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决定了他们在工作中的效率和成果。以下是小编为职工们准备的团队协作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方案
20xx年底,漯河市总工会在抽样选取了50家企业,就职工技能素质状况进行专项调研,调研范围涉及制造、建筑、交通、纺织、水电、粮食、服务、食品加工等10个行业,并随机抽样调查了1000名一线操作人员,其中熟练工615名,164名具有初级工职业资格,152名具有中级工职业资格,41名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28名具有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分别占职工总数的61.5%、16.4%、15.2%、4.1%和2.8%。按照“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属高技能人才”的国家分类标准,漯河市高技能人才只占全部职工总数的6.9%,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7.9%,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调研情况看,漯河市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机械制造、食品、造纸、盐化工和服务等行业。企业的技师、高级技师年龄普遍偏高,40周岁以上的占60%,许多企业原本就奇缺的高技能人才后继乏人,有的已出现断档,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漯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且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技能结构与年龄结构老化。同时,技能人才还存在社会地位较低、来源质量下降、成长与晋升体系不健全、培养途径不畅通、评价体系及培养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漯河市制造业及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制约了先进工艺设备、先进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直接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从漯河当前形势看,漯河市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总量也不大,要在“十二五”更加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在中原经济区快速崛起,必须人才先行,必须集聚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加快漯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干事创业、竞作贡献。
近几年来,漯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了目标任务,完善了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围绕实施漯河人才发展战略,出台了《漯河市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12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漯河市职工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明确了漯河市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五年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和各部门职责,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各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工作,解决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待遇等方面的问题。目前,漯河市已经形成党政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配合联动、行业(企业)积极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明确工作目标,全力推进实施。针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经济建设对技能人才的需要,20xx年,漯河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漯河市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实施了“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20xx年,漯河市出台了《漯河市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实施“153”培养计划。通过各级各单位的努力,使10万名职工提升学历层次,5万名职工提升技术等级,职工队伍中高级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两县四区及漯河市400家企业都制订了提升职工素质的五年规划及人才培养计划,为整个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20xx年,漯河市制定下发了《漯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明确了漯河市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工作重点,提出要按照提高专业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建设规模相当、技艺精湛、具备创新精神、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
三是建立奖励机制,激励职工成才。制订了漯河市技能竞赛组织及奖励办法、职工技能创新奖励办法、职业技能带头人管理办法、技能培训经费使用制度等。创新技能人才表彰奖励机制,建立了“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开展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评选。完善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推行首席员工制度。通过举办漯河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开展漯河市规模的职业技能大赛,充分激发了职工技能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调动了广大职工学习技术、钻研技能的积极性,一大批爱岗敬业、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随着时代发展,经济收入已不再是企业职工的惟一追求,他们更加看重个人的成长空间、发展前景。工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组织职工、教育职工、引导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技能素质,是加快推进漯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工会服务漯河市发展大局的职责所在。市总工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围绕促进企业发展、提升职工素质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举措,帮助职工实现岗位成才梦想。
一是实施“四位一体”,提升职工素质。20xx年,市总工会提出了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帮带、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晋级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动员各方力量,合力加以推进,取得明显效果。至目前,已建立市、县、企业三级职业技能带头人队伍6000人;32607名职工提升技术等级;新涌现出市级以上技术能手345人;培养蓝领专家42人;产生职工创新成果624项。
二是完善奖励机制,激发成才动力。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坚持每年开展符合当年实际的劳动竞赛,每四年举办一届漯河市职工技术运动会,每年分行业组织技能竞赛。对市级技能竞赛前3名授予“漯河市技术能手”称号,漯河市第一名可申报“漯河市五一劳动奖章”;取得决赛前10名的,可直接参加该年的技师考评;对获得市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的,有关单位和企业要给予500-1000元的物质奖励。市总工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五小”成果评选活动,并拿出专项资金对成果进行奖励。对参与企业技术革新、项目攻关获得成果,或在企业技能竞赛活动中成绩优秀的,可作为破格晋升职业资格等级的申报条件。在技能竞赛、技术创新或师带徒等活动中成绩突出者,都可列入“漯河市职业技能带头人”人才库,带头人除享有岗位津贴外,还可推荐参评“漯河市优秀高技能人才”、“漯河市拔尖人才”,推荐申报“河南省杰出人才奖”。
三是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职工技能。鼓励漯河市企业依托院校和企业培训机构,组织企业职工参加岗前、在岗和转岗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利用职工学校、再就业技能培训基地,采取财富创业培训、一站式”培训、“选单式”培训、“3+2”培训、流动培训、自主式培训、农庄式培训等七种培训方式,对下岗人员和农民工进行培训。进一步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通过建设职工书屋、职工培训示范点、读书演讲等活动,鼓励职工自学成才。每年组织举办技能人才巡回报告会,指导帮助职工进行职业规划,提高职工自身素质。定期举办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技术攻关、技能大赛等活动,提升广大职工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是开展名师带徒,提升职工技能。师傅带徒弟是企业职工快速成长,提升技能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教育培训职工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培训方式相比,具有更直接、亲切、生动、见效快等特点。组织漯河市企业通过建立多层次职业技能带头人队伍,签订师徒协议书,明确师带徒技能提升目标,完善师带徒奖励机制,保证教育培训经费投入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漯河市师带徒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还根据漯河市企业形势的变化不断创新帮带内容、完善管理办法,探索出了“师带新徒,实现新徒岗前培训;师带老徒,实现老徒技能升级;师带优徒,实现优徒技术创新”及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多元化师带徒模式,使企业职工技能素质得到了迅速提升。漯河市400多家企业建立了职工资格等级晋升机制、技能与工资挂钩机制、技能竞赛和五小成果评选表彰机制,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师带徒”等活动,一大批技术能手和骨干发挥示范带动和传帮带作用,带动身边职工提升技能,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五是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技能型人才也是人才”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宣传高技能人才对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开辟“劳动风景线”、“维权时空”、“劳模风采”等专栏,展示职工技能竞赛风采、岗位创新成就和技能人才刻苦钻研、岗位成才、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营造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和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多年来,漯河市总工会紧扣技术创新主线,突出技能大赛特色,坚持举办了系列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选出了一批首席员工、技能尖子、状元和能手,成为造就新型产业技术工人的工会工作品牌,为技能人才成长搭建了平台。在比赛项目设置方面,结合企业实际和行业特点,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满足企业现实需要。在组织动员方面,依托各级工会组织联系企业与职工的优势,广泛宣传发动,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大赛。在比赛奖励方面,加大对选手奖励力度,对获奖选手给予荣誉与物质上的双重奖励。在对外宣传方面,从赛前的预热、到赛中的跟踪报道、到决赛的优秀选手的事迹挖掘,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强化宣传效果,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今后,漯河市总工会将认真总结举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成功经验,把这项工作打造成工会工作的一个响亮品牌,为每一位职工铺设高速通道,让他们立足本职尽情发挥才干、展现风采,进一步提升漯河市职工的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为加快漯河“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实现漯河在中原经济区快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职工素质提升工作方案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助力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力量。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素养,根据《崂山区教师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教师队伍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崂山教育实际,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通过科学谋划和系统培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
(二)坚持师德为先、育人为本原则。
(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原则。
(四)坚持分类施策、重点突破原则。
(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原则。
(一)师资现状。崂山区辽阳东路小学是20xx年8月新启用的一所区直属学校,目前学校有15位教师,其中校长1人,副校长1人,区内富余人员交流的老教师1人(60岁),面向区外招聘的骨干教师1人,区内调入的教师3人,8位新教师(均为90后)。
年龄结构:15人中,平均年龄33岁,其中30岁以下9人,占60%;30—40岁2人,占13%;40—45岁3人,占20%;60岁1人,占7%。
学历情况:15人中,研究生学历2人,占13%;本科学历13人,占87%,学历全部达标。
职称结构:15人中,高级教师1人,占7%;一级教师3人,占20%;二级教师3人,占20%;未定级的8人,占53%。
骨干教师配备情况:校长、副校长均为青岛市教学能手,崂山区名师;目前学校没有骨干教师,只有面向区内、区外招收的3名成熟型教师。
综上数据分析,目前在学校只有四个教学班的情况下,教师数暂时是超编的,整个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偏年轻化,学校的中坚力量比较薄弱。各个学科没有骨干教师的引领,部分学科还没有专职教师。鉴于学校从建校起就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打造,这样的师资队伍水平导致学校的顶层设计落地较慢,但教师队伍年轻、有活力,后劲足、潜力大。
(二)校本培训现状。20xx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xx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目前,学校有八位90后,辽阳东路小学就是这些年轻老师专业生涯的起点,也是他们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让他们在15年后能成为这十万或者一万中的一员,或者缩短成为这一员的成长时间,学校搭建了多元化的研训平台,为他们的成长架桥梁、助动力。
1.多元学习,调动教师内驱力。
(1)心灵宁静,爱岗敬业,筑牢精神乐园。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面对这群曾被社会贴上“个性张扬”标签的90后,阳光、活力、创新是他们独具的时代特色,但面对复杂的教育现象尤其是繁杂的教学任务、调皮好动难以管理的学困生等问题时,这群90后往往会浮躁、缺乏耐心甚至难以应对。所以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入职后的首次宣誓、师德活动月系列活动、观看优秀影片、过好第一个教师节等)对他们进行师德教育,让他们的学识、能力、仪表,特别是教育观念上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在育人的同时,不断地“自育”,重塑21世纪教师新形象,筑牢各自的精神乐园。
(2)博览群书,以书为友,提升素养促内涵。读书是每个人成长的最佳途径,除了统一必读书目《教育文摘》外,学校根据90后的独特性,改变以往统一书目、统一阅读的旧习惯,让老师们自己提出阅读书目,然后开展自由组合式的读书杂谈活动,建立个人文集,每月进行好书推荐和观点分享。
(3)对话专家,思想碰撞,拓宽思路亮心灯。与专家对话是学校校本培训工作的特色,通过专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和评价,进一步帮助教师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论内涵和教学思想。
(4)同伴互助,多彩学习,资源共享齐发展。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引领、交流、合作学习(青蓝工程、名师引领工程、双导师制、外出学习汇报、骨干教师经验交流、基本功练习等),帮助年轻教师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使教师在各自的发展领域上更加明晰方向。
(5)“互联网+”,智慧校园,促信息化素养提升。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直接执行者,先进教育理念的贯彻、先进教学模式的推进、先进教学方法的探索,都需要通过他们来实施,所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势在必行。学校新启用,智慧校园正在建设中,所以目前只为老师们做了电子白板、录播室等多媒体教室的相关培训。
2.强化研修,激发教师成长力。
学校已经构建了“实践—反思—研究—再实践”为特征的校本研修模式,积极为教师创建相互交流的文化氛围。
(1)潜心研究,勤于写作。新校启用时,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了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个人学期重点工作计划、个人学期小课题研究计划,并组织老师基于校情、学情、班情等开展校本研修(语数英音体美均有学科课题)。学期末教师要梳理、总结、汇报自己在这一过程获得的感悟、收获以及存在问题,促进教师研究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2)勇于实践,善于积累。小讲台呼唤大教师,教师的真功夫永远在课堂。学校规定每位老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20节,并通过推门课、亮相课、成长汇报课、视频案例反思课、一人一精品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名师引领课、模拟课堂等多种形式,丰富和开放课堂教学。
(3)善于反思,再登新高。个人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后寻求理论支持,继而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提升实践高度。群团反思:教师个人将参加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学片断,通过案例形式撰写出来,与同行分享,同时总结活动的得失。经验交流:在总结经验时,要重视实践效果的研究,从学校、学科、教师三个层面上挖掘典型经验,汇聚反思促成长的正能量。
目前,学校将“培养一位教师、形成一个亮点、打造一种特色”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目标,力争以教师特长带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三)发展优势。
1.办学理念新颖先进。辽阳东路小学是一所新建的区直学校,区委区政府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打造,教学设施一流,现代化教育装备齐全,校园既典雅精致又蕴含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学校以“向阳而生”为核心理念,以“阳光育人育阳光人”为办学特色,已经初步构建了“阳光管理”“阳光课程”““阳光课堂””阳光团队”“阳光学子”这一“阳光教育”体系,着力打造阳光教育品牌学校。
2.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学校班子虽然人员数量较少,但班子成员办事稳健、作风正派、互补性强、凝聚力强、既能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又能互相支持配合,统一意志。自从学校管理实施项目负责制后,联合班成员中青结合,年轻负责人好学、易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发展潜力很大;各负责人分工明确、责任心强,各自分管的工作都能较好地完成。
3.教师队伍阳光向上。教师群体虽然过于年轻,但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创新的优良传统,学校活力强、发展后劲足。
4.外部资源充足优质。
(1)生源质量越来越高。崂山区人才公寓是学校的学区之一,后期公寓启动,就会给学校带来充足的家长资源、优质的学生生源。
(2)注入高校资源。学校已经与华师大签约成功,后续专家、教授会定期到校,对学校发展进行全方位地指导。
(3)家长支持力度大。新校启用近两年,两个级部的家长都非常支持学校的工作,也都尽全力提供利于学校、教师和孩子成长与发展的资源。
(四)存在问题。
1.教师年龄结构极不合理,过于年轻化。
2.缺少青年骨干教师的引领,导致学校中坚力量薄弱,各学科的教材解读、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科研水平等有待提高。
3.部分学科没有专职教师,导致学校的顶层设计思路难以落实或者推进较慢,学校的工作想做出特色还有一定的难度。
4.家长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学生年龄较小,学生的特长发展不突出。
