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传统端午节的小学(实用21篇)

传统端午节的小学(实用21篇)

时间:2023-12-13 08:50:03 作者:碧墨传统端午节的小学(实用21篇)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写好一篇优秀作文可以为我们带来不少分数。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感受其中的深意和美丽。

传统节日端午节小学生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文化。

今天是6月x号,农历五月初一。到本周五,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会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在此,请接受我对各位的节日祝福:端午节快乐!谢谢。

小学生传统节日端午节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年的x月x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将迎来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必不可少活动,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佩香囊,赛龙舟。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大夫屈原情系百姓,心忧天下,当他得知楚国被秦军攻破后,就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就有了后来赛龙舟的风俗。百姓们把用楝树叶包裹,外缠彩丝的饭团投入江中祭奠屈原,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粽子习俗。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月就被定为端午节。端午时节,千家品粽,万户悬囊,人们纷纷挂艾草、佩香囊、赛龙舟、办诗会,来纪念屈原,庆祝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渗入了我们的生活,这曾经最热闹的活动,渐渐被人们所淡忘,我们似乎不再眷顾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些西方节日。当我们还沉寖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x国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而如今,这个我们过了二千多年的传统佳节眼瞅着成为了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是怎样的尴尬与无奈。

中国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文化内涵丰厚,它们留存着先民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须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大家共同传承,并且发扬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神州大地彻彻底底的辉煌起来!谢谢大家。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小学生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就会想起端阳节。

今年的端午节我回了老家,一下车,外婆就给我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粽子,我开心极了。连忙拿起一个粽子,一口气吃得干干净净。吃完粽子后,我问外婆:“为什么要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外婆笑着说:“战国时期,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马上要灭亡了,非常痛心,便在汨罗江里长睡了。从此以后,大家都会在五月初五往汨罗江里投筒粽,让鱼虾不去啃食伟大爱国人物的身体。后来有个当官的人说:你们投下去的筒粽被水里的蛟龙偷吃了,要用粽叶和五彩的绳子包扎,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我听了这才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了。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阵喧哗。外婆说:“赛龙舟比赛要开始了,你快去看看吧。”我一听脚底生风般地跑到河边。你瞧,四艘龙舟正停泊在河面上,个个都生龙活虎仿佛真的要扑到你面前来。这时比赛开始了,我支持的金龙队领先第一,可没想到被紧跟在后面的鱼龙队反超了。金龙队看到了奋力追赶,连胳膊都要摇断了,可能是刚刚的反超耗费了鱼龙队许多体力,队员们脸都红得赛过苹果了,嘴巴大得都胜过河马了,也没扳回局面,被金龙队狠狠的甩在后面。最后金龙队得了第一。

吃粽子,赛龙舟已了端午节的习俗,希望大家在吃粽子,在观看赛龙舟时,能记起伟大诗人屈原,并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小学生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慈祥的奶奶,亲爱的妈妈,和蔼可亲的幼儿园阿姨,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下面就让我说一个我所知道的民间传说吧!——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有个传说,在全国流传很广,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因为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祖国,然而又有心无力,一气之下,于当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忧伤,纷纷涌到汨罗河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体滑来滑去,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米饭捏成团蒸熟扔进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们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生气勃勃的春节,秋意浓浓的中秋节……但是我最喜欢端午节,端午节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战国时期,请过为了统一中国,向楚国发兵攻打,但是却攻打不下来。就假装发求和信,楚怀王就打算签下求和信。这是,爱国诗人屈原,他是大臣阻止楚怀王,而受到楚王和众臣的指责,被降职回老家。就在五月初五的时候,楚怀王被秦国杀害,楚国就灭亡了,屈原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心如刀绞。最后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楚江里,自杀了。这是,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后来,屈原的爱国精神把老百姓感动了,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他们都到楚江边,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就把米饭投进江中,不让屈原被持刀,还在那一天坐小舟去打闹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出现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和挂艾草的端午节习俗。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不仅是端午节,还有许多节日值得我们去探索,屈原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小学作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介绍

[端午节本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时楚国的屈原而有的,你想能不是中国自己的原创的传统节日吗,端午节本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至于前段时间传出的有关韩国有人说端午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韩国的有关人士已经辟谣了,而且他们还澄清说他们的那个节日叫“江陵端午祭”,与咱们中国的端午节完全不同的。咱也就别非给自己没事找气受了,呵呵。

