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民族团结问题的现状分析(模板12篇)

民族团结问题的现状分析(模板12篇)

时间:2024-01-10 08:24:02 作者:翰墨民族团结问题的现状分析(模板12篇)

民族团结是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科学规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团结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民族团结方面存在问题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政治社会稳定,促进人民生活改善提高,确保各项事业取得不断的进步与提高,我局制定计划方案与措施。

一、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各民族心连心、共呼吸、共命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的指示精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维护民族团结,在民族节假日给贫困乡村的农民送去了米、面、油、衣服等生活日用品,想他人所想,我们这一方法提高了一部分分裂主义人士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让他们体会到只有搞好民族团结才能共同走上致富路。

二、认真学习关于民族宗教的政策,组织干部职工互相学习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做到互相了解,便于沟通,组织开展和参加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并评选出民族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宣传民族团结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的事迹,形成人人都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爱护民族团结的社会风尚。

三、认真学习《民族区域自治法》积极开展密切联系各族人民群众,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自觉遵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各族群众做实事,办好事,积极参加两个文明建设“三优一学”活动。

四、要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使之深入人心,每周五下午利用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民族团结教育及“三个代表”和十七大精神,使各民族干部职工“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做到每一个干部职工都努力做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每一个干部职工都自觉遵守民族团结公约。

坚持四个维护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影响团结的人民内部矛盾。

就国内而言,民族问题已出现了四个转变,即:由个别问题向多个问题转变;局部问题向社会问题转变;简单问题向深层次问题转变;农村问题向城市问题转变。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要落实好十六大提出的目标任务,针对当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结合民族问题反映出的四个转变和昆明民族工作的实际,各级领导,特别是民族工作部门,必须坚持一个方针,突出两个重点,本着三句话,采取三种方法,按照四个要求,坚持四个维护,建立四个方面的常效机制,争取做到五个一,六个结合,七个立足于,把民族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为新昆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坚持一个方针:“团结、教育、疏层、化解”的方针,突出两个重点。1、刑事案件处理不当引发治安案件;2、治安问题处理不及时造成突发事件,引起民族问题。本着三句话,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上访要本着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也就是说对于突发事件,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对于群众反映合情合理合法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尽量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给当事人有一个明确解决的时限。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与现实政策法规和实际情况不符的,或者是有出入甚至出入很大的,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不能乱开口子。对群众要求领导和部门协调并调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现场交办工作。当然,凡是突发事件,群体上访,都有幕后煽动者、操纵者、组织者,都有唱红脸的、白脸的、黑脸的,对于这类人,该当场批评教育的要批评,一时不能解决的,事后要把帐记下来,调查摸底,搞清事实真相,个别教育。

促进民族团结的办法:

l、不能把个别问题和仅凭某桩事,轻易往民族问题上拉,加大解决的难度。

2、不能把非对抗性的矛盾说成对抗性矛盾。

3、不能把非对抗性矛盾激化为对抗性。

坚持四个维护的原则:

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按照四个要求:

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要做到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

建立四个方面的常效机制:

一要建立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要在当地民族问题上负总责,

在增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上下功夫,经常过问民族工作,靠前解决棘手问题,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民委制定的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书》。各级党政部门要有一名领导分管联系民族工作,在重点地区,重点地段,重点单位,重点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团结稳定、矛盾纠纷排查队伍。形成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民族工作部门具体抓,各部门配合抓的常效机制。

二要建立严格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就当前的情况看,传统的单位制度已被打破,村和社区日益成为各民族生活的基本单位,这就要求各级干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抓好民族工作。

一方面要建立工作网络,在“热点”、“难点”、“重点”地区设信息员和调解员,对重点村(社)、重点街区、重点户、重点人群强化宣传教育,形成县、乡(街道、办事处和镇)、村(居委会)四个层次抓民族关系协调的工作网络。

另一方面要建立市民委每半年,各县(市)区民宗局每季度,乡、镇、街道、办事处每月,社区每半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会,调查摸底,全方位收集掌握矛盾纠纷苗头,认真研究调处预案,明确调处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一步增强疏导化解矛盾纠纷的针对性、具体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其次,对所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调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加强上下联系,互通情报,使之上下贯通,形成反应敏捷的信息渠道。

三要建立处理民族问题的有效机制:

1、一是定性要准确,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是个别或者哪几个人的事就解决那个或那几个人的事,是哪个民族的事就解决哪个民族的问题,是刑事案的就按刑事案件处理,属民事的案件就按治安条例调处,是交通事故的按交通法规调处,不能借口民族问题放宽处罚;也不能歧视或者带某种偏见加重处罚。二是回汉之间的冲突,属民族关系问题,更不能把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肇事,说成民族问题。

2、力争做到五个一,一个矛盾纠纷,一个调处班子;一个调处方案,一个责任领导;一个调处期限进行调处。

3、要坚持六个结合。

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要做到:经常性与定期性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确定调处单位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相结合;疏导化解矛盾与严格依法办事相结合;尊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处理民族问题与依靠本民族干部及宗教界人事做工作相结合。

4、要力争七个立足于调处矛盾纠纷时,要立足于争取群众的大多数;立足于缓解矛盾;立足于防止事态扩大;立足于防止事态产生连锁反映;立足于迅速控制事态;立足于抓早抓小;立足于一次性解决问题。

5、要与当地少数民族干部和宗教界人士交朋友,各级领导,特别是民族工作部门的同志,要经常和少数民族干部和宗教界人士交心谈心,帮助少数民族地方干些实事,要加深交往,增进情谊,把工作做在平时,那怕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走动,拉拉家常。总之平时关系好了,一旦发生矛盾纠纷,调处起来就容易得多。

四要建立依法维护民族团结的机制。要不断完善民族法规体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对触犯法律的,不管是哪个民族,都要绳之以法,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民族团结存在的问题

今年,xx市经委按照《xx市2010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点》文件要求,紧紧围绕“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的主题,在全委广泛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xx市2010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点》下发后,经委党委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组织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此基础上,党委及时研究制定了《xx市经委2010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和方法步骤,要求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与党建、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为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经委党委把创建工作纳入本单位各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3次召开会议,研究创建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月活动的安排意见》和《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等文件,安排创建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分别召开会议,学习传达党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制定创建工作的安排意见,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领导机构,狠抓工作落实。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组织督查组对我委的创建工作开展督查,促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

事务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

    积极为民办实事在创建工作中,我委坚持把解决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问题和为民办实事作为创建工作是否取得实效的标准。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泛征求意见,查摆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落实,努力为各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全委广大干部职工及离退休老同志积极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向玉树来宁的朋友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使他们感觉到我们和玉树人民心连心,共渡难关。

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我委积极借鉴探索,不断建立健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具体为:

一是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制。我委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领导结构,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责任,与党建和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积极解决创建工作必要的经费,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建立了学习教育机制。党委中心理论学习组将民族团结进步学习教育纳入学习计划,不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每年9月份坚持组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月活动,集中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我委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施教,广泛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全委营造“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氛围。三是逐步建立了促进发展机制。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纳入长远规划,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积极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最急、最需、最缺、最盼的问题。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创建工作,促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的生活。

四是健全了监督检查机制。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查组,对本委的创建工作开展督查,年终对创建工作进行验收。委创建办经常性地实施督导,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开展工作交流。从而促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

五是不断建立了表彰激励机制。定期召开表彰会,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积极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先进事迹,推动创建工作广泛深入开展。

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我委认真研究部署创建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机制,切实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工作,并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使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是:对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创建工作力度不大;学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在健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长效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不懈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各级党政干部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的再教育;对各族群众坚持不懈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使其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宗教界人士不断进行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教育,增强依法开展宗教活动的自觉性;对青少年学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继续认真查摆和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查摆和解决影响先进文化发展、制约群众转变观念、改善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不懈为民做好事、办实事,不断解决群众最急、最需、最缺、最盼的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为民出实招、办实事、办好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把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完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长效机制,不断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促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牢固树立发展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创建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不断丰富创建工作的形式,拓宽创建工作的内容,使创建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状及对策

进一步把民族团结进步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重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入手,切实为他们排扰解难。扎扎实实地办好事、办实事。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为进一步贯彻学习中央和我市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精神,更好地做好我市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中共山南市委员会山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南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山委〔2019〕91号)文件要求我局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目标,狠抓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工作。以《实施方案》为重点,不断提高全局职工素质,认真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现将我局2020年创建民族团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我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解释,贯彻落实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精神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新西藏”的讲话内容,认真学习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内容,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局面。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创造,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把民族团结教育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结合起来。同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扶贫帮困、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

1、层层动员,广泛发动。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局认真贯彻学习牢固树立“三个不离开”、“五个认同”和“五个维护”的思想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动员,局领导亲自作动员讲话,并作出周密安排部署要求每位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的带头人。在全局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解释,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采取个人自学与单位组织学习、学后讨论、谈体会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民族团结活动。不断开展民族团结的新局面,我局以平安山南建设宣传活动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民族工作和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结合我局实际,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既陶冶各族群众的精神生活,又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很好的教育。通过典型引路,大力表彰先进,不断推动我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向纵深发展。

4、以扶贫帮困为重点。切实为群众大办好事、实事,不断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新篇章。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始终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以实际行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不断推动民族团结向纵深发展。我局党支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部署、大张旗鼓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全局职工团结奋进,真务实按照当前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努力为各族群众谋利益。进一步把民族团结进步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重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入手。切实为他们排扰解难,扎扎实实地办好事、办实事。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办好事,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深入的有效途径。是做好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努力进一步开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强调“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创新方式载体,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广西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全区各高等院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须站在国家高度,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主阵地和先锋队作用。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区。高等院校作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对照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广西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仍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抓紧抓实,努力补齐创建工作中的短板。

(一)主题还不够鲜明突出。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为我们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特别是《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创建工作的主题,但我区高校在创建工作具体实践中,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工作还不够紧密,挖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的内涵还不够深入,将创建工作主题与壮族自治区的特点结合起来落实方式还不够新颖,不能很好发挥创建主题的引领作用、导向作用。

(二)内容还不够丰富多样。《意见》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点任务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等,并对创建工作作出明确具体要求。但实践中,各高校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容把握得还不够准确全面,没有紧扣新时代特点丰富创建内容,仅局限于宣传教育层面的老调子、老套路;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时代内涵和民族特质,对创建工作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差异性和同一性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特别是在提升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水平、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还没有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战略举措。

(三)形式还不够创新鲜活。《意见》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形式作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工作中没有抓好结合、整合、融合这篇文章,未能顺应新生代需求,用好信息化手段。在加强教育上局限于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在改进宣传上局限于传统“三板斧”,没有很好地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加强“滴灌式”宣传,在创新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打造网上创建工作平台上成效还不够明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还处在原生态层面,主要体现在“三交”活动的规划性和策划性不强,各民族学生日常交往交流均为自发性、习惯性居多,缺少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入脑入心的活动载体和形式,各民族学生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活动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四)质量水平总体还不够高。《意见》对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很多高校对如何提高创建工作水平还没有清晰的思路对策。有的还是按照老套路、老观念和旧思维来抓创建,拿不出新思路新举措,想不出新办法新手段,也搞不出新载体新平台新机制。创建工作领域向纵深拓展不够,重心还没真正下沉到院系、班组,在资源分配、力量投入等方面也没有很好地向院系、班级倾斜。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和示范单位建设上,还没有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没有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

我区各高校积极探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在广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育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创建工作日益深入,制约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和提升质量的因素日趋凸显。

(一)缺乏齐抓共管的创建合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开展创建工作在资金资源、人员力量、部门协同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约。目前我区大部分高校只有统战部门专职负责创建工作,党(校)办、宣传、学工、团委和各院系等部门配合,但各部门工作人员力量不足,往往疲于应付,特别是在部门协作上,难以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基本上处于单打独斗状态。“一把手”负总责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和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没有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上下协调联动、师生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二)缺乏坚强有力的创建基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参与主体具备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策常识。高校开展创建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在校学生,但在校学生受到多元化思想影响和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在政治意识、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等方面相对薄弱,因此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强烈,尤其需要在创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加以引导。同时,广西作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后发展地区,一些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经济条件还不宽裕,中小学阶段接受的素质教育不充分不全面,故主动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还不够高。

(三)缺乏开拓创新的思路理念。当前,广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数量日趋增多,民族成分也越来越多,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高校创建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思维。比如,在创建内容上,还局限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创建水平等内容缺乏系统谋划思考,导致创建工作内容单一单调;在创建载体形式上,还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板报宣传,利用新媒体新载体新平台开展创建工作还没有形成气候,实践训练、实践锻炼等新形式还没有标准和规范,特别是让各民族学生踊跃参与的创建方式和活动少之又少,难以适应各民族学生多元化需求;在创建质量水平上,对创建活动的成效重视不够,满足于课程教过了、活动搞过了、会议开过了,没有对创建工作成效进行后期评估。

广西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约占全区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0%。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无论是创建内容和途径,还是创建形式和载体,都需要突出民族特点和时代要求。