(一)总目标。以培养“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为目标,落实“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实施教师“政治素养建设工程、人文素养提升工程、专业素养锻造工程、身心素养健康工程”,有序推进各项培训,为不同层面的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二)基础性培养目标。
1.新教师培养。强化“三字一能”(硬笔字、软笔字、粉笔字、教学设计与授课能力)教学基本功训练。实施入职三年内的“358”工程:上好三节课——汇报课、展示课、考核课。落实新入职的“五个一”工程;每年一次暑期集中培训;每年参加一次“双学双促”走基层活动;每学期参加一次“名师课堂”听课活动;每年参加一次区进修学校举办的区内“选修”型培训活动。每年写一篇经学校领导点评的新教师成长反思类总结。
2.骨干教师培养。逐步建立骨干教师人才后备库,制定并实施“三级”骨干教师(一级省级、二级市级、三级区级)提升计划,力争每个年级每个学科至少有一名骨干教师)。
(三)发展性培养目标。
1.新教师培养。按照“一年学、二年仿、三年创”的成长要求,学会八项基本技能——会家访、会写计划、会备课、会上课、会听课、会个别辅导、会设计练习、会命题设计。
2.骨干教师培养。培养3-5名“业务精湛、培训一流”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成为新青年教师培训课程“名师课堂”“崂山学堂”“集培专家”“青蓝工程”的培养先锋,以培代训,提升骨干教师素养。
(四)年度目标详见附件。
(一)政治素养建设工程。
1.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强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增强广大教师使命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2.加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党支部和每名教师党员。合理设置党支部和党小组,实现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到20xx年争创三星级支部,20xx年创建四星级支部,20xx年创示范支部。大力推进支部党员的示范作用,健全“双培养”机制,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开展典型学习宣传活动,达到“培育一个,宣传一人,带动一片”的效应。
3.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首要内容。引导教师增强爱心、耐心、细心、专心、诚心。组织开展师德建设五项行动,即家访行动、学生谈心行动、志愿服务行动、读好书行动和师德案例分享行动。完善师德考核内容及方式,强化师德考核及结果应用。引导教师坚守新时代教师职业十项准则,对违反准则或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依规严肃惩处。每年九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发掘师德先进典型,大力宣传阳光美丽、爱岗敬业、勇于创新、默默奉献的新时代优秀教师事迹,组织教育理念大讨论、开展师德建设工程“六个一”活动。教师节期间开展“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等活动,并采用摄制微视频、宣传片、巡回报告等形式大力宣传。组织开展新教师入职宣誓、教师师德承诺和教师光荣退休等仪式,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使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4.开展全面全员、持续适度的读书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沙龙”“读书人物”“好书分享”“成长论坛”等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大力弘扬自觉读书、热爱读书的新风尚。深入开展“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活动,到20xx年教师读书覆盖率达到100%。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研读2-3本教育名著,撰写3-5篇读书反思,不断提升教育能力与品质。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区级读书实践工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崂山区推动读书人物”,“崂山区读书明星”,“崂山区优秀教育(教学)案例”的评选工作。
5.在教师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杆,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以仪表举止、语言交流、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文明礼仪培训,让教师知礼、懂礼、习礼、用礼,提高教师文明礼仪素养。
6.在教师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经典诵读、开设专门课程、组织专题培训等形式,汲取文化精髓,滋润教师心田,传承中华师道,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
(三)专业素养锻造工程。
7.打造具有过硬入职能力的新教师队伍。健全新教师培养机制,加强新教师全员轮训,实施突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培训,强化“三字一能”(硬笔字、软笔字、粉笔字、教学设计与授课能力)教学基本功训练。健全见习期教师考核机制,见习期满且考核合格者予以转正,见习期满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延长见习期,争创见习期“新秀教师奖”。按照“一年学、二年仿、三年创”的成长要求,落实新教师培养“五个一工程”,实施入职三年内新教师“358”工程,着重从“师德与职业修养、教育理论与创新、学科专业与发展、课堂教学与实践、班级管理策略与技能、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课程建设与实施”等七个方面夯实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8.打造具有课程研究与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制定教师课程实施能力评估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采用骨干教师成长双培养模式,一是以提升课程研究力、实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理论、教育学通识理论、文化知识素养等理论培训;二是推选出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作为讲课专家参与区域内教师培训活动,将理论学习与教学主题研究、学科基本功培训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机融合,全面提升骨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指导带教能力。每位骨干教师至少推出1门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
9.打造具有过硬专业功底与综合实力的音体美教师队伍。以学科专业化、技能全面性为目标,通过“固强项、补弱项”的专业技能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系统性的教师培养体系,全面提升艺体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及团队指导能力。
10.打造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尖端教师队伍。打造本校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专家团队,提升名师、学科带头人的课程研究力和学术影响力。以激发个性专长潜能、提升研究品质为核心,以学习前沿教育教学思想、理论、方法为重点,围绕职业修养与职业规划、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改革前沿问题研究四大板块,按照“集中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模式,边学边提升,边学边实践、边学边指导服务教育教学,培植学科教学研究尖端人才。
11.建立班主任成长共同体。到20xx年建立全覆盖、分层次、项目化、主题化的班主任培养体系,确保在岗班主任全员参与。争创区级德育联盟,促使班主任核心素养逐步提升。推选班主任积极参加班主任工作论坛,班主任沙龙、主题班会公开课和优质课的选拔。争创区级“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功勋班主任”,实现班主任队伍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
12.打造具有教育领导力的干部队伍。注重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激励年轻干部新作为新担当,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干部队伍。
13.注重科研引领,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引导广大教师以研究的视角聚焦日常教育教学,以研究促进日常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鼓励教师开展“微课题”研究,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有两到三项“微课题”研究项目,并有相应的成果体现。通过研究,提高广大教师育德能力及本体性知识、作业命题、实验、信息技术、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计划,积极参与区级“教师发展先进学校”“校本研修优秀学校”的评选。
14.大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教师对教育e平台、人人通平台及高效课堂教学平台的使用率每年提升20%。20xx年,基本达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目标;20xx年基本达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的目标;20xx年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基本达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目标。
15.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落实教师发展三年规划的设计、落实、评估诊断,定位要准确,做好教师个人发展成果的评估和考核标准的研定,使教师们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规划自我,使教师工作的发展评价更加科学、规范、持续。
(四)身心素养健康工程。
16.加强教师身心健康管理。启动教师心理健康全员培训计划,制定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方案,分层分类开展专题辅导。每学期至少举行2次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有效提高教师对心理问题的预防意识和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意识。注重人文关怀,为教师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
17.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全面提升教职工身体素质。每年举办教职工跳绳比赛,乒乓球、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等十余项体育比赛活动,推选优秀选手参加区级比赛。开展师德活动月,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体生活。
(一)科学规划,分层实施,加强教师梯队建设。
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为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全体教师制定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每位教师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教师队伍的塔式结构,实现教师队伍的分层递进,梯队攀升。
(二)统筹培训,有的放矢,提升干部教师培训实效。
建立年度培训需求调研制度,做好训前调研,明确干部教师培训实际需求,依托区建立的教师培训基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宽度和深度。
(三)优化结构,壮大队伍,建立科学的“名师”培养机制。
以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培训为引领,坚持培养一批,带领一批,影响一批,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为名师,名师、学科带头人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逐步构建“见习教师一职初教师一成熟教师一骨干教师一学科带头人一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培养体系。
(四)突出内涵,辐射引领,拓展学校培训职能。
加强校本培训,争创区级“教师发展学校”“校本研修学校”,提高校本研修专题化、系列化、课程化,突出校本培训实效。
(五)政策激励,形成合力,完善干部教师激励机制。
按照政策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表彰奖励活动,并落实相关优待政策,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加大教师表扬奖励力度,完善教师荣誉体系。推选学校优秀教师参加区级及以上级别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教师荣誉评选活动。积极参与区级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和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特级教师等评选活动;设立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20年从教礼、退休礼等职业礼遇,持续开展优秀教师休养活动,增强教师终身从教的荣誉感。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充分展现当代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
(一)强化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师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把教师素养提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制定具体措施,细化分工,确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教师素养提升工作的专题研究,每年开展1-2次“教师素养提升工作回头看”活动。
(二)加强经费保障。
要将教师素养提升工作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确保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用于教师培训,保障每名教师1000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培训。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加强经费管理,强化监督检查。
(三)强化考核督导。
建立对教师素养提升情况的跟踪、督导机制,将教师素养提升情况作为对学校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注重过程性考核,采用自我评价、学校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对教师素养提升工作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
职工素质提升工作方案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贵师院党政办发〔20xx〕97号)文件,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建设,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建设一支职业素养好、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特制定“贵州师范学院20xx年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按照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多层次、多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按照青年教师队伍群体的不同特点和层面来进行培训,使培训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通过工程的实施,帮助青年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及一定的文化素养,提升其对学生的指导能力,管理班级和学生的能力,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教学方案、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我校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全校在编在岗的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
(一)师德培训。学习《教师法》和教师师德规范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事业感、认同感,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教师法》和教师师德规范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事业感、认同感,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树立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和责任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完善教师人格,培养教师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教学变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技术工具的能力;利用技术工具开展科研教学的能力。
(三)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撰写教案学案的技能;使用教学多媒体的技能;了解学生的技能。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设疑和提问技能;板书技能;讲授的技能;结束课程的技能。布置作业的技能;批改作业的技能;课后辅导的技能。命题技能;评卷及分析试卷的技能。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信息检索技能。
采取校级、院级、个人自学三个层次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校级培训。
1.组织专题报告、讲座或举办校级层面培训班;
2.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技能校级层面竞赛及评比;
3.聘请校内外名师,开展校级层面示范课、观摩课活动。
(二)院(部)级培训。
1.实施“导师制”的“带教活动”,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带教结对”;
2.组织本学院(部)集体备课和对青年教师的听课、评课活动;
4.聘请校内外名师,开展示范课展示,组织青年教师观摩示范课教学及研讨。
(三)个人自学。
1.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学习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好读书笔记;
2.撰写教学总结(反思)。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总结和至少二篇教学反思。
不断完善校、院两级教师培训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教师培训,保证培训时间,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由教师工作处、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教科所和各学院(部)主要负责人组成,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师工作处。各学院(部)要成立以院(部)长为组长的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二)运行与考核机制。
1.教师工作处负责学校层面的规划、培训工作,负责牵头组织对二级学院(部)开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的考核,并协助教务处组织开展教师各种教学示范及竞赛活动和对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达标情况进行考核。
2.教务处负责组织开展校级层面的教师各种教学示范和竞赛活动,指导各二级学院(部)教研组教研活动,并对各教研组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研训工作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达标情况进行考核。
3.各二级学院(部)负责组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升工程的实施工作。制定本学院(部)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导师制”;督促各教研组通过教研活动开展对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工作,按照学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升工程年度目标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素养进行考核。
(三)具体活动的实施与组织。
1.校级层面。
(1)开展师德培训(牵头部门:教师工作处、宣传部、各二级学院(部)等)。
举办师德师风“优秀教师”报告会;举办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聘请校内外名师举办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发展经验报告会;举办全校学习《教师法》和教师师德规范知识竞赛活动。
(2)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牵头部门:教师工作处、各二级学院(部))。
聘请省外知名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到校作系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题培训;选拔骨干教师外出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题培训,并作为“影子”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使更多教师受益;组建信息技术应用研修工作室,开展团队实践与研修培训。
