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大全篇一
皖北农村(花园村),鄂西南农村(九毫堤村)
【】为响应院系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并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素养,我们于20xx年1月——2月10日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能够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及民俗民风,并进行比较,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春节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春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春节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春节的习俗逐渐被新一代人所淡忘。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就是希望能够具体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和民俗文化,进行简单比较,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在皖北地区,广义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鄂西南地区,春节在广义上只指每年的最后一天加上新年的前三天,广义的春节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般鄂西南地区的民众过春节的时候都只过四天,过完就算是春节完毕,开始新一年的准备和活动了。等过过完了十五,大人们都会说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忌讳也可以除掉了,同时,小孩们也不能调皮了,不然就不会像过年那些时间不管孩子怎么淘气也不会责罚的那样简单了。一江之隔,南北差异总是明显的,究其根源,还是各自当地自古就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腊月初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腊八”。皖北地区的农村,在这一天早上,要吃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大米,小米,馓子,豆腐,豆皮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咸淡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一种是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教育后人的,也有别的相关的`传说,但大都与勤俭节约相关,这也表达了不忘先祖的勤俭之美德。而在鄂西南地区,当地居民是不过腊八节的,这样的猜测可能和腊八节的起源中的主人公朱元璋不是湖北人有关,反正鄂西南地区的民众是没有腊八节的概念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的饮食上主产大米有关。腊八节毕竟是八中粮食的综合食用,这在鄂西南地区是没有生存的饮食文化土壤的。
小年,皖北地区一般是腊月二十三,鄂西南则是腊月二十四。称为“辞灶”。旧时,家家都有“灶王爷”神位,受玉帝敕封“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简称“九天司命”,而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辞灶这天是灶王爷上天面见玉帝的日子,所以要在他走之前要对其进行祭拜,望其上天后多说好话,以此保佑一家人来年丰衣足食。记得在小时候,农村多要放鞭炮,吃水饺,大扫除,并在庭院中置供桌祭祀。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农村中的小年似乎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任何的活动,只有少数老年人嘴上念叨。这样飞春节习俗的改变也当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有关。快速的生活节奏下,人们日益受驱使于丰富的物质,对繁琐而单调的春节习俗而能免则免,加上农村地区青壮年大部分开始脱离土生土长的土地,而开始去城市打工,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则不再有充沛的精力去讲究这些习俗,再加上就算遵循了,也觉得没人理解而怠倦,久而久之,小年的习俗则开始丢弃了。
腊月二十五——二十八,在这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因为这几天的在农村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哪一天,所以在一起进行阐述。在皖北农村这几天要蒸馒头和包子,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首先数量上要多的多,其次蒸好第一锅馒头的时候要放鞭炮,并拿两个馒头,两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在放在一个碗里)分别祭祀玉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老爷”和灶王爷。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要从前一天半夜就起床,而忙到很晚,从时间上的忙碌也凸显对春节的重视。另外在皖北农村地区多自己做很多面食,多为油炸,有丸子,面叶等,俗称这一天为“过油”。鄂西南地区则是开始准备长达四天过年的食物、鞭炮和走访亲戚的礼物了而到如今,礼物则开始用简单实用的现金代替了,这和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平时不在家,过年匆忙赶回来过个年,在对年长亲戚表达感情的务实观念有关。同时,一年一年的,农村地区打工返乡过年的青壮年对自己的颜面也是越发的看重了,这体现在对除夕夜对鞭炮和礼花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体现。如果一家中的鞭炮放的时间越长,放的礼花越贵,则表示这一家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财源很旺盛,家庭闹的很好。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要置办年货,洗衣,洗被等,在此我就不赘述。
腊月二十九,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鄂西南地区上坟的习俗则是在正月初一清晨,即“出行”,表示新年早起勤奋的意义。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皖北农村仍保留这一风俗,去上坟的多为家里的长者,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没有女性,这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同样的,鄂西南地区的上坟多是每家每户的壮年人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妇女则是没有资格祭祖的,同样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是今年在鄂东南地区则有所改变,体现在家族女性开始进入族谱中了,这是社会上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之一,代表了现在文明的进步。
