意、见新效,整合黄果树、龙宫和屯堡旅游资源做精做优旅游产品,加快万绿城国际酒店、葡华大酒店、黄果树温泉酒店等接待服务设施建设,确保旅发大会出彩、多彩、精彩。二是各厅局要积极支持。省政府即将出台《关于支持安顺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在土地、交通、金融、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安顺重点支持。各厅局要细化方案,主动对接,有效沟通,确保资金调配、项目建设、服务升级、环境整治、对外宣传等政策早日落实到位。三是项目建设要抓紧推进。要实行项目台账制,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重点抓好主会场云峰屯景区建设,加快演艺中心、文化活动广场、博物馆、小火车、停车场、景观绿化、夜景灯光等进度。云峰八寨要整体打造,黄果树半边街、陡坡塘景点西游文化休闲步道、黄果树生态科普馆、坝陵河航空体育运动基地建设要落到实处。

(二)全面完成国有、国有控股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是解决旅游发展沉疴顽疾,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20xx年,旅游改革破题,但旅游业利益固化,改革意愿不强,29个改革试点单位思考不深,改革的动作不大,与预期效果还有差距。今年,要将国有和国有控股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作为重中之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尽快全面铺开。首先,要摸清家底,清产核资。全省要开展一次国有及国有景区大普查,统计景区数量、厘清景区资源资产、分析现行机制、查摆问题症结。总的方向是以旅游资源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产权明晰、授权经营,用途管制、保护开发为基本原则,把资源配置的主动权还给市场,彻底破解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痼疾。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各地要结合不同资源资产类型,加大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分类推进。如对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的旅游景区,就要抓紧研究制定资源整合、利益分配和统筹管理的合理机制,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逐步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机制。再次,要总结经验,形成模式。近年来,百里杜鹃、荔波樟江等景区先行先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要抓紧提炼总结,形成可借鉴可参照的标杆。今年要着力推进景区建立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争取世界旅游组织支持,办好国际乡村旅游论坛。

乡村旅游是我省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产品,近年来全省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规律、体制机制及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我省被纳入了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观测示范点,并在20xx年由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一届乡村旅游国际论坛,时任国务院副吴仪发来贺电,产生了良好反响。去年生态文明论坛期间,我和世界旅游组织官员达成了协议,拟在贵州举办一届乡村旅游国际论坛。省旅游局要联合农委等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工作方案,确定论坛主题、嘉宾人选、举办场地、时间安排等。抓紧推进。一要办出特色,要立足我省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凸显论坛权威性、高端性、国际性,彰显我省望得见山,看的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引导乡村旅游朝着特色化、集聚化、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提升“醉美多彩贵州”旅游品牌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二要办出影响,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做深做细做实组织、观摩、接待等各项筹备工作,借助这个大好契机,营造卖点亮点,构建一个思想交融、观点碰撞、经验交流的平台,办成一届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盛会,一届深化合作、互利共赢的盛会,进一步提升我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要办出成效,积极邀请组织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买家团到我省考察洽谈,创造更多商机、吸引更多投资、促成更多合作,为我省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吸引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全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发挥互动交流、辐射带动、宣传推介和凝聚振兴的作用。

(四)加快100个旅游景区建设,确保20个景区建成并投入运营。

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树形象,三年见成效”总体要求,今年100个景区建设要有突破性进展。在工程进度上,省里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专项督查机制、目标倒逼机制,及时调度项目进度,要对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和实物工程进展作量化安排,定路线图、定工作量、定时间表、定责任人、定奖惩措施,加强对黄果树、百里杜鹃、荔波、赤水、梵净山等重点示范旅游景区、十佳旅游景区的指导和督导力度,力争全年完成投资240亿元以上。在帮扶上,要强化土地、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建设主体在土地、融资、担保等各方面出现问题,政府能协调的要尽量去帮助解决。这些困难如果你不去帮他一把或者拉他一把,项目竣工时间、启用时间就要慢,甚至有的可能还会成为烂尾工程。所以不仅看我们有多少大项目,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大项目能不能尽快的运营,尽快的出效益。今年要力争建成推出绥阳双门峡景区、剑河温泉文化旅游景区、凯里云谷田园生态农业景区、遵义洛安(沙滩)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玉屏茶花泉景区、贵安车田景区等20个新景区,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6个以上,新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五)基本完成10个融农业、体育、民族文化、扶贫开发、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乡村旅游一抓就灵、一抓就有效。去年我省乡村旅游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25.4%,占旅游总收入的18.9%;接待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同比增长22%,占全省接待总人数的40.2%,带动社会就业234万人,受益人数超过470万人,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但是目前层次低、不规范、配套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要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生态移民、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等等,整合资源、落实政策,创造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氛围和条件,形成乡村旅游与各项工作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二要加大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与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山地体育运动赛事、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现代高效山地农业、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的有机结合,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丰富乡村旅游载体,提升乡村旅游内涵,发挥乡村旅游惠民富民功效。三要在乡村旅游国际论坛、全省旅发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期间,在“五一”、“十一”、春节等时间节点,集中推出黄果树石头寨、开阳生态农业示范园、花溪古茶树休闲农业、娄山关休闲农业园、荔波龙宝山休闲农业等10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