(一)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一是构建立体式常态化宣传格局。高校开展创建工作宣传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特点,要充分结合受众群体集中、认知水平和领悟能力较高、宣传场所固定等实际,立足新时代新要求,跳出传统宣传套路,不断探索宣传工作新思路新举措。要充分用好传统宣传载体,用活新媒体自媒体,构建橱窗、板报、广播、网络等立体式宣传格局,使创建工作宣传有文字、有声音、有图像、有影视,努力营造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浓厚氛围,让广大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自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形成创建工作强大合力。二是构建形式多样的教育平台。打造多种社会实践教育模式,常态化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红色教育实践和各民族学生交友联谊等活动,深入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开展专题调查研究,让广大学生切身学习体验广西丰富的民族风俗文化和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熏陶,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现实感和有效性。三是拓展宣传教育渠道空间。与时俱进地创建宣传教育专业app、专题网站以及专用微信公众号,进一步丰富网络课程、云课堂、微课堂等载体内容,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进一步丰富活动载体。一是开展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坚持以民族节庆为载体,积极推进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特别是“壮族三月三”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特的文化视角、丰富的民族内涵、广泛的民众参与,成为传承和弘扬我区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各高校要充分用好“壮族三月三”等各类节庆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更好地交往交流。二是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要精心组织创作民族文化精品,充分展示我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激励各民族学生共同团结奋斗。三是创新扶贫资助模式。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强结合起来,创新帮扶方式和措施,通过设立专门的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奖学金,以及开设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等途径,大力帮扶少数民族学生,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后顾之忧。同时,注重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创新创造创业实践等活动,让他们各方面素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进一步提升创建工作水平。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校党委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性,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加强学校党委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副书记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基层党组织共同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选树创建工作示范典型。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抓好统筹结合文章,注重强化政策保障,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不断加大培育和选树示范、模范的工作力度,注重向院系和班级基层一线倾斜,充分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在创建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权益。高度重视保护少数民族学生的正当权益,后勤部门要在饮食起居等方面落实好保障措施,教学管理部门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效,学校资助管理部门要优先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校园综治部门要切实保护少数民族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健全完善的少数民族学生权益保障制度机制,不断夯实创建工作的群众基础。四是加强创建工作考核指导。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考核,强化教学质量评估,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质量水平。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年度考核内容,加大绩效考核权重,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摘要:近年来,海南州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作为统揽全局、引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总抓手,精心谋划、主动作为,创新推动、载体承带,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工作有声有色,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本文针对当前海南州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尝试提出对策建议。

青海省委、省政府从青海省情出发,提出“三区”战略,制定出台《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纲要》,这是推动青海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青海长治久安的固本之策,是提高党在民族地区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牵引性,是现阶段加快新青海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精神,结合海南州实际,海南州充分发挥“一把手”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积极有为、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创建活动。

1.教育引导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仍存在宣讲重点不突出、宣讲对象难集中、宣讲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有的乡(镇)、村(社)和个别机关单位依然存在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視,思想教育引导工作零敲碎打的现象。

2.社会矛盾纠纷千差万别,复杂程度多种多样。这些矛盾纠纷,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是跨地区和部门,有的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依据,处理、协调难度较大,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等,表明维稳形势依然不容轻视,稳控压力仍然很大。

3.区域特色仍不够鲜明。各地、各部门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盘点了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的一些具体工作和任务,进行了责任分工,但对影响当前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活动的突出问题梳理得还不够清晰,重点工作把握还不够到位,推进措施还缺乏足够的力度,存在创建活动与中心工作相脱节的现象。

4.寺院管理干部队伍比较年轻,缺乏政策水平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与其工作任务和形势要求不相适应,工作中“难以融入、融入不深”的问题还较突出,寺院管理任务仍然艰巨。

5.“三基”建设方面,宣传动员还不够广泛。由于基层基础工作整体比较薄弱,基层组织不健全、基础工作不扎实、基本能力不够强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来扭转,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海南州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下一步仍然坚持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为抓手,把握重点任务,狠抓责任落实,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1.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握好党的新时期民族工作方针、政策。

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们制定了出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学习好、领会好、把握好会议精神,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干部群众的首要任务,只有全面正确的掌握会议精神,才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决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才能坚持和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我们要采取大小会议宣讲、集中讲座辅导、进村入户讲解、个人自学问答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深入学习,统一思想,把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2.发挥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支持和援助,大力推进地区经济发展。

海南州有水电、矿产、农牧业、旅游、太阳能等资源优势,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做好资源开放利用这篇大文章,要发挥好对口援南机制,深化与对口援南省市的协作与交流加快地区经经济发展。特别是要争取实施差别化支持政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城镇化提档升级,使海南州城镇发展更具特色和活力。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推进海南州全方位开放,要注重加强与国内外文化旅游等交流合作。

3.整合资源,严格标准,协同发力,努力提高民生水平。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州职业教育发展,加强“双语”教育,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少数民族特色技能型产业,完善并落实各族群众创业扶持政策。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事业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

4.深化合作,多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各民族干部群众和谐相处、融合发展。

促进各族群众有序流动,支持州内群众到内地就学、劳务输出、经商等形式走出去。培育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优化小区安置点、村组楼栋的人口结构,合理配置行政、教育、文化等资源,科学布局宗教活动场所,引导分流“择族而居”和“围寺而居”现状。支持各民族群众联合创业,依法保障各民族婚姻自由的权利,鼓励各族群众节庆互动交流,共建共享美好社区。创建办要与文化、体育、妇联、共青团等成员单位加强协调,紧密合作,多开展一些各民族干部群众都能参加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各民族干部群众融合发展的自觉性。

5.树立信心、培育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各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用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做到讲得清、道得明、听得进、全覆盖,使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和民族观,讲政治、明是非、守底线、遵法纪。

支持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积极打造藏绣、石雕等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鼓励民汉优秀文化作品互译,加大适合少数民族群众阅读的双语书籍出版力度。实施赛宗寺、石藏寺及宗日文化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抢救保护拉伊、则柔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

6.健全法规,完善民约,提高管理民族宗教事务能力。

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积极推进“法律七进”活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维护法律尊严,懂得法律面前民族成分无特殊、宗教信仰无特殊、职业身份无特殊,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完善有关民族宗教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和规范藏传佛教寺院“三种管理模式”。

按照州委《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纲要》的部署,以法制化、制度化推进创建工作纵深发展,在“五个巩固提升”和“五个深入推进”上下功夫见实效,着力落实10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八年创先进”的工作目标,实现创建工作常态化。进一步总结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并提升到制度层面加以固化,形成推进创建工作的制度链条和长效机制。

8.落实责任,明确任务,不断切实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坚持创建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健全州县乡三级创建办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调查研究等运行机制,完善创建考核办法、验收细则、评选表彰等制度措施,保证创建工作力量不减、制度健全、高效有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雷霞(1988--)女,汉族,青海互助人,中共海南州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

今年以来,静宁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央及省市统战部长(民宗局长)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宣传载体,全面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着力促进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民族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水平,全力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为建设富裕美丽文明活力平安静宁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4月8日-9日,平凉市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动员大会及“陇东南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区”联创共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之后,及时传达学习市上会议精神,并先后多次召开统战部长办公会议及部务会议,认真研究市上《创建方案》和《重点任务落实方案》,成立由县委统战部长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乡镇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静宁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照承接市上分配的工作任务,反复和乡镇部门对接,讨论修改审定《静宁县参与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工作任务和时限要求。4月25日召开县委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会议,县委书记王晓军同志出席会议并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重点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会议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责任,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动,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党委(组)会议研究部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少于2次,确保民族工作始终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要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巡视巡察的重点事项,纳入民主生活会检查剖析的重要方面,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党委目标考核和文明单位评选测评中的权重;要坚持宣传教育为根本手段,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5月7日创建领导小组召开全县参与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动员大会,印发《创建方案》及相关资料,对创建工作做出全面的安排部署。

4月25日召开县委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

作了全面安排部署。

5月7日,全省第18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视频动员会在兰州召开,县委书记王晓军,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王宁香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在静宁分会场参加会议。

二、丰富宣传载体,营造浓厚氛围。坚持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域推进,全力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军(警)营、进宗教场所、进两新组织“八进”活动,在全县掀起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的热潮。在静宁电视台、静宁门户网、静宁发布等主流媒体和静宁统战公众号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民族宗教工作政策和全省第18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主题。在阿阳路、北环路、中街等县城主街道制作并悬挂“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丝路重镇石榴红,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标语横幅50余条,对接运管局在270余辆城市公交、出租车电子屏加载“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电子标语,向干部群众发送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手机短信3万余条,制作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展牌20个,印制宣传资料5000余册,营造了浓厚的宣传创建氛围,形成了“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方位多途径立体式宣传格局。

三、坚持典型引领,提升创建水平。严格按照全市“1188”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计划,认真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润心”“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基层治理”“民族团结进步+生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宗教管理”“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八项行动及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军(警)营、进宗教场所、进两新组织“八进”示范创评活动,年内计划共确定创建各级各类示范典型18个。计划把司桥乡争创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把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争创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示范基地),把市场监管局、庙川社区、北环路社区、阿阳小学、平凉机电工程学校、德美集团争创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巩固提升城市社区、德顺小学两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成果。打造站院北巷民族团结进步一条街、南滨河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教育园区民族团结进步生态示范园区等示范点,全方位宽领域推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平凉市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提供坚强有力支撑,为“十四五”时期争创全省民族团结示范县奠定良好的基础。创建领导小组建立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定期督查和随机抽查,对各乡镇各单位创建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掌握,督促各创建单位认真认领工作任务,严格对照创建指标逐项落实,确保创建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确保全县创建工作高标准达标完成。

四、拓展创建载体,深化创建内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总要求,坚持以融入陇东南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区为契机,保护与传承创新伏羲文化、成纪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好静宁红色资源,计划打造成纪文化城民族团结主题公园,计划在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打造集教育、参观、学习为一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依托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站院清真寺精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展厅。安排各创建示范点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民族联谊交流、互帮互助活动,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扎实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民俗风情、红色旅游等文旅活动,引导各族群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健康向上、理性平和、科学文明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情趣。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扎实开展“为党旗添光彩、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计划在曹务镇店子村实施少数民族发展项目1个,为帮扶的古城镇齐岔村4个社安装太阳能路灯16盏,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群众,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制定举办“石榴杯”讲好红色故事、促进民族团结有奖征文活动和石榴杯”民族团结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持续扩大政策宣传面。共安排宣传氛围营造、宣传月启动仪式、文艺节目展演、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讲、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举办“石榴杯”民族团结征文比赛、“石榴杯”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开展“为党旗添光彩、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尔德节”慰问、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等十项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着力打造“民族工作月”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进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5月10日市民宗委主任牛维维一行到静宁县专项督查。

首先,感谢县委、县政府以及民族宗教部门长期以来对我镇民族工作的关心,并在项目资金安排、工作指导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中课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中课镇地处西盟新县城北面的库杏河流域两岸,东与澜沧县的竹塘、雪林、木嘎乡三个乡相接,南与勐梭镇相连,西与勐卡镇相连,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5.93公里,国土总面积313.3平方公里。全镇辖有中课村、班箐村、窝笼村、嘎娄村、永不落村等5个村民委员会共50个村民小组,共有3748户11195人,其中农业户数3439户10596人,占总人口的94.65%。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课镇牢牢抓住西盟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重大战略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中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建设为重点,把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的脱贫致富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全镇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境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为确保我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顺利实施,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镇属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中课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镇党政办,分管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二)创新思路,科学谋划。坚持因地制宜和科学布局,从中课镇地处边境山区,社会贫穷、落后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在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社会事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关系和谐五个方面作出示范;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边疆繁荣稳定三个方面实现新跨越。制定了《中课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建设格局。

(三)结合实际,统筹发展。围绕我县提出的“重点实施五大示范、统筹推进三大工程、积极探索两大创新、着力实现三大跨越”的思路,及时协调、加快推进中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项目建设,以“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协调推进、抓好落实,抓重点、抓亮点、抓试点”的要求,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扬基层干部和各族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努力,打造好中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这一品牌,为全县示范创建工作作出表率。

(四)围绕主题,狠抓落实。紧紧抓住我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机遇,把项目作为促发展、促民生、促和谐的一件大事来抓好。一是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重大意义、政策措施、进展成效的宣传,加强对中课示范镇建设新举措、好经验、好典型的宣传,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方式,使示范建设更加深入人心,为示范建设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示范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把每项责任目标具体落实到部门。三是积极争取省、市、县扶持资金,优先向我镇示范建设项目倾斜,与美丽村寨建设项目相结合,整合财政、农业、林业、扶贫等部门资金,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强化政策扶持,提高资金使用率和建设效益,确保我镇示范建设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五)组织有序,高效推进。一是紧紧围绕打造特色产业开展创建工作,在项目规划时严格定位重点打造特色优势产业,2015年底,完成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投资2585万元(省级资金30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00万元,县级整合及群众自筹2067.3万元)。省级资金300万共扶持甘蔗种植4500亩、茨竹种植500亩,市级资金100万元共砂仁种植833亩,核桃种植1400亩,实施8公里砂石路建设。二是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2016年投资200万元实施嘎娄村二组和永不落村一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三是继续巩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不断加大对永不落村六组、窝笼村六组的项目管理和建设投入,继续打造成为我镇示范典型。窝笼村六组2016年被上级评为“民族特色村寨”。

中课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为平台,打造了民居有特色、产业强、环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谐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组。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中课镇积极推进示范创建项目,打造了体现特色发展及民族关系和谐的示范创建工程典型。

(一)民族经济稳步发展。根据我镇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经济落后的实际,始终注重发展民族经济,夯实发展基础,培植优势产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6年末,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696万元,同比增长11.4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53.62万元,增长14.7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18万元,增长11.66%;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农田面积26059亩,同比增长0.32%,实现粮食总产量637.04万公斤,同比增长0.47%;橡胶面积12961亩,产量184.41吨,产值151.22万元;核桃面积13474亩,产量6.68吨;甘蔗面积10376亩,榨季产量37481.45吨,产值1630.44万元;生态茶园面积1932亩,茶叶产量152.69吨,产值213.77万元;茨竹面积3079亩;咖啡面积887亩。