除夕,多为大年三十,是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20xx年春节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为除夕)一般这一天为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福字等。皖北地区当地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去世一年两年分别紫色和黄色春联,去世三年以上方可重新贴红色春联。许多地区在当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在凌晨时吃饺子。在皖北农村过年丰盛的正餐为除夕中午,而晚上是吃饺子。吃饭之前燃放鞭炮,多为一年之中燃放最长的鞭炮,表示对这一天的重视和纪念。鄂西南地区则不同,在这一天之前,家中必须有人烧纸钱给祖先,即“包包袱”,表示祖先的阴间也要子孙为其准备过年的钱,让祖先过个好年,表达子孙后代的孝顺之意。这一天家中人必须早起,小孩们做家中卫生的全面打扫,写、贴对联和福字,大人们同时准备中午的团年饭,饭准备好后,家中男性成员必须洗手静脸,准备香烛鞭炮和祭祀食品,去当地土地庙祭拜土地,祈求土地神的赐福。完毕后,家中开始吃团年饭,在摆放碗筷餐具时候,都要多准备一到两幅,菜肴中也必须要有鱼,以示年年有余之意。家中如果有成员未回家过年,堂屋大门则只能半关,后门全关,只有全家人吃饭都吃完比后才能开门,然后年饭吃完了则开始个人的活动,所谓个人的财路而已。走访拜年此时可以开始。同时,家庭成员这天必须洗澡,所谓洗尽污秽,迎新发财之意。
大年初一,除夕夜晚,春晚成为了全国家家户户的一顿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当凌晨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晚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鸣,这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皖北农村地区仍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早饭是伴随着鞭炮生开始的,吃的是除夕下午的包的“素饺子”,在当地俗称“扁食”,初一的早上不能吃荤。早饭过后,给老年人拜年,会象征性的收到压岁钱。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话,信息,网络也成为拜年祝福的重要手段。
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炮竹,点灯过节等共同习俗。在这里我只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皖北农村的一些特色。如腊月底一样,要蒸馒头,数量较多,但是与其不同的是,这次也蒸面灯(用面粉做成灯的形状,有灯座),还要单独蒸“月灯”,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灯”上都有花边,花边的数量代表月份)。据老人说,刚蒸好的十二个月灯里蒸馏水代表着来年所代表月份的降水量,而且比较精准。如贴春联一样,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在这一天也是不能蒸馒头和面灯的,到傍晚时分,村庄里其余各家都会给他们送去两个馒头和两个面灯,在茅山派术数中据说是需要“集万家灯火,借以还阳或者转世”。鄂西南则简化些,食物跟春节一样,加上在祖坟上点灯笼,和自己点灯笼之外,与皖北地区无异。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春节有着新的内涵,同时春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着对民俗和民风的敏感性,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本应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构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解读我们的春节文化,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
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大全篇二
王坤,赵春光
xx年1月10日——xx年2月10日
皖北农村(花园村),鄂西南农村(九毫堤村)
为响应院系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并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素养,我们于xx年1月——2月10日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能够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及民俗民风,并进行比较,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春节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春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春节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春节的习俗逐渐被新一代人所淡忘。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就是希望能够具体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和民俗文化,进行简单比较,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周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期间,汉族及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予以庆贺,近些年,东北亚的韩国,东南亚的泰国,南亚的马来西亚等中国周边国家也开始注重春节举行各种活动或仪式。在,这些活动也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在皖北地区,广义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鄂西南地区,春节在广义上只指每年的最后一天加上新年的前三天,广义的春节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般鄂西南地区的民众过春节的时候都只过四天,过完就算是春节完毕,开始新一年的准备和活动了。等过过完了十五,大人们都会说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忌讳也可以除掉了,同时,小孩们也不能调皮了,不然就不会像过年那些时间不管孩子怎么淘气也不会责罚的那样简单了。一江之隔,南北差异总是明显的,究其根源,还是各自当地自古就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腊月初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腊八”。皖北地区的农村,在这一天早上,要吃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大米,小米,馓子,豆腐,豆皮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咸淡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一种是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后人的,也有别的相关的传说,但大都与勤俭节约相关,这也表达了不忘先祖的勤俭之美德。而在鄂西南地区,当地居民是不过腊八节的,这样的猜测可能和腊八节中的主人公朱元璋不是湖北人有关,反正鄂西南地区的民众是没有腊八节的概念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的饮食上主产大米有关。腊八节毕竟是八中粮食的综合食用,这在鄂西南地区是没有生存的饮食文化土壤的。
小年,皖北地区一般是腊月二十三,鄂西南则是腊月二十四。称为“辞灶”。旧时,家家都有“灶王爷”神位,受玉帝敕封“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简称“九天司命”,而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辞灶这天是灶王爷上天面见玉帝的日子,所以要在他走之前要对其进行祭拜,望其上天后多说好话,以此保佑一家人来年丰衣足食。记得在小时候,农村多要放鞭炮,吃水饺,大扫除,并在庭院中置供桌祭祀。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农村中的小年似乎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任何的活动,只有少数老年人嘴上念叨。这样飞春节习俗的改变也当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有关。快速的生活节奏下,人们日益受驱使于丰富的物质,对繁琐而单调的春节习俗而能免则免,加上农村地区青壮年大部分开始脱离土生土长的土地,而开始去城市打工,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则不再有充沛的精力去讲究这些习俗,再加上就算遵循了,也觉得没人理解而怠倦,久而久之,小年的习俗则开始丢弃了。
