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教育工作者实践探讨(通用18篇)

教育工作者实践探讨(通用18篇)

时间:2024-02-25 17:40:02 作者:曼珠

范文范本是指在学习、写作或者研究中,作为参考或者样本的一种文本材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下是一些范文欣赏,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启示。

高校乒乓球教学实践探讨

一、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以校本课程为依托,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身心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教材分析: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大的群众的基础、完善的乒乓球设施,并且随着我国乒乓健儿一次又一次的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各种国际大赛上夺得冠军,人们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期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而,我选择了乒乓球反手推挡技术为本课主教材。

三、学情分析:

1、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发育尚不完善,需多加强小肌肉群及灵活性练习。

2、随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祖国荣誉感逐渐加深,对国球――乒乓球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学习乒乓球最好时机。同时五年级学生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会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去并努力表现自己。

四、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发球练习,能做到将球正确发到对方台面。

2、利用刚学会的发球技术进行小比赛。

3、能积极参与练习,激发兴趣,勇于克服困难。

五、教学特色:

乒乓球是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之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引进远程教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共享,增进示范直观性,减轻示范的视觉差,提高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过程:

在课的开始,我将学生收集的乒乓球资料以及简报制作成展板向全班同学展示,并借此传授乒乓球的相关知识(如第一位乒乓球男女冠军、现任教练、国手明星等),及乒乓球运动如何当之无愧地被称之为“国球”。

在同学们兴趣正高时,我将播放第四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要赛国手宣传片,将学生兴趣燃烧到最高点。

熟悉球性练习过程中,我采用由下至上练习,先从脚步(并步、滑步、交叉步)练起,再进行摆臂练习(正手、反手)。熟悉球性采用托球、颠球等基础练习,使学生尽快找到球感,为本课的新授内容奠定基础。

在新授教学内容中,我采用远程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讲师赵霞――推挡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更直接的剖析动作要领,还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的观看到示范动作,迅速找到正确的击球部位以及挥拍的手臂轨迹。

台上练习中我采用二人、三人、四人分组练习,这样不仅克服了学生多、球台少的难题,同时也为学生帮教和区别练习创造了条件。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不但深入学生中去帮助指导,还会继续利用多媒体手段摄录学生正确和错误动作进行分析并加以改正。这种方法让学生很直观的观察到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分组提高过程中,我会重点关注掌握速度较慢的学生,从基础一点点抓起,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失去对乒乓球的兴趣。同时,选派教师小助理组织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小组比赛,使每名学生都在运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最后,选择一首非常优美的乐曲作为放松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

高校乒乓球教学实践探讨

档案文化作为一种吐故纳新的文化特色功能,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开展档案选修课程对宣传、传播、弘扬档案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档案选修课程的教学实践可从革新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

档案文化作为一种吐故纳新的文化特色功能,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有很多途径和方法,其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档案文化教育来扩大档案社会影响,即在高校里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

一、高校开展档案选修课程的意义。

在高校中开设档案学选修课程,通过对档案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档案的价值,对宣传、传播、弘扬档案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树立档案文化自觉的需要。

文化自觉是自主创新的前提,也是一种文化持续发展的智力源泉和有力支撑。但长期以来,档案文化缺乏“自觉”,对档案文化的价值、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档案文化自主创新能力不够。通过在高校普及档案文化知识,树立档案文化自觉意识,发现档案中文化思想的精华,对传统智慧和文化资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加以继承和转化以及有效的拓展。

(二)培养档案文化意识的需要。

档案文化意识,是整个社会或某个集体、个人对档案文化的认识的态度。档案文化意识的强弱,会从心理层面影响人们对档案工作、档案部门和档案事业的重视程度、理解程度和支持程度。全民档案意识是档案文化建设的智力支持。当前,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比较薄弱。那么在大学生毕业真正踏入社会、进入到各行各业、融入到方方面面的文化建设中之前就接受档案文化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对档案文化以及档案的重要性有正确和充分的认识,力求达到“人人懂档”和“人人用档”,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发挥档案文化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服务。

(三)人才培养的需要。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社会竞争力。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与物质、能源并称为三大社会资源,市场经济需要的是“宽口径人才”,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要具备信息获取和信息运用的能力,而档案是信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所以有必要培养学生了解档案、认识档案和利用档案。通过档案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宽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处理档案信息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也大有裨益。

(四)促进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需要。

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从学校工作的后台走上教学前台,并通过这一平台扩大档案文化宣传和影响,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档案意识,而且学校领导对档案工作更加重视,对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和层次有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高校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陈述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以教师讲为主,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果欠佳,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档案文化教育,必然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寻求适合高校各专业学生的档案选修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改变教学理念,革新课程教学内容。

传统的档案管理实务教材内容主要是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利用和编研等,教材主要是针对档案专业学生和文秘专业的学生,大多以陈述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档案工作的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在课程安排上可简化该部分理论。考虑到面向的是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生,吸引学生的不是档案学的专业理论思想和特有管理技术,而应是档案背后的大文化、大历史,而且公共选修课的课时很短,要使非档案专业的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档案学方方面面的知识,非常不现实,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走进档案学的大门,培养学生基本的档案意识。因此理论部分主要介绍档案的发展演变历史、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国家各级档案管理行政部门的职责及国外国家档案馆的基本情况、档案相关法律法规、档案文化和本校校史等内容。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来丰富抽象、枯燥的档案理论知识,结合课程内容采用了丰富的视频、音频、图片,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师由主讲转变为主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改变学习状态,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智慧的学习体系;课堂可从“封闭走向开放”,用课外参观、观摩专题档案展览结合课堂教学;布置多样化的任务,比如赴省档案馆查阅指定档案,在课堂上交流查阅过程和体会,学校档案馆可以建立学生的梦想档案,收集学生的视频《我的梦想》,若干年后邀请学生回校观看,借此不仅激发学生思考和创作也培养了学生对档案工作的关注和认识。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只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地在头脑中升华起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根据档案管理本身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档案基础知识普及教育的同时要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操作课时比重,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高校的档案馆(室)为档案实践操作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让大学生有机会结合所学档案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观摩和亲自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检索和利用。通过档案管理系统的操作,可以使学生了解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电子文件制作与搜索、网上检索和利用等。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高校法学教育为培养法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法学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令人担忧,传统的单纯课堂讲授方式已日益显现弊端.推行法学实践教学势必成为法学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文章从高校法学专业的现状出发,论述了实施法学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必要性.

作者:霍艳梅孙淑云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法律系,河北邯郸,056038刊名:教育与职业pku英文刊名:educationandvocation年,卷(期):“”(32)分类号:g642.4关键词:法学教育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高校乒乓球教学实践探讨

我叫,任00俱乐部00分校教练员。几年前应张总之邀加入00事业。创业伊始,举步维艰,我和诸位风雨同舟,艰苦奋斗、顽强打拼,其中几多辛酸几多欢欣,如今再看00事业已是铮铮日上的另一番新景象了。在新的一年迎来之际,蓦然回首往年的点滴工作,心底更多了一份厚重和责任,激发了我在新的一年里不断努力和进取的信心;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让我信心满怀!我感受如下:

一、发扬狼队精神,形成高效集体。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的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形成文明和谐高效的集体。工作中听从总教练工作安排,树立全局意识,分工协作,形成高效集体。

20xx年4月授命入驻00分校以来,我不敢懈怠,全力协助总教练进行经营,圆满完成00俱乐部中部张总交付的经营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活动。00队员20xx年在市八运会上都有不俗表现,结束了00县在市运会上没有本县队员参赛的历史。在00县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00队员囊括了单打前八名,这在起步晚,底子差的00县来说已是骄人的成绩了,这极大的树立了我们00形象,展示了我们00风采。这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价值的体现,这也是张总不断教导我们的狼队精神的结果。

二、遵守职业道德,提高自身业务,教球育人。

热爱教练员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教练员职责,以身作则,教球育人。善于学习,认真钻研,及时了解和学习先进的乒乓球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训练教学能力。自觉接受和配合主教练的业务协调和训练管理,维护和保证训练秩序。关心队员在校的学习情况,不断培养队伍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和爱护公物的品德,促进队员德、智、体全面发展。与队员家长经常沟通,及时全面了解队员的情况,不断改进训练方法,达到教球育人同步发展的教学效果。保证训练队伍的稳定发展。

三、20xx充满机遇和挑战。

新的一年开始了,正值寒假招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认真研究、积极解决。如招生问题、新老队员分层训练问题、学员管理问题、与家长交流沟通问题等等。

回顾20xx年,其中有奔波之辛苦、传球之劳累,亦有收获之甘甜,成功之喜悦。我会克尽职守、努力工作。为我们00文化产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高校乒乓球教学实践探讨

结合乒乓球训练、裁判工作的经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对高校乒乓球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个人对乒乓球合法发球规则的理解以及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内江科技英文刊名:neijiangkeji年,卷(期):30(12)分类号:g84关键词:乒乓球合法发球规则教学