(二)民族文化繁荣进步。认真做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工作,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一是加强民族文化阵地建设,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镇目前共有文化活动室47个、农家书屋5个。全镇50个村民小组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广电网络全覆盖,切实解决了群众活动难、看书难、看报难、上网难等问题。二是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全镇目前共有农村民族文化宣传队6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3人。创作了《头箍女人》、《中课印象》、《中课随想》等优秀佤族原生态音乐舞剧,并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演出任务,为我镇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投资126万元完成拉勐纪念碑建设,有效推进班箐村二组民族特色旅游点创建工作。

(三)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始终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重点做好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工作,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16年,共发放各种救助救济金16.6万元、城乡低保金47556人次5134.26万元、“五保金”23人次4.28万元、养老保险金8932人次76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覆盖率均达99.84%。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导向,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全面实施完成2508户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实现154户530人脱贫出列,完成了一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产业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我镇林地面积368379亩,森林覆盖率69.59%。围绕建设中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牢牢把握“在保护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的总体思路,在加快建设中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的同时,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2016年,共完成中低产林改造1299.4亩、专项规划造林596.8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00亩,完成沼气池456口,发放节柴灶150台,兑现各项林业惠民资金134.36万元;同步推进乡村亮化、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众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2016年中课镇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

(五)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中课镇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干部路线,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长远大事来抓。目前,中课镇党政机关共有少数民族干部职工40人,占全镇干部职工总数的78%;少数民族科级干部8人,占全镇科级干部总数的67%;少数民族公务员18人,占全镇公务员总数的72%;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基本相适应,达到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

(六)民族关系更加和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中课镇在县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与弘扬阿佤民族“拉勐”精神结合起来,提出了“忠诚、团结、奋进、和谐”的新“拉勐”精神,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在全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逐渐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2016年,我镇共开展各类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宣传8次,1700人次参加。在全社会弘扬“维护民族团结光荣、损害民族团结可耻”的良好风尚,为我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镇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使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我镇在推进示范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作用不明显;二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问题备受关注;三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薄弱,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四是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筹措难、落地难的瓶颈尚未有效破解。由于我镇财政困难,示范镇建设资金投入能力有限,加之县级部门资金用途及下达项目时间不统一,整合资金存在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完善中课示范镇建设措施和工作机制,立足于用实际行动,推动中课示范镇建设。一是紧紧围绕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育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关系和谐五个方面作出示范性作用,全面推动中课示范镇建设取得新突破;二是加强宣传,进一步调动全镇力量参与示范建设,同时,加强对典型经验的收集整理并积极开展宣传;三是抓好示范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嘎娄村二组、永不落村一组两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为全镇做出示范;四是进一步加大产业培植力度,坚持把培植壮大特色产业作为示范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在突出产业特色,增强产业竞争力、支撑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增强示范镇建设发展后劲,为中课镇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大了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促使本单位各级干部主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之中。二是利用各种会议对职工进行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通过宣传海报、led屏的方式,提高了职工开展创建活动的透明度,使创建活动有效地在本单位开展,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二、在创建活动中,我单位始终围绕祖国的统一,以民族团结稳定为主题,在创建活动中切实依法维护了少数民族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民族的团结与稳定,由于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少数民族职工参与社会各项经济活动日趋频繁。

三、为使创建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我单位将继续做好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工作,依法切实地维护好少数民族同胞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工作,为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全面实现小康奠定好基础。

民族团结方面存在问题

县民族团结目标管理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族工作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市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三次命中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始终坚持以“促进科学发展、扩大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施甸”的目标,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握好宣传重点,突出阶段性特点,紧密联系全县民族宗教工作实际,围绕“为民服务、改善民生、统筹管理、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主题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现将一年来我县民族团结目标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充分认识到做好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搞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按照年初召开的省、市相关民族工作会议的要求、任务和目标。采取各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并结合我县民族团结稳定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的实际,研究制定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全县民族团结工作。

(二)健全机构,充实人员。

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人员变动调整充实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全县13个乡(镇)也相应地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分管民族团结工作,补充配备了民族工作专(兼)职干部。同时,县、乡(镇)继续完善了《施甸县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处理预案》,成立了群体性事件调处领导小组,有力地保证了全县民族团结稳定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强化管理,落实责任。

按照“党政动手,各尽其责,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结合我县民族团结稳定工作实际,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受政府委托民宗局与乡镇签订了《施甸县xx年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书》。民族工作繁重的乡(镇)与村(居)委会签订责任书。使目标责任落实到基层,工作任务分解到个人,形成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任务细化、工作量化的有效管理机制,促进了全县民族团结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四)严格考核,明确奖惩。

县人民政府周密制定全县民族团结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内容,纳入行政效能考核,量化评分标准。年初组织召开全县民族宗教工作会暨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考核表彰会,传达省、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xx年我县民族宗教工作,安排部署xx年全县民族团结工作任务,对各乡(镇)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了综合考评,对民族团结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给予表扬,对民族团结工作开展不够扎实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五)紧扣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排查各类纠纷和隐患。

我县境内居住着21种少数民族,民族问题较为复杂。一年来,我们深入调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尤其对人口较少民族村卫生状况及地方性疾病发病情况作了重点调研,了解我县人口较少民族村发展中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不断探索发展的新路子、新途径。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始终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及时处理民族地区的各类纠纷和隐患,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为做好民族地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全县xx年纳入财政预算的民族机动金6万元,宗教专项经费7.04万元,乡(镇)也安排相应的责任制专项经费。实现了一年来矛盾纠纷和隐患为零,由于各种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得到及时排查调处,全县民族团结稳定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促进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六)认真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

在市民委的帮助下,积极向国家、省民委争取项目,扶持发展我县10个人口较少民族村。为实施好每个项目,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经常深入10人口较少民族村,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我县xx年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建设项目共涉及4个乡镇,6个村委会,11个自然村,受益农户1344户,6891人。项目计划完成总投资435.693万元,其中:上级补助315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120.693万元。主要有:姚关镇陡坡村大寨自然村村内道路建设;摆榔乡文化广场、菠萝寨文化室及大中村民房改造工程;酒房乡垭口村卫生室建设;酒房乡垭口村村内道路硬化;木老元乡龙潭村村内道路建设及木老元村大寨子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工程。经过对人口较少民族项目的建设扶持“民族团结示范村”已起到了增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及加快布朗族人脱贫致富的示范,已成为施甸县“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工作的示范工程,受到了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七)结合今年是民族政策宣传年第三年,加大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民族团结法制意识。

县委、县人民政府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管理知识列入党校干部培训内容,由县委、县人民政府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或县民族宗教事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专题授课。通过学习和宣传,使广大干部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团结工作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以及增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利用我县“天天过大年”少数民族节日,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xx年,县、乡(镇)组织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5期2160人,开展民族团结月(周、日)宣传教育活动6次,受教育面达62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

(八)抓好“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工作。

我县布朗族脱贫任务十分艰巨。按照xx总理对解决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结合人口较少民族生产生活现状,县委、县人民政府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在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原则,集中力量,整合资金,综合推动,基本解决我县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前期以解决群众温饱为主,完成就地脱贫的村寨安居房建设,实施水、电、路、广播电视改造、学校、卫生院等建设项目;如今是巩固完善,以改善群众生产条件为主。县级领导分别挂钩乡、县民宗局干部分别挂钩10个村民委员会实施整村推进。

在中央、省、市、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做好xx年度项目督促检查、验收工作,共完成施甸县xx年度民族专项资金项目共涉及6个乡镇,11个村委会,17个自然村,实施项目3个。项目计划完成总投资512.123万元,其中:上级补助361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151.123万元的验收工作。在抓好上年项目实施的同时,经认真调研和论证,年内积极为少数民族地区向省、市民委完成项目申报“甸阳镇西山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扶持项目”等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18万元。通过我局领导不懈努力,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目前到位424万元,并经这些民族扶持发展项目的建设,切实为我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促进全县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民族团结方面存在问题

和社会进步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定期检查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切实解决存在于民族关系方面的问题,消除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教育各族干部和人民不断提高执行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帮助他们解决必须解决和能够解决的问题。一是抓边界领导互访与群众联谊相结合。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利用春节、瑶族“盘王节”、壮族“赶鸟节”等节日,经常与毗邻的县(市)进行县、乡、村三级干部互访,进行群众联谊活动,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了解。二是抓防范与调处纠纷相结合。首先是进行纠纷隐患排查,抓住清明、双抢、秋摘等群众性纠纷械斗多发的重点季节做好超前防范,派驻工作组到纠纷苗头多、械斗隐患突出、宗族观念浓厚的重点乡镇进行重点整治。其次,化解边界矛盾纠纷。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狠抓重点、猛治热点、稳定边界、确保边界安宁”的治理方针,做好省际、县际边界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近年来共稳妥调处了民族乡村之间因山场水利引发的纠纷===起,其中====年,走访座谈===次,签订联防联调公约==份,协商解决边界纠纷==起,确保了边界的安宁。三是谋求各民族共同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引导各族群众交流学习、互帮互助,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建设。截止====年底,在毗邻的某省、广西边界间共同修建了“致富路”==条,架起“连心桥”==座,共建“同心校”=所,同办“团结市场”==个,倡导参与发起了的湘、粤、桂三省(区)十二县民族贸易交流会。共同建设的千里边界“经济带”上出现了许多“湖(南)广(东、西)村”。通过大讲民族团结,狠抓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已形成共识,深入人心,瑶、壮、汉等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了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近几年来,从未因民族团结问题引起社会的不安定,从没有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起的*和纠纷械斗,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不断涌现,====年=月副县长###同志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年=月县直==个单位、==位同志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年,江华民委被国家民委授予“三五普法”先进单位,今年=月县人民政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面积已经发展到=万亩,成为“两广”地区蔬菜购销基地之一,茶叶面种达====亩,烤烟种植面积达到=====亩,边界乡镇财政收入占全县财政的==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多元。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重视和发展民族教育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战略措施落到实处,民族教育发展蒸蒸日上。通过近年来的艰苦努力,先后获得“全国尊师重教县”和“民族教育先进县”,义务教育普及率全面提高,脱盲率为===,并顺利通过“两基”验收,成为某省省第一个实现“两基”达标的少数民族示范县。先后投入资金====万元,进行危房改造=====余平方米,投入====多万元,完善教学仪器设备配套,举全县之力,将县民族一中从山区搬至县城,并于今年顺利迈入某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同时合理调整全县学校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撤并学校===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高中教育快速发展。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干部政策,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努力造就一支密切联系群众,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深化认识,高度重视,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来抓。我们规定:凡是培训选拔干部,少数民族必须占==以上;凡是配备各级各部门的领导班子,少数民族必须占==以上;凡是愿回江华工作的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一律接收分配工作;凡是上级选调、提拔的少数民族干部一律极力推荐放行,以确保干部队伍的活力。二是精心规划,竭力投入,使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我们做到了“三个舍得”,即:舍得花精力订规划,先后制订了《全县====年—====年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规划》、《全县少数民族非党干部培养规划》、《全县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培养规划》及《关于大力选拔配备年轻干部的若干意见》等;舍得花资金抓落实,每年县财政预算==万元专门用于县、乡、村干部的培训,近几年来全县有===多名少数民族干部从在职研究生班、函授本科班、大专班及脱产的学历考试班,接受了高等教育,学历和学识均上了新台阶。同时我们拿出近===万元,新建了占地==亩的高标准党校;舍得空岗位留人才,我们不仅大量接收本县的大专以上少数民族毕业生,还空出岗位,到某省师大、湘谭大学、吉首大学等高校去招聘人才,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几年来,每年招聘分配工作的毕业生不少于===人。三是开拓思路,讲求实效,不断探索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新路子。通过下派锻炼、挂职锻炼、轮岗锻炼、出岗锻炼等一系列措施,让少数民族干部在实践中体会和掌握好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他们真抓实干的本领。截止====年,共有少数民族干部====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共有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人,占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的==,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人,占同级干部的==.=,担任县直单位党政“一把手”的==人,占同级干部的==.=,副县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人,占同级干部的==.=。

尽管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工作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很远,与兄弟县(市)区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将以这次会议精神为新的动力,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大民族工作力度,加速民族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状及对策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县位于唐山市区北部,属七山二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的纯山区,全县有35万人口,417个行政村,其中:

少数民族村10个,少数民族人口894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主要有满、回、壮、蒙等24个少数民族成分。在市民族宗教局的安排部署下,自1996年开始,我们连续7年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整个活动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总结经验,使活动更扎实地向纵深推进,今年市民宗局、迁西县民族宗教办公室,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战部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民政局,由民政局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抓落实。重点乡、村也相应建立起组织,明确一名副职分管此项工作。在建立组织的同时,分级制定了目标责任制。全县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广泛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为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持久地开展下去,在全县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良好氛围,迁西县始终把宣传工作放在首位,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氛围。一是根据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在县电台、电视台开辟了《民族之声》专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二是加大对典型经验、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导向作用。在县电视台《栗乡大观》栏目,用人物专访、系列报道等形式广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迹,通过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宣教,极大地调动起少数民族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三是各民族聚居村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宣传。

通过广泛宣传在全县营造出人人讲民族团结的舆论氛围和。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环境,使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共事、和睦相处,形成了发展经济、建设家园的合力。

典型引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效开展为使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具有较长的生命力,迁西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争创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宣传了白庙子满族小学、滦阳镇回民村的做法。用典型示范作用,引导民族团结进步争创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下去。为鼓励和宣传模范典型,迁西县政府每年表彰一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对其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在少数民族群众中营造出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