腊月二十五——二十八,在这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因为这几天的在农村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哪一天,所以在一起进行阐述。在皖北农村这几天要蒸馒头和包子,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首先数量上要多的多,其次蒸好第一锅馒头的时候要放鞭炮,并拿两个馒头,两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在放在一个碗里)分别祭祀玉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老爷”和灶王爷。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要从前一天半夜就起床,而忙到很晚,从时间上的忙碌也凸显对春节的重视。另外在皖北农村地区多自己做很多面食,多为油炸,有丸子,面叶等,俗称这一天为“过油”。鄂西南地区则是开始准备长达四天过年的食物、鞭炮和走访亲戚的礼物了而到如今,礼物则开始用简单实用的现金代替了,这和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平时不在家,过年匆忙赶回来过个年,在对年长亲戚表达感情的务实观念有关。同时,一年一年的,农村地区打工返乡过年的青壮年对自己的'颜面也是越发的看重了,这体现在对除夕夜对鞭炮和礼花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体现。如果一家中的鞭炮放的时间越长,放的礼花越贵,则表示这一家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财源很旺盛,家庭闹的很好。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要置办年货,洗衣,洗被等,在此我就不赘述。
腊月二十九,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鄂西南地区上坟的习俗则是在正月初一清晨,即“出行”,表示新年早起勤奋的意义。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皖北农村仍保留这一风俗,去上坟的多为家里的长者,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没有女性,这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同样的,鄂西南地区的上坟多是每家每户的壮年人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妇女则是没有资格祭祖的,同样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是今年在鄂东南地区则有所改变,体现在家族女性开始进入族谱中了,这是社会上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之一,代表了现在文明的进步。
除夕,多为大年三十,是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xx年春节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为除夕)一般这一天为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福字等。皖北地区当地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去世一年两年分别紫色和黄色春联,去世三年以上方可重新贴红色春联。许多地区在当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在凌晨时吃饺子。在皖北农村过年丰盛的正餐为除夕中午,而晚上是吃饺子。吃饭之前燃放鞭炮,多为一年之中燃放最长的鞭炮,表示对这一天的重视和纪念。鄂西南地区则不同,在这一天之前,家中必须有人烧纸钱给祖先,即“包包袱”,表示祖先的阴间也要子孙为其准备过年的钱,让祖先过个好年,表达子孙后代的孝顺之意。这一天家中人必须早起,小孩们做家中卫生的全面打扫,写、贴对联和福字,大人们同时准备中午的团年饭,饭准备好后,家中男性成员必须洗手静脸,准备香烛鞭炮和祭祀食品,去当地土地庙祭拜土地,祈求土地神的赐福。完毕后,家中开始吃团年饭,在摆放碗筷餐具时候,都要多准备一到两幅,菜肴中也必须要有鱼,以示年年有余之意。家中如果有成员未回家过年,堂屋大门则只能半关,后门全关,只有全家人吃饭都吃完比后才能开门,然后年饭吃完了则开始个人的活动,所谓个人的财路而已。走访拜年此时可以开始。同时,家庭成员这天必须洗澡,所谓洗尽污秽,迎新发财之意。
大年初一,除夕夜晚,春晚成为了全国家家户户的一顿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当凌晨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晚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鸣,这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皖北农村地区仍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早饭是伴随着鞭炮生开始的,吃的是除夕下午的包的“素饺子”,在当地俗称“扁食”,初一的早上不能吃荤。早饭过后,给老年人拜年,会象征性的收到压岁钱。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话,,网络也成为拜年祝福的重要手段。
正月十五,这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炮竹,点灯过节等共同习俗。在这里我只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皖北农村的一些特色。如腊月底一样,要蒸馒头,数量较多,但是与其不同的是,这次也蒸面灯(用面粉做成灯的形状,有灯座),还要单独蒸“月灯”,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灯”上都有花边,花边的数量代表月份)。据老人说,刚蒸好的十二个月灯里蒸馏水代表着来年所代表月份的降水量,而且比较精准。如贴春联一样,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在这一天也是不能蒸馒头和面灯的,到傍晚时分,村庄里其余各家都会给他们送去两个馒头和两个面灯,在茅山派术数中据说是需要“集万家灯火,借以还阳或者转世”。鄂西南则简化些,食物跟春节一样,加上在祖坟上点灯笼,和自己点灯笼之外,与皖北地区无异。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春节有着新的内涵,同时春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着对民俗和民风的敏感性,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本应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构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解读我们的春节文化,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
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大全篇三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10日——20xx年2月10日
【调查地点】 皖北农村(花园村),鄂西南农村(九毫堤村)
【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寻访老人等
