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设计(实用23篇)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设计(实用23篇)

时间:2023-12-03 08:04:47 作者:字海

教学计划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时间分配,合理安排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大家好!

由我为大家介绍我们工作坊团队成员共同设计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我将从教材思考、学生调研、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汇报。

《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探索乐园的第1课时,本单元要求是“在问题探索中,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是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思考方面的具体要求。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一是探究多边形边数与分割的三角形个数的规律,二在分割三角形的基础上探索多边形内角和。为了促进学生思考的连续性与有序性,我们将教材中的两个例题进行有机结合,在充分研究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得出任意多边形内角和问题,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供素材、创造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体会“画线段—分割三角形—求内角和”这样一个连续推理归纳得出规律的活动。

学生在本册第四单元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会用字母表示数、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我们团队的成员对所在学校四年级同学进行了调研,发现他们对于数学问题具有“猜想”的意识,但是缺乏理性的思考。他们愿意自己动手尝试探索研究问题,但是对于探索之后有序思考、归纳总结认识还不够全面。

有了以上分析,我们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目标,并对“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了完善补充。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边数与分割成的三角形个数,以及内角和之间隐含的规律;能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积累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经验,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发展理性思考。

教学难点:字母表达式的总结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图片,裁纸刀,课件。

学生学具准备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图片模型,三角板。

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三角形知识---注重知识的“生长点”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图形?你了解它吗?你能向大家介绍三角形哪些知识?(这样设计意图是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认识三角形内角的含义及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特点)

我们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那么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注重“数学算法的优化”共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1、四边形内角和

(1)有同学愿意猜想四边形内角和吗?猜想也要有根据,你能说说你的根据吗?(引导学生体会理性思考)

有没有同学一看到四边形就马上想到360度呢?你是根据哪个图形直接想到的?(让学生借助已有的长方形、正方形知识进行理性推理,打通新旧知识之间联系)

我们通过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是不是能说明所有四边形内角和都是360度?(引导学生体会这是一种“假设”因为它是特殊图形中做的成“猜想”)

我们需要研究怎样的图形才能发现它们一般的特征和规律?(任意四边形)

(2)小组活动,利用学具中的任意四边形想办法计算内角和。师巡视(注意学生不同的方法)

(3)学生汇报。可能有计算法,引导学生起名字“量角求和法”

撕角法,起名字“拼角求和法”。

切割法1,起名字“一分为二求和法”(学生演示这种方法时,教师帮忙切割,强调弄清楚四个内角怎样变成六个角,分成了几个三角形,一是画了一条线段,二是分成了二个三角形)

归纳总结: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通过不同的个性方法,验证四边形内角和,进一步认识内角含义,感受不同算法的好处)

2、五边形内角和

今天的研究我们就停在这里吗?根据经验,我们要向什么挑战?(五边形)你能猜想它是多少度吗?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证实你的猜想。

总结:看来数学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有的方法有局限性,有的方法只适合三角形和四边形,量角有误差,拼角法有的会超过360度,而第三种看起来最简便。我们称之为“优化法”

列出算式:180x3=540度(学生不仅在计算度数上有了经验,而且在计算方法上也有了经验)

利用这种最优的方法,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四边形和五边形各画了几条线段,分割成几个三角形,怎样求内角和?(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归纳整理,为进一步有序的研究其他图形指明研究方向。)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其他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

3、六边形、七边形内角和

小组合作,自己完成探究过程,填写表格。

学生汇报,总结画出的线段数和三角形个数之间联系。

三、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注重字母表达式的推理

通过大家的研究,找到了规律,请问10边形,能画几条线段,分成几个三角形?