滦阳镇回民村地处北部山区,属潘家口水库移民后靠村,村经济较为单一,是市级贫困村。在活动中该村党支部书记马海军,自己投资5万元,县、乡政府又为其解决贴息贷款10万元,使其带头发展起肉牛养殖业。目前,他家牛存栏25头,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目前牛存栏已达100多头,每头牛可获纯收入近千元,农民增收近10万元。在几年的活动中全县涌现出一批向马海军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这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共为民族乡村解决了四项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一是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作为纯山区县,尤其是居住在深山区的少数民族村,多年来,交通问题成为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尽快使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村早日摆脱贫困,活动中,迁西县把解决民族村行路难问题摆在了首位。市民族宗教局、市民委委员单位和县委、县政府等有关部门共筹资200多万元,为滦阳镇回民村修建水泥路20华里,为汉儿庄乡太阳峪满族村修建水泥路9华里。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品问题,从开展活动以来,县、乡政府每年都拨专款5万余元用于解决生活所需物品,并常年派驻包村工作组开展帮扶活动,帮他们逐步脱贫致富。

政府政策扶持,倾力支持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县委、县政府在积极为少数民族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为从根本解决脱贫的问题,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一是为滦阳镇回民村铁选厂建厂提供方便。回民村属移民迁建后靠村,以前这里只能依靠网箱养鱼及外出打工来维持基本生活,非常艰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矿业整顿活动,全村唯一的一个回民福利铁选厂按整顿政策规定在关停之列。但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县政府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特殊处理,特殊扶持,不但为其办理了合法手续还积极协调县妇联、地矿局等有关单位为铁选厂建厂捐资40余万元,使该厂形成一定的规模,顺利投产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全村人均收入由过去的几百元,增加到xx年底的3000余元。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兴办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外地来迁西经营清真饭店的人员,大力支持,提供方便。迁西县东来顺饭店营业前,民族宗教部门亲自到有关单位为其办理相关手续,使他们尽快地进入运营阶段。

篇二:

及建议。

××县位于唐山市区北部,属七山二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的纯山区,全县有35万人口,417个行政村,其中:

少数民族村10个,少数民族人口894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主要有满、回、壮、蒙等24个少数民族成分。在市民族宗教局的安排部署下,自1996年开始,我们连续7年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整个活动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

为总结经验,使活动更扎实地向纵深推进,今年市民宗局、迁西县民族宗教办公室,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2~。

分级制定了目标责任制。全县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二)广泛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3~。

各民族聚居村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宣传。

通过广泛宣传在全县营造出人人讲民族团结的舆论氛围和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环境,使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共事、和睦相处,形成了发展经济、建设家园的合力。

~4~。

家口水库移民后靠村,村经济较为单一,是市级贫困村。在活动中该村党支部书记马海军,自己投资5万元,县、乡政府又为其解决贴息贷款10万元,使其带头发展起肉牛养殖业。目前,他家牛存栏25头,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目前牛存栏已达100多头,每头牛可获纯收入近千元,农民增收近10万元。在几年的活动中全县涌现出一批向马海军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这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办实事,讲实效,努力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环境。

××县始终把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点常抓不懈。活动中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共为民族乡村解决了四项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

篇三: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需要,是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果、开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局面的需要,是凝聚全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进民族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尊重,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有利于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各民族间在语言、风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存在差异,相互了解和尊重不够,容易发生矛盾纠纷……这些因素都会对民族关系造成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继续和深化以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从而进一步增强凝聚力,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七大将“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写入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工作指南。这凸显了民族团结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性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民族团结工作在新时期党建工作中的位置。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有力抓手。抓紧、抓好、抓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高认识,把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思路。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邓小平同志指出:“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一系列精神,结合新疆工作和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实际,牢牢把握开展创建活动的正确方向。要不断研究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突出重点、抓住根本、破解难题,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体制、机制,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中巩固民族关系,加大创建活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掀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新高潮,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新局面。

强化领导,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格局。江泽民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稳定是发展的前提,要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作为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日常工作机制、协调配合机制、调查研究机制、监督检查机制、考核机制、经费保障等机制,形成统一领导、全面组织实施、群众积极参与和分工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这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创建活动取得扎实有效的成果。

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分级创建、同步实施。采取“五项措施”:就是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维护安定团结、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实现“六个目标”: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民生问题得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宗教事务依法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创新载体,开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局面。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的首创作用,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具有生命力的重要体现。

要全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整体推进,均衡发展,就要认真制定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社区等系列创建工作载体,结合各自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善民生以及业务工作,进行分类量化,制定创建标准。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首创作用,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把创建活动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公民道德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要丰富创建活动宣传形式,切实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创建活动。建立新型民族团结互助关系,形成处处争先、人人争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局面。

篇四:

1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做法、体会及建议××县位于唐山市区北部,属七山二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的纯山区,全县有35万人口,417个行政村,其中:少数民族村10个,少数民族人口894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主要有满、回、壮、蒙等24个少数民族成分。

在市民族宗教局的安排部署下,自1996年开始,我们连续7年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整个活动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为总结经验,使活动更扎实地向纵深推进,今年市民宗局、迁西县民族宗教办公室,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县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使活动健康地开展下去,不走过场,历任分管领导都把此项活动列入议事日程,每年年初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对本年度创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在分管领导的倡导下,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活动组织网络,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宣传部、广播电视局、统战部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民政局,由民政局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抓落实。

重点乡(镇)、村也相应建立起组织,明确一名副职分管此项工作。

在建立组织的同时,分级制定了目标责任制。

全县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二)广泛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为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持久地开展下去,在全县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良好氛围,迁西县始终把宣传工作放在首位,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氛围。

一是根据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在县电台、电视台开辟了《民族之声》专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

二是加大对典型经验、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导向作用。

在县电视台《栗乡大观》栏目,用人物专访、系列报道等形式广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迹,通过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宣教,极大地调动起少数民族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

三是各民族聚居村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宣传。

通过广泛宣传在全县营造出人人讲民族团结的舆论氛围和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环境,使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共事、和睦相处,形成了发展经济、建设家园的合力。

(三)典型引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效开展为使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具有较长的生命力,迁西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争创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宣传了白庙子满族小学、滦阳镇回民村的做法。

用典型示范作用,引导民族团结进步争创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下去。

为鼓励和宣传模范典型,迁西县政府每年表彰一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对其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在少数民族群众中营造出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

滦阳镇回民村地处北部山区,属潘家口水库移民后靠村,村经济较为单一,是市级贫困村。

在活动中该村党支部书记马海军,自己投资5万元,县、乡政府又为其解决贴息贷款10万元,使其带头发展起肉牛养殖业。

目前,他家牛存栏25头,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目前牛存栏已达100多头,每头牛可获纯收入近千元,农民增收近10万元。

在几年的活动中全县涌现出一批向马海军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这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办实事,讲实效,努力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环境××县始终把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点常抓不懈。

活动中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共为民族乡村解决了四项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

问题。

一是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

作为纯山区县,尤其是居住在深山区的少数民族村,多年来,交通问题成为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尽快使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村早日摆脱贫困,活动中,迁西县把解决民族村行路难问题摆在了首位。

市民族宗教局、市民委委员单位和县委、县政府等有关部门共筹资200多万元,为滦阳镇回民村修建水泥路20华里,为汉儿庄乡太阳峪满族村修建水泥路9华里。

原分管民族工作的副县长李建新同志经常到回民村实地考察,开展调查研究,足迹踏遍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在长达20华里的水泥路全面贯通时,回民村村民马金奎将一顶回族传统小白帽戴在李建新副县长的头上,以表达全村群众的感激之情。

二是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人畜饮水问题,是影响山区县少数民族生活质量的又一大问题,该县回民村日常吃水要靠人力到山下的潘家口水库去挑,来回要走几里地的山路,非常不便。

为解决这个问题,县民委委员单位移民办,水务局、残联等部门联合投资17万元,为该村打机井一眼,解决了回民村人畜饮水问题,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交口称赞。

三是解决民族学校教学设备差问题。

活动中,县政府有关部门为改善白庙子满族小学、城外满族小学的办学条件,捐资2万余元为其添置教学设备。

四是解决所需(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生活物品问题。

为解决汉儿庄乡太阳峪等少数民族贫困村民所需生活物品问题,从开展活动以来,县、乡政府每年都拨专款5万余元用于解决生活所需物品,并常年派驻包村工作组开展帮扶活动,帮他们逐步脱贫致富。

(五)政府政策扶持,倾力支持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县委、县政府在积极为少数民族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为从根本解决脱贫的问题,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

一是为滦阳镇回民村铁选厂建厂提供方便。

回民村属移民迁建后靠村,以前这里只能依靠网箱养鱼及外出打工来维持基本生活,非常艰难。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矿业整顿活动,全村唯一的一个回民福利铁选厂按整顿政策规定在关停之列。

但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县政府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特殊处理,特殊扶持,不但为其办理了合法手续还积极协调县妇联、地矿局等有关单位为铁选厂建厂捐资40余万元,使该厂形成一定的规模,顺利投产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全村人均收入由过去的几百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3000余元。

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兴办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对外地来迁西经营清真饭店的人员,大力支持,提供方便。

迁西县东来顺饭店营业前,民族宗教部门亲自到有关单位为其办理相关手续,使他们尽快地进入运营阶段。

东来顺饭店在经营活动中,遵纪守法,认真执行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被唐山市消费者协会授予消费者信的过单位。

由于我们为少数民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到目前,全县少数民族企业已发展到十几家,为民族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几点体会:总结几年来迁西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情况,我们的体会有四点。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通过多年的活动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从始致终取得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

首先,为使民族团结进步争创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在活动初期县、乡、村就层层建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领导,使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争创活动有了组织保障;其次,活动有部署有检查,加大督导检查力度。

分管领导定期听取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并根据活动开展情况研究部署创建有关问题。

原分管民族工作的副县长李建新经常带着有关部门深入到少数民族村进行现场办公,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了对问题的协调解决。

篇五:

**县位于唐山市区北部,属七山二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的纯山区,全县有35万人口,417个行政村,其中:

少数民族村10个,少数民族人口894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主要有满、回、壮、蒙等24个少数民族成分。在市民族宗教局的安排部署下,自1996年开始,我们连续7年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整个活动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总结经验,使活动更扎实地向纵深推进,今年市民宗局、迁西县民族宗教办公室,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战部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民政局,由民政局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抓落实。重点乡、村也相应建立起组织,明确一名副职分管此项工作。在建立组织的同时,分级制定了目标责任制。全县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广泛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为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持久地开展下去,在全县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良好氛围,迁西县始终把宣传工作放在首位,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氛围。一是根据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在县电台、电视台开辟了《民族之声》专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二是加大对典型经验、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导向作用。在县电视台《栗乡大观》栏目,用人物专访、系列报道等形式广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迹,通过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宣教,极大地调动起少数民族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三是各民族聚居村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宣传。

通过广泛宣传在全县营造出人人讲民族团结的舆论氛围和。

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环境,使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共事、和睦相处,形成了发展经济、建设家园的合力。

典型引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效开展为使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具有较长的生命力,迁西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争创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宣传了白庙子满族小学、滦阳镇回民村的做法。用典型示范作用,引导民族团结进步争创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下去。为鼓励和宣传模范典型,迁西县政府每年表彰一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对其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在少数民族群众中营造出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

滦阳镇回民村地处北部山区,属潘家口水库移民后靠村,村经济较为单一,是市级贫困村。在活动中该村党支部书记马海军,自己投资5万元,县、乡政府又为其解决贴息贷款10万元,使其带头发展起肉牛养殖业。目前,他家牛存栏25头,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目前牛存栏已达100多头,每头牛可获纯收入近千元,农民增收近10万元。在几年的活动中全县涌现出一批向马海军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这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共为民族乡村解决了四项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一是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作为纯山区县,尤其是居住在深山区的少数民族村,多年来,交通问题成为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尽快使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村早日摆脱贫困,活动中,迁西县把解决民族村行路难问题摆在了首位。市民族宗教局、市民委委员单位和县委、县政府等有关部门共筹资200多万元,为滦阳镇回民村修建水泥路20华里,为汉儿庄乡太阳峪满族村修建水泥路9华里。

品问题,从开展活动以来,县、乡政府每年都拨专款5万余元用于解决生活所需物品,并常年派驻包村工作组开展帮扶活动,帮他们逐步脱贫致富。

政府政策扶持,倾力支持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县委、县政府在积极为少数民族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为从根本解决脱贫的问题,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一是为滦阳镇回民村铁选厂建厂提供方便。回民村属移民迁建后靠村,以前这里只能依靠网箱养鱼及外出打工来维持基本生活,非常艰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矿业整顿活动,全村唯一的一个回民福利铁选厂按整顿政策规定在关停之列。但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县政府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特殊处理,特殊扶持,不但为其办理了合法手续还积极协调县妇联、地矿局等有关单位为铁选厂建厂捐资40余万元,使该厂形成一定的规模,顺利投产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全村人均收入由过去的几百元,增加到xx年底的3000余元。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兴办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外地来迁西经营清真饭店的人员,大力支持,提供方便。迁西县东来顺饭店营业前,民族宗教部门亲自到有关单位为其办理相关手续,使他们尽快地进入运营阶段。

篇六:

**县位于唐山市区北部,属七山二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的纯山区,全县有35万人口,417个行政村,其中:

少数民族村10个,少数民族人口894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主要有满、回、壮、蒙等24个少数民族成分。在市民族宗教局的安排部署下,自1996年开始,我们连续7年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整个活动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总结经验,使活动更扎实地向纵深推进,今年市民宗局、迁西县民族宗教办公室,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战部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民政局,由民政局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抓落实。重点乡(镇)、村也相应建立起组织,明确一名副职分管此项工作。在建立组织的同时,分级制定了目标责任制。

