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优秀团队制定的工作方案,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村委会信访维稳工作实施方案
的。
各村要将这些要求写进村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对“十五个不能”有意参选的,镇党委将主动联系或约谈,劝导他们主动退出选举。
(二)优化班子结构。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3至7人单数组成,具体职数由镇党委政府根据行政村规模确定。要重点考虑合并行政村、移民搬迁村、户籍人口2000人以上规模较大村等实际情况,统筹兼顾自然村干部配备并上报县农村“两委”换届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两委”班子“精干、高效、简约”的原则,一村一策,分类指导,全面实施村“两委”主干“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提倡村委其他班子成员由中共党员担任,推行交叉任职。优化班子年龄结构,培养村级年轻后备干部和妇女干部,因村施策,对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和妇女干部实行专职专选、定位产生,每个村“两委”中必须有一名有35岁以下年轻干部和妇女干部,并逐步提高班子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和女性干部正职的比例。积极拓宽选人视野,注重从带富能力强的村民、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乡村教师、乡村医生、退休干部职工等中提名推荐村委会成员候选人。
对于下派书记的村,按上级文件要求,若符合法定资格,可按程序,依法选任为村委会主任,实施“一肩挑”;若不符合法定资格的,拓宽用人视野,可从回归人才、退役军人、带富能力强的选民中,选拔村委会主任。
本次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从2020年10月开始,原则上按照“先村党组织、后村民委员会”的顺序进行,到2021年2月基本结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2020年12月22日之前)。
在调查摸底、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成立换届选举领导机构、制定选举工作方案及预案、启动农村干部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加强宣传培训、落实工作经费等。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2020年12月23日至2021年1月31日)。重点做好以下五个环节的工作:
(一)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镇、村两级党组织要严加把关,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保证把公道正派、群众公认、能够担当、经验丰富的人选进村民选举委员会。要坚持党对村民选举委员会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好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的推选工作,积极引导群众依法推选村党组织书记任村民选举委员会主任。对于村党组织书记拟竞选村委会主任的,在组建村民选举委员会时,要配备好组织放心、群众认可的党员骨干担任副主任。待村党组织书记被提名为候选人后,由副主任主持好选举工作。可将符合选民登记条件的镇包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驻村工作人员推选进入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选举委员会要在12月底产生,成员名单要及时报镇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备案。
(二)制定村级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和细则。村民选举委员会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及时拟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及选举细则,提请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公布。村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及选举细则,要报乡镇审核备案。实施方案要对村民代表的推选时间、选民资格、本村拟产生班子成员职数、候选人的资格条件、选举日期、投票方式、委托投票以及流动票箱的设置等具体内容做出科学规定。村选举工作实施方案要向镇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履行报备程序。整个换届选举工作安排,要做到时间到天、任务到人。
(三)进行选民登记并张榜公布(最早在2021年1月1日)。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实际确定选民登记形式,按法定时间张榜公布、确认选民名单、发放选民证。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做好选民登记,让符合条件的人员尽可能多地参与进来,提升参选率,进一步夯实换届的群众基础。外流人员多的地区,要加强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联络沟通,动员有条件的人员回来参选。要严把选民资格关,绝不允许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员违法参加换届选举。未进行选民登记的,当选无效。在村任职一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和被选派到村任党组织书记一年以上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可按规定在村进行选民登记。
(四)提名确定候选人。选举采取提名确定候选人的方式进行,村委会成员的候选人由本村选民直接投票提名产生。在村党组织领导下规范村民委员会候选人的提名办法。村民委员会候选人的预选日期原则上安排在选举日前7到10日,采取直接投票提名的方式,应当经选民过半数以上投票,方为有效。提名采取等额提名、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办法,并根据得票多少的顺序依次确定候选人。
各村要科学制定今后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目标、任务,坚持镇党委前置审核,防止虚假夸大,创新承诺方式和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方式,强化群众监督和组织检验。组织候选人围绕目标和任务开展竞职承诺、创业承诺、辞职承诺(统一格式)。规范竞职行为,推行换届选举“全程签字”制度,在各个重要环节,由参与竞选人员签字认可,确保法定程序、步骤严格执行不变通。
(五)正式投票选举(包括另行选举)并公布选举结果。正式投票选举的日期原则上安排在2021年1月21至1月28日。选举大会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严格按照选举规程执行,由镇统一规范印制选票。采用村委会主任票单设一张,副主任和委员票另设一张的形式,也可采用主任票、副主任票、委员票各单设一张的形式。杜绝一些人在选票上做文章操纵选举和贿选。根据规范选举投票、搞好疫情防控等需要,合理设置投票点、投票现场,优化领票、写票、投票等流程。严格规范投票现场组织工作,严密组织投票选举,全面实行秘密写票制度。严格规定委托投票条件,严格控制流动票箱使用。严格落实候选人现场回避制度,选举日候选人先集中投票,再集体回避,严禁在选举现场影响选举人自主投票。严禁在填写选票处拍照,要科学设置唱票、计票区域,防止任何人掌握选举人划写选票情况。投票结束后,要统一在选举大会会场公开开封检票、核对选票、公开唱票和计票,选举结果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后当场公布,封存选票。
(六)在法律规定时间内,完成下列后续工作任务。新一届村委会选举产生后,未合并村10日内推选村民代表,注重把村党组织成员及党员推选为村民代表,提高党员在村民代表中的比例;10日内主持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推选或者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小组长;20日内主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推选或者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由非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在10日内,还要做好村委会新老班子交接工作。并及时召开新一届村党组织、村委会联席会议,结合推进“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村社治理新体系工作,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选举档案,明确村委会班子和村干部任期目标,加强考核管理。
第三阶段为总结验收阶段(2021年2月1日至2月28日)。
各级村委会换届工作领导机构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全面验收,及时总结经验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镇党委全面领导全镇的村级“两委”换届工作。村党(总)支部书记担任同级领导小组组长,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全镇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各包村领导、下乡干部要包点指导有序推进换届选举工作,各成员单位、各职能站所要各负其责、履职尽责、密切配合,按照职能职责分头加强工作指导,形成工作合力。镇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统筹抓好村委换届工作:民政办要具体指导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经管站要牵头做好村民委员会成员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具体指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换届工作;纪委监委要及时查处基层干部在换届选举中的违纪违法问题,参与查处贿选等问题;人大负责法规解释和法律监督;派出所要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维护选举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选举村特别是重点难点村正常的选举秩序;镇宣传部门负责村委换届政策宣传和网络舆情监测引导;信访办要及时接待并处理好选举期间群众的来信来访,发现严重问题及时报告,防止出现重大集体上访;财政所要保证宣传、培训等必要经费;共青团、妇联要加强对优秀青年和妇女进入村委班子的指导。
(二)严肃纪律,全程监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换届选举“六个做到、六个严禁”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换届环境。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采取有效形式宣传换届纪律,形成良好舆论导向。全面推行镇党委与候选人选前谈话制度、选举纪律专门培训、签订遵守换届纪律并公开张贴。实行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候选人提名、候选人公开竞争、投票选举等关键环节全程监督。对选情复杂、矛盾突出的重点难点村,可实行司法提前介入,及时消除隐患、化解危机。严肃查处破坏选举秩序特别是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及时、果断、稳妥、有效处理。对于候选人及其亲友直接或指使他人用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手段收买选举人、选举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影响选举人意愿的九种贿选行为,要坚决制止、严厉打击。对以贿选等手段被确定为候选人或当选的,查实后依法取消其候选人或当选人资格。对因换届选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做到小问题不出村、疑难问题不出镇、大问题不出县,严防越级上访和进京赴省到市非正常上访现象的发生。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要露头就打,严肃查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换届始终处于严肃查处不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三)宣传培训,营造氛围。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换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山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深入宣传与村委会换届有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和教育农村广大党员和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维护换届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形成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严禁任何单位任何个人发布不利于换届的言论,为开展换届试点创造有利环境。要建立新闻报道审批报备制度,统一对外宣传口径。有关换届的新闻媒体采访,需报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未经允许,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接受采访或发布换届信息。
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将在规定期限内组织检查验收进行全面总结,各村也要对换届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及时将情况报告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
村委会消毒实施工作方案内容
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是细菌孢子。通常使用化学方法进行消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根据《村卫生室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二、按照批准的诊疗范围购置必须的消毒、灭菌设施,并保证正常使用。
三、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诊疗活动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五、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加盖原件持有者的印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备案凭证或者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治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七、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进一步加强我县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管理控制,从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重点措施四个重点环节出发,切实做好我县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报告和处置工作,杜绝误诊、误判、误报、漏报、瞒报、迟报等现象发生,提高我县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
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逐级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明确法定职责。成立以县卫健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疾控股股长、县疾控中心、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及各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县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控制工作,各部门、各单位的组织协调,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质量控制和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家技术组,专家技术组负责我县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诊断、风险评估工作。(各组成员名单见附件)。
县疾控中心、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及其他各医疗卫生机构、要相应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一)县卫生健康局负责建立健全全县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风险评估与质量控制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组织协调开展传染病暴发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和风险评估以及督导检查工作,向外发布有关信息和宣传通报工作。
(二)县疾控中心负责收集、核实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资料;每日对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疫情进行巡察及审核,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的报告、咨询,搜集各种来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信息,负责全县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相关信息的监测、报告、管理及分析工作,报告质量控制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工作督导。
(三)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负责全县传染病疫情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监督工作。
(四)各医疗卫生机构是传染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主体,要有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采集各自辖区的报告信息,并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规定做好本院和本辖区内传染病疫情和突发事件公共卫生报告和报告质量控制工作,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一)传染病疫情个案报告质量控制。
1、加强业务培训,严格诊断标准,提高报告意识。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及诊疗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诊疗技术水平和报告意识。一是全面掌握诊断标准和诊断流程,提升诊断能力,特别是要做到早期识别传染病;二是熟悉各种传染病诊疗技术指南,并适时根据传染病诊疗技术指南的更新及时培训,熟练掌握传染病疑似、临床、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三是提高报告意识,实行首诊医生报告责任制,建立并落实奖惩及责任追究机制,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2、强化责任,防止漏报。
一是优化程序,完善流程。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实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电子化,在医务人员作出传染病诊断时即可填写报告卡,并由疫情报告管理人员适时审核进行网络报告。不能建立该模式的医疗卫生机构则应根据实际,优化传染病报告的程序和环节,完善纸质卡片的填写,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各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完善并落实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培训、质量管理和自查等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应加强单位内部自查,及早发现影响传染病及时报告的因素,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对在自查中发现的漏报病例,应当立即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规定予以补报。
3、加强报告数据审核,提高报告质量。
(1)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须对收到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或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中抽取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的信息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2)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管理人员每日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或向报告人核实,对误报、重报信息应及时删除,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省、市、县三级确认审核。对于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对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确认审核。
4、提高实验室诊断水平。
实验室检查是确诊传染病最重要的方法,在传染病的早期筛查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实验室的诊断水平将极大提高传染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一是加强硬件建设,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加大实验室硬件设施的投入,确保实验室传染病检测项目开展。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具备常见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能力,综合医院和县疾控中心至少应具备常见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能力。二是加强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外派进修、上级以上专业机构培训及单位内部学习方式提高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的诊断水平。三是加强实验室结果的信息反馈,对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传染病检测结果阳性的病例要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经治医生,并由经治医生结合临床给出诊断。四是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检验效度和正常运转。
5、科学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目的在于查明传染病发病的原因及其可能传播的因素,主要通过询问和现场观察二种方式获得,调查的内容包括核实疾病诊断,追溯病例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查明密切接触者,确定疫点、疫区或疫源地范围,进行疫情处理等几个方面。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乡镇(街道、管理区)医疗卫生机构对重点传染病(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脊髓灰质炎、人感染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狂犬病、流行性乙脑、登革热、炭疽、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等)散发疫情要进行个案调查,对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中发生的传染病病例都要进行个案调查,并书写调查报告。
做好传染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需要一支专业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乡镇(街道、管理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流行病学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确保个案调查及时、高效、规范。
(二)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质量控制。
1、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疫情早期发现能力。
一是要加强个案病例的监测,各医疗卫生机构在传染病病例的接诊过程中,应保持高度敏感性,做到科学诊断,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早发现和报告聚集性病例。
二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诊断和报告的准确性,避免传导不良信息。如在报告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病例时,在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和诊断时,不宜以“食物中毒”诊断和报告,应以“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病例”报告。三是各医疗卫生机构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在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同时,对病例个案进行分析,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聚集性疫情,如发生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人群密集的传染病疫情。四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日常的网络巡查中,要以周、月、季、年度为期对辖区内传染病疫情进行数据分析,评估研判当前疫情发生的可能趋势,要特别关注到一周内一个县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以及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办应急发〔2005〕288号)中规定的情形。五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信息系统的预警信息及时按规定尽快核实、处置。
2、落实风险评估,完善报告程序。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005版)》的要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传染病暴发疫情的信息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同时报告县卫健局。如果达到规范报告要求的应提请卫健局组织开展风险评估,以确定该暴发疫情的等级,并由县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报告或订正。
3.及时开展传染病聚集性病例调查核实。
接获传染病聚集性病例发生后,所属地乡镇(街道、管理区)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疾控中心应立即核实和收集基本信息,开展实验室检测,一旦达到应按照传染病暴发调查的步骤立即赴现场开展调查,根据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分别完成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中完成录入或订正。事件报告时限应在初步核实后2小时以内,初次报告附件上传的时限应在初步核实后8-12小时以内。一般和较大级别事件的进程报告要求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即2次进程报告时间间隔不到超过7天。重大及以上级别事件要求每日进行1次报告。
周内上传,即结案报告与最后一次进程报告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4天。
4、认真组织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及处置培训和应急演练。
县卫健局每年组织开展辖区内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及处置的应急培训,需涵盖流行病、消毒处置、卫生检验、临床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并进行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应急演练,以此锻炼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各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应根据县卫健局的要求开展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及处置的业务培训,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在专业技术机构的指导下自行组织开展模拟应急演练。
1、目前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报告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为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居民身份证填报完整率、重卡率、综合指数。
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网络正常运行机构数/机构总数×100%;
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卡片数/报告卡片总数×100%;
及时审核率=及时审核卡片数/审核卡片总数×100%;
重卡率=重卡数/现住址为本地区的卡片总数×100%;
综合指数(%)=机构正常运行率×0.2+及时报告率×0.2+及时审核率×0.2+(100-重卡率)×0.2+居民身份证填报完整率×0.2。
2、传染病暴发疫情信息报告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主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
县卫健局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考核方案,每年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组织开展2次以上考核和4次以上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责令限期改正。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4次及以上常规和专项技术指导,至少保证辖区所有直报医疗卫生机构1次全覆盖。
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实行奖惩制度,定期进行自查。
自开春以来,气温回暖,细菌病菌活跃,临异地过年的农民工陆续返乡,春耕生产人员流动频繁会出现小规模聚集,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为认真落实省、市、县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系列安排部署,特制定春在镇集中开展“大清理大扫除大消毒”村庄清洁行动方案。
围绕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镇政府为主体、村组为单位,依托组织乡村两级充分发动农民群众,逐村逐户开展粪污大清理、卫生大扫除、环境大消毒,促进村庄干净整洁卫生,铲除病媒生物孳生环境,防止病菌兹生蔓延。
一是开展厕屋清理,便器清洗去污、不留污垢、不见粪渍;引导农户文明如厕,定期进行厕所冲刷,做到所干净、整洁、卫生加强农村公厕日常卫生保洁,做到公厕周边无垃圾、无粪便、无污水、无杂物引导农户规范清掏、收运、利用粪污,严禁随意倾倒粪污二是规范畜禽散养行为,引导农户集中圈养家畜家禽,及时清理、有效处理畜禽粪便建立规范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体系,规范病死畜禽收集,统一处理,防治污染环境三是清淤治理农村水井、水塘、小河沟、污水沟、小水沟,清理河沟挂底垃圾和水面漂浮垃四是清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及时收、储、运各类农业生产废弃物,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一是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打扫房前房后、屋内屋外,清扫积水容器、户内外杂物、盆盆罐罐、库房、屋顶合,做好环境卫生“门前三包”。二是组织保洁员、农户清扫公共活动场所周边杂草杂物、积存垃圾,农村河湖沿岸漂浮垃圾,村公路和村道线散落垃圾,解决“垃圾山”“死角垃圾”“垃围村”等问题。三是安排农村公益岗位人员,及时收运农户和主道等公共区域垃,确保垃圾不存留。
一是做好农村防疫消毒知识的宣传,增大农民群众防疫消毒意识。对聚居点、村委会等公共场所、庭院内部和房前屋后进行消毒防疫灭源,有效切断疫病传;二是对畜禽养殖环节进行全面消毒。对规模养殖场,各地要根据养殖规模、饲养模式实际,做好分类指导,确保消毒指施落实到位;对农村散养农户和养殖专业户,各村要认真落实防疫属地任,落实分区包片制度,实施人盯场、户策略,落实好关健时间节点关键环节的消毒等防控措施。三是开展畜禽运输车辆消毒。要加强对畜禽运输车辆的管理,建立完善畜禽运输车辆清洗消毒记录,及时清理排泄物和污染物。
全镇集中开展“大清理大扫除大消毒”村庄清洁行动时间为1个月。3月1日至5日宣传动员阶段,3月6日至3月25日为集中整治阶段,3月26日至3月31日为总结评比阶段。
四、工作措施。
镇政府成立以镇长程聪为组长、分管农业农村副镇长向健、分管环保副镇长雷荣为副组长、党政办、党建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办、社会事务办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员、经费、物资。各村要充分利用村村响、横幅、宣传栏、小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加大宣传,形成良好活动氛围。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指导,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镇政府确定棋子顶村、擂鼓寨作为开展“大清理大扫除大消毒”村庄清洁行动的示村。各村也要确定2个社为清洁行动示范社,要发挥示范村(社区)的带动作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村示范社名单于3月6日上报镇农业服务中心。
此次“大清理大扫除大消毒”村庄清洁行动将纳入2021年度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的内容,对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村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进,严重的进行严肃问责。
1、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进行督导管理,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并做好详细记录。
2、督促患者按时复查、取药,按期留送合格的痰标本。
3、每月自查本辖区内门诊日志,发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可疑肺结核患者上报镇卫生院公卫科,并同时写好转诊单到区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协助开展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并做好相关记录。
4、对实施督导化疗的患者家庭成员或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5、向患者和公众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
7、协助宣讲团及志愿者入户宣传活动。
8、积极参加并接受上级部门业务指导和培训,接受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督导考核。
9、协助学校结核病管理工作。