高校乒乓球教学实践探讨

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师均有其不同的个性以及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但无论哪种教学方式,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潜力,并尊重每个学生的艺术个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能找到符合自己个性的水彩画语言。我国高校对学生的绘画基础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入学的第一年开设了色彩基础的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对色彩的观察以及感受色彩的能力,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色彩语言。在各种类型的画风中,水彩画的艺术性较强,适合带领学生去研究水彩画中使用色彩的基本规律。

一、积累学生绘画技法。

高校学生在学习水彩画的前期过程中,选择临摹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之一。从学习水彩画特点来说,学生学习水彩画是学习其精华,在掌握了这些精华后再进行创新。尽管有些人反对初学者在前期的学习临摹水彩画,原因是只关注了水彩画的规律,盲目的学习起不到任何作用。但冈布里奇在其著作中提到:“没有哪个艺术家与前辈的样式毫无关系”。这就充分地说明了临摹在水彩画学习最初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无论哪种形式的绘画都需要绘画者的创造精神,需要继承传统的绘画基础。学习的传统的技法能成为绘画者激发其创造力的基础,但也可能成为创新的阻碍,观念的转变主要是绘画者如何看待临摹的作用。优秀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理解,绘画者仅仅通过观看和研读是无法领略到其中的内涵,只有经过临摹才能实现。绘画者在学习水彩画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大师的技巧,并读懂其绘画语言,形成高层次的审美意识,让自己的画风显得更加自然和真实。并从临摹中得到感受到水彩画中色彩应用的魅力,以此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水彩画表现技巧。这就需要学生重视水彩画的临摹,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临摹范本。在各个名家的代表作品中,可以选择局部临摹和整体临摹,要逐步地深入学习。在临摹的过程中,要揣测大师绘画的具体步骤,明确大师绘画的意图。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水彩画讲解的过程中,要将画家本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代表作品进行详细地介绍。并讲解选择水彩画范本的特点,然后教师对范本的绘画步骤以及程序进行示范,进一步指导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水彩画临摹的要领。总的来说,在水彩画初学的阶段采用临摹的方式,能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表现模式和绘画技巧,在其脑海中形成图式。但对水彩画进行临摹并不是学生去学习水彩画的最终目的,高校学生在水彩画的临摹过程中,能快速地积累水彩画绘画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的水彩画更加自然和真实。积累到前人的经验后,才能为今后的绘画以及创造提供基础。

二、开拓学生视野。

高校学生在进行通过对水彩画临摹后,可以在基本掌握水彩画的相关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对优秀大师的水彩画作品进行深入地赏析。学生对水彩画大师画作进行赏析的过程,能将直观的感受变为绘画的意识,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在水彩画上的创造力。纽曼曾说过自己的艺术教育是来自于面对真实的东西,比如一些画廊和博物馆等,这些均是纽曼的启蒙教师。学生只有真正地体验到真实存在的东西,才能形成绘画的意识,并激发其创造力。教师在带领学生对优秀的水彩画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也要教会其学习水彩画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水彩画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讲解水彩画的发展史,学生在了解到国内外水彩画的发展史中,能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在水彩画绘画过程中,色彩的调和是用水作为媒介,在水和色彩的调和下,水彩画的画面便呈现出轻快和流畅的特点。有人将水彩画比作一首抒情诗,人们在欣赏优美的画风时,便如同朗读一首抒情诗。学生只有对水彩画大师的代表作品进行深入地赏析,才能了解水彩画独特的美。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彩画展览越来越多,包括水彩水粉、水彩人物等,这些展览的开办为水彩画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因此,高校美术教育水彩画专业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参加画展,让学生通过自己直观的接触加上其感性的认识,然后理性地去分析水彩画的特点和大师想要表达的意境,从而更深一步提高学生对水彩画的认识。

三、写生到创作。

学生在学习水彩画的初级阶段,属于写生,主要对事物的状态进行诠释。陈师将画表示为人类意识的符号,是人类表达事物状态的方法。所以,我们在一些大师水彩画作品中不难看出创作与写生之间的联系。大师喜欢借一些风景或者人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画教学过程中,写生的课程能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关系,用不同的色彩来塑造人物的形体。学生在不断地写生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把握以及如何准确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协调画面的色彩,能客观的反映事物。通过水彩画的色彩来塑造形体的方法有多种,水彩颜料的色彩对于其他类型的画风来说,水彩画的明亮度以及绘画中存在的偶然性都会让学生充满对绘画的新鲜感。教师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周围环境的光源和,用不同的形式和色调进行基础绘画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在水彩画创作中对色彩的应用,以便在绘画过程中更好地控制色彩以及更好地驾驭色彩。高校教师进行水彩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具有独立创作意识以及独特水彩绘画语言的绘画人才。这个过程包含的是学生从写生到表现的整个过程。学生在写生阶段,一般来说,水彩画写生多是遵从自然的本身来反映客观的现实,在水彩画的表现中掺加了绘画者独特的创造成分,因此,在水彩画的作品中存在较为强烈的个人诉求及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这个转换的过程便是水彩画教学最重要、最关节的环节。在此过程中,高校水彩画专业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短期的水彩画图片训练,然后对学生进行水彩构图实验以及水彩画综合材料技术和方法的实验。学生在短期的水彩画图片训练中,高校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参考一些与水彩画相关的图片和照片,并进行水彩画实验。教师选择的关于水彩画的图片和照片,最好来源于个人的生活,并有体现其特殊的情感。在短期水彩画图片训练中,教师要着眼于选择的水彩画作品的图片以及照片的绘画性。在整个短期水彩画图片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水彩画图片或者照片的截取以及两者之间互相的组合,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从水彩画图片以及照片里提取出学生自己认为最具有强烈绘画性的信息,然后学生在画面中大量采用自己的主观色彩。短期水彩画构图实验对学生主观性的要求较为强烈,目的性也较强。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针对一个题材,按照要求绘制出不同的方案,并采用不同的色调。水彩画的技法比较多,在绘画的过程中,选用的不同纸张、颜料以及不同的笔触都会在水彩画绘画过程中产生出不同的画面效果。高校教师经过短期水彩画图片训练以及构图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从写生转变为自己个人的独立创作,最终实现学生从写生到创作表现的过程。

四、结论。

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画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地调整水彩画教学内容。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水彩画绘画技巧,正确地掌握对颜料、纸张以及工具的使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色彩造型、处理以及色彩语言的提高,使学生能够独立应用水彩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高校乒乓球教学实践探讨

早在,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了具体规定。应该承认,全国高校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为加强实践教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实践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如改革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多媒体教室和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强专业实验、实训相关设施建设等,都与实践教学密切相关。但是,实践教学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是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特别是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仍然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输,轻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统惯性。课程内容和体系还没有更好地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实验、实训的相关设施也没有更好地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甚至理论教学脱离专业实践的现象仍很普遍。如有些学者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着“专业课程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授课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专业知识与创业、就业脱节”、“教师的视阈与现实生活脱节”等问题,以至于相当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动手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不少学生反映:“在校四年,主要是听了几十门课,背了几十门课的教材或笔记,而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的机会不多”;有些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应聘工作岗位时,竟不熟悉“铺货”、“fob”等专业知识的操作方法,往往面临用人单位“应有实际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要求而不知所措。

可见,加强实践教学,积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而持久地从总体上提高高校教学的质量水平,应当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的客观基础,科学理论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也只有如此,高校教学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为此,各高校尤其是大部分教学型高校,应以“主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充当骨干作用的人才”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尽快形成加强实践教学进行管理体制创新,课程内容和体系、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的氛围;着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规划,通过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业务实习和专业技能实践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解决专业教学与社会发展、用人单位需要相脱节,毕业生能力与社会劳动者就业能力相脱节的问题。

二、积极设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承担着对学生“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职责,负有培养适合社会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的重大使命。仅从业务角度看,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理解和熟练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讲课要做到概念准确、语言流畅、逻辑性强,还要体现能够利用学科、专业实例解释理论知识的教学本领,能够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专业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建设实习基地和加强学生实习活动管理,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利用实习基地和通过学生实习活动,可以有效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高校与社会各类用人单位互动的需要;而大学生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使他们在理论学习之外,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知识,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能力。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在一些教育发达的西方国家,学校和企业都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活动,如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高校,在学生培养规划中都有相关的实习活动安排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有的国家高校学生实习时间达六个月或九个月(如法国),有的则长达一年(如英国)。在加拿大,其高校普遍实行的“合作教育课程”模式,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实习活动,只有经实习单位和学校双方考核合格,才能取得学分。

我国则在恢复高考以后,高校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在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这方面的实施方案或规划,对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的目标、思路和措施等作了具体规定。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实习指导教师配备欠缺、高校和实习单位双向沟通、合作机制不健全、学生对实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存在着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活动流于形式,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特别在某些高校采取的由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实行“分散式”的实习方式,学校不配备实质性的带队指导教师,所谓的实习检查、鉴定也形同虚设,有的学生竟然不实习而提供虚假的实习报告书。这种情况若任其长期发展,不仅严重影响高校的实践教学效果,损害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不利于高校良好教风、学风的巩固和发展。