全县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二)广泛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为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持久地开展下去,在全县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良好氛围,迁西县始终把宣传工作放在首位,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氛围。一是根据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在县电台、电视台开辟了《民族之声》专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二是加大对典型经验、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导向作用。在县电视台《栗乡大观》栏目,用人物专访、系列报道等形式广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迹,通过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宣教,极大地调动起少数民族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三是各民族聚居村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宣传。

通过广泛宣传在全县营造出人人讲民族团结的舆论氛围和。

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环境,使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共事、和睦相处,形成了发展经济、建设家园的合力。

(三)典型引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效开展为使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具有较长的生命力,迁西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争创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宣传了白庙子满族小学、滦阳镇回民村的做法。用典型示范作用,引导民族团结进步争创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下去。为鼓励和宣传模范典型,迁西县政府每年表彰一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对其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在少数民族群众中营造出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

滦阳镇回民村地处北部山区,属潘家口水库移民后靠村,村经济较为单一,是市级贫困村。在活动中该村党支部书记马海军,自己投资5万元,县、乡政府又为其解决贴息贷款10万元,使其带头发展起肉牛养殖业。目前,他家牛存栏25头,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目前牛存栏已达100多头,每头牛可获纯收入近千元,农民增收近10万元。在几年的活动中全县涌现出一批向马海军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这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活条件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点常抓不懈。活动中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共为民族乡村解决了四项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一是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作为纯山区县,尤其是居住在深山区的少数民族村,多年来,交通问题成为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尽快使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村早日摆脱贫困,活动中,迁西县把解决民族村行路难问题摆在了首位。市民族宗教局、市民委委员单位和县委、县政府等有关部门共筹资200多万元,为滦阳镇回民村修建水泥路20华里,为汉儿庄乡太阳峪满族村修建水泥路9华里。

题。为解决汉儿庄乡太阳峪等少数民族贫困村民所需生活物品问题,从开展活动以来,县、乡政府每年都拨专款5万余元用于解决生活所需物品,并常年派驻包村工作组开展帮扶活动,帮他们逐步脱贫致富。

(五)政府政策扶持,倾力支持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县委、县政府在积极为少数民族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为从根本解决脱贫的问题,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一是为滦阳镇回民村铁选厂建厂提供方便。回民村属移民迁建后靠村,以前这里只能依靠网箱养鱼及外出打工来维持基本生活,非常艰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矿业整顿活动,全村唯一的一个回民福利铁选厂按整顿政策规定在关停之列。但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县政府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特殊处理,特殊扶持,不但为其办理了合法手续还积极协调县妇联、地矿局等有关单位为铁选厂建厂捐资40余万元,使该厂形成一定的规模,顺利投产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全村人均收入由过去的几百元,增加到xx年底的3000余元。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兴办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外地来迁西经营清真饭店的人员,大力支持,提供方便。迁西县东来顺饭店营业前,民族宗教部门亲自到有关单位为其办理相关手续,使他们尽快地进入运营阶段。

篇七:

主要做法。

的民族政策。近三年来,向全市出租车、5000多家酒店,以及机场安检部门、社区人员发放民族团结宣传手册10万份,配发民族团结宣传笔3.5万支,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会领域形成的新阶层、新结构和新领域的创建工作。加强与社会建设的合作,开展社会领域民族工作管理与创新,是创建活动新的亮点。如,借助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xx市民族联谊会,联系、服务和引导少数民族社会团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抓好工作重点。依照我市首次编制的《xx市十二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形成规划先行、政策集成、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市相关部门优先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公共设施建设,在城区进一步构建民族特色服务体系;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热情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

央级刊物上登载,推动了基层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

的民族法制体系。通过推动依法行政,促进各项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大;各项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又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依法行政建设,形成了依法行政与政策指导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几点体会。

一是领导重视是创建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我市高度重。

一次;将《xx市十二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市总体发展规划。成立xx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党政分管领导分别担任正副组长,成员由26个部门单位分管领导担任,统筹协调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区县、街道乡镇相应成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工作重点区县的街道办事处都确定一名副主任负责民族宗教工作,社区、村也成立了民族团结协调委员会,有些社区还将民族工作延伸到了楼门院所,不断完善区、街、居民族工作体系。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推动了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二是机制健全是创建活动有序展开的保障。制度是开展工作的保障,是推进工作的动力。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市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广泛参与机制、评选表彰等工作机制,例如,在动员全社会参与创建活动中,结合散杂居大都市的特点,以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年增多的趋势,坚持把外地来京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在政治上给予平等待遇,生活习俗上给予充分尊重,就业上给予真情照顾,调动了流动人口居住北京、建设北京、融入北京生活的积极性。

发挥典型引领的作用、探索典型发展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内容,增添新的活力。

四是维护稳定是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的宗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都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只有运用各种载体和有效形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才能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力求实现政治安宁、社会稳定。三年来,我市通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特别是推广和平里街道56民族团结日的成功经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增进了各民族大团结,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下步打算。

合作创新,推进社会领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全覆盖;三是与时代主旋律结合,按照北京精神的要求,认真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工作;四是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注重在xx区打造南有牛街、北有德胜犄角态势,在其他区县培育和平里街道、苹果园街道、新发地市场、窦店村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引领和推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至于那些平日里看上去可以一起打闹,一起吃喝,一起厮混,看似好成一片的人,或许,只是你在多少次的四目相对之时,动了真心,存了真义,是你默默认定对方可称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是你愿意伸以援手,但未必对方一样。

多少看似热情的人,内心是薄情的。而多少看似淡漠的人,内心实则一片温热。那些表面热诚的人,总是相安无事各自好,一旦你有事需要援助,别说大事,就是小事需代劳,你都会发现原来不过情比纸薄,对方远比你自己想的要现实的多。

篇八:

主要做法。

(一)深入宣传,营造氛围。按照大宣传的理念,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格局。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是编印学习手册。把涉及民族团结的法规文件、领导讲话、经验总结、情况介绍、探索研究等内容汇编成册,下发各区县、街道(乡镇),重点社区、民族村,以及民族工作重点单位学习。

目前已汇编《民族宗教工作学习文选》8册,印发5000余本,受到基层的普遍欢迎。xx区还增编本区的内容,印发至每个街道、社区。

是加大媒体宣传。加大社会面的宣传力度,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近三年来,向全市出租车、5000多家酒店,以及机场安检部门、社区人员发放民族团结宣传手册10万份,配发民族团结宣传笔3.5万支,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结合散杂居大都市的特点,一是扩大参与范围。据统计,目前来京人口已超过700多万。由于流动人口日常管理的动态性、利益诉求的多元性、包容和谐的长期性,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参与到创建活动之中,是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

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而基层。

推动市相关部门优先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公共设施建设,在城区进一步构建民族特色服务体系;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热情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

权益保障落到实处》经验。这项经验在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并刊载于中央统战部《情况交流》上,在全国统战系统进行了交流。同时,推广了xx区和平里街道创建56民族团结日、xx区紫竹院街道围绕中心开展创建活动的做法,xx区新发地农贸市场做好新疆籍商户服务--《真诚尊重、真正优惠、真情关怀》的经验,在中央级刊物上登载,推动了基层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

四是推进立法,保障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xx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实现由传统的单纯依靠政策办事向在政策指导下依法行政的转变。三年来,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在京务工经商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市人大对《xx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形成并逐步健全了地方性法规——市政府规章——各部门规章制度的民族法制体系。通过推动依法行政,促进各项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大;各项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又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依法行政建设,形成了依法行政与政策指导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几点体会。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状及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代中央领导人秉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多措并举,接力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基本国情进行了准确把握,进一步明确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各民族群众为主体,通过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综合举措,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性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进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党和国家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是立足国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成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理论方针和各项工作制度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工作。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立之后,如何使民族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如何确保实现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社会和谐稳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这就迫切需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常规工作,时时刻刻都要抓紧抓好。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源自长期的历史实践,但不同历史时期对这些工作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和实践要求。比如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更强调如何建立政治上平等的民族关系。改革开放之后,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经济上的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成为关注的重点,并且出台了一大批差别化的政策。

党的十八大之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目标。***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认识,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新要求。这次会议集中阐述了八大问题,特别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同时阐明民族工作不仅要解决物质方面的问题,更要解决精神方面的问题,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强调要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从坚持“四个重在”、突出创建主题、扩大参与范围、深化典型培养、加强宣传教育等角度,对创建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作了进一步明确。201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提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其目的是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民族工作的目标与任务作出了新的概括,进一步指明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近日,《民族发展蓝皮书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18)》发布。这期蓝皮书的主题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聚焦八个民族省区和一些地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进展与成效,梳理和分析各地开展相关工作的思路与举措,总结当地结合实际开展创建工作的实践经验,针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出现的普遍性问题与当地特殊问题,提出进一步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由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面推动,各地区党委、政府尤其是民族地区党委、政府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重要工作,甚至全局性工作来对待,不仅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而且鼓励基层政府、社区和单位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进行实践创新。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区、示范区和大批模范单位、先进个人。我们结合民族八省区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些地区的典型经验和实践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建立的一个省级自治区,对我国建立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实践载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高位推动,健全体制机制,做好顶层设计谋划。(2)舆论引导,常态宣教,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3)文化引领,创新载体,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4)改善民生,统筹推进,让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5)选树典型,表彰先进,提升创建活动影响力。(6)相互尊重,以心换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7)以点带面,广泛参与。如呼伦贝尔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拓展为“十进”(增加了进边防、进景区、进园区、进家庭),效果显著。内蒙古自治区把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最高目标,守望相助,团结奋斗,长期呵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西藏自治区总人口是全国各省区中最少的,但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却是最高的。西藏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牢牢把握发展、稳定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工作重心,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推进西藏特色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并形成了“六抓”特色(1)抓机制,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基础。(2)抓法治,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政治基础。(3)抓教育,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思想基础。(4)抓载体,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活动基础。(5)抓发展,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经济基础。(6)抓稳定,筑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社会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指导下,西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高速增长、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长期以来,各民族密切的交往交流,使青海省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根深蒂固,民族关系比较融洽和睦。青海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围绕“两个共同”主题开展具有青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全力打造人心凝聚、民生改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进步大省,形成了八个方面的实践经验(1)深化宣传教育引导,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2)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探索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青海路径。(3)创新社会治理,探索建立符合藏族聚居区实际的现代治理体系。(4)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夯实先进区创建的物质基础。(5)深化“八进”活动,激发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力。(6)加强“三基”建设,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石。(7)聚焦民生与脱贫,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8)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创建工作体制机制。

宁夏回族自治区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创建工作始终;二是坚持把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贯穿于创建工作始终;三是坚持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贯穿于创建工作始终;四是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贯穿于创建工作始终;五是坚持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贯穿于创建工作始终;六是坚持把和谐寺观教堂创建纳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之中。宁夏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面的经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与时俱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不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使宁夏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工作三项工作;建立完善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民族团结进步激励机制、民族关系正确协调机制三个机制。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州把创建工作作为推进民族工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确立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工作目标,紧跟时代步伐,全力推进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形成了贵州创建工作的实践特色一是以***新时代关于民族工作重要思想指导创建工作;二是围绕加快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创建活动;三是以政策引领和规划指导推动创建活动提质扩面增效;四是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助力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贵州省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决战脱贫攻坚、改革开放创新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工作均大踏步前进。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长期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总要求,持续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云南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协调民族关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云南省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形式多样,各地区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十分丰富一是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二是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凝聚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三是坚持“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增强发展动力,实现跨越发展;四是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抓手、看得见、摸得着、能量化;五是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打造了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六是建立健全维护民族团结长效机制,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生命线;七是坚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之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坚力量。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是云南长期保持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防巩固良好局面的重要保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全国陆地面积最大和邻国最多的省区,漫长的边境线与8个邻国相连;也是多民族长期混居、多元文化特色十分鲜明的区域。新疆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重点区域。新中国成立之后,新疆一直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工作。2014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的总目标。配合这一总目标,新疆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2016年以来大力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活动开展两年多来,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112万名干部职工与169万户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参与走访群众的干部职工累计3200多万次,走访各族群众5200多万次。各级干部职工与各族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友情,各族人民群众也加深了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了各族干部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加强了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加深了干群间的交流和互信程度;各族群众的家庭发展能力和发展条件有所改善,参与公共事务、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有所增强。民族团结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起到了巩固反恐维稳斗争重大阶段性成果、加强基层党建和政权建设的积极作用,为新疆呈现出大局稳定、形势可控、趋势向好态势,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密切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保障作用。

地市级与县乡社区村落等各级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尽管各地基础条件不同,工作重点内容和方式方法各有千秋,但从总体上看都得到了当地各族群众的认可与广泛参与,也取得了相对积极的效果。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团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深厚,社会基础牢固,党委、政府确定的目标定位很高,创建工作扎实得力。2016年9月,大理州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大理样板”。广西沿边各地区在兴边富民行动中,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延伸到陆海疆一线的行政村,同时在全区59个民族乡、597个行政村(居委会)建立了2000多个“国旗工程”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学校,在校园、教室设置宣传橱窗和民族团结创建园地,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知识我知道、民族团结我参与”课前朗诵、“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民族团结好词好句诵读”主题班会活动,让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意识。宁夏吴忠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将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军营、宗教场所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阵地,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青海班玛县加大社会治理创新力度,在藏族聚居区农牧民群众中突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寺庙,形成了县域治理的“班玛经验”。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等等,也都结合本地实际,大胆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模式。