以下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内容。

小学生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

屈原是故事后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在十几岁是就当上了左丞相,十分的皇帝的重用。知道有一年,几位*臣看着屈原这么受皇帝的重用和宠爱,心里非常妒忌。一起想了一个计策。过了几天,他们开始行动了。他们这些人,天天围绕在皇帝的边上,每时没刻都在顺皇帝的心。那皇帝也真是的,是一位受不起*的皇帝啊,几句甜言蜜语,就把他“迷”的天昏地转。

皇帝有在*臣的劝说下,把屈原流放,在流放的土中,屈原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说自己的国家被敌军抢走,百姓生不如死,于是屈原跳进汨罗江。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于是赶紧划着船在江里捞屈原的尸体,有些人包棕子投进江中,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

现在你们因该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了吧,也因该知道赛龙舟和吃粽子的原因了吧!

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这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演变而来的。

屈原二十多岁被封为左徒,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但是有好多人歧视他,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使屈原被降职为三闾大夫,但他还是对皇帝忠心耿耿,有好多好的建议,但皇帝始终不采纳。屈原就去了一个小村子,每天到江边散步,借以排解心中的苦闷。不久,皇帝去世,儿子继位。皇帝的儿子整天国事不管,终于,在他继位二十多年时,秦军攻破了都城,消灭了皇帝。听到国亡时,屈原想不开,抱起一块大石头跳到江里*了。村里的人听见了连忙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江水悠悠,哪还有屈原的影子啊!村里人只好把粽子往江里扔,不要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子!

我们从小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小时候努力学习,将来向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生传统节日端午节演讲稿

两千多年过去了,诗人屈原的形象仍然在人们的心中,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来纪念屈原。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分享小学生传统节日端午节。

演讲稿。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5月25号。再过几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了。端午节让我们想起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投汩罗江而去。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

在屈原的绝世名著《离骚》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是那样的深、那样的广。他爱那美丽的山峦,奔腾不息的河流,炽热的土地和淳朴的百姓,他的爱国不仅仅是忠于国家、忠于朝廷,更是终于他自己,忠于他心中那片他深爱的土地。这所有的一切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为了纪念屈原,“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可是这古老的传说和传统文化已经难以引起21世纪的现代人重视,甚至一到传统节日,我们的庆祝方式似乎总都只剩下了假期、旅行和美食。

记得有一则新闻让中国人震惊了!据报道,韩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这不成了天大的笑话?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这还了得?一场“保卫端午节”的论战在民间悄悄发起。有人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坚决捍卫这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有人说:“我对端午节一直情有独钟,每年这天都要吃棕子看赛龙舟。如果端午节真被别国抢去了,我会觉得特别别扭。”后来经过查证,韩国申报的是他们本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抢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过,韩国的申报,可以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因此,这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

同学们,端午之争让我们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有了一种忧患意识,并且引发了一些相应的行动。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内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从哪里来?教化。提高国民教育,加强个人的修行。整体的国民教育得到提升,国民就会对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有一种广泛的认同。个人的修身齐家到一定层次,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心灵生根发芽。能在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就会鲜活而永恒。

屈原并没有因为别国的强大而抛弃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别国。而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更不能忘记我们血脉相承的根本!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端午节就要到了,你知道端午节的起源吗?让我来告诉你!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更多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赛龙舟是为了拯救投河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

把粽子投入江,是为了不让鱼饺虾蟹吃屈原的遗骨。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中原地区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雄。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小人的谗言,但怀王不但不听,而且还要听谗言除掉屈原。

屈原写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和《天问》。公元前278年,屈原的精神在当时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国破家亡,看着百姓民不聊生,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极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

楚国百姓闻讯赶来,纷纷划船,到河里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把粽子放进河里喂鱼喂虾喂螃蟹,让他们不要吃屈原的尸体。

两千多年过去了,但是诗人屈原的形象仍然在人们的心中。今天,在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当然,各地的习俗不尽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叶、佩带香囊、赛龙舟。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送绿豆糕和吃绿豆糕的习惯。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不仅因为它能吃粽子和绿豆糕,而且因为它对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在我们的家乡,首先,家家户户都要先准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全家人用这盆水洗澡或洗脸。据说这样可以洗去晦气,还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这水洗过后,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后,妈妈又用艾叶和鸡蛋一起煮,煮熟后的鸡蛋会变成淡青色,闻闻,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擞;尝尝,营养又美味。