10、对辖区管理的结核病患者按规定进行面对面随访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指示精神及全省春季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视频会议精神,持续推进春季村庄清洁行动开展,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创建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农村环境,为有效抗击疫情创造有利条件,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认真贯彻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整治,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形成,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一)坚持高质量高标准。严格按照《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整治标准》和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推动清洁整治由村内公共空间向庭院延伸,实现由村村干净向家家干净转变”规定的各项任务、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对标对表开展工作。
(二)聚焦重点任务。突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私搭乱建、农户乱堆乱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长效机制建立等重点工作任务。
(三)注重实际实效。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防止陷于形式主义。瞄准任务目标,对照各项整治标准,逐项、逐点排查整治,拿出实实在在的干劲,彰显实实在在的效果。
针对当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广泛宣传、群策群力,从4月初开始在全街道深入开展为期6个月的村庄清洁行动,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一)清理农村生活垃圾。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污染问题,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和院内越冬积存垃圾、边沟渠道积存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塑料袋、“三小五堆”:柴堆、草堆、粪堆、土石堆、垃圾堆)等。各村要组织公益性岗位保洁人员,坚持以村为单位,负责本域内的垃圾收集投放、环保深埋桶盖的开闭及安全,保证垃圾日产日清。根据各村的实际,申报购买相应的垃圾收集及清扫工具(三轮车、扫帚)等,逐步改造或者停用露天垃圾池等敞开式收集场所、设备。鼓励村民利用筐、桶等已有器具,自备户用垃圾收集容器,确保垃圾的有效收集。
(二)清理村内塘渠。各村要推动农户节约用水,引导农户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识,以房前屋后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清理水域漂浮物。有条件的村可以实施清淤疏泼,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持续加强清河护岸日常工作,开展河道白色垃圾和岸坡生活垃圾清理,禁止投畜禽类便、生物化肥、饲料或拦网围网养鱼。加强农村水井、堰塘、小河沟、央水沟、污水沟等清淤治理。各村要引导监督村民将生活污水归入类池,适时清理还田,确保雨水不流入类池,粪水不外溢。
(三)清理畜禽养殖类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随意丢弃的病死畜舍尸体、农药包装物、肥料包装物、废旧农膜、废旧农菌袋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各村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置,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规范村庄畜禽散养行为,减少养殖类污影响村庄环境。散养户畜禽类污治理始终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也是今年春季整治的重中之重。要教育引导广大饲养户发展畜禽与粪污治理同步推进,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治理机制,通过教育引导、建章建制、加强监督等多种措施,规范和落实散养户清理畜禽粪污责任,做到随产随清、日产日清,杜绝随意堆放、粪水横流,防止污染农村环境。
(四)清理拆除“八乱”建筑物。各村要重点解决好庭院私搭乱建、乱摆乱放问题。要组织群众拆除和迁移柴草垛杂物,具备条件的村提倡迁移玉米楼子,实行统一堆放。要继续加大力度拆除废弃的房屋、仓房、圈舍、厕所、棚架、院墙、板杖子、残垣断壁等八乱建筑物,做到应拆尽拆,综合治理脏乱差。
(五)全面加强庭院整治。庭院整治是今年村庄清洁行动的主要任务,从5月份开始由“村村干净”转向“家家干净”整治行动。各村要以春季村庄清洁行动为载体,以治理“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农机具乱停乱放、污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乱贴乱写、畜禽乱撒乱跑、粪污随地排放等”为重点,村干部分区包保以家庭为单位搞好农户房前屋后的卫生,及时清理农户周边及庭院内积存的各类垃圾、污物。
包路面清扫等“三包”责任制等。建立环境卫生村规民约的长效机制,推动以点带面辐射效应,推动全区村庄清洁行动深入持久开展。
(七)健全长效管理制度。各村要把建立健全村庄清洁整治管理长效机制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循序推进。要通过建章建制和持续不断的整治,达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完善的监管制度。
(八)坚持清理消毒并重。各村要继续消毒消杀力度不放松,坚持在清理中及时搞好消杀消毒工作。要以抗击疫情为重点,全面加强对村庄垃圾点、厕所、畜禽圈舍、室内外等重点部位的消杀和消毒,及时消灭病毒病菌,消除农村蚊蝇等擎生繁殖,切断传染源。发挥好基层战斗堡垒的作用、村书记是本村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地。各村要对照目标,快速推进工作,确保9月末完成工作目标。
(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各村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工作成效宣传,各村要通过悬挂标语、板报等形式宣传村庄清洁行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发挥“村三委”自治组织作用,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环境整治中,依靠群众力量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三)加强协作综合施策。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要积极靠前,深入百姓,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村庄清洁行动中,及时有效地完成村庄整治各项任务。
(四)强化监督、考核、通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经纳入到年底绩效考核,各村要高度重视,要建立工作情况调度制,继续强化互检制和督查制。由两办成立联合督查组,随时全覆盖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在电视台、微刊及微信平台上曝光。要发现一处,曝光一处,整改一处。各村要紧盯问题不放,直到整改完成。9月末,由区人居办牵头组成验收组对各村进行全面验收打分,将验收结果与政府绩效考校直接挂钩并纳入各村年末考核。同时,针对任务推进缓慢,责任落实不力,工作相互推诿扯皮的慢作为、懒作为的进行全区通报批评。
(五)建立激励机制。区政府对工作开展有力、整治效果好的村进行通报表扬。在相关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并给予一定奖励,激励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全面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这场硬仗。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汉源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中“实施城乡环境改善年”的行动要求,深入推进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优化美化我乡环境,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打造蓝天、地绿、水净洁美乡村,倡导珍爱自然、保护自然,培育文明行为、形成争创文明长效机制的“新风工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树立党员干部务实为民的廉洁新形象。总体要达到四个目标: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
集中整治、形成长效;集成政策、集合资源;集中力量分阶段推进活动开展;干部引导、农民主体;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全面覆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社会共建。
对负责区域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改善人家环境,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清洁家园、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屋。开展乡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每月第二周和第四周星期三为乡村清洁日。活动时间20xx年4月至2020年12月。其中20xx年4月至6月为宣传发动阶段,7月至9月为全面推进阶段,10月至11月为巩固提升阶段,12月为验收总结阶段。总的要求是要边发动边行动,迅速形成声势,建立长效机制。
(一)宣传发动阶段。
采取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干部座谈会和走访慰问老党员、老村干、困难群众等方式;广泛宣传党的惠农强农政策和清洁乡村的意义与内容,深入调研,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基础上,集思广益制定“三清洁”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全面推进阶段。
广泛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上下互动、社会共建、人人动手、全民行动的声势氛围,形成干部领导、农民主体、项目带动、统筹推进的活动格局。
(三)巩固提升阶段。
适时对活动的项目和内容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整改活动存在的问题,巩固活动成果,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巩固提升政治成效。
(四)验收总结阶段。
由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对全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验收考评,总结推广各村之间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活动开展好、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表彰;对活动开展不力,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村委会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
为有效应对、快速处置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整体提高应急和处理能力,保障全镇居民核酸检测组织动员、登记、采样等工作有序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组长:高文斌 镇党委书记。
高咏梅 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副组长:刘月兵 镇主任科员。
成员: 梁拯民 镇党委副书记。
杨小军 镇人大主席。
李健武 镇纪检书记。
慕 臻 镇组织员。
刘满元 镇武装部长。
李桂香 镇专职党委委员。
王耀耀 镇政府副镇长。
高艳龙 镇政府副镇长。
张旭荣 镇政府副镇长。
王彦云 镇退役军人事务站站长。
李卫芬 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刘耀斌 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巩增良 镇主任科员。
马春荣 镇主任科员。
梁 琴 镇副主任科员。
张丽平 镇副主任科员。
梁俊海 镇卫生院院长。
穆二奴 镇派出所所长。
各村委、镇直各机关站所,各相关单位负责人。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散发或爆发时根据上级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争取在2天内,科学、有序、规范地组织完成全镇居民核酸检测工作。
各部门收到此方案后,要立即开展应急准备工作,全力做好人员、设备、物资等相关准备工作。
1.资料信息组。
信息组人员:王霞、李东辉、贾耀楠,负责收集、整理、上报疫情防控工作信息。
2.核酸采样、运送组。
穆村卫生院分院负责全镇居民的核酸采样、样本转运及防控工作。
3.后勤保障组。
负责统筹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协调防控应急物资供需运输等方面事宜。
全镇所有常住居民。
1、采样点设置。
采样点场所要求:
采样点设立在镇卫生院,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安排时间,组织群众前往采样点。核酸检测采样点各区要有明显标识,公共区域需保持通风,每个采样点要满足“三区两通道"。
采样点:由镇政府负责选择室内临时采样点,配备充足的桌椅,室外悬挂醒目标识,现场分等侯区、登记区、采样区和隔离区,配备足量的采样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和健康宣教材料,室内环境和物品每隔4小时消杀一次。
采样点现场布局。
物资保障区;工作人员存放防护用品、消毒设施药品等必要物资储存区域,进入工作现场前设置缓冲区;。
等候区:地面设置1米线(可张贴或粉刷),设置引导线以确保各通道不交叉且相隔至少1米,方便被检测人员保持距离,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
登记区:收集并登记录入受检者相关信息,按照组别进行编号。
采样区:负责居民的咽拭子采集工作,按照组别进行编号。
隔离区:位置相对独立、不与采样点共用出入口,标识醒目,用于发热、咳嗽、腹泻等异常症状患者的临时隔离。
2、工作人员配备。
采样点原则上配备14名工作人员,2名登记标本采集对象信息、2名采样人员、2名负责贴标签并核对标本、2名负责标本转运、1名负责临时隔离区医疗保障、1名负责场地常规及应急消杀、2名负责场地安保,2名机动人员。(可根据采样任务量适当增减人员量)。
3、物资准备。
各点均配备配备桌子4张,椅4把,电源插座1个.备用口罩500只,音响1个,小喇叭1个,红外线测温仪1把、隔离带(区域分开、设置专用通道,人员分流等地方用)1个,白色喷漆(划线用)1个、水银体温计1个、防护服及隔离衣各30套、面罩30个、一次性乳胶手套若干、消毒液10瓶、75%酒精10瓶、喷壶1个、干手消、横幅和登记用品若干、应急车辆等。
1、组织动员。
按上级部门要求,第一时间按照工作方案及时组织开展本镇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到岗,完善临时采样点各种功能设施设置,根据提前掌握的常住人员排查情况,入户、微信、电话等方式动员居民按时前往临时采样点等待咽拭子采样,同时,告知出门时需佩戴口罩、携带身份证、保持1米以上距离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2、呼吸道标本的采集。
薛村中心卫生院、军渡分院根据任务量安排2名采样人员前往临时采样点,在现场工作人员配合下进行咽拭子采集,结束集中采样后,各村安排专人每间隔4小时对采样环境进行全面消毒,采样组完成临时采样点任务后,按照村委会提供的行动不便人员的信息表,进行入户采样。
3、样品转运。
卫生院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负责样品的收集与运输,并安排专人核对采集管标签与混采登记表信息,确保准确完整,编号一致后,将采集的样品转运至薛村镇中心卫生院集中。
4、信息汇总上报。
镇全民核酸检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7:00前将当日完成核酸检测的人员信息和未完成人员信息上报至镇政府,镇政府和镇卫生院根据采样进度,另行安排未完成人员核酸采样的时间。
村委会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顺利开展核酸检查,设立核酸检查领导小组,组织参加者有序与医务人员对接(注册小组、检查小组)开展检查。确保检查工作安全有序展开,核酸检查领导小组由参加者排队、引导注册小组、引导检查小组、检查后蔬菜引导散布小组和安全保障小组等构成。组长负总责,各组为负责人。
1.设置参加检查员排列障碍式走廊(根据医务人员检查1人的时间,设置长度在30分钟以上等待走廊)。
2.根据医务人员的需求设置登记台、检测台数量;
3.准备一辆紧急车辆。
4.设置外围警戒线;
5.协调公安警察现场值勤。
1.核酸检测领导小组组长为总指挥;
2.参检查人员排队组:2人(首尾各1人),负责组织参检人员有序进出障碍式廊道;
3.引导注册组:每组织1人(按医务注册组数量设置),负责将参加者从排队检查走廊引导到注册台(每组人数由医生决定)。
4.指导检查组:负责从注册台向检查组引导注册完毕组。
5.检查后蔬菜导游离开组:一人负责离开检查结束的人的蔬菜导游。
6.安全保障组:负责现场安全保障工作。
村委会信访维稳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县、乡维稳工作部署,确保十九大期间我校教育教学环境稳定,确保校园平安、社会稳定,牢固树立“平安是我福”、“稳定是我责”的思想,进一步搞好我校安全稳定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庆城县教体局、南庄乡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工作的统一部署,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力以赴,确保稳定”的原则,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努力做好学校安全防范和维护校园稳定的各项工作。克服麻痹思想,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保证发现、报告、处理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机构、人员、物资三落实,并积极争取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保证对安全事故和涉稳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控制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或危害。统筹抓好校园稳定的各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县、乡关于维护稳定的各项政策部署。
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政治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非法聚集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坚决防止发生进京、去市、到县非正常上访和大规模集体上访、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防止发生校舍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活动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事故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的涉稳事件发生,建立健全应对安全事故和涉稳事件、维护稳定的运行机制;加强学校安全和维稳工作的领导,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及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和社会的正常秩序,为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为加强学校安全和维稳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南庄九年制学校十九大七年维稳安保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政教主任任副组长。“学校维稳安保工作领导小组”分10个专项维稳工作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各项工作。
(一)南庄九年制学校十九大期间维稳安保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富平(学校校长)副组长:蔡睿智(政教主任)。
成员:袁文瑾(教务主任)李王长(总务主任)冯玉龙(工会**)张元鹏(团委书记)任长洲(副教务主任)李淑润(数学教研组长)左明霞(语文教研组长)贾晓燕(英语教研组长)。
1、纠纷排查维稳工作小组。由张富平任组长,政教处处人员为成员。负责每月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涉校涉生的矛盾纠纷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要逐一建立台账,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全力化解。做好教师队伍(含离退休教师)的稳控,包括政策落实和相关法律政策的解释工作,加强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重点对象的监控,严防师生集体上访、信访、游行示威、静坐等事件发生,严防因个人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
2、邪教防范维稳工作小组。由冯玉龙任组长,班主任人员为成员。负责建立宗教渗透摸排工作动态台账,加强舆情监控和校园内部管理。同时对前期摸排工作中发现的“***”、宗教骨干等不稳定人员要落实专人加强管控,重点时段和敏感节点严格落实“人盯人”,严防发生“***”等邪教组织干扰破坏活动,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坚决防止发生造成重大社会政治影响的非法宗教渗透案件。
3、信访防范维稳工作小组。由蔡睿智任组长,政教处为成员。负责严密管控师生及家长的信访工作。严格教职工考勤制度,坚决杜绝迟到、早退、无故不到校等情况。对重点人员逐一建立台账,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全力化解,发现非正常情况及时研判并正确处置,重点对象稳控在当地,严防安全事故和涉稳事件发生,坚决杜绝到区、市、中央信访。
4、安全保卫维稳工作小组。由张元鹏任组长,兼职保安为成员。负责严密防范各种暴力及恐怖活动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切实加强门卫管理,严格做好外来人员和车辆登记及必要的验证工作,坚决杜绝物管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建立并落实巡查制度,重点加强对敏感节点、敏感区域的观察防控力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发现非正常情况要及时研判并正确处置。
5、应急处置维稳工作小组。由李王长任组长,总务处、各班主任及保安为成员。负责根据实际,修订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群体性时间的应急机制和工作方案,加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配齐配强处置工作力量和设施设备。峰会召开前后,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深入师生,及时、准确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和发现不稳定的苗头,力争做到发现得早、判断得准、出击得快、处置得好,严防事态扩大。重点敏感时段,完善各项后勤保障,确保学校供水、供电等工作跟上。
6、网络安全维稳工作小组。由袁文瑾任组长,教研组人员为成员。负责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序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健全情报信息预警机制和网上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密切跟踪舆情变化,完善舆情分析研判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和快速反应制,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牢牢把握舆论工作主导权、话语权、加强舆论管控工作,落实专人负责监控校内交互平台的情况,密切关注网上动态,及时发现并删除有害信息、坚决封堵、严密防范各种煽动性、鼓动性的小道消息和谣言在网上传播、蔓延。
7、法制教育维稳工作小组。由任长洲任组长,各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及保安为成员。负责严格实行安全教育计划,落实安全教育课时标准,稳步推进安全教育全学科渗透,扎实开展交通、消防、防疫、拥挤踩踏、溺水、斗殴、不法侵害和自然灾害等各方面的安全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家校公约,不漏掉一名学生。结合我校实际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安全教育和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避险和救助他人的能力。
8、事故防范维稳工作小组。由冯玉龙兼任组长,李淑润兼任副组长,各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及保安为成员。负责做好学生的稳定教育、安全教育和教育教学活动安全的指导,督促落实各项学生安全措施,杜绝各类学生伤害事故发生以及涉稳事件发生;负责搞好危房及教学设施设备的排查,指导搞好危房及教学设施设备的整改和维修,杜绝因房屋倒塌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或因教育教学设施陈旧而引发各类安全事故;负责指导学校完善和建立饮食食品卫生安全制度,规范饮食食品卫生安全行为,杜绝因饮食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不力,把关不严所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负责组织落实上学、放学时双岗检查制,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搞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严防因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不力、协调不当所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涉稳事件发生;负责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禁止学生乘坐黑车,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黑车接送学生的治理力度,加强学校楼梯间疏导工作,严防踩踏事故发生;负责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督促学校对消防器材的配置,完善和各项消防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消防自救能力的培养,杜绝消防事故发生。
9、打非治违维稳工作小组。由李王长兼任组长,安全领导小组人员为成员。负责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行动,重点对交通、消防、食品卫生、校舍、防溺水、防校园欺凌、防非法聚集进行重点排查,对不符合安全管理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和设施进行重点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10、基层基础维稳工作小组。由张富平兼任组长,袁文瑾兼任副组长,其他班子人员、各班主任、各科任教师、职工及保安围成员。负责落实主要领导负重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工作人员直接负责的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建立并完善政务值班、护校巡逻、教师家访、信息收集及安稳工作例会制度等多项安稳作制度。建立健全机关、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建立每日领导值班制度。重点6节点和敏感时期严格执行领导干部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1、认真传达贯彻上级维稳工作精神,部署学校的维稳工作。
2、强化领导责任。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要求,学校要站在“稳定压倒一切”的高度,切实承担起确保一方平安的工作责任。学校要认真搞好排查,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重点对象要落实专人包保。要坚决确保问题化解在学校,矛盾不出校门,重点对象稳控在当地,严防安全事故和涉稳事件发生。
3、密切配合我校维稳工作责任区牵头单位和协管单位,统一行动,统一管理。
4、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疏导工作。
5、学校、政教、教务、总务、团委、工会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组织内部的教育和疏导工作,真正在维稳工作中起是带头和中坚作用。
6、教研组应该加强本部门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使其在维稳工作成为全体学生的榜样,言传身教,重点帮扶,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7、认真开展深入细致思想政治教育,在全体师生员工中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8、密切配合南庄乡党委、政府、派出所、村委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深入开展各种教育。各班长期开展保安全、保稳定的主题班会,主办黑板报,开展全面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9、加强信息情报。各维稳专项工作小组要强化信息情报工作,随时注意维稳动向。一是学校校级领导、分管领导通讯保持24小时畅通,外出需向校长请假。二是随时掌握维稳动向,做到信息灵敏,掌控到位,遇到情况及时汇报,及时处置,决不允许因情报工作失误酿成突出涉稳问题。
10、搞好值班护校。学校加强值班和安全巡查工作,要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校领导带班、保安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严防陌生人进入校园,坚持门卫管理制度和夜巡值班制度。对重点部位要采取重点保护措施,特别是微机室、实验室等重点部位,严防失窃。
11、加大督查力度。组织力量对学校饮食食品卫生安全及维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查重点是对安全、维稳工作的重视,重点对象的包保、安全维稳隐患的检查、维稳期间值班护校落实情况等主要方面,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
1、校委会成员在维稳期间原则上不得外出,确需外出,需向校长请假。
2、校级领导维稳期间通讯确保24小时畅通,值班电话确保24小时畅通。
3、在发生重、特大涉稳事件后,启动应急预案,校长、分管领导、相关负责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事发现场,参与处置化解工作。
4、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在维稳期间因工作失误而造成涉稳事件或重要事故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年终评先评优一票否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村委会信访维稳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乡当前信访稳定工作,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制定信访稳定工作方案。
一、切实增强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今年以来,我乡信访热点、难点问题集中,信访形势较为严峻。我乡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出发,将信访稳定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信访条例》的宣传培训力度。通过以会代训、印发宣传资料、宣传车的形式使全乡广大干部的工作素质得以提高,群众信访法律意识得以提高。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以赴,抓紧抓好信访稳定工作,推进我乡和谐稳定发展。
二、加强领导,建好信访平台。
首先,成立了湾里乡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确定了分管领导,落实好“一岗双责”制,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信访工作直接责任人,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其次,加强了信访部门的软硬件建设。专门设立了信访稳定工作办公室,做到有办公用房、有牌子、有资料、有制度,配备了专门的信访工作人员,拨付了信访工作经费。
三、开展信访稳定排查调处,化解矛盾。
每周定期在全乡范围内对信访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疏理,对排查出的情况建立详细的信访案件台帐,包括上访人基本家庭情况、信访起因诉求、调处情况等。按照“一排查、二缓解、三安抚、四稳控”的原则,按《信访条例》规定的秩序、时限、要求,依法、及时处理信访事项,把解决问题与教育疏导相结合,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进一步落实责任制。
针对在信访排查中发现的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对每一个案件明确其包案责任人和稳控责任人,各村的矛盾纠纷村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并将信访稳控工作列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
五、强化源头防控。
通过包案领导和稳控责任人对有上访苗头可能越级上访的人员进行重点盯防、重点稳控,对重大案件实行“人盯案”“人盯人”,严密关注其行动,每日汇报其动向,严格控制越级上访现象的出现。一旦出现越级非正常访,乡责任部门和有关责任人必须及时到现场,做好接访工作,尽快将上访人员劝回。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实施方案
实施计划是指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法、工作步骤等方面对一项工作作出全面、具体、明确安排的计划文件。这是一种应用写作风格。最常用的实施方案是项目实施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不断提高消除贫困的稳定性,确保不出现返回贫困的人口建立社会保障网,确保不出现新的贫困人口。探索建立贫困警报监测机制,有效防止贫困回归,增加贫困人口,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巩固稳定贫困消除基础,有效联系乡村振兴,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
(一)抓住产业就业增收。以培育领导、建设基地(园区)、加工、创造品牌、促进市场营销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规模发展农业产业,稳步提高菜篮产品自给力,大力培育现代农业10t2产业体系,推进传统农业跨越现代农业。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仁达乡勒格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善产业扶贫效应机制,推进龙头企业与村集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村集体经济。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对于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借鉴,扩大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健全扶贫产品销售体系,以扶贫公益性集团商标标识,组织生产销售对接,开展消费扶贫,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推进劳动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工作,建立贫困大众就业平台,优先吸收贫困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促进贫困大众就业增收。
(二)保障大众住房安全。严格执行(二)保障群众住房安全。严格执行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保证新住房选址科学,农房建设功能合理,辅助完善,质量安全。组织开展农户住房安全摸排行动,建立农户住房信息台帐,实行台帐管理制度,重点调查建立卡贫困家庭、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重点对象和非建立卡特殊困难家庭群体。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支持力度,着重于产业发展,制定实行产业支持、公共服务、劳动力训练和就业服务等后续发展措施,激发搬迁大众内生动力。积极获得易于扶贫搬迁的搬迁政策支持,确保大调查发现的搬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根据相关政策,实施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和藏区9薪3免费职业教育,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补助政策,100%补助建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持续巩固辍学控制成果,全面压实六长责任制,加大对小学、中学等重点学段、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生病儿童、家庭经济贫困儿童、困境未成年人、城市工人农民工儿童等重点群体的监视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岭儿童全部入学,大力实施补偿教育、技能培训、司法援助三项行动,培养藏区实用人才,使儿童上好学,就业,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播。