(六)黄果树、龙宫等景区的打捆申遗工作全面启动。

今年要把黄果树、龙宫景区打捆申遗作为年度重头戏。世界自然遗产地申报,对加大我省自然风光的保护和有序开发,对提升我省旅游资源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意义非同凡响。去年,施秉云台山申遗成功,对旅游业的促动作用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集中释放,带动效应明显。安顺市委市政府要尽快成立申遗领导小组,制定启动世界自然遗产地申报工作方案,明确领导责任和部门责任,坚持“保护为主、活态传承、合理利用、重视发展”的原则,加大与省住建厅等相关厅局及国家申遗办的对接沟通,组建包括生物、地质、美学、气候等众多领域专家的申遗专家组,加大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依靠专家扎实做好基础工作,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加强考察指导,广泛吸纳专家意见建议,编制高质量申报文本。要开展大规模的申遗宣传活动,加大景区环境整治,研究解决环境整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扫除申遗障碍。要通过银行贷款、民间资本投入、政府金融政策支持等抓好申遗资金调配,确保工作进展顺利,圆满成功。

(七)培育开通国内外旅游航线10条以上。

去年贵阳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9.56%,与全省旅游总人次、总收入的增长速度非常接近,这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旅游与航空的合作其实是多赢的。我省入境市场是块短板,但也蕴藏着无限商机。旅游、财政、航空等部门和涉旅企业要加强沟通合作,整合资源、打捆营销、共进共退,合力开拓客源市场。一是合力加密国际国内航班航线。旅游部门要深入旅游企业和客源地,做慎密的大数据调查分析,确定重点客源地,锁定目标市场,联手航空企业,加大与中国台湾复兴航空、韩国大韩航空以及泰国、越南等航空公司的业务合作,培育开通贵阳至中国台湾高雄、韩国济州岛(釜山)、越南岘港、越南河内、泰国曼谷、新加坡等的国内、国际旅游航线10条以上。二是合力完善利益主体协调机制。财政、旅游等部门要以实施新修订的《贵州省入境旅游奖励政策与实施办法》为契机,安排好奖补专项资金,加大对旅游航班、旅游包机的奖补力度。航空、酒店、景区、旅行社、旅游车队都是涉旅企业,是利益共同体,旅游部门要主动服务,联手涉旅企业在客源地持续推出系列营销推介活动和捆绑优惠措施,着眼长远培育旅游市场,协调涉旅企业建立健全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共同分担培育成本,共同分享发展红利。三是合力做好游客落地服务。各地要优化交通接驳服务,完善临空经济区旅游功能,在机场附近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客运中心、旅游汽车租赁网点,公交线路设计要做到景城一体,实现航空、高铁、高速与景区景点交通的互连互通,要用“反向旅游”的思路规划建设一批适应外省和境外游客需求的精品客栈、特色民宿和乡村旅舍,打造一批富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国际旅游社区和目的地,让游客进得来、散得开、留得住。