(3)开展教学技能专题培训(牵头部门:教师工作处、各二级学院[部])。
聘请省外知名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到校作系列教学技能提升专题培训;分期分批地选送骨干教师外出进行教学技能专题培训,或参加有关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的会议,及时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受训教师回校后必须上交学习材料,同时,安排时间对本学院或全校教师进行汇报,传达学习精神,以更多教师受益;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专题研讨暨经验交流会,开拓教师视野、丰富教师阅历,增加教师理论培训的深度。
(4)开展课堂实战培训(牵头部门:教务处、教师工作处)。
聘请校内外名师进行课堂教学示范展示培训;开展青年教师现场授课,专家名师进行现场点评及指导的课堂诊断技能课堂展示培训。通过示范课为青年教师抛砖引玉,使青年教师认识职业教育的特点,学会教学理论的适用进行实际教学,实现有效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5)举行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牵头部门:教务处、教师工作处)。
在示范课的基础上,举行各种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6)开展名师工作室(站)教材教法专题研究(牵头部门:教科所、教师工作处、各名师工作室[站])。
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站)等平台和名师引领,采取课题式研训方式,通过开展教材教法的专题研究,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
2.二级学院层面。
(1)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培训(牵头部门:各学院[部])。
开展“带教结对”,每位青年教师结对一位骨干教师,通过导师深入课堂听课观课,引导、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改善课堂教学。
(2)开展“备课、上课、评课、公开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结合学生和学科、课堂实际,组织交流讨论,每个教研组和每个青年教师在每月至少举行一次公开课和由教研组组织的评课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总结;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观摩课。评选出成长进步较快、教学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
(3)开展各教研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专题行动研究。各教研组每月必须进行一次专题研讨和学习活动。
(4)聘请校内外名师,开展示范课展示,组织青年教师观摩示范课教学及研讨,每学期不少于4次。
3.青年教师个人自学。
(1)进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法规自学,一是通过贵州师范学院教师网络在线学习平台,至少选学一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课程并考核合格;二是系统学习一本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法规专著,并完成一篇读书心得。
(四)经费保障。
学校设立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工程专项经费,专项经费严格按规定的经费用途和学校财务规定支出,专款专用。
(五)考核评估。
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考核,由各学院(部)组织实施,考核结果纳入该教师年度绩效,并作为青年教师职称评定纳入对各学院(部)的绩效考核内容。
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紧盯努力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夯实安全发展基础,突出技术创新实效,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围绕工业园区、重大工程建设和各类生产、服务类企业发展,围绕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围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深入开展园区项目和企业建设竞赛、岗位业务能力竞赛、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以技能竞赛、创新竞赛、安全竞赛为抓手,激发职工学技术练本领热情,培养职工创新意识和安全意识,锻炼职工的创造能力和安全能力。到“十三五”末,全县技能人才队伍明显壮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安全发展新常态逐步形成,技能大师、技术能手、技术标兵队伍不断壮大,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明显提升,竞赛活动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彰显。
坚持“三个围绕”:
围绕工业园区、重大工程建设和各类生产、服务类企业发展,在园区、项目和企业职工中开展竞赛活动,促进园区、重大工程建设和企业发展。
围绕科技文卫事业发展,在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和文化卫生事业单位职工中深入开展岗位业务能力竞赛,促进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围绕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大局,配合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农业现代化。
突出“三个抓手”:
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激发职工学技术练本领的热情,带动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每年全县各类技能比赛工种达到3个以上。
以创新竞赛为抓手,激发职工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评选表彰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每年平均征集评选县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先进操作法3项以上。
以安全竞赛为抓手,激发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普及安全知识,健全安全制度,夯实安全发展基础。每年参加安全竞赛的职工达到3000人次以上。
搞好“一个选树”:
大力选树竞赛活动中涌现出的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安全典型,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带头示范作用,引领广大职工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开展技能竞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1.深入开展多层次多职业(工种)技能竞赛。
(1)通用职业(工种)技能竞赛。根据我县产业结构实际,确定焊工、电工、钢筋工、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等职业(工种)为县级通用职业(工种)竞赛项目,每3年循环竞赛1次。
(2)岗位业务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竞赛。各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每年举办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岗位业务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竞赛。
(3)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各乡镇、部门根据所联系村实际,每年举办农民工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民致富增收能力。
2.以竞赛带动技能培训。以竞赛引导职工学技术,推动企业加强职工培训,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使国有企业、非公企业职工培训率有明显提高。农业实用技能培训普遍开展。“十三五”期间,通过技能竞赛每年带动培训职工达到5000人次以上。
3.结合竞赛开展技术精英展演(示)活动。结合技能竞赛,组织相应竞赛工种(项目)的技能演(展)示,采取技术精英介绍经验、现场演示、观摩人员现场咨询、交流,实际操作示范演练等方式,交流技艺,传授绝技绝活。“十三五”期间举办演(展)示活动10场次以上,参加观摩学习职工达1500人次以上。
(二)开展创新竞赛,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1.征集申报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鼓励职工围绕企业技术难题和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活动。在工业、服务业、科教文卫事业、农业等多个领域每年征集上报一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向市总工会推荐申报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
2.征集申报职工先进技术操作法。鼓励职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提合理化建议,改进操作流程,创造先进操作法。围绕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工业、服务业、科教文卫事业、农业等多个领域,每两年征集申报一批“职工先进技术操作法”。
3.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交流展示活动。通过现场演示、举办展览、网上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
4.建立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在工业、服务业、科教文卫事业、农业实用技术等多个领域加快创建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县总工会每两年申报一批省级示范性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制定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创造条件对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给予扶持。
5.围绕提高质量、效率,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设立“创新示范岗”、开展“首席员工”、“金牌工人”、“创新能手”命名活动,创建用户满意服务明星活动,评选表彰优秀质量管理班组、明星班组、杰出管理者,选树培养急需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带动企(事)业技术进步。
(三)开展安全竞赛,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1.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每年围绕普及职业病防护知识、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安全健康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在全县各类企业组织开展群众性“安康杯”竞赛活动,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功立业。
2.开展“安康杯”竞赛示范单位、示范班组和“安康企业家”推荐申报活动。根据庆阳市总工会“安康杯”竞赛组委会部署,在“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中推荐申报示范单位、示范班组和“安康企业家”。
3.开展“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推荐申报活动。根据庆阳市总工会“安康杯”竞赛组委会部署,以职业健康体检、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安全防护、安全管理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竞赛活动,依据考核评选标准,推荐申报优胜单位,鼓励更多企业进入优胜单位行列。
4.开展“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推荐申报活动。根据“安康杯”竞赛考核评选标准,推荐申报优胜班组,鼓励更多班组进入优胜班组行列。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宁县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组委会,专门负责此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各类竞赛活动的统筹安排、指导实施和表彰奖励等工作。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县总工会,具体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方案,筹办全县竞赛,指导协调各系统、企事业单位开展活动。
(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现代传媒手段,大力宣传竞赛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宣传广大职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唱响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主旋律。
(三)及时总结表彰。根据《甘肃省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奖励办法》(甘总工发〔20xx〕12号)和《甘肃省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暂行)》(甘总工发〔20xx〕3号)文件要求,县总工会对竞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选手、优秀成果、优秀组织单位、优秀个人等予以表彰奖励。
职工素质提升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局党委、行政确定的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的作思路,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结合教育实际,特制定我县教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意见。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导,遵循堂教育“扬长避短,错位发展,遵循规律,办出特”这一总体发展思路,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以增强全县教职工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促进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树立全县教职工新形象,构建和谐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通过培训,整体提高我县教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干部队伍管理素质,从而构建我县职工人才素质优势,促进堂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1、提高全县教育管理干部素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2、提高全县专任教师素质,结合新课程标准,提高其理解教材、分析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增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提高全县教职工的育人素质,使全县德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4、提高教育系统中总务、后勤人员素质,增强工作的规范性,提高工作效率,为教育教学做好支撑保障。
5、提高教育系统内部安全保卫人员素质,增强安全责任感,丰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工作技能技巧,为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素质提升形式,如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一级培训与二级培训相结合、观摩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等主题活动形式。
建立教职工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担任,副组长由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教育局党委委员、纪检书记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局党委副书记担任。
教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局相关科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实施。
各学区、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时间、经费上给予相应的保障,各学区、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机构,确保管理到位、培训到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情况将纳入各学区、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对工作扎实、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将子以表彰。
1、考核形式:考核分为书面考核与实践考核等形式。书面考核由进修校继教办会同各工作组和专业组组织实施,实践考核由教职工所在片区及任职学校负责实施。考核具体时间由各工作组确定。
2、颁证:对考核合格的教职工,继教办将发给规范性学时证明,教育局将颁发统一制作的合格证书。
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立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需求导向、结果导向,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按照培训信息公开化、培训项目目录化、培训评价即时化、培训资源集成化、资金使用有效化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力争到20xx年底,本市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3%。
(一)加大企业职工岗前培训力度。推行企业新录用人员先招用、再培训、后上岗的岗前培训制度,开展适应岗位需求和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一是对于企业新招用人员,在员工入职12个月内,培训时间不低于40课时的,按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二是实施“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培养计划,深化“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共建基地”的培养机制。对于实施1至3年培养计划的新型学徒,根据产业急需程度、职业类型、培养等级以及实施效果,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至8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三是实施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xx年1月1日以后新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且在本市缴纳失业保险1年以上的企业职工,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个人补贴。
(二)加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开展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在线学习等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实施3项岗位技能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一是实施岗位培训提升计划,对于20xx年1月1日以后新取得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且在本市缴纳失业保险1年以上的企业职工,分别按照1000元、1500元、20xx元、2500元和3000元的标准给予个人技能提升补贴。其中,经认定的困难企业开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或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的,再按照上述标准的50%给予企业补贴;困难企业开展企业职工非等级技能培训且培训时间不少于20课时的,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二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支持企业组织高技能人才参加技术革新、工艺改造等研修培训项目,按照每人5000元的标准,每年给予每家列入研修培训项目的企业不超过30万元的研修补助。三是实施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培训计划,支持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承担技艺传承培训、技术技能革新、技能推广交流等项目,每年给予每个申报通过的项目不超过30万元的资助。
(三)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围绕首都十大高精尖产业以及金融科技、文创等重点产业,将技能提升培训纳入产业服务包,以需求为导向,开发培训项目。对于高精尖产业企业和金融科技企业组织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且经考核合格的,按照每人不超过2万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对于参加培训且培训后在本市相关企业就业3个月以上的,按照不超过上述标准的50%给予个人奖励补贴。针对创意设计、动漫制作、高端民宿、老字号技艺传承等文创产业,开发培训目录,对于相关企业组织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的,按照每人不超过5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