【调查目的】 为响应院系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并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素养,我们于20xx年1月——2月10日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能够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及民俗民风,并进行比较,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调查内容】
【前言】
春节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春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春节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春节的习俗逐渐被新一代人所淡忘。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就是希望能够具体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和民俗文化,进行简单比较,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在皖北地区,广义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鄂西南地区,春节在广义上只指每年的最后一天加上新年的前三天,广义的春节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般鄂西南地区的民众过春节的时候都只过四天,过完就算是春节完毕,开始新一年的准备和活动了。等过过完了十五,大人们都会说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忌讳也可以除掉了,同时,小孩们也不能调皮了,不然就不会像过年那些时间不管孩子怎么淘气也不会责罚的那样简单了。一江之隔,南北差异总是明显的,究其根源,还是各自当地自古就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腊月初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腊八”。皖北地区的农村,在这一天早上,要吃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大米,小米,馓子,豆腐,豆皮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咸淡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一种是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教育后人 的,也有别的相关的传说,但大都与勤俭节约相关,这也表达了不忘先祖的勤俭之美德。而在鄂西南地区,当地居民是不过腊八节的,这样的猜测可能和腊八节的起源中的主人公朱元璋不是湖北人有关,反正鄂西南地区的民众是没有腊八节的概念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的饮食上主产大米有关。腊八节毕竟是八中粮食的综合食用,这在鄂西南地区是没有生存的饮食文化土壤的。
小年,皖北地区一般是腊月二十三,鄂西南则是腊月二十四。称为“辞灶”。旧时,家家都有“灶王爷”神位,受玉帝敕封“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简称“九天司命”,而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辞灶这天是灶王爷上天面见玉帝的日子,所以要在他走之前要对其进行祭拜,望其上天后多说好话,以此保佑一家人来年丰衣足食。记得在小时候,农村多要放鞭炮,吃水饺,大扫除,并在庭院中置供桌祭祀。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农村中的小年似乎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任何的活动,只有少数老年人嘴上念叨。这样飞春节习俗的改变也当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有关。快速的生活节奏下,人们日益受驱使于丰富的物质,对繁琐而单调的春节习俗而能免则免,加上农村地区青壮年大部分开始脱离土生土长的土地,而开始去城市打工,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则不再有充沛的精力去讲究这些习俗,再加上就算遵循了,也觉得没人理解而怠倦,久而久之,小年的习俗则开始丢弃了。
腊月二十五——二十八,在这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因为这几天的在农村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哪一天,所以在一起进行阐述。在皖北农村这几天要蒸馒头和包子,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首先数量上要多的多,其次蒸好第一锅馒头的时候要放鞭炮,并拿两个馒头,两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在放在一个碗里)分别祭祀玉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老爷”和灶王爷。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要从前一天半夜就起床,而忙到很晚,从时间上的忙碌也凸显对春节的重视。另外在皖北农村地区多自己做很多面食,多为油炸,有丸子,面叶等,俗称这一天为“过油”。鄂西南地区则是开始准备长达四天过年的食物、鞭炮和走访亲戚的礼物了而到如今,礼物则开始用简单实用的现金代替了,这和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平时不在家,过年匆忙赶回来过个年,在对年长亲戚表达感情的务实观念有关。同时,一年一年的,农村地区打工返乡过年的青壮年对自己的颜面也是越发的看重了,这体现在对除夕夜对鞭炮和礼花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体现。如果一家中的鞭炮放的时间越长,放的礼花越贵,则表示这一家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财源很旺盛,家庭闹的很好。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要置办年货,洗衣,洗被等,在此我就不赘述。
腊月二十九,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鄂西南地区上坟的习俗则是在正月初一清晨,即“出行”,表示新年早起勤奋的意义。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皖北农村仍保留这一风俗,去上坟的多为家里的长者,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没有女性,这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同样的,鄂西南地区的上坟多是每家每户的壮年人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妇女则是没有资格祭祖的,同样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是今年在鄂东南地区则有所改变,体现在家族女性开始进入族谱中了,这是社会上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之一,代表了现在文明的进步。
除夕,多为大年三十,是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20xx年春节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为除夕)一般这一天为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福字等。皖北地区当地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去世一年两年分别紫色和黄色春联,去世三年以上方可重新贴红色春联。许多地区在当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在凌晨时吃饺子。在皖北农村过年丰盛的正餐为除夕中午,而晚上是吃饺子。吃饭之前燃放鞭炮,多为一年之中燃放最长的鞭炮,表示对这一天的重视和纪念。鄂西南地区则不同,在这一天之前,家中必须有人烧纸钱给祖先,即“包包袱”,表示祖先的阴间也要子孙为其准备过年的钱,让祖先过个好年,表达子孙后代的孝顺之意。这一天家中人必须早起,小孩们做家中卫生的全面打扫,写、贴对联和福字,大人们同时准备中午的团年饭,饭准备好后,家中男性成员必须洗手静脸,准备香烛鞭炮和祭祀食品,去当地土地庙祭拜土地,祈求土地神的赐福。完毕后,家中开始吃团年饭,在摆放碗筷餐具时候,都要多准备一到两幅,菜肴中也必须要有鱼,以示年年有余之意。家中如果有成员未回家过年,堂屋大门则只能半关,后门全关,只有全家人吃饭都吃完比后才能开门,然后年饭吃完了则开始个人的活动,所谓个人的财路而已。走访拜年此时可以开始。同时,家庭成员这天必须洗澡,所谓洗尽污秽,迎新发财之意。