因此,高校有关领导和部门应该给予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管理充分的重视,本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分析和总结此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健全完善和落实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生实习管理的规章制度;合理划拨或者努力争取社会资助,保证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管理的资金投入与有效使用;积极与社会用人单位签订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共建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建立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机制;采取利益驱动和相关制度等方式,促使教师乐于承担学生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严格对实习学生,尤其对“分散”实习的学生进行认真检查、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一位学生能真正参与实习活动,得到实习训练。总之,切实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管理是“以学生为本”,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负责的具体体现,应该成为高校实践教学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内容。

四、侧重对学生普适性基本能力的培养。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工作,其直接而又现实的意义在于强化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减弱用人单位“还需对毕业生花费成本进行培训”的顾虑,对推动毕业生就业有积极作用。但是,高校教学绝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层面,加强实践教学也不能等同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一方面,高校教学要适应社会用人单位实际工作需要,体现对学生职业化、技能化培养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考虑到高校教学本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利用实践教学侧重对学生普遍适应性基本能力的培养。

高校毕业生应具备哪些普适性基本能力?这一问题至今仍是学术界热衷讨论的问题,许多学者发表了相关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高校教学工作本身要受其特殊性和规律性的制约,不可能仅靠高校教学的有限时间培养起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要求的所有能力,人的能力的培养也不可能靠高校教学一劳永逸,所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就是这个道理。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教学实际和用人单位的一般要求,我们认为在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应侧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理论研究能力;培养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和使用信息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能力;培养其采取妥善方式与人沟通、团结协作、形成身心健康的能力;培养其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锐意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其运用语言文字准确、流畅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能力。总之,应力争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是高校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2]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校乒乓球教学实践探讨

二目标:

1探索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乒乓球弹性的变化。

2知道力的大小与弹性的关系.

3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4对”乒乓明星`乒乓运动感兴趣。

三准备:

1乒乓球人手一份,记录表人手一份。

2辅助材料:棉花、木板、纸板球拍等。

3中国获得多哈亚运会乒乓球比赛冠军总数以及乒乓球明星的图片与资料。

四过程:

1师生问好.。

2谈话------多哈亚运会与乒乓球。

师幼小结:略。

3探索乒乓球弹性与力的大小关系。

(1)师:小朋友手上都有一只乒乓球,请你玩一玩,有什么新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2)幼儿操作,教师参与幼儿活动。

(3)师启发幼儿小结:玩乒乓球时用的力大乒乓球跳得高,用的力小乒乓球就跳得底。

4出示棉花、纸板、木板让小朋友猜一猜乒乓球在哪种材料上跳的'高并出示记录表,请小朋友在表格内记录下自己的猜测结果。(记录时可以用数字,或用标记)。

结果。

5请小朋友用同样的力气去三种材料上试试,并记录乒乓球在哪种材料上跳得高。

材料、棉花、纸板、木板。

结果。

6师引导幼儿从猜想与操作的对比中小结:乒乓球的弹性会变化,当遇到比较坚硬的材料时弹性大跳得高。当遇到比较柔软的材料时弹性小,跳的低。乒乓球的弹性与力的大小有关系用力大跳的高,用力小跳的低。

7小竞赛--------谁是第一。

师:小朋友,找你的好朋友,两人或多人一组比一比,看谁拍的乒乓球数多。引导幼儿在比赛的过程中探索发现乒乓球跳的高度与频率的关系。

8师幼共同小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国的法律制度倾向于以成文法为特点的大陆法系,不承认判例的法律效力.因此法学教育也是系统的理论教学为主,而对实践教学虽意识到其重要性,但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一直都比较薄弱.本文主要是探讨地方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升本的'院校中法学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学科定位,资金不足,师资缺乏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作者:朱霞付步云作者单位:九江学院政法学院刊名:法制与社会英文刊名:legnsystemandsociety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633.98关键词:法学教育实践教学理论教学。

文档为doc格式。

林业技术开发的实践与探讨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人民不断追求高经济水平的大环境中,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各项资源均在极度浪费的现象当中,人们除了注意到即将枯竭的化石能源,亦对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森林资源产生了关注。采用何种方法能够保护林业生态,成为了当前社会各界均极为重视的课题。为此,我国提出了在林业当中实行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为了探讨对当代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本文首先阐述了对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在详细分析了当代林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了一定有效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源。

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林业的发展方式亦在不断更新,民生林业、生态林业已经成为了当代林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但是,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林农并未对时代发展要求下的林业经济产生时代性的认知。由此使得当前的林业经济发展中仍旧存在一定问题。现阶段,我国林业经济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思想的支持与指导下,保护好林业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由此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鉴于此,深入分析与研究当代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十分必要。

1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1.1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最初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主要倡导在经济活动当中,建立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生产与开发流程。通过该流程,实现低量开采、高效利用、低量排放的目的。该理论主要针对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而言。而循环经济比较强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遵守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的基本原则。其中,再利用主要强调产品能够以其自身比较原始的状态被反复、多次地使用;再循环主要强调,在一次使用过程中,产品完成其使命后,可以被生产成为新产品再次使用,产生循环往复的过程;减量化则是指强调在利用的源头上恰当地借阅资源或者物质,减少污染的排放量。由此可见,循环经济的基本措施比较符合当前环境、社会、资源、经济等多方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1.2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1.2.1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中的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将社会进步作为其发展的核心。为此,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逐步提高全面的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在此情况下,逐步使人们认识到其自身的行为、生产活动等,均可能对其自身所生存的环境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通过该种方式,培养人们具有良好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各个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见,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

1.2.2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中,必须将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恰当地衡量当前社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等进行。当前,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人们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反思过去的环境破坏行为,并且深入了解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必须明确,只有拥有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方能够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人们的生存质量。

1.2.3资源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当中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除了将社会进步作为其发展的核心以外,亦将资源问题作为了重要的中心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资源利用与人类生存、发展相互协调。将其作为基础理论的情况下,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新的资源,深入分析资源的承载力。每一次的开发利用均必须在资源承载力的范围之内。此外,合理规划利用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的人工措施,促使新资源能够获得再生产。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则应该尽量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对其的利用率。亦可以适当地创新与利用可替代资源的,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

1.2.4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当中,实行可持续发展,将满足人类的愿望以及需求而服务。该点亦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为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社会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可持续发展当中,由此支持可持续发展进程逐步加快。

2.1有利于摆脱经营困境。

我国林业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沿用着粗放式的、外延式的经营方式。该种经营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大部分林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加之生产中的技术比较落后,设备亦比较陈旧,基本上均属于落后的、分散的小作坊生产形式,该种情况占据着生产市场中极大的比重。同时,小作坊形式的林业企业,在林木产品转化率方面具有比较低的技术含量,此时产生的附加值亦比较低。因此,导致出现了十分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根据我国当时的部分数据资料显示:大部分林业企业仅有20%左右的科技工薪份额,只有34%的成果转化率。与其他行业相比较而言,水平比较低。总而言之,该种情况导致林业企业在经营当中出现了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情况。但是,林业实行循环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方式,促使林业企业在经营当中逐渐能够实现节约、综合用材,摆脱传统的经营困境。

2.2有利于解决林业经济与生态效益矛盾。

林业发展对改善自然环境、绿化山河、促进林业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若出现了林业资源不足的情况,林业发展将产生严重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矛盾。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林业经济若能够逐步转变其发展的观念,将极大程度地将国家制定的政策作为发展导向,促使林业经济成为循环经济。在该方面,首先,木材产业自身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在此情况下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林业发展中,对木材的采伐需要制定明确的限制条件。此时,为了保护木材原材料,解决原材料的来源问题,将必须重视防护林业火灾、病虫害。由此,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次,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生态林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促使各大企业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进行生产方式的创新,转变原本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最终,促使林业企业进入“低投入———高产出———低投入”的良性循环。

2.3符合国家林纸一体化发展要求。

当前,世界各国均逐步认识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并且世界范围内的造纸业,均主要希望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林纸一体化。我国虽然国土广袤,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是,人均森林资源则十分匮乏,相对于其他资源丰富的国家而言,总体的森林资源亦呈现着严重匮乏现象。当前,我国的木材蓄积量仅为120亿m3左右,人均只有8m3左右,相较世界人均水平,占比仅为14%。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对于木材的需求量比较大,每年均存在一定的木材需求且缺口,在时木材缺口已经达到了近2亿m3[1]。此时,若对于森林资源的培育不予以重视,对木材不加以循环和节约利用。则不仅会导致林纸方面出现巨大的花费量,更会加大成本,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面对该种情况,我国将发展林纸一体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因此,在此时发展循环经济,将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林纸一体化发展要求。