(四)实施生活服务和城市运行保障等重点领域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在养老护理、安保、医疗陪护、托幼、快递等领域,组织开展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取得相应证书的,根据工作实际,按照每人不超过3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或培训机构补贴。对于城市供水、排水、供热、燃气、园林绿化、公共交通、环境卫生等城市运行保障领域和其他重点领域的企业,组织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的,按照每人不超过4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
此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本市技能培训试点区,除享受市级普惠政策外,还可根据区域实际制定相应培训及奖补政策,市级资金根据开发区资金投入情况予以配套支持。
(五)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免费培训计划。面向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含低收入农户)、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转岗职工、本市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持续实施劳动预备培训、就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免费培训。围绕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点工作或重大项目,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强创业培训公共服务,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强化创业培训项目开发,以本市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符合条件且有创业愿望的重点群体开展免费创业培训。
(六)实施就业困难人员培训补助计划。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按照每人每月5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不超过6个月的职业培训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给予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
(七)实施家政服务提质扩容专项培训计划。对家政服务人员开展岗前培训,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不低于80课时的,按每人20xx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开展“回炉”培训,且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不低于40课时的,按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其中,对于开展“回炉”培训的员工制家政企业,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
(八)实施农民职业素质提升计划。对于观光休闲、乡村旅游、林下经济、农村电商等新业态,重点围绕提升农民职业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建立培训目录,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主组织实施农民免费培训,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九)支持企业扩大培训规模。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或者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承接补贴性培训项目。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持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并按照每人不超过4000元的标准给予实训基地补贴。
(十)支持职业院校扩大培训供给。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思路,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加快部分市属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制定职业院校职业培训管理办法,在核定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总量时,可向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单位倾斜。允许职业院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学校培训工作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职业院校在内部分配时,应向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一线教师倾斜,保障其合理待遇。
(十一)支持社会机构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完善评估奖惩制度,推动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并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支持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建立评价工作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开展评估检查,提高评价工作水平。
(十二)创新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和模式。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将职业道德、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安全生产、卫生健康及就业创业指导等综合性培训内容贯穿培训全过程。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实习实训。大力发展“互联网+”等现代培训方式,鼓励建设智能化培训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推进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加快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组建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展前沿技术、知识更新培训,加大远程培训课件开发与更新力度。
(十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清单化管理,公布培训和评价机构目录,便于劳动者按需选择。加强职业培训师资培养和专家队伍建设,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共建共享。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实行专兼职教师制度,可按规定自主招聘企业技能人才任教。加强职业培训质量评估督导,加快职业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管理,对培训全程进行监管,确保补贴资金精准使用。各区可对企业、院校、培训机构的实训设施设备升级改造予以支持。
(十四)健全工作机制。本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小组统筹、市区实施、行业主责、机构参与、财政专账、一网通核的工作机制。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技能提升行动跨部门、跨层级的统筹协调,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分解工作任务,建立完善专项资金发放台账,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抓好任务落实。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要把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结合实际,严格落实企业职工和重点群体技能提升培训任务。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牵头组织好本系统、本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制定相关支持政策,组织培训和资金审核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培训和评价机构要共同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资金的监管,做到专款专用,分账核算,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依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信息平台,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的沟通协调,及时汇总培训人员和补贴数据,实现一网比对、一网归集、一网统计。
(十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就业专项资金、人才经费、行业产业发展经费中用于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统筹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单独建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相关政策自20xx年1月1日起执行,符合相关培训补贴政策的劳动者,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不可重复享受。企业要按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其中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培训,可用于企业“师带徒”津贴补助。落实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提高至工资薪金总额8%的税收政策。推动企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开展自主培训与享受政策开展补贴性培训的有机衔接。对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教学改革以及职业技能竞赛等基础工作给予支持,对培训组织动员工作进行奖补。
(十六)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绩效评估体系,支持开展第三方评估。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要结合工作分工,切实履行申请材料审核职责,有效甄别资金发放对象及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要加大培训质量监管和监督检查力度,采取日常督导、专项督导和年度考核等方式进行督导评价,定期组织专项审计、绩效考核等工作,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保障资金安全和效益。对以虚假培训等方式套取、骗取资金的行为,依纪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十七)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宣传。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要加大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宣传力度,推动培训信息公开,引导企业、培训机构和劳动者积极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用足用好政策,提高政策的公众知晓度,共同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
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方案
20xx-20xx年,全市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5万人次以上,其中20xx年培训16万人次以上;三年培训企业新型学徒3000名。到20xx年底,全市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28%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32%以上。
(一)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行动。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鼓励企业适应生产经营、技术进步需要,制定职工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并按规定给予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新录用员工参加岗前培训(含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培训)的,根据培训合格人数,按每人300元标准给予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参加技能培训并取得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按《宿迁市区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宿财社〔20xx〕55号)规定给予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含劳务派遣企业)开展职工转岗转业培训的,根据培训项目、合格人数,按每人不高于1000元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对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根据《江苏省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实施方案》(苏人社发〔20xx〕177号)规定,按获得职业工种等级给予企业每人每年4000-8000元的培训补贴;对组织高危行业企业人员开展安全技能培训的,根据培训合格人数,按每人300元标准给予培训补贴。(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国资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
(二)就业重点群体技能培训行动。针对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工院校高级工、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青年、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劳动预备培训、农民工“春潮行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家政专项、“求学圆梦行动”、残疾人就业援助行动等培训计划。对有创业愿望的开展创业培训。上述就业重点群体参加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宿迁市区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宿财社〔20xx〕55号)规定给予补贴;对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培训补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补贴。(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市残联,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
(三)贫困劳动力技能扶贫行动。实施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及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对贫困和重度残疾人的培训范围可以延伸至其直系亲属,待遇等同于残疾人本人参加培训。支持我市职业院校面向结对挂钩贫困地区开展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帮扶,招收贫困家庭学生并按规定落实补助政策。对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和城乡低保对象中的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村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在参加培训期间通过就业补助资金给予30元/人·天的生活费补贴。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我市贫困劳动力、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和城乡低保对象中的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以及参保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按每人每月150元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以工代训补贴与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就业见习、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岗位补贴不可重复享受。(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
(四)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就业地参加培训后取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但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不可重复享受。将确有培训需求、不具有按月领取养老金资格的`人员纳入补贴政策范围。对企业开展培训或者培训机构开展项目制培训的,可先行拨付不高于50%的培训补贴资金。(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
(五)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力度。将一定比例的就业补助资金、地方人才经费和行业产业发展经费中用于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以及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提取的1.8亿元,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其中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培训,可用于企业“师带徒”津贴补助。认真落实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提高至工资薪金总额8%的税收政策。各地可安排经费,对培训教材和培训包开发、复合型培训项目开发、师资培训、教学改革以及职业技能竞赛等基础工作给予支持,对培训组织动员工作进行奖补。(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税务局、市总工会,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
(六)丰富职业技能培训内容方式。加强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求职能力等综合性培训,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匠精神、安全环保、健康卫生、就业指导等内容贯穿培训全过程。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大力开展家政、养老服务、托幼、保安、电商、汽修、电工、手工等就业技能培训。围绕我市五大产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开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产业、新技能培训。鼓励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化建设,开发培训教材,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予以支持。支持职业院校启动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职业院校技能培训工作量可按培训实际课时量同比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开展技能培训所得收入的一定比例纳入学校公用经费、作为绩效工资来源。在核定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总量时,向额外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单位倾斜,学校在内部分配时,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向承担技能培训工作的一线教师倾斜。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实行专兼职教师制度,可按规定自主招聘企业技能人才任教。(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
(七)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建设。支持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中心、教学工厂,对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按规定享受相关税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载体。对认定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个给予一次性2万元补助,对认定的市级企业首席技师每人给予一次性20xx元补助。对承担政府补贴培训较多、质效较好的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升级改造实训设施设备的,予以支持。推进职业培训基地建设,支持其增加培训工种(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政府购买服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公办同类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其获得的财政补贴,符合条件的,可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市应急管理局、市税务局、市总工会、市残联,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