90边形?100边形?n边形呢?(老师说我们研究三角形的个数,怎么去找边数的呢?学生说分割出的三角形的个数跟边数有关。那一千边形形,n边形呢?n-2得到的是什么?得到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在今天的研究中哪些知识或研究的过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今天我们所研究的多边形都是凸多边形,还有一种多边形,它们叫做凹多边形,你能不能运用今天的研究方法,探究凹多边形的内角和吗?老师期待你在课后的研究成果。(设计意图是不仅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总结,也对数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回顾,鼓励学生利用这些思想方法向类似数学问题挑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上是我们对这节课的粗浅设计,恳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的探索和应用。【教学难点】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第一环节创设现实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八卦图,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什么数学知识。2.回顾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方法。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那么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从四边形开始研究.活动一:利用四边形探索四边形内角和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师巡视,了解学生探索进程并适当点拨.)(生思考后交流,把不同的方案在纸上完成.)。

……(组间交流,教师课件展示几种方法)。

教师帮助学生反思:在刚才的探索活动中,大家有不同的方法求四边形的内角和,这些看似不同的方法有没有相似之处?进而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是把四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三角形,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出四边形内角和为360°,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提出新的探索活动。

2、活动二:探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的内角和。(要求:独立思考,自主完成.)。

3、探索n边形内角和,并试着说明理由。

4、学会了求多边形的内角和你还想学些什么知识?你准备如何求多边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也要让学生明白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选择对应的底和高的,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出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最后,学生能够说出来的,作为老师尽量不要代替学生说出来。这是作为新老师的自己所没有注意到的。老是在担心学生学生,代替学生给说出来了。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了。

有关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在学生三年级时教学的,现在五年级再用到,学生基本都忘了。作业中发现问题后,我在评讲作业时,重新进行了面积进率的推导,以其帮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但是作业中的情况反应,仍有错误存在。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复习容易遗忘的知识点,达到常温常新的目的,以减少遗忘。

批改学生作业时,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很多学生都没有仔细审题的习惯。在写作业的时候常常不注意单位。遇到单位名称不统一时,应转化后再计算,结果,很多学生拿起来就做,根本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不好;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纠正不良习惯。

当然,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主动产生纠正不良习惯的需求。如针对学生的作业错误,让学生自己分析错误原因,想想解决办法,使学生明白,做作业一定要静下心来,从认真读题开始,不读清楚题目不动笔,只有付出细心、耐心,才能把作业做好等。

多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回顾08学年五年级学生学习本章时,学生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表达不清。课堂上每一个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是比较清晰的,无论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还是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从操作、比较,到发现转化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得出计算公式,整个过程环节分明,条理清楚,学生都能很快掌握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但是,课后发现,有的学生对计算公式记得很牢,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模糊,表达不清。

2、部分学生不会分辨底、高(不能正确画出高),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时候,不能很好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不能创造性地通过虚线清晰地把图形进行分解,从而引起计算错误。

3、审题不清,经常不注意单位的异同,面积计算结果经常用长度单位。

为了有效地解决类似问题,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重视动手操作、观察与交流汇报。

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又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却忌由教师带着做。

2、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本单元面积的推导都采用了转化的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导和引导。通过操作,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讨论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和计算多边形面积,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作虚线等方法,清晰地认识一个简单图形、组合图形的构成,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4、在教学中培养审题习惯、检查习惯等等。

学生出现审题不清,单位出错,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不好;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纠正不良习惯,并强调学生完成计算后,应该对答案和单位进行检查,从而杜绝不写单位和写错单位的不良行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多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是新人教版第六单元内容。这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四部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经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在思维训练上注重渗透“转化”思想,引领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新研究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并通过对比探究新研究图形与转化后图形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新研究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对于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我则渗透了两种思维:一是将组合图形分成若干个已会计算面积的单一图形(分割法),这几个单一图形面积总和便是这个组合图形面积;二是根据图形特征将这个组合图形补成已学过的一个单一大图形(添补法),用这个大图形面积减去补充部分的图形面积便是原组合图形面积。