(四)落实医疗保障政策。深入推进宣传健康2030和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不断推进落实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十免四补两保三救三基金医疗保障扶持政策,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出均控制在5%以内,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包虫病、结核病、高原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和救助力度,确保贫困群众能看到疾病,能看到好病。统筹运用大病保险、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大病重病贫困患者的医疗负担,构筑医疗保障防线。
(六)凝聚社会援助力量。统一社会合作力,整合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合作长期机制。深入推进省内对口援助和定点援助,充分发挥省内对口援助的作用,有效利用集团式、集团化的正确援助优势,抓住防止贫困的各项工作。深化东西部扶贫合作和对口支持。
加强产业发展等交流合作促进教育、卫生等各类人才交流学习夯实脱贫奔康人才基础。加力发展“飞地经济”探索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成等合作机制充分借力“飞入地”功能区位、资源环境、规划和产业配套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
(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内在活力,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改进帮扶方式和动员方式,通过落实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推广“劳动收入奖励计划”“星级激励”和积分奖补等做法,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和能力。大力实施“润育工程”五大行动,打造特色品牌,全方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持续深化“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让群众明白“惠从何来、恩向谁报”。鼓励学习群众身边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让全部农牧民共享政策红利,确保群众满意度、认可度达到95%以上,持之以恒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和村规民约作用,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
(八)集中攻坚重点难点。聚焦集中攻坚,统筹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支撑,优化服务保障,全面补齐短板。压紧压实攻坚责任,全面落实住房保障,教育医疗、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等帮扶政策,切实解决困难问题,确保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到位。持续深入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和“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回访工作,同步抓好脱贫攻坚巡视督查、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审计监督等反馈问题整改。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深入调查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获得帮扶情况和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等,全面检验脱贫攻坚成果。
(九)抓好脱贫攻坚总结宣传。全面系统总结勒格村脱贫攻坚历史成就,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认真梳理提炼在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攻克深度贫困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用客观事实、鲜活案例充分展示脱贫攻坚奋斗历程。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各级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作用,通过文字、视听、图志、史志等方式,推出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脱贫攻坚深度报道,大力宣传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典型模范,在全村上下形成感恩奋进的浓厚氛围。
(十)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坚持目标导向和精准理念,系统谋划2020年后的扶贫思路,将扶贫工作重心从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转变,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抓好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把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把脱贫攻坚的智慧和经验作为乡村振兴的巨大精神财富,将有效的、长远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支持乡村振兴的常态化帮扶措施,统筹推进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机制设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把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将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常态化帮扶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局上下要深刻认识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的重要意义,将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统筹谋划、周密安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提高脱贫质量和成色。
(二)抓好工作落实。各位帮扶责任人要结合实际,逐项逐条研究制定措施,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总要求和户脱贫“一超六有”、村退出“一低五有”、县摘帽“一低三有”标准,加大预警监测力度,及时补差补短补弱,推进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工作落实落地。
(三)严格督导检查。要定期不定期对贯彻菠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贯彻落实工作不力、主体责任严重缺失的严格追责问责,确保贯彻落实工作与继续攻坚、防止致贫返贫同频共振。
(四)切实改进作风。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防止搞形式、走过场,防止扩大范围、吊高胃口、引发攀比,既不留死角,也不“养懒汉”。要切实用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重点任务清单和台账资料,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灵活开展入户走访、现场核查,切实减轻基层填表报数负担。
为进一步加强防返贫监测工作,确保防返贫基金用好用实,特制定防返贫监测机制实施方案。
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可以及时、有效掌握全区建档立卡脱贫户和非贫困户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导致返贫的基本信息,为区委政府针对拟返贫群众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有效跟踪和监督防返贫基金使用效果,提高全区稳定脱贫的精准率和群众满意度,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全面脱贫不返贫。
__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脱贫人员和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导致返贫的普通农户。
全区防返贫监测由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区脱贫攻坚办、各乡镇办委、帮扶单位为防返贫监测工作的责任单位,村组负责人、帮扶责任人为防返贫监测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发挥区脱贫攻坚办、乡镇办委和帮扶单位的力量,着力构建防返贫常态化三级监测网络体系。
(一)构建三级监测网络。
1.乡(镇)村(组)一级监测。由乡镇办委统筹安排,各村组具体负责落实。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各村民小组组长具体抓。每月17日前,由村民小组组长逐户摸排收集小组内可能贫困对象的情况,对存在返贫困风险的对象,第一时间上报村委会汇总审核,村委会初审后,20日前报乡镇扶贫办审核,并注明易返贫的原因、风险点和需解决的相关事宜等情况。经乡镇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后,将汇总名单报表于每月30日前报至区脱贫攻坚办。
2.帮扶单位和结对帮扶人员二级监测。每月20日前,各单位帮扶责任人,通过实地走访或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贫困户至少开展一次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贫困户现状,掌握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家庭收支情况等,随时掌握了解贫困户是否有返贫现象。若存在返贫风险,由帮扶责任人据实将贫困户信息名单上报帮扶单位。各帮扶单位25日前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并经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后,将汇总名单和申报表报区脱贫攻坚办。
3.区脱贫攻坚办常态化督导三级监测。由区脱贫攻坚办牵头,按照区脱贫攻坚常态化督导方案从区及相关部门抽出专人,每月25日前对督导中发现存在返贫人员的情况直接报区脱贫攻坚办。
(二)行业归口补齐短板。
按照“缺啥补啥”原则,区脱贫攻坚办将审定核实后的返贫人员情况以发点球的形式转交给相关行业部门,行业部门第一时间研究针对性解决方案。如因灾导致的无安全住房返贫现象则交由区住建局、发改局或区国土局等相关部门核实解决;因病导致的返贫现象应交由区人社局、卫计局核实办理;因学导致的贫困现象则交由区教科局核实办理;如因突发事故导致的残疾现象则交由区民政或区残联协调解决;该使用防返贫基金的及时督促申报解决。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办理,确保不返贫。
(三)联席会商逗硬通报。
区脱贫攻坚办要督促乡镇办委、帮扶单位、区脱贫攻坚办督查组三级防返贫监测主体收集分类汇总易返贫情况,建立返贫对象监测台账。要定期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收集汇总发展问题,集体研究解决办法。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三级监测网络主体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月通报制,对工作落实不力、办事推卸敷衍的单位和个人将在全区通报,对未发现的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和个人绩效管理工作。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乡镇办委、区级帮扶部门要把防返贫监测工作作为2018年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办委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区脱贫攻坚办督查组各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村(社区)组干部、驻村工作组、结对帮扶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二)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各乡镇办委、各帮扶单位、区委督导组要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制定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的具体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任务分工和每阶段工作的完成时限,并按月上报监测情况。按照“走访、分析、比对”等方式,区脱贫攻坚办实行每月一研究、每月一解决,并结合乡镇、帮扶单位上报花名册,逐一走访据实核对,确保防返贫监测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三)严肃纪律,追责问责。乡镇村民小组、帮扶单位及结对帮扶人员、区脱贫攻坚办督查组三张网络监测体系要严肃认真对待返贫对象的监测工作,绝不掉以轻心,敷衍了事,凡是存在工作不实,对返贫对象事例存在瞒报、虚报、谎报而导致防返贫基金用于不当之处或基金流失的,区纪委将严肃追责。对标补短的指导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协调,按照“一超六有”补齐短板,确保不出现任何返贫现象。
按照_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防止返贫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完善稳定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现制定如下方案:。
严格按照县脱贫办要求,每月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切实做好脱贫户的动态监测工作,严格审核数据质量,做好系统内贫困人口自然变更和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等工作。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将脱贫户分为一般监测户、重点监测户、边缘脱贫户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对家庭有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大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随时关注,能享受的政策“应享尽享”,家庭中有劳动力的,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或推荐就业。对家庭无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小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巩固已享受的政策,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就业。对于无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按期走访,给予生活、生产上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享受原有政策,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感恩教育。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对已脱贫户进行持续扶持,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对原安排帮扶项目未实施完的脱贫户,按照贫困退出政策继续实施,确保其稳定脱贫;对原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继续享受原政策。
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帮扶干部要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准确掌握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持续增强其“造血”功能,加大对脱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扶持,打牢不返贫的产业基础,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切实做到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条件有变化、劳动技能有提升,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彻底防止脱贫户返贫。
对摘帽村已实施的产业帮扶,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扶持致富带头人,同时继续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新产品,促进资源良性发展。对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继续按原有政策加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扎实开展动态调整工作。
严格按照县扶贫办的要求,每月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做好扶贫户的动态监控工作,严格审核数据质量,做好系统中贫困人口的自然变更、扶贫对象的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工作。
第二,做好贫困户的分类管理。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贫困户分为三类:一般监控户、重点监控户和边缘贫困户。
对于家庭有较大医疗、教育等费用,返贫可能性较大的扶贫户,帮助措施为:加强走访,随时关注,能享受的政策应享受,家庭有劳动力的,积极推进工业扶贫或推荐就业。对于家庭没有较大医疗、教育等费用,返贫可能性较小的扶贫户,帮助措施是:加强走访,巩固享受政策,继续推进工业扶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就业。对于没有返贫风险的贫困家庭,帮助措施是:按期走访,给予生活和生产上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享受原有政策,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感恩教育。
建立回头看,回头帮返贫监测机制;。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对扶贫户进行持续支持,按照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实施相关政策,按照贫困退出政策继续实施原安排帮扶项目未完成的扶贫户,确保其稳定脱贫;坚持扶贫不脱贫原政策的原则,继续享受原政策。
对于已经脱贫的人,帮扶干部要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跟踪,准确把握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加大对扶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支持力度,为不返贫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让扶贫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有效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环境条件、劳动技能和稳定的收入渠道。
继续大力支持摘帽村实施的产业援助,积极支持致富带头人,继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创造新产品,促进资源健康发展。对于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我们将继续按照原有政策加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充分发挥乡贤道德的激励力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守望相助、尊德向善的文明村风,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环境。
按照_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防止返贫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完善稳定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现制定如下方案:。
严格按照县脱贫办要求,每月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切实做好脱贫户的动态监测工作,严格审核数据质量,做好系统内贫困人口自然变更和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等工作。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将脱贫户分为一般监测户、重点监测户、边缘脱贫户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对家庭有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大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随时关注,能享受的政策“应享尽享”,家庭中有劳动力的,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或推荐就业。对家庭无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小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巩固已享受的政策,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就业。对于无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按期走访,给予生活、生产上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享受原有政策,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感恩教育。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对已脱贫户进行持续扶持,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对原安排帮扶项目未实施完的脱贫户,按照贫困退出政策继续实施,确保其稳定脱贫;对原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继续享受原政策。
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帮扶干部要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准确掌握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持续增强其“造血”功能,加大对脱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扶持,打牢不返贫的产业基础,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切实做到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条件有变化、劳动技能有提升,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彻底防止脱贫户返贫。
对摘帽村已实施的产业帮扶,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扶持致富带头人,同时继续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新产品,促进资源良性发展。对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继续按原有政策加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认真落实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关于“防范脱贫人口返贫、防止边缘人口致贫”的要求,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防止返贫致贫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的意见〉的通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防范返贫致贫确保稳定脱贫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对全县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边缘农户、脱贫不稳定户、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户(以下简称“四类户”),及时摸排掌握,强化监测管理和救助帮扶。通过在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发展上扶技,提高“四类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稳定脱贫标准,确保全面完成我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少一人。
(一)医疗救助。对“四类户”当年在省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合规医疗费用过大的,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可享受医疗救助政策。(责任单位:县医疗保障局)。
(二)临时救助。对因特殊原因造成阶段性困难的,每年给予一定数额临时救助金补助,临时救助金由民政部门审核并打卡发放。(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三)饮用水安全。保障困难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优先安排并享受贫困户同等政策。(责任单位:县水利局)。
(四)教育资助。“四类户”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纳入教育资助,在我县义务教育学校上学实行“两免一补”。在我县公办幼儿园上学除每学期享受国助外还享受每学期500元园内资助;在我县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就读的(在籍在校),享受最高档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和校内资助。(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五)住房保障。对“四类户”住房安全情况进行摸排鉴定,把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纳入住房安全保障补助对象。(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六)产业帮扶。对具备发展特色种养业条件的贫困边缘农户、脱贫不稳定户和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户,鼓励支持发展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对达标户给予贫困户同等补助(资金由财政支付);安排专家组及产业指导员对发展的到户项目进行技术帮扶、指导。(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七)就业扶持。对具备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边缘农户、贫困户、脱贫不稳定户、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户加强技能培训,帮助提供就业岗位。(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八)社保兜底救助。贫困边缘农户家庭中重度残疾人纳入精神残疾人药费补贴、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范围。将符合条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农户、脱贫不稳定户和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户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九)开发公益性岗位。利用“金钥匙”工程平台,积极鼓励贫困边缘农户、脱贫不稳定户、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户主动参与,享受贫困户同等政策。(责任单位:团县委、县人社局)。
(十)“两癌”救助。经过有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确诊、患有宫颈浸润癌2b以上或乳腺浸润癌的贫困妇女,救助标准为每人一次性救助10000元。(责任单位:县妇联)。
(十一)实施99光明救助基金。免费救治因白内障而丧失劳动能力困难人口。(责任单位:县红十字会)。
(十二)社会帮扶。设立“健康•助学”爱心基金,针对困难群体实行个性化帮扶。具体操作办法见附件。(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红十字会、各镇)。
(一)提高认识,压实责任。防范返贫致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把防范返贫致贫问题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实现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有效防范返贫致贫现象。
(二)积极对接,加强帮扶。对未脱贫户实行四级包保制度,市、县、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村两委负责人结对包保;边缘户实行三级包保制度,由县级包村联系单位的科级干部、分工到村的镇班子负责人和村两委负责人进行结对包保;脱贫不稳定户原有帮扶责任人不变,持续进行帮扶包保;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户由村两委负责人进行结对包保。
(三)强化考核,推进工作。各帮扶单位督促本单位帮扶责任人加强走访帮扶工作,对家庭困难符合救助条件的,将相关信息及时报至镇、村;各镇党委对“四类户”享受的帮扶措施认定负总责,各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负直接责任。县直有关部门在实施精准帮扶和政策支持过程中不积极配合支持的,追究县直相关部门责任,并计入年度考核分值。
本实施方案由县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为认真落实省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和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精神,强化返贫预警监测,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按照《**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和《宜宾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结合当前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和处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确保全镇所有脱贫户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实现稳定脱贫、边缘户不致贫,有效防止出现新的绝对贫困,实现“零返贫、零致贫”目标,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夺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一)监测范围。
1.国家扶贫开发国子系统(以下简称为“国子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边缘户。
2.除国子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之外的脱贫户。
3.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
(二)三色管理。
1.红色监测对象。国子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边缘户。此外,预估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或因自然灾害、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且“两不愁三保障”任意一项有可能不达标的农户,若为脱贫户则在国子系统中标注为新增脱贫监测户,若为非建档立卡农户则在国子系统中录入为新增边缘户。
2.黄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年人均收入大于等于5000元但低于10000元的脱贫户。
3.绿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年人均收入大于等于10000元的脱贫户。
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监测对象的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县、镇、村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监测、靶向预警的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利用国子系统、建档立卡手机app、**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为“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工具,结合适时入户走访,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并在大数据平台上完善相关信息数据。监测对象不申请,评定工作不宣传,结果不公示。
(一)初筛初定。
三种方式齐驱并进,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1.全面摸排。以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为主,各级扶贫干部、帮扶责任人为辅,通过“先集中一次、后每月一次”方式入户走访、电话、微信联系脱贫户和易致贫户,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重点掌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发现有返贫风险或致贫可能的,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镇,由镇组织核实后确定初步监测对象。2.收集发现。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帮扶责任人、镇扶贫干部及时收集脱贫户、易致贫户反映的生产生活困难情况,并上报镇,由镇组织核实后确定初步监测对象。3.比对筛选。县扶贫开发局建立与行业部门数据交换机制,至少每季度一次交换比对住建、教育、卫健、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掌握的脱贫户、易致贫户数据信息,将比对研判结果反馈镇,由镇组织核实后确定初步监测对象。镇及时将上述三种方式确定的初步监测对象名单发到相应村。
(二)准确锁定。
三级联动,自下而上锁定对象,从上到下落实任务。
1.村级预判。村委会收到初步监测对象名单后,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等人员召开专题会进行会商,提出预判意见上报镇。
2.镇审核。镇收到预判意见后,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审核,并将结果上报县脱贫攻坚办。
3.县审定。县脱贫攻坚办对审核结果进行复核,形成书面审定结果并反馈给镇,镇根据反馈对象名单组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开展动态监测。
(三)规范建档。
由镇组织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干部,对县审定名单进行分类建档管理。红色监测对象在国子系统中录入为新增边缘户或标记为脱贫监测户,省扶贫开发局将把国子系统中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导入大数据平台,形成各级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台账;黄色监测对象由镇村同时建台账管理;绿色监测对象由各村自行建立台账管理。
(四)动态监测。
村两委或驻村帮扶干部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要实地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两不愁三保障”出现缺项的,由村两委或驻村帮扶干部及时在大数据平台上标注预警,镇初审后报县脱贫攻坚办审定预警监测对象,县级脱贫攻坚办根据其具体困难反馈至相关县级行业部门。若预警对象原为黄色或绿色监测对象,则先在国子系统录入为边缘户或标记为脱贫监测户,待导入大数据平台后按上述步骤标注预警。