大年初一,除夕夜晚,春晚成为了全国家家户户的一顿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当凌晨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晚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鸣,这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皖北农村地区仍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早饭是伴随着鞭炮生开始的,吃的是除夕下午的包的“素饺子”,在当地俗称“扁食”,初一的早上不能吃荤。早饭过后,给老年人拜年,会象征性的收到压岁钱。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话,信息,网络也成为拜年祝福的重要手段。
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炮竹,点灯过节等共同习俗。在这里我只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皖北农村的一些特色。如腊月底一样,要蒸馒头,数量较多,但是与其不同的是,这次也蒸面灯(用面粉做成灯的形状,有灯座),还要单独蒸“月灯”,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灯”上都有花边,花边的数量代表月份)。据老人说,刚蒸好的十二个月灯里蒸馏水代表着来年所代表月份的降水量,而且比较精准。如贴春联一样,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在这一天也是不能蒸馒头和面灯的,到傍晚时分,村庄里其余各家都会给他们送去两个馒头和两个面灯,在茅山派术数中据说是需要“集万家灯火,借以还阳或者转世”。鄂西南则简化些,食物跟春节一样,加上在祖坟上点灯笼,和自己点灯笼之外,与皖北地区无异。
【结论】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春节有着新的内涵,同时春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着对民俗和民风的敏感性,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本应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构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解读我们的春节文化,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
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大全篇四
xxx
20xx年1月30日――2月15日
xxx凤翔镇
为响应学校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我们对家乡春节文化民俗民风展开了调查,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xxx农村春节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形成文字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xxx农村新年习俗和禁忌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一个华夏子孙心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俗,南北方的年俗文化更是存在巨大差异。例如09年我在海南省三亚市过得新年,大年初一不吃饺子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哥哥所在的重庆地区,新年第一餐吃汤圆,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远在新疆的姑姑家,新年第一餐吃以大米、羊肉、葡萄干做成的香喷喷的普罗,还吃用面粉、羊肉等做成的包子和用带骨羊肉做成的手抓羊肉。我从小生活在xxx,记忆中每逢除夕、大年初一都吃饺子。除夕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饺子形似元宝,所以寓有进宝之意。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的在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中国的文化博大精神,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勾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就是我们调查的xxx地区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xxx地区正月期间的饮食有着丰富的含义,腊月初八,我们称为“腊八”,在这一天早上,我们要吃腊八粥,教育后人不忘勤俭。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称为“辞灶”这一天要吃水饺,大扫除,祭拜灶王爷,来保佑新的一年里丰衣足食。腊月二十九清晨上坟祭祖,去上坟的都是家里的长者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祭祖一般没有女性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除夕即大年三十,这一天就是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和福字,xxx农村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粘贴春联的,去世三年才可以张贴红色春联。除夕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菜肴中必须有鱼预示着年年有余。守岁,在十二点时吃饺子,燃放最长的鞭炮,接财神。春晚成了全国家家户户的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大年初一,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开始了新的一年,早餐要吃素饺子,吃过早餐开始走访拜年,这是小孩最高兴的一天可以收到压岁钱。大年初一有个禁忌就是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就会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兴旺发达,财源滚滚。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着大人小孩会身体健康,无病无灾。正月十五,这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也称上元节,有观灯吃元宵的习俗,所以我们都叫元宵节。
在我的家乡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禁忌剪头发,据说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什么好处,记得小时候妈妈就不让我剪头发,现在我长大了,社会也进步了也就没有这样的做法啦。我还听说在xxx地区正月里做媒也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意思。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里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到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