(八)完成境内外旅游市场促销10场以上,签订一批旅游投资、市场合作、涉旅产品开发合同项目。

要充分发挥旅游在增进对外交往、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中的重要作用,完成大型旅游市场促销10批次以上。一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开展市场营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开展国际旅游营销合作,借力“20xx丝绸之路旅游年”、“中韩旅游年”、“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促进年”、“20xx贵州莫斯科文化旅游年”等举办系列主题活动,加强日韩、欧美、东南亚等重点国际旅游客源地的市场开发力度,力争入境旅游人数保持10%以上的增长。二要建立健全旅游市场营销网络。充分发挥“贵州旅游文化大使”交流新桥梁作用,在境内外举办系列多彩贵州推介活动,进一步传播贵州好声音、展示贵州新形象。力争在日本、泰国、新加坡等重点市场设立贵州旅游营销中心,运用境内外主流新媒体建立贵州旅游官方营销平台,依托全球最大旅游网站tripadvisor搭建英、日、韩等六大语种贵州旅游网页,建立起线上线下、境内境外互通互联的贵州旅游营销网络。三要依托高速交通格局强化市场合作。“互联互通,旅游先通”,要借力日益优化的高速高铁交通网络,建立“贵州高铁旅游市场营销联盟”,深入高铁沿线重点市场,继续开展以“贵州百景天下行”为主题的联合营销活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旅游企业集团,签订一批旅游投资、市场合作、涉旅产品开发合同项目,进一步扩大旅游投融资规模,增强发展后劲。

(九)制定实施全省景区餐饮、商业网点、高速公路休息区、家庭旅馆等管理标准,完成10个以上景区的智慧旅游平台建设。

一是加快提升全省旅游标准化水平。突出重点服务环节抓好标准化,结合旅游服务基本要素,各地要宣传贯彻好国家颁布实施的旅游餐馆、购物场所等服务质量标准,推荐推广《贵州省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的问题,实施《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管理服务标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旅游服务主要环节、重点领域旅游服务标准。突出新兴业态培育抓好标准化,宣传贯彻国家旅游局新近出台了商务旅游示范区、自行车骑行游服务等旅游新业态的标准和规范。根据我省旅游业发展需要,尽快推出富有我省特色的精品客栈、家庭旅馆等系列服务标准,鼓励旅游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标准,旅游、交通、公安等部门要研究制定自驾车营地、汽车露营地建设和旅居全挂车上路通行相应政策。突出市场秩序规范抓好标准化,尤其要结合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强化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预警机制,督促旅游企业安全生产、引导游客合理安排行程。湄潭、荔波漳江等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要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二是加快建设景区智慧旅游平台。各地要积极支持旅游景区融入互联网时代,重点建设黄果树、梵净山、荔波樟江、西江千户苗寨等10个以上景区智慧旅游平台,加快推进以景区门户网站、无线网络覆盖、电子门禁闸机、监控监测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强化信息精准发布、资源实时共享、数据集成分析、旅游营销推介、产品预售结算等智慧功能,实现景区智慧系统与智慧旅游云平台互联互通,延伸拓展旅游云产业链条。

(十)理顺现行客运体制,培育有规模的自驾游市场主体5户以上。

目前,旅游客运体制不顺严重影响我省“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建设,突出表现在:旅游客运公司准入门槛过高、小型商务车轿车旅游号牌(t牌)发牌受限、定点定线旅游客运车辆跨区运营受阻等。下一步,一方面要着力消除行业保护主义。各地要自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创新和理顺旅游客运体制机制,建立互动、互联、互通的旅游大市场,培育壮大旅游客运包车、自驾游汽车租赁市场,增加旅游t牌车辆投放,转变旅游客运运营线路管理方式,实现旅游车辆在全省范围内无障碍通行,为旅游车辆根据游客需要灵活安排线路创造条件,提升“快旅慢游”服务品质。另一方面要着力培育自助自驾游市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要求培育新的增长点。当前,受多种因素助推,自助自驾游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主流,这是值得关注的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只要相关的服务标准、扶持政策、基础设施、供给主体迅速跟上,这个增长点一定会表现不俗。各地要创新思考,狠抓落实,贯彻落实相应的服务规范,支持组建一批成规模的自驾游经营主体,尽快建设一批汽车露营地、自驾游营地、汽车租赁服务网点,加快培育新业态、推动实现新发展。

最后,我强调一下,以上10件事,不仅仅是旅游部门的工作职责,国有景区改革、黄果树打捆申遗、旅游客运体制理顺、乡村旅游发展、航班航线开辟等都涉及到两个甚至多个部门和行业,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大家回去后要向主要领导做好汇报,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凝聚旅游改革发展的合力,进一步破解影响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和问题,形成群策群力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与时俱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的良好氛围。

