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国有林场改革自查报告篇一
*县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
调 研 报 告
一、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林场是*县仅有的一处国有林场,始建于1959年,位于鲁西南黄泛平原,是风沙危害严重地区,自然灾害较频繁。林场总面积21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46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5000立方米,属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主要是由白榆、刺槐、毛白杨、黑杨等一大批优良树种汇集形成的特种用途林,林场的存在与发展对保证树种遗传改良的可持续性,维护树种和遗传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树种开发,提高绿化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截止到2002年底,林场在职职工32人,离退休职工16人,总人口170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后勤人员4人,林业生产职工24人;有技术职称的职工7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人,初小学历的27人。在职职工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林场目前有房屋总面积2000平方米,电力设施落后,全场没有柏油路面,农机具严重老化,个别设备已经瘫痪,缺少通讯工具。84年以来,因地方财政紧缺,林场改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自收自支。近几年来,随着公益型特种用途林建设的步伐加快,目前公益林已占全场林地总面积的80%,场内原从事其它经营的土地逐年减少,很难开展多种经营,没有稳定收入,加之实行分类经营后应给予的政策性补贴没有到位,更增加了林场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难度。目前,职工年工资总额为26万元,实发13万元。林场固定资产现值160万元,债务余额50万元。在林场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各级干部职工同心协力,连续两期完成了部、省下达的良种基地建设任务,取得了13项科研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1998年被划定为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
二、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林场位于*县西南部,靠近边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又属于黄泛区,立地条件差,林地盐碱低洼,生产力低下,发展门路窄,难以找到合适的经营项目,不能形成规模项目,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由于经济困难,房屋年久失修,无力建造新房,电力设施不能配套,没有林场公路,交通极不便利,下雨天无法进行生产,通讯工具、农机具得不到配备更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林场的发展,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3、国有林场的包袱重。林场总面积有214公顷,可用林地有160余公顷,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占130余公顷,多数是汇集的良种基因,基本没有可采伐利用的林地资源,剩余的30余公顷土地,虽然林场配备了有能力、有管理经验的领导集体,但因剩余土地太少,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多种经营项目,只能进行小面积单一的育苗,来维持林场的生产经营。
加之多年来林场一直负债经营,离退休人员多,成为了林场的一项沉重负担。
4、林业政策发展滞后。*县林场属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政策没有落实,相应的专项资金和差补费没有到位,县财政困难,97年以来,也没有资金或具体措施进行脱贫扶持,而且林场在生产经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每年还要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特用型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和管护,直接影响到对发展其它多种经营的投入,使林场陷入恶性循环中,无法进行有规模、有秩序的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影响了林场的发展。
三、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林场发展。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加强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林场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林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经常聘用专家来单位讲课,选派优秀人员到外地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技术水平。积极和大专院校、科研部门联姻,引进智力和技术,依靠科技,增加效益。