在家乡的新年期间对天气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到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这些再简单不过的民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人们的希望。在人们不知不觉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
这次调查报告让我对家乡的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们系统地收集了xxx地区乡村民俗的信息,想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捍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的大量流失。
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大全篇五
皖北农村(花园村),鄂西南农村(九毫堤村)
【】为响应院系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并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素养,我们于20xx年1月——2月10日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能够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及民俗民风,并进行比较,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春节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春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春节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春节的习俗逐渐被新一代人所淡忘。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就是希望能够具体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和民俗文化,进行简单比较,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在皖北地区,广义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鄂西南地区,春节在广义上只指每年的最后一天加上新年的前三天,广义的春节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般鄂西南地区的民众过春节的时候都只过四天,过完就算是春节完毕,开始新一年的准备和活动了。等过过完了十五,大人们都会说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忌讳也可以除掉了,同时,小孩们也不能调皮了,不然就不会像过年那些时间不管孩子怎么淘气也不会责罚的那样简单了。一江之隔,南北差异总是明显的,究其根源,还是各自当地自古就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腊月初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腊八”。皖北地区的农村,在这一天早上,要吃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大米,小米,馓子,豆腐,豆皮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咸淡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一种是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教育后人的,也有别的相关的传说,但大都与勤俭节约相关,这也表达了不忘先祖的勤俭之美德。而在鄂西南地区,当地居民是不过腊八节的,这样的猜测可能和腊八节的起源中的主人公朱元璋不是湖北人有关,反正鄂西南地区的民众是没有腊八节的概念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的饮食上主产大米有关。腊八节毕竟是八中粮食的综合食用,这在鄂西南地区是没有生存的饮食文化土壤的。
始丢弃了。
腊月二十五——二十八,在这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因为这几天的在农村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哪一天,所以在一起进行阐述。在皖北农村这几天要蒸馒头和包子,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首先数量上要多的多,其次蒸好第一锅馒头的时候要放鞭炮,并拿两个馒头,两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在放在一个碗里)分别祭祀玉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老爷”和灶王爷。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要从前一天半夜就起床,而忙到很晚,从时间上的忙碌也凸显对春节的重视。另外在皖北农村地区多自己做很多面食,多为油炸,有丸子,面叶等,俗称这一天为“过油”。鄂西南地区则是开始准备长达四天过年的食物、鞭炮和走访亲戚的礼物了而到如今,礼物则开始用简单实用的现金代替了,这和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平时不在家,过年匆忙赶回来过个年,在对年长亲戚表达感情的务实观念有关。同时,一年一年的,农村地区打工返乡过年的青壮年对自己的颜面也是越发的看重了,这体现在对除夕夜对鞭炮和礼花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体现。如果一家中的鞭炮放的时间越长,放的礼花越贵,则表示这一家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财源很旺盛,家庭闹的很好。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要置办年货,洗衣,洗被等,在此我就不赘述。
腊月二十九,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鄂西南地区上坟的习俗则是在正月初一清晨,即“出行”,表示新年早起勤奋的意义。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皖北农村仍保留这一风俗,去上坟的多为家里的长者,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没有女性,这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同样的,鄂西南地区的上坟多是每家每户的壮年人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妇女则是没有资格祭祖的,同样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是今年在鄂东南地区则有所改变,体现在家族女性开始进入族谱中了,这是社会上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之一,代表了现在文明的进步。
除夕,多为大年三十,是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20xx年春节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为除夕)一般这一天为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福字等。皖北地区当地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去世一年两年分别紫色和黄色春联,去世三年以上方可重新贴红色春联。许多地区在当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在凌晨时吃饺子。在皖北农村过年丰盛的正餐为除夕中午,而晚上是吃饺子。吃饭之前燃放鞭炮,多为一年之中燃放最长的鞭炮,表示对这一天的重视和纪念。鄂西南地区则不同,在这一天之前,家中必须有人烧纸钱给祖先,即“包包袱”,表示祖先的阴间也要子孙为其准备过年的钱,让祖先过个好年,表达子孙后代的孝顺之意。这一天家中人必须早起,小孩们做家中卫生的全面打扫,写、贴对联和福字,大人们同时准备中午的团年饭,饭准备好后,家中男性成员必须洗手静脸,准备香烛鞭炮和祭祀食品,去当地土地庙祭拜土地,祈求土地神的赐福。完毕后,家中开始吃团年饭,在摆放碗筷餐具时候,都要多准备一到两幅,菜肴中也必须要有鱼,以示年年有余之意。家中如果有成员未回家过年,堂屋大门则只能半关,后门全关,只有全家人吃饭都吃完比后才能开门,然后年饭吃完了则开始个人的活动,所谓个人的财路而已。走访拜年此时可以开始。同时,家庭成员这天必须洗澡,所谓洗尽污秽,迎新发财之意。