春节将至,各地要加强部门、地区间协同,畅通公共服务信息发布,把公共安全信息服务、住宿出游保障、投诉受理及应急处理等公共服务摆到重要位置。要强化旅游交通安全监管,做好极端天气预警防范工作,强化安全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让游客在贵州度过平安、祥和、开心的新春佳节。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矿山安全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矿山安全可以说是关系到方方面面,包括矿工的人身和生命,公私财产,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矿山安全工作会议讲话材料,仅供参考。

同志们:

古话说:“事到临头不由人”,今天天气很热、没有空调,大家都汗淋淋的。如果早一点安好,就不会吃这个苦头。实际上很早以前,我就讲过这里要安空调,但一直没有安,所以到了今天大家都很热,但也没有办法。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次“5.10”矿难事故的发生,除了不可抗拒的因素外,有没有我们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工作不到位问题,虽然最终原因要等事故调查结束才清楚,但这三方面的原因究竟存不存在?今天召开全县矿山安全生产现场会议,主要目的是:

深刻吸取“5.10”矿难教训,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前面,石林镇对“5.10”矿难事故作了深刻的检查;石林镇坳田煤矿“5.10”事故脱险工人作了自救演示;五星集团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县安监局通报了石林镇坳田煤矿矿难事故过程及下一步工作安排意见;曾在联合国工作过的防瓦斯专家、成都地奥集团的叶光岩工程师就科技防突、科技兴煤、科技兴安作了很好的讲解;真华副县长、泽江副书记、学焦县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提了很好的工作要求,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今天的会议,我想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回顾五个月来的安全生产工作历程;二是对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五个月来的安全生产工作历程回顾截止今天,我到兴文工作已5个月零4天了。昨天,我对五个月来抓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回顾、一次盘点,也进行了一次分析、一次总结,也包括了我们五大班子抓安全工作的情况。这五个月来,我专题调研、检查、部署安全工作大大小小有18次,当然加上非专题性质的调研、安排、部署就更多了。去年12月16号,也就是我到兴文的第三天上午就向市矿业秩序整顿检查组汇报兴文县矿业秩序整顿情况,下午与学焦县长研究近期工作,第一项就是专题研究全县稳定工作,稳定工作的重点就是安全生产工作,其中还研究了煤矿瓦斯监控人员的配备问题。以后,还专题研究过矿业秩序整顿的问题,研究过安监局配备现代越野车、应急救护中心的修建问题;参加过全县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县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全县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工作会;到万寿镇进行过煤矿调研,并深入建设煤矿井下检查安全生产;到中城镇德海煤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并多次现场检查指导煤矿安全光纤可视实时监控系统安装调试工作,刚才,我又向煤矿瓦斯监控中心的技术人员提要求,要扩大监控范围、提高监控水平。细节决定成败,科学永无止境,我们工作的改进也就无止境。

就连“5.10”坳田煤矿发生矿难的前一天,我还专门听取了石林镇党委书记陈杰同志的工作汇报,特别就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要求。

我到任仅5个月,大大小小18次调研、检查、部署安全生产,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个星期,就专题调研、检查、部署一次安全生产。当然,学焦县长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其他分管领导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直接抓、具体抓,比我的次数肯定还多。因此,就全县而言,不管是书记、县长,还是分管副书记、副县长,应该说是相当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了,就连没有分管安全的其他县领导也非常重视安全工作。但发生了“5.10”矿难事故,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漏洞、还有死角、还有差距、还有薄弱环节。因此,从现在起,我将抽出更多的时间、腾出更多的精力,与学焦县长和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一起,亲自督促、亲自过问、亲自检查、甚至亲自下井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也请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特别是产煤乡镇的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的重任,亲自参与、亲自下井检查安全生产,深刻吸取“5.10”矿难教训,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全局。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各矿山企业务必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认真抓好五项工作,特别是煤监局、经商局等负有安全监督职能的部门绝不能用感情代替原则,要切实负责、狠抓落实。

(一)增强安全意识。“安全第一”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工作方针,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措施。温家宝今年1月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上强调:“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对人民负责。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充分认识搞好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的矿山企业宁愿出了事故赔钱,都不愿花钱给职工配自救器,而出了事故就会导致很多家庭的不幸,他们是以生命为代价、以家庭的幸福为代价的啊。因此,抓安全生产,首要前提和任务就是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当前,我们在煤矿随处可见“安全第一”的标语,但是我们的业主、工人的安全意识到底有多强呢?我想在座各位应该比我更清楚。据省煤监部门对煤矿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操作行为发生错误或违章操作引起的,究其根本就是安全意识的缺失。所以,安全生产不是一句。