进一步完善以岗位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同岗位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监督考核办法,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4、加快国有林场分类经营和管理。林场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事业管理。要尽快落实林场分类经营政策,及时落实相应的专项资金和差补费。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积极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强特用型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和管护,建立健全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列入公共财政预算。
5、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国有林场不可能实现加快发展的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国有林场领导班子建设,把一批市场经济意识强、具有开拓精神,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干部和骨干选拔充实到国有林场的班子中去。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振奋精神,爱场如家,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顽强拼搏,加快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自查报告篇二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落实2020年情况报告供参考 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场关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有林场改革成效的通知》及省林业和草原局场文件精神,我场狠抓落实,以巩固和提升改革成效。
天然商品林管护补助xxx.x万元;
公益林管护费xxx.x万元;
贫困林场补贴xx万元,县财政拨付员额及公用经费xxx万元。
通过生产经营、森林培育管护、承包经营红松母树林等经济林、提供营造林和森林抚育等有偿生产经营活动、鼓励个人经商办企业、发展家庭经济和产业项目等多种途径,对全部在职职工,进行了安置,安置率xxx%。同时按要求全部参加了保险,“五险一金”全部落实。确保改革后职工收入不减少,生活有保障,切实维护了职工切身利益和林场稳定。
通过改革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达到了管理责权统一、森林可持续发展,并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不断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
用于保障职工工资。由于县地方财政目前比较困难,县领导正积极敦促计划局、旅游局等相关单位配合我场在争取在项目扶持方面增加林场经济收入。
2、关于编制核减后定编不定人的问题 县国有林总场截至xxxx年末在职职工xxxx人,在岗职工xxx人,事业编制数xxx人(定编不定人),虽然靠自然减员定编定人有些困难,但目前我县还未采取相关措施。
省级公益林xxxxxx亩,设定公益林管护岗位xxx个,安排林场职工xxx人。县国有林总场不存在面向社会购买服务。
4、关于岗位设置不合理问题 县国有林总场现有管理岗位xx人;
专业技术岗位xxx人;
林业技能岗位xxx人;
一般性工勤技能岗位xx人。其中专业技术岗xxx人,%;
少于国家林业局《关于国有林场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之规定的专业技术岗一般不低于岗位总量的xx%的指导意见,一般性工勤岗xx人,占在岗职工x%,高于岗位总量的x%。
5、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 县国有林总场已完成林场职工棚户区改造任务。饮水安全、电网升级改造、交通道路等设施已达到国家标准。
6、关于绩效考核导向作用不明显问题 目前县国有林总场未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但也做到了目标明确、制度健全、措施得力、责任落实监管到位。
7、关于森林经营方案不适应改革后定位的问题 县林业局已于xxxx年x月xx日完成《xxxx——xxxx年县国有林总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
8、关于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 县国有林总场针对职工老齡化、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准备制定可行性职工培训方案,对在职职工开展专题培训,以提高职工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三、建议 1、建议省林业和草原局加大对管护用房、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2、建议省林业和草原局加大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项目投资,努力促进国有林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企业发展经营渠道。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2014年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林场
一、林场概况 1、地理位臵
林场位于县西南部的镇,距县城3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4o5'13"~34o10'24",东径111o21'59"~111o34'29"。最高海拔2103米,为豫西熊耳山主峰,是市的次高峰,有“市后花园”之称。