本以为这样教下来,学生掌握很好,等到本单元的综合测试结果一出来,让我大失所望,更感到我班后进生辅导工作的严峻与艰辛,也感觉到中下成绩学生学得很吃力。一是计算单一图形面积,有个别后进生能写对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而不会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如果图形是侧放的则无法找到相应的.底和高。而组合图形也就更让他们感到困难了,即使能将图形分成几个单一图形了,他们也无法正确找到相应的数据计算对单一图形面积。二是部分学生计算失误严重。三是单位的改写要么没有,要么出错。

以上这些原因让我不知所措,可见我在平时教学中对中下成绩学生关注得不够,以至中下成绩学生知识出现脱节。针对自己的不足以及学生知识的缺陷,今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多关注中下成绩学生学习情况,课后多采取措施辅导他们的学习,要帮助他们把最基础的知识补回来,然后再逐渐提高。

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3页第2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复习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转化思想,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各种组合图形的面积转化为已学的多边形面积并加以计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解析:

本学期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而来。理解推导的过程,对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了这些,学生今后即使忘记某个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自行推导得出。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转化思想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采用不同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每人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李爷爷有一块地,种了三种蔬菜,是哪三种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与问题。

信息:种茄子的是一块三角形的地,底长15m,高是32m;种黄瓜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25m,高是32m;种西红柿的是一块梯形的地,上底是15m,下底是23m,高是32m。

问题:茄子、西红柿和黄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这块地共有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复习方法。

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5322。

=240(平方米)。

思考: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为什么要除以2呢?

(出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请同学拼一拼,明白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532。

=800(平方米)。

思考: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而不是底斜边呢?

(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减下三角形,就可以拼得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一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另一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5+23)322。

=608(平方米)。

思考:有谁能说一说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出李爷爷菜地的总面积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汇报。

方法一:总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

=240+800+608。

=1648(平方米)。

方法二:三种图形组合成一个梯形,上底是(25+23)米,下底是(15+25+15)米,高是32米。

总面积=[(25+23)+(15+25+15)]322。

=1648(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呈现简单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和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既巩固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又发展了学生迁移、转化的方法和思想。带着问题动手操作,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进一步唤起对旧知的回忆。用不同的方法求菜地的总面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7题。

(1)学生独立解题。

(2)汇报评价。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8题。

(1)学生独立解题。

(2)汇报评价。

指名说清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既可分段列式,也可以综合列式。

3.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

(1)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评价。

4.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题目给出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条件:小方格的边长为1cm。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后,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第7题与第8题属于基础题,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巩固平行四边形及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进一步熟练面积计算公式;第9题的难度有所加大,体现运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开放性,既可通过割的方式,也可通过补的方式来计算,方法三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三角形的高,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第10题更为灵活开放,学生先确定方法,再找出相应的长度计算,通过学生汇报自己的思考方法,优化认知,形成共识。

四、全课总结。

这堂课你巩固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将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回顾,既加深印象,又将复习中获得的新知表达出来,让同学们共享,使其对知识的认知再次得到提升。

多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通过小组活动、操作实践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

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便于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教师会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引导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在练习时发现学生单位进率严重遗忘,作业中发现问题后,我在评讲作业时,重新进行了面积进率的推导,以其帮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利用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分别用米作单位和用分米作单位计算面积,再现了面积单位进率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找回记忆中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我有意识地在平时的练习中,引导学生复习容易遗忘的知识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只有经常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其成因,才能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应该说,课堂上每一个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是比较清晰的。在推导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的参与度是很高的学生能够说出来的,作为老师尽量不要代替学生说出来。在课堂上也能从操作、比较到发现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得出计算公式。但是,课后发现,有的学生对计算公式记得很牢,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却表达不清。对于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能让学生探索的,教师尽量少干预,使学生通过动手剪拼、猜想面积公式、对比归纳转化前后的情况,最后抽象出面积公式。

《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点:

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本单元的重难点,这些知识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动手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要做好引导不要包办代替,要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获得知识。通过让学生动作实际操作活动,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渗透“转化”思想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去获得本单元知识。教学中一方面启发引导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等形式,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过程叙述出来,促过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和计算多边形面积,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作虚线等方法,清晰地认识一个简单图形、组合图形的构成,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多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第96--97页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十九。