最后,当然是和亲朋好友一起去看刺激的赛龙舟啦!哇!人真多呀!里三层外三层。红色的信号弹一下子飞上了天。十几条颜色各异、栩栩如生的龙舟一起冲锋陷阵,你追我赶。龙舟健儿们高喊着整齐的。

口号。

大家的心情也被他们感染了都在为他们打气。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喝彩着。比赛持续了很久终于有一支龙舟一马当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声雷动。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家乡的端午节!真希望下个端午节快点到来。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的家乡在苍南龙港,这里的节日众多,我却最喜欢端午节。

盼呀盼呀!我最喜欢的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门窗上挂上菖蒲艾草,散发着淡淡的药草香。

清晨,河岸边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有许多大人在赛龙舟呢!我赶快跑向人群里,弯下身子往里挤。呀!一条条龙舟做得可真传神威武,龙嘴里都有一颗龙珠,金光闪闪。啊!要开始了,龙舟上的健儿们身穿彩衣,臂扎彩巾,紧握船桨飞也似地冲向终点。阳光下仿佛几条巨龙在河面上飞奔。我们的喝彩声震耳欲聋,连喉咙都喊哑了。

咕噜,咕噜……我的肚子叫得比哨子还响。回家时,奶奶早已包好粽子等着我了。有肉馅的,有蜜枣馅的,还有豆馅的,各种各样。我最喜欢的就是豆粽了,还叫奶奶教我包粽子呢。奶奶把粽子一股脑儿倒进大锅里蒸,一会儿,整个房间充满了粽香,枣香。

熟了,熟了!终于可以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豆粽,还滚烫的,我不停地换手呵气。奶奶见了,连忙笑着说:“小馋猴儿,别急,别急!粽子有的是,让你吃个够。”我一口塞进嘴里,啊,真香呀!

我喜欢端午节。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们家乡到了端午节那天,既有美味的粽子,又有好玩的习俗活动,我非常喜欢它。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又等到了它——五月初五端午节。

这一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外婆家。一进家门,只见外婆正包粽子,她一手拿着粽叶,一手拿着甜枣糯米,熟练地操作着,不一会儿,就做出了好多可爱的粽子。接着,外婆将它们放进锅里煮。不久,一阵阵白烟冒了出来,散发出一阵阵粽香,馋得我口水直流。又过了一阵子,各种样式的粽子出锅了!有菱形的,有方形的,还有圆柱形的呢。

我一边吃着美味的粽子,一边听着外公娓娓动听讲着动人传说,让我如痴如醉,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

不知道是谁喊:“赛龙舟比赛开始了!”我们立即把目光转向电视。所有龙舟的龙头雕刻得栩栩如生,十分逼真!船身上鳞光闪闪,像星星一般。船上的健儿们奋力地划着龙舟,一条条龙舟像箭一样向前冲去,又像巨龙一样在江中飞驰着,场面十分壮观。河岸上可是锣鼓喧天,掌声雷动。这时,我有点遗憾,如果来年我们这里能举办一次赛龙舟,那该多好啊!

啊!我难忘充满期待的端午节。

小学传统端午节作文

与平时的过年过节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总会让我乖乖坐在床边,给我讲一些过节的规矩,例如“不许乱说话““不许偷吃冷粽子”“不许与小伙伴打闹”“不许玩水”……我总是批频频地点头。外婆就让我早早睡下,好让明天能有个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外婆已把厨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台上绑着几捆桂叶和桂绳,白白嫩嫩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灶台上放着的几个小碟,里面盛着各种各样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红塘。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外婆忙碌着。

乡下的灶台是两边的,一边用来烧水,一边用来煮菜煮饭,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净的鸭蛋放入大锅里,用木瓢从另一个热水锅里舀几瓢水放入大锅中,然后还细心地放入一小勺的盐,接着就往灶里添了几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边,开始给我编络子了。

外婆的手由于长期劳动已经粗糙的像树皮一般了,但却不失灵巧,三下五除二一个用红绳编成的络子就编成了。

此时,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捞起一个最大的用红纸沾水染成了红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净,装进络子里,挂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里装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兴,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龙舟赛了。

外婆总是把我送到大门口,嘱咐着要我快些回来吃粽子。我总是一溜烟就消失了。

小伙伴们此时都差不多到齐了,由邻家的大姐姐当头,领着我们这一群小毛孩到河边看赛龙舟。由于河道较小,所以就只有两条的龙舟,每条龙舟都有13个人,12个人划桨,1个人打鼓喊口号,“一、二、嘿呦,一、二、快快、”12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地划着,两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前驶去。