2、林场资源
林场于1956年建场,是省最早的林场之
一。林场总经营面积7.5万亩,森林蓄积量29.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9%。森林为天然林,林区是天保工程区、熊耳山自然保护区、国家公益林区、国家储备林区,林场是典型的生态公益性林场。
林场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2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和动物各20种。
林场合作管理集体林区面积7.5万亩,总管理任务15万亩。
3、机构与人员
林场现有职工55名,其中在职职工43名,退休职工12名。在职职工中,技术人员5名,技术力量薄弱。林场下设四个工区、两个护林防火检查站,管理任务较重。
4、林场经济状况
目前,每年国家财政拨入56.16万元(护林员经费24.3万元、五项保险补贴31.86万元),省、市、县财政没有事业费拨入。全年各项硬性开支163.59万元(其中职工工资105.6万元、五项保险37.8万元、护林经费12.39万元、住房公积金7.8万元),资金缺口107.43万元。天保工程启动后,经济来源中断,以致负债较多。截止目前累计拖欠职工工资230万元,借款74万元,林权债务288万元,债务合计588万元。
5、基础设施
我场可用建筑面积2340平方米,其中场部办公楼1635平方米、工区护林房325平方米、工区护林房80平方米、工区护林房120平方米、鸡冠石防火检查站80平方米、花落印防火检查站100平方米。只有寺山庙工区护林房倒塌没有建设。
用电方面,6个区站中,四个区站临时借用矿区线路,工区使用太阳能(经常出问题),寺山庙工区无电。
除场部外,工区饮用山涧水。
通往工区的道路多为砂石路,常受暴雨侵袭,路况很差,寺山庙工区林区公路已经中断。国有林区内部林区公路很少,不利于护林防火。林场没有护林交通工具,护林主要靠步行。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1、关于职工工资问题及建议
级平衡金。这样一来,城市压力就会减轻,小城市发展就会加快,国家整体城镇化进程就会提速。
2、关于事业费问题及建议
“事业费”,是指事业单位事业性支出,比如,野生动植物救治费、有害生物防治费、防火费、护林道路维修费、护林交通工具购臵费、燃油费、机械维修费、办公设备购臵费、办公经费等。建议“事业费”由财政拨款,实行预支加报账制,据实核准。
3、关于基础设施问题及建议
林场国有林区内部林区公路可以通车的只有宽坪工区的12公里,路面的突出石头或坑洼频繁,只能吉普车慢速行进(1-2档);而多数林区道路中断或根本无路。这样的路况不仅护林巡山不便,更严重的是妨碍了森林防火。比如,1997年寺山庙林区发生森林火灾,扑火队员赶赴火场花了4个小时(可距离仅25公里),过火面积已经1000余亩。寺山庙林区护林房已经坍塌,至今没有重建,原因主要是道路不通,就是因此,采药采种难以控制,损害林木现象屡禁不止,因此,护林房应该建设。林场各个工区水电问题至今没有彻底解决。此等基础设施问题,在全河南省、全国还有几个林场?究其原因,还是国家对基层情况了解问题,还是国家对防火的重视力度问题,还是资金问题,还是国家资金使用的合理性问题。
因此建议:一、林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由国家统一投资建设,按照先急后缓原则规划,集中资金,投资一处建成一处,“不撒胡椒面”。二、林区基础设施维修保养问题,建议按需要或道路里程,每年国家核定投资,所有林场同样标准,同时拨付,加强审计,结余资金返回。
4、关于林场权益保护问题及建议
访,打击无理信访,防止政府拿国家利益去“稳定信访”。
5、关于林场林政执法问题及建议
林场林政执法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一,护林员执法要有执法证、执罚证,而实际上所有护林员都没有,无法执法,不敢执法。一次,护林员抓住一个正在砍树采药的人,因为中药五味子缠绕于树上,将树砍倒,采摘方便。护林员立即命其停止,问他叫啥,叫他到林场接受处理。然而,该人却说“你没有执法证瞎叫啥!管我你违法,小心我告你!那条法律不叫采药?砍树没有第三个人看见,我不承认你没门,我叫啥名你管不着,哪儿凉快去哪儿!”护林员无奈到林场汇报,可是,待林场派人再到那里时,早已人去林空。其二,关于采药没有相关法律,由于林区采药成风,砍树严重,为打击犯罪,保护森林,县森林公安分局认为源头在收购,于是,在下峪乡地盘查收一车林区药材,谁知,收购药材者说“我违犯哪条法律?不说个来历告你们公安局!”无奈,只有不了了之。说实在的,采药、采种、采矿是森林保护的最大敌人、主要敌人,根源在于有人收购。比如,盗伐滥伐天然林木,天保工程前及其猖獗,天保工程实行后,禁止收购和运输天然林木材,盗伐滥伐天然林木的现象才自行匿迹。
建议:一、国有林场护林员要实行执法证、执罚证, 双证上岗,国家要实行常年办证,保障办证渠道畅通。
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采取,禁止收购天然林区资源,违者按盗取国家财产罪论处。”给基层护林员、森林公安一个执法依据。三、建议给护林员配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以提高巡护速度、信息传递速度和森林保护力度。
6、关于生态保护问题及建议
森林是生态保护的主力军,没有森林生态保护就无从谈起,不谈森林就是眼中无生态,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功能,才是生态保护的根本措施。天保工程实施之前,凡看到林相整齐、功能较强(树龄大)的林子,就是国有林场的,反之,则是集体的;目前,天保区这种对比不是很明显,但非天保区还比较明显,6月18日豫东某技术员就是这样说的。这说明,其一,国有林保护力度明显之大;其二,国有林是生态保护主力军;其三,国有林投资效果明显;其四,扩大国有林面积是生态保护的需要。
区住户多数为了生活和子女上学已经租居城镇的现实和生活趋向。
7、关于职工素质教育问题及建议
目前,林场职工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能够占到90%以上,但是,高中文化能力的(文章表达能力)可能占不到10%,高中工作能力的(会计划、独立工作、文字表达)可能占不到20%。然而,工程师、技师、高级工倒不少,行政材料、技术材料基本没有可以独立圆满完成。林场职工多数是招工、退伍安臵的,单位没有选择的权利,天保工程以来,林业上没有招考技术人员,因而整体素质十分不利于林场的正常工作和发展。