教学目的:。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信封、内装用破纸剪制的三种图形,一张写着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的纸。

《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中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导”的思想。让学生亲身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经历学习中的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经历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在教学策略上,把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化为学生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的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操作实践等手段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是学习平面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倒,蕴涵着转化的数学思想,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我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课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和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推导出计算公式。使学生在学习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时已成顺水推舟之势,轻松、愉悦,学生在模仿、迁移、推导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多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在教学多边形这一个单元时,在新授课时,强调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找出相互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各自的面积计算公式,因为在这一环节中用时较多,常常导致后面安排的练习题不能全部在课堂上完成;练习课时,由于时常注重了对后进生掌握情况的关注,比如说多请他们回答问题,尤其让他们多说说思考过程,这样的结果致使事先安排的习题又一次不能全部完成。

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反思,应该是“精讲多练”做得还不够。有时候,作为教师时常怕学生不理解,总是多讲、反复讲,自以为讲清楚了,学生也就听懂了,事实果真会这样吗?未必。学生他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时候老师越讲他甚至越糊涂,只有在具体的练习中他才会真正掌握。

《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采用通过“回忆整理——构建网络——综合应用——拓展提高”四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回忆、观察、思考、实践等,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清旧知识、练习巩固并拓展提升,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生活实景与虚拟动画相结合,通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动态画面,以新颖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复习课的练习题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于题目的思维含量,而不在于盲目地为练习而练习。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活跃,好胜心强”这一特点,我在每一阶段的练习都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而且把这三个情境以“游玩数学乐园”为主线贯穿起来,其目的是:利用生动的故事情节,让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消减学生的疲惫心理,从而改善了复习课堂的结构;有效构建知识网络。

利用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面积公式的网络形成之后,及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想象、研讨,进一步理解各个图形之间、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复习多边形的面积

这次研究课的课型是复习课,对于复习课我们应该怎样上呢,可以参考的课例很少,依照教学以来形成的方法,我认为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一般都是先归纳整理、后总结、再通过练习巩固,这样一个过程。怎么能组织学生形成一个新的复习的方式,我在本次研究课中大胆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在小组内进行总结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虽然学生还不能很完整的进行归纳,但给学生渗透一定的教学思想才是我设计的关键。在进行练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效果很好。练习中我还注意关注全班学生,比较简单的题目就请学困生来回答,给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练习设计上还设计了一些提高题,让优等生也能充分开发他们的思维。

在讲完课后,和老师们的交流中,我意识到自己的备课过程中、课件设计中还存在一些考虑不够周到的地方。例如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应该让学生讲一讲换算方法,而不应该只填单位。在讲解比较难的题时,如果设计课件进行演示学生就更容易懂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设计习题时考察的内容应该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应当注重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的基本认识。注意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多边形的面积》测试题

1.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和()。

2.2.3m2=dm23200cm2=()dm2。

0.25m2=()cm26500平方米=()公顷。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是1.4m,它的面积是()m2,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m2。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0.3cm和0.4cm,斜边长0.5cm,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0m2,高是40m,底是()m。

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dm,那么它的边长是()dm,面积是()dm2。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m2,如果把它的底和高都缩小到原来的3倍,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m2。

9.一个梯形的上底扩大2倍,下底也扩大2倍,高不变,那么它的面积扩大()倍。

10.设计一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三角形,底为(),高为()。

二、判断题。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2.两个花园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4.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但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5.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纸片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选择题。