各地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证明,党委、政府重视是前提,把创建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甚至全局工作来谋划是基本思路,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是实践载体。创建工作不仅密切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改善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创建工作对实现当地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有的地方对创建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有的地方认为创建工作是民族工作部门的职责,参与范围不够广泛,协同配合没有形成合力;有的地方认为创建工作就是做好宣传教育,“一张展板打天下”,创建活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创建工作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从工作部署看,有些政策设计、制度安排、工作机制、测评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践中出现了重“团结”、轻“进步”的偏差,将进步看作一个口号,没有把民族团结进步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民族地区的发展转型有机结合起来。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建工作的实效。

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创建工作的核心问题是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总书记指出,“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就把促进民族团结工作与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将创建活动的重点既落脚到改善民族关系上,又植根于地区和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的持久动力。

高度重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前提。这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必须在意识层面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这也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所要求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重要内容是处理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与中华文化的共同性之间的关系。

扎实推进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工作实践的创新发展。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必要的,但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绝不是单兵突进的教育工作,还必须根据国家对民族工作的宏观定位,在促进民族工作的实践创新上下功夫。中国不仅在处理复杂多样的“民族问题”实践方面卓有成效,而且形成了正确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理论自觉。政策背后都有理论支撑,理论视角的转变必然带来民族政策的新认识和新调整。实践的发展已经对调整民族政策提出了迫切要求。如何根据形势需要不断提升民族理论的水平,如何稳妥地推进民族政策的动态调整,对于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存在问题

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和省民委**民宗发[2010]32号《**省2010—2012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的主题,在全区广泛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确保我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区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我区现有散居少数民族10个,8702人。其中:土家族8543人,回族101人,满族10人,彝族8人,苗族6人,朝鲜族3人,侗族2人,黎族18人,壮族8人,蒙古族3人。我区少数民族居民主要分布在下谷坪土家族乡,该乡是**林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国土面积218平方公里,辖6个村42个村民小组,生活着土家族、苗族、彝族、回族、汉族等各族群众1907户67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4820人,占总人口的68%。其他少数民族居民主要集中在**林区三乡五镇。

(一)、及时加强汇报,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根据“**牛街民族工作经验视频会”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视频会”精神,结合本地各部门实际,形成汇报材料,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得到了党委、政府重视,并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了统一安排布署。

(二)、制定方案,确定目标,确保活动有序进行。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和省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形成长效机制,做到活动目标清楚明确,活动内容具体实在,活动方式灵活多样,活动载体实用有效,活动范围覆盖全区,使整个活动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务求取得实效。

( 三)加强领导,整活力量,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力度。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具体工作责任人,做到活动有人管,事情有人抓。加大了该项工作的沟通、协调和统筹力度,调动了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创建活动的强大合力,共同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献策、出力,切实把工作推向前进。

      (五)、层层动员,广泛发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落实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精神,及时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召开了各种形势的座谈会、研讨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层层动员,民宗局领导亲自作动员讲话,并作出周密安排部署,要求每位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的带头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启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六)、以活动为载体,切实抓好“创先争优”和扶贫帮困工作有机结合。我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切实为群众大办好事、实事,我局全体人员,始终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在创先争优的活动中,下乡深入扶贫联系点,为贫困户和贫困大学生送去慰问金,争取资金为扶贫点解决人畜饮水、行路难等扶贫送温暖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以实际行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不断推动民族团结向纵深发展。

       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我区各部门、各单位普遍认真研究部署创建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机制,切实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学习教育活动工作,并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使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不足,主要是:一是民族工作经费不足,创建工作难度大。二是学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在健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长效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不懈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各族群众坚持不懈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宗教界人士不断进行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教育,增强依法开展宗教活动的自觉性,对青少年学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民族、宗教常识教育。二是继续认真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解决影响先进文化发展、制约群众转变观念、改善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有力抓手。三是坚持为民做好事、办实事,不断解决群众最急、最需、最缺、最盼的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为民出实招、办实事、办好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把各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四是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完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长效机制,不断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促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牢固树立发展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创建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不断丰富创建工作的形式,拓宽创建工作的内容,使创建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状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海南州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作为统揽全局、引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总抓手,精心谋划、主动作为,创新推动、载体承带,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工作有声有色,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本文针对当前海南州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尝试提出对策建议。

青海省委、省政府从青海省情出发,提出“三区”战略,制定出台《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纲要》,这是推动青海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青海长治久安的固本之策,是提高党在民族地区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牵引性,是现阶段加快新青海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精神,结合海南州实际,海南州充分发挥“一把手”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积极有为、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创建活动。

1.教育引导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仍存在宣讲重点不突出、宣讲对象难集中、宣讲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有的乡(镇)、村(社)和个别机关单位依然存在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視,思想教育引导工作零敲碎打的现象。

2.社会矛盾纠纷千差万别,复杂程度多种多样。这些矛盾纠纷,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是跨地区和部门,有的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依据,处理、协调难度较大,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等,表明维稳形势依然不容轻视,稳控压力仍然很大。

3.区域特色仍不够鲜明。各地、各部门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盘点了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的一些具体工作和任务,进行了责任分工,但对影响当前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活动的突出问题梳理得还不够清晰,重点工作把握还不够到位,推进措施还缺乏足够的力度,存在创建活动与中心工作相脱节的现象。

4.寺院管理干部队伍比较年轻,缺乏政策水平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与其工作任务和形势要求不相适应,工作中“难以融入、融入不深”的问题还较突出,寺院管理任务仍然艰巨。

5.“三基”建设方面,宣传动员还不够广泛。由于基层基础工作整体比较薄弱,基层组织不健全、基础工作不扎实、基本能力不够强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来扭转,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海南州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下一步仍然坚持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为抓手,把握重点任务,狠抓责任落实,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1.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握好党的新时期民族工作方针、政策。

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们制定了出了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学习好、领会好、把握好会议精神,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干部群众的首要任务,只有全面正确的掌握会议精神,才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决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才能坚持和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我们要采取大小会议宣讲、集中讲座辅导、进村入户讲解、个人自学问答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深入学习,统一思想,把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2.发挥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支持和援助,大力推进地区经济发展。

海南州有水电、矿产、农牧业、旅游、太阳能等资源优势,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做好资源开放利用这篇大文章,要发挥好对口援南机制,深化与对口援南省市的协作与交流加快地区经经济发展。特别是要争取实施差别化支持政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城镇化提档升级,使海南州城镇发展更具特色和活力。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推进海南州全方位开放,要注重加强与国内外文化旅游等交流合作。

3.整合资源,严格标准,协同发力,努力提高民生水平。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州职业教育发展,加强“双语”教育,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少数民族特色技能型产业,完善并落实各族群众创业扶持政策。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利事业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

4.深化合作,多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各民族干部群众和谐相处、融合发展。

促进各族群众有序流动,支持州内群众到内地就学、劳务输出、经商等形式走出去。培育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优化小区安置点、村组楼栋的人口结构,合理配置行政、教育、文化等资源,科学布局宗教活动场所,引导分流“择族而居”和“围寺而居”现状。支持各民族群众联合创业,依法保障各民族婚姻自由的权利,鼓励各族群众节庆互动交流,共建共享美好社区。创建办要与文化、体育、妇联、共青团等成员单位加强协调,紧密合作,多开展一些各民族干部群众都能参加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各民族干部群众融合发展的自觉性。

5.树立信心、培育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各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用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做到讲得清、道得明、听得进、全覆盖,使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和民族观,讲政治、明是非、守底线、遵法纪。

支持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积极打造藏绣、石雕等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鼓励民汉优秀文化作品互译,加大适合少数民族群众阅读的双语书籍出版力度。实施赛宗寺、石藏寺及宗日文化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抢救保护拉伊、则柔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

6.健全法规,完善民约,提高管理民族宗教事务能力。

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积极推进“法律七进”活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维护法律尊严,懂得法律面前民族成分无特殊、宗教信仰无特殊、职业身份无特殊,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完善有关民族宗教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和规范藏传佛教寺院“三种管理模式”。

按照州委《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纲要》的部署,以法制化、制度化推进创建工作纵深发展,在“五个巩固提升”和“五个深入推进”上下功夫见实效,着力落实10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八年创先进”的工作目标,实现创建工作常态化。进一步总结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并提升到制度层面加以固化,形成推进创建工作的制度链条和长效机制。

8.落实责任,明确任务,不断切实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坚持创建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健全州县乡三级创建办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调查研究等运行机制,完善创建考核办法、验收细则、评选表彰等制度措施,保证创建工作力量不减、制度健全、高效有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雷霞(1988--)女,汉族,青海互助人,中共海南州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

民族团结工作方面存在问题

1.缺乏对学习的理解。由于平时工作延误较多,产生了学不学不重要,工作重要的思想,没有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缺乏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只关注阅读时代新闻等书籍,对政治理论知识的了解较少;我们只关注基础材料分类知识,对一定深度的商业知识的了解较少。学习知识缺乏理论深度和广度,缺乏思想和灵魂的触动,学习停留在表面上。

3.作为一名基层领导,他总是开拓进取的精神,总是从旧的角度分析问题,没有开拓创新的意识,满足于现状,不考虑改变,只关注局部利益,忽视整体利益。

4.创新意识不够强。用书看具体的工作习惯,不善于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有教条主义和本主义倾向,做事缩手缩脚,敢于尝试、敢于突破、求新求变。

5.工作方法不够生活。抓住自己认可的原因,甚至自以为是,不善于吸取别人的意见,个人适应能力差,在处理问题上优柔寡断,尤其是突发事件上,方法不够灵活。

6.作风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在工作中听不到不同的批评和意见。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对,什么都懂。事实上,他们知之甚少,没有尽力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自我要求不够严格,严格对待人,宽大对待自己。

结合自己的工作,明确个人目标,针对个人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努力进一步提高意识,增强党的精神,解放思想,努力取得成果。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学习主线,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促进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政治理论学习应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形式多样,注重实际效果。定期与同事讨论开放思想,联系工作,结合存储的问题,积极开展严肃的、真诚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自己能够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是全面学习业务知识。扎实地学习分管部门专业理论知识,并向有经验的前辈们学习,翻阅杂志,学习关于农业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多下基层深入段斗实际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工作中的内在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把农业工作搞好。同时,认真学习多方面业务知识,积极配合其他同志,搞好业务工作,努力学习各类相关的业务知识,学用结合,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4、是定期开展自我批评,深入进行自纠自查,阶段性地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思想进行总结,主要是查找问题和不足,理清整改思路,边查边纠,自责不自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防微杜渐。

5、是结合当前的工作,抓好自己主管的农业工作,开拓思路,大胆进取,深入农户,田间地头,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认真做好防汛工作,努力把分管的各项工作搞好。

我将以这次作风整顿为契机,严格按照党组织的要求,认真做好自纠自查工作,找出自己在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自觉学习专业知识,严格整改,格守本分,洁身自爱,严于自律,管住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去的地方不去,洁身自好,干好自己该干的事。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各项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为能尽快的适应各项其他工作而不断提高进步。

民族团结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

****,1980年元月2日生,大学本科学历,1999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荣获过西藏自治区三好学生称号;1999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桑日县绒乡第二完小(即原扎嘎完小)任教导主任兼少先队辅导员;2014年被县教体局评为优秀教师;2014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桑日县绒乡第二完小任教导主任;2014年8月至2014年9月在桑日县桑日镇一小任副校长;2014年至2014年连续三次被县政府评为优秀公务员;2014年至今任桑日县增期乡希望小学电教员兼三宝经费会计职务。2014年被县教体局评为优秀公务员;几年来,他坚持以服务为本的原则,努力业务精通,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尤其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被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为民族团结典范,倍受同事的高度赞誉。

族职工分清是非,主动化解心结,消除民族隔阂,努力弥合民族关系裂痕。新疆的危险主要来自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对中央这个英明决策,****同志深信不疑。在党的长期教育下,****同志在思想深处,自觉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心系团结,争当民族团结好模范。****同志始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旗帜鲜明地与“三股势力”做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和人们的利益,自觉做到了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不传谣、不信谣。他始终把民族团结放在心坎上,时刻把民族团结落实到行动上,努力办好关系各族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他时时注意从点滴做起,为人民办好事,每次献爱心捐款都是他最积极,捐款也捐得最多。2014年“5·12”四川汶川地震、2014年“4·14”青海玉树地震赈灾捐款发生后中,****同志积极响应地区水利局的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积极组织为灾区的民族群众捐钱捐物,并呼吁广大师生员工也加入进来共同为灾区的人民献爱心。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他以身作则,做民族团结的模范,团结、带领各族干部同心同德、共同奋斗。他心里时刻想着弱势群众、装着弱势群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最大快乐。去年夏天的一天,****同志在拉萨逛街的途中,碰到一对内地来的汉族同志,摇摇晃晃走着,满身臭气,声称探亲没找到人,路费花光,3天没吃饭了。****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尽自己所能,给他了吃饭的钱和少许路费。

三、严于律己,争言传身教的典范。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是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来言传身教教育女儿,积极向女儿宣传新疆的历史和民族团结的知识,教育女儿从小树立民族团结思想,打牢民族团结思想基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不参与违法乱纪的事,做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团结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无论在机关工作中还是在平时生活导中,他总是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放在工作的首位,对违反民族团结的话和事总是发现一件就坚决制止一件。

他就是这样一位在工作中从不计个人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多年来,坚持为民族同志人民办好事,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为各族干部群众办好事实事,以身作则,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关心他人的真挚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水利局全体干部,为他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民族团结方面存在问题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充分认识到做好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搞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按照年初召开的省、市相关民族工作会议的要求、任务和目标。采取各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并结合我县民族团结稳定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的实际,研究制定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全县民族团结工作。