建议:一、非招考不得给林场安排人员。二、林场只招考林业本科院校毕业的人员。三、实行岗前、离岗培训考试制。岗前培训考试是指招考人员进入工作岗位之前,要进行岗前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单位制度、林业技术、写作技术等培训,并进行考核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单位相应岗位。离岗培训考试是指在岗人员实行轮换培训,内容同前,凡培训考试考核不合格者,离职自学或自谋,上岗再考。
8、关于林场职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建议林场职工多数是“一头沉”,家属、子女要么在林区,要么在山区农村。为了给子女一个好的学校、好的教师,家长离开家乡到镇里、城里租房、打工,供学生上学。山区、农村的学校学生少了,学校倒了,教育不断自然回缩,林场职工家庭不得不随之进城。但是林场职工收入低微,仅能顾住全家基本生活,关于住房,关于子女好的教育等,不敢奢想,使之低人一等,成为社会的最底层。
建议:一、国家应提倡和投资,使林场在城镇建设住宅区,开办适合本场、适当规模的各级学校。有必要的可以开办商场、银行等。二、场办学校和住宅实行成本核算,以减轻职工负担。三、职工子弟上大学要实行奖励制度,本科以上奖励,拉开档次,清华北大最高,形成以学习好者为榜样的良好风气,以此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9、关于遗属补贴问题及建议
林场遗属补贴1999-中断,当时天保没有此块资金,林场经济拮据,无法解决。遗属还是可怜的,不老则幼。想一想,谁没有死亡那一天?谁没有家属子女?他们生活没有着落你心疼么?他们的父母是为林业、林场做出过较大贡献的。将心比心,遗属补贴问题应该解决。建议遗属补贴由国家每年一核定,全额拨款。
10、关于债务问题及建议
像其他生态公益型林场一样,林场也是负债较
多,债务多数为拖欠职工工资类,这与经营型林场多数债务为生产经营性贷款不一样。我场拖欠职工工资占总债务的75.7%,事业费债务100%。这也说明林场事业费严重不足,事业费成为制约林场发展的障碍。
建议:对于生态公益型林场,国家全部处理其事业性债务和经营性债务;对于经营型林场,国家全部处理其事业性债务,尽力处理其经营性债务。
2014年7月2日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落实2020年情况报告供参考
国有林场改革先进事迹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
国有林场改革自查报告
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
国有林场改革自查报告篇三
国家批准各省(区、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后,各地党委、政府普遍加大了改革领导力度,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发挥了参谋和牵头作用,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有效落实。
一是抓县级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贵州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各市(州)政府与各有关县政府签订《国有林场改革目标责任书》;省编办、人社、财政、发改、林业等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国有林场改革有关问题答复》;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对县级改革实施方案先行预审把关,再按程序由地方党委、政府联合上报,省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集体审批。四川省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对全省国有林场场长和所在县林业局局长组织系统培训。重庆市政府召开国有林场改革推进会,明确部门责任,部署改革任务、进程及要求。云南省制定了《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编制参考提纲》,召开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对市(州)和试点林场改革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和批复。辽宁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由省政府负总责,市、县负全责;2017年将国有林场改革列为省政府重点督导内容,检查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落实情况。安徽省政府委托国家统计局安徽省调查总队对全省国有林场改革进行第三方评估,已有28个林场经过评估。
二是坚持公益性主体功能准确定性。山西省将国有林场由267家精简到209家,全部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安徽省原有141家林场整合为100家,其中73家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4家为公益二类,试行生态公益型企业管理的3家林场也参照事业单位管理。重庆市72个林场均为区(县)属管理,改革整合为69个,全部定性为公益型事业单位,其中67个纳入公益一类。贵州省将全省110林场整合为106个,其中包括11个森工企业性质林场,全部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陕西省协调对6个省属森工企业和宝鸡市属2个林业局维持企业身份的同时,按公益型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财政提供经费支持。