(八)深化职业技能培训“放管服”改革。建立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培训项目、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目录。建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加强对培训机构、培训过程和培训质量的监管。建立培训补贴网上经办服务平台,推行信用支付等办法,推动培训补贴不见面申报申领。(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
(九)健全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评价体系,统筹做好通用职业工种、行业特有职业工种技能评价工作。支持培训和评价机构建立同业交流平台。加强考评员和质量督导员队伍建设,开发一批急需紧缺职业(工种)题库,逐步向社会公布题库资源。推动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
(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健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协调机制。人社部门负责牵头政策制定、标准开发、资源整合、培训管理等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采取定期会商、联合行动等方式,协调解决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的矛盾问题。建立工作情况季报、年报制度和重大情况专报制度,确保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有效开展。
(十一)加强资金监管。每年对各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专项审计和绩效评价。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资金管理,公开资金使用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挪用、占用、截留培训资金和以虚假培训等套取、骗取资金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十二)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开展政策宣传和解读,帮助企业、培训机构和劳动者了解、用好政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技能人才激励表彰和典型事迹宣传,营造技能成才良好环境。
本实施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至20xx年12月31日终止,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我市现行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规定,凡与本实施方案规定不一致的,按本实施方案执行。
职工素质提升培训可研方案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举办x市首届乡村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全员培训与竞技活动的通知》(连教办师【20xx】11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x区乡村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全员培训与竞技活动是“x区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培训竞技活动,以项目统领,充分调动和发挥区级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积极性和统筹协调功能,助推乡镇中心校高效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活动采取竞技选拔与随机抽测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复赛、决赛人选。把教学技能培训与考核竞技相结合,以竞技带动培训、以竞技促进学习,提升培训效能,把竞技过程办成促进广大教师学习交流的培训活动,使所有参训、参赛教师都有收获和提高。
第二届开展的培训与竞技活动学科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实践(科学、劳技)、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初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每人限报一科。
竞技活动按照学段、年龄和地域分组,分别为:初中青年组、中老年组;小学青年a组、b组,小学中老年a组、b组。1978年12月31日后出生的`为青年组,以居民身份证为准。中心校为a组,非中心校为b组(以本学期任教学校为准)。
所有乡村初中、小学的相应学科教师均应报名参加培训活动(已借调到区政府所在地学校的教师除外)。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男1960年9月1日前出生,女1965年9月1日前出生)或因病无法坚持正常工作的教师,经个人申请、学校审核、区教育局批准,可以不参加竞技活动。
区政府所在地学校(含原城东、城南学校)教师以及近五年(20xx年至今)已获得过县(区)级及以上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基本功比赛、优质课)一等奖的教师,不在参赛范围。
本次竞赛程序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初赛由区教育局指导乡镇中学、中心校组织;复赛由区教育局组织,决赛由市教育局组织。
初赛、复赛的基本内容:粉笔字(分值10%)、学科特色项目(分值10%)、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运用(分值30%)和课堂教学(分值50%)。各学校可根据需要,增加普通话等考核内容。
决赛内容为:特色项目展示(分值15%)、现场答辩(分值15%)、教学设计与微型课堂教学(分值70%)。
学科特色项目:音乐学科为弹唱,美术学科为简笔画,体育学科为动作示范,信息技术学科为实践操作,思品(社会)学科为即兴演讲,其它学科均为徒手作图。
12月2日之前,学校完成初赛;12月中旬,区组织复赛;年底市教育局组织决赛。决赛按市局通知要求进行。
本次活动市局设立参训参赛教师个人单项奖、学校团队优胜奖、优秀组织奖。个人单项奖按分组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根据学校组织培训、抽测检查及竞赛获奖等情况评选学校团队优胜奖、优秀组织奖,集体奖项主要根据获奖教师占全体参赛教师的比例和一等奖获得情况评定。
区按各学校参加初赛教师总数的30%,将参加区级复赛的获奖名额按比例分配到乡镇中心校。参加复赛总名额的60%由学校按竞赛成绩推荐、40%由区安排在所有应该参训的教师中随机抽取。区教育局将对参加复赛的教师分组设立一、二等奖。
市教育局按照各县区参加复赛教师总数的10%,将参加决赛的总名额及奖次名额分配到各县区。决赛总名额的60%由县区按竞赛成绩推荐、40%由市随机在参加复赛的教师中抽取。
职工素质提升工作方案
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为建设一支顺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全面提升我院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特制定教师素质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xx]19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xx—20xx年)的意见》(教师[20xx]10号)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以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实施优秀师资队伍培养。加强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行业有影响、省内有名气的专业教学团队。
20xx年,培养50名以上院级专业带头人。使其在教育视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需要。
20xx年,培养省级教学名师5人,培养3-5名在省内高职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在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专业领军作用,同时院内培养10名院级名师。
20xx年,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达35%以上,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达7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达90%以上,结合学科专业的发展及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重点配置相关专业的教师资源。
20xx年,完成教师全员培训一次。按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合格教师等分类实施,完成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双师型”教师、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队伍的培养计划,促进省级教学团队建设。
20xx年,进一步完善我院教师发展机制。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全院教师队伍中,进一步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师德楷模先进事迹,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教师培训特别是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强化师德教育特别是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
(二)开展教师分类培养。
1.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培养。建立选拔机制,组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主持过相关科研教改课题或项目的专业带头人,采取集中面授、返岗实践、再集中面授的交替进行的方式,进行为期不少于4周的培训,重点提升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能力、课程开发技术、教研科研能力,培养一批具备专业领军水平、能够传帮带培训教学团队的“种子”名师。
2.加强骨干教师培养。组织我院“双师型”教师,采取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少于4周的专项培训,开设专业教学法、课程开发与应用、技术技能实训、教学实践与演练等专题模块,重点提升教师的理实一体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双师”素质;组织我院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到省内外国家级(省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等优质学校,采取听课观摩、集体备课与案例研讨、参与教科研项目等方式,以“师带徒”模式进行为期不少于8周的跟岗访学,通过全面参与培训院校教育教学实践和管理工作,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每年选派1-2名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培养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重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进行研修,及时跟踪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增强创新意识,为学院发挥学术骨干作用奠定基础。
3.推进合格教师培养。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每三年组织一次全覆盖的校本培训,使其及时了解学院发展历史、组织架构、相关政策和制度,树立新入职教师的职业发展信心;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合格培养,组织其参加省级岗前培训,使其初步具备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资格;完善新教师导师培养责任制,为年龄在35岁以下未经培养指导的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实践环节的具体指导,加快青年教师成长。
(三)开展文化建设活动。
1.广泛分享育人经验。根据阶段性工作需要和教师实际需求,定期安排教学主题沙龙,使教师们乐于深入探讨教学工作,分享教学工作经验,研究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日常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2.积极开展名师引领工程。聘请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定声誉的知名学者,走进学院,为教师传授教学科研的绝招、妙招,同时与外界建立广泛的与专业相关的人脉网络,为教师拓宽眼界、提高素养提供平台。
(四)开通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渠道。
1.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采取考察观摩、技能培训、跟岗实习、顶岗实践、在企业兼职或任职、参与产品技术研发等形式,组织我院专业课教师进行为期不少于5周/年的企业实践。重点学习掌握前沿技术研发、关键技能应用等领域知识,以及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应用技术需求等内容,推进企业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结合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和途径,发掘我院技术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2.设立兼职教师特聘岗。设立一批兼职教师特聘岗位,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工程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到我院任教,兼职教师每人每学期任教时间不少于80学时。开展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岗前培训,鼓励兼职教师参与名师工作室建设、校本研修、产学研合作研究等工作。
(一)组织机构。
成立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素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师素质提升领导工作。具体机构和成员如下:
组长:李教社。
副组长:邬连东。
成员: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各系(院)主任(院长)、教科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办公室设在学院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由人事处处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兼任。
(二)职责分工。
学院教师素质提升办公室负责政策引导、对外联络和宏观工作组织,各系院负责教师素质提升工作的具体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工作实施。
(三)经费保障。
根据教师素质提升发展工作的需要,学院年度财务预算要安排专项经费,重点用于教师发展活动的开展。每年预算的专项经费应与年度计划相适应。经费使用上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集约化使用经费,确保经费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四)督导评估。
健全工作绩效评价和激励制度,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自我评估、匿名评教、专家抽评、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开展工作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经费分配、任务调整、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
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需求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就业创业需求,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20xx年至20xx年全市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以上,其中20xx年补贴性培训1万人次以上。力争到20xx年底,全市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一)明确培训范围,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1.大力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企业需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广泛组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等活动,提升职工素质和转岗能力。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培训,鼓励企业和院校通过共组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共创培养模式等方式,培养企业后备技能人才,三年培训100名新型学徒。(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总工会、市妇联)
2.加强对就业重点群体的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以下称“两后生”)等青年、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实施培训。针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培训、转移就业培训计划、农民工“春潮行动”、“新型职业教育培训合作行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返乡创业培训计划以及劳动预备培训、就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专项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含贫困家庭子女)开展适应就业需求的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补助。积极培养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广泛开展各类农村电商培训。(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
3.持续加强贫困劳动力和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技能培训。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并在培训期间按规定通过就业补助资金给予生活和交通费补贴。在省内技工院校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在校就读期间通过就业补助资金给予每人每年生活和交通费补贴2500元。鼓励培训机构入村入户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培训。深入推进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深度贫困地区技能扶贫行动和技工教育赋能工程,落实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按“雨露计划”规定,给予子女接受技工教育的贫困家庭扶贫资金补助。(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
4.大力开展化工、矿山等高危行业领域的企业全员安全技能培训。持续推进以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为重点,特别是企业经营者和新工人的安全技能培训及各类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资格培训。鼓励高危企业集中的地区建设安全生产和技能实训基地。持续开展安全培训专项执法监察,确保全省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覆盖率达到100%,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得到全面提高。以实施推进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为重点,针对各类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雇主培训等专项培训。(市人社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残联、市总工会、市妇联)
(二)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各类培训主体积极性
1.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或者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职工培训中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后,按规定享受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补贴。支持校企合作共建培训中心、实训中心、教学工厂等,积极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鼓励企业与参训职工协商一致灵活调整工作时间,保障职工参训期间应有的工资福利待遇。(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
2.支持院校扩大培训供给。支持职业院校以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对象开展补贴性培训。职业院校承担面向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的收入在合理扣除直接成本后,可按不超过60%的比例提取补充单位绩效工资,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之外单列管理。允许职业院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学校培训工作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具体比例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职业院校在内部分配时,应向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一线教师倾斜并予以奖补。(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总工会)