3当代林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林业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当代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已经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旧存在着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况。该问题可以成为当前我国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当中的关键性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经济发展当中,在林业生产与林业作业方式上,存在着比较突出的滞后问题。大部分比较现今的生产与作业技术、方法等均未得到有效、广泛的普及。由于该问题的存在,使得大多数地区的林业经济在发展当中,仍旧在使用比较传统、比较陈旧、比较落后的林业生产与作业方式[2]。因此,大部分地区的林业生产效率均比较低,相应的,该部分地区的生产建设水平亦比较低。未来,林业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对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予以高度的重视,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为林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2林业环境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若要实现循环经济发展,除了重视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外,亦需要从思想与理念方面进行相应的改变。但是,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在某方面而言,主要由于我国当前并没有针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更新相关的理念[3]。尤其对循环经济的理念,更是未产生比较深刻与清晰的认知。该种情况使得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业管理,仍旧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与阶段上。直接导致当前我国的林业与生产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亦比较难以得到提升。在此情况下,更加使得我国林业生产与作业当中,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污染情况。尤其农村的林业污染排放量,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呈现着逐渐增加的`迹象[4]。在林业的环境污染方面,尤为重要的应该是土地污染和森林污染。面对该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继续制定可行的、有效的对策进行控制与整改。

4当代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4.1发展有机林业。

当代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必须大力发展有机林业。通过发展有机林业,将能够有效促进林业循环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工作当中,必须详细地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发展规律等[5]。并且要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严格地遵守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观念与法则等。由此,推进林业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另外,在发展有机林业时,需要研究与创新新型的、无公害的防病虫害药物。以此加强林木当中病虫害有效的防治。同时,可以建立完善的、健全的轮耕体系,采用动物肥料、绿色化肥等精心培育土壤[6]。最终,将能够帮助林业的发展上升一个阶段,保证有机林业发展中产生的产品等,能够符合当前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7]。此外,有机林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气候以及季节方面的变化,具有比较良好的发展前景。

4.2发展循环经济林业。

我国人口众多,虽然土地面积比较广阔。但是,人均土地占有率比较低,人们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等十分突出。鉴于此,我国林业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针对该特点入手,解决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问题。为此,在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当中,必须要针对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式,分析与改变其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且使之成为真正的循环式经济发展形式。通过循环经济林业发展形式的实现,亦能够稳定与协调当前我国人口、土地、环境、资源等多方面因素之间的关系[8]。同时,在建设与发展新型林业资源过程中,将能够提高与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林业经济发展形式的逐步改革。

5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环境问题与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各个国家均开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此,当前各国均逐渐发展的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在此情况下,我国林业经济若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亦必须遵守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林业逐渐向循环经济发展。但是,当前,我国林业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仍旧存在着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等问题。面对该种情况,我国林业必须积极发展有机林业,并且要发展循环经济林业。通过该种方式逐渐解决,我国人口与土地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相关工作能够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赵静芳.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导下的林业循环经济分析[j].北京农业,(18)。

2俞花美,葛成军.海南省热带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6)。

3黄道京.广西林业循环经济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11(3)。

4陈宝刚,刘爱华,李朝晖.关于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1)。

5陈绍波,卢璐,邓红兵.云南省农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及其在低碳发展模式中的作用[j].经济问题探索,2012(2)。

6谷鹏,支玲,郭小年,等.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1)。

7吴晓军,张发.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发展及其历史性贡献[j].甘肃理论学刊,2014(2)。

8张金环,颜颖,张金萍.新型林业发展模式———循环林业[j].广东林业科技,(3)。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法学专业毕业实习是对学生法学理论和技能进行基本培训的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实习把法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司法实践结合起来,巩固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观察问题的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毕业实习作为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前的必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接触社会、熟悉国情,使学生增强群众观念、组织观念和劳动观念,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从思想品德到专业知识得到全面培养锻炼,使之更能适应社会要求。

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司法的实际情况,了解从事法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结构,学会法律思维与工作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技能。

二、实习时间。

20xx年2月18日—20xx年4月11日(1—8周)。

三、实习方式。

(一)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

(二)集中实习地点为学校和我系实习基地;。

(三)分散实习需履行审批手续,学生填写《皖西学院学生分散实习申请表》,经家长同意,接收单位签署意见,系学生实习领导组批准。

四、实习内容。

实习的单位一般是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律师事务所。实习者应直接参与实习单位的办案工作,具体承办案件。由于实习单位的性质不同,实习的内容亦有所差别。

(一)在法院实习的主要内容。

参与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具体包括:参与开庭审理、担任书记员出庭记录、制作法律文书、整理案卷材料等。

(二)在检察院实习的主要内容。

3、参与对司法工作的检察监督。

测绘实践课程教学的探讨

临床药师应如何深入临床,如何开展工作,在我国并无统一要求,亦未明确制定相应的职责。

主要应以做好临床药物治疗为中心,始终围绕合理用药的各个方面开展工作。

并结合自己医院的特点和等级、规模、仪器设备和人才情况,适当开展相应的工作。

深入临床,坚持面向病人,直接提供药学服务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合理、有效、经济。

1概述。

国外60年代便开展临床药学和培养专业化临床药师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在30多年中,已培养了15000多人临床药师,在医院工作的临床药师已达药师总数的25%以上。

在一些大的医院里,还设有临床药学服务中心,药师根据医院专业科室,服务于不同科室。

如传染病、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临床药师具有处方权,可直接参与临床治疗活动。

每天早晨,和医生、护士、营养师组成治疗小组一起查房,已成为医师选药和用药的重要参谋,在抉择治疗方案和药物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内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建议,几乎与国外同时,但一直未能开展。

直到80年代初,在国家药学会的推动下,一些医院才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临床药学工作。

如一些医院的药师从调查临床用药和处方分析开始,逐步参与了临床的药物治疗,提供药学服务信息,开展门诊药物咨询、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利用研究等工作。

从整体上看,我国临床药学开展的项目与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到目前为止,国内县级医院大多数尚未开展系统的临床药学工作,专业化的临床药师队伍严重缺乏,药学临床学科发展落后,与临床医学的发展也不相称。

回顾先进国家临床药学其发展根据临床药师开展工作可分四个阶段:1单纯药品供应,不介入临床;2对医师处方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3在医师开处方前与医师共同研讨,并决定用药方案;4有限的药疗决定权,如外科手术的抗感染、止痛等。

从总体上看,当前国内的临床药学发展水平介于单纯药品供应和对医师处方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尚处于临床药学的初级阶段。

而且按目前的条件,依托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以往积累的数据,开展第二阶段的工作已不存在太大的困难,关键在于如何开展第三阶段的工作,即参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决策过程,这也是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分析我国开展第三阶段的临床药学工作困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药师自身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欠缺,知识结构不合理,在用药决策中难与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理论;(2)国内没有药师参与临床工作的固定方式开展临床药学成功的例子不多。

(3)临床医生对临床药学工作内容了解不多,对临床药学工作缺乏热情。

2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医院临床药学实际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1)明确临床药学工作的性质和任务虽临床药学工作在国内开展多年,但学科编制问题未得到解决。

临床药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地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虽列为医院分级考核标准,但所占分值微不足道。

鉴于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性,以法规的形式,设立临床药学科室,广泛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临床药学是一门以病人为中心,以提供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物治疗为目的的药学学科。

其工作对象应当是人,重点是解决临床病人用药中的各种问题。

涉及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药学情报服务、协助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利用评估及药物经济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静脉注射液的配伍等。

(2)培养不同的临床药师在国外实施药师法或药房法的医院药师资格是按照法律规定审定的,受过高等药学专业教育,并经国家考试,登记注册的执业药师。

而我国尚未颁布执业药师法,而且医院药师职称也很多,分中药师、西药师两类,各类中又分为主任、副主任、主管药师、药师和药士等职称,晋升活动频繁,明确分工困难,明显缺乏临床实践机会。

为此,培养高素质的临床药师迫在眉睫。

应尽快采取系统学习,系统学习有药理学、医学统计学、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等药学基础课程,同时还要学习有关医学基础课程以及治疗药物监测、药学情报等专业知识等。

培训要求在学习常见的技术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基础上,各有侧重和不同程度地掌握不同专业知识,形成学科知识和业务技能互补的整体优势。

(3)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从国外的临床药学发展看,可见开展临床药学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

我国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首先应做好的用药咨询、用药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学情报的服务等基础工作;其次药师积极下临床,通过参与查房和学习,积累经验并反馈各种信息,根据不同的信息进行处理或研究,开展一两个专题的回顾性病例或处方分析,从而使认识进一步深入。

先从一两个临床较为配合的科室或一些较为典型的病种开始学习和研究,从重在参与到相互交流合作逐渐过渡。

在工作的初期可尝试开展一些项目:如:参与查房和病历讨论,了解熟悉临床治疗和用药的过程,建立药历书写格式,记录病人用药史,建立院内药品信息查询和咨询系统利用计算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网上可查包括本院使用的任何一种药品包括品名、剂量、价格、部门归属、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信息,满足临床对药品知识的基本需求;药物利用研究和药物经济学分析根据临床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课题进行药物利用度和药物经济学分析。