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人员变动调整充实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全县13个乡(镇)也相应地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分管民族团结工作,补充配备了民族工作专(兼)职干部。同时,县、乡(镇)继续完善了《施甸县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处理预案》,成立了群体性事件调处领导小组,有力地保证了全县民族团结稳定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党政动手,各尽其责,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结合我县民族团结稳定工作实际,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受政府委托民宗局与乡镇签订了《施甸县xx年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书》。民族工作繁重的乡(镇)与村(居)委会签订责任书。使目标责任落实到基层,工作任务分解到个人,形成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任务细化、工作量化的有效管理机制,促进了全县民族团结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县人民政府周密制定全县民族团结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内容,纳入行政效能考核,量化评分标准。年初组织召开全县民族宗教工作会暨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考核表彰会,传达省、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xx年我县民族宗教工作,安排部署xx年全县民族团结工作任务,对各乡(镇)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了综合考评,对民族团结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给予表扬,对民族团结工作开展不够扎实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结合实际,在继承和发扬历年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与时俱进,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认真开展了__镇第27次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全力打牢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坚定广大党员干部战胜困难的信心。通过宣传教育,使共产党好、祖国大家庭好、社会主义好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增强民族团结责任感和使命感,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社会。

我镇是多民族乡镇,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到我镇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大局。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今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__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镇党委、政府召开班子联席会,研究部署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就有关工作提出了安排意见,及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施方案,使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部署,为全镇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10月23日,__镇召开2021年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座谈会,总结成绩、表彰先进、交流经验,组织动员全镇各族人民,坚持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努力开创__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促进全镇各民族更加团结发展。镇领导班子、镇直单位负责人、各村支书主任、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等60多人参加了会议。座谈会上,__镇镇长助理做了重要讲话,并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受到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和支持__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社会各届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会议强调要求: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全镇民族工作的自信心;要理清思路,科学规划,树立推进全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感;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加强开创__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的使命感。镇政法副书记和镇人大副主席宣读了党委、政府的表彰决定;参会领导为__镇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获奖者颁发了奖状和证书;先进集体代表、先进个人代表、先进党支部代表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总之,一年来,我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继往地开展好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全面落实民族政策,推动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服务少数民族群众,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十月促全年,不断推动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__,促进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指导思想。

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对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不断提高全市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

(二)总体要求。

坚持“高举旗帜”即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

把握“一个主题”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贯穿“一条主线”即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达到一个目标”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教育主体。

突出党政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等重点人群,此次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突出理论界、教育界、知识界等重要社会群体,通过他影响和带动更多群众。对领导干部着力进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驾驭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能力,提高凝聚人心、维护团结的能力。对青少年着力进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使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植根各族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二)重点内容。

突出党的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突出维护国家统一和热爱伟大祖国的宣传教育。突出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突出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宣传教育,突出民族地区发展成就的宣传教育,突出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

(一)开展民族理论和政策法规学习活动。

1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民族团结教育。近期要组织至少一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此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市民宗局负责。

2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党建工作中去。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宣传教育活动。要以党支部、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广大党员、团员学习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此项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团市委、市民宗局负责。

3各级党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安排专门课时开展教学。此项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民宗局负责。

4理论界、教育界、知识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通过他影响和带动更多群众。此项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民宗局负责。

(二)面向基层。

5全社会加强维护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以及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6开展深入细致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和农村党组织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之中。面对面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宣讲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关心群众生活,疏导群众情绪。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和纽带作用,把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广大工人、青年、妇女群众中去。此项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经贸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负责。

7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千家万户。此项工作由市民政局负责。

8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要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车站、码头、医院、商场、宾馆、街道广场、旅游景区、工商税务等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环境。此项工作由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商业局、市建设局、市旅游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单位负责。

(三)学校深入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9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贯穿到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之中,帮助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此项工作由市教育局、市民宗局、团市委负责。

10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思想实际。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此项工作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市民宗局负责。

11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纳入学校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此项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

(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

12抓住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契机。展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创和谐的精神风貌。此项工作由市民宗局、市文体局负责。

13发挥爱国爱教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开展到信教群众中去。此项工作由市民宗局负责。

(五)大力开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

14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先进典型。要集中宣传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湖北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要宣传在乌鲁木齐“7.5事件中涌现出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充分展示各族群众在危急关头患难与共、手足情深的民族真情。此项工情由市委宣传部、市民宗局负责。

(六)积极营造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舆论氛围。

15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中央、省和咸宁市领导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形成热潮。此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民宗局负责。

16加强对新闻媒体、出版物和互联网及手机媒体的管理。此项工作由市文体局、市公安局负责。

(一)成立机构。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为加强对全市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领导,成立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海莲任组长的全市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确保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二)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很强。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教育为主,一切宣传阵地,一切传播渠道,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中都要体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准确把握党的民族政策,反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流。

(三)深入基层。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协调、督促解决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四)扎实工作。突出思想内涵,讲究工作方法,使宣传教育活动既主题鲜明又生动活泼。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宣传教育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良好氛围,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建设科学发展新的实际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强调“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创新方式载体,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广西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全区各高等院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须站在国家高度,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主阵地和先锋队作用。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区。高等院校作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对照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广西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仍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抓紧抓实,努力补齐创建工作中的短板。

(一)主题还不够鲜明突出。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为我们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特别是《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创建工作的主题,但我区高校在创建工作具体实践中,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工作还不够紧密,挖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的内涵还不够深入,将创建工作主题与壮族自治区的特点结合起来落实方式还不够新颖,不能很好发挥创建主题的引领作用、导向作用。

(二)内容还不够丰富多样。《意见》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点任务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等,并对创建工作作出明确具体要求。但实践中,各高校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容把握得还不够准确全面,没有紧扣新时代特点丰富创建内容,仅局限于宣传教育层面的老调子、老套路;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时代内涵和民族特质,对创建工作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差异性和同一性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特别是在提升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水平、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还没有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战略举措。

(三)形式还不够创新鲜活。《意见》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形式作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工作中没有抓好结合、整合、融合这篇文章,未能顺应新生代需求,用好信息化手段。在加强教育上局限于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在改进宣传上局限于传统“三板斧”,没有很好地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加强“滴灌式”宣传,在创新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打造网上创建工作平台上成效还不够明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还处在原生态层面,主要体现在“三交”活动的规划性和策划性不强,各民族学生日常交往交流均为自发性、习惯性居多,缺少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入脑入心的活动载体和形式,各民族学生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活动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四)质量水平总体还不够高。《意见》对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很多高校对如何提高创建工作水平还没有清晰的思路对策。有的还是按照老套路、老观念和旧思维来抓创建,拿不出新思路新举措,想不出新办法新手段,也搞不出新载体新平台新机制。创建工作领域向纵深拓展不够,重心还没真正下沉到院系、班组,在资源分配、力量投入等方面也没有很好地向院系、班级倾斜。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和示范单位建设上,还没有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没有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

我区各高校积极探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在广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育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创建工作日益深入,制约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和提升质量的因素日趋凸显。

(一)缺乏齐抓共管的创建合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开展创建工作在资金资源、人员力量、部门协同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约。目前我区大部分高校只有统战部门专职负责创建工作,党(校)办、宣传、学工、团委和各院系等部门配合,但各部门工作人员力量不足,往往疲于应付,特别是在部门协作上,难以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基本上处于单打独斗状态。“一把手”负总责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和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没有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上下协调联动、师生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二)缺乏坚强有力的创建基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参与主体具备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策常识。高校开展创建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在校学生,但在校学生受到多元化思想影响和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在政治意识、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等方面相对薄弱,因此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强烈,尤其需要在创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加以引导。同时,广西作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后发展地区,一些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经济条件还不宽裕,中小学阶段接受的素质教育不充分不全面,故主动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还不够高。

(三)缺乏开拓创新的思路理念。当前,广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数量日趋增多,民族成分也越来越多,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高校创建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思维。比如,在创建内容上,还局限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创建水平等内容缺乏系统谋划思考,导致创建工作内容单一单调;在创建载体形式上,还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板报宣传,利用新媒体新载体新平台开展创建工作还没有形成气候,实践训练、实践锻炼等新形式还没有标准和规范,特别是让各民族学生踊跃参与的创建方式和活动少之又少,难以适应各民族学生多元化需求;在创建质量水平上,对创建活动的成效重视不够,满足于课程教过了、活动搞过了、会议开过了,没有对创建工作成效进行后期评估。

三、新时代广西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广西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约占全区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0%。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无论是创建内容和途径,还是创建形式和载体,都需要突出民族特点和时代要求。

(一)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一是构建立体式常态化宣传格局。高校开展创建工作宣传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特点,要充分结合受众群体集中、认知水平和领悟能力较高、宣传场所固定等实际,立足新时代新要求,跳出传统宣传套路,不断探索宣传工作新思路新举措。要充分用好传统宣传载体,用活新媒体自媒体,构建橱窗、板报、广播、网络等立体式宣传格局,使创建工作宣传有文字、有声音、有图像、有影视,努力营造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浓厚氛围,让广大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自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形成创建工作强大合力。二是构建形式多样的教育平台。打造多种社会实践教育模式,常态化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红色教育实践和各民族学生交友联谊等活动,深入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开展专题调查研究,让广大学生切身学习体验广西丰富的民族风俗文化和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熏陶,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现实感和有效性。三是拓展宣传教育渠道空间。与时俱进地创建宣传教育专业app、专题网站以及专用微信公众号,进一步丰富网络课程、云课堂、微课堂等载体内容,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进一步丰富活动载体。一是开展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坚持以民族节庆为载体,积极推进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特别是“壮族三月三”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特的文化视角、丰富的民族内涵、广泛的民众参与,成为传承和弘扬我区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各高校要充分用好“壮族三月三”等各类节庆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更好地交往交流。二是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要精心组织创作民族文化精品,充分展示我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激励各民族学生共同团结奋斗。三是创新扶贫资助模式。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强结合起来,创新帮扶方式和措施,通过设立专门的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奖学金,以及开设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等途径,大力帮扶少数民族学生,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后顾之忧。同时,注重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创新创造创业实践等活动,让他们各方面素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进一步提升创建工作水平。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校党委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性,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加强学校党委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副书记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基层党组织共同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选树创建工作示范典型。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抓好统筹结合文章,注重强化政策保障,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不断加大培育和选树示范、模范的工作力度,注重向院系和班级基层一线倾斜,充分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在创建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权益。高度重视保护少数民族学生的正当权益,后勤部门要在饮食起居等方面落实好保障措施,教学管理部门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效,学校资助管理部门要优先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校园综治部门要切实保护少数民族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健全完善的少数民族学生权益保障制度机制,不断夯实创建工作的群众基础。四是加强创建工作考核指导。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考核,强化教学质量评估,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质量水平。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年度考核内容,加大绩效考核权重,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他家庭里,各民族之间有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一直以来,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凭借民族团结教育读本,利用晨会、班会、和每周升旗仪式时间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通过举办民族知识知到少问答、民族团结主题班队会、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小学生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校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年级组长为成员的“民族团结教育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政教主任、班主任直接抓,全体老师共同抓的良好格局,保障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利用每月一次班会、一次团会,每周升旗仪式时间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主要做法是:学校以新华书店配发的《民族常识》教材为主,通过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民族常识》读本中认识了各种民族和他们的生活风俗以及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知道了各民族历史文化是我国历史宝库中的一块耀眼的瑰宝,它吸引着世界各方人士对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喜爱。

了解民族,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拓展了天地,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1、利用校园广播站,开展“少数民族人物故事”演讲活动。

2、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了“知我民族、爱我中华”手抄报比赛和黑板报比赛。

3、通过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兴趣,更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让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让尊重民族、团结民族意识在青少年的心底扎下根成为学校的艰巨任务,我校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

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从大局出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地遵守政治纪律,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入开展反分裂教育,防范和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对学校的侵蚀和渗透,预防和纠正党内团结和民族团结方面存在的问题,扶正祛邪,讲团结,反分裂。

1、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不断把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教育引向深入。

2、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家庭美德,加大学生德育建设力度,每学期结合总结进行一次德育工作考核,并及时将德育考核结果公布与众。

3、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举办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促进民、汉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民族团结。

1、依法治教,积极防范和抵制民旅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以及宗教对教学,教材和讲台的侵蚀和渗透,强化对教材,教学辅导材料和教案的审查。对自己教案、讲稿的正确性、科学性负责,不传播宗教、传播暴力恐怖、传播不利于民族团结等的内容。

2、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学习党的宗教政策,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担负起维护新疆和地区稳定的责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牢记教书育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使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近年来我县卫生系统通过结对子、扶贫帮困、卫生下乡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民族间的沟通,深化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但通过“构筑民族团结精神纽带”等专题调研报告发现,仍不同程度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五观”、“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仍需加强。

二是仍然有少部分人有亲民族的思想,认为同民族的人比同一国家的人从感情上更亲近,同时也更强调本民族的文化胜于强调中华文化,并认为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风俗、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成为同其他民族的人成为好朋友的阻碍。

三是一部分人认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和对民族关系的团结、和谐信心不强而感到不适应。

四是少部分人容易把不同民族干部群众之间发生的一般性个体之间的争吵或矛盾,不恰当地认为是民族矛盾的体现,把简单的矛盾复杂化。

五是群众反映的“看病贵”问题依然较突出。“看病贵”问题,是当前群众反映较突出的问题,也是群众对卫生行业存在不满意看法的根源所在,党的惠民政策还需进一步落实到位。

六是工作被动落实多,主动超前还不够。大多是承办上级交办事项,工作中经常是处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超前思考、提前预测方面还需加强;谋领导之所谋,深入调研,提供资料、当好参谋。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加强学习,凝聚人心、进一步提高认识。