三是结合实际攻坚克难解决编制。安徽省滁州市共有39个林场,多数林场长期自收自支且没有编制;此次改革合并为19个林场,按现有在职职工人数核定编制,在省里履行编制“备案制”予以认可。吉林经省政府同意,对林场改革的编制缺口进行全省统筹,由西部调剂给东中部,大致3年后定编问题可以基本平衡。甘肃省正在着力协调编制部门,把白龙江林管局下属的4个林业分局23个企业性质的林场所需的事业编制通过省编办统筹为主和从省直林业单位内部适当调剂两个途径解决。
四是切实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浙江省在改革过程中采用定编不定人的办法,通过自然减员逐步过渡到核定编制数。辽宁省提出,对于已经参加事业(企业)单位及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国有林场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统一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山西省提出,落实国有林场职工住房公积金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多途径妥善安置富余职工:对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含5年)或者工龄已满30年的职工可实行离岗退养;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从事森林管护抚育;由林场提供特色产业等工作岗位逐步过渡到退休;原在编富余职工保留原有身份,通过自然减员逐步消化;加强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引导部分职工转岗就业。贵州省在林场核编定员后,富余人员主要采取林业行业内部安排和自然减员方式消化,不搞强制性买断和一次性下岗分流。
五是推进事企分开,并探索事业单位办企业的实现形式。北京市制定了《国有林场改革事企分开指导意见》,并确立5年过渡期政策。重庆市四面山森管局将其经营活动交由四面山旅游发展公司独立运行。青海省102个国有林场,2006年起即全部确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此次改革中重申“国有林场继续按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并明确“国有林场从事的经营活动实行市场化运作,林场上缴的收入在优先保障弥补继续经营项目成本支出的前提下,其余部分由同级财政部门以安排项目的方式给予支持,主要用于林场森林资源保护、自身发展和再发展”。重庆市奉节县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林场发展产业的收入实行全额返还,60%作为林场发展资金,40%用于绩效考核。
六是得到地方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安徽省林业部门协调财政按每个职工5000元、每亩林地2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芜湖市级财政按每名职工1万元标准再行配套补助。山西省从2016年起,省财政对直属林场新增1.2亿元经费列入年度预算;101个市县属林场中,有60个纳入同级财政全额预算管理、30个为财政全额保障单位、11个为差额保障单位。重庆市级财政安排改革补助资金1.6亿元。重庆市林业局协调市银监局、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对天保工程区内国有林场遗留金融债务开展资产处置终结认定;市林业局委托会计事务所对全市国有林场债务开展审计认定,至今已完成审计甄别工作。
七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山西省将林区旅游公路纳入交通部门规划和年度计划,2016年省财政安排省属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00万元;阳泉市政府一次性投资2400万元实施场通市道路建设。山东省林业部门加强横向协调,泰安市投入3.2亿元用于林场架设高低压线路、硬化林区道路、建设水库和坝塘防火专用设施。青海省各级财政近几年累计投入1.5亿元,建设国有林场林区道路,铺设饮水管道。北京市编制了《国有林场发展规划(2016-2025)》。重庆市编制了《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十三五”建设规划》《国有林场“十三五”道路规划》。湖北省国有林场安全饮水纳入《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林场与外部的供电连接线路纳入《全省农村“十三五”电网升级改造规划》。
八是积极探索森林资源有效监管。山西省明确将全省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生态公益林全部列入永久性生态公益林管理,并提出全省国有林面积由目前的4000万亩增加到2020年5000万亩以上的目标。广东省明确将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纳入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贵州省着手制定《国有林场管理条例》,已经列入省人大立法计划。福建省正着手制定《国有林场管理办法》,拟由省政府审定后颁布。
九是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和场外造林。重庆市森林管护优先聘请周边建档贫困户,黔江区、秀山县国有林场临聘人员经费按每人每年3.6万元标准包干由政府购买服务解决。广西、山东、山西等不少省(区)国有林场开展场外造林。山西省近两年以合作、股份、购买等方式完成场外造林达54万亩。