重点在抗感染药物、呼吸系统药物、生物制剂和心血管系统用药。

开展新药评价和淘汰药品结合临床调研和数据分析,分析医院用药的历史和趋势,建立药品类别和品种档案以及新药跟踪系统,为决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时对呆滞药品和老药进行调查,为决策者提出淘汰或保留建议。

广泛宣传,获得大家支持和参加积极开展上述相关课题的研究,撰写论文,出版药讯,开辟临床药学专栏,并通过院内外的交流,扩大影响。

3小结。

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其成绩大多是不计报酬。

这不仅挫伤了药学人员积极性,也不易获得同事的理解和支持。

为此,临床药师除了需要踏踏实实、勤奋工作外,还要积极宣传自我,获得医院自上而下重视以及临床医师的认同和紧密配合。

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并吸引更多的药学人员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一般而言,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关键应做好以临床药物治疗为中心,始终围绕合理用药,从用药咨询、用药分析、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监测等各个方面开展工作。

并结合医院实际配备情况,深入临床,坚持面向病人,直接提供药学服务.保证药物使用安全、合理、有效、经济。

测绘实践课程教学的探讨

高校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学习态度是开展好茶艺实训课程的前提。学生具备了餐饮知识及酒店服务礼仪等基础知识后,才能更好地开展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学生撑握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也有助于学生的学,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的特点是“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生的学习态度会影响到学生的学和动手操作,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茶艺课程实践教学过程实施。

茶艺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模块教学和实地考察教学,通过这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茶艺的操作技能。(一)模拟教学。模拟教学法是茶艺实践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模拟仿真的茶艺馆实践教学情境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扮演茶艺师或顾客进行茶艺技能训练,亲身体验和操作识别茶叶、泡茶、饮茶、茶礼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先实践操作、再讲解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学生在茶艺实践教师的指导下亲自独立处理一个茶艺实践项目,从茶艺室的布局、茶叶采购、茶叶冲泡、茶礼及顾客服务等茶艺实践的全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处理碰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三)模块教学。茶艺术实践教学可分为茶叶识别模块、茶叶冲泡模块、茶礼仪模块、茶席设计模块等,对每一个模块进行茶艺专业技能训练,促使学生茶艺专业技能的形成。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升。(四)实地考察教学。根据茶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组织和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如酒店茶艺室、茶艺馆、茶厂等参观考察,以获取实践知识、巩固和验证已学知识。在实地考察前,教师根据茶艺实践教学要求,确定实地考察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并做好联系工作。实地考察时,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知识。

(一)突出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综合性。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综合技能型人才,教师在上茶艺实践课的时候不是着重强调让学生就某一个动作反复练习,而是让学生有所思考,进行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训。在上实践课时,让学生把茶叶识别、茶叶冲泡、茶席服务等各个实践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二)作业布置多样化。茶艺课程涵盖的内容丰富且广泛,茶叶和茶具种类繁多,泡茶的方式和手法较多,学生可选择学习的机会更加多样。因此,在作业的布置上尽可能体现出多样化,这不仅兼顾到学生个性的发展,还能达到全面考核学生的目的。(三)科学灵活的考评方式。茶艺课程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课程,除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在考评的方式上,不仅从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作业的进行考评,还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操作技能上加以考评,注重过程考核,并且增加实践考核在考评中的比重。

四、小结。

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加深了学生对茶艺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茶艺工作奠定了基础。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要在原有的实践教学方法上,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茶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高校工程实践改革探讨

(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7月,教育部全面启动“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合肥工业大学高度重视本科质量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各个项目,尤其在探讨教学教法改革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三条原则”、实施“五大块教育”、体现“五个性’、坚持“三结a,’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探索,该模式对改革高校教学教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渤海大学经法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从起,渤海大学对本科生实行专业培养方案与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并行的“二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辅助,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遵循着突显特色、实践为主、职业标准三项原则,力争通过三个学年的系统训练培养学生形成以语言表达能力、法条查询与适用能力、案件分析能力为基础的法律文书处理能力,实现为社会培养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

作者简介:吴富丽(1976-),女,辽宁辽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法学、法学教育。

在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中,注重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在实践教学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模拟法庭训练、诊所教育等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法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体系化的设计和常规性的安排、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职业竞争中缺乏整体优势等问题。

为了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突出培养特色,结合高校法学专业教学的实际进行系统的实践主修能力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可以说是高等教育中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新探索、新尝试。

一、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提出。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在高等教育中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和整体趋势。但当前高等教育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讲授、轻实践训练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薄弱,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是基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薄弱的现状,在充分考虑高校教育教学条件以及社会对高级人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具体说来,专业实践主修能力是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培养对象从事专业对口的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并不是仅仅指具备的一项专业能力,而是在所有专业能力都具备的基础上,所具有的一定专业特长性质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1]渤海大学从级学生开始进行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工作,各个专业结合各自的特点分别制定了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这一培养方案与原有的专业培养方案配套实施。专业实践主修能力作为培养方案实践环节之一,教学培养历时三个学年,是学生必须参加的`系统的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这样“二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现实要求。

法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系统了解法学知识框架,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熟悉我国的主要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案件分析与处理的能力,能够胜任法律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为了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在高校法学专业教学培养中必须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是实现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常规性和长期性的需要。在以往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课内进行的实践环节常常因为教学时数的限制处于被理论教学挤压甚至取代的窘境,课外进行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诊所教育等常常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而且学生实际参与的范围也比较有限。而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可以作为一个贯穿二到三个学年的实践教学活动长期开展,通过学生的课外练习和教师的集中指导实现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常规化和长期化。

2.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是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系统性的要求。如前所述,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不仅仅是一项能力,而是由多项基础能力组成的综合能力。它能够涵盖法律职业所要求的多种职业能力,涵盖法律职业素质的全部内容。在培养与训练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基础能力训练开始,逐步扩展到核心能力,最后形成综合能力。因此,可以说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在对法律职业能力进行分类、分层、分解之后所形成的结构完整、顺序合理、内容全面的培养训练体系,体现系统培养法律职业能力的要求。

3.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是突出法律人才培养特色的要求。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中,把何种能力确立为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取决于各个院校对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定位。各个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内容,打造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高级法律人才。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个院校的培养优势,而且也能够为社会提供专长各异、类型丰富的法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三、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现有的“两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主修能力的培养处于辅助地位。它是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与训练而设置的实践环节,训练主要采用课外训练的方式,主旨是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尝试和探索有利于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原有的法学专业综合实训、诊所教育、模拟法庭训练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能够进一步完善法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系,实现专项能力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的有机结合,弥补课堂教学时数不足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课外自主训练强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提升法学专业教学的整体效果。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特色的凝练与凸显具有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及专门性院校可以结合各自的发展定位、学科优势等确定不同的实践主修能力,以突出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

例如研究型大学可以把法学研究能力作为培养内容,经管类院校可以把企业法律实务能力作为培养内容,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培养专长,突出培养特色,满足社会对各类法律人才的需求。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校企(院、所)合作的实现,形成教育培养与就业的顺畅对接。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中,各院校可以进行校企(院、所)合作培养的尝试,如与企业或者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合作培养、定制化培养。通过双方研讨确定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内容与方式,有针对性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就业质量。

1.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原则。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内容的设置及培养训练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突显特色原则。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作为突出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尝试,一定要明确人才培养特色,并在主修能力确定、培养与训练等各个环节突出这一特色。(2)实践为主原则。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训练,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形成自主、自觉训练的良好习惯。(3)职业标准原则。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能力的确定、训练和培养必须贯彻法律职业标准,以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2.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内容。由于专业实践主修能力是与职业工作对应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其内容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现实需求、学校的培养条件、学科优势等因素。渤海大学法学专业在制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经过系统分析和充分论证,认为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律职业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应当是以语言表达能力、法条查询与适用能力、案件分析能力为基础的法律文书处理能力。因为初入法律职业的人最先接触到的工作就是法律文书的写作,同时,在职业活动中各类法律文书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法律文书处理能力是应用型法律人才要胜任法律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法律文书处理能力是涵盖案件分析与法律文书写作的法学专业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法律查询与适用能力,即找法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分析案情,确定案件法律性质,找到对应的法律条文并加以正确适用的能力。第二,案件分析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案件、准确适用法律、出具法律意见并对案件中涉及的争议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第三,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各类民事、刑事、行政等诉讼文书和非诉讼文书的能力。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中,结合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实行分阶段培养。第一学年为基本素养培养阶段,主要进行法律语言与法律思维训练。第二学年为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将分阶段进行法律查询与适用训练、案件分析训练和法律文书写作训练。第三学年为专业技能提高阶段,训练内容包括法律文书写作及模拟法庭训练。渤海大学法学专业的实践主修能力培养工作已经在2013级本科生中开展,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学年的基础素养训练。从训练情况来看,在学生尚未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训练是合适的。经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心理障碍得到排除,语言表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目前渤海大学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是顺利的,有成效的。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与考核标准如何细化、如何提高能力训练的“实战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杨延东。传授到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适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测绘实践课程教学的探讨