3.大力发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广“工学一体化”“职业培训包”“互联网+”等先进培训方式,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等在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应用,提高培训便利度和可及性。以远程职业培训网建设为重点,支持建设互联网培训平台,开展前沿技术知识更新培训和行业信息人才培训,搭建行业信息领军人才交流平台。(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网信办)
4.加强培训服务管理力度。结合我市产教融合特点,创新培训内容。围绕市场急需紧缺的.家政、养老服务、托幼、汽修、电工、妇女手工等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围绕促进创业开展经营管理、品牌建设、市场拓展、风险防控等创业指导培训。(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妇联)
5.实行目录清单制度。市人社局制定政府补贴培训工种(项目)、培训机构、评价机构等目录,向社会及时公布并进行动态调整。深化职业培训工作“放管服”改革,在省级目录清单基础上,及时针对我市急需紧缺工种(项目)培训,自主确定补充清单,适当调整补贴标准。(市人社局、市教育局)
(三)完善补贴政策,调动广大劳动者积极性
1.落实现行补贴政策。面向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劳动力、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对高校毕业生、家政服务人员和企业职工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中的农村学员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在培训期间按规定通过就业补助资金同时给予生活和交通费补贴。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参加岗前培训、安全技能培训、转岗转业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区工厂(含扶贫车间、村镇工厂)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以及参保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扶贫办、市残联)
2.实施职业培训补贴新举措。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托举办的职业院校或经认定的职工培训中心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根据职工培训后取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下同)情况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培训补贴标准为初级工1000元、中级工1500元、高级工3000元、技师4000元、高级技师5000元,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同时可按规定享受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取得中级工、高级工相应证书的学徒,分别按每人每年5000元、7000元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就业地参加培训后取得证书,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但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不可重复享受。对企业开展培训或者培训机构开展项目制培训的,可先行拨付不高于50%的培训补贴资金。鼓励对贫困劳动力、去产能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开展项目制培训。(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扶贫办、市残联)
3.加强资金支持。加大资金支持和筹集力度,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就业补助资金、人才经费、行业产业发展经费中筹集培训资金,统筹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企业要按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其中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培训,可用于企业“师带徒”津贴补助。落实将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提高至工资薪金总额8%的税收政策。推动企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开展自主培训与享受政策开展补贴性培训有效衔接,探索完善相关机制。可安排经费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职业技能提升组织实施、培训课程标准及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教学改革、考核认定及督导、职业技能竞赛及其他相关基础工作给予支持,对培训组织动员工作进行奖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税务局、市总工会)
(一)夯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把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加强信息统计,建立培训信息报送制度,提升职业培训信息化水平,扎实有效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措施,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抓好督促落实。要将财政补助资金与培训工作绩效挂钩,加大激励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确保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有效开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就业工作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协调领导,形成市级统筹、人社局牵头、各级各部门按职责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政策制定、标准开发、资源整合、培训机构管理、质量监管等职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分解工作任务、抓好督促落实,组织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承担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教育部门要组织职业院校承担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积极参与培训工作。财政部门要及时筹集补助资金,确保足额拨付到位。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组织农民教育培训。应急管理、煤矿安监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化工、矿山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培训。国资委要指导国有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共同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支持鼓励市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以及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依托网站、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等,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不断提升政策知晓度,帮助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和劳动者熟悉了解、用足用好政策,共同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进一步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强技能人才激励表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带动整体工作取得新进展。
干部职工素质提升方案
根据中共xx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印发“政法队伍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潜政法〔20xx〕1号)精神,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年”活动。制定方案如下:
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以“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为抓手,切实抓好司法行政系统干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践行法治、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奋力打造江汉平原振兴发展高质量示范区提供司法行政力量。
1、着力提升政治领导能力。全体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司法行政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司法行政工作各方面,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得到不择不扣贯彻落实。全体干部职工要永葆忠诚可靠的政治本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听党指挥,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司法行政系统干部队伍的政治灵魂,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决抵制西方错误法治观点侵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着力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全体干部职工要在增进群众感情上下功夫,坚持不懈地加强宗旨意识教育和群众观念教育,组织干部职工经常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在感同身受中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在换位思考中打牢执法为民、服务为民的思想基础。要在维护群众权益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注的公平正义问题,把执法过程变成联系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过程。要在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上下功夫,把传统有效做法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把“面对面”交流与“网对网”沟通有机结合起来,搭建服务群众新平台,拓展联系群众新渠道,有效提升新形势下社会沟通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3、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要坚持严格执法,从实体、程序和时效上充分体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让人民群众感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要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紧紧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岗位和关键环节,健全执法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管理,努力实现执法程序流程化、执法裁量标准化、执法行为规范化,从源头上预防随意执法、粗放执法等问题的发生。
4、着力提升司法行政队伍拒腐防变能力。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促进干部清正、队伍清廉。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坚决落实各项禁令,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强化监督问责,坚决查处滥用职权、贪赃枉法、以案谋私等行为,坚决清除司法行政机关内部充当黄赌毒等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害群之马”。
本次活动从20xx年4月开始至12月底结束,分四个环节:
(一)强化教育培训(4月—6月)。深入开展大培训、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1、深入开展大培训。举办专题培训班和业务研讨班,学武装干部头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2、深入开展大学习。认真制定学习计划,中央、省委和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重点围绕人民调解、行政复议应诉和执法审查、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工作加强学习。
3、深入开展大讨论。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违法违纪案例警示教育片,紧紧围绕加强作风建设,保持清正廉洁等主题开展大讨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4、深入开展大调研。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经济发展、防范重大风险、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强化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增效。
(二)强化查摆整改(7月—9月)。围绕政治、业务、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全面深入的自查互评,真正查出问题,改出实效。
1、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坚持开门纳谏,深入开展开门走访活动,以基层司法所和各科室为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征求“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业主和基层干部群众对司法行政队伍和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建议。
2、深入对照检查。结合征求到的意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开展自查,重点查摆理想信念牢不牢、群众观念深不深、担当精神强不强、执法水平高不高、纪律意识强不强等五个方面问题。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撰写查摆剖析材料。剖析材料要开门见山讲问题,深刻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3、扎实整改落实。对查摆和收集的问题,要认真归纳、整理,并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进行立项整改,清单式销号。对重点部门、重点问题和重点人员要重点督促整改。
4、组织明察暗访。局党组成立督查专班,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活动开展不扎实、整改不到位的司法所、科室和个人,督促其进行补课并通报批评。
(三)强化建章立制(10月—12月)。制度建设是确保活动取得实绩的重要保障,要将制度建设贯穿活动始终。
1、全面梳理查漏补缺。针对查摆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全局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清理、修订,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巩固活动成果。
2、及时自查总结。对全系统“能力提升年活动”进行自查和总结,分析研究对策,提炼经验做法,把成果转化为加强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3、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司法行政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切实根除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顽疾”,建立常态化制度管理体系。
(四)强化实践锻炼(贯穿活动全过程)。注重从基层一线、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中考察选拔干部,形成正确用人导向,让干部在基层实践受锻炼、提能力。
1、选派机关干部下基层。采取定期轮岗的形式,把有潜力的年轻干部职工下派基层司法所,让他们在基层工作中磨练品格、丰富经验、提升能力。
2、选派优秀干部到急难险重一线工作。选派优秀后备干部到人民调解、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接受锻炼,在具体实践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3、强化岗位练兵。要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专业能力大测试、大竞技活动,通过比赛推进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立同志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政治部,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2、严肃纪律,改进作风。在活动中,全体干部职工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各项规定,树立司法行政系统良好形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走访调研一律轻车简从,减轻基层负担。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及时向社会宣传全系统“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年”活动的举措和成效,积极发掘、广泛传播执法为民、公正廉洁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以开展活动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同时,要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向市委政法委上报活动信息和各项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干部职工素质提升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人才素质为中心,以人才机制建设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培养政治理论素养高、德才兼备、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为我局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点、严密的政治纪律和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服务理念和廉洁自律、爱岗奉献、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敬业精神。
(二)文化素质、学历全面提升。经过3-5年时间,45岁以下人员达到专科以上学历,75%的人员达到本科学历,20%的人员达到研究生学历或同等学历,使我局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学历层次全面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专业技能、职称整体上升。经过3-5年时间,力争使50%专业人员达到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0%达到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5%的业务人员取得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招标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资格。
(四)形成尊重知识与人才的氛围。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专业技能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导向和氛围,人才、知识得到全体干部职工的普遍认可和尊重,实现人才有其位、知识有其用。
(一)加大培训力度,落实培训任务。
1、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3小时,年学习笔记不少于2万字,学习心得或论文不少于3篇;各支部(处室)集中学习每年不少于12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3小时。中心组以外人员年学习笔记不少于1万字,学习心得或论文不少于2篇。
定期邀请各界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辅导讲座;结合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到革命老区、部队、经济建设重点区域等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革命传统教育。
2、组织开展本职业务培训。实行周五下午学习制度,局里每年组织1-2次专项业务技能培训班,每年组织1次业务学习考试,考试结果与年底考评、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挂钩;组织干部职工考察参观区内外重点工业企业和先进称号单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每年不少于1次,激发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干事激情。
以规范、系统的集中培训方式为主,自学为辅。立足我局业务工作实际,邀请全国的专家以及本区高校、科研机构专家授课。