1.一个平四边形的面积是4.2cm2,高是2cm,底是()cm。

a.2.1b.1.05c.2d.4.2。

2.学校篮球场占地面积约是0.6()。

a.公顷b.平方米c.米d.平方千米。

3.能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a.锐角b.等腰c.钝角d.直角。

4.已知梯形的面积是45dm2,上底是4dm,下底是6dm,它的高是()dm。

a.9b.4.5c.2.25d.455.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则腰长()。

a.24厘米b.12厘米c.18厘米d.36厘米。

四、计算题。

五、解决问题。

六、思考题。

一个三角形的底长5米,如果底延长。

1米,那么面积就增加1.5平方米,那么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第三课时三角形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三第4—10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深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用具: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口算第4题。先独立完成在书本上再口答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口算方法。二、巩固、提高练习1、练习三第5题要求学生读题,明确题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独立找出面积是平行四边形一半的三角形。并说说理由。小结:因为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这道题目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比较,而用计算的方法就比较麻烦了。2、练习三第6题指名读题,明确题意。让学生交流: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怎样才能使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学生在书上的方格纸中画出三角形。教师巡视,注意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画的三角形。并让学生交流不同的画法。3、练习三第7题出示题目,指名读题,明确题意。学生独立答题,师巡视。集体订正:要算这些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量出它们的底和高?4、练习三第8题集体读题,明确题意。学生同桌交流:要求这块花圃一共可以产鲜花多少枝,必须先算什么?独立答题。集体订正。5、练习三第9题指名读题,明确题意。要求学生在量之前,先想一想准备怎样量再开始动手。回答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量红领巾的高的。6、练习三第10题指名读题,明确题意。想一想:怎样想能很快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你是怎样想的?7、思考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尽可能多的想出每一块板的面积。要求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成果。回答时要求学生说明是怎样算的。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25×22÷2=275(平方米)275×50=1375(枝)答:这块花圃一共可以产鲜花13750枝。

多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回顾这一单元的教学,我个人比较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即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一单元的多边形主要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三个图形。而每个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在前面已学的图形面积公式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我一般提前让学生做好学具,如上平行四边形时,就让学生先剪好平行四边形,再通过引导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某个图形来研究呢?这之前,学生其实只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面积的求法,所以学生可以很快猜到转化成什么样的图形来研究,之后,我再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当学生通过小组或同桌的交流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哪些地方有联系呢?这样我们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也许有人会觉得有必要这样麻烦吗。结论是这么简单的,绕来绕去。可是这一推导过程其实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学这门学科趣味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价值,学生对公式的理解绝大部分都很透彻。后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教学的。这多年来教这个内容我都坚持这么做,可能上这样的课我花费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但我觉得非常值。

但是经过测评,我也发现这一单元中学生存在许多共性问题:一是单位换算问题。这一单元都是有关面积的问题,自然和面积单位分不开,面积单位是学生三、四年级学得内容,时间长了,单位换算进率和方法一部分学生出现了遗忘,还有一部分一点都不记得(当初学时都糊里糊涂)。这学期我们重点是研究面积公式,所以我没有投入精力给学生复习,有大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另外解决问题时单位不统一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些说明学生审题不够细致所至。第二个问题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有的三角形之前的关系,特别是等底等高这个条件学生的理解还不够,虽然我口头有作过强调,但这个知识点最初出现时,也就是在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理时我没有重点突出来强调,导致学生理解得不够深刻,所以后来再讲效果也不太理想,这些以后再上时一定要注意。第三个问题是在组合图形面积求法中。一是找不准对应的条件,如三角形要找出对应的底和高,特别是一些复杂的图形,学生有困难,这些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学生去找,去认。二是运用分割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后来要合在一起,添补法最后要将补起来的大图形减掉小图形面积,这些中偏下的学生容易遗忘,平时教学时要加以强调。

多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从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发现了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有待于今后改进。

(一)多机械记忆,缺灵动思考。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的参与度是很高的。但是,课后发现,有的学生对计算公式记得很牢,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却表达不清。不能很清楚的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对应相等的。当一个图形里面出现几条高和底时,有较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选择数据进行计算。有些学生甚至把题目中所有的数据都用上了。学生的反应,促使我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我觉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能让学生探索的,教师尽量少干预,使学生通过动手剪拼、猜想面积公式、对比归纳转化前后的情况,最后推测出面积公式等实践活动,理解相关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明白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选择对应的底和高,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出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最后,学生能够说出来的,作为老师尽量不要代替学生说出来。我老是担心学生,代替学生给说出来,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了。