20xx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正是基于全面和谐的素质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这次课程改革首次将综合实践活动设置为必修课,充分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趋势。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精神,20xx年9月,我区8所学校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幸小等5所学校还申报了国家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师资建设”的子课题。由于我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城乡差异较大,为保证实验的科学和有效,我们教研室充分发挥了组织和指导作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下面是我们对本阶段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一、领导重视是实验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此次实验工作得到了我区各级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三官庙小学参加完开题仪式及教师培训之后,我区领导对实验工作更加重视。要求各校要以实验为契机,加快发展学校特色,促进教师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充分认识到此项实验的意义之后,我们成立了由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教研组,主要负责本学的区、校级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此外,各校还成立了校长亲自挂帅的实验指导组和教研组,切实保证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市级教研部门的深入指导是推进实验进程的坚实基础。

自我区全面开展此项实验以来,市教研室领导和教研员曾多次深人到我区调研、指导工作。他们深入到学校,听课、评课,和一线教师座谈,为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为广大教师答疑解难,指点迷津。推动了我区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提高,使我区的实验朝着科学、高效的道路迈进。

三、扎实、有效的活动是实验顺利开展的有效措施。

实验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充分发挥了教研员及各组织的作用,采取抓活动,讲实效、教研与培训一体的方法开展工作,为以后实验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1、重视教师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实验成功的关键。为此,我们选派了一批业务精、素质高的骨干教师分赴开封、北京等地学习、培训,使他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点带面,从而提升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

20xx年2月,我们又在全区举办了一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班”,特别邀请了中央教科所冯新瑞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专家李玉荣老师就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做了专题讲座,使我区广大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确保了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定期举办教学大奖赛和专题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艺术的不断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给各位任课教师创设观摩、研讨、交流的机会,促进教师教学艺术的不断提高,我区在20xx年11月区教学研讨会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为参赛学科。在20xx年4月,我们又举办了“殷都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会”。这两次活动,共有4位老师献上了4节精彩纷呈、形式各异、内容新颖的研讨课。课后,还一改以往听完课走人的活动形式,采取了教师与教研员互动的研讨形式,让每一位教师都要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及时帮助作课教师总结经验、反思问题,大家在融洽、平等、友好的氛围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这一活动形式,充分突出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实验热情,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3、整理实验成果,积累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一年来,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成果。老师们把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成败得失、心得体会及时地记录、整理,撰写出一篇篇活动方案、论文等,积极参加总课题组、省、市有关部门的征文、组稿活动。其中,文明大道小学刘文杰老师的课件《房屋的创新》、葛慧英老师的案例《你了解安阳多少》参加了总课题组的组稿;另有近百余篇论文、活动方案设计、学生作品设计参加了省、市教研室的征文活动;王丽等4位老师撰写的心得体会、听课有感还在我们区教研室主办的内部交流刊物《殷都课改通讯》上发表。这一篇篇凝聚着教师智慧与心血的作品,为下一步实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四、科学、规范的管理是保证实验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科学的实验建立在规范的管理之上。我们自实验开展以来,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区教研室的档案有组织机构、实验课题、教师心得体会、教研活动记录、活动资料等。学校及教师个人也建立了相应档案。有了较为完善、系统的档案,为我们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教师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五、发现问题努力改进。

测绘实践课程教学的探讨

期待已久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终于要启动了,我有幸分到了支教组、后勤组、通讯组工作当中去。

作为后勤组的组长,自己认为责任重大。因为一个队伍要准备的物资繁杂和细致,而经费又要明确支出的每个地方,详细记账和选择适宜购买地点相当重要。对于我这个平时就非常马大哈的人来说,记账是对我的巨大考验。因为要明确每一笔账本,且要保证经费不能丢失或者给错。

幸好队伍的朋友们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他们购买的物资都有拿着找我报销,这对于我的工作有着巨大的帮助。收集好各工作组所要的物资,列成清单。由于明伟22号那天要去实习,所以俊辉和怡生都帮了我很大的忙,东西很重,非常谢谢他们。

卖完东西后,并不代表着准备物资的结束,还要清算钱数是否准确,细致到每个物品的单价和数量都要记得清清楚楚,我想,这样才能给大家一个清晰的支出明细表。

作为支教组的一员,陈欢师姐根据我的意愿把我分到了photoshop组,由于还不是很熟悉,之前也对photoshop课程准备得不够充分,在试讲的时候,效果实在差到不行。显然我是受到打击的,可是陈欢师姐鼓励我,说不要给自己压力那么大,如果不行可以找她说。我很是感动,所以当晚我就改变教授的主题,根据支教组员们的意见和建议,队员的兴趣爱好,我决定选了科幻水人和阿凡达这两个主题,通过实践和讲课,确实让我了解到这个改变是很好的,在支教的整个过程,让我觉得,当老师其实不好当,备课非常麻烦,特别是讲你并不熟悉的课程,所以当老师,实力很重要。

作为通讯组的一员,写了第一篇通讯稿。说真的,由于自己的其他工作和一些事情,自己负责的那篇通讯稿并没能按时完成,所以比较抱歉。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按时按质量完成。

这次5天的三下乡,不管是支教方面,后勤方面,调研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对人的理解,学会换角度想事情,不管在做人做事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希望在下一年的工作中继续弥补自己的不足。

穿越风雨感悟成长。

七月流火燃烧着无悔无怨的青春,炎炎夏日倾注顽强坚毅的激情。20xx年的7月,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有5支队伍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谈到“三下乡”,大部分人的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郁郁葱葱的逶迤山峰,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傍晚炊烟袅袅的村庄,随风而动的幽幽青草,以及破烂的教室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这样的情景在某种程度上称得上唯美,也能让久居在繁华城市的大队员们有一种新鲜感和满足感。

可这一切并不发生在我们这支队伍。7月23日,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赴广州萝岗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在一片欢快谈笑声中来到的是广州萝岗区非常有名的中学——玉岩中学。在这所设备先进,环境优美的学校里我们没有遇到尴尬的住宿问题,没有为吃饭问题伤透脑筋。但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4天的下乡征程在排除了硬件的后顾之忧后,仍然坎坎坷坷。但却因为这些困难,我们17名队员携手见证团结,感悟人生,体会友爱。我作为其中一名队员,在付出中收获;作为一名队长,在实践中成长,在思考中提升。

“为伊消得人憔悴”

“情寄电脑夏令营,意传玉岩塑人才”。支教组的活动在如此优越的硬件设备上开展,加上支教组组员的精心准备和良好的师范技能,我认为是毫无难度的。但事情却在一波三折中发展,组员可谓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考虑到玉岩中学队员已经具备相对于其他中队员更良好的计算机知识,我们支队伍的支教以电脑夏令营的形式开展,希望能教给队员更高层次的电脑知识。但俗话说得好“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出发前几天,我们被告知,本次活动学校不提供机房,这使我们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安排的photoshop等课程的实操性很强,没有了机房,无异于砍柴没有了斧头,我们不得不另想办法,将队员的笔记本电脑带过去。同时,校方认为我们的课程过于单调,希望加入有趣的第二课堂的内容。这明显是与我们“电脑夏令营”的主题背道而驰的,但校方的意见又如此重要,我只能让支教组改变课程安排,加入辩论赛,礼仪培训,心理培训等有趣的课程。在与校方的几次协商中,支教日程安排表终于出炉,出发前几天,全体支教组成员的准备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找资料,备课,试讲,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支教的到来。

在踏上玉岩这块土地第一刻,没有我预想中的来自校方的热情接待,只有冷酷的校警的盘问。我意识到这就是农村下乡和城市下乡的区别,我明白,在这里,我们必须自力更生,没有任何人可以依赖。提着行李,领着队伍,我来到团委办公室的门口,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被告知,参加夏令营的队员可能不足10人。晴天霹雳般,全体队员陷入沉默,而后抱怨,激情被浇灭,情绪下降至冰点。我无法想象,一个10个人不到的班如何开展支教,我们的三下乡难道就要这样胎死腹中吗?不!绝对不可以!在冷静过后,我和陈欢商量,决定给报名的队员一个个打电话,说服他们参加。在指导老师赖老师的提醒下,我明白到一支队伍的士气是何等重要,所以在我自身情绪也及其低落的情况下,我还是要笑着鼓励队员们要坚强,要客观,即使只有10个队员,我们也要竭尽全力地教。支教组的课程不变,但我会安排更多的人到调研活动中,毕竟调研是我们队伍的重点。

在支教组组员的努力下,有12名队员参加夏令营活动。23号下午,在整理好宿舍后,我立刻带着宣传组组长李迪到我们支教的课室布置。课室很现代化,原本是用来开会的,在蓝色气球的衬托下,更好看了。队员很早就到齐了,都是初一的队员,很活泼。在“师生破冰拓展交流会”开始前,队员就已经和队员混在一起了。我可以遇见,在这样小班教学的形式下,老师和队员的感情会更深入。