可是,小孩子会知道看什么呢?我们只不过图个热闹罢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会儿,便觉得无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则不然,他们总喜欢沿着岸边追着龙舟跑,由于划桨的人力度较大,几乎每个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溅着的痕迹。

锣响了,大概是舟到终点了吧,刚好东西也吃完了,站起身,与伙伴们拉着手高高兴兴回家去。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小学作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介绍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2008年被国家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端午节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节日。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20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解粽节、粽子节、诗人节、女儿节、浴兰节、龙日、地腊等名称。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各本其源,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在屈原之前就有“端午节”,端午节起源时间要早于屈原,专家对端午习俗源自屈原提不同看法,端午节又称“诗人节”

端午节,我们应该纪念谁?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视频]艺术人生:端午节――听名家讲中国节。

【端午起源四种主流说法】。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四种。

一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拜。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据专家推断,该遗存的族属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史称吴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直到秦汉时代仍有吴越人,称端午节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该说法虽说有一定的根据,但是其真实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研究才能证明。

二是说端午节插艾草、悬菖蒲都是为了夏日驱病防病,与古俗视五月为“恶月”、视五月五日为“恶日”相应,所以端午节是起源于古代“恶月”、“恶日”说。

三是纪念孝女曹娥。传说东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孝女曹娥,她父亲在江上划龙船迎潮神时被淹死,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七天七夜仍不见尸体,于是她在五月初五跳江寻找父亲,后来抱出父尸。人们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为她建了一座庙,称为曹娥庙。传说这一天为了纪念曹娥,人们纷纷来水上赛龙舟。但端午节是不是为了纪念曹娥还有待考证。

第四种说法,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

纪念屈原说何以深入人心?这是因为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品格感人至深。因此,纪念屈原说就占据了主流。在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举行一系列活动,如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等。

【端午节,祛除病疫、驱邪禳灾的节日】。

民俗专家说,在古代,五月俗称“恶月”、“毒月”,五日又称“恶日”、“毒日”。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这是人们最忌讳的。因此,端午节最早一直是作为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节日流传下来的。

端午在古时被认为是毒日和恶日,因此,旧时过端午节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形成了插蒲草、艾叶,喝雄黄酒,拴五色丝线等驱邪避疫的`特殊习俗。

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又称“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灭病菌、斩妖除魔、驱毒避邪。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的做法并非完全出于盲目崇信,确实可以避毒虫、消病毒、除恶气。

雄黄,其色橙红,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可治痛疮肿毒,虫蛇咬伤。俗信端午节时有“五毒”之说,所谓“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民间认为,饮了雄黄酒便可以杀“五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因此,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

五色丝线,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早在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就已经记载,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疫。因此,每年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上五色丝线。

在今天看来,古人的这些防病防疫措施和方法显得落后和原始,甚至还带有迷信色彩,但它却体现出了古人驱邪禳灾的美好心愿。

端午节内涵,端午,走向世界,民俗专家称:应多发掘和充实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端午闽台对渡文化习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传统节日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端午习俗。

我国各地都有过端午的习俗,其中以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和湖南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的“苏州端午习俗”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因此,2009年中国端午节将三省四地习俗“打包”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成为唯一入选的节日类项目。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午节、女儿节、天中节、五月节、粽子节、天中节、卫生节、天医节、夏节、艾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灯节等。虽然叫法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过节的习俗还是基本相同的。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我国的满、朝鲜、白、苗、哈尼、纳西、瑶、蒙古、布依等少数民族,也流行过端午节,又各有其风俗。如满族的拜天、射柳、击球;朝鲜族的荡秋千、踏跳板等活动。

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观竞渡(《清史图鉴》)。

每逢端午,华东的江浙一带,老百姓喜欢晚上划龙船,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而贵州的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

除祖国大陆在端午节有赛龙舟的风俗外,清朝乾隆年间,台湾也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举行龙舟竞赛。而在香港、澳门等地,端午节龙舟竞渡的风俗也十分盛行。

【划龙舟】在汨罗江畔,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隆重的龙舟竞渡活动。竞渡前一般都要先祭屈子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携幼,并抬着龙头,先到屈子庙朝拜,供以粽子、包子、酒水等祭奠屈原遗像。然后由主祭人将一条红绸系到“头龙”的头上,由“头桡”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浴,洗完后将龙头安于船首,这才开始赛龙舟。