1、继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各党委、党支部要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把“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和党的民族、宗教及形式任务相结合,采取集中教育和经常教育相结合,将本区域发展同中央新疆座谈会精神相结合,与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教育及形式任务相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和依法集中整治相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同创建群众满意医院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深入广泛宣传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增强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覆盖面。

2、组织全卫生系统各族干部职工通过多种形式学习民族宗教发展及宗教演变史、民族文化繁荣史材料,讲清楚“三股势力”的暴力恐怖罪行,使全系统各族干部职工更加坚定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3、加强晨会学习、集中组织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考学机制,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与形式任务作为宣传重点,大力做好学习宣传,宣传党和国家对新疆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宣传自治区和自治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好形式,通过学习,增强各族干部职工的发展意识,营造卫生行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宣传,进一步增强全院各族干部职工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宣传工作,继续加强内外宣传工作,进一步办好《霍城卫生简报》,上报好卫生信息、外宣稿件,通过宣传和学习,开阔思维和眼界。

2、在各党委、党支部举办板报展览、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活动,集中宣传卫生系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新疆、加强民族团结、艰苦创业奉献的先进典型,激励全系统各族干部职工为创建群众满意医院贡献力量,进一步增强全系统各族干部职工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大力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职工参与面广、参与率高且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全卫生系统各族干部职工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为建设美好医院而努力奋斗。

(三)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共建活动,正确化解矛盾,服务于民,升华感情,确保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1、进一步严肃行业纪律,增强服务意识和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及时正确地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合谐卫生行业,坚决避免将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同民族同志间单纯的个体矛盾上升到民族问题。

2、进一步加强城乡党组织互动、社区联动和民族团结共建活动的力度,践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新一轮援疆为契机,取有效措施,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广泛开展共建活动和“结对子”活动,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进干群团结、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信赖与支持。

富蕴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县,长期以来,该县把民族团结当作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民族团结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全县形成了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

一、基本情况。

富蕴县居住着哈、汉、回、维等24个民族,哈萨克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0.45%,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5.55%,蒙古、回、维、苗、壮、朝鲜、满、侗、土家、东乡、柯尔克孜、达斡尔、撒拉、锡伯、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民族占4%,199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树立团结典范,赋予民族团结教育新内涵。富蕴县将开展创建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作为搞好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宣传,充分发扬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自1994年推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赛尔江以来,全县陆续涌现出了暴风雪中救助三名汉族矿工和上百名受困矿工的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阿布旦,无私收养汉族儿童的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哈兰?马丁,十几年如一日扶助回族单身妇女马俊梅一家的地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杨柳等。截至目前,全县共涌现出国家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名;自治区级民族团结先进集体3个、自治区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5名;伊犁州级先进集体2个;地区级民族团结先进集体36个。在2009年底县委、政府召开的第十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共表彰了24个模范单位和42名模范个人。

(二)重视干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成为骨干力量。富蕴县将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任务纳入县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代培、挂职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和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截止目前,全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已达2675人,占干部总数的63.2%,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全县各条战线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达197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2%,成为加快经济建设、推进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三)强化未成年人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花绽校园。富蕴县围绕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策部署,推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和新疆历史教育,进行国情、区情、县情教育,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依托民汉合校优势,开展民汉学生结对帮扶、互学双语、城乡少年手拉手等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目前全县所有乡(镇)建成学前“双语”幼儿园(班)40所,九年一贯制牧业寄宿学校8所。

(四)开展理论宣教,筑牢各族群众思想基础。富蕴县在全县范围内对广大干部群众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使党的民族政策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特别是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县委、政府立即从各单位抽调100名民兵,组成政策宣传、街道巡逻、维稳平暴3个小分队,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和维稳工作。同时在农村和社区广泛开展“讲事实真相、讲民族团结、讲政策法律”教育活动,活动提出“三个讲清”(讲清6.25、7.5事件真相特别是7.5事件的严重危害性;讲清民族团结对打击三股势力的特殊重要性;讲清政策法律和自治区的维稳措施)。宣传部门组织开展了“我身边的民族团结典型”宣讲活动和“讲述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演讲比赛等教育活动。

(五)狠抓发展要务,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近年来,富蕴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集中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切实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各民族的长期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2009年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达5221元。

一是民族团结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目前仅为演讲、座谈、报告会等形式,且群众参与面不够广泛。

二是各族群众的民族意识、宗教意识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逐渐淡化,但由于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民族宗教工作还面临着较多错综复杂的难题,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

三是部分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容易受到民族分裂分子的蒙蔽和蛊惑。

四、几点思考。

(一)民族团结教育多元化。要灵活多样地开展宣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努力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动。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经济建设全过程,与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评选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的活动结合起来,与各行各业的生产、工作结合起来。结合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祖国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通过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活动,组织各级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走进基层群众,用实实在在的事例开展教育宣讲活动。结合双拥共建工作,动员驻县部队、驻县单位参与到民族团结教育各项活动中来,以民族团结带动军民团结、军政团结、驻县单位与地方的团结,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最大限度地扩大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实到基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根本。要切实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纳入县委中心组和全县各级党委中心组及县委党校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由县委组织部、党校负责每年举办两期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对各乡(镇)主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专干、村(社区)负责人进行培训,切实解决乡、村干部对民族宗教工作“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的问题。

(三)进一步提高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将民族教育作为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民族县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立足农牧区生产的实际,面向农牧民群众,广泛开展农牧业生产技术、劳动技能等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科技和技能素质,推进实用科技技术的运用和普及。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着力建设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地方民族文化精品。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谋利益。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为群众谋利益。要把民族团结教育同实施“得民心工程”结合起来,积极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农牧区,要重点解决好减轻农牧民负担、增加收入、加快发展、改善生活等问题;在城镇,要重点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的就业、再就业等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贫困家庭,了解民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对口支援帮扶机制,研究制定长远规划,改变单一的给钱给物帮扶模式,共谋长远发展大计,实现各民族团结、富裕奔小康。

为了认真贯彻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好局面,公司认真对今年民族团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扎实开展。

按照州委、市委、政府的要求,公司积极响应,及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拟定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行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宣传教育,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统筹兼顾,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序开展。

公司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及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二是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宣传公司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好经验、好典型,宣传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各族干部群众。三是结合“三严三实”和“去极端化”等主题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着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机关、进科室、进家庭。使干部职工树立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去极端化的意识,为建设繁荣稳定和谐贡献力量。

(二)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每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期间,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各民族大团结氛围,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结合工作实际,把开展民族团结工作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民活动活动和党组织品牌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在民族团结工作上有所作为。

实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与贫困群众“结对子”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与各民族贫困家庭结对子、认亲戚,面对面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推动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深化民族团结工作。在开展经常性的节假日慰问活动的同时,利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对少数民族职工进行慰问活动,对社区少数民族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体送去党的温暖和节日祝福。特别是“春节、“开斋节”等重大节日,向公司邻里守望帮扶对象送去生活必需品,陪伴他们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每逢少数民族节日,公司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倾听少数民族干部对公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开展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效。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注重公司少数民族同志的合法权益实现,在营造了知法、遵法、守法,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向上的队伍。

三是进一步统一认识,深化“去极端化”工作。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学习,结合日常主题实践活动,公司干部职工认识进一步统一,各民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抵御极端思想渗透,打击暴恐势力,建设美好家园成为共识。

三是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公司系列民族团结工作,公司和对口支援单位、帮扶社区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在州委、州政府的带领下,团结一心,为建设繁荣、团结、和谐的贡献力量。

经自查,我单位已具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要求,现审查。

(一)指导思想。

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对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不断提高全市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

(二)总体要求。

坚持“高举旗帜”即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

把握“一个主题”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贯穿“一条主线”即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达到一个目标”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教育主体。

突出党政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等重点人群,此次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突出理论界、教育界、知识界等重要社会群体,通过他影响和带动更多群众。对领导干部着力进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驾驭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能力,提高凝聚人心、维护团结的能力。对青少年着力进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使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植根各族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二)重点内容。

突出党的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突出维护国家统一和热爱伟大祖国的宣传教育。突出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突出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宣传教育,突出民族地区发展成就的宣传教育,突出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

(一)开展民族理论和政策法规学习活动。

1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民族团结教育。近期要组织至少一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此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市民宗局负责。

2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党建工作中去。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宣传教育活动。要以党支部、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广大党员、团员学习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此项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团市委、市民宗局负责。

3各级党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安排专门课时开展教学。此项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民宗局负责。

4理论界、教育界、知识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通过他影响和带动更多群众。此项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民宗局负责。

(二)面向基层。

5全社会加强维护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以及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6开展深入细致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和农村党组织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之中。面对面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宣讲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关心群众生活,疏导群众情绪。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和纽带作用,把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广大工人、青年、妇女群众中去。此项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经贸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负责。

7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千家万户。此项工作由市民政局负责。

8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要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车站、码头、医院、商场、宾馆、街道广场、旅游景区、工商税务等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的良好社会环境。此项工作由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商业局、市建设局、市旅游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单位负责。

(三)学校深入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9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贯穿到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之中,帮助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此项工作由市教育局、市民宗局、团市委负责。

10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思想实际。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此项工作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市民宗局负责。

11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纳入学校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此项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

(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

12抓住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契机。展现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创和谐的精神风貌。此项工作由市民宗局、市文体局负责。

13发挥爱国爱教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开展到信教群众中去。此项工作由市民宗局负责。

(五)大力开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

14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先进典型。要集中宣传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湖北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要宣传在乌鲁木齐“7.5事件中涌现出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充分展示各族群众在危急关头患难与共、手足情深的民族真情。此项工情由市委宣传部、市民宗局负责。

(六)积极营造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舆论氛围。

15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中央、省和咸宁市领导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形成热潮。此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民宗局负责。

16加强对新闻媒体、出版物和互联网及手机媒体的管理。此项工作由市文体局、市公安局负责。

(一)成立机构。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为加强对全市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领导,成立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海莲任组长的全市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确保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二)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很强。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教育为主,一切宣传阵地,一切传播渠道,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中都要体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准确把握党的民族政策,反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流。

(三)深入基层。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协调、督促解决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四)扎实工作。突出思想内涵,讲究工作方法,使宣传教育活动既主题鲜明又生动活泼。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宣传教育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良好氛围,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建设科学发展新的实际行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多民族院校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多民族院校内,由于历史和现实、自然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在交往和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影响民族关系的事件,导致校园内民族问题的发生。这类事件一旦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学校和社会乃至国家的稳定与团结。多民族院校中凸显出来的关于民族团结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多民族院校的发展。因此,在大学校园内各民族学生之间建立以“平等、团结、互助”为核心的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众多拥有多民族学生院校的一个重大任务。本文以调查问卷为依据,对多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调查问卷,与学生交谈、接触,我们发现多民族院校的少数学生存在以下四个主要问题。

1.少数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关注程度。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比较深刻,则学生的民族观要淡薄些;若学生对民族团结认识不到位,则学生的民族观会更强烈。在我们所做的36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17名学生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持无所谓态度,占到4.6%,还有一名学生认为没必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在问卷中有近20%的同学不知道“三个离不开”的准确内容,可见确实有少数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需要加强。

2.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了解。

我们设置的问卷题目“对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饮食、服饰等”,回答“感兴趣,了解较多”的有192人,“不感兴趣,有一定了解”的有154人,“不关心,也不了解”的有22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2%,42%,6%。究其原因,有的学生是缺乏了解的欲望,而有的学生是缺乏了解的途径。

我们设置的问卷题目“你会主动结交其他民族的朋友吗?”,其中回答“会”的有158人,“随缘”的有205人,“不会”的有5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3%,56%,1%。追根溯源,主要是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存在交往的心理障碍和行动障碍。

4.不同民族的学生处理矛盾的方法不得当。

当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年轻人往往血气方刚,好争一时之盛,时常拳头相见。我曾和一些学生交谈过,当问及怎么处理矛盾是正确的方法时,大家都知道应该冷静,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应该找老师或领导解决,但是当时气不过,脑袋一热什么都不管了,往往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相关范文推荐
  • 01-10 社团迎新会总结(优质19篇)
    公务员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间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对公务员工作进行回顾和评估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工作能力。
  • 01-10 大学市场营销策划书范文(17篇)
    营销策划需要有足够的市场信息和数据支持,以做出准确的决策和计划。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营销策划的知识和技巧,可以阅读以下推荐的书籍和文章。前言:当今社会,经济快速
  • 01-10 2024年党员思想状况分析报告写作技巧(实用21篇)
    思想是人们对事物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思考和揣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想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
  • 01-10 幼儿园园长问题和不足的改进措施(优秀15篇)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
  • 01-10 志愿者当老师心得体会(通用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和概括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他们对于写作的观点和方法具有启发
  • 01-10 法院工作总结报告(优质22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和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和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20__年以来,____机关党委以
  • 01-10 消防安全教育的心得体会(热门2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也是对他人有益的分享。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案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为加强学生消防意识,提高防火自
  • 01-10 红色文化教育板块心得体会(实用15篇)
    心得体会是一个人思想成长的见证,通过总结我们的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揣着无比敬仰和
  • 01-10 事故警示教育记录(模板20篇)
    通过研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可以激发大家的写作激情和创造力。学生的安全关系到数以万计的家庭的安宁幸
  • 01-10 三只小猪的故事版(专业18篇)
    范文范本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为写作者提供优秀的写作思路和结构框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在一个遥远的山村里,住着一位猪妈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