只是,支教的第一天,我们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队员是初一的,没怎么接触过计算机,我们安排的photoshop培训课的难度对他们来说相对比较大,他们很难消化。思考后,我建议,用师生的生活照来进行功能操作。果然,加之生动有趣的语言,一反以往枯燥的培训形式,队员对课程的兴趣增大。其他的兴趣类课程,队员的积极性挺高的,收获也很大。记得在上完礼仪课后,队员开始研究起我走路的姿势,站姿,坐姿等,还不断纠正我,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模样。

除了课堂式的活动外,我们还开设了辩论赛、趣味运动会和小晚会等新鲜的.项目。在这些项目中,队员和队员的距离一步步的拉近。我因为要照顾到整只队伍的进度,所以不是每项活动都有参与进去。但那场辩论赛却让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对辩论结果进行了点评后,我发现距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于是突发奇想,要进行一场小小“新闻发布会”,由队员问问题,老师坐在台上进行回答,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师生双方能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果然,队员都很积极,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单纯的问题。看着他们迷惑的表情和闪烁的眼睛,真的不得不感叹年少的天真与单纯。我记得有位队员问我,“发生过最糗的事是什么?”我想了想,脑海里什么都没有浮现,只能蹦出一句“我一般都会把记忆中不开心的事忘掉的。”结果引来台上队员和台下队员的一阵爆笑。我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现在想想,跟队员的相处总是那么的轻松快乐。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其实很简单,当你在付出时,你同时也在收获。我们为这帮队员“衣带渐宽终不悔”,即使在最失落的时候都没有放弃他们。他们也在日常的生活点点滴滴中感受到我们的用心,也在用他们的行动来回报我们。或是拉着我们的衣角跟我们说“一起去吃饭吧”,或是在日记里那一句“好喜欢这些哥哥姐姐啊”。简单却真诚。4天的相处很短暂,但是感情却会沉淀在心底。

“柳暗花明又一村”

“调研南粤双转移,共建和谐新广东”,调研是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重头戏。但实践地校方没有为我们提供任何帮助,在广州这块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里我们也没有找到任何一个附着点。前期工作开展步履维艰,但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我们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为了解萝岗区在劳动力转移政策实施两年下劳动者生产生活的变化情况,本次调研分3部分,采访政府,企业及居民。政府和企业因为事先没有门路联系到人,单纯靠自己打电话过去,吃了很多闭门羹,没有人愿意接待。并且刚好遇到周末,企业都以周末不上班的理由推辞了。别无选择,只能先进行居民的调查访问,调研组25日下午展开盲目的“街道扫荡调研”,可想而知,效果很不理想,6名调研人员用了1个小时找到一条人流不多的街道,进行了4个小时的调研,只完成了15份问卷。晚上8点,调研人员垂头丧气地回到学校。

我知道,单纯靠我以及调研组成员,是不会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的。这时,我想起了指导老师,赖老师讲起的一个词,“头脑风暴”。是的,我们这支队伍是17个人,而不是个别的1,2个,更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要有新想法,必须集思广益。于是,我一改每天的总结会议形式,不再由我一个人来总结和安排工作,而是大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大家提出解决的方法,分析这种解决方法的优缺点,进而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果然,“头脑风暴”中并发出很多新鲜的想法,包括在学校内部访问外来工,在人流多的车站旁找人填问卷,借助支教组队员找到适合调研的居民区等等。一时间,队员变得很活跃,大家各抒己见,相互指出提出解决方法的优缺点。我很明显地感受到,在会议中,每个人都在为队伍的成果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再是各自各顾自己的小组进度。我相信,一个团结的集体是强大的,而我们队伍正是这样的团体,正无所畏惧地向前冲。

在支教结束后的一天里,全体队员出动外出调研,最后完成近200份问卷,采访了3个政府部门,3个企业。获得了所需的数据,得到了完善的资料。正因为是完全的“白手起家”,我特别珍惜这次的调研过程和结果。期间,我尝试了新的领导形式,我体会到团结的力量。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17名队员,组成了这支“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赴广州萝岗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每一名队员都是一根流动着沸腾血液的血管,纵横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清晰可见的脉络,见证我们4天里的成长。4天里,这些团委下一届的精英们同住一个屋檐下,一同嬉戏,一同为我们的目标而奋斗。无畏所有艰难,只因“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陈欢为了支教的事情每天忙里忙外,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玉梅在出发前为了联系沟通学校,撰写方案,不知道熬了过少个通宵;秋蕊、达辉、成武、纯燕每天都顶着热辣辣的太阳出外调研,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却从来只会把苦往肚里吞;李迪是每次活动会场的“美容师”,用气球彩带就能挑动热闹的气氛;霭华是我们的“移动银行”,身上带着整个队伍的经费,要花钱的时候总忘不了她;雨雪、明伟用相机记录我们的点点滴滴,他人娱乐时,自己只能在旁边负责拍摄,即使在这些相片里找不到自己的身影也毫无怨言;俊辉手被叮伤肿起一大块也要坚持去街上派义务维修的传单,仅仅因为不想脱离队伍;怡生的相片不知多少次被用来做支教的素材,被p得面目全非也只会一笑而过;伟峰负责了所有的横幅和锦旗制作,一路来任劳任怨;林璇为义务维修到处出去寻找场所,想尽方法吸引当地群众;美颜每晚在别人要入睡时仍在整理当天的通讯稿;惠玉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她,她就会在哪里。

在义务维修顺利举办后,大家都无比兴奋,每人抱着半只西瓜,坐在地上,疯狂地啃着,肆无忌惮地调侃、谈笑。吃完后,伟峰捧着大肚子跟我说“节俭真是令人受折磨的美德啊!”(因为买西瓜的钱是平时省下的。)我听后,笑得惨绝人寰。

回忆起下乡的短短的4天,总会让我的嘴角泛起涟漪。他们是那么可爱的一群家人,永远直面挑战,笑对人生。

有句话这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团委2年的培养,让我储蓄了很多知识和经验,而在这次下乡中,作为队长,我将所学的用于实践,用眼睛去审视,用大脑去思维,用冷静去面对,用双手去奉献,带领着整支队伍朝着目标前进。作为队员,4天里,我在与其他队员、与队员、与政府官员、与当地居民的接触中收获真情、宽容、感恩,体会到团结的力量,懂得了什么是爱。就如我们的队歌《爱的翅膀》里所吟唱的:

前面的路还很长。

带着你的梦想。

朝着成功的方向。

鼓起勇气向前闯。

我们的爱是你的翅膀。

给你穿越风雨的力量。

你的幸福是我们的愿望。

一起打造一个属于你的天堂。

高校工程实践改革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经过连续扩张,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

袁贵仁部长也多次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比较薄弱。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加注重科学精神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

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2011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描绘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路线图。“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核心是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难以胜任的,构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国的高等教育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评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没有寻找到特别有效的培养方法,其措施和力度与一些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巨大差距。综合分析,当前影响高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原因很多,笔者以为,高校教学教法的陈旧是关键原因,所以改革高校教学教法迫在眉睫,合肥工业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1明确指导思想,确立总体目标。

首先明确教学教法改革的指导思想,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以创建一流本科教学为目标,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有个性、广适应、善创新、能创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在巩固学校本科评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逐步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

确立教学教法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纲,教学教法改革围绕素质教育开展。《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教育法》和《教师法》等都明确指出,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具有全面性、时代性和一定的地方性特征。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要遵循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和方法,既寓于传统的学科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更要具有广泛的时代内涵和地方特色。这一目标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这一目标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要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少数或部分学生,此亦为应试教育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区别;另一方面,这一目标对每一位学生来说,就是面对每一个人素质方面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道德树立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知识教育是基础,能力培养依赖于知识教育,道德树立需渗透于知识教育中。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在充分认识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切实树立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改革教学教法。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活的教育要有活的法子,活的法子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合肥工业大学是典型的以工为主的学校,以此为宗旨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性改革。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坚持“三条原则”,实施“五大块教育”,体现“五个性”,坚持“三结合”。

2.1坚持三条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使之自觉学习。根据这一原则,改注入式教育为互动式教育,在互动式教育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在每一个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反馈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实施过程中,合肥工业大学充分发挥学生创新骨干的示范作用,严格按照“兴趣驱动、自主设计、重在过程”的原则评选、管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达到了“以学引学”的效果。

2)使学生学会求知及运用并传播知识的方法,获得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以上互动式教学方式也是这一原则的体现,“以学引学”就是具体效果的体现。另外,合肥工业大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倡导、鼓励教师广泛采用“cdio”模式、探究法、考察法等教学教法。通过探究法教学,具体采用调查、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社区活动、模拟、体验游戏、小品、采访、两难选择等形式,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考、探索、考察,发现所要掌握的知识、概念、观点或应有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合肥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教育部首批“cdio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专业,cdio的核心实质是通过集成化的课程设置及课程间的关联以及集成化的教学过程,实现培养目标中能力的培养,通过“工程实践项目”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的、系统的结合起来,制订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充分地解放学生。充分“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作用,要求学生不光会用眼看、用耳听,还要动脑想、开口说、动手做。在大学阶段,解放学生的“空间和时间”尤为重要。故应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俗话说“你可以把一头牛带到水边去,却不能让它一定喝水。”合肥工业大学的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经过几次修订,在对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基础上,课内学时一次次减少,2011版的教学计划更是在“精减学时、整合资源、突出实践、构建平台、完善标准、交叉教学”的总原则基础上修订完善,适当减少了课内学习总量,压缩课内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留下充足空间,引导学生形成研究性、创新性学习思维。在教学工作中,充分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方面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上三原则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从而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2实施“五大块”,体现五个“性”