(二)面积单位进率严重遗忘。

有关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在学生三年级时教学的,现在五年级再用到,学生基本都忘了。作业中发现问题后,我在评讲作业时,重新进行了面积进率的推导,以其帮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但是作业中的情况反应,仍有错误存在。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复习容易遗忘的知识点,达到常温常新的目的,以减少遗忘。

(三)审题不清,甚至不会审题。

批改学生作业时,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很多学生都没有仔细审题的习惯。在写作业的时候常常不注意单位。遇到单位名称不统一时,应转化后再计算,结果,很多学生拿起来就做,根本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不好;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纠正不良习惯。

《多边形的面积》测试题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五年级第5单元82页整理和复习中的内容。这部分教材要求先把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然后再通过混合练习复习巩固各种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在授课中结合自己对《新课程标准》以及《心理学》的理解,体现出一些创新理念:不是让学生机械的背诵和默写公式,而是通过情境引入、剪切拼摆、合作学习、创造想象。算法多样等各环节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计算,适当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总结概括以及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说教法、学法。

1、尊重需要、显现主体。

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面积公式的复习内容,让学今被动接受。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回忆己学过的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予以汇报、展示成果。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于转化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有更深理解,从而进行学法指导。

2.激励创新加强整合。

精心设计练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破求多边形面积一贯方法的定势,力求实现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发展性,使学生能动地构建知识体系。

说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结构。

师:试举例我们主要学过哪些多边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师:我们主要研究了它们的什么?(周长和面积)。

师:你在生活中了解到有哪些图形?

生:尖屋顶是三角形,桌面是长方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对学过的多边形面积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理念:数学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进行思考研究而产生的。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几何图形的由来,也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展示、完善知识结构。

回顾公式推导过程。

1、师:这里有许多大家学过的图形卡片,谁能领取一张说说它的面积公式?

(学生随意抽取,能说出面积公式即可,出现问题,指名纠正。)。

生1:我沿着过平行四边形的顶点的高剪开,将它们排成一个长方形。生2:我沿着过平行四边形底边上一点的高剪开,将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生3:还可以沿着两个顶点的高剪下,两个三角形,将它们排成一个长方形。

生4:其实沿着平行四边形内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排成一个长方形。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多边形的面积》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多边形的面积》说课稿3、小组合作完成:回顾讨论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生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最基本的是长方形。

生2:平行四边形只在推导三角形和梯形而积公式时用到,最基本的图形是长方形。

(设计理念:让学生经历、回顾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本环节中,学生采用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去自主发现多边形面积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三、应用知识结构。

l、选择条件分别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图形略)。

2、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有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课本p96第2题。

(1)(105)(126)2+125。

(2)10(126)2+(6+12)52。

(3)(5+10)(126)2+65。

(4)12102+652。

(5)(5+10)1226(105)2。

(6)1210(6+12)(105)2。

3、左图是教室的一面墙,如果砌这面墙每平方米用砖185块,一共需要用多少块砖?

课本p97第2题。

4、下图的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剪一剪、算一算)。

(设计理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通过练习反馈环节测评,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理解,训练学生思维的层次性、深入性和发展性。在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中,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把一个组合图形分解成几个已经学习过的基本图形,、达到练习趣味化、综合化。既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上得到培养。)。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多边形的面积练习题

判断题。

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只要知道梯形的两底之和的长度和它的高,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5.两个周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面积必相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多边形的面积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3分)。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5.工地上有一堆钢管,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已知最上面一层有2根,最下面一层有12根,共堆了11层,这堆钢管共有()根。

6.一个三角形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的面积少30平方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5平方分米,底是5分米,高是()分米。

8.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高是3.6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定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挤压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减少了.()。

5.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底和高也一定相等。()。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_______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