十是强化了各级国有林场管理机构。浙江省将国有林场管理职能从造林处分离出来,设立了省“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保护总站”,全省的国有林场均加挂“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管理站”的牌子。广东省政府批准建立“省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管理局”,编制由15人增加到35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原挂靠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宁夏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单设为区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云南省编办批复在林业厅造林处加挂“国有林场管理办公室”牌子。山西省政府决定将原属煤炭部门管理的29个林场整合为25个,以“零债务”方式划归省林业厅作为直属林场管理;31个县属林场由股级升格为副科级以上建制,省直属林场新增12个副处级建制。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各地推进改革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些地方政策落实不够全面充分、企业性林场相对集中的省份改革难度较大、林场债务压力普遍较大。基层也存在一些担心:生态保护压力加大而生产性基础设施长期薄弱,问题怎样缓解?事业单位内生动力怎样培植,兴办产业如何规范?此外,财力薄弱地区因缺乏配套资金,林场不敢申报国家生态建设项目;纳入事业单位管理端上“铁饭碗”后,职工管理难度增大;一些地方还受本级政府人员编制的制约。
国有林场改革自查报告篇四
目前,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林业的决定》发布后,我省多数林场在经营处境相当艰难中千方百计谋生存、谋发展,对国有林场改革多持观望、等待态度。原准备实施国有林场改革的青阳等县、市,因等待“上面”政策的明朗,目前不少林场改革仍然停滞在“制定方案”阶段。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国有林场改革的配套政策迟迟不能出台,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国有林场改革的`推进。
从调研的几个国有林场实施改革来看,总的感觉作法具有创新,措施有待规范,点题尚未破题,成果得大于失。有以下积极方面:
一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改革前,林场职工到月等工资,工资仅糊口,平常没事做的现象非常普遍,干群关系也很难协调。改革后,南陵县戴公山林场部分职工不满足林场400多元的工资,自己创业发展。现在外出职工中有的资产已经突破百万元,有的在上海成立了私人公司,有的专业从事运输等。全椒县瓦山林场原来将近荒废的经济林承包给36户职工,承包户利用业余时间加大对经济林的修剪、嫁接、抚育,目前经济林长势喜人。在林场得到效益的同时,职工收入明显增加。有的承包户经济林的年收入达7000多元。
二是减轻了国有林场经济压力,为国有林场培育资源、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改革前,南陵县戴公山林场每年亏损30-50万元,增加年采伐量也不能满足日常支出,越穷越采,越采越少,在资源短缺——经济危困循环中徘徊。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林场经济步入良性循环道路,负担越来越轻,现以保护为主,采育结合,森林资源处于休养生息阶段。全椒县瓦山林场改革后,全场每年可减少150万元支出,年森林采伐量也随之大大减少,森林资源逐年增长。
三是运用市场规律指导改革。全椒县瓦山林场与光大公司等企业合作关系,完全是经济实体之间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合作关系。从引进外来企业、林场员工输出,到林场供应企业原材料等方面,都签定合同或协议。早在1992年南陵县委发文将丫山、戴公山林场转制为企业单位,通过十多年的转制经营,两场现在基本保持正常运转。戴公山林场林木销售采用市场招投标的办法,让多家经销商竞争参与,体现公平、公正、公开、高效、规范的市场经济行为。
四是贯彻“以人为本”思想,让职工对国有林场改革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一)南陵县和全椒县国有林场改革,把职工养老保险解决好,这是国有林场改革的基础。尽管目前林场职工是按照企业参加养老保险,标准要比事业养老金低,但是职工还是能够接受的。(二)广泛组织、发动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把国有林场改革行动变成集体的意志。全椒县瓦山林场改革开大小会议有7-8次之多。目前的黄山区黄山林场已经开了4次会议统一职工思想认识,让职工献计献策,群策群力,不断完善改革方案。经过充分酝酿的改革,在实施中职工情绪比较稳定,几乎没有集体上访事件。
国有林场改革自查报告篇五
一、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林场是*县仅有的一处国有林场,始建于1959年,位于鲁西南黄泛平原,是风沙危害严重地区,自然灾害较频繁。林场总面积21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46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5000立方米,属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主要是由白榆、刺槐、毛白杨、黑杨等一大批优良树种汇集形成的特种用途林,林场的存在与发展对保证树种遗传改良的可持续性,维护树种和遗传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树种开发,提高绿化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截止到2002年底,林场在职职工32人,离退休职工16人,总人口170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后勤人员4人,林业生产职工24人;有技术职称的职工7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人,初小学历的27人。在职职工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林场目前有房屋总面积2000平方米,电力设施落后,全场没有柏油路面,农机具严重老化,个别设备已经瘫痪,缺少通讯工具。