2011版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系列、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专业课系列、实践环节以及创新教育等“五大块”组成。以素质教育为纲,改革教学教法,其实质就是一个如何实施“五大块”及“五大块”有机结合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正探索并实践着如下的实施途径。

1)上好通识教育课程系列,体现素质教育系统性与时代性。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但又有相对独立性。通识教育课程要能紧密结合国情,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特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功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本身的现实性,而素质教育则是典型的基于现实且针对现实的教育领域。故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的国际国内形势及经常发生的问题,要让学生特别关注自己身边的状况、变化及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另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上、形式上可以分层次进行并有所侧重,如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开设以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等。2011版教学计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新的改革,将原来集中在课堂中讲授的教学模式改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为此,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会同校教务部进行了充分调研与讨论,确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课外教学活动将在发挥网络论坛优势的基础上,增设社会实践、小班辅导、演讲答辩等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下基层、进社区,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目睹耳闻,深入了解社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分析社会问题,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现实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授课效果更好,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开好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体现素质教育渗透性。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怎样开设教育课程。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学科基础课程渗透教育,即通过学科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把相关的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各学科中,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搞好学科基础课程的渗透教育,要求每位教师深入研究课程的教材,从这一点看,素质教育对所有教师的素质要求都提高了。学科基础课程教师要找出课程内容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利用传授知识来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价值观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在进行学科基础课程渗透教育时,各学科之间应根据素质教育的大纲要求,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合作,注重不同课程间素质教育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开设专业课程,体现专业素质教育系统性。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科学,认识上有偏差。普遍认为素质教育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但实际讨论最多的只是文化素质问题。目前有一种模糊观念,许多人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文化素质教育。但文化素质教育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院校简单地增加了许多人文教育课,压缩了专业知识的比重,不符合教育规律,无实际效果。实际上,专业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专业素质教育始终是工科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关键在于如何开好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专业教师在学校的骨干教师中比重最大,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时间长、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般来说是专业教师。专业教师上好专业课程并结合专业进行素质教育效果明显,事半功倍。专业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素质教育,而且可将素质教育融汇于专业教育之中,避免了简单说教的苍白无力,通过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为人师表的作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要紧紧依靠与大学生有着最广泛接触的专业课教师,调动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的积极性,搞好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同时让学生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本身也是学生的业务素质。

4)搞好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实践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培养学生在职前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增强其适应性。合肥工业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是“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2011版的教学计划总原则之一是“突出实践”。切实构建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动力系统、时间系统、思维系统以及实践系统”,加强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校内建设了11个准工业化的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基地,学生即可设身处地地了解工业环境和产品生产过程,培养出浓厚的工程意识;在教学计划中,学校要求每个在校生都要修完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不仅有专门的教学内容和单独的考核,而且很多课程内容还是在企业里完成的。同时,学校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大力开展与企业合作培养国家急需的工程人才。合肥工业大学现有6个本科专业共6000多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些学生在校4年间,至少有1年时间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的学习。相信这批经过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将很快被企业接纳而成为企业创新的骨干。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强,学生、先生就可以多起来。”陶先生的这种“生活教育论”是以社会为学校的,以社会为大学校,理论与实践就联系起来了,学校和社会就沟通了。素质教育更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因此校内的素质教育必须与社会的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尽量多的接触社会,深入现实,培养学生的适应性,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枢纽。总之,素质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高校对受教育者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从而更积极地适应社会对他们的需要。

5)开展创新教育,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水平、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整个创新体系的有效构建。创造力是人才的核心,素质教育一定要教给学生超越、突破的`能力。进取、开拓、创新既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对全体人类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学生的要求,素质教育更不能例外。在创新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创新教育是建立在学生自愿与兴趣又不能脱离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的,创新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陶行知先生早已指出:“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所以,加强素质教育的创新教育不能满足于一般性的教、学、做,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当代科技的最新领域,要求学生“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合肥工业大学工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取得6学分以上的创新学分,其他科类学生必须取得4学分以上创新学分才可以毕业。为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和组织实施,学校成立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学院。创新学院一方面加强课程教育教学,充实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另一方面,依托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表现非常满意,对毕业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在汽车等行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勇于创新、成功创业的杰出校友,从而在汽车行业形成了独特的“合肥工大现象”。《科技日报》也对合肥工业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专门报道。

3坚持“五大块”的三结合。

“五大块”在素质教育体系中担负不同的任务,发挥各自作用,体现各自特点与要求。但是,五大块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要寻找“五大块”的结合点,搞好“五大块”的有机结合,发挥其整体功能,形成整体规模效益。首先要切实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与专业课程的三结合,此三者均属课堂教学范畴,故应从整体性原则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开设课程,使三者相互促进;三结合的另一个内容是常规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学校根据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与专业课程中表现出来的特长组织兴趣小组,进行创新教育,因材施教,巩固了常规教育的效果,又使创新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再把创新教育的内容引进课堂,使之成为创新教育内容的源泉,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具体、更生动、更富有时代特色和创新性。通过常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深化了常规素质教育的内容,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了创新能力,塑造了学生的创新人格;三结合最重要的一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陶行知先生一贯重视“手脑并用”,强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素质教育模式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与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一直是相互渗透并贯穿的。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也是“教学做合一”的具体实践过程,通过二者的结合,不仅学以致用,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培养了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五大块的有机结合,关键是找准结合点,这是一个网络式的多层次结合。

总之,合肥工业大学正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程”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教法改革与实践模式是:围绕素质教育这一目标,根据三条原则,实施“五大块”,体现五个“性”,坚持三结合。其总的指导原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以素质教育为纲,构建高校“本科教学工程”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教法改革与实践模式,使学生既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全面的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又掌握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走入社会后能以自己的言行和能力影响和教育下一代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配套地构建其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等。除了学校的努力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袁贵仁部长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教育直接从人才规格入手,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新世纪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要按照素质教育观,围绕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改革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考试、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参考文献。

[2]袁贵仁,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核心任务[eb/ol].(2010-05-31)[2012-05-29].http://news.sohu.com/20100531/.

[4]“本科教学工程”正式启动[eb/ol].(2011-07-28)[2012-05-29].http://www.cnr.cn/hnfw/hngbjy/201107/.

[8]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2.

[10]合肥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安徽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系列报道之三:合肥工业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eb/ol].(2011-05-28)[2012-05-29].www.anhuinews.com/zhuyeguanwsystem/2011/05/28/004084921.shtml.

[12]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eb/ol].(2011-6-27)[2012-05-29].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71/inf05771.htm.

相关范文推荐
  • 02-25 不浪费粮食国旗下讲话(模板13篇)
    国旗下是每一个国家最庄严的象征之一,代表着国家的独立、团结和尊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旗下的感悟,愿大家从中汲取力量,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 02-25 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方案范文(22篇)
    职业规划是指对个人在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目标和途径等进行规划和安排。这是一份关于职业规划的资料和参考书目,供大家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前期宣传:1.海报、大字贴6
  • 02-25 餐饮两人合伙人合同范文(17篇)
    合同协议是商务谈判中最关键的一环,它具备法律效力,是双方约定事项的有力保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合同协议的撰写方式,以下是一些合同范本供大家参考。
  • 02-25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精选24篇)
    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个人的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变化。以下是一些关于职业规划的专家观点和心得,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和方
  • 02-25 挖掘机和装载机的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下面是一些写作心得和技巧的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第一段:介绍背景和目的(
  • 02-25 2024年小学三年级美术教学工作计划书大全(13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需要教师充分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情特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步骤。那么,如何应用教学工作计划来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呢?请继续往下看。
  • 02-25 酒店服务员工作手册(优秀24篇)
    服务月的开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以确保活动的圆满成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成功的服务月活动案例,供大家参考。1.建立和维持与部门内、部门间的
  • 02-25 发现心得体会报告(通用15篇)
    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也可以与他人进行分享和交流。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灵感和启发。第一段:介绍教
  • 02-25 防溺水活动教案大班(汇总17篇)
    教师在编写大班教案时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相联系。在以下的大班教案范文中,你可以看到教师如何通过活动设计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
  • 02-25 煤矿采煤合同样本(精选14篇)
    合同样本是指在特定权利义务关系下,一方或多方为了明确权利义务而起草的文本范本。合同样本是双方达成共识后,为保障权益而书面制定的法律文书。如何制定一个全面有效的合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