3、开展领导干部培训。加强对领导干部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认真组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积极开展现代化管理知识、科技知识、资本运作、经济建设、法律法规知识、外语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等方面知识培训;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培训,培养领导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带头接受教育,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培训,培养领导干部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和腐败。
有计划地安排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区党校的培训;利用中心组学习安排学科内容,请专家、教授分专题、系统的讲授;每年组织一次领导干部赴外省市相关单位学习考察,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提高领导综合素质。
4、开展综合素质培训。根据“五五”普法工作任务,提高全局干部职工法制观念,增强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形成依法行政、知法守法的法制氛围;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大力普及礼仪知识,推广文明用语,强化礼仪意识,注重礼仪实践活动,做到礼貌待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营造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创业氛围;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我局干部职工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开展健康生活知识培训,引导我局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倡导运动理念,使体育锻炼成为一种人人崇尚的文明生活方式,通过开展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赛事,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加健身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干部职工身体素质。
5、鼓励学历提升教育。提倡和支持干部职工通过自学考试提高自身学历层次,改善知识和学历结构。根据我局工作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区内外高校教育资源,依托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招投标与政府采购专业人才;通过远程、网络等教育手段,对学历低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鼓励参加学历教育。
根据工作需要,自20xx年1月1日起,由个人选择学科,制定学习计划,争取业余时间参加辅导和自学。凡提升学历,拿到国家承认的毕业文凭的干部职工,局内按有关规定报销学费。报销学费的前提是:本人已在我局连续工作三年以上,工作表现良好,经局办公室审核后,由局长办公会议研究批准。
(二)强化激励机制,加快素质提升。
建立干部素质的提升与职务提升的挂钩机制。在职务提升时,把干部素质量化的条件作为考察干部的依据之一,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整体素质高的干部。鼓励在5年内,全局干部在现有基础上,在学历、学位、职称、技能(含计算机等级、外语等级)的其中一项至少上一个台阶。
干部职工素质提升方案
为贯彻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关于团结动员各族职工为实施“十三五”规划建功立业的决议》,进一步提升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引导女职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现就深入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工程为“十三五”建功立业提出如下方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着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女职工队伍,组织动员广大女职工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建功立业。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女职工建功立业,加大女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女职工培训阵地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女职工队伍;进一步引导女职工投身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岗位创新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建功立业;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打造形式多样、贴近女职工的工作品牌,搭建起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的服务平台;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发挥先进女职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女职工在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建功“十三五”中彰显巾帼风采。
(一)提高女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深入推进“四德”“四自”教育,引导女职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女职工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女职工把实现个人理想、岗位建功立业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发挥女职工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扎实推进“培育好家风——女职工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女职工传承良好家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广泛开展面向女职工的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女职工增强法治观念,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决捍卫者。
(二)提高女职工科学文化素质。
充分利用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女职工周末学校、流动课堂、网络课堂等,广泛开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传播与普及,着力推出一批女职工培训精品课程,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开放式的女职工学习培训新格局,为女职工接受继续教育提供多样化途径,鼓励和帮助女职工提升学历层次。深入开展女职工读书活动,充分利用“三八”书香、职工书屋,组织推荐好书、读书沙龙、征文、演讲等活动,引导广大女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和调动女职工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提高女职工技术技能素质。
动员引导女职工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据行业和女职工特点,广泛开展女职工岗位创新技能竞赛,组织动员女职工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技术交流、师徒帮带等活动,不断拓展竞赛项目,扩大参与覆盖面,增强竞赛的实用性及实效性,为女职工切磋技艺、提升技能搭建平台。适应就业方式和企业用工需求的变化,针对在岗女职工、下岗女职工、女大学生等不同群体开展多种类型的技术技能培训,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女职工不断提高技术等级,为女职工就业、创业和发展创造条件。开展女职工创新班组、创新团队建设,因地制宜地培育、选树各级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示范岗”等,自治区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五年将命名50家女职工创新工作室,总结推广女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积极争取将其纳入职工创新成果评选,促进女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为女职工搭建施展创新才能的平台。
(四)提高女职工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
通过咨询辅导、服务热线、开展联谊活动等形式,深入开展“心理援助进企业”等活动,对不同群体的女职工开展心理关怀、婚恋关怀等服务,多途径多形式向女职工传播心理健康新理念,帮助女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女职工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组织女职工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引导女职工树立科学文明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体能素质。开展女性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职业健康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迎接新的挑战。
(五)坚持以劳模精神激励引领女职工建功立业。
引导广大女职工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以“五一巾帼标兵岗(标兵)”争创活动为载体,在广大女职工中广泛开展学比赶超、创先争优等活动,发现、培育和宣传表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通过先进女职工事迹报告会、巡回演讲、劳模大讲堂等形式,开展先进女职工进企业、进班组活动,用先进思想、模范行为感召和带动广大女职工,发挥各行各业先进典型、“最美人物”等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女职工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持久内生动力,引导女职工在实施“十三五”中展示风采。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进一步提高对深入实施提素建功工程重要性的认识,与工会组织开展的各项建功立业活动有机结合,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全力推进。要有效整合社会及工会系统资源,形成全会重视、社会关注、工会女职工组织积极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增强工作实效。
要重视对提素建功工程的工作指导、督导检查和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探讨推进工作的思路,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取得实效。要加强分类指导,针对新时期女职工队伍特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女职工需求为导向,积极回应不同女职工群体的新需求新期待,从实际出发,设计务实管用的载体,突出女职工特色、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着力提高女职工的参与率。要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载体,使活动更加深入、更加务实、更加有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采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贴近女职工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深入实施提素建功工程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形成女职工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不断扩大新形势下深入实施提素建功工程的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为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建功立业。
干部职工素质提升方案
为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交通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交通铁军队伍,确保交通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准确把握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成长规律,以提升干部“六种能力”为主要目标,着力解决理论功底不实、学习氛围不浓,专业力量不强、高层次人次不足、群众工作不深等问题,推动系统干部抢机遇、拼斗志、比业绩,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交通干部队伍,为交通强国建设xx实践提供坚强的人才组织保障,为在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中奋力争先创优提供坚强的交通建设保障,为“聚力一二五、奋力上台阶”贡献交通力量。
(一)大力提升政治领导能力。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提高政治能力,带领引导系统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
(二)大力提升主动学习能力。保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这一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以强化理论武装、树立改革创新思维为重点,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激活基层经验,助力全面深化改革,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真正用改革的办法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促进发展。
(三)大力提升干部专业能力。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强化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切实克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坚持以事择人原则,提高“人、岗”位专业匹配度,打造专业化干部队伍。
(四)大力提升制度执行能力。以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精气神为目标,牢固树立“不担当不作为就是失职”的理念,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推动党员干部争做坚定有力的制度执行者,在制度框架下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担当作为,大胆履行职责,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五)大力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围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主动适应形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三服务”“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活动,着力提升新时代群众工作能力,熟练运用群众思路和法治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办好基层实事。
(六)大力提升防范风险能力。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宏观环境和经济形势,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事业观,加强调查研究,善于观察学习,提高发现风险认识风险的能力,实现科学民主决策;排摸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妥善应对各类风险隐患和矛盾问题,守牢防风险底线,做到理性担当、廉洁担当。
(一)强学习,促思想淬炼提能。一是精选学习内容。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确定《八八战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新浙江现象案例选》《推进八个浙江建设》《中国制度面对面》等书籍为精读规定书目,领导干部带头学、深入学,中层及一般干部全员学、系统学,通过精读、深读,通过对照工作深入思考,强化运用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水平。二是健全学习制度。深化“周二夜学”制度,整合“中心组学习会”“交通学堂”“青年干部读书会”等学习平台,健全以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和有时间、有内容、有笔记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有”学习制度,全力推进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进。三是丰富学习形式。拓展“你读我听”“你讲我学”“你荐我阅”“你问我答”和微课堂、微沙龙、微辩论、微考堂等学习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带着问题学、带着方向学,进一步活跃思维、碰撞思想。同时,积极用好线上学习平台,充分运用学习强国app、xx干部党员学习网等平台,开展“每日学习打卡”“每月学习通报”“每季标兵评选”“每年达人表彰”等竞赛活动。
(二)强党建,促政治锤炼提能。一是落实党建责任。紧抓书记主责主业,以履行党建责任制为龙头,以落实“书记账本”为抓手,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高质量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党员管理。配齐配强党务工作力量,强化党建实务学习。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规范执行未位表态制度,切实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强化党建引领。切实落实党建引领的发展理念,建立破解难题“两张清单”,由局领导班子成员领衔破解党建领域、发展领域两类难题,落实人员、明确责任、限定期限,把党建与具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总结,积极落实在“三服务”、“六争攻坚”等中心工作中去,建立健全“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良性互动机制,激励青年干部在大风大浪考验,急难险重任务锻炼中担当作为、争创一流。
(三)强压担,促专业精炼提能。一是加大专业培训力度。结合综合交通建设发展需要,利用“交通讲堂”等平台,以交通规划,项目建设、现代物流、交通执法等方面为着力点,开展知识讲座、业务讨论、业绩晾晒等活动,提高干部专业化水平。开展干部轮岗交流,培养业务骨干,发展综合性管理人才。二是加强青年干部培养。探索青年干部全周期、全链条培养机制,落实“一人一策一档”精细培养措施,建立“导师带徒”制度,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对青年干部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带,实行动态管理,优进拙退。破除排资论辈,打破隐性台阶,对表现突出的青年干部及时使用,让优秀年青干部有更大干事舞台、挑起更大责任担子。
(四)强问效,促执行锻炼提能。一是深化绩效考核。完善年度考核和“双对双排”考核办法,深化“双随机一通报”制度,强化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培养教育、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实现奖优罚劣,突出“政治过硬、担当作为”的正确用人导向。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三问三治”,紧盯领导批示(指示)督办、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情聚焦问题,优化专项问责工作机制,堵住制度执行漏洞,清理监督管理盲区。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和溯源追责制度,倒逼干部真抓实干、担当有为。二是强化问纪问责。通过做好新进人员和提任、转任重要岗位的.中层干部的任前廉政谈话,落实“三书三查两报告”制度,规范运用监督提醒通知书、函告书等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加强“正风肃纪”监督检查,抓紧抓实日常监督,精准应用“第一种形态”谈话、问责等方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查处并及时适时通报,不断压实工作责任,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勇担当善作为。
(一)强化组织领导。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是今年县委、县政府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局全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对照“干部能力提升年”工作方案、对照责任分工和自身职能做好相关工作。局领导班子成员要起到带头表率作用,带头履职尽责,认真谋划、精心部署、有力推进,确保“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的每一项举措都落到实处。
(二)服务中心大局。要把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和“三服务”活动、“六争攻坚、三年攀高”抓落实行动、“产业项目攻坚年”“投融资改革深化年”“基层基础巩固年”活动以及局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按照县委“六个更加”要求,做好统筹融合文章,切实将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加强氛围营造。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注重打造特色亮点,在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的同时,及时报道工作动态,总结活动经验,在各类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活动推进有声有色。要体现工作结果导向,把县考核排名、群众满意度等指标作为工作开展推进情况的重要依据,确保“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有实效出成果。