84年以来,因地方财政紧缺,林场改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自收自支。近几年来,随着公益型特种用途林建设的步伐加快,目前公益林已占全场林地总面积的80%,场内原从事其它经营的土地逐年减少,很难开展多种经营,没有稳定收入,加之实行分类经营后应给予的政策性补贴没有到位,更增加了林场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难度。目前,职工年工资总额为26万元,实发13万元。林场固定资产现值160万元,债务余额50万元。在林场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各级干部职工同心协力,连续两期完成了部、省下达的良种基地建设任务,取得了13项科研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1998年被划定为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
二、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林场位于*县西南部,靠近边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又属于黄泛区,立地条件差,林地盐碱低洼,生产力低下,发展门路窄,难以找到合适的经营项目,不能形成规模项目,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由于经济困难,房屋年久失修,无力建造新房,电力设施不能配套,没有林场公路,交通极不便利,下雨天无法进行生产,通讯工具、农机具得不到配备更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林场的发展,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3、国有林场的包袱重。林场总面积有214公顷,可用林地有160余公顷,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占130余公顷,多数是汇集的良种基因,基本没有可采伐利用的林地资源,剩余的30余公顷土地,虽然林场配备了有能力、有管理经验的领导集体,但因剩余土地太少,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多种经营项目,只能进行小面积单一的育苗,来维持林场的生产经营。
加之多年来林场一直负债经营,离退休人员多,成为了林场的一项沉重负担。
4、林业政策发展滞后。*县林场属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政策没有落实,相应的专项资金和差补费没有到位,县财政困难,97年以来,也没有资金或具体措施进行脱贫扶持,而且林场在生产经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每年还要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特用型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和管护,直接影响到对发展其它多种经营的投入,使林场陷入恶性循环中,无法进行有规模、有秩序的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影响了林场的发展。
三、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措施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林场发展。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加强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林场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林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经常聘用专家来单位讲课,选派优秀人员到外地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技术水平。积极和大专院校、科研部门联姻,引进智力和技术,依靠科技,增加效益。进一步完善以岗位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同岗位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监督考核办法,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4、加快国有林场分类经营和管理。林场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事业管理。要尽快落实林场分类经营政策,及时落实相应的专项资金和差补费。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积极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强特用型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和管护,建立健全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列入公共财政预算。
5、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国有林场不可能实现加快发展的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国有林场领导班子建设,把一批市场经济意识强、具有开拓精神,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干部和骨干选拔充实到国有林场的班子中去。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振奋精神,爱场如家,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顽强拼搏,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