龙舟竞渡(故宫博物院藏)。

用作竞渡的龙舟,其形制因时因地而不同。旧时西湖上的龙舟,长约四五丈,头尾高翘,彩画成龙形。船首有龙头太子和秋千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剑、戟等“十八般兵器”和各式旗帜。中舱分上下两层,中舱下层敲锣打鼓,旁坐水手划船。船尾树蜈蚣旗。又如,苏州的龙舟分成各色,四角遍插旌旗,迎风招展,舱中鼓乐笙箫,粗细间作。两旁有划手16人,船头立篙师一人,执长篙,称挡头。船头亭上,选面端貌正的儿童,装扮成台阁故事,称“龙头太子”。船尾高丈余,牵系彩绳,由擅长嬉水的小儿表演“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杨妃春睡”等节目。

今天用来竞渡的龙船,已比旧时简化了许多。船分青龙、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等装饰,以及划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都要求同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龙舟短则7丈多,长则11丈余,划动时有如游龙戏水。福建的龙舟,船首雕刻的龙,口能开合,舌能转动,栩栩如生。贵州的龙舟由三只独木船联合而成,中间较长的一只称“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挥,两边的船稍短,称“子船”。

有关竞渡的仪式、规定、技巧和情景也因时因地不同而丰富多彩。“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

传统节日端午节小学作文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重要节日,又称端阳节。这一天大部分人地区的人们都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

端午节始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被奸臣陷害,赶出都城。他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相传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端午节,我不仅可以吃到各种口味的粽子,而且还会亲自帮家长一起包粽子。尽管包的不怎么好,甚至非常难看,但还是很有乐趣的。吃的时候总是喜欢找自己包的。虽然看上去有些露出米粒,有的绳子根本没系紧,但吃的时候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不仅仅是因为能吃上香甜的粽子,更因为它是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小学作文

啊!每年的端午节都是那么热闹!哇咔咔!因为呀,在这一天,大人小孩儿们都可以小小地团圆一下呢!

端午节最热门也最传统的食品——粽子成为了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商品之一!但是,买来的粽子总是没有自己包的好吃,所以,今天我就教大家来包粽子!

首先,把包粽子用的粽叶用冷水洗干净,洗两遍这样,用水瓜瓤洗,不用放洗洁精之类的洗涤剂。再用热水烫叶子,浸过一遍就好了,要速度拿起来,注意温度不要过高,这步主要是为了防止包的时候叶子折断。之后准备好糯米,用其他米包的会硬的。米洗过就可以包了。然后准备好三层肉,用酱油、香料等放下去腌制,现制现用。绿豆要磨过的,然后把皮洗掉才能用。市场上应该有现成的去过皮的卖。绿豆要泡一个晚上的冷水。(除了绿豆要事先准备好之外,其他的最好现备现用)还要准备好稻草,去掉叶子,并用开水浸过一遍——为了加强其韧度。一切都准备好了,可以开始包了。先铺2张棕叶(建议系上围裙放叶子在膝盖上坐着包),用固定的碗量好米(依个人喜好,一般的粽子一共用普通的碗半碗就够了,这样包的粽子一个3两重)把米铺在棕叶上,成人巴掌大就够了,再放上一些绿豆,再加上一块肉,再放一些绿豆,再加上一些米。最后再用2张棕叶,把粽子包起来,像包包裹那样,差不多样子就行了,具体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了。用前面说的稻草茎缠绕。再剪掉多余的根茎,一般包4、5圈茎。最后就是用锅炖了,放的水要没过粽子,不要太多,浪费燃料。一般用4个小时左右。你可以拿起来开一个看看。这样就做好粽子了!

传统节日端午节小学生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会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在此,请大家接受我提前的节日祝福: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再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古时,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瘟疮蔓延,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而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过去,端午节吃的蛋一般为咸鸭蛋,之所以吃咸鸭蛋,也有一番说法。

据有关资料介绍,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夏季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痢等病症。直至现代,人们为丰富口味,才开始煮起了鲜蛋和茶叶蛋。每逢端午节这天,一般家庭的主妇起得特别早,用黄金山、金银花藤、花麦肾、艾草等10多味挥发性中草药混合而成的“草头汤”,来煮鲜蛋和咸鸭蛋,供家人当早餐食用。