(五)分类帮扶。
1.红色监测对象。以“补”为主,对照当年脱贫标准补齐短板。对县脱贫攻坚办审定的红色预警监测对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开展帮扶:对于收入不达标的通过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合作社务工等途径增收,对收入不达标且无劳动力的由民政部门加强兜底政策扶持,并帮助其流转土地增加收入;对于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保障方面不达标的,由水利、教体、卫健、住建等相应部门落实帮扶政策补齐短板。完成对标补短后,行业部门在大数据平台中提出销号申请;县脱贫攻坚办组织核实后,在大数据平台中批准销号;销号后,县级行业部门在本行业信息系统内及时更新。
2.黄色监测对象。以“扶”为主,根据监测对象劳动力状况和收入结构,制定帮扶措施。主要通过就业创业培训、种植养殖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造血”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壮大产业规模,多元促进增收,提高脱贫质量。若监测等级升级为红色,则按红色监测对象开展监测和帮扶。
3.绿色监测对象。以“引”为主,加强扶志扶智教育,推广星级评分、道德积分等激励机制,树立脱贫榜样。若监测等级升级为黄色或红色,则按黄色或红色监测对象开展监测和帮扶。
(一)制方案,抓排查。各村于3月23日前制定本村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在3月29日前完成所有户入户调查工作(完成附件2、3),4月3日前完成红色监测对象村级预判工作,4月6日前完成红色监测对象镇级审核工作,4月10日前完成红色监测对象县级审定工作(完成附件4)。
(二)及时评,同步录。4月15日前,完成新增红色监测对象的信息录入工作(完成附件5)。4月20日前,完成黄色、绿色监测对象台账建立工作。
(三)强监测,补短板。本年度内每月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及时制定每户补短和帮扶措施,切实做好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工作。6月底前,全面完成红色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全面销号。
(四)抓巩固,提质效。7至12月,对当月监测新发现的红色预警监测对象,及时落实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要立行立改,及时销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各村要将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重要举措,充分运用大排查成果,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村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实施方案,细化完善帮扶措施,建立健全动态帮扶机制和限时办结销号制度。
(二)加强统筹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各村要认真做好监测对象的摸底和动态监测工作,落实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
(三)强化督查问效,跟踪问题销号。镇扶贫办将此项工作纳入督查考核重要内容,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予以通报,对影响全镇脱贫攻坚任务的严肃问责;5月起,各村每月8日前将上月防止致贫返贫监控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报镇扶贫办,镇扶贫办据此开展暗访督查,通报发现的问题,并跟踪问题整改情况,直至问题销号。
按照_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防止返贫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完善稳定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现制定如下方案:。
严格按照县脱贫办要求,每月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切实做好脱贫户的动态监测工作,严格审核数据质量,做好系统内贫困人口自然变更和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等工作。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将脱贫户分为一般监测户、重点监测户、边缘脱贫户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对家庭有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大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随时关注,能享受的政策“应享尽享”,家庭中有劳动力的,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或推荐就业。对家庭无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小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巩固已享受的政策,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就业。对于无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按期走访,给予生活、生产上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享受原有政策,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感恩教育。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对已脱贫户进行持续扶持,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对原安排帮扶项目未实施完的脱贫户,按照贫困退出政策继续实施,确保其稳定脱贫;对原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继续享受原政策。
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帮扶干部要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准确掌握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持续增强其“造血”功能,加大对脱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扶持,打牢不返贫的产业基础,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切实做到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条件有变化、劳动技能有提升,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彻底防止脱贫户返贫。
对摘帽村已实施的产业帮扶,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扶持致富带头人,同时继续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新产品,促进资源良性发展。对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继续按原有政策加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环境。
按照_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防止返贫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完善稳定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现制定如下方案:。
严格按照县脱贫办要求,每月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切实做好脱贫户的动态监测工作,严格审核数据质量,做好系统内贫困人口自然变更和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等工作。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将脱贫户分为一般监测户、重点监测户、边缘脱贫户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对家庭有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大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随时关注,能享受的政策“应享尽享”,家庭中有劳动力的,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或推荐就业。对家庭无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小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巩固已享受的政策,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就业。对于无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按期走访,给予生活、生产上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享受原有政策,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感恩教育。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对已脱贫户进行持续扶持,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对原安排帮扶项目未实施完的脱贫户,按照贫困退出政策继续实施,确保其稳定脱贫;对原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继续享受原政策。
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帮扶干部要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准确掌握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持续增强其“造血”功能,加大对脱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扶持,打牢不返贫的产业基础,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切实做到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条件有变化、劳动技能有提升,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彻底防止脱贫户返贫。
对摘帽村已实施的产业帮扶,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扶持致富带头人,同时继续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新产品,促进资源良性发展。对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继续按原有政策加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扎实推进全县金融固脱贫防返贫工作取得实效,根据省委、省政府扶贫攻坚安排部署及全省开展金融巩固脱贫防返贫试点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脱贫减贫目标,持续推进“1236”金融精准扶贫工程。坚持金融精准扶贫和支持防返贫两条工作主线,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重心向金融“输血”与“造血”并重转变,向支持贫困户脱贫解困与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并重转变。通过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把金融支持__县固脱贫防返贫工作作为实施普惠金融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强化金融精准扶贫功能,提升金融精准扶贫功效。
(一)统筹兼顾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原则。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扶贫攻坚行动的统一部署,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实际,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的信贷投放特点,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二)重点扶持与区别对待相结合原则。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激发产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潜力较大的贫困户的金融扶持力度,优先支持具有带动脱贫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三)精准扶贫与风险防控相结合原则。加强银行信贷与涉农保险的深度融合,扩大贫困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涉农保险的覆盖面,拓宽“农业政策保险+农业商业保险”保障服务,建立贷款风险分散机制。
各金融机构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把固脱贫防返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抓紧抓实,积极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扶贫服务。着力推动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对脱贫村、脱贫户实施“保姆式”跟踪服务,切实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坚决防止“数字扶贫”,力争使金融支持脱贫一户、巩固一户、富裕一户,不断提高脱贫质量,增强脱贫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截至2017年末,全县涉农贷款(含各类扶贫贷款)增速不低于上年。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一)围绕重点扶贫项目,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各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业务实际,加强对全县重点扶贫项目工程的对接,大力支持以下工程的实施:北海子国家级湿地治理与保护项目;骊y文化产业园等基础设施扶贫项目;圣容寺至红山窑一日游和新城子七彩花谷乡村旅游项目;南坝寺儿沟滑雪场项目和全国生态乡镇及全省环境优美乡镇乡村旅游项目等;全县c、d级危房改造工程;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项目(计划对接时间:5月份)。
(二)围绕重点农业产业,加强可持续的信贷投入。坚持把发展富民多元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核心任务,支持全县高原夏菜、草食畜牧业、制种、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藜麦、中药材、油料、饲草、马铃薯、花卉等接续产业,加快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规模高效草食畜牧业,持续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不断调优产品结构,促进农业稳产、提质、增效。使已建成的15个贫困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点、90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7个家庭农场、15个贫困村组的产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新型农业主体壮大发展与群众脱贫致富的互利共赢(计划对接时间:5月份)。
(三)围绕普惠金融政策,开展多层次的金融宣传。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人民银行的工作部署,整理和印制信贷产品和服务宣传资料,加大对金融支持固脱贫防返贫工作的宣传,切实把各项普惠金融政策原原本本地带进村、交到户、传给人,真正使政策叠加优势转化为贫困村_发展难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强大动力(计划完成时间:9月底)。
(四)围绕扶贫信贷政策,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县农商银行继续推进扶贫担保贷款业务,并运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加大对贫困户、具有扶贫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普惠金融支持;农发行要重点支持粮油收储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先支持__县金穗麦芽有限公司、甘肃三洋金源农牧公司等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围绕全县粮食安全工程建设规划,积极支持省、县两级储备粮增储,做好__县东盛粮油有限公司对贫困户收购小麦的信贷支持,切实加强产业扶贫力度;甘肃银行要积极争取更多的产业扶贫专项贷款资金,兰州银行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专项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力度(计划完成时间:全年)。
(五)围绕农业风险保障,开展广角度的保险服务。各保险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固脱贫防返贫工作,结合贫困户的特点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关注特殊人群的保险保障,积极发展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推广低保、五保、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的意外保障制度,缓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继续发挥好能繁母猪、奶牛、玉米种植、马铃薯种植、森林保险等政策性农业保险作用,扩大保险覆盖面。建立“政府+保险公司+农户”三位一体的农业灾害风险分摊机制,提高县域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加大对贫困户保险政策性优惠补贴,鼓励贫困农户及时参保,让更多农户享受到固脱贫防返贫中的农业保险红利(计划完成时间:全年)。
(六)围绕便民惠农政策,实现全覆盖的支付体系。农业银行要将电商进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与“四融”平台建设紧密结合,增设“四融”平台等便民金融服务点,大力推动城乡支付服务一体化进程,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工商银行要积极推广互联网融e购产品,把贫困区特色产业向外推广,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建设银行要通过发放“商融贷”、“融易贷”小企业网络循环贷款,对贫困村所在地小微企业予以优先支持。邮储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强对贫困村惠民、便民服务终端的布设,力争实现全部贫困村支付结算设施的全覆盖(计划完成时间:上半年)。
(七)围绕金融生态建设,建立较完善的信用体系。县农商银行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贫困户信用等级评定和推动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相关金融机构要积极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应用,大力发展供应链核心企业应收账款业务,盘活应收账款资金,为小微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完成时间:全年)。
(一)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联动机制。建立由县金融办牵头,扶贫办、财政局、人民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整体联动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金融支持固脱贫防返贫工作会议,形成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合力。各乡镇应加强对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协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扶贫信贷风险的防范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扶贫信息互通机制。县发改局、扶贫办、财政局及人民银行应建立扶贫信息互通和共享机制,及时掌握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及扶贫信贷等信息。各金融机构要每月向人民银行报送扶贫信贷措施、服务、产品及信贷数据,并建立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人民银行应建立《金融支持__县固脱贫防返贫工作信息》,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上级行反馈工作情况,各金融机构要每月向人民银行提供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梳理、总结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成功案例、工作成效,注重树立典型、宣传励志脱贫,营造有利于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和完善动态监测考核机制。人民银行应联合相关部门实时督查督办工作,不定期走访金融机构、企业及农户,调查了解金融支持固脱贫防返贫情况,研究解决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降低返贫率。每半年对金融支持固脱贫防返贫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将金融支持固脱贫防返贫工作作为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奖励的重要依据。
为认真落实省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和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精神,强化返贫预警监测,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按照《**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和《宜宾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结合当前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和处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确保全镇所有脱贫户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实现稳定脱贫、边缘户不致贫,有效防止出现新的绝对贫困,实现“零返贫、零致贫”目标,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夺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一)监测范围。
1.国家扶贫开发国子系统(以下简称为“国子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边缘户。
2.除国子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之外的脱。
贫户。
3.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
(二)三色管理。
1.红色监测对象。国子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边缘户。此外,预估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或因自然灾害、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且“两不愁三保障”任意一项有可能不达标的农户,若为脱贫户则在国子系统中标注为新增脱贫监测户,若为非建档立卡农户则在国子系统中录入为新增边缘户。
2.黄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年人均收入大于等于5000元但低于10000元的脱贫户。
3.绿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年人均收入大于等于10000元的脱贫户。
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监测对象的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县、镇、村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监测、靶向预警的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利用国子系统、建档立卡手机app、**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为“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工具,结合适时入户走访,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并在大数据平台上完善相关信息数据。监测对象不申请,评定工作不宣传,结果不公示。
监测步骤。
(一)初筛初定。
三种方式齐驱并进,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1.全面摸排。以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为主,各级扶贫干部、帮扶责任人为辅,通过“先集中一次、后每月一次”方式入户走访、电话、微信联系脱贫户和易致贫户,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重点掌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发现有返贫风险或致贫可能的,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镇,由镇组织核实后确定初步监测对象。2.收集发现。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帮扶责任人、镇扶贫干部及时收集脱贫户、易致贫户反映的生产生活困难情况,并上报镇,由镇组织核实后确定初步监测对象。3.比对筛选。县扶贫开发局建立与行业部门数据交换机制,至少每季度一次交换比对住建、教育、卫健、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掌握的脱贫户、易致贫户数据信息,将比对研判结果反馈镇,由镇组织核实后确定初步监测对象。镇及时将上述三种方式确定的初步监测对象名单发到相应村。
(二)准确锁定。
三级联动,自下而上锁定对象,从上到下落实任务。
1.村级预判。村委会收到初步监测对象名单后,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等人员召开专题会进行会商,提出预判意见上报镇。
2.镇审核。镇收到预判意见后,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审核,并将结果上报县脱贫攻坚办。
3.县审定。县脱贫攻坚办对审核结果进行复核,形成书面审定结果并反馈给镇,镇根据反馈对象名单组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开展动态监测。
(三)规范建档。
由镇组织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干部,对县审定名单进行分类建档管理。红色监测对象在国子系统中录入为新增边缘户或标记为脱贫监测户,省扶贫开发局将把国子系统中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导入大数据平台,形成各级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台账;。
黄色监测对象由镇村同时建台账管理;。
绿色监测对象由各村自行建立台账管理。
(四)动态监测。
村两委或驻村帮扶干部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要实地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两不愁三保障”出现缺项的,由村两委或驻村帮扶干部及时在大数据平台上标注预警,镇初审后报县脱贫攻坚办审定预警监测对象,县级脱贫攻坚办根据其具体困难反馈至相关县级行业部门。若预警对象原为黄色或绿色监测对象,则先在国子系统录入为边缘户或标记为脱贫监测户,待导入大数据平台后按上述步骤标注预警。
(五)分类帮扶。
1.红色监测对象。以“补”为主,对照当年脱贫标准补齐短板。对县脱贫攻坚办审定的红色预警监测对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开展帮扶:对于收入不达标的通过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合作社务工等途径增收,对收入不达标且无劳动力的由民政部门加强兜底政策扶持,并帮助其流转土地增加收入;。
对于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保障方面不达标的,由水利、教体、卫健、住建等相应部门落实帮扶政策补齐短板。完成对标补短后,行业部门在大数据平台中提出销号申请;。
县脱贫攻坚办组织核实后,在大数据平台中批准销号;。
销号后,县级行业部门在本行业信息系统内及时更新。
2.黄色监测对象。以“扶”为主,根据监测对象劳动力状况和收入结构,制定帮扶措施。主要通过就业创业培训、种植养殖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造血”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壮大产业规模,多元促进增收,提高脱贫质量。若监测等级升级为红色,则按红色监测对象开展监测和帮扶。
3.绿色监测对象。以“引”为主,加强扶志扶智教育,推广星级评分、道德积分等激励机制,树立脱贫榜样。若监测等级升级为黄色或红色,则按黄色或红色监测对象开展监测和帮扶。
(一)制方案,抓排查。各村于3月23日前制定本村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在3月29日前完成所有户入户调查工作(完成附件2、3),4月3日前完成红色监测对象村级预判工作,4月6日前完成红色监测对象镇级审核工作,4月10日前完成红色监测对象县级审定工作(完成附件4)。
(二)及时评,同步录。4月15日前,完成新增红色监测对象的信息录入工作(完成附件5)。4月20日前,完成黄色、绿色监测对象台账建立工作。
(三)强监测,补短板。本年度内每月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及时制定每户补短和帮扶措施,切实做好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工作。6月底前,全面完成红色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全面销号。
(四)抓巩固,提质效。7至12月,对当月监测新发现的红色预警监测对象,及时落实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要立行立改,及时销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各村要将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重要举措,充分运用大排查成果,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村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实施方案,细化完善帮扶措施,建立健全动态帮扶机制和限时办结销号制度。
(二)加强统筹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各村要认真做好监测对象的摸底和动态监测工作,落实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
(三)强化督查问效,跟踪问题销号。镇扶贫办将此项工作纳入督查考核重要内容,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予以通报,对影响全镇脱贫攻坚任务的严肃问责;。
5月起,各村每月8日前将上月防止致贫返贫监控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报镇扶贫办,镇扶贫办据此开展暗访督查,通报发现的问题,并跟踪问题整改情况,直至问题销号。
为进一步加强防返贫监测工作,确保防返贫基金用好用实,特制定防返贫监测机制实施方案。
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可以及时、有效掌握全区建档立卡脱贫户和非贫困户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导致返贫的基本信息,为区委政府针对拟返贫群众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有效跟踪和监督防返贫基金使用效果,提高全区稳定脱贫的精准率和群众满意度,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全面脱贫不返贫。
__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脱贫人员和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导致返贫的普通农户。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实施方案
摘要是指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各自的时期内,对一个项目或者某项工作已经结束或者已经完成后进行的审查、分析和评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按照_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防止返贫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完善稳定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现制定如下方案:。
严格按照县脱贫办要求,每月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切实做好脱贫户的动态监测工作,严格审核数据质量,做好系统内贫困人口自然变更和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等工作。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将脱贫户分为一般监测户、重点监测户、边缘脱贫户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对家庭有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大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随时关注,能享受的政策“应享尽享”,家庭中有劳动力的,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或推荐就业。对家庭无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小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巩固已享受的政策,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就业。对于无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按期走访,给予生活、生产上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享受原有政策,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感恩教育。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对已脱贫户进行持续扶持,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对原安排帮扶项目未实施完的脱贫户,按照贫困退出政策继续实施,确保其稳定脱贫;对原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继续享受原政策。
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帮扶干部要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准确掌握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持续增强其“造血”功能,加大对脱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扶持,打牢不返贫的产业基础,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切实做到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条件有变化、劳动技能有提升,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彻底防止脱贫户返贫。
对摘帽村已实施的产业帮扶,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扶持致富带头人,同时继续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新产品,促进资源良性发展。对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继续按原有政策加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环境。