口号。

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嘴边而必须真正铭刻在每一个工人、每一个管理人员、每一个业主、每一个干部的脑海中深入到骨子里。对工人来讲重视安全生产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对业主来讲重视安全生产就是抓经济、出效益;对我们的党委、政府和干部来讲重视安全生产就是抓发展、出政绩。因此坚持安全第一就是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

(二)树立安全理念。安全生产关系到各行各业,关系到千家万户。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是以牺牲人的生命作为代价。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一是要树立抓安全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安全保护了人,减少了人的伤亡,其结果是保护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安全专家罗云在《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课题中给“安全经济”算了一笔账:20世纪90年代,我国年平均安全事故总损失在1800亿到2500亿元之间,这意味着一年就毁掉了两个三峡工程;有些损失还无法统计,如政府善后处理费用,受害人家庭、精神损害等。而进入21世纪,这个数据不是缩小,而是在加大,因为赔偿额度在不断攀升。据有关资料表明,企业安全生产对gdp的贡献率一般为2.5%,高危行业高达7%以上,由此可见,安全也是生产力,安全就是发展生产力。

二是要树立抓安全就是为了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生命是无价的。生命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宜宾市曾经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行人违反交通规则被公交车撞死,最终法院判决要公交公司承担部分责任,公交公司觉得冤枉,但法院认为人的生命权高于公交车的通行权,公交车不能以通行权而剥夺人的生命权。只有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才能调动和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与生活热情。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安全生产这个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对兴文县这样一个农业大县、贫困山区县来讲,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然以资源、环境的承载量为前提,但决不能以损害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获取一时的经济效益,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甚至牺牲职工生命为代价。必须要着力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真正把其放在首位,在思想上筑牢安全防线,在行动上形成高压态势,在作为上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权益,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是要树立抓安全就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社会安定团结的理念。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每一次安全事故,都会增加不幸的家庭,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只有使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大幅减少事故造成的创伤和震荡,社会才能安定有序。“5.10”事故的惨痛教训表明,我县的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历史积累的问题,也有新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县工业化正处在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正是各种事故、各种社会矛盾的“易发期”。但“易发”并不等于不能减少、抑制,并不必然等于“高发”、“多发”、“频发”,只要树立安全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安、科技防突,事故是可以减少的。各乡镇、各部门、各矿山企业,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克服事故的高发、频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强化安全措施。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

在煤矿生产作业的每一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每一个细节都事关安全生产的全局、事关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可以这样说:安全工作无小事,更要注重细节,要切实落实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一是要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流程图。请安监局的同志要首先把它制定出来,然后再多方征求意见,力求科学。煤矿工人的文化程度都比较低,你要他学习什么,肯定有难度。就像农民的春耕生产一样,什么时候该耕地,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除草,让人一目了然。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将安全生产制定成流程图?让工人知道,这一步我该做什么?下一步我又该做什么?矿山企业该负什么责?矿长该负什么责?工人该负什么责?这样的安全生产流程图,每个涉及安全的单位、企业、公司都要制订、上墙、培训,让干部职工人人知晓、个个明白,都能按要求进行操作。二是下井作业要坚持做到“三问四查四不准”。“三问”,即:问是否带自救器,是否戴安全帽,是否带矿灯,是否会使用。“四查”,即:查瓦斯浓度是否超标,查顶板支护是否牢固,查电器设备是否安全,查提升系统是否正常。“四不准”,即不准带烟草,不准带火源,不准穿化纤衣服,不准喝酒作业,矿长等领导带班作业是否坚持等。

(四)落实安全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是关键,一以贯之落实制度是保障。“5.10”矿难事故发生后,学焦县长、叶盛副书记、真华副县长分别带领三个检查组对全县煤矿、硫铁矿停产整顿情况进行了检查。从通报的情况来看,各矿山企业在执行安全制度方面仍然不彻底、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部分煤矿停产后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日常管理;没有组织职工开展学习培训;没有认真执行领导带班制度;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种记录内容不完整、不规范、不详实;个别矿山危险物品的管理不规范;个别煤矿有超班次下井作业的现象等等。安全职责不清、安全制度不严、监督对象不明、现场管理不力,这四个问题在全县的矿山不同程度地存在,安监部门有责任会同经商等部门进行严格的检查,在验收时决不能心慈手软,你们心慈手软,最终影响的是你自己的工作,是矿山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们的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事故隐患。