接下来,就来教教你如何制作咸鸭蛋吧。

用料:鸭蛋14颗、白酒适量、盐150克、锡纸适量、腌制用容器1个

做法:生鸭蛋洗干净擦干。要50度以上的白酒,我这个是56度二锅头。盐倒进大碗里。白酒倒进盆子或大碗里,把洗干净的鸭蛋放进去泡3分钟。鸭蛋在酒里泡过拿出来不用擦,连着酒水滚上一层盐,越湿盐越滚的厚,盐厚咸的也比较快。锡纸提前剪裁成可以把鸭蛋完全包裹好的方块状。滚好盐的鸭蛋用锡纸裹严实。全部包好装进容器里,没有容器塑料袋也可以,装好扎紧袋口多包两层塑料袋密封会严实些。我这瓶子没装下,剩下几个用两层塑料袋密封的一样好。封好放在阴凉处不用管了就等待。一个月以后可以先拿出两个试试,如果没有出油继续再腌,我这一下就是38天打开的,已经爆足了油我这鸭蛋个头不大,大个的时间也得久一点,小个的可以早几天就可以了。将盐冲洗掉,放到锅里蒸15分钟。个人觉得蒸比煮好,有时腌制完会有小裂纹煮的话会影响出油。蒸好后用凉水冲一下很容易剥皮。

那么,咸鸭蛋有哪些营养价值呢?

氨基酸:在鸭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这种物质在腌制的过程中会被分解为氨基酸,除此之外由于盐腌从而导致鸭蛋中的盐分增加,致使蛋内无机盐也随之略增。在新鲜的鸭蛋中,而蛋黄中的脂肪由于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因此看不出含有油脂,而通过腌制一段时间后蛋白质会变性并与脂肪分离,而这个时候鸭蛋中的脂肪聚集在一起就成了蛋黄油。

咸鸭蛋的蛋黄中含有大量的红黄色卵黄素及胡萝卜素,并且与蛋黄油溶在一起因此才会出现我们看到的红黄色。咸蛋出油是咸蛋已腌好的标志,可以说咸鸭蛋中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与新鲜的鸭蛋中所含有的营养并无多大的区别。

丰富的钙:鸭蛋在腌制成为咸蛋之后,其中所含有的蛋白质含量会明显的减少,由鲜蛋的每百克含14.7克下降为10.4克。而这个时候其中所含有的脂肪却会明显的增多,从鲜蛋每百克含11.6克,上升为13.1克。不仅如此,咸鸭蛋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有明显的增加,由鲜蛋每百克含1.6克,上升为10.7克。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矿物质的保存,鸭蛋中所含有的矿物质在腌制的过程中并不会遭到损害,同时还能让让钙在腌制的过程中得到很大的提高,由鲜蛋每百克含55毫克,上升为512毫克。

无机盐:在咸鸭蛋中除了含钙量丰富之外,同时还含有铁、磷等无机盐,并且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咸鸭蛋中所含有的钙质量、铁质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 所以它们的营养价值是基本相同的各有好处,适当的食用对身体没有危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放心的食用。

虽然说咸鸭蛋的营养价值很高,并且适量食用没有什么危害,但任何食物都不能吃多,比如咸蛋用盐量一般在10%左右,如果过量食用的话很有可能会因此而患有高血压,从而严重的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清肺火:经过研究发现,咸鸭蛋中所含有的各种营养都具有很好的滋阴、清肺、丰肌、泽肤等功效,因此非常适合在夏季食用。除此之外,我国中医认为咸鸭蛋清肺火、降阴火功能比未腌其中咸蛋黄油可治小儿积食,外敷可治烫伤、湿疹。

咸鸭蛋虽然好吃,但是在端午节时也不宜多吃哦。

传统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节日。它起源于战国时代,一直流传至今。传统的端午节习俗有哪些?下面就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传统端午节。

作文。

希望对你有用!

