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

最新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

时间:2023-10-03 18:33:13 作者:梦幻泡最新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检测(幻灯)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预习任务见附),积累文言知识。

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幻灯感受),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么写?思考回答:描写山水景物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提问:本文怎样写的?回答出文章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

(见附的板书)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主旨,体会写法特色。

引入总结写法特色回答:通过记游揭示哲理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

1、李渤真的可笑吗?

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该的,他自己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

总结谈自己的体会培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

1、学生写作

2、提供互联网信息

(1)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

(2)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陆网络自己进行拓展学习。

(3)让学生学以致用。

(4)满足不同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附:

(一)预习、自学题:

1、借助老师提供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文章的主旨;

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二)、幻灯检测题: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

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得双石于潭上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e、今以钟磬置水中

(三)、幻灯板书: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文章的目的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石钟山记》第一课时(教师中心稿)

原阳一中

学习目标:

一、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二、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点。

三、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课文,为背诵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教学设想: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激趣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扬民主,倡所欲言,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促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1、导语: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苏轼莫属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师点击“课题及作者”)。

2、作者简介(由学生自己抓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然后师点击.课件作.总结、补充说明。

3、石钟山介绍(点击幻灯片依图介绍)。

4、整体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结束后点击“应注意的字词”。)

5、掌握重点(要求学生结合文下注解自由诵读、自主地.总结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师就特殊句式作补充讲解)。

6、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学习作者.写作考辨记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风)。

7、布置作业,为第二课时作准备

(欣赏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本文作对比阅读。)

附:板书设计

《石钟山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

突破口:让学生找出课文开头“我”是怎么走的,课文结尾“我”又是怎么走的,将两者作一番比较,从而引出课文中间部分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

a从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b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c“行”指什么---

师:什么人在草地夜行?夜晚在草地行走会碰到哪些困难?

(二)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一步一挨冲着落下一大段丧命可恶

2根据课后练习给课文分段。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读了课文,我获得的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三)提出突破口。

1找出课文开头和结尾的有关句子,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比较。

2学习课文第1段,第5段。

(1)读读第1段。找找“我”在行军中,遇到的困难。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一直伸向远方。---遥远

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空着肚子--饥饿

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掉队

稀烂的泥路--难走

拖着僵硬一步一挨像一座山似的喘不过气来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疲劳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

(3)困难重重,为什么“我”会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前走了呢?

3有感情的朗读第1段、第5段。

4概括这两段的段意,写在课后练习题1中。

(四)假如小红军没有遇上老红军将会怎么样?

生3:也许会饿死在这草地上

生4:也许会一不小心陷进泥潭,就此牺牲

……

“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

这里的“光明之路”具有象征意义,它不是实指,实虚指。象征了老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实际老红军的精神和人格在闪光。

[草地夜行(第一课时)(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

石钟山记

苏轼

[教学目标]

1.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3.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

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带散文的理解。

二.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下列三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1)()

a彭蠡(li指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

b今以钟磬(qing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乐器)置水中

c(pao鼓槌)止响腾,余韵徐歇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kong指声响)焉

(2)()

a而山上栖鹘(hu老鹰),闻人声亦惊起

b磔磔(zhe鸟叫声)云霄间

c或曰此鹳鹤(huanhe一种水鸟)也

d噌疲cenghong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

(3)()

a则山上皆石穴罅(xia裂缝)

b有u坎镗o(tangta钟鼓声)之声

c汝识(zhi通“志”,记住)之乎

d周景王之无射(she弓箭名)也

2.朗读下列句子,准确处理好句中停顿。

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b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c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e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鼓:振动

3.水石相搏搏:拍击

4.南声函胡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越:高扬

6.⒅瓜焯冢余韵徐歇腾:传播;歇:消失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临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莅临指导

2.是

a是说也,人常疑之

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觉今是日昨非

d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3.得

a得双石于潭上

b此余之所得也

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三)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⒅瓜焯冢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四)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五

1、通过梳理文章脉络,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熟读全文,探究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由来说法的疑问。

一课时

知识资源准备

1借助课本注释、字典及教师讲解,把握常用文言字词句的含义,读懂文意。

2、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1、能够借助注释基本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2、能够借助互联网或图书资料,根据要求搜索信息资料。

3、能够与同伴就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展开合作学习。

主要学习问题设计:立问题————如何理解本文记游与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问题1:从游记的角度看,本文按怎样的线索来写的?

问题2:课文是怎样处理议论、记述、描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问题3:《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之处?

活动一

活动任务对照注释,结合预习,讨论段意,回答问题。

问题引领找依据——从游记的`角度看,本文按怎样的线索来写的?

主要步骤

1、齐读《石钟山记》全文。

2、第一段中两个“疑”的对象、内容分别是什么?这跟写游有什么关系?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应该学习苏轼的大胆质疑的精神。

3、第二段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游记方面的特色?

4、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逐段答疑明确:游山起因———游山经过————游后生感。

活动二活动任务小组合作讨论三者的关系。

问题引领辨真伪——课文是怎样处理议论、记述、描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主要步骤

1、明确:课文将记叙描写与议论巧妙交叉,有机糅合。第一自然段摆出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是叙述;而作者对此提出疑问及其理由,是议论。这段是夹叙夹议。第二自然段写游历、探险,主要是记叙和描写,但寻求“噌吰”之声和“窾坎镗鞳”之声发出的原因,最后对苏迈讲的一番话,又寓议于叙,有议论的成分。第三自然段是在前文记叙、描写基础上发出议论。形象的记叙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

出结论——本文记游与议论相结合的特色。

活动三活动任务比较两篇记的异同、

问题引领深探究——《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之处?

主要步骤

1、提供表格:

对比点《游》《石》

思想内容借记游写感想,发议论。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

结构安排分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分议论、记游和议论三部分

表现手法议论重在“立”议论有“破”有“立”

文章风格借事说理,逻辑严密缘事寓理,行文简洁,颇有情致

学习成果(作业)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隐藏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自觉主动的探究精神。在此我在课堂上积极构建一种安全自由的意识,营造一个舒适畅所欲言的心理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各种不同的疑问见解和异想天开的设想要表现出足够的耐性宽容和尊重;除此还应该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关系。另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审视前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诘问现成的东西。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在平淡无奇的事物中看到它的特别之处。

相关范文推荐
  • 10-03 防汛防洪安全应急预案(精选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 10-03 角的分类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优秀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 10-03 最新我爱你们教案反思(精选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
  • 10-03 2023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语录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 10-03 最新职代会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精选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
  • 10-03 最新家庭教育宣传周 中小学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总结(模板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
  • 10-03 2023年开展全民营养周活动总结报告(大全5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开展
  • 10-03 最新蜗牛的奖杯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
  • 10-03 最新春酒教案板书(通用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
  • 10-03 最新风的秘密教案 秘密力量心得体会(汇总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