2.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_[]。

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梯形。

a.高;b.面积;c.上下两底的和。

《简单多边形的面积》的评课稿

俞静静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行的面积》一课,着重让学生先通过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通过剪、拼、摆等动手操作的活动来验证猜想的公式,在自主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我觉得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很能使学生“五到”,同时对我们平面几何图形的概念教学和高效课堂的建构也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我认为本节课有几大亮点:

一、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这节课以“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实践应用”为线索,整个教学思路清晰;对三维目标把握准确,达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老师适时地导,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以生活情境导入,注重体现数学内容的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判断停车位面积的大小为生活情境导入,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帮助财主解决这一生活问题,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课伊始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重视操作探究,发挥主体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一环节时,俞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采用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去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共同操作中,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不同角度思考,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并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充分张扬了学生的创造个性,也为概括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活动。

四、注重数学方法和思想的渗透。

在数学课堂渗透科学的数学方法和思想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关系到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等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俞老师在这方面非常注意。例如,“猜想—验证”、“转化的思想方法”等几种思想和方法学生都得到了很好培养,为今后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练习设计注重层次性,体现了对公式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俞老师设计的练习题是从基础到最容易错的难题,习题精。总体上说,体现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既有层次性、实践性,又做到了前后照应;既注重让学生直接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更注重强化训练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底高对应的问题,并且还回过头来解决停车位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整节课“圆”满成功。

总的来说,俞老师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既考虑了数学学科的特点,也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探索新知识,在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有详有略,有扶有放,把教学的'重心落在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理解上,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值得商榷的几点:

1、格子图是作为一种用来测量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工具,是让学生数的,是用来验证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种方法,而不是用来剪—拼的,俞老师在这一块内容的理解上有所偏颇。

2、在引导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时,能否强调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也就是邻边垂直,这样学生在后来的剪拼过程中沿高剪就水到渠成了。

3、学生在剪拼过程中,沿任意高剪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字母公式的推导这两个环节能否提到前一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向老师放在巩固练习中),这样会使条理更清晰,使整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一气呵成。

4、剪拼后的长方形的长宽和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的关系能否让学生总结出来,因为大多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已经明了,这样更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5、要正确处理预计与生成的关系,对没完成的教案要“舍得”,后面的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以及“变与不变”的关系都可以留下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而且大多数学生也具备了这个能力。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后再汇报,而不是让优秀的学生直接报一下答案,后进的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

文档为doc格式。

多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1、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熟练地加以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灵活、熟练地应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一、复习各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要求学生分别用文字的和字母的规范表达各公式,写在作业本上。

二、练习。

1、第6题填表指名分别说说每题的结果,如果有错,再指名说说应该怎么算。3、2、第7题读题后,强调:这道题要分两步,先算面积,再算题中的问题。指名说说算面积的方法。方法一:20×9-1×9(提醒:减去的也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不是减“1”)方法二:(20-1)×9(转化:可以假设那条小路是在边上,那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19米了。)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算一算。

3、第8题读题后,估计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每个三角形的腰长8米”。可画其中的一个,让学生理解这个腰长,其实也就是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8米。

4、第9题,读题后模仿第7题的解题步骤,指名板演。

注意的问题:

(1)算出的面积57平方米是不是就是57千克?应该用怎样的算式表达得才比较规范?

(2)算出需要油漆57千克后,后面怎么写才规范?

5、第10题。读题、看读图。

(1)说说该题钢管的排列特点。说说你联想到了什么图形?(梯形)提醒:横截面指名说说算梯形的几个关键数据:上底(9)、下底(14)和高(6)可以怎么算:(9+14)×6÷2=69(根)。

(2)根据排列特点,如果下面还有钢管,分别是多少?如果最下面一排是16根,怎么算?完成板书:9+10+11+12+13+14+15+16观察该算式,你可以怎么算?方法一:用(头+尾)乘个数除以2的方法方法二:凑十法比较两种方法,哪个更简单?为什么?指出:凑十法是低年级时学得的方法,这题用方法一更简单,它适用于更多的情况。“头”相当于“上底”,“尾”相当于“下底”,“个数”相当于“高”。