有关这传统的节日,有很多种说法。在此我只想说我家乡的端午节。

自从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后面跑开始到离家工作几乎每个端午节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过的。

有很多年,我爷爷都黎明前就挑过来无根水,又上山采回艾蒿草放在窗台上,夹在门把后,还夹在我们姐弟几个的耳朵上。这过节的气氛就是在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弥漫开来。无需任何华丽的语言,满是对儿孙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时我爷一给我夹上我就能醒过来,而有时却是闻到那艾蒿的阵阵清香后慢慢才从睡梦里醒来。不管咋醒这天早晨没喝无根水以前是不能说话的。平时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我们几个这天都很乖的,喝完无根水,象征性的用无根水洗洗脸,下一个程序该分鸡蛋了。鸡蛋是我妈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时鸡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爷爷奶奶总分给他十个,而我们姐妹几个能分到六道八个。每每这时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给我一两个,还不忘在我后脑勺上轻轻拍一下。

我们揣好分得的鸡蛋,叫上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发。必须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顶端,然后回头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乡已绿成一片,每家每户的孩子,还有邻村的都从四面八方往这赶。

男孩们领着小狗,吹着口哨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看谁能第一个爬到最高呢。往上爬时不穿鞋的,网上裤腿就上,有时还倒滚回去。每爬上一个小山丘拿出鸡蛋相互磕一下谁的现碎现吃她的鸡蛋,所以分鸡蛋时都挑红皮儿的小一些的。

登上最高处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挥手,喊叫,就这样边吃鸡蛋边上。四五个人扯着手唱着歌上,春风伴着欢笑飞舞,春日迎着我们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欢快地在震动。

等疯累了,玩够后,满身是沙子的我们回到家时,香喷喷的韭菜卧鸡蛋,还有我妈烙的荞面饼已经摆好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20xx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端午节传统习俗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已不见踪迹。为了纪念屈原,后每年五月五日百姓都会划龙舟以表心情。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人员,进行竞赛活动。

2、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后来,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5、吃“五黄”

“五黄”是指黄鱼、黄鳝、黄瓜、黄梅和雄黄酒这五种新鲜的食物。这些食物除了是时鲜货,据说还包含着祛恶避邪的意思。端午时分,天气转热,正是蛇虫污秽开始复活的季节,同时还有养生的含义。夏季里,人体消耗最大,需要滋补养生。中医认为“黄入脾”,黄色食品对人体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6、悬钟馗像

端午节时,农村许多人家都会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据传,唐明皇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一大一小两鬼,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形成的,那关于这个节日的习俗你是否了解呢。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比热闹的龙舟赛呢?

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秦抗齐,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谗免去职位,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屈原死后,出国的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些渔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扑通扑通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身。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所以过端午节的这天,满街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哈,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线解开,剥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两个粽子用盘子装着,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在这一天,每个村子都会组织一支队伍,而后拉到涟水河进行比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太好了,我们村的龙舟领先了,因为我们村的队员配合默契,所以龙舟就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草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抹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宝山县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其他地方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端午节传统习俗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你了解多少?下面一起随本站小编来看看吧。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端午节传统习俗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形成的,那关于这个节日的习俗你是否了解呢。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比热闹的龙舟赛呢?

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秦抗齐,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谗免去职位,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屈原死后,出国的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些渔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扑通扑通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身。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所以过端午节的这天,满街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哈,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时候,要先把线解开,剥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两个粽子用盘子装着,活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在这一天,每个村子都会组织一支队伍,而后拉到涟水河进行比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太好了,我们村的龙舟领先了,因为我们村的队员配合默契,所以龙舟就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的传统对联

会心多野趣;契理谢言诠。(乾隆)。

山深春自永;海静日尤高。

风柔莺戏柳;花放燕衔香。

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集唐诗句)。

雨润千山秀;风和万物荣。

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释弘一)。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集怀仁圣教序字)。

江山澄气象;冰雪净聪明。(集唐诗句)。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集杜甫句)。

汲古得修绠;开怀畅远襟。(集唐诗句)。

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奇石寿太古;好花开四时。

古琴弹夜月;淡墨画秋山。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水漾春山影;人吟时雨诗。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邓子龙)。

月行疑读画;花生当蓑衣。

江山开眼界;风雪炼精神。

我思铭陋室;谁为记闲轩。

良辰入奇怀;虚室绝尘想。

异石归海岳;高士标云林。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集怀仁圣教序字)。

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心。

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陈鸿寿)。

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集杜甫句)。

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画前原有易;删后更无诗。(龚晴皋)。

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集陶渊明句)。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

声华满冰雪;述作凌江山。

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集唐诗句)。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

雨过琴山润;风来花木香。(乾隆)。

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萧。

年酒迎新绿;梅花送暗香。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苔石随人古;山花拂面香。(集唐诗句)。

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翁方纲)。

名香播兰蕙;妙墨挥岩泉。(集唐诗句)。

秀句满江国;芳声腾海隅。(集李白句)。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优游乐闲静;恬谈养清虚。