大年初一,除夕夜晚,春晚成为了全国家家户户的一顿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当凌晨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晚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鸣,这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皖北农村地区仍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早饭是伴随着鞭炮生开始的,吃的是除夕下午的包的“素饺子”,在当地俗称“扁食”,初一的早上不能吃荤。早饭过后,给老年人拜年,会象征性的收到压岁钱。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话,信息,网络也成为拜年祝福的重要手段。
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炮竹,点灯过节等共同习俗。在这里我只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皖北农村的一些特色。如腊月底一样,要蒸馒头,数量较多,但是与其不同的是,这次也蒸面灯(用面粉做成灯的形状,有灯座),还要单独蒸“月灯”,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灯”上都有花边,花边的数量代表月份)。据老人说,刚蒸好的十二个月灯里蒸馏水代表着来年所代表月份的降水量,而且比较精准。如贴春联一样,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在这一天也是不能蒸馒头和面灯的,到傍晚时分,村庄里其余各家都会给他们送去两个馒头和两个面灯,在茅山派术数中据说是需要“集万家灯火,借以还阳或者转世”。鄂西南则简化些,食物跟春节一样,加上在祖坟上点灯笼,和自己点灯笼之外,与皖北地区无异。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春节有着新的内涵,同时春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着对民俗和民风的敏感性,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本应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构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解读我们的春节文化,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
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大全篇六
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1。利用谈话的方式,询问长辈。
2。跟爸爸妈妈打理家务,亲自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
1、除尘
妈妈告诉我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不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年前打春时,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在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听妈妈这么一讲,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习俗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2、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妈妈忙着贴春联和福字。
“妈妈,你给我讲讲贴春联的来历吧!”
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用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豆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守岁
在这个激动的时刻,我们边看春晚,边吃东西,谈笑风生。
4、放爆竹
第二天一大早,哥哥就去点响了爆竹,“啪”“啪”… …声音真响,我赶紧捂住了耳朵。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巴巴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质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5、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穿着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兔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互祝贺,称为“团拜。”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拱手作揖,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我们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当然不止这么几种,但唯有一个是不变的,它承载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1、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2、春节
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3、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4、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5、拜年,送大桔
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大全篇七
皖北农村(花园村),鄂西南农村(九毫堤村)
【】为响应院系对寒假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空间,激发学习体验,并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专业素养,我们于20xx年1月——2月10日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能够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及民俗民风,并进行比较,从而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春节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民俗,春节亦是如此,春节的习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而春节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春节的习俗逐渐被新一代人所淡忘。我们通过此次调研就是希望能够具体了解各地春节的节日特色和民俗文化,进行简单比较,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迷信。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祈求丰收等为主要内容。在皖北地区,广义的春节是指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鄂西南地区,春节在广义上只指每年的最后一天加上新年的前三天,广义的春节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一般鄂西南地区的民众过春节的时候都只过四天,过完就算是春节完毕,开始新一年的准备和活动了。等过过完了十五,大人们都会说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忌讳也可以除掉了,同时,小孩们也不能调皮了,不然就不会像过年那些时间不管孩子怎么淘气也不会责罚的那样简单了。一江之隔,南北差异总是明显的,究其根源,还是各自当地自古就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发挥作用。