(3)联想:如果这堆钢管原来还有很多,最上面是1根,它是什么形状?怎么算?为什么明明像三角形,却不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得出:它其实是一个梯形。

(4)可能会有的学生会和等差数列的方法联系后回答问题。两种思路的对比和联系。

(5)补充: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

三、评价与反思。

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能得几颗x,就把几颗x涂上颜色。

三、布置课外作业:

1、在第131页上剪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2、练习11题。

《多边形的面积》测试题

一、填空题(54分)。

1.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和()。

2.2.3m2=dm23200cm2=()dm2。

0.25m2=()cm26500平方米=()公顷。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是1.4m,它的面积是()m2,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m2。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0.3cm和0.4cm,斜边长0.5cm,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0m2,高是40m,底是()m。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2

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dm,那么它的边长是()dm,面积是()dm。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m2,如果把它的底和高都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m2。

9.一个梯形的上底扩大2倍,下底也扩大2倍,高不变,那么它的面积扩大()倍。10.设计一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三角形,底为(),高为()。

11.在一个三角形里能画()条高,在一个平行四边形里能画()条高,在一个梯形里能画()条高。

1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8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3.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街头广告牌,底是12.5米,高是6.4米。如果要油饰这块广告牌,每平方米用油漆0.6千克,需要()千克油漆。

14.一辆汽车的后车窗有一块梯形的遮阳布,上底是1米,下底是上底的2倍,高是0.7米,它的面积是()。

15.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9分米,这条边上的高是8分米,另一条边上的高是6分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周长是()。

16.梯形的上底是3.8厘米,高是4厘米,已知它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下底是()厘米。

二、判断题(12分)。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2.两个花园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4.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但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5.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纸片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长方形的周长不变,将它拉成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原来的长方形面积相等。()。

三、选择题(12分)。

四、计算题。

57、一块梯形果园,上底是60m,下底是100m,高是20m。一共种植果树840棵,平均每棵果树占地多大?(保留一位小数)。

相关范文推荐
  • 12-03 老干部春节致辞(通用18篇)
    每次致辞都是一次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我们需要充分准备和培训,确保自己的演讲能够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致辞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写致
  • 12-03 庐山之旅心得体会(优秀16篇)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它们是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以下是一些读者们的心得体会,他们分享了自己在不同领域、不同经验中的感悟和收获。
  • 12-03 参加会议通知参照(通用20篇)
    通知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晰、真实,并且适合受众的需求和背景。这里有一些常见的通知形式,你可以参考以便更好地撰写通知。“百安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安全态势平稳,清明节
  • 12-03 学院医学毕业生自我鉴定大全(20篇)
    毕业生需要积极主动地面对就业形势,主动拓展就业渠道,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毕业生就业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帮助你顺利渡过求职难关。本人是一名医学专业学者。我自20x
  • 12-03 假如我会克隆字(优秀17篇)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巧妙的结构安排和逻辑推理,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这里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要点,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提升。的话,我要克隆出
  • 12-03 明天我将远行范文(22篇)
    优秀作文应该有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这些优秀作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风格,希望能够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和借鉴的余地。
  • 12-03 高一餐馆英语范文(15篇)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性语言,在科技、商务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掌握了一些好的总结写作方法和技巧,写一篇出色的英语总结将不再困难。不知道怎么形容今天的夜晚。我感到困
  • 12-03 聚餐的主持词(通用18篇)
    感谢大家的光临,我将担任今天的主持工作,希望能够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段精彩的主持人演讲,并从中学习一些技巧和经验。女:五载乘云起,更待腾
  • 12-03 葫芦小班教案(专业19篇)
    在小班教案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并兼顾其他学科的学习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给您提供一些灵感。
  • 12-03 小学语文教研员年度工作总结(热门14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反馈问题和需求,促使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的优化与改进。下面是一些范例供参考,可以从中获取写作思路和技巧,以及一些常用的词汇和表达,希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