不断提高消除贫困的稳定性,确保不出现返回贫困的人口建立社会保障网,确保不出现新的贫困人口。探索建立贫困警报监测机制,有效防止贫困回归,增加贫困人口,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巩固稳定贫困消除基础,有效联系乡村振兴,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
(一)抓住产业就业增收。以培育领导、建设基地(园区)、加工、创造品牌、促进市场营销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规模发展农业产业,稳步提高菜篮产品自给力,大力培育现代农业10t2产业体系,推进传统农业跨越现代农业。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仁达乡勒格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善产业扶贫效应机制,推进龙头企业与村集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村集体经济。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对于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借鉴,扩大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健全扶贫产品销售体系,以扶贫公益性集团商标标识,组织生产销售对接,开展消费扶贫,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推进劳动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工作,建立贫困大众就业平台,优先吸收贫困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促进贫困大众就业增收。
(二)保障大众住房安全。严格执行(二)保障群众住房安全。严格执行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保证新住房选址科学,农房建设功能合理,辅助完善,质量安全。组织开展农户住房安全摸排行动,建立农户住房信息台帐,实行台帐管理制度,重点调查建立卡贫困家庭、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重点对象和非建立卡特殊困难家庭群体。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支持力度,着重于产业发展,制定实行产业支持、公共服务、劳动力训练和就业服务等后续发展措施,激发搬迁大众内生动力。积极获得易于扶贫搬迁的搬迁政策支持,确保大调查发现的搬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根据相关政策,实施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和藏区9薪3免费职业教育,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补助政策,100%补助建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持续巩固辍学控制成果,全面压实六长责任制,加大对小学、中学等重点学段、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生病儿童、家庭经济贫困儿童、困境未成年人、城市工人农民工儿童等重点群体的监视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岭儿童全部入学,大力实施补偿教育、技能培训、司法援助三项行动,培养藏区实用人才,使儿童上好学,就业,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播。
(四)落实医疗保障政策。深入推进宣传健康2030和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不断推进落实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十免四补两保三救三基金医疗保障扶持政策,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出均控制在5%以内,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包虫病、结核病、高原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和救助力度,确保贫困群众能看到疾病,能看到好病。统筹运用大病保险、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大病重病贫困患者的医疗负担,构筑医疗保障防线。
(六)凝聚社会援助力量。统一社会合作力,整合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合作长期机制。深入推进省内对口援助和定点援助,充分发挥省内对口援助的作用,有效利用集团式、集团化的正确援助优势,抓住防止贫困的各项工作。深化东西部扶贫合作和对口支持。
加强产业发展等交流合作促进教育、卫生等各类人才交流学习夯实脱贫奔康人才基础。加力发展“飞地经济”探索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成等合作机制充分借力“飞入地”功能区位、资源环境、规划和产业配套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
(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内在活力,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改进帮扶方式和动员方式,通过落实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推广“劳动收入奖励计划”“星级激励”和积分奖补等做法,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和能力。大力实施“润育工程”五大行动,打造特色品牌,全方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持续深化“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让群众明白“惠从何来、恩向谁报”。鼓励学习群众身边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让全部农牧民共享政策红利,确保群众满意度、认可度达到95%以上,持之以恒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和村规民约作用,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
(八)集中攻坚重点难点。聚焦集中攻坚,统筹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支撑,优化服务保障,全面补齐短板。压紧压实攻坚责任,全面落实住房保障,教育医疗、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等帮扶政策,切实解决困难问题,确保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到位。持续深入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和“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回访工作,同步抓好脱贫攻坚巡视督查、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审计监督等反馈问题整改。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深入调查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获得帮扶情况和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等,全面检验脱贫攻坚成果。
(九)抓好脱贫攻坚总结宣传。全面系统总结勒格村脱贫攻坚历史成就,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认真梳理提炼在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攻克深度贫困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用客观事实、鲜活案例充分展示脱贫攻坚奋斗历程。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各级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作用,通过文字、视听、图志、史志等方式,推出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脱贫攻坚深度报道,大力宣传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典型模范,在全村上下形成感恩奋进的浓厚氛围。
(十)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坚持目标导向和精准理念,系统谋划2020年后的扶贫思路,将扶贫工作重心从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转变,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抓好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把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把脱贫攻坚的智慧和经验作为乡村振兴的巨大精神财富,将有效的、长远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支持乡村振兴的常态化帮扶措施,统筹推进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机制设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把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将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常态化帮扶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局上下要深刻认识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的重要意义,将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统筹谋划、周密安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提高脱贫质量和成色。
(二)抓好工作落实。各位帮扶责任人要结合实际,逐项逐条研究制定措施,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总要求和户脱贫“一超六有”、村退出“一低五有”、县摘帽“一低三有”标准,加大预警监测力度,及时补差补短补弱,推进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工作落实落地。
(三)严格督导检查。要定期不定期对贯彻菠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贯彻落实工作不力、主体责任严重缺失的严格追责问责,确保贯彻落实工作与继续攻坚、防止致贫返贫同频共振。
(四)切实改进作风。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防止搞形式、走过场,防止扩大范围、吊高胃口、引发攀比,既不留死角,也不“养懒汉”。要切实用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重点任务清单和台账资料,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灵活开展入户走访、现场核查,切实减轻基层填表报数负担。
按照_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防止返贫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完善稳定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现制定如下方案:。
严格按照县脱贫办要求,每月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切实做好脱贫户的动态监测工作,严格审核数据质量,做好系统内贫困人口自然变更和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等工作。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将脱贫户分为一般监测户、重点监测户、边缘脱贫户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对家庭有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大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随时关注,能享受的政策“应享尽享”,家庭中有劳动力的,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或推荐就业。对家庭无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小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巩固已享受的政策,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就业。对于无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按期走访,给予生活、生产上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享受原有政策,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感恩教育。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对已脱贫户进行持续扶持,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对原安排帮扶项目未实施完的脱贫户,按照贫困退出政策继续实施,确保其稳定脱贫;对原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继续享受原政策。
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帮扶干部要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准确掌握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持续增强其“造血”功能,加大对脱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扶持,打牢不返贫的产业基础,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切实做到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条件有变化、劳动技能有提升,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彻底防止脱贫户返贫。
对摘帽村已实施的产业帮扶,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扶持致富带头人,同时继续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新产品,促进资源良性发展。对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继续按原有政策加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了加强消除贫困的家庭和边缘家庭的动态监测,立即警告因病返回贫困的风险,有效防止和解决风险,全面巩固消除贫困的成果,提高消除贫困的攻击效果,根据《**县医疗保障局关于发行》的消除贫困的成果,巩固消除贫困的消除贫困的监测警告的动态援助处理方案的通知》(城医保发行(2020)28日)的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1、**年以来建立卡户中的所有脱贫家庭。
2、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输入标记的边缘家庭和扶贫监测家庭。
3、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和家庭重大疾病的变化,有可能有很高的贫困和新风险的普通农家。
2、镇村研究判断警告。镇上的贫困处理,各村负责调查有返贫风险的人口,监视警告对象逐户研究判断,制定有针对性的协助处理措施的镇上的村子二级可以解决的情况下,镇上的村子容易消除贫困的风险点的镇上的村子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建立镇上的动态管理会计,警告,提出需要解决的事项。镇卫健对县医疗保险局通过医疗数据的研究判断,产生大量费用的住院患者的筛查清单立即反馈给各村(社区),各村(社区)必须进行警告监视。
3.镇级调度。镇健康扶贫集团负责指导,督促各村(社区)对警报对象的分类措施,正确执行医疗保障行业扶贫政策,根据村(社区)报告警报名单和警报信息,组织相关机构研究解决问题,制定措施形成解决方案,实现警报风险动态援助销售号码。
2、虚报家庭开支、隐瞒家庭财产等情况的过度医疗治疗、未经许可超过清算清单范围的营养类药物、进口类药物和进口类材料的违法行为及其家属故意行为造成伤害的,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地方政府救助保障范围的,不予协助。
(一)压实各级责任。全员保险费是防止贫困工作的基础工作,建立警告机制实施正确援助是防止贫困的重要线索。各村(社区)作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措施,对有消除贫困风险的消除贫困风险的消除贫困风险和消除贫困风险的边缘人口,逐一找到短板,逐户提出合作措施。
(二)加强监督问题效果。各村(社区)严格执行贫困预防机制,细分工作流程,落实责任人,镇卫健康,镇贫困预防办公室将该工作纳入村级重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跟踪效果,逐一监督执行,消除预防风险。
(3)建立长效机制。各村(社区)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消除贫困不稳定的人口和边缘容易消除贫困的人口,防止贫困的警告长期机制,作为常态化工作,一定要把握责任、政策、工作的执行,监视问题完全结束,警告风险完全清除,实现两种人口的动态监视、动态警告、动态援助、动态销售号码,以严格的质量保证全镇消除贫困的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防返贫监测工作,确保防返贫基金用好用实,特制定防返贫监测机制实施方案。
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可以及时、有效掌握全区建档立卡脱贫户和非贫困户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导致返贫的基本信息,为区委政府针对拟返贫群众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有效跟踪和监督防返贫基金使用效果,提高全区稳定脱贫的精准率和群众满意度,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全面脱贫不返贫。
__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脱贫人员和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导致返贫的普通农户。
全区防返贫监测由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区脱贫攻坚办、各乡镇办委、帮扶单位为防返贫监测工作的责任单位,村组负责人、帮扶责任人为防返贫监测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发挥区脱贫攻坚办、乡镇办委和帮扶单位的力量,着力构建防返贫常态化三级监测网络体系。
(一)构建三级监测网络。
1.乡(镇)村(组)一级监测。由乡镇办委统筹安排,各村组具体负责落实。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各村民小组组长具体抓。每月17日前,由村民小组组长逐户摸排收集小组内可能贫困对象的情况,对存在返贫困风险的对象,第一时间上报村委会汇总审核,村委会初审后,20日前报乡镇扶贫办审核,并注明易返贫的原因、风险点和需解决的相关事宜等情况。经乡镇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后,将汇总名单报表于每月30日前报至区脱贫攻坚办。
2.帮扶单位和结对帮扶人员二级监测。每月20日前,各单位帮扶责任人,通过实地走访或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贫困户至少开展一次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贫困户现状,掌握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家庭收支情况等,随时掌握了解贫困户是否有返贫现象。若存在返贫风险,由帮扶责任人据实将贫困户信息名单上报帮扶单位。各帮扶单位25日前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并经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后,将汇总名单和申报表报区脱贫攻坚办。
3.区脱贫攻坚办常态化督导三级监测。由区脱贫攻坚办牵头,按照区脱贫攻坚常态化督导方案从区及相关部门抽出专人,每月25日前对督导中发现存在返贫人员的情况直接报区脱贫攻坚办。
(二)行业归口补齐短板。
按照“缺啥补啥”原则,区脱贫攻坚办将审定核实后的返贫人员情况以发点球的形式转交给相关行业部门,行业部门第一时间研究针对性解决方案。如因灾导致的无安全住房返贫现象则交由区住建局、发改局或区国土局等相关部门核实解决;因病导致的返贫现象应交由区人社局、卫计局核实办理;因学导致的贫困现象则交由区教科局核实办理;如因突发事故导致的残疾现象则交由区民政或区残联协调解决;该使用防返贫基金的及时督促申报解决。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办理,确保不返贫。
(三)联席会商逗硬通报。
区脱贫攻坚办要督促乡镇办委、帮扶单位、区脱贫攻坚办督查组三级防返贫监测主体收集分类汇总易返贫情况,建立返贫对象监测台账。要定期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收集汇总发展问题,集体研究解决办法。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三级监测网络主体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月通报制,对工作落实不力、办事推卸敷衍的单位和个人将在全区通报,对未发现的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和个人绩效管理工作。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乡镇办委、区级帮扶部门要把防返贫监测工作作为2018年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办委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区脱贫攻坚办督查组各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村(社区)组干部、驻村工作组、结对帮扶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二)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各乡镇办委、各帮扶单位、区委督导组要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制定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的具体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任务分工和每阶段工作的完成时限,并按月上报监测情况。按照“走访、分析、比对”等方式,区脱贫攻坚办实行每月一研究、每月一解决,并结合乡镇、帮扶单位上报花名册,逐一走访据实核对,确保防返贫监测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三)严肃纪律,追责问责。乡镇村民小组、帮扶单位及结对帮扶人员、区脱贫攻坚办督查组三张网络监测体系要严肃认真对待返贫对象的监测工作,绝不掉以轻心,敷衍了事,凡是存在工作不实,对返贫对象事例存在瞒报、虚报、谎报而导致防返贫基金用于不当之处或基金流失的,区纪委将严肃追责。对标补短的指导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协调,按照“一超六有”补齐短板,确保不出现任何返贫现象。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实施方案
(街道)、各县直单位、各驻村工作队: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消除贫困存量、主动遏制贫困增量、防止脱贫不稳定人口返贫、边缘易致贫人口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两个确保和全面小康目标,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防返贫致贫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州决策部署,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按照“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外部帮扶与群众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明确程序和内容,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易致贫边缘人口在项目、资金、政策方面靶向施策,及时跟进补齐措施,堵塞漏洞,补上缺项,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监测方法(一)监测对象范围。全县所有农村人口,以家庭为单位,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省扶贫标准倍左右的户。重点监测以下对象:
1.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脱贫监测户和未脱贫户。
2.已纳入扶贫信息系统的边缘户。
3.建档立卡之外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大病重病户、重度残疾户等特殊对象户。
4.因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或主要劳动力突发重大疾病、交通事故、水灾、火灾等偶发性事故,导致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引发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度缩减的户。
全县监测对象规模为建档立卡人口的5%左右,各乡镇(街道)原则上保持相应的比例规模,对于已经出现返贫和新致贫,且问题十分突出,短期难以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纳入建档立卡,享受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实施精准帮扶,确保稳定脱贫。
(二)监测内容。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开展监测。
是否存在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家庭产生大额支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继而导致家庭生活出现困难的情况。
监测档外群众在教育、健康、住房、安全饮水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是否存在致贫风险点。
(三)监测程序。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开展,通过农户申报、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走访排查、相关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等途径,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监测对象,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1.村组日常监测。从4月份开始,全县所有有农业人口的村(社区)需确定一名包村乡镇干部牵头,由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长、包村乡镇干部、村支两委、村民小组长等干部负责日常监测,每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对本村开展1次全面摸排,并建立村级动态监测台账,所有负责日常监测的干部共同开会评定,将初步拟监测对象名单报乡镇审核。
2.各级预警监测。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县教体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残联等相关部门加强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由县扶贫办适时通报收入及“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存在短板问题户家庭的预警信息。同时对各级督查、检查、暗访、**发现的各类疑似问题集中由县扶贫办反馈。乡村两级负责受理群众自主申请。对县级反馈的疑似问题户和群众自主申请户,由乡村两级进行重点监测,并自收到信息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核查,乡镇召开党委会审核后上报县扶贫办。
3.乡镇初审研判。乡镇收到村级上报的监测对象名单后,3个工作日内组织乡镇包村领导、扶贫专干等完成入户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召开党委会审核研判监测对象易致贫返贫风险,按照因病、因学、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等易致贫返贫因素,建立乡级动态监测台账,进行分类预警,提出需要解决事项,原则上每月底前将监测对象信息报县扶贫办进行汇总,特殊情况随时汇总上报。
4.县级审定交办。县扶贫办根据乡镇上报监测对象名单,3个工作日内前完成大数据比对审核,对存在疑点问题及时反馈,由相关部门及乡镇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复核完成后由县扶贫办将拟监测对象提交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审定后的名单由县扶贫办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对监测对象需要解决的事项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交办相关职能部门,限期解决,并将解决落实情况15个工作日内报县扶贫办。
有致贫风险点的非贫困户,由乡村两级明确帮扶责任人进行联络和帮扶,并负责跟踪需要解决的事项落实情况,待返贫致贫风险全部稳定消除一段时间后,按照村评定、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评估退出监测范围,县扶贫办及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销号管理,相关行业部门相应做好本行业信息系统数据更新。
三、帮扶措施保持现行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统筹利用政府、市场和社会扶贫资源,对未脱贫户和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加大扶贫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对有致贫风险的非贫困户用活用足各类普惠性政策资源,特别是可支持非贫困户发展的扶贫政策,在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和防致贫返贫实际需要的前提下,精准落实对监测对象的帮扶措施。
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优先带动监测对象发展生产。鼓励监测对象以土地流转、直接帮扶、委托帮扶、生产资料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收入。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动员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优先集中采购监测对象生产的农产品和带动监测对象发展的企业、合作社农产品。
2.就业帮扶。深化扶贫劳务协作,提高劳务就业组织化程度,加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强就业信息服务,推动监测对象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组织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参加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其边培训边上岗。拓展建设扶贫车间,优先支持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就近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公益性岗位,新增和腾退的就业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监测对象,建立稳定的托底帮扶机制,促进监测对象稳定就业增收。鼓励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方式,动员监测对象参与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获取劳务报酬。
落实建档立卡监测对象雨露计划、助学金、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各项免补政策;
对于监测对象中当年考取全日制专科、本科的大学生通过教育基金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并对大学阶段的监测对象安排勤工俭学岗位、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社会帮扶等多种渠道实现稳定就读。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等方式,帮助监测对象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经实施“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措施后,住院合规自付费用较高、影响基本生活、返贫致贫风险较高的,通过商业保险、临时救助、社会捐赠,确保得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有保障。对监测对象危房进行安全性鉴定,因地因户因人制宜开展危房改造或采取其他安置措施,确保监测对象不住危房。动态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加强水源点建设和工程管护,有效解决季节性缺水、提高供水保证率,重点帮助解决无劳动力监测对象取水困难问题,保障监测对象安全饮水有保障。
4.社会帮扶。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加大对防返贫致贫需求对接帮扶,引导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向监测对象倾斜众筹。深入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对监测对象进行帮扶。围绕“扶贫日”组织开展“我想有个家”等公益募捐活动,募捐资金主要用于监测对象。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助力帮扶监测对象。组织动员各类社工机构、志愿服务团队、社会爱心人开展监测对象帮扶志愿活动。积极开展“扶智扶志”“四扶四建”、创办“爱心超市”等活动,通过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激发监测对象内生动力。
5.综合保障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养老保险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并及时足额落实补助资金。对因病、因残、因灾等意外变故返贫致贫的家庭,及时落实健康扶贫和残疾人、灾害、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于单独分户生活的老人户,由乡镇负责向县民政部门和其法定赡养人反馈,签订赡养人、被赡养人和村委会监督的三方赡养协议,履行赡养义务。对有条件但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由乡镇和县司法部门配合,通过公益诉讼落实。对因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通过诉讼维护权益的,由县司法部门组建“流动法庭”、“院落法庭”,简易程序,快速处置。
6.防贫保险。多渠道筹措帮扶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为监测对象购买精准防贫保险,并参考脱贫收入标准设定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赔付启动线,实行阶梯型保险赔偿。
县长为第一责任人。县直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落实好行业扶持政策。乡村两级要具体抓好监测对象识别上报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要加强对监测对象的帮扶和联络,做好监测跟踪。
(二)强化作风纪律。依托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
现有成果,充分发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作用,加强监测对象家庭信息、收入状况等信息共享,同时结合脱贫质量“回头看”等入户排查整改等工作,防止重复入户采集信息,尽量减少填表报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县乡村三级要严格按照监测标准和程序精准识别对象,做到符合条件的应纳尽纳、不符条件的一个不纳,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弄虚作假。
小组实行责任倒追,严肃追责相关单位和个人,坚决防止出现返贫和新的致贫,以过硬的质量保证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村委会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