因此,全县各乡镇、部门、矿山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用制度、法规来规范管理,严防重特大矿难事故的再次发生。一是要完善安全生产制度。比如说:可以建立“每月一次片区矿山安全交叉检查制度”,安监局和经商局要负责牵头制定这样的制度,由片区内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煤矿安监员等组成检查组轮流交叉检查每一个煤矿的安全状况等。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工作监督管理职责》、《安全生产定期通报制度》、《安全生产综合考核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定,进一步完善煤矿现场管理的上岗培训、入井检身、井下作业等安全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煤矿整个生产流程、生产环节、生产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推动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上等级、上台阶。二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乡镇、各部门、各煤矿企业要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能。首先,要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各乡(镇)政府和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本地区、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有关责任,必须做到亲自抓、负总责,把安全与生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要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矿山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要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职工。万寿镇建设煤矿就有很多很好的管理经验值得推广,安监局要切实履行职能,善于发现和总结基层的工作经验,广泛推广先进经验。三是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县安监局、各乡镇政府要增强行政执法意识,做到严格、公正,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对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及其负责人,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和经济处罚的力度。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对各类安全事故严肃查处,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也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同时,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检查、监督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

的落实情况,确保制度约束平等、制度执行高效、制度落实彻底、制度管人管事严肃。要进一步完善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网络、强化网络平台管理,确保网络保持常态运转,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要全面落实“监测监控、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的方针,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抓好安全培训。企业职工安全素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这也是五星集团的成功经验。

因此,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各矿山企业,要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特别是安全意识和自我救助能力。一是抓好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要充分整合安监、经商、教育、职教中心等资源,充实师资力量、加大培训力度,将全县各矿山的全部职工组织起来分期分批的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把全县的矿山职工培训纳入一个统一的平台。坚持“三先三后”(先培训后上岗、先考核后发证、先许可后开业),严格执行安全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保证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二是抓好安全生产法规培训。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认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使广大煤矿职工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自身权利和义务,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三是抓好应急自救知识培训。要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特别是要用血的教训来警醒我们的矿山企业及职工,用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强的形式来表达,加强矿山从业人员的应急自救知识培训,使职工准确掌握矿井基本情况、各类事故发生前的征兆、特点及基本自救措施,提高广大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同时,加强事故抢险救灾人员的培训,提高紧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护能力。

同志们: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重点。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必须把它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全力以赴,确保万无一失。当前,特别要认真吸取“5.10”矿难教训,痛定思痛,深刻反省,紧急采取措施,迅速扭转我县安全生产被动局面,以出色的成绩、实干的作风,争取省、市领导的谅解、宽恕,争取全县人民的理解、支持。

谢谢大家!

3

页,当前第。

1

1

2

3

相关范文推荐
  • 11-02 转入学校申请书(精选23篇)
    学校是一个严肃、活跃和有趣的地方,给予了我们许多难忘的经历和启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校总结的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指导。由于各种因素,今年
  • 11-02 申请解除劳务协议书(汇总14篇)
    劳务市场是指劳动力市场中以劳务供应和劳务需求为基础的交易市场。下面是一些成功企业在劳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鉴于:1、20__年月日,甲乙双方
  • 11-02 论文毕业小结(优质17篇)
    通过模仿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以下的范文范本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初稿评语:。论文的
  • 11-02 审核评估心得体会(优质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某一经验或事件的内心感受和心路历程的表达。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审核评估常常
  • 11-02 拆迁干部心得体会报告(专业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家的心得体会摘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随着年龄的增长,越
  • 11-02 棒球人生心得体会(实用13篇)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成长和进步的一种梳理和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 11-02 十一严禁心得体会报告(优秀21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下面是一些大家常用的心得体会模板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
  • 11-02 诉前异议申请书(实用18篇)
    申请书的目的是通过书面表达方式来展示申请者的能力、意愿和诚意。如果你还在苦苦思索如何写更多申请书,不妨来看看小编为你准备的一些实用范文。申请人:******,住
  • 11-02 局长讲心得体会报告范文(23篇)
    写心得体会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执法局长是一个重要的职务,承担着维护社会
  • 11-02 幼儿意外急救知识培训心得(模板20篇)
    培训心得写作需要注意语言简练、条理清晰,能够突出重点,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所学的内容和个人的成长。接下来是一些培训心得的案例分析,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