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

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集李白句)。

曲径踏花影,明轩赏月华。

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

闲吟步竹石;长醉歌芳菲。(集李白句)。

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虫书叶字古;风织浪纹轻。(于右任)。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竹石得幽秉;壶觞多雅游。(梁同书集文同句)。

半窗知我月;千卷鉴人书。

竹外山初曙;藤荫水更凉。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集兰亭序字)。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

芳野留胜事;艺苑重高文。

穷愁但有骨;诗兴不无神。(集杜甫句)。

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集兰亭序字)。

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即事已可悦;赏心还自怡。(集唐诗句)。

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万山排紫绿;一室贮清虚。

己过勿惮改;未然当先思。

**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竹开霜后果;梅动雪前香。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荫。(集陶渊明句)。

伴我书千卷;可人竹一丛。(郑燮)。

羽仪呈鸑鷟;藻思焕琼琚。(集唐诗句)。

名香泛窗户;达岫对壶觞。(集唐诗句)。

地回云偏白;亭香草木凡。(集唐诗句)。

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集李白句)。

青山吟意远;红树寄归迟。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心同孤鹤静;节效古松贞。(集唐诗句)。

披云炼琼液;坐月观宝书。(集唐诗句)。

松风清耳目;蕙气袭认襟。(集唐诗句)。

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

雨匀万木翠;日暖百花舒。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竹疏云作画;梅瘦雪添神。

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气得神仙迥;情依节制尊。(集杜甫句)。

地小花栽俭;窗虚月到勤。(陈宝琛)。

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

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释弘一)。

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集唐诗句)。

去草寻怪石;留云补断山。

名香播兰蕙;雕藻迈琼琚。(集唐诗句)。

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丘壑趣如此;鸾鹤心悠然。(集唐诗句)。

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集杜甫句)。

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集古乐府句)。

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辉。(集唐诗句)。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声华满冰雪;节操方松筠。(集唐诗句)。

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

山公惜美景;小谢有新诗。(集唐诗句)。

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于右任)。

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董其昌)。

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蔡元培)。

山吞残日暮;水夹断云流。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名随市人隐;心与古佛闲。(梁同书集苏轼句)。

有山皆园画;无水不文章。

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传统端午节的作文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慈祥的奶奶,亲爱的妈妈,和蔼可亲的幼儿园阿姨,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下面就让我说一个我所知道的民间传说吧!——传统端午佳节的由来。

传统端午佳节有个传说,在全国流传很广,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因为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祖国,然而又有心无力,一气之下,于当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忧伤,纷纷涌到汨罗河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体滑来滑去,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米饭捏成团蒸熟扔进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们的节日。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 12-13 一千字学习报告大全(13篇)
    学习总结可以让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学习者的学习笔记,或许对你有所帮助。一、师德修养:本学年,我
  • 12-13 建党周年活动背景活动方案(优质17篇)
    制定活动方案要充分考虑参与者的需求和期望,以提升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活动方案,小编搜集了一些成功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导语:中国共产党95
  • 12-13 八年级端午节见闻(热门15篇)
    优秀作文的语言质量高,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修辞手法。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每到这个时候,总是被亲朋好
  • 12-13 emba开学典礼致辞(实用16篇)
    开学典礼是学生与教职工之间增进了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平台。以下是一些开学典礼的纪实报道,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不同学校的举办方式和效果。寒冷的冬天已销声匿迹,
  • 12-13 游戏公司转正工作总结(实用19篇)
    转正工作总结是一个机会,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展示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我们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转正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撰写一篇出色的
  • 12-13 高一网络教学工作总结(热门24篇)
    教学工作总结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意识,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工作总结经验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
  • 12-13 营销会议致辞(优质19篇)
    在企业的年会上,致辞往往用于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表达对员工的鼓励和感谢。致辞是一种正式场合下的演讲稿,常用于各种会议、庆典等场合。致
  • 12-13 工会春节发放礼品方案(实用13篇)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家庭节日,每个人都期待着和家人共度欢乐时光。如果你想了解一些春节的庆祝方式和节目安排,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参考。为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怀
  • 12-13 本科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汇总22篇)
    毕业典礼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我们即将踏入社会,迎接新的挑战。请欣赏以下毕业典礼的精彩瞬间,让我们一起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
  • 12-13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高三(模板22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动力,推动个人的进步和发展。在学习和理解心得体会写作的过程中,参考一些范文是非常有益的。金秋九月,转眼间暑假就这么结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