干部职工素质提升方案
根据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省总工会关于实施第六轮“芙蓉杯”百万女职工提素质立新功竞赛的指导意见》、永州市总工会《永州市总工会关于实施第六轮“芙蓉杯”百万女职工提素质立新功竞赛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20xx年至20xx年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芙蓉杯”百万女职工提素质立新功竞赛,赛期三年,为了圆满完成这一竞赛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按照省总工会和市总工会的安排,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省、市工会第六轮“芙蓉杯”竞赛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通过开展全院范围内第六轮“芙蓉杯”竞赛,提升女职工素质,造就“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女职工队伍,团结动员全院广大女职工为质量立校、建设和谐校园立新功。
本轮竞赛活动的主题是“强素质、创佳绩、展风采”,口号是“提升素质创佳绩,岗位建功展风采”。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开展“学习成才”、“技能提升”、“岗位建功”三大主题竞赛活动,推进我院70%的女教职工文化素质上层次,技术技能上等级,本职工作出成果。在已有“芙蓉标兵岗”和“芙蓉百岗明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培育和建设力度,创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1个;创省、市级“芙蓉标兵岗”1-2个,创省、市“芙蓉百岗明星”1-2个;创院级“芙蓉标兵岗”3-5个;创院级“芙蓉百岗明星”25-30个。
分期目标是:20xx年全校女教职工学习提升、技术晋级、创先创优的比例达到女教职工总人数的30%,以后每年递增20%,到20xx年达到70%。实现全校女教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和岗位建功一年一进步,三年跃上新的台阶。
院工会成立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第六轮“芙蓉杯”竞赛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芙蓉杯”竞赛活动的组织、建设、推荐与评比工作。
组长:李晶。
副组长:。
成员:女工委委员、各分工会女工干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院工会女工委,裴有为同志为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女工委委员、分工会女工干部组成,具体负责“芙蓉杯”竞赛活动的推进和组织实施。
全院所有在岗女职工。
(一)以学习成才为目标,推进女职工队伍高水平建设,以大力提高女职工个人综合素养和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以创建“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女职工素质教育流动课堂、女职工素质达标”为载体,在广大女职工中开展以“学习成就理想,知识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学习成才竞赛”,引导女职工更新学习理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取得学习成果,促进我院女职工知识学历上台阶,文化修养上层次,形象品位上档次,培养和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的女职工队伍。
(二)以技能提升为重点,着力提高女职工职业技能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创新成果”为载体,在女职工集中的教研室(组)和岗位开展以“技能上等级,创新出成果”为主题的'“技能提升竞赛”活动。引导广大女职工立足岗位成才,实现岗位创新,不断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提高新水平,培养造就更多的职业技术人才和岗位创新人才,提高女职工的竞争能力。
(三)以建功立业为目标,引导女职工以贡献求发展,展示女职工时代风采,以争创“芙蓉标兵岗”和“芙蓉百岗明星”为载体,在女职工中广泛开展以“立足本职创一流,建功立业展风采”为主题的“岗位建功竞赛”。引导女职工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为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创造新业绩,取得新成果,做出新贡献。
各分工会要围绕以上竞赛目标和竞赛主题,以提高女教职工文化素质为重点,引导女教职工根据本人实际情况自定单项或多项目标,并创造各种载体和条件帮助开展竞赛活动,力求体现本单位的特色。
1、分工会达标竞赛内容。
(1)各分工会按要求组织女职工参加院工会安排的培训,参培率达100%;同时,鼓励各分工会根据本分工会情况,开展女职工培训工作。
(2)组织女职工参加院工会或分工会开展的教学竞赛、技能比武,参与率达80%,争当教学骨干、教学名师;争创教学示范岗、服务示范岗等。
(3)组织女职工参加院工会或分工会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活动,要求女职工参与率达90%以上。
(4)各分工会要引导女职工努力提高岗位专业技能,鼓励女职工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和申报科研项目,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5)各分工会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要求女职工“芙蓉杯”读书心得征文活动,引导女职工更新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取得学习成果,参与率达90%。
(6)引导女职工争当“芙蓉岗位明星”,在自身岗位发光发热。各分工会应根据分会特点,制订考核评选办法,在“芙蓉杯”提素质立新功竞赛方案中予以体现,各分会制订的竞赛方案必须充分考虑女职工在本职岗位上的工作实绩。
(7)积极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围绕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质量高、有价值的建议,分工会女职工参与率达100%。
(8)组织女职工参加妇科普查,普查率达95%,做到无病早防、有病及时治疗。
(9)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认真处理女职工的生产、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妥善处理投诉等情况。
(10)组织开展姐妹献爱心、送温暖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单亲、困难女职工的帮扶工作。
(11)争当“五好文明家庭”,能正确处理好夫妻、婆媳、邻里关系,营造家庭良好氛围,构筑邻里和谐关系。
2、女职工个人达标竞赛内容。
(1)积极参加院工会组织的女职工活动,如“三·八”妇女节活动、健康讲座等。
(2)积极参加院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
(3)积极参加“芙蓉杯”读书心得征文活动,写一篇读后感。
(4)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和申报科研项目,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5)积极参加合理化建议活动,围绕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质量高、有价值的建议。
(6)按要求参加院工会组织的妇科普查。
(7)积极参加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8)积极参加“五好文明家庭”评比活动。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上半年。
1、通过会议、网站、校报、宣传窗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新一轮“芙蓉杯”女职工提素质立新功竞赛的意义、主题、目标和途径,发动广大女教职工积极投身到竞赛活动中来,女教职工参赛面达到80%以上。
2、校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制定各项竞赛指标的细化、量化标准。各分工会要将本单位“芙蓉杯”女教职工提素质立新功竞赛的安排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本单位女教职工积极参加校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各项竞赛活动,同时也要根据本单位实际自主开展竞赛活动。
3、举办院工会、分工会两级女工委员培训班,明确第六轮“芙蓉杯”竞赛的目标任务和方法途径,培训好骨干。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下半年——20xx年。
1、加大工作力度。在院工会的领导下,在院女职工委员会的组织下,各分工会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具体组织女教职工开展学习成才、技能提升和岗位建功三大主题竞赛活动,全面落实竞赛目标任务。
2、重视经验推广。在校工会网站设立“芙蓉杯”竞赛专栏,宣传、报道各分工会开展竞赛活动的情况;院工会女职工委员会适时召开专题会议,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指导竞赛全面展开。
(一)考核办法。
第六轮“芙蓉杯”竞赛领导小组成员将不定期到分工会检查“芙蓉杯”竞赛情况,将“芙蓉杯”竞赛情况和进度评估纳入到分工会年底目标管理考核中来,每年年底各分工会向院工会报送女教职工学习获证、职称晋级、创先创优等成果数据和开展活动的文件资料、典型材料、音像资料和媒体报道资料。竞赛领导小组年底对各分工会女教职工素质提升、技能晋级、创先创优成果进行汇总统计,根据考核内容逐项打分。考核结果将作为“芙蓉标兵岗”和“芙蓉百岗明星”评选的重要依据。
(二)表彰激励。
1、院工会每年“三·八”期间对竞赛活动进行阶段总结,对在竞赛中涌现出来的“芙蓉标兵岗”和“芙蓉百岗明星”予以表彰。
2、做好每年向上一级工会推荐表彰“芙蓉标兵岗”和“芙蓉百岗明星”的工作。
3、院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于20xx年底组织“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第六轮‘芙蓉杯’提素质立新功竞赛活动成果展”,对各分工会的竞赛成果进行充分展示,并召开专题会议对整个竞赛活动进行总结表彰。
1、各分工会在各总支和行政的支持下要把该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根据各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2、要联系实际开展芙蓉杯竞赛活动,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杜绝虚假,讲求实效。
3、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年终做好竞赛总结。
干部职工素质提升方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高妇女综合素质,推动妇女在广泛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确保“新社区、新生活、新女性”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市党代会提出的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求,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提高社区妇女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评选表彰活动为载体,激发社区妇女参与“新社区、新生活、新女性”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以点带面,引领妇女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素质、创造美好生活、共筑美丽家园。
通过“新社区、新生活、新女性”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使广大新型农村社区妇女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形成崇尚科学、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新型农村社区营造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倡扬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社区生活新风尚。
1、开展思想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市、县(区)党校老师深入社区开展以十九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宣讲活动,引导妇女群众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切实把社区妇女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上来。
2、开展科技文化培训活动。以“巾帼科技星火工程”培训活动为载体,组织省、市农科院专家、县(区)农业科技人员及妇女创业典型,采取讲座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妇女传授养殖、种植、加工等科技致富知识和创业就业技能,引导她们转变观念、提升能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创业就业。
3、开展家庭文明创建活动。立足家庭主阵地,社区妇联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和“好媳妇”、“好婆婆”、“好母亲”等评比活动,市、县(区)妇联适时组建先进妇女事迹报告团,深入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培养社区妇女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育子观,弘扬家庭美德,倡扬和谐新风。
4、开展身心健康关爱活动。实施“女性健康工程”,组织市、县医疗机构为社区妇女开展乳腺癌、宫颈癌、妇科病普查;组织省妇干校专家、律师、12338心理咨询师深入社区,以讲座、咨询、赠送书籍等形式,向社区妇女普及法律、家庭教育、婚姻伦理、心理健康、女性保健等科学知识;在社区组建女子腰鼓队、盘鼓队,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努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强健体魄、高尚情操的时代新女性。
5、开展环境美化系列活动。按照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的要求,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实际,组织妇女开展“文明社区”“美丽家园”系列评比活动,引导妇女在我市文化建设和清洁工程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养成文明卫生好习惯,早日融入新社区,过上新生活。
1、宣传发动。利用1个月时间对“新社区、新生活、新女性”综合素质提升工程进行全面安排部署。邀请市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让广大妇女正确认识实施此项工程的目的、意义,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到女性素质提升工程中来。各县区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出台工作措施,明确具体分工。20xx年3月25日前,将实施方案和责任人名单报市妇联发展部。
2、全面实施。各县区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县(区)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入住情况制定实施进度表;坚持将妇女素质提升与其它妇女工作有机结合,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机制,按照市实施方案规定的内容开展实施工作;各县区活动进度要与本县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步,确保建成入住一个,素质提升工程就跟进一个。
3、总结评比。始终坚持边实施,边总结,边表彰,选树典型、宣传推广。20xx年“三八”期间,对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涌现出的各类妇女先进典型及活动开展扎实、工作实效突出的县区和个人,进行大力宣传表彰;对措施不力,工作没有成效的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县区要把实施“新社区、新生活、新女性”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参与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的重要内容,要及时向县区主要领导汇报,积极争取本县区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把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建立机制,强化管理,切实做到有部署、有落实。
2、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各县区农办、妇联在实施此项工程中要紧密配合,分工合作,发挥各自工作优势,抓好本系统、本领域、本职责范围的具体工作;各县区妇联要协调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工程”实施。
3、落实经费,保障实施。各县区要列出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办和妇联实施“新社区、新生活、新女性”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保障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轰轰烈烈,富有成效。
4、营造氛围,务求实效。在“工程”实施中,各县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标语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开辟专栏、专题,集中进行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坚持把妇女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成作为成效的重要标准。要探索建立提升女性综合素质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成效的调查统计,总结推广成功案例,及时把成熟做法和经验上升为制度规定,不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各县区每两个月要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总上报一次。市委农办、市妇联将以适当形式反映、介绍、交流各县区实施情况及成果。
素质提升活动方案
为了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根据县教育局《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结合我校教师实际,特制定华严小学开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为核心,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重点,以提升教师文化素质为目标,加强教师培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骨干人才为导向,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水平高,敬业奉献、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
1、贯彻落实《宁陕县教师队伍管理实施办法》和《华严小学教师管理考核办法》,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2、通过开展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法律意识,加强师德修养。
3、全员积极参与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规划,加强培训管理,保证培训质量。
4、深入开展人人课堂达标活动,培养一批新的教学能手、骨干。
1、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我小结工作中的得与失,深入开展自我反思活动,寻找差距。
2、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增强教师法律法规意识,3、在全校开展“三爱”、“三心”、“三比”为主题的竞赛活动。
4、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县局颁布的四条禁令,结合自身实际展开自查自纠活动,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并与年度考核,绩效工资考核挂钩。
5、继续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工作。加大校本培训工作力度。
6、开展人人课堂达标活动,培养一批新的教学能手、骨干。
7、搞好校级“四优”评选活动,促使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技能提高。
8、加快班班通建设工作力度,提高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率,提高课堂效率。
(1)、4月上旬为宣传动员阶段。向全体教师宣传开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年活动的目的、意义,制定学校活动实施方案。
(2)、4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活动实施阶段。由教务处按照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活动。
(3)、11月中旬为校级检查评估阶段。学校检查组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总结。
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语、数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开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活动组织开展。
2、广泛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通过召开教师会,广泛宣传“开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年活动”的目的意义、目标与任务及活动内容,使教师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来。
3、精心组织,加强管理。
领导小组成员对每项活动开展都要做到合理安排、周密计划、目的明确、达到预期活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