核酸检测到的物质是病毒的核酸。核酸检测是发现患者呼吸道、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病毒,以确定他们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19。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村为单位,实现我镇居住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核酸检查,不漏一人,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我镇居民核酸检查采样。
根据县疫情对策指挥部的工作安排,确定我镇全体核酸检查时间,各部门、村屯必须统一遵从镇党委政府的安排,以具体通知为基准,检查前2小时空腹,在家等待,坚决按规定时间到采样场所完成核酸检查。
采样地点设置在村部,没有村部的设置在移动大巴(镇党委统一安排),由各村包村干部负责协调,各村书记负总责,提前做好消杀防护工作,提前通知全体村民佩戴口罩,排队间隔1米以上安全距离,服从现场指挥。
严格落实网格化防控制度,执行十户联防机制,以十户为单位,接到通知后由户长负责组织带领十户联防内的村民到采样点排号依次检测。
各包村干部和村屯三委成员要密切配合,全员到位,配合医务人员做好集中采样、场所消杀防护、人员组织和引导、工作餐配送等工作,确保采样工作能够规范有序进行。
由各村按要求提前填写“核酸检测个人信息登记表”,对被检测村民要详实填写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电话号和详细住址等相关信息。
1、宣传发动工作。疫情就是命令,要在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战时机制。各村、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微信群、电话通知等做好动员发动,使全体村民做好检测前的家庭生活物资和日常用品的储备,保证生活不受影响,在核酸检测时辖区居民按照规定时间到检测点规范进行采样,确保做到应检尽检。
2、准备工作。核酸采集工作以村为单位进行,下辖自然屯的,在自然屯设立采集点或设立流动车辆采集,村工作人员要提前通知居民采样地点、采样时间,提醒居民带好身份证、核酸检测个人信息登记表”、手机下载的“家医”小程序有序前往采样点。
3、采样现场。各村要提前做好村部取暖工作,各村干部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做好采样工作,并维持好现场秩序,做好消杀工作。
4、采样设备。需配备取暖降温设备、桌子2张、椅子4张、大号医疗垃圾桶3个、小号医疗垃圾桶2个、医疗垃圾袋大中小号若干,采样耗材及防护物质由采样小分队自行配备。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做好村屯封闭管理工作,在全体村民核酸检测后,及时采取封闭措施,保证人员不出门、不出村、不流动,村屯封闭的解除按照上级指令执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根据张家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第16号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决定对慈利县相关特定人群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有效推进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快速掌握特定人群可能的感染现状,第一时间筛查确诊、疑似病例及无症状带毒者,及时采取有效隔离治疗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传播风险。
结合我县疫情防控实际,为扩大检测范围,提升检测速度,按照“政府鼓励、专业支持、企业参与、群众自愿”原则,由疾控中心提供场地实施采样,在确保生物安全前提下,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核酸检测采送样服务。
1.县人民医院接诊的可疑发热病人、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2.全县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3.县域内复工复产企业上岗员工(外省员工必检)。
4.有检测需求的机关事业单位员工。
5.有检测需求的社会公众。
1.核酸检测工作由县疾控中心负责实施,县疾控中心设立固定采样点,对外采样服务时间为每天上午9时至中午12时。
2.样本检测由市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
3.一线医务人员组织工作由县卫健局负责。
4.复工复产企业员工检测组织工作由各企业及驻企防疫联络员负责。
5.机关事业单位可预约上门采样。
县人民医院接诊的可疑发热病人、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全县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检测费用由财政解决。外省返慈员工检测费用暂由所在企业自行解决。
慈利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为了顺利开展核酸检查,设立核酸检查领导小组,组织参加者有序与医务人员对接(注册小组、检查小组)开展检查。确保检查工作安全有序展开,核酸检查领导小组由参加者排队、引导注册小组、引导检查小组、检查后蔬菜引导散布小组和安全保障小组等构成。组长负总责,各组为负责人。
1.设置参加检查员排列障碍式走廊(根据医务人员检查1人的时间,设置长度在30分钟以上等待走廊)。
2.根据医务人员的需求设置登记台、检测台数量;
3.准备一辆紧急车辆。
4.设置外围警戒线;
5.协调公安警察现场值勤。
1.核酸检测领导小组组长为总指挥;
3.引导注册组:每组织1人(按医务注册组数量设置),负责将参加者从排队检查走廊引导到注册台(每组人数由医生决定)。
4.指导检查组:负责从注册台向检查组引导注册完毕组。
5.检查后蔬菜导游离开组:一人负责离开检查结束的人的蔬菜导游。
6.安全保障组:负责现场安全保障工作。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8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进一步排查漏洞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新冠防指〔2020〕147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更加快速、准确检测筛查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和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从源头切断“传染源”,确保全市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特制定本方案。
各县(区)要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本地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核酸检测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本地疾控、医疗机构建设具备生物安全二级标准、能够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pcr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明确责任,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对本级疾控、医疗机构实验室建设和检测设备配备予以经费支持,对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要采取新建、改造实验室用房,配备相关检验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在6月30日前每个县(区)均要建成1个以上符合标准要求的实验室。
全市所有县级以上疾控机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要具备达到二级生物安全标准、能够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pcr实验室的基本开设条件,尽快形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要按照相关要求加快实验室备案登记,加强对医技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每个实验室至少配备一名具备pcr上岗资格的检测人员,确保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核酸采样和检测结果的准确。要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应知应会知识培训,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政策解读,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管理和医疗废弃物等内容培训,全面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技能。
各县(区)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国卫办疾控函〔2020〕156号)要求,加强对新冠病毒检测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做到本地开展新冠病毒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检测技术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鼻咽拭子、下呼吸道标本、血液或血清标本、便标本的规范采集方法,实验室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标本处理、相关试剂使用和检测方法,减少技术操作问题对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的影响,实现标本采集、保存、运输、实验室检测等各个环节全流程规范化操作。
各县(区)要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20〕70号)的要求,切实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压实责任、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科学、安全开展新冠病毒检测工作,并严格做好检测剩余样本的安全处理,杜绝出现病毒从实验室泄露,造成二次感染的情况发生。
(一)检测的对象范围。各县(区)在优先做好重点人群“应检尽检”的前提下,可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检测能力,开展其他人群的检测工作,做到“愿检尽检”。“应检尽检”的重点人群为:1.密切接触者;2.境外入境人员;3.发热门诊患者;4.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5.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监所工作人员;7.社会福利养老机构人员。
(二)检测机构及费用。检测机构为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以及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批准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及后续新增的本市医疗机构。其中,第1、2、6、7类人员由属地疾控中心负责采样、检测,暂无条件的县(区)送市疾控中心检测;第3、4、5类人员由各相关医疗机构负责采样并由本级具备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其他人群由各相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自主联系具备检测能力的机构进行检测。其中“应检尽检”人员的核酸检测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愿检尽检”人员的核酸检测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发明电[2020]14号)、长沙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输入防范工作的通知》(长病防指[2020]98号)和《关于落实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长病防指[2020]105号)要求,为进一步做好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等工作人员重点人群(以下称“重点人群”),重点人员要做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武汉来(返)长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长人员和健康码红码、黄码人员,继续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输入防范工作的通知》(长病防指[2020]98号)文件执行。
配合县卫健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民政局、黄花机场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好核酸检测相关工作,特别是继续做好武汉来(返)长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长人员和健康码红码、黄码人员摸排工作,并按照之前规定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做好企事业单位员工、个人自费核酸检测的宣传,确保有需求检测对象能及时检测。
(1)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实行实时采样检测。
(2)武汉来(返)长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长人员和健康码红码、黄码人员,实行实时采样检测。
(3)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个人,可到自费检测点自行实时检测。
按照省医保局、省卫健委《关于完善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检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湘医保[2020]21号)规定,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费长沙市统一按160元/人次标准收取,最新收费标准以上级文件为准。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费用,属于医保对象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不属于医保对象的由县财政承担。武汉来(返)长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长人员和健康码红黄码人员检测费用由县财政承担。其他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明电[2020]14号)、长沙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输入防范工作的通知》(长病防指[2020]98号)和《关于落实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长病防指[2020]105号)要求,为进一步做好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等工作人员重点人群(以下称“重点人群”),重点人员要做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武汉来(返)长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长人员和健康码红码、黄码人员,继续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输入防范工作的通知》(长病防指[2020]98号)文件执行。
配合县卫健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民政局、黄花机场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好核酸检测相关工作,特别是继续做好武汉来(返)长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长人员和健康码红码、黄码人员摸排工作,并按照之前规定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做好企事业单位员工、个人自费核酸检测的宣传,确保有需求检测对象能及时检测。
(1)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实行实时采样检测。
(2)武汉来(返)长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长人员和健康码红码、黄码人员,实行实时采样检测。
(3)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个人,可到自费检测点自行实时检测。
按照省医保局、省卫健委《关于完善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检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湘医保[2020]21号)规定,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费长沙市统一按160元/人次标准收取,最新收费标准以上级文件为准。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费用,属于医保对象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不属于医保对象的由县财政承担。武汉来(返)长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长人员和健康码红黄码人员检测费用由县财政承担。其他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
为有效应对、快速处置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整体提高应急和处理能力,保障镇全民核酸检测组织动员、登记、采样等工作有序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组长:。
副组长:。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散发或爆发时根据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要求,争取在1—2天内,科学、有序、规范地组织完成镇全民核酸检测工作。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散发或爆发时启用。
各部门收到此预案后,要立即开展应急准备工作,全力做好人员、设备、物资等相关准备工作。
1.计划生育办公室。
负责收集、整理、上报疫情防控工作信息;编写和发布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动态;组织制定和修订新冠肺炎疫情相预案及预案控制技术方案;做好外来人员排查工作和辖区内隔离人员管控,及时报告并转送发现的可疑病例,掌握好疫情信息收集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负责协调市卫健部门处理疫情工作;提出完善疫情防控工作的策略、措施建议。
2.卫生院。
指导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医疗救治工作,为医疗救治所需诊断试剂、药品等提供保障,及时拨付医保基金;提出完善医疗救治工作的策略、措施建议;承担联防联控机制交办的其他工作。
3.党建工作办公室、文化体育站。
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变化信息和疫情联防联控工作进展,积极正确引导舆论;加强舆情监测,跟踪舆情,及时澄清事实;负责拟定对外宣传口径;加强网上新闻发布的管理和引导;协助相关部门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我镇疫情变化信息和疫情防控工作进展,积极正确引导舆论;加强舆情监测,跟踪舆情,及时澄清事实;协助相关部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
4.财政办公室、
负责统筹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研究并综合协调防控保障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掌握保障工作的综合情况,及时了解防控应急物资需求动态和生产、流通、库存及资源保障情况,协调防控应急物资供需、生产、储备、运输等方面事宜;协调安排防控应急物资(含仪器设备)紧急生产、采购、储备等专项资金;督促各村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并密切跟踪保障工作进展情况;承担联防联控机制交办的其他工作。
5.扶贫与乡村建设办公室、民政办。
负责统筹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研究并综合协调保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全市粮食、蔬菜、食品等的生产、供应、集散和调运等工作;根据联防联控机制安排和需求,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满足防控工作需求;监测与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市场动态及供给保障工作,指导市场监督管理,稳定物价,承担联防联控机制交办的其他工作。
6.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为基础,密切关注疫情期间社会稳定动态,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群体,全面、深度加强情报信息核查、收集和研判预警,动态监测网上舆情,及时发现、积极化解、稳妥处置疫情引发的不安定不稳定风险因素,严格防范敌对势力滋扰破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防止风险印花由疫情防控领域向社会稳定甚至政治领域传导演变,全力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7.水利工作站、退役军人服务站。
对疫情重点国家及其他省份来龙人员情况进行预警;对卫健局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的重点人员进行核查;承担联防联控机制交办的其他工作。
8.城管办、畜牧兽医站、农业技术推广站。
负责落实进口食品、物品在口岸、运输、流通等环节的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物品的排查管控,加大检测频次和覆盖范围;指导进口冷链食品、物品进口商、承运商、海关查验场所经营单位做好集装箱、运输工具、货物外包装的全面消毒处理工作以及一线工作入员的个人防护工作;做好农贸市场、售卖海鲜和肉类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的从业人员、冷链食品、经营环境的防护、防控工作,指导做好消毒工作。定期开展采样和核酸检测;强化对生产经营企业进口冷链食品、物品的追溯管理,对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物品依法进行查处;对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传播风险进行研判,提出完善物防工作的建议、措施:承担领导小组和联防联控机制交办的其他工作。
9.平安建设办公室、农机技术推广站。
督查、检查各村、各相关科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各相关科室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及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依法打击阻挠防控措施实施,扰乱医疗机构处置疫情、救治患者秩序,散布疫情防控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等工作落实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镇所有常住人口。
我镇下辖22个村、4个社区。全镇现有常住人口约7500人。
成立由镇副镇长李英为组长的--村全民核酸检测工作领导小组,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镇党委、政府具体指导下,及时有序组织开展全民核酸检测工作。
(一)临时采样点设置。
临时采样点场所要求:。
原则上设在规模较大的学校操场、村卫生室、村部、养老大院等较空旷的位置设立采样点,分别为镇政府、官船村村部、大箕村村部、勇进村村部、奋斗村村部、桃源村村部、龙水村养老大院、宝兴村村部、应岩村养老大院、文化村养老大院、细鳞村卫生院、水北村村部、铜尚村村部、廉明村养老大院、铜佛一小、铜西村养老大院、永胜村村部、泗水村养老大院、大马村养老大院、新成村村部、天宝社区办公楼、太阳村集体民宿。
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的临时采样点,组织群众前往采样点。
核酸检测采样点各区要有明显标识,公共区域需保持通风,每个采样点要满足“三区两通道"。
1.室外临时采样点:由镇政府负责选择室外空旷阴凉通风场地,搭建临时帐篷,安装照明设备,配备充足的桌椅及取暖设备,悬挂醒目标识,现场分等候区、登记区、采样区和隔离区,配备足量的采样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和健康宣教材料,每半天对现场相关物品消杀一次。
2.室内临时采样点:由镇政府负责选择室内临时采样点,配备充足的桌椅,室外悬挂醒目标识,现场分等侯区、登记区、采样区和隔离区,配备足量的采样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和健康宣教材料,室内环境和物品每隔4小时消杀一次。
(二)采样点现场布局。
等候区:地面设置1米线(可张贴或粉刷),设置引导线以确保各通道不交叉且相隔至少1米,方便被检测人员保持社交距离,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
登记区:收集并登记录入受检者相关信息,按照组别进行编号。
采样区:负责居民的咽拭子采集工作,按照组别进行编号。
隔高区:位置相对独立、不与采样点共用出入口,标识醒目,用于发热、咳嗽、腹泻等异常症状患者的临时隔离。
(二)工作人员配备。
每个临时采样点原则上配备19名工作人员,其中,2名入户调查动员、1名测温人员、1名现场秩序维护、2名登记及、采样引导、1名信息核对、1名消杀人员共8名(乡镇政府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位委干部、包保单位工作人员组成),1名派出所民警负责安全保障,2名志愿者负责登记及录入,6名医务人员负责采样,2名疾控中心人员负责集中在乡镇的样本转运对接(可根据采样任务量适当增减人员数量)。
(三)物资准备。
各村屯(社区)均配备帐篷1顶,配备桌子4张,椅4把,电源插座1个.备用口罩50只,音响1个,小喇叭1个,红外线测温仪1把、隔高带(区域分开、设置专用通道,人员分流等地方用)1个,白色喷漆(划线用)1个、水银体温计1个、防护服及隔离衣各30套、面罩30个、一次性乳胶手套30副、消毒液1瓶、75%酒精1瓶、小喷壶1个、干手消、横幅、湿纸巾和登记用品若干、应急车辆等。
(一)组织动员。
接到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令后,立刻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按照工作方案及时组织开展本镇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到岗,完善临时采样点各种功能设施设置,根据提前掌握的常住人员排查情况,入户、微信、电话等方式动员村民(居民)按时前往临时采样点等待咽拭子采样,同时,告知出门时需佩戴口罩、携带身份证、保持1米以上社交师离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二)呼吸道标本的采集。
卫生院根据任务量分别安排2-6名采样人员前往临时采样点,在现场工作人员配合下进行咽拭子采集,结束集中采样后,各村屯(社区)安排专人每问隔4小时(室外是半天一次)对采样环境进行全面消毒,采样组完成临时采样点任务后,按照村委会(社区)提供的行动不便人员的信息表,进行入户采样。本级乡镇卫生院采样人员不足时,由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其他医疗卫生单位采样人员。
(三)样品转运。
(四)信息汇总上报。
镇各村屯(社区)全民核酸检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7:00前将当日完成核酸检测的人员信息和未完成人员信息上报至镇政府和镇卫生院,镇政府和镇卫生院根据采样进度,另行安排未完成人员核酸采样的时间。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8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进一步排查漏洞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新冠防指〔2020〕147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更加快速、准确检测筛查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和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从源头切断“传染源”,确保全市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特制定本方案。
各县(区)要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本地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核酸检测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本地疾控、医疗机构建设具备生物安全二级标准、能够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pcr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明确责任,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对本级疾控、医疗机构实验室建设和检测设备配备予以经费支持,对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要采取新建、改造实验室用房,配备相关检验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在6月30日前每个县(区)均要建成1个以上符合标准要求的实验室。
全市所有县级以上疾控机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要具备达到二级生物安全标准、能够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pcr实验室的基本开设条件,尽快形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要按照相关要求加快实验室备案登记,加强对医技人员的培训和,每个实验室至少配备一名具备pcr上岗资格的检测人员,确保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核酸采样和检测结果的准确。要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应知应会知识培训,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政策解读,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管理和医疗废弃物等内容培训,全面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技能。
各县(区)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国卫办疾控函〔2020〕156号)要求,加强对新冠病毒检测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做到本地开展新冠病毒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检测技术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鼻咽拭子、下呼吸道标本、血液或血清标本、便标本的规范采集方法,实验室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标本处理、相关试剂使用和检测方法,减少技术操作问题对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的影响,实现标本采集、保存、运输、实验室检测等各个环节全流程规范化操作。
各县(区)要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20〕70号)的要求,切实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压实责任、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科学、安全开展新冠病毒检测工作,并严格做好检测剩余样本的安全处理,杜绝出现病毒从实验室泄露,造成二次感染的情况发生。
(一)检测的对象范围。各县(区)在优先做好重点人群“应检尽检”的前提下,可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检测能力,开展其他人群的检测工作,做到“愿检尽检”。“应检尽检”的重点人群为:1.密切接触者;2.境外入境人员;3.发热门诊患者;4.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5.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监所工作人员;7.社会福利养老机构人员。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根据张家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第16号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决定对慈利县相关特定人群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有效推进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快速掌握特定人群可能的感染现状,第一时间筛查确诊、疑似病例及无症状带毒者,及时采取有效隔离治疗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传播风险。
结合我县疫情防控实际,为扩大检测范围,提升检测速度,按照“政府鼓励、专业支持、企业参与、群众自愿”原则,由疾控中心提供场地实施采样,在确保生物安全前提下,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核酸检测采送样服务。
1.县人民医院接诊的可疑发热病人、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2.全县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3.县域内复工复产企业上岗员工(外省员工必检)。
4.有检测需求的机关事业单位员工。
5.有检测需求的社会公众。
1.核酸检测工作由县疾控中心负责实施,县疾控中心设立固定采样点,对外采样服务时间为每天上午9时至中午12时。
2.样本检测由市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
3.一线医务人员组织工作由县卫健局负责。
4.复工复产企业员工检测组织工作由各企业及驻企防疫联络员负责。
5.机关事业单位可预约上门采样。
县人民医院接诊的可疑发热病人、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全县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检测费用由财政解决。外省返慈员工检测费用暂由所在企业自行解决。
慈利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村委会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村为单位,实现我镇居住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核酸检查,不漏一人,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我镇居民核酸检查采样。
根据县疫情对策指挥部的工作安排,确定我镇全体核酸检查时间,各部门、村屯必须统一遵从镇党委政府的安排,以具体通知为基准,检查前2小时空腹,在家等待,坚决按规定时间到采样场所完成核酸检查。
采样地点设置在村部,没有村部的设置在移动大巴(镇党委统一安排),由各村包村干部负责协调,各村书记负总责,提前做好消杀防护工作,提前通知全体村民佩戴口罩,排队间隔1米以上安全距离,服从现场指挥。
严格落实网格化防控制度,执行十户联防机制,以十户为单位,接到通知后由户长负责组织带领十户联防内的村民到采样点排号依次检测。
各包村干部和村屯三委成员要密切配合,全员到位,配合医务人员做好集中采样、场所消杀防护、人员组织和引导、工作餐配送等工作,确保采样工作能够规范有序进行。
由各村按要求提前填写“核酸检测个人信息登记表”,对被检测村民要详实填写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电话号和详细住址等相关信息。
1、宣传发动工作。疫情就是命令,要在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战时机制。各村、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微信群、电话通知等做好动员发动,使全体村民做好检测前的家庭生活物资和日常用品的储备,保证生活不受影响,在核酸检测时辖区居民按照规定时间到检测点规范进行采样,确保做到应检尽检。
2、准备工作。核酸采集工作以村为单位进行,下辖自然屯的,在自然屯设立采集点或设立流动车辆采集,村工作人员要提前通知居民采样地点、采样时间,提醒居民带好身份证、核酸检测个人信息登记表”、手机下载的“家医”小程序有序前往采样点。
3、采样现场。各村要提前做好村部取暖工作,各村干部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做好采样工作,并维持好现场秩序,做好消杀工作。
4、采样设备。需配备取暖降温设备、桌子2张、椅子4张、大号医疗垃圾桶3个、小号医疗垃圾桶2个、医疗垃圾袋大中小号若干,采样耗材及防护物质由采样小分队自行配备。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做好村屯封闭管理工作,在全体村民核酸检测后,及时采取封闭措施,保证人员不出门、不出村、不流动,村屯封闭的解除按照上级指令执行。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总结实施方案