腊月初八,即我们平时俗称的“腊八”。皖北地区的农村,在这一天早上,要吃腊八饭,就是把几种杂粮(大米,小米,馓子,豆腐,豆皮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咸淡皆有。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一种是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当皇帝后,为不忘从前的艰难经历而教育后人的,也有别的相关的传说,但大都与勤俭节约相关,这也表达了不忘先祖的勤俭之美德。而在鄂西南地区,当地居民是不过腊八节的,这样的猜测可能和腊八节的起源中的主人公朱元璋不是湖北人有关,反正鄂西南地区的民众是没有腊八节的概念的,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的饮食上主产大米有关。腊八节毕竟是八中粮食的综合食用,这在鄂西南地区是没有生存的饮食文化土壤的。
始丢弃了。
腊月二十五——二十八,在这几天才能真正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因为这几天的在农村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哪一天,所以在一起进行阐述。在皖北农村这几天要蒸馒头和包子,并不是像平时一样,首先数量上要多的多,其次蒸好第一锅馒头的时候要放鞭炮,并拿两个馒头,两个包子(一个馒头一个包子在放在一个碗里)分别祭祀玉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天老爷”和灶王爷。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要从前一天半夜就起床,而忙到很晚,从时间上的忙碌也凸显对春节的重视。另外在皖北农村地区多自己做很多面食,多为油炸,有丸子,面叶等,俗称这一天为“过油”。鄂西南地区则是开始准备长达四天过年的食物、鞭炮和走访亲戚的礼物了而到如今,礼物则开始用简单实用的现金代替了,这和现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平时不在家,过年匆忙赶回来过个年,在对年长亲戚表达感情的务实观念有关。同时,一年一年的,农村地区打工返乡过年的青壮年对自己的颜面也是越发的看重了,这体现在对除夕夜对鞭炮和礼花的使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体现。如果一家中的鞭炮放的时间越长,放的礼花越贵,则表示这一家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财源很旺盛,家庭闹的很好。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要置办年货,洗衣,洗被等,在此我就不赘述。
腊月二十九,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鄂西南地区上坟的习俗则是在正月初一清晨,即“出行”,表示新年早起勤奋的意义。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皖北农村仍保留这一风俗,去上坟的多为家里的长者,但是现在也有年轻人,没有女性,这也是古代重男轻女的表现。同样的,鄂西南地区的上坟多是每家每户的壮年人和小孩,表达对祖先的尊敬悼念,和祈求保佑家人平安的心愿。妇女则是没有资格祭祖的,同样的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遗留。但是今年在鄂东南地区则有所改变,体现在家族女性开始进入族谱中了,这是社会上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之一,代表了现在文明的进步。
除夕,多为大年三十,是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20xx年春节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为除夕)一般这一天为吃、喝、玩、乐的日子,张贴春联,福字等。皖北地区当地有个风俗,如果这一年家里有人去世是不能张贴春联的,去世一年两年分别紫色和黄色春联,去世三年以上方可重新贴红色春联。许多地区在当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在凌晨时吃饺子。在皖北农村过年丰盛的正餐为除夕中午,而晚上是吃饺子。吃饭之前燃放鞭炮,多为一年之中燃放最长的鞭炮,表示对这一天的重视和纪念。鄂西南地区则不同,在这一天之前,家中必须有人烧纸钱给祖先,即“包包袱”,表示祖先的阴间也要子孙为其准备过年的钱,让祖先过个好年,表达子孙后代的孝顺之意。这一天家中人必须早起,小孩们做家中卫生的全面打扫,写、贴对联和福字,大人们同时准备中午的团年饭,饭准备好后,家中男性成员必须洗手静脸,准备香烛鞭炮和祭祀食品,去当地土地庙祭拜土地,祈求土地神的赐福。完毕后,家中开始吃团年饭,在摆放碗筷餐具时候,都要多准备一到两幅,菜肴中也必须要有鱼,以示年年有余之意。家中如果有成员未回家过年,堂屋大门则只能半关,后门全关,只有全家人吃饭都吃完比后才能开门,然后年饭吃完了则开始个人的活动,所谓个人的财路而已。走访拜年此时可以开始。同时,家庭成员这天必须洗澡,所谓洗尽污秽,迎新发财之意。
大年初一,除夕夜晚,春晚成为了全国家家户户的一顿盛宴,全家集聚一堂谈笑风生,守岁过节。当凌晨的钟声敲响,寂静的夜晚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鸣,这也昭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皖北农村地区仍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早饭是伴随着鞭炮生开始的,吃的是除夕下午的包的“素饺子”,在当地俗称“扁食”,初一的早上不能吃荤。早饭过后,给老年人拜年,会象征性的收到压岁钱。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电话,信息,网络也成为拜年祝福的重要手段。
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全国各地都有燃放烟花炮竹,点灯过节等共同习俗。在这里我只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皖北农村的一些特色。如腊月底一样,要蒸馒头,数量较多,但是与其不同的是,这次也蒸面灯(用面粉做成灯的形状,有灯座),还要单独蒸“月灯”,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灯”上都有花边,花边的数量代表月份)。据老人说,刚蒸好的十二个月灯里蒸馏水代表着来年所代表月份的降水量,而且比较精准。如贴春联一样,当年家里有人去世的,在这一天也是不能蒸馒头和面灯的,到傍晚时分,村庄里其余各家都会给他们送去两个馒头和两个面灯,在茅山派术数中据说是需要“集万家灯火,借以还阳或者转世”。鄂西南则简化些,食物跟春节一样,加上在祖坟上点灯笼,和自己点灯笼之外,与皖北地区无异。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春节有着新的内涵,同时春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自身存在着对民俗和民风的敏感性,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本应是大众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春节,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和接受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构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与时俱进中解读我们的春节文化,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