各村、镇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重要指示及工作要求,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战略思想,激发贫困对象自身发展动力、提高脱贫稳定性,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要求。
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着眼长远,实施“两个转变”即由精准帮扶向稳定脱贫转变,由脱贫向致富转变,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坚持帮扶与自力更生结合,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千方百计保增收减支出,构建防范返贫风险机制,提高脱贫质量,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水平,确保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让贫困户成为乡村发展主力军。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产业扶贫,确保经营性收入。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措施,确保各村都有主导产业,贫困户根据实际制定产业扶持计划。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贫困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制定产业扶贫措施,大力开展特色种养业扶贫,稳步推进光伏扶贫,着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积极推进商贸流通扶贫。采取“四带一自”等模式,实现产业扶贫科学覆盖。
(二)加大就业扶贫,确保工资性收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通过技能培训掌握1项以上劳动技能。积极搭建贫困劳动力和用人单位对接平台,大力开发适合贫困劳动者的公益性岗位、居家就业岗位和辅助性岗位,吸纳更多贫困劳动者就业。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三)强化资产收益扶贫,确保财产性收入。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让贫困户获得稳定分红收益。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四)保障兜底力度,确保政策性收入。全面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低保对象等贫困人口给予基本保障。加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力度。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全面落实“351”和“180”等健康扶贫政策,减轻就医负担。构建到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的教育精准脱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和资助政策,推进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在中、高等职业院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给予资金补助。扩大综合保险覆盖面,扶持村级特色产业和贫困户家庭种养业保险发展,提高贫困户防范风险能力。
四、巩固脱贫成效。
(一)继续保持政策稳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后,在攻坚期内原有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继续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
(二)继续开展精准帮扶。贫困村出列以后,在攻坚期内帮扶单位与贫困村不脱钩。贫困人口脱贫以后,继续落实帮扶责任人月走访机制,对脱贫户的生产生活予以指导和帮助。
(三)继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按照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德治扶贫、法治扶贫力度,全面树立“脱贫光荣、争贫可耻”的宣传氛围,着力帮助群众愿脱贫、能脱贫、敢脱贫、会脱贫。
(四)继续改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实施贫困村和偏远自然村提升工程,完善偏远村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解决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加快推动水利建设扶贫工程,实现自来水“村村通”,保障贫困群众安全饮水。加快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加快村级信息化建设,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
五、建立返贫预警制度。
(一)建立健全返贫预警机制。通过帮扶干部定期跟踪走访、返贫户个人申报、系统信息自动比对等途径,及时掌握返贫情况。各扶贫工作队要依托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加强返贫信息管理,要通过现场调查、群众评议、乡镇审核、区级认定,对返贫户及时予以确认,对信息有误的及时进行更正。
(二)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强化扶贫对象信息动态变更的日常规范,坚决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对返贫户和新增贫困户,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确定帮扶责任人,确保稳定脱贫。
六、强化责任落实。
(一)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各村、各帮扶单位要把防范返贫作为实现精准脱贫、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持续性,把防范返贫问题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突出位置,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二)强化作风建设。要以开展扶贫领域工作作风专项治理为契机,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四个意识”,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促进工作措施更精准、资金管理使用更规范、工作作风更扎实。
(三)强化督查指导。加大督查巡查力度,把防范返贫作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杜绝政绩脱贫、急功近利现象,对形式主义、虚报脱贫数据等问题进行追责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防返贫监测工作,确保防返贫基金用好用实,特制定防返贫监测机制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可以及时、有效掌握全区建档立卡脱贫户和非贫困户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导致返贫的基本信息,为区委政府针对拟返贫群众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有效跟踪和监督防返贫基金使用效果,提高全区稳定脱贫的精准率和群众满意度,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全面脱贫不返贫。
二、监测对象。
__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脱贫人员和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导致返贫的普通农户。
三、组织实施。
全区防返贫监测由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区脱贫攻坚办、各乡镇办委、帮扶单位为防返贫监测工作的责任单位,村组负责人、帮扶责任人为防返贫监测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发挥区脱贫攻坚办、乡镇办委和帮扶单位的力量,着力构建防返贫常态化三级监测网络体系。
(一)构建三级监测网络。
1.乡(镇)村(组)一级监测。由乡镇办委统筹安排,各村组具体负责落实。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各村民小组组长具体抓。每月17日前,由村民小组组长逐户摸排收集小组内可能贫困对象的情况,对存在返贫困风险的对象,第一时间上报村委会汇总审核,村委会初审后,20日前报乡镇扶贫办审核,并注明易返贫的原因、风险点和需解决的相关事宜等情况。经乡镇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后,将汇总名单报表于每月30日前报至区脱贫攻坚办。
2.帮扶单位和结对帮扶人员二级监测。每月20日前,各单位帮扶责任人,通过实地走访或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贫困户至少开展一次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贫困户现状,掌握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家庭收支情况等,随时掌握了解贫困户是否有返贫现象。若存在返贫风险,由帮扶责任人据实将贫困户信息名单上报帮扶单位。各帮扶单位25日前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并经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后,将汇总名单和申报表报区脱贫攻坚办。
3.区脱贫攻坚办常态化督导三级监测。由区脱贫攻坚办牵头,按照区脱贫攻坚常态化督导方案从区及相关部门抽出专人,每月25日前对督导中发现存在返贫人员的情况直接报区脱贫攻坚办。
(二)行业归口补齐短板。
按照“缺啥补啥”原则,区脱贫攻坚办将审定核实后的返贫人员情况以发点球的形式转交给相关行业部门,行业部门第一时间研究针对性解决方案。如因灾导致的无安全住房返贫现象则交由区住建局、发改局或区国土局等相关部门核实解决;因病导致的返贫现象应交由区人社局、卫计局核实办理;因学导致的贫困现象则交由区教科局核实办理;如因突发事故导致的残疾现象则交由区民政或区残联协调解决;该使用防返贫基金的及时督促申报解决。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办理,确保不返贫。
(三)联席会商逗硬通报。
区脱贫攻坚办要督促乡镇办委、帮扶单位、区脱贫攻坚办督查组三级防返贫监测主体收集分类汇总易返贫情况,建立返贫对象监测台账。要定期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收集汇总发展问题,集体研究解决办法。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三级监测网络主体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月通报制,对工作落实不力、办事推卸敷衍的单位和个人将在全区通报,对未发现的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和个人绩效管理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乡镇办委、区级帮扶部门要把防返贫监测工作作为2018年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办委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区脱贫攻坚办督查组各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村(社区)组干部、驻村工作组、结对帮扶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二)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各乡镇办委、各帮扶单位、区委督导组要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制定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的具体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任务分工和每阶段工作的完成时限,并按月上报监测情况。按照“走访、分析、比对”等方式,区脱贫攻坚办实行每月一研究、每月一解决,并结合乡镇、帮扶单位上报花名册,逐一走访据实核对,确保防返贫监测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三)严肃纪律,追责问责。乡镇村民小组、帮扶单位及结对帮扶人员、区脱贫攻坚办督查组三张网络监测体系要严肃认真对待返贫对象的监测工作,绝不掉以轻心,敷衍了事,凡是存在工作不实,对返贫对象事例存在瞒报、虚报、谎报而导致防返贫基金用于不当之处或基金流失的,区纪委将严肃追责。对标补短的指导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协调,按照“一超六有”补齐短板,确保不出现任何返贫现象。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总结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全县金融固脱贫防返贫工作取得实效,根据省委、省政府扶贫攻坚安排部署及全省开展金融巩固脱贫防返贫试点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脱贫减贫目标,持续推进“1236”金融精准扶贫工程。坚持金融精准扶贫和支持防返贫两条工作主线,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重心向金融“输血”与“造血”并重转变,向支持贫困户脱贫解困与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并重转变。通过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把金融支持__县固脱贫防返贫工作作为实施普惠金融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强化金融精准扶贫功能,提升金融精准扶贫功效。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原则。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扶贫攻坚行动的统一部署,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实际,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的信贷投放特点,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二)重点扶持与区别对待相结合原则。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激发产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潜力较大的贫困户的金融扶持力度,优先支持具有带动脱贫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三)精准扶贫与风险防控相结合原则。加强银行信贷与涉农保险的深度融合,扩大贫困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涉农保险的覆盖面,拓宽“农业政策保险+农业商业保险”保障服务,建立贷款风险分散机制。
三、目标任务。
各金融机构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把固脱贫防返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抓紧抓实,积极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扶贫服务。着力推动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对脱贫村、脱贫户实施“保姆式”跟踪服务,切实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坚决防止“数字扶贫”,力争使金融支持脱贫一户、巩固一户、富裕一户,不断提高脱贫质量,增强脱贫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截至末,全县涉农贷款(含各类扶贫贷款)增速不低于上年。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一)围绕重点扶贫项目,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各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业务实际,加强对全县重点扶贫项目工程的对接,大力支持以下工程的实施:北海子国家级湿地治理与保护项目;骊y文化产业园等基础设施扶贫项目;圣容寺至红山窑一日游和新城子七彩花谷乡村旅游项目;南坝寺儿沟滑雪场项目和全国生态乡镇及全省环境优美乡镇乡村旅游项目等;全县c、d级危房改造工程;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项目(计划对接时间:5月份)。
(二)围绕重点农业产业,加强可持续的信贷投入。坚持把发展富民多元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核心任务,支持全县高原夏菜、草食畜牧业、制种、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藜麦、中药材、油料、饲草、马铃薯、花卉等接续产业,加快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规模高效草食畜牧业,持续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不断调优产品结构,促进农业稳产、提质、增效。使已建成的15个贫困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点、90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7个家庭农场、15个贫困村组的产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新型农业主体壮大发展与群众脱贫致富的互利共赢(计划对接时间:5月份)。
(三)围绕普惠金融政策,开展多层次的金融宣传。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人民银行的工作部署,整理和印制信贷产品和服务宣传资料,加大对金融支持固脱贫防返贫工作的宣传,切实把各项普惠金融政策原原本本地带进村、交到户、传给人,真正使政策叠加优势转化为贫困村_发展难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强大动力(计划完成时间:9月底)。
(四)围绕扶贫信贷政策,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县农商银行继续推进扶贫担保贷款业务,并运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加大对贫困户、具有扶贫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普惠金融支持;农发行要重点支持粮油收储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先支持__县金穗麦芽有限公司、甘肃三洋金源农牧公司等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围绕全县粮食安全工程建设规划,积极支持省、县两级储备粮增储,做好__县东盛粮油有限公司对贫困户收购小麦的信贷支持,切实加强产业扶贫力度;甘肃银行要积极争取更多的产业扶贫专项贷款资金,兰州银行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专项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力度(计划完成时间:全年)。
(五)围绕农业风险保障,开展广角度的保险服务。各保险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固脱贫防返贫工作,结合贫困户的特点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关注特殊人群的保险保障,积极发展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推广低保、五保、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的意外保障制度,缓解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灾返贫问题。继续发挥好能繁母猪、奶牛、玉米种植、马铃薯种植、森林保险等政策性农业保险作用,扩大保险覆盖面。建立“政府+保险公司+农户”三位一体的农业灾害风险分摊机制,提高县域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加大对贫困户保险政策性优惠补贴,鼓励贫困农户及时参保,让更多农户享受到固脱贫防返贫中的农业保险红利(计划完成时间:全年)。
(六)围绕便民惠农政策,实现全覆盖的支付体系。农业银行要将电商进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与“四融”平台建设紧密结合,增设“四融”平台等便民金融服务点,大力推动城乡支付服务一体化进程,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工商银行要积极推广互联网融e购产品,把贫困区特色产业向外推广,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建设银行要通过发放“商融贷”、“融易贷”小企业网络循环贷款,对贫困村所在地小微企业予以优先支持。邮储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强对贫困村惠民、便民服务终端的布设,力争实现全部贫困村支付结算设施的全覆盖(计划完成时间:上半年)。
(七)围绕金融生态建设,建立较完善的信用体系。县农商银行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贫困户信用等级评定和推动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相关金融机构要积极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应用,大力发展供应链核心企业应收账款业务,盘活应收账款资金,为小微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完成时间:全年)。
四、组织保障。
(一)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联动机制。建立由县金融办牵头,扶贫办、财政局、人民银行以及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整体联动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金融支持固脱贫防返贫工作会议,形成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合力。各乡镇应加强对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协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扶贫信贷风险的防范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扶贫信息互通机制。县发改局、扶贫办、财政局及人民银行应建立扶贫信息互通和共享机制,及时掌握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及扶贫信贷等信息。各金融机构要每月向人民银行报送扶贫信贷措施、服务、产品及信贷数据,并建立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人民银行应建立《金融支持__县固脱贫防返贫工作信息》,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上级行反馈工作情况,各金融机构要每月向人民银行提供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梳理、总结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成功案例、工作成效,注重树立典型、宣传励志脱贫,营造有利于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和完善动态监测考核机制。人民银行应联合相关部门实时督查督办工作,不定期走访金融机构、企业及农户,调查了解金融支持固脱贫防返贫情况,研究解决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降低返贫率。每半年对金融支持固脱贫防返贫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将金融支持固脱贫防返贫工作作为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奖励的重要依据。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实施方案防返贫工作措施
为认真落实省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和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精神,强化返贫预警监测,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按照《**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和《宜宾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结合当前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和处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确保全镇所有脱贫户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实现稳定脱贫、边缘户不致贫,有效防止出现新的绝对贫困,实现“零返贫、零致贫”目标,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夺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一)监测范围。
1.国家扶贫开发国子系统(以下简称为“国子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边缘户。
2.除国子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之外的脱。
贫户。
3.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
(二)三色管理。
1.红色监测对象。国子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边缘户。此外,预估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或因自然灾害、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且“两不愁三保障”任意一项有可能不达标的农户,若为脱贫户则在国子系统中标注为新增脱贫监测户,若为非建档立卡农户则在国子系统中录入为新增边缘户。
2.黄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年人均收入大于等于5000元但低于10000元的脱贫户。
3.绿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年人均收入大于等于10000元的脱贫户。
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监测对象的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县、镇、村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监测、靶向预警的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利用国子系统、建档立卡手机app、**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为“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工具,结合适时入户走访,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并在大数据平台上完善相关信息数据。监测对象不申请,评定工作不宣传,结果不公示。
监测步骤。
(一)初筛初定。
三种方式齐驱并进,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1.全面摸排。以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为主,各级扶贫干部、帮扶责任人为辅,通过“先集中一次、后每月一次”方式入户走访、电话、微信联系脱贫户和易致贫户,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重点掌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发现有返贫风险或致贫可能的,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镇,由镇组织核实后确定初步监测对象。2.收集发现。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帮扶责任人、镇扶贫干部及时收集脱贫户、易致贫户反映的生产生活困难情况,并上报镇,由镇组织核实后确定初步监测对象。3.比对筛选。县扶贫开发局建立与行业部门数据交换机制,至少每季度一次交换比对住建、教育、卫健、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掌握的脱贫户、易致贫户数据信息,将比对研判结果反馈镇,由镇组织核实后确定初步监测对象。镇及时将上述三种方式确定的初步监测对象名单发到相应村。
(二)准确锁定。
三级联动,自下而上锁定对象,从上到下落实任务。
1.村级预判。村委会收到初步监测对象名单后,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等人员召开专题会进行会商,提出预判意见上报镇。
2.镇审核。镇收到预判意见后,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审核,并将结果上报县脱贫攻坚办。
3.县审定。县脱贫攻坚办对审核结果进行复核,形成书面审定结果并反馈给镇,镇根据反馈对象名单组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开展动态监测。
(三)规范建档。
黄色监测对象由镇村同时建台账管理;。
绿色监测对象由各村自行建立台账管理。
(四)动态监测。
村两委或驻村帮扶干部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要实地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两不愁三保障”出现缺项的,由村两委或驻村帮扶干部及时在大数据平台上标注预警,镇初审后报县脱贫攻坚办审定预警监测对象,县级脱贫攻坚办根据其具体困难反馈至相关县级行业部门。若预警对象原为黄色或绿色监测对象,则先在国子系统录入为边缘户或标记为脱贫监测户,待导入大数据平台后按上述步骤标注预警。
(五)分类帮扶。
县脱贫攻坚办组织核实后,在大数据平台中批准销号;。
销号后,县级行业部门在本行业信息系统内及时更新。
2.黄色监测对象。以“扶”为主,根据监测对象劳动力状况和收入结构,制定帮扶措施。主要通过就业创业培训、种植养殖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造血”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壮大产业规模,多元促进增收,提高脱贫质量。若监测等级升级为红色,则按红色监测对象开展监测和帮扶。
3.绿色监测对象。以“引”为主,加强扶志扶智教育,推广星级评分、道德积分等激励机制,树立脱贫榜样。若监测等级升级为黄色或红色,则按黄色或红色监测对象开展监测和帮扶。
(一)制方案,抓排查。各村于3月23日前制定本村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在3月29日前完成所有户入户调查工作(完成附件2、3),4月3日前完成红色监测对象村级预判工作,4月6日前完成红色监测对象镇级审核工作,4月10日前完成红色监测对象县级审定工作(完成附件4)。
(二)及时评,同步录。4月15日前,完成新增红色监测对象的信息录入工作(完成附件5)。4月20日前,完成黄色、绿色监测对象台账建立工作。
(三)强监测,补短板。本年度内每月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及时制定每户补短和帮扶措施,切实做好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工作。6月底前,全面完成红色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全面销号。
(四)抓巩固,提质效。7至12月,对当月监测新发现的红色预警监测对象,及时落实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要立行立改,及时销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各村要将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重要举措,充分运用大排查成果,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村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实施方案,细化完善帮扶措施,建立健全动态帮扶机制和限时办结销号制度。
(二)加强统筹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各村要认真做好监测对象的摸底和动态监测工作,落实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
5月起,各村每月8日前将上月防止致贫返贫监控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报镇扶贫办,镇扶贫办据此开展暗访督查,通报发现的问题,并跟踪问题整改情况,直至问题销号。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总结实施方案
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然而来势凶猛的疫情成为了这场大考的“拦路虎”。总结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是这一座座堡垒提供了有力的组织支撑,确保各方力量协调一致,劲往一处使。堡垒坚实不摧、伫立守护,犹如阴霾中的灯塔,给人不息的希望。要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筑牢基层党建战斗堡垒不可少。
筑牢基层党建战斗堡垒,要对党的方针政策一以“贯”之,久久为功。5月15日召开的武汉市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进会强调,要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要巩固“民呼我应”改革成果,要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等五个方面,各方面都离不开“巩固”二字。如果尚未把一条路走成通途就改弦易辙,不仅虎头蛇尾,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因“雷声大、雨点小”浪费了党员干部们的付出,打击了部分党员的积极性,使他们滋生惫懒心态,辜负了人民群众的期待。譬如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调研时指出:“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这就要求基层党员干部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恒心毅力对之前的工作部署一以贯之,继续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做出实效。
筑牢基层党建战斗堡垒,要对党的理论内涵透“彻”理解,通南“彻”北。实践证明,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于推进思想建党成效显著。“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但如果党员干部仅仅完成“学”这一动作,没有反复思考,没有结合实际透彻理解理论内涵,就很难准确把握工作实践中的方向方法,更无法做到通南彻北,将党的创新理论广泛运用于实际。如此一来,思想武装成效会大打折扣。因此,可以把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的集中培训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确保每年每人至少参训一次。培训不仅辅导解读工作条例和政策法规,使基层领导干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听其言、领会其义,更要注重党员干部们总结经验教训,交流在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把原理弄懂学通,把因果关系理解透彻,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让人民群众收获党的理论成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筑牢基层党建战斗堡垒,要将党的主张决定不“落”窠臼,“落”地生根。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近年来,我国社会流动性、多元性、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对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要求更加紧迫。基层党建如果局限于固有的落地模式,选择相对“单纯”的载体或领域开展工作,很可能无法统筹全局,从而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导航、助推作用。因此,基层党建需要走出“舒适圈”,以“绣花针”的姿态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引领织成紧密有序的基层“网络”,使党的主张决定能够不落窠臼,精准落于社会治理各项工作脉络上,及时应对新情况,更好协调各方资源联动,真正做到植根基层土壤,源源不断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供给养分。
筑牢基层党建战斗堡垒,要对党的目标任务“实”干“实”效,求真务“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崇尚实干,要求“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因为基层情况真不真实,底数清不清楚,举措管不管用,问题解没解决,“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存在的不足,这警醒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根除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党组织减去不必要台账、表格或展板的负担,使基层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实地了解情况,发现实际问题,采取符合实际的措施,最终做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绩,使人民群众更加自发地热爱党、跟党走。
“贯彻落实”是基层党建文件材料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每一个“贯彻落实”的背后,都应有着具体的行动和努力。不惧挑战,不畏艰难,用“贯”“彻”“落”“实”筑牢基层党建战斗堡垒,相信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指挥下,纵有天堑横亘,我们也将攻无不克;纵有魑魅魍魉,我们也将战无不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新的奇迹。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实施方案防返贫工作措施
为认真落实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关于“防范脱贫人口返贫、防止边缘人口致贫”的要求,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防止返贫致贫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的意见〉的通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防范返贫致贫确保稳定脱贫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对全县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边缘农户、脱贫不稳定户、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户(以下简称“四类户”),及时摸排掌握,强化监测管理和救助帮扶。通过在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发展上扶技,提高“四类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稳定脱贫标准,确保全面完成我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少一人。
(一)医疗救助。对“四类户”当年在省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合规医疗费用过大的,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可享受医疗救助政策。(责任单位:县医疗保障局)。
(二)临时救助。对因特殊原因造成阶段性困难的,每年给予一定数额临时救助金补助,临时救助金由民政部门审核并打卡发放。(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三)饮用水安全。保障困难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优先安排并享受贫困户同等政策。(责任单位:县水利局)。
(四)教育资助。“四类户”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纳入教育资助,在我县义务教育学校上学实行“两免一补”。在我县公办幼儿园上学除每学期享受国助外还享受每学期500元园内资助;在我县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就读的(在籍在校),享受最高档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和校内资助。(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五)住房保障。对“四类户”住房安全情况进行摸排鉴定,把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纳入住房安全保障补助对象。(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六)产业帮扶。对具备发展特色种养业条件的贫困边缘农户、脱贫不稳定户和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户,鼓励支持发展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对达标户给予贫困户同等补助(资金由财政支付);安排专家组及产业指导员对发展的到户项目进行技术帮扶、指导。(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七)就业扶持。对具备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边缘农户、贫困户、脱贫不稳定户、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户加强技能培训,帮助提供就业岗位。(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八)社保兜底救助。贫困边缘农户家庭中重度残疾人纳入精神残疾人药费补贴、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范围。将符合条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农户、脱贫不稳定户和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户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九)开发公益性岗位。利用“金钥匙”工程平台,积极鼓励贫困边缘农户、脱贫不稳定户、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户主动参与,享受贫困户同等政策。(责任单位:团县委、县人社局)。
(十)“两癌”救助。经过有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确诊、患有宫颈浸润癌2b以上或乳腺浸润癌的贫困妇女,救助标准为每人一次性救助10000元。(责任单位:县妇联)。
(十一)实施99光明救助基金。免费救治因白内障而丧失劳动能力困难人口。(责任单位:县红十字会)。
(十二)社会帮扶。设立“健康•助学”爱心基金,针对困难群体实行个性化帮扶。具体操作办法见附件。(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县红十字会、各镇)。
(一)提高认识,压实责任。防范返贫致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把防范返贫致贫问题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实现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有效防范返贫致贫现象。
(二)积极对接,加强帮扶。对未脱贫户实行四级包保制度,市、县、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村两委负责人结对包保;边缘户实行三级包保制度,由县级包村联系单位的科级干部、分工到村的镇班子负责人和村两委负责人进行结对包保;脱贫不稳定户原有帮扶责任人不变,持续进行帮扶包保;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户由村两委负责人进行结对包保。
(三)强化考核,推进工作。各帮扶单位督促本单位帮扶责任人加强走访帮扶工作,对家庭困难符合救助条件的,将相关信息及时报至镇、村;各镇党委对“四类户”享受的帮扶措施认定负总责,各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负直接责任。县直有关部门在实施精准帮扶和政策支持过程中不积极配合支持的,追究县直相关部门责任,并计入年度考核分值。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总结实施方案
按照_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防止返贫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完善稳定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扎实开展动态调整工作。
严格按照县脱贫办要求,每月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切实做好脱贫户的动态监测工作,严格审核数据质量,做好系统内贫困人口自然变更和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等工作。
二、做好贫困户分类管理。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将脱贫户分为一般监测户、重点监测户、边缘脱贫户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对家庭有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大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随时关注,能享受的政策“应享尽享”,家庭中有劳动力的,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或推荐就业。对家庭无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小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巩固已享受的政策,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就业。对于无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按期走访,给予生活、生产上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享受原有政策,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感恩教育。
三、建立“回头看、回头帮”返贫监测机制。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对已脱贫户进行持续扶持,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对原安排帮扶项目未实施完的脱贫户,按照贫困退出政策继续实施,确保其稳定脱贫;对原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继续享受原政策。
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帮扶干部要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准确掌握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持续增强其“造血”功能,加大对脱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扶持,打牢不返贫的产业基础,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切实做到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条件有变化、劳动技能有提升,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彻底防止脱贫户返贫。
对摘帽村已实施的产业帮扶,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扶持致富带头人,同时继续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新产品,促进资源良性发展。对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继续按原有政策加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环境。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总结实施方案
各乡镇(街道)、各县直单位、各驻村工作队:
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消除贫困存量、主动遏制贫困增量、防止脱贫不稳定人口返贫、边缘易致贫人口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两个确保和全面小康目标,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__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防返贫致贫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州决策部署,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按照“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外部帮扶与群众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明确程序和内容,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易致贫边缘人口在项目、资金、政策方面靶向施策,及时跟进补齐措施,堵塞漏洞,补上缺项,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监测方法。
(一)监测对象范围。全县所有农村人口,以家庭为单位,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省扶贫标准1.5倍左右的户。重点监测以下对象:
1.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脱贫监测户和未脱贫户。
2.已纳入扶贫信息系统的边缘户。
3.建档立卡之外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大病重病户、重度残疾户等特殊对象户。
4.因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或主要劳动力突发重大疾病、交通事故、水灾、火灾等偶发性事故,导致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引发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度缩减的户。
全县监测对象规模为建档立卡人口的5%左右,各乡镇(街道)原则上保持相应的比例规模,对于已经出现返贫和新致贫,且问题十分突出,短期难以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纳入建档立卡,享受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实施精准帮扶,确保稳定脱贫。
(二)监测内容。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开展监测。
1.家庭收支和生活情况。监测收入达标、收入稳定、大额支出等情况,即:监测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否达到最低标准;跟上年比,是否因疫情影响、因劳动技能缺失、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产业或就业收入下降的情况。同时,监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否存在下降的情况;是否存在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家庭产生大额支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继而导致家庭生活出现困难的情况。
2.“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情况。监测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脱贫监测户和未脱贫户的教育、健康、住房、安全饮水的政策落实是否连续稳定,是否存在返贫风险点;监测档外群众在教育、健康、住房、安全饮水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是否存在致贫风险点。
(三)监测程序。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开展,通过农户申报、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走访排查、相关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等途径,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监测对象,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1.村组日常监测。从4月份开始,全县所有有农业人口的村(社区)需确定一名包村乡镇干部牵头,由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长、包村乡镇干部、村支两委、村民小组长等干部负责日常监测,每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对本村开展1次全面摸排,并建立村级动态监测台账,所有负责日常监测的干部共同开会评定,将初步拟监测对象名单报乡镇审核。
2.各级预警监测。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县教体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残联等相关部门加强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由县扶贫办适时通报收入及“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存在短板问题户家庭的预警信息。同时对各级督查、检查、暗访、__发现的各类疑似问题集中由县扶贫办反馈。乡村两级负责受理群众自主申请。对县级反馈的疑似问题户和群众自主申请户,由乡村两级进行重点监测,并自收到信息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核查,乡镇召开党委会审核后上报县扶贫办。
3.乡镇初审研判。乡镇收到村级上报的监测对象名单后,3个工作日内组织乡镇包村领导、扶贫专干等完成入户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召开党委会审核研判监测对象易致贫返贫风险,按照因病、因学、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等易致贫返贫因素,建立乡级动态监测台账,进行分类预警,提出需要解决事项,原则上每月底前将监测对象信息报县扶贫办进行汇总,特殊情况随时汇总上报。
4.县级审定交办。县扶贫办根据乡镇上报监测对象名单,3个工作日内前完成大数据比对审核,对存在疑点问题及时反馈,由相关部门及乡镇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复核完成后由县扶贫办将拟监测对象提交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审定后的名单由县扶贫办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对监测对象需要解决的事项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交办相关职能部门,限期解决,并将解决落实情况15个工作日内报县扶贫办。
5.跟踪帮扶销号。未脱贫户和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由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承担帮扶责任,结对帮扶干部是具体责任人;有致贫风险点的非贫困户,由乡村两级明确帮扶责任人进行联络和帮扶,并负责跟踪需要解决的事项落实情况,待返贫致贫风险全部稳定消除一段时间后,按照村评定、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评估退出监测范围,县扶贫办及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销号管理,相关行业部门相应做好本行业信息系统数据更新。
三、帮扶措施。
保持现行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统筹利用政府、市场和社会扶贫资源,对未脱贫户和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加大扶贫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对有致贫风险的非贫困户用活用足各类普惠性政策资源,特别是可支持非贫困户发展的扶贫政策,在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和防致贫返贫实际需要的前提下,精准落实对监测对象的帮扶措施。
1.产业帮扶。坚持“四跟四走”路子,深化“四带四推”举措,优先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的监测对象,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优先带动监测对象发展生产。鼓励监测对象以土地流转、直接帮扶、委托帮扶、生产资料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收入。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动员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优先集中采购监测对象生产的农产品和带动监测对象发展的企业、合作社农产品。
2.就业帮扶。深化扶贫劳务协作,提高劳务就业组织化程度,加强就业信息服务,推动监测对象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组织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参加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其边培训边上岗。拓展建设扶贫车间,优先支持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就近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公益性岗位,新增和腾退的就业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监测对象,建立稳定的托底帮扶机制,促进监测对象稳定就业增收。鼓励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方式,动员监测对象参与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获取劳务报酬。
3.“三保障”与安全饮水帮扶。开展常态化控辍保学,确保监测对象学前教育、义务阶段教育无辍学;落实建档立卡监测对象雨露计划、助学金、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各项免补政策;对于监测对象中当年考取全日制专科、本科的大学生通过教育基金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并对大学阶段的监测对象安排勤工俭学岗位、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社会帮扶等多种渠道实现稳定就读。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等方式,帮助监测对象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经实施“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措施后,住院合规自付费用较高、影响基本生活、返贫致贫风险较高的,通过商业保险、临时救助、社会捐赠,确保得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有保障。对监测对象危房进行安全性鉴定,因地因户因人制宜开展危房改造或采取其他安置措施,确保监测对象不住危房。动态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加强水源点建设和工程管护,有效解决季节性缺水、提高供水保证率,重点帮助解决无劳动力监测对象取水困难问题,保障监测对象安全饮水有保障。
4.社会帮扶。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加大对防返贫致贫需求对接帮扶,引导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向监测对象倾斜众筹。深入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对监测对象进行帮扶。围绕“扶贫日”组织开展“我想有个家”等公益募捐活动,募捐资金主要用于监测对象。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助力帮扶监测对象。组织动员各类社工机构、志愿服务团队、社会爱心人开展监测对象帮扶志愿活动。积极开展“扶智扶志”“四扶四建”、创办“爱心超市”等活动,通过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激发监测对象内生动力。
5.综合保障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养老保险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并及时足额落实补助资金。对因病、因残、因灾等意外变故返贫致贫的家庭,及时落实健康扶贫和残疾人、灾害、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于单独分户生活的老人户,由乡镇负责向县民政部门和其法定赡养人反馈,签订赡养人、被赡养人和村委会监督的三方赡养协议,履行赡养义务。对有条件但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由乡镇和县司法部门配合,通过公益诉讼落实。对因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通过诉讼维护权益的,由县司法部门组建“流动法庭”、“院落法庭”,简易程序,快速处置。
6.防贫保险。多渠道筹措帮扶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为监测对象购买精准防贫保险,并参考脱贫收入标准设定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赔付启动线,实行阶梯型保险赔偿。
四、工作要求。
(一)压实各级责任。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并承担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县长为第一责任人。县直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落实好行业扶持政策。乡村两级要具体抓好监测对象识别上报、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要加强对监测对象的帮扶和联络,做好监测跟踪。
(二)强化作风纪律。依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现有成果,充分发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作用,加强监测对象家庭信息、收入状况等信息共享,同时结合脱贫质量“回头看”等入户排查整改等工作,防止重复入户采集信息,尽量减少填表报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县乡村三级要严格按照监测标准和程序精准识别对象,做到符合条件的应纳尽纳、不符条件的一个不纳,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弄虚作假。
(三)严格监督检查。将防止返贫致贫和帮扶工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年底考核范围,同时县扶贫办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地各单位识别、帮扶、退出等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并将日常监督检查情况纳入年度考核重要依据,对年度考核或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贯彻落实不力、责任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的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责任倒追,严肃追责相关单位和个人,坚决防止出现返贫和新的致贫,以过硬的质量保证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省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和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会精神,强化返贫预警监测,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按照《**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和《宜宾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结合当前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和处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确保全镇所有脱贫户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实现稳定脱贫、边缘户不致贫,有效防止出现新的绝对贫困,实现“零返贫、零致贫”目标,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夺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一)监测范围。
1.国家扶贫开发国子系统(以下简称为“国子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边缘户。
2.除国子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之外的脱贫户。
3.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致贫风险的非建档立卡农户。
(二)三色管理。
1.红色监测对象。国子系统2019年库中已标注的脱贫监测户和已录入的边缘户。此外,预估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或因自然灾害、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且“两不愁三保障”任意一项有可能不达标的农户,若为脱贫户则在国子系统中标注为新增脱贫监测户,若为非建档立卡农户则在国子系统中录入为新增边缘户。
2.黄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年人均收入大于等于5000元但低于10000元的脱贫户。
3.绿色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均达标,预估年人均收入大于等于10000元的脱贫户。
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监测对象的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县、镇、村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监测、靶向预警的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利用国子系统、建档立卡手机app、**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为“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工具,结合适时入户走访,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并在大数据平台上完善相关信息数据。监测对象不申请,评定工作不宣传,结果不公示。
(一)初筛初定。
三种方式齐驱并进,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1.全面摸排。以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为主,各级扶贫干部、帮扶责任人为辅,通过“先集中一次、后每月一次”方式入户走访、电话、微信联系脱贫户和易致贫户,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重点掌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发现有返贫风险或致贫可能的,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镇,由镇组织核实后确定初步监测对象。2.收集发现。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帮扶责任人、镇扶贫干部及时收集脱贫户、易致贫户反映的生产生活困难情况,并上报镇,由镇组织核实后确定初步监测对象。3.比对筛选。县扶贫开发局建立与行业部门数据交换机制,至少每季度一次交换比对住建、教育、卫健、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掌握的脱贫户、易致贫户数据信息,将比对研判结果反馈镇,由镇组织核实后确定初步监测对象。镇及时将上述三种方式确定的初步监测对象名单发到相应村。
(二)准确锁定。
三级联动,自下而上锁定对象,从上到下落实任务。
1.村级预判。村委会收到初步监测对象名单后,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等人员召开专题会进行会商,提出预判意见上报镇。
2.镇审核。镇收到预判意见后,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审核,并将结果上报县脱贫攻坚办。
3.县审定。县脱贫攻坚办对审核结果进行复核,形成书面审定结果并反馈给镇,镇根据反馈对象名单组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开展动态监测。
(三)规范建档。
由镇组织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干部,对县审定名单进行分类建档管理。红色监测对象在国子系统中录入为新增边缘户或标记为脱贫监测户,省扶贫开发局将把国子系统中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导入大数据平台,形成各级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台账;黄色监测对象由镇村同时建台账管理;绿色监测对象由各村自行建立台账管理。
(四)动态监测。
村两委或驻村帮扶干部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要实地入户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对“两不愁三保障”出现缺项的,由村两委或驻村帮扶干部及时在大数据平台上标注预警,镇初审后报县脱贫攻坚办审定预警监测对象,县级脱贫攻坚办根据其具体困难反馈至相关县级行业部门。若预警对象原为黄色或绿色监测对象,则先在国子系统录入为边缘户或标记为脱贫监测户,待导入大数据平台后按上述步骤标注预警。
(五)分类帮扶。
1.红色监测对象。以“补”为主,对照当年脱贫标准补齐短板。对县脱贫攻坚办审定的红色预警监测对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开展帮扶:对于收入不达标的通过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合作社务工等途径增收,对收入不达标且无劳动力的由民政部门加强兜底政策扶持,并帮助其流转土地增加收入;对于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保障方面不达标的,由水利、教体、卫健、住建等相应部门落实帮扶政策补齐短板。完成对标补短后,行业部门在大数据平台中提出销号申请;县脱贫攻坚办组织核实后,在大数据平台中批准销号;销号后,县级行业部门在本行业信息系统内及时更新。
2.黄色监测对象。以“扶”为主,根据监测对象劳动力状况和收入结构,制定帮扶措施。主要通过就业创业培训、种植养殖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造血”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壮大产业规模,多元促进增收,提高脱贫质量。若监测等级升级为红色,则按红色监测对象开展监测和帮扶。
3.绿色监测对象。以“引”为主,加强扶志扶智教育,推广星级评分、道德积分等激励机制,树立脱贫榜样。若监测等级升级为黄色或红色,则按黄色或红色监测对象开展监测和帮扶。
(一)制方案,抓排查。各村于3月23日前制定本村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在3月29日前完成所有户入户调查工作(完成附件2、3),4月3日前完成红色监测对象村级预判工作,4月6日前完成红色监测对象镇级审核工作,4月10日前完成红色监测对象县级审定工作(完成附件4)。
(二)及时评,同步录。4月15日前,完成新增红色监测对象的信息录入工作(完成附件5)。4月20日前,完成黄色、绿色监测对象台账建立工作。
(三)强监测,补短板。本年度内每月开展一次动态监测,及时制定每户补短和帮扶措施,切实做好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工作。6月底前,全面完成红色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全面销号。
(四)抓巩固,提质效。7至12月,对当月监测新发现的红色预警监测对象,及时落实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要立行立改,及时销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各村要将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重要举措,充分运用大排查成果,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村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实施方案,细化完善帮扶措施,建立健全动态帮扶机制和限时办结销号制度。
(二)加强统筹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各村要认真做好监测对象的摸底和动态监测工作,落实预警监测对象的对标补短和帮扶救助。
(三)强化督查问效,跟踪问题销号。镇扶贫办将此项工作纳入督查考核重要内容,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予以通报,对影响全镇脱贫攻坚任务的严肃问责;5月起,各村每月8日前将上月防止致贫返贫监控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报镇扶贫办,镇扶贫办据此开展暗访督查,通报发现的问题,并跟踪问